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2007年高考政治复习指导:夯实基础关注热点

发布时间:2018-01-27 所属栏目:夯实基础

一 : 2007年高考政治复习指导:夯实基础关注热点

      特邀嘉宾:刘伟波,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在所有的高考科目中,政治课是考生耗费精力和时间最少,同时也是最有可能通过认真复习来迅速并大幅度提高成绩的课程。正因为政治课是投入与效率比最优的功课,所以考生在政治课高考中失分严重就显得尤其可惜并严重影响高考总成绩。在高三复习阶段,对于政治课只要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掌握一定的应试答题技巧,完全有希望在高考政治试题中获得满意的成绩。

  注重能力培养

  要把政治课如实地当做一门功课、一种科学理论来对待。单凭死记硬背、临阵磨枪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政治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一门科学,都有其内在的逻辑系统和知识框架,所有的理论、观点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和依据,这些理论、观点不仅需要考生具备再认、再现即通常所说的知识记忆,更主要的是要在深入理解的同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认识和分析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来分析、解决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注重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历来是高中阶段政治课教学目标,也是政治课高考所要考查的最重要内容。政治觉悟和水平也同样是考生的一种素养和能力,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培养离不开日常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政治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启发和塑造,所以忽视日常课堂教学,只是想靠考前临时突击的做法绝对是错误的。

  梳理知识结构

  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要“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考生“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政治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更要注意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相近知识的区别和相异知识点之间联系,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内化。也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把所学习的政治概念、原理内化为自身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比较完整地梳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系统地掌握并理解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并将其转变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

  有些考生临考前做大量的习题,盲目地依赖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辅导资料显然不是科学的复习方法。要切记课本是最好的复习备考资料,要用足课本,通过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利用课本梳理知识结构。考生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有关知识,政治课毕竟是文科课程,只有熟练地再认或再现才能谈得上恰当地表述与分析;但同时更要在熟练背诵的前提下加强能力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原理和方法来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现象,学会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

  提升人文关怀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政治课的灵魂。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国际国内的各种现实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因而考生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关注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事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来加深对方针政策的理解,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来分析各种事件。高三的文科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必须及时学习、掌握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但关注时政热点的重点应该在如何能灵活运用课本知识。

  有的考生对时政热点过于关注,对各种社会新闻投入太多的精力,显然也不是科学的复习方法。高考试题往往是以各种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或载体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材料虽然是新颖的时政内容,但答案要点依然是教材中的内容,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关注时事必须和教材结合在一起,通过时事分析来锻炼提高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能力。高中教材本身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编写的,通过教材来宣传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政策本身就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任务。鉴于高三学生学习任务很重,考生精力有限,对时事政治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重大决策方面就可以了,具体地说应对2007年高考,只要考生能结合课本学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明年2007年3月全国人大有关会议的精神就可以。

  近几年来,体现人文关怀,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路,选择人类共同关注和面临的各种问题作为试题的情景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因而考生也需要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科学地评价高考试题中所呈现的情景材料。要在考场上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复习中就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这也应该是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人才的重要综合素质。

  训练答题技巧

  时下,针对高考的复习资料多如牛毛,这些资料往往良莠不齐,依靠这样的复习资料,采取题海战术的办法就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驰。除了教材,最有价值的复习资料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包括全国统一的高考试卷和各地自主命题的试卷都应该是考生充分利用并借以提高自己答题技巧的有利材料。高考试题强调以“问题中心型”的思路设计试题,将试题呈现方式设计为一个个单独的案例,每一个案例既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又不同于课本知识的直接表述,如何能理解试题的意图与要求就是考生面对高考试题时首先要解决的任务。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并加以提炼和整理,从而归纳整理答案也是考生重要的答题技巧,特别是对以图表来呈现的试题,更要求考生具备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认真地分析历年高考试题与答案,注意试题的设问角度,可以让考生理解高考试题的设计思路和整合答案的角度与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自己如何能使回答问题的思路对应试题的设计思路。这种方式也是检查考生是否具备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是否具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办法。

二 : 19监督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 监督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监督: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权力机关为载体,并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3、腐败: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4、监督学: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监督学研究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制度,揭示监督工作的一般规律,提供监督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指导监督实践,并在全社会建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屏障。 二.填空题

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权力的(相对)性是指权力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人无所谓权力。

3.腐败是一种(公权力)异化的社会现象,

4.监督主体是由多种政治力量和( 社会)力量构成的。

5.对国家(公权力 )监督的必要性远远超过对社会其他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监督的主要功能是(ABCD)

A、预防功能 B、校正功能 C、制约功能 D、救济功能 2、以监督过程为标准,可将监督划分为(ABD )

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 C、事外监督 D、事后监督 3、监督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B.监督对象的特定性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4、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ACD) A.寻租理论B竞争理论C.成本—收益理论D.委托—代理理论 四.简述题

1.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

1)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 2)腐败的方式是滥用公共权力。

3)腐败的结果是公权力最终成为摄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以至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蕴藏于各种具体监督制度中的普遍的、更高层次的监督规则,对各种具体监督制度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监督的基本原则对监督主体实施的所有监督活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即使在监督缺乏具体法律依据时,监督的基本原则也可以为监督主体提供适当的行为准则。

监督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依法监督原则;公开监督原则;公正监督原则;全面监督原则;全程监督原则。

3.简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以监督过程为标准,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为了预防腐败的发生,防范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而对监督对象拟进行的活动所作的前置审查。根据审查的情况,监督主体可以准予或者不准予监督对象进行相应活动。事前监督对应的是监督的“预防功能”,

事中管理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在得到法律授权或者某种准予之后的活动所作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事中监督对应的是监督的“校正功能”,

事后监督是指在监督对象完成某项活动或者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之后,对该活动进行检查、调查、核实和鉴定,对该行为进行查处、惩戒,以纠正失误,惩戒违法。事后监督是对权力运用的阶段性监督,也是对违法违纪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的补救性监督,既有校正和制约功能,也有惩戒、教育和警示功能。 五.论述题

1.试述监督的特征。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一个完整、健全的监督体系,意味着各种监督主体并存,且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督功能。在我国,执政党各级组织、各级国家立法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各级国家审判机关、各级国家检察机关、全国各级政协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都是监督的主体,都有权对公共权力的活动实施监督。

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这些机关和人员掌握着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必然会被滥用,也必然会产生腐败。抑制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的最可靠途径只能是严格的、全面的、持续的监督。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区分并非绝对的,监督主体有时就是监督对象,反之亦然。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在具体监督案件中,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则不能混为一体,特别是不能让监督主体依附或者受制于监督对象。

3)监督内容的广泛性。监督的内容是被监督对象行使公共权力的各项活动,例如制定法律以及公共政策的活动,执行法律或者作出行政处理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公平性、公正性、成本、效率等。对国家公职人员而言,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其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4)监督依据的法定性。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以法律为基础而不是以监督主体的正义感、道德感为基础。目前,我国监督依据体系已初步形成,各监督主体的监督活动已基本有法可依。

2.试述中国的监督主体。

我国主要的监督主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与这些主体相适应,监督分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等。 1)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又称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其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所实施的监督。

2)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监督主体,中国共产党有对党内和党外实施政治、思想和组织监督的职能。党内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其组织系统和专门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党章和党内其他有关监督的规定,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所进行的监督活动。党外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化等各个方面实施的综合监督。 3)检察机关的监督

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运用检察权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国家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个人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察机关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公职人员提起公诉,对其是否依法行使公权力实行监督;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于人民法院

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于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人民检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对于违法的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控告的权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人的法律责任。 4)人民法院的监督

人民法院的监督又称审判监督,是指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所进行的法律监督。 5)行政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监督简称“行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外各种监督主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狭义行政监督专指行政系统内部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

6)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是指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所进行的监督,监督方式主要是意见、批评、建议等。

7)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社会监督)

社会组织的监督是指各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职权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公民监督是指公民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职权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3.试述监督的功能。

监督的功能是指监督所具有的、所应发挥的效能或者作用。一般来说,监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预防功能

预防功能是指监督对于防范腐败、将腐败遏制在将发而未发之时的功能。监督的这一功能对于防患于未然,提前发现和排除公共权力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保证公共管理秩序和目标的顺利实现有重要意义。 2)校正功能 校正功能(又称纠偏功能)是指监督对于及时制止、及时纠正已经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使其终止而不再继续的功能。监督的这一功能对于避免公权力运用的更大失误和更严重后果具有重要意义,监督校正的对象既包括终止违法规范性文件和公共政策的执行,也包括终止国家机关违法的和不当的具体管理行为,。 3)制约功能

制约功能是指监督对于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或者行为的控制、约制功能。通过监督,使国家公权力机关以及公职人员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并且在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时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有了这种制约,国家公权力机关以及公职人员在实施管理活动或者作出某种行为时就会更加谨慎和规范,这无论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是对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都是极有价值的。 4)救济功能

救济功能是指当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某种消极后果时,监督可以对这种消极后果予以补救,使受害人的权利得到救济。这种消极后果可能是侵权,也可能是侵权加损害。行政诉讼就是一种以救济为主要功能的行政监督形式。国家赔偿也是一种以救济为主要功能的监督形式。从人权保护的历史潮流看,救济功能的充分体现是完善我国监督制度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 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原罪思想

政治原罪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生出种种罪行。政治具有原罪性,因而握有权力的人在行使权力时出现滥用权力和贪赃就不可避免。由于政治原罪的存在,政治领域必须建立一定的制约机制对政治权力的行使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2. 法治主义监督思想

法治主义监督思想认为,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而不能享有特权;通过制定宪法、法律为权力行使划定明确边界,并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权利;防止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形式。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是西方各国监督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 3、自由主义监督思想

自由主义监督思想从限制公共权力行使范围的角度,探讨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强调公共权力的行使界限。该思想认为,由于权力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行使结果进行监督与约束,还应该从公共权力的源头防止权力的滥用,即将公共权力的行使限定在最小的范畴之内,同时还需要其他权力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自由主义监督思想对西方国家的监督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4、议行合一理论

议行合一理论主张立法权、行政权等权力都同属于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同属于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权关系,而是基于职能不同的分工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隶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5、新滥用权力理论

新滥用权力理论认为,滥用权力既包括不合法使用权力,也包括不合理使用权力,虽然二者均侵害了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但前者可以通过合法性审查予以纠正,而后者通常具有合法的外衣。政府的某些合法行为因不合理、不公平也属于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者均应接受司法审查。新滥用权力理论对各国的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人民主权理论

人民主权理论从国家起源出发,确定了国家权力的地位,将国家权力置于人民主权即立法权之下,找到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监督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人民主权理论中的全民公决、权力监督、法律至上等内容,都是对权力被滥用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7、分权制衡理论

分权制衡理论认为,一切握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所以立法、行政、司法等三种权力必须分别交由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机构来行使。防止权力滥用的途径就是使每个人和每个机构掌握的权力都有一定的界限,使权力的运用到此必须停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8.监督思想

监督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而产生的有关监督的主张与观点; 9、监督理论

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是相关观点与主张经过长期论证、推理、演绎、归纳后所形成的有关监督活动的基本的、系统化的原理。监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指导监督实践。 二.填空题

1.孙中山曾反复强调监察权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2、(党政分察)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

3、(弹惩合一 )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重职能。该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4. 中国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性善论”)。 5. 西方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性恶论”)。

6. 中国古代的(权力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为主、法律制约为辅”。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CD )

A.党的监督B. 人大监督C.群众监督D.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2、江泽民( ABD )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A.以德制权B.以法制权C.以权制权D.以制度制权

3、胡锦涛的权力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BD )

A.注重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B.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C.注重执政党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D.注重发展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四.简答题

1.简述清末的政党监督思想。

清末是我国立宪政治的活跃时期,也是政党政治的孕育时期。作为政党思想重要内容之一的政党监督思想也逐渐开始形成。清末政党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党易于监督政府。政党起着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作用,所以易于监督政府。

2)政党能够监督政府。国民是监督政府的真正力量来源,而政党则是国民利益的代言人和组织者,政党可以通过国民的力量有效监督政府。

3)政党善于监督政府。政党具有监督政府的天然本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必须是公正廉明的,否则,政党有能力也有力量予以制裁。 2.简述孙中山的监督思想。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提出了丰富的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监察权独立思想。监察权独立是孙中山监督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他长期一贯坚持的思想。他认为,监察权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2)党政分察思想。党政分察是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且有联系的监察机构,对党政两个系统分别行使监察权。该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民国政府的监察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3)弹惩合一思想。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重职能。弹惩合一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防止行政权干涉监察、影响监察效能的有效制度设计,也是其思想最具有特色的的地方。

五.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监督思想。

中国古代监督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思想。古代政治家认为,统治者廉洁自律,善于听取臣民的进谏,整个国家、社会就会政治清明,生活安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和巩固政权,一般也会加强对自身的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思想最早萌芽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政治家、思想家依然很重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秦汉以来,由于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民众的监督日益衰亡,但在思想方面,重视监督辅政的观念却代代相传。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思想在我国古代监督思想中影响极为深远。但是,这种思想也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这种思想带有较深的“人治”烙印,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君主身上,把整个社会的清明安定寄托于一个有道明君,但却没有考虑到如何让君主必须接受监督。所以古代这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思想实际上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2)严格监督官吏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官吏不可能真正做到廉洁,但是为了维护政权及统治地位,统治阶级不得不重视对官吏的监督。各朝各代的统治阶级和政治思想家都提出了严格监督官吏的思想,并在日常政务中对官吏进行监督考察。 中国古代加强对官吏监督的思想很丰富,但这种思想是在维护专制主义权力运行机制下的思考,其监督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吏的腐败。 3)监督权权重而独立的思想。监察权权重而独立的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视监督、强化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主要是指通过提高监察机关及其官员的地位、加强其权力、维护其独立性等方式,达到强化监督的目的。首先,古代监察官员位卑权重、禄薄赏厚。位卑权重,既容易使监察官员被皇帝控制于手掌之中,又不易干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务,也与朝廷及地方的官吏少利害牵连,迫使监督权紧紧依附皇权。禄薄赏厚,使得监察官员不会萌发贪恋职位之心而腐败。其次,监督权相对保持独立。监督权独立是指我国古代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保持独立性,不隶属于被监察的对象,最大限度地避免受到人为牵制。

监察权权重而独立的思想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设置、领导体制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4)监督专才思想。古代监察的对象涉及行政、司法、经济、军事、文化等很多领域,对监察官员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与奖惩等都非常严格,以确保监察官员在政治素养、道德品行和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与条件,从而保证由专业人才实施监督,以实现监督职能的高效运转。监督专才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对于专业人才的重视,并从侧面体现出重视监督权制约的先进理念。 2.试述毛泽东的权力监督思想

毛泽东关于权力监督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注重权力监督体系的建设。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权力监督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关于监督的理论与政策。

1.让人民监督政府。毛泽东始终认为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向群众学习,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2.从加强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毛泽东一直非常重视党内监督,将党内民主看作是一种制约权力的有效途径。他认为党内互相监督是防止党的肌体免受侵蚀的唯一有效途径。

3.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毛泽东认为,由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并非一时的权益之计,而是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长远考虑。为此,必须在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之间建立起长期的互相监督的党际关系。

4.严惩权力腐败。毛泽东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主张严惩腐败分子。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一.名词解释 1.一台三院

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职掌,职责分明。宋代大体沿袭了这一制度。 2. 都察院

明清两代的中央监察机关。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两个系统并立。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为都察院长官,其下设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监察事务。清代将六科给事中隶于都察院,实行单一的监察体系。 3、谏诤

谏诤制度是指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4、香港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是世界著名的监察机构,在反腐肃贪方面成效显著。廉政公署的长官为廉政专员,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接受举报,调查核实有关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指控;审查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提出建议,以纠正可能出现贪污的工作方式;社区关系处负责向市民宣传贪污的危害,以取得市民对反贪工作的支持与合作。 二.填空题

1.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比较具体,简明易行,监察程序严格,主要的监察法规是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监察六法》)。

2.中国古代( 谏诤)制度的确立,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

3.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得到了较大发展。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设置了人民(监察院 )。

4. 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行政)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5. 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 立法 )院和行政法院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汉代继承秦的御史制,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法规。其中包括(AB )等。 A.监御史九条 B.刺史六条 C.察吏六条 D.《巡察条例》 2.元代的监察法规包括(ACD )等。

A. 《宪台格例》 B. 《监察御史失察法》 C. 《察司合察事理》D. 《行台体察等例》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品秩较低,但权力显赫,地位尊崇。 (2)强有力的手段是监察职权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 (3)监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为监察职权的发挥减少了障碍。

(4)中国古代的监察职权缺少法律的有效保障,最后决定权在于皇帝。 (5)既严厉处罚诬告又允许根据传闻进行弹劾 (6)监察权和行政权的混淆影响了监察效率 2、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

(1)监察机构独立设置,分区监察。在中央政府设置独立的监察院,将监察权与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等国家权力并立;划分监察区,派出监察使分赴各监察区。

(2)监察机构拥有较广泛的监察权,其中最主要的两项是弹劾权和审计权,加上其他各项监察权,构成了一个主次分明的权力系统,但在实际中,监察机构往往不敢执法,形同虚设。

(3)监察法规体系较为完备,但往往徒具虚文。这些法规从字面上看,似乎都很严密,但多数是抄录西方国家的法规条文,在实际中始终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4)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五院,虽然在形式上遵循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分立”学说,但实际上五院包括监察院均由国民党或蒋介石个人控制。在这一政治体制下建立的监察机构,难以真正依法进行监察。 五.论述题

试述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

(1)秦朝开创监察机关独立与自成系统的监察体制

秦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与军事机关及其官吏的监察,在中央设立了专门监察机关——御史府。置御史大夫一名为御史府的最高监察官,总管全国的监察。一般的监察官员为御史。对地方郡县两级政府及其官吏的监察,则由御史府派御史监郡,监察的重点是郡太守和郡尉。

秦朝法律规定,御史大夫与主管行政的宰相、掌军事的太尉一起,并称为“三公”。御史大夫的地位与宰相、太尉同等,而且御史府与宰相府是并立的。监郡御史对御史府和皇帝负责,同郡的行政、军事长官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可见,在秦朝创建监察机构时,就已确立了监察机关实行独立自成系统的管理体制。 (2)两汉中央多重监察与地方垂直领导的监察体制

西汉前期因袭秦制,对中央机关及其官员的监察基本上是由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府负责,这种监察在机构上是单一的。从西汉中期开始,对中央及其官员的这种单一监察逐渐转变为多重监察,即由三个互不统属的监察机构同时对中央机关及其官员实施监察。 一是御史府。御史大夫为最高长官。御史府除负责对地方郡国的监察外,其主要职掌是监察中央机关及其官员。二是丞相司直。丞相司直虽是主管行政机关丞相府的官员,但却只掌监察,不理行政。丞相司直一般不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而是专司纠举中央机关及其官员。三是司隶校尉。中央机关及其官员,京师附近诸郡长吏,住京贵戚及进京述事的郡县吏员使者等,皆在其监察之内。

东汉中央的监察机关为两个系统。一是御史台,亦称兰台寺、宪台。御史台最高长官为御史中丞,东汉御史台在官员设置及其职掌上与西汉御史府大抵相同,但东汉御史台及其官员在名义上皆隶属少府。二是司隶校尉,专司监察,除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外,“无所不纠”还负责监察京师洛阳附近一州之七郡。

为强化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吏的监察,汉武帝在元封五年(公无前106年)下诏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刺史部,也即十三个监察区,由中央的御史府向各州派一名刺史为监察官,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西汉中期,在设置十三部刺史监察郡国的同时,在郡一级置督邮一职,负责对县级官吏的监察。督邮和刺吏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督邮对郡太守负责。 东汉地方监察机构除沿袭西汉置刺史和督邮外,又在县一级设廷掾为监察官。使地方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备。

两汉中央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和军事机构之外,实际上由皇帝亲自领导,而地方所置的十三州刺史部,也属于中央御史府的垂直领导,地方郡国长吏无权插手。这种垂直领导的体制经两汉四百余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魏晋南北朝的多重与多级相结合的监察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央机关及其官吏的监察,实行多重监察体制。如曹魏政权中央的监察机关就是多重的四个监察系统。一是御史台。二是司隶校尉。三是尚书左丞。四是校事。孙吴政权为御史台、丞相司直,校事和弹曲四个监察系统。弹曲的监察职任及权势与校事相似,颇为显赫。刘蜀政权为御史台,司隶校尉两个监察系统。 这一时期,地方为三级监察体制。这种多重、多级的监察体制,弊多利少。 (4)隋唐中央监察机关单一化与地方监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 隋朝鉴于魏晋南北朝在中央实行多重监察的弊病,遂设立单一的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置御史大夫一人为台长。御史台的地位很高,与分掌政府行政的尚书、门下、内史等省并立。

对地方州县官吏的监察,在隋文帝时未成定制,炀帝时建立司隶台,“掌诸巡察”。隋末,将司隶台并入御史台,由御史台派刺史巡察郡县。

唐朝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一名为台长;御史中丞二人为副职。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职掌,职责分明。御史台的地位,与政府掌行政的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并立。 对地方州县及其官吏的监察,在唐太宗时,将全国划分为十道监察区。由御史台派巡察或安抚、存抚之使巡行州县。唐玄宗时,改十道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检察非法。

(5)宋朝中央台谏职责合一与地方他官兼领监察的的多重体制

宋朝中央监察机关为御史台和谏院两大并立的机构。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一人为台长。御史台下属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谏院置左、右谏议大夫各一人,居谏官之首。 宋朝之前历代的台谏,各有其责,职责分明。而宋朝中央尽管御史台与谏院机构并存,却开创了台谏职责合一的先例。御史、谏官职权相混,主纠弹的御史许言事,主规谏的谏官许纠弹。而宋朝之所以形成台谏职责合一的局面,主要是赵宋王朝的君主鉴于唐末五代君弱臣强,导致长期藩镇割据和混乱局面的教训,为巩固其统治就必须加强皇权专制,削弱宰执大臣的权利,这就需要加强台谏的职权,使台谏再有言事权,又使谏官再领纠弹权,在中央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用手中所握有的纠弹、言事之权,以遏制宰执大臣擅权。

宋朝对地方各府州县及官吏的监察,则背离汉唐之规,既不设专门的监察机关,又不置专职的监察官,而是采取由地方它官兼领的多重监察体制。

这种多重监察体制,在澄清地方吏治上存在许多弊病。如兼领监察的长官各有其本职,再兼领监察之职,非但顾此失彼,又必然出现互为推诿、上下勾结之弊。而且兼职的监察官借巡按州县之机,与贪官相勾结,这就使宋朝地方的吏治愈来愈腐败。 (6)元朝提高中央监察机关的地位与地方沿袭汉唐的垂直领导体制

元朝于世祖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在中央建立御史台,开创了台谏机构合—的先例。即不再专设谏官和谏院,其谏职由御史台监察官兼行,元朝的御史台与“总政务”的中书省、“秉兵柄”的枢密院,并立为中央三大重要机关之一。元代御史台所设的机构也与历代不同,为殿中司和察院。殿中司主要职责是负责监督朝廷重大朝会百官的班序,凡属违反朝会礼仪和纪律者均予以处罚。察院负责纠察各级官吏。 元朝在地方重建监察机构,为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 元朝从中央到地方所建立的自成系统的监察体制,比汉朝地方的十三州刺史部和唐朝的十道(后改为十五道)监察区,更趋科学和严密,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

(7)明清两朝的监察体制更趋完善

明朝中央监察机关为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两个系统。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为都察院长官;为加强对中央机关及其官吏的监察,又另置六科给事中专察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政务及官吏。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为长官。

明朝在对地方官吏的监察上,也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在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吏,即浙江、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十三道。对地方掌行政的十三个布政使司和掌军事的十六个都指挥使司的行政、军务及其官吏实施监察。二是以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划,置十三个提刑按察司,掌司法与监察,以监察为主。

清代的中央监察机关起初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并立,自雍正以后,六科给事中隶属于都察院,实行单一的监察体系。都察院下设十五道监察御史监察地方行省、府、州、县及其官吏。各道的御史除掌稽核该省刑民案件和纠弹任务外,并稽察中央各部门事务及其官吏。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原来的十五道增至二十道。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一.名词解释 1.人大监督

人大监督亦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以及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所采取的了解、审议、督促和处置的行为。 2.人大工作监督

人大工作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 3.质询

质询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提出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质问,有关机关和人员必须对此作出回答。质询一般是针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或实施了重大违法行为而实施的一种监督手段。与询问相比,质询更加正式,更具强制性,程序上也更严格。 4.人大执法检查

人大执法检查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律的贯彻执行,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活动。 5. 人大特定问题调查

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查证某个重大问题而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开展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特定问题调查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法定的调查方式,它一般针对重大决策失误、司法腐败和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进行。 二.填空题

1.立法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2.执法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的司法活动进行的监督。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 宪法 )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5.国务院制定的( 行政 )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 )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7.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符合( 宪法和法律 )的要求。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 调整 )方案。

11.罢免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一种严厉的监督方式,也是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防止(滥用职权)和滋生官僚主义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包括(ABC)

A.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B.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C.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D.对本级及下级党委的监督

2.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专门事项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报告。这一监督方式的主要特点是(ABCD) A.经常性 B.广泛性 C.针对性 D.及时性

3.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包括以下方面(ABCD)

A.对审判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B.对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C.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D.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 4.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公民和组织的(BCD)是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A.上诉 B.申诉 C.控告 D.检举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法律框架。 1)宪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 2)组织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 3)立法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 4)监督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 5)其他法律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规定。 2.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方式。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方式指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法律文件的改变与撤销 2)法律文件的备案 3)法律文件的审查 4)执法检查

5)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报告 6)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专项工作报告 7)审查和批准计划、财政预决算,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 8)询问和质询

9)就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10)组织代表视察

11)受理公民和组织的申诉、控告和检举 12)提出罢免案 13)其他监督方式 五.论述题

1、试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涵义和特征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亦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简称人大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主体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对象包括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也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对象还包括国家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3)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由宪法和监督法、组织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权限、范围、程序和方式都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对哪些对象、哪些事务进行监督,根据什么程序、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监督,都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明确授权。 4)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上级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在所辖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工作监督则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尊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必须对由其产生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行使权力的情况进行监督,保证人民的意志得到贯彻,保证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保证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得到维护。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有以下特征:

1)民主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与组成机制,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反映了我国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本质属性。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监督,也具有民主性的特征。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监督主体本身的构成之上,还体现在其运行机制上。民主性是人民代表大会监督首要的特性。

2)根本性与全局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需要从全局的眼光入手,解决根本性的、全局化性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也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抓住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

3)权威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所实施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因而具有权威性。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尽管也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但这种法律效力来自法律的授权,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因而是第二层面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比其它国家机关的监督更具权威性。

4)公开性。公开性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除了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之外,人民代表大会应向社会公布与监督有关的所有信息,而不能隐瞒相关的监督信息。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情况,才能确保人民对权力机关的控制,确保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监督权。

5)多样性。多样性指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根据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和监督目的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监督。与其他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的监督相比,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在方式上更具多样性,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以取得最佳的监督效果。 2、试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重要的监督形式。对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我国的政治法律生活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是我国各种监督制度中最根本的、层次最高的、最具有法律效力和最有权威性的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向其报告工作,只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义务,而没有制约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是防治腐败、实现勤政廉政的有力保障,在我国的政治法律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由于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现实生活中的国家权力还存在所有权和实际行使权相分离的情况,为保证权力的具体行使者真正按照人民的意愿行使权力,就必须对他们所行使的权力加以限制,进行有效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根本任务,也正在于通过权力的控制和制约机制,保证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使权力的具体行使者只能按照人民的意愿作出特定的决定。

②促进依法行政。为了保证行政权不被滥用,就必须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对行政权的行使进行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权的监督正是发挥了这样一种作用。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听取工作报告、就特定事项进行调查、罢免特定人员、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可有效纠正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甚至违法行政的行为,并使相关责任人员受到惩罚,从而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行政行为。

③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司法公正,但在现实生活中,司法不公的现象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现象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损害了法制的尊严。人民代

表大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司法实施监督,可以纠正司法不公,重新树立司法的公正形象,赢得人们对司法信任,提高司法的社会效益。

④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在现实生活中,要求所有国家机关都真正做到完全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事是不现实的,总会有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情况出现。在这一现实之下,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对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能够有效防止下位法违背上位法的情况,防止出现破坏法制统一的现象,及时纠正有损于法制统一的行为,维护法制的统一。

⑤制约公共权力,遏制腐败行为。一切权力都有腐败的趋势,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对权力的行使进行限制,以防止掌握权力的人超越界限,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就是制约公共权力,遏制腐败行为的一种有效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可通过听取报告、实施调查、罢免相应领导人员等方式对这些机关进行监督。 3、试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

一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即法律监督;二是监督相关对象特别是“一府两院”的工作,即工作监督。 1)法律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上级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在所辖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①立法监督。立法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此处的“立法”是广义的立法,不仅仅指国家制定的法律,还指有关主体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作出的决定、命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作出的其他决议和决定,其他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和作出的决定、命令,司法机关作出的司法解释等。

②执法监督。执法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主要是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根据法律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 2)工作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包括: ①总体监督。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体工作进行的面上监督。

②决策监督。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决策活动是否依据宪法和法律实施,是否体现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反映人民的意愿和本地区实际而进行的监督。

③绩效监督。指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业绩、效率、效能情况进行的监督。

④廉政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是否真正做到清正廉洁进行的监督。

⑤人事监督。指对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决定、批准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人事监督包括三个环节,即任前了解、任命表决和任后监督 4、试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程序。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程序,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监督的主体,在实施监督行为时须遵循的方法、步骤、时间、顺序等方面的规则的总和。。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实施的,不同的监督方式由于其性质所限,需要遵循不同的程序,以下就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程序进行说明。 1)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的程序

人民代表大会在全体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报告,遵循以下程序:

程序一,由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向大会报告,报告须由有关机关的负责人口头进行,但同时必须附有正式的文稿。

程序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工作报告进行讨论、审议。一般而言,由于全体会议人数较多,故代表讨论、审议报告时都分组进行,报告机关的代表应分别参加各小组讨论,听取意见,并就与报告相关的问题回答代表的询问。

程序三,意见的整理与报告的修改。大会主席团及相关的办事机构对工作报告讨论和审议过程中的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并交给报告机关。报告机关根据代表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必要时可就报告中的有关问题向会议作出专门的说明。

程序四,主席团的审议。在报告机关对报告进行修改后,会议主席团对修改后的报告进行审议,决定是否提交大会进行表决,如主席团认为报告仍不成熟而不同意提交大会表决,则由报告机关根据主席团的审议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程序五,大会对报告进行表决。对主席团决定提交表决的工作报告,大会进行表决。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为通过,如报告未获得过半数通过,则须由报告机关再次进行修改后,再付诸表决。如报告获得通过,大会须形成决议,对工作报告做出评价。 2)执法检查的程序

①执法检查计划的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每年均须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经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通过,印发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并向社会公布。执法检查的内容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②执法检查内容的确定与执法检查组的组成。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确定以后,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常务委员会根据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确定要进行执法检查的内容,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组织执法检查组。执法检查组的组成人员,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确定,并可以邀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③执法检查的实施。执法检查组组成后,即针对相关内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通常,执法检查组成采取实地调研、查看文件档案、查询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受委托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检查情况书面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④执法检查报告的整理与提交。执法检查结束后,执法检查组应当及时整理出执法检查报告,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对所检查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执法工作的建议;对有关法律、法规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执法检查执行完成后,需提交给常务委员会进行审议。

⑤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与处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连同执法检查报告,一并交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研究处理情况由其办事机构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必要时,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或者由常务委员会组织跟踪检查;常务委员会也可以委托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组织跟踪检查。常务委员会的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

者人民检察院对其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3)质询程序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和《监督法》等法律的规定,质询的程序如下: ①质询的提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质询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质询案应当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②质询案的提交。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质询案,由大会主席团决定交给受质询的机关,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在主席团会议、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或者有关的代表团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质询案,由主席团决定交由受质询机关在主席团会议、大会全体会议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质询案,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受质询的机关答复。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可以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或者有关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

③质询案的答复。受质询的机关负责人在收到质询案后,应依法作出答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关机关在主席团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提质询案的代表团团长或者代表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见。提质询案的代表或者代表团对答复质询不满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经主席团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在专门委员会会议或者代表团会议上答复的,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代表团应当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向主席团报告。主席团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会议。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应当签署,由主席团决定印发会议。 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质询案,受质询机关在主席团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提质询案的代表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见;主席团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会议。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由主席团印发会议或者印发提质询案的代表。

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质询案,受质询机关须按 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的安排进行答复。在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见。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经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 4)特定问题调查程序

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就特定问题开展调查的程序如下:

①调查程序的启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书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主席团提请全体会议决定。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作出决议、决定,但有关重大事实不清的,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五分之一以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

②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提请大会全体会议通过。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专家参加调查工作。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提名,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调查工作。与调查的问题有利害关系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得参加调查委员会。

③调查的实施。调查委员会成立后,即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如实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提供材料的公民要求调查委员会对材料来源保密的,调查委员会应当予以保密。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 ④调查报告的提出。调查委员会应当人民代表大会或产生它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授权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听取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并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报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备案。常务委员会根据调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一.名词解释 1.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专门的监督机关和党员,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进行的监督。 2.党员监督

党员监督指广大党员作为监督主体对各级党的组织和其他党员进行的监督。党员监督的内容是监督对象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的要求。党员的监督是党内监督最基本的形式,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员监督的依据是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 二.填空题

1.党组织监督是党组织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组织之外的其他党组织和(党员 )进行的党内监督。

2. 作为党的领导机关,党的代表大会的党内(监督 )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3.地方党的委员会的监督职责,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党委(常委会 )履行的。

4.党的( 纪律检查 )机关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纪党组织及其成员执行纪律处分的职能机关。

5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 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6.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通过行使监督、检查、( 调查 )、建议、处分等职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的严肃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ABCD )。

A.层级性与系统性 B.单向性与相互性 C.强制性与有效性 D.全面性与广泛性 2.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ABCD )。

A.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B.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委员

C.党员D.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3.党内监督的对象包括(ABCD )

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B.党的领导干部C.党员D.党的领导机关之外的其他组织 4.纪律检查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BCD )

A.制定政策方面的情况B.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情况。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D.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四.简答题

1、简述党内监督的特征。

1)广泛性。2)有限性。3)强制性。4)目的性。5)先进性。 2、简述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

1)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 2)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 3)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4)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

5)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6)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 7)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3、简述党内监督的主要制度。 党内监督主要制度包括:

1)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2)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3)述职述廉制度 4)民主生活会制度5)信访处理制度6)巡视制度监督制度7)谈话和诫勉制度 8)舆论监督制度9)询问和质询制度10)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 4、简述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监督中的职责。

(1)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2)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4)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

(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监督上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论述题

1、试述纪检机关监督的对象与主要内容。 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对象:

从广义上讲,全体党员和所有党的组织都是监督的主体,也是监督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纪律检查机关作为监督的主体,它所监督的对象包括全体党员和所有党的组织,从狭义上讲,对于一个具体的纪律检查机关而言,其监督对象是有限的。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范围内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并对应由其直接监督的对象实施党内监督;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则负责本地区范围内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并对应由其直接监督的对象实施党内监督。 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内容:

1)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情况。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是党章规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首要任务,也是纪律检查机关的最基本的和经常性的任务。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

3)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是党章规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又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2、试述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权。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的权限包括以下内容:

1)协助同级党的委员会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 2)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 3)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 4)向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

5)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 3、试述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方式。

1)案件检查。指纪律检查机关依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为查明党内违纪案件或反映党纪问题的事实真相而开展的相关活动。

2.案件审理。案件审理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调查结束的党员违纪案件所作的审核处理,是检查处理党员或党组织违犯党纪案件的重要环节。?

3.宣传教育。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根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在党内开展的以提高党员遵守纪律自觉性为主要目的的、有组织的和经常性的思想引导活动。

4.信访处理。信访的受理范围包括:对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检举控告;对党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对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或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有关党纪党风的问题。

5.其他监督方式。除了以上监督方式之外,纪律检查机关还通过其他一些方式开展党内监督。如对下级党的组织的决策活动进行事前监督,参与党的其他组织和部门的监督活动,对特定时期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和处理,开展与其党内监督职责有关的调查研究并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第六章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一.名词解释 1、侦查监督

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2、审查批准逮捕

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 3、刑事审判监督

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4、刑事抗诉

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填空题

1、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的( 诉讼)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 2、(刑事立案 )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审查起诉 )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审查决定的诉讼活动。

4、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负有特殊的责任。一方面代表国家对公民犯罪实行法律监督,行使(公诉 )权;另一方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

5、侦查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 )保卫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均依法享有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对上述机关或部门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都可以依法进行监督。 6、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由三个方面组成,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逮捕必要。三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三.多项选择题

1、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如下特征(ABCD )

A、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国家性和权威性 B、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 C、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D、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强制性 2、刑事审判活动监督的范围按审判程序分,包括(ABCD )的监督。 A、一审 B、二审 C、再审 D、死刑复核程序 3、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ABD ) A、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B、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案件。 C、行政监察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D、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 四.简答题

1、简述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不是刑法术语,而是理论界针对涉及职务违法犯罪的情况,做出的一种概括和表述。职务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广义的职务犯罪可包括一切基于职务行为的犯罪;狭义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惩处的行为。

狭义的职务犯罪可划分为三大类:即贪污贿赂、渎职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贪污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枉法追诉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包括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等。

检察机关通过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或抗诉等,履行对职务犯罪的监督职责。 五.论述题

1、试述检察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条的规定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检查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1)法纪监督和经济犯罪监督,主要是指对叛国案、分裂国家和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直接行使检察权;对国家工作人员与职务有关的犯罪直接行使检察权(包括侵犯公民权益、贪污贿赂和失职渎职的案件)。检察机关可以通过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或抗诉来履行这一职能。

(2)侦查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的侦查工作是否合法所进行的审查监督,侦查监督主要是通过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来完成的。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侦查活动中各种法律手段是否完备,有无错捕、漏捕情况,公安机关在立案、拘留、搜查、预审、羁押、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扣押书证物证、鉴定、收集证据等活动中有无违法乱纪、刑讯逼供情况。

(3)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审核法院的审理活动是否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法院作出的刑事、民事或行政诉讼方面的判决和裁定是否有错漏或偏颇,保证法院尽量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审判监督范围主要包括:法院对案件审判的法庭组成是否合法;是否遵守法定程序;是否遵守法定审理时限和送达时限;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保护;庭审过程中的决定是否合法;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是否依法审判等;还包括监督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等。

(4)刑罚执行监督。是指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所实行的监督。刑罚执行监督的内容有:监督死刑执行;监督公安和劳改机关在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判决过程中交付狱内执行的情况和在执行刑罚期间提出减刑、假释等执行的变更情况;通过掌握本地区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以及假释、监外执行罪犯的情况,检察公安机关的具体交付执行和对犯罪分子的管束、监督措施是否落实;检察了解监管改造情况,主要是落实劳改政策,执行收押、分管分押的制度和规定,检查使用武器、械具、禁闭处罚及狱政管理是否文明等工作情况。 2、试述贪污罪的认定。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该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

该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关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共财产。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的界定

(1)贪污罪与非罪的界限。贪污公共财物并非都构成贪污罪。《刑法》第383条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000元,贪污行为又未达到情节较重程度的,不构成犯罪。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或者虽然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的,才构成犯罪。

(2)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主观方面都是故意,客观方面都具有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财物的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位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单位财物。

(3)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界限。这三种犯罪主观方面都是故意,并且都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在客观方面,贪污罪也主要采用窃取、骗取财物的方法,因此容易混淆。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主要区别是:

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盗窃罪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而盗窃罪、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

3)犯罪客观方面不完全相同。本罪窃取、骗取财物的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而盗窃罪、诈骗罪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问题。

贪污罪的共同犯罪。《刑法》第382条第3款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共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按贪污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共同非法占有该单位财物的,按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3、试述受贿罪的认定。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该罪。 该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获取财物的目的。 该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受贿罪认定的具体问题 (1)受贿罪的界定

1)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区分受贿罪和以下行为的界限: ①受贿罪与获取合法报酬的界限。合法报酬,是指行为人在法律、法规、政策和组织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他人提供服务而获得的报酬。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和是否付出了劳务。获取合法报酬是付出劳务所得,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问题。

②受贿罪与接受馈赠的界限。馈赠是指亲友之间出于亲情与友谊而赠与的财物。受贿和接受馈赠表面上都是收受他人财物,有时很难区分。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赠与财物者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赠与人谋取利益的,构成受贿罪,否则属于接受馈赠。

③受贿罪与一般受贿行为的界限。区分二者主要看受贿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轻重。依照《刑法》的规定,受贿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均已构成受贿罪。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情节严重的,也构成受贿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包括因受贿给国家、集体或者公民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受贿情节恶劣,造成极坏社会影响等情形。如果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受贿情节一般的,不能以犯罪论处。

2)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两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财物方面有相同之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犯罪的手段方式不同。本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而贪污罪则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②犯罪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的廉政制度,或者说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而贪污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

3)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有时容易与敲诈勒索罪相混淆。区别二者除了分析主体、客体的不同外,关键是看客观方面行为人索取他人财物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还是采用了暴力、胁迫手段。索贿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乘人有求于己时,主动索要财物;而敲诈勒索行为则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手段,给被害人造成精神上的恐惧,被迫交出财物。

4)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受贿罪的界限。两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客观方面都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二者的区别在于: ①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公司、企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非国有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 ②犯罪客体不同。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或者说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管理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

(2)受贿罪的共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交易、收受干股、合作开办公司、委托投资理财、赌博、挂名领取薪酬等形式,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

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上述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这里的特定关系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家人、情人等。 4、试述挪用公款罪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这里所谓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是指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以挪用公款5000元至l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且数额较大的起点为1万元至3万元。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起点为1万元至3万元。这种挪用公款行为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用于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事情,至案发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还的情况。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该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

该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界定

(l)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从挪用公款的数额、时间、目的、用途、是否归还等方面,综合分析认定。对于一般违反财经制度的挪用公款行为,不应以挪用公款罪处理。

(2)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两罪侵犯的客体和罪过形式相同,客观方面都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特点。二者的区别在于: 1)主观目的不同。本罪以非法使用公款为目的;而贪污罪则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

2)主体范围不同。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的主体除国家工作人员外,

还包括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3)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不同。本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贪污罪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3)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两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并具有非法使用单位资金的目的,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的行为。二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非国有单位的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款;而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单位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非国有单位的资金。

(4)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刑法》第384条第2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 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违反特定款物专用制度,将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构成《刑法》第273条规定的挪用特定款物罪。 5、试述滥用职权罪的认定。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一部分。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该罪的主观方面一般是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不正确行使职权或者超越职权的行为会使公共财产、国家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因徇私舞弊而滥用职权,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该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的界定:

(1)滥用职权罪与非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在于滥用职权的行为是否造成了重大损失。未造成重大损失的,不能构成犯罪,可由行为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2)滥用职权罪与其他滥用职权犯罪的界限。规定滥用职权罪的《刑法》第397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表明本条是对滥用职权罪的概括性规定,属于普通法条,适用一般滥用职权罪。对于某些发生在特定领域或由特定主体实施的滥用职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其他条文中将其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如《刑法》第403条规定的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第407条规定的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第410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等。这些法条属于特别法条,与《刑法》第397条形成法条竞合关系。在认定相关犯罪时,应正确区分滥用职权罪与特别的滥用职权犯罪的界限,对于符合上述特别法条规定的犯罪行为,不应按滥用职权罪处理。 6、试述玩忽职守罪的认定。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该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玩忽职守的行为会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致使这种结果发生。

该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的界定

(1)玩忽职守罪与非罪的界限。首先要区别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工作失误,是指因对法律、法规、政策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决策不当,因业务水平和能力所限对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处理的相关事务产生错误判断,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工作失误者本意是想把工作做好,但实际上事与愿违。这一点与主观上存在过失的玩忽职守行为有本质区别。其次要区别玩忽职守罪与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玩忽职守行为是否造成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如果玩忽职守行为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不能构成犯罪,只能按照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给予行为人相应的行政处分。

(2)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在主观方面都是过失,客观方面都有严重危害后果。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其次犯罪客体不同。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再次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本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重大责任事故罪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3)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二者侵犯的客体、造成的后果、构成的主体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玩忽职守罪是出于过失;滥用职权罪是出于故意。其次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玩忽职守是以不作为或作为方式表现出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而滥用职权是以作为方式表现出的胡乱、随意使用职权或逾越职权的行为。

(4)玩忽职守罪与其他玩忽职守犯罪的界限。《刑法》除在第397条规定一般玩忽职守罪外,都还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发生在特定领域或由特定主体实施的特别的玩忽职守犯罪。如《刑法》第400条第2款规定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第406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第408条规定的环境监管失职罪,第409条规定的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第419条规定的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等。本罪与这些犯罪之间存在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竞合关系。因此,对于符合特别法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犯罪,不能按照本罪定罪处罚。 7、试述刑事抗诉。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的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无权对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判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履行抗诉职能,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保障国家刑罚权的正确行使,人民检察院通过对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使人民法院依法正确适用刑罚,

对保障国家刑罚权的正确行使,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司法机关的威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民检察院履行抗诉职能,有利于维护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虽然针对的是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但从实质上讲,直接关系到被害人、被告人的切身利益。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判决和裁定实行监督,从而保证无罪的人不受追究,有罪的人依法受到惩处;罪行的轻重与所处的刑罚相适应,以切实保护被害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 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法律手段。人民检察院通过刑事抗诉的方式,监督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维护司法公正。由于刑事案件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司法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原因,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人民检察院在审判监督活动中,若发现并确认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依法通过法定程序提出抗诉,必然阻断未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引起对案件的二审或再审,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使案件得以合法、正确的处理。 刑事抗诉作为刑事审判监督的重要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1)刑事抗诉的监督性,即刑事抗诉是基于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而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

(2)刑事抗诉的专门性,即人民检察院是行使刑事抗诉职权的专门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团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无权行使。

(3)刑事抗诉的特定性,即刑事抗诉的对象只能是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 (4)刑事抗诉的程序性,即刑事抗诉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提出。

(5)刑事抗诉对审判的制约性,即刑事抗诉一经依法提出,必然引起案件的二审或再审,阻止判决、裁定的生效或执行。

第七章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审判监督

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2、二审监督制度

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3、再审程序

再审程序又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4、行政赔偿制度

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二.填空题

1、( 审级)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监督。

2、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 )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3、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行政 )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4、(死刑复核 )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5、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 )进行。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开庭审理。 6、刑事二审如果是由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必须(开庭 )审理。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ABCD )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抽象政治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 D、终局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ABCD )。

A、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 B、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

C、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就可以依法自主作出

D、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

3、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ACD) A、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B、上诉不加刑 C、依法直接改判 D、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4、根据法律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人员是(ABCD) A、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D、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5、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

A、过错责任原则 B、危险责任原则C、违法责任原则D、合理责任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

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如具备下述情形即为无效。

(1)行政行为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2)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3)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职权的行为。(4)行政主体受胁迫所为的行政行为。 (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6)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行政行为无效的结果是:

(1)行政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即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

(2)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该行为之约束,可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所规定的 义务,而不承担法律责任。

(3)被确认为无效的行政行为没有时效的限制,有相关权力的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其无效。

(4)行政行为被宣布为无效后,行政主体因此所得到的一切利益应返还给相对方,而对相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应予以赔偿。 2、简述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既有一些共同的司法原则,也有一些特有的司法原则。 与其他诉讼共有的司法原则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合议制原则。(4)回避原则。(5)公开审判原则。(6)两审终审制原则。 (7)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8)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原则。 (9)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10)人民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原则。 行政诉讼特有的司法原则

(1)选择复议原则。(2)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停止执行原则。(3)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5)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3、简述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 (1)行为主体

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或其他被授权或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 (2)侵权行为

1)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为。行政职务行为是指履行行政职务的行为,包括行政主体本身直接作出的职务行为,也包括行政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组织所作出的履行职务的行为,职务之外或与职务无关的行为纵然违法,只能对行为人产生相应的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或其他违法责任,不能产生行政赔偿责任。

2)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3)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行政侵权行为的客观损害。在确定损害事实时应注意:

1)损害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确实存在的损害。对于某种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不确定状态的损害,可不予赔偿。

2)受损害的权益必须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的权益才发生赔偿问题。

3)损害事实包括物质损害事实和人身损害事实。物质损害,是指对财产权益的损害;人身损害,是指对公民身体的直接损害。 (4)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应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连结责任主体与损害的纽带,是责任主体对损害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少这种因果关系,行为人就没有义务对损害负责。 五.论述题

1、试述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

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在个案中对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审判监督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

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刑事审判监督和行政审判监督。另外,还包括法院的内部监督,其中主要是审级监督制度。 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第八章 行政机关的监督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外监督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 2、层级监督

层级监督是基于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而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监督,这是行政监督中最经常、最主要、最有力的监督形式。 3、行政监察

行政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的行政监督活动,其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4、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财务收支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专门稽查、审核活动,目的是严肃财经纪律,预防和纠正违法犯罪。 5、行政复议管辖

行政复议管辖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方面的职责权限范围。对于行政复议机关来说,行政复议管辖是确定哪些复议申请由哪级、哪个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和审理;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行政复议管辖是确定如果不服原具体行政行为应该向哪级、哪个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6、行政复议范围 行政复议范围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行政复议范围既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对哪些行政争议拥有管辖权,同时也决定行政相对人对哪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出行政复议。 7. 行政效能监察

行政效能监察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和行为产生的效率、效果、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

二.填空题

1、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 行政公务 )人员。

2、我国行政系统内的行政监督机关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监督的(专门)机关。

3、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 层级监督 )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 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都有行政复议职权,都是行政复议机关。

5、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 行政 )赔偿请求。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被申请人。

8、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相对人对行政终局裁决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向裁决机关或者裁决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申诉。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复议的程序包括(ACD)。

A.行政复议申请 B.行政复议备案 C.行政复议审理D.行政复议决定

2.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ABCD)。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3.廉政监察机制由( ABCD )等部分构成。 A前提 B核心 C基础 D保障 四.论述题 1. 试述行政监督对象的法律责任。

行政监督对象的法律责任包括赔付性法律责任和惩罚性法律责任。赔付性法律责任的特

点是恢复原状,亦即使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恢复到行政行为未作出前的状态。惩罚性法律责任的特点是惩罚违法行为主体。

1)赔付性法律责任。赔付性法律责任形式较多,例如行政行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变更、行政职责的限期履行、行政赔偿等。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有权机关(上级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等)撤除、注销违法行政行为,使之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行为的变更是指有权机关改变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使行政行为合理、适当;行政职责的限期履行是指有权机关责令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不得拒绝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赔偿义务机关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2)惩罚性法律责任。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行政处分、刑事处罚、权力机关的罢免和撤职等。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基于行政隶属关系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有着明确违纪行为的行政公务人员作出的制裁性行为。

刑事处罚是行政公务人员违反刑事法律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最为严厉的职务责任,这种责任对应的行为是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

权力机关的罢免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免除由其选举或者决定的行政机关组成人员。 权力机关的撤职是指各级人大常委会撤销由其任命的违法失职的行政机关组成人员的职务。 2. 试述廉政监察制度

廉政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各种腐败行为进行监督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廉政监察是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能之一,主要任务是监督行政机关和政府公务员执行廉政制度的情况,查处各类以权谋私、贪污贿赂的违法违纪案件,促进廉政建设,以保证行政机关和政府公务员的为政清廉。 廉政监察的主要对象是行政领导。在我国,凡科级以上和相当于科级以上的政府公务员都属于行政领导。廉政监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行政领导是否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2)行政领导在履职中是否有商品交换和私自从事营利活动的行为。。

3)行政领导是否有不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4)行政领导是否有不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的行为。

5)行政领导是否有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行为。 6)行政领导是否有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 廉政监察机制由前提、核心、基础、保障等四个部分构成。 1)廉政监察工作机制的前提是反腐倡廉教育。 2)廉政监察工作机制的核心是廉政法规制度。

3)廉政监察工作机制的基础是对行政系统的人和事实行全面监督检查。 4)廉政监察工作机制的保障是法律责任追究。 3. 试述行政执法监察制度。

行政执法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 行政执法监察的内容是被监察对象的执法行为,目的是督促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并在作出违法、不当行政行为后能够及时纠正。在实践中,执法人员常出现的违法行为包括: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行政失职。 在实践中,执法人员常出现的不当行为包括:行政行为目的不当;行政行为专断、刚愎、恣意;行政行为不相关考虑;行政行为反复无常。

行政执法监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日常监察、专项监察和重点监察。日常监察依据的是本监察机关制定的工作计划,专项监察和重点监察由监察室拟出实施方案,报有关领导审定批准后实施。 4. 试述政府财务审计。

政府财务审计是财务审计的一种,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以及合法合规性所进行的审计。审计制度产生后,财务审计长时期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又被称为“传统审计”、“常规审计”。政府财务审计审查的是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合法、是否遵守会计制度和会计原则、是否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等,目的是纠错防弊,查错补漏,维护财经法纪,保护资财安全,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政府财务审计的主要方式是书面审查。被审计单位依照审计机关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如实提供会计凭证、账册、报表及有关会计资料,由审计机关派人到被审计单位审计或者由被审计单位报送审计。

按照审计对象的不同,政府财务审计可以分为财政预算审计、财政决算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财政预算审计是指对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收入与支出的执行情况以及组织平衡所进行的审计;财政决算审计是指对年终财政收入决算、支出决算、财政结余以及预算外资金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所进行的审计 5. 试述政府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所进行的审计。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存在一定联系,绩效审计一般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主要有四。一是提供有关公共管理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的信息;二是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绩效,促进政府部门加强内部控制, 有效地使用各种公共资源;三是促进国家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项目目标的实现;四是有利于造就责任政府,促使政府更加重视公共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1)政府财政支出中的非收益性投资部分。非收益性投资是政府财政支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政府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政府的这部分支出不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着明确的受益人,支出的目的一是为了维持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转,二是为了改善公共投资环境,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非收益性投资审计的具体内容包括: 政府各部门预算支出和其他财政支出审计。主要审查各项支出是否符合效率性、效益性标准,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

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国家建设项目是指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者融资为主(即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这种审查是针对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 专项资金支出、各种基金支出、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支出审计。上述审计主要是评价这些支出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2)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收益性投资部分。收益性投资主要表现为国家授权的投资部门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和对其他企业国有股的投资。这种审计主要是一种投入产出比较,投入和产出不仅包括以货币衡量的经济价值,还包括以非货币衡量的社会价值。 6.什么是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原则是什么?

行政复议是行政复议机关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行政行为,是行政监督的法定途径之一。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的原则为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有错必纠。

合法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对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公正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活动中应保持对双方当事人的不偏不倚,并以事实为根据,准确地适用法律;

公开是指行政复议应充分体现行政司法特色,向复议双方当事人和社会舆论开放; 及时是指行政复议应在法定时限内进行,不得拖延耽搁; 便民是指行政复议应尽量采取方便申请人的方式方法,以确保申请人能有效行使各项权利;有错必纠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于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依法予以撤销或变更。

第九章 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的监督 一.名词解释 1.人民政协监督

人民政协监督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是民主监督而非权力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对监督对象形成强制,但人民政协的监督对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的决策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民主党派监督

民主党派监督指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情况、制定和贯彻执政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具体体现。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二.填空题

1.人民政协的监督实质上是一种有组织地反映( 统一战线 )各方面的意见的民主监督。

2. 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 法定 )形式的监督,比自发的监督更为正式、更具组织性和政治影响力。

3. 针对法律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政协可以通过形成( 建议 )案和报告等形式向有关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提出建议,要求对宪法和法律进行修正。 4,人民政协通过( 视察 )、检查等途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的监督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5. 人民政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 政协 )章程的情况进行监督。 6. 政协委员应邀担任( 司法 )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是加强政协监督的方式。 7. 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 )的政党制度的具体体现。 三.多项选择题

1.人民政协的监督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BCD )。

A.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B.没有法律的约束力C.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灵活性 D.能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吸纳各方面意见 2.人民政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包括(ABCD )。

A.对人民政协监督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够B.人民政协监督的约束力不强 C.人民政协监督的制度还不够完善D.人民政协监督的效果不够明显。 3. 民主党派监督在方法上讲究( BCD )。 A.前瞻性 B.科学性 C.代表性 D.建设性 4. 我国的权力监督主要包括( ACD )。

A.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B.人民政协的监督C.行政机关的监督D. 司法机关的监督 四.简答题

1.简述人民政协监督的内容。

人民政协的监督既包括政协内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间的相互监督,也包括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具体而言,人民政协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2)党和国家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

6)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2.简述人民政协监督的方式。 人民政协监督的主要方式:

1)提出建议案2)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3)委员提案4)委员视察

5)参加会议6)调查和检查7)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8)其他监督方式

3.简述民主党派监督的形式和途径。 1)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

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和相关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意见。 3)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

4)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者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

5)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

6)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

五.论述题

1.民主党派监督有何特征? 民主党派监督具有以下特征:

1)民主党派监督在主体上具有特定性。在中国大陆,民主党派指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政党,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只有民主党派作为监督主体实施的监督才是民主党派监督。

2)民主党派监督是非权力监督,这种监督对被监督主体没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协商式、建议式的监督,而不是强制式的权力监督,但民主党派的监督在实践中仍具有相当大的政治约束力。

3)民主党派监督是在我国特定的政治制度之下多党合作的体现。民主党派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和巩固执政党的地位,改进政府的工作,完善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4)民主党派监督是集体的理性监督。这一特征意味着,民主党派监督不是个人的感性行为,而是集体的理性行为,是各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名义实施的监督。这种监督不直接诉诸于社会,不直接公诸于群众,而是首先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进行内部的协商,直接与党政领导部门进行接触。

5)民主党派监督是一种高层次、高质量的监督。相对于其他监督而言,民主党派监督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组织性,具备政治联盟、合作议事、共同协商的特点,在监督中着眼于重大事项,着眼于大政方针和法律的贯彻实施,着眼于深层次问题 2. 试述民主党派监督的内容、形式和途径。 民主党派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情况。在对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环节中,民主党派的监督是重要的一环,民主党派人士可通过开展视察、调查和检查等,发现宪法、法律和法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督促相关机关予以改正,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得到严格实施。

2)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行监督,监督它们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在执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地方等等,以保证它们落到实处,取得应有成效。

3)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中共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情况,民主党派可实施民主监督,监察和督促它们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纠正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做到依法办事,清正廉洁,不得有贪污腐化行为。对此,民主党派也可实施监督,对发现有不履行职责的,提出批评改正意见;对有违反清正廉洁要求甚或贪污腐化行为的,及时予以制止和揭露。

第十章 社会监督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通过这种监督,增加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遏制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贪污受贿、违法违纪等行为,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决策,认真履行职责,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2.特约监督员制度

特约监督员制度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依法聘请特定公民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一项监督制度,包括特约监察员、特约教育督导员、特约税务监察员、特约审计员等。特约监督员是现时期实施民主监督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约监督员参与政府的有关工作,也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找到了一条具体途径。 3.社团监督

社团监督又称为“社会团体监督”,是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从各自利益出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以及个人品行所进行的广泛监督。 4. 公民监督

公民监督是指公民基于宪法赋予的权利,通过批评、建议、举报、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和个人品性所作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监督。 5、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言论、出版、新闻等方面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施的监督,方式有批评、建议、评论、揭露违法和腐败行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舆论监督日益成为社会控制公共权力的重要手段。 6.信访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党的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投诉请求,并由这些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予以处理的活动。

7.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评价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监督国家机关的各项活动,揭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型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二、填空题

1、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团监督、( 公民 )监督、舆论监督。 2. 舆论是(公众 )思想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3. 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人民性、(公开性 )、及时性、广泛性、快捷性等特征的一种社会监督。

4. 我国的信访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参与类、求决类和( 诉讼 )类。

5. 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当面举报等形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6. ( 申诉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有关国家机关陈述、申辩理由,并提出改正、撤销该行为或者赔偿损害的请求。

7.( 控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向有关国家机关告发和揭露。 三.多项选择题

1.公民监督的特征包括( ABCD )。 A.广泛性B.基础性C.直接性D.多样性 2.公民监督有利于( BCD )。

A. 经济发展 B.促进社会主义民主C.全面构建反腐败体系,有效防止权力腐败 D.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3.社会监督具有以下典型特征:(ABCD )。 A.自觉性B.民主性C.全面性D.间接性 4. 舆论监督的特征是( ABCD )。

A.人民性B.公开性C.及时性D.权威性

5. 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相比具有如下新特点( BCD ) A. 实时性B.广泛性C.交互性D.一定的隐蔽性 6. 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与问题主要是(ABD )。

A.监督主体的局限B.虚假信息C.容易失控D.容易发展成为网络舆论暴力 7. 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的主要意义是( ABC)

A.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B.推动政府的廉洁高效 C.有利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D. 扩大监督队伍 8.社团监督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ABC )。

A.社团监督是公权力机关外部监督的组成部分B.社团监督是公民监督的组织化,能更有效地维护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强有力地制约公共权力的行使

C.社团监督中的参与机制可以弥补公权力机关内部监督的局限D.社团监督可以优化立法

四.简答题

1、简述舆论监督的功能。

1)导向功能。引导舆论是现代新闻媒体的一大功能。引领着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而舆论反过来又影响和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

2)监视功能。舆论监督有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3)宣泄功能。舆论的形成过程是对社会个体情绪、心态和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的过程。这种疏导与整合,既能使公众的不满情绪得以宣泄,又能使社会某些不稳定因素得以抑制。 4)威慑功能。新闻舆论通过公开揭露不法和不道德行为,唤起社会对这些行为的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迫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2、简述舆论监督的方法。

1)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的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所进行的宣传和报道。由此使广大社会成员及时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在无形中将国家公权力机关置于整个社会的监督之下。

2)公开披露。公开披露是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公开揭露和谴责。由此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有关部门对违法违纪的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及时查处。

3)表达民意。表达民意是指各种新闻媒介播出或者刊登群众来信,或者就有关国家机关的工作向群众进行采访,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这些形式,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国家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纠正错误,为社会服务。 五.论述题

1.试述社会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最基础、最广泛的监督,是公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反腐倡廉、防止权力滥用的可靠保证,也是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

社会监督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等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社会监督离不开其他监督,否则社会监督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政党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也离不开社会监督。因为,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对自己的国家权力有一种真正的控制力。没有自下而上的权力制约机制,公权力的运用必然会走向专断和独裁。

在现实政治和行政管理中,社会团体和公民通过组织的或者个体的方式参与政治管理,通过参与民主政治生活而对政治权力实现监督 2. 试述公民监督的特征和意义。 公民监督的特征:

1)广泛性。公民监督是最广泛的监督。作为监督主体,公民人数多、分布广,这就决定了公民监督的广泛性。公民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范围覆盖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监督事项涉及到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不论职务行为还是非职务行为,都要接受公民监督。

2)基础性。第一,公民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各种监督的基础。公民通过检举、控告、上访等形式实施监督,既体现了公民监督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又将自身的监督融进了其他监督之中,并成为其他监督的基础。第二,公民监督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是专门机关监督和各系统自上而下监督的基础。作为基础性监督,公民监督是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

3)直接性。公民是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公民或者是正确方针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或者是错误方针、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权力行为都会对公民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因此,公民的监督最直接、最真实,也最易取得成效。

4)多样性。公民监督的形式是多样的。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公民监督的具体形式包括发表评论、写信、面谈、打电话、网上举报以及民主评议等。公民既可以直接批评和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众传媒来实施监督。 公民监督的意义:

公民监督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是防治官员腐败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国家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建立法治国家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公民监督是整个监督系统中最能反映民主性的监督制度。公民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一个社会实现民主的程度。

2)有利于全面构建反腐败体系,有效防止权力腐败。没有公民监督,反腐败之网就是不完整的、有缺漏的。只有广泛的公民监督,才能营造出反腐败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降低腐败发生几率,实现政治廉洁。

3)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公民监督同时也是一种民意表达和利益协调,使政府的政策输出、权力运行更具合法性和代表性,从而实现社会稳定。

第十一章 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道德署

政府道德署是美国政府专门规范政府官员道德行为的机构,直属总统领导,向总统和国会负责。政府道德署的基本职责是主管政府高级官员的财产申报事务和监督政府官员的道德行为。另外,政府道德署在各主要部门都设立有专职道德官,他们专门负责制定适合本部门特点的行为准则,并审查和处理本部门中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 2. 美国独立检察官

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各部的正副部长及相应职务的官员等。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力,该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3. 行政交谈

行政交谈是日本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之一。行政监察部门及其所委托的人员与因行政失误而遭受损害的国民进行交谈,听取改善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或补偿损失,并使其结果有助于改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当发现公务员违纪渎职时,行政交谈委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行政交谈制度对于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密切政府与国民的联系、进行权利救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国民请求监察制度

韩国为了加强国民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实行的一项监察制度。凡公共机关的事务处理因违法或腐败行为,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时,受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提请监察院进行审计监察。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动用“审查请求权”,要求对政府部门、政府投资机关和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审计监督。二十岁以上的300名成年人,就可以以联名上书监察院进行监查。韩国的国民请求监察制度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对行政效能监察和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二.填空题

1.《经合组织反对国际商务交易中贿赂外国公共官员公约》是( 发达 )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个全球性关于反腐败的公约,被认为是消除国际行贿的一个重大举措。

2.( 《美洲反腐败公约》 )是世界上第一部多边反腐败条约,对预防贪污腐败行为规定得十分详细。

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作为第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绳

4.( 透明国际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专以反腐败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5.瑞典的专职监察机关设在议会,监督官称为(议会监察专员 )。 6.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一般从具有杰出法律知识和秉性正直、社会威望较高的无党派人士中选出,只有( 议会 )有权罢免监察专员。 7. 德国联邦议院不但有立法权和重大决策的审批权,还有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监督 )的职能。 8.德国腐败案件清理中心的检察官们在调查案件时,首先考虑挽回( 经济损失 ),再考虑如何处理违法者。 9. 从20世纪60年代起,( 瑞典 )的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开始为其他国家所仿效,最早在北欧得到推广。 三.多项选择题7

1.国际性的反腐败合作活动主要有( ABCD )

A.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性反腐败行动B.国际组织联合行动对付腐败犯罪 C.各国政府间的反贪污腐败行动D.国际刑警组织的反腐败行动

2.目前反腐败国际合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BD)。

A.一些国家对反腐败国际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上仍有差距。B.反腐败国际司法、执法合作远远不能满足反腐败的现实需要。C.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消极影响。D.“反全球化”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消极影响。 3.国际反腐败运动的发展趋势是( ACD )。

A.越来越重视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B.越来越重视依靠刑事侦查解决腐败问题 C.越来越重视反腐败中的社会公众参与D.越来越重视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协作 4.当前国际反腐败运动的特点是(ABCD )

A反腐败国际化范围的扩大B反腐败国际化的组织由民间逐渐发展为官方

C反对腐败的国际合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D关于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文件的法律层次越来越高

5.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职责是(ABD)。

A.监督和监察中央及地方的行政活动B.监督和监察中央及地方的司法活动 C.监督和监察联邦议会和地方议会的议员D.保障法律、法令的实施

6.为了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 ACD ) A.调查权 B.逮捕权 C.建议权 D.起诉权。

7.为反腐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制度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BCD )

A.“多眼睛”监督制度B.岗位轮流的制度C.严格限制兼职制度 D.严格礼物收受方面的规定。

8. 德国监督制度的特点是( ABC )。

A.以健全的法制为保障,行政权力法定化B.以公众全面参与为基础,行政权力监督多元化

C.以严格自律为基础,公务员行为规范化D.以刑法为依据,对违法者的处罚极为严厉 四、论述题

1.试述《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主要内容: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除序言外,共八章七十一条,分为总则、预防措施、定罪与执法、国际合作、资产的追回、技术援助、实施机制、最后条款等。

总则。总则规定了立法宗旨、术语解释、适用范围以及保护主权等方面的内容,强调在预防和打击腐败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援助,但同时应当恪守各国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原则以及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

预防措施。此部分主要涉及预防性反腐败的政策和做法,具体包括预防性反腐败机构的建立,公共部门的各项用人制度和公职人员的行为守则,公共采购、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报告以及与审判和检察机关有关的措施等,同时还强调了私营部门和社会在预防腐败中的参与。

定罪和执法。此部分为公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实体法的角度列举了有关腐败的罪名,对犯罪的主观要件、犯罪形态和腐败的后果作出了规定;从程序法角度规定了对腐败行为的管辖、起诉、审判、制裁以及其间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国际合作。具体规定了国际合作的总体原则,引渡的条件,被判刑人的移管,刑事诉讼的移交,执法合作,联合侦查等内容。 资产的追回。主要内容是对腐败行为后果的财产处理。包括预防和监测犯罪所得的转移,直接追回财产的措施,通过国际合作追回资产机制,资产的返还和处分,双边和多边协定和安排等

技术援助和信息交流。主要述及预防和打击腐败的培训和技术援助以及有关腐败的资料收集、交流和分析等。

公约的实施机制。规定了公约缔约国会议和秘书处在公约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职能和作用,争端的解决方式以及公约的签署、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等常规内容。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特点:

1)透明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要求各国在反腐败过程中,保证各项预防性措施、政策和机构运作的透明度,以保证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开透明,降低腐败发生的机会。在预防腐败的政策和措施、反腐败机构以及公共部门用人制度等方面,该公约都有关于公开透明的相关规定。

2)国际合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国际合作是其必不可少的内容。国际合作的总体原则,引渡的条件,被判刑人的移管,刑事诉讼的移交,执法合作,联合侦查等,构成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内容。此外,《反腐败公约》各个部分都以国际合作为基础,探讨了相关内容。

3)强调预防。建立腐败的预防机制是当今国际反腐败合作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强调了预防腐败的重要性,并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腐败预防合作机制和具体的预防腐败措施。

4)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国际反腐败合作的现实需求。该公约不仅规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还制定了为了保障权利义务实现的程序。

5)公部门与私部门的合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总结各国反腐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反腐败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也应当包括公部门以外的私部门和个人的支持与参与,并对私部门和社会的参与及合作作出了规定。

6)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相结合。腐败行为由于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各国立法都已将其列入犯罪行为范畴,纳入刑法调整。同时由于腐败常常牵涉到巨大财产,给社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规定了刑事责任的同时,又规定了民事责任。 2.试述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特点。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特点:

1)监察专员设置的独立性与专职化。为保证监察专员行使监察职能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不当干扰,议会监察专员在人事、组织、经费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同时,监察专员只接受议会的指示和监督,工作只对议会负责,除议会外不接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指示和干预。另外,由议会任命专职人员进行监督,能够使监督工作专职化。这种独立性和专职化不仅加强了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监督效力,也更加强化了议会的监督职能。

2)监察专员监察范围的综合协调性。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监察专员不仅可以对法律规定的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还可以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问题进行综合监察和协调处理。这种综合性监督与当今政府职能不断扩张、专业分工日益细化复杂的客观趋势比较适应。

3)完善的监督系统保证监察专员的监督效力。瑞典对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监督相当严格,且层次较多,建立了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体系。议会监察专员监督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与其他监督体系的协调合作和相互制约。议会监察专员监督同其他监督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以议会监察专员监督为主的完善的监督体系。

4)先进的监督理念。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监督模式注重预防侵犯公民合法权利事件的发生,注重被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恢复及救济。因此,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监督模式不同于检察官及警察的职能,其职能不在于检举犯罪行为使之被定罪,而是更关注采取具体的改革措施,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权力运行秩序。 3.试述美国监督模式的特点。 美国监督模式的特点:

1)双向制衡的权力监督模式。美国的监督体制贯穿着“分权制衡”的理念。在权力的横向划分上,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既要彼此分立、独立,又要相互联系、制约。国会通过立法权的行使实现对行政和司法的监督,但是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并通过立法倡议权而对国会的立法权进行制约,法院也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权对国会进行监督。国会可以通过人事任免权、财权、弹劾权的行使对执掌行政管理的总统进行制约与监督,法院也可以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及做出的行政处理等作为和不作为进行司法审查以对行政权的使用进行约束与监督,但法官要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国会也有权弹劾联邦法官。可见,美国的权利监督体系是双向制衡的监督模式,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是整个政治体制中的监督前提。

2)较为松散的纵向权力监督。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较为松散,基本上没有形成纵向的权力监督关系。美国没有统一的、最高的反腐败协调、执法机构,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反腐败法律。其行政监督权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别行使,相互独立,联邦与州各自建立监督机构,二者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也不对口,彼此独立、各司其职。因此,美国的行政监督体制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行政监督机构布局分散,监督职能细化,监督主体多元。

3)重视专项监督。美国监督模式中,重视专项监督,如选举监督、审计监督和道德监督等。美国联邦政府所建立的两个独立行政监督机构——政府道德管理署和监察长办公室均突出了专项监督的特点,以道德规范(包括财产申报)和审计监督为两个专职监督机构的监督重点。同时在美国行政监督体系外,尤其重视对于政治高层人员选举中的资金来源、利益冲突等方面的监督,并通过联邦调查局、政府道德署、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行政办公室等机构对此实施监督。 4.试述日本监督模式的特点。 日本监督模式的特点:

1)行政监督职能细化,专业分工合作。日本除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监督制衡之外,在行政监督系统内建立了不同的监督机构,对不同的监督对象和监督范围实施监督。监督分工高度专业化。如日本的人事院仅对公务员范畴的选拔、任用、考核、晋升和奖惩等方面进行监督,但是触及刑法问题的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主要是由检察机关来进行侦察并提起公诉;而行政评价局的监督主要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业务监督,其监督范围不涉及人员监督;而涉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则专门由会计审计院。

2)行政监督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主要目标。日本的监督模式中,比较强调检察机关的反腐肃贪职能,在检察机关的统领下,建立行政系统内的各个监督机构。这种监督机制以效能监察为重点,即通过实施行政评价和检查,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绩效、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向相关政府机关提出改革建议。日本专门的行政监察机构——行政评价局的职能设置和监督方式则突出地体现这一特征。

3)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专家监督相结合。日本行政交谈制度是其独特的监督制度,充分表现了日本重视政府与社会的正式沟通,强化社会监督职能的特点。同时,日本的行政监督注重与专家监督相结合。日本行政评价局的政策评价机制突出体现了发挥社会各界代表和专家的政策咨询、调查与审议功能。

日本的监督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职能分工影响资源的共享性。如行政监察机关仅集中于行政业务的监督,与人事院的行政人员监督脱节,导致监督效率低下问题。其次,行政监察机关缺乏强制执行力,影响了监督职能的有效性。日本的行政评价局具有调查权、建议权和劝告权,却不具有行政处分权、惩罚权和行政强制权,从而大大影响了其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 5.试述新加坡监督模式的特点。 .新加坡监督模式的特点:

1)赋予监察机关广泛的权力,保证监察权的有效行使。首先,监察机关拥有广泛的调查权。当出现违反《刑法》或者《防止贪污法》的行为,或者依据《防止贪污法》在调查期间证明有违反任何成文法的行为时,贪污调查局局长或者特别侦查员无公诉人的命令,可以行使刑事诉讼法所授予的一切与警方调查相关的权力。在调查重大案件时,贪污调查局还享有特别调查权,不管任何其他法律中有任何规定,贪污调查局都可以调查任何银行存款、股票存款、购买帐户、报销单据或者任何其他账目以及在任何银行的任何保险箱等。还有权要求被调查人详细说明其子女家属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每项财产的获得途径与准确日期,并有权要求任何人给予调查所需配合,否则被视为犯罪。其次,监察机关拥有搜查权。如果贪污调查局相信在某一地方藏有罪证,就可以授权特别侦查员或警官在必要时可依靠武力进行搜查,夺取或扣押任何相关的文件和物品。再次,监察机关拥有逮捕权。贪污调查局局长或任何侦查员,无逮捕证就可以逮捕依照《防止贪污法》与犯罪有关的任何人,可逮捕已被控告的与任何罪行有牵连的或已收到他同任何犯罪有牵连的可靠情报或有理由怀疑与任何罪行有此种牵连的任何人。又次,监察机关还有跟踪监视权。对所有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贪污调查局都具有暗中秘密跟踪监视的权力。

2)惩戒与预防并重,实施综合治理。新加坡在反贪治腐上坚持惩治与预防并重、治标与治本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新加坡对于贪污受贿的定罪与处罚非常严厉,在反腐败方面以严厉著称。同时,新加坡政府也非常重视腐败的预防,注重反腐败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全社会的正义感,并通过行政改革措施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新加坡通过不断完善法律规范和行政管理措施,建立了惩戒与预防、标本兼治的监督体系。

3)注重对执政党的监督,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在新加坡,虽然长期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却很注意发挥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作用。每四年一次的多党参与的国会大选就是在野党对执政党进行监督的有效机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还规定,党员议员每周必须有一天回到本选区体察民情,参加群众聚会,倾听民众呼声,接受选民监督。

三 : 求导数基础一

求导数 1.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的导数的几何意义:表示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是该函数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

例如:y = 2x的导数y’= 2

y = -2x

求导数 求导数基础一

的导数y’= - 2

同样y = -2x+3 的导数也是 -2

2.几个常见函数的导数(背,灵活运用)

'①C?0; 常数的导数为0

②(xn)'?nxn?1; 例如:(X3)=3X2

③(sinx)?cosx;

④(cosx)??sinx;

⑤(ax)'?axlna; 例如:(3x)=3x ln 3

⑥(e)?e;

⑦(logax)?

⑧(lnx)?''''x'x1; 例如:(log5 X)=1 / X ln5 xlna1 x

3.导数的运算法则(背,灵活运用)

(1)(u?v)?u?v.

(2)(uv)?uv?uv. ''''''

u'u'v?uv'

(v?0). (3)()?vv2

例如:求y=sinx+cosx的导数

y=(sinx+cosx)=(sinx)+(cosx)= cosx+(-sinx) = cosx-sinx

求导数 求导数基础一

求导数 求导数基础一

4.复合函数求导方法(灵活运用yx??yu??ux?)

复合函数都是由基本函数组成的,例如y = 2x是基本的函数,y = ex 也是基本的函数,而y = e2X 为复合函数

复合函数y?f(g(x))的导数和函数y?f(u),u?g(x)的导数间的关系yx??yu??ux?,即y对x的导数等于y对u的导数与u对x的导数的乘积.

解题步骤:分层—层层求导—作积还原.

例如:求y = e2X 的导数

此函数为复合函数

设y = eu , U=2X

公式yx??yu??ux?= (eu )* (2X)

(eu )我们已经知道了(常见函数导数第六个

所以(eu )= eu

(2X)就是他的斜率,等于2

所以yx??yu??ux?= (eu )* (2X)= eu * 2

把U=2X带进去

所以yx??yu??ux?= (eu )* (2X)= eu * 2 = 2e2x

作业:

一.求y=xsinx的导数

二.求y=sinx/x的导数

三.求y = sin(6x+1)的导数

四.求y = ln(sinx)的导数

五.求函数y=2e2x的导数

四 : 数学教案-期末复习教案

1、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复习日期:    年    月    日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五 :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C.从事商品经营或盈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

济组织、个人

D.从事盈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 稿)

12.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按顺序首先清偿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20分,请将你认(B )。(www.61k.com) 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A.所欠银行贷款 B.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1. 审计机关应当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在规险费用 C.所欠税款 D.其他债务 定的时间内将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13.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 D )计单位和有关单位,规定的时间是( D )。 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A.合伙企业 B.独资企业 C.个体工商户 2. 不平等竞争是指因经营者所造成的,原因是D.股份制企业 (.A )。 14. 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不得使用的图形A.外部条件的不平等、不公平 B.行为者主是(A )。 观违法 A.我国的八一军旗 B.太阳 C.熊猫 C.行为者违背商业道德 D.行为者各方智力D.黄山迎客松 水平差异 15. 公司法的调整对象是(D )。 3. 不是税率的基本形式的是( C )。 A.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关系和财产经营关系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浮动税率 B.公司外部的财产经营关系和生产协作关系 D.定额税率 C.公司内、外部的财产经营关系和生产协作关系 4. 财政法调整的对象是( C )。 D.公司内;外部的组织管理关系和财产经营关系 A.财政法律关系 B.财政行为 C.财政关系 16.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法定公积D.财政法律行为 金的比例是利润的( A )。 5. 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 A )。 A. 10% B.13% C.15% D.20% A.做出之日 B.送达之日 C.批准之日 17. 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是( A )。 D.公开之日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6. 承租人使用出租人的出租汽车是(D ) 体 A.所有人行使所有权 B.所有人行使占有权 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D.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 C.非所有人行使所有权D.非所有人行使占有权 18. 股份公司的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7.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 B )。 成立之日起( A )。 A.注册会汁师 B.从业资格证书 C.会计师 A.1年内不得转让 B.2年内不得转让 C.3D.会计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年内不得转让 D.4年内不得转让 8. 发行公司债券必须报经国务院( B )。 19. 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 A.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B.授权的部门审批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C.财政部审批D.民政部审批 D.职工代表大会 9. 法的本质是( C )。 20.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工具 B.维护和巩固国件,即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 C )。 家政权的手段 A.5000万元 B.4000万元 C.3000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规范人们行为万元 D.2000万元 的规则 21. 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10. 法的渊源指的是( B )。 ( C )。 A.作为法律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国家制A.民法 B.经济法 C.宪法 D.行政法定和认可的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规 C.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关系 D.各22. 国务院设立主管全国审计工作的机构是种法律法规的相互联系性 ( D )。 11.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经营者”是指(C )。 A.审计委员会 B.审计协会 C.审计长 A.一切法人 B.一切法人和个人

1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D.审计署 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

23. 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 D )。(www.61k.com) 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 )。

A.公司股东会的常设机构制定 B.公司日常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经营管理机构制定 34. 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进行有奖销

C.国有独资公司股东大会机构制定 D.国有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

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罚款额度为

24. 国有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B )。

( A )。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1万元以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职上10万元以下

工大会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5万元

25. 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核心是( D )。 以上20万元以下

A,投资决策权 B.流金支配权 C.资产处置35. 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C )。

权 D.生产经营决策权 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B.劳动法律关系的

26. 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客体

( D )。 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D.劳动法律关系变

A.国有企业承包责任制 B.厂长(经理)负化的原因

责制 36. 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导致诉讼

C.国有企业全员聘任制 D.职工代表大会时效期问届满,李某因此丧失了( C )。

制 A.债权 B.所有权 C.胜诉权

27. 会计法调整的对象是( B )。 D.起诉权

A.会计制度 B.会计关系 C.财务管理 37. 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的第一清偿顺

D.资金流向 序是(C )。

28. 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A.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分工和权限,这种分工和权限是指( A ) B.破产企业所欠银行贷款

A.第一审案件 B.第二审案件 C.审判监C.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 督的案件 D.再审的案件 D.破产债权

29. 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38. 企业法的调整对象是( C )。

争行为时(B )。 A.企业内部社会经济关系 B.企业外部

A.可以出示检查证件 B.应当出示检查证社会经济关系

件 C.企业内外部社会经济关系 D.企业与社

C.可以不出示检查证件 D.在某些场合应会的经济关系

当出示检查证件 39. 上市终止是上市证券丧失了在证券交易所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30. 经济法的主旨思想是(D )。 ( B )。

A.行政权利本位 B.个体权利本位 C.企业A.继续交费的资格 B.继续挂牌的资格 利益本位 D.社会责任本位 C.继续收费的资格 D.继续买入的资格

31.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形式是( A )。 40. 设立仲裁委员会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

A.组织B.国家C.公民 D.团体 辖市登记的部门是( A )。

32. 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A.司法行政部门 B.司法部 C最高法院

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的,向被侵害人赔偿的D.省法院

赔偿额为( C )。 41. 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 C )。

A.受害人在被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B.侵A.宪法 B.经济法 C,民法 D.行政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法规

C.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42.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第

D.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的2倍 一项权利是( A )。

3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A.安全权 B.知悉权 C.请求权

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D.自由选择权

2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43. 我国当前的增值税属于下列哪一类型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 B.所有权的抛弃

( C )。[www.61k.com] C.所有权的转让 D.所有权因强制手段被转移

A.消费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55. 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是以( D )。

C.生产性增值税 D.混合型增值税 A.国家和政府投资为主 B.乡镇一级基层政

44. 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是(C )。 府投资为主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纵向的财产C.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为主 关系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56. 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

D.经济管理关系 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的商品是( B )

45. 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C )。 A.包修、包换、包退的一切商品 B.包修、

A.立法机关 B.政府财政机关 C.审计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

机关 D.司法机关 C.包修、包换、包退的家用电器 D.一切

46. 我国商标法规定,自核准之日起计算,注册商品

商标的有效期为( C )。 57. 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

A. 20年 B.15年 C.10年 D.8年 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C )

47. 我国实行( A )终审制,当事人不服地方各要求赔偿。

级人民法院或专门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A.广告经营者B.广告制作人C.经营者 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起诉。 D.发布广告的媒体

A.两审 B.市 C.三审 D.公58. 一般而言,负责召集和主持有限责任公司董

开 事会会议的是( B )。

48. 我国实行的审判制度是( B )。 A.总经理 B.董事长 C.监事 D.最

A. 一审制度 B.二审制度 C.三审制度 大的股东

D.公开审判制度 59.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辞职应提前通知用人单

49.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为( A )。 位,提前通知的时间是(B )。

A.一调一裁两审制 B.两审终审制 A.15天 B.30天 C.45天

C.一调一裁制 D.调节制度 D.60天

50.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期限的计算日起算60. 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权

日是( B )。 益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是指( A )。

A.批准日 B.申请日C.公告日 D.开A.自然人 B.事业单位 C.团体 始使用日 D.机关

5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 A )。 61. 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 A )。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6周A.按高出面额价格发行股票 B.按低于面

岁的未成年人 额价格发行股票

C.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能C.按等于面额价格发行股票 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按小于面额价格发行股票

52. 下列各项中,可以接受专利申请并授予专利62. 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汁从业资格证书的

权的是(.B )。 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不

A. 一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法 B.一项对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时间是

某种型号的汽车发动机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 ( B )。

C.一项天文科学发现 D.一项智A.3年 B.5年 C.6年 D.1年

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63. 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是( D )。

53.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目前解决税务争议的方A.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B.是公司日常经营

法( C )。 管理机构

A.税收行政复议 B.税收行政诉讼 C税C.是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 D.是公司股东

收仲裁 D.与征税机关进行协商 会的常设机关

54. 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 A )。 64.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最高人数是( D )。 3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A.20人 B.30人 C.40人 D.50人 A.总经理 B.董事长 C.监

65. 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事 D.最大的股东

( C )。[www.61k.com) 77.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成年人,未成

A.承担有限责任 B.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年人的法定年龄是( C )。

C.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承担按份比例责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任 D.18周岁

66. 在我国某些特殊行业(如文艺、体育和特种78.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

工艺单位)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人员,但法定条款的是( D )。

需经相关部门审批,相关部门是指( B )。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A.工商局 B.劳动人事部门 C.该行业上C.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D.试用期条款 级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79.按份共有人对共有财产( D )。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67. 在债的法律关系中( A )。 A.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B享有权利、分担

A.权利主体特定 义务主体特定 B.权义务

利主体特定 义务主体不特定 C.分享权利、承担义务 D.分享权利、分

C.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D.权担义务

利主体不特定 义务主体不特定 80、债务人明确表示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

68. 证券的代销、包销期最长不得超过( C )。 将引起(B )。

A. 120天 B.60天 C.90天 D.30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天 讼时效的延长 D.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改变

69. 证券法的公开原则又称信息披露原则,其核81.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权益

心是(D )。 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是指( A )。

A.实现证券市场票据的公开化 B.实现证 A.自然人 B.事业单位C.团体 D.机券市场竞争的公开化 关

C.实现证券市场垄断的公开化 D.实现证82。政府采购应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 )

券市场信息的公开化 A.公开招标方式B.邀请招标方式C.竞争性

70. 知识产权是一种( A )。 谈判方式 D.询价方式

A.无形财产权 B.有形财产权 C.物权 83.审计机关实行的领导体制是( A )

D.债权 A.双重领导B.审计署垂直领导 C.同级政府

71. 职工代表大会是国有企业的( D )。 领导D.审计委员会领导

A.经营管理决策机构 B.生产指挥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5分,多选少选

C.厂长咨询参谋机构 D.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的机构 后的括号内)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C )。 1.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ABE )。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纵向的财产关系 A.假定 B.处理 C.审判 D.仲裁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经济管理E.制裁

关系 2.发生债的根据有( ABCDE )。

73. 仲裁庭不能形成统一意见时,做出裁决的依 A.侵权行为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E.其

据是( B )。 他根据D.合同

A.少数服从多数 B.首席仲裁员 C.检3.《公司法》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包查院 D.法院 括(ABCD )。

74. 仲裁一般( A )。 A.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B.一

A.不公开进行B.公开进行C.调节 D.判次足额缴纳出资额,不能分期缴付出资

决 C.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公司 D.一

75. 仲裁一般采取的方式是( D )。 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

A.调节 B.判决 C.公开 D.不公开 E.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监事会

76.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代表是( B )。 4.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 4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下列哪 A.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时,

些途径解决(ABCD )。[www.61k.com] 应当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

A.与经营者协商 B.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B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

C.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安全行为的发生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E.公安机关报案 C.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人

5.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主要涉及( ABCD )。 民法院必须受理

A.和解B.调解C.仲裁D.诉讼E.协商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

6.法的结构形式,一般来说有以下层次构成益

( ABC )。 E.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

A.法律规范 B.法律部门 C.法律体系 为进行的社会监督

D.法律文件 E.法律程序 15.税收的特征包括( ABD )

7.根据发行价格和票面面额的关系,证券发行分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普遍性 D.固

为( ABC )。 定性 E.经济性

A.溢价发行 B.平价发行C.折价发行 16、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B D )

D.回扣发行 E.公益发行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

8.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是该项发明或的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

实用新型具有( (BCD )。 D.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E.经济法律程序

A.经济性 B.创造性C.实用性 D.新颖17.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党委要保证监督

性E.艺术性 (ABCD )

9.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 A.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主义方向 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 CE ) B.职工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A.中央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 C.企业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的合法

政府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利益 D.企业厂长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部门 E.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的任免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E.法律、行18.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 ABCE )

10.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 B.限

进行( ABCDE )。 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A.统计调查B.统计分析C.提供统计资料D.实 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商场 D.禁止经

行统计监督E.提供统计咨询意见 营者进行任何有奖销售活动

11.法人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BCDE ) E.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A.要有民事行为能力 B.依法成立 C.有19.《审计法》的基本原则( ABC )

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A.合法性 B.独立性 C.客观公正、实事

D.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E.能独求是 D.统一性 E.经济性

立承担民事责任 20.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BCDE )。

12.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BCDE ) 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内部组织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A.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D.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和公民(自然人) E.国

连带责任者 B.有书面合伙协议(企业章程) 家

C.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D.有合伙企 21.个人独资企业具有下列特征( ACDE )。

业的名称 E.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 A.投资者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投资权

条件 利的自然人 B.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连

13.公司最一般的特征包括( ABE ) 带责任

A.法定性 B.法人性 C实体性 D.趋利 C.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性 E.组织性 D.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

14.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E.个人独资企业的组织机构简单,经营管理方式

个方面,即(ABCD ) 灵活

5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22.上市公司终止通常有两类( AB )。[www.61k.com) 讼中,被告应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

A.自动终止 B.法定事由终止C.人为原任。

因终止 D.不可抗力终止 E.交易终止 6.注册制与核准制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证券发行审

2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ABC )。 核体制。

A.经济管理关系 B.经营协调关系 C.组错误。(1分)注册制注重公开原则;核准制注重实织内部经济关系 D.经济协作关系E.经济竞争质管理原则,二者并非完全对立,将二者有机结合关系 起来,则可有效弥补各自的不足,达到相得益彰的

24.专利权的主体包括( ABC )。 结果。(2分)

A.发明人、设计人 B.共同发明人、设计7.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人 C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 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也属于商标侵权

D.专利产品的生产者 E.专利产品行为。

的使用者 正确。(1分)商标法规定: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使用

25.根据监督主体不同,会计监督可以分为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是商标侵权行为。其中包括故( AB ) 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使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

A.内部监督 B.外部监督C.部门监督 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2分)

D.行业监督 E.个人监督 8.垄断都是非法的。

26.法人具有的特征是( ABE )。 错误。(1分)垄断并非都是非法的。政府对某些垄

A.独立的组织B.独立的财产C.独立的经断行为采取禁止或隈制,

费D.独立的机构E.独立的责任 属于“反垄断”;对某些垄断采取许可措施,则属

27.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特征包括( ABCDE )。 于“反垄断适用除外”。(2分)

A.募股集资的封闭性 B.股东数额的限9.出纳人员可以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制性C.股份转让受到严格限制 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D.公司资本的不等额性E.组织机构相对简错误。(1分)《会计法》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单 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

三、判断分析题(每题3分,判断正误1分,分析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分,计15分) 10.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1.法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 错误。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错误。(1分)法是统治阶级基本意志的体现,而不11.破产财产就是破产企业的财产。

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2分) 错误。破产财产是指破产宣告后,依法可供债权

2.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必须首先清偿所欠税款。 人清偿分配的破产企业的财产。

错误。应当按顺序首先清偿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12.公司法的调整的是所有公司内、外部的组织管险费用。 理关系和财产经营关系。

3.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错误。我国《公司法》所称的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内也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 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正确。消法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只调整这两类公司的相关关系。

的生产资料,也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13.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是消法的适用范围所确定的。 的社会团体。在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

4.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务院公布的数据为准。 下,它可以从事商品经营和盈利性服务。

错误: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错误。消费者权益法规定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准。 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

5.行政诉讼中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因此,消费者协会不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可以从事商品经营和盈利性服务。

中,被告应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1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任。 正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错误。民事诉讼中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不适用调解。

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举证责任。在行政诉15.法律是公平的,它既属于统治阶级,也属于被 6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统治阶级。[www.61k.com)

错误。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不是超阶级的,法只属于统治阶级,它不可能属于被统治阶级。 16.外资企业就是外国企业。

错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法人。

17.凡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都属商业秘密。

错误。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8.企业组织的经济义务主要是对消费者、用户的义务。( ) 错误(1分);企业组织的经济义务不仅包括对消费者、用户的义务,还包括对国家的义务以及对本组织内部职工的义务。(2分)

19.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是股东会的常设执行机关。( ) 错误(1分);我国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2分) 20.《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正确(1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分)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1.劳动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政府确认。( ) 错误(1分);《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2分) 22.国有企业就是国家和政府管理的企业。( ) 错误。国有企业是政府投资或者参股设立的企业。 23.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正确。消法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如果是大件商品经营者还要承担运输费用,这是侵犯财产权的民事责任。

24.无权代理行为经本人追认后,本人一般不能反悔。

正确。承认权与拒绝权都是一次形成权,形成权一经行使就发生法律效果。即,承认了就不能再拒绝,拒绝了就不能再承认。

25.社会保险具有国家强制性。

正确。社会保险是指具有一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

7

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在失业期间,为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征。

26.仲裁委员会是民间性的事业单位法人,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但仲裁委员会之间有隶属关系,各自不能独立从事仲裁业务。

错误。仲裁委员会是民间性的事业单位法人,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各自能独立从事仲裁业务。

四、简答题(计20分) 1.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5分) 参考答案

(1)投资者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投资权利的自然人;(1分)

(2)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1分) (3)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2分)

(4)个人独资企业的组织机构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1分)

2.不正当竞争与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7分) 参考答案

两者的法律基础条件不同。正当竞争是依法竞争;不正当竞争则属违法行为。(1分)

两者的目的不同。正当竞争是促进自身发展,也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击败竞争对手控制市场谋取暴利或优势。(2分) 两者手段不同。正当竞争是经营者一方面采用正常的、积极的手段求得发展;另一方面本着诚实信用、公平交易原则平等地竞争;不正当竞争则是采取非法的不道德的手段,违背或规避法律,诋毁、损害对方,损害消费者。(2分)

两者的后果不同。正当竞争受法律保护和支持,给社会和经营者都必然带来正面效果,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则不但为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带来危害,为社会造成负面效应,而且也为自身带来经济上的不利后果和法律上的制裁后果。(2分) 3.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8分) 参考答案

任何一个民事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所组成,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民事法律关系。(2分)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www.61k.com](2分)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2分)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2分)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6分)

参考答案: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分)

国家全面保护消费者权益,(1分) 经营者依法提供商品或服务;(1分)

交易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1分) 社会监督。(1分) 5.仲裁程序。(6分) 参考答案

仲裁申请与受理。仲裁申请是仲裁机构主案受理的前提。(2分)

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是具体负责审理和裁决提交仲裁争议案件的组织。(2分) 开庭和裁决。(1分) 当事人申请裁决后,可自行和解。(1分)

6.经济法的调整对象(9分) 答:参考答案(9分)

(1)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社会组织内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与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2)经营协调关系。是指平等地位的或彼此不具有任何管理关系的参加者之间所发生的横向经济关系。

(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只有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在经济法作用的范围内,才使这类关系进入了法律调整领域。

7.证券发行审核制度(6分) 参考答案(6分)

证券发行审核,是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除豁免证券之外的证券发行作出是否准予发行的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注册制;另一种是核准制。 注册制与核准制这两种证券发行审核体制各具优点,又各有不足。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可有效地弥补它们的不足,达到相得益彰的结果。 8.政府采购的方式(5分) 参考答案(5分)

公开招标采购这是主要采购方式;邀请招标; 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

8

询价采购;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如批量采购、小额采购和定点采购等。 9.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 参考答案(6分)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只有具备法定的条件才能生效,并受法律的保护。

(1)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5分)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3)不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10.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 参考答案(5分)

(1)募股集资的公开性; (2)股东数额的广泛性; (3)股份的等额性;

(4)股份可自由转让性; (5)设立要求相对严格。

11.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9分)(或程序) 参考答案(9分) (1)第一审程序

第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通常适用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内容:

①起诉和受理。起诉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司法保护的行为。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③开庭审理。人审理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2)第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上诉案件进行审判所遁用的程序。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或专门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由上诉人在法定期限内以上诉状的形式提出。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为10日。(www.61k.com)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 (3)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 12.知识产权的特征。 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或工商业活动中标记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特点:

客体的无形性。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即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这是其本质属性。

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地域的限制,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时间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有时间上的限制。即知识产权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13.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参考答案:

主体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又称财产所有权人,是特定的。是指依法能对一定的财产享有所有权的民事主体。包括国家、国有企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公民以及社会团体等;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可以是财产所有权人以外的任何组织和个人。(3分)

内容:所有权是所有人对其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四项权能构成了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3分)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存在于人身之外,能为人所支配并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2分)

14.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1)募股集资的封闭型;(1分)(2)公司资本的不等额性;(1分)(3)股东数额的限制性;(1分) (4)股份转让受到严格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可以转让,但转让限制比股份公司多。(1分) (5)组织机构比较简单。(1分)

15.厂长(经理)负责制(包括概念、职权和产生的方式)。

厂长(经理)负责制,指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由厂长或者经理全权负责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指挥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统一领导,全面负责。(3分)

9

其职权:(1)经营管理决策权。(2)生产指挥权。(3)

行政领导干部的提名、任免权。(4)对职工的奖惩权。(5)企业人财物的保护权。(3分)

产生的方式:政府主管部门委任或者招聘;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主管部门委任或者招聘的厂长人选,须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的厂长,须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2分) 16.商标的构成条件。

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的特征,便于识别;(2分)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1分)

商标必须是可视性标志;(1分)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1分) 17.税法的构成要素。(7分)

纳税主体。或称纳税人,是指依照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等。

征税对象。或称征税客体,是指征纳税主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主要有: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期限。

减免税及地方附加和加成。

违法处理。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是税法强制性的集中表现。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计30分)

1.托运人宋某与南平铁路分局2008年8月31日签订了运输合同一份。约定:苹果1500箱,纸箱包装,承运人运输期限6天,到达站为沙平车站,收货人为宋某本人。当天南平铁路局配给宋某棚车一辆,宋某自行装车,装苹果2700箱,货物标明“鲜活易腐”,9月1日18时挂有该棚车的111次列车到达汉平车站,该车站调度令1 11次列车在站停留。当时气温为摄氏37度,押运人多次请示车站挂运无效,货车停留至9月9日挂出。9月10日到达沙平车站,卸车时发现很多苹果纸箱外面有湿迹,经开箱检查,苹果有不同程度腐烂变色。经当地质检部门对苹果腐坏原因进行鉴定,结论为:腐坏系运输时间过长,气温较高,包装不合理,堆码紧密,影响通风所致,宋某将尚可食用的苹果进行处理得款9500元后,要求承运方赔偿损失70500元(损失的计算方式为南平当地购苹果和付运费共计用款65000元,加上到沙平销苹果可得利润15000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元减去处理苹果所得9500元等于70500元)。[www.61k.com]承运方不同意,纠纷未得到解决。 请问

(1)托运人应向哪个车站请求赔偿? (2)托运人宋某请求赔偿的赔偿额应按什么计算?

(3)托运人宋某对损害的发生应不应负责?为什么?

(4)托运人如请求支付延期到站的违约金,是按该批货款的总额进行计算,还是按该批货物运费的总额进行计算?(5)承运人应否对损害的发生负责? 参考答案

(1)应向终点阶段的承运方要求赔偿。 (2)应按货物的实际损失计算。

(3)擅自多装,包装不合格,应付责任。 (4)应按该批货物的运费总额按比例计算。

(5)应该,因其知道“鲜活易腐”而使其停留6天,并对押运人的反映不予理睬。托运人如苛求承运人支付延期到站的违约金,时效期限为60天。 2.“百花’’纺织公司2005年4月设计成功了一种床单用花布图案,同月向本专利局递交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007年10月5日该公司取得了该项成果的专利权。为扩大生产,该公司又和“金华”服装公司签定了合同,许可“金华”公司实施该项专利,生产床单。“金华’’公司认为自己已成为专利权人,便又许可“芳芳”纺织厂实施该专利。对此“百花”公司以两厂为被告起诉至人民法院。请问:本案性质如何?应当怎样处理? 参考答案: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金华公司通过实施专利许可合同取得了专利使用权,不是专利权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无权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故该公司的行为属于专利侵权行为。

(2)“芳芳”纺织厂并不知道其实施的专利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所以不构成侵权。

(3)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对侵权行为可由人民法院责令其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因此人民法院有权责令“金华”公司停止侵权,赔偿“百花”公司的损失。“芳芳”公司不构成侵权因而不承担责任。 3.某市国税局在一次普通发票检查中,发现其所属辖区某国有企业投资的下属公司擅自使用收据,不申报纳税。于是,国税局的办案人员依法要求其限期改正,并提供以前经营中使用的票据。而该公司以自己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为由,声称其不具备法人资格,不是纳税主体,因此没有纳税义务,并且拒不改正错误,拒不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拒不提供账簿。在无法从正面查清事实的情况下,办案

10

人员从侧面出击,寻找消费者了解情况。根据多方调查取证,得知该公司与上级母公司存在着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但人员管理独立,经费自收自支,属独立核算企业,并找到了该公司开具的业务收费凭证。根据事实,办案人员下达了《税收违法事项限期改正通知书》,以及《税收处罚事项告知通知书》,对其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未按照规定使用发票、未按照规定申报纳税的行为进行处罚,并要求限期改正。请问:税务机关的处罚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税务机关的处罚是正确的。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必须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即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2)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3)独立计算盈亏。也就是说,不管企业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只要企业实行独立核算,那么,该企业就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该企业就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由此判断本案中该公司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4.北方某市第四棉纺织厂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已资不抵债。于是该厂直接向所在地C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该法院受理了此案。请问该法院是否应该受理此案?为什么? 参考答案

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 《破产法》第三条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债务人均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但是,如果是债务人申请宣告破产的应当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时,如果是债务人中请宣告破产的,应当检查“破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授权部门同意其申请破产的意见”及有关资料才能受理。在本案中,第四棉纺厂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已资不抵债。直接向所在地C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不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C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是不对的。

5.某机床厂与某工业公司签订一份合同。主要内容:由机床厂向工业公司提供一台铣床,价值2.2万元,运费及其他零星费用共1500元,交货日期为同年12月底,货到后10日内付款。机床厂延期一个月交货,工业公司收到货物后,以机床厂延期交货为由,一直未付货款,经机床厂多次催要,才支付1.5万元。机床厂要求对方偿付久款并承担延期付款的违约金。问:该纠纷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该合同当事人双方都有过错。[www.61k.com]合同法规定,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本合同纠纷是由于双方履行合同不适当而引起的,机床厂延期交货,工业公司延期付款,是双方违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6.2007年3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53000元。2008年9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8年12月3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32000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9年1月15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问题: (1)王晶的做法是否合法? (2)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1)王晶的做法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依法进行,即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案中,王晶提出辞职后第二日就离开了公司,其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并给公司造成了两大损失:一是培训所支付的培训费;二是因王晶突然辞职延误了工作进程造成的经济损失。

(2)王晶应当对这两部分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7.A公司和B公司签定一份儿童服装购销合同。A公司在4月1日发出要约,要求B公司在1个月内承诺。B公司于4月5日收到后即承诺。由于发生洪水导致该地区通讯中断,至5月5日承诺才到达A公司。A公司没有提出疑义。至5月20日,市场上儿童服装价格上涨,B公司以“市场价格有变,不能执行原合同”为由拒绝履行,而与C公司签定了买卖合同。新合同约定,由B公司负责货物运输,5月25日B公司依合同将货物交给承运人。5月26日货物在途中由于交通事故而焚毁。现A公司、C公司都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请问:(1)B公司的承诺是否有效?为什么? (2)B、C公司货物买卖合同标的物意外灭失的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

(3)B公司是否对A公司、C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

(1)B公司的承诺有效。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生承诺,按通常情况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本案虽然承诺到达要约人时间超过承诺期限,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时限而不接受承诺外,故该承诺有效。

(2)C公司承担标的物灭失的风险。公司法规定,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的,出卖人对标的物交付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即由灭受人承担。

(3)B公司对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因为A、B两公司合同已生效,B公司不履行即违反合同,故B公司应承担责任。

(4)B公司对C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B公司按时供货,已尽合同规定之义务。货物灭失属不可抗力,故B公司不承担责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8.某百货商场为减少其库存的服装,采用有奖销售的办法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这批服装,宣称购买这类服装者均可凭发票参加摸奖,奖项为:一等奖人民币200元;二等奖人民币100元;三等奖为人民币5元。但实际其中无一、二等奖。请问:某百货商场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某百货商场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因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取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该百货商场尽管设立了奖项奖品,但与其向公众做出的承诺不符,事实上此举仍是采用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因此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9.甲某系A公司的出纳,由于A公司规模较小,故甲某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A公司拟销毁一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甲某发现其中包括几份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A公司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未签署意见,即由会计部门及生产部门共同派人监销。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及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某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甲某在拟销毁的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中发现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时,应如何处理?

(3)A公司负责人是否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A公司会计档案监销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甲某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不符合法律规定。《会计法》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作。[www.61k.com]

(2)甲某在拟销毁的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中发现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时,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3)A公司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A公司会计档案监销存在的问题是,应由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而不是由生产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 10.2001年3月初甲公司与乙粮油公司签定了购销100吨大豆的合同,单价每吨2400元,总价款24万元,交货款为当年11月30日,交货地点为天津港码头。合同签定后,甲公司于2001年4月预付货款24万元。乙粮油公司为了向甲公司供货于3月底与某粮库签定大豆购销合同,约定由该粮库提供乙粮油公司ioo吨大豆,单价每吨2000元,总价款20万元。11月28日在天津港交货,并于4月底预付了部分货款,某粮库必须依质按期交货。2001年10月,某粮库向乙粮油公司提出,由于国家调整农产品价格,每吨须涨价200元方能供货,乙粮油公司立即通知甲公司是否同意涨价,甲公司不同意。乙粮油公司即电复某粮库不同意涨价,并于10月15日派人赴某粮库商谈。乙粮油公司考虑其与该粮库的业务关系,同意涨价100元,但粮库坚持200元。甲公司在交货无望的情况下,诉诸法院,要求乙粮油公司、某粮库履约,否则赔偿一切经济损失。请问:(l)甲公司、乙粮油公司,粮库之间签定的合同是什么合同?是否有效?

(2)甲公司要求粮库作为第三人履约有法律根据吗? (3)如逾期不履约,违约金由谁支付?如何支付?

(4)本案诉讼费由谁支付? 参考答案

(1)二方签定的是购销合同,意思真实,内容合法,为有效合同。

(2)尽管甲公司与粮库无直接经济往来,但两次法律诉及的标的物是同一的,而该标的物的交付直接引起三方法律关系之变更,而甲公司、乙粮油公司之间案件的结果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故应本案第三人。

(3)如不履约,三方合同终止。乙粮油公司退甲公司货款24万元,并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粮库退还乙粮油公司的预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 (4)案件诉讼费由粮库支付。 11.许某的防盗安全门是2004年10月7日购买的,价格是750元,另外支付了40元的安装费。选择防盗门时,主要因为该厂家在广告中称为购买安全

12

门的用户投保了两万元的保险金。谁知2005年7月30日,正在单位上班的许某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说他家的安全门被人撬开了。公安机关经现场勘察,认定窃贼系撬开安全门入室盗窃,共盗走皮衣、摄像机、放像机等物品价值20800元。公安机关的人走后,许某认为买防盗安全门的时候厂家许诺投了保,此外这门被撬,说明安全门质量不合格,于是许某就给厂家打了电话。厂家很快派人来进行了查证落实,并于2005年10月10日为许某更换了同规格安全门。但是,当许某提出给付保险金时,厂家却予以拒绝。请问:许某要求厂家支付保险金的请求是否应得到支持? 参考答案

《消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许某购买安全门正是由于考虑到厂家在做广告时承诺的两万元保险金,才决定选购厂家的安全门。厂家在其广告中承诺为购买其安全门的客户投保两万元,其行为就应与其保证的服务相符。因此厂家应当赔偿损失。

12.李鸣于2003年5月进入佳景机械制造厂工作,并与之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了劳动条件、劳动期限、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等必备条款;由于李鸣技术过硬,三个月以后他已经成为技术骨干,他总结的技术窍门为工厂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厂长在全厂大会上予以表扬,并口头答应为其第五个月开始增加工资20%,但双方没有为此再签订书面协议。第五个月连续两个月李鸣并没有拿到增加的工资,为此李鸣向厂长问询,但是得到了否认。无奈李鸣向劳动争议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问题:你认为李鸣应该得到增加的20%工资吗? 参考答案

应该。因为根据劳动法规定:一方当事人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但在合同履行中,又以口头形式变更了书面合同的某些条款,如工种条款、工资条款、试用期条款等可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李呜可以与工厂签定补充协议,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李鸣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如属于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系时,应按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www.61k.com]

13.某年某青年到某超市购物,边看边选,最后没有合适物品,决定离开超市。在超市门口,被保安人员拦住,并被告之有偷盗嫌疑,要求到保卫科交涉,该青年坚决否认,据理力争,但商场人多势众,无奈只好随保安人员到保卫科接受检查。最后没有发现任何商品。此时保卫科的负责人说:“对不起,你可以走了”。该青年回家后深感不平,于事后的第二天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超市侵犯其名誉权为由,要求超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请问:法院应任何处理?为什么? 2.参考答案:

法院查明,超市搜查该青年属实。认为保安无故怀疑该青年偷盗,并强行搜查该青年的人身及物品,属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法规定,判令超市在起门口张贴公开道歉

信,保安人员当面向该青年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14.某钢铁企业(中方)拟与英国一公司(外方)共同组建中外合资经营钢铁企业,双方拟定的合营企业合同的要点如下:

(1)注册资本总额iooo万镑,中方出资400万镑,英方出资600万镑;

(2)中方以机器设备、厂房、办公楼等出资(其中厂房已为下属企业贷款作为抵押),外方以机器设备和技术、现金出资;

(3)合营企业董事长只能由英方担任,副董事长由中方担任;

(4)合营为30年,合营进入20年时,各方可按各自出资比例减少注册资本30%;

(5)合营过程中发生争议时,适用于英国法律。 请问:上述合同要点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符合法律规定,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外方投资比例不得低于25%;

(2)中方出资存在不合法之处,根据规定,合营各方可以以设备、现金等出资,但不得以其已设立担保的财产作价出资;

(3)不合法,根据规定,董事长、副董事长应由合营双方协商或董事会选举产生,双方均可以担任董事长,一方担任董事长,另一方担任副董事长; (4)不合法,根据规定,合营期间不得减少注册资本;

(5)不合法,根据规定,合营企业双方发生争议时,只能适用于中国法律,当事人不得协议选择适用外

13

国法律。

15.水果摊商A与果农B达成口头协议,由B向A提供柑橘2000公斤,每箱10公斤,共200箱。由B负责包装、装箱和发运,协议还规定了价格、交货日期等。一周后,B如约将200箱共2000公斤柑橘运至规定地点。A在验收这批柑橘时发觉包装较差且部分柑橘个头、颜色均不十分理想,于是拒绝收货付款。双方发生争执。请问:双方所订的购销柑橘的协议是否有效?引起争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A、B之间关于购销柑橘的协议主体合格,内容合法,主要条款明确,应确认为有效的经济合同。引起合同纠纷的原因在于双方在口头协议中没有对包装标准、货物质量标准作明确、具体的规定,为此双方均有一定责任。因此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协商处理。如协商无效,双方仍应承担各自的责任。

16.某股份公司在沪市交易所临近收盘时通过4个A字头的个人帐户进行连续交易,而不转让证券所有权的方式虚假买卖,以抬高本公司股票的价格,致使该公司股票当日收盘价比前日上涨102%。此后1个月中该公司证券部先后动用资金近2000万元,买入本公司股票12万股。后来,该公司证券部将上述股票及此前所存股票全数抛出,共获利587. 97万元。请问:该公司的行为有法律依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没有法律依据。该公司的行为属操纵市场行为,构成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等优势操纵市场,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或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称作操纵市场价格。 17、某市一家生产保温瓶的工厂,研制出一种新型保温瓶胆并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厂在会上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保温瓶胆内均含有‘有毒砷化物’,只有该厂研制的这种新型瓶,具有无毒、保健的特点。”同时,还允诺消费者可用普通保温瓶胆换取该厂产品。此消息通过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在同行业中引起极大震动,许多销售单位纷纷与原来的供货者终止合同,致使许多普通保温瓶生产厂家损失极其惨重。为此,保温行业许多厂家联系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此事。

请问:该保温瓶厂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吗?为什么?

经济法律基础 2014电大经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打印稿)

参考答案

该保温瓶厂的行为是属于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www.61k.com]

因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本案中,保温瓶厂利用新闻媒体对其所谓新型保温瓶的性能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了保温行业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是属于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4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2007年高考政治复习指导:夯实基础关注热点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98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