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在政治课中运用讨论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发布时间:2017-12-07 所属栏目: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 : 在政治课中运用讨论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政治课中运用讨论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雁桥中学政治科组  麦秋敏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但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教师来组织讨论式教学,往往出现许多不适应,首先是写教案不适应,传统备课仅仅考虑教师怎么教,沿着教这条线索容易备课,而现在沿着问题与讨论这条主线进行备课,总觉得难以下手;其次是上课不能照搬教案,因为讨论点的确定往往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而且要求教师有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如在活动课的组织教学上,有的教师因无所适从而放弃。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讨论式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

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深入改革,“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实现,而讨论式教学正是在于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么,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是讨论式教学正常进行的必然前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不以“长者”、“能者”自居,而是以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质疑的氛围;同时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克服思想政治课上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敢想敢说,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化和形象化,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教师精讲,克服过去的满堂灌、问答式,留足学生敢想、敢说的空间。总之,营造宽松氛围,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让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是学生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呼唤!

二、精心设计讨论点

“讨论点”即通常指讨论的问题。准确地确定讨论点是讨论式教学的难点,因为讨论点的确立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讨论点的确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系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讨论、剖析是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的最大特色。特别近年出现的开放性试题以重大时事或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搜集时政热点材料,设计讨论点,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现实,剖析热点问题,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运用能力。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时,我收集“九·一一”事件以来全球范围的一些恐怖活动等有关材料,不仅组织讨论“恐怖活动的危害”,还讨论了“打击恐怖主义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第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往往是值得讨论的,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讨论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每一个活动课中,都围绕一个主题,这可让学生准备材料进行讨论;第三,易混易错处也是最好的讨论点,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知识尽管反复强调,但是学生在理解或运用时仍然免不了会出错,对于这些知识,如果组织讨论,则可减少或避免出错;第四,讨论点可以设在解决、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不同,若能把典型的角度和方法进行讨论,学生们则会在讨论中相互启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讨论上,通过从“利与弊”不同角度的讨论正确认识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第五,讨论点也可是问题的关键处。如进行学习“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时,通过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这一规律的讨论,让学生明确这一发展是历史前进的必然,以此“突破口”来解决问题。

三、调控讨论过程,切戒“假”与“空”

在进行讨论式教学时,要取得实效教师就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与调控,进行必要的引导、提示、设疑、答疑等。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又要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会影响课堂纪律从而降低讨论质量。在现实中有些课堂确实也采用讨论式教学,看似很热闹,可是,有的学生刚在“尝试接受”,教师就要求终止讨论进行总结,这种“假讨论”不可取。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以此为范例调控讨论进程。防止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这种“空洞的讨论”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削弱学生的兴致,影响讨论的实效。那么,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讨论进行调控,体现在课堂的驾驭能力是非常重要。

在讲授“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这一框题时,本人首先让学生回顾历史典范,联系学生中“高消费、搞攀比”现象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组织学生以“当代中学生需不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为主题进行辩论。授课过程既以学生实际营造讨论氛围、巧设讨论点,又层层深入合理调控,实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总而言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参与习惯,质疑、问难习惯,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实现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如何使这门技术更精湛,艺术臻于完美,还须不断探索。

 

 

                                           2005年6月30日

二 :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网络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网络教学

一、网络教学的作用

网络教学是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对网络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1)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可看作为书籍、视听、媒介等教育媒体的自然延伸,所不同的只是网络具有更高的信息容量,也继承了某些教育媒介的特点;不但可代替传统教育媒介而存在,功能与效率方面也更强。(2)网络教学是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网络成为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则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3)网络教学还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室之内,网络教学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覆盖全球,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判别,因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去进行学习,你同样也可成为他人的老师,因此网络教学概括起来就是: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网络作为教学的资源,网络作为教学的环境。[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境界, 它通过课程内容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各种形态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能够一扫传统政治教学的枯燥乏味, 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有助于实现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

实效性是网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网络上涉及的内容广泛,我们可以搜集整合信息,补充课本知识。如在讲授通货膨胀时, 可以充分发挥了思想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补充我国前几年发生的通货紧缩

1

内容。而有关通货紧缩的材料又是教材上所没有的, 老师就可以在网上搜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从产生的原因、表现、危害以及如何解决等方面进行讲授。这样既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系统化,通过举出实例,也可使学生扩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并撰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思想政治课进行网络教学, 少了老师的满堂灌, 多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基础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学生在网上交互式教学环境中, 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更高。网络教学为学生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网络教学中, 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人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 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网络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偏重于接受、记忆的被动学习方式, 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因而网络教学客观上使学生从传统的单向式接受型学习向主动的选择性、创造性学习转变, 逐渐形成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 教师教授与学生主动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连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尽量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五)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2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到解决。[2]

二、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

网络教学有助于拓展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社会信息。当代青年非常喜欢网络,政治教师如能充分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政治教学设置情境,化抽象为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我们知道,在现有的教材、教参中,尽管有很多事例,但毕竟教材、教参是前几年编的,上面有些资料已过时,不够鲜活,且有些资料也无法编进去。而网上除了有许多最新的鲜活资料外,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资料。网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社会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也是他们迫切想了解的。政治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时政性,它跟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紧密相联。学生都比较喜欢老师能够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他们所了解的实例来证明理论知识。

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在链接的引导下,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信息海洋中冲浪,获取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渴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运用网络资源就可以轻松地解决思想政治课资料不足的问题,实现知识的扩展和政治课堂的延伸。教师可在网上选择大量相关资料下载,并提供一些相关网站给学生自主学习,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可收集下载大量鲜活的网上资源: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的灭绝,大气污染、水污染、沙尘暴等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后产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为了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也可从网上下载“低碳生活”等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些内容都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开阔学生的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教育效果。

(二)运用网络的交互功能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

交互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提倡和要求的。而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就为这种教学创设了一种环境。利用网络,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和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学生之间还可以发生交互作用,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

3

同探讨、合作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可以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网络课堂上,教师一开始就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方向进行控制和引导,并提出有争议性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对网上提供的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交流、辩论、辩析,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在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中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引导到积极、正确的轨道上来。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和问题的回答进行及时的评价,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引导和鼓舞。

除此之外,在基于网络资源的“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网站中的信息交互区——网上教学,进行学习、复习,也可以通过网站中的信息交互区——师生论坛,利用网上电子布告牌系统BBS、在线聊天系统CHAT、电子邮件E- mail等信息技术, 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更加充分,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同时, 由于网络环境降低了通常的社会限制, 便于学生克服畏惧羞涩心理, 自由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 并能与其他学习者随时进行交流, 听取他人的意见, 吸纳他人的可取之处, 对有疑义的地方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交互合作和沟通, 互相补充, 集思广益, 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与科学。[3]

(三)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丰富扩展思想政治课教学

第一,利用国内外时事进行政治教育, 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培育科学的世界观。

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上好思想政治课, 这是加强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环节, 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当前直接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四个“如何认识”, 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显然, 这也是当前直接影响中学生思想活动的重大问题。我们只能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特别是时事政策教育来解决中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通过上网查找热点时事,如:“2010年两会”“发展低碳经济”等,准备定期或不定期的时事专题小讲座,通过幻灯片或是视频等开展思想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运用网络搜索热点信息,进行课前十分钟学生讲时事,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时事政策教育,让学生在了解时事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树立崇高理想,培育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利用网络开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讨论, 培养学生是非分辨能力,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质”。

当代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 对新知识和新事物尤感好

4

三 :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图书信息,《中学思想

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论通常是由课程论、教学论、教师论三部分构成。我们这本书的创作重心主要放在了教学上,而且,是放在了课堂教学的方法论的探讨上。这既是本书的特色,又是本书明显的“缺陷”。致使学科教学论的结构在逻辑上欠缺严谨,给予学生的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完整性略显不足。同样,这本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论在如何处理好本学科教学中理论常识性与生活常识性的有机结合上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_《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图书信息


书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作 者:闫桂琴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图书信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内容简介_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出版时间:2010-6-1
ISBN:9787303110636
开本:16开
定价:35.00元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_《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内容简单介绍


本书形成了3个较为鲜明的特色:
其一,这本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论凸显了实践性。我们大篇幅压缩了学科理论的陈述内容,将原先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艺术一章的内容,分解成为九章,详细对每1种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诠释,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领。为增强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政教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其二,这本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论彰显了资料性。资料的缺乏是教学实践中常常困扰教师的1个难题,尤其面对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教材可读性增强的现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主要教学方式,运用原有的教学方式执教已经力不从心。但是在课改进行中这方面的成文材料又很少,为了便于我们学生和在职教师研究需要,我们广泛收集整理了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此书将会是目前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研究成果的最新反映,拥有它必将有益于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实践。
其三,这本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论反映了时代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1个充满活力与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最终的表现是人才的较量与人的素质的竞争。我们的教师如何才能将中学的思想政治(品德)课讲得有别于知识课,以突出它的德育学科性质,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1个十分严肃的与紧迫的课题。本书力图从教学的可操作性上,解决大四学生如何面对社会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他们讲好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提供了1个路线图,为其实现学科教学“懂、信、用”这一终极教育目标提供些许方法,这自然成为本书编写时代性特色的应有之意。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_《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作者简单介绍

韦磊,1976年12月生于安徽六安,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讲师。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外中国学研究。研究特色是立足学术史,从跨文化角度重点研究美国中国学,近年来围绕该研究方向在《现代国际关系》《社会》《世界民族》《人文杂志》《新视野》《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_《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图书目录


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材的认识与使用
第四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针、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五节 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教学方法简单介绍
第六节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二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解读与使用
第一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解读与使用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解读与使用
第三章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教学备课技能
第一节 研究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
第二节 钻研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材
第三节 研究学生
第四节 制订思想政治(品德)课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节 编制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案
第四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导入技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和功能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导入的类型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导入技能训练
第五章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讲授技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讲授的功能、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讲授的类型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讲授技能训练
第六章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提问技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与功能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案例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提问技能训练
第七章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讨论技能
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讨论的功能、基本要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讨论的准备与组织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组织课堂讨论技能训练
第八章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组织技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组织的含义、功能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组织技能训练
第九章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收束技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收束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收束的类型及案例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收束技能训练
第十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板书技能及仪表教态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教学评价技能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研究技能训练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技能
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实习
参考文献
后记

四 : 92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析多媒体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浅析多媒体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摘要]目前,日臻成熟的多媒体技术融入到现代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己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本文将对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构建新理念下的教学体系,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探讨。

1、正面教育效应: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

2、互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情感、积极的思维、巧妙的组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思维敏捷、踊跃参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积极互动。

3、感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正文: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思想品德课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不少思想品德教师“教而生畏”。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看不到多媒体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例如如思想政治课“依法保护环境”,可用一张活动投影片配合教师引导来开课。投影片内容为:树木被砍光后,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只有一个个树桩(真实照片),一只小鸟飞来(抽动片),无处安家,小鸟发出悲鸣:“我的家在哪里?”(字幕覆盖片)。教师用语言引导:乱砍滥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环境遭到破坏,小鸟无处安家。这样发展下去,人类是否也会失去家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探讨如何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样开课即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二、运用多媒体,构建新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体系

1、变灌输为感悟——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课程标准》强调“避免单纯传授和死记硬背的倾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效应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音像教材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

4、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彰显多媒体优势。

在学校具备网络资源的条件下,思想品德教师应开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如利用网络音像兼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制作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趣味化;利用各种信息资料拓展学生视野;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利用网络建立网站、资源库,进行远程教育,使优质资源得到交流与共享等等。通过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情境创设,为后续环节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5、 灵活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境上,为使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发

生兴趣,教师可先从“无意注意”入手,通过多媒体中的一幅投影、一段录像、一幅画面,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注意,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无意注意”不可能持久,且极易受到干扰,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在教学结束之前,也可通过多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6、 让多媒体走进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与活动课整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既突出了多媒体的示范、指导、激趣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多媒体运用要遵循的原则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还应遵循相应原则。

1、适度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注意的发生和保持,均以一定的兴趣为条件,而兴趣对保持有意注意,提高学生主动性具有支持作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能引起并保持学生兴趣,然而多媒体的使用也不能过度。因为即使是感兴趣的东西,如果长时间刺激,也容易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造成疲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多媒体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

2、实效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力求避免形式主义。要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多媒体材料内容要符合新课标要求,力求准确到位,课件制作讲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最佳视听效果为标准,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熟悉多媒体操作,又要准确把握教材;既要细心观察,逐步引导学生,还要通过多媒体控制教学活动,并能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以使多媒体优势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充分发挥。

3、师生互动原则。

现代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智慧与情感交融的互动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要防止因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情感、积极的思维、巧妙的组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思维敏捷、踊跃参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积极互动。

4、 实行“信息节食”,选择性原则。

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过程中,师生要明白信息爆炸时代的特点,进行信息节食,避免信息污染,即运用选择性学习策略进行信息筛选,做信息的主人,不做信息的奴隶。

总之,思想品德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

学内容”要素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信息”要素的加入,为思想品德课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注入“新鲜”的活水和血液。当然,恰当地将多媒体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并非易事,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者──广大思想品德教师,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如添双翼,以达到最佳效果。

本文标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在政治课中运用讨论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616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