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中国与法国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17-10-04 所属栏目:将棋规则

一 : 中国与法国文化差异

中国与法国的文化差异之我见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国家与国家之间又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我们每天都身处在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中,对这些文化差异并不是很敏感。所谓对比才能有差异,现在就让我们就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法国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吧!

首先我们可以从见面的礼节来比较,在我们中国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而在法国,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礼节:握手礼、拥抱礼、亲吻礼。法国人亲吻的对象并不仅仅限于自己恋爱的异性,他们吻小孩、吻小猫小狗、甚至是路边的花草与法国人交友,就得领受他们那种繁琐的贴面吻礼节。

在见面的时候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 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法国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法国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法国,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从风俗上来说,法国的男士都有绅士风度,尊重妇女。愛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喜欢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的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國人不仅热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虽然推崇法制,但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性活动。自尊心強,偏爱「国货」。中国和法国不同,中国的传统强调箴言慎行。中国人对辈分特别看重,成为很重要,对自己的长辈是不能直呼其名的。但在法国直接称名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还能表现很亲近。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在中国,周代时期,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讲求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还有数种副料。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埋没,而整体却光彩熠熠,这与中国人贬抑个性、讲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法国人是为吃而生存”,这句话将法国人讲究吃的艺术形容得入木三分。

那么法国的饮食到底具有什么特点呢?第一,法国的饮食特别讲究调料。法国菜中胡椒最为常见,几乎每菜必用,但不用味精,法国菜具有选料广泛、用料新鲜、装盘美观、品种繁多的特点。而且,法国餐在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不同地区多元化菜肴以及菜肴烹饪的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都在其他西餐之上。法国美食在整体上包括:面包、糕点、冷食、熟食、肉制品、奶酪和酒。第二,最求情调:法国人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烛光、典雅的环境等等。法国人将饮食还富于哲学的意义,认为个人饮食以符合各自的教养与社会地位并将同坐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第三,菜单简单:法国餐的菜单很简单,主菜不过10来种,但都制作精美。是一种美的享受,这也是法国菜能闻名社会的道理。

我们通过上面把中国和法国在日常礼仪和饮食礼仪的比较,可以看到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美,我们在展现自己国家的文化时,也同样要尊重别的国家的文化。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才构成了我们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二 : 以日本将棋与中国象棋为例看中日两国国民性差异【张建立文 晨风按语

内容提要:一个国家民族所创立、传承至今的游戏规则,对于该国家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国民性格的型塑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www.61k.com]本文通过对日本将棋和中国象棋现行规的比较,对日本人将善恶标准相对化且唯强者是从等行为方式的特点、重视「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的国民性格以及日中两国的社会流动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指出通过古老的游戏规则的比较,来分析今日之国民性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日本将棋 中国象棋 持驹规则 成金规则 国民性研究

自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来,两国问的人员和经贸往来逐年增加。如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市场, 日本对华出口额在二战以后也首次超过了美国。虽然两国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如此密切,但媒体以及有关研究机构所做的舆论调查结果却显示,两国人民之间的互信度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日关系更是给人一种所谓「居相近 心相远」之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缺乏相互理解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两国民众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国民性方面的研究,以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研究国民性的方法、视角很多。从游戏规则的视角来透析中日两国国民性的特点,尚属一种比较新的尝试。文化是在游戏中诞生的。游戏是所有文化的萌芽,「在整个文化进程中都活跃着某种游戏因素,这种游戏因素产生了社会生活的很多重要形式」,「仪式产生于神圣的游戏;诗歌诞生于游戏并繁荣于游戏;音乐和舞蹈则是纯粹的游戏。智慧和哲学在源于宗教性竞赛的语词和形式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战争的规则、高尚生活的习俗,都是在各类游戏中建立起来的」。因此,一个国家民族所创立、传承至今的游戏的规则,对于该国家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的型塑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从游戏规则的视角进行国民性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学界尚未取得很大的进展。
在众多游戏中,棋盘游戏最接近社会的人文环境。很多人感慨「人生如棋」,进退攻守的时机把握、胜负的结果,往往都只在一着之算、一念之差。小棋盘,大世界,简单的规则,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游戏者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价值取向等。本文拟通过对现代日本将棋和中国象棋的规则的比较,来初步分析日中两国国民性的一些特点。

一、持驹规则——将善恶标准相对化且唯强者是从的棋子再生规则
日本将棋又称作「本将棋」。关于将棋的起源,有东南亚起源说和中国起源说,而将棋初传日本的时间,则有奈良时代说和平安时代说等。但是,由于缺乏物证,无论是关于将棋的起源还是初传日本的时间,学者以至棋手们各执已见,尚无定论。日本最早记载将棋的文献资料是藤原明衡的《新猿乐记》(1058-1064年)。在日本将棋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大、中、小三种将棋。到16世纪时, 「小将棋」中的「醉象」一子被去掉才形成了今日流行的「本将棋」。现行将棋棋盘是一个由10条横线及10条竖线相交而成的方格阵。棋子的大小形状相同,而且全都是用黑色字标记,共计8种40个棋子被均分为两方,每方20个子分别置于和活动在方格之内。通过掷子决定开局先行者,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中国象棋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关于象棋的记载,但现代象棋的定型则大体是在北宋末年。中国象棋的棋盘由9道竖线和10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90个交叉点,象棋子置于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棋子共有32个,分为红、黑两方。红帅与黑将各统7种16个棋子进行对弈搏杀。开局是执红先行,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日本将棋与中国象棋,在终局定胜、负、和方面相似性很大,但在走棋过程中的棋子使用上,却有着极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将棋奉行「持驹规则」。所谓「持驹规则」,即一个棋子被吃掉后,仍然可以再次作为吃掉该子一方的兵力, 由吃子者随时投入几乎是任意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位置。但象棋则不然,被吃掉的子是不能复生的,而且通俗点讲,红棋棋子生是红方的人,死亦红方的鬼,绝不可能作为黑方的兵力重新加入战斗掉过头来攻击红方,反之亦然。
日本将棋的棋子,不但形状相同,全部为五角形,而且颜色相同并且都是用黑色文字来标记的。所以,如果我们把分为两方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打乱混放在一起的话,那么恐怕谁也无法辨清这些玉将、飞车、角行、金将、银将、香车、桂马、步兵究竟刚才是摆在棋盘的哪一侧了。对这些形同且色同的将棋棋子,唯有把它摆在棋盘上,并确定好五角形棋子尖端指向后,方可判断其归属。
从将棋棋子的这一特点及其所奉行的「持驹规则」,我们首先极易会想到日本著名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阐述其「纵式社会」理论时使用的两个重要概念——「场」与「资格」。「场」与「资格」是缔结集团的两个要素。根据她的看法, 日本人在结成集团时,以及在对外进行自我的社会定位时,对「场」的强调甚于对「资格」的强调,这是日本人集团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如日本人在作自我介绍时,往往先从自己所属的工作单位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场」与「资格」这两个概念,也可以说是中根千枝理论的出发点。由于集团的缔结重视场所而不重视资格,不同资格者能够加入同一集团,故日本人的集团具有既封闭又开放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日本人在不同集团间进行的社会流动,其实就如同按照「持驹规则」使棋子再生一样。
关于将棋所奉行的「持驹规则」,曾一度成为将棋存废与否的争论焦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总部(GHQ)因将棋所奉行的「持驹规则」,意欲废止。为了避免将棋被废止的危机, 日本将棋联盟便派遣足智多谋、骁勇善弈的关西本部长代理升田幸三去交涉。在辩论中,盟军总部的人对升田说「日本将棋不同于我们的国际象棋,将棋把从对方那里夺取的棋子作为自家兵力使用,这是对俘虏的虐待,是不人道的,是违反国际法的野蛮游戏,所以必须予以废止」。 对此,升田反驳说「国际象棋把吃掉的子不用才是真正地在虐待和杀害俘虏。在这点上,将棋对俘虏则是既没有杀害也没有虐待,而是使棋子永生并尊重其各自的能力,量才录用,使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而且,由敌变友之后,依然是把金将做金将、飞车当飞车来用,这不是真正的民主主义吗」。经过升田的一番慷慨陈词,最终说服了盟军总部,使将棋避免了被废止之灾。
此外,将棋所奉行的「持驹规则」也反映了日本人的一个重要的性格特征,即将善恶标准相对化且唯强者是从。就像一个被吃掉的棋子可以轻易地被再度摆放到棋盘上攻击其原属团队一样,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来说,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指出的那样,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行为时,绝不会感到心理苦痛,二战期间日本俘虏的巨变以及战后日本公众对美国态度的180度大转变,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另外,即使是在今天,与日本人交往较多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 日本人时时刻刻都在对自己进行着社会空间的定位,随着自己所属的社会空间的变化,其行为方式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日本人心目中,所谓的适用于所有社会空间的普遍的善恶标准似乎是不存在的,善与恶是相对的,而且对唯强者是从的行为, 日本人并不会有什么道德上的愧疚感。对日本人而言,将棋规则与战争规则似乎是一致的, 日本人之所以能够与美国一起「拥抱战败」,且至今仍不能由衷地对侵略亚洲的历史做出反省,与这种国民性格的影响恐怕不无关系,而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将棋「持驹规则」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有关的。
【晨风按:升田之言有理有节,但似与「民主主义」无关。】

二、成金规则——近乎完美的理想的社会流动模式
在将棋里,当一枚可升级的棋子进至位于距该棋手最远的三行或从此区域走出时,该棋手可以选择把棋子升级。除了「玉将」和「金将」而外,其余六种棋子都可以升级。但是,棋手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棋子升级,若是接受则称之为「成」,不接受则为「不成」,而且必须明白告知对弈者,若是选择了「成」,则只需同时将棋子翻过来即可完成升级。
将棋棋子,除了「玉将」和「金将」外,棋子的正反两面都标有文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功能,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人生,何去何从全凭一己之努力:可以「前后左右行」的「飞车」升格后改称「龙王」,于是「龙王」除具备「飞车」原有的功能外,又增加了可斜走一格的功能;可以「四翼前后飞」的「角行」升格后改称「龙马」,在原有「角行」功能基础上,又增加了直走一格的功能。其他四子,「不行左右下」的「银将」、「先方任意行」的「香车」、「前角超一目」的「桂马」以及只能「一方不他行」的「步兵」,都可以升级行使「金将」的职能, 即所谓的「成金」。银将、香车、桂马和步兵「成金」之后,便不再具有原有的功能,而只能行使「金将」的职能。
一般认为,理想的社会流动,应该是以社会职位空缺为导向、以自致性原则为根据、以机会平等为前提,同时对社会弱者给予必要的保护。如果能尽量实现一种理想的社会流动,就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给社会系统注入强大的活力,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棋的「成金规则」,正可谓一种比较接近理想的社会流动模式的规则。
首先,从将棋的规则来看,「金将」这一职位在将棋棋子里类似一个中层的社会职位。而且,根据「成金规则」,「金将」的职位永远都存在着空缺。这也就意味着,「金将」下面的四类棋子——银将、香车、桂马、步兵,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凭借自身努力,通过自由抉择和平等竞争来提升自己。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能力最弱、每次只能朝前方行进一小步的「步兵」,经过自身的努力奋斗,甚至有可能比位高权重的「银将」还要早获得提升为「金将」的机会。而且,由于银将、香车、桂马和步兵「成金」之后,便不再具有原有的功能,而只能行使「金将」的职能,这也会造成相应社会职位空缺,从而促进了社会流动。
但是,在中国象棋里,则不具备这样的规则。虽然象棋的兵卒过河界后,其行动方向可以由过河前的单方向前行增加到三个:即向前、向左或向右,但是,兵卒终老依旧是兵卒,虽不能说是在向下流动,但也绝对谈不上是在向上流动。从象棋和将棋的棋子配置情况亦可看出,在这两类棋里,每一方的「兵」都是人数最多、排在冲锋陷阵第一线的。但中国象棋的「兵」是只能往前冲,不能后退,而且当冲到对方的底线的时候,就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既无前途又失去了退路,只能左右移动, 即所谓「沉到底的卒就是死卒」了。与之相对,将棋的「兵」则不然。按照「成金规则」,无须走到底线,只要走到对方阵营即三线以内就可以摇身一变而晋升为「金将」,不仅可以避免终死他乡的结局,而且还有可能重归故里伴君侧。从社会学角度讲,将棋「成金规则」下的社会流动,是典型的代内流动。
将棋和象棋在棋子升级规则上的异同,也反映了日中两种文化中对待社会流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讲求的是个人身份的恒定,注重的是代际间的社会流动,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一俗语,也恰好有趣地概括了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比较高的状态。纵观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当代际流动过高,因而导致社会阶层间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等的差距过大或忍无可忍时,忍辱负重的人们便会一声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揭竿而起,于是很多良顺之民转眼问往往会变为斗士,结果往往会引发很多结构性的社会流动,出现所谓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日本社会的组织构成方式,与将棋的规则有着极其相似的特性,总体来讲, 日本社会也应是一个代际流动较高的社会,但在一定的阶层范围内,就如同将棋的「成金规则」那样, 日本社会又格外注重代内流动,讲究个人价值的实现,使人们相信并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拼搏去改变个人的身份属性,达到高位,从而极大程度地把矛盾化解在相当于将棋「金将」这个阶段,实现近乎完美的社会流动。比如,不管家庭背景如何,只要进了东京大学的门,大家即可彼此平起平坐;当代大多数日本人都具有很强的「中流意识」等等,这些可以说正是「成金规则」 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纵观日本社会的发展历史,虽然武家当权者有过多次易主的搏杀,但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却仍被保留至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希望改善个人境遇向上流动之心可以说是人皆有之,人之常情。不过,比较而言,中国人的向上流动诉求似乎要比日本人强烈,甚至会有人抱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妄想。而在日本,昔日的武士可能会有当大名、做将军的梦想,但很少有人会去妄想做天皇,这亦如同今天之日本,普通平民且不必说,即便是一个政治家,虽然他会怀有当首相的野心,但绝不可能去幻想做天皇。另外,在此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将棋中,对于按照「成金规则」升级的六种棋子,如果一旦被吃,那么该棋子再次回到棋盘上时将回复到原来的状态,飞车、角行、银将、香车、桂马、步兵依旧得从原有的身份重新开始奋斗。日语中有个与汉语读音、意义皆近只是文字表记不同的词——「一生(所)懸命(いっしょう けんめい)」,中文翻译为「尽力、拼命」的意思。这个词恰好反映了日本人将一生之精力倾注在某一个社会空间的人生价值观。无论干什么,只有「一生悬命」,才有可能干出成绩,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向上的社会流动,最大限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生命质量。在现实生活中,日本人一旦在某个单位就职,大多会从事那份工作至退休,很少会有人中间跳槽。究其原因,从将棋的「成金规则」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如同升级的棋子一旦被吃掉,那么它升级后的待遇将全部消失一样,在日本,一个人在某一个集团内努力获得的社会地位,在改换门庭时往往是无法转用的。所以,从一个集团转往另一个集团,对个人而言要蒙受很大损失。特别是对于在某集团已经由普通的「兵」跃升为「玉将」贴身护卫之「金将」的人,一旦他离开了该集团则必须再从无名的「兵」做起,从头打拼。具体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跳槽也可能在工资待遇等物质利益上并不会有过多损失,甚至会有所提升,但其在人际关系上必须一切从零开始,因此能否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也很难说,所以很多日本人轻易不愿意去冒这种风险,而宁可选择忠于职守全身心投入。为世人所称道的日本人的「从一而终」、「不事二主」、「各得其所 各司其职 尽职尽责」等国民性格的形成,或许与将棋规则在茶余饭后潜移默化之影响不无关系吧。
【晨风按:象棋至宋定型,其指导思想的诞生只会更早(作为对照:将棋定型于后奈良天皇、16世纪)。中国的科举虽然隋唐已很兴盛,然而世家和军阀的力量始终强大,靠荫庇入仕的不但常见,而且很有面子,不算丢人,阶层处于半板结状态;到宋朝,世家和军阀基本完结,科举才变成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入仕途径。象棋反映的是宋以前的社会形态,即流动性差、局终大洗牌(改朝换代),宋以后的中国就很稳定了,尽管明末也出了不少漏子,但若不是两次蛮族入侵,社会发生结构性洗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种不可抗外力的影响,无论欧洲(蒙古西征)还是日本(黑船来航)遇到了一样跪,中日欧还算命好的,黑人印第安人及部分斯拉夫人的旧制度就没剩些啥吧。日本阶层流动性始终不及中国,为什么在将棋上却有相反的体现呢?这是因为日本虽然没换过天皇,但消停的年代并不多,没幕府的时代大家互相砍,有幕府之后大名仍然拥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实力,继续互相砍,换幕府将军的年头更是杀得昏天黑地,也就江户时代稍微安稳点。打战可不是请客吃饭,是要「唯才是举」看真本事的,对待属下,有能力的提拔,没水平的滚蛋,军阀们才能生存下去。将棋作为兵推的抽象化产物,对这一生态作出反映实属正常。】

三、故步自封互相制约的象棋 变动不居异体同心的将棋
最后,再简单地分析一下象棋与将棋在棋子间的配合方面的规则。
无论是象棋还是将棋,任何棋子在走动时,如果己方棋子可以到达的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拿出棋盘(称为吃子)而换上自己的棋子。
古时候,中国的将帅们领兵打仗时讲究的是「运筹帷幄」,讲究的是「谋」。所以,中国象棋的首脑——作为双方竭力争夺目标的将和帅,总是呆在戒备森严的九宫大营之内,上下左右按竖线或横线渡方步。作为将帅贴身保镖的士也仅限在九宫内的斜线上走动。相(象)的防守范围略大些,但也不能过河,仅限于在「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如此一来,象棋七种棋子就有三种棋子成了不具备强有力的攻击能力之子,能冲锋陷阵的只有余下的车、马、炮、兵卒。而且,在行棋规则方面,象棋棋子间故步自封彼此限制的规则较多,远不如将棋棋子机动灵活和团结。
例如中国象棋的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当处在棋盘中间的某个位置时,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面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将棋也有「桂马」,其走法是「前角超一目」,即日本将棋的桂马只有前面两个位可走,远不及中国象棋的「马」威风。但是,「桂马」的行棋速度和自由度却是象棋的「马」所无法比拟的。不但因为是「马」走日,「桂马」走目,出击速度「桂马」要比「马」快,最重要的还是「桂马」的走动,不会像中国象棋里的「马」那样要受到「蹩马腿」的影响。
根据中国象棋规则,「马」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正前方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在现实生活中,一旦被人使坏「蹩了马腿」就动弹不得,纵使你是一匹骏马良驹,志在千里,恐怕也只得如伏枥老骥了。类似于「蹩马腿」的规则,象棋里还有「塞象眼」一说。即,如果「象」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象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一旦象眼被塞,一个相,纵有满腹经纶和定国安邦的雄才大略,恐怕也无计可施。无论「蹩马腿」者,还是「塞象眼」者,均是有敌有友,这种现象不仅是在昔日的封建社会时有发生,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所谓「窝里斗」、「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中国人是条龙 十个中国人在一起就变成了虫」等等,或可以说都是象棋「蹩马腿」、「塞象眼」这一规则的负面典型例证吧。
与中国象棋相对,日本将棋的八种棋子,则不单单是「桂马」可以天马行空地行走,无拘无束,而且每个棋子都是可越界冲锋陷阵的。「步兵」可以勇往直前,越界搏杀,「玉将」也可以御驾亲征,且能够身先士卒。再加上将棋奉行可以使棋子再生的「持驹规则」,就更是使将棋棋子显得变动不居,运用起来格外灵活。
【晨风按:个人觉得蹩马腿塞象眼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博弈的趣味性和复杂度。即使从表现社会现实的角度看,也不能说明象棋或中国人有什么特别不足。小人使坏或许某些人群(主要是历史进程落后成员性情豪爽的如蒙古、哈萨克)比例小些,但文明开化人口众多的群体如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基本不可能避免,有的人掩耳盗铃没有把这一观察成果融汇进棋盘游戏,而汉人做到了,到底孰高端孰愚劣,岂非一目了然?】
此外,象棋规则中对同种棋子的纵向先后顺序并没有任何限制,诸如兵卒的走法,不仅双兵或双卒以上居于同一纵列不算违规,而且,后来居上的兵卒排在同一纵列的另一方兵卒前方也不算违规。但是,将棋则不然。为了吃掉对方的玉将,将棋讲求的是马有马路、兵有兵道,棋子间各安其位,各行其路,异体同心,尤其重视同种棋子间的有序协作,竭力排除同种棋子的先后竞争。将棋规则中的三个禁着之一,就是针对能力最低的「步兵」而设的。禁着规则明确规定「在同一纵列上不能配置两枚以上的步兵」。这是一种从最低层来对秩序进行的维护。中根千枝所指出的日本人现实生活中的「同期生意识」,可以说正是这种将棋禁着规则的反映。比如在日本的公司中,同年就职的人往往会结成「同期生会」,当其中有人受到提拔重用时, 其他同一年就职却未得到提拔的人,大多都会抱怨不满,认为自己也并不比提拔者差。同年就职者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后加入公司的人(后辈)如果比先加入公司的人(先辈)早受到提拔重用,那将是一件不得了的事。而且,中根千枝还指出,日本的各行各业都存在这种「同期生意识」。【晨风按:中国之前的国企内部生态与日本会社/公司颇为相似,但日本如今非但产业不振,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员工主人翁意识也不断萎靡,中国国企已经或正在陆续走出旧体制,未来在何方,只怕几家欢喜几家愁。】
通过以上分析考察,我们发现,游戏规则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游戏者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价值的取向。但是,最后还应该指出的是,凭借对游戏规则的分析来判断创立该游戏的民族的性格等,还是不够充分的。比如,从中国象棋的规则来推断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似乎不该出现「汉奸」,倒是日本将棋的「持驹规则」更容易造就很多「日奸」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成型于北宋年间的中国象棋的规则经年未变,可是这个古老的象棋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则需审慎结论了。
【晨风按:这里作者的分析颇有见地,可惜被表象蒙蔽,最后反而说反了。言语微妙事,本师所谓「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晨风也可能说得不对,以下略述一孔之见。依照中国人投射在象棋上的价值观,确实不应该有汉奸,但事实上出了不少。是我们的价值观在历史长河中变样了吗?说完全没变不可能,但此刻晨风要强调的却是「基本没变」。因为遇到的对手恰好是日本,中国人才看起来稍微变了一点。日本人自幼被「择强而从」的观念浸染(中国人也有良禽择木而栖的说法,但与择强而从的意味差异不小,前者道德感似更强),他们在殖民地反复宣贯这一点,被占领区自然啥样人都有,出现一部分人与日本的宣传产生共鸣,并在中日提携共荣(通常他自己家得先荣起来)的愿景下头脑发热与之合作,何足为奇?然而战后清算汉奸的热情经久不息,直到今天「汉奸」仍是常见的攻击词汇,被骂的人也很少淡然处之,这说明中国人对汉奸等内奸有种发自内心的忌恶。也因为厌恶得很,才扒得多骂得多,才让人觉得汉奸多。事实上,相对于民族国家,帝国(即重道统轻民族的国家组合形式)向心力一定先天不足,帝国产生内奸的土壤必然肥沃,可中国作为一个帝国,其内奸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其他帝国(如俄罗斯、奥斯曼、奥地利,这几个帝国如今都不同程度上瓦解掉了),甚至低于很多民族国家(如维希法国、希腊等)。我们回过头来看战后,49年中国以一群汉奸掌权的面貌登场,然而当权者作为典型的中国人对此并不舒心、如芒在背,在156项基础工业设施建设的援助骗到手后不久就找各种借口跟主子闹翻,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相比而言,战前日本哭爹喊娘求英国带它玩,啥都学英国生怕走样(一个细节:世界各国都靠右行车,唯有英国、英国前殖民地与日本靠左行),跟古代学中国时一样憨实;战后日本服服帖帖,至今全民上下一根筋儿当日奸,生怕服侍山姆大叔哪儿不到位了。这说明,日本的文化出内奸要容易得多,心理门槛极低,跟将棋表现出来的完全一致。中日互殴的岁月里之所以有汉奸投日、少日奸投华,一方面是日方的逼诱,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中国国力不济。《日本论》作者戴季陶曾说「中国强日本则为妾,中国弱日本则为贼」,岛国性情大抵如此。】
游戏创造秩序,游戏最大的贡献是在于它把一种暂时的、有限的完善带给不完善的世界与混乱的生活,并不时地为人们提供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如何最大限度地创立并遵循完美的游戏规则去规划我们的世界,最终还得靠我们这些游戏于这个世间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日关系也如同一盘棋,希望所有珍视中日友谊的人能够通过文化交流,进一步地加深彼此的理解,共同努力来走好中日关系这盘大棋。
【晨风按:国际象棋有升变,象棋有隔打兵种「炮」(这一创新怎么赞美都不为过),有「塞象眼」、「蹩马腿」,二者的可玩性看起来半斤八两;不过国际象棋的活动范围太小(只有64格)而兵种移动太迅猛,与拥有90个站位、攻守讲究子力复杂配合的象棋相比逊色太多。晋级体系里,国际象棋只有「兵」可以升变,可升为王之外任意兵种,然实际操作中一般都升为后,这使得国际象棋的子力晋级几乎只存在一种形式;将棋除「玉将」「金将」外所有棋子均可升变,「飞」升「龙王,「角」升「龙马」,其余「银」「桂」「香」「步」均升「金将」,称「成金」(「成金」一词也常用在日语文章中,出现概率堪比中文的「马后炮」「丢车保帅」),打入时身份复原。将棋的兵种通常子力不强,尤其「香车」「桂马」如果没有成金和持驹规则的话接近残废,所以更讲究配合。有了升变(成り)还有持驹,将棋趣味性强,复杂度远高于象棋和国际象棋。晨风真心喜爱将棋,希望你也喜欢。对日本国亦是如此,理解之后的爱才是真爱嘛。皇囯一生推!】

将棋规则 以日本将棋与中国象棋为例看中日两国国民性差异【张建立文 晨风按语

三 : 两个家族的文化差异

快过春节了.中国人习俗请春桌.团年.我先走我大姐夫家.他是国家公务人员.特别客气.他给我印象是.无论是富亲戚穷亲戚都一事同人.或对家境不怎么好的亲戚还要特别多上心些.这样不会感觉到小瞧人.越是弱小群体越是对许多小结敏感.特别脆弱.这也是人类的致命弱点.高人和矮人站在一起的心里阻碍.你看主持人遇上此情况就会蹬下来.与矮个交流.这样减轻了矮人的心里负担.也凸显出了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质.有文化有素质处事就不一样.给人感觉不到距离.感觉到自在。

最主要一点.用姐姐的话说.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人.这种人不值得人尊重.后话没说出来.不值得交往.这种无情无意.忘恩负义的人.迟早会变成东郭先生和狼.你去了她会热情的接待.你要求她办的事.她找一些理由推脱.碰上一两次壁.你会自然而然.知趣的不在打她的主意.这叫聪明人处事.防范于未然.不知哪个聪明人说过一句:不能泛交朋友.交友也得择友而交.此话不无道理.不要认为他是你的兄弟姐妹.或舅子老表.你就一未的包容纵容、或深交、这样会迟早把你拖下水、害人害己,亲不能不分原则、没有一个标准、我最大的一个误区是,坏人都是外人,不沾亲不代故,沾亲带故都是好人,你把他当亲人,他不一定把你当亲人,往往生活中许多事,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为什么?···……

在姐夫家,没有人劝酒,姐夫会拿出迎接上等贵宾客 的好酒,首先申明,随意,酒尽量、大家是亲戚就不要客气,吃好,用好、喝好、不疏、不腻温心体贴、最让感动的是今年我在上海搞了点投资,想把房子卖了、想不到今年房价疲软,资金无法到位、姐夫把自己房子作了抵押付了上海余款, 我又没有请他帮忙、只是我刚回来在他家吃饭.姐夫了解一下我在上海的情况.我不是说他给我借了钱,我就说他好.你在伟大我也应该向姐夫商量商量.或支会一声.而且是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请问:有几人做得到.包括我在内也无法做到.姐夫这个人非常讲原则的.大概他从事的职业有关、我大概要夸到我了.我这人本实不大.能知好坏.也知道知恩图报.我们小老百姓.大道理不懂.但知道重的是一个信誉 !!

我自己的父母家庭.我们兄弟姐妹六姊妹.六姊妹又各安了一个家.又是六个.六个各家在养一个小孩.这样一变二.二变三.变变变.变到了一大家子.人们眼里看见这一大家子.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每一次聚汇劝酒劝得特痴.不喝是瞧不起.有钱了.全是一些挖古脑水的话.不把你灌醉不罢休.看是在劝人喝酒.倒象在报仇.醉不死你.毒死你.结果怎样呢?打肚皮关司的.借酒撒疯的 .争山争田争边边角角的.盘算着老业的.为你有一次疏忽没向他打招呼.他说你又装大了.唉.这些渣渣草草.头都搅大了.你说这两个为什么家族差别如此之大呢?

这到底为什么?都是爹妈生的.都是兄弟姐妹.姐夫他又是一个家族.他们家与我们家有天然之别.我在我们家感觉不到一点亲情.我想学我姐夫诚心诚意对待我的家族.总是使得其反.这到错在哪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问题还是出在我自己身上的. 没有识人的本领.感情泛用.没有因人.施情.所以.才招来许多烦人事.我在想.我要是是法官.我家亲戚犯了法.我会放了他.我自己因为一个亲.自己丢了官还身陷牢狱.这就叫浑浊不清.亲大于一切的左倾路线.

活了大半辈子.在两个家族吃饭才醒悟.此生也算没白来(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四 : 从朝鲜战争看中美两国军队文化的差异

朝鲜战争是一场军事冲突,但从本质上来说,那是一场政治冲突,是两大政治集团之间的不了解、不信任结出的恶果,是一连串的“误解”导致的悲剧。(www.61k.com)开始的背景是这样的——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内战爆发。第二天,美军武装封锁台湾海峡。一周后,美军介入朝鲜内战。9月15日,麦克阿瑟的得意之作——著名的仁川登陆成功,北朝鲜军溃败!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目标直指中朝边境的鸭绿江。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乎同时在东西两线打响了入朝作战的第一枪,从此拉开了一场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大规模搏杀的序幕。 “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这句著名的论断为大多数美国人所接受。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当时是不希望跟中国打仗的。而中国当时正在铸剑为犁,大力恢复生产,更不希望与任何国家发生战争。需要动刀兵的,也只是国内的西南、西北及台湾。并不希望交战的双方,为什么最终打起来了呢?中国的先礼后兵与美国的不可一世。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早在美军越过三八线之前,周恩来通过印度大使潘尼迦警告过美国: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不会坐视不管!美国方面却认为是“这不过是外交上的一种勒索。"而麦克阿瑟的话更干脆:"面对联合国军的强大攻势,他们会血流成河,如果他们干涉的话。"后来的事实表明,的确是中国军队血流成河,但这河里,更多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血液。对中国参战问题判断的失误,有极其复杂的原因,但是基本的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美国人"世界无敌"的感觉。敢于和美军打仗,特别是经济落后的中国人敢于和美军打仗,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看来,是一件绝对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美方忽视了一点:说话的是中国人。中国人是说话从来是算数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的总理,怎么可能言而无信呢?周恩来的警告,被西方尤其是美国看作是一种外交讹诈,而实际上,这是中国人在战争中最常用的“先礼后兵”,在兵戎相见之前,先跟你讲道理,希望能不通过打仗而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化干戈为玉帛”。而过度相信硬实力,只懂得直来直去的老美,哪懂得这么多弯弯绕?——多年以后,越南战争爆发,这位中国总理又说话了:“地面部队不得越过北纬十七度线”,这回美国人乖了。果然不敢越雷池半

砥平里战役 从朝鲜战争看中美两国军队文化的差异

步。(www.61k.com]这使我们相信,朝鲜那杯酒,已让美国人醉得不轻,这回就再也不怀疑是“政治讹诈”了!美国人的霸气与中国人的王气。第一次战役是中方主动结束的,当联合国军溃退的时候,彭得怀的部队并没有乘胜追击,以扩大战果,而是停止进攻,甚至向后撤退。麦克阿瑟果然上当,在明知中国部队在前面某个地方等着的情况下,仍然命令部队从东西两线分兵向北推进,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而中国军队采取的策略是且战且退,诱敌深入。这次北进,麦克阿瑟所犯的战略上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分兵冒进。东西两线之间相距80公里以上,这显然不能相互呼应保护。这是军校新生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老辣的麦克阿瑟怎么会犯呢?原因只有一个:轻敌与狂妄。在他眼里,土气的中共军队怎么能与他的具有海陆空全面优势的机械化美军抗衡呢?那不过是一群“亚洲的乌合之众”,而且人数也不过是6万左右而已。而实际上,在朝鲜北部的丛林大山之间,埋伏着彭德怀的9个军共38万余人的部队,布置得像两个大口袋,准备把东西两线的联合国军分而装之。其时在美军中当顾问的国民党的著名将领孙立人却洞若观火,他非常怀疑,这可能是中共军队又一次在玩“诱敌深入”的把戏。毕竟是老对手,又同是中国人,他对中共的了解,还真不是扛着一个西方脑袋的麦克阿瑟所能比拟的。彭在这次战役所用的策略,是很有渊源的。《六韬》中提出:“见弱于敌”;《兵经》中则说:“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敌欲进,赢柔示弱以致之进......” 能而示之不能,故意露出败象,就是为了把敌人引到对己有利的位置,进行坚决打击,以图歼灭,而打击中,敌人的救兵来路,逃逸路线等都已算计笃定。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可谓游刃有余。这些,孙立人是懂得的,而当年西点军校的高材生麦克阿瑟怎么能懂呢?千万不要以为美军中迷信自己的战斗力和武器系统只有麦克阿瑟一人,对麦克阿瑟的批判,都是很多人事后诸葛亮。其实当时的美军之中,有很多像老麦一样迷信自己的硬实力的人。当二次战役东线的战斗打响后不久,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训练中心里,一位军官冲进司令官梅尔里·特文宁准将的办公室。"将军!"他喊道,"在朝鲜,中国人已经包围了陆战一师!"特文宁准将漫不经心地抬起头来,他说:"年轻人,我只能说,我真为那些中国佬惋惜!"--这位将军没过多久就知道了,他到底是应该为谁而惋惜。风格炯异的十六字真言。美军有一条非常著名的十六字真言:找到他们,咬住他们,打击他们,消灭他们。而凑

砥平里战役 从朝鲜战争看中美两国军队文化的差异

巧的是,中国军队也有一条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www.61k.com]这两条真言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两个国家的军队的基本风格,将他们摆在一起来看,非常有趣!从美军的真言来看,他们最担心的,不是打不过你,而是找不到你。怕你不跟它接触,怕你躲藏起来。这很容易使让人想像,这是一个壮汉在追打一个机灵的小孩,壮汉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样跟这个小孩打斗,而是怎样逮住这个小孩,别让他跑了。你瞧瞧这个从来没有被侵略过的国家,狂妄到什么程度!人家从来就不担心打不过你,人家考虑的只要不被你走脱,至于打垮你,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似乎从来不需要什么智慧和谋略。回头再看看中国军队的十六字真言,则看到的是一种以弱击强的战略。在中国军队看来,找到对手是不成问题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打。怎么打呢?答案是,通过运动保持主动,消耗对手的精力和士气,寻找对手的薄弱环节,一旦机会出现,就抓住时机给予沉重打击。所谓“避其朝锐,击其暮归”。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军队与美军的不同之处:美军仰仗的是硬实力,依赖火力、机械化、海空优势;而中国军队则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人的智慧、勇气和意志。美国人喜欢双方摆开来大规模正规化作战,而中国人更喜欢分进合击,迂回穿插,虚实相间,讲究“兵不厌诈”。美国人喜欢硬碰硬地较量,就像武侠小说里硬工夫极好的武士,喜欢你打我三拳我还你五拳,比谁的力气大和皮肉厚实。而中国人则追求四两拨千斤,就像武侠小说里轻工极好的剑客,利用轻盈的身法四处游走,寻得破绽便一击破敌。这些从中美两国现代的动作片里有非常生动的体现——中国的动作片里,主人公往往是利用自身的灵巧和智慧打败强大的对手;而美国的动作片里,你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彪形大汉大摇大摆地径直朝对手走去,然后把对手抓起来朝墙上一摔,或者钵头大的拳头朝对手脑袋上就是一拳,问题解决,就这么简单而直接!美军对物的依赖与中国军队对人的依赖。美军打仗,是十分依赖先进火器、战车、飞机等机械化装备。美军发动一次攻势的一般模式是先进行高密度的火炮覆盖,接着进行大规模的空中轰炸,然后地面坦克前头开路,最后才是步兵。而这一切,都是中国军队所不具备的。所以,中国军队对人的依赖,也就是对战略战术的运用、对指战员的勇气、智慧、毅力、吃苦精神、牺牲精神的依赖,实际上是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能量爆发。著名的砥平里战役,就是最能体现双方这种依赖关系的一

砥平里战役 从朝鲜战争看中美两国军队文化的差异

战。[www.61k.com]提起砥平里之战,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个名词:“环型工事”。6000多美军被包围后,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依托坦克、榴弹炮、高射武器、迫击炮组成环型防御圈,中国军队没有重武器,更没有飞机,所以很难突破这个钢铁工事。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地潮水般的冲击下,双方伤亡惨重。最终,联合国军等来救援,得已逃脱。与“环型工事”相对应的,中国志愿军也有一个著名的工事:无处不在的土工作业。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与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钻洞子”,有人作过统计,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 挖战壕和交通壕共长6250公里,各种工事的土石方6000万立方米,如果以1立方米排列,可绕地球一周半。 没有强大的火力,没有空中支援,中国军队只能依赖人的力量,依赖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出对己有利的作战条件来。在美陆战一师的撤退过程中,美军的工业与技术优势,被发挥到了极致——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早就料到美军陆战一师南撤时必须要经过一个要塞——水门桥,于是派人炸掉了这座架在悬崖上的大桥,以切断美军的退路。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军很快就用大型运输飞机运来搭桥用的组件,在两天不到的时间里,重新上架起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车辆的钢制桥梁。于是,命悬一线的美陆战一师得以逃脱。——美军在此所表现出的高度发达的科技与工业能力,实在令人叹服!而中国军队往往是在人的使用上,或依靠勇气、或依靠智慧、或依靠意志,出奇招取奇胜。美国军队是这么描绘中国军队的:“顽强的阻击,巧妙的伪装,天才的土工作业和大量的手榴弹,不是中国的军队还能是什么人?”在美军的眼里,中国士兵是“漫山遍野”、“潮水般的冲击”、“看不出阵型”、“不计伤亡”、“胡乱开枪”、“永不告罄的手榴弹”!其实,中国军队还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云山战斗中,冲入城内的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六团的先头部队四连到达了公路大桥,守桥的是美骑兵第一师八团三营M连。"一个连的士兵纵队沿着通往龙山洞的干道严肃而整齐地接近南桥面。警戒该桥的美军士兵可能认为他们是南朝鲜军??、十分肃静地走过来的。"美军战史记述道,"纵队通过桥以后一直在干道上北进,不久接近了营部。突然间吹起了军号,开始一齐向营部袭击。"四连的军事行动如同是在舞台上演出,除了胆大包天之外,中国士兵的机智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据中国第三十九军史料记载,中国士兵通过桥梁的时候甚至"还和美军握了一下手"。大相径庭的军规军纪。志

砥平里战役 从朝鲜战争看中美两国军队文化的差异

愿军老兵是这么形容美军士兵的:“他们的火力很猛,打得也很顽强。(www.61k.com]但当你发起冲击,跟他们靠近的时候,他们就举手投降了,根本不跟你格斗。”有人会说美国士兵真怕死,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的文化氛围。美军的军规规定以下四种条件下可以投降:"一是没有子弹了,二是没有干粮了,三是联络中断了,四是突围不了了。" 这在中国军队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军规是这样说的:“发扬优良传统,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背叛祖国,叛离军队.”在中国军队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下级对上级说:“你放心,连长,我保证人在阵地在!”——意思是就是战斗到死也决不投降。在美军的文化里,在抵抗无效而脱离不了的情况下,投降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是为了最大限度大保护人的生存权利。英勇地战斗了,在无法撤退的情况下被迫投降,那也是光荣的。而在中国的文化里,则不是这样的。中国一直很忌讳投降。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注重讲“气节”,赞赏“死节”。在落于敌手时要宁死不屈,以死报国,以全操守。所以,苏武牧羊19载,杨令公撞死李陵碑的壮举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奉为典范;而委曲求全的李陵,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误解和不齿,骂名千古。自古以来,中国军队是非常强调纪律性的,要求绝对服从。在军队里,军事主官有着绝对权威,掌控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这时候,皇帝也要让着领兵元帅三分。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然中国共产党的军队里提倡人人平等,但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这一条是没有变的。相对来说,美军的军规要宽松、自由一些,更尊重人性。所以,这样的部队,就显得松散,纪律没有那么严明。二战中,一次巴顿去战地医院,看到一个病人,说是患了“战争抑郁症”。巴顿大发雷霆,把他臭骂一顿,然后把他赶出了医院,并将所有的“患战争抑郁症”的士兵赶上了战场!后来那个被骂的士兵终于英勇作战获得了勋章!——什么样的军事文化氛围,滋养出什么样的士兵,可有谁听说过中国的军队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志愿军战士中,有谁患“战争抑郁症”的?在中国军队里,下级是必须绝对服从命令的。如果有士兵在战场上抗命,上级军官随时都可以就地执行枪毙。而美军中,若是长官的命令有不妥当的时候,士兵是有权抗命的。二次战役中,美第二师九团乔治连连长弗兰克.穆森在连队垮掉之后,听见一个木板房里传出哭声,进去一看,一个士兵身体缩成一团蹲在墙角泪流满面。穆森问:"你在干什么?" 士

砥平里战役 从朝鲜战争看中美两国军队文化的差异

兵说:"不知道……我不知道。(www.61k.com]"穆森说:"跟我来!"士兵说:"上尉,我不想去……"。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电影《第一滴血》里有相当精彩的描绘——蓝堡被国民卫队追击,躲进了一个废弃的矿洞里,一轮枪战过后,大家都不动了,上尉连长大喊:“继续开火!”,结果士兵们没有一个动弹,都在地上一动不动装死。接着上尉点名命令史提夫抄到矿洞前面去,结果史提夫回答:“去你的,让我去,门都没有!”无奈的上尉又回过头来命令雷门去,结果雷门的回答是:“我才不去呢!”生气的上尉质问:“为什么不去?”雷门回答更有意思:“这是我的兼差,我不是来送命的!他可能正在里面等我们,你是不是有毛病?!”抗命的不单单是士兵,下级军官同样也会对上级的命令进行一定程度的抗命。二次战役前,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将军是反对分兵冒进的,但迫于麦克阿瑟的压力,只好下令北进,但是他却告诉他的先头部队"一闻到中国饭的味道就撤退!"天壤之别的士气。云山战斗中,第三十九军中一个叫王有的中国士兵,在激战中爬上了正在疯狂射击的美军坦克,高举手榴弹寻找可以投进去的缝隙,距离坦克不远有五名美国兵,眼看着这个场面他们一枪不发地惊呆了,等王有把这辆坦克炸毁之后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向这位中国士兵举起了双手。——这场不可思议的战斗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中美两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士气状态。很多美国士兵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一个偏僻的远东国家发生内战,与一个普通美国人有什么关系?他们原本可以好好地过一个感恩节。所以,美军士兵们人在战场上,心里却想是圣诞节的礼物、火腿、啤酒、烤鸡以及晚会上漂亮的日本姑娘。而中国军队呢?早在中国出兵之前,中国国内已是一片“打倒美帝”的呼声,中国士兵们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足见其斗志之昂扬,杀敌之心切!这么强的求战欲望,从何而来?答案是:舆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上过一天军校的毛泽东,之所以被公认为中共军队的缔造者,这与他天才的建军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军队政治化、支部建在连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毛泽东清楚地看到了军队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非凡重要性!没有进行思想灌输和控制的队伍,你指挥的不过是一群盲目的躯壳在打仗;而进行了思想灌输后,有了政治觉悟,你指挥的就是一队有战斗灵魂的队伍。这样的队伍,战斗力是非常可怕的。有了政治觉悟,士兵就有了强大民族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他们就有了牺牲小我,完善大我的精神,他们就能在战斗中发

砥平里战役 从朝鲜战争看中美两国军队文化的差异

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及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战斗。[www.61k.com]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当年志愿军战士们千百个英勇、顽强、巧妙、无畏的战斗事例的原因。时任118师政委的张玉华曾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要让官兵们知道,为什么打这个仗,为谁打这个仗...武器是重要的,但是,人,是决定因素。”张用一句话点出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核心所在。一个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强国,拥有海陆空全面的军事优势;一个是刚从百年积弱和28年的漫长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西方的军史学家们一直弄不明白,那个只花费了5亿美圆的东方国家,是如何把花费了800亿美圆的世界第一强国打得城下签盟的?其实他们不必再费心去寻找答案,这段历史的谱写者毛泽东,早已给出了答案—— “敌人是铁多气少,我们是铁少气多。”向所有曾经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牺牲了和幸存的英雄们致敬!

五 : 谷歌重视文化差异 谷歌中国LOGO独特

  谷歌中国今天使用的是纪念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诞辰76周年的LOGO,而谷歌和谷歌其他国家的却统一用的是纪念美国著名画家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诞辰165周年的LOGO,记者又访问了谷歌其他国家页面,谷歌法国,谷歌英国也都是纪念玛丽·卡萨特诞辰的LOGO,唯独中国除外。

  谷歌作为一家全球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很重视本地化进程,特别是在中国,谷歌更是十分重视,经常可以看到谷歌中国使用单独LOGO,介绍的都是中国本地文化。

  但记者也注意到,谷歌香港,谷歌台湾使用的纪念logo却都都是纪念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的。

  

 

  谷歌中国首页

  

 

  谷歌美国首页

  

 

  谷歌香港

  

 

  谷歌台湾

本文标题: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中国与法国文化差异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41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