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3-27 所属栏目:语文教案

一 :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能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文。

②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作出评价。

2.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诵读,小组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及反对战争、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文言知识的落实,难点是学生对孔子政治主张的理解与评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平台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必修二第四单元已经学习了文言文(1),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应该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其他的文言现象。

课前学生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应该能初步掌握文言字词等基础知识,但文意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等涉及背景的知识,还需要老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孔子的“三怒”导入。(我们在学了《论语选读》第一、第二单元,知道了孔子待人处事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称呼学生也叫“求也”“回也”。然而孔子也会发怒,在记载中,孔子发过三次怒。)

一怒:(出示投影)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①圬(wū):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②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③诛:责备。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可见学生睡觉,老师批评是天经地义的。

二怒:(出示投影)

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冉求当了季氏的家臣,不能改变季氏的德行,征收田赋反而比过去增加一倍。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你们可以擂起鼓来声讨他!

孔子是发火了,而且脾气很大,是因为弟子冉有没有说服主子实施仁政。老先生很看重仁。

三怒: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老夫子第三次发火了,这又是冉有惹的祸,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存个疑问,先落实了文言知识,再来找答案。

二、落实文言字词(10分钟)

检查预习的情况。(主要从实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翻译四部分检查掌握情况。)

1.实词

(1)季路见于孔子(见:拜见、谒yè见)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止:不去)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憎恨、痛恨。辞:托词、借口。)

(4)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忧虑、担心。寡:少。)

2.一词多义

(1)相    相夫子 (辅佐,动词)

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2)是    无乃尔是过与(提宾的标志,助词)

是谁之过与(此,这,代词)

(3)过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

尔言过矣(错,形容词)

是谁之过与(过失,名词)

(4)于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引出对象)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对)

虎兕出于柙(从)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

3.特殊句式——(提示: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1)是社稷之臣也——这是国家的臣属 (判断句)

(2)谋动干戈于邦内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

(3)龟玉毁于椟中    (被动句)

“龟玉毁于椟中”一句“龟玉”是指值钱的贵重的东西。玉是值钱的贵重的,无可非议。为什么“龟甲”也是值钱的贵重的东西?

明确:孔子所处时代还是巫术余风未消的时代,龟甲是占卜的重要工具,所以十分珍贵。历史上的甲骨文很多刻在龟甲之上,是占卜内容的记录。我们学过的《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一句,“卜”就与龟甲有关。

4.翻译

提示——

翻译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注意:翻译要“字字落实”。

(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答案:A)

A.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谒见孔子,说道:“季氏准备对颛臾使用兵力。”

B.    季氏将兴兵攻伐颛臾。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向颛臾用兵了。”

C.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军事行动对颛臾。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案:C)

A.    本国以外的人还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下来。

B.    所以如有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已经来了,便设法安顿他们。

C.    所以本国以外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3)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答案:C)

A.    求呀!这怕是你的过失吧!……为何要伐它呢?

B.     冉求!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凭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C.     求!恐怕该责备你吧?……凭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三、解题与背景介绍

1.学生齐读课文

2.思考:

(1)孔子的第三次发怒缘何而起?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孔子、冉有、子路是何许人也?)

(2)背景介绍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求)、季路(子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两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整体感知

1.针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师生展开了讨论,师生的态度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文中学生的话: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齐读文中学生的话。)   由此得知,学生的态度:支持   赞同

文中老师的话:

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而在萧墙之内也。

由此得知,老师的态度:批评   反对

(那么他们在表达各自的态度时,语气是否有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品味一下师生之间三问三答的语气变化。)

五、课文分析

1.辨析师生双方的语气

(1)冉有(   )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A.悄悄地   B.含糊其辞地  C.恭敬地

用“含糊其辞地”“遮遮掩掩地”“轻描淡写地”。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

如果前加“恭敬地”不妥,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而“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含糊其辞地”则表现了冉有等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请一位学生读一下含糊其辞的语气。)

孔子(   )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A.义愤填膺地   B.义正辞严地   C.勃然大怒地

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形容极其愤怒。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充足,措辞严正有力。可以写作“义正词严”。

用“义正辞严地”、“旗帜鲜明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三点理,“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颛臾不可罚、不必罚、不当罚。既然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用“义正辞严地”好。用“旗帜鲜明地”也对,因为冉有、季路想试探一下孔子的口气,而孔子则明确地表示反对。

但“勃然大怒地”、“义愤填膺地”既与“无乃尔是过与?”的语气不合,又与孔子的性格有点不相符。

(2)冉有(   )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A.口是心非地   B.含糊其辞地 C.遮遮掩掩地

冉有的“投石问路”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他赶紧为自己辩解。

用“口是心非地”、“言不由衷地”。冉有、季路是参与了“将伐颛臾”事件的策谋,他们对季氏的这一主张,不仅没有反对,而且是赞同的。如果他们表示强烈的反对,季氏也可能不会贸然作出伐颛臾的决定,他们是季氏的支持者;从后面冉有继续为季氏辩护来看,他俩是认同了季氏伐颛臾的理由。他们缺乏孔子那样的正义感。他们说“吾二臣皆不欲也”,其实是口是心非,只不过是想逃避老师的责备而已。如果用“遮遮掩掩地”,效果差一点。

孔子(   )曰:“求!周任有言曰……”

A.大义凛然地   B.语重心长地 C.循循善诱地

对冉有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孔子会怎样?

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

用“大义凛然地”、“不依不饶地”。对冉有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孔子表现了强烈的不满。孔子讲究“温良恭俭让”,但涉及到原则的事情,他当仁不让,决不姑息,语气非常严厉。大义凛然,指出了季氏将伐颛臾,作为家臣,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义正词严”也对。

如果用“语重心长地”“循循善诱地”、“晓以大义地”,尽管可以表现孔子对他们的批评是以理服人(用引用和类比的方法),也体现了孔子大教育家的风范,但与孔子直呼“求”不相称。

(3)冉有(   )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A.强词夺理地   B.口是心非地

在孔子的步步紧逼之下,冉有终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用“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强盗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无中生有地”也可。颛臾的城墙坚固,应是出于自卫的需要;虽“近于费”也不会对季氏构成威胁,因为它只是一个附庸的小国,势力强大的季氏说它“后必为子孙忧”,完全是在找借口。

“固执己见地”、“自欺欺人地”也可。经孔子的批评之后,冉有、季路可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但他们没有识破季氏的阴谋;他们在师长面前是不敢强词夺理的,他们也不是那种无中生有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也是受了季氏的欺骗;当然,也说明他们不能站在孔子的高度来看问题,没有孔子那样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孔子(   )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A.一针见血地   B勃然大怒地

用“一针见血地”、“针锋相对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2.孔子的辩难

针对冉有的三次陈述,孔子进行三次反驳。从孔子的说话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是从“不满”到“生气”到“怒不可遏”的。

第一次,摆事实,列出三点理由,“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指出颛臾的不可罚、不必罚、不当罚。从中看出孔子从“礼”的角度教育学生。

第二次,讲道理。引用名言,运用类比,斥责学生的失职、不义。从中看出孔子是用“理”来教育学生。

第三次,讲道理。首先从君子品质的角度,斥责冉有的为人。接着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内: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修文德。最后,揭穿季氏的阴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从中看出,孔子用“德行”、“治国”的道理来教育学生。)

3.小结:孔子的政治主张

在这次对话中,孔子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均”、“和”、“安”“修文德”。

孔子一贯的政治思想就是礼治、仁政和教化。

“礼制”是孔子所期求的社会秩序;“仁政”是这一社会的精神气质;“教化”是这一气质得以形成的途径,也是理想社会秩序得以实现的方式。

六、探讨研读(时间如果允许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和”片段,2分18秒)

思考:孔子对内的政治主张是“均、和、安”,其中“和”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影响最大,请同学们从朋友和气、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角度举一些例子,并进一步思考“和”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师小结:

《论语》有曰:“礼为用,和为贵。”中国人讲求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修文德、教养百姓使其安居乐业,互助互爱,天下太平,人心安定,这样就达到和谐的目的。所以用“和”的理念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正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大亮点。今天,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与古代“和”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当代中国赋予“和”字以新时代的内涵,是对“和”的理解和传承。

七、作业

做本课的古汉语知识归纳

(广东华侨中学   贺 爽)

二 : 14苏教版《季氏将伐颛臾》说课稿

苏教版《季氏将伐颛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我将从专题目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入手

本篇选自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的第一篇文章,本专题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文言句式中判断句的用法及文言文成分省略的种类、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以及接受杰出人物言论积极事迹的熏陶,感受经世济民的开阔胸襟。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记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阐发孔子的思想。这篇文章也是一篇非常精彩的驳论文。文章记载的是在鲁国“三寰犯上”的时代背景下,季康子将要讨伐颛臾,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季路与孔子的对,这三次对话,先破后立,在不断驳斥弟子的语言中显示了孔子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体现了孔子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

《新课标》对此文章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及情感倾向”,“能够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鉴于以上三点,我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章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重要句式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工具书去阅读文章,掌握大意,概述孔子的思想以及感受孔子精彩的驳论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祸起萧墙中领会孔子经世济民的仁义思想,并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考试大纲》对此类文本的要求是“积累重要字词句”及“鉴赏作品人物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所以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积累文章中重要的字词句

2、领悟孔子的“仁义”思想,树立经世济民的人生目标

二、说学情

到了必修四,高一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重要字词句的用法,基本上能通过课文中的注释以及翻阅工具书阅读文言文了,但是阅读只是陷于表层的阅读。本篇文章选自《论语》,因为初中也接触学习其中的名句,所以对于《论语》学生应该是了解,初中的学习又多是学习知识层面的,高中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还要要抓住孔子在对话中阐发的思想以及要求学生所要树立的高尚情操,这些学生还需要多加以认识。

三、 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及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多媒体直观演示法、诵读法、点拨法、板演法,迁移法。

陶行知说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也指出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学法主要是:预习法、诵读感悟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四、 说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设定为一课时

(一) 课前预习内容:1、搜集资料整理孔子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或者与弟子的故事

2、通过翻阅语文工具书了解把握文章内容,感受孔子的语言艺术。

预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

(二) 导入

孔子是谁?(幻灯片打出这三个字)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接下来以名句默写的形式去考察学生对《论语》中名句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直观展示出重要的知识点,课标指出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积累包括四个层面文化常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所以我将展示关于孔子的重要思想以及重要名句考点,关于《论语》的重要常识。

(三)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具有流畅的阅读文本的能力,与现代文相比,更应该培

养他们读古文的兴趣,,在诵读中把握节奏,品位语言,悟出内涵,体味先

秦诸子散文的语言趣味。

我将采用“三读法”学生个别朗读,扫清句读障碍;师泛读,读出抑扬顿

挫;生齐读,再次加深印象,读的更加流畅。

分小组疏通文意。请小组代表翻译文段。每个代表说完之后教师点拨文段

中翻译不到的地方及指出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句如

第一段中的“有事”、“与”“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等等

(四) 合作交流,感受孔子的语言艺术

给出问题

1、 本次对话发生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用文中的话回答

2、 孔子与弟子共有几次对话,这几次对话分别是怎样展开的,孔子是怎

么驳斥弟子的语言的

3、 本文阐发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是怎么从文章中看出来的

这些问题是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设计的。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

内容以及感受孔子的语言艺术,教师可点拨这样的对话可以说是驳论

文,孔子在一次次驳论中树立自己的观点,体现其仁义思想。

(五) 拓展迁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

体验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我将这样组织课堂。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仁义思想,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

背景下对“仁义”的思考和认识。学生针对这个话题可以展开讨论,各司

几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六) 课后作业

背诵文章

积累文章中成语:祸起萧墙、既来之 则安之

积累《论语》中其他名句,不少于10句

五、 板书设计(略)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指导,谢谢!

三 :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

    实词、诵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

    2.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

    3.回答下边的问题:

    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由旧课导入  新课。

    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

    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谈谈初步印象。

    (篇幅大小不一,内容不同。)

二、《论语》简介。

    《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这一章。

三、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性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解题要点。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 ̄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懼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五、诵读第1段。

1.注疏(可据所列条目提问,下同)

①“”:

    本章属议事体,开篇便说事。一句带过。“伐”,有旗鼓之谓。旗鼓声罪,而颛臾无罪,由此引出孔子的评论。

②“见”(xiàn):引见。

③“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喑寓“伐”字。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

④“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尔是过”,即“过尔”。全句应译为“这恐怕要责怪你吧”,课本注释误。

⑤“以为东蒙主”:

    言颛臾乃先王封国,故不可伐。“以为”,“以之为”的省文。主,死人或神的牌位,引申为主祭人。蒙山在鲁之东,故曰东蒙。

⑥“在邦域之中”:言不必伐。鲁封地七百里,颛臾在其中。

⑦“社稷之臣”:

    言非季氏所当伐。“社稷”,指公室即鲁君。当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只有颛臾这个附庸之国尚为公臣。

⑧“何以伐为”:

    照应本段起句。“为”,语末助词,无义。“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理由)。

板书

    (略,见教材)

2.教师领诵一遍后,学生练习背诵;再领诵,然后检查背诵。

〔诵读指导〕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虽属问语,却应当用谴责口吻读,有“唯尔是过”的味道。

    ②“夫颛臾”后的停顿是提示性的。

    ③“以为东蒙主”“在邦域之中”和“社稷之臣”三句并列说理由,课本“矣”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停顿要短一些,“臣也”后的逗号改句号,停顿长一些。

    ④“何以伐为”是本段主句,应突出地予以强调。

六、诵读第2段:本段述冉有、季路向孔子报告一事,孔子责备了冉有,并举出不当伐的三条理由。这是就事情本身说的,为下文进一步阐述政治主张作铺垫。

1.注疏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因孔子责备他,所以归咎于季氏,显系遁辞。

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因冉有逃避责任,所以孔子引周任的话来教导他。意思是能制止季氏的僭越行为就要制止,不能制止就应当离开他。这说的是一般原则。

③“危而不持”三句:

    再结合冉有的失职谈辅助者的责任。这是以瞽者之相为喻。当时季孙氏没有看到内部的严重危机而想伐颛臾,也正处在“危”和“颠”的边缘上,跟瞽者差不多。这是对冉有的严厉批评。

④“虎兕”三句:

    虎兕在槛,何以能出?龟玉在匮,何以能毁?岂非典守者之过?虎兕出槛必伤人,龟玉皆宝物,毁之可惜,以此喻季氏之将伐颛臾,颇有深意。

板书

    (略,见教材)

2.教师领诵,学生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诵读指导〕

    ①“子曰:’求!……’”要读得恳切,停顿稍长,说明孔子已知冉有推卸责任,要进一步教育他。②“陈力”二句是从正面说理,要读得铿锵有力。③“危而”三句,虽系设喻,但口气严厉。④“且尔言过矣”,可以读得和缓一些,为进入本段高潮点作准备;⑤“虎兕”三句是本段高潮点,口气更严厉。

3.小结:本段先述冉求遁辞,再述夫子因势利导,指出“陈力就列”的原则,然后瞽者之相和典守者之责为喻,严厉地批评了冉求的错误。

七、留作业 。

 1.连贯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段。

 2.说说孔子对一事的立场和观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检查作业 :连贯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注疏要点。

①“冉有曰”:

    冉有说,伐颛臾的目的不过是为季氏子孙着想。这是托辞,是站在季氏的立场,借此来掩盖季氏夺取颛臾土地的野心。“固”,有的注本注为“城郭完坚兵甲利”。即此一句可以看出冉有已经参与策划伐颛臾一事。孔子独责冉有,不是没有道理的。

②“君子疾夫”一句:

    这句话如果改写成“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就比较好懂了。“舍曰欲之”,就是“不说(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指季氏夺取土地的野心);“而必为之辞”,就是“却一定要找一个借口”(指为了孙排忧),这种行为是君子所憎恨的。这是孔子对冉有这种不诚实行为所作的严厉批评。以下转入说理。

板书

    (略,见教材)           

③“丘也闻”:因为要说正理,故用此语开头,以示亲切而庄重之意。

④“有国有家者”:

    指统治阶层。有国者指诸侯(即国君),有家者指卿大夫。

⑤“不患寡(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

    “寡”,指人民少。“贫”,指经济状况不好。“均”,各得其分。“安”,上下相安。参照下句“均无贫,和无寡”,这句中“寡”“贫”二字应颠倒位置才讲得通。这两句是孔子所“闻”。下面再作解释。

⑥“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各得其分则不患贫,和平团结则不患民少,上下相安则社稷不倾危。这说的是治国的一般原则,又是针对鲁国当时的特定背景说的,因为季氏四分公室有其二,已是不均,君弱而臣强,互生嫌隙,已是不安。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下文“季孙之忧”张本。

⑦“夫如是”:

    承上作进一步推论。“夫”,发议论的口气。“如是”,承上,亦即由治国的一般原则进而说到对“远人”的政策。

⑧“故远人”二句:

    “远人”,远方之人,边鄙之人,古时常用来指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或附庸国的人,颛臾为鲁之附庸,也包括在“远人”范围内,尽管地理位置还不算远。“文德”,指仁义礼乐的教化。全句的意思是,要使远人慕大国的“德化”而来,既来则应结之以恩惠,使其安存而不生异心。

〔附〕附庸,是周初定名的。《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合于天子(不朝会),附于诸侯,曰附庸。”附庸要以国事附于大国,但不是大国之臣。颛臾是鲁的附庸,但季孙氏当权时已为鲁臣,所以孔子说它是“社稷之臣”。正因为颛臾已为鲁臣,听命于鲁侯,所以季孙想消灭它,据为己有。

⑨“今由与求也”:

    以上论述的都是一般性原则。由这句开始,再回到原来的议题上来。“也”作一顿,表示将有所责备。

⑩“远人不服而能来也”:指不能“修文德”而言。

?“邦分崩离析”:

    指鲁国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包括国君与三桓之间的斗争、三桓与其他大夫之间的斗争,还有三桓及其家臣之间的斗争等。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是孔子的预见。有人说孔子见季氏家臣擅命,知其将为季氏之祸,且证之以阳虎囚季桓子一事.按:季氏家巨阳虎囚季桓子一事发生在定公五年(前505年)。据此,则一事必在此之前,但此前并无仲由、冉有为季氏家臣的记载。其实,从“邦分崩离”一句即可看出孔子作出的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孔子对季孙氏的警告。

 

2.教师领诵,学生练习背诵,重点是“孔子曰”一段,可以分层练习,而后进行连贯背诵。

〔诵读指导〕①文中孔子三次呼冉有之名,一次比一次重;②注意长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③各小层之间可以有较长的停顿;④要仔细品味最后一小层中三个“也”字所表示的语气。

(本段已划分层次,不作小结。)

三、完成习题。

   1.背诵《》全文。

   2.准备整理词语句。

 

本文标题: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230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