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生活十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01-16 所属栏目: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一 : 《生活十讲》读后感

[《生活十讲》读后感]今天,我想给大家谈的是《生活十讲》这本书,《生活十讲》读后感。书作者蒋勋,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曾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在艺术论述、散文、诗歌、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作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历经十年在台湾一家电台主持了一个名叫“文化广场”的广播节目,每周一次,谈一些与文化有关的现象。最后,根据录音整理出了这本书。书中谈到了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等十个方面的问题。由于台湾与我们同属一个文化根基并且有着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所以蒋勋在书中所讲到的东西我觉得与当今大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下面,我就书中关于新价值、新伦理、谈物化这三个方面的精辟论述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关于新价值。作者认为现在社会一切都在商品化。我们提到的价值观,重点不在于年轻人的价值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当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是“唯利是图”,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只会有一个字:利。以电视节目来说,媒体关心的是有没有广告,会不会卖?这就会让孩子模仿到一切东西都是可以用“买卖”作为价值判断。社会在制造商品,人也变成商品,在商品化、消费化的鼓励中,就会产生对于戕害生命无动于衷的结局。这让我想到这几年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大头娃娃”、“毒奶粉”、“毒大米”、“假疫苗”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黑心的企业主为了赚钱狠心把别人的婴儿命来丧。作者认为如果要检讨的话,就应该是整体的、全盘的检讨,而不是在个体行为上。因为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以传销为例,虽然传销在国外发展的很好,很正规,但与中国的这种土壤一结合,却产生了一个怪胎。我的几个亲戚朋友都曾被传销搞得倾家荡产、反目成仇。加入传销的人都好像中了魔一样,欺骗的全是亲戚朋友却无丝毫愧疚。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利益失于管理甚至姑息纵容。我们这个社会在价值信仰上确实需要认真反思了。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在日本看到中国人面对自己的同胞被害麻木不仁一样,现在的中国人似乎对社会上错误的价值倾向无动于衷,甚至认同、模仿。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观念在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他们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上。一味地跟别人比,迟早都会走向物化。作者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做自己。西方的工业革命比我们早,科技发展比我们快,所以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比较、欲求的阶段,反而回来很安分地做自己。他不会觉得赚的钱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别人低贱,也不会窝蜂地模仿别人、复制别人的经验。在巴黎从来不会同时出现四千多家蛋塔店,这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可是,你会在城市的某一个小角落,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调出来的味道。二十年前,你在那里喝咖啡,二十年后,你还是在那里喝咖啡,看着店主人慢慢变老,却还是很快乐地在那里调制咖啡。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长期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回到国内,写他回国时的感受。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与一位当副市长的老同学见面,这位老同学对待饭店服务员的态度有点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他有点看不下去,读后感《《生活十讲》读后感》(http://www.61k.com。本想改变一下老同学的观念,说他在国外也曾经干过服务生,并且国外的人们对他很尊重。这位老同学听后黯然神伤,他以为启发起到了作用,谁知这位老同学竟然长叹一声说:“你比我们都优秀,到国外还受这种苦,早知如此,还不知在国内发展呢!”他哑然无语。二、关于新伦理。我们在看很多社会事件时,会从法律的角度,看到一个加害者,一个受害者。可是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对于一件事情,除了法律观点之处,还会有道德、文化、宗教观点,任何一种观点的偏废,都是不好的。社会本来就需要平衡,不可能只有某一部分,只有法律没有办法完完全全让人类的文明变好,只有道德或只有文化,一样是不可行。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规范,是内省的,不是向外指责。一味地向外指责时,他就没有解读更多的东西,他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或是媒体煽动。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是在杀人。今年3月23日,福建南平人郑民生因恋爱多次受挫,图谋报复泄愤,竟迁怒无辜,选择在学校门口行凶,持刀连续捅刺,致8死、5重伤的惨剧。如此惨案,我国近几年频繁发生。内省能力需要教育,并不是天生的,如果教育没有引带出个人的内省能力,最后却要求他自省,我们就是杀人凶手。就好像我们读到报纸上写,杀人凶手看到对方死掉还会微笑,所有人都毛骨悚然,痛恨得要死;可是他在电玩游戏里,不就是如此,打到一个人死掉,他当然微笑,因为他可以得分、得到奖赏。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去接触这些东西,全世界都是如此,因为里面有商业利益,有利益就会有人做,包括色情片、暴力游戏。如果我们用“因果”的概念来看这些问题,要改变“果”就要改变“因”,如果我们对于“因”无能为力,这个“果”也是理所当然。三、关于物化。作者指出经济文明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平衡的力量。物质与人文是两个极端,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引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中国历来都重视抑制商人,以防止官商勾结。如今抑商主义不复存在,反而空前“重商”。整个社会对于价值的判断只有一种标准:有没有商机?当土地的划分、开发、建造是为了便利财团,就会发生滥砍滥伐、过度开发、水土破坏的结果,让许多无辜的人受害。而若是放任重商主义继续发展,最后受害的会是全部的人,不只是一般老百姓,连财团本身也要受害,在冤冤相报的过程中,自尝恶果。我曾看过这样的报道,好像是在浙江,某医院有个脑外科博士,医术精湛,医院却无法容纳他,原因是他医德太好,太过于为病人考虑,不该用的药不开,并且影响到同事无法创收,最后,无奈地飞往国外从医。我们谁会保证永远不去医院看病?当你去看病的时候,医生为了能从你这多赚钱,把不需要的药都用在你身上,甚至于对你有害的药也用在你身上,你不感到后怕吗?在当你没有花费很多在培育人文与精神的美,没有传承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时,你的股票增值、房价大涨、企业营收数字越来越高,但是你的下一代可能为了解不开的三角感情而谋杀、为了买手机而抢劫、为了一场口角杀死双亲。杭州的“富二代”无视行人生命仍在市区道路上飙车,河北的“官二代”撞人后逃逸被拦截后竟然说出“我爸是李刚”,一件件事情让人看了心痛。为避免人被物化、被错误的价值观误导,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伦理道德、新价值观,我们要找到一股能够制衡的力量,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熏陶,从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说的。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我国历朝历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老百姓,也都强调要遵守这些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比如说,偷盗、抢劫他人财富而致富,谋财害命而致富,凭借权势霸占他人财富而致富,投机取巧而致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而致富,贪污受贿而致富,巧取豪夺而致富,欺蒙拐骗而致富,不当得利而致富,敲诈勒索而致富,如此等等,都属于“不义而富”的范围。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各地争相修建孔子学院,西方人士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精神的乐园和管理的真谛。只有通过修身、培育人文情怀、提高管理和领导才干、体会博大精深的伟人智慧、修炼广阔的胸襟,方可成就伟业。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去看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的讲座,对我们很有启发。谢谢大家!
《生活十讲》读后感

二 :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2010-07-21 23:27废话:
有些书知道自己迟早会去看的,只是个时间问题,《生活在别处》读后感。这本《生活在别处》用今天下午3个小时的时间以飞奔一样的速度看完,感慨万千。上豆瓣一看,发觉评论都是些鸡肋之言,有点失望。不敢说自己看懂了这本书,但豆瓣上曲解作者本意的评论让我发觉还是自己写点读后感比较好。
==
兰波与本书
"生活在别处",这句听上去富有法兰西情调的话正来自于法国诗人兰波。
兰波的身影在这本书里多次出现,事实上,本书主人公"诗人"从某一角度说正是兰波的缩影。兰波身上带有超现实主义的影子,影响了亿万西方青年,包括"垮掉的一代",《在路上》的作者杰克库鲁雅克。诗人敏感脆弱的心,创作表现的欲望,渴望得到他人赞赏的种种品格无不与现实中的兰波相符。
而书中"诗人"对兰波也产生了无尽的崇拜,他号召年轻人向兰波学习,学习"生活在别处"的精神,逃离现在富有缺陷的生活,勇于追求自己,实现自己。
昆德拉与村上春树
这本书无不与村上春树的那本《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相似。
昆德拉与村上春树,两人皆是形式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的大师,都善于描写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都善于将读者引向意识外的世界。
两本书里,都有双线小说的成分。克里维尔是诗人笔下的人物,而世界尽头是另一部小说里主人公创造出来的。
在《世》里,主人公最后决定与影子分离,留在自己脑中创造的世界。
在《生》里,诗人笔下的克里维尔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叛离主人,还在主人奄奄一息时与主人喜欢上的女人亲热。
在阅读昆德拉时,我有一种阅读西方版村上春树的感觉。此刻,在他文字的纷扰下,我觉得自己逐渐进入一种奇幻的境界,甚至连"我在阅读"这件事也无法确定。
总之,这两个人,再加上一个同样来自捷克同样敏感多情的卡夫卡,是三个神一般的作家。
PS:我觉得这三人都有意识流的痕迹~
诗人与画家
诗人的成长路线与性格形成,都离不开画家。
画家在诗人儿童时肯定了他,画家认可了诗人画中自我表达的部分。那时,得到画家的赞赏似乎是诗人最渴望的东西。他是如此地崇拜画家!以至于他说话的方式,他的手势,都在模仿画家。
画家追求真实的艺术,在最后因为资本主义被视为敌人,成为被社会鄙视的人物。当诗人风光的时候,有人告诉他画家的近况,诗人愣了一下,立刻滔滔不绝说起关于共产主义以及新艺术的一切。他认为画家坚持旧世界的旧艺术,该被打倒。
此时,诗人是艺术的背叛者,他成了他所鄙视的哪一种人,而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这就是诗人的可悲之处。
本书与1984的关系
《生活在别处》与1984有相似之处,都有反乌托邦主义的影子。《生活在别处》里"诗人"是个共产主义者,一方面他可以在赏诗会上与公众滔滔不绝宣扬共产主义,另一方面他惧怕自己的抒情诗无法发表而创作一些与共产主义相关的诗。他固执地将革命、爱情、共产主义混为一谈,并且还混淆了很多概念,进行自我欺骗。事实上《生活在别处》里狂热的共产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它源于当代年轻人对社会的不满,但他们错误地将当时社会的不足归咎为资本主义的残缺。社会腐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从书中可以看出,索邦大学的大学生多为共产主义者,大学校园里的横幅都充斥着红色年代热血方刚却不计后果的格调。在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人们看待问题的不宏观性,以及年轻人本身所带有的冲动,导致了当时年代的不理智,就像民族沙文主义煽动了二战前的德国国民情绪一样。

爱是本书一直牵扯到的话题。
从一开始持续到最后的母爱,母亲与画家不伦之爱,爸爸与犹太女子导致最后牺牲之爱,诗人对棕发少女的热爱,诗人对红发少女莫名的爱,诗人对女电影人的最后之爱,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http://www.61k.com。
整本书的爱都没有纯净的爱。
母亲对诗人的爱,源于诗人是自己的创造物,诗人给自己的慰藉。这种爱从诗人出生的那一天持续到他死的那一天,而这种过于强烈的爱,使诗人从小虽对母亲顺从但却一直在逃离。他对过分母爱的愤怒挥洒在他剪掉母亲为他每天准备的灰色短裤。灰色短裤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使得他愧于与女电影人上床--只因那条丑陋的灰色短裤。
为什么说母爱不纯净?只因这种过分的母爱在最后甚至发展成一种情人的趋势。母亲仰慕儿子的才华,用眼泪博取儿子的注意力。这种举措怎么看都是在恋爱关系中女性向男性撒娇。
诗人对女人的爱不纯洁,他憎恨自己的面容过于细腻以至于看上去缺少男性的硬朗线条,为此他追求想象中的大男子形象。他尝试过与大学生约会,但在我看来他只是追求她眼中具有"诗人"形象的他。甚至最后为了挽回女大学生,诗人拿出了自己写出的诗,没想到女大学生嗤之以鼻,诗人的第一次恋爱失败了。
诗人看上了商店打工的棕发少女,最后不但没有和棕发少女说过一句话,还因为经常在商店附近徘徊,被红发少女误认为是在暗恋她。诗人没有拒绝红发少女的猜测而选择与她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红发少女面容丑陋,平庸至极,没有家教。很奇怪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为什么会与她相爱。而诗人在表面上,却对自己丑陋的女友感到羞愧,他甚至不愿带她上街。可回到红发少女的公寓时,他的心只属于她。
我认为,作为一名诗人,也许至始至终他爱的只有他自己。任何在他生命中的女人,只不过是一面镜子而已。这些女人折射出一个更伟大的诗人,同时女人敏感脆弱的天性可以很好地包容诗人。
诗人爱的不是丑陋的红发少女,而是享受他对她控制的过程。他无法想象她曾经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他无法想象男人在她身上游走的情形;他无法想象她有一个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哥哥;他无法想象她的哥哥曾经也就这么盯着她上厕所;他无法想象她在他的生活圈外有另一个世界。他对她发狂,他总是在嫉妒,他疯狂地想要占有她--一个不懂他的丑陋女人。
诗人之死
诗人死了,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
他死于肺结核。
会得肺结核,是因为他在长久待在雪地的原因。
他会在雪地的原因,是有人与他斗殴,将他推在布满雪的阳台上。
他当时正在开一个诗会。
当他躺在阳台上半死不活的时候,他看见自己创作的人物克里维尔与女电影人亲热,是的,他看见了女电影人黝黑的秀发。
决定开诗会的原因,在于他想与女电影人重修于好。
上一次--上一次,在诗人享尽风光的时候,他明明有机会与女电影人亲热一番的,可就是因为母亲准备丑陋的灰色短裤,让他绝望地拒绝了那次机会。为此,他找了不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关于忠贞不洁的爱情的,关于共产主义,关于他如何爱那位红发少女。
===
内个的私人感触。
其实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有点绝望。我忽然觉得世界就固定在那一种模式中。因为我看到一段文字,大概是诗人向红发少女解释他笔下的人物克里维尔。克里维尔在梦中生活,他的生活就是不停的做梦,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这似乎有点庄公梦蝶的味道,但这也让我想起几个星期前,当我还在学校时,语文老师布置写小说的作业。而我的一个同学,写得就是不停做梦不停转换身份的故事。而昆德拉与村上春树那种不谋而合的气质,也另我对新文学的多样性产生绝望。
诗人想过,是不是全世界的思想就在那里,等我们去挑选合适我们的。
这在逻辑上显然有错误,"思想"肯定是不断被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在短暂的生存中有无能力创造,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另外。内个也对诗人大肆吹捧的兰波式生活表示质疑。很多时候,"现有的"就是最好的。诗人显然对社会有仇恨心理,而对另一个未知的世界有着过分的崇拜。实践表明诗人最后失败了,他没有过上自己想象中乌托邦的生活。
为革命而革命
为叛逆而叛逆
怎么看怎么愚蠢
在不断变换的世界中,独善其身,保持自己对事物独立、客观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再举一个例子好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关于女权的电影中,号召独立自主的女教师发现自己的最钟爱的一位学生拒绝了申请耶鲁法学院而选择结婚,做一名家庭妇女。在女教师眼里,学生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她本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不是围绕着丈夫、家务活团团转。
--可万一女学生的梦想就是嫁为人妇呢?当她想起她深爱的丈夫…给孩子讲故事时,她不正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吗?
幸福不需要通过推倒所有的前提来实现,怀疑主义者的理论应当适可而止。
这本书还引起了我一些对爱情的思考…先不说了~~太晚了内个我要去睡觉了==改天有空再上来深入讨论~今天只是一个简易的读后感我觉得读了什么东西应该流点痕迹不要读了就丢到一边哈
PS:内个我想写一篇推荐2010年音乐的日志…有人支持不?大部分是摇滚,还有一些电子乐,民谣,流行啥的~
再PS:今天这本小说激起了我看书的欲望…今天借了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这本书,还有《十日谈》~
2010-07-21 23:28|
还有我貌似把诗人笔下创作的那个人的人名写错了。抱歉实在想不起他叫啥了==我也被催魂了~
2010-07-22 00:28|
看见兰波我就极其激动。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三 : 35读书笔记之《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怎样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游离在生活之外。

小说主要讲述一位天才的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悲剧的一生。主人公雅罗米尔可以说是他母亲与父亲错误的相逢与错误的结合的产物。这错误已经预示了雅罗米尔的未来:他的出生不过是偶然,而终其一生也被他的母亲控制。他的母亲把儿子的诞生当作与另一个情人的相逢。她要抓牢这一切,因为丈夫已经叛离了。儿子是她的,她的世界。她把他的第一句话记下来,母亲如此的欢欣暗示他以后必须不断重复那些原始的重叠词或无意中的押韵的短句。未来的诗人由此定格。作者有意安排雅罗米尔从小有强烈的自省意识,而他的命运只是对母亲的迎合。后来雅罗米尔开始写诗,他的母亲一直是第一读者,画家为指导。母亲一直控制着儿子的一切,她因自己的身体自卑,却从与儿子的亲密中找到安慰和自信。儿子的生活就是梦,“他从一个梦渡到另一个梦,仿佛从一种生活渡到另一种生活。”他想逃避,去只是从一个梦逃到另一个梦。恋爱中的儿子成了真正的诗人,但老年人与死亡是经常的意象,虽然他一无所知。敏感的天才已经被证实,而母亲的畸形的爱是最大的绊脚石。之后就投身革命了,反抗现实,憧憬战斗,渴望荣誉,他浪漫而充满激情,认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与女人纠缠,与生活纠缠,诗是生活的载体。而他的死亡也缘于普希金式的决斗,卑微的自尊由此得到保护。母亲终于抓不住他了,而他逃避了一生,最终还是在她的怀抱睡着。

全书语言如诗,也引用了大量的诗歌。而诗句向来都是给人一种超然和缥渺的感觉。作者通过这样一种似乎是幻想的方式来真实地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作者意欲表现出我们对生活的奢望——我们永远以为生活并不是自己所投入的那种,逃避永远没有终点,期望也永远没有终点。所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可能是我们幻想出来的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看到希望,这是我们对现实不如意时所期望的;也可能是我们过去的回忆,在那里我们也没有当前现实世界中的痛苦,这是我们在现实不如意时我想逃往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读《生活在别处》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好像小说里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但又不全是,我想如果抽离了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的背景套上,那就应该是了。 作者是暗暗在讽刺着的,讽刺生活,讽刺政治,讽刺诗人和诗本身,甚至颠覆了所有。这就是我们的痛苦所在。

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直生活在“别处”。他生命的激情从来没有停歇。他一直都是充满了激情地生活,即使现实残酷,他也能够游离在现实之外,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处落脚处。在描述雅罗米尔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在《诗人在逃跑》这一章中,作者穿插描写了诗人雪莱、兰波、来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沃尔克、哈拉斯的故事或诗歌。历史的与虚构的诗人在本质上表现出令人惊异的一致。“我必须死吗?那就让我死于烈火吧。”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渴望激情。也正是这种激情让他在现实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精神找一种寄托。

但是这种激情却慢慢地耗尽了他的理性。米兰昆德拉讲过,那种没有灵魂的人。走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带着肉体和灵魂,以及肉体和灵魂割裂开来的伤口。那个伤口就一直在流淌着鲜

血,鲜血里是诗人的睿智和理性。直到有一天那个灵魂已经不堪世界的重负而黯然倒下。

可以说诗人最后的离去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超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但是我们又不能没有激情没有幻想。诗人在母爱世界中意识不到现实世界的对立,而在诗的幻想中则又逃避着这种对立。那么,人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们是应该在幻想中过生活,还是在现实中过生活?我想,应该是在现实与幻想结合的世界里生活。人类不可能不面对现实,但是如果丧失幻想,也同样是很可怕的。现实世界不可能尽如人意。而幻想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算作是一种理想。人所幻想的世界总是自己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是理想可能是人们由现实往前进的动力,而幻想可能是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正如昆德拉在一次授奖会上援引过一句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以为的生活的真谛只是对某种状态任性的否定和另一种状态毫无缘由的向往。但是无论如何,幻想都是能给人精神上的鼓励的,人们只有相信理想世界的存在,才会拥有对于生活的热情,这种热情是我们不至于如行尸走肉般生活的必需品。而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沉溺于这种虚无的幻想,这样或许最后会落得如同书中诗人一样的下场。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所幻想出来的世界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受到伤害时去到幻想出来的世界寻求心灵上的安慰,自己疗伤,重燃对于生活的希望。这样人才不至于因为挫折和打击而永远沉沦。

作者说,书名原为《抒情时代》,是对一个特定时代某种生活态度和青春的描写。全书语言如诗,却在轻松中向我们发问:而处在这样一种特定的青春时代的我们,看完后再思考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就能找到答案,生活,就是它 现实的样子,掺杂着幻想,成为我们小憩的花园,但幻想永远是虚无的,生活还是现实。也即,生活在别处,也生活在现实。因为我们站在时光面前,无能为力。不管采取何种态度,时光不曾驻足,生活并不留步,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美丽的精神世界。

四 :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一)

上次去浦东图书馆的时候,随手借了这本书,回来之后竟然不费精力地看完了,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鉴于博客也多了一个好友,也不能只在博客上倾倒情绪的垃圾,以后还是多写写有意义的事情吧,既然开始了读书的生活,写写读后感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说是随手拿的书,但是偶然之中还是被他的名字吸引了,米兰昆德拉的书名总是取得很有意思,以前读过半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说实话,没大看懂。这次又借了他的《生活在别处》,也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唤醒了心中的共鸣。

的确,生活这个东西,是我们所经历的当下,但是却总是不能很好的抓住他的行踪,它有时在脚下的土地,但更多的时候,在我们的执念中,在过去的岁月中,在过去岁月的记忆中,或者说是我们所营造的所期望的记忆中,记忆是一件根本就不靠谱的时候,随着时光的流失,我们越加倾向于在过去这块画布上涂抹上我们希望的色彩,因此,记忆并不是一张写实的照片,而是一张主观的画作,这幅画是我们对于过去的篡改,既然事实不能改变,那起码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忆它,理解它。

这一点,在诗人的母亲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验。对于诗人的母亲,她和画家的那段风流韵事,一开始是她对于不能理解画家的压力之恋,承受不住而分手,写分手信的时候,编出一个不能和儿子的老师偷情的理由,于是乎,她立马变成了为了孩子而放弃爱情的圣母,这说辞是如此的冠冕堂皇,以至于她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再后来她得知丈夫被纳粹枪毙后,她明白,丈夫的沉默寡言竟然是为了保全家庭,于是,那段风流韵事、伟大爱情竟又成为了难以启齿的背叛;可是现实哪有这么仁慈,娓娓道出的真相愈加地讽刺,丈夫是为了和一个犹太女子交往而被捕被杀的,瞬间,背叛又不再是背叛,这个女人痛心疾首地感受到,原来自己弄丢了和画家那一段多么纯净的爱情;那就去找回来吧,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去寻找她的爱人吧!结果,到了画家的住处,才发现,里面传了了另外一个女人的笑声,那,那曾经的还是爱情吗?还是说只是一段肉欲的倾泻而已?

那么,到底哪一段的定性才是真实?和画家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因为没有真正真实的生活,生活永远是在别处。

当然,我们的生活也可以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对于另一种生活的意淫中。

诗人所塑造出来的另一位少年,其所过的潇洒的生活,不正是诗人所渴望的生活吗?被人无理由地爱着,随意地勾引少妇,然后在不想面对的时候又能沉沉的睡去,多么得美好啊!可是现实呢?现实中诗人只能借用画家的嘴来定义自己的立场,找寻自己的立足地,从而用一种尖锐虚假的姿势立在人群中,没有漂亮的姑娘对他死心塌地,大家对他也不甚认可,在现实中他只是一个卑微的自以为是的少年而已。可是这种生活又怎堪忍受呢?对于诗人来说,可以接受的生活永远在别处,在他自己塑造的世界里。

全书太过于庞大,也只能择其一两点发发感想,没看过的人可能觉得理解不了,看过的人也许觉得我说的不对,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的记忆不一定准确,我的世界又和你如此不同,生活在别处,不同的生活又在不同的别处,若是您能理解我的用意,一笑了之,小女子也就圆满了……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二)

看完《生活在别处》,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放松的去回忆书中的只言片语,回忆那些片段带给我的惊奇。那些毫无掩饰的文字,带给我的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三)

为什么生命不能有多种可能?让我有充分的选择,并一一实践他们从而挑出比较好的?昆德拉让想象变为现实。人在小说里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创造不同的世界,体会他们,分析他们,感悟。他的思想在跳跃不定,像是交响乐有不同的主题,按照一定的节奏或调子在不同章节之间行走。这有时让我迷路。

《生活在别处》是人寻找伟大的自己的历程。主人公在逃离。从现实中。因为现实的自己是母亲的、父亲的,不是自己的自己。于是挣脱,挣脱别人期望的围城,寻找内心期望的自我。但自己期望的自己需要舞台,需要别人眼光的赞美,期望认同。别人毕竟是别人。不一样的。别人就像一面哈哈镜,在这个镜子里他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影象。但是“他的视野无法穿越镜墙,他总是处在镜子的包围当中。”

也许生活当中有的人期望在空间上逃离以达到心灵逃离的目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人如昆德拉所说的都是一条栓着皮带的狗,(www.61k.com)即使你走的很远,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条皮带。这条皮带让我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有的皮带是临行密密缝过的,是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爱护,这束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真实的生活在别处,永远在他不在的地方。梦想是现实,现实是梦想。

但是也许有时我们经过实验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所寻找和摹仿的理想人物也许根本与自己格格不入。于是贝多芬的《英雄》只能给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永远不存在的人。嘲笑别人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在嘲笑自己,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思想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被自己嘲笑的家伙——我们认为自己是想象中的自己,高贵的家伙。

我该去哪里生活?最后一位老诗人的感悟也许揭示了真谛:只有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死神朝夕相处,而死神是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的,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的话,做他喜欢的事。

本文标题: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生活十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573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