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生命练习生三种境界-生命的境界

发布时间:2017-12-29 所属栏目:初一作文

一 : 生命的境界

  那可恶的小鸟用它尖利的喙使劲那么一啄,我便脱离了母体,后来又侥幸从鸟嘴中逃脱,跌进了山间的石隙中--我是一粒饱满的松籽。

  石缝间萌发的生命

  一场凶猛的大雨惊醒了我的酣梦,在暴风雨的磨砺中,一个信念在我心中萌发了。是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一定要长成参天的大树,成为大自然最壮观的景色。我汲取足量的水,身体变得雍肿不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我那瘦小的外衣给撑破了,露出了黄色的子叶和柔弱的须根,我拭了一下眉上的汗水,心中无比雀跃,我的生命诞生了!

  不屈的生命

  当我奋力一搏,破石而出的时候,我知道我在石下所做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从此我的生命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周满是有棱有角的石砾,我新生的躯体被石棱割得伤痕累累,但是我并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因为那信念的幼芽,已经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我知道所有的磨难只能使我变得更加坚韧和顽强。子叶脱落了,又重新抽出嫩叶;嫩皮蜕落了,又长出新肤。阴冷的风像刀一样将我的皮肤摧残,使我龟裂得像老人们的脸,但是我渐渐茁壮起来了。

  我所处的位置在悬崖边的峭壁上,高陡的石壁遮挡了阳光,使它只能照射到离我三丈远的地方。但我不屈服于峭壁的盛气凌人,努力地使自己的枝冠向着阳光的方向伸展,我的身躯和手臂越来越长,直到触摸到阳光,于是我的大半个身子便悬空了--像半架悬浮的桥。

  我那坚韧的根须伸向岩层的更深处,为了汲取足够的维持生命的水,根须便像一张柔韧的网,紧紧地缠绕住半个山头。正是因为如此,我不怕风雨的侵袭,不惧狂风的肆虐,不畏暴雪的欺压,我一直向着阳光在生长,展示着我不屈的生命。

  生命的极致

  如果你到黄山来,你就会看到我以胜利者的姿态挺立在悬崖间。你可能会赞叹我的生命是多么不屈与顽强,是的,当信念在心中扎根之后,当你的生命力全部得以释放的时候,生命也就达到了一种极致。--黄山迎客松。

 

二 :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教练技术课程的深度再思考

生命教练课程的终极提升方向

————兼谈导师的四个境界

张平

本文章将涉及以下主题:

主题一:向生命教练领域的所有教练、导师、从业者致敬

主题二:生命教练技术课程深度思考与终极提升方向

主题三:导师的四个境界

主题四:我的倡议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主题一:向生命教练领域所有的教练、导师、从业者致敬

生命教练课程领域(特指所以一切以生命之火课程为基础的课程,包含教练技术、生命动力、放飞心灵、生命源泉、教练型领袖等)在国内的起源是最近10年的事情,在国内真正兴起也就是最近5年之内的事情。这个领域在中国得到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得益于在中国有无数爱好这个领域这个职业的教练、导师、机构在坚持不懈的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其实这个领域的利润情况是不算理想的——任何一个行业的财富收入都可能比这个领域要大得多。比如房地产领域,一套房子的收益就上百万到几百万;工程领域小的项目都动辄上千万上亿;商业领域也如此。

那么为何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领域,如此热情不减的从事这个行业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于精神享受。精神的动力远远大于物质的动力。人类之所以能生存在到现在,也在于人类有着终极的精神追求。这个课程里面对人性的关怀,对人类生存的终极思考,对心灵的激烈碰撞,都是其他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

我个人只要退一步也会有很可观的收入,但每当想到人生的使命感和价值意义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在这个行业里坚持。我相信所有上过这个课程的学员都会认为导师真的是太伟大了,那一瞬间是不可以用利润来衡量的。

在此我作为一名教练、一名课程的导师,向所有这个领域的教练、导师、培训机构以及所有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员致敬————你们是最伟大的,最值得钦佩的。你们每一位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诠释这个课程,在传承这个课程,在传播着爱、奉献和付出。

这个课程的周期是108天,加上一阶段4天,二阶段5天,总计时间在120天左右。仅仅一阶段的4天,40个小时,就是一个高强度的训练和付出。整个助教团和导师都在用全部的生命在支持学员,支持他们开放、面对、投入、付出、激情、可能性。而对抗在课程里是司空见惯的。为此导师需要针对性的做出个案处理,面对不理解,抱怨、抗拒、甚至是愤怒,导师们需要极大的耐心,爱心、和用全部生命的爱来感化,来影响、来感染学员,让他们发觉自我的盲点。

我经常在给助教团做定向的时候。做一个比喻:我们这里就是一个道场,4天时间我们是在闭关修炼,你们就是我的护法神,需要护持我的能量场不受到任何干扰。我们是在进行一场战斗,战斗的对象是一群迷失了自我迷失很深的人,尽管他们都是珍珠都是金子,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被社会的洪流冲击的体无完肤,已经失去了自我信念和理想,随波逐流的在生活,把自己美丽的特质已经掩藏起来了。需要我们通过四天的努力、战斗,来一层层的把他们的灰尘,负面能量、面具、心灵上沾染的灰尘一层层给剥离,抽丝一般的去剥离。这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努力,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一场战斗,整个过程中他们反抗,会不舒服,会剧烈的挣扎,而我们的立场一定要坚定,决不妥协,直到支持到挑战到他们的痛点盲点。一个人只有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才会改变,这叫穷则思变。人只有在极其痛苦的时候才会想到改变,你们看78年中国改革开放就是在这种极度痛苦的情况下改变的;你看中国就是在1919年极度痛苦的情况下开始思变的;你们看IBM就是在极度痛苦,连年亏损几十亿美元的时候开始改变的。所以要支持他们挑战他们改变是极其艰难的一项挑战,需要我们付出全部的生命来支持他们。

人们都不喜欢面对自己不喜欢,不舒服的地方——痛点。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逃避自己的盲点,痛点。我们碰触不到他们的痛点,他们就不可能改变;一旦碰触到,他们就可能本能的逃避和防守。为此,我们这场战役会进行的极其艰辛。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一点也不能松懈。为此你们要做好护法神的职责,我领着你们向前冲,你们是我的坚强后盾,我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当我们向前冲的时候,我的焦点完全在学员哪里,所以我不会照顾到你们。你们既然是来做教练,那就是有这个能力来支持学员,接收他们的负面能量。而不是把问题,特别的是负面的问题反映到我这里,哪我就没必要找你们支持了。所有的问题你们都要面对,特别是学员的负面问题,你们要及时的迁善,及时的回应,所有的问题都是回射给学员,让他们觉察是自己的问题——向内看,而不是找课程的问题,导师的问题。这一点至为关键。学员通常把自己投入不高收获不大的问题抛给你,你要有清醒的判断能力、区分能力,最后把问题归结到是他自己的问题——投入程度。我们这是一个气场,我们这四天需要的持续不断的加温,加温,直到水开始沸腾。你们给我泼冷水,哪就把火给熄灭了。这是犯罪。我全部注意力都在学员身上,我可以搞一个学员搞几个小时,但是不会再有精力来搞你们。因此,你们一定是护法神,来护我的场。而不是给我减能量的。你们一定给我加分,不是减分。

其实,一个课程下来,我相信每个导师都会有感触——把能量耗空了,当学员的情绪状态达到最高潮最顶峰的时候,也就是导师教练的能量最小的时候。这个时候,特别是导师的生命细胞全部打开,也就是闭关修炼的最后一关,只要你轻轻的一指头,就可以把导师打败——所以最后的负面能量对导师的身心影响最大。导师这个时候会极度敏感。而且根据我的经验,第一天第二天因为学员负面能量大,导师容易哑嗓子;到了最后两天,学员开始流露真实的自我,开始从心底里感恩、付出、开放,此时能量场开始转正,正面良性的能量在房间里、在学员之间流动,导师开始吸收正面能量,状况转好。我对此深有感触——往往前几天学员之间存在隔阂、不信任、猜忌、保留,这个时候的教练进展是极其艰难的。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主题二:生命教练技术课程深度思考与终极提升方向

2011年2月份到4月份,在深圳、上海、北京、郑州等一线城市连续做了多场一阶段,随着课程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感想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话题是关乎目前的教练型课程的,我觉得这个课程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加入一些中国的文化,加入一些国学的基础。

本次在南方与北方几个一线城市的课程进一步印证了我的思路是可行的,这种风格不拘形式,见招拆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被任何一种形式所束缚。在深圳的一次课程中,进阶率竟然达到了100%,而且这里面并不都是老板,还有部分学员是高管,而且这还是在他们没有依侔的情况下达成的,甚至也没有一对一的教练来支持他们,也没有周一的创新生活面谈,仅仅依靠课程的魅力,在周日课程结束的时候,就达成了全部进入二阶段的成果。基本上我现在的一阶段进入二阶段的情况,如果不超过30个学员老板的进阶比例是90%以上,超过30个学员,比例会低一点,可见这种风格他们是接受的。并且在此基础上,我研发了《生命能量学》这个融合了儒释道,身心灵的课程。为此我觉得有些关于课程的深度思考需要分享出来,写出来,与爱好者共勉!

教练技术系列课程,其实都是源自于美国约翰博士的生命之火动力系列课程,进入到国内后,慢慢发展成两大系列,一个是以卢致新博士为首的原动力系列,后来卢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删减,增加了自己的很多个人风格,特别是后期他受禅宗思想的熏陶,开始慢慢达到入化的境地。当然,他现在已经不做此课程了,转而进入更高层次的高端课程——境界.

另一个版本其实是汇才系统。创始人是黄导与梁导,汇才系统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出现巨大转折,两位创始人真正的风格也部分融进去,但是后期的复制、模仿、标准化程度也很严重,导致课程流程大于实质,深度广度明显不足。只有小部分导师真正继承了他们的真谛,并且加入了自己的风格。原因其实很简单,很多导师是在于有黄导与梁导的形,而无其神也!因此很多地域性的公司就难以发展起来,就会产生问题。

目前这两个版本其实都在融合,都在流行,当然后来者已经很难超越前者的深度广度了.至于流程重要还是精神重要,这个问题,似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流程其实是为环节服务的,部分导师特别注重环节,部分导师似乎更注重个人教练,其实只要效果达到,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支持到学员。

教练技术系列课程的创始人约翰博士,其实是一个禅宗信徒,在这套课程里面,充满了佛家的不破不立,放空自己,放下自我,面对一切的辩证思维,其实这套课程与教练技术风马牛不相及,只不过是里面运用了一系列的教练手法和技术来支持当事人达到突破原来生命的误区、限制性信念而达到放下过去,面对现在,走好未来的初衷而已。中国人常常讲,好好活着,而不是坏坏活着,其实是基于对自身生命的敬畏与了解。

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很容易上升到哲学高度,是深邃而充满哲理的,需要一个人去悟道,而西方这一套生命动力系列,是通过一些列的练习,让人很快来达到放下过去,面对现在,活好未来的目的。这与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一致的,他们有明确可以实行的步骤,但是缺乏高度和哲学思维。在中国古老的生活生存生命哲学里,这些都早已经具足,只不过很多人还没有悟到而已。这也就限制了中国人对于自己祖宗文化的吸收和传承。

其实,教练文化的聆听、区分、发问、回应四种能力,以及几大教练步骤,与中国先哲比起来,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比如教练里面的镜子文化,中国人早就提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是比教练文化要深刻的多得很。中国文化可以一步就上升到“以人为镜,名得失”的境界,更可以上升到整个历史国家民族的范畴,从而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宏大视野。这恐非远是西方教练文化所能理解的层面。是想,假若一个教练没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根基,而是生硬的套用教练技术来教练有着5000年血缘、文化因子的中国企业老板,结果会是如何?教练的回应最具有实效性,也最容易发生偏差,带有自我感情色彩。教练在教练当事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运用自我的历史经验逻辑来投射到被教练者身上,如果自身的文化沉淀不够,很可能就会出现偏差,甚至被人误解,出现抗拒,不适应,口服心不服的状况。而历史文化的积累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单纯的教练回应,会是生硬的,教练的用心程度,觉察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佛家讲,自觉觉他,自觉才能觉他;儒家也讲,吾日三省其身,三省是去到三个方向。而教练呢?其实早在数千年前,孔子这个万世师表就已经提出了一个概念——从谏如流,这其实是教练的专有名词,照镜子。教练喜欢给人照镜子,其实教练更应该给自己照镜子;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是对于回应的最好写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更是孔子的创建性观念,今天的教练不也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么?孔子的吾日三省其身,随时随地要做到自我的觉察,不正是教练的内观么?佛家的自觉觉他不也是让教练首先要自我迁善,然后再进而观照他人么?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是讲要对人做出区分:“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万世师表,是我所景仰的圣人,我只是略知一二的一介小生,但是我想在他这句话的基础上增加一点,就是我对孔子的话,进行一点增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不改者远之,择其不远者弃之”。孟母三迁也是为了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范畴,圈子,古人早就懂得圈子的重要性,这不就是教练文化里面的成功范畴么?今天如果你愿意看,教练文化里面所有的东西似乎都没有超越《论语》,更遑论《道德经》、佛经了!

任何的教练模式,都不应该离开中国人的性格模式,以及必须面对中国人深受儒释道文化影响的事实。中国人来自于5000年的文化熏陶,其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生活化山水化了的,纯粹的教练技术很硬,容易伤人,这是因为教练技术这套技术是西方的产物,西方人是直线型思维,不会拐歪;而中国人是曲线型思维,最喜欢以无招胜有招,以无为之法对待有为,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很多教练在教练当事人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对抗,导致被教练方产生了极大的情绪。另外,所有的回应里面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于有爱,用爱的方式去回应对方的时候,对方可以不收你的回应,但是他会收你的爱心与出发点。宇宙的本质其实是爱,爱是宇宙的大法则,这就是中国人喜欢讲的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吸引力法则》、《秘密》等书里面所赞赏的爱的法则,早在《道德经》《易经》等中国先哲的古代经典里早已阐述的很清晰,那就是大善,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而是宇宙的运行法则,通行的法则,中国人讲道德仁义礼智信,温良俭恭让,把道德放在仁义礼智信的前面,用意深远,道就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大自然运行的法则,德就是按照自然法则来做,这就是道德。一个教练在对学员进行教练的时候,自然也要符合道德,符合自然、宇宙的法则,而不是生搬硬套。佛家讲,随顺众生,一切因缘起,一切因缘落,而不是强求。我想,教练的风格也应该如此吧?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见招拆招,无招胜有招,以大爱,以博爱,完全无我、游刃有余的对待任何被教练者!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搙多罗三貌三菩提!

我也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悟,去深入,去加入中国文化、国学的一些元素,直到去年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是俗话说的顿悟吧。于是我努力地改进和加入进我的个人风格。在尽可能不伤害当事人的情况下,让他们开放式而不是对抗式接受我的教练方式,这样其实更好。只要效果达成了,为何非要伤害对方呢?如今我已经在一阶段里面加入了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并且把身心灵的东西也融入进去,努力创造出自己风格特色。

主题三:导师的四个境界

一般来讲,一法通,法法通;一经通,经经通。一个法天天讲,3-5年就会开悟,5-6年就会入定。如果一人讲法讲了数十年还没开悟,入定,哪这个人要反思深思自己的方式了。教练技术课程系列,是一个比较长的课程,这个课程里面的禅宗思想、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东西本自具足。遑论十年,只需要真正的用心讲3-5年就会开悟,就会入定,达到游刃有余,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由此我想到,金庸在《神雕侠侣》一书的里面对独孤求败老先生剑法的描述:

 杨过初见《剑冢》,惊诧万分。上写:
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
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这恐怕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泣下”的最高悲壮境界——天下竟然没有一个对手,实在是可敬可怖。所以孤独老先生也只好隐居山林,了此一生。接下来,杨过看到了四柄剑,确切的讲是三把剑,有一把紫薇软剑已经丢弃不用了。这四把剑实际代表了用剑的四种境界: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最早用这把剑的时候,显然独孤老先生还很年轻气盛,好胜心强,追求的是结果,是目标,是如何制胜、如何打败对手。所以此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这还是依靠武器来取胜,借助外在原因胜出。显然那时候独孤老先生还年轻,功力不够,只能借助外物——这把无坚不摧的宝剑来彰显自己的厉害了!这是初进入的第一境界,也谈不上境界,只是有一个强烈的上进心罢了。当然相对于很多不求进取,没有追求的剑客来讲,这已经是超越他们很多了。
 作为一名教练,如果是刚入道,很可能就会陷入这种境地——随时拿着教练技术来教练身边的人,来回应身边的人,自以为学了一套技术,就可以放之四海皆准了。这显然是初为教练者的通病,为此很多上完教练技术的人很痛苦,因为回到家他拿着这套教练技术来教练他的老婆,他的兄弟姐妹,他的员工,结果引起极大逆反,反而把自己搞死火了。显然此时的教练还有胜负之心,好胜之心。一法在手,就想借此来改变别人,自然是把人际关系搞僵。如果是导师,则容易陷入与学员的对立之中,学员有极大的对抗情绪,最后根本不配合导师的教练,导师要么不了了之,要么不去碰触他们的痛点,要么使用强硬手段,迫使其屈服。虽然是服了,其实是口服心不服,这就极大的影响课程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聪明的导师,干脆不去碰触更深的痛点——导致课程深度明显不足。只能是混水摸鱼,蒙混过关了。
 这是导师教练的第一境界,当然相对于很多不思进取,不愿意改变的教练导师,这个境界虽然也不高,但是显然他还在不断地努力进取,努力实证。这是最为可贵之处。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第二重境界: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此把剑是紫薇软剑,因为误伤义士,已经丢弃不用。显然独孤老先生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年轻气盛后,因为中间的曲折磨难、误伤义士,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活着的价值。作为剑客,它的终极目标在哪里?难道仅仅是为了取胜?仅仅是夺取天下第一?是不是仅仅在于把对方打败呢?最后的思考是在30岁前,因为用这把剑,不小心伤到了正义之士,最后放弃了这把剑。他选择了正义,选择了退出,显然这个时候,独孤先生已经不以仅仅追求胜利为根本了,更重要的是他还开始注重道义、道德以及自己的使命。这是剑客的第二境界,是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开始琢磨、开始思考、开始正视,开始开悟。虽然此种境界还不算高,但是已经走在了很多剑客之前,已经比哪些仅仅停留于追名逐利、重视自己得失的剑客,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了。
 这是导师教练的第二境界,在教练生涯中,前期因为自己的年轻气盛、无知自大而伤害了很多人,拿着很多学员来做实验,可以说是伤兵累累。随着课程的深入,如果这个导师是愿意学习愿意参悟的,会在某一个临界点上有所顿悟,开始真正探寻作为导师、教练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教练之道,为师之道。此时的导师,开始正视自我,正视不足,开始自省,开始痴迷的吸收多元文化,丰富充实自己,而不仅仅是拿着生搬硬套的技术来教练当事人,这个时候导师开始走上追求卓越的导师之道的正途。所谓,“路漫漫其修远乎,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第三重境界: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此是玄铁重剑,到了四十岁时候,孤独老先生显然又有了极大的提升与顿悟。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乎剑法的快慢,技巧,以及宝剑是否凌厉刚猛,无坚不摧了此时他开始向内求索,收敛自己的锋芒追求和注重关于剑道的真理、探索用剑之道,他开始不在追求数术与末节,走守拙,走质朴之道。化外露于内敛,藏精气于腹内,抱藏天地万物,文韬武略,他已经走向真正的超脱开悟之境界。
 这是剑客的第三境界,《道德经》有言:大智若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显然独孤老先生已经走上了这条悟道之路,而不是仅仅执着于胜负输赢,名利得失,也不仅仅停留于正义与邪恶,而是自己要走一条升华之路,剑客之路。增加自己的厚度、深度、让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练剑的过程实际就是磨练自己心性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正意、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至此,独孤先生已经完成了格物、致知、正意、诚心、修身的过程,剩下的就是怎么治国平天下了。
 这也是导师教练的第三重境界,在刚开始仅仅追求出名、追求速胜,遇到挫折后,开始走向正途,走向道义,到了这层境界,导师所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金钱、名利、地位,更重要的是追求质朴、简洁,追求“内圣外王”之道。很多剑客知道这一层境界,很多导师知道这层境界。可惜,多数仅仅停留于知道而已,若得不到实证,永远是停留于认知层面。这一层面更多的是证悟,是开悟。是经过前面二个层面之后,锲而不舍的精进而得来的一种境界。不再注重技巧,不再停留于表面和环节,不再为外界眼花缭乱的世界所影响,已经达到厚德载物的境地。这其实是导师在追求教练、支持、挑战学员去做到之前,先正己,而后正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正符合了这层意思。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第四重境界: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此时的独孤先生已经升华到一个极高的境界,这个境界是无招胜有招,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滞于物,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人即是剑,剑即是人,无人无剑,无人无我,无剑无我,人剑一体的最高境地。在中国的古人中,有很多人达到此种境界,而且留诗词于后世,有很多诗句来形容此种境地:所谓”风过无痕,雁过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都是对此的一种形容。
 苏轼在自己的《赤壁赋》中,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来形容这种境界。 
 禅宗六祖惠能更是用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来形容这个境界的。心中不滞一物,本来就没有,怎么会染尘埃呢?
 金庸本人也是如此。他的武侠小说也已经到了这个最高境界,甚至超越了这个境界。所以他才能写出《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这样的世界级名著。
 可见,至此独孤老先生已经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他也只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之悠悠,独苍然而泣下”了。因此他就隐居山林,建此剑冢,了此一生。实际上最后他还需要超越一个人,就是他自己。至于后来他有没有超越他自己,书中没有交代,我们只能把它作为一个千古之谜的悬案了。
 哪么,这个境界,就是导师的第四层境界,这也该是所有导师、教练、所有人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不滞于物,行云流水,于无声处胜有声。想想,一位导师,对着课堂里的一期期学员,教练起来如行云流水,不滞于物。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这种境界就是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水的境界,可以变成水,可以变成气、云、冰、雪,只要你需要他变成什么形状,他就可以变成,而且不改变自己的本质,所以它几乎就是道了。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是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行云流水的,雁过无声,风过无痕的。他以学员的需要为需要,他完全是忘我、无我的。老子说,“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可以演绎成“导师无心,以学员心为心”。佛家有言:“舍掉小我得大我,舍掉大我的无我,无我就是永恒我!”这个境界就是最高了,就是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了。李小龙虽然死了,可是他还活在人们心中,因为他无我;毛泽东周恩来还活在人们心中,因为他们无我,雷锋还活在人们心中,因为他无我。哪么导师无心,就以学员的心为心,就以学员的导向为导向,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没有我的存在,只有学员的需求,只有行云流水般的教练。一个无我的教练、导师最终化为更多个无我的学员。

至此,独孤老先生走完了一个剑客的全部的四个阶段:在笑傲江湖之后,隐退山林。在成就了一番不世之业,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走完了自己不朽的一生,达到了极致、巅峰。所以最后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做世外高人,逍遥自在。而金庸老先生也至此确立了自己最高目标,成为武侠小说的独孤求败,结果他在《笑傲江湖》《天龙八部》两部传世经典之中,也达到了无招胜有招,行云流水的最高境界,在完成了他最后的《鹿鼎记》之后,毅然封笔。因为对他来讲,他已经不需要再写了,他已经攀越了巅峰,塑造了不朽。

而我们导师教练的职业生涯,若是能到达这里,已经不拘形式了,你可以做任何的课程,用任何的方式来教化人,而不仅仅是教练技术。导师一生要走过的路程无非就是这四个阶段,你能不能达到,能不能心想事成,不仅仅在于你的勤奋与努力,还要看你的先天根器如何,如果是老子说的上士,你只要勤奋努力就能达成,如果不是上士是中士,你可能要艰难一些;如果是下士,恐怕今生无缘。这完全看你的造化,看你的悟性了。即使达不到这个境界,也没关系,毕竟世间得道者都在少数,你只要勤加努力,最起码达到第二重、第三重境界也可。

我达到了第几层境界呢?这恐怕不是由我自己来评定的,还是由学员与助教来评价吧。我会朝着最高境界一直迈进,不断的反省、不断的自我超越。

生命教练课程的境界

主题四:我的倡议

在此,我倡导,所有的教练导师,以中国文化作为根,加入融入西方教练文化,来真正的支持到被教练者和学员,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形式,固守某种模式。

三 : 生命的境界

E

  生命的境界,最浅薄一点,想必大家都明白。就是爱与奉献。而高于它的,却不停地在增加,从来都没有尽头过。很多人其实都能理解这层浅薄,但是很少有人去做。其实不隐瞒,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还有一种人是跟本就不屑去理解,两者是有差别的,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观念会长生不同的结局。

  生命的境界,从芸芸众生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提高、升华、开拓。它是与时俱进的,并不是独立的停止生长。它的意义和层次不仅仅只限于局部,而是不断升华,永远找不到尽头。也许有一个人会问你这个问题,生命的境界是什么的时候,你会给出无数的不同的答案,然而这些无数个不同的答案却都是正确答案,也许对方会当场气结,但是你只能无所谓的笑笑。但是在生命的境界中,始终有的却是爱与奉献,它被大家时时挂在嘴边,时时刻刻的用实践证明这句话的准确性,它们被人当成赞歌一样的传送称扬,事事都没有停息过。

  汶川地震,一位母亲再一次用他的血肉之躯证明这句话的准确性。她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可是最后留给孩子的只有三个字:我爱你。襁褓中的婴孩长大也许会无忧无虑,也许还会怨恨,为什么要把它扔在这个世界上不闻不问,熟不知,他已经得到了最好的礼物,那就是生命。其实,或许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幸福开端的初始源头。你也许会对此而感到震撼,但是终究只是看客圈外的看客。当一个脆弱的生命面对无措的社会和无数冷漠的陌生面孔,我们什么都没有给他,我们给了他一样东西,与众不同,那就是嘲讽。在日光或月光下的那一跳,也许会找到当蝴蝶的感觉,可是那之后呢,是刻骨的痛。这是中华民族的劣根。

  享受也是生命的境界之一,他让人们学会奋斗,为了物质的享受,心灵的享受,它教会了人们的东西叫不择手段。所以说,有时候生命的境界有时候也是欲望和罪恶的最深渊。

  承担责任也是生命的境界之一,史上记载,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从古到今,倔强的人上达三皇五帝,下至贫民百姓。每个人早就已经学会了承受,承受这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生命的境界犹如一间很大的黑暗屋子,而那无数的答案就如小小的蜡烛,照亮了这黑暗的屋子。

  这里面总是有好的一面,也有民族的劣质本源。

  常州金坛市第二中学初一:李未名

四 : 《人生的境界》练习..

教学目标 :

1.  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2.  大概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既是人世的也是出世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3.  体会学者散文思路明晰、内涵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能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能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能说清全文的结构特点。

2.  能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3.  能充分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和其他方面知识具体理解“人生四种境界”说。

教学重难点:

1.  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

2.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3.  独立思考、质疑课文,对自己的见解能够做到自圆其说、持之有据。

教学方法:

1.  学生默读,熟悉课文内容。

2.  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3.  教师以漫谈式的讲解提升学生的认识,使之确有所得。

教学设计:

课文题目为“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虽语言平实,但文章的内容比较深奥,所以学生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在教学中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以激发兴趣、搞活教学。采用练习的形式设计一些题目,把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溶入教学中,而对那些比较深奥的内容,大致了解不深究。

教学步骤 :

一、学生默读。

二、寻找信息并归纳整合。

1、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吗)?②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③请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④请说明全文的结构特点。

(提示:本文的标题是“人生的境界”,其实它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并非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如果循着它去找主旨句,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段落结构,就会走入误区。其实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因而在完成1.①题时可先完成1.②③题)

①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

②首段的第二句便是主旨句: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③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讲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第十二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2.请再找出第2至第7自然段和第8至第12自然段中的关键句。

找出此关键句,不仅是对阅读能力的训练,也为下面教学活动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2—7自然段主要谈人生的四种境界,关键句子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第8一12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贡献。关键句就是:中国的圣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

三、重点文段文句语词的解读

1.A、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觉解。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三次。

B、请在文中找出下面两个语句并对“觉解”—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②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对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2.“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①请结合全文给此文段中的“宇宙”下一定义②这几句话在文章当中的第六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天地境界具体应如何理解?

①提示:这几句话在文中的第六自然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要读懂这段话,关键在于对“宇宙”一词的理解。要引导他们质疑询问,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宇宙”这一概论的疑难。

在现今学生的语言系统之中,“宇宙”一词的意思是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而文中“宇宙”并非此义,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宇宙”指的是: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而是一个人文的概念,即天地万物的总称。古人把四方上下称为“宇”,把古往今来称为“宙”。

②提示:一般人认为,一个人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了。但是冯友兰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即能事天、乐天。他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人之性,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道德境界中的人,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节,他的眼光与胸襟超越了现实社会,也跨越了时空。其心中包藏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他目光如炬、胸藏风云、纵横捭阖、总揽古今、文理兼融、博学睿智、情怀旷达、人性完善、悲天悯人、思济天下。如是,则可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成为所谓“天民”“圣人”天之骄子,真正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

3.经常听人们用“出世”“人世”“既出世又人世”来形容一些人对待生活或事业的态度,请联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具体解说“既出世又人世”这一词语的意义。

★何谓“出世”?有些人坚持并实践着这样的主张:想要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以寻求最后的解脱。比如庄子。

★何谓“人世”?另有一些人,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不愿玄谈,不愿避世,积极用世。他们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

在出世的人看来,人世者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他们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快跑:跑得越快,越错得很。在人世者看来,出世的人太理想主义,不实用,消极。

★何谓“既出世又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现实;踏踏实实地做事又不囿于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人世而不能超脱人世。如中国的圣人孔子、孟子等),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中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就是既人世又出世的表现。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标题:生命练习生三种境界-生命的境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35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