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欢庆教学设计及反思-《欢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02-03 所属栏目:教学案例反思

一 : 《欢庆》教学反思

法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幅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略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我想对于没有任何形象积累的城市学生,相对来说,阻碍了学生对于诗歌所写诗句的理解。而 “构建开放的课堂”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本课实现了三个 “开放”:向课前开放,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不仅加深了对国庆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向课内开放,在课堂上引进国庆节的有关资料和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象图片,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向课后开放,为祖国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和祝福卡片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又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诗歌的语言感受和内化。
  本诗的朗读教学重在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朗读,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呢?在教学时,除了让孩子们看生动的影音资料外,老师进行示范朗读外,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诗朗诵。进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诵的方式吸引学生。 
  首先,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先达到熟练,流利在此基础上,才请了四位朗读较好的学生上台,分给他们一人一句朗读的任务,然后最后四句则是齐读。在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朗读任务之后,我组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本诗的朗诵。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
  

二 : 《欢庆》教学案例反思

背景简介:
《欢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九课。这一课写的是大家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表达了全国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学生年龄小,祖国在他们心中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人民为祖国妈妈过生日时的激动、快乐,培养孩子的爱国热情呢?这时我想到孩子们都过过生日,过生日时要送礼物、吃蛋糕、唱《生日歌》,非常热闹,孩子也特别高兴。可不可以把给祖国妈妈过生日与孩子们的生日联系起来呢?因此产生了以下的故事。
片段回放:
师:孩子们,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你们高兴吗?
生(不约而同):高兴!
师:那你们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不约而同):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我以为孩子们祝福完就停止了,没想到……)
生:祝您生日快乐…….(唱起了生日歌)
生(全班):祝您生日快乐……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生(全班):唱英语《生日歌》。
生(全体起立):黄小二(4)班全体小朋友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面向国旗齐敬队礼)
师:你们想送给祖国妈妈什么生日礼物呢?
生:我给祖国妈妈画张画。
生:我给祖国妈妈栽花草,把祖国妈妈打扮得更漂亮一些,让祖国妈妈天更蓝,水更绿,草更青,花更红。
生:我为祖国妈妈唱首歌,愿祖国妈妈永远年轻。
……

效果:
真没想到教师只是轻轻地一点拨,学生马上联想到自己过生日的情景:祝福、唱歌、送礼物,把对祖国妈妈的爱融入到了一声声的祝福中、一份份礼物中。在送祝福、送礼物的过程中,他们对祖国的爱得到了升华,教师也在孩子们充满童真的祝福声中升华了自己的爱国热情,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反思点评: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然而这一代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问题,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知道我国地大物博,丰富的物产,众多的英雄。缺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因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其爱国热情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同样也非常困难,因为爱祖国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抽象,因此教师不能空洞地和学生大谈、特谈爱国教育,而是要把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体会不到当时热闹、激动的场面,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可是生日学生都经历过,吃蛋糕、唱生日歌,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因而教师只是简单地一点拨,孩子们马上想到了过生日的情景,祝福、唱生日歌、送礼物,孩子们都想到了,并且把它变成了实际行动送给祖国妈妈。我想:孩子们在祝福、唱歌、送礼物时,心里一定充满着对祖国妈妈的爱,否则他们的情不会那么真,意不会那么浓。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三 : 《最喜欢的水果》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

〖教学目标〗
  1. 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初步让学生了解数据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侧重于学生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并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统计调查的方法,但没有系统归纳到一起,所以本节课设计应重点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师:新年快到了,班级里准备开联欢会,老师想买一些水果给同学们吃,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呀?
  生1:我喜欢吃苹果。
  生2:我喜欢吃香蕉、梨。
  生3:我喜欢吃橘子、草莓。
  师:老师课前也到商店里调查了一下,苹果、梨、香蕉、橘子现在市场上能购买到,而草莓、弥猴桃等冬季买不到,所以老师决定买这四种水果,可以吗?
  生:可以。
  师:哪种水果买得多一些呢?
(二) 做中学,学中得
  师:每个桌面上都有一个信封,那里面有不同的水果图片,现在请你们打开信封,每人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卡片举起来,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
  (生活动)
  师:老师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个人喜欢呢?谁能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生:把喜欢吃苹果的同学排成一行,喜欢吃橘子的排成一行。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来试一试,喜欢吃苹果的同学站在第一行,喜欢吃橘子的同学站在第二行,喜欢吃香蕉的同学站在第三行,喜欢吃梨的同学站在第四行。
  (生活动)
  师:(走到同学中)站好排就能知道具体有几个人吗?
  生:不能。
  师:应该怎么办?
  生:一个一个地数一数。
  师:对,数的时候应该一个一个地数,不多数一个,也就是不重复,还要注意别漏数,现在每行第一名同学数一数你们组的人数。
  (生汇报人数。)
  师:咱班小朋友可真棒,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分组站排是一种调查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调查呢?
  生1:让喜欢吃苹果的同学举手,数一数有几个人,再让喜欢吃橘子的同学举手,数一数。
  师:这也是一种调查方法,还有吗?
  生2:分4组坐,每种水果坐一组。
  师:可以分4组坐。
  生3:还可以画√号。
  师:这些好办法老师建议你们一会儿在小组学习中去试一试,现在每组小组长为调查员,负责带领小组的同学选一种调查方法,去调查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2号同学把你们各组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生活动)
 师:老师在每组桌面上放一张表格,根据调查表,把各种水果图片贴在这张表中。喜欢吃苹果的同学,将苹果贴在这个格里,喜欢吃梨的将梨贴在这个格里……注意一个小格里只能贴一个水果,开始吧!
  师: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幅图,看图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喜欢吃(橘子)的人最少。
  师:如果老师现在让你去买水果你知道怎么买吗?
  生:我就要多买一些苹果。
  师:好,根据统计图中每种水果的数量,我们来填在这个表中。
  师:这个表就叫统计表,看图或者表上的数据,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看一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苹果比橘子多几人?
  师:是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橘子的多几人?
  生2:喜欢吃橘子的人数和喜欢吃梨的一共有几人?
  生3:喜欢吃橘子和梨的共有几人?
  师:好,我们就提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不同的问题,就跟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下吧!
  (学生组内互问。)
(三) 做中得,得中悟
  师:你们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
  生:猴年。
  师:新一年的小使者晶晶,给我们班带来了许多新年礼物。(微机出示:电脑、算盘、笔、计算器混放的场景。)
  师:怎么样才能让大家很快看出哪种东西各有多少呢?
  生:把每种东西排排队,再数一数。
  师:为了操作方便,我们就用正方形代替计算器,用圆圈代替电脑,用长方形代替算盘,用三角形代替铅笔。像刚才那样把每一类东西排成一行,贴在方格纸里,再把统计表填完整,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开始吧!
  师:谁愿意公布一下统计的结果?
  (生展台展示统计图表。)
  师:你们真优秀,请回座。
  微机中晶晶说:同学们能自己画好统计图,填好统计表,我很佩服你们,不过我的礼物要送给爱学习的孩子,你们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微机中晶晶提问:1. 电脑有几台?2.算盘和笔共有多少?3.电脑比计算器多多少?4.我一共送来多少个礼物?
  (生回答)
  微机中晶晶:看来同学们真是既聪明,又可爱,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我决定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你们,希望你们继续好好学习。
  师: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出色,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得更充实、更愉快,下面老师弹一首《新年好》,同学们就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小朋友喜欢的歌曲:《新年好》)
(四) 玩中乐,乐中拓
  师:老师想知道,小朋友每天晚上吃完饭,写完作业,都喜欢做什么事呀!
  生:看书、看电视。
  师:在什么栏目里出现过这种图标?知道它们代表什么吗?
  生:天气预报,晴、阴、雨、雪。
  师:这里是佳木斯市今年11月份的天气情况,知道老师想让你们完成什么练习吗?
  生1:统计一下晴天、阴天各有多少天。
  生2:比较一下,哪种天气最多。
  ……
  师:现在你们桌上就有一张统计表,请你认真数一数把这张统计表填好。
  师:哪个组同学愿意展示一下完成的统计表?看着你手中的统计表,提出问题,指定其他小组同学回答。问题尽量不重复。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 : 《欢庆丰收》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及点评

本教学设计及点评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媚眼如丝 推荐

配图: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风信子

教学内容
1.欣赏满族音乐《太平年调》、《腰铃舞》、
2.学唱满族歌曲《欢庆丰收》、《喜歌》。
3.满族音乐游戏赛“威呼”。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满族歌曲,初步感受用音节省、旋律平稳的特点。
2.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表现自己的情感。
3.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游戏赛“威呼”,感受满族的风俗游戏。
教学重点
准确的演唱歌曲,在音乐活动中创造参与赛“威呼”游戏。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赛威呼”(满族儿童游戏)道具
教学年级 三年级
教学流程
听《丰收锣鼓》
师:刚才听到了一首欢快的乐曲,你都听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生:锣、鼓、唢呐、等)
教学意图:听《丰收锣鼓》,创设音乐课堂氛围,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欢庆丰收》做基垫;感受欢快的音乐节奏,为下面对比的方法进行的欣赏做准备;从音乐入手听辩打击乐器及其表现的音乐氛围。
师:你们说对了,这首乐曲叫做《丰收锣鼓》,表现了人民欢庆丰收的场面,可是不同的民族庆祝丰收的方式也不同呢,我的家乡阿城,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满族同胞怎样情丰收的呀?
教学意图:开门见山的交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满族庆丰收”为主线拉开课堂序幕,使师生明确教与学的过程目标。
师:那就让我家乡的马爬犁带着我们出发!
(教师拍击马蹄的节奏,学生做骑马或坐爬犁的动作)
教学意图:满族的祖先也是游牧民族,马是以前最好的交通工具,用这种方式创设情境,并以满族音乐为线索的课堂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太平年调》
1.刚刚到村口,就听见村里飘出了音乐声,你听听这段音乐与刚才听到的音乐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生:速度是慢的、力度也没有那么强了、比较优美等)
教学意图:让学生完整静听第一遍音乐,用对比的方法感受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同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培养学生听音乐的方法]
2.你们说得很准!让我们再来听这优美动听的旋律,你能记住印象最深的一句,并哼唱出来吗?用手划出它的旋律线。(生—)
除了主旋律你再仔细听听伴奏音乐,学生模仿。(听第二遍音乐)
教学意图:教师强调主旋律,突出音乐主题,提示学生听音乐时应该抓住音乐的主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分声部的模唱腰铃的声音:嚓嚓嚓……,为”威呼”游戏做铺垫,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让他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很难,所以让学生用表情或肢体语言则会直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哼唱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3.师:走近了,我们才知道,原来是满族姑娘们为了庆丰收跳起了空齐舞,让我们共同欣赏,你能记住哪个动作,一起学学。(第三遍听一半)
4、再来听音乐看舞蹈,让我们一起感受,同时观察一下他们的服饰。(听第四遍)(生)
教学意图:边听音乐感受模仿,边观察其服饰特点,进一步感受这段音乐的特点及服饰特色。
三、听《欢庆丰收》音乐
1.同时听第一遍音乐,互动式介绍满族服饰。
师:大家看到了,满族的服饰是比较有讲究的,特别是在喜庆的日子里。女人穿的什么呀(生:答)最有代表性的旗袍,旗头、旗鞋,男人呢?(生:答)穿的马甲长衫,还有帽子。
教学意图:音乐来源于生活,了解满族服饰特点,为学生感受歌曲特点做些人文的铺垫,同时弥漫着歌曲旋律,为学习歌曲做准备。
2.介绍腰铃,听第二遍音乐
那我们再看这些演员的表演,他们的腰间多了什么?(腰铃舞视频)
生:(腰铃)(出示腰铃:这就是腰铃,满族的一种伴奏乐器,叫西沙,俗称腰铃。)谁愿意来试试?你怎样使它发出声响?(生:探索)
教学意图:了解腰铃舞,对学生了解满族音乐背景及特点有帮助。腰铃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让他们自己探索其演奏形式,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可以在学生创编的时候帮他们总结腰铃的三种演奏方法:摇摆式、跳跃式、旋转式,并为下面的听辩伴奏和创编伴奏做准备。
3、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种简单的伴奏方法——摇摆式。
4、师:请听这首《欢庆丰收》歌,如果你听出了腰铃的伴奏声,就用手势或动作表现出来。(生)(出示歌片)
教学意图:听辩歌曲音乐中腰铃伴奏的地方,都是在每小节的强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拍子特点,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5、假如你的腰间也有一串腰铃,请你来为歌曲伴奏。(一段即可)
教学意图:更次熟悉歌曲旋律,让学生给歌曲伴奏,模仿腰铃的声音:嚓嚓嚓……,继续为”威呼”做节奏上的铺垫。
6.你们的音乐感觉真好,那么谁听出来了,这首歌的两个乐句哪里相同?(前同后不同)这样的乐句你有什么感觉?---师用手势(生:平稳)我想请你来演唱歌曲相同的部分,我来唱不同的部分,歌曲接龙一下,怎么样?
教学意图:用电子琴伴奏,可以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听与创编做铺垫,学生对歌曲旋律基本掌握;这样的演唱发现并解决问题,另外为“拉空齐”做准备。
丰收日子的温馨又甜蜜,让我们再来完整感受一次。
(随着音乐完整演唱,巩固歌曲)
7.那我们再看这首歌一共用了几个音呐?(师手指歌片,带动学生试唱一下,然后发现只有do、re、mi三个音)
师:是啊,多么节省的几个音,给了我们的印象这么深刻。
教学意图:在学会歌曲后唱曲谱,加深对歌曲用音节省,旋律平稳特点感受,也为《喜歌》做铺垫。
四、学唱《喜歌》
1.师:还有一首歌,比《欢庆丰收》多了两个音,更好听呢!唱给大家听听。(教师范唱《喜歌》),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教学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通过与《欢庆丰收》对比的方法感受《喜歌》的节奏、速度、情绪等特点。
2.这就是满族的“喜歌”,在喜庆的日子里即兴演唱的一种,他们叫做 “拉空齐”或“唱空齐”,咱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喜事,听听他们的喜歌?
教学意图:听第一遍伴奏音乐,民俗展示(吃住行),了解满族生活习俗,了解满族同胞在喜庆的日子里表达心情的的方式;欣赏图片的同时渗透《喜歌》的音乐,为学习表现《喜歌》做准备。
3.师:再听我唱一遍,哪两个乐句相同?哪两个乐句相似?你能跟着唱出来吗?(出示歌片并再次范唱)
教学意图:还是让学生有目的的听,去发现并掌握歌曲旋律重复再现的特点。
4.还能像刚才那样接龙演唱吗?(听伴奏对唱)
教学意图:学生对相同的乐句印象比较深,歌曲旋律也很简单,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歌曲。
其实这也是“拉空齐”最常见的形式。那你再看这首歌的乐谱有几个音?(生:多了两个音sol、la),师:这是我国民歌典型的五声音阶旋律,唱唱这几个音do、re、mi、sol、la。
教学意图:在学生熟练演唱歌曲后,对照乐谱,与《欢庆丰收》对比,感受民族五声音阶特点的满族歌曲简单质朴的风格。
五、游戏《赛威呼》
1.师:每年的农历7月15,满族同胞还有一个盛大的活动——莫勒真大会,人们会尽情的唱喜歌,还有各种竞技表演,小朋友们也不示弱呢,这种游戏叫做“赛威呼”,“威呼”在满语当中是独木船的意思,让我们也来演练“赛威呼”,准备参加他们的莫勒真大会,怎么样?

教学意图:看图片听音乐,加深旋律印象;教师讲游戏规则,为学生根据歌曲创编游戏做准备。
(学生分两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排练,拉拉队要有歌声,船员要用腰铃给歌曲加上伴奏,并在游戏中体现出来;船员动作一致协调优美。)
教学意图: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用”嚓嚓嚓”的音型为歌曲伴奏。
2.每队派出两个“威呼”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教学意图:教师一直活动在学生中间,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同时协调每个学生都有角色,并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一下,学生的创编不会盲目,而且会有成就感。
五、小结:老师觉得你们的 “赛威呼”既新颖又有创意,一定会给满族同胞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带着练好的“赛威呼”去赛场吧,走喽!
教学意图:随着音乐走出课堂,保持音乐课的音乐始终在弥漫堂,会让学生觉得兴趣未减,意犹未尽。

教师简介
肖艳,小学高级,黑龙江省教学能手,哈尔滨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多次做哈尔滨市、阿城区研讨课、交流课、骨干教师引领课、送教下乡公开课。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多次获得哈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哈尔滨市职业道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中,其课例《走近满族》荣获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点评: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巧利

肖艳老师的这节课选自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乡土教材部分,所有内容都来自于黑龙江省民间音乐素材,并进行了重组拓展。
本节课的设计从听音乐入手,以浏览式的教学模式,用庆丰收的情景主线贯穿每一个教学内容和环节,通过听、唱、看、舞、做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表现,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欣赏《太平年调》,唱《欢庆丰收》和游戏三大环节中,教师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听赏、感悟、体验音乐的过程,在教学中时刻关注了音乐。并以《欢庆丰收》为重点,学习了解了满族音乐用音节省、旋律平稳的特点,也感受了采用五声音阶构成的满族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满族服饰、游戏、等民俗、历史内容的接触,让学生较全面的体验了满族的文化背景。
乡土教材的挖掘、音乐的制作,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教师为此付满族乡采集音乐素材,征求意见,付出了很多努力,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及充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五 : 欢庆教学反思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幅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升起的国旗,似乎听见了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1、课文初始,我让学生初读课文,结合课前的复习,以反馈的形式出现。我先出示有注音的生字,学生通过自己的拼读很快就认识了生字。接下来增加难度,出示未注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的,给它组个词或用这个词造句,学生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如此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拓展练习的目的。

  2、指导朗读,读中感悟。低段教学的要求便是让学生多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欢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我采用了课件范读、个人读、分组读等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第一句诗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喜庆的画面?再美美的读这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诗句来理解诗句内容,得到感情的升华,譬如,在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一句时,通过画面展示丰收的景象,正如我们说的“金秋十月,果实累累”,再如“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一句时,让学生看到火红火红的枫叶,这让他们又回忆起了“枫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让学生明白了“火红的旗帜”指的就是“火红的枫叶”,这火红的颜色给祖国妈妈的生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3、针对诗歌的特色,采用了多种方式读,自己读,个别读,赛读,分男女生读,带着动作表演读等等,让朗读变得有滋味。在品读理解诗歌内容后,利用课件为四处景物配上图画,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看图背诵前四行。诗歌后四行的教法是放手让学生自读后提出质疑:为什么有十三亿孩子?国庆节为什么是十月一日,而不是其它日子?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顺利地解决了难题。

  此外,诗歌的前四行所描绘的四种景物色彩十分鲜明,还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将这四处景象融于一处,比课件更加直观。

  授新课完毕后,我还安排了拓展训练,设计了仿写诗歌中的拟人句“……奏起……”、“……举起……”。课后,我觉得应该把这一训练放在学习完诗歌前四行之后进行。在语言环境中训练,更能突出主题,考察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附原文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本文标题:欢庆教学设计及反思-《欢庆》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067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