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发布时间:2018-02-01 所属栏目: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一 :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报业经营探索 2006-11-29 09:20:27 阅读8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沪上报业巨头的“E”战略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畅谈新媒体思路

肖景辉

2006年11月21日

有专家预言,新媒体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增量和更长的产业链。(www.61k.com]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今年相继推出i-news、i-mook、i-paper、i-street四种新媒体,实现以不同的终端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受众无缝覆盖。他们以全新的理念和措施实现了传统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即使是在新媒体兵临城下、传统报业增长普遍遭遇滑坡的2005年,仍然保持在26.5%的增长。目前,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品牌资产评估值为46亿元。面对新兴媒体的攻城略地,他们的发展有何独家秘笈,颇受业界关注。

在今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的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为总署“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的成员单位,共同倡议打造数字报业。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1月,集团高层就已开始了针对新媒体业务的谋篇布局。

作为这样一家在国内具有领军地位的报业集团的“掌门人”,尹明华谈及新媒体战略时,充满着开拓者的豪情和思想者的睿智。

理念之先:让新技术增值传统报业

“2005年是国内报业的拐点。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进入调控期,使报业广告受到立竿见影的冲击;媒体环境的变化,包括宽带的普及,箭在弦上的3G,IPTV、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概念层出不穷。无论比尔·盖茨所谓50年内报纸消失的预言是否值得相信,国内报业面临严峻挑战却是不争的事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保持传统业务逆市上扬的同时,也在新媒体领域着手谋篇布局。”尹明华淡定地谈起他们开拓新媒体的理念:

“报业发展新媒体必须发挥自身固有的、已有的和应有的资源与基础。传统媒体不会被新媒体取代,做新媒体反过来会促进传统媒体,我们做新媒体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和优势上进行。”新技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你死我活还是水乳交融?

对此,尹明华有独到的见解:数字技术和无线宽频的发展为传统媒体装载新的内容和改变新的传播方式提供了好多的可能。传统媒体存在天然的弊端:传播不是完整的对接市场的需求、没有数据库、不知道读者在想些什么,所以终端不能做完整的反映,报纸提供的产品可能在市场上受到局限。数字和宽频等新技术提供一种可能:克服传统媒体技术的局限。对新媒体来说,新的技术拉动新的传播方式,为市场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传统媒体则可改变自身的弊病从而获得新生。”

尹明华强调,“这不是简单的谁代替谁的问题,就如同书写工具,圆珠笔和钢笔的发展,并没有取代毛笔;数码相机发展后大规模地萎缩了胶卷市场,但却不能取代传统光学相机,尤其是对专业摄影,其光学功能远远稳定、细腻和精确于数码相机。新媒体会不会代替传统媒体?我认为,不要对立于新事物的产生,把它当作敌人,认为它的出现会造成自身的毁灭。否则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我们自身。”

那么集团内部传统报业整体发展势头如何?

尹明华谈到,集团内部有11张报纸,都在盈利,只是有多有少、发展有快有慢;有的已看到增长的天花板,有的还有很好的上升势头。但越是在发展顺畅时期越是要看到我们自身存在的局限,比如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平面媒体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成本,在某种程度受到限制;广告来源越来越艰难,受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到新媒体特别是户外媒体、广播电视的分流。(www.61k.com]今年上半年平面媒体广告的增长率仅为5%,远远低于去年的26.5%,远远低于平面媒体以外的其他媒体的增长。目前平面媒体的增长呈现出缓慢的、渐进的下降过程,看起来它还会有一定的重复上升的趋势,但总体看来受限于GDP的增长,而GDP的增长又是恒定的,GDP的增长是两位数的时候,平面媒体的广告增长超过两位数是根本不可能的。利润的蛋糕是固定的,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分割蛋糕的对象多了,因此平面媒体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

尹明华认为,与传统媒体的势头大相径庭的是,新媒体刚刚起步,却发展迅猛。其活力表现为,新媒体可以让受众直接参与和表示需求,在临界需求的基础上,让自身和受众形成互动。就像《现代维基百科全书》,它的编撰方法却和传统的编撰方式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是编撰者,对一个词语有自己的解释,他解释得越准确,得到的认可度越高,他就可以“置顶”,他就变成了权威;而这个权威是动态的,可以不断地被别人打破,这样对词语的解释和对资讯的垄断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事,而是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有很多人、用很多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诠释。就像DIY,每个人都亲自动手去做。新媒体可以选择可以把个人资讯变成公共产品,并对其负法律责任。很多人可以参与到新闻产品的制作和发布,这是我们的理念。但对于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来说,读者总体来说是被动接受。当然权威性永远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基于对传统报业发展势头的正确评估,对新媒体的深刻认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于2006年1月便开始了进军新兴媒体的拓疆之举——

措施之实:“4i”夯实新媒体整体框架

按照新媒体发展重点,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结合各项目先后难易的实际情况,梳理出了以四个“i”为关键字的系列新媒体品牌-——i-news、i-mook、i-paper、i-street,以不同的终端形式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受众实现无缝覆盖。

何以用“i”字来作为这些新媒体的核心词?

尹明华称,“i”是英文的第一人称,是个充满个性化、又昭示着年轻时尚的符号;其谐音为“EYE”(眼睛),可诠释我们新媒体偏视觉沟通的体系;读起来又朗朗上口,易识别、易表达,充满跳跃和活泼的元素。这几方面加起来足以形成我们多媒体的灵魂,既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品牌,也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新媒体的定位和期待。

而尹明华谈及几个不同介质新媒体的各自的定位,其错位经营的思路也是颇值得业界思考的: 2006年1月启动上海手机报i-news

受众定位:对新闻资讯有较高需求的手机用户,以白领上班族为主。后期将通过频道细分进一步区分不同兴趣和层次的定位。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盈利模式:先期通过用户订制包月费获利;后期在订户提供稳定收入的情况下,通过定向派送分类广告和相关无线增值业务开发获利。

产品特点:i-news手机报具有“随身接收,互动体验”的特点,图、文、声并茂的新闻内容主动推到用户手机终端,读者根据自身兴趣可主动回复选择或登陆手机网站。

项目进程:至今,i-news手机报已开发了移动和联通的短信版,移动彩信版以及联通WAP版。其中,移动彩信版是i-news手机报整体业务的突破口,目前已实现了一天早晚两次发送。i-news目前定制用户超过10万,成为上海地区最大的手机报纸。

2006年3月推出数码杂志i-mook

受众定位:追求时尚的年轻读者,其中可按对不同主题杂志的兴趣进行细分。

盈利模式:各种电子杂志免费下载,通过阅读习惯及互动信息定义不同的读者,向精准目标人群发送广告,或开展电子商务。

产品特点:网络数码杂志具有“时尚互动,个性娱乐”的特点,它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传播形式,利用Flash、视音频合成等编辑手段,读者通过下载特定的阅览器,可按照传统的翻阅习惯浏览杂志,同时又融入纸质媒体所不具备的动画、旋转、透视等效果。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项目进程:今年3月份,集团与国中互动广告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网络数码杂志i-mook正式推出,首期杂志品种达10种以上,并根据市场反映不断推出新品种。[www.61k.com]

2006年6月推出全球首张电子报纸i-paper

受众定位:高端公务及商务人群。

盈利模式:向高端人群定向发送广告;整合集团内各报刊内容资源,收取通路费用。

产品特点:电子报纸i-paper具有“即时更新,仿真阅读”的特点。它采用特殊的电子纸显示技术,其可读性和节能性与传统纸张相似,利用环境光阅读,阅读时不需电池,可以仿照读者的传统阅读习惯。电子报纸可在固定场所,如家中、办公室和商务休闲区下载更新报纸内容。

项目进程:今年4月集团成功推出全球首张电子报,领先比利时的同行13小时。计划先期锁定300名高端大客户,进行体验性市场调研,目前正在调试中。

2006年9月份力争铺设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

受众定位:经常活动在商业区域,消费能力较强的人士。

盈利模式:在内容中插播滚动套装广告,通过广告销售盈利。

产品特点:公共新闻视屏具有“技术高端,位置优越”的特点,它运用LED(发光二极管)和宽带传输等先进播放和通信技术,在上海主要街道设置终端,发布党报内容、政府公告、视频短片等。

项目进程: 9月份在繁华商圈与主要商务区的街道LED字幕机及大屏幕上播放解放日报集团旗下报纸的图文内容,并实现视频内容的实时传输播出。

对于以上四个新媒体产品,尹明华分析道:

从覆盖人群来看,i-news针对信息消费人群,i-mook针对时尚年轻人群,i-paper针对高端商务人群,i-street针对购物消费人群,涵盖了几乎所有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人群。

从主要接触场所来看,i-news目前为上下班途中,i-mook为家中,i-paper为办公室及商务休闲场所,i-street为商业中心,包括了几乎所有优质客户可能活动的场所。

结合四个产品的受众及阅读位置的确定,与传统媒体优势嫁接互动,将进行新闻作业链的流程再造,拓展新的信息增值空间;将创设信息受用反馈的数据平台,开发传播领域的差异化市场;将提升信息首度传播以后的累积式整合能力,尝试向需求反映提供定制化服务;将力争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晓”的联播效应。

体制之新:虚拟组织开拓新媒体实业

常规的思路是,开疆拓土之举势必会增加很多“兵马粮草”。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开拓新媒体实业时,却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并未增加“一兵一卒”、“一枪一械”——不设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和专门的设备,而是完全用一种“虚拟组织”来运作。

尹明华介绍,2005年9月起,集团成立了四个虚拟部门,其中涉及新媒体的包括新媒体事业部和内容创意部。

所谓虚拟部门,就是没有编制,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其成员来自集团原有的组织实体,全是兼职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用工作的增量来做新媒体事业,推动新媒体的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不确定性,节约了可变成本。万一新媒体做不下去,可以回到原来的部门,这样不牵扯级别、职称以及增加新的事业编制等问题,可以跨过很多等级和组织架构方面的障碍。

“到目前为止我们做新媒体形成了虚拟组织这种全新的体制,并没投资一分钱,而这本身就体现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尹明华如是说。

据了解,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在拓展新媒体事业之际,往往投入很大的人、财、物力。这样做很容易带来一些弊端:投资新媒体具有较大的风险,培育市场时往往要烧掉大量的资金,而一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人员安排就成了问题。

解放日报的具体操作手法很值得玩味: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手机报i-news的早间版由晚报人员兼职在做,晚间版由晨报去做,即时新闻由解放网去做,解放网的即时新闻由集团各报的一线记者及时供稿。[www.61k.com]这样,把解放网打造成了新闻的上游端,网站在拿到新闻后进行配置,什么时候配置给i-news,什么时候配置给i-mook,什么时候配置给i-street??

“这样,就形成价值的增值链,充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原来报纸的新闻次日才能见报,很大的时段被浪费了,现在我们通过打造解放网内容的上游端,自上而下流经之处都产生了增值,而且做这些事不涉及增加人力成本。万一做不下去,砍掉就是了,这种体制上的打破了原来的体制障碍。之所以我们能在一年内推出4个“I”,本身也是得益于体制和机制的灵活,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谈及体制问题,在尹明华心中一直有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和许多国有企、事业一样,体制的瓶颈给他们带来决策成本的加大,甚至使良机错失交臂——

“早在2002年时,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会就曾讨论过要不要参与类似现在的?分众?这样的媒体模式,当时只要投资3000万元,就可以做分众这样的媒体。由于我们是国有资产,尽管当时也看到其有着很好的前景,但在察觉到它有很大风险、未来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时候,国有事业单位缓慢的、没有效率、缺乏眼光的决策系统,使得我们就很轻易地放弃了投资这样的新媒体。当时这个市场是个空白,如果当时抓到这个契机,如今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江南春去做了,其结果有目共睹。我们错失了这样的机会,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教训。”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刻骨铭心的教训,才使得他们痛下决心,令新媒体事业在“虚拟组织”这种全新的体制下得以“凤凰涅般”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动作之巧:轻资产撬动重资产

“迎接传统有形资源紧缺的时代,我们胸有成竹——以巨大的成本投资、以消耗稀缺资源为特点的增长方式已很难成就可持续的发展。未来一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将更多地依赖品牌、创意、思想、文化等轻资产的相互链接,通过整合资源创造生产力,以可复制的非稀缺资源作为投入,实现报业经济、实业经济和新媒体经济的迅速扩张。”尹明华对如何操作集团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理念和措施早已烂熟于胸。 在对新媒体产品概念的打造上,他们十分重视用“创意”产生价值。尹明华认为一个好的概念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青睐,实现“用轻资产撬动重资产”,进而实现对新媒体包装上市的理想。诸如“4i”的创意,着实体现了该集团对新媒体事业的深谋远虑。

对此,尹明华称,其核心理念就是:“让创意产生价值,让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用轻资产撬动重资产。”他的话语也透着举重若轻的意境,“不顾成本用重资产投入很可能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失败。最艰难的是用我的概念创意思想激活资本市场,用别人的钱做大我们的市场,双方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尹明华介绍,该集团新媒体的“4i”概念已经形成。但要形成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避免一些无谓的争执,我们不想动用我们存在银行的丰沛的存量资金投入到风险较大的新媒体当中。尽管我们深知风险大的项目其收益也越大,也知道资金存放在银行会贬值。我们最后的决策是,考虑引入风险投资基金,把我们业已打造成功的各个新媒体的概念开发出产品,再进一步激发市场的需求,不断做大进而包装上市。 尹明华介绍,电子杂志i-mook已经获得香港的“中国资本”40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投入,第二期2000万美元的谈判已进入尾声,第三期将引入上亿美元。风投资金进入后会大大提升新媒体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而新媒体发展得好,风投资金也会从中大大受益。

“我们正在实践以轻资产拉动重资产增长的方式,来形成和传统增长方式完全不同的模式。”尹明华的话语中充满自信。

“i-mook”并非国内最早的电子杂志,但它之所以如此“待价而沽”,其核心原因不仅是其本身创意之优秀,更是其背后“4i”整体构想的支撑;而“4i”的背后,则是集团的综合实力背景及其领导层开拓创新的理念背景。其中,他们对开拓新媒体的理念,无疑会使无形资产升华为有形资产,成为吸引风投的硕大磁石。 战略之远:新媒体延伸报业产业链

“未来5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力争保持平均每年5%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确保集团净资产总额2010年增加到26亿元;增量中,充分体现完善的盈利结构,力争使报业经济占到70%,非报经济济占到30%。”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这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未来五年的计划。[www.61k.com)而在这非报经济的30%份额中,无疑新媒体事业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量。

尹明华坦言:“我们的新媒体战略目标是要覆盖到新闻所能涉及的各个领域,目前我们基本上做到了。” 谈及开拓新媒体事业与传统报业的经济关系时,尹明华提出的几点体会颇值得深思:

第一,新媒体事业可能会产生可观的收入,对传统媒体增长的放缓形成补充;第二,新媒体事业本身可能不会产生收入,但它带来的新的传播方式会拉动传统媒体的增长;第三,新媒体事业可能不会带来对传统报业的明显拉动,但可以改变传统媒体的办报方式,从根本上增加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比如数据库会使传统媒体提升竞争力;第四,新媒体事业最终能否赢利看其本身概念的质量,如果优秀到足以吸引风投基金青睐的话,新媒体的发展很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投资动力;第五,新媒体如何发展受制于所在地区和单位的决策机制。决策层对新媒体认识的分歧往往会提高决策成本。

发展新媒体事业已初尝胜果,那么未来的打算如何?

尹明华称,集团将引入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如和“阳光传媒”合作,利用其上千万的数据库做大做强传统报业;和“第五空间”进行合作,利用其现有系统增强传统媒体和市场的互动;和香港的“中国资本”洽谈,进一步吸引海外资金使i-mook的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和新浪网签订合作计划,通过其作网站方面的优势为做大做强党报网站提供帮助。

“新媒体是挑战也是机遇。”尹明华深有感触地谈到:“发展新媒体的舞台上可以锻炼队伍,目前报业集团内部人才的构成偏重记者和编辑,缺少管理人才和资本运作团队,甚至缺少内容运作团队和市场开发团队。发展新媒体可以丰富我们的人力资源结构,改变用人观念。比如资本运作人才,我们会倾向于向社会购买,降低人力成本。”

“创意,链接历史和未来,我们在起承间引领先风”;“家事国事天下事,见人所未见,东风西风全球风,察人所未察”;“改变,是永恒的不变;改变是先行者奔跑的姿态”——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创意为先》的手册里,贯穿着“先风,先见,先行”的文化精髓。他们在开拓新媒体事业上的实践中,无处不渗透着、洋溢着这样的理念和精神。

“发展新媒体可以帮助我们做大做强传统媒体,使传统媒体尽快地做得和过去不一样。”当尹明华再次谈及新媒体的理念时,我们热切期待,他们在“E”世界的开拓中,爆发更多的亮点,更快地超越自我,带给业界更多的新思路和新经验。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背景资料

《解放日报》原为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49年4月29日,党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同年5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正式创刊,毛泽东同志题写报名。

《解放日报》现为上海市委机关报,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主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10月。目前集团拥有净资产16亿元,总资产20余亿元,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品牌资产评估值为46亿元。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报刊有:《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申江服务导报》、《报刊文摘》、《人才市场报》、《房地产时报》、《I时代报》、《上海学生英文报》、《上海法治报》、《每日经济新闻》、《支部生活》、《上海小说》、《新沪商》等。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二 : 雅虎传媒集团经理离职 掀新一轮高管离职浪潮

核心提示:雅虎新闻频道总经理阿兰沃尔姆斯(Alan Warms)也将宣布离职,两人去向则尚属未知。沃尔姆斯职务将由负责规划和开发事务的副总裁尼拉吉科姆拉尼(Neeraj Khemlani)接任,后者将继续兼任原职。

中国站长站(61k.com)讯:北京时间11月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周一正式,负责雅虎传媒集团经理斯科特摩尔(Scott Moore)将于本周宣布离职。摩尔的离职也将会掀起雅虎高管层离职的新一轮浪潮。

雅虎新闻频道总经理阿兰沃尔姆斯(Alan Warms)也将宣布离职,两人去向则尚属未知。沃尔姆斯职务将由负责规划和开发事务的副总裁尼拉吉科姆拉尼(Neeraj Khemlani)接任,后者将继续兼任原职。雅虎同时表示,前微软高管杰夫道赛特(Jeff Dossett)将接替摩尔,出任雅虎传媒集团经理。

雅虎美国业务执行副总裁希拉里施奈德(Hilary Schneider)表示,“雅虎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摩尔一直是带领雅虎取得成功的重要高管之一。”本周一,科技新闻网站AllThingsD的博客中率先报道出了摩尔和沃尔姆斯即将离职的消息。

摩尔于2005年从微软MSN跳槽至雅虎,与各大网络公司及许多创业公司均联系密切;沃尔姆斯在雅虎去年收购新闻聚合网站BuzzTracker时随之加盟。雅虎传媒部门管辖着雅虎新闻、雅虎财经和雅虎体育等旗舰站点,这些站点的网络流量仍旧巨大,但营收增长一直承压,原因是面临其他内容站点的竞争及经济走软所带来的困境。摩尔及其团队一直努力试图开拓更多有别于其他站点的内容,但过去一年中雅虎已将投资转向新的显示广告平台等其他领域,并准备在年底前至少裁员10%。

近期已离开雅虎的高管包括雅虎高级搜索专家陆奇(Qi Lu)、摩尔曾经的顶头上司、主管网络部门的执行副总裁杰夫韦纳(Jeff Weiner),以及通信与社区部门高级副总裁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

雅虎股价周一在纳斯达克市场常规交易中报收于12.75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7美元,跌幅为0.55%。在过去的52周中,雅虎股价最低为11.25美元,最高为32.37美元。

三 : 英媒The Sunday Times:华为凭借按压触控跻身创新军团

  The Sunday Times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该报于9月6日对华为Mate S及其按压触控技术做出报道,文章认为,Mate S“在技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重大改进”,并高度评价Mate S的按压触控技术“拥有实际广泛的潜在用途”。

  

点击浏览下一张

 

  如今智能手机厂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本周2015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IFA)前举行的一个发布会上得到了完美回答。

  随着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进入渐进式改良阶段,各种新机型不断推出,但性能的改良却微乎其微,这是否意味着手机的创新遭遇瓶颈、停滞不前?

  三星和苹果公司的动向似乎证实了这一猜测,两家公司新发布的手机仅仅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这本身并非坏事,毕竟大部分的细微改进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长期以来,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一直扮演着市场领头羊身后追随者的角色,仅在价格而非创新上参与市场竞争。华为最近发布的三款旗舰手机P6、P7和P8,助其确立了智能手机在超薄尺寸和电源管理领域的全新标准,也将华为这一品牌从入门级领军者提升至中档产品佼佼者的地位。

  本周在柏林,华为可谓是在自身发展史上首次注入了创新元素。其发布的全新旗舰机型Mate S,在技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重大改进。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款5.5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引入了“按压触控”(force touch)技术。在Mate S的智能压感屏幕上面,不同类型的触控可以激活不同功能。

  在介绍如何用华为Mate S给小物品称重时,华为消费者业务部CEO余承东的演示令现场欢呼声不断:手机屏幕显示出了置于其上的橙子的重量。随后的测试显示,任何物品,只要可以全部放在Mate S的屏幕上,即可称出重量。也就是说,这种称重功能绝非华而不实的宣传噱头,而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这意味着按压触控技术拥有实际广泛的潜在用途。

  同时,余承东还展示了华为P8中首度引入、被称之为指关节控制2.0”技术的新型快捷键。用户用指关节在手机屏幕上画字母“C”,可激活摄像头;画字母“W”则可打开天气应用;双击屏幕是启动录像功能。

  不过,Mate S的最大创新之处也许是隐于其背面的指纹传感器。华为在此前的大屏手机Mate 7中就已采用这一技术。去年年底发布时,Mate 7凭借极为精准的指纹识别技术惊艳了世人。

  Mate S还搭载了升级版指纹2.0技术。华为表示,该技术可将指纹识别的时间缩短一半。指纹垫还可成为一个控制机械装置,手指头向下滑动即可拉出通知窗口,横向滑动则可快速浏览照片。

  华为对触控技术的追求为智能手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这种深层次的创新绝不仅仅浮于表面。同时,华为也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的侧重点,无需再去迎合低端市场的需求,亦能夯实其作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地位。

  “借助Mate S,我们希望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华为消费者业务部全球产品营销副总裁Clement Wong表示:“之前我们谈到了针对女性或商务用户的手机产品系列。目前,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华为手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市场上推出高端手机,为用户带来创新体验。”

四 : 《新京报》诉TOM.COM案背后的传媒格局

  “372万元!”

  11月17日,在对25000余篇稿件和图片进行精确而复杂的计算后,张岩向法院申请变更诉讼请求,原本他索要300万元。

  张岩是《新京报》社代理律师。10月16日,《新京报》社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诉讼,状告北京雷霆万钧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TOM网站。

  《新京报》称,从2003年到2006年9月,TOM网站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转载其稿件作品,要求赔偿并公开赔礼道歉。

  TOM网法律事务部总监向本报记者解释此案是“一个误会”,但承认转载文章确实没有得到《新京报》授权,“现在我们正寻求庭外和解,具体细节没法对你讲。”

  诉讼是为了规范合作

  2005年下半年,《新京报》的法律部第一次与TOM网站内容合作部门电话联系,交涉其未经授权非法转载新闻作品的问题。

  “对方并未作出回应,而且开始删除一部分以前转载的《新京报》新闻作品。”张岩说。

  几乎从《新京报》2003年11月创刊起,TOM网就开始“悄悄地”转载它的新闻作品。《新京报》一位高层人士称,由于创刊初期工作繁忙,他们并没有注意到。

  从2004年开始,《新京报》开始着手与各主要商业门户网站签订合作协议。“我们已经和几大商业门户网站,包括腾讯、新华网都签订了合作协议,惟独TOM网不愿签订协议。”这位高层人士说。

  2006年初,《新京报》社再次向TOM网站提出交涉,对方依然没有回音。6月13日,《新京报》正式向TOM网站发出公函,要求立即停止转载,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稿酬,但TOM网站拒绝正面回应。

  “直到现在,TOM网站还在转载《新京报》的稿子。”

  显然,TOM网站的傲慢态度刺激了这家新兴都市报的自尊心。从7月份开始,《新京报》社开始收集大量证据材料,并且到北京市国信公证处进行公证。10月16日,《新京报》正式向法院起诉TOM网站。

  “《新京报》的维权行动不是简单地要求侵权赔偿,”代理律师张岩说,“我们想通过这次诉讼来促进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规范化合作,让传统媒体在合作中赢得一个合理地位。”

  《新京报》起诉TOM网站的举动被外界广泛解读为,传统媒体向以商业门户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再次发起“挑战”。

  联盟的形式多给外人看

  过去几年,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曾集体抵制商业网站。他们抱怨商业网站廉价甚至免费使用他们的新闻稿件,其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

  2005年10月,全国20多位都市报的老总齐聚南京,发布《南京宣言》,呼吁全国报界联合起来,改变报纸沦落至为门户网站“打工”的地位,提高传统媒体对商业门户网站的议价能力。

  三个月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全国38家报业集团发出《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社长尹明华亲自出马,与各大报业集团的一把手共商成立报业“内容联盟”,呼吁提高网络转载的门槛,捍卫知识产权,“以一个联盟对抗另一个联盟”。

  传统媒体接二连三的行动,有些网站编辑担心,一旦报业真正联合起来,商业门户网站的成绩和利润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新浪网全球资深副总裁、总编辑陈彤对本报记者说,他从不担心这些,“你看那些宣言、联盟有下文了吗?”他说,“你搜索两个关键字:新浪+解放日报,就知道结果了。”

  今年8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新浪公司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达成共识:在媒体产业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共进是最优选择。9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也在《新闻战线》发表文章称,合作共赢是发展的必然逻辑。

  “我不看好宣言、联盟的形式,就像很多SP(service provider,电信服务提供商)自律公约一样,更多是给外人看的,最后都无疾而终。”陈彤说。

  付出与回报何等悬殊

  《现代快报》,这家位于南京的都市报因首先倡议《南京宣言》,而遭到三大商业门户网站的迁怒,外界盛传其新闻稿曾一度被“封杀”,不再出现在几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中。

  这一年也普遍被认为是中国报业的一个“拐点”——报纸的广告市场份额下降了3个百分点,网络广告收入则从2004年的19亿元猛增至超过30亿元,并以每年78%的速度继续增长。

  “没有一家媒体的信息值得我们不顾一切地去获得。”陈彤说,目前新浪的合作媒体中,付费的大约一半;找上门要求上网的“太多了”。

  “在中国,一个规模不大的中等城市可能有四五份同类都市报,同质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得报纸没有能力和门户网站进行议价。” 网易副总裁、总编辑李甬说。

  “现在我恨不得新浪、搜狐天天用我的新闻,惟一的期望就是注明出处。”《华夏时报》社长崔恩卿说。这相当于给他的报纸做路牌广告,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算“无偿”。

  《民主与法制时报》总编李明信说,作为一份发行量只有10万的周报,只有借助门户网站的传播才能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力。“目前和门户网站的合作,还没有到谈价钱的阶段。”

  对《新世纪周刊》执行总编刘丰而言,他的杂志改版不足一年,需要网络这个“放大镜”来提高知名度,他说两者是“共生关系”。

 

  在李甬看来,“新闻超市”模式的成功有二:一是按照现有政策管理体制,现有地方上市场化综合性报纸都是区域性的,而商业门户网站正好填补空白,成了一份“全国性的市场化综合日报”的替代品;二是中国目前报业形态发展不成熟和版权意识的淡薄。

 

  作为“新闻超市”的供货来源,传统媒体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今年年初解放日报倡导的《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说:“每年办一张综合性日报采编成本数以千万元计算,但当我们把优质新闻信息交给网络媒体时,得到的却只是象征性的区区几万元。付出与回报,何等悬殊!”

  《现代快报》常务副总编赵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呼吁保护新闻作品的版权,不是保护报纸的纸质形态,而是保护和尊重“新闻原创力”。“现在大陆的报纸大多是无偿或廉价给门户网站打工。”赵磊认为,“网络媒体转载价格并没有反映出稿件的价值。”

  报刊精英为何流向网媒

  就在双方竭力较量时,一大批传统媒体精英却悄悄地选择了加盟新媒体,甚至形成潮流。

  最近,《新京报》前总编杨斌加盟和讯网,担任总编辑。不久前,《南风窗》前总编辑陈菊红成为腾讯网总编;《新京报》副总编王跃春,曾短暂加入搜狐并担任常务副总编;《计算机世界》前副总裁、总编王超,加入广源传媒担任总裁;经济观察报社前社长何力,加入阳光媒体集团担任大中华区新媒体业务首席执行官。在所有跳槽的传媒精英中,对业界最具有冲击力的,是去年5月《环球企业家》杂志前总编李甬以年薪200万的身价加盟网易担任副总裁、总编辑。

  这些曾经在传统媒体中如鱼得水的传媒精英,为何纷纷游向新媒体?

  “在网络媒体工作后,你再也不想回到传统媒体去了。”一位刚跳槽到门户网站的高层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位曾经在纸媒工作8年的资深媒体人士说,从1998年到现在,他越来越发现在传播的效果和效率上,网络表现出纸媒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它的快速和海量。从新闻的采集到发布,网络媒体随时可以刷新;而传统报纸则要经过采集信息、编辑、制版、印刷到投递多个环节,更新频次受到出版流程限制。

  “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广深铁路遭遇爆炸大停运新闻,事情发生1小时后就在我们网站公布消息,而报纸等到第二天早上才上街卖,整整晚12个多小时。”这位资深媒体人士说。

  同样,网络媒体没有版面和纸张成本等物理限制。很多人的手机现在可以收到来自网络的新闻短信。

  “在网站工作,每天可以换几个头条,而且管制较少,操作空间比较大,让我对工作充满成就感。”李玉霄说,一个月前他刚从《南方人物周刊》跳槽到腾讯网工作,负责新闻资讯频道。

  最让他兴奋的是,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在高峰期,眨一下眼,一个头条新闻就能有几万点击量,而稿子后的网友即时留言评论更是传统来电、来信所无法替代的。

  新媒体的体制优势也是吸引媒体精英的重要因素,它拥有灵活的员工激励机制,如通过期权的奖励形式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目前,绝大部分传统媒体都是国有控股事业体制,缺乏体制上灵活性,因此可能影响其激励机制发挥作用。

  利益均沾的合作模式

  业内人士也在努力探寻传统媒体的勃兴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是国内最早研究网络新闻的学者之一。她认为,“传统媒体顺应发展潮流,不断改革自己的业务形态,推出新的媒介产品,应该还会有自己的空间。”

  “当然,这些新的形态与产品(如手机报、电子报)可能会无形中使得各种媒体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那样我们很难说是谁的胜利,更多只是求一种多赢的结果。”

  比如,商业网站虽然未获采访权,但在一些专业领域(不涉及过分敏感的时政新闻的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原创新闻出现,而且一些知名博客会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向传统媒体或专业网络媒体渗透。”

  彭兰认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关系的趋势还是“竞合”。“竞争是合作的动力,合作是竞争的归宿。未来的合作应该不是一种简单的资源的供给或共享的问题,而是一个重新规划生产流程、重新规划各自在这个流程中的角色的问题。”

  “网络媒体转载报纸新闻稿,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一种较为初级和低效的合作形式。”一位门户网站高层说,我们正在寻找让双方更加满意的合作方式。

  今年3月,腾讯和《重庆商报》首先试水,共同投资建设区域性门户网站——大渝网,并利用报纸内容供应和QQ传播渠道上的各自优势,探索一种“利益均沾”新的商业门户模式。

  早期的一些传统媒体所办网站曾被放任“自生自灭”。现在,有媒体开始打造起了门户网站:南方都市报收购了“深圳热线”改成“奥一网”;北京青年报收购了千龙网。

  他们显然不满于现在的格局。

本文标题: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总尹明华谈新媒体战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03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