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巴金的长篇小说-语文问题茅盾,巴金都著有长篇小说三部曲,写出两个人每一部的书名?

发布时间:2018-01-15 所属栏目:巴金的爱情三部曲

一 : 语文问题茅盾,巴金都著有长篇小说三部曲,写出两个人每一部的书名?

语文问题

茅盾,巴金都著有长篇三部曲,写出两个人每一部的书名?
     请各位专家指教!


巴金: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茅盾:

《农村三步曲》:《春蚕》 《秋收》 《残冬》

二 : 论巴金长篇小说《寒夜》的悲剧性

摘 要:巴金的《寒夜》是一部描写主人公汪文宣生与死人生历程的悲剧长篇小说。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个性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本文将从作品构造的“家”意象,造成汪文宣“病态”人生的因素,女性未能达到真正解放三部分来探析作品的悲剧性。

关键词:《寒夜》“家”意象“病态”人生;女性解放;悲剧性
《寒夜》是巴金在新中国成立前创作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它以抗日战争后期的重庆为背景,用沉重的笔调描写了小人物汪文宣一家令人肠断的家庭悲剧。作品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却将抗战后期都市中平凡人物的痛苦、悲愤、挣扎和死亡表现地淋漓尽致,悲剧氛围弥漫全书。整部作品悲剧艺术是作者匠心所用之处,其魅力引人深思。
一、“家”意象:精心营造的悲剧环境
读《寒夜》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作者所精心构造的两个层次的“家”来展现小人物的悲剧生活。故事的主人公们在这样的“家”中显现出他们生活的种种无奈和悲哀。“汪家”这个小家小范围的营造悲剧氛围,在战事的影响下,汪家长期处于停电造成的黑暗中。这是人们无法见到光明的象征,更是一种人生不自由的写照。黑暗限制了人们前进的脚步,更压抑了人性。“[www.61k.com]他看见那个大黑洞,就皱起眉头,踌躇着不进去”1。“黑洞”一词是汪文宣对“家”的印象,在这个黑洞似的生存之处,他连最基本地光明都没有,所谓的理想抱负更成为无稽之谈。对新女性曾树生来说,“她把她的青春牺牲在这间阴暗、寒冷的屋子里,却换来仇视和敷衍。”2作者始终强调这个的“家”的“黑暗”、“臭味”与“阴冷”,就是要构造一个悲剧的情境。此种情境是促使人物个人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个家庭悲剧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这个小“家”生发的各种悲剧,增强了整部作品的悲剧性。其次大范围的“国家”环境进一步营造悲剧氛围,《寒夜》是抗战胜利前后国统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国统区战火纷飞,物价上涨,人们的收入却还是那样微薄,甚至难以维持生计。政府官员却做着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的种种恶行。人民渴望战争早日结束,摆脱这生不如死的生活。然而抗日战争胜利了,人们生活却并未改变,依然痛苦不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胜利是那些发国难财人的胜利,并非人民的胜利。巴金在《月黑鬼哭》中这样描述他身处眼见的社会面貌:“坏人享乐,好人受苦……胜利给我们亲人带来了饥饿、痛苦和贫困,而另一些人,在另一些人中间却充满着荒淫和无耻。”3人们的痛苦都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烟消云散,而是弥漫的更浓,增强了小说结尾的悲剧性。作者将人物放在这个特定时代,既增强人物的悲剧性,又通过人物强调了时代的悲剧性。二者相辅相成,使整部作品始终贯穿着悲剧意蕴。
二、“病态”人生:一个善良的中年男人梦想的破碎
巴金说“艺术的使命是普遍的表现人类的感情和思想,他从人类感到一种普遍的悲哀。他表现这悲哀是要使人类普遍的感到这悲哀,感到悲哀的人,一定会努力的消灭这悲哀的来源的。”4巴金希望通过小人物汪文宣的苦难人生反映一类人甚至是一代人的生命悲剧。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奉献来造福社会的人,当他们面对现实,才发现理想的实现何其之难。那些梦想也只能尘封在记忆里,只奢求活下去。然而活着对他们来说也是奢望,汪文宣就是一个这样被生活摧残到生理病态甚至心理病态的悲剧人物。
除却上文分析的时代这个大环境因素,汪文宣懦弱无能性格是决定其悲剧命运的最大因素。在家中,汪文宣面对妻子的责备和气恼以及母亲喋喋不休的诉苦和唠叨无能为力。他夹在她们之间,两边哀告,左右为难,噩梦联翩。工作上,汪文宣在图书文具公司谋得了一个仰人鼻息的职位,忍受枯燥的生活换来微薄的工资。在办公室里的他唯唯诺诺、沉默寡言、度日如年。“他好像听见了同事们的轻蔑的笑声。”“他们低声在笑,斜着眼睛看他。他们一定在谈他和他妻子的事情……”5汪文宣在长期受到讽刺和讥笑的情况下,已经变得敏感和卑微不堪。看到的不平事件他也有过愤慨。“难道我的生命就该被这些纠缠不清的文字销磨光吗?就为了那一点钱,我居然堕落到这个地步!”6这种抗议他已经发过千百回了,事实上根本没人听见或者知道他起过不平的念头。人物的内心矛盾是导致悲剧的根源。他不愿做“老好人”,却又不敢发出抗议,只能用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继续生活。这种自卑逐渐变成自我否定,“我真没有用”是汪文宣经常说的话,这种病态的自我否定在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上达到极点。即使一早就预感到自己得了肺病,也不做积极的治疗,任由疾病吞噬着他的生命。最后他在期盼已久的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结束了自己平凡而痛苦的一生。这个受尽磨难的小人物,令人同情,我们为其本应美好人生的毁灭而哀伤,在这种近乎绝望的心情中深思他悲剧的根源,这是巴金出众的小说悲剧艺术的体现。
三、女性解放:一曲时代不能完成的奏章
作品中曾树生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女性角色,从深层面来说,巴金塑造这样的角色是为反映受到高等教育的时代新女性并没有走上一条美好的人生道路,女性解放事业仍然是时代不能完成的奏章。这是女性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巴金以小见大的方式塑造典型的女性形象来突显整个时代新女性的悲剧。
曾树生成长在女人可以跟男人同等学历的时代,她自愿上大学,毕业后也一直保持经济独立。毫无疑问,她是五四后教育环境造就的新女性,是五四新文化的产儿。但作为新女性的她并不被汪母所接受,她们经常为琐事争锋相对。在家庭矛盾中,曾树生渐渐地感到孤独寂寞,懦弱的丈夫又不能为她驱除这寂寞感。她也想过要“牺牲自己”,传统女性的价值思想闪现在她身上,但逐渐还是被要自由自尊的新式思想所取代,她不自觉的开始反抗和挣扎。“她并没有犯罪,为什么应该受罚?……她不能陪着他们牺牲。她要救出她自己。”7所以她选择结束婚姻。汪母作为传统思想的典型代表,她对树生的否定代表社会对整个女性解放的态度,新女性并没有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依然应当是丈夫的附属品、家庭的所有物。这是对新女性极大的讽刺,也是造成她们悲哀命运的重要原因。
曾树生和汪文宣基于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然而随着现实的改变,他们梦想幻灭了。这时的曾树生依然还是满怀激情和活力,她想通过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生活的重担让她对自己的价值所在和人生方向感到迷茫。她不愿意做“花瓶”,但迫于生活的压力,她已习惯把姿色作为取悦男人的资本。曾树生纵然能摆脱家庭和婚姻的束缚,却不能够走出“花瓶”的生活方式。她给汪文宣的信中经常写到“她很忙”,我们可以想象她忙碌的事情,她是无奈又无助的。最后她想寻回的家已不复存在,只能一个人在世态炎凉的社会里踽踽独行。“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8是作品的结束语,也是巴金给予这个悲剧女性的同情。曾树生形象引发人们对女性命运悲剧的感叹,充分折射出作品关于时代、关于命运的悲剧性的思考,增强了悲剧感染力。
《寒夜》通过展现一幕幕惨剧让我们无比感怀人物与时代的悲剧。巴金的创作意图并非简单的为人物和时代的悲剧而难过、消沉,也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其作品是为了引发我们对人物和时代悲剧的深思,探索悲剧发生的根源,从而来阻止悲剧再次发生的可能。这才是巴金作品悲剧性的最深远的意义。(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巴金:《寒夜》,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
[2] 李存光:《巴金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3] 李辉:《巴金:在历史叙述中》,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陈思和:《巴金:新世纪阐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本文标题:巴金的长篇小说-语文问题茅盾,巴金都著有长篇小说三部曲,写出两个人每一部的书名?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590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