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街道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04 所属栏目:社区党建调研报告

一 : 街道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报告

  XX年我社区在市、区、街创建办的正确指导下,在街道联点领导和联点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的基础上,我社区将创建任务进一步细化,职责分配更加明确,工作开展更加广泛,切实做到了有计划、有检查、有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科学铺排

  社区根据区、街道整体迎检工作部署安排,并结合每个季度的市、区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我们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社区的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由社区主任全面负责、文明创建专干具体实施、社区工作人员分片包干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认真对照文明指数测评标准,严格落实社区内的动态整改,做到了创建工作常态化。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在今年第一、二、三、四季度城区文明指数测评工作中,社区为提高居民群众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横幅、标语、文体活动等形式,进行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再动员,并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楼栋长作用,深入到每栋每户进行宣传,共发放《城区文明指数测评》宣传资料XX余份、调查问卷1600余份。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对照文明指数测评标准,社区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难点问题,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面夯实社区基础。为改善居民在绿化带内牵绳晾晒的不文明现象,社区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投入5000余元制作了20组不锈钢晒衣架;为扩大文明创建宣传,社区投入8000余元制作了3个不绣钢宣传橱窗和一套高音喇叭设施;在物业公司保洁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社区还聘请专门人员进行日常保洁;针对绿色网吧前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区聘请了一名专干进行管理,按时开放,使未成年人、家长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四、正视问题,落实整改

  国检来临之际,市、区、街道创建办加强了对社区的督查和指导,市数字化城管更是每天在社区各个角落不间断拍照,社区问题整改的压力大,在资金困难、人手有限、高温醋暑面前,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正视问题,把问题整改作为彻底改善社区面貌的重要途径。在街道创建办、城管办的指导下迅速抓整改,小问题当天解决,其他问题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尽快解决。 同时,社区加大巡查力度,确保问题不反弹,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社区面貌大为改善。

  五、全民动员、共同创建

  社区广泛动员辖区单位、居民代表、共产党员、青少年、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全年共组织义务劳动8次,清除各类小广告XX余条、还清除了小区123个单元的楼道堆物、“牛皮癣”等卫生死角。同时,志愿者们还在社区各楼栋、各单元督查卫生,劝导、纠正店外经营现象,拾捡白色垃圾等,这不仅宣扬了志愿者默默无闻的服务精神,还带动身边居民主动参与,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六、活动丰富,深入人心。社区精心组织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四进社区”活动:5月上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了“xx”普法法律知识讲座,让居民在活动中学法、知法、懂法、用法;5月18日、7月20日、9月1日组织社区青少年、党员、楼栋长开展了护绿保洁、拾捡白色垃圾活动;7月14日晚社区邀请了长沙市电影发行中心为居民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让居民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让居民在欢乐、和谐中共同创造和分享文明创建的成果。 8月20日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了“学英雄模范,读一本好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11月27日,又组织社区舞蹈队在小区广场参加了由长沙联通和长沙晚报联合举办的“为民服务大巴进社区”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又赢得了居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参与和认可。

  总之,今年我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居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明年我们将全力以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 工业区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最近政府专项编制了三十平方公里工业产业集聚平台规划,工业发展远景十分鼓舞人心。当然自然空间及规划空间并不等于现实发展空间,它还受到诸如供地政策、环境保护及土地征用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也有工业用地效能的相对空间问题。为此政协组织了专项调研,发展空间子课题组,又在专项调研的基础上走访了县内主要乡镇工业区块,并与国土、发改、经贸、环保等部门进行沟通,进而形成了乡镇工业区块发展空间子课题调研报告。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乡镇工业区块的界定并非十分明确,本报告所指乡镇工业区块是指除县工业园区、县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以外由乡镇为主开发管理的100亩以上连片工业小区。

[www.61k.com)一、已建在建乡镇工业区块的情况

初步统计我县已建在建乡镇工业区块七个乡镇九个区块,合计开发面积2035亩,去年实现工业产值14.55亿元。

二、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区块情况

*县《三十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平台工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平台规划〉,基本布局方案是构建两大类,即*生态产业集聚*区块和*县乡镇工业功能区块,而*生态产业集聚*区块又包括了东、中、西三个区块,分别是*工业园区(东区),*工业区(中区)和*工业区(西区),已经整合了县工业园区、孵化基地*区块及*、*、*等现有乡镇工业区块。列入乡镇工业功能区范围的仅有*、江南、十五里茶产业(含新兴分区)三块。

鉴于平台规划尚在完善讨论之中,以及平台规划的长远性,本报告仍按前言所述的乡镇工业功能区范围讨论。据此不含已建在建乡镇工业区块扩容,实际在规划的新建乡镇工业区块为*镇*区块,其规划开发面积为1645亩。

三、乡镇工业区块发展空间评价

*成片工业小区开发始于上世纪末,陆续建成了*、*三个小区,开发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本世纪初以工业园区开发为契机,先后建设了园区一至四期,孵化基地江南、*二个小区,以及*区块和*等区块,开发面积约为6.28平方公里,全部工业区块去年实现工业产值54.1亿(园区四期、*小区、*二期在建),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0.1%,是*工业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

总结调研成果,我们认为在工业发展空间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

(一)自然空间优势与政策环境空间限制的关系。*市域第一的*盆地及丰富的低丘缓坡无疑是*产业发展的优势空间资源,但优势空间资源的实现还取决于主观的发展理念和客观的政策环境空间。目前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与产业平台规划几经衔接,基本满足了平台建设农用地转换要求,大平台*生态产业集聚*区块规划也在争取衔接中,择子山低丘缓坡开发已列入省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规划(一期规划开发5700亩),大量的规划前期工作初步缓解了政策和土地制约矛盾。“十二五”以至今后的十年,关键还是要坚持“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充分抓住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省布局产业集聚平台及省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规划三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全力而为,向规划要空间、向低丘缓坡要空间,向大平台要空间,向工业小区扩容要空间、向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要空间,做足做好产业平台拓展工作。

具体而言,主要还是要想方设法突破供地、环保、节能三方面主要瓶颈,在供地方面虽然在编土地利用修编规划,可以缓解农保率过高的矛盾,但规划还在讨论衔接中,可能还会作必要的调整,难以完全满足工业用地的调整需要,更为关键的是今后的供地指标,尤其是大平台建设能给多少供地指标尚无政策框架。供地政策制约矛盾依然十分明显,一方面需要在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同时,多方争取工业用地建设指标;另一方面更要脚踏实地,根据在规划工业区块的重要性及开发条件,合理确定今后五年的区块开发时序,优先保障大平台建设和急需扩容的区块建设,并积极提高土地集约水平上做足文章。在节能方面,今年的有序用电已给我们一个警讯,需要我们在产业定位上有更为明智的选择,无论是不锈钢还是铜产业以及新一代合成革产业都是能耗较高产业,其产业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迫切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论证。在环保方面,更是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是国家减排政策压力,要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并实行总量替代政策;另一方面是公民的环保意识觉醒及绿色农业环境需求压力,工业污染导致的纠纷日益增多。高耗能重污染的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体现在区域布局上,十五里以上至*、*布置三类工业用地的民间呼声也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大平台与乡镇工业区块建设的关系。从规划层次分析,平台规划突出了大平台的龙头地位,对乡镇工业区块的整合也十分必要,但客观上也缩小了乡镇工业区块的发展空间,不利于调动乡镇发展工业的积极性。是否可以保留*、*已建在建功能区,*生态产业集聚区*区块去掉中区,西区仅含择子山工业区块,而在东区中划入孵化基地江南区块,同时在今后东区(*工业园区)扩容开发中划出一块园中园由*镇开发,尝试建设部分标准厂房孵化本土中小企业。逐步整合形成*、*、*四大块为主的乡镇工业区块空间布局。从操作层次上分析,当前乡镇工业区块开发的根本矛盾还在于,由于乡镇工业区块开发模式已由过去的逐步开发(即在初步规划的条件下,进一家企业征用一块土地,建设一家企业的模式)转到整体连片开发模式,从征地、审批费用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成本远非一般的欠发达乡镇所能承受,基于我县乡镇的经济实力及融资条件,以及乡镇区块开发的入不敷出,(一般土地出让收入均低于征地,审批费用)和现行的以县为主的财政分配机制,再加乡镇功能区开发人才的缺乏,乡镇自主独立开发难上加难,即使条件相对较好的*镇也是负债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缓解这一根本矛盾固然有待管理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但在开发模式上县乡共同开发可能不失为当前现实条件下的务实举措,无论是园区还是孵化基地都积累了工业小区开发的成功经验,且有县财政依托,有一定融资能力,有实力扶持乡镇区块开发。期盼孵化基地与*镇在共同开发**区块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一套县乡共同开发乡镇工业区块的成功模式。

(三)功能区本身的规模效应及投入产业问题。目前全县已建在建的乡镇功能区开发面积大都在300亩以下,过小的区块开发面积直接导致了区块配套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安全设施难以跟上等一系列问题,典型的如*工业功能区,一期开发200亩有6家不锈钢企业已经投产或即将投产,污水处理设施也已在建,急需后续二期开发有一批不锈钢企业入园,否则6家投产企业肯定难以承担污水处理的高成本运行。加快现有乡镇功能区扩容步伐,充分发挥功能区规模效应是拓展乡镇功能区空间的首要选择。而从功能区入园企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分析,由于新建功能区多数企业刚投产,且受金融危机影响,还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至于老区情况更为复杂,尤其是*功能区城东区受城市发展影响,已趋萎缩,*区也有类似趋势,为尽可能反映功能区入园企业投入产业情况,我们选取了发展稳定,资料详实的*、十五里等产业区块入园企业情况调查表附录于后。初步统计其区块的投资强度分别为80万元/亩与120万元/亩,亩均产值均在130万元左右,与工业园区亩均产值150万元左右相差不大,总体水平偏低,与青田亩均447万相比,差距更大。还有提高投入产出的巨大潜力空间。至于区内企业则相差悬殊,个别企业亩均产出甚至不足50万元,这里的原因很多,但也可以看出现有功能区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四)功能区空间与产业定位的关系。功能区区别于一般工业小区的,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功能区明确的产业定位无论是对区块基础设施配套、区域品牌,还是对区块内企业的协作提升都有积极意义。当然明确的产业定位对于以区外招商引资为主的欠发达地区也有不确定风险挑战,需要承担闲置开发用地的风险代价,本质上是空间布局的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矛盾。这方面龙泉市已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一心五点”工业平台布局都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并有企业入园三堂会审,四方会商的制度保障,值得我们参考借鉴,而在发达地区功能区主导产业集聚度则已列为主要考核指标。目前我县功能区空间产业定位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和**区块及在规划区块,*二期产业定位迫在眉睫,是坚持不锈钢产业还是引进其它产业,各方面意见分歧很大。*区块的产业定位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配套,尤其是水电设施的配套条件,作为全县的重点建设项目启动在即,也需尽快组织专家论证。至于其它在规划区块更要明确工业用地类型,确定大类产业定位,尽可能避免在一个不大的区块内,一、二、三类工业用地类型齐全的做法。

四、乡镇工业区块空间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分析,我们的对策建议是:

1、贯彻适度集中原则:综合考虑乡镇工业区块的规模效应,乡镇经济的现有实力以及环保安全因素,尤其是土地利用修编规划的展开为大规模集中用地创造前提条件的基础上,乡镇工业区块布局宜适度集中,除已经规划的*区块由县乡共同开发,适当时间建设*工业园中园外,近期不再展开新区布局,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以已建在建区块的扩容为主,重点做大做强*、*(*工业功能区块、十五里茶产业区)功能区,力争“十二五”期间新拓展乡镇工业功能区3000亩。与此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县乡镇工业功能区块开发实施办法》的连片开发100亩以上工业区块的规定,宜结合工业用地类型适当提高乡镇工业功能区的最低规模标准,二、三类工业用地至少在连片300亩以上。

2、贯彻集约利用原则:工业用地来之不易,我们既要着力工业发展平台拓展,更要注重提高工业平台的亩均产出,把乡镇工业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建议由经贸部门牵头调研制订乡镇工业功能区集约用地管理办法。一是切实把住“准入关”,严格规定入园企业开工建设日期、竣工投产日期以及达产日期;严格规定入园企业的投入强度、建筑密度、产出要求;严格规定入园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履行必要的入园审查手续并公开公示,视条件许可,还应进一步参考武义保证金制度,保证入园条件落到实处。二是切实把住“考核验收关”,督促入园企业按准入条件按时开工、按时投产、按时达产,尽早发挥投资效益。三是研究探索“退出机制”,切实整改一批已投产但投入产出偏低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没有成效的,应鼓励流转退出功能区。四是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扶持力度,以“亩产论英雄”,每年表彰重奖一批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亩均产出的企业。

3、贯彻园区协作的原则:首先是充分发挥园区及孵化基地二支队伍的优势,以对口扶持及合作开发模式支持乡镇工业功能区开发,在孵化基地与*镇共同开发*区块的同时,建议园区与*、*功能区结对,从技术上帮助乡镇加快功能区开发步伐,其次是建立机制化工业区块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各工业区块的协商合作,在协商合作中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避免各区块低水平重复开发;再次是抓住当前全省布局产业集聚平台的机遇,积极推动县内各区块的空间整合,以县平台规划为抓手提前做好空间整合方案。http://wWw.gWyoO.Com

三 : 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理论研讨文章

(www.61k.com)

**花镇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2014年8月)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

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群众的力量,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当前,社区建设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规和完善,并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更好提出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多次走访**花镇辖内社区,对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花镇社区建设概况

**花镇辖区内共有13个社区,社区辖区总人员7.4万人,总户数21400户;社区办公面积共5800平方米;社区工作人员 130人。目前,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得了规范发展和完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基本设施已逐步到位。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加强了党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领导。

(一)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硬件设施是影响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彻底改善社区居委会和街道的办公和活动阵地是重要任务。在短短 年时间将全镇社区建设硬件建设基本完善,社区服务中心配备在旗委政府和上级组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近几年的新建、购置和产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全镇现有13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平均达到450平方米以上,社区服务中心具有社区事务受理大厅、社区服务、文体活动、学习培训、图书阅览等功能,目前,我镇社区整体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二)社区软件建设情况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围绕强化服务,通过网络建设、升级换代,使得我镇社区办公系统实现网络化,办公手段实现电子化,服务方式实现人文化,运作模式实现市场化,走出了一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社区服务新思路。当前,社区服务手段日趋丰富。在社区服务方式上,由最初的政府单打独斗,力不从心,投入不足,到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协作,服务力量发展壮大,使得社区服务社会建,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队伍建设情况
我镇的13个社区共有干部63人,平均每个社区5人。新社区干部文化程度提高,政治素质提高,年龄明显降低,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年龄结构。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居委会委员、社区工作者素质不断提高,使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不断得到优化。

二、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费短缺,干部待遇偏低问题。

一是社区办公经费少。政府部门工作大部分进入社区,但经费较少,各类办公经费和费用开支给社区增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每年下拨给每个社区居委会的经费仅够维持社区居委会的水电费、电话费、日常办公用品的开支,而居委会又没有其它经济实体,没有资金投入服务设施的建设。当前在政府部门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又无法拒绝,而原本无多少财力、物力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财力、物力支持这便导致社区党建在财力、物力上更加捉襟见肘。二是目前社区工作人员(信息员)待遇偏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需要适时合理地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保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社区建设机制尚未健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不够畅通。

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组织明确了工作职责,制订完善了工作制度,但是类似社区协商议事会议等动员全体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和社区政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也不够,社区居委会依法、民主、科学的执政能力程度不高,居民的民主自治政治热情未能很好地激发和体现。

(三)社区公益和产业服务网络尚未形成。

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不够健全,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机制尚未成为建设社区的强大力量,未能在沟通社区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社区文体活动好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居民整体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四)社区建设干部队伍不够强大。

随着形势的发展,社区工作范围扩大,内容增多,任务加重,社区居委会干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务工作者",而是行政、党务"一肩挑"的主要管理者,做好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已成为社区建设工作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社区工作内容和任务的不断增加,确已突破了社区居委会现有职责难能承受的范围和底线,社区干部队伍难以适应形势和社区建设发展需要。

三、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特别是选好用好一个综合素质过硬的支部书记,要有思路,会工作,能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重视选配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在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两委"换届选举中逐步推行直选。其次,通过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和鼓励促进学历进修等抓好社区"两委"干部的理论和业务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求我们的社区干部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具有说懂、说通、说服的能力,让群众了社区干部所做的工作,所做事情的目的,打消可能有的顾虑,认同和接受社区干部所采取的行动和提供的帮助。再次是实行社区居民代表评议社区干部,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有效监督。不断完善自我,为更好更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新时期对社区工作提出的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社区服务功能是否完善、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社区建设的重要标尺。在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质量方面,建议:

一是建立共建机制。要形成建设社区的强大力量,仅靠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几个干部是远远不够的。我镇应该开展"组织联创、行业联合、干群联结"的 社区党建"互联网"工程,建立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的"共驻共建"机制。二是整合社区资源。搭建社区建设的大舞台,促进社会和社区资源的整合,较好发挥社区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势,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共建社区力量。逐步实施"数字街道、数字社区"工程,开设街道信息网,及时发布招商、用工、卫生、文化等各类信息,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要在各社区健全社区服务站、社区社会救助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工作站,社区居民教育学校、补充健身器械、台球桌等公益服务设施,归拢便民服务产业网点。通过一些社会组织承接与居民相关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全社区公益和产业服务网络。积极发挥这些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反映诉求,调节矛盾、参与管理、规范行为、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化管理,提升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

(三)要多开展社区文体活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有效载体,先进的社区文化对社区发展起到无形的引领作用。要以文化为魂,树立以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发展的观念,指导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们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社区生活,提高居民整体思想文化素质,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人文环境。

一是依托社区文化广场。在节庆假日时多举办联谊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文艺演出,孵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文化团队,吸引了社区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有效地发挥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良好功能,促使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共鸣,社区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二是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专栏等手段,加大对社区的好人好事的正面宣传,弘扬乐善好施、邻里互助、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居民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建成立平等友爱、和睦共处、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发挥先进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四、今后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深化社区党建。

在社区各种组织中,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社区党建至关重要。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努力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二要加强退休党员管理,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继续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并继续发挥其余热;加强单位在职党员管理,使他们把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作为新时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新载体;加强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党员、个体户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管理,切实改变党员管理断层现象;壮大社区党员队伍,拓宽党员发展的视野,使社区党的队伍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三要牢固树立围绕社区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广大党员引向社区改革发展的最前沿,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宗旨和社区党建的效能,进而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优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也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和群众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服务,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社区服务来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社区服务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一要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走一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覆盖面大、方便快速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二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三要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实体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三)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既是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又是孕育社区文明的摇篮。要按照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一要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管理,推进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抓好镇容卫生工作。加大违法建筑清理力度,搞好社区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加快改造小街小巷,实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整治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三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路,注重环境维护,不断提高社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宜居社区。
(四)活跃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丰富社区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区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区和谐等方面,显示出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大力开展各项活动,活跃社区文化。

(五)强化社区治安。社区的安全稳定体现了一个社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们执政党的执政力、领导力、控制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素质。一是应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租赁房屋、暂住人口和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控体制。二是要紧紧围绕“平安区”创建工作,着力培育创建标准规范、创安机制健全、富于特色的基层示范典型,打造一批“平安社区”。三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完善街道综治、信访、司法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矛盾纠纷督办、分流和反馈制度,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四是要继续开展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工作,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继续实行人民内部矛盾“大调解”,健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拓宽矛盾排查和解决渠道,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前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本文标题: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街道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报告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625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