61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8-05-14 所属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一 : 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李金贵_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3.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4.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èn  chuō  zì            B.jié  lìn  lù  zì
C.jiè  lèn  lù  zé                 D.jié  lìn  chuō  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
4.写一则“三·一八”事件的简讯。
附1.参考答案:书后“思考与练习”参见课文分析。
课堂作业 :1.B2.D3.:A: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B.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事实、为、明证。
 〔附]板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内容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善良和蔼有事业心
第二教时
1.煤(喻)(历史进程)请愿(不值得)   2陶诗(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3纵观全文:悲、愤、激励。

二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金晓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的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增强社会道义。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记录惨案现场的文字用心领会,读出多种理解。

2、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富含深意的语句的品味。

一、渲染气氛,介绍背景

86年前,一个春天的日子,春光明媚,和风吹拂,在中国的北方,老舍、林语堂都很欣赏的一座古老的城市里,一群花样年华的热血青年出于爱国热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他们走上街头,一路走,一路喊口号、发传单,当他们走到当时执政的政府门前时,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了,当时的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学生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鲜花一样灿烂的生命在鲜血迸裂中遽然凋谢,温和清婉的微笑,在一瞬间化为永不存在的尘埃。这就是使200多热血青年死或伤的“三·一八”惨案。几天后,报纸传播流言,说是共产党和少数群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大屠杀的惨象和卑劣的流言,使鲁迅忍无可忍,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名篇。

二、刘和珍是在这次惨案中牺牲的热血青年的代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有没有写到惨案发生时的具体情景。从鲁迅描述的惨案情景中,你看出了什么?

1、执政府的凶残的屠杀,有预谋,欲置之死地,布下罗网。

从背部入:埋伏在那里,有预谋,卑鄙。说明,并不是向前冲击,而是后退,说明射击并不是为了保卫执政府衙门。

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多人开枪,置之死地,有军官指挥,有预谋。

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一是敌人居高临下,二是直接用枪抵着她的肩膀射击。不可能是平射。这也说明了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冲突,令人痛心的是,一方手握枪支、棍棒,另一方却是赤手空拳,因此发生了死伤兩百多人的惨剧。

一个兵中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头部及胸部是最要害部位,欲置之死地,残忍。

朗读指导:这段文字,多是短句,需读得字字分明,如闻子弹声,如出示法医的检验,似向法庭提供铁的罪证。但读到最后的“于是死掉了”,则须带着悲怆与沉痛,语调当缓而沉。

(预设问题:结合第六、第七部分思考,鲁迅对爱国青年在惨案中的表现有何评价?)

2、爱国青年的天真。

欣然前往,没有料到有罗网。

鲁迅先生对此有没有相似的评价?徒手的请愿不可取。

3、爱国青年的勇毅。

欣然前往,在弹雨中互相救助,刘和珍还能坐起来,从中看出他们的勇敢和毅力之坚强。

鲁迅为什么强调“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流露在外的是微笑和蔼,内心(行为上)是万分刚强的。“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

预设问题:刘和珍是热血青年的一个代表,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和珍(们)是不是他所赞扬的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对现实人生不“瞒和骗”,而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地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

鲁迅赞扬刘和珍是真的猛士,是赞扬她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英勇清醒、永不回避的精神,赞扬她在死生面前的勇敢选择。

(预设问题:结合第四部分思考,鲁迅描述惨案情景还有何意图?)

4、有力地驳斥了流言。

有这样受人虐杀的暴徒吗?这样下劣凶残的行为是正当防御吗?爱国的行为怎能说是受人利用?

预设问题:对惨象和流言,鲁迅更痛恨哪个?

“尤”,更痛恨流言。流言混淆视听,杀人于无形,所以才有撰文驳斥的必要。民族衰亡之根源在于惨象总是被流言所掩盖,也就是麻木总是窒息了清醒。

朗读指导:愤怒的基调,“尤”重读,“灭亡”读时有咬牙切齿之感。

(预设问题:从语言角度看,鲁迅描述惨案情景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与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

5、用简明的短句,貌似冷静的笔调客观描述刘、张、杨三人的中弹情形,可看出鲁迅在克制自己的情感。

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孙绍振)

与全文不一致,此处冷静似冰,全文有些地方激情(愤怒)似火。

例子:

如: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她就正告我”改为“悲痛地请求说”,好不好?不好,把学生的请求当做正告,说明这正告是内心的声音,写刘和珍的纪念文章是出于自己本身的意愿,第二段的内容可作为佐证。)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从简约的角度看,这一段中哪些“我”字是可以省略的?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省略?强调自己这个主体所受到的影响和震撼,抒发悲愤。)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中的“我的”删去好不好?不好,独属于自己的对刘和珍的哀悼和敬佩。你如何看待“苟活到现在”这个定语?这是鲁迅对自己的严厉解剖,目的是用自己沉重的惭愧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

三、有人说,鲁迅的文章,是真情汇聚的文字,读《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鲁迅?

真性情的鲁迅

愤怒(忧愤)的鲁迅

冷嘲热讽的鲁迅

理智的鲁迅:冷峻凝重的思考

纠结的鲁迅:说还是不说(写还是不写),从这纠结中你可看出鲁迅先生的良知和正义。

处于心理的痛苦与挣扎中的鲁迅

小结:对于纪念,鲁迅先生没有浮泛,更没有旁观,而是用他的思与情、悲愤与炽爱去深味惨案前前后后的以及更多的、更深广的东西。他的思想与情感渗入其中,他把所能感受到的形诸笔端,让[www.61k.com)人看到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心理的痛苦与挣扎的裸露情状,真实而感人。

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并不是要记录、再现历史事实,而是要抒写“三一八惨案”对他心灵的冲击,他的心理反应。因此,文章是围绕着面对血腥的屠杀,“说”还是“不说”的矛盾、困惑展开的:“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没有?”——-“没有”——“先生还是写一点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我正有一点写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我们读《记念刘和珍君》,就应该抓住这样的跌宕起伏的“文气”,其实也就是“节奏”,心理的节奏,文字的节奏:《记念刘和珍君》,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首心灵的诗。(钱理群)

你认为这样的鲁迅先生是否是“真的猛士”?

刘和珍(们)是勇毅为特征的真的猛士,鲁迅是追求社会正义和道义的真的猛士。

五、总结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孙犁《听朗诵》)

板书:

刘和珍(们)真的猛士鲁迅

(勇毅)(道义)

三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2012-10-19 10:18:06)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们的课堂

金晓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的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增强社会道义。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对记录惨案现场的文字用心领会,读出多种理解。

2、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富含深意的语句的品味。

一、渲染气氛,介绍背景

86年前,一个春天的日子,春光明媚,和风吹拂,在中国的北方,老舍、林语堂都很欣赏的一座古老的城市里,一群花样年华的热血青年出于爱国热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他们走上街头,一路走,一路喊口号、发传单,当他们走到当时执政的政府门前时,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了,当时的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学生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鲜花一样灿烂的生命在鲜血迸裂中遽然凋谢,温和清婉的微笑,在一瞬间化为永不存在的尘埃。这就是使200多热血青年死或伤的“三·一八”惨案。几天后,报纸传播流言,说是共产党和少数群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大屠杀的惨象和卑劣的流言,使鲁迅忍无可忍,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名篇。

二、刘和珍是在这次惨案中牺牲的热血青年的代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有没有写到惨案发生时的具体情景。从鲁迅描述的惨案情景中,你看出了什么?

1、执政府的凶残的屠杀,有预谋,欲置之死地,布下罗网。

从背部入:埋伏在那里,有预谋,卑鄙。说明,并不是向前冲击,而是后退,说明射击并不是为了保卫执政府衙门。

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多人开枪,置之死地,有军官指挥,有预谋。

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一是敌人居高临下,二是直接用枪抵着她的肩膀射击。不可能是平射。这也说明了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冲突,令人痛心的是,一方手握枪支、棍棒,另一方却是赤手空拳,因此发生了死伤兩百多人的惨剧。

一个兵中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头部及胸部是最要害部位,欲置之死地,残忍。

朗读指导:这段文字,多是短句,需读得字字分明,如闻子弹声,如出示法医的检验,似向法庭提供铁的罪证。但读到最后的“于是死掉了”,则须带着悲怆与沉痛,语调当缓而沉。

(预设问题:结合第六、第七部分思考,鲁迅对爱国青年在惨案中的表现有何评价?)

2、爱国青年的天真。

欣然前往,没有料到有罗网。

鲁迅先生对此有没有相似的评价?徒手的请愿不可取。

3、爱国青年的勇毅。

欣然前往,在弹雨中互相救助,刘和珍还能坐起来,从中看出他们的勇敢和毅力之坚强。

鲁迅为什么强调“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流露在外的是微笑和蔼,内心(行为上)是万分刚强的。“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

预设问题:刘和珍是热血青年的一个代表,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和珍(们)是不是他所赞扬的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对现实人生不“瞒和骗”,而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地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

鲁迅赞扬刘和珍是真的猛士,是赞扬她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英勇清醒、永不回避的精神,赞扬她在死生面前的勇敢选择。

(预设问题:结合第四部分思考,鲁迅描述惨案情景还有何意图?)

4、有力地驳斥了流言。

有这样受人虐杀的暴徒吗?这样下劣凶残的行为是正当防御吗?爱国的行为怎能说是受人利用?

预设问题:对惨象和流言,鲁迅更痛恨哪个?

“尤”,更痛恨流言。流言混淆视听,杀人于无形,所以才有撰文驳斥的必要。民族衰亡之根源在于惨象总是被流言所掩盖,也就是麻木总是窒息了清醒。

朗读指导:愤怒的基调,“尤”重读,“灭亡”读时有咬牙切齿之感。

(预设问题:从语言角度看,鲁迅描述惨案情景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与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

5、用简明的短句,貌似冷静的笔调客观描述刘、张、杨三人的中弹情形,可看出鲁迅在克制自己的情感。

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孙绍振)

与全文不一致,此处冷静似冰,全文有些地方激情(愤怒)似火。

例子:

如: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她就正告我”改为“悲痛地请求说”,好不好?不好,把学生的请求当做正告,说明这正告是内心的声音,写刘和珍的纪念文章是出于自己本身的意愿,第二段的内容可作为佐证。)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从简约的角度看,这一段中哪些“我”字是可以省略的?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省略?强调自己这个主体所受到的影响和震撼,抒发悲愤。)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中的“我的”删去好不好?不好,独属于自己的对刘和珍的哀悼和敬佩。你如何看待“苟活到现在”这个定语?这是鲁迅对自己的严厉解剖,目的是用自己沉重的惭愧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

三、有人说,鲁迅的文章,是真情汇聚的文字,读《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鲁迅?

真性情的鲁迅

愤怒(忧愤)的鲁迅

冷嘲热讽的鲁迅

理智的鲁迅:冷峻凝重的思考

纠结的鲁迅:说还是不说(写还是不写),从这纠结中你可看出鲁迅先生的良知和正义。

处于心理的痛苦与挣扎中的鲁迅

小结:对于纪念,鲁迅先生没有浮泛,更没有旁观,而是用他的思与情、悲愤与炽爱去深味惨案前前后后的以及更多的、更深广的东西。他的思想与情感渗入其中,他把所能感受到的形诸笔端,让人看到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心理的痛苦与挣扎的裸露情状,真实而感人。

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并不是要记录、再现历史事实,而是要抒写“三一八惨案”对他心灵的冲击,他的心理反应。因此,文章是围绕着面对血腥的屠杀,“说”还是“不说”的矛盾、困惑展开的:“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没有?”——-“没有”——“先生还是写一点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我正有一点写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我们读《记念刘和珍君》,就应该抓住这样的跌宕起伏的“文气”,其实也就是“节奏”,心理的节奏,文字的节奏:《记念刘和珍君》,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首心灵的诗。(钱理群)

你认为这样的鲁迅先生是否是“真的猛士”?

刘和珍(们)是勇毅为特征的真的猛士,鲁迅是追求社会正义和道义的真的猛士。

五、总结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孙犁《听朗诵》)

板书:

刘和珍(们) 真的猛士 鲁迅

(勇毅) (道义)

四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结合注释①介绍“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大家已十分熟悉了,请学生回答。
作者简介
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塑造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代表作:三部小说集,二部散文集,
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纪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①,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一)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二)“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整体感知,注意读音,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问题。
1.学生听录音。
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菲()薄 浸渍() 桀骜()黯()然凭()屋寥()落长歌当()哭
殒身不恤()
创造 攒射 通牒 碟片 蝴蝶 编辑 作揖 和蔼 必须;副词
创伤 积攒 谍报 喋血 通缉 舟楫 暮霭 必需:动词
爆发:有突然而猛烈地发生,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
暴发:侧重突发性,多用于传染病、烘水。
2.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A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它和一般传记文是否一样,(不,一般传记是写一个人,本文是鲁迅先生借刘和珍,写一群青年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二是一般传记是突出某人某性格、品格、才能等,本文非重事)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归纳: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
第二件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涂 “黯然至于泣下”。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
B、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和目的)
C、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D、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重心不在记事而在于议论抒情,情感悲(青年)愤(恨敌人)为主。
三、研习新课。
集体阅读一部分,
1、讨论: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明确: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也让人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
2、别外本文不是一般记念文章,不为刘和珍立传,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会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
明确:提示:民国应该是为民的,而这里政府却屠杀人民,故这里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说明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也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号召人们对中华民国不能抱幻想,必须正视现实,起来斗争。
3、仅仅是因为程的要求,我才写本文吗,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几次提到,3次,(注意3次的语境不同,意义也不同)
鲁迅所编之期刊如《莽原》等,都是战斗性很强的革命刊物,因而常遭反动当局的查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固此有人就不敢订或不愿订,因此“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刘和珍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刘和珍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也说明刘和珍不仅是鲁迅的学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现在鲁迅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件事,写下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说明“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和表达我的对刘和珍的哀思和尊重。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第二节第二段的开头。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是:“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见这里是针对“这样的世界”而言的,即写文章要揭露敌人,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是对烈士最好的记念,也是作者为生者而写的最大心愿。
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而言的,作者写文章是为了激励生者,唤起庸人投入战斗,不要忘记死者。
(写作原因有5点:前程要求+此3+后总结经验教训)  
③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文章第一节第三自然作者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2、问:开头写缘由是常见的思路,但作者在此反复说缘由又有何作用呢?(写出了各方力量的反映:正面:在纪念并没有被吓怕而屈服;反动派:诬蔑;市民:忘记淡薄;)将各方面的反映都呈现出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同志的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作业。
2.阅读分析第3、4、5三节。
教学过程
一、学生口答[思考与练习]第一题。答不全可以互相补充,但要求语言准确而简明。这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反馈和落实。
二、学习新的内容。
导入新课。问:第1、2节主要说明什么?说明写作目的:纪念烈士,揭露敌人,激励生者。下面阅读第3、4、5节,看作者是怎样记念、怎样揭露的。
1、让一名同学读
2、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第一节里作者写到“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那么,在第3节和第5节里作者又写了刘和珍的哪几件事?这些说明了刘和珍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由学生默读后回答。
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关于她的微笑。这表现了刘和珍的和蔼、亲切。还应补充:正是这一点团结了群众,坚持了斗争,许广平曾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刘和珍融洽各人,笑咪咪的温和感动各人,我知自治会早就拆散了”。见《刘和珍生平》。此外,“微笑”第二次出现在“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这说明,在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的时候,刘和珍“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的“微笑”表现了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而不是一般的和蔼、亲切。;“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欣然”是高兴、愉快的样子。我们从《刘和珍生平》中得知,3月18日她“抱病带领女师大学生走上街头,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集会、游行和请愿”,并且用英语写了遗嘱。由此可见,刘和珍参加游行和请愿有明确的目的。这可以看出她为国为民,自觉参加请愿而非爱鼓动。教师归结,形成如下的板书:
毅然: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反抗: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微笑:和蔼亲切,坚毅乐观
黯然:深谋远虑,有责任感
欣然: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4、由此可见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革命青年,然而却被杀了。作者在此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其遇难,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府门喋血?
明确:①喋血过程: 请愿――中弹――未死-→ 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
②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同时反驳流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注意这里的句式特点,短促,表达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⑵假如为刘和珍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 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
示例: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
4.听到噩耗后作者是心情?课文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结。
听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这里用“居然”一词表听到噩耗后的惊诧,用“而”,“即”把这种种惊诧之情又推进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转表示怀疑,用“颇”表示怀疑之深,因为这种残暴的屠杀“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板书:初闻噩耗,惊诧怀疑。
作者为什么怀疑呢?提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句中的“中国人”是指所有的中国人。他并不是认为敌人不坏,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 “向来”一词强调了这种认识的深刻和一贯。但他“不料”和“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说明现实的黑暗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不惮”和“不料”写认识和事实、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甚,因此鲁迅先生惊诧了,怀疑了。作者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也是这个意思。
下面再用“况且”、“更何至于无端”等词把怀疑之情再推进一步。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把怀疑的理由写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问表示了极端愤慨的心情。
小结:然而事实终究是事实,是不能否定和怀疑的。面对这样的事实,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揭露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抒发了悲愤的感情,发出了战斗的号召。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在此我们可以完全感知到。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分析第6、7节。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学习新课。
⒈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深刻(用投影幻灯打出下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⒉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
明确: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⒊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齐读思考。
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意义——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
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⒋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明确: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⒌小结
四、小结全文
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目的用对联就是“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4.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
五、布置作业。
1.复习重点字词。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解课文,重点搞懂其中一些难句的含意;
二、小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把其中你认为重要的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划出来,想一想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话的含意。
(一)学生阅读、勾画,教师巡视。
(二)学生朗读自己划出来的语句,然后共同讨论。
(三)教师归纳:
1、 “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
具体句子:见课后练习二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3、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鲁迅是谦虚吗?
点拨:结合语境来看,对刘和珍这位杰出女性在请愿中的表现,鲁迅满含赞美,钦佩和尊敬,同时在与她的比较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难企及于她的地方,因而此处说谦虚并不是很恰当,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一面。
4、“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在此是 号召人们起来反抗。
5“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伟大”一词?
点拨:“伟大”一词有 “赞颂”说与 “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 ,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 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谐调一致。 (解说:此处历来有争论,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
6、“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学生自己提问,自由解答。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本文标题: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8326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