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枣儿》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24 所属栏目:教案

一 : 《枣儿》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戏剧是一种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剧本欣赏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剧本丰富的想像。 
  《枣儿》是一篇呼唤亲情、渴望温馨的作品,通过老人盼儿子归来,孩子盼父亲归来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作为剧本,本文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渴望与企盼的矛盾上,虽然不激烈,但也可凸现剧本的社会意义与主旨。人物对话平实、简洁,而且极富表现力,将老人饱经沧桑的孤独与孩子天真无邪而又无可奈何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该剧本能让学生体会剧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与能力:a.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b.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a.引导学生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b.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像在剧本欣赏中的作用。c.指导学生从对话中品析人物形象。d.指导学生初步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b.理解剧本表现主题的社会根源。c.在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教学方式 
  1.剧本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对话的品析及剧本冲突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得当。 
  2.剧本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从主题理解、人物对白、矛盾冲突、舞台揭示等角度入手,鼓励学生参与,并充分发挥其想像力。 
  3.剧本教学中,老师也要善于创设情境,巧搭“舞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体验戏剧的艺术魅力,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 
  4.根据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品味;第二课时,表演与理解。也可只安排一个课时,即:朗读、品味、表演、理解。 
 教学构思 
  1.学生准备,老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整理与剧本有关的常识资料,做好学习准备。 
  2.学生初读,老师指导。通读全文,注意概括剧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特点、基本情节。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组织。在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学生边读边悟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 
  4.学生品味,老师点拨。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之上,通过人物对话、舞台提示,欣赏人物的特点及其蕴藏的社会意义。 
  5.学生表演,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领会人物形象特点。 
  6.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剧本的主要戏剧冲突是什么,(即“为什么?”)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指引学生掌握戏剧冲突在戏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7.学生反思,教师归纳。通过本剧本及前面几课的学习,你认为欣赏剧本是在欣赏哪些内容?如何欣赏?教师组织同学围绕问题展开辨析与反思,归纳出剧本欣赏的重点与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基本方法。 

 课堂实录 
 师:大家好。说到儿歌,我们都会充满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下面请大家唱几句儿歌,让我们共同回忆美好的童年。 
 生1:我唱的是《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就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通过儿歌导入,既与剧本内容接近,又与学生实际相通,此谓一举两得。 □专家点评 
 生2:还有《丢手绢》:“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生3:还有《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生4:还有《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 
  …… 
 师:看来大家会唱的关于童年的歌还真不少呀。不过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与大家有不一样童年的小朋友和一位有着不一样经历的老爷爷。请大家翻开第十五课《枣儿》。初读一遍,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一些什么内容? 
  初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及人物。 □专家点评 
 生5:主要讲了一位老爷爷、一位男孩与枣儿间发生的事儿。 
 师:能否说说是什么事吗? 
 生6:是两个人都通过吃枣、说枣来企盼自己的亲人归来。 
 师:说得很对,能再说说老人与男孩分别有什么企盼吗? 
 生7:老人盼望自己的名叫枣儿的孩子回来,而男孩则希望自己在城里的父亲回来。 
 师:说得不错,那老人与男孩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8:孤独  
  再分角色读剧本,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专家点评 
  学生自己来评点,为后来表演打基础。 
  全面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生9:寂寞。 
 生10:对亲情的渴望。 
 生1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看来,大家读得都很仔细,也在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全文,请注意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语气。 
  (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2读老人,生13读男孩,生14读舞台提示 ) 
 师:大家说说三人读得怎么样? 
 生15:不错,有一点电影对白的味道。 
 生16:读男孩台词的同学读得最好,把男孩的那种天真但又无奈的心情读出来了。 
 生17:读舞台提示的同学读得也不错,将人物动作、神态都读出来了。 
 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生15:有,我觉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 
  (众生大笑) 
 生16:读男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师:对,从两位同学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下面我们就结合剧本中的人物对白与舞台提示,仔细分析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生18:老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如剧中他讲了那么多有趣又好玩甚至是有意义的事,而且还是亲身经历的。 
 生19:老人也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如剧中老人见男孩想吃枣儿,就把自己的枣儿拿出来给男孩子吃。 
 师:那男孩有什么特点呢? 
 生20:他很天真、可爱。特别是开始捡枣儿吃的那一段。 
 生21:他也很孤独,因为缺少父亲的爱。 
  从剧本欣赏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师:对,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主要是从哪些地方来分析的? □专家点评  
 生22:从人物的对话。 
 师:除这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人物形象特点?        
 生23:可以从舞台提示中看出来。比如写老人神态,剧本先写“威严”“自豪”再写“大笑”“心事重重”“激动不已”,将老人孤单无助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生24:写男孩也有许多舞台提示:吃枣的时候“喜出望外”“津津有味”,想念父亲时“垂头丧气”。这些都可以看出男孩天真可爱又可怜的形象特点来。 
  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之上理解社会意义。 □专家点评  
 师:分析得好。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我们在认识人物的基础上想想,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生25:现代社会中老人与孩子更需要关爱。 
 生26:现实生活中老人与孩子常缺少亲人的关心,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之中。 
 生27:这部作品实际上在呼吁我们去关注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希望与温馨,不再孤独与寂寞。 
 师: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说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生28:有利于剧本情节的发展。 
 生29: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 
 生30: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提供了示范与提示。 
 师:嗯,说得很好。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提供最详细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从表演的角度去读剧本,可以将剧本中许多对白及提示形象化、直观化。 
 生31: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 
 师:嗯,你的理由呢? 
 生31:因为讲故事时,老人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快乐与期望。 
 生32:我认为是最后结尾部分,因为在这个地方老人与男孩的共同期望表现得最为明显。 
 师:好,分析得不错。下面我们就选择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段来现场表演表演。哪几位同学想起来表演? 
  (众生举手跃跃欲试) 
  表演剧本部分内容,这是学生剧本学习最有特色的地方,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剧本学习就应该体现这种特色,这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剧本人物形象、情节与主题。 
 师:在表演之前,我有个要求:观看演出的时候,想想表演者与剧本要求之间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众生表演剧本中节选的一段) 
 师: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大胆表演,我想正是你们的真诚与勇敢给了我们亲身感受的机会。下面我们就请我们的观众同学来谈感受。 
 生33:表演很自然,动作也不错。 
 生34:演得很投入,我真为他们而感动。 
 生35:“男孩”演得比“老人”要好些。可能是“男孩”与我们差不多吧。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剧本的理解,这种形式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剧本。 
 生36:如果有背景就更好了。这样表演起来就更能身临其境。 
 生37:老人的语气太快了,不能把他的沧桑感表现出来。 
 生38:老人的动作也不要太拘束,应该夸张一些。 
  引入剧本冲突的理解,这样便于学生从宏观戏剧的角度去理解本剧本的特色,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及作用。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很好,我想我有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人们都说矛盾冲突是剧本的核心,你们发现本剧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生39:应该是老人与男孩吧,因为男孩想偷枣儿,老人是看枣儿的,他们间的矛盾是剧本的矛盾。 
 生40:我不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老人与男孩的矛盾并不在剧本中占主要地位,而且最后老人与男孩相处得非常好呀。 
 生41:对,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剧本的冲突是不是应该理解为老人与男孩在现实中的状况与他们所期盼的情形之间的矛盾? 
 师:很好,同学都很善于从剧本实际出发来分析剧本的矛盾,而说得很有道理。我很同意现实与期望间的矛盾是剧本的主要矛盾的说法,因为无论是剧本主要故事情节还是剧本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来看,都是围绕这种矛盾展开的。 
 师:分析完剧本的矛盾冲突后,请大家再读剧本,想想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剧本学习,可以让学生直接质疑,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生42:剧本从头至尾都有儿歌,这有什么作用吗? 
 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大家帮他想想,儿歌有什么作用? 
 生43:在结构上有前呼后应的作用。 
 生44:儿歌的内容与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生45:用唱歌的形式更能表现人物的期盼与希望的心情。 
  …… 
 师:回答得很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心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剧本到生活,建立生活的哲学观。 □专家点评 
 生46: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 
 生47:在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 
 生48:我们也可以呼吁全社会来关心关爱老人与孩子。 
 生49:我们也可以向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议:常回家看看。 
  …… 
 师:我很高兴我们班有如此多善良、有爱心的同学,我也深信剧本所希望所呼吁的温馨世界一定会实现的。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 
  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剧本的真正用意。 
  3.从戏剧的角度读剧本。剧本是文学的,也是戏剧的。戏剧的核心就是冲突,学习剧本时,一定让学生在欣赏剧本中理解冲突的作用及意义,这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戏剧基本的欣赏方法与主要欣赏内容。 
  总之,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二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之五

三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作者: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钢屯小学  李爽
【教材分析】《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⑵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⑶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⑴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⑵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⑶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⑷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⑴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听音出示字卡。(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业设计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四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枣、浅、秃、忍、呗、虽、乘、思”八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出示课件)说说看,这两棵小树,你最喜欢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童话小故事,板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准确。

  2、对照小树叶中的拼音把圈出的生字再读两遍,之后同桌同学在生字条里相互指认生字。

  3、出示课件检测生字认记情况:

   ⑴ 带拼音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⑵ 去掉拼音齐读,

  4、开火车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三、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1、结合课文插图用心默读课文,看看能读懂什么,遇上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生自由汇报,师相机引导。

   ⑴ 外形方面:

    ① 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一样吗?你能用哪些词说说它们的样子?(相机板书)

    ② 春天的小柳树长得真美,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它的句子吧!(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③ 师配音美美地范读,并同时用课件演示小柳树的生长过程。

    ④ 学生评议后再读。

   ⑵ 语言方面:

    ① 小柳树确实长得太漂亮了,那么看着旁边一点儿也不好看的小枣树,它是怎么说的呢?

    ② 指导感情朗读小柳树的话。

    ③ 读了小柳树的话,你认为它怎么样?

    ④ 小枣树长得不好看,是不是就没一点用处,就什么也比不上小柳树呢?(板书:结果实)指导读有关句子。

    ⑤ 小柳树会结果实吗?这下小枣树该好好嘲笑一下它了吧?到底有没有?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读了就明白了。

    ⑥ 同桌表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后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⑦ 评议对话的语气,挑战表演。

    ⑧ 读了小枣树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吗?小柳树呢?

  3、生质疑还不明白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4、小组交流讨论小柳树和小枣树谁更可爱。

  5、全班交流汇报。


四、拓展延伸,总结

  1、其实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贵的是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身边的同学,找找他们的优点吧。

  2、谈谈今天的收获。

  3、齐读“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一、两句话,夸夸身边的人。


六、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绿绿的 弯弯曲曲

     又细又长 光秃秃

     跳舞 结果实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本文标题: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枣儿》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338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