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30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教案

一 :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教学内容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进行实践性复习。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从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用具

大米、鸡蛋、金属块、橡皮泥、水及各种形状的容器等。

五、教学过程(见下表)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六、教学分析

(一)“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合作交流中建立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努力创设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和阶段学习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在教师宣布了实验任务后组员们便积极行动起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交流后,全班开始交流研究成果。有的组员说:“我们组测量了这只鸡蛋的体积。把这只鸡蛋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水就会上升一段,上升的这部分水的容积就是这只鸡蛋的体积。”有的组员说:“我们组测量了这袋大米的体积,把这袋大米完全倒入这个长方体的容器中,我们只要测量出含有大米的这部分长方体容器的容积,就等于算出了这袋大米的体积。”有的组员说:“我们组测量了这块‘U’字形金属块的体积。我们利用橡皮泥的可塑性,先把橡皮泥捏成了和这个金属块外形一样的物体,然后再将这块橡皮泥改捏成我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那么计算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也就等于知道了这块金属的体积。”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二)合作交流促使学生的思维走向开放

数学合作交流应是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活动,它比教师讲和学生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开放,从教学角度讲,意味着鼓励学生对数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节数学活动课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训练题:请测量并计算出下面物体(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的体积。刚刚拿到题时,学生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入手,但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和动手拼割操作,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尤其出乎我意料的竟是一题多解。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这样的不规则的物体拼在一起,使它转化成一个圆柱体,那么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圆柱体体积的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沿着这个不规则物体底面圆的直径垂直将其分割开,再将这两部分拼合成一个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圆柱,那么这个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圆柱的体积就是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平行于底面圆将其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圆柱体,另一部分则仍是一个不规则的圆柱体,这个不规则圆柱体的体积(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就是与它本身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一半,最后我们可将第一部分那个标准圆柱体体积和这个不规则圆柱体体积加在一起。”合作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起来。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开放性训练题中可能隐含的规律。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我想找有关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实验报告,有谁知道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我想找有关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实验报告,有谁知道告诉我一下,谢谢!! 


初二物理关于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实验报告

器材:木头

步骤:

第一种:

将木头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木头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木头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

通过v=m/p

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第二种:

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木头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第三种:

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

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

现象:包括在步骤里面了

结论:得出木头的体积

三 :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质量m=密度p×体积v
将物体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物体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
通过v=m/p
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
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溶于水的物体 用与物体不相溶的液体测量
不下沉的物体 用密度比物理小的液体测量

四 : 12、测量物体的体积

12、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不规测物体的体积。

关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分成8各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织本组的实验。

2.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透明容器,水、尺子、记号、笔、天平、土豆、铁块、铜块、铝块等。

3.实验记录单。

教学预设:

一、情境导入

    谈话: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讲一讲。

导入:是啊,八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就升高了,聪明的乌鸦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喝到了水。瓶中放入石子,水面就升高了,说明什么呢?(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看来,每个物体都有它的体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测量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活动一:测量计算土豆的体积。

(1)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但生活中还有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们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呢?

(2)提出问题:像这个土豆,你准备怎样测量它的体积呢?(学生自由发言说方案)

(3)总结引领:是呀,我们可以先在圆柱形状的容器里放适量的水,测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将土豆完全没入水中,测量出水面上升后的高度,最后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就可以得到土豆的体。

(4)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材料(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容器若干),现在就用你们想到的这种办法来测量土豆的体积,并填写表格。(表格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交流

① 说一说土豆的体积是怎样算的,并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

② 提问: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一定要把土豆完全没人水中)

2.活动二:测量计算铁快的体积。

(1)谈话:我们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知道了土豆的体积,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别测量两块铁块的体积,并用天平称一称它们的质量,再填写下表(表格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最好先称出质量,再测量体积)

(3)反馈交流。

比一比: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比较发现:桶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4)算一算:运用以上知识,称出第三快铁快的质量并计算出它的体积。

① 小组合作,称出铁快的质量。

② 独立算出它的体积。

③ 交流反馈:铁快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约是7.8 ∕cm3,怎样理解这个比值?说一说你列式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1.谈话:金属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们知道吗?不同的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出示下表略)

2.组织活动

(1)借助这些比值,我们能不能计算出这些物体的体积呢?

(2)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中选择一个物体,称出它的质量,计算它的体积。

3.交流反馈。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外作业

补充习题有关作业。

五 : 10、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等积变换的方法,以及联系某种物质的比重,通过测量相应物体的质量,计算其体积的方法,来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测量的步骤,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细节。体会测量中发现的规律的实质含义。
教学准备:
(1)圆柱体的玻璃容器1个,土豆1个,大小不同的铁块3块,天平1架。
(2)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强调合作。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30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为30厘米的圆柱体,圆柱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2、将3个不规则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圆柱体,那么这3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一共有多少立方厘米?
二、动手测量
(一)测量土豆的体积
1、提问:怎样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
2、组织交流测量方法与测量步骤。
(1)准备好相应器材。
(2)测量圆柱体容器底面直径,计算底面积。
(3)在圆柱体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量出水的高度。
(4)把土豆完全浸入容器中的水里,量出水面上升后的高度。
(5)计算水的体积。
3、按要求测量土豆体积。
小组合作完成。
4、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三、测量铁块的体积
1、先让学生用测量土豆的方法测量前两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
2、在天平上称出它们的质量。
3、引导学生把数据填在书上第37页上的表格中,并计算出比值。
四、应用知识,求出第三块铁块的体积。
1、提问: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交流:用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3、根据上面2块铁块的体积与质量的体积比,你能计算出第3块铁块的体积吗?
你是怎样想的?
五、介绍“你知道吗”

课前思考:
本课时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有两次实验,一是测量不规则物体——土豆的体积;二是测量不规则物体——铁块的体积。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理解等积变换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两次活动之前,我们都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讨论:实验该如何进行?每一步的操作该如何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小组成员又怎样有效合作------等问题。而为了保证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前准备工作仍需充分,特别是要准备好活动所用的物品,如土豆、铁块、天平、圆柱形玻璃容器等。这些准备工作要做得细致些,考虑周全些。要让活动有序开展,学生小组合作中的分工很重要,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确定好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活动时不会因为其他一些因素干扰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毕竟活动后的思考、讨论、交流也是本课时的重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好整节课的节奏,提高活动有效性。

课前思考: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包涵的内容很丰富,是一堂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课。但是这样的课最大的困难就是全班性的操作活动,既要准备充分,又要注意准确性。
课前布置学生先提前预习,并提出要准备哪些材料和用具,接着布置——在家里自己用一个圆柱的器皿试着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比如:土豆、梨、苹果、萝卜……),同时布置有铁块的带一个铁块过来。测量铁块有两重意义,一是测量出体积,二是要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为这个比值是个科学固定的数据,所以在测量时更要注意准确性。

课前思考: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而言会很高,但是课堂纪律也得维持好。课前得布置学生预习,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做实验,正如各位老师所说的,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在这个活动课上我打算把练习与测试中的题目让学生结合起来一起完成。

课后反思:
本节课原本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两次测量活动,而且这两次活动的目的是不同的。昨天我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之一是回家准备一个土豆和一个小铁块。我去了科学老师处借了烧杯、天平。借烧杯的用意是便于学生计算,我将第一次测量土豆体积时教材提供的表格进行了修改,课中,我请学生思考:我们使用烧杯来测量土豆的体积,那么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表格又该如何设计。经过学生的思考后达成了共识,认为只需收集两项数据,即放入土豆前水的体积和放入土豆后水的体积,最后根据这两项数据计算出土豆的体积。接着,我快速地给学生分组,并关照学生测量活动中的几点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们开展了活动。应该说这样的活动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能体会到测量不规则物体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以及能进一步理解土豆的体积就是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最后,我又组织学生们练习了沈老师上一节课中补充的几道解决问题,其中有几题与测量土豆体积相关,学生们有了这一次活动后解决问题时基本没有障碍。看来,测量活动还是有效果的,达到了预期目标。
很遗憾的是,学生们和我都一时无法找到小铁块,所以第二个测量活动无法开展。看来,只能留待他们进入初中学习物理时再作研究。

课后反思:
这堂活动课是忙碌的一节课,也让我体会到了科学老师的不容易,光是准备一些相关的器材,我就跑了4次科学实验室,一会忘这一会忘那的。听了科学老师的建议,我把量杯改成了量筒,把土豆的体积切小了点,因为量筒的数据比较精确些。
当我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土豆的体积时,很多学生都认为按书上的表格计算比较麻烦,只要量出放入土豆前水的体积和放入土豆后水的体积即可。
我也没有找到小铁块,所以用了砝码代替,但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误差,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还告诉学生这个比值就是我们以后要学的密度,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知道一下。虽然这节活动课没有预想的顺利,但是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个活动还是有效果的。
最后我安排学生完成了练习与测试的2题:
“有两个同样材质的零件,一个零件重1068克,体积是120立方厘米。另一个零件重756.5克,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主要是为了巩固“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这一结论。但是从学生做下来的情况看,掌握的还不是很好,关键是平时缺乏这类题目的练习。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先向学生提出测量土豆体积这一问题,讨论测量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教材所采用的方法的合理性。再出示量杯,说说还有什么方法。
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在宣布实验任务后组员们便积极行动起来。大部分学生是选用量杯直接测量出土豆的体积,用放入后水的体积减放入前水的体积,也有少数同学用自己所带的容器按书上的方法进行测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能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交流后,全班交流研究成果。
通过实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至于第二个实验,我是让学生计算两块土豆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体会到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课后反思:
  很感谢潘老师上传的内容,学习过了。文中老师的敬业精神真得好好学习!
  今天在周庄小学也听了测量物体一课,对于活动型的内容,由于存在准备工作麻烦,操作活动烦琐,课堂组织难,实验结果精确性差等问题,所以自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不是很重视。但今天这一课我想很多老师都是精心准备进行测量的,至少第一个测量过程是肯定完成的,因为在平时的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直观的测量活动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最好策略,所以估计老师们都很重视。但对孙老师和沈老师提出的只要记录两个放入前与放入后的体积的数据,我有不同看法。如果使用的容器是量杯或者量筒,是可以直接看量杯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比较,但如果使用的是一般的圆柱体的容器呢?此时必须要测量容器底面直径、放入前水面高度与放入后的水面高度,再通过这3个数据计算放入物的体积,计算思路有两种,方法一是分别计算两次的体积,再计算体积差即可;方法二是用底面积乘上升的水的高度,且方法二计算过程简便。

本文标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分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291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