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猫课堂实录及评点-《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

发布时间:2018-01-15 所属栏目:教学方法

一 : 《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深入中非一部落为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小夜曲感动得如痴如醉!上世纪末,当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禁不住老泪纵横,说自己因此“触摸到了俄罗期民族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也来聆听这首《如歌的行板》吧。
(放录音。学生很快便沉浸到音乐之中,这正是选择该乐曲作为导入音乐的缘由。这段音乐情感极其浓烈,听者极易受到感动。)
师:此后不久,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刘鹗的奇人也被一段音乐陶醉了,请看《明湖居听书》。(板书课题)
二、把握课文框架
师:请同学们游览全文,思考一下:本文写了几处音乐表演?重点写谁?
(学生迅速浏览,并在书中圈点勾画。已经进行预习,所以很快便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本文总共描写了三个人的表演:一位丑陋的琴师的弹琴,一位名为黑妞的姑娘的演唱和白妞的精妙绝伦的表演。重点是写白妞。
师:那琴师和黑妞在文中能起什么作用?
生:烘托陪衬白姐。
师:请具体解释一下。
生①:琴师弹奏技巧纯熟,“入耳动心”,如此高明的琴师必有高超的歌手才会相称,他为白妞的演唱做好了铺垫。
生②:(补充)琴师弹琴时,“人也不甚留神去听”,这节文字后文王小玉出场时“满园子里便雅雀无声”形成强烈的对比。
师:那么写黑妞的作用呢?
生③:黑妞演唱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令人听了“以为观止”,但这样精彩的表演仍然“比白妞差多远”,可以想像白妞的演技定然是炉火纯青。
师:除了用人来衬托王小玉说书,文中还用了哪些内容陪衬?(加重语气,暗示可从另一角度考虑。学生思考。片刻,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④:文章开头写戏园子挤满了人,有官员、读书人、市民、生意人,下午才演出,不到十点就满座了,以致于老残要小小地行个贿(众笑)才得到一个小凳子,说明大家都是慕王小玉之名而来的。所以,这里是用场面描写来衬托重点内容。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⑤:还有最后一段,听众引经据典高度评价白妞在衬托中心。
师:(总结)经过层层铺垫,便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悬念,人们不禁想探究:这尚未出场的白妞究竟是何等高人?为什么她使这么多人如此沉迷?于是,当她正式演出时,作者便集中笔墨写尽了她的风采。最后的观众评论,要言不烦而又十分中肯地再次渲染了本文中心。整篇文章就如一曲音乐,围绕着主旋律,音乐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方式去渲染烘托它,于是使主题成为立体丰满的复调!
三、品读重点段落
师:现在,我们进入攻坚阶段,让我们先了解王小玉其人。品一品描写王小玉的文字,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读书、动笔勾画。稍后,有学生举手。)
生:我喜欢“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八个字。
师:为什么?
生:这八个字刻画了白妞的风度神韵。
师:哦,你用了“神韵”二字,从哪儿学来的?
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看到的。
师:(由衷地)你阅读面真广,理解运用得也很不错。确实,王小玉相貌平平,“不过中人以上”,但她身上却有一种非凡的神韵气质。请问,她的气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通过眼睛写她的气质。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师: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师: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  唆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
(学生七嘴八舌,有说“行”也有说“不行”的。教师指定—学生回答。)
生①:我觉得可以写简单些,不是说简洁是一种境界吗?“眼如秋水”已经写出了王小玉眼睛的美,后面就不必再重复了。
师:你认为后面几句是画蛇添足?(该生点头。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发言)你的看法呢?
生②:我说不准。不过,既然刘鹗是大文学家,我想他的文章一定不会有问题吧?
(学生大笑,该生有些难为情。教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师:你这种猜想有一定道理,文学大师笔下确实不会有太多问题。但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必须从语句本身去找根据。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组博喻,请你说说比喻的基本特征。
生: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
师:秋水与眼睛的相似处在哪里?
生:(顿悟)这句话是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
师:(追问)那么,“寒星”有何特征?
生:非常明亮!
师:“宝珠”呢?
生:有美丽的光泽。
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呢?
生:黑白分明。
师:仅此而已?
生:(补充)圆润灵动。
师:分析得多好啊!(面向①)请你把他(指生②)刚才的分析综合一下好吗?
生①:这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
师:你还认定后面几个比喻是蛇足吗?
生①:(笑)这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不能算蛇足。
师:是呵,作者用一组比喻把一双眼睛描写得如此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人的眼晴是最美的风景。但是,本文中最美的还得算那动人的演唱。刘鹗用了两大段来描写这精妙绝伦的表演,请大家细读这两段文字并思考:1.演唱可分为几个环节?2.作者是如何描写空灵飘忽的音乐的?
(学生认真读书、思考,偶有小声讨论,教师巡视指点。)
生:我回答第一个问题。王小玉的演唱可分为六个环节:起初低唱,接着高歌,然后降调回旋,回旋后越来越低直至声音休止,短暂的沉寂之后突然爆发,最后人弦俱寂,表演结束。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音乐发展示意图。参见文后板书。)
师:概括得很好,请坐。(另指定一学生。)在这些环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请按文章列举。
生:我觉得“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一句特别生动。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写音乐?
生:(沉思片刻)从听众的生理感受角度。
师:不错,入耳动听的音乐,常常使人身心俱泰。顺便问一句,这句话若能换个标点,层次似乎更清楚,能找出来吗?
生:(略一思索,随即抢答)“伏贴”后改分号!
师:为什么?
生:这是一个并列复句。前一分句写五脏六腑伏贴,后一分句写全身毛孔畅快。用了分号层次更分明。
师:是呵,读书作文理应一丝不苟,这种认真也应落实到标点上。(一学生举手发言)
生:第二环节中,形容歌声越唱越高时,用“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来比喻,我觉得特别传神。我好像看到那根细细的钢丝笔直地窜向天空,觉得那声音果然高极了。
师:对!你已经道出了描写音乐的一个重要方法,那就是状无形之物如在眼前。音乐是无形的是飘忽易逝的,只有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才能使读者有亲临现场之感并获得美的享受。文中还有许多类似于此的句子,大家能找出来吗?(学生纷纷发言。)
生①:用登泰山一层高过一层来形容歌声的节节高起。
生②: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比喻歌声回环往复。
生③:用东洋烟火形容歌声的纷闹繁多。
生④:用“百鸟乱鸣”形容歌声的和谐悦耳、活泼热闹。
师:请问,这些描写音乐的句子大多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比喻。
师:是呀,比喻是文章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涩心为灵动,化平淡为丰富。现在,同学们从这两段文字中悟出了几种描写音乐的方法?请大家总结一下。
生①:要写出音乐的表演过程和基本内容。
生②:要写出听音乐者的感受。
生③:(补充生②)这些感受可以从生理上写,也可以从心理上写。
生④:最好能运用比喻来描写。
四、听音乐谈感受
师:我们分析了全文结构,也欣赏了作者对音乐的精彩描写。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吧!听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重播音乐,学生闭目聆听,有学生不时提笔记下瞬间感受。音乐结束后,教师不急于发问,有意留下3分钟空白,让学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以期营造一种余音绕梁的氛围。)
师:说说你听音乐时想到的内容。
生①:我好像看到茫茫的俄罗斯平原,以及平原上散发着枯叶气息的白桦林,冰雪覆盖的世界,饥寒交迫贫穷无助的凄苦的农人。
生②:我仿佛看见伏尔加河上一艘货船正逆流而上,船上的船夫正吃力地撑着船,春天料峭的寒风吹在他瘦削的脸上;船尾一个小女孩托着脸望着岸上开得很早的几点小黄花,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师:除了这些由音乐联想起的景象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谈?
生:听了这段音乐,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紧缩,我好像喘不过气来,鼻子酸酸的,我想放声大哭!
…………
(铃声响起。教师要求学生将以上感受整理成一段文字,并加上小标题,作为课后作文上交。)
[简要说课]
《明湖居听书》是一篇十分特殊的课文。
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体系中位置特殊。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的小说,了解了小说的基本要素,基本上熟悉了小说的主要特点。而第五册教材则着重学习小说的鉴赏,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第四册的小说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单元,进行本单元教学便应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本单元中其他三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灌园叟晚逢仙女》均是典型的小说,惟独此文几近一篇描写音乐的散文:虽有人物描写,但主要不是为刻画性格;也有环境描写,却是为写音乐张本。况且本文结构并不复杂,语言也不艰深,完全可以突破教材编排体系,上成一堂趣味盎然的音乐欣赏课。
音乐描写,这是本文的精彩之笔。本教案删除一切旁枝,不讲通感夸张,略讲烘托渲染,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拟用一课时完成三项任务:分析小说结构,欣赏一段音乐,学习描写音乐。以音乐导入课文,以分析音乐描写方法为课堂主体,以欣赏品评音乐结束本课教学。
本设计试图在文学与音乐之间寻找交接点,并力求藉此培养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因为语文课总是以人类一切文化积累为其背景的,将教学适当地向其他艺术类延伸自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但无论如何,它首先还应该是语文课。细细品味语言,立足于字、词、句、段、章,仍是本设计所始终关注的。
总之,一切教学设计都应考虑到如下因素:教材特点、学生的需要、教师自身的专长。三要素若能和谐统一,教学中使易于发掘教材魅力、体现教师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之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
[专家评点]
邓彬老师是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第二届“语文报杯”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执教十余年来,他业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本课教学实际便充分体现他的教学特色。综述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不拘一格
“教无定法”虽系一句耳熟能详的套话,但在教学实际中却不容易做到。只有建立在对教材深透的理解和对教学规律深刻体会的基础上的教学,才有可能不拘一格别出心裁,这样的教学才会蕴涵着鲜活灵动的生命力。本课教学紧扣音乐,由音乐起至音乐终,结构严谨自不必说,最令人称绝的是教师巧妙地借助音乐完成语文教学,两大艺术门类在这堂课上结合密切,和谐有机,毫无生硬之感。
2.注重留白
很多巧妙的设计常令执教者为之着迷,最终却忘了设计的本意。我在欣赏本设计精巧的构想之余,尤其注重它特意留下的“空白”。教师在导入课文之后即空出一段时间供学生把握全文框架,在重点段落处又留出空白供学生品读,其余各处常常可见教师的“留白”。无字句处有华章。没有空白时段供学生思想自由翻飞,一切精彩的师生交谈便失去了依据;而若无教师精到的引导设问评述,这些“空白”就会变得单薄苍白。请读者留意这些“空白”。
3.注重归纳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结论而更应是过程;人类的认识主要是归纳而不是演绎。要求学生学习描写音乐,既可以先示以规律再引例佐证,也可以通过侧重的是后者。他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最后由学生总结出操作规则,他实际上将整个思维过程演示训练了一遍,其中合乎认知规律之处自不必多言。
如果说本课还有什么地方需加以完善的话,我认为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再集中些。既然主体是音乐描写,则干脆将“把握框架”一环处理为让学生课外把握,集中力量听音乐、评音乐,将课后练习——“写音乐”一环置于课内。如此,课堂主体更加突出,一些精彩语段便可以让学生品得更深更透,本课的语文味道也许会更浓更醇。

上一篇:《明湖居听书》赏析

下一篇:《明湖居听书》教案1

二 : 滕世群《诲人不倦》课堂实录及点评

滕世群《诲人不倦》课堂实录及点评

诲人不倦
执教人:滕世群(金华一中教研组长省坛新秀)

授课班级:永嘉十一中某班

滕世群《诲人不倦》课堂实录及点评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论语》里的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大家已经作了预习,下面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大家把学案里的难读的字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不错,都读准了。这篇课文大家已经看了,字词上应该已经理解了。我们请两位同学将下面2个句子翻译一下。
  1、女与回也孰愈。
  2、《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师:翻译之际,注意:第1个句子要分析它的虚词,加人名“回”,“与”这个实词要翻译成赞成的意思。虚词有的要译,有的可以不译,这个“也”是1个句间停顿,可以不翻译。第二个句子要注意它把引文中的意思要苦读,要注意一下“其师之谓欤”中的“之谓”。下面请同学译文。
  生翻译句子:你和颜回相比谁比较厉害?第二句:《诗》里面像反复地切磋琢磨,大概说的就是颜回吧
  师:如切如磋这个意思要苦读,像什么?像加工牛角玉石一样反复切磋,“之谓”这个结构译得很好,应该翻译成什么?“大概”是相对于哪个词,是“其”,不是代词,而是表示猜测的语气词,相当于“大概”。“斯”是这,“之谓”呢,就要译成“说”“就是说”“说的就是”,这个含有固定的翻译的格式。我们换1个内容译一下,“滕老师之谓也”怎么讲?
  生齐声:就是说的滕老师或说的就是滕老师。
  师:语文课代表之谓也。
  生齐声:说的就是语文课代表。
  师:第二句我们要把这篇课文梳理一下。这篇课文“诲人不倦”,1个“诲”字即可贯穿全文。我们按照第二个思路,诲,为何诲,诲谁,怎么诲,这样1个思路,梳理一上课文,请一位同学。
  师:看看谁来?这个课文的序号可以标一标,第一章标1,第二章就标2。
  生:因为人的天性是很干净的,但是后天学习的话人就形成差距,所以要诲。诲谁,就是诲那些虚心学习上进的人。诲那些教人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能力的技能。怎么诲,就是要与人之间要细心地教导,要不断地交流沟通。
  师:我们根据他说的内容在课文是哪几章。为何诲,应该是第一第二章,也可以说是讲教育的作用,教育可以提升素养。诲谁,就是第3章,讲的是教育的对象。孔子提这个是伟大的思想,有教无类。第4-7章是教育的内容,这内容很广,但也只是就孔整个教育内容而言,也只能是以一斑见全豹。教育的内容,这四章主要是讲德行文理。第8-10章其实可以概括为教育的方法,孔子这里从这些章节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教育的方法、原则,14、15既可讲教育的方法,也可以讲教育者的素养。这是我们这篇文章大体的内容。读《论语》我们不要带着畏慎的心理,以为这是2000多年前的人说的话,很深奥难懂。《论语》是可以亲近的,它是朴素的。像这个标题,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切磋琢磨,巧笑倩兮,述而不作,我们平时就在不知不觉地运用这些词语。虽然我们没有看过《论语》,但《论语》的生命力就根植于我们的身上,所以论语与我们有着天然的文化血缘关系。比如看到诲人不倦这句话,我的心情就感到非常复杂。你们说呢?一方面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常常是感到诲人有倦。你看我们老师,很多都是面有菜色,这个就是心理和生理疲倦。是不是啊?
  生笑。

  师:另一方面又感到教书育人是神圣的,庄严的。它是1种事业,我们再疲倦也要坚持下去。所以读《论语》,有的时候我们就觉得不是在读古代读古人,而是在我们读现代读自己。下面我们就把课文里的这些章节一起来研读一下。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讲教育的秦用,这个道理已经非常明白了,教育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主要差距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现在都非常重视这个教育。当然孔子也指出,有2类人,哪2类人?  生:上智者与下愚者。  师:教育对他的作用要小一些,这两章我们把它读一遍。  齐读: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师:读得很好。我们在读“子曰”之际,也可以回想一下奥运圣火,2008年2008位表演者一起读论语“子曰”,这个“子曰”里我们要读出对“子”的1种崇敬,要读出中化文化的1种自信。我们一起来再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我们看第三章。第三章有很多理想,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自己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不诲也。”孔子说只要自愿拿出十束干肉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这个无类,有人说是无贵贱,无区域,无智愚,我们从孔子的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出来,孔子的学生也是不论出身贵贱的。像南宫司马牛是贵族,子贡是商人,颜回曾参子路等是贫民,也有坐过牢的,还是孔子的女婿,孔子后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还有做过盗贼的,颜,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孔子优秀的学生。孔子招收的学生也是不分智愚的,如子贡颜回,他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就很强,但是像曾参高才接收能力就要差一些,颜回很好学,宰予,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孔子的高才生;也不分年龄的限制,有些学生只比孔子小几岁。比如子路,比孔子只小9岁,冉伯牛只比孔子小4岁。有的比孔子要小四50岁。也不分区域,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学生有齐楚晋,而且楚,是湖南,在那时候是不开化的地方,被称为夷狄,孔子也不歧视,也收了那里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所以第三章有教无类的思想表现了孔子作为一位教育者的1种思想,也是1种情怀。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点,孔子开始开办私学,很多人有了接触教育的机会,就这点上来讲就非常了不起的。联系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有没有完全做到有教无类了?  生:没有。  师:教育还有很多不均衡的地方,比如城乡之间,我们70%的优质教育资源是30%的城市的孩子享受。这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比如区域之间,北京的学生考北大清华就容易一点。我们老师对待每1个同学也往往是,学习好的同学就另眼相看,学习不好的同学可能态度就差一点。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宗旨,到现在为止还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看第四章,看孔子在教些什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历史文献,行是指社会实践,忠信是关于什么?  生:人的品德。  师: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就是学会做人。这个可以对应为哪2个字,忠信;学会做事,对应哪2个字,行;学会学习,对应文。联系你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我想大家对这句话做点评价。生:我觉得孔子的教学内容非常全面,它包括人的个人修养,也有些待人接物的方面,还有些社会实践动手和动脑的,是发展人的全面。  师:还有哪位?  生:孔子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不过有些方面也有些欠缺。内容上好象只学习历史文献,没有科学的东西。  师:这的确可能是教材内容上的一些局限。  师:以下四章都是孔的教学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我们看讲得多好,我们再记一记,一起默记一下。不提高你的文化素养,你说话就没文采,不学礼,你连做人的立足都无法立。这里诗和礼的内容,是可以把我们现代社会变,我们觉得不一定就是孔子说的诗与礼,但孔子说的道理是不变的。所以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学习古代的文化,有的时候可以用抽象的辩证法,就是它说的道理是对的,至于内容在现代社会是要换的。这个是关于孔子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孔子的教育,有许多非常深刻的东西,这个课堂时间的关系,这一块不做深入的研讨。下面我们要主研讨一下孔子的一些教学方式。先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注意一下,“愤”和“悱”都是竖心旁,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有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1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象《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谁啦?无崖子(生)。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  生笑。  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做得做不到?  生:做不到。  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1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经常老师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  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  师:说得很好。“不复”,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设定深入思考,如果复啊复啊,一而再,再而三,再而四,长期以往,我的学生会变成什么样了呢?思维变得懒惰,思想变得懒惰。下面我们来看看第9节。这很有意思,孔子跟子贡在聊天,他说你跟颜回比哪个更厉害些啊,子贡说我当然比不上颜回了。如果我这样讲,你会怎么说。学生(差不多)我会说你不要失去信心,你会赶上他。孔子很有意思,他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他怎么可以这样抬高这位同学,打击这位同学呢。如果你是子贡,你会怎么讲?  生: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赶上他。  师:可见孔子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你看他就是抓用了这位学生的心理,他采取的是什么方法?  生:激将法。  师:激励法。这里有个前提,我刚才那样讲有没有错,有的时候也要象刚才我那样讲。有个前提,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一是子贡真的非常佩服颜回,二是孔子和子贡之间的关系可以无话不说,关系非常好。孔子非常了解子贡的性格,才可以这样说。我们看“与”,有人说是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孔子确实对颜回是非常赞赏的,论语里赞美颜回的话很多,颜回确实要高出其他学生。比如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被人围困,断了粮食,很多学生都生了病,大家的情绪都很不好。孔子知道这个时候要找学生谈话了,第1个子路进来。孔子说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狼狈,子路说大概我们的主张还没有达到仁和智,子路对主张发生了动摇。孔子没有任何说法,子贡进来,子贡说可能老师的道太高大了,一般人都达不到,意思是我们能不能降低一点我们的标准。孔子说子贡啊,你的理想太低了,不够远大。颜回进来说不是我们的道,主张有问题,是社会有问题。如果主张有问题,那是我们的羞耻,这个社会有问题就不是我们的羞耻,道之不行反过来正表现了君子的。你看,3个人里面,谁最理解孔子的思想?  生:颜回。  师:颜回是能够深刻地理解孔子的主张的,1种核心的价值。因为如果1个社会没有1个基本的道,社会的底线就会被突破,所以这个道要坚持,不能放弃。所以孔子有很多赞美颜回的话,当然颜回也非常崇孔子,他们师生互相崇,创造了伟大的教育,伟大的思想。我非常羡慕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交谈,他们的上课方式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交谈,像第10-11章,也是交谈的方式,交谈什么呢?怎么磨厉自己的品德,交谈学习心得,这两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好学深思,老师循循善诱,这两章我们不仔细研讨。下面我们看第12章,很有意思,“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子路问孔子时,孔子怎么说?有爸爸哥哥在,要问问他们的意见,怎么可以听到就做呢?冉有问这个问题之际,孔子怎么说的,“闻斯行诸”,为什么同1个问题有没的回答?  生:因为是针对不同的人嘛,就象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  师:是因为2个人不一样。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要压一压。孔子经常要打击一下子路,因为子路做人比较鲁莽,我们读论语时,有的时候感觉孔子一点不给子路面子,“野哉,由也”,其实不是不给面子,也是孔子的担忧,他怕子路这样做事情会闯祸。我们看第12课里有一句话,“若由也,不得其死也”。这是咒子路吗?不是。孔子在担心,平时经常要压一压。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方法,也表现在论语的许许多多方面,比如有一次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因为樊迟接受能力差一点,所以就很用简单的话告诉他这个道理,颜回领悟能力强一些,所以就用深奥的话。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我们1个原则。孟子也说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光光要因人而异,因材而异,还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教学的方法是灵活的。这是第12章给我们的启发,我们看看第13章,也是很有意思的。子曰:“予欲无言。”他说我不想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不说话,我们阐述些什么呢。孔子说,你看上天说话吗,他也不说话。这个无言也是教学的方法吗?  学生:是。  师:是,无言有什么好处,我请这位同学说说看。  师:无言就是给学生以自主的时间,这叫无言以教。  生:老师少说点,学生自己思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有帮助,如果按照老师的那套思路走的话,学生的思维就会发展不了。  师:理解得很准确。其实孔子经常在无言施教,有次1个孺悲想见孔子,孔子说自己生病了,等他走到门口时,他就鼓起瑟来,告诉他我其实好好的。他没有告诉孺悲为什么不见他,而是用瑟声来告诉他,你自己去想吧。为什么不见他呢,我也不说,你们自己去研究,我也无言一下。  生笑。  师:还有宰予昼寝,孔子很生气啊,所以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说很毒的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何诛。”最后一句什么意思,我对这个宰予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不批评了,到此为止。你们说宰予会不会去想?会(生)。否则他怎么会成为孔子优秀的学生呢?而且,他是摆在子贡的前面呢。所以孟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所以无言比有言更有感染力。东晋有一位丞[www.61k.com)相,他夫人说怎么都没见你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啊,他说“我常自教”,我常常用自己来教育,即身教重于言教,你看上天不说话,可万物照样生长,四季照样运行,孔子以自己的品格感染学生,使文化流传下去。这节课要下课了,第14、15章其实也可看作是孔子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也可以归入无言之教。最后,我们再读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在司马迁写的《史记》最后,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把它背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投影: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下课。(整理:温州二十三中  周芳)

实”乃“效”之源

——评滕世群老师执教《诲人不倦》一课

  听过许许多多的公开课,看过各式各样的精彩表演,也感受过极其热闹的课堂氛围,却从没有一堂课能像滕世群老师执教的《诲人不倦》这样,让我感觉如此亲切,如此朴实,如此极具实效性。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可那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都极具表演色彩,热闹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滕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实”乃“效”之源,即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的源头。一、朴实: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化滕老师在《诲人不倦》一课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串讲课模式,这是目前《<论语>选读》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最常见的1种课型,也是当今文言文教学的普遍应用课型。在这种大型的公开课教学中,放弃缤纷五彩的“漂亮”模式,而选择朴实的串讲模式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底气。但这种朴实的串讲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译逐句落实”的灌疏式教学,而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且能在串讲的过程中对目标的达成做到水到渠成。滕老师本课教学的目标定位非常清晰而且准确,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对“言”的把握上,比如“习”“愤”“悱”以及对有争议的词“与”等重要实词的理解,掌握对固定结构的翻译。比如腾老师讲到“其斯之谓与”句式的特点时,在学生翻译完之后适时追问,“之谓”应翻译成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又通过“滕老师之谓也”“语文课代表之谓也”这几个贴近学生实际的句子翻译,使之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知识点加以巩固。二是体现在对文的理解上,重难点为领悟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比如在提到“诲人不倦”时,滕老师以拿自己做“反面教材”,说自己常常“诲人有倦”,又引出对平常老师往往“面有菜色”的描述,如聊家常,却让学生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进1步感受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二、扎实: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论语》教学,最难的就是要做到“文”“言”并行。而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更加注重“言”的教学,而在公开课教学中又往往要顾及到课堂所谓的“新度”和“深度”而把重点落在“文”上。但滕老师的这堂课,的的确确是做到了“文”“言”皆顾,“文”“言”并行,这一点在他的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设计上有明显的体现。一是通过朗读检查学生是否在预习过程解决了生难字词的读音问题;二是检查学案中的2个句子翻译,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文言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掌握重点的实词与虚词;三是教学生通过“诲谁”“诲什么”“怎么诲”的思路来梳理课文,归纳章节;四是通过串讲以及对话的方式让《论语》中那些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并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滕老师在讲到“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时有这样1个片断:师:我们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你们看“愤”和“悱”的偏旁都是竖心旁,这表明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接受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有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1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象《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什么啦?生(齐声回答):无崖子师: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生笑。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能不能做到?生:做不到。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1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经常老师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看来,滕老师的串讲没有变成个人的“演讲”,从这1个片断我们即可看出从“言”到“文”的层递性设计,而且学生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有趣的串讲和对话中完成的。三、厚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化串讲的课堂很容易流于表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也是串讲教学模式受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但腾老师却有非常深厚的功底,因为他的讲能和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思维。补充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且将文本内容“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原则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指导朗读时适时引入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帮助学生读好“子曰”,拉近了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滕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的问题并不多,归纳起来只有3个,可这3个问题却在师生对话中引经据典,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有深度与厚度,可以说使课堂教学由“文言”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一是讲第9章时,师问:“弗如也;吾与女也”是不是太打击这个同学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很自然地地引出孔子师生被围困的事例,告诉学生孔子与颜回师生相互崇拜,成就了伟大的教育。二是讲到“因材施教”原则,第12章的“闻斯行诸”时,师问:为什么同1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教而无类”时,更是列举了孔子的很多著名弟子的介绍,既填补了学生知识的空白,又恰到好处地阐释了“无类”的内涵,并且能适时地引用孟子的话对文意进行拓展。三是讲到13章时,师问:无言有什么好处?教师投影《论语·阳货》中孺悲见孔子时的情景,加深学生对孔子“身教重于言教”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一堂串讲模式课下来,不仅没有给人拖沓冗长、枯燥乏味之感,反而给人以行云流水、内容厚重之感。在貌似并不热闹的课堂中,学生对对孔子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却有了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想起刘京海教授所说的,思维可以分为显性思维和隐性思维2类,而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便是以隐性思维为主的。苏霍姆林斯也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认真倾听,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我想,这样常见又常受人质疑的1种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不凡的效果,其根源在于教师并没有为了公开课而“作秀”,而是以1种踏实的治学态度,朴实的教学模式,厚实的教学内容为我们展现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常态。“实”而不“华”,这才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温州二十三中  周芳)结合《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一书给我的启示以及教学实践,我想从以下3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教学方式,并根据课型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串讲式”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这是最为常见的1种模式。真正的的串讲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译逐句落实”的灌疏式教学,而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文”与“言”在教学过程中水乳交融,并使目标的达成在串讲,在师生的对话中中水到渠成。请看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中的1个片断:师:先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注意一下,“愤”和“悱”都是竖心旁,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有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1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象《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谁啦?无崖子(生)。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生笑。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做得做不到?生:做不到。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1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经常老师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滕老师的串讲没有变成个人的“演讲”,也没有成为僵硬的“讲解—接受的填空模式”,“言”与“文”巧妙结合,学生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有趣的串讲和对话中完成的。看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但我们要做的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加以选择性的运用。只要是合适的,便是正确的。二、要准确地理解“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不可使其流于形式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固然是考虑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开展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这是必需的。但我以为,并非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也并非“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就一定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中显然会有架构性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当然是有疑而问。但如果教师无论问题的难易,无论问题是否有值得探究的意义,都要在小组里进行形式化的讨论,而且成为每节课必需的1个环节,这势必会导致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化、浅层化、无效化。二是合作探究的时机选择与时间分配。探究性问题的出现应该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出现的,这固然和教师的预设紧密相关,但同时又要结合教学实际。如果教师在没有达成前一目标的前提下,硬生生地将预设的探究题拿出来给学生探究,显然是无意义的。而且既然是到了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阶段,那么这个探究的内容应该是深层次的,或者说是通过有争议的内容,使学生在争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加深对文本深层解读。这便意味着在此环节之前应该会有铺垫出现,也就是说必须体现现教学的由浅入深的原则。但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最基础的部分草草了事,而将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所谓的探究,造成讨论时间的分配也极不合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造成的结果是使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三、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也可在教学中结合得“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事物都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传统教学方式当然也有其存在的合性性。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方式同样也需要改革。但是继承与改革之间并不矛盾,只要是处理得当,便能相得益彰,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同样摘录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一课中的1个片断:师: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就是学会做人。这个可以对应为哪2个字,“忠信”;学会做事,对应的是“行”;学会学习,对应“文”。联系你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我想大家对这句话做点评价。生思考。生①:我觉得孔子的教学内容非常全面,它包括人的个人修养,也有些待人接物的方面,还有些社会实践动手和动脑的,是发展人的全面。师:还有哪位?生②:孔子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不过有些方面也有些欠缺。内容上好象只学习历史文献,没有科学的东西。师:这的确可能是孔子教学内容上的一些局限。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对孔子的崇拜,并不是盲目的崇拜,古为今用也同样要辩证地看待。滕老师在设问时并没有要求学生行进小组讨论,而是留给学生独立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从学生②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再加上教师恰当的肯定,无需进行热闹的讨论,但效果已经达成。因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并不一定是小组讨论,而学生在独立思考形成的看法在各自的陈述中相结合,逐步完善起来,这应该是另1种形式的“合作”吧。

三 :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能力,分析范进、胡屠户等的人物形象;

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教学重点:

品味学习以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对《范进中举》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其中的人物性格也有一定的体会。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等同学的表演。

二、课本剧表演

(生表演课本剧)

[点评:让学生组织并参与表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只有认真研读了课本,才能体会其中人物性格特点,才能表演得更真切.而真切的表演又能带给其他同学享受语文的快乐。]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范进中举发疯”作为铺垫

师:读了课文,又看了表演,同学们,请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情节?

生:“范进中举发疯”这一中心情节。

师:它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分析一系列的动作)

师:(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简单小结)范进发疯,疯得有特点:

发疯的动作: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发疯的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总之,因为作者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传神,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中了举就应该高高兴兴去做官,可是,范进看了中举报帖后,为什么突然疯了?当时他的那些不寻常举动,你认为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

(生争执,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三个短句上。)

师:你可否从范进中举发疯时的一段语言中获得启示?

生: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师:你认为这段语言中,哪一个字说明了范进发疯的根本原因?

生1:“中”字!因为中举了,太高兴了,所以疯了。

生2:“好”字!发疯的表面原因是那个“中”;而“中”之所以能触发范发疯的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好”字。因为“中”了以后,有不计其数的好处,不用再挨饿受冻,而可以坐享其成。

(师肯定,抓住这个“好”字,分三路先后追问)

[点评:一个“好”字,集中体现主人公的思想,也集中托出了全文的题旨。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因此,抓住范进中举发疯时集中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一段话作为全篇教学的突破口十分恰当。]

2、重点分析范进,附带分析胡屠户、张乡绅等的人物形象

师:那么,围绕这个“好”字,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范进中相公回家,可曾说过“好”?发过疯?为什么?

[点评:首先,围绕“好”字提出问题,让学生细细地从研究范进中举前后地位变化中,理解人物性格及其思想情感,深刻认识。体现了提问的针对性和具体性,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是掌握课文的切入点。]

生:没有说“好”字,没有发疯。因为中相公并没有使他改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师:中举前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从课文中找出原句来。

生1:经济状况非常贫穷: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生2: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还“啐”他吐沫,他还“唯唯诺诺”。

师: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生:对功名的极度热衷。

师:以上是范进中举前的种种表现,他还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功名”,所以,他既不说“好”,也没有发疯。下面看问题二、范进中举后有哪些变化?我们还是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两方面来分析。

生1: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

生2: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

师:(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简单小结)特别是胡屠户前后判若两人,素未谋面的张乡绅也赠银赠房,你认为他们是虚伪的,还是真心的?为什么?

生:虚伪的。他们巴结范进,是因为范进“中了”“好了”,对他们自身都有好处。

师:我们可以用些什么词来形容他们?

生:趋炎附势、嫌贫爱富。

师:此时,范进对于这些人的巴结,态度又如何?

生: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迎逢自如。

师:看来,范进也并不是一个老实的角色!而是一个……

生:虚伪、圆滑。

师: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中举后,范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说说范进中举发疯时大叫“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请注意表格前后对比)

生:内涵就是:只要中举了,从此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改变。以前贫困潦倒,万人唾骂,现在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好多人巴结。

师:原来如此。那么请你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师注意引导,不要太过分)

师: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点评:其次,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好”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范进的形象超出课本文字之外,更为丰满。体现了提问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更深刻的领悟课文的主题。]

3、分析本文的主题

师:基于以上分析,你认为是谁使范进受人奚落,又是谁使范进平步青云?这一切都告诉了你一个什么问题?

生: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

师:(追问)仅仅使知识分子?胡屠户他们呢?

生:还毒害了人民。

[点评:最后,由于教学目的中所涉及的内容已大致解决,学生依据这个设问可以较快地归结本篇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教学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主题的归纳水到渠成。]

师:对!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不仅仅是读书人,还包括像胡屠户、众邻居这些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这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导致读书人为之疯狂,而且导致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炎凉世态。

师:有一副对联为证,请看:“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写得入木三分,毫不夸张。

[点评:该对联引用得恰到好处,既生动地概括了全文内容,又有力地结束了本课教学。]

四、拓展练习

1、有人认为:范进中举,大家一片欢喜。而所谓的“大喜”,其实是他个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国家的“大悲”。就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2、当代应试教育的种种现象与封建科举制度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点评:拓展练习有梯度和新意。分别针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和现代社会应试教育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总评: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选择能够最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的突破点,是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设计的核心所在,也就是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中的“牛鼻子”。《范进中举》是一篇难度较大的长课文,要“牵”准“牛鼻子”只有抓住范进中举时的一段语言进行突破。即可以以“好”字为主线,通过三个问题把前后情节(中举前、中举时、中举后)贯穿起来,这样既浑然一体,又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至于胡屠户的前倨后恭,乡邻们的趋炎附势,张乡绅的巴结攀亲,这一封建社会各阶层的病态心理和世态炎凉的现实,稍加提示,学生即可通过熟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对比,进行归纳、总结。在一串连环套式的提问讨论之后,学生可以较快地联贯全篇,揭示本文反对封建科举制的深刻主题。

总之,全篇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问题的设计既有梯度性,又有针对性,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四 : 《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作者:笑源)。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
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
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句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师一笔一画地板书:姥姥的剪纸,字迹端庄秀美。)
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生:(齐)姥姥。
师(微笑地示意一学生):你来叫声,注意儿化。
生:姥姥。
师:你再来叫,就叫一个字。
生:姥。
师:好听!挺亲切的。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读了几遍?(学生回答略。)现在请大家在课堂上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开始。(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我发现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抿着小嘴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
师:来,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
生: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师:读得不错。我们来看这组词语,先看第二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
生:剪刀剪纸时候发出的声音。
师:这种声音你听过吗?感觉怎样?
生:听到过。感觉很轻快,很短促,很好听的。
师: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
生(轻快地):“刷刷刷刷”。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谁来读这个词语?
生:悦耳至极。
师:大家请注意这个“悦”,为什么用竖心旁呢?
生:跟“心”有关。是说这声音传到耳朵里,心里觉得很舒服。
生:这美妙的声音让人听来觉得无比得愉悦、快乐。
师: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声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
生:生:清清爽爽。
师:师:清清爽爽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清清爽爽的声音传入耳朵,让人觉得无比纯净,没有一点杂音。
生:清清爽爽是听上去很清楚、很爽朗的感觉。
师:“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请看屏幕。(点击课件,呈现“爽”的三种解释:①明朗、清亮;②率直、痛快;③舒服。)你认为清清爽爽的“爽”应该选择哪一种?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一种,是明朗、清亮的意思。
师:是的,清清爽爽的声音是明朗的、清亮的。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空白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一“爽”字。)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啧啧”一词是从口语中而来。(教师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谁也来模仿一下?
生:(一学生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
师: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啧啧赞叹。
师: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
生: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大家跟老师读: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师:你帮助妈妈择过菜吗?
生:择过。有时妈妈买菜回来,如果有空,我就会帮助择菜叶。但是,我不知道“薅草”是怎么回事?
师:“薅草”就是用锄头薅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是这样一个动作。(教师模仿“薅”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
师: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
生:洗衣服、纳鞋底、淘米、喂猪……
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
生:(齐)是的。
师:一幅叫——
生:(齐)“喜鹊登枝”。
师:还有一幅叫——
生:(齐)“牛驮小兔”。
师:“驮”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点。
师:是啊,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来,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
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学生静默思考片刻后。)
生1: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往事。
师:哈哈,当时的我是个小调皮蛋。
生2: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姥姥给我剪“牛驮小兔”的窗花的往事。
师:是呀,关于牛和小兔主题的窗花,姥姥可不止给我剪一张“牛驮小兔”呢!
生3:作者还回忆了姥姥剪纸时剪刀发出的刷刷声和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
师:是呀,那声音在作者心目中是如此得清清爽爽、悦耳至极!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读着,就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句话或者说是几个画面,我们看到了姥姥剪窗花的画面,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画面,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画面,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扩展:猫 课堂实录及评点 / 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 课堂实录


二度浓缩,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
师: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感觉?
生:“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就是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生:(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
生:“无论……无论……只要……就……”这里连用了两个“无论”。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去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作者是在强调不管在什么时间、还是什么地方,只要忆及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变得有声有色。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生:(强调的口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好一个“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教师端端正正地板书:有声有色,及具书法美感。)“声”就是“声音”,这里的“色”,难道是颜色、色彩的意思吗?你认为怎么讲?
生:我认为是指孩提时候的生活。
师:这种生活是充满什么色彩的?
生:这种生活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
生:是色彩斑斓的孩提生活。
师: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你再联系“有声有色”这个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名堂来?(大屏幕再次出示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生:我发现第一组词语都跟声音有关。“啧啧、刷刷”都是声音,“悦耳至极、清清爽爽”是声音带给人的感觉。都跟“有声有色”的“声”有关系。
生:我还发现第二组词语其实跟“色”有关,不管是择菜、薅草、剪窗花……都是描写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能结合这两组词语,分别说说作者说的“有声有色”的“声”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吗?
生:“声”可能是姥姥剪纸时的刷刷声、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
生:“声”就是悦耳至极、清清爽爽的声音。
生:“色”可能就是指姥姥给我剪“喜鹊登枝”,给我剪“牛驮小兔”,给左邻右舍剪窗花……
师:是啊,这就是作者心中的“有声有色”!
师:看来这两组词语在作者的心目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课件点击,在上面两组词语下面逐个出示,第一句:“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二句:“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三句:“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生1:“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生2:“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姥姥熟练地给我剪“喜鹊登枝”。
生3:“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我缠着姥姥不停地剪“牛驮小兔”。
师:这就是作者心中和梦中的“有声有色”,那么这些声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感受。
第二部分:扩散语词,把课文读厚
一度扩散,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
师:作者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他立刻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姥姥剪的窗花。书上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些内容?
生:1-3自然段。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读?

扩展:猫 课堂实录及评点 / 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 / 课堂实录

五 : 《找骆驼》课堂实录及评价

:admin 文本简析:《找骆驼》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改编自阿拉伯故事,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楚,以对话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一开始讲老人向商人描述骆驼的特点,而并不讲他是如何知道这些特点的,并在商人与老人之间了一个小小的误会,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和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人和商人的不同语气和他们各自的心情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与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在开始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背两首古诗。
(全班同学齐声朗诵古诗,老师在期间调整学生的坐姿和情绪,为正式上课做准备)
师:小朋友们的古诗背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下面请举起你们的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语(板书:骆驼,要求学生书空)。
师:你们听说过骆驼的另一个称呼吗?
生:(齐)听过,叫做“沙漠之舟”。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骆驼为什么叫做“沙漠之舟”呢?
生:因为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不怕风沙。
生:骆驼很耐渴,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骆驼的一些特点。那我们来看看一个和骆驼有关的影片,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播放多媒体)。
师:看了影片,大家再来说说骆驼的特点。
生:骆驼是有感情的。
生:骆驼勇往直前,很勇敢。
生:骆驼是沙漠里主要的交通工具。
生:老师,看了影片,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沙漠里的人为什么要穿黑衣服?第二个问题是骆驼在沙地里行走,脚会不会陷进沙子里去?最后一个问题是骆驼的驼峰有什么作用?
师:这位小朋友看影片看得可仔细了,而且能在看影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个小朋友能解决这位小朋友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黑色衣服的作用是防晒、防风沙。
生:我觉得可能这是他们的风俗。
生: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骆驼的脚会陷进沙子里,但很快就能拔出来。
生:我回答最后一个问题,骆驼的驼峰是用来贮存脂肪和水分的,这使它能在沙漠里生存,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很长东西不喝水也不会渴。
师:大家谢谢这几位小朋友。下面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动词(板书:找,指“找骆驼”三字,全体同学齐读课题)。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来解决这篇课文呢?(板书:驮 跛)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抬起头来,看到黑板上这两个字,你们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看到驮字,我想到在课文中,骆驼背上驮的是米和蜜。
生:看到跛字,我想到课文中骆驼的脚是跛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想欣赏你们读课文,请你们选一位你们最想听他读课文的同学来读读第一段,要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棒,我们这样来读下面的课文,从现在起,我就是那位商人,你们就是那位老人家。你们想想,我丢失了骆驼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你们作为指点迷津的老人,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商人的话,全体同学读老人家的话)。
生: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师:是的。
生: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师:不错。
生: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师(着急地):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生:那我可不知道。
师(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
生: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骆驼的左边有一些蜜,左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师:伙伴们,“我”丢失了骆驼,说话时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要读得快一点,读出你的着急来,因为你丢失了骆驼,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肯定很着急。
生:还要读出“你”的气愤来,“你”后来以为老人家藏了你的骆驼,对他很不相信。
师:那你们呢?老人家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要读得很沉稳,因为我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生:要读得慢一点,读得胸有成竹,因为我们能够通过他的经验判断出骆驼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体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
师:我们读完了课文,各位聪明的老人家呀,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请告诉我你究竟看见了什么,又判断了什么?大家用直线画出你看见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你判断了什么。
(板书:看见_______ 判断 )
生:我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些跛(板书:左浅右深 左脚有些跛)。
生:我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板书:左蜜右米 驮着这两样东西)
生:我看到骆驼在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所以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板书: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
师:真谢谢老人家,你们的经验真丰富。那么老人家呀,你们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语把刚才我们看见的和我们判断的连起来说一遍?同桌之间可以悄悄商量。
生:因为骆驼的脚印左边浅右边深,所以我知道骆驼的左脚有些跛。
生:因为我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扩展:找骆驼课堂实录 / 找骆驼教学实录 / 课堂实录评价


生:因为我看到骆驼在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所以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
师:大家的句子造得真好。谁来造一个课文之外的?
生:因为罗祖添平时学习很认真,所以她的成绩总是那么好。
生:因为我上次考试考地不好,所以老师批评我了。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商人最后找到骆驼没有?
生:(齐)找到了。
师:你是从那里发现的?
生:最后一段“商人听了,照老人家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师:你们真聪明,大家看看,“果然”还可不可以用其他什么词来代替?
生:可以用真的代替。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商人说点什么?注意了,我现在就是商人。
生:你应该向我学习,多观察。
生:你要学会讲礼貌。
生:你应该好好想想,你为什么找不到骆驼?
生:你要多思考,不要胡乱责怪人。
师:谢谢你,提醒得真好,我以后一定要注意。来,我们握握手(与刚才发言的同学握手)。
师:那么,你们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就是老人家。
生:我以后要继续动脑筋,多思考。
生:我以后还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师:恩,大家要继续仔细观察生活,多动脑筋。其实,老人家就在我们三⑸班,大家都是老人家,你们看看你们今天上课的时候多聪明呀,只要你们肯勤动脑筋,认真思考,仔细观察,你们就都是老人家。


〖板书设计〗

找骆驼

驮米看见 _______ 判断
蜜 左浅右深 左脚有些跛
左蜜右米 驮着这两样东西
跛 瘸 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


〖点评〗

总的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研究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新颖,教态自然随和,教学语言亲和力强,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这对我们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比较好的借鉴。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以分角色朗读课文来创设情境,将学生与老师引入找骆驼的现场,充分融入文本,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但老师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如此,在课堂结尾之处,又走出文本,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升华,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与内化要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断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另外,教师教好地把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的时间结构,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重点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自主感悟,而字词的训练退居其次。尽管如此,仍然对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了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落实了语文学科的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

扩展:找骆驼课堂实录 / 找骆驼教学实录 / 课堂实录评价

本文标题:猫课堂实录及评点-《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567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