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读书与写作的关系-秘书写作意化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8-05-13 所属栏目:秘书基础

一 : 秘书写作意化的关键

 
    所谓写作意化是写作主体在心理操作下,将内化的感知之物化为意象之物或某种观念,并在意识和潜意识系统中或分析归纳、辩识明理,或想象联想、孕育形象,或立意塑体、勾画轮廓,最后逐步形成“意态文”的过程。古人称之为“耽思”。它是写作的酝酿阶段。换句话说,写作意化,就是将内化物在运思的熔炉里进行重新组合的意态化和意识化,它是一种写作设计、意象孕育的心理构筑。这一过程,从主体看,是能动的心理内视活动,是运思中的心理推导或情感灌注。从内容看,是内化物经过思维熔炉的烧炼,使物我交融、情理化合,并为之塑体赋形,以孕育出有生命的精神胎儿。
    写作的意化是由“感”到“思”,围绕着立意塑体的目标进行。立意,就是从不确定到确定文意的过程。“意”的心理认定意味着“意态文”灵魂的诞生。我们把在意识系统内凸现出来的“文”的雏形称作“意态文”。它具有粗糙、可塑的特性。塑体,就是在心理上为“意态文”赋形的过程。主体既要考虑意化中趋向某种文体的适应性,又要有创新意识。“意”是内容,“体”是形式,“意”“体”的统一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二者不可偏颇。
    写作意化的关键是主体的运思活动。意化对象由 “内化物”而来,经由运思,在主体认识和意态化时,保留着“亦此亦彼”的状态,并向“外化”变迁,向明晰、“非此即彼”发展。因此,在运思中的意化物身上存在着内化物和外化物的双重属性。意化中的“思”空前活跃,可能因触感而一发不可收,可能在静中蓄积起惊人的力量,也可能在入迷中灵感突现。正是通过运思,写作才得以完成它异常复杂、令人难以想象和描述的酝酿期。

二 : 读书与写作

读书与写作

1

读书好比沙漠行,写作好比留脚印,读书与写作一道大漠亮丽风景线。

读书是天苍苍,写作是野芒芒,读书与写作构筑天堂草原。

读书是小草,写作是大树,读书与写作(www.61k.com)组成绿色大自然。

读书是长江长城,写作是黄山黄河,读书与写作壮我祖国大好河山。

读书是摘玫瑰,写作是散芳香,读书与写作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读书是日,写作是月,读书与写作轮回年年岁岁。

读书是拐杖,写作是旅行袋。读书与写作迈向永恒。

2

读书是翻地、播种、浇水,写作是发芽、开花、结果。读书与写作就是土地与庄稼。

读书是麦苗青青,写作是稻谷金黄,读书与写作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读书似雨,写作为虹,读书与写作好比雨后的彩虹美在天际。

读书是海,写作是冲浪,读书与写作展示远航者的风采。

读书是灯,写作是路,读书与写作照亮路人的行程。

读书是光,写作是热,读书与写作温暖这世界。

3

读书孤独,写作寂寞,读书与写作二者皆备,互不分离。

读书是兄,写作是弟,读书与写作一母同胞,情同手足。

读书好比丈夫,写作好比妻子,读书与写作相知相守,陪伴终生。

读书如士兵,写作如将军,读书与写作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读书是清洁工,写作是城管人,读书与写作都是为了让城市更美丽。

读书用眼,写作用笔,读书与写作耗费的是精力。

读书流汗,写作流血,读书与写作流走的是生命。

4

读书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写作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与写作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读书是锄禾日当午,写作是汗滴禾下土。读书与写作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读书是大漠孤烟直,写作是长河落日圆,读书与写作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读书是白日依山尽,写作是黄河入海流。读书与写作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书是直挂云帆济沧海,写作是不尽长江滚滚来。读书与写作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读书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作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

书与写作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5

读书是旅行,开阔视野。写作是心语,总结经验。读书与写作就是吸收与消化。

读书是实践,写作是真理,读书与写作实践经验真理。

读书是追寻,写作是磨练,读书与写作就是寄希望于文化。

读书捕风,写作捉影。读书与写作让无形变有形。

读书无声,写作有声。读书与写作让无声胜有声。

读书不是上天堂,写作也不是下地狱。读书与写作总有它自己的地盘。

读书是翅膀,写作是飞翔。读书与写作还生活一片自由的天。

6

读书是思,写作是在。读书与写作我思故我在。

读书是眼睛,写作是发现。读书与写作使美的东西就在眼前。

读书是x ,写作是y。读书与写作就是x+y=z,z是无限极。同样的读与写,不同的人

所释放出的能量并不等同。

读书是竞争,写作是生存。读书与写作适者生存。

读书是问,写作是答。读书与写作成就名作家。

读书承载深情馈赠,写作启迪智慧之门。读书与写作奋发向上的阶梯。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与写作永远的双轮驱动,缺一不可。

读书几多欢喜,写作苦中有乐。读书与写作怡然自得,悠悠我心。

静静地,心中有个世界,属于读与写。

三 : 我的读书与写作

为什么写作?

我的爱好是写作,梦想成为作家,从小到大,从没变过。这样的回答似乎更刻意、更有分量。但,的确如此。

小时候,总喜欢去姥姥家,每次去必定会央求妈妈住一晚再回家。姥姥家的房子有年代感,墙是土夯的,粗糙但足够厚实,屋顶上面覆盖了厚厚的草,冬暖夏凉,院子里繁茂的枣树遮盖了整座院落。我常坐在院子里看枝桠间晃动的阳光,有微风拂过,有红红的枣子掉落,亦都是我欢喜的。

而最欢喜的则是那一扇扇“小轩窗”。方正一米左右的窗子,黑色实木做成的边框显得格外硬实,边框里面镶嵌着雕琢有精致花纹的小窗格,错落有致。那时候姥姥家里没有通电,大人们围在煤油灯前家长里短话个不停,而我则趴在“小轩窗”前,看日光和月光透过一个个小窗格斜射进屋里,侧身看时,还能看到“光芒”,那一束束光中,舞动着无数的小尘埃。那时候,并不知道该用何种文字表达眼前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欢喜,常常打断大人之间的交谈,示意他们也来看看这悦人的一幕幕,终是没有多少回应。现在想来,如若用文字勾勒,大抵是喜欢那种意境,诗一般的美好。(“小轩窗”一名是我后来读苏轼的《江城子》“小轩窗,正梳妆”时得知的,想象中的“小轩窗”大抵就是姥姥家窗户的样子)

住在姥姥家欢喜的不只是“小轩窗”,还是为了能读一读表姐的作文书。二舅家的大表姐从小住在姥姥家,长我几岁的她,仅是课堂上必读的作文书就比我多许多,课外的读物也更让我感到新奇。她的作文书好看,有不少插画,犹记得一本黄色封面的看图说话,首篇是《姐姐帮我剪指甲》,印象颇深,也是我第一次对不同文字间的排列组合有了兴趣。

凡事有了兴趣,便有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劲头。(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表姐的作文书看得多了,开始模仿着写一些现在看来足够稚嫩的文字,那种直白式的表述与不加修饰的文字只属于那个年纪。我总记得1999年的那个植树节,挖坑、挑水、植树,每当我发表一篇文章,每当我与人谈起写作,都会想起所有情节。那个植树节,我将从作文书中学来的“蓝天白云、风清气明、热火朝天”等一系列词语用到了描写同学们植树的场面中,五百多字的作文是我人生第一篇成形的文章,幸运的是在全镇“植树节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的奖品。后来,笔记本写满了歪歪斜斜的文字,钢笔也摔得面目全非,但我仍旧珍藏着。青涩、泛黄,终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到了初中,能看到的书逐渐多了起来,所写作的成形的文章也多了起来。我所在的石莲子镇中学有一份校报《雏鹰报》,每一期我都认真地看,惊奇于那些字词能被排列组合成如此美妙的篇章,又羡慕那些文字能够被印成铅字而在整个学校传看的同学。一年级下学期,班级评选共青团员,抱有很大希望的我落选了,一向胸有成竹、好强好胜的我受不了这样的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打击,写了一篇《伤心的事》,仅是记叙了当时的心情与以后的决心。新一期《雏鹰报》征稿,我将稿子认认真真抄写一遍投了过去,并没有抱很大希望,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稿子被采纳刊登了。作品第一次被印成了铅字,甚为高兴,我小心翼翼地将那一期的报纸保存起来,收藏至今。

有了第一次登稿,更加激发了我读书与写作的热情。初中阶段,每周除去以小麦换购的饭票,爸妈会额外给十块钱,我大都用来买书,短篇作文书居多。那时镇上没有正规的书店,买到的书大多都是盗版亦或者多年的旧版,可仍旧读得津津有味。有时也看小说,不过都是从同学那里借阅,在课间或睡前贪婪地看上几页,唯恐老师将其没收。时至今日,看了什么篇目、情节是什么大都忘却,记住的仍是那年对书的沉迷,回想起来,内心愉悦。

高中时,一切豁然开朗。

中考过后,顶着班主任执意要我去县四中上学的压力,仅凭着口碑,选择了临沂一中。读完三年高中才体会到,在这所学校读书最终考上大学是次要的,关键是在我们爱好、梦想的萌芽与发展期,她给予了我们足够的空间,相比较只注重成绩的学校,她更突出了综合素质的考量和培养。

升入高中,能看到的书的种类及数量更多了,校图书馆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一时间《红楼梦》、《飞鸟集》、《简爱》、《堂吉诃德》……目不暇接,我读着越来越多的篇目与集子,一边读,一边摘抄优美语句,写读书心得,三年下来,满满几大本。那时,我开始迷恋宋词,淘购了许多本宋词赏析书籍,读得多了,开始摹写宋词或写作关于词人的散文,这段经历,至今是我所认为的对我选词造句影响最大的一段。2016年5月19日,我写了一篇《浅论诗词歌赋对写作的影响》,亦即对此段经历的回顾与感悟。

高二时,开始接触“新概念作文”,一时间又被那种构思独到、文笔新颖的文章深深吸引,我开始迷恋《萌芽》杂志。每月必到南门的书店买最新一期,一字一句地读,常常几天便读完一本,又开始买往期,真是到了“疯狂”的地步。没多久,迎来了当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我精心写作了两篇文章参赛,但并无回应,只好自认为“功力不到”,但写作热情反而愈加高涨。

我一直这样认为,对于一个写作之人,选词造句、构思谋篇是基础,营造氛围、感悟生活才是升华,而在升华中,身边的环境与自己的思绪起了决定性作用。

临沂一中银雀山路校区是老校区,也是几个校区中环境最好的校区。老校区俨然是个小森林,参天的白杨、低垂的柳树、秋季金黄的银杏耶让整个校园更有了意境,我常常独自走在茂密的行道树下,看岁月缱绻,听爽朗笑声,亦时常闻到芬香,像极了青春的味道。后来的我想,或许是那些意境,让我有了更多的感悟,之于光阴、之于青春,延续至今。

高三时,我由银雀山路校区搬到芝麻墩校区,失去了图书馆的大量资源,我开始精读学校发放的课外读本以及校刊《思庐说》。如今,我亦有时去临沂一中官网上看《思庐说》的最新动态,甚或读一两篇学生们的文章,青涩的文笔常常勾起我对三年时光的记忆。喜欢《思庐说》,最初源于喜欢封面上那首宋方壶的言志曲《山坡羊·道情》: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犹以“青山相待,白云相爱”、“贫,气不改;达,志不改”最入我心,意境、志向,一见倾心,这么多年来对这首言志曲念念不忘,将此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以及在短文学网上的主页说明。

那时的我,常常投稿到《思庐说》,更多的文字被印成铅字传阅开来,“文笔好”已成了同学们对我的评价,以至于我常常拿着自己的作文在讲台上大声地朗读,而这一切我并不以为然,那终究是浮华的外部世界,文字世界里我还是喜欢静静地读与写,旁人看来的些许枯燥里又满是乐趣。

高三时期的班主任亦即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位地道的“文人”,尤爱古文,到了我所认为的“精通”的程度,又写得一手好字,让人羡慕不已。他给我们讲授最多的是《菜根谭》,家国、修身、养德……鞭辟入里,字字珠玑。在这种耳濡目染下,我也熟读了《菜根谭》,自认收获颇丰。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因《菜根谭》结识了一位“忘年交”,年长我近50岁,算是因书得友,实为另一种益处。2012年7月17日,在那个我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季节里,我写了一篇《我与菜根谭》,有种警醒自己的意味。

高三时,我便有了要读中文系的意愿和决心,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更广泛地读书。可高考的失利最终让我失去了读中文系的机会,无奈之下,选择了与文字相关的新闻专业。去年夏天,在通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图书馆的路上,看到了山东大学中文系一九九五届毕业生二十周年聚会的条幅,“中文系”三个字仍让我有所挂牵。

进入大学,相比较高中时的豁然开朗,又有点“肆无忌惮”起来。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与写作,甚至专业课上我仍旧陶醉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一字一词地记录那些青春年华。我常常称自己为“记录者”,相比较记者所在意的突发、时效,我更喜欢把文字作为叙述记事的载体,传以千万年。

大学期间,我很少去校图书馆,所读的书都是自己淘购来的。中山公园、英雄山文化市场、长途汽车站北边的小书店、芙蓉街的二手书店……流窜于济南的大街小巷,一本又一本书便充实了自己的小书架。常常是白天看书夜晚写作,最喜宿舍熄灯之后的安静,舍友们安静于自己的小世界,我也便沉浸在了文字的海洋里。

我喜欢读纯文学书,写纯文学字,这是一直以来都未曾改变的。曾有不少同学劝我紧随潮流,写玄幻、穿越、恐怖等那些收益较快的文字,又列举了诸如此类作家的知名程度云云,但我从未心动过,不得不承认,没那种实力是主要的,其次是爱好与兴趣并不在那方面。

对于未来的规划,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知晓自己想要什么、想往哪方面发展的人,未来的职业必然要与文字有关,当我在大学开始谋划自己的工作与职业时,我坚定地这么想着。而事实是,我做到了。

大学毕业直到现在的四年时间中,我一直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也在不断拓宽自己与文字沾边的领域。前不久在与一位朋友的聊天中,他说,工作后能做着一份与自己爱好兴趣有关的工作是最幸福的,我并未体验过那种没有爱好和兴趣的工作是何种感觉,但我深知,我还会继续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着。

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些多字,我时常会想到某一天当我没书可读,没字可写,该是何种的悲哀。庆幸的是,写作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常伴我左右,不分白昼与黑夜。我欢喜于它是一个陪伴,在我兴高采烈、孤独无助、寂寥彷徨时,能给予我最大的释怀。然而并不能确定,这样的释怀还会持续多久,可我想,只要我坚定,它便会陪我终老!

(2016年5月28日 记于济南)

四 : 藏书读书与写书

藏书读书与写书

赖 建 青

书籍,能传播知识和记载历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象征。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自古到今,关于读书的话题从来没有停歇,古今贤达的名言佳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以及“悬梁剌股”等感人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读书,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人类无疑离不开书籍,而与它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大约可以分为四种:藏书、借书、读书和写书。

藏 书

书籍,是知识的象征,许多人以拥有它来增加知识,有些人却以拥有它作为荣耀和显示身份,以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形式却同样去购买书籍,正所谓是“殊途同归”。

于是字典上就有了“藏书”这个名词。

我曾有幸参观过几个领导的书房,书房内一排排宽大的红木书架上摆满了书,各式各样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有历史类、哲学类、艺术类以及文学类的应有尽有;书籍装祯有线装本、精装本以及无缝胶合本等,真可谓是玲琅满目洋洋大观。书房的主人不无得意地介绍说他的藏书已逾万册,有的人藏书数量甚至已达六位数。

如此丰富的藏书,犹如一片浩瀚的书海,精美的印刷装祯和熏人欲醉的书香不能不令人心潮澎湃肃然起敬,这让平常对数字十分茫然的我也忍不住在心里大约估算了一下,即使丢开那些每册上百甚至数百元的不算,只按每本平均三十元计算,把这些书买回来怎么也得要几十上百万元吧。

我不知道如果只是靠工资收入该如何才能把这些书买回家来。

感慨之余,我发现许多书籍似乎都没有怎么翻动过的痕迹,而它们的主人很坦然地笑着说现在太忙,各种各样的应酬都分不开身来,哪有时间来读书?先买回来让它们闲着,等退休以后再抽时间来看吧。

我不知道再过十几二十几年后,这些书籍的主人是不是仍有兴趣和时间来阅读,它们会不会成为真正的“藏书”。

还有些个企老板也爱好藏书,这不能不说是好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它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产生着影响。可与之交谈却发现很多老板并不怎么读书,而他们毫不避讳地说现在都说企业要重视文化,有这么多的书摆在办公室怎么也能体现企业重视文化吧,这对提升企业形象非常重要,花几十万几百万买这些书来撑撑门面还是很值得的。

有“人类进步的阶梯”之誉的书籍,在一些地方又似乎多了一种功能,那就是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而且极具时尚风韵的“装饰品”。

我有时想,书籍如果藏入“深闺”,没有被阅读,那还叫“书”吗?

也许是因为我写过一些文字的东西出版过几本书,大家都认为我一定会有阔绰的书房,会有很多的藏书。

对于书籍,我十分喜爱,也想拥有很多自己的藏书。可作为最基层的“工薪”族,在市场经济物价日涨的现实中除了应付生活必需的消费之外,似乎没有多余的钱可以“额外消费”,面对新华书店浩如烟海印刷精美装祯豪华而价格昂贵的书,只能是“望‘书’兴叹”。

其实我家里也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可只能以四位数来计算,而且这些书大部分还是从旧书店以新书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价格淘来的。这些书就象是图书馆里的,大都有翻阅过的痕迹,甚至有些还有批注之类的文字,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书籍对阅读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很多人一夜暴富成了“大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经济的发展令城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里家电商场、服装商场、烟茶酒批发等五花八门的商店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市场经济空前繁荣。然而,有人从眼花缭乱的繁华中发现,当年曾经辉煌的新华书店却日见消条,除了应付中考高考卖学习辅导材料的书店外,尤其是文学类的书籍正在悄悄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线。

社会上有人调侃说“有钱的人不想买书,想买书的人却没有钱”。

这句调侃说得不无道理。

记得曾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均购书不到1元钱,可如果再按平均数除去那些爱好藏书的领导和老板多出的金额,或许中国每年人均购书款连1角钱都达不到。

据有关资料介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大国,在国外,出手阔绰的中国人买名车购豪宅以及一些“官二代”、“富二代”在高档酒店会所的巨额消费,让许多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名的大佬们也叹为观止。这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暴富的“土财主”或者是“土豪”以及子孙宁肯花数百上千元买一包烟、一瓶酒,也不愿花十几数十元钱买一本书。因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在当今中国,靠知识和文化只能混口饭吃图个温饱,要赚大钱发大财并不需要文化和知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专家一生都很清贫,如攀登歌德巴赫猜想数学顶峰的陈景润,即使他是近300年来至今都无人超越的世界数学大师,可当时国家给予他的待遇却连一个科级干部也不如。据说邓小平曾批示要给他配一个秘书,可直到他去世也没能落实,而直接造成他英年早逝的原因就是骑自行车去新华书店买书被撞倒受伤和坐公交车去开会被挤出车外摔伤,从此再没能离开病床。

藏书多,无疑是好事,可如果平时不阅读,只是摆在书架上书柜中,成为名符其实真正的“藏书”,那就失去了书籍本身的意义。

而古往今来很多有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有很多的藏书,只是他们善于学习善于读书。如“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而且当过县令做过“父母官,却是“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清贫一生。据传曾有“梁上君子”闻其当过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料想其家中必有金银盈仓,遂乘夜色潜入他家,意欲偷些钱物,岂料郑家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入吾门。

腹中诗书有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踰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乘此月色赶豪门。

郑板桥虽然没有豪华的书房和丰富的藏书,只能靠阅读把知识积累在心里在腹中,而他吟诗退贼的故事也因此传为千古佳话。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金钱可以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人的知识不等同于自己的藏书数量;藏书丰富的人知识不一定丰富,藏书少的人知识不一定贫瘠。

借 书

人们喜爱看书,是因为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从古到今,尤其是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时期,很多人买不起书,只能靠借书和抄书来学习和积累知识。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家境贫寒,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终于成为有所建树的文学家。

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宋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读。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会借故不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为此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还有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的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出身贫寒,无力上学也没钱买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借读。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靠借读获取知识的范仲淹也与他的千古名句流传后世。

喜爱读书的人,大都会有过借书的经历,或是在图书馆借,或是向同事向朋友借。

在上世纪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很多人也曾有过抄书的经历:作家张扬写的《第二次握手》、还有佚名的《一双绣花鞋》、《恐怖的脚步声》等小说都是当时人们喜欢看的手抄本。后来这些书都由出版社出版发行,还改编和摄制成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借书,并不会贬低自己的形象;而抄书,则更能让人好学催人奋进。

读 书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高尔基说: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所著《训学斋规》中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书中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关于读书的好处,古贤今人说得很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等等;战国时期赵国的荀况还写了《劝学》名文,以劝说和鼓励人们多读书。而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则更是别出心裁:

富家不用置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堂前读。

诗歌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最佳的出

路。在古代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人们只有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中被录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榜题名”后,才能在政府任职,进入官场。入仕做官,那就意味着什么都能拥有了。

金钱、美女和功名,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具诱惑力了呢?

这位 “万岁爷”为了让人们读书,竟然不顾“皇帝之贵”、“天子之尊”,以如此直白如此通俗的诗文劝学,真的是用心良苦感人至深,也实在难能可贵,更觉其可爱。

阅读,是全人类的事情。

据说,最喜欢读书的是美国人,他们年人均阅读量一直在全世界位列前茅。诚然,这与美国人对读书的认识和整个国家阅读的氛围是分不开,而他们对读书的奖励和惩罚也很独特,非常有趣而别致。

有位中国留学生到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去看书,由于他在一段时间里去那里阅读的时间长,被告知自己经评为该馆当月的阅读冠军,奖品是一盒巧克力。虽然奖品的价值不高,却颇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后来,这个留学生又因为借书未按时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处以罚款。正当他准备交付罚款时又被管理人员告知,罚金可以用阅读来抵,标准是在馆里阅读1个小时可抵2美元罚金,如此独特的处罚让这位留学生感慨万千。

奖励,是鼓励读书;处罚,也是为了促使读书。

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能保持年人均阅读量位居世界前茅的最好诠释。

读书,无疑是人类最有意义的行为。然而,一个人一生要读多少书籍才好呢?

前些年,有个电视台邀请了一南一北据说是很有名的“大师”,对应“世界读书日”拍摄了一期专题节目。当主持人问两位“大师”读了多少书时,“北大师”回答说自己读了10万本书,令观众们一片哗然。有个速算能力较强的观众当场提出质疑,说“北大师”年龄还不到60岁,如果从10岁开始读书,那每天平均要读9本书,这可能吗?

质疑被“北大师”以泛读、跳读、浏览等为理由搪塞过去。而“南大师”比较“谦虚”,说自己只读了5万本书,按这个数量计算,日平均也必须阅读5本书。

针对人的一生要读多少书的问题,有人曾对特别喜爱读书的鲁迅一生阅读的书作了个大致的估算,他一生中对各类书籍的阅读数量大约在1万本左右。

在1万本书的沃土上,成就了鲁迅先生这个文化巨人,而自诩读了5万和10万本书的南北两位“大师”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建树。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并不是读的书越多就越有成就,“贪多嚼不烂”,读书的关键是要读懂读透,且能“为我所用”,这才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关于读书,高尔基说过很多,但其中有一句不正确的话:“书籍是青年人不可以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我之所以认为他说的这句话不正确,是因为读书不单是年青人的事。

三国时期的魏相曹操留下了著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更是让人们记住了古代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梭伦。

写 书

著书立说,让自己写的诗文变成铅字,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乃至终生追求的最大心愿。

著书立说即是文学创作,其体裁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小说(有长篇、中篇和短篇之分)、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辞赋等。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把作家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意思就是文学作品中有作家对社会历史与发展独立的思考和看法,有作家思想的闪光。

北宋理学家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对著书立说的要求提出了著名的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名言被后人誉作“‘四为’真言”,一直被作为衡量一个作家道德立意的标准。

这是因为,一本书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大收益”, “花三五年写本书,不如半年养条猪”……写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人越来越少,“快餐文化”充斥着城乡的文化市场。

关于写诗文小说,曾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写一本长篇小说(一般认为要达到30万字以上),犹如建一幢楼房殿堂,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写一首诗歌、一篇散文或者中短篇小说,好比建一间小屋一间平房,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虽然诗文的伏劣在于质量而不在于长短,古代也曾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感慨,可一般来说其所花费的时间、心血以及难度远比写长篇小说要少得多小得多。

文艺创作往往就与农民耕耘劳作一样,付出的越多,收获就越大。

据说有一个画家去向老师诉苦,说自己一天就画好了一张画,可不知道为什么卖了一年也没能卖出去。老师听了,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那不用一天就能卖出去。

十年磨一剑。文艺创作还需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精品是“磨”出来的。我曾撰写过一首题咏水墨虾图的诗:

铁杵磨针成于志, 滴水穿石贵在持。

黄河尚有澄清日, 青虾岂无化龙时。

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在面对外国记者对新中国建立带有轻蔑和质疑的问话时,曾有一段对中华民族高度概括而又非常精辟的话:“我们中国有什么?我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4万万5千万的人民,还有一部《红楼梦》……”

而这部位居“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更是作者曹雪芹在“三餐食粥酒常赊”那种极其贫困潦倒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创作出来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要笔耕不辍的勤奋,还要有知识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那就必须多读书善读书,才不会留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本文标题:读书与写作的关系-秘书写作意化的关键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396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