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信访局-内蒙访古

发布时间:2017-09-17 所属栏目: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 : 内蒙访古

蒙访古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掌握比喻、通感、反问、衬托修辞格和复习层次划分要领。3.了解翦伯赞及“访古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访古散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体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2.正确理解“胡服骑射”和“昭君出塞”的有关历史意义。3.从对叙、议的分析中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教具准备《》示意图、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作为分析课文必要的材料,然后研习课文第一部分,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对本部分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并体味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教学步骤 ]一、导语 (放映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幻灯片)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那浩渺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气魄何等浑厚,这里的大青山在古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民族: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这些相继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像鹰一样掠过,只留下一些古城遗址,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荣辱。毕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随着翦伯赞的笔触,去寻觅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苍凉的故事,去感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二、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桃源县人,维吾尔族。1920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参加过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教授、北大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担任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1968年12月18日他因遭诬陷被迫害致死。1978年9月平反。三、题解《》最早发表于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后收于文物出版社出的《》集子中,1961年夏,作者和范文澜、吕振羽等应乌兰夫(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邀请,访问了对史学家富有诱惑力的内蒙,历时2个月,行程15000余里。归来后,作者欣然挥笔写下了这篇别具风格的访古记。开头,以小序形式交代了撰文起因。正文以游踪为线索写访古见闻,共分六章。课文选了二、三两章,其余内容在《读本》节选。同学们应先整体阅读,从而取得一个完整印象。四、阅读研习“一段最古的长城”(出示《》示意图)1.讨论这段文字的思路;明确:由乘火车起程进入“古之塞外”说起,依次介绍了如今的塞外景色,大青山南北两边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历史上的纷争,很自然地引出了赵长城,最终对修筑赵长城的领导者赵武灵王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高度评价。2.作者通过这一短文,究竟要表现他的什么思想呢?明确:在原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来概括:“敢于这样做的人(赵武灵王),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3.抽学生读①~②段,概括这两小段所写内容。明确:写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4.抽学生读③~⑤段,并概括其内容。明确:写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5.集体朗读⑥~⑦段,概括作者的感受。 明确:写看法: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6.男生齐读⑧~⑨段,概括作者所见。明确:写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7.女生齐读⑨~⑫段,概括作者的看法。明确:写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的称号。8.认真阅读文章第⑦段回答如下问题:(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标题。明确:兵家必争之地。(2)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明确:阴山以南沃野的战略意义。(3)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明确:可分两层。第一层:对匈奴的战略意义;第二层:对汉族的战略意义。(4)体会这段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明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几节关于大青山描述的总括,又为下文写赵长城作了必要的铺垫。9.体会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修长城是一种战备手段,目的是抵御外族入侵,是“防胡入侵”,维护和平环境;而“胡服骑射”则是“学胡自强”,突破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这恰恰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赵武灵王能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其中作者对其褒扬之情溢于言表。10.用所谓“通过……说明……”的语言形式,更加简炼地概括本部分的要点。明确:作者通过一段最古长城的游览,说明了自己对赵武灵王的肯定和称赞的观点。五、布置作业 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概括了各段的内容要点,概括中注意利用原文中的关键词,也可根据文章内容紧缩关键词,然后相连组合概括。另外,通过分析文章表达方式,也有利于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概括,试以本节中的一段议论为例,分析记叙是怎样为议论服务的?★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检查作业 完成情况,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继续深入分析“在大青山下”部分,作为概括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指明概括的方法及目的。[教学步骤 ]一、抽查作业 前面访问大青山上一段最古的长城,领略了赵武灵王的英雄风采。今天,我们再来到大青山下,从古城堡遗址的废墟里寻觅古人的身影,启示今人的思考。首先抽查上节作业 完成情况,并明确:作者赞颂赵武灵王是个“大大的英雄”,赞扬他敢于同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开战,这之前有一段记叙,以秦始皇和赵武灵王修的两段长城为例,从工程规模、物质和技术条件以及民心向背等方面作比较,说明赵武灵王的英明,使作者后面的议论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二、研习新课,导读“在大青山下”一节1.速读“在大青山下”一节,讨论这节的写作思路。明确:这部分共14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汉代城堡和昭君墓。写汉代城堡,首先从古堡遗址写起,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分布情况,接着引用史料,阐明建筑古堡的目的,最后用古堡所占的战略位置和遗址发掘情况加以印证。写昭君墓则主要从其意义、位置、数目等方面叙述并得出“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的看法。2.作者究竟要表现他的什么思想呢?明确:在原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3.速度①~⑨自然段,讨论如下问题;(1)分析第②段中叙、议之间的联系明确:先总说“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许多古城遗址,至少有二十几处”,这是交待城堡遗址数目,然后叙述这些遗址得煮城年代、分布情况,并用“特别是”强调呼和浩特市北得蜈蚣坝和包头市北得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缺口两处城堡之多,最后据此得结论:“大概这两个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路”“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2)速度③~④段,概括其主要内容明确:第③段引述史书、介绍汉代在阴山以北筑城堡的情况。第④段考证了汉代光禄城的遗址,印证了第②段中关于汉朝在阴山北麓筑城设置第一道防线的推断。(3)讨论第②~④段在文中的作用明确:它以充分的材料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紧张时期的斗争风云,这也是对第一部分中提到大青山南麓沃野“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生动照应。第④段中谈到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元帝从阴山以北城堡撤军,又是为后文作者肯定和亲政策张本。(4)第⑤~⑦段和②~④段记叙的角度有何不同?明确:第②~④段从引用史书记载,从总的方面说明阴山南北汉代城堡的情况,作者并未实地寻访。第⑤~⑦段,是作者亲自浏览了两处汉代城堡遗址情况。(5)讨论第⑧~⑨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和包头市附近麻池乡的两个汉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修筑这些古城是处于军事原因;其二,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是战场,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战争时期文化交流驿站。战争时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也未遮断。这既总结了以上关于阴山一带汉代城堡的记叙,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作为“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昭君墓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4.放录音:第⑩~⑭段,讨论作者是如何分析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明确:作者通过先对昭君墓的意义、位置、数量叙写,在最后一段针对错误认识进行反驳,首先提出在封建社会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同于今天。它主要*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这种和解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而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又提出和亲政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的,另一种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因而不应不分清红皂白加以反对。最后得出结论:在封建时代还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好得多。这段论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说理简明而透彻,并体现作者历史唯物主义得历史观。5.讨论“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两部分内容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明确:这两部分可谓“形联”“神系”浑然一体。所谓“形联”是指作者以访古游踪为线索,把各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赵长城、汉城堡、昭君墓,位置从上到下,修建时间有先有后,作者依据时空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所谓“神系”指的是本文紧紧围绕中心,使各部分密不可分。作者在寻访古迹的过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查和分析了民族关系的历史,认为历史上发生的众多的民族纷争,都是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而各族人民踪来都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友好往来从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因此,作者有一种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并以此贯穿全篇,统率前后两部分。所以无论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还是写汉城堡,强调和平往来,或是写青冢,歌颂昭君精神,无不表现这一愿望,从而把全文联缀成一个有机整体。 6.用“通说……说明……”的句式,表述本节内容要点。明确:通过游览大青山下,说明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三、概述本文的主体思想明确:文章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条件以及残存古迹的记叙、描写和评论,肯定了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行为,强调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四、小结我们在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了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概括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固定方法。在阅读中,操作上可借助课文有关词句概括要点也可借助标志语进行课文结构层次概括。但必须明确概括的目的:一是正确理解内容;二是准确表述文章的内容。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                                                             山北波状高原                    地理环境:大青山南北自然条件迥异         山南一片沃野                    历史遗址:赵长城(由来、位置、遗址)                    历史人物:赵武灵王和秦始皇对比                    历史事件:筑长城和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评    论:赵武灵王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汉武帝时城堡                    汉代城堡(历史、分布、目的)关系紧张                      和平往来未遮断                                                       建到阴山以北                    昭君墓  (意义、位置、数目)关系缓和   汉元帝城堡后撤     和亲政策好[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房子”及下文“代”“无穷”均为地名),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山名)之上。与肥义(人名)谋胡服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同‘举’)世以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谓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己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而从政先信于贵,胡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视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人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俘虏)吾民,引水围郭徽社稷之神灵,则郭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欲,恶变服之事,而记忘郭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同“召”)骑射焉。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例:先君之A.且庸人尚之                           B.操引军从华容道走C.孔子登东山而鲁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句                                          (     )例:先时中山齐之强兵A.其强,以空信求璧,秦城恐不可得        B.相如度秦王虽斋,决约不尝城C.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赵3.下面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己也。A.现在,我发出了改穿胡服的命令,可是公叔不服从,我恐怕天下人议论我。B.现在,我发出了改穿胡服的命令,可是公叔不穿胡服,我恐怕天下人指责你C.现在,如果我发出改穿胡服的命令,而公叔不穿胡服,我恐怕天下人指责我。D.现在,如果我发出改穿胡服的命令,而公叔不穿胡服,我恐怕天下人议论你。4.“今王舍此而袭远人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句中通假字为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5.“公子成听命”的原因是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 字)6.联系《》,写出翦伯赞认为赵武灵王是“大大的英雄”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答案:1.B    2.A      3.C4.孰      仔细5.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6.①筑长城;②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二 : 31内蒙古自治区信用社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责任意识,规范案件责任追究工作,有效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根据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银监发?2009?38号)和自治区联社制定的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等相关规定,结合全区农村信用社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和农村信用社非法人机构。

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包括:

(一)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二)农村合作银行。

(三)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非法人机构指前款各法人机构设置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案件包括: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实施或因未正确履行岗位职责所引发的,以农村信用社或其客户的资金、财产、权益为侵犯对象的侵占、挪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以及诈骗、盗窃、抢劫等,应移送司法机关或经公安、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

本规定所称涉案金额是指案发时犯罪嫌疑人侵占、挪用等涉及农村信用社或其客户资金财产、权益的价值数额。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案件责任人员,是指对案件的发生

负有责任的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包括: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其中,间接责任人划分为:机构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机构经营管理责任人、其他间接责任人。

(一)直接责任人: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独立实施或共同实施,或与外部人员合伙实施侵犯本机构或本机构客户资金、财产、权益行为的涉嫌违法犯罪人;因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形成案件风险、引发不良后果起直接作用的违纪违规人员。

(二)间接责任人: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未能有效制约或防范案件的发生,对案件造成的风险或者不良后果起间接性作用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

1.机构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指农村信用社对案件防控治理承担首要责任的理事长或董事长。

2.机构经营管理责任人:指农村信用社的高级管理人员。具体划分为:

(1)主要负责人:指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人员,一般为主任(行长、总经理)。

(2)分管负责人:指在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工作分工中,对发生案件风险的岗位、环节、领域或业务直接分工管理的高管人员,一般为副主任、副行长或副总经理。

(3)相关负责人:指在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工作分工中,分管与直接发生案件岗位、环节、领域或业务等相关联、相制约工作,对造成案件风险或不良后果负连带管理

责任的高管人员,一般为副主任、副行长或副总经理,以及承担检查监督职责的监事长等。

3.其他间接责任人:在其职责范围内,因故意、过失或不尽职,对应制约、管理或监督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知情不报,未能有效防范案件发生,对造成案件风险或者不良后果负间接责任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般为中层负责人和普通员工。

第五条 农村信用社案件责任追究遵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责任明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权责对等、逐级追究”的原则,根据案件性质、涉案金额、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程度等情况,在核实相关人员责任基础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有权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及程序予以追究。

第六条 农村信用社案件责任追究包括:纪律处分、经济处罚和其它处罚。

(一)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查看、开除。

(二)经济处罚:包括扣减绩效收入、赔偿经济损失等。

(三)其它处罚:包括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变更劳动关系。其中批评教育包括:责令限期改正、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停职、免职、责令辞职等;变更劳动关系即与案件责任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以上方式可以并用。

第七条 对各类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

(一)直接责任人涉嫌违法犯罪的,无论金额大小,一律开除。主要包括以下行为:

1.利用工作之便收储、收贷、收息不入账或偷支储户存款、冒名发放贷款的;

2.私刻或盗用公章、法人代表印章、客户印章,伪造或盗用公文、盗用客户信息资料、伪造凭证、模仿有权签字人签字等手段,直接进行诈骗、贪污、挪用资金的;

3.与社会上犯罪分子或团伙互相串联,充当内线、进行诈骗、盗窃、抢劫资金活动的;

4.为社会上的犯罪分子或团伙开具票据、信用证、信用卡、存款凭证等信用工具,提供信用担保、提供虚假注册资金证明、引资承诺书,提供密押或其他密件,泄露金融商业机密,进行诈骗资金活动的;

5.利用职务之便接受贿赂,或贪污、挪用、盗用库存现金及联行、结算资金的;

6.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并认定罪名成立的;

7.利用职务之便,采取非正常手段从信用社直接或间接获得资金从事经商办企业、参股谋取利益、直接或间接从事高利贷放款,造成经济损失的;

8.利用计算机挪用、盗用资金作案的;

9.进行其他经济犯罪活动的。

(二)凡因故意或过失,不履职或不正确履职尽职,导致发生重大案件起直接作用的直接责任人员,一律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以下行为:

1.对伪造或虚构的密押、重要凭证、单据及其他证明文件审查发现虚假或明知虚假,在本制约岗位或相关岗位未制止或报告,导致案件发生的;

2.故意或明知违反业务规章制度操作,擅自简化审查和工作程序导致案件发生的;

3.滥用职权,越权审批,徇情办事导致案件发生的;

4.因故意或过失,不履职尽责,造成重要凭证、密押、押数机、印章被盗用发生案件的;

5.不执行计算机安全管理操作规定,泄露密码、擅自抹账,违规办理业务,为违法犯罪提供条件的;

6.案发后,作为责任人隐瞒事实,影响案件查处的。

7.其他因故意或知情情况下,违章操作,未严格履职引发重大案件的行为。

第八条 对各类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

(一)乡镇层级农村信用社负责人案件责任的追究

1.乡镇层级农村信用社法人金融机构(指农村信用合作社)发生案件的,给予本级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记过以上处分,给予主要负责人记过以上处分、分管负责人记大过以上处分、相关负责人警告以上处分。

2.乡镇层级农村信用社非法人金融机构(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设置在乡镇层级的

31内蒙古自治区信用社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_内蒙古农村信用社

分支机构)发生案件的,给予本级主要负责人记过以上处分,分管负责人记大过以上处分,相关负责人警告以上处分。

3.上述两类乡镇层级农村信用社发生单个案件涉案金额20万元以上责任性案件的,本级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必须引咎辞职,并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纪律处分。

4.上述两类机构辖属的营业网点发生案件后,网点负责人一律予以免职,并在核实责任后,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旗县级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单一法人社)高管人员案件责任的追究

1.旗县级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金融机构(指旗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旗县级单一法人社等)

辖内发生单个案件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案件的,根据案件情况、损失和责任,给予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警告以上处分。

辖内发生单个案件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案件的,给予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记过以上处分,给予主要负责人记大过以上处分,给予分管负责人撤职以上处分,给予相关负责人记过以上处分。

年度内发生单个案件在500万元以上或案件合计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含)以上的,给予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记大过以上处分,给予主要负责人撤职以上处分,给予分管负

责人留用察看以上处分,给予相关负责人记大过以上处分。

2.旗县级农村信用社非统一法人和非法人金融机构(指旗县级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旗县级单一法人社设置的县层级的分支机构等)

辖内发生单个案件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案件的,给予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警告以上处分。

辖内发生单个案件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案件的,给予主要负责人记过以上处分、分管负责人记大过以上处分,相关负责人记过以上处分。

年度内发生单个案件在500万元以上或案件合计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主要负责人记大过以上处分,给予分管负责人撤职以上处分,给予相关负责人记过以上处分。

3.凡发生损失金额100万元以上责任性案件的,上述两类旗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必须引咎辞职,并视情况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三)对其他间接责任人案件责任的追究

对岗位流程制约监督、业务部门管理、监督部门检查等条线未尽职尽责,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致使发生各类案件且应承担责任的其他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案件大小,由本级或上级有权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警告以上纪

律处分:

1.工作不负责任,规章制度不落实、不执行的;

2.审批、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岗位制约和履职不力的;

3.不如实反映事实真相,影响案件查处的;

4.案件发生后,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

5.不报案或报案迟缓,贻误办案时机的。

6.违反规定领用、使用、作废和管理重要空白凭证,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

7.擅离职守,造成单人上岗(临柜)、守库或押运的;

8.发现问题或案件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不向领导或上级报告,知情不举的。

第九条 农村信用社发生外部侵害案件(诈骗、抢劫、盗窃等),该机构及人员存在违规或过失的,比照以上条款追究有关管理人员责任;存在违规或过失并发生人员伤亡和涉枪案件的,从重追究有关管理负责人责任。

第十条 农村信用社发生案件造成损失的,相关案件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案件责任人的赔偿比例由各旗县农村信用社根据案件性质、损失程度、相关责任大小进行划分。

农村信用社发生案件后,对机构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机构经营管理责任人、其他间接责任人要根据责任大小扣减相应的绩效工资。

具体赔偿标准、扣减相应的绩效工资由旗县农村信用社

根据承担责任大小以及当地经济状况制定具体办法。

第十一条 案件责任人为中共党员的,由本级或上级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其承担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案件责任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一律按照规定程序移送司法机关,严禁以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

已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农村信用社应密切关注案件进展情况,尽量减少资金损失。

第十二条 按照“坦白从宽、他查从严、尽职免责、失职重罚”的原则,实行鼓励自查、尽职免责的责任追究政策。

第十三条 对自查发现的案件,在管理责任追究上可作从轻处罚;对尽职免责、经确认没有管理责任的,可以不予追究。以下情况,可从轻、减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通过加大案件治理、完善流程操作、改进业务管理、加强稽核检查及采取得当措施自查发现、主动揭露和暴露案件的;

(二)案发前发现内控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提示风险、提出整改要求,或曾主动反映、举报案件线索的;

(三)案发后及时主动追缴资金和积极赔偿损失的,根据挽回损失程度相应减轻有关人员责任;

(四)在暴力胁迫情况下行为失当,事后积极补救的;

(五)有重大立功表现和其他可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 第十四条 对被动发现案件,以及反复发生同质同类案件的,必须严格按照“一案四问责”和“上追两级”的要求

落实责任追究。以下情况,应从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辖内农村信用社屡屡发生同质同类案件,年度内发生案件2次以上的;

(二)对发现的案件苗头、违法违规事实或重大线索不及时报告、制止、整改、纠正、处理,或故意包庇隐瞒的;

(三)决策、指使、授意、教唆或胁迫他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

(四)发生案件后,不采取积极措施挽回影响和损失,或隐瞒事实真相,隐匿、伪造、篡改、毁灭证据和妨碍、干扰、阻挠、抗拒调查和处理的;

(五)案件引发支付风险或群体性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

(六)由于提名、举荐不当,人事管理部门考核失实,用人失察、失误,造成“带病”提拔形成严重后果,或把不良行为人安排到重要岗位等,引发案件风险的。

第十五条 农村信用社发生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案件,自治区联社将组织成立专案组直接查处,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督办。发生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下案件,由旗县级联社组织成立专案组查处,自治区联社督察、督办。

第十六条 农村信用社发生案件,要在案发之日起3个月内对案件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做出处理决定,并在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将案件查处情况和责任追究结果报告当地银行业监管部门。

第十七条 对于发现案件故意隐瞒不报或压案不报的,

31内蒙古自治区信用社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_内蒙古农村信用社

严肃追究旗县级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责任。

第十八条 对给予案件责任人员纪律处分的,必须严格履行法定程序操作。

第十九条 农村信用社案件责任人员,如果对处罚不服,可按规定程序向做出处罚决定机构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机构或管理部门提请复议,或向劳动管理部门申请仲裁。

第二十条 对盟市层级、自治区层级农村信用社各类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按照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银监发?2009?38号)、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规定以及章程所规定的内容、要求和条款予以追究。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中所称“以上”均包含本数,所称“以下”均不包含本数。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会制定、解释,社员大会批准、修改。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下发之日起执行。凡在本规定下发之后发生和发现案件的,按本规定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经济违法犯罪案件涉及工作人员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三 : 内蒙访古

 

 

[教学目标 ]

  1.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传统的感情。
[教学难点 ]

   理解赵武灵王修筑长城与“胡服骑射”的内在联系;

   理解插叙秦始皇修长城的用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读“一段最古的长城”:理清层次;概括主旨。

[教学内容]“一段最古的长城”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与作者:内容访古

   二、解题

       翦伯赞,湖南省桃源县人,维吾尔族,历史学家。

       访:寻求,探问。访古,表明本文记叙的范围(名胜古迹),也是本文的线索。

   三、简答预习印象:比较这篇课文与学过的记游性质的散文,从记叙的角度和记叙的内容两方面看,本文的特色是什么?

    经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

    从记叙的角度看,文章不是从一般游览访问的角度来记叙见闻,而是从历史学家实地考察和从事研究的角度展开记叙的。

    从记叙的内容看,作者描写了内蒙自然风光和那里的古代遗迹、珍贵文物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并融入了作者的史学观点和历史评论。

    四、学习“一段最古的长城”(板书标题)

    1、作者按什么路线进行访问的?按照作者所到之处的先后顺序说出作者的游踪。

2、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到一起的?

          游    踪   内          容

          塞外风光:广阔、肥沃(1-2)

                 

          大 青 山: 地理状况 自然条件

 (次)     (阴 山)   (南北迥异)  (3-4)

               

          阴山南麓: 战略地位:经济、军事

                    民族关系     (5-7)      民

          赵长城遗址:修筑目的              族

          (大青山上)  地理位置   (8-9)      关

 (主)                 遗址风貌              系

          赞赵武灵王  修筑长城

                      “胡服骑射”(10-12)

 线索     (外在顺序)                     (内在联系)

启发:

l         怎样组织:外在顺序内在联系

l         内在联系是怎样的?“形散神聚”的“神”在何处?

   (联系前后文思考;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中苏关系紧张,苏方认为内蒙是蒙古的,由于自然灾害经济困难问题,还有边境居民逃跑的。)--民族关系

l         历史上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关系是紧张的,这种紧张的表现形式是体现在争夺阴山以南的沃野。请你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当时汉民族与游牧民族关系为什么要争夺这个地方。       (内因:生存。外因:地理条件。)

l         分析第7段内部层次,看作者是样有层次地阐明阴山以南的地方的重要性的。(外因说明:历史上的这种紧张关系与政治、宗教等没有关系,而是因为与游牧民族的当时的生产方式有关系。)

l         赵武灵王修长城、“胡服骑射”两件事各与民族关系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两件事反映了赵武灵王两个不同的侧面,一是抵御外侵,保卫和平生活;一是学习外民族的长处。两者都属于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并且都是正确的作法。修长城看起来是一种战备手段,但这种战备并不是为了侵略和掠夺,而是为了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环境,为了保护各民族的友好交往。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认为是值得称赞的。“胡服骑射”则是克服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能够看到少数民族的长处,并虚心学习,尤其难能可贵。

l         插叙秦始皇修长城有何用意?这与主旨有何关系?

   反衬赵武灵王的英明和伟大(国家小;条件差);否定把修长城作为秦始皇的一大罪状。

    小结:作者六次赞扬赵武灵王是一个大大的英雄,实质上就是赞扬赵武灵王修长城的正义性和“胡服骑射”的进步性,表达加强民族团结的愿望。

    这部分是收缩型的思路。作者由塞外风光起笔,然后写到塞外的阴山,阴山的南麓,南麓的长城,最后写到赵长城的倡修者赵武灵王。这个思路体现了游记的写法,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引出了关于民族关系的重大的历史问题。不简单,这是真正的大手笔,只有学者才能写出的大文化散文。当然,与余秋雨相比,本文多了几分学者的严谨,而余秋雨的散文多了几分灵气,能给人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l         读了这一部分,你有什么启示?(内容上的;作者思维方法上的等等。)课后写一点。200字。

 

 

                  在大青山下

[教学内容]“在大青山下”;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

   听写:翦  迥  屏障    苑囿   绵亘   夯筑 (10个字)

   回顾第一部分的游踪。

   二、讲读新课  在大青山下

   1、离开赵长城以后,作者是按什么路线访古的?

       大青山下的汉代古堡--昭君墓

   2、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材料)?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到一起的?

               在  大  青  山  下

 游    踪   内   容(材料)           (观    点)

            古城建期(2)                和平往来是 表达

 汉代古堡   古城分布  引用史料为证(3)  长城和堡垒 了加

 (1 - 9)    建城目的  举出遗址为证(4-7) 隔不断的 强民

                                       (8-9) 族团

 昭 君 墓   意义价值(10)(13)            肯 定     结的

  (青冢)  地理位置(11)                和 亲     愿望

  (10-14)   多墓原因(12)                政 策

                                       (14)

  (外在)             线索                     (内在)  3、前后两部分有何联系?是怎样形成一个整体的?《在大青山下》一节后五段,作者对青冢昭君墓的描写、议论倾注无限深情,原因何在?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历史观点?

   (分析见上)

l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l         这部分是比照型的思路。作者把汉代城堡与青冢昭君墓作比照描写。写古代城堡强调它是由于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写青冢昭君墓强调它是民族和解的象征。

  4、结合全篇课文说明引用文献资料和考古在全文中的作用。

      使结论建立在确凿的史料基础上,有充分的依据。

  5、讨论和解答练习题四、3、

  6、小结课文

      线索:以外在的游踪为序;以内在的主旨为纲。

      主旨:(见提示)

      写作特点: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

  7、解词:(文中文言文)

  8、标点(括号与逗号的用法)

  9、最后一段层次

  10、掌握本课字词。

  11、完成其他习题。

  12、质疑,写小论文。

本文标题:内蒙古自治区信访局-内蒙访古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924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