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8元买进9元卖出-非法买卖银行卡 网站QQ群30元收进200元卖出

发布时间:2017-09-06 所属栏目:科技

一 : 非法买卖银行卡 网站QQ群30元收进200元卖出

  在通讯网络诈骗中,不法分子为了转移赃款,往往需要用到大量以他人身份注册的银行卡,那么这些银行卡都从哪里来呢?近日,南京秦淮警方破获一起非法买卖银行卡案件,民警辗转多个省份,抓获7名非法贩卖银行卡的犯罪嫌疑人。据他们交代,他们以30元的价格从个人手中收到银行卡,然后再以200元左右的价格转卖。通讯员 秦公轩 赵祥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网站、QQ群发收卡信息,一张30元

  今年3月开始,南京秦淮公安分局网安大队、经侦大队民警陆续发现,有人在各大招聘网站与QQ群内散发招聘信息,而内容居然是招收职业办银行卡的人。民警锁定一个网名为“封与春天”的嫌疑人。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收卡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完整销售网络,销售出去的银行卡成为其他不法分子犯罪的重要工具。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民警发现,以“封与春天”为首,南京有两个收卡人同时在网上散发收卡信息,每张银行卡的价格为30元。他们都是无业游民,常年居住在各个网吧,一旦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就会告知其到银行门口进行交易。看着办卡人从银行里办好银行卡相关手续后,他们一手拿钱一手交货。

  200元转卖,一月能卖近百张银行卡

  该团伙成员不仅在南京作案,还经常流窜到苏州、常州等地。他们除了以30元收购银行卡外,还收购办卡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手机卡,如果办卡人能提供银行卡和身份证复印件等,则价格为150元。每个星期,收卡人会通过快递将这些卡发给下线进行贩卖。据民警粗略估算,一个月他们就能卖出近百张银行卡,而每张银行卡被转卖的价格在200元以上,可谓暴利。

  跨省团伙浮出水面,7人落网

  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侦查,民警基本摸清了这个非法买卖银行卡的团伙架构。南京的卡贩发货,广州、苏州、上海、南宁等4个城市下家进行销售,相关嫌疑人共8名,涉及4个省市。民警通过追踪快递包裹的流向,将8名嫌疑人的身份一一明确。5月下旬,7个行动组民警奔赴各地同时进行抓捕。目前,警方已抓获该团伙嫌疑人7名,缴获银行卡500张,一个完整的售卡产业链被捣毁。

  追问

  这些银行卡都去哪了?

  将嫌疑人全部带回南京后,警方进行挨个讯问,而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些银行卡都销售给了谁?其中一名周姓嫌疑人交代,他通过网上交易将这些银行卡出手,而买卡人大多是从事不法行为的。除了通讯网络诈骗外,这些卡还被用于公司逃税、团伙洗钱、行贿受贿,给不法分子的灰色收入提供藏匿与转移的工具。警方提醒,一旦自己的卡被用于不法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信用,还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二 :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这个是IBM的考试题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www.61k.com]

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经济学上亏两元 数学上赚一元

三 : 8元买鸡,9元卖,10元买回,11元再卖,最后赚多少

8元买鸡 8元买鸡,9元卖,10元买回,11元再卖,最后赚多少

坊间以IBM面试题的名义流传着一道极为不靠谱的数学题:“一个人花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又用10元买回来,再11元卖出,最后赚了多少钱?”

五种解法

因为缺少时间等条件,这道题有很多种解法。[www.61k.com)典型的有五种:

一、8元买进9元卖出、10元买进11元卖出视为两次独立的交易,结果是赚2元;

二、8元买进9元卖出、9元卖出10元买进(这也能算一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视为三次交易,赚1元;

三、在答案二的前提下,以8元最低价和11元最高价为条件,本来最多可以赚3元,结果只赚了1元,所以是赔了2元;

四、从0计算,8元买进为-8,到9元卖出为1,再到10元买进为-9,再到11元卖出为2,结果也是赚2元;

五、8元成本9元收入,10元成本11元收入,总成本18元,总收入20元,结果还是赚2元。

兵法营销解码

这道脑筋急转弯一样的数学题,每一种答案看上去都有道理,大略搜一下,发现答案三的簇拥者相对较多。

回到现实中来最不靠谱的答案就是三,因为真正的市场走势,最高价格无法预知,且坐等从8元到11元的货币时间成本与风险都会更高。

所以资金和商品流通起来才是企业最健康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现金流至上”。

利用货币时间价值

这道坊间流传的题目,过多的探究答案毫无意义。

反过来想:为什么8元买进9元就要卖出,而不再等更高的价位? 因为货币时间价值。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支付宝,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让盈利能力并不突出的阿里巴巴成为了今天的商业帝国,等同于银行依靠一个个储户的现金间接获取利润。

在传统行业,玩转现金流的莫过于零售业。无论购物中心还是KA超市,延迟结算的交易方式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这种现金流每天存在银行带来的利润便不可小觑。

当这种方式被平台型电商沿用下来,造就了一批美股上市公司,其中货币时间价值是关键性的因素。

上边那道不靠谱的题中,9元卖出到10元再买进中间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这个过程中,如果继续持有那只鸡等待溢价到11元再出手,且不论长期持有的成本和风险,有可能等来的是货币贬值,也就是说鸡涨价了别的商品也涨价了,虽然最后赚到3元,可能还没有分两次交易赚2元值钱。何况对于初创公司,很有可能在等待溢价到11元的过程中就死了。

找准适销价格点

在货币时间价值之上另外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适销价格点”,能最大限度的适应市场销售,保证商品迅速变现或高毛利的价格点。

在上边这道不靠谱的题中,8元买进,9元卖出、10元买进,11元卖出两笔交易的卖价是否适销,决定着这只鸡在手里要放多久才能卖出去,价格不适销用时就要长,用时长风险和成本就要高。

在现实市场中,根据市场竞争和自身资源状况,要在迅速变现和高毛利之间选择一个方向。

打个比方,譬如两大“拔地而起”的国产手机品牌小米和锤子,抛开视销量而均摊的成本,小米的价格点就可以说是迅速变现,锤子的价格点就可以说是高毛利。

适销价格点是决定现金流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意味价格低就一定比价格高适销。

迅速变现约等于平民价

中国市场上有价无市的不适销产品不胜枚举,这也正是中国市场难产奢侈品的主要原因。

找个比方:假设一瓶白酒,抛开品牌竞争因素,研发成本60万,营销成本120万,产品实际成本5元。

卖100一瓶,年出货6万瓶,营收600万;卖10块一瓶,年出货60万瓶,营收也是600万,但是均摊在每一瓶酒上的研发和营销成本则只是前者的十分之一。

这个比方并不是说价格低更赚钱,而是容易进行良好的现金流。更现实的问题是:中国“屌丝”消费者是大多数,新生品牌面对老品牌的竞争,低端市场更容易进入。

若非有足够牢靠的特殊渠道资源,一上来就做高端的品牌成功率要大大低于做低端。

最后回到这道不靠谱的题目上来看,8元买进之后就坐等到11元卖出是极为不靠谱的事儿。

一来最高价格无法预料;二来持有鸡的风险与成本很高;三来需要稳定的现金流维系常态;四来鸡的溢价可能是货币贬值造成的;五来无法保证溢价后不出现低价竞争者扰乱市场。

【关于云思维】

致力于通过TMT行业思维解读和数据的生产,聚合,挖掘,加工,处理,帮助更多风险投资人和创业者节约时间和金钱,提高效率,以辅助其各类商业行为,包括最新行业资讯,投资信息,细分行业报告,产品信息数据服务等。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思维(isiwei8)长按可复制

本文标题:8元买进9元卖出-非法买卖银行卡 网站QQ群30元收进200元卖出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004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