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发布时间:2017-12-24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一 :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
理解:①作者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②郦说、李说和苏说的联系与区别。
积累:①掌握“鼓”、“殆”、“莫”、“发”、“何”多义词的意义;
②了解虚词“而”的常见用法;
③了解宾语前置句的结构特点。
    鉴赏:分析本文与《游褒禅山记》的异同点。
    运用:培养诵读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步骤 】
    1、交待学习任务
① 熟悉课文;②理清结构,初步理解内容。
    2、朗读课文(各种读法)
    3、翻译课文
    4、理清结构(板书)
                      ┏郦说      人常疑之
考察缘起,怀疑前人解释┃                              疑
                      ┗李说      余尤疑之            ↓
                      ┏游━寺僧扣石━笑而不信        笑
                      ┃    ┏(静)大石侧立┓噌  ┓  ↓
考察经过,查实命名原因┃夜察┃              ┃  坎┃如乐作焉
                      ┃    ┗(动)栖鹘颧鹤┛镗  ┛  ↓
                      ┗释疑                          笑
                      ┏郦元          简              叹
考察感想,不可臆断有无┃                              ↓
    ↓                ┗李渤          陋              笑
 注重调查

    5、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学步骤 】
    1、诵读、翻译课文
    2、落实文言知识
(板书)
词类活用                          实词          虚词
                                                 之
不能鸣(名词的使动用法)也        莫,“暮”     焉
以钟名(命名,名词用做动词)      得(能)观     而
舟(名词用做状语)行                            所以

        特殊句式
得双石于潭上  (介词结构作补语)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
者……也……  (判断句)
是以(因此)  (宾语前置)

    3、作者认为,世人不明白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有哪些?
    ①言之不详,人常疑之;②不肯夜泊,故莫能知;③虽知而莫能言;④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4、完成习题。
    5、比较两文(完成第二题)
     体裁        内容       结构      表达方式
同:借游记,     即事       照应        叙议
    谈感想       明理       连贯        结合
异:重感,立论  叹、感    叙议交错    叙议并重(政治家特征)
    重辨,驳论  释、感   议-叙-议   描写抒情(文学家本色)
                  ↓
     乘兴而来,有叹而归,感想有二
     有疑而来,疑释而归,见解归一

[1]

二 : 石钟山记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提游览之事,而着重抒发议论。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一部分。突出这个重点,可以带动文章的全局。

对“预习提示”中“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一句要作点解释——苏轼是在六月江水上涨之时去的。不可能看出山形。要防止学生因此引起思想混乱。

本课拟用三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完成练习第一题,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段,完成练习第二题。

第3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课。向课外延伸:学生自读俞樾文章(《春在堂随笔》第七卷第17条)。

[说明]练习第三、五两题已在总结课上处理,第四题删去,有关翻译的练习拟放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

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朗读全文,要读出语气。

3.划分本文结构。准备口答练习第一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kǎn)

莫(mù) 镗鞳(tāngtà) 识(zhì) 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壁之下”。)

至此,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预习提示”的末句作相应的修改。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议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至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 板书: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与下句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石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未必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之过。

④“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末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音……何哉”——驳得有力。

3.学生练习背诵。

[提示]先分层练习,后连贯练习

4.检查背诵。

[说明]这一段语气有变化。教师在检查中如发现学生没有读出语气,应再次领诵。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

五、留作业。

1.课后试将第1段默写一遍。

2.准备背诵第2段。

3.准备口头回答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分组默写第1段(各组只默写一小层)。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故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搏”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⑦“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⑧“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童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

2.准备整理实词,归纳“而”的用法。

3.思考练习第二题,辨析体裁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连贯背诵第一至二段。

2.归纳“而”的用法(做练习第五题)。

步骤:先逐题对照答案,然后归纳如下表(例句只写题号):

[注]例10,《教学参考书》定为假设“而”有表示假设的作用,但此句不明显,改为“转折”似乎好一些。过于细究对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是不适宜的。

二、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磬……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肯诵。

三、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澹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的序号。文中变色的语句可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 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本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 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 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上述几点意思,也可以用板书表示如下:   

四、整理实词。

步骤与前一课同。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不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奏。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于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按:“相得”一语不可分,题文第4条不收。)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以上是题文中的实词,以下是增补的实词,常用义不举例。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函胡:见注释。

清越:见注释。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五、留作业:背诵全文。

三 : 石钟山记训练

石钟山记训练一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彭蠡() 郦元() 钟磬(qìng) 枹(bāo

B.铿然(kēng)硿硿(kōng) 莫夜()栖鹘(

C.磔磔(zhé)鹳鹤(guàn)穴罅(xià)噌吰(chéng hóng):

D.窾坎(kuǎn)镗鞳(tāngtà)识之(zhì)澎湃(pài

二、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尤,更加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坐船  适,到

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暮  汝识之乎 识,记得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本来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

1)微风鼓浪()(2)噌吰如钟鼓不绝()(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1)有大石当中流()(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5)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四、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

1)不然,籍何以至此()(2)徐公何能及君也()(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5)豫州今欲何至(

2.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余固笑而不信也()(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5)吾恂恂而起()(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五、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至莫夜月明B.汝识之乎C.周景王之无射也 D.长乐王回深父

六、以下各句中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126345  B.123456C.1、23456  D.132456

七、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1.大石倒立千尺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6.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7.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8.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天下云集响应

A.1357910  B.l235810C.1245810  D.2468910

八、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其一犬坐于前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卒廷见相如

九、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十、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十一、用原文的语句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段,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所持的各是什么态度?

十二、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点的词。 1)山涵其英 涵:2)山仍石名 仍:3)安能产兹奇石乎 兹;(4)濒流庶峰 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2)如善长论

3.乃知山仍石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名微而众寡  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1)询诸水滨(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一、A二、D三、1.鼓(1)振动(2)鼓(3)弹奏  (4)击鼓(5)击鼓2.当(1)挡住(2)应当(3)在  (4)抵挡(5)对着四、1.何(1)什么(2)怎么(3)多么(4)为什么(5)哪里2.1)表承接(2)表并列(3)表转折 可是(4)因而 (5)表修饰……地 (6)表假设 如果五、C六、A七、B八、C九、C十、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2.鼓槌停止敲击,余音都还在传扬,就以为得到(名为石钟)的缘由了。3.被敲打时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4.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十一、1.“郦元之所见闻……虽知而不能言。”2.“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十二、1.1)蕴含(2)沿袭 (3)这(4)众多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    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钟山记》练习二

一、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ú)止响腾铿(ēng)然有声B.此鹳(guà)鹤也(à)与余同

C.至莫(ò)夜月明汝识(zhì)之乎D.钟磬(ìng)(íng)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临:靠近;鼓:鼓动。)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鸣:使……发出响声,使动用法。)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聆:听。)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用作状语;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汝识之乎(识:通,记住。)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无射:无射钟。)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B.汝识之乎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归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理为将,东向面朝吏,吏无敬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即行,代廉颇之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身所奉饭者所友者以百数尽以与军吏王以母先言四句中加点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亲身 交友 赠给由于 B.亲自交友分给因为 C.亲身结交分给由于D.亲自 结交赠给 因为

2.东向面朝军吏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面朝向东,在早晨接见军吏。B.赵括在东边,军吏在西边,赵括让军吏们来朝见。

C.赵括面向东朝见军吏们。D.赵括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朝见。

3.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倘若有不称职的情况,我恐怕要受到牵连吧。B.就是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够不受到株连吗?

C.倘若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能够不受到牵连吗?D.就是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恐怕要跟着受株连吧。

4.从全文看,对赵括兵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纸上谈兵。B.赵括治军过于严厉而脱离了部下。

C.赵括只顾私利,不知体恤部下。D.赵括不爱护部下,部下不肯出力。

5.文中的宾语前置句是 。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如(只写1个)

()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徐而察之汝识之乎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2.下列各句中的,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3.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马之千里者

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5.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6.对这一段文字的解(www.61k.com]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余尤疑之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和听到的景象令人可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试卷答案:一、1.C2.B3.C4.D()1.A2.C 3.B 4.A 5.D 6.A

四 :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击物声。   41、向:先前。   42、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kēng qiāng)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根本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地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大为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一.   1.第一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第二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第一问:“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第二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如乐作焉。   3.第一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第二问: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第三问: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二.   1.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2.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3.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均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4.祝寿,名词用作动词。   5.用木匣装,名词用作动词。   6.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三. 见“有关资料”之三“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   这篇课文的语言障碍不多,内容也不难理解,可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读懂课文。指导学生弄清文章结构,理解三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表达方式。还可以通过与《游褒禅山记》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特点。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www.61k.com)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五 : 石钟山记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结合语境揣摩词类活用后的具体含义。

2.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3.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家作品;疏通文意。

(一)预习课文、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导入  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三)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五)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六)布置作业 :

练习一、二。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讲析课文;课堂练习。

(一)检查练习: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五)比较、辨析。

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 《游褒禅山记》 《》

内容 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 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 先记游,后议论。 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六)布置作业 :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力争能全文背诵。

2.练习三、四。

  
  
  
本文标题: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781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