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比较文学试题-比较文学试题

发布时间:2018-02-17 所属栏目:和文化

一 :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50分,每空2分)

1比较文学与文学史、文艺理论、美学原理等传统学科一样,也是旨在文学研究的一门学科,但比较文学是强调“比较领域”的新学科,注重跨国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www.61k.com)

2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的互识、互证、互补。

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在一个世纪前的法国,当时学者注重影响研究,即一个国族的文学怎样被另一个国族接受、模仿或创造性转化。

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扩大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提出国别文学之间即使没有流传影响,也依然存在类似的文学现象,因而可以进行平行研究。

5二十世纪中后期,海外华人和大陆学者在中西文学比较中取得大量成果,显示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特点

6以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为主导的中国学者提出,全世界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法国影响研究为特征的欧洲阶段;以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北美阶段;重在“求异”,即研究东西方文学中的异及其文化异质性的中国学派。

7中西方比较文学,应避免将西方理论当做“解牛之刀”,把中国文学文本视为“被解之牛”,因为这种做法是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 8译介学提出,文学翻译与一般文字翻译不同,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观念的传递,翻译涉及译者的个性因素,更涉及译者的文化心理积淀,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创造性叛逆”。

9今年出版八卷本《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周宁编著),全面汇集了有史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他们所塑造的各种中国形象,这是比较文学形象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

10比较文学人类学缺类研究发现,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而这恰恰是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精品。

11中国传统诗歌主要是抒情,西方传统诗歌则有大量叙事。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题

二、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任选2题)

1有识之士都在寻找一条摆脱当今世界末日般困境的途径,他们一方面回返自身的文化源头。(www.61k.com)如中国古训所言“反本求新”,另一方面则是以异国异族文化为参照以期重新发现自身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可能,如尼采所言“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比较文学在后一方面大有可为,已经取得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举例说明之。

2为了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新意义新出路,西方学者不惜切断自己对古希腊、基督教、西方美学等与生俱来的熟知,引进“他者的外在的观点”,而且中国正是一个重要的“他者”。西方学者通过中国这一他者,却是获得了一些对自己的新认识,为自己找到了新出路,举例说明之。(提示:伏尔泰对中国文学及孔儒文化的解读,庞德对中国古诗的解读等)

3选几部中西方战争题材的小说来平行比较。

4选几首中西方的山水诗来平行比较。

5选几部中西方悲剧来平行比较。

6谈谈《西游记》中的印度文学文化影响。

7谈谈曹禺《雷雨》中的西方悲剧影响。

8分析郭沫若早期诗歌中的西方影响。

二 : 比较文学考试

  1. 在比较文学学术史上,哪些相关学科对比较文学学科产生了影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基本形成之前或形成过程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已经由相关学科提出并解决了。

①历史哲学为比较文学提供了理论参照。

哲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法学研究中的进化观念,及其所用的比较研究方法,为后来的比较文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与历史学,是比较文学学科成立的理论前提;以孔德等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是对理性主义的反驳与补充,对比较文学的成立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斯宾格勒等为代表的“历史形态学”为比较文学提供了“特殊性”的理论基础。

②文化人类学为比较文学奠定了学理基础。

文化人类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更加靠近比较文学,更强调和依赖于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本身就是比较文学研究,从而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直接源头。

③比较神话学是渊源学、主题学研究的最初形态。

比较文学的渊源研究、传播与影响研究、平行对比研究等基本研究模式,在比较语言学中就已经形成了;格林兄弟及“神话学派”的民间文学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早的一种研究形态。

④文化传播学及比较故事学开传播研究之路。

文化传播学派主张通过对丰富的历史材料加以实证性的研究,来描述和勾画古代各民族文化与文学艺术之间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传播与影响。以本菲为代表的故事学研究中的传播学派,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传播研究”的最早形态。

综上所述,欧洲19世纪的历史哲学、文化人类学、比较神话故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建构,在学术视野的全球性与宏观性,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研究方法的科学实证性与比较法,学科理论建构的体系性等方面,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产生与学科的成立提供了理论支撑,奠定了学理基础。

  1. 为什么说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标志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构的完成?

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历史科学,属于国际文学关系文学史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是以史料为依据的历史学的实证研究,并排斥文学批评中常见的审美判断,这就将“比较文学”与一般的“文学比较”及“比较文学批评”划清了界限。这一界定在比较文学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比较文学”具备了“科学”的性质,并有理由、有资格成为一门科学。

《比较文学论》的第一部分是“比较文学之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是“比较文学之方法与成绩”,第三部分是“总体文学”。在第一部分中,第根简要评述了法国及欧洲的比较文学学术史,并提出了自己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第根认为是国际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即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学传播到另一个国家的史实的梳理。第根还提出了“总体文学”的概念,使他界定严格和狭隘的“比较文学”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弥补,第根还指出“总体文学”并不等于“世界文学”,它只是比较文学的一种自然的展开和必要的补充。

总体来看,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是一部论述周密、逻辑严谨的著作,系统总结阐述了法国学派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理论主张,并为比较文学建立了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梵.第根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比较文学”由“比较文学批评”的形态发展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状态。从此,比较文学结束了主要由批评家、作家来支撑的“文学批评”式的那种较为随意、较为主观、较为零散的“文学比较”形态,而演变为主要由大学教授、学者来支撑的以文学关系史研究为范围的更为系统、更为客观、更为严谨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形态,将比较文学提升到学术研究乃至科学研究的状态。

  1. 如何区分“比较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研究”两种学术形态?

“比较文学批评”是指运用跨文化的比较方法所从事的文学批评,这种批评形态多见于近代欧洲。比较文学批评的主体,是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主要基地是文坛与舆论媒体界。总体来看,“比较文学批评”还是一种“批评形态”,而不是“研究形态”。批评家们一般都没有学科自觉,“比较”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而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范畴。比较文学批评更多属于直观的、片段的、感想性的、印象性的、即兴性的、描述性的、静态的而非动态的。从“批评也是一种创作”这样的意义上说,这样的批评有时颇能显示批评家的才华,具有相当的启发性,但多数下较为随意,批评家对提出的观点不做深入的论证,不提供足够的事实材料,缺乏科学的、实证的的操作规范,因而对某些观点,人们只能意会,难以确证。

“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学院派的研究,主体主要是学者和教授,主要基地在大学,属于国际文学关系文学史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是以史料为依据的历史学的实证研究,并排斥文学批评中常见的审美判断,使“比较文学”具备了“科学”的性质,并有理由、有资格成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国际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即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学传播到另一个国家的史实的梳理。

  1. 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联系与分歧是什么?(联系不确定)

20世纪50年代后的美国比较文学,逐步实现了从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到“文学性”的比较研究,从文学范围的研究到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从文学范围的研究到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从“西方中心”到全球性的东西方比较文学乃至比较文论、比较诗学研究,这三重突破形成了不同于法国学派的美国学派。法国学派以实证主义为中心,注重事实联系。美国学派以跨文化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以理论建设为宗旨。

分歧:将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乃至文化理论联通起来,是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根本不同点。

①法国学派的研究宗旨是客观地描述史实和呈现史实,美国学派的研究宗旨就是在比较中发现文学现象内在的联系性与普遍规律,由此,美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向了文学理论研究乃至文艺学。②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从属于文学史研究,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从属于文学理论、乃至文艺学研究。③法国学派排斥文学批评,拒绝审美判断。美国学派将文学批评纳入比较文学中,将文学批评及审美判断作为文学理论与文艺学建构的基础。④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基础是实证主义,美国学派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基础则是美学与文艺学。换言之,历史性是法国学派的特征,理论性则是美国学派的特征。

联系: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从属于文学史研究,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从属于文学理论、乃至文艺学研究。这是对法国学派的批判继承,因为作为文学理论和文艺学研究的比较文学,也必须以文学史研究为基础。

  1. 为什么说中国比较文学的特色是“跨文化诗学”?

跨文化诗学就是在中外文化、人类文化、世界文化视域中研究文学、文艺学问题,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跨越、包容、打通、整合。具体说,就是跨越民族、国家、语言和文化,包容以往不同的学术方法与学术流派,打通文化各领域、各要素与诗学之间的壁垒,整合文学与各知识领域而提升为诗学理论形态。换言之,“跨文化诗学”的基本宗旨就是兼收并蓄,就是超越以往的学派分歧,而走向文化与诗学的融合。中国比较文学学派显然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学派”范畴,用跨文化诗学来概括中国文学的特征,不是作为学派的特征,而是代表了世界比较文学新时代的特征。

在当今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中,以“中外文学关系史”为主要形态的实证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成果很多。中国学者的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范围以中国为出发点,横跨东西方。中国的跨文化诗学不忘诗学本位,将史实性的传播研究与审美的影响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文学比较保持“文学研究”的性质,这些都大大超出了“法国学派”的领域;中国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受到美国学派的影响与启发,但又有别于“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平行贯通”方法的实践,使得中国学者超越了简单比附的循环,在鲜明的问题意识中,将文化视域与审美视域统一起来。

综上,中国比较文学将比较文学由一种西方的学术形态与话语方式,转换为一种东西方共有的话语方式与学术形态,真正将文学的文本属性与历史文化属性结合起来,把比较文学提升为一种包容性、世界性、贯通性的学术文化形态。中国比较文学,已经超出了“学派”的性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到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文化视域与文本诗学融合,形成了“文化诗学”或“跨文化诗学”的学术形态,使比较文学进入“文化诗学”或“跨文化诗学”的新时代,并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比较文学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学科性质与目的宗旨;第二,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第三,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是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有助于克服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倾向;“世界文学”既是指世界个民族文学的总和,也是指世界个民族文学事实上的广泛联系性,是比较文学必须具有的视野;比较文学的比较是在跨越两个以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学的比较,比较文学的比较是在不同文学系统的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联系性,并将他们加以比照、对照、参照和借鉴;“各种文学关系”指人类文学现象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联系;“跨文化研究”指跨越民族文化的研究,民族文化是相对稳定、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自成传统的文化单元。

2 世界文学:

由德国文学家歌德首先提出,是各民族文学、各区域文学在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全球化现象。世界文学概念当具有三重基本涵义:第一,作为量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是世界各民族文学史的综合;第二,作为质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是在世界上占有历史地位的、代表人类文学水平的文学;第三,作为观念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是进行文学思考和文学研究时所应持有的一种思维背景、一种思想空间、一种价值标准。世界文学史研究有两种基本模式:第一,以世界文学史的方式所进行的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第二,涉及世界文学的专题性研究。如,钱理群的《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揭示了东西方文学交流的一个侧面,是专题性宏观比较文学研究的范本。

3 国民文学:

是以国家为依据界定的文学单位。在数量上,指某个国家作家作品的总和;在质量上,指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特质的作家作品。

4 民族文学:

是以民族为依据来界定的文学单位。在数量上,指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及作家作品的总和;在质量上,则指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的作家作品。

5 区域文学:

所谓“区域”,指由若干民族和国家形成的集合体;“区域文学”,或称“文学圈”,指若干民族和国家文学形成的集合体。由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相互关联,而使某一地域内的各民族文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共通性和相似性,这就形成了区域文学。一个区域文学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地理临近,政治推动,宗教纽带,语言联系与翻译媒介。区域文学是区域特征与民族风格的辩证统一,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当今区域文学主要有东亚文学区域,南亚、东南亚文学区域,中东文学区域,欧洲文学区域,以及拉丁美洲文学区域、黑非洲文学区域、大洋洲文学区域等。

6 翻译文学:

“翻译文学”一词最早由日本人提出,指的是将原作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的文本,所形成的新的作品文本。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延伸方式。作为一个行为过程,它是“文学翻译”,即译作;作为最终结果,它是“翻译文学”,即译本。翻译文学史是文学史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并列的文学史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大体可以分为综合式、断代式、专题式和国别(语种)式四种类型。翻译文学史的研究著作如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等。

7涉外文学:

是受法国比较文学家巴柔主张的“形象学”启发而提出的概念,包含了一国涉及到另一国的所有形式的文学作品以及该作品的所有方面,包括异国人物形象、异国背景、异国舞台、异国题材、异国主题等。涉外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国界性质,是比较文学所特有的学科内容和研究对象之一。涉外文学研究着眼的根本问题是文化成见与时空视差问题。我国涉外文学历史源远流长,如东晋高僧法显游历印度后写的《佛国记》,唐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80年代出版钟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收1911年以前中国人访外国的有关著作,是近代涉外文学的重要文献资料集。

8 历史诗学:

“历史诗学”的开创者是俄罗斯的亚历山大.尼.维谢罗夫斯基。“历史诗学”即寻求“历史”与“诗学”的统一,也就是把社会进化观点、科学实证的观点、各民族文化与文学相互交流与影响的观点、各民族文化与文学具有独立自主的观点、文学艺术具有相对独立于社会历史的审美特性的观点,都有机地统一起来。“历史诗学”是在广泛比较分析各民族自古至今的文学现象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力求揭示人类文学艺术形成及共同发展规律的历史的、归纳性的、总体的诗学,即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与研究诗学问题,同时也为诗学本身的发展梳理出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性。

按照维谢罗夫斯基的构想,“历史诗学”应当包括以下一些诗学范畴和课题的研究。一、“原始混合艺术”与文学体裁的演变。二、情节诗学。三、诗歌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四、作家诗人在文学继承与革新中的作用。

9总体文学:一译一般文学。由法国学派早期比较理论家梵第根(1871-1948)提出。提出原因是:认识到陷于二元关系比较的局限和不足。1931年出版的《比较文学论》一书比较文学分为三个研究层次:国别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总体文学研究。总体文学探讨更多国家文学所共有的事实,是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展开,继承了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理想。总体文学的研究领域有:一种国际的影响,如伏尔泰主义,卢梭主义;一种思想感情和艺术潮流,如人文主义、浪漫主义;一种艺术风格的共有形式,如十四行诗、古典主义悲剧等。总体文学概念有重要价值,将文学研究领域从国别文学、民族文学扩展到多国多民族的文学比较,逐渐形成独立学科。其局限性也很明显:总体文学有着强烈的法国中心主义倾向,

基亚 卡雷

问答题

六 传播研究法与影响研究法有什么区别、联系?

一传播与影响的联系:传播是影响的一种基础,传播研究可以成为影响研究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

如,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中,鲁迅写过与果戈理同名的小说《狂人日记》,这事实能够说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是传播研究。而如果,进一步研究鲁迅是如何受到影响,受到多大影响,这就是影响研究。显然,影响研究必须以传播研究为基础。

二传播与影响的区别:影响研究与传播研究的立足点不同。

1 “影响”研究是一种探讨作家创造的内在奥秘、揭示作家的创作心理、分析作品的成因的一种研究 ,它本质上是作家作品的本体研究,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 不是外缘的、外部的研究,是立足于审美判断、特别是创作心理分析、美学构成分析上的研究。与“影响”密切相关的范畴是:“影响”与“接受”、“影响”与“超越”、“影响”与“独创”;它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不是实证,而是审美判断和创作心理分析。它主要研究“影响”与“接受”、“影响”与“超越”、“影响”与“独创”之间的复杂关系。

2 而“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不同。它是建立在外在事实和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文学关系研究 ,像“法国学派”所做的那样,本质上是文学交流史的研究 ,它关注的是国际文学关系史上的基本事实 ,特别是一国文学传播到另一国文学的途径、方式、媒介、效果和反应,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历史学的、社会学的、统计学的、实证的方法 ,是文学社会学的研究 ,属于文学的外部关系研究的范围。在“传播”研究中,除非特别需要 ,它一般不涉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判断,而只关注其传播与交流情况。与传播研究相关的重要概念是“渊源”、“媒介”、“输入”、“反馈”等等。

3例如,中国的“龙”和印度的“龙”两种文学形象的比较研究。季羡林认为“这东西不是本国产的,而是印度输入的”。但阎云翔却认为龙王龙女是接受外来影响的中国创作,不是印度那伽故事的复制品。“输入”说的立场属传播研究,影响说的立场属影响研究。这个例子有力的说明:“传播-输入”与“影响-接受”

在国际关系中是不同形态。

七 平行贯通法与平行研究法有何区别?

①研究方法的区别。

“平行研究法”包括三个研究层面。一、类同研究,是使文学现象“连类比物”、“想类相似”,从而为总结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的基本规律而提供、整理大量相似、相同或相通的文学事实。二、互衬式、比照式研究,使被比对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三、对比式、反比式研究,使研究对象处在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中。而“平行贯通法”的研究仅限于一个层面,即在类同研究中,由两项式平行研究变为多项式平行研究。

②研究模式的区别。

“平行贯通法”虽与“平行研究法”中的类同研究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类同研究是两项式的平行研究,用图式可表示为A:B→C,即通过A与B的两项式对比研究,C是指得出的某种规律、现象的新的认识。而平行贯通法的研究模式可用图示表示为:X1:X2:X3:X4→Y。被比项由两项变为多项,X1、X2、X3、X4……表示不同民族、不同语音、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同类材料,Y则表示研究者的新的见解。在这里,“平行研究”不再是“平而不交”的研究,平行的两条线“=”形变为“#”形,这就是贯纵横交错的“平行——贯通”研究。

③从研究的结果来看。

“平行研究”的类比研究,A:B→C式方法比第一种方法a:b=a+b有了质的飞跃,但仍是单文互证,没有摆脱A与B的两项式比较。它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但往往由于材料的两极性,而缺乏由众多事实材料而提炼为规律性见解的基础,C部分,也难免是用有限的事例来证明众所周知的或没有多少创建的平凡的见解。而平行贯通研究则克服了这一缺陷,它是多项、多极的旁征博引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同类事实和相关事项,做尽可能多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可以得出规律性的、有理论价值的新观点、新视角或新结论。

4平行贯通法是最高级的平行比较模式,在钱钟书的《管锥篇》得到成功运动。钱钟书的研究是跨文化的贯通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如,《通感》一文,研究中外诗歌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互相打通的“通感”现象。他列举了中国和西方很多国家的诗歌,表明通感是人类诗歌的共同现象。这里的研究不再是单文互证,而是多项、多极的比较研究。可见,贯通研究不同于平行研究,它需要科学的实证,需要丰富的文献支撑。

八 超文学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区别何在?

①从概念上来看,“超文学”研究是指在文学研究中,超越文学自身的范畴,以文学与相关知识领域的交叉处为切入点,来研究某种文学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其研究范围超越了文学,但立足点在文学的研究。“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研究,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的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立足点不在文学的研究。

②从研究方法上看,“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各门学科中通用的研究方法,并不是文学研究的专属方法;“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而不是有比较文学研究才使用的方法。而“超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专属方法,而且是比较文学研究才使用的方法。跨学科研究必须同时是跨文化的研究,那才是比较文学,才是“超文学”的研究。

③从研究对象上看,跨学科研究只是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是一般跨学科研究的原理层面上的东西。而“超文学研究”的方法不是总体性地描述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一般关系,而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具体的问题出发,研究有关国际性的政治事件和政治运动、军事与战争、哲学与宗教等,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时代的文学,甚至全球文学的关系问题。

④从研究范围上看,同跨学科的研究相比,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方法的范围是有限定的、有条件的。与文学相对的被比的另一方,必须是“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事件”,这是比较文学“超文学”研究得以成立的前提和基础。“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事件”不同于“学科”,“学科”本身是抽象的、人为划分的东西,是科学研究的范围与对象的圈定,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与课题本身,而“”或“”可以被划分为某一学科内,但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

5从实例中也可以看出跨文学研究与超文学研究的区别。如,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我国最近完成的“夏商周断代研究”课题,以及我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就是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成果。超文学研究的例子有研究红色30年的共产主义政治细想对欧美文学、亚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研究丝绸之路的经济活动对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中东地区乃至古罗马帝国文学的影响等。可见,是否“跨文化”是区分跨学科研究与超文学研究的关键。

九 比较文论等于比较诗学吗?

概念 研究目的与宗旨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方法“比较文论”与“比较诗学”虽然都是比较文学的分支学科,都涉及到比较的研究方法,都涉及对文学的理论性的归纳与概括,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从概念上看,比较文论是对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而“比较诗学”概念20世纪法国学者艾金伯勒在《比较不是理由》一书提出,是在对具体文学现象进行细致比较之后总结出的某些系统与规律,是以探讨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为目标的比较文学研。它与比较文论研究不同,不是文学理论本身的比较研究,也不是形而上的推论与演绎。

②从研究对象上看,比较文论研究的是历史上已有的关于文学理论的学说,对已有的文学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诗学是以探讨人类文学共同规律为目标的比较文学研究。他有两个方面。第一,比较文论,即各国世界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从概念、范畴和命题入手,来总结、检验、并借鉴吸收现有文学理论家对文学规律的认识。第二,对各国文学总体的美学风貌和共同美学规律的认识。他需要从文学史、从作家作品出发,从微观分析上升到宏观概括。

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以文学为思考对象、以概念、命题与逻辑为手段的思维活动,比较文论需要从概念、范畴和命题入手,来总结、检验、并借鉴吸收现有文学理论家对文学规律的认识成果。而比较诗学包括比较文论研究,它需要从文学史、从作家作品出发、从微观分析上升到宏观概括。

4从研究目的及结果来看,文学理论以探讨文学的规律为己任,但探讨者不可避免的局限,决定了这种探讨只能是特定角度、特定层面、特定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反映的是文学理论家对文学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并不就是文学规律本身。比较诗学的研究则要揭示人类文学在精神上横向的相通性,旨在寻找出跨文化的共同的文学规律,建立起“共同诗学”。

5我国的比较诗学研究却片面地将比较诗学等同于比较文论。而在具体的研究中,严重偏向于中西比较诗学,而没有将中国以外的东方是学纳入比较诗学的视野。这是需要认真加以反思的。中西比较诗学声势颇大,王国维、朱光潜等做了开拓贡献,近二十年有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以及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而研究东方文论的著作,只有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曹顺庆《东方文论选》等几种。东方各国有着丰富的诗学遗产,需要深入研究。

十 翻译文学的研究包括哪些?

“翻译文学”一词最早由日本人提出,指的是将原作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的文本,所形成的新的作品文本。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延伸方式。作为一个行为过程,它是“文学翻译”;作为最终结果,它是“翻译文学”。翻译文学研究内容有两方面:一,对翻译文学理论(译学理论)的研究;二,对翻译文学史的研究。

(一)翻译文学理论是对翻译文学的经验与方法、对翻译及其特性、规律的总结,对翻译家即作品的判断、赏析与评价。它着眼于比较文学,主要阐发总结四个方面:

第一,翻译家、评论家、读者对翻译文学的性质与特点的认识。

第二,翻译文学在文学交流中的作用、局限与特性。

第三,文学翻译过程中翻译家所发现和总结的国别文学的不同风格特征。

第四,从翻译文学的原则、标准与方法论中看其比较文学的价值。

中国翻译文学历史悠久,尤其是对佛经文学的翻译。如,东晋翻译家道安翻译佛经时,提出“三不易”、“五失本”的理论,指出翻译佛经时不能失去原作的本来面目。之后翻译家鸠摩罗什也提出相同问题。这揭示了翻译过程要忠实原作。

(二)翻译文学史研究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根据研究范围、角度不同,翻译文学史大体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综合性的翻译文学史,即全面的论述我国译介世界各国文学的历史,展现翻译文学发展的概貌。如,陈玉刚《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稿》。

第二种类型,断代性的翻译文学史。如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第三种,专题性的翻译文学史,如梁启超的《翻译文学与佛典》。

第四种类型,只涉及某一国别的、某一语种的翻译文学史,如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

2 翻译文学史的内容要素有六个:时代环境,作家,作品,翻译家,译本,读者。其中译本是翻译文学史着重关注的。

3 翻译文学史应该解决的主要有四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译?即选题动机问题。第二,翻译的是什么?即介绍和分析原作如何被转化为译作。第三,翻译的怎么样?涉及语言技巧层面与文学层面。分析评论语言层面时,要有历史感。如,鲁迅、周作人从日文“直译“过来的译文,不能用今天成熟的现代汉语去苛求。文学层面,其基本标准是看译者能否准确的传达出原作的风格。如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译本语言极为纯属。第四,译本有何反响?即观察文学家与一般读者的反映。

十一 什么是宏观比较文学,它与微观比较文学的关系?

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总体、从微观到宏观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中,具体的、个别的、微观的研究是基础,而在基础之上,需要总结规律,提升本质,抽象概括,把握全貌,从而进入更高级的宏观研究的层次。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尤其需要这样的从微观到宏观的层次。

1宏观比较文学的界定是: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它以平行比较方法总结概括各民族文学的特性,用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方法揭示多民族文学相互联系的区域性,探讨世界各国广泛联系而形成的全球化、一体化,并研究其发展趋势。与微观比较文学不同,宏观比较不关注具体的个案问题。宏观比较文学要避免泛泛而谈,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

如,美国当代文化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将日本的文化模式归纳为“菊花”和“刀剑”,用基本象征物来概括文化模式。受其启发,王向远老师用“沙”概括阿拉伯传统文学的三个特色,用小巧玲珑的“偶人”概括日本“以小为美”的特征。

2 宏观比较文学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层次,是“民族文学”或“国民文学”的研究。

在单一民族的国家中,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具有同一性。如,法兰西民族文学就是法国文学,德意志民族文学就是德国文学。在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如中国、印度,民族文学小于国民文学;而阿拉伯民族文学则包含二十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学。

第二层次,是区域文学研究。

区域指有若干民族和国家形成的集合体。一个文学区域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一地理临近,二政治密切联系,三宗教纽带,四语言联系和媒介。古典文学时期,世界文学格局大体形成四个文学区域,即汉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学区域,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文学区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纽带的中东文学区域,

希腊、希伯来文化为源头的欧洲文学区域。

第三层次是世界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史研究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世界文学史的方式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二是涉及世界文学的专题研究。如,钱理群的著作《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揭示东西方文学交流的一个侧面,是世界文学专题性研究的佳作。

3微观的文学关系,指国际文学关系中的具体事件、具体事实以及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的关系。其对象范围绝大多数是双边关系,即在范围上只涉及两个国家。微观比较文学是对具体文学现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具体作家作品、局部文学现象为研究课题,着眼于具体的、局部的、个案的问题。微观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个案的,难以提升到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已有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大部分属于这种微观比较文学的研究。

如,王向远《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一书收录了大量微观比较文学论文。有研究中外作家诗人交往关系的,如《李白与日本诗人晁衡》;有研究中国某一作品在外国传播的,如《金瓶梅在法国》,等等。

又如,《司马迁《史记》及其在日本的传播》一文,着眼于个案,没有上升到世界文学层面,但微观价值很高。

4微观比较文学与宏观比较文学的区别,不仅在于研究视野的宽窄、研究对象的大小不同,更在于有没有世界文学的观念,有没有世界文学的视野,有没有世界文学的眼光。区分微观与宏观比较文学的关键依据,是是否具有世界文学的概念、视野与眼光。

如,研究二战期间各国战争文学的繁荣时,要自觉地将国别文学至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才能有效把握各国在法西斯战争年代时文学的状态。

5总之,宏观比较文学与微观比较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中两种不同分野、不同层次。微观比较文学需要宏观比较文学的广阔世界视野,宏观比较文学也需要微观比较文学的具体翔实的实证材料。微观比较文学是宏观比较文学的基础,宏观比较文学是微观比较文学的擢升。

十二 民族文学如何发展到国民文学?

1民族文学概念:是以民族为依据来界定的文学单位。数量上,指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及作家作品的总和;质量上,只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特质的作家作品。如,德意志民族文学具有追求强权的普鲁士精神、勇于思辨的希勒式风格。

2国民文学概念:是以国家为依据界定的文学单位。数量上,只某个国家作家作品的总和;质量上,指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特质的作家作品。如,中国文学包含古代文学与近现代文学,拥有《诗经》、《史记》等众多深厚价值的作品。

3作为两个概念,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有时候是重叠的。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具有同一性。如,法兰西民族文学就是法国文学,的意志民族文学就是德国文学。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文学小于国民文学。如中国、印度、俄罗斯。一个民族分成多个国家时,民族文学大于国民文学。如,阿拉伯民族文学包含了二十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学。

4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在现代主权国家,通过政治认同、共同的经济社会活动,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性逐渐同化为统一的国民性。民族的现代化就是国家化,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古代文学、中古文学比较研究多用民族文学为基本单位;近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多用国民文学为基本单位。

十三什么事基本象征物,如何用它来概括一个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特性?

1“基本象征物”是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大量运用的,指的是以他的直觉的、观相的、审美的方法,通过整体的鸟瞰方法和同源的类比方法,为每一种文化找出了一种所谓的基本象征。如,希腊罗马文化的原始象征是有限的实体;西方文化的原始象征是“无穷的空间”;古希腊文化的原始象征是“道路”;阿拉伯文化的原始象征是“洞穴”;中国文化的原始象征是道,等等。虽然这些“基本象征”物的抽象与解说大都失之于晦涩难解,但却在文化多元主义的基础上,为各民族文化的对等比较提供了前提。而且,所谓“基本象征”的发现与概括本身,更以其直觉的审美性与相当浓厚的文学趣味,对比较文化学及比较文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具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

十四如何从宏观比较文学的角度概括中国文学的文化特性?

从宏观比较文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本质差异,即中国文学的根本特性,可以从两方面看:第一,中国文学的文化特性;第二,中国文学的审美特性。

1中国文学的文化特性首先表现为:官吏作家化与作家官吏化。

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官吏都能诗善文,中国古代的作家,不能称作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作家,只能称为“作者”,出于实用和娱乐消遣的需要才从事诗文写作。

其原因有:第一,社会阶层机构的单一性、单纯化;第二,科举制度。

其后果是:第一,作家人格不独立,思想不自由;第二,以政治功能来评价和衡量作家作品,诗文受到重视而小说词曲遭到轻视;第三,伦理教化传统;第四,作品数量相对较少;第五,风格老道圆润,缺乏青春朝气。

例如,中国的社会结构是政治与宗教合一,权利与权威合一,官民合一,有文化修养的人只能通过科举投身仕途。作家流露自由思想便会遭到惩罚,如司马迁遭受宫刑,明清许多作家死于文字狱。作品也承载着“文以载道”的伦理教化,充满政治热情。并且,中国古典诗文推崇苍劲、朴质、含蓄蕴藉之美,呈现老年人的达观与老练,缺乏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

2 现实主义态度。

中国文学的现世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温带地区农耕民族脚踏实地、讲求实际、不假幻想、不追根究底、遵循习惯与信守常识的作风与性格。汉民族关心人生、社会及其伦理秩序,而不关注形而上的问题。如,儒家思想鼻祖孔子回避思考形而上的问题,说“未知生焉知死”,对鬼神的态度是“敬神而远之”,“祭神如神在”。

现世主义精神表现为,中国上古神话是“人间本位”的,崇拜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是一种“反神话叙事”。这与希腊罗马诸神不同。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人物都是氏族首领,是神话了的人类英雄。

“反神话叙事”的后果为:第一,史传文学的发达。中国实用理性的过早成熟,使神话叙事过早中断,而很快进入“求实直书”、“书法不隐”的史传年代。如,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认为,中国“唯史学最为发达。”

第二,戏剧与小说发育的迟缓。中国戏剧是无源之水,直到文化鼎盛的唐代还处在“参军戏”的幼稚阶段,比希腊戏剧晚熟3000多年。汉民族认为小说史不登大雅之堂的道听途说,发展也同样迟缓。

第三,抒情文学高度发达,叙事文学薄弱。中国文学抒情,在诗歌领域,表现为抒情诗的高度繁荣,而叙事诗即为缺乏,长篇叙事诗尤为少数。只有《石壕吏》、《琵琶行》等少数叙事诗歌。

3 非个性主义倾向。

个性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中国作家习惯以社会性取代个性,一方面更多的描写社会,另一方面描写个人时将个人社会化。中国文学的非个性主义倾向原因有:

第一,与中国作家缺乏对复杂奥妙的个体灵魂和个人内心宇宙的探索密切相关。中国作家擅长描写人的社会性,而拙于人性自身的表现。如,哲学方面,老庄思想主张个体的绝对自由,失去对社会人生的终极关怀,没有灵魂的挣扎呐喊。再如,诗歌领域,古代诗文呈现温柔敦厚的风格,诗人内心极力寻找平静,很少有痛苦挣扎。表现在小说领域,就是伦理学的善恶二元定位,如《三国演义》将曹操的行为定为天性之恩,《水浒传》将人物行为定位社会逼迫与利害权衡。

第二,与中国作家缺乏自我解剖意识、不习惯正视与凝视自我有关。西方文学受基督教原罪论和忏悔性的影响,作家表现出充分的自我解剖、自我忏悔精神。而,中国官吏化的作家喜欢以道德楷模自居,在诗文中永远是冠冕堂皇、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拒绝解剖自我。如,屈原是公认的忧国忧民的殉道的文人士大夫的形象。《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至今众说纷纭,《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都不清楚。

十五如何概括欧洲主要国家(英法德俄)的文学特性?

六 英国文学的特性

1 帝国叙事诗英国文学的首要特性

英国作为最早海外扩张和殖民的国家之一,大英帝国的形成与衰落在英国文学有完整体现,称之为“帝国叙事”。如,笛福《鲁兵逊漂流记》是英国写实主义长篇小说开山之作,以海外探险和殖民为主题。之后出现众多表现对外扩张的探险小说,大英帝国自豪感和扩张意识登峰造极。如,夏绿蒂勃朗特《简爱》中的人物大多来自殖民地;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主人公欣然移民澳大利亚等。

2 “乌托邦文学”“反面乌托邦文学”是英国文学的特有传统

首先,“乌托邦文学”是英国人对国家政治蓝图设计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它是一种政治文学,对未来的国家政治和世界政治加以畅想和预测。“乌托邦”一词由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提出,意思是“虚构的理想国度”,对英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如,培根的《新大西岛》描写岛屿上的机构和习俗,是培根设计的理想国度。此外,诗人骚塞、柯勒津治、雪莱等都表达了乌托邦理想。

其次,“反乌托邦文学”是用幻想、讽刺的方式否定与乌托邦相反的现象。如,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记》主人公游历各种离奇国度,否定了不良现象。如,赫胥黎《美丽新世界》展示了未来社会骇人听闻的可怕景象,批判社会不良现象。

英国乌托邦文学史为英国政治的未来展望,表现了英国人在政治制度上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反乌托邦文学则对政治上的极权主义走向敲响警钟。

3 经验主义是英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首先,英国文学的经验主义表现为:英国作家喜欢描写自身经验,而不愿描写观念和情感。文学作品与英国人的行为实践有关。如,表现海外扩张的作品,是大英帝国对外扩张的展现;表现乌托邦理想的作品,是英国人政治实践的产物。

其次,英国文学的特色是写实主义。英国作家追求注重细节真实的写实主义。如,莎士比亚最早、最彻底运用写实主义。莎士比亚摆脱“三一律”的限制,追求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法国文学特性

①、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性。

历史上,法国社会始终有着深刻的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斗争,各种社会势力之间相互“争吵。这一方面,引发了法国内部更多的斗争和分裂,另一方面,却造成了法国文学的生动性和丰富复杂性,使法国成为一个充满自由、活力、创造力和魅力的国家。法国文学特性表现在:第一,法国文学在写作的创新性、挑战性、论辩性反面远远胜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第二,法国作家大多同时又是批评家和理论家;第三,法国文坛众声喧哗的局面;第四,法国文学关注现实精神。

比如,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长篇大论,极为善辩。卢梭《爱弥儿》、伏尔泰《老实人》等哲理小说充满大量的思辨论战。并且,18世纪的启蒙主义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狄德罗,20世纪的萨特,首先是哲学家,然后才是文学家。并且,法国文坛众声喧哗,辩论不断。如原为好友的卢梭与伏尔泰,因文学与政治问题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最后发展为人生攻击。

②游走于“政治夹缝”是法国文学的独特风景

法国社会阶层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存在教权、王权、贵族、资产者等不同阶层,各阶层之间长期论战。这使得法国在重重复杂的阶级关系、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夹缝”。作家可以在各阶层之间找到容身之处,如,人文主义之父拉伯雷的《巨人传》,第一二卷出版后被教会判为禁书,但在王权的支持下又成功出版第三卷。这些政治夹缝给了作家较多的回旋余地。

③追新求奇是法国文学嬗变发展的特征。

法国人喜欢奢侈排场、浪漫风流的生活方式。作家个人私生活更以放肆放荡著称。法国文学史的基本特点,是在文艺复兴后的500多年的文学进程中,作家作品标新立异,思想流派争奇斗艳,理论论证新见迭出,这使得法国成为近现代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大部分思潮、新观念的策源地。如,伏尔泰、卢梭、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萨特、缪塞、杜拉斯等等,几乎每个作家都有情人。并且,很多新的文学样式诞生法国,蒙田首创随笔文体,卢梭首创教育小说《爱弥儿》,又在《忏悔录》中首创自传体文学。

德国文学的特性:

①普鲁士精神:德国文化的心魂。

普鲁士精神是以德意志国家主义、日耳曼种族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其首先反映了德国人渴望统一和国家强盛的强烈愿望,其次也表现为残忍与好战的军国主义,还表现为最高权力者的绝对权力,以及大多数国民的无条件服从。表现在精神层面,是对观念性、纯粹性与绝对性的追求。对普鲁士精神的坚持形成了德国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严肃严谨、喜欢深度思考、擅长抽象思维。

如,《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一书,认为德国为克服政治、文化的分裂状态常常借助非理性的力量。路德维希认为希特勒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德国现象,反映了德国人习惯于臣服独裁者。

②“席勒”式风格:文学的哲理化与观念化。

德国作家认为,文学作品是表达思想观念、哲学主张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审美不是根本目的。哲学化观念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从抽象人性、终极意义上描写世界、表现人生。“席勒式”是“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了现实主义的东西”,就是把人物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文学形式上,作品结构散漫,小说结构和情节不集中,不紧凑。

19世纪初期的德国浪漫派小说最能体现席勒式德国小说的特点,作品有《路琴德》等。德国文学哲学化、观念化在文学思潮上的归结点,是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文学。以卡夫卡为代表,重抽象,重概括,重象征,彻底将文学加以哲学化、观念化。表现主义处理人物时,只加以类型化,如“儿子”代表革命,“父亲”代表保守者等。

②浮士德原型: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

德国文学在描写人与人生时,喜欢采取纵深模式,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因此喜欢纵向地描写个人的成长与命运。这种模式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骑士文学。16世纪,民间出现了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故事。1587年,一本名为“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出版,使表现人生终极意义成为此后德国创作的首要主题。探究人因为什么而活,怎样活才有价值,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如,莱辛、克林格、歌德、海涅等作家一再取材浮士德的传说进行创作。探索个人成长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成长小说是浮士德原型的一种变体与延伸,最早的作品是《痴儿西木传》。

俄国文学特性

①东方与西方的两面性格。

俄国地理上的东西交汇,宗教上双重信仰,种族上东西皆有,这导致俄国人具有东西方文化双重优势,同时有缺乏东西方最根本的东西,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双重性。思想文化上的二重性表现为:专制与自由、暴力与人道、个人主义与盲目服从等。思想的矛盾导致精神生活的极端性:虚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派、民意党、共产思潮、大国沙文主义等等。俄国作家有着非理性、爱走极端的性格,往往以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决斗。

如,普希金1819年开始热衷于决斗,卷入十几次未遂决斗,最终死于决斗。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作家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决斗的边缘。

②人民性与沙皇情节的悖论。

作家既有人民性,又有浓厚的专制主义思想;既有忧国忧民的平民主义意识,又崇尚极权专制。人民性表现为:作家用文学形式反对封建农奴专制,呼吁农奴的解放,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呼声。“沙皇情节”指俄国人意识深处对国家极权和极权人物的崇拜。沙皇情节有两个表现:第一,歌颂君主、领袖;第二,在作品中描写榜样。

从15世纪开始,俄国文学史中大量作品宣扬君主专制和皇权思想,如《韵体诗》《百花园》描绘理想的君主形象,赞美俄国专制制度。19世纪,具有一定反叛精神的普希金也热情颂扬沙皇。十月革命后,沙皇情节在苏联文学中不但没有断绝,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歌颂对象变成了革命领袖列宁和斯大林。并且作品中描写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热爱当、热爱社会主义苏联的英雄人物大量出现,成为特色。如,高尔基《母亲》中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等。

③我多余,我有罪,我忏悔。

在世界文学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学家整体上遭受过像俄国作家那样多的、那样深重的苦难,也没有一个国家在那么长的时间中持续不断地对自己的作家实施过那样多的屠杀、监禁、流放、驱逐等迫害行为。这导致作家干预社会、暴露黑暗、反抗专制的“人民性”淡化,转向描写个人世界,表达内心深处“我多余”的感觉。这种消极心理形成俄国文学史上所谓的“多余人”文学形象系列。如,《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等。

‘我多余“感受上升到宗教层面,就产生罪恶感和忏悔意识。忏悔意识深入俄罗斯文学中,主要表现为作家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和深刻的自我分析。如,赫尔岑认为。果戈理的两部作品《钦差大臣》、《死魂灵》是“现代俄国可怕的忏悔。”《复活》中聂赫留朵夫感到马斯洛娃的堕落与自己有关,而深深忏悔。

十六亚洲文学的区域性是如何形成,如何表现的?

亚洲有三大文学圈: 东亚地区的汉文学圈、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印度文学圈、西亚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文学圈。这三大文学圈既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具有相互关联性与相互重叠性。三个文学圈以宗教传播为驱动力 ,各自不断地从中心向外延伸扩散 ,最终在各自的边缘处互相叠合,最终“三块连成一片 ”。由此,亚洲文学区域得以形成。亚洲文学区域则呈现出“三点扩散、渐次重叠 ,连成一片 ”的特点,在结构上犹如三个边缘相接的圆环。

 (一)汉语文是东亚各国传统文学的血脉

汉文化在东亚文化中具有核心辐射作用。表现在:第一,大陆地区对周边少数民族逐渐影响与同化。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折服于汉文化,形成汉文化本土区。

第二,周边民族对对汉字汉文的引进、改造与使用 , 是“东亚汉字文化圈”形成的先决条件。如,当时没有民族文字的韩国、日本、越南直接使用汉字,并利用汉文进行文学创作 。第三,汉语及汉文学对东亚各国文学的影响,体现在语言文体层面和作品题材层面。东亚各国模仿汉语言与中国文学文体进行创作。如,8至 10世纪日本的奈良与平安两朝,贵族汉文学,以宫廷为核心 ,以汉唐文学为模仿对象 ,用汉文修史 如(《日本书纪 》),用汉文作文(如《经国集 》、《本朝文粹 》、《本朝续文粹》)等 ,用汉语赋诗(有《怀风藻 》、《文华秀丽集 》)等。东亚各国运用中国题材进行创作。如,日本有中国题材的《唐物语》短篇物语集。朝鲜,18世纪著名的文人长篇小说《谢氏南征记》、《九云梦》等都以中国为题材。

(二)印度语文是南亚东南亚文学的母体

首先,语言文学是南亚和东南亚半岛地区各国文学的共同母体。例如,斯里兰卡(原称锡兰)岛上的两个民族最早是从印度迁移过去的,从印度传去的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也占据着统治地位。又如,内陆国家尼泊尔自古就属于古代印度文化版图的一部分。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是尼泊尔人。

其次,佛教在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确立主导地位,佛教文化对东南亚半岛地区的影响更加强大。例如,比如柬埔寨、缅甸等国书面文学的源头都是刻碑记事的“碑铭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无不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三)伊斯兰教是中东文学一体化的纽带

公元 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创立 ,将这一广大地区统合起来 ,有了统一文化和繁荣的文学创作 ,并形成相对完整统一的文学区域。可以说,伊斯兰教与建立在伊斯兰教基础上的阿拉伯帝国 ,既是西亚中东文学的基础 ,也是该地区各国文学一体化的纽带。

例如,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对波斯文化与文学的改造与同化是典型表现。7世纪中期被阿拉伯征服后,在宗教信仰上,波斯人改变了自己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信仰而改信伊斯兰教。在语言方面 ,波斯人所使用的中古波斯语受到了强烈冲击,而蜕变为现代波斯语。

(四)“三块连成一片 ”形成亚洲文学区域

东亚地区的汉文学圈、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印度文学圈、西亚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文学圈。这三大文学圈既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具有相互关联性与相互重叠性。形成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丝绸之路的东西方贸易;第二,主要得力于佛教与伊斯兰教的传播。

例如,中国西汉末年来自印度的佛教 ,向北传向中亚,东汉末年 ,再由中亚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唐代,中国将大量佛经译成汉文 ,并将佛教一定程度地中国化之后 ,再向朝鲜、日本与越南北方地区做二次传递,从而在东亚文学圈内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学传统。

十七 欧洲文学的区域性怎样形成的?

欧洲文学是一个具有广泛联系性与相同性的文学区域。古代二希文化与文学的对立互补、冲突与契合,为欧洲文学区域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为推动力近现代欧洲文学的连锁共振,进一步强化了欧洲文学的区域性。欧洲文学区域具有“两点(希腊、希伯来)连成一线”的“同源、单线演进 ”的特征 ,呈现“y”状结构。

一 欧洲文学的二希源头及其会合。

1二希文化即希伯来——神教文化和古希腊——罗马的自然宗教与世俗文化。二希文化有着不同与对立:希腊文化是个人主义的文化,希伯来文化则是神本主义的文化;希腊文化是以人性本能与原始欲望的满足为旨归的文化,希伯来文化则是限制人性欲望,并将此视为罪恶的“原罪”文化。

如,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行动,有很强的叛逆精神、自由意识和主体意识。他敢于违抗天地宙斯的意志,盗火给人类、他勇敢善战,热爱自己的民族。古希腊文学中有很多这样的英雄。

希伯来神话则认为人的意志无足轻重,一切都是神的赐予。如,《出埃及记》中,西伯来人的民族英雄摩西带领战士突破千难万险逃出埃及,返回家乡。摩西表现出来的英勇与智慧不过是神力显现而已,真正的英雄不是摩西本人,而是上帝。《希伯来圣经》中唯一神耶和华只是一种抽象的理性与权威的象征,不喜欢逞纵原欲的人。如,历史参孙力大无比,被授予神力。但参孙有着希腊英雄那样的纵情享乐的习性,贪恋美色,最终被挖掉双眼,备受折磨。

2二希文化的契合点:第一,都强调理性与节制。希腊文学艺术追求秩序、匀称和节制。如,苏格拉底、奥德赛等充分享受生活,节制有度;俄狄浦斯王等则缺乏节制和均衡,傲慢自负,招致毁灭。第二,希腊人的命运观念与西伯来人的上帝观念有某些相同性。希腊人的命运是由一种神来决定的个人无法摆脱的宿命,《希伯来圣经》中人世发生的一切也都有上帝操控和导演。第三,古罗马时代,罗马帝国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与希伯来的民族主义之间的契合。古罗马人崇尚文治武功,演化处对集权国家的崇拜和对自我牺牲的集体主义与国家主义精神的推崇。

3二希文化互相融合,共同创造了公园4世纪新的基督教文化。欧洲中世纪文化就是整个欧洲基督教化的过程,为欧洲区域性性形成奠定基础。

二 中世纪三种文化的融汇与欧洲文学区域的形成。

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基督教对南下入侵的日耳曼人、北欧地区未迁徙的日耳曼人、东欧地区的斯拉夫人逐渐征服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文化就是整个欧洲基督教化的过程。整个欧洲使用一种语言——拉丁语,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是宗教文学。包括圣经翻译文学,赞美,祈祷,忏悔的诗文等。

三近现代欧洲文学的多元统一与连锁共振。

首先,拉丁文是欧洲各民族语言的共同母体,使欧洲语言在差异中有相当的共通性。

其次,欧洲各国在政治、经济、宗教、战争、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交流与联系,加强欧洲区域文学的整体性。

第三,文学思潮是联系欧洲近现代文学最有力的纽带。思潮运动的基本路径是,几乎都产生于欧洲西部和南部,“西南风”(英、意、法)向东北方运动。文学思潮所推动的欧洲文学区域性,表现为多元统一、连锁共振的特征,文学主题题材上都具有区域性特征。

如,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思想文化上的一次巨大深刻变革。文艺复兴结束了政教合一的基督教统治,拉丁语也逐渐被各种俗语取代。文艺复兴早就欧洲文学的多元化,强化了欧洲文学的区域性。

1

2 另一方面,二希文化在欧洲文学的融合,也表现为希腊人本主义的原欲文化与希伯来的神本主义的原罪文化的冲突与互补。

三 : 清华2012比较文学考博试题

刚刚去北京参加了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博士生考试,考题倒是不难,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也给以后要考的童鞋们做个参考哈。[www.61k.com]
1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艺术成就。15分
2试述艾略特《荒原》在现代诗歌史上的意义。15分。
3谈谈互文性理论以及它和比较文学研究的关系。20分
4说说“汉字圈”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一个分析单位的可能性和意义。20分。
5以《包法利夫人》或者《情感教育》为例,论述福楼拜小说叙事艺术上的成就。30分。

四 : 比较文学试卷整理

A卷

一、名词解释(5句话)

1.渊源学

梵〃第根把对作家和作品及其源泉的研究称之为“源泉学”,今人译为渊源学。(www.61k.com]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也就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基,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思想、主题、风格和艺术形式来源,是一种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例:孙悟空、十四行诗。

从渊源学的研究分类来看,可分为游记、口传和笔述三种;从方法上来看,又可以分为空间与时间、个体与集体,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渊源学研究的系统。梵〃第根将渊源的方式分为五种:笔述渊源、口传渊源、印象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2.影响研究

在超越国家、语言、文化界限的基础上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学之间基于事实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比较文学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历史实证研究方法。它在一定历史中发生影响的作品、影响的接受者、影响的产生过程、传递的途径以及所产生的文化效应等。具体内容可以是一个运动、一代文学对接受者文艺创作思想方面的影响,也可以是一国文学在艺术形式与技巧方面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影响研究的主体涉及放送者、媒介者和接受者及其相互作用。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3.文类学

又译为文体学、风格学和体裁学,是指从跨民族、跨文化、跨文类的角度对文类自身的特点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共时或历时两方面的研究探讨。文类学的总体研究包括了对文类的定义、特点、划分、起源、演变和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的具体探讨。具体研究形态有:1、某一体裁的形式的跨国界演变,如对十四行诗、教育小说的演变进行研究。2、同类体裁的跨文化对比,如中西诗歌的比较等。3、中西文类观的单向或者双向阐发。4、缺类研究。文学史上不少问题只有从文类学角度才能发现其独特意义;文类学研究的困难首先表现在文类划分的困难。

4.套话

套话原指“铅板”,陈规旧套,最早由美国学者瓦尔特首先把它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定义为“我们头脑中现存的形象”,将套话和形象建立了联系,成为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专指以一成不变的表现方法,把人物形象固定在某种生硬而呆板、经久不变的模式中的形象。一个单一形态或单一语义的具像一旦成为套话,就会固定成一个结论潜入民族的深层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族人民对异国异族的看法,它是文化的概括、文化标志的缩影。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套话具有高度浓缩性、意义的相对稳定性、隐喻性和生命限度。研究套话是形象研究最基本、最有效的一部分。

二、简答题(15句话)

1.比较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卷整理

①通过比较来更深刻地认识自身文学的特质和文化个性、审美心理。(www.61k.com) 比较是判别事物、认识自我的手段、方法。

哈贝马斯:互为主观。

史诗问题、悲剧问题、中西悲剧的不同特点、中国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中西爱情诗歌比较

②揭示共同文学现象的不同文化意蕴

如《变形记》对《促织》的新认识。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自然诗歌的比较,可以发现他们诗歌背后的自然观和哲学观。 ③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提供参照系统

如中外文论史上对“什么是诗”的探讨

诗言志。——《尚书〃尧典》。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 ④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照现作品遮蔽的因素。

在异质文化语境中会对作品有新的解读,发现作品中被忽视或未能看出的因素。 如美国学生对李白《赠王伦》、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鲁迅《故乡》的解读。 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在文化系统之间,文学传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有效的对话关系,为人类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不同体系的文化互识、互补、互鉴做出努力与贡献。

2.影响的类型有几种

①正影响: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播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影响;同时,它并未因自己的优势而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国家在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如:中国汉唐文化、文学,朝鲜、日本: 文字、文论、留学生、木屐。

(外来文学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文学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②反影响: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如对《红与黑》的批判。

(通过批判外国文学,从而支持本国文学固有的某种趋势,起着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作用)

③负影响:接受者以选择的态度,从影响者处吸取反传统的因素,以创作出与影响者完全不同倾向的新文学。如:鲁迅《摩罗诗力说》“恶魔诗体”。 (外来文学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以开创本国文学的新局面。)

④超越影响: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出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如英国伏尼契的《牛虻》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一个作家在外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他在国内的地位。)

⑤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回返到放送者国家的现象。 如:中国古代文学:意象—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诗人—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80年代意象派论争。

(一个国家内某作家的作品,在国外取得重大影响,然后反过来影响本国的文学发展。)

⑥虚假影响: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如:荷兰的高罗佩的侦探小说《狄公案》。

⑦单向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如:古希腊文学-罗马文学,希伯来文学-西方文学。

⑧双向影响: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如:中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卷整理

日文学,中法文学。[www.61k.com)

⑨直接影响:一国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文学,其间没有插入其他作家或作品等媒介者。如:果戈里《狂人日记》(1834)-鲁迅《狂人日记》(1918)。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⑩间接影响:一国文学影响另一国文学,其间经过了其他作家或作品以各种方式作为媒介。 如:印度佛典文学-中国志怪小说、传奇小说-日本物语文学。 ⒒精神气质影响

⒓框范影响

三、诗歌比较(2000字)

My Lost Youth 和蒋捷《虞美人》、辛弃疾的《丑奴儿》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卷整理

B卷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在世界文学的视域里,以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是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即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视野的文学研究),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族际性、语际性、科际性、汇通性的特点。[www.61k.com]其研究宗旨是揭示民族文学特色,寻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以“历史文化类型相似”为基础可分为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三大类(归根结底比较文学是影响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三种关系:历史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和学科交叉关系。

2.主题学

主题学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领域,首先起源于19世纪德国学者,如施莱格尔、格林兄弟等对民俗学的研究。它是对于主题的比较研究,研究主题与题材、母题、人物、意象等的关系,并着重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具有抽象性、丰富性和矛盾性。主题学研究范围主要有:题材研究、母题研究、人物类型研究和意象研究等。

3.形象

形象学中所指涉的形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形象,而是指各国文学中描写、塑造出来的“异国”形象,这种形象的产生与两个相关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关,体现了一种跨种族、跨文化的性质。除了来源于虚构的文学作品外,还可以来自游记、历史文献、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等,即“一切精神产品”。对这类形象的研究必须具备跨国界,超文化、超学科的研究视域。

4.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是一种逻辑美学研究方法,对那些没有明确直接影响关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比较其异同,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平行研究摆脱了“事实联系”和限制,扩大了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不仅注意到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和相同,也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异。对不同体系中的文学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研究,可以清晰地认识自身民族文学的特点,也有利于不同文学体系间的对话与沟通。按照研究对象价值关系的性质来区分,平行研究至少有三种研究模式:类同式研究;互衬式研究;反比式研究。

二、简答题

1.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与文学具有不解之缘:都注意观察人的内在世界。心理学的进展给文学和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变化。在漫长的文学史上,无论是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都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心理学的渗透。

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的论述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理想国》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卷整理

关于诗人创作的“神灵附体”和“迷狂说”的解释是对诗人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最初关注。(www.61k.com]亚里士多德《诗学》已经涉及文学对读者心里的影响,在方法上带有心理分析的意味。从另一方面看,文学作品在表现内在心理甚至无意识的传统方面也是古已有之。18、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无意识中的创造能力,开始探索创作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关照和审视。(卢梭《忏悔录》,力图重建、检视自己早年的心态;歌德:虚构的作品必须描述人的内在思想;其后,巴尔扎克:《人间戏剧》“大脑和神经的种种现象证明存在这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佛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泛性论的心里分析学说和对梦的解析的问世,以及荣格关于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的建立,把文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变得格外密切。随着弗洛伊德对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文学研究者开始真正认识到文学与心理学具有的共同基础。

20世纪西方文学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革,传统的以表现客观外在世界为主的文学被表现主观内在世界的文学逐渐取代。作家寻求各种传达人的精神世界中那些隐秘的感受、情绪、经验的方法,力图把握自我的本质构筑一个庞大复杂,变幻不定的心理结构,导致了“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等手法的诞生。出现了文学“内倾化”现象。

比较学者对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作家的个性和心理的研究(兰波、王小波,天才还是疯子?);对创作过程的研究(痛感、灵感、通灵);对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俄狄浦斯情结);对读者心理的研究。

2.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①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或者就成为非文学了。所以,宗教与文学应是在社会的文化过程中两种独立且平等的意识形态。

②文学与宗教存在着不少相似性。

它们都产生于上古时代;都诞生在膜拜仪式之中;都涵盖了彼岸世界的神秘性,人生价值的探讨和道德训诫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那个存在于美好意念中绝对真理统治的至善永恒的彼岸超验世界。神话文学在这点上很能说明问题。)诸多文学著作与宗教理念关于真善美的态度属这一情况。 ③文学与宗教相互影响着包括相互推动与相互限制。

宗教是文学的载体与背景,还是文学交流的先导和相当活跃的媒介。如:东方之佛教、西方之基督教。

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宗教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宗教与文学结合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宗教经典文学;宗教性文学;宗教影响下的文学。如:《圣经》作为一部基督教核心巨著,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剧中也多次引用《圣经》典故。在拜伦作品中,《圣经》典故也俯拾皆是。(弥尔顿称《约伯记》是一篇“短小的史诗”,从而借此为他《复乐园》中太多的对话形式辩护。外国当代文学中的神话结构原型意象等都受到宗教经典中神话、诗歌、传奇等形式的启示。)某些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宗教更有着直接的联系。古代东方的诗歌,古希腊的戏剧,最初根源都与宗教仪式有关。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卷整理

三、诗歌比较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和《关雎》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比较文学试题-比较文学试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506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