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生物入侵者教案-《生物入侵者》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8-04-21 所属栏目:什么是生物

一 : 《生物入侵者》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八年级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课堂教学实录  5271字

陆海君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

2、初步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的的合理性,学习掌握文中所用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内在的逻辑顺序及其合理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对象:

(教师边说边出示两幅图片“水葫芦”和“观赏鱼”)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两幅图片:葱翠碧绿的嫩叶丛中,绽放着一朵朵紫色艳丽的水葫芦花;那晶莹透明的水族馆里,一条条五彩斑斓的观赏鱼正在活泼自由地游来游去。同学们,看到这一些,你会与一个恐怖的名词“生物入侵者”画上等号吗?

生齐:不会。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课题“生物入侵者”)

二、齐读首段,明确对象:

(生齐读第一段)

师: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1: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生2:还应该补充一点,他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师:请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说要补充这一点。

生2:因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危害就不是“生物入侵者”。

师:那谁能说说文中的破折号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3:表示补充说明。

师:很好。我们了解了“生物入侵者”的特点,谁能给它下个定义?

生4: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他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师:给事物下定义,要注意三点:一要运用下定义的句式,二要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三语言上还要注意简洁明白。请同学们就以上三点来点评这位同学的回答,并作适当修改。

生5: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句式用得对,他用了“……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这个句式。

生6:他也抓住了“生物入侵者”的本质特征,但语言尚欠简洁。我这样修改: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很大危害的“移民”叫做“生物入侵者”。

生7:“移民”一词改成“生物”更明白。所以可改成: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很大危害的生物叫做“生物入侵者”。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生物入侵者”下了准确明白的定义。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学生齐讲“生物入侵者”的定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生物入侵者”的定义辨别下列生物是“生物入侵者”吗,并说明理由。

出示:

辨别:下列生物属于“生物入侵者”吗?为什么?

(1)一颗蒲公英种子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落地,并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             &n(www.61k.com]bsp;                         

(2)山间溪水中的鱼虾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     

(3)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随一艘货船“偷渡”到北美大陆后急剧繁衍并堵塞疏水管道。

(4)近年来,原产南美的美丽却凶猛的食人鲳以观赏鱼的身份被引进到某些地区并因此带来霍乱病源。                                 

生8:第一题不是。因为蒲公英种子是借助风迁移的,这是自然途径。

生9:第二题也不是。因为山间溪水中的鱼虾是借助水流迁移的,这是自然途径。

生10:第三题是。因为斑贝是借助一艘货船迁移的,这是非自然途径,而且它到了北美大陆后急剧繁衍并堵塞疏水管道,给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所以斑贝是“生物入侵者”。

生11:第四题也是。因为食人鲳是被引进到某些地区并因此带来霍乱病源,这是非自然途径,而且它带来霍乱病源,给当地人们造成很大危害。所以食人鲳是“生物入侵者”。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

三、速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下面我们速读全文,看看全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生物入侵者”的有关知识?你能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吗?

生12:第一段说明“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第二至四段说明“生物入侵”的危害,第五段说明生物入侵的原因,第六至七段介绍对于“生物入侵者”应持的态度,第八段提出对于生物入侵我们应采取措施。

生13:第五段应是“说明生物入侵的途径”而不是原因。因为文中写到“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这是生物入侵的途径。

师:讲得也有道理。应该说这一段既讲了生物入侵的原因,也是介绍生物入侵的途径。我们再来看看课文这样安排顺序合理吗?

生14:合理。因为我们对于“生物入侵者”比较陌生,所以课文先介绍它的概念;“生物入侵者”的最大特点是危害很大,所以课文接下来就讲它的危害。

生15:我们知道了它的特征和危害后,一定会奇怪,既然有如此巨大的危害,它又是怎样入侵的呢?所以课文紧接着为我们介绍它的入侵途径;了解这一切以后,我们该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什么态度和措施呢?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以文章结尾写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和有效措施。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课文先为我们介绍“生物入侵者”的概念,让我们对这一陌生的事物有初步的认识;接着介绍它的危害,进一步引起我们的关注; 紧接着为我们介绍它的入侵途径,探寻生物入侵的原因;最后作者指出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和有效措施。所以这一顺序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师: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介绍的,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逻辑顺序。

(老师边小结其合理性,边出示文章的顺序:概念——危害——途径——态度——措施逻辑顺序)

 四、同桌交流,掌握方法:

出示问题:

学习第三、四段,讨论:

1、“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危害?(请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

2、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在相关语句旁作批注)

 (学生同桌讨论五分钟)

    师:下面请同桌同学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16:第四段开头介绍“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生17(同桌):这句话概括起来讲“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两点:一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二是威胁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

生18:第三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后,堵塞了五大湖的疏水管道,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这一例子,说明生物入侵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生19(同桌):这里还有“列数字”,“数十亿美元”说明危害之大。

    生20:这段还举了亚洲天牛和南美红蚂蚁的例子。亚洲天牛的危害是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南美红蚂蚁的危害是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21:第四段中也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后,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说明棕树蛇的入侵给关关岛的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

    (出示“ 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 为同学们提供感性认识。)

    师:刚才同学提到斑贝和棕树蛇时都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但这里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生22:“数十亿”是概数,用词准确,具体说明斑贝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11种、9种、2种”是确数,具体说明棕树蛇破坏了关岛地区物种的多样性。

师:讲得很好,在说明文中列数字时要正确合理运用概数或确数。三、四两段还有其它说明方法吗?

生23:文中还用了“打比方”的说明顺序,“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一句,“天堂”一词是打比方,文中把五大湖附近的水域比作是斑贝生活的天堂,生动形象地写出五大湖的水域非常适合斑贝生活繁衍。                                                                                            

生24(同桌):“偷渡者”、“入侵者”、“占领”我觉得也是打比方。

生25:不对,这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拟人是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里的“偷渡”、“入侵”和“占领”,作者都赋予入侵生物以人的动作,这是拟人;同时“偷渡者”、“入侵者”两个词又是比喻说法,是把入侵生物比作“偷渡者”、“入侵者”。我们一起来读读文中介绍斑贝的句子,体会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好处。

生26:这样写,文章语言显得生动活泼。

师:(小结)刚才我们同桌交流学习了课文三四两段,明白了文中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大。

师:文中其他几段的学习我们采取“自选话题、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

     五、自选话题,合作探究:

出示:

请同学们在下列话题中自选内容,自由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探究:

1、你认为对生物入侵者应持怎样的态度?

      友情提示:参考课文第7节专家学者们的意见 

    2、你了解我们宁波地区的生物入侵及防治情况吗?试与大家交流。

      友情提示:借助资料,也可向同学和老师提出援助

    3、面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巨大危害,你作为一个中学生有什么建议和行动?

    (学生们自行选择话题,自由组成合作小组展开探究,约5分钟)

    师:下面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的探究成果。

生27:我们小组选择第一题。我们认为对生物入侵者要持干预态度。因为自然调节过程太漫长,无论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或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都不可估量。

师:选择第一题的小组有别的看法吗。

学生摇头,示意都赞成这个小组的看法。

生28:我们小组选择第二题。我们从查找到的资料中了解到宁波地区也有生物入侵现象。主要有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等。

师:同学们看到过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福寿螺吗?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看到过,有的说在图片上看到,有的说没看到。

(出示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图片各两幅。让学生们认识它们。学生对此反映强烈。)

生29:我从资料中获知:“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东北部,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占有空间能力,至去年底调查统计,全市发生“加拿大一枝黄花”面积已达38050亩。人们主要采用人工拔除与除草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生30:我从资料中获知: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福寿螺在1985年从广东引进浙江的,当时主要集中在温州的平阳、瑞安等水网地区,是当地农民作为一种致富项目民间自发引进的;福寿螺的养殖也是用纱框在田里围养的。由于福寿螺煮(炒)熟,乃至加工成罐头后,都有一股异味,不适合国人的口味,因此在1989年以后,温州等地的农民就让福寿螺自生自灭了。由于在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没有天敌,福寿螺迅速蔓延,目前已对农作物产生了很大危害,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控制福寿螺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在卵块上撒生石灰或漂白粉,或喷洒敌百虫,杀死卵子,也可在有福寿螺的稻田喷洒85%“杀螺快”可湿性粉剂;另一措施是捕捉福寿螺作为养鱼、养鸭的饲料。

生31:我在外婆家门口的稻田里看到过图片上的福寿螺和它的粉红色的卵块,当时我不知道这就是福寿螺,听人说这是有害的,我就把它的卵块踩死了。

生32:我从资料中获知:防治水葫芦我们宁波最成功的做法是:(1)引进了水葫芦的天敌——水葫芦象甲。(2)筛选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并实施“冬前用药”、“两次用药”等化学防治新技术。(3)也使用传统的“打捞法”,采用“河道分类管理”、“春夏两次分步打捞”等技术,并利用“U字形浮式拦草坝”、“塑料浮筒拦草网”等设施,使打捞效率提高了10至20倍。

生33:去年我还经常看见琴桥边上时不时有一大片的水葫芦出现,今年很少看到,即使偶尔有也被环保工人及时打捞了。

(教师借助媒体介绍我们宁波地区对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的防治情况。)

生34:我们小组讨论的是第三题,面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巨大危害,我们作为中学生不能无动于衷。要留意身边从未见过的生物,要关心本地区的生物入侵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为保护生态、保护自然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讲得很好。同学们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因为时间关系不再讲了,就把这个留为作业。

六、布置作业:

师:就你所研讨的主题写一篇250字左右的说明短文。

    师:下面请同学就本堂课的学习作简要小结。

生35: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并初步了解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及其入侵的途径,研讨了对“生物入侵者”应采取的态度和措施。

生36:我还学习了课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生37:我还了解了我们宁波地区的生物入侵现象。我想学了本文以后,我会时时留心身边的生物。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让我们一起关注生态、关注自然。

 

二 : 《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案

教学目标: 

1(www.61k.com]、了解生态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 

3、重点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了解科学的引进生物物种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态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 

教学难点: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及其危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在自然的环境中,生物除了迁徙性动物,变动并不大,都是生活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长途的旅行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多,对人类产生的损害也越来越大19世纪,有位欧洲的爵士在美洲有一块领地,这为爵士非常喜欢打猎,而美洲的当地又没有野猪这位爵士就从欧洲带了满满的一船野猪到美洲饲养后来这位爵士死后,家人把这篇领地给卖了结果,这些野猪没有人看管,就逃走了由于没有天敌野猪越繁衍越多,对当地的畜牧业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害由于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这些野猪就捕捉绵羊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在夏威夷,由于野猫的入侵,给当地的鸟类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灾害另外,大洋州的野兔,我们一些地方出现的食人鱼等都给当地的生物平衡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篇文章在教学上可以以事例讲析为主 

课前准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惊(y )( )、繁(y n)( )、贸( )易、斑(l n)( )、(x y )( )、(h o)( )资、检(y )( )、(q )( )息、鸟(ch o)( )、平(h ng)( )、(y )( )弃、物(j ng)( )天择、( )( )运、( )( )制、无动于衷( )、(y n ni ng)( ) 

2、需要掌握的多音字: 

(1)难: ( ) ( ) 

(2)量: ( ) ( ) 

3、辨析形似字: 

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案

(1)斓 ( )澜 ( ) 

(2)扼 ( )厄 ( ) 

(3)侵 ( )浸 ( ) 

(4)竞 ( )竞 ( ) 

4、词语积累 

(1)寻常:平常(2)难以估量:不容易估计到(3)安家落户:在他乡安置家庭并定居落户,在他乡安家长期居住(4)种种:各种各样(5)于预:过问(别人的事);(6)失衡:失去平衡:(7)节制:限制或控制(8)困扰:围困并搅扰;(9)劫掠:掠夺:(10)栖息:本指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11)赶尽杀绝: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12)与日俱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与,跟着;俱,一起,、(13)扼制:抑制,控制(14)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中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劫,大灾难(15)归咎:归罪咎,过失,罪过,(16)防范:防备,戒备(17)斑斓:灿烂多彩(18)束手无策: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都没有;策,计谋(19)遵循:遵照(20)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21)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22)无动于衷:一点也不动心,不为感情所动衷,内心(23)监控:监测和控制(24)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讲几个生物入侵的例子来作为导入 

(一)文章整体把握: 

文章主旨和结构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以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解释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文章首先从日常生活人手,引出本文话题,接着为“生物入侵者”下定义,并用一个递进复句,点出其严重危害:“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1、根据第①段内容的表述,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定义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答:解释说明 

3、为什么把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入侵者”? 

答:因为他们不仅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www.61k.com)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2段先指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用蒲公英种子迁移的例子来说明这属于自然途径,而“没有人为干预”正照应上段的“非自然途径”,所以像早期物种迁移不在“生物入侵者”之列第3段主要说明“如果—…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接着用几只斑贝的迁移事例,说明它们“无节制地繁衍”,并用“耗资十亿美元”与“几只”对比,来突出其危害及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重大,第4段先用一个过渡句,引出本段要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的问题与上一段所谈内容比较而言,这种“威胁”更令生物学家们担心作者举出“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的事例,用“捕食”、“偷袭”、“吞食”等动词来说明棕树蛇对其他物种的严重威胁,并用“不仅如此”一词指出其已造成的破坏下文说其潜在的威胁更大 

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案

扩展:生物入侵者ppt / 生物入侵者 / 生物入侵者优秀教案

根据第②段内容,试推断“生物入侵”是怎样造成的? 

答:交[www.61k.com)通工具的发达导致 

5、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种种”指代哪些内容?在文中用“ ”线标出 

答: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安家落户…… 

6、第③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7、第③段举“斑贝”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若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给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 

8、“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够,如果删去,说明人们在清理和更换管道上只花了十亿元,与实际情况不符,反之,更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9、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0、第④段举出棕树蛇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生物入侵者”会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威胁 

11、阅读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①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12.统括下文 

12、联系整个选文,说说第①段中“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答:领起下文 

13、针对“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一条或几条防范措施 

答:①加大宣传人们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②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案

第三部分(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作者通过对“生物入侵者”的详细介绍,并举出恰当的事例加以说明,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严重危害,自然会联想到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什么.因此作者也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本段要说明的问题这样巧妙地安排,把读者的认识引向深入,电的确引人人胜: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应当“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途径是它们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虽然海关“严加防范”,但“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侵入防不胜防,也使每位读者在头脑中画出了问号:对待“生物入侵者”应当怎么办? 

第四部分(第6—7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这两段写人们的认识,有同有异;其中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段尾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并运用反问句,鲜明有力地表明大多数人的观点 

第五部分(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举出美国对此采取措施的事例,以说明人类已开始采取相应措施,使读者形成较完整的认识过程 

1.面对“生物入侵”这一问题,学术界有两种态度,他们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答:一种依据是生态平衡的原则;另一种则是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太漫长,人类社会会损失惨重 

2.“生物入侵”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答:一种是某些本土物种灭绝,一种是耗费大量钱财 

3.生物学与生态学有什么区别? 

答: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4.文中提到(www.61k.com]的生物物种的迁移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完全一致吗? 

答:不完全一致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常态下的物种迁移是纯自然的,不依赖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这种生物物种迁移则是被人为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种繁衍的法则与规律 

5.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谈“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的? 

答:举例子与列数字 

6、调查一下你的身边,看看有没有生物入侵的现象? 

答:略 

7、通过本文的学习,请你想想如何在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避免产生生物入侵的危害? 

答:略 

文章结构思路: 

《生物入侵者》 

(一)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人侵者”(1自然段) 

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案

(二)介绍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一层:(2段)生物在自然条件下迁移、繁衍不会造成生 

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二层:(34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 

说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 

态环境中会造成人侵现象及其危害 

(三)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5段) 

(四)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67段) 
(五)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8自然段 

(二)写作特点: 

1、整体逻辑顺序 

第一步给“生物入侵者”下定义,这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文中第2段排除了古代生物的“自然途径迁移”,使概念的外延更明确第二步,说明“生物入侵者”两大危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对某个地区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这是“入侵者”这一贬义词语的自然延伸第三步由害及因——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引导读者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由自然而社会地深化认识第四步,介绍学者对“生物入侵者”的基本认识和对策,使读者的认识进入“改造世界”的层次,从而使整个认识过程体现出逻辑性 

扩展:生物入侵者ppt / 生物入侵者 / 生物入侵者优秀教案

2.局部逻辑顺序 

第4段中“尤令生物学家们担心”一句体现出程度差异,这正是安排述说两种危害的顺序的逻辑依据;第5段举例说明“生物入侵者”日益猖獗的原因,作者先说“新鲜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数量大,危害重;次说“跨国宠物贸易”,因为这是“近年来”发生的,数量和程度都居次位这种根据不同程度安排材料的写法,是常见的逻辑顺序法文章结尾介绍美国的两条对策,先写加强对交通部门的监控,再写制定跨部门的监控计划,也体现了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 

3.事例安排有详有略 

本文举例子安排详略有别,举二战期间棕树蛇落户关岛的例子十分详细,因为这个例子非常典型,而又是多数读者不了解的而对“地中海果蝇”则一提而过,因为有段时间对地中海果蝇的报道充斥着媒体,人们已知之较多看来.说明文详略的安排,既要考虑说明对象的特点,又要兼顾读者的知识背景 

(三)重点语句: 

重点语句分析 

1.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这是一个递进复句,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文章第4段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文中举了棕树蛇落户关岛的事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www.61k.com)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用这个数字的急剧变化,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另外,文章第3段介绍了“几只”斑贝迁移到北美大陆后,无节制地繁衍,为了清除它,耗资“数十亿美元”这两个数字的悬殊,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之大,非常有说服力 

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案

全文正是围绕着“生物入侵者”的这两大危害,来提出相应的问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和途径,生物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采取的相应措施 
2.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一个物种“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必然会疯狂地繁衍,无法加以节制,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四)指点迷津 

①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的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的生态是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等等他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②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文章第2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③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人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五)课后练习: 

课后习题解答 

(一)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人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二)1.列数字实际上是一种用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数字化的事实也能引发读者的想像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王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仅仅在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60年间,关岛鸟类就由11种减少到两种,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两句话中的数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2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www.61k.com]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蔬菜和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出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3.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说明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给人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

扩展:生物入侵者ppt / 生物入侵者 / 生物入侵者优秀教案

扩展:生物入侵者ppt / 生物入侵者 / 生物入侵者优秀教案

三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小组合作,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
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教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非典图片)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以“从文中我了解到了”为句式搜集信息,每组不少于3条。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2、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下面请两组同学列本文的结构提纲:
(小组分工、组间不准抄袭)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及危害:毁灭物种、经济损失(2-4段)
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径:跨国贸易(5段)
揭示态度:不同(6-7段)
采取措施:(8段)
教师对比点拔,明确说明顺序: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①打比方:课题“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作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形象生动,增添文章情趣。
②列数字:“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通过精确的数据对比,清楚地阐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严重。
③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事例支撑说明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第3、4两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具体说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
三、亮点探究:
播放课件,让学生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形成感性认识。
围绕“对‘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为干预”这个话题,结合第7段课文内容,展开讨论
(基本观点:(1)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失衡是暂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2)人类必须干预“生物入侵者”,如果听任其发展,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会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社会将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课堂高潮:
拓展性学习:对生物入侵者现象设计理想的治理和预防方案。
组织形式:抽题(激趣)------设计方案(小组合作)------评委打分(同学聘定)-------专家点评(生物教师)
A、我国暂停从菲进口凤梨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B、飞机草蔓延牲畜死亡
飞机草,一种绿意盎然的菊科半灌木植物,却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畜牧业遭受
空前打击,天然草场被大面积侵占,牲畜死亡,畜牧业减产,原本并不富裕的彝族老
乡因此雪上加霜。州政府在5年前就出台了红头文件,要求全面动员,防除毒草。
C、野兔成灾
1939年野兔入侵澳大利亚,糟蹋了饲养绵羊的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绵羊的锐减,最后政府动用空军、用毒剂、花巨资修防兔栏、请细菌学专家研制涎瘤炎这种恶性传染病,这才控制住了兔子造成的灾害。
方案构想:
(一)严防死守;生物治理;保护自然。
(二)谨慎引种;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及危害状况;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三)政府出资;万众一心;寻找天敌。
(四)加大宣传;严格检疫;法律保障。
(五)变废为宝;零报告监控;农林质检防疫部门配合。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之二

扩展: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四 : 《生物入侵者》教学镜头

这一切皆有“可能”

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谌长平

《生物入侵者》教学镜头

《生物入侵者》是科学小品文,要求语言准确、简洁。为了让学生真正能体会“在理”的说明文语言,我把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聚焦在文本中的“可能”上,因为我细读时发现,这篇文章中遍布着“可能”。

师:合上书,看哪句的空格处可填“可能”。并说说理由。

屏显:

1.它们(生物入侵者)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2.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

3.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

会无节制地繁衍。

师:现在,请在小组内交换看法,讨论一下填写“可能”或不填“可能”的理由。最后请各小组内一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句把探讨的结果和大家分享。

生:第二句两个空格都填“可能”。因为“蒲公英的种子”一般都是近距离传播,而“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很少出现,这里该填写“可能”。“山间溪水中的鱼虾”都在近距离的水中安家,而“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很少出现。这两个地方都该填“可能”。

师:那如果不填“可能”呢?

生:那就不合常理了,就违背科学了。(师板书“符合常理”)

师:对!说明文主要是传播知识的,要使传播的知识准确无误,说明文的语言就必须准确。要“在理”!

生:第3句也填“可能”。因为一个物种“会无节制地繁衍”需要很多条件,很多情况会影响其“无节制地繁衍”,所以,只能用“可能”。

师:理解很全面,那有哪些情况会影响其“无节制地繁衍”?

生:生病。

生:遇到干旱、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

生:它们近亲繁殖,生命力也会减退。

生: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很快死去。

师:看来选择语言要考虑多种情况(师板书“要全面看待问题”),同学们的理解不错。老师刚才看到讲台边的小组对第一句讨论很热烈,现在有结果了吗?(一生举手)

生:我认为,这句话的两处都该填“可能”,他们大都反对。(众笑)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所以填“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是不一定的。有的虽然是生物入侵者,但可能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比如我在家上网收集到“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这11种危害严重,而其他的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少。

生:我同意后一个填“可能”,不同意前一个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老师你把课件翻到前面。(生笑)“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既然“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它一定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要不,怎么是“生物入侵者”!

师:好。翻开书读原文,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入侵到北美大陆的斑贝、入侵者美国的天牛和红蚂蚁、落户关岛的棕树蛇等生物入侵者都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我上网查了资料,入侵中国的生物都是破坏生态系统的。

师:从这个探讨的结果来看,选择语言要根据什么来确定?

生:要看对象(生笑),是说明文介绍的对象。(师板书“要看说明对象”)

师:说的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使用说明语言,大家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好吗?

生:“可能”不是随便用,要全面考虑事情,并能根据说明对象让“可能”更符合常理。

师:总结的不错,但对于说明文语言,今天这堂课的“可能”只是管中窥豹,有没有更全面的看法。

生:我认为“可能”是一种表推测的词语,同类的词语在说明文中也很多,比如“大概”、“也许”“左右”等等,它们的正确使用,与“可能”是相同的。

生:对于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合情合理。

师:文字“合情合理”的同时,文章要追求什么?

生:使自己的说明更准确,逻辑更严密。

师:说得很好,说明文在文字上的准确、严密,都是它求真、求准、求实的科学态度的体现。

给“生物入侵者”起个名

山西阳泉第十九中郭海青《生物入侵者》教学镜头

师:梅涛是个起名的高手,在一篇文章里就给斑贝、天牛这样的生物起了好几个名字,不管是大名、小名,还是别号、绰号,大家找几个出来。

学生纷纷找了出来:入侵者、偷渡者、移民、漏网之虫……

师:起名也是有讲究的,你们觉得梅涛给它们起的这些名字好吗?

生:好,这些名字其实都是在打比方。

师:具体赏析一下。

生:“入侵者”,这个名字用得最多,说明了这类生物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

师:你们知道“入侵”这词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生:战争。这其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以引起我们人类的高度警觉。

生:我从中体会到梅涛的忧患之情。

师:是啊,披文可以入情,这是一份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忧患之情!

生:“偷渡者”,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登上北美大陆的。

生:而且“偷渡者”是违法的。

师:嗯,这是偷渡者与斑贝等生物入侵者的相似点。

生:“移民”,与生物入侵者太像了,都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师:那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也是所谓的“移民”吗?

生:不是,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的才是,课文第2段说明了蒲公英的种子是在自然条件下的迁移,与生物入侵者这些“移民”有本质上的区别。

师:看来打比方不仅有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不妨碍其传达知识与信息时的科学与准确。

生:“漏网之虫”,这词语很像“漏网之鱼”。

师:这也是一种修辞,叫仿拟,这里与打比方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了海关检疫的疏漏,也让我们明白了国际贸易也是生物入侵者增多的一条途径。

师:几个词语,几次打比方,让生物入侵者原本陌生的面孔一下子就变得明晰可感,太神奇了!那你们能不能也像梅涛一样,用新的词语给生物入侵者打几个比方,谁先来?

生:“外来务工者”可以吗?我们这儿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生:不可以,农民工可不是入侵者,不能这么说他们。

师:确实,“民工”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你的比方倒是给社会管理者提了个醒,要解决好外来务工者存在的社会问题。

生:“土匪强盗”,第4段中说“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这与“土匪强盗”挺像的。

生:“屠夫”,生物入侵者还有一大危害,“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文中举了个例子,关岛本地的鸟类面临绝种的危险,所以这与“屠夫”杀人不眨眼很像。

师:对,都是杀戮成性。

生:“超生者”,第3与第6段都有生物入侵者“无节制繁衍”之意,像没有计划生育概念的超生者。

师:呵呵,“超生游击队”,超生的原因是——

生:第3段中有说明,没有天敌、没有竞争等因素的制约。

师:筛选得很准确。

生:就叫“小强”吧。第6段中“数量很难控制”“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这不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吗?

生:“变色龙”,有些生物入侵者例如蛇、蜥蜴、山猫等原本是人们的宠物,但由于跨国宠物贸易,它们摇身一变成了为害一方的生物入侵者,这不是“变色龙”吗?

师:从“变”的角度看,还真像!

师:谁说说明文就只是平实甚至呆板的,梅涛打比方所用之词与同学们刚才的尝试不都让我们感到趣味盎然了吗?那文中还有这种表达效果的词语吗?

学生阅读寻找。

生:有,说明“蒲公英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迁移”时,用了“生根、发芽、成长”这些词语,而不是笼统说“生长”,显然是将它人格化了。

师:一比较,语言的艺术性就一目了然了。那这种拟人性的词语还有吗?

不一会,拟人词语如流星缤纷而至:无节制地“繁衍”、被它们“占领”、“落户”关岛、“偷袭”鸟巢、被棕树蛇“赶尽杀绝”、在夏威夷“安家落户”、鸟类将“在劫难逃”、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踞山林”“为害一方”、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你看,说明文的语言同样也可以如此艺术与美丽!

引领学生准确筛选并把握信息

江西省于都县教育局教研室谢晓云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好,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理解吗?

(全班学生基本同意)

师:看来,大家理解“生物入侵者”都是基于文章第一段中的内容的。能够从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这种阅读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刚才大家的理解是不是准确到位呢?下面老师提供一些资料,请大家根据自己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并通过交流后,找出属于“生物入侵者”的生物。

【PPT展示】

①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几十千米,甚至更远才落地,并在各种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在新地方生根、发芽、成长。

②湄公河上游(在云南省,称为澜沧江)中的鱼虾,随着水流游到老挝、缅甸等国境内繁衍后代。

③福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它生存能力很强,繁殖又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

④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水葫芦)被许多人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

⑤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了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一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松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外来生物。

⑥番茄(西红柿)是西洋传教士在明朝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

生:“福寿螺”、“松材线虫”、“西红柿”、“风眼莲”是“生物入侵者”。

师:大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生:它们都是从异国他乡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

生:都是通过人为因素而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

师:澜沧江中的鱼虾,从云南省游到老挝、缅甸等国境内繁衍后代。这不也是跨国了吗?怎么这些鱼虾就不能算“生物入侵者”?

生:因为这些鱼虾是在自然条件下流入他国,它们的迁移不是人为的结果。

师:哦,也就是说,“生物入侵者”必须同时具备“来自异国他乡”和“人为迁移”两个条件,是吗?那“西红柿”也是“生物入侵者”喽?

学生一时没答上来。

师:大家再仔细地读文章,并思考“‘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哪些”这个问题。

生:繁殖太快,分布的地域非常广。

生:造成经济损失,威胁生物物种。

师:对,这就是“入侵”的必然恶果呀!

生:哦,老师,我懂了。入侵入侵,这些东西要带来祸害才是。

师:所以,西红柿。我们肯定不能把它当作“生物入侵者”,相反,我们还要把它称为“福寿果”。

师:这样,要准确地把握“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必须同时扣住三个条件,简要地说,那就是——

生:一是来自异国他乡,二是人为迁移,三是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

师:好!最后,我们来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生:“生物入侵者”是指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对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给人类社会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

师:“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这句话中的“这”是指示代词,具体指代什么?

生:指“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又从未见过的甲虫”。

师:这些“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人们又从未见过的甲虫”肯定也是“生物入侵者”吗?

生:那也不一定。

师: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小心也犯了错?

生:因为我们还不能肯定这些“甲虫”同时具备“生物入侵者”的那三个条件。

师:其实,第二句话中也有一个词语表明了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的真实想法:暂时不能肯定,需要研究后才能下定论。这个词语就是——

生:或许。

师:这么说,作者在这里真的犯了一个小错哈。我们应该把“这种”一词删去。应该这样给“生物入侵者”下定义:“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对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给人类社会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

生物入侵,谁是罪魁祸首?

浙江省永嘉县巽宅镇中学郑苏珍

“几只‘偷渡’的斑贝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广阔无垠的五大湖水域;不起眼的亚洲天牛却能疯狂破坏树木……”课堂上师生一起细数着文中“生物入侵者”的种种罪恶行径。有学生很快找到了概括“生物入侵者”危害的句子:“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我肯定并提示:“这一句话,既准确概括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又严肃地警告我们,必须对‘生物入侵’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刻,我适时抛出拓展问题:“通过现象来探究本质,造成‘生物入侵’的罪魁祸首是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怪罪入侵的生物,也有指责人类自己,于是很快分成持生物观和持人类观的两方。

“做出一个结论是需要依据来支撑的。大家到文中找找依据。”我鼓励道。
持生物观:从“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这句中的“无节制地繁衍”可以看出,是入侵生物的繁殖,数量过多,速度过快,最终导致了危害。

持人类观:这是在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时发生的。如果人类引进生物时,考虑了当地的生物种类及其特征,或许就可以避免的。

持生物观:文中是用“偷渡者”形容斑贝的,说明了它的“入侵”很有隐蔽性,不声不响的,不容易被发觉,这样的生物危险就更大了。

持人类观:“不容易被发觉”并不是“不能被发觉”,“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这句,不正说明了主要还是因为人类自己“不注意,随便丢弃”的疏忽大意才造成后来斑贝的大量繁衍的吗?

持人类观:还有,斑贝的“天堂”,“占领”,又说明了五大湖资源丰富,斑贝在这里生活得很滋润,人类啊,丢的时候真应该看看地点啊。

持生物观:文中关于棕树蛇提到“偷袭鸟巢,吞食鸟蛋”,还有“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些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棕树蛇这种生物,是多么的残暴、凶狠。

持人类观:“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么残暴、凶狠的生物不还是人类疏忽大意带来的?

持人类观:“生物入侵者”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便车”是谁开的?不正是人类日益繁茂的国际贸易成了入侵帮凶吗?

持生物观:帮凶?对呀,人类是帮凶,所以生物自己才是主凶呀。自己不长脚,谁也抬不走你呀。

……

几个来回,持生物观的学生被反驳得渐渐沉默了,持人类观的学生依然热情持续,仍然积极地到文本中寻找着依据,而我也只能充当安静的听众。

持人类观:漏网之“虫”,漏网可都是海关的罪过呀。

持人类观:“一些跨国宠物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都是人们疏忽太不管它们了,让它们为所欲为,才成为当地的大害的。

持人类观:从“生物入侵者”的定义中“非自然途径”看出,造成“生物入侵”的生物都是人为引入的,不是自然迁移,因此多多少少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师:看来,我们有意无意地引来的外来物种,并没有贴上“生物入侵者”的标签。问题主要出在我们人类身上,我们要当好引入生物的“好伯乐”,就应该充分考虑它们的引进会给本土物种带来怎样的影响,怎样的环境最有利于它们成为我们的“造福者”,怎样的培养方式不会让它们变成“入侵者”等等。当好外来物种的“好伯乐”,千万不要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饲马者,这样人类才不会成为“生物入侵”的罪魁祸首。

巧用替换,学写说明文

安徽凤台县第四中学李永梅

“老师你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所列举的生物入侵者都是欧美的例子。要是能替换成我们身边的例子不就更好吗?”《生物入侵者》一课快要结束时,一同学嚷道。是啊,为什么不顺势引导,让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生物入侵者,并教他们用替换的方法,学写说明文呢?

“我们老家就有一种生物入侵者叫革命草。每当夏季来临,它们盘踞着水面,绿油油的一片,很多很多的。”革命草,淮南和我们巢湖到处都是。于是,我要求大家去查找关于革命草的相关资料,第二节课我们就来说这“革命草”。

……

《生物入侵者》教学镜头
生:老师我查了资料。革命草,学名叫空心莲子草,又称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等,属苋科的一种植物。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

生:它们多生长于池沼和水沟内。不过,在我老家它们甚至连路埂和院子都占据了。

生:还有一首打油诗写它的。革命草命真大,捞不尽打不怕。占沟渠毁庄家,绿污染危害大。

师:看来同学们资料查找得很好。这首打油诗也点出了它的危害,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危害呢?

生:他们不仅会破坏我们家乡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我们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师:你说的句子很是熟悉,活学活用。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生: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师:好啊。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具体说说革命草的危害呢?

生:革命草不仅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而且还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

生:革命草在占据水面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影响鱼类的生长和捕捞。

生:它们不仅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而且还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师:仿写的很好。有没有好的措施治理呢?

生:打除草剂。

生:打除草剂可能污染环境,不如发动群众下水去捞,然后暴晒焚烧。

生:还得从根本上解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刚才是按什么顺序来讨论革命草的呢?

生:跟课文的顺序是一样的吧。

师:是一样的。所以请大家再结合课文想想,到底是什么顺序呢?

生:因为分别讨论了革命草的名称,特性,危害及治理措施等内容,应该是逻辑顺序。

师:对,首先引出话题,接着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这是逻辑思路。写说明文要有合理的说明顺序,同学们谨记。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特别是,我们淮南还有没有其他“生物入侵者”的威胁?

生:有。我在新闻上看到过。“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我们淮南的生态环境破坏就很大。

师:是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它原产于北美东北部,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占有空间能力。至去年底调查统计,全市发生“加拿大一枝黄花”面积已达千亩。还有呢?(出示“加拿大一枝黄花”图文介绍PPT)

生:还有水葫芦和小龙虾。只不过小龙虾后来成了美味的盘中餐,数量就减少了。

生:那我们以后就张开大嘴来对付这些生物入侵者吧。(笑)

师:啊,挺幽默!再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同学们想想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生物入侵者的例子来替换书中的例子?或者按照逻辑顺序为你了解的生物入侵者写一小小的说明文?

生:有点难度,我能不能找一小段试试?

……

引用了老师的一些资料,选第四自然段: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使其他杂草无力与之竞争。这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从而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师:你看,这不是替换的很好?大家又会有什么表现呢,我拭目以待。请大家回家按照这种思路,重新组织材料,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生物入侵者》。

五 : 《生物入侵者》教案1

语言运用 

1_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2)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 的。 

(3)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2.下面加点的词可否换成括号内的词? 为什么? 

(1)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生长)。 

(2)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斑贝)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抛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3.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生物入侵者”吗?请写一则说明性文字与大家交流。 

4. 学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词序可以调整)。 

始料不及 束手无策为所欲为 

在劫难逃 安家落户 物竞天择 

课内精读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 )鸟类,( )鸟巢,( )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5. 将“偷袭”“捕食”“吞食”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6. 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段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8.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1)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2)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 

9. 概述每段文字的内容。 

课外选读 

奇妙的冬虫夏草 

①冬虫夏草又叫虫草,主要产于西藏、四川等地,是一种温和的补药,对肺结核、年老体衰、腰膝酸痛等有很好的疗效。冬虫夏草是不是“冬天是一条虫,夏天变成一棵草”呢? 

②冬虫夏草实际上是由虫草菌侵入到冬虫夏草蛾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体内,并且在虫体内生长的结果。这种真菌在幼虫生长的早期就已侵入虫体,并且在虫体内蔓延生长,以至最终夺去幼虫的生命。冬天,土壤中只有死去的幼虫,到了第二年夏天,虫草菌才从幼虫的头部长出子实体来。子实体露出地面,形似野草,并且常与野草混在一起生长,所以人们将它叫做冬虫夏草。 

③最新研究发现,虫草素有抗癌细胞增生的功能。广州人喜爱用它炖肉、煲汤,或制“虫草鸭”作为冬令补品。 

10.第一段末尾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11.举例说明文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12.文段中的“生物入侵者”是: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内容。 

14.选文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冬虫夏草的“奇妙”? 

思考探究 

15.面对“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学者出现了两个派别:一个是非干预 

派,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另一个是干预派,认为人类应对生物物种的迁移采取积极措施。你站在哪一边?为什么? 
本文标题:生物入侵者教案-《生物入侵者》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044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