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常见的数量关系-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20 所属栏目:常见的数量关系

一 :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一)
教学内容: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过程 :
一、自主探索,理解数量关系
1.学习例1
(1)出示例1画面。
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列式计算。
(3)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4)小结: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他们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
(5)讨论: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6)做一做:举出生活中符合例1所说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 学习例2
(1)出示例2画面,提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小结:每棵树收多少苹果叫单产量,把有多少棵树叫数量,一共收多少苹果叫总产量。
(4)讨论: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数量关系?(板书: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5)做一做
二、巩固深化,应用数量关系
1.练习六第1题。(先说数量关系,再进行解答)
2. 练习六第2、3题,自编后交流。
3. 练习六第4题。


板书:
                  25×3=75            150×4=600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二)
教学内容:第27页例3和第28页例4。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推导出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
一、自主探索,悟出数量关系
1.教学例3。
(1)从做中体会数量关系。
①课堂汇报:你每分钟走多少米?从你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少分?
②学生根据汇报的情况,提出问题。
③学生列式解答。
④班内交流各自的情况,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进行板书。
(2)从实际生活中,理解数量关系。
①出示例题:汽车如果每小时行45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
②讨论交流,悟出数量关系
以上各题有什么相同点?
(3)小结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
(4)讨论: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
(5)做一做
2,学习例4
(1)学生汇报课前每分钟做口算题的情况,问:5分钟你能做多少道题?学生列式。
(2)出示例4,学生独立解答
(3)小结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概念。
(4)讨论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板书)
二、巩固深化,应用数量关系
1.练习六的第5题。先说数量关系,再解答。
2.第6、7、8、9题。


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二 : 数量关系常见6种蒙法

数量关系6大蒙法

相关原则>亲密原则>最值原则>居中原则>特殊数原则=金C银B

相关原则:①所求量与题干中的其他量形成共生关系,在答案中同时体现,起到干扰项的作用;②所求量与题干中的数据计算相关,即题干中的数据通过四则运算得到答案。答案蒙相关选项。

亲密原则:选项中有两组数据大小更为相近,呈现出“亲密”特征。答案蒙亲密选项

最值原则:题干中求的是某一个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同时选项呈现“均匀特征”,即选项为等差特征。答案蒙最值选项

居中原则:选项中的数据呈现等差数列特征。蒙大小居中的数据

特殊数原则:选项中有分数,小数,根号等等

金C银B:你懂的

真题举例:

【例1】甲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乙工厂的1.5倍还多40个,乙工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甲工厂的一半多20个。则两个工厂每天共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A.400

B.420

C.440

D.460

【蒙法】居中原则,不是B就是C

【解法】比例特征+等量关系明显→方程法或整除判断→由第二个等量关系,设甲=2x,乙=x+20,甲+乙=3x+20,即答案减20是3的倍数,答案选择C。

【总结】等量关系简单,明显的题,做比蒙好。

【例2】甲乙两辆车从A地(www.61k.com]驶往90公里外的B地,两车的速度比为5:6。甲车于上午10点半出发,乙车于10点40分出发,最终乙车比甲车早2分钟到达乙地。问两车的时速相差多少千米/小时?

A.10

B.12

C.12.5

D.15

【蒙法】一般人都会蒙C,但是C却不对

【解法】行程问题+比例特征→比例法→速度比5:6,则时间比6:5,分析可知两车的时间差为12分钟(干扰项B)→则时间比为6×12:5×12,甲时间为72分钟=1.2小时,乙时间为60分钟=1小时→甲速=75,乙速=90,答案选择15

【总结】典型的模型,做比蒙好。

【例3】某次英语考试,机械学院有210人报名,建筑学院有130人报名。已知两个学院缺考的人数相同,机械学院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是建筑学院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的13/8。问建筑学院缺考的人数是多少?()

A.2

B.4

C.9

D.12

【蒙法】选项无秩序,选亲密选项,发现答案不是A就是B

【解法】比例特征+等量关系明显→方程法→中间变量法:设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分别为13x,8x,则得到210-13x=130-8x→x=16,则答案选择A。

【总结】等量关系明显,比例特征,做比蒙好。

【例4】某地实行分时电价政策,平时执行基础电价,每度电0.5元;高峰时段基础电价上浮60%;低谷时段按基础电价下浮60%。某户居民某月用电恰好100度,应付电费38元。问该月该用户在低谷时段至少用电多少度?()

A.40

B.50

C.60

D.70

【蒙法】选项成等差数列,求最值,蒙最值,答案蒙A

【解法】代入法或列方程组,解不定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

【总结】分段计费,如果没有时间,蒙比做好

【例5】一个长146公里的山区公路分为上坡、平地和下坡三段,其中上下坡的距离相等。某越野车以上坡20公里每小时、平地30公里每小时、下坡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跑完该条公路正好用时5小时,问该山路中的平地路程为多少公里?()

A.40

B.55

C.66

D.75

【蒙法】题干中有两个量,一是上坡或下坡长度,二是平地长度,他们的和等于146,发现A的2倍与C的和是146,所以答案蒙C。

【解法】列方程或代入C选项验证

【总结】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是做吧

【练习1】两同学需托运行李。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78元,甲的行李比乙重了50%。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

A.1.5元

B.2.5元

C.3.5元

D.4.5元

【提示】相关选项,答案选择A

【练习2】某市电价为一个自然月内用电量在100度以内的每度电0.5元,在101度到200度之间的每度电1元,在201度以上的每度电2元。张先生家第三季度缴纳电费370元,该季度用电最多的月份用电量不超过用电量少月份的2倍,问他第三季度最少用了多少度电?

A.300

B.420

C.480

D.512

【提示】亲密原则+最值原则,答案选择C

【练习3】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A.70

B.80

C.85

D.102

【提示】相关原则+代入法,答案选择A

【练习4】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从东、西两个车站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客车和货车的行驶速度之比为4:3。两车相遇后,客车的行驶速度减少10%,货车的行驶速度增加20%,当客车到达西车站时,货车距离东车站还有17公里。东、西两个车站的距离是()公里。

A.59.5

B.77

C.119

D.154

【提示】相关原则,答案选择C

【练习5】在一条新修的道路两侧各安装了33座路灯,每侧相邻路灯之间的距离相同。为提高照明亮度,有关部门决定在该道路两侧共加装16座路灯,要使加路灯后相邻路灯之间的距离也相同,最多有()座原来的路灯不需要挪动。

A.9

B.10

C.18

D.20

【提示】相关原则,答案选择C

数量关系常见6种蒙法

三 : 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课题: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对已学过的除法关系应用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自己概括整理出常见的除法数量关系式,掌握并灵活地运用这些常见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通过学生对一些数量关系的掌握,加深他们对日常各种数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的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常见的除法数量关系式,加深学生对日常各种数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铺垫准备.【演示课件“”】

出示:

根据24×6=144,列两个除法算式.

144÷6=24,144÷24=6

根据230÷5=46,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46×5=230,230÷46=5

观察以上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乘法各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出示:被乘数×乘数=积

积÷乘数=被乘数

积÷被乘数=乘数

提问:我们学过的乘法数量关系有哪些?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探索新知.

1.【继续演示课件“”】

教师结合课件问:动画看完了,你想到了什么?(要想知道带的钱是否够用,可以估算一下,还可以先算出买鼓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结合课件演示叙述题意.

出示:(1)学校鼓乐队要买8个鼓,每个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问:这个问题中存在哪些数量关系?你想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98×8=784(元)

解决动画中“钱是否够用”的问题.

2.根据“学校鼓乐队要买8个鼓,每个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谁能联想出两道除法计算的应用问题来?

学生讨论编题,然后口述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2)学校鼓乐队要买8个鼓,一共需要784元,每个鼓多少元?

(3)学校鼓乐队买鼓需要784元,每个98元,一共可以买几个?

分别读题,列式解答,订正并板书:

(2)784÷8=98(元)  (3)784÷98=8(个)

3.观察三个算式,联系题意,推出数量关系式.

(1)观察98×8=784(元)  784÷8=98(元)  784÷98=8(个)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想784、98、8分别代表哪一数量?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除了有乘法关系外,还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己提炼得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应用“总价÷数量=单价或总价÷单价=数量”的实际例子.

发散迁移.【继续演示课件“”】

学生以小组位单位讨论74页“做一做”,得出“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除法数量关系式.

问: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这一乘法数量关系,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推理得出这三个量间的除法数量关系.

全课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师带领学生回顾全课内容,从具有乘除法数量关系的三个数量间的紧密联系中体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的思想.

布置作业 

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摆卡片,拼问题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沟通乘法常见的数量关系与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2.学会根据需要提取和处理信息,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将符合本课所学的生产、工作、价钱、行程的问题各选一道,每题分为三张小卡片,卡片正面为条件,背面为相应内容的问题.如:

卡片1:正面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背面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卡片2:正面为“从甲地到乙地行驶3小时” 背面为“从甲地到乙地行驶几小时?”、

卡片3:正面为“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 背面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制作这样的卡片三到四组(可以掺入多余条件).

活动过程 

发给每个学生或每组一份,使学生通过动手拼卡片,寻找相关的条件和问题编题,说明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四 :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案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 6×40= 200×20= 80×50=

12×8= 32×20= 150×4= 240÷2=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

2.数学例1: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

70×2=140(元)

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

9×4=36(元)

(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

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

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3)反馈练习:

① 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 ),买多少叫( ),一共用多少钱叫(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② 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25×3=75(千克)

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

150×4=600(千克)

(2)讨论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4)反馈练习:

① 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

② 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 )×( )=总价 ( )×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

五、布置作业 .

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行程当中学问多

活动目的

l.使学生能利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l.活动前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实践,求出公交车的速度,并填好下表.

路程

时间

速度

   

2.在学生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做到:

(l)认真做好记录.

(2)注意安全,靠右行走,走人行横线.

(3)乘车时,要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每天上学,有的乘车,有的步行.可在这些行程当中,你是否发现过有关“速度、时间、路程”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行程当中,究竟会遇到哪些关于“速度、时间、路程”方面的知识,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展开讨论.

出示表格

路程

时间

速度

   

师:你是怎样确定公交车行驶的路程的?

生l:用米尺量.

生2:用绳子量,再用米尺量绳子的长度.

生3:用卷尺量.

生4:知道步行的速度,再测算出步行一站路的时间,就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式得出一站路的路程.

生5:知道自行车的速度,再测算出骑自行车行一站路的时间,同样得到一站路的路程.

师:上面5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第④种方法最好.因为方法①和方法②太麻烦,方法③中卷尺不容易找,方法⑤中骑自行车速度不容易把握,行一站路所需的时间难确定,所以求得路程就不准确.

师:你是怎样确定公交车行驶这一段路程所需的时间的?

生:分别记下公交车行驶这一段路程前后的时间,就能计算出所需时间.

师:怎样求得公交车速度?

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一数量关系式,用所得的两个数据相除,就得到公交车的速度,大约为每分350米.

三、实际应用.

师:同学们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能利用有限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公交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求出它的速度,点子新,方法活,老师非常高兴.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有关“速度、时间、路程”方面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1:我家离学校有720米,如果每分钟行60米,需行12分钟.学校7:30上课,因此,我最迟7:18要从家里出发.

生2:××同学过生日,请我中午12点准时参加,但那天我把它忘了,直到11:50才想起.从我家到他家相距约1200米,如果我步行速度是每分60米,必须走20分钟.我一想,步行是来不及了,连忙借一辆自行车赶去,才没误点.

……

师:许多同学都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很好,今后大家还要继续这样做.现在老师再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同学家与学校相距7000多米,请问,从他家到学校有几种走法?哪种方法最合适?”

分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有三种方法:①乘出租车;③骑自行车;③坐公交车.在这三种方法中,乘出租车价钱太高,骑自行车太慢,所以坐公交车最合适.

本文标题:常见的数量关系-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147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