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工作日志管理规定范文-学校规范管理达标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7-08-13 所属栏目:马云为什么错了

一 : 学校规范管理达标工作汇报

自五月份开展“规范管理重落实”专项活动以来,我校为认真贯彻执行《管理规范》,落实教育局及教办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新形势下的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我校非常重视《管理规范》的学习,狠抓贯彻落实、着力解决重点问题、加强执行《管理规范》的指导和督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暴露出 许多薄弱环节。现将我校近三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活动方案。
1、校领导组带领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局和教办《关于开展“规范管理重落实”专项活动》的相关文件。
2、学校成立了“规范管理重落实”专项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沈建校长负责整体工作;
组员:王高级负责实施课程优化工程;
胥保林负责实施安全关爱工程;
胥欣、卓剑负责实施校园美化工程。
二、认真组织,边学习,边贯彻,边落实,边反省。
(一)校园管理
1、学校制订了《校园管理制度》、《卫生制度》等,加强管理。领导组具体分工,责任到人。
2、少先队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利用橱窗,专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美化绿色学校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大队部倡仪,每一个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各室制度健全。谁管理谁负责。要求各室管理人员要确保室内卫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尽大可能的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实行卫生包干制度,评比制度,长期坚持开展校园“一天三扫”制度,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等评比活动,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校园卫生死角(每周四),修剪花木, 始终保持校园环境的清洁美观。 
5、环境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1)、严格训练。学校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如“四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自觉维护学校优美环境的“使者”。
(2)、环境熏陶。加强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利用各种标语牌,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等。这些标语时时警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爱护环境,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师德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注意教育的实效性,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钱校长以身作则,以高尚的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广大教师也深刻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真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二)、课程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所有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严格落实《五严规定》的相关要求。
2、抓好集体备课,重点检查二次备课的使用。定期和不定期对教师业务进行检查量化并计入考核档案。
3、严格落实教学“五认真“:
(1)备课管理:要求教师备课严格按中心校规定的备课要求去做。要求备课栏目齐全,尤其是语文和数学备课要写好修改栏及教后记,做到实际实用 。建立课前教案检查制度,督促教师超前备课。
(2)上课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常规,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精讲到位,优化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形成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优化学法指导,并建立课堂评估制度。
(3)作业管理:学校统一作业格式及批改方法,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督促每位教师做好此项工作。
(三)、加强安全管理
1、认真学习并严格落实“八条件措施”、“七项要求”,确保学校师生及财产的安全。
2、加强学校的值班管理,确保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严格实行外来人员来校登记制度、校园安全巡查制度,坚决把闲杂人员拒之门外,从源头上止住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无事故。
3、加强校园安全稳定,我校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强调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对全校范围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排查及时整改,作好记录。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晨会、队会、活动课、讲座、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自救自护技能。我们开展了“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还利用学校橱窗、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5、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6、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成立组织机构,细化工作内容及要求,责任到人。并定期宣传、教育、演练,尤其做好学生疏散演练,确保突发灾害时,全校师生能及时有序疏散。 
7、加强路队管理,班主任及值班领导护送学生到东侧公路,并目送学生,确保学生放学途中的安全。
8、学校、班主任及时了解教师、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排查将可能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虽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校园规划,但资金的投入不够,校园建设还没达到目标的要求。
2、制度健全,执行不到位。
学校虽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但忽略了管理过程,制度执行力度不到位。
3、个别教室的物品摆放不整齐,教室卫生保持不太好,学生仍有乱扔垃圾的现象。
4、个别教师对此次专项活动不够重视,没达到此次活动的目的。
5、教师值班不到位,小门有时不上锁。
(二)整改措施
1、学校尽最大的能力加大校园建设,按照规划循序渐进,逐一实施完善。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在制度的执行力度上下功夫。将制度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做到可操作性。加大对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确保校园有形管理制度化、常规化。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重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化训练到位。
3、继续贯彻和落实《守则》、《规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力度,认清形势深挖思想意识,从根本上找原因,认识到此次活动的必要性。
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安全高于一切”、“安全无小事”,将安全工作放到第一位。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以上是我校对照《管理规范》自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有些已经整改到位,有些还正在实施。我们感到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是一个过程,要通过这一过程来宣传教育师生,要通过这一过程来达到精细化管理目标,要通过这一过程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通过这一过程来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和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热切地希望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于指导。我们将努力把《管理规范》落到实处,做好每一个细节,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将此项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下去。

二 : 山东省集体户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山东省集体户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鲁公通[2009]157号

为规范我省集体户户籍管理工作,进一步严密户口登记,规范户口迁移秩序,切实保障集体户成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户籍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特制定本规范。(www.61k.com]

一、集体户的设立。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人才中介机构、劳务派遣公司等非直接用工单位,可设立集体户。

(一)集体户设立的基本条件

1、有在上述单位工作和生活或进行人事代理且相互之间不存在家庭关系的公民;

2、其办公、生产经营场所的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为本单位所有;

3、有法定的组织机构代码、工商营业执照等;

4、有专人协助公安机关管理集体户的成员变动情况。

(二)集体户设立的批准程序:

1、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设立集体户由派出所审批;

2、各类非国有企业以及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力资源市场、劳务派遣公司等非直接用工单位设立集体户,由派出所

集体户 山东省集体户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调查核实后报县(市、区)公安机关审批。(www.61k.com]

二、集体户协管员的职责。已设立集体户的单位,应设立专(兼)职户口协管员,具体负责协助公安机关管理集体户成员的变动情况、保管《集体户口簿》。单位应将专(兼)职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报送辖区派出所,派出所要统一登记造册,以便于管理和联糸工作。集体户协管员的职责为:

(一)为本集体户成员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各类户口手续开具介绍信;

(二)协助户口登记机关掌握本户人员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基本情况;

(三)负责管理《集体户口簿》;

(四)向本集体户成员进行遵守户口管理规定的宣传教育;

(五)按时完成户口登记机关交办的有关户口管理事项。

三、集体户的日常管理。户口登记在集体户的人员时间短、变动频繁,情况复杂,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各类集体户的日常管理,严密“四项变动”制度。每季度要召开一次户口协管员会议,部署检查工作,每半年至少要核对一次户口。

(一)集体户成员的迁入登记。设立集体户的单位所属人员,符合本地区落户条件但无固定住所且无直系亲属可以投靠的,方可迁入本单位集体户。

集体户 山东省集体户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1、迁入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集体户的人员,需具备相关调动、录取或录(聘)用手续;

2、迁入各级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力资源市场集体户的人员,需具备签订的人事代理、户口代理合同等材料;

3、迁入各类劳务派遣公司集体户的人员,需提供派遣公司与迁入人员订立的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www.61k.com]

(二)集体户成员的迁出登记。集体户的成员,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出。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主动将户口迁出: 1、在本地有合法固定住所的;

2、在本地有直系亲属(指配偶、子女、父母等)可以投靠的;

3、属离退休人员或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等已离开工作单位的。

4、人事变动、工作调动等已离开本单位的。

(三)集体户成员的出生登记。对于集体户成员的出生人员应根据下列情况予以处理:

1、新生婴儿父母双方一方为集体户,另一方为家庭户的,应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将新生婴儿户口登记在父或母所属家庭户之中。

2、新生婴儿父母双方均为集体户,且确无直系亲属可以投靠又无合法固定住所的,可按随父或随母原则暂时办理出生登记。

集体户 山东省集体户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3、高等学校集体户的学生所生子女户口登记,按照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办理。[www.61k.com]

(四)集体户成员的死亡登记。单位集体户成员死亡的,应由其亲属(或单位协管员)持单位介绍信等材料及时申报死亡人员的死亡登记。

(五)集体户成员的“三投靠”。由于集体户成员没有合法固定住所,故无法办理“三投靠”。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投靠的,应由集体户单位出具有关证明。

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集体户人员以及劳务派遣公司等非直接用工单位集体户,严格按照所签户口代理合同办理。

四、集体户的撤销。各类集体户特别是各类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劳务派遣公司等非直接用工单位的集体户户口协管员应加强对集体户成员的联系和管理,对半年内无法联系的,应及时通知所属辖区派出所,暂停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及其他相关业务,待恢复联系后再行办理。已设立集体户的单位不符合“集体户设立条件”的应当撤销。特别是破产倒闭、撤销合并以及搬迁的单位集体户必须及时撤销,彻底清理,收回原《集体户口簿》。

(一)破产倒闭单位的集体户成员无合法固定住所的,在征得当地亲属及户主(包括房屋产权人或使用权人)的同

集体户 山东省集体户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意,可将户口迁往亲属家庭户内,也可迁至当地劳动力资源市场集体户内。[www.61k.com]

(二)撤销合并以及搬迁的单位集体户成员应按照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及时将户口迁至现单位所在地。逾期不迁的,公安派出所应协调其上级主管部门限期迁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马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 作者:金错刀

马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 作者:金错刀 《马云管理日志》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马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页面。
经济危机之下马云如何逆流直上:马云管理日志 作者:金错刀


1月1日 笑傲江湖的本钱
金庸作品里面的义气,我是断章取义。我买过四五套金庸的书,也买过盗版,上次在香港吃饭,请金庸签名,结果拿出来一看是盗版,很惭愧。因为看得确实比较多,每次看完就忘了,忘了才能再看。最近5年来第一次在马尔代夫度假,睡了三天,醒了就看《笑傲江湖》,这套书认真看了三天。
何为笑傲江湖?“笑”,有眼光、有胸怀才能笑;“傲”,有骄傲才能傲,网络就是江湖。网络是非常不景气的,我这些年走过来,听到很多人骂阿里巴巴一分钱不赚,什么也没练好,皮倒是练得很厚。自己在“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1995年做网络,人家认为我们是骗子,1997年提出中国黄页,人家认为我们是疯子,现在人家认为我们是狂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坚持自己是对的就做下去。冤枉、误解在网络中是很正常的。我自己觉得,皮子倒真是越练越厚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做网络,各种各样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员工对我们的看法,也有评论界。特别是互联网的评论家,中国的互联网评论家数量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而且他们的积极态度也是超过任何地方的。我们看网上网民的各种评论很多,评论家多了,这个模式行那个模式不行,众说纷纭。网络现在的变化非常之快,半年以前B2C刚刚热起来,过了三个月突然说B2C不行了;做B2B,B2B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又去做基础设施,变成ASP,现在ASP没搞清楚,又不流行了,这就是网络不断地在变化,如果变化过程当中太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你可能真的什么也做不好了。
——马云2000年9月在第一届“西湖论剑”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之年,一路看涨的互联网神话开始跌落。从2000年4月开始,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点回落,开始了一轮深幅调整。这轮调整直到2001年9月才告结束。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的5 000点下跌到1 300点。互联网分析人士方兴东回顾这一年时,用了一个词汇“从黄金到垃圾”,马云所从事的B2B更是垃圾中的垃圾。方兴东在文章中写道:“市场热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美好的;市场冷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虚幻的。例如?com和e标签。市场好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是黄金,市场差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像垃圾。例如B2C、C2C。”对于B2B,方兴东作出了最严厉的批判:B2B,最扶不起来的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云号召起来的第一届“西湖论剑”,一方面是探讨业界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打气。
行动指南
创业初期,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持之以恒,心无旁骛。


1月2日 有梦想才能无所畏惧
我还不知道您有这么多的“first”。争当第一容易,但是做到最好很难。
时间将证明一切,我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幸运的是,未来互联网产业会比较坚挺并且充满希望。我们都很平庸,好在我们有梦想,一旦有了梦想我们将无所畏惧,而且感到不再无能为力!
——马云2001年回答网友提问
背景分析
2000年7月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将马云作为封面人物报道,马云是50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在《福布斯》报道的企业中,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只小得可怜的小虾米,但是,这只小虾米却以自己无所畏惧的庞大梦想打动了《福布斯》,杂志编辑马修说:“这个网站有巨大潜力。它虽然在香港注册﹐但有超过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千上万的商人在这里买卖各种商品﹐如印度产的*,荷兰的猪腰。给予了小商人莫大便利。”
在数年前,马云如此描述自己的梦想:“由得其他人追捕鲸鱼﹐我们只想捕小虾。”马云形容阿里巴巴的经营模式说:“很快我们就会集齐50万个进出口商,哪有办法不赚钱?”
马云甚至狂妄地说:“我要带领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的商业对商业网站﹐会是全球每年6?8兆亿进出口零售额的主要入门网站。”今天看来,马云的话听起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怎一个狂字了得。
回过头来看,3年后,马云的梦想没有变,5年后,马云的梦想没有变,8年后,马云的梦想仍然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行动指南
把你的梦想用一句话写下来,用时间来证明它,而不是经常涂改它。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3日 创业是一个长征
有些人盖房子不打地基,一般来说,打地基花的时间要占盖房的30%。我从来没建过,也不相信一个有着稳定成规模的收入来源的好企业能在5年内成功 (像通用电气、微软、甲骨文),不管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有一点不会变——给你的客户带来价值。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将改变世界,但是你必须了解它,了解你的客户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即使你了解了这些东西,也不能说你马上就能赚钱,因为你的团队可能还没准备好。所以一个伟大的公司诞生前必须做很多事,企业不是游戏,需要计划、努力和运气。
我一直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充满信心,从一开始,阿里巴巴就认为互联网是一个长征。20世纪初,汽车刚发明的时候,美国有2 000多家汽车厂,现在只剩下通用、福特等。汽车也和网络一样有美好和恐怖的日子。
我相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不会在一两年内成功,可能要花10年、20年。开始容易,继续难。在这个长征里,只有你的心很坚定,眼界很开阔,才能把高兴和不高兴的事看轻;只有把钱看轻,才能赚到大钱;只有给别人带来价值,才能赚到钱。
阿里巴巴还没有完成地基,我知道人们很好奇。我们做企业不是因为别人也在做,不是因为别人希望我们做。我们做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能做到,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怎样才能做到,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告诉别人。
——马云2001年回答网友提问
背景分析
2001年前后,除了互联网寒流,马云和阿里巴巴在公众面前也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有人这样描述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网络企业。是它让中国人的网络企业广泛地被世界认同,也是它让我开始发现中国的网络电子商务有点不切实际,是它让我从头看到勤俭持家的网络企业,也是它让我看到了炒作的疯狂,是它第一个携国外市场的成功而杀入大陆市场的国人办的网络企业,也是它让我预想到最终成功的B2B企业不会是它。”
马云最清醒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有一个梦想,更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告诉别人”。最出人意料的是,马云的“长征”心态。
行动指南
以“长征”心态来应对你创业路上的拦路虎,打好“地基”,花点精力在“内功”修炼上。


1月4日 跑不快就会被狼吃掉
为什么美国西部的羊比东部的长得更壮、跑得更快?那是因为西部有狼!
我觉得阿里巴巴还很小,真的很小,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当然我们的心很大,但是公司还是很小,还很脆弱。在这么脆弱的情况下,一是很难满足我们自己的心理目标,说实在的可能会辜负很多人对我们的期望……我们现在的压力远远大于以前的压力,现在的压力比一年以前大多了,一年以前还没有人知道我们,我们还只是向前冲呢……除了干活就是干活。
在前100米的冲刺中,谁都不是对手,因为我们参加的是3 000米的长跑。要跑了四五百米后才能拉开距离。所以,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真正的高科技,出手时让人想都想不到。
——2001年马云妙语录
背景分析
2001年,马云访问新加坡,谈到中小企业在未来新经济中的命运时,他说,进入新经济时期,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中小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尽快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否则真的就可能被“狼”吃掉。
在接受《联合时报》采访时,马云说,小说里面的那些绿林好汉大多都有一手令人称绝的棍棒技术,并引以为豪。正因为如此,在搏斗中,如果在这些棍棒高手面前同时摆放一把枪和一支棍棒,马云说他敢打赌,绝大多数武林高手都会本能地去抓那支棒,而不是枪。可是,在一把枪的面前,再好的棍棒技术又有什么用!还没等你接近对方,别人早就一枪把你远远地撂倒了。
“网络经济就是一把枪,谁最先掌握了这把枪,谁就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马云说。
行动指南
在创业行动之前,先想一下:最能威胁你的“狼”是谁?自己的最大弱点在哪儿?如何比“狼”跑得更快?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美国。因为杭州市政府和美国投资者讨论关于高速公路的投资。讨论了一年的时间,都没结果,资金一直没有到位。所以他们就请我去当翻译,重新去作协调,我自己感觉我的英文还不错,我的英文演讲比中文演讲还要好。我在美国作协调的过程中,有些人一直和我讲“Internet”。当时根本不知道Internet是什么东西,那是在1995年3月份。在后来的几次交流中仍然有人跟我讲Internet,最后我飞到西雅图……我到西雅图,一个朋友跟我说:马云,这是Internet,你试试看,不管你想搜什么东西,基本上都可以搜出来。说实话,1995年我连电脑都不敢敲,我怕敲坏了,很贵的东西,是要赔的。他说你试试看,没关系。那时候Yahoo很小,搜索引擎网站很少很少,我敲了一个词“beer”,一下子出现了5家啤酒公司,有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就是没有中国的。我很好奇地敲了个“China beer”,它说没有,我又敲了一个“China”,还是没有,显示“no data”。我又敲了一个“China history”,在Yahoo页面上出现了一个50字的简单介绍,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怎么会没有中国的东西。
我就问这个朋友,这个东西怎么用?他告诉我做一个homepage,就可以放到网上去,放到搜索引擎里去,有人看就会好了。朋友说:你可以试试看,你能不能做个网站。我说我有个公司,已经开始试着做翻译社,把翻译社的简历做成一个网页放在Internet上试试看。我们早上9点开始做,做好后,放到互联网上。在中午12点15分得到了5个反馈,我跑过去一看,有日本的、美国的、德国的,最后一封是来自一个海外的留学生,他说,这是在互联网上建立的第一个真正的中国的公司。我觉得这个东西很神奇,才3个多小时有五六个反馈,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说我回去以后反正要离开学校了,我要开始做互联网。今天很多人说马云眼光很独到,真是非常的聪明,眼光看得这么远。说当年就看出来了,那是假话。当年反正要从学校出来了,如果有人让我开饭店,我也就去了。这个绝对不是特别伟大的想法,只是偶然碰上。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在《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书中,作者如此形容马云的阿里巴巴之旅:他蹲在海边琢磨着要跳下去已经很久了,正好在他要跳的时候,发现海边上有一块叫做互联网的木头,于是他顺手操起这块木头,不管不顾就“扑通”跳下海去。
行动指南
见到让自己心动的机会,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抓住。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1月6日 惨无人道的历险
那次去美国遭遇的事,简直可以说是惨无人道。所有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发生了,最后我发现那个人是个骗子。他曾经说给我10万美元年薪跟他合伙干,让我一起去骗中方的企业,我是打死也不肯干。
当时我去了以后是被软禁在他的区里面,我跟他去见投资者期间,曾经有人跟我提起过互联网,那时互联网在美国还挺先进的,他带着我去拉斯韦加斯玩,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因为他以前也带着一些政府官员去玩,一般是玩上三天就回来了,但是我的目的是要去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时的情况特别逗,用25美分在老虎机上赢了600美元,就是凭着这600美元我后来走上了互联网的道路。
从拉斯韦加斯回来之后我发现这是个骗局,我要走,但是他不让我走,把我关在房间里,也不管我,最后我觉得不行了,就找了个理由,对他说:“如果你希望我回去跟你合作的话,光靠做这个不行。我们应该投资一些其他的事。”我就跟他讲有这么个互联网,他也听不懂,但是他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可以回去看看。我就拿着600美元从洛杉矶往回走,后来那个老外被国际刑警追捕通缉。
我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到了西雅图后我就找到了第一家ISP,那家公司叫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到了他们的公司,发现只是两间很小的办公室,5个人在一起工作,大家非常认真地在做网络。当时我电脑都不敢敲,那个公司的人说不要紧,你就用吧。
——马云2002年接受刘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1995年之前,马云的目标是留校,做一个出色的英文老师;1995年之后,马云的目标是“走出去闯闯”,直到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马云在美国的历险,成为他职业人生的转折点。一方面,这段惨痛的美国经历肯定给马云造成不小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马云也因祸得福,他不仅触摸到了互联网,也因为在赌城拉斯韦加斯赢了600美元,拥有了互联网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行动指南
祸兮福所倚,换一个角度看待你创业路上的艰辛与磨难。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1月7日 互联网创新的第一步
1995年3月,我回到杭州,我对我们校长说我要辞职了。
我就是要搞互联网,那个时候互联网还叫Internet,没法翻译,我们叫Internet网。我借了两万块钱,租了套房子做办公室,用家里的家具,就已经用了一万多块钱,最后还剩三四千块钱,那时候真是很惨的。
令人惊奇的是,我给杭州的一个朋友的公司——钱江律师事务所做了一个网站,反馈很好。那个时候中国的网站真是太少了,我们觉得中国的第一批网站是杭州第二电视机厂、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所,因为中国网站挂上去的太少了,所以效果特别好。正好中国正在参加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我们的望湖宾馆网页做上去以后,许多世界妇女到了杭州以后,专程过去看看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所的那位朋友把网站挂上去后,自己也忘了,他的传真号码留的是家里的电话,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给他。那时候效果很好,我们也很有信心。但是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整个中国出口只有64K。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在同时期的互联网界,马云算是一个异类,他不懂技术,不懂互联网,甚至不懂经商,却一头扎进互联网这个大江湖中。但是,市场总会对那些先行者进行奖励,正是因为市场一空二白,所以,一个简单的创新就能赢得喝彩。马云触网时的第一批客户,如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第二电视机厂、望湖宾馆等,都获得了不少的反馈。这也算是市场对大胆创新者的奖励。
行动指南
大胆创新,制造与众不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会对你有所奖励。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8日 证明马云不是骗子
1995年4月我注册了公司,1995年8月,中国上海才开始连上互联网,在这期间的4个月,我就被别人看成一个骗子。别人说我在说谎,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第一个homepage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跑到客户那儿推销,没人相信我们。俗话说:兔子先吃窝边草,先从朋友下手杀起。先和他们说互联网怎么怎么好,让他们把资料给我,他们将信将疑地给了我资料,我就把资料通过EMS寄到了美国,我在美国的朋友做好一个homepage,又把它打印出来,再通过快递寄回杭州,我拿去给朋友看,在网上有这么个东西,朋友怀疑我是不是编造出来的,我说,好,这是电话号码,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他们,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德国的朋友、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你觉得有就好,如果觉得没有,那就算了。他们证明有了,也付了我们一点点钱。
1995年8月,中国上海刚刚连通互联网的时候,我是上海的第8个注册用户。为了证明我不是骗子,我就把电视台的朋友叫到我家,我说:这是一台486电脑,今天我们上网看看,你得替我证明,我不是骗子,果然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拨号上网是从杭州拨到上海的长途,上海的电脑连接到美国。第一个页面出来,花了三个半小时,而且才出了一半,那时还没有网景浏览器,还是旧式的浏览器。这就是当时互联网的情况。走到今天为止,人们还在埋怨互联网,说互联网太慢。对我来说已经是太快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触网”的同时,他的同龄人张朝阳,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的联络人,一年后,互联网教父级人物、张朝阳的导师尼葛洛庞帝决定给张朝阳投资2万美元开一家网络公司;王志东已经创建了四通利方公司,并且因为开发了中文之星而名扬中关村;而后来的网络游戏之王陈天桥这时已进入陆家嘴集团,任总裁秘书。
总之,马云的出发点很低很低。所以,证明自己也就变得如此重要。
行动指南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第一堂必修课即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9日 拒绝“晚上想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我还记得刚刚从西雅图回来,准备成立公司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叫了24个朋友到我家,他们都是我在夜校的学生,包括一个82岁的老太太。我们开了个会,我说我们要做个Internet,说实在的,我对技术一窍不通,要讲一个根本不懂的东西真是像痴人说梦一样。
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也糊涂,最后有23个人说:这个事情是不能干的,绝对是不行的,干了是要闯祸的。只有一个人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这个人现在在浙江省农业银行。我第二天早上想了想:干了,不管怎样,我都干下去。所以我说,我比今天的许多年轻人都强。有好多人都是:晚上想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早上起来骑车又上班去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当时,互联网教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互联网精灵的尖叫是大型公司走向覆灭的丧钟”,而那时杨致远才刚刚创建雅虎。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太新了,在杭州,它更让人看不明白。这种背景下,马云的独特思维就显现出来了,他后来回忆道:“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还可以掉头。”
行动指南
有一个好想法,就要抓住它,勇敢去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10日 梦想破灭
1995年我们成立的第一个公司叫中国黄页,直到1997年底,我国的互联网才开始抬头,这个时候在杭州发展得很艰难,我们要一家一家地敲门,一家一家地做。
到1997底,市场还没有热,但感觉要热起来的时候,国家外经贸部把我请去,到北京市做外经贸部的网站。到北京之前,外经贸部的所有与互联网有关的网站都是我们帮助建的,那时候也是脑袋一拍就去了北京。我很少骗人,但是我骗了同事。当年在我的公司有40多名员工,我要带几个去北京,许多人都很年轻,我当时和他们说北京怎么好,说得天花乱坠。他们说好,我们去。我那时对北京还不熟悉,和经贸部也只谈了一次,但我们在北京做得确实不错,14个月来,我们从来没有休息,《人民日报》把我们这些人称为“梦幻之队”。
到了1998年底,出现了质的变化,互联网大潮越来越热,我的理想不是在政府里当官员,我的理想是10年以内建一个很好的公司,所以我决定离开,离开的时候还没有想过要做阿里巴巴,那时候觉得中小型企业一定有前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很好,到底要做什么还不是很明确,但时至1998年底,如果我还要这么做下去我就更像个官员,不像个商人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1995年,一块瀛海威公司的广告牌竖立在北京白石桥路口。这块广告牌上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 500米。” 白石桥路口向北1 500米的魏公村。就是瀛海威公司所在地。早期,马云显然深受瀛海威的启发,中国黄页早期的名片就有明显模仿瀛海威的痕迹,它上面写着:信息高速公路已首先在杭州开通。
1995年,马云带着团队拜访了瀛海威创始人张树新,马云与张树新谈了半个多小时,之后马云说了一句话:“如果互联网有人死的话,那么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马云认为:第一,张树新的观念他听不懂;第二,她提的理论比马云的更先进。
行动指南
领先百步死,领先半步生。


1月11日 “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
走的时候我不准别人跟我回杭州,我跟我带到北京来的6个人说:我带你们来了北京,但我要回去,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第一,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可以加入新浪,可以加入雅虎,我可以打电话推荐,应该问题不大,工资会非常高;第二,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大机关里工作,会很稳定,工资也不错;第三,你们可以跟我回去创业,每人的月工资是500元人民币。你们跟我创业,10个月内没有休息日,回到杭州后,我们上班的办公室只能在我家里,我们租不起办公室,每个人租的住房离公司只需五分钟步行,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10个月后如果失败了,我们再各奔东西,如果没失败,我们就继续往前走,你们认真考虑三天,如果决定了告诉我。
那真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互联网正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拿两三万元的月薪都是很轻松的,他们都是高手。他们这些人出去三分钟后回来了,告诉我:我们一起回家。所以我们这些人都一起回到了杭州。在杭州,我们过得非常非常艰苦,在我家里日日夜夜地干。我们的每一分钱都用得很省,大家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放到桌子上,我们规定:第一,不许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我们输了就是我们输了,别你们爸爸妈妈来找我,那事情就复杂了;第二,把一年的生活费留出来,其他的都放在桌子上,总共50万元,我们估计能用到1999年的10月份,当时是1998年12月份。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那是一段最为艰辛的日子。
1998年底,两次创业梦破的马云带团队去了趟长城,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团队中的一个人突然号啕大哭,对着长城大声喊:为什么!为什么!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自己的团队聚在北京的一个小酒馆。那天下着很大的雪,众人边喝酒,边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
行动指南
小虾米的鲨鱼梦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时,歌声也许最有力量: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1月12日 做大生意首先要有一个好名字
从我外婆到我儿子,他们都会读阿里巴巴。
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对“阿里巴巴”的发音都是“a-li-ba-ba”,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商人都可以没有困难地接受我们网站的名字。
——马云2002年接受刘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1998年底,马云在美国餐厅吃饭时突然想到alibaba?com这个域名,他随即问餐厅侍者,知不知道阿里巴巴?侍者笑了:芝麻开门!马云跑到街上又问了几个人,回答都是:芝麻开门。马云最终从100多个名字中选择了阿里巴巴。在神话故事中,阿里巴巴喊了芝麻开门,发现财富后是分给大家的。作为一个品牌名称,阿里巴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运气、财富和善良。如果想做一个全球化公司,就需要一个这么响亮上口的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
行动指南
你的企业是否有一个神奇而动听的好名字?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1月13日 没钱了
其实到了1999年6月我们已经没钱了。我们用钱很节省,必须打车的时候也只打夏利,这6个月里我们没日没夜地干,那时我们在全国有两三万会员,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了,名气比较大了,但也有很多人猜测阿里巴巴到底在哪里。
我们最早的策略是阿里巴巴迅速进入全球市场,利用国际资本,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培养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当时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炒得很热很热,但实际的东西没有什么,我们避开中国的“甲A联赛”,直接进入“世界杯”,打入海外市场。我们根本没有被看做是中国公司,很多美国人用了半天还搞不清楚,这是中国的公司做的。我们的时机掌握得不错,最后美国《商业周刊》通过各种途径分析出我们在杭州。我们不允许和亲戚朋友讲任何关于阿里巴巴的事,不是想保密,那时候和他们讲:我们要做80年的企业,要做世界上最大的网站。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因为那时下个月的工资在哪儿都还不知道呢。
美国《商业周刊》最后通过外交部,通过浙江省外办来调查我们,采访我们,打开我们家门一看吓了一跳——这就是阿里巴巴公司。我们将近20几个人就睡在那里边,干啊干啊,《商业周刊》那时看到我们很吃惊,我们倒是没觉得什么,我们是穷人的孩子,苦出身,在他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在海外已经很有名气了,有几万商人在用的这个网站竟是从这个房里出来的。我们这一步棋走得很对。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1999年2月,杭州湖畔花园,马云的阿里巴巴悄然启航了。马云在湖畔花园的家中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他们甚至颇有先见之明地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全程录像。会议中,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围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则做着各种手势发表演讲。马云选择杭州的理由很简单:“由于远离北京、深圳这些IT中心,人力资源相对便宜。”早期,一位香港的IT高手Tonny想加盟阿里巴巴,马云说:“每月500元。”Tonny说:“这点钱我连给加拿大的女朋友打电话都不够。”即使如此节约,到1999年6月,马云已经没钱了。
行动指南
真正意义上的省钱,也能省出核心竞争力。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14日 今天的互联网只有失败的模式
日本经济部和中国台湾经济部都已经把阿里巴巴作为将来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首选站点,这也说明,我们当时的定位很准确。有很多人批评我们,我们是被大家批评得最多的一个网站:你们的交易怎么样?你们的信誉怎么样?你们的模式不行等等。阿里巴巴模式不行,因为在纳斯达克上没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模式。今天,有这样模式的公司都关门了,我们倒越活越好了。我们不听投资者的,不看媒体,我们也不听互联网分析师的,我看见这些分析师就头疼,互联网走了只有5年,他们分析起来好像50年以前他们就很懂似的。而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几人真正在网络公司干过。
模式是什么?模式是指把成功的经验取出来,放到其他地方也可以拷贝和尝试,今天的互联网没有成功的模式,只有失败的模式,现在任何一家网络公司都不能说有成功的模式,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1999年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上,当时只是在国内互联网界小有名气的马云,却在会上口出狂言说: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模式。什么是属于亚洲的独特模式?在会上侃侃而谈了一个小时的马云当时并没有说,马云的答案是:“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美国硅谷专门研究创新的摩尔曾提出一个“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在互联网界,那些先后涌起的互联网高手,靠的都是“破坏性创新”。这次,马云把创新的目光放在了中小企业身上,它的破坏性将在今后的岁月中慢慢呈现出来。
行动指南
创业之初,自我拷问一下: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1月15日 变与不变
我们的策略不断在变,但有三样东西永不改变:愿景目标不变,我们的目标是做80年的企业,成为全球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我们的使命不变: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的价值观不变: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和使命,我们的策略要不断变化,去年和前年,我们的策略是利用国际资本,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利用国际资本,培养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因为国际电子商务比国内成熟。今年我们是“B2C”—— Back to China,在中国市场进行拓展。
——马云在2001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数字化中国”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从1998年到2008年,多变的马云一直坚持不变的是什么?马云提到了自己做企业的“三大不变”,分别是愿景目标、价值观、使命。当然,马云后来对其目标作出了调整,早期是要做80年的企业,后来调整为要做102年的企业。马云对此作了解释,从成立之初的20世纪最后一年1999年,一直发展到22世纪的第一年2100年,阿里巴巴要成为一个横跨3个世纪的全球性传奇企业,并以持久稳定的发展保障客户利益的最大化。
马云最多变的是应对市场的策略。比如,1999年,马云的策略是拓展海外市场;2000年,马云谈到中国互联网业的过去、未来,他认为,现在最关键是赢利问题;2001年,马云则强调起中国概念,他甚至发明了一个名词“B2C”—— Back to China。
行动指南
确定以及肯定一下你的10年、50年都不变的东西——愿景、使命、价值观。


1月16日 永远相信自己
我们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很多人评论我们这不行那不行。不管别人相不相信,我们自己相信自己。我们在做任何产品的时候只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这个产品有没有价值?第二,客户愿不愿意为这个价值付钱?第三,他愿意付多少钱?我们有许多免费的服务,但免费并不意味着不好,我们打败许多竞争对手的秘诀就在于我们免费的服务比他们收费的还要好。我们受到很多批评,但仍然坚持我们所做的东西,只要我们的业界——不是IT界,这些传统企业觉得好,就行。我们不关心媒体怎么看我们,也不关心互联网评论家怎么看我们,我们也不关心投资者怎么看我们,我们只关心我们的用户、商人怎么看我们。电子商务应该由商人来评价,商人说你好,你就好,商人说你不好,就要关门。
所以在那么多模式出来的时候,我们告诉自己,面前有十几只兔子,就盯着一只兔子不放,它逃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直到把它抓到为止。几个礼拜以前我跟孙正义见面,我跟他说:“一年前我们是这个目标,现在还是这个目标,只不过我们离目标比一年前近了。”我发现很多网络公司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流行什么做什么,说明从第一天起,它并不相信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马云在2001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数字化中国”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和阿里巴巴,没戏?”
这是2000年发表在《证券时报》上的一篇评论文章的题目,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一,B2B没戏,大企业的B2B是自己的B2B,外人别想赚钱。事实是最好的证明,亚马逊想在网上卖索尼,人家就是不给他,他就没辙;二,中小企业的B2B需要平台吗?平台有不可替代性吗?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成本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许多成功的企业没上网,他们一样活得很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别再一相情愿地说不上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种声音,也是当时市场上不少质疑者的想法。马云的回答是:永远相信自己。但是,马云不是盲目的相信,他在做两个基本功:一是仔细倾听顾客的心声,二是保持绝对的专注,“就盯着一只兔子不放”。
行动指南
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这个产品有没有价值?第二,客户愿不愿意为这个价值付钱?第三,他愿意付多少钱?如果答案是清晰而明确的,那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1月17日s
2001年是阿里巴巴超速发展的一年。到年末,员工已超过400人,而前年同期只有260~280人。今年我们还将录用150名新员工。
三年半前,公司筹建时,我们就曾预测到“会员数不到100万,是不可能赚钱的”。终于在2001年12月27日突破了100万会员大关,与此同时,正如预计的那样,我们实现了赢利。
今年会员量继续高速增长。今年4月10日,会员总数超过了110万,我们充满信心地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
在过去的三年中,真正相信我们的人并不多,因为我们在做的是一份其他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但是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我们知道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创建以亚洲为中心的中小企业的网上基地。结果,我们成功了,我们成了中国真正的服务于商人和企业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最大的商务信息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成为存活下来的不多的网络公司之一,也成为网上国际贸易的领导者。
——马云2002年接受《日经》杂志采访
背景分析
2000年底,阿里巴巴会员数以每日增长一两千的速度发展,每天可收到3 500条商品供求信息,700余种商品信息按类别和国别分类。到2001年底,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达到100万人,成为全球第一个达到此数字的B2B网站,在阿里巴巴的历史上,这也是一个关键时刻。
这就是马云之“狂”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大多数人的狂是建立在妄想的基础上,而马云的狂则能很好地落地。第一个100万为马云提供了继续狂下去的理由,因此,马云敢在国外对台下的老外口出狂言:“现在,商人们打开电脑,看到的界面是Windows,将来,他们看到的会是阿里巴巴!他们需要的一切服务,阿里巴巴都将提供。阿里巴巴将是贸易的同义词!”
行动指南
你能否找到你的第一个100万,从而把你的梦想真正落到坚实的地面。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18日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我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里面听到某位中国的知名企业家讲了一句话,他说:我这个企业很难管理,哪怕通用电气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在我这里管理,最多只能待三天。
我觉得很不以为然:第一,杰克?韦尔奇不会只待三天;第二他来了一定会改变你的企业。
可怕的不是距离,而是不知道有距离。我在网站上也讲过这句话,我讲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浙江省散打队的教练,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武当山下面有一个小伙子非常厉害,他把所有的人都打败了。他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于是就跑到了北京,找到北京散打集训队教练说:“我要跟你的队员打一场。”教练说:“你不要打。”教练越不让他打他越要打。最后只好让他打,可是这个小伙子5分钟不到就被打了下来。教练跟他说:“小伙子你每天练两个小时,把每天练半个小时的人打败了。我这些队员每天练10个小时,你怎么可能跟他们打?而且我们的队员还没有真打。”所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所说的“可怕的不是距离,而是不知道有距离”,那是因为马云犯过“距离判断失误”的错误,2000年,阿里巴巴把摊子铺到了美国硅谷、韩国,并在伦敦、香港快速拓展业务。更为严峻的是,马云将阿里巴巴的英文网站放到美国硅谷,建站后才发现犯了大错:硅谷全是技术人才,网上交易需要的贸易人才要从纽约、旧金山空降来硅谷上班,成本非常高。后来,马云作出果断决定,宣布全球大裁员。
这段创业经历应该对马云影响颇大,他这才发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感慨,这也是一种自我提醒,事实上,不少创业企业的失败大都是在被胜利冲昏头脑时,或者钱多得花不完之时。
行动指南
有一种情况最危险,那就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1月19日 企业家的三个特质
做任何企业,其实都要具备三个特质。这是我跟金庸谈《笑傲江湖》的时候,我们探讨出来的一些观点。何为笑,何为傲?什么人能笑,什么人能傲?你做企业家你想笑,你想笑得透彻,有眼光、有胸怀的人才能笑得爽朗透彻。你想傲,你一定要有实力,人家一个巴掌过来,你滚出五米之外,再傲也没有用。所以要想笑傲江湖,要做到眼光犀利、胸怀开阔。我认为眼光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看,多跟高手交流,你才会觉得距离蛮远的,这样你眼光就会打开。很多企业家是这样,我是某某城市排行第一的,你到外面看一下,差得很远。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有眼光、有胸怀、有实力,这是马云认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三个特质。“有眼光”是指你的愿景,是否有一个对的战略;“有胸怀”是指价值观,是否能包容下优秀的人才;“有实力”则是执行力,能否把一个虚的理想变为现实。
回到2002年,当时,三大门户网站纷纷宣告赢利,但迎来的却是国外投资者和评论界的批评。新浪和搜狐靠的是短信业务,而网易靠的是网游,这与投资者最初心目中的门户网站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马云则仍坚持原来的目标和路径不动摇,据说,阿里巴巴的股东孙正义当年听完马云的陈述后说:“马云,你是唯一一个三年前对我说什么,现在还是对我说什么的人。”
行动指南
放长眼光,开阔胸怀,强化你的执行力。


1月20日 无招胜有招
我没有理念,不懂技术,我没有计划,没有钱,这可能是我能活下来的最好的理由。我推荐员工去哈佛商学院学习,我也不希望他们能记住什么理念,如果记住了,那么他们得忘掉,从国内的实际经验出发,再来做。
兵荒马乱的时候,毛泽东没有理论,没有计划,他只是走到哪里算哪里,他能够无招胜有招,他知道别人最强的地方,就是他最弱的地方。我们比别人弱,我们每天都在求生存,我们的求生欲望更强,胜出的机会也多些。跟那些公司竞争的时候,我们每花一分钱,都三思而后行。阿里巴巴最穷的时候,打车我们不打桑塔那,只打夏利,我们能每公里省两元钱,因为知道钱太重要了。另外,钱是风险投资者给的,我必须为他们负责,自己的钱想如何花就怎么花,别人的钱就得仔细考虑。
——马云2002年接受刘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马云的“无招胜有招”也是一种独特的理念,比如,马云就认为,最好的高科技就是傻瓜。马云一再强调,阿里巴巴是商业公司,互联网是工具,阿里巴巴不是互联网公司,如果发现比互联网更好的工具,那么他可能不用互联网,互联网是解决市场的一个手段,它不是目的。
行动指南
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也能无招胜有招。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21日 拼命奋斗的动力是什么?
奋斗的动力是什么?不是财富。我是商业公司,对钱很喜欢,但我用不了,我不攒钱,我没有多少钱。从大的方面说,我真的就想做一家大的世界级公司,我看到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于是我就想做一家。
如果我早生10年,或是晚生10年,那么我都不会有互联网这个机会,是时代给我这个机会。在制造业时代,在电子工业时代,中国或多或少都错过了一些机会,而信息时代中国人有机会,我们刚巧碰到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做,不管别人如何说,我都要做下去。我觉得中国可以有进入500强的企业,我们学得快,在这个过程中,勇者胜,智者胜。
从小的方面说,既然出来了,那么就得做下去。89元的工资我也拿过,再过10年,可能我连平均生活水平都达不到。我不喜欢玩儿,有人为了权力,有人为了钱,但我没有这种心态。说实话,为自己,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产业,一个伟大的将军,不是体现在冲锋陷阵的时候,而是体现在撤退的时候。网络不行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做企业,2000年以前,我没有做企业的感觉,而现在我觉得自己是在做企业,而不是做生意。
——马云2002年接受刘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2000年可能是马云心理状态的一个转折点,他说,2000年以前,只有做生意的感觉,2000年以后,找到了做企业的感觉。这其中的变化,就源自于驱动他前进的动力不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2002年的时候,马云的心理状态又有了新的变化,他开始体会到大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制造时代、电子工业时代,中国没有抓住机会,而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时代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行动指南
希望越大,责任就越大,动力也越大。小虾米一定要有个鲨鱼梦。


1月22日 骗子、疯子、傻子
被看做骗子的时候也是有的——我们刚好可能是中国最早做互联网的,1995年中国还没有联通互联网时,我们已经开始成立一家公司做了。人家觉得你在讲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而且我自己学的不是计算机,我对电脑几乎是不懂的,所以一个不懂电脑的人告诉别人,有着这么一个神秘的网络,大家听晕了,我也说疯了。最后有些人认为我是个骗子。我记得第一次上中央电视台是1995年,有个编导跟一个记者说,这个人看上去就不像是一个好人!
那时候我在拼命地推广互联网,在最疯狂的时候大家开始“烧钱”。别人一定会认为:做电子商务的人只会烧钱,不会干事,所以那时候被当做疯子。
现在是傻子——这两年你看我们非常执著,我们在做这个公司的时候,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我永远只在乎我的客户怎么看,只在乎我的员工怎么看,其他人讲的我都不听。所以人家说你这个人特傻,人家都转型了,你为什么不转型!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2003年左右,对马云的形容又有了一个新词汇——三子登科,这源于马云的自我形容:8年前开始做这个商务网站的时候,别人那会儿说你是骗子;5年前拼命烧钱的时候,是疯子;现在如果还在做这个电子商务网,那是傻子。
这似乎正好是马云创业历程的三部曲,骗子—疯子—傻子,看起来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角色,但是,贯穿下来,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马云的目标:让商人通过阿里巴巴做生意。正如王石回答“为什么要登山”一样,他说:“因为山在那儿。”
行动指南
创业路上有否当过骗子——被人误解,当过疯子——狂热的激情,当过傻子——执著,最关键的是,你的目标是否清晰。
书包网 www.61k.com

1月23日 梦想必须是奇特的
每一个商人,都要有一个奇特的梦想,要有一个自己坚信的梦想。一个好的演讲者与一个差的演讲者的区别是什么?差的演讲者讲的东西可能都是对的,但是他自己并不确信。一个好的演讲者也许讲得不对,但是他像疯子似的认为自己是对的。
好的商人不在于他的梦多么伟大,但是他的梦必须是独特的,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第一天起都有一个奇特的梦想。很多年轻人问我如何创业的,我说创业就是一句话,你愿不愿意为你的理想和梦想牺牲你的生命,牺牲你所有的东西。所以,一个奇特的梦想非常重要。比尔?盖茨30年前说,我希望每个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电脑里的程序都是我的。这就是一个伟大的梦想。
我们今天有一个网商梦,希望开辟网上的“沃尔玛”,这是基于做了200万营业额。如果你一分钱没有做到,说我要做沃尔玛,我相信可能性不大。我做这个企业之前也是一点点来的……你在创业的第一天一定要有梦想,还要坚持这个梦想。
——马云在2004年网商大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是什么让阿里巴巴与众不同?马云的答案是:拥有一个奇特的梦想。2004年,一向天马行空的马云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今年电子商务最大的成果就是“网商”群体的诞生,电子商务正在让互联网走进“网商时代”。
行动指南
抛开现实不谈,先审视一下你的梦想:是否够奇特、与众不同?


1月24日 梦想照进现实
阿里巴巴是个中小企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企业家,但我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在公司里面也是一样的。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喝茶的时候想,自己当企业家不是一流的,当老师我是一流的。这5年我挺感动的,一个梦想到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天还有人问我,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吗?我认为阿里巴巴是一个中型企业甚至是小型企业。它还是个孩子,才5年。我们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但是我们发展得很快,全世界都有我们的会员。客户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在海外很多人并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中国的企业。很多人认为我们是美国的公司,是印度的公司。我们去土耳其演讲的时候,他们打出的横幅是欢迎阿里巴巴回家,然而阿里巴巴只是去探亲而已。到今天为止,大家都知道了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办的公司,但是阿里巴巴不是中国人的公司,它是属于阿里巴巴人的,我们要走向全世界,阿里巴巴是由阿里巴巴人创办的,我们有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全世界的人参与进来。
——马云2004年在成都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能否处理好“梦想”和“现实”的关系,这也是考验企业家成败的一个因素。有“梦想”而不“现实”的企业家,大多半途而废;很“现实”而缺乏“梦想”的人,只能是一个商人;只有不断把“梦想”变为现实的企业家才能成就伟大。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公司外部,马云很独特的一点在于,他擅长把一种狂妄的“梦想”变成一种“现实”。这是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力量。
行动指南
把梦想变为现实。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1月25日 领导者的决策就是“舍”和“得”
最容易作的决策一定是个臭决策,好决策往往在取舍之间,你都不知道是对还是错。领导者的决策就是“舍”和“得”,阿里巴巴犯过很多错误,但是在取舍方面却能看出决策好坏的分别。
1999年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做80年的企业,这个80年是如何定出来的?我是拍脑袋说出来的。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很多人在互联网企业上市8个月后,就跑掉了。后来,全中国人民都在讲互联网上市圈钱后就跑。所以,我们在公司提出,我们要做80年的企业,反正你们待多久我不担心,我肯定要办80年。直到今天我还在说我不上市,所以很多为了上市而来的人,就撤出去了。其实很多人关心说,阿里巴巴的业绩很好,为什么不上市?我提出80年的目标,让那些心浮气躁的人离开。
——马云2005年在东莞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的“舍”和“得”理念背后,是他颇为强调的“务实”精神。在他看来,做企业一定要务实,要收益必须要先投资,这个逻辑是不容置疑的。在“舍”方面,马云曾抵挡过很多诱惑,比如短信、游戏、房地产等。在“得”方面,比如毫不手软,巨资打造淘宝。推出淘宝,马云有着非常务实的理念,2003年的非典唤醒了人们网上购物的意识,调查显示,有超过68%的网民表示会在未来一年尝试进行网络购物,这完全能够支撑起大型电子商务网站。马云表示,阿里巴巴进入淘宝不是为了搅局,而是为了做大做好这个市场,因为市场靠一家是做不好的,以后会有更多类似于淘宝及易趣的网站进入C2C这个领域。
行动指南
你的好决策是如何作出的?是否在取舍之间有过痛苦的挣扎?


1月26日 今天只完成了50%的梦想
我们在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在东三省的时候,我很受感动。那里有一个工厂,他们说阿里巴巴带来很多订单,可以让企业更好地活过来。现在阿里巴巴提出了100万税收的目标,我可以跟大家汇报一下,今年我们有很多很多天的日税收超过了100万,我相信在后面我们会做得更好。但是我觉得钱不是一个公司的目标,钱是一个公司的结果,如果一个公司只是追求钱,这个公司不会成功。
比尔?盖茨希望通过软件去改变世界,他的梦想是说,30年以后,每一个家庭里面都有微软的电脑。今天阿里巴巴也一样,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处在“相聚在阿里巴巴”这个阶段。我远远还没有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今天阿里巴巴只完成了50%的事情。
——马云2005年与深圳网商交流时的话
背景分析
2005年,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马云感慨:“这一年我压力挺大。”“我前一段时间宣布了公司第二次处于危机状态”马云说,“因为别人都说你好的时候,问题一定来了”。
阿里巴巴第一次处于危机状态是2000年,互联网步入低谷之时。马云说,当时听说中国一个星期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就马上宣布公司处于高度危机中。“中国不可能一个礼拜有1000家互联网公司诞生,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一个礼拜就有1000家互联网公司倒闭”。
只完成了50%的梦想,这句话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继续保持奋斗精神,二是保持危机意识。
行动指南
即便是做的不错,你也要有一份清醒:只完成了梦想的50%。


1月27日 企业家很难说NO的
不要问自己能做什么,而要问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该不该做?这是每一个企业家要问的,我发现很多企业家很有钱,投资房地产什么都可以。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房地产商跟我谈,马云你现在有这么多钱,你应该搞房地产投资捞一把。
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一个国家要强大需要一个军队,资金放在那里,可以稳定军心,但是一旦你宣布进入这个领域,你必须获胜。一个企业也一样,任何进军的时候,你说我今天在这个里面最好,但是我打入这个领域一定要成为Number One。
——马云2005年在东莞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1年,全球互联网遭遇大寒流,马云飞赴日本向孙正义汇报公司情况,那些日子,孙正义投资的上百家互联网公司乱成了一团,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那天,前来汇报的各国CEO一个接一个地进去出来,轮到马云了,当他简短地讲完阿里巴巴的境况后,孙正义说:“今天前来汇报的CEO,所说的话都与我当年向他们投资时说的不一样了,只有你还在说当年说过的话。”
时间转眼又到了2002年底,互联网世界开始回暖。中国著名的网络公司如新浪、搜狐等相继实现赢利,而一些颇有市场前景的互联网项目也初露端倪,当时阿里巴巴的网商用户已经超过400万家,马云面临新的诱惑。马云通过一系列的进攻和放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行动指南
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难的不是进攻,而是学会说不。


1月28日 把广告打到美国去
去年我们的战略有一些调整,我们觉得整个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又开始热起来了,由于淘宝的加入,我们在国内做了很多的广告,去年我们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面有大量的广告。2002年以前,阿里巴巴在中国的广告预算为零,但是去年我们花了很多钱。
很多会员讲,阿里巴巴花了那么多钱是不是烧钱?我认为不是,我们是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市场,去年我们有不少钱投在中国的市场上,我们在中国投入广告以后,有很多企业向阿里巴巴学习。所以去年我们决定干脆到国外去,我们在美国的CNBC包了大量的广告。
大家觉得这个时候做广告可能是最贵的,但因为我们是第一个这样在美国本土做广告的中国公司,所以我们谈业务的时候价格就很便宜。我们跟他们讲,我们代表中国市场,如果我们做得好,很多企业会进来。其实我们是以很便宜的价格,在美国和欧洲进行宣传。去年开始,我们的重要战略是进行海外推广,今年我们参展的次数几乎是去年的三倍,所有的展览都有阿里巴巴的展位在那里。我本人这一年也跑了很多地方,这是我们去年的战略,包括今年和明年,我们依旧会在国外进行大量的宣传。
——马云2005年在上海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4年,“阿里巴巴逾亿元在美打电视广告”的新闻开始在国内出现,也许阿里巴巴实际没花那么多钱,但声势很足。其目的一方面显示了阿里巴巴在全球固有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注册会员加盟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公司负责海外拓展业务的副总裁Porter表示,此前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在国外主流媒体上对中国企业进行广告宣传,引来了大批海外客户,并与国际贸易联合会、新加坡华商总会、意大利外贸组织、麦肯锡、普华永道等各种组织展开深度合作,在华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将近200家与阿里巴巴公司达成合作关系,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国际著名采购商的一个重要采购平台。
行动指南
在创业征战中,要树立一个远大的雄伟目标,并用超常规的方式到达。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1月29日 放弃和永不放弃
第一,想清楚梦想后,要确定该做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还要懂得舍弃,每个人都要舍得,关键的时候,需要后退一步。
第二,今天要向李嘉诚学习,他是永远将钱放在桌子上,跟别人分享。在关键时刻,作舍得的决定是很重要的,平时谁都敢说,但关键时刻谁敢于去做?往往公司遇到重大的困难时就是该做些什么的时候。
很多企业如果两年内还未打开市场,就会后悔以前的决定。阿里巴巴有今天,很重要的一点是9年以来,我们只做电子商务,没有进入过其他的领域,如果说当初是为了活命,或者是为了早点上市,或者是为了套现,完全可以进入到短信或者是网游市场。但“起大早赶晚集”是很危险的,所以9年中,我自己跟自己讲,反正已经是9年了,不在乎再熬90年了,有这样的心态,才有可能前进。
永不放弃谁都会说,真的撞头后是否会放弃?我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是很深刻的,创业的人也是这样,人要成功,就要永不放弃。大家都认为中国是不可能搞电子商务的,没有诚信体系,没有银行支付体系,没有网络的建设,宽带这么慢,大家都认为中国人要讲关系和喝酒才能做得成生意,怎么可能在网络上做起来,所有人都这么讲,但我坚信一定会实现网络上的交易。中国的电子商务缺少了诚信体系、市场体系、支付体系、搜索和软件,没有这些怎么办?那就将它一步步建设起来,创业者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准备好了再去创业,那成功的人就不会是你了。
——马云2008年在深圳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看上去很矛盾,一方面他强调“拥抱变化”,另一方面又非常强调“永不放弃”。但是,最关键的是,马云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要“永不放弃”;有时候,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永不放弃。永不放弃已经成为马云的一个标签。马云在收购雅虎中国时,曾经说“经济条件、经济利益、办公条件我们都可以讨价还价,但有些是不能讨价还价的,那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和价值观,我们的企业是一个由使命感驱动着的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创办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102年的公司”。
行动指南
学会“拥抱变化”,学会“永不放弃”。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1月30日 我不会有第八家公司
做生意还要讲究风水。你觉得好就是好,你觉得好就会越来越好,所以我们7家公司的布局:第一是B2B,第二是淘宝网,第三是支付宝,第四是雅虎中国,第五是口碑网,第六是阿里妈妈。我们不会有第八家公司,除非他们把我给开除了。我们到目前为止经营状态还是不错的,淘宝网今年是第五年,第一年我们做了8个亿,今年我们要突破1 000亿。
我们希望在10年内能超过沃尔玛成为全球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在中国2006年全年的销售总额是7?6万亿,淘宝要做到非常困难。
我们发现,沃尔玛在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制造了很多种形态,在20世纪他们是为制造业做定制,但现在出现了互联网和淘宝以后,我们将逐步实现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产品。
人类已经开始走向个性化,而加速的电子商务使制造业定制走向为消费者定制,所以淘宝会为人类社会作很大的贡献。
——马云2008年在北京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7”真正会成为马云的风水数字?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一个小虾米的鲨鱼梦一步步地接近,如何保证自己仍然保持创业期的活力。这种创业的“风水”,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气场”。在马云身上,这种创业气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保持一种奇特的战略思维;一是聚焦的理念。
行动指南
你的创业气场够强大吗?一要奇特,二要聚焦。


1月31日 傻走了9年
一个企业没有竞争对手是很痛苦的,我以前说过这句话,大多人说我很狂妄。我们这两年走得不错的原因是坚信电子商务会帮助中小型企业,改变社会。我们真的是傻走了9年,原先很多人跟着我们,后来很多人都开始不干了。
我记得前段时间我在深圳跟一个客户交流,他说他们面临这么大的竞争没法生存,光做手机的企业就有几千家。我就问自己,中国有那么多人才吗?一定没有。一个月会成立1 000家公司?一个月会倒闭1 000家公司?所谓品牌就是别人都死了,你还活着。
我发现阿里巴巴走到现在为止,没有竞争对手,我们必须培养良好的生态链竞争体系,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有一点想告诉大家,阿里巴巴至今为止没有改变过第一天的梦想——帮助全世界的中小型企业发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希望阿里巴巴坚定不移地抓中小型企业,这是我们的使命,这不会改变。
我们要围绕三个阶段——生存、成长、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生存就是找到买家、卖家;成长是培训、软件;发展是融资。
——马云2008年在北京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7年11月6号,阿里巴巴上市,马云说过一段话:“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特别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上市,11月6号的那天开始我突然变成英雄了,11月5号还有人说我的模式不行,11月6号上市以后股价一涨,人们都说这个公司有前途,可我还是我。”的确,很多人看到创业公司IPO时的辉煌,却没有看到创业艰难期那种“傻走”的悲伤。
行动指南
伟大是熬出来的,培养一种“傻走”的坚持精神。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2月1日 说服农民上网卖兔子
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也不错,现在阿里巴巴中文网站的会员有36万,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给大家讲个故事,这是两个月前,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带着参加浙江省两会的代表来感谢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考察时讲的故事。有一阵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网站上有三四百个农民上来发布信息,卖大蒜的、鸭子的、兔子的,什么都有,而且信息发布得很简单“我卖兔子”,成群结队的过来,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们的市委书记来过以后才知道原因。
衢州是浙江比较偏远的地方,当地政府知道要把他们的产品卖到外面去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网络,所以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一个调查:他们找了全世界40个商业网站进行测试,发布同样的信息出去,经过一个半月测试,75%的反馈是从阿里巴巴来的。于是他们就跟农民讲,用阿里巴巴。有些农民不相信,刚好衢州建高速公路到一个村,村口有两棵大树,要么砍掉,要么搬走,农民就说如果你能用网络把这两棵树弄走,我们就用。办公室的人回去后,真的在阿里巴巴发了一条信息,两个礼拜以后,金华有人把树买走了。树一买走,农民就相信了,这个东西真管用,就一哄而上,有一个公司为400户农民卖出了价值1 200万人民币的兔皮。
——马云在2001年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领导者必须学会领导他人、发表演说、说服别人,学会与人谈判,学会启发、激励、促进员工成长,以及在困难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马云就是这样一个高明的“蛊惑者”,在阿里巴巴的早期,如何说服更多商人上网是一个难题,马云的很多“蛊惑之词”,就是鼓动商人上网、做电子商务。其中,农民商人可能是其中最难说服的客户,所以,马云早期的很多案例都是讲农民商人,讲阿里巴巴如何鼓动农民商人“上网卖兔子”,有很强的说服力。
行动指南
搞定你最难搞定的客户,这会让你在商业的进程中迈出很大一步。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月2日 为什么感谢全球化
几个月前到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我感觉好像进了监狱。很多人*示威,抗议经济全球化。后来我在《华尔街日报》写了篇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个好事情,以前做坏了,以前只有大公司才做得到。大公司有钱、有技术、有能力在世界各地设厂,搞办事处。而今天互联网是给中小型企业提供机会。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把产品打到世界各地。所以现在许多企业不在国外设立办事处,而在阿里巴巴建立网站来找它的买家和卖家。网络使中小型企业迅速走向全球。
——马云在2001年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达沃斯是马云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2001年,马云初次到达沃斯的路上还是满腹抱怨,想着以后再也不去了,但是,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被迷住了,接连去了6次。“达沃斯是一个说狂话、空话的地方,总是能够给我方向感。”马云第一次去达沃斯,甚至看到了碉堡、沙袋和机枪。“大厅里的企业家在台上谈希望全球化为人类作出贡献,门外*的人则对这些企业家破口大骂。”在这种“反全球化”的浪潮中,马云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遗余力地拥抱全球化。
行动指南
在反对声中坚持自己的目标与使命,才是真正的考验。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月3日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1999年3月,我去新加坡出席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发现85%的演讲者是美国人,85%的听众是美国人,举的例子全是美国的。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就站起来说,我也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但我觉得“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中国是中国”。当时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找出一个中国和亚洲特色的东西。
首先,我发现亚洲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大家都想自己做老板。第二,互联网的特色是个性化,而不是集团化。网络的用户是以个人为中心,而不像EDIEDI,即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编者注。时代那样以企业为中心。
我另外一个发现是,大家在游长城时总喜欢在城墙上写上“××到此一游”,这表明BBS是亚洲喜欢的东西。我还有一个观点是互联网时代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所以我觉得要做一个信息精,做一个亚洲任何企业都会用的东西,为中小企业服务。美国的模式是以大企业为主,它们的工作是把自己的供应商搬到自己的网站上来,它们一套软件要100万美元。中国没有多少企业买得起100万美元一套的软件,即使买得起,也不一定用得好,中国企业的流程不一样。中国特色的B2B就是Business people to Business people。
——马云在2001年第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回答会员提问
背景分析
阿里巴巴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但是,这种“中国特色”也被深深质疑,马云则不断为这种“中国特色”正名。有一次,他则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话为自己证明:当前世界互联网的5个典型企业,跨媒体多平台以AOL为典型,B2C以亚马逊为典型,C2C以eBay为典型,门户以雅虎为典型,B2B今天以阿里巴巴为典型。亚洲人走出了一个为亚洲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典型,并为世界IT界所认同。
行动指南
一定要找出你最鲜明的特色,并向所有人解释这种特色。


2月4日 网络比现实更难骗?
到目前为止,被骗的投诉只有三起,其中只有一起可能和网络有关系,是一个学生想做点小生意卖IP卡,跟人通了几封信,就把一万块钱汇到对方账户。还有两起,一起是人也见了,饭也吃了,还是被骗,这和网络没什么关系。其实网络比现实社会更难行骗,因为商人很小心,人没见过,底细不知道是不会做生意的,所以大家只需要留个心眼。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我们的收费会员推出后,我们将给每一位付费会员建立一套网上资信体系。信用是阿里巴巴目前的头等大事。中小企业现在没有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会关门。我们将建立阿里巴巴信用制度,和许多第三方公司合作,这是一个收费的服务。
——马云在2001年第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回答会员提问
背景分析
对马云而言,早期受到商人们的最大质疑就是:网上被骗怎么办?马云对这一难题的回答显然经过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给出了一个数据,他说,被骗的投诉只有三起,这个数字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但是体现了马云的沟通逻辑。其次他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行动指南
对一个创业公司而言,如何面对客户的诚信质疑,是一个战略问题,要有沟通技巧,更要有解决方案。


2月5日 如何成为哈佛案例
这两年客户越来越多,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市场推广费用是“0”,很多人说我们的品牌在海外越做越大,这次我们去台湾,当地的反响也很强烈。哈佛商学院今年把我们作为案例,我感觉他们是把我们当一个奇迹在看,他们觉得这家中国公司有点儿奇怪,一年内在海外的影响这么大。
其实我们不是奇迹,我们付出的代价和努力与其他企业一样,从1995年到1999年我们经过了5年的痛苦积累,我相信明年阿里巴巴会更好。对于那些失败的教训,不光是我们犯的错误,中国所有网络犯的错误我们都会存起来,我们知道这些错误后就会尽量少犯,今年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形势下哈佛把我们作为案例学习,主要是由于会员对我们的支持,社会对我们的支持。
——马云2001年在诚信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在马云的“蛊惑”策略中,他经常用一个著名品牌来推动阿里巴巴品牌,比如,早期《福布斯》报道阿里巴巴,哈佛把阿里巴巴选为案例,都成为重要的品牌助推器。这让人想起另一个创业家61阅读最好的txt下载网

3月10日 为何发动“整风运动”
是什么让阿里巴巴活了下来?是什么让阿里巴巴走到现在?我们把做的第一件大事比做毛泽东经过长征,来到了延安。接着首先要做延安整风运动,第二是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是南泥湾开荒。
整风是因为变化,我们整风是因为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对互联网的看法都不一样,对阿里巴巴的看法也不一样。如果有50个傻瓜为你工作,可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困难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聪明,当时在美国有很多的知名企业管理者到阿里巴巴做副总裁,各有己见,50个人方向不一致肯定是不行的。那时候简直像动物园一样,有些人特别能说,有些人不爱讲话。所以我们觉得整风运动最重要的是确定阿里巴巴的共同目标,确定我们的价值观。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2年8月,美国《Business 2?0》形容IT业将“撑的撑死,饿的饿死”,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此写道:无数的IT企业员工在今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一个接一个地拿到了“粉色传票”——下岗的命令。在互联网最艰难的时候,阿里巴巴也收缩海外战线,回到中国,把总部从上海撤回了杭州,实实在在地做事。
外部的寒潮、低谷,可以通过裁员、搬家来解决,员工内心的寒潮、低谷,如何解决?这就是马云“整风运动”的原点,统一员工价值观。
行动指南
外部的混乱与不确定性并不可怕,关键的是企业内部是否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月11日 员工是最好的财富
现在,我们的干部也成熟了起来。员工数量扩大到了500名。现在互联网是在裁员发展,我们却在扩大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年的发展中赚一块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整年投资800万美元,我们要赚800万零1元。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确运转良好,员工从前年100多名,到去年200多名,到今年500多名,我们还要不断地招。
有人说为什么阿里巴巴还要招员工?我们认为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大的财富。今天银行利息是2个百分点,如果把这个钱投在员工身上,让他们得到培训,那么员工创造的财富远远不止2个百分点。我们去年在广告上没有花钱,但在培训上花了几百万。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2年,马云的目标是赚一块钱,把大部分投资放在员工身上。这一年,还有一个“一块钱”的CEO,这就是思科的CEO钱伯斯,其2002年的年薪只有1美元。他要求把自己的底薪降至这个数字,原因是在高科技低迷时期该公司一直在削减费用并且解雇了数千名员工。一个是美国的互联网先生,一个是中国的互联网先生,都是“一块钱”的目标,多年以后,我们再看这样一个历史的巧合,会觉得非常有意思,真正伟大的CEO都会把创造价值放在首位。
行动指南
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大的财富。
书包网 www.61k.com

3月12日 不用精英团队
今天的阿里巴巴,我们不希望用精英团队。如果全是精英们在一起肯定做不好事情。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不平凡的事。这就是团队精神。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到底是找明星团队,还是找平凡团队?在《赢在中国》的节目中,马云曾做过一个精彩的点评: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跟你一起创业,在创业时期要寻找这些梦之队:没有成功、渴望成功,平凡、团结,有共同理想的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请进一些优秀的人才,对投资、对整个未来市场开拓才有好的结果,尤其那些35~40岁,已经成功过的人,他已经有钱了,他成功过,一起创业非常艰难。
行动指南
创业团队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


3月13日 中等偏上
读书时我从来就没进过前三名,也没滑过15名以下。总是在这个区域里。
我现在也特别喜欢那种中等偏上的毕业生。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前三名,往往特别能读书,未必能做事,他出了社会以后,还是想做前三名,那很难。特别差的也不行。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中等偏上”肯定是马云内心深处的一个衡量标准,也是他挑选团队成员的参考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做事”的标准,“中等偏上”的人,有智商,也有做事的实干精神。而“前三名”的人,是读书高手,不一定是做事高手。特别差的学生,则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马云以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寻找“最合适的人”,这是一种个人感悟,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行动指南
读书好的人,未必能做事。“中等偏上”的人,有智商,也有做事的实干精神。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3月14日 学会投资在脑袋和眼光上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个CEO是靠培训的。CEO都是通过坐在一起聊天,参加各种论坛来学习的。作为一个领导,眼光、胸怀的锻炼十分重要,要多跑多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没有走出县城,就不知道纽约有多大,我去了之后回来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飞那么长时间还没飞到尽头。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说,人要学会投资在自己的脑袋和眼光上面,你每天去的地方都是萧山、余杭,你怎么跟那些大客户讲?你投资点钱到日本东京去看看,到纽约去看看,到全世界看看,回来之后你的眼光就不一样。人要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资,这样才能把机会和财富带给客户。
——马云在2007年第四届网商大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有一次,马云在接受一家香港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自己:“我记得是《时代》杂志首次把我说成疯子的,批评我想法不切实际。我当然不觉得自己疯狂(crazy),只是与众不同(think different)。你看,我没有信口雌黄,我已把所有被喻为“疯狂”的想法做到了,were here!”这是马云对创业CEO的理念——必须与众不同,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眼光和胸怀的锻炼。看一看马云的CEO修炼之道,从一个英语教师到一个顶尖级的CEO,马云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舍得投资在自己的脑袋和眼光上。
行动指南
人要舍得给自己的脑袋和眼光投资,这样才能把机会和财富带给客户。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月15日 做唐僧有学问
从第一天起我就不想控股。一个CEO,一个公司的头儿绝对不能用自己的股份来控制这家企业,而是应该用智慧、胸怀、眼光来管理领导这家企业。如果所有的人是因为你控股而跟着你,这没有意义。所以我在这公司的建设过程中,不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机构、任何一个投资者来控制这个公司,大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在2007年《中国企业家》举办的“25位最有影响力的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柳传志是马云的颁奖嘉宾,当主持人问柳传志对马云的看法时,柳传志说马云有4件事让他觉得了不得:“第一个是对于阿里巴巴业务的战略布局;第二个是他这个网络服务企业对于文化的深刻重视;第三是他的谈吐;第四就是这次阿里巴巴上市以后,我在报纸上看到他把那么多的股份留给了他的同伴分享,自己只得了5%。这个胸襟,这个志向,我都觉得了不得。虽然他比我年轻得多,但是我真诚地向他学习,很值得尊敬。”马云能得到柳传志的尊敬,并作为学习对象,关键就在于马云在个人控股上的大方和胸襟。
行动指南
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应该用智慧、胸怀、眼光来管理和领导自己的企业,而不是用股份去控制它。


3月16日 控制团队的学问
我永远相信一点就是不要让别人为你干活,而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去干活,我第一天说要做80年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我们的理想是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而把创造价值作为第一目标。这些东西我的股东和董事还有我的员工都必须认同,大家为这个目标去工作,我也是为这个目标去工作。
作为一个CEO,我不希望我手下的同事是奴隶,因为我控制了51%以上的股份,所以你们都得听我的,没有意义。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相对于大多数人在团队管理上的“山头主义”,马云采取的是另一种做法,为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工作。关于团队精神,阿里巴巴的阐述是: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乐于分享经验和知识,与团队共同成长。有团队主人翁意识,为团队建设添砖加瓦。在工作中主动相互配合,拾遗补缺。正面影响团队,使大家积极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行动指南
真正高效的团队管理,是让大家为一个共同的方向工作,而不是为老板工作。


3月17日 没人能挖走我的团队
我希望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很坦诚地把自己的思想说出去。同时要想真正领导他们还必须要有独到眼光,必须比人家看得远,胸怀比别人大。所以我花很多时间参加各种论坛,全世界跑,看硅谷的变化、看欧洲的变化、看日本的变化,看竞争者、看投资者、看自己的客户。看清楚以后,告诉他们:这是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你一定要比投资者更有说服力!投资者不可能跟我一样去拜访客户。然后我会拿出一张蓝图,我的同事也不可能拿出这张图来,所以我拿出这样的图时他们会觉得:好!我们就这么走!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从初建的时候就要有自己的使命感、价值观,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这些人呼吸与共,就算他们挖走我的团队,肯定也得把我一起挖去。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维持唐僧团队的核心是什么?是粮食吗?显然不是,唐僧团队走到哪里都可以化缘,而且还有不少大人物因为他们的目标而慷慨解囊,因为他们觉得唐僧团队想要实现的是一个伟大的目标。所以,维系团队的真正核心是价值观。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层这样描述公司的价值观:“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重要的是在于召唤,我们把这些价值观写成文字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工作的人。”
行动指南
创业公司,一开始就要有自己的使命感、价值观,只有具有了共同的目标和使命,才能保持团队永远紧密不可动摇。


3月18日 把工作当做自己的孩子
有人问我怎么把阿里巴巴的员工拉住,其实我不需要拉住员工,我希望阿里巴巴所有的员工在阿里巴巴都有一个“孩子”,网上开店,网上创业,一份事业、一份工作首先是你的孩子。父母再穷也不会卖孩子,不会怪孩子。
我们养过孩子的都知道,越养越开心,不会在养孩子时,脑子里想着这以后能给我赚多少钱,不赚钱把他卖了。如果你有养孩子的这种心态,生意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快乐。我从来没有把阿里巴巴作为赚钱的工具,你去问我们的员工,我脑子里缺的就是“钱”这个字,我喜欢钱,一个商人说不喜欢钱那是虚伪,为股东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为企业赚钱也是这样。但是如果你老想着钱,没有人愿意跟你交流,没有人愿意跟脑子里都是钱的人交流。你首先想这是一个很可爱的东西,我自己的事业,我的孩子大可以为事业创造价值,可以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最后它还产出很多的钱,这种快乐很好。如果第一天就想着从里面挤出钱,你永远不会好的。
——马云在2004年网商大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认为,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包括一份满意的薪水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包括在企业中能快乐地工作。事实上,马云曾不止一次地在公众讲话中强调,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就是阿里人,不快乐的工作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成为青年人创业、成长、发展的最佳平台,培养出“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四十罗汉,一百零八太保”,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
行动指南
要让自己的员工把事业和工作当做自己的孩子。


3月19日 团队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
作为CEO,对任何事情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洞察未来的市场是什么,CEO最困难的是要把灾难控制在摇篮之中。
——马云200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讲话
背景分析
一个团队的领导一定要有未雨绸缪的能力,特别是对一些漏洞和灾难的未雨绸缪。看看马云在2004年遇到的一个难题,10月份,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公司的诚信认证体系中,从来就没有与认证公司邓白氏有过合作,阿里巴巴欺骗了包括《福布斯》杂志在内的许多人。该消息还指出,拥有近160年历史的商业信息调查公司邓白氏公司D&B与阿里巴巴没有任何合作关系。没有邓白氏的合作,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将苍白不少。阿里巴巴迅速处理了这一危机,并表示,在几年的合作过程中,阿里巴巴公司发现,邓白氏在中小企业认证领域并不具备优势,不能满足阿里巴巴对中小企业资信认证的需求。
行动指南
CEO要有能力把灾难和漏洞控制在摇篮之中。([EXC])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马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 作者:金错刀 《马云管理日志》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马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页面。

四 : 李世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 作者:潘竞贤 张兴龙

李世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 作者:潘竞贤 张兴龙 《李世民管理日志》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李世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页面。
以国学智慧通透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作者:潘竞贤 张兴龙


一月 第一周(1)
星期一
存百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当国君的法则,必须先考虑百姓,让百姓生存下去,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己,那就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肚子是饱了,人却死了。
【笔记】
“君道第一”是《贞观政要》的首篇,全书的总纲。唐太宗在贞观初年(627)与大臣们谈论为君之道时,提出了“存百姓”的思想。隋炀帝残忍无道,导致民不聊生。李世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吸取隋亡的教训,确立了“存百姓”为治国安邦的思想。治理国家要“先存百姓”,现代企业的管理同样要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企业要靠员工来创造效益,管理者即使具有卓越的才华和超人的能力,也不可能一个人成就伟业。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华特·克莱斯勒曾说过:“不管多么伟大的企业,都必须仰赖员工各自贡献才能和力量,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果。”如果管理者以牺牲员工的利益来增加企业的效益,最终只会导致众叛亲离,甚至破产倒闭。始终坚守“存员工”的思想,会赢得员工的拥护、支持、信任、尊敬,整个团队众志成城,共创伟业。管理者不仅要在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体恤员工,更要在企业出现危机之时为员工考虑,绝不能为了保全组织而损害员工利益。
星期二
正身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如果想要天下安定,君主必须先端正自身行为。从没有身子端正而影子弯曲,上面治理得好而下面发生*的现象。
【笔记】
贞观初年(627),唐太宗跟左右近臣讨论治国的道理,指出“正其身”的重要性。要想下属心服口服,管理者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作出优秀的表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管理者自身的修养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让下属甘愿为其效力。裴矩曾侍奉过隋炀帝和唐太宗,《资治通鉴》中评价他“佞于隋而忠于唐”。这是因为君主不同,明君造就了忠臣。唐太宗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用极高的修养使自己成为天下的表率。据历史记载,一次,唐太宗担忧官吏受贿,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以试验他们是否受贿。有一个官员接受了贿赂,唐太宗要杀他。裴矩提出:“受贿当死,然而行贿也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则。”唐太宗高兴地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如果每个大臣都这样,何愁国家不治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想获得下属的信服,自身修养是至关重要的。能“正其身”的管理者浑身闪耀着一种人格魅力,会有形或无形、有意或无意地感染下属。如果领导不严于律己,却对员工要求严格,员工自然不愿服从。不能使员工信服,员工自然不会尽其所能,整个团队就会人心涣散,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影响团队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做到“正身”以感染员工,为员工树立榜样,让上进心强的员工主动地效仿学习,让落后的员工自惭形秽,发挥领导“正身”潜移默化的作用。
星期三
不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书包网 www.61k.com

一月 第一周(2)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我常常想到,伤害自己的往往不是身外之物,都是自身的贪婪欲求最终导致了祸患。如果一味沉迷于口腹之欲,声色犬马,自身的欲望越多,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不仅妨碍了国家政事,而且搅扰百姓生活。要是再说出一些不合道理的话,那么,就会民心涣散,怨声载道,最终众叛亲离。我每想到这些,就不敢有一点的骄纵懈怠。
【笔记】
“食色,性也”,无论是口腹之欲,还是美色之念,在中国古人看来,并非一概都如洪水猛兽般可怕。但是,当一个人对自身本*求达到极端,即贪婪成性、骄奢淫逸,那么,就已经不再是合理的欲求,而是对自身严重损害的祸患了。唐太宗亲眼目睹隋炀帝骄奢淫逸、国灭身死的下场,深知自己如果放纵骄奢,必将重蹈覆辙。由此,他总结出深刻的治国经验: 治国者当戒除骄奢淫逸。更可贵的是,唐太宗指出君王骄奢纵欲之过并非来自外因,而是完全因为自己的缘故,其看待纵欲的危害和原因的深刻性,确实令人赞赏。唐太宗告诫不纵逸,并不是要求帝王消除个人的正常欲望,而是提醒要以国家社稷安危为重,节制个人欲望,要以天下百姓生活来警示在位者慎言慎行。这些思想对于他开创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局面具有直接的影响。第一,领导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放纵欲望,骄奢淫逸的危害并不仅在于恶性消耗个人积累的所有财富,而且,将导致人性的扭曲,这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其危害就绝不是涉及个人私生活那么简单了。第二,不纵逸还包括在公司行政权力的使用上,领导切忌自以为掌握了“生杀大权”,肆意滥用手中的权力,因为这将直接导致整个公司团结朴实风气的瓦解。第三,不纵逸并非是故意“装穷”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在满足正常需求前提下,不要有过分的贪婪欲求。
星期四
兼听则明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所以,人君如果广泛听取并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可以无阻碍地上达,权贵重臣无法蒙上蔽下了。
【笔记】
一次,唐太宗询问魏徵明君和昏君的区别,魏徵提出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观点,受到唐太宗的高度赞赏。当时不仅魏徵直言纳谏,朝中很多大臣如王珪、虞世南、马周等也敢于直言,时刻提醒君王的言行。魏徵是一位耿介的忠臣。做官十七年间,对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智的劝谏,涉猎之广,谏奏之多,言语诚恳犀利,因而唐太宗把他比作一面镜子。臣子敢于犯颜直谏,唐太宗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是他善于听取并采纳各种意见,心胸宽广,兼容开明。接受逆耳的忠言需要勇气和宽容的心胸,唐太宗总是虚心接受谏言,而且不断采纳意见完善自己。二是鼓励臣子纳谏,广开言路。他不止一次提到希望臣子勇于直言,一再表明不会以冒犯尊严、违背旨意而对劝谏的大臣滥施杀戮。三是明辨是非忠奸。多方听取意见之后,他对各种答案进行整合分析,筛选出明智的见解,孰是孰非,谁忠谁奸,心中明了,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亲贤臣,远小人”,不被奸诈之人蒙蔽。唐太宗的“兼听纳下”创造了一种开明的政治环境,朝廷上下形成了一股谏诤的风气。“兼听纳下”,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人无完人,没有一个领导者可以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决策、想法都是正确的。领导者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虚心接受员工的建议,集思广益,不仅可以修正缺陷,还可以迸发思想的火花,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第一,广泛聆听每一个员工的意见,增加与员工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员工对企业的真实想法,以获取有益的信息。第二,鼓励员工积极提出建议,为员工搭建自由言论的广阔平台。第三,培养洞察力和敏锐的头脑,合理评估各种意见,采纳并实施好的建议、提案。
星期五
守道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能够做到善终的君王非常少,国家衰败倾覆相继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寻找君王们相继亡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遵行治国之道啊。
【笔记】
贞观十一年(637),魏徵向唐太宗上书进谏,畅谈古代帝王开国之时皆能驾驭英才,无不希望辛苦创建的伟业可以延续万年,但是,真正能够善终者却极为少见。魏徵以古喻今,告诫唐太宗应该吸取此前亡国之君的教训,要将治国守道贯穿始终。“守道”这段,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克终者鲜”。魏徵指出,历代帝王丧国并非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是无可救药的昏君,相反,他们能够开创天下,依靠的正是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谋略。但是,在打下江山之后,能够保持最初清醒头脑的就少见了。其继承者也往往如此,这样世代相传,败国亡国就是早晚的事情了。二是“败亡相继”。君王无不知道亡国之耻,但是,国灭身死的却并非孤立的个案,魏徵的劝诫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 亡国之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足见帝王对此应该保持更多的危机感。三是“失其道也”。这里的“道”,指的是古代帝王都要身体力行的治国之道。虽然不同的历史时代,道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帝王应该保持创立基业之时的英明,吸取前朝覆辙的教训,时时刻刻记着偏离帝王之道必将亡国的历史规律。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其实,对于现代管理者而言,开创公司固然不易,但是,当你带领自己的团队已经在市场上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的时候,并非意味着难事就此结束。相反,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让自己的行动固守经营之道,是团队究竟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第一,在公司有了良好的业绩之后,不要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要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开始。第二,管理者要意识到公司破产衰败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但是,并非不可避免。秘诀不仅在于公司的创立者本人能够善始善终,还要求继任者能够始终如一。第三,管理者不仅要了解商业经营之道,更要在实践中坚持。
书包网 www.61k.com

一月 第二周(1)
星期一
虞后患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隋炀帝难道就厌恶自己的天下长治久安,不想让社稷江山世代长久,故意要施行像夏桀一样的*,以此弄得隋朝灭亡吗?他只是因为依仗国家富强,认为就没有后患罢了。
【笔记】
唐太宗重提大臣劝诫他应该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意味深长: 一是隋朝灭亡与统治者丧失忧患意识直接相关。隋炀帝之所以大兴土木、肆意淫乐,正是他没有意识到国家终将因为他的行为而灭亡的危险。二是正如中国道家哲学所言的“祸福相倚”,国家的强大本来更利于统治者实现长治久安。但是,一旦统治者忘乎所以,有恃无恐;那么,这种财富的积累就已经转变为一种巨大的祸患了。三是唐太宗重提魏徵“居安思危”的谏言,不仅是对魏徵总结隋朝灭亡原因合理性的充分肯定,还是对自己应该时时保持忧患意识的一种提醒和自勉。事实上,翻阅唐朝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唐太宗虽然身为显赫的皇帝,但是,其居安思危的忧虑感、危机感与一般皇帝的安逸显赫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这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对于当下遭受金融危机横扫之后的商界而言,其警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政治忧虑。“后患之虞”来自于领导者自身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只有清醒地意识到市场竞争内在规律的领导,才可能真正从内心深处发现企业生存的危机。同时,“虞后患”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以“祸福相倚”的道家哲学理念来看待企业的前期成绩,不要仅仅想到这是领导和团队的荣耀,更应该想到它可能同时也是一种阻止继续前进的枷锁。
星期二
日慎一日若能鉴彼之所以亡,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焚鹿台之宝衣,毁阿房之广殿,惧危亡于峻宇,思安处于卑宫,则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如果能够借鉴隋朝之所以亡国的教训,思考我唐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的经验,一天比一天谨慎,虽然有功德而不自恃骄傲。焚毁殷纣王的鹿台、宝衣,拆毁秦始皇的阿房宫,居住在宏伟的宫殿之中而心有危亡之惧,居住在简陋的屋舍里却感到安全,这样就能与天地的神明在冥冥之中相通,实现无为而治,这才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啊。
【笔记】
唐太宗能居安思危已属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危机意识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由此形成“日慎一日”的危机感。“日慎一日”的危机意识主要有如下几个深刻的内涵: 一是“鉴彼之所以亡,念我之所以得”。为什要有危机意识?就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处于此消彼长、祸福相倚的阴阳转化之中。唐朝获得天下,正是建立在隋朝统治者放纵骄奢、毫无危机意识的基础上,这也意味着如果唐朝统治者丧失危机意识,终将重蹈隋朝覆辙。二是“惧危亡于峻宇,思安处于卑宫”。唐代以前的封建统治者,往往把殷纣王、秦二世的覆灭作为警示自己的反面教材,唐太宗对此当然不会忘记。通过魏徵的进谏,他更加认识到,安稳太平的形势往往潜伏着可怕的危机,而置身于陋室之中,恶劣的环境往往能够激发人的斗志,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心里也才会感到安稳。如此深邃的历史眼光,对于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开创,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无为而治,德之上也”。中国道家哲学大讲“无为而治”,“无为”其实并非真正地去除“人为”,而是让人在掌握了自然规律之后,通过人的本质力量进行控制和驾驭,由此获得天下大治的局面,这才是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第一,把企业生存的危机感积累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尤其是在公司获得巨大成绩面前,更应该慎重考虑此后发展规划。第二,“细节决定成败”。领导者日常生活中的谨慎行为,日积月累就是决定此后成败局势的细节。

一月 第二周(2)
星期三
积德义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我听说,想让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树根生长得坚固;想让河流流得远,一定要疏浚河的源头;思虑国家的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仁义。源头不深而希望它流得长远,树根不稳固而希望它生长得好,品德不深厚而希望国家安定,我虽然非常愚笨,但是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笔记】
魏徵对唐太宗进谏的“积德义”,其要义在于: 一是把德义的重要地位看作木之根、河之源,德义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再是只属于君子才具有的高尚修养行为,而是决定个体生命意义的根本。二是德义重在积累,木之根、河之源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广大,而在于补给树木之生命、河流之水量的不间断的、持久的积蓄能力,这正是小溪可以汇聚水流成为浩瀚江海的道理。三是治理国家之道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相通,一个君王的道德仁义就是国家这棵参天大树之根、国家这条河流之源,根稳、源浚则国家必然昌盛。领导要注重修炼品德仁义,这不仅仅是领导个人道德问题,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发展的根本,没有员工希望在无德的领导之下工作。领导还应该从公司生存的角度看待品德修养问题,不仅要求自己品德高尚,还要在任用选拔员工的时候,注意考察品德仁义。
星期四
竭诚待下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当初帝王们创业时做得好的确实很多,现在能坚持到底的很少。为什么?这是因为: 他们处在深重忧患中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部下和百姓;已经达到目的后,往往就变得使气任性、对人傲慢。
【笔记】
自古以来,“礼贤下士”一直被统治阶级作为网罗人才为其卖命的工具,“三顾茅庐”的典故,已经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收罗人才效仿的榜样。大唐帝国的建立,也得益于李渊、李世民父子俩手下拥有大批忠心耿耿的谋臣将士。但是,算得上贤能的人,往往又会沾染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个性,那么,如何能够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地臣服?最好的办法并非是荣华富贵的诱惑,而是君王们必须彻底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们,这是“竭诚待下”的第一层意义。“得人心者得天下”,大唐帝国如果是一个庞大的金字塔,则皇帝高居金字塔的最顶端,其下是谋臣将士,最底端的是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如此看来,仅仅得到人才还无法令这个帝国稳固,最根本的办法是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因此,唐太宗的“竭诚待下”的第二层含义是“民为贵”。尊重员工,而且这种尊重应该建立在内心真诚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形式主义。
星期五
十思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作为统治者,如果能够真正做到: 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想到大兴土木,就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生活安宁;想到君位高且危,就不忘谦虚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在百川之下;游玩打猎忘返之时,就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忧虑自己松懈懒惰之时,就想到自始至终都应保持谨慎;害怕自己耳目被奉承堵塞、遮蔽,就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摈弃奸佞之人;施加恩惠之时,就想到没有因为个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使用惩罚之时,就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
【笔记】
此为历史上著名的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之一,《旧唐书》曾赞扬魏徵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贞观十一年(637),魏徵任门下侍中(宰相之一),此是这一年所上四篇疏中的一篇。面对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唐太宗逐渐骄傲自满,在群臣面前公开炫耀自己“武胜于古”、“文胜于古”、“怀远胜古”,并改变了过去的勤俭作风,生活奢靡腐化,大肆修建豪华宫殿,而群臣则一味歌颂盛世。魏徵连续向太宗上疏,劝诫太宗慎思慎行,太宗阅后感激地说:“得公之谏,朕知过矣。”魏徵所谏十条,每一条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他告诫唐太宗在每个方面都要约束和克制自己。由于魏徵的坚持,太宗最终做出了妥协,不仅克制了自己的脾气与欲望,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求谏纳谏的一段最著名的佳话。在做出任何一个具体行为之时,首先应该考虑一下这个行为是出于满足自身的需要,还是有利于整个团队的发展。


一月 第三周(1)
星期一
择善从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选取贤能之人任用,择取好的意见遵从,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武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义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君王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哪里一定要劳神苦思,亲自去代理百官的职务和差使,使自己聪明的耳目劳苦呢?
【笔记】
选贤任能是大唐帝国对待人才的一条重要经验,唐太宗此举的深意在于: 一方面,人才被君王们聚集在身边仅仅是笼络人才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否则,贤能之人要么是装饰,要么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如果做到人尽其才,君王就可以把自己从诸多繁杂之事中解脱出来,实现无为而治,这才是古代帝王治国的最高境界。治国和治理企业在这一点上是类似的,现在诸多企业老板事必躬亲,固然勤奋有加,但是,效果并不见得好,唐太宗的择善从之可以提供直接的帮助。企业管理者往往在勤奋方面表现得令人钦佩,但是,勤奋并不代表包办一切。事无巨细、无一遗漏的领导管理方法,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严重束缚了手下各个部门负责人的手脚,不给他们留下展示才华的空间,还可能因为自己的包办,严重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损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能够选取贤能之人到适合的岗位展示自己的才华,不仅是领导解脱繁杂劳务的最好办法,而且是在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最重要途径。人尽其才,最重要的前提是在选才上把好关。只有真正做到“择善从之”,才有可能实现无为而治。否则,领导只能忙于为部属的错误不断地补漏洞。
星期二
人臣之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作为人臣,在朝堂之上应当想着如何为国尽忠,不在其位应该考虑修身补过;君王有美政应该顺势帮助,国君有过失应该匡正补救,去除其恶,这是君臣同心治理国家的办法啊。
【笔记】
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需要大臣的辅佐帮助。在他看来,作为一名臣子,如果是上朝议政,就应当积极为国家进献忠心,如果不在朝堂之上,那就应该好好考虑是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君王和臣子理想的一致。唐太宗的这番话指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只有上下团结一致,国家才有希望实现大治。在上层政治权力斗争极其复杂,甚至残酷的封建宫廷里,唐太宗的理想也许很难实现。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无疑应该积极倡导这样的政治局面,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有利于这个局面形成的各种环境。第一,调动员工们参与整个团队建设的主动性,实现领导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二,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建设、认真工作并不仅仅表现在工作时间,还表现在下班以后,甚至离开这个公司以后,心还能系在公司生存发展的命运上,能够让员工这样做的领导才算是真正优秀的领导。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一月 第三周(2)
星期三
居安思危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
——《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译文】
综观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之时,就会任用贤能、接受劝谏。而一旦到了环境安乐之时,就必定放纵懈怠,使劝谏的人战战兢兢,心怀恐惧,如此日月交替,直至国灭身亡。圣人之所以居安思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笔记】
“居安思危”是魏徵的一段精辟见解,魏徵回顾历史上无数帝王亡国身死的悲剧,总结经验教训,劝诫唐太宗应该在太平大治时期心怀忧惧之心,真正践行圣人居安思危之道。环境既可以成就一个帝王的事业,也可以导致亡国的悲剧。历史上的越王勾践正是在忧患危难之时,任用了大批贤能之士,卧薪尝胆,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吴王夫差也正是在击败勾践后的安乐环境中,放纵情欲,骄奢懈怠,最终被勾践所灭。历史兴亡交替的事实,证明了客观环境对于古代帝王的事业至关重要。魏徵以此劝诫帝王不仅应在逆境中崛起,还要在顺境中保持忧惧之心。优秀的管理者在顺境和逆境面前都应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在困境中,忧惧公司的生存危机,接受一切合理的建议,带领整个团队走出困境。在顺境之中,则要时刻保持谨慎心态。
星期四
空杯之心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
——《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我用武力平定四方,用过的弓很多,而竟仍然没有完全弄通其中的道理。更何况我统治天下的日子非常短,对于治国的道理,肯定还比不上对弓箭的了解,对弓的认识尚且还有失误,更何况对治国之理的认识呢?
【笔记】
唐太宗自小就喜欢玩弄弓箭,自以为对弓箭了如指掌,他拿十几张好弓给工匠看,工匠看完后却认为不是良材制的好弓。经过工匠的一番解释,唐太宗恍然大悟,才发现自己的浅薄,由此联系到自己对治国的道理知之更少。唐太宗作为一位统治者,能清醒而谦虚地承认自己知识的浅薄,需要何等的胸襟和勇气。唐太宗不仅善于发现自身的浅薄,更是毫不忌讳地公开承认并努力克服,克服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有限,知识却无穷无尽而且变化多端,治国之理更是奇妙无穷。唐太宗深谙其中的广博,因此孜孜不倦,不骄不躁,努力汲取新知识。对于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学习是永恒的主题。信息发达、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要求企业领导者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善于和勇于发现自己的浅陋,深入专业领域,扎实业务知识,正视知识的缺漏并加以弥补,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理念要及时掌握。在增强自身知识的同时还要发动整个团队学习,构建学习平台,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
星期五
明辨是非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人们的意见,常常会不相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本意都是为了公事。但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不愿意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听见有人说起他的对错是非,就怀恨在心。有的为了避免和其他人发生私人恩怨,相互照顾面子,明明知道这样做妨碍公事,仍然施行。这种做法只是没有违背一个官员的私人感情,但是在顷刻之间造成了危害上万百姓的大弊端,这实在是亡国的弊政,你们要特别加以注意和防范啊。
【笔记】
明辨是非是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所说的话。唐太宗对王珪说此话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王珪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贞观二年(628)任侍中,进位宰相,成为与房玄龄、魏徵、杜如晦等齐名的唐初宰相,因敢于直谏、惩恶扬善而闻名,其进谏对于唐代初期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太宗面对他谈论明辨是非,既是唐太宗对政治策略的经验之谈,同时,也是他真正在实践上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证明。辨明对与错、是与非,是每个人理性思维发展的基本标志,对于一国之君而言,是否具有这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是走向政治清明还是走向昏庸*。在大是大非面前,领导必须保持理性,不应该顾及任何私人情感,而应该坚持是非的原则性。混淆是非,不仅以私损公,还将导致整个发展战略的错误。辨明是非需要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是非的议论,不能堵塞下属议论领导是非的言路,保持职工进谏的畅通,培养自己闻过则喜的宽阔胸怀。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月 第四周(1)
星期一
志尚清静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理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儒行既亏,淳风大坏。
——《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皆崇尚内心清静,以天下百姓所欲作为自己所想。近代帝王却一味地损害百姓满足自己欲望,因此任用的大臣,再也不是从前那种精通经学儒术之士。汉代宰辅大臣都精通儒家经典,如果朝廷有疑难之事,都通过参考经典书籍来决定治国之道,因此人们普遍知晓礼教,国家太平。近代帝王则崇尚武力轻视儒术,儒学已经受到严重亏损,淳朴民风必然大坏。
【笔记】
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王珪回答说,古代君王欲望少,清心治国。汉代的宰辅大臣都精通儒家经典,因此修养较高,于是大兴礼教,天下太平。太宗帝受到了启发,他决定今后官员如果有学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要给予升迁。古人无论治国之道还是日常行为处事,都非常讲究依据前朝经典教义,这其中固然有守旧的思想。但是,既然这些经典是先哲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又经历漫长历史的考验,能够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足以证明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儒家经典教义就是前人立下的规矩,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后人,实现礼教大兴、国家大治。唐太宗有感于古代帝王治国比今人好,并非是盲目尊古薄今。因为历史的发展并非直线形的递进关系,而是螺旋形上升的,古代创造出来的今人至今无法超越的诸多伟大成就,足以让我们现代人好好反省一下唐太宗疑问的真正价值。“志尚清静”并非去除人为的欲望,而是应该摒弃个人私欲,心中只存公司和员工的利益,以公司和员工所欲为自己所欲。优秀的领导还应该善于从以前商界的经验典籍中获取和总结经验,汲取古人管理方面的智慧,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盲目贬低历史成就,要么是对前辈成就的无知,要么是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负。
星期二
切勿独断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每事皆自决断,虽即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隋文帝自己内心阴暗,高尚的道理也无法打动其心,他对人性悟得太透彻,对任何事情都不能相信。……每件事情他都亲自决断,虽然他为此劳神苦形,事必躬亲,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符合道理。
【笔记】
贞观四年(630),太宗帝问隋朝开国君王杨坚的为人,萧瑀说: “是个自制力强、勤政励精之主。”唐太宗说: “公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篡位得到天下,不敢信用大臣,乃至事必躬亲,却适得其反。因此,要想治理好这么大的国家,必须做到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中国古代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但是,如何能够做到这点?君王自身应该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可疑之人,哪些是可用之人。与隋文帝相比,唐太宗显然在这个方面更优秀,因此,在他手下能够有一大批恪尽职守的谋臣辅佐。在企业中也是如此,想要实现管理的最优化,必须要构建起和谐有机的系统,而不是领导者自己的独角戏,应该敢于授权、善于授权。现代领导者不仅个人应该具有出众的智慧和能力,更应该具有驾驭他人和整个团队的能力,要实现从个人奋斗的角色向统帅地位的转变,从个人能力的爆发向团队能力建设的转型。独断专行的领导,不仅是在堵塞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还在亲手制造职工对领导的不信任,损害职工的积极性,导致整个团队的能力无处施展。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一月 第四周(2)
星期三
变通和稳便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天下这么大,国内人口这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千头万绪,必须要不拘一法,灵活处理,凡事应交文武百官商议,宰相认真筹划,对于所要处理的事,能做到稳妥牢靠,才可以呈奏施行。
【笔记】
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和臣下萧瑀谈论政治管理之道。在唐太宗看来,为官者当注意“变通”和“稳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变通”。国家之大,人口之多,帝王需要处理的事情几乎是无限的,那么,如何做到以个人有限的精力去处理无限的事情呢?唐太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变通”,就是针对客观发生的情况,灵活处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外界的巨大压力。二是“稳便”。“变通”处理天下大事往往导致原则背离的弊端,因此,在“变通”的同时,要保证“稳便”的效果,二者不可偏废。唐太宗在决策之前,先发动朝廷官员议论,集思广益,再经过宰相筹划,以此确保稳当牢靠,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发布不慎重而导致政策不稳当的情况。此语既展示了唐太宗对群臣的信任,同时,也说明了他慎思慎行的治国之道,体现了唐代君主高超的管理智慧。广泛任用贤士良才,信任下级,发挥下级的优势和长处,通过“权力下放”,充分调动众人的集体智慧,而不是一个人思考决断。在授予下属灵活处理事务的权力之时,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既确保权力下放又防止权力滥用,以此实现稳当的目的。
星期四
极言无隐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
——《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我的耳目手足作用,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既然君臣之间的道义把我们联成一个整体,就应当同心协力。君王政事处理有不妥当之处,大臣就应该毫无隐瞒地说出。如果君臣之间互相怀疑,不能做到肝胆相照,实在是治国的大祸害啊。
【笔记】
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和属下议论,治国与养病的道理相似,坦诚自己做事极其谨慎,而作为大臣只有做到极言无隐,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君王手足耳目的作用。此段言论精妙之处在于: 一是唐太宗对大臣的信任和依赖性以耳目手足来比喻,足以换取大臣对君王知遇之恩的感激,这是唐太宗能够充分笼络人才的一个高明手段。二是敢于承认君王自身的不足,希望通过臣下的进谏直言弥补君王个人能力的欠缺,这在客观上撕下了长期以来天子无所不能的神秘面纱。三是直言大臣只有做到“极言无隐”,才算是尽到臣子的职责,这就大大解除了臣下进谏的后顾之忧,为自己听取宝贵的意见扫清了障碍。优秀的领导不要把管理权力异化为一种独断专行,尤其是要避免阻断员工的言路,团队的发展需要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而不是团队领导个人的能力。领导要让员工做到“极言无隐”,就必须彻底消除职工疑虑,让职工认识到他们是领导的手足耳目,而不是唯命是从的下属。
星期五
临深履薄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理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
——《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是因为身处安定环境而忘记危险,在盛世而忘记了乱世,所以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如今皇上您拥有天下,内外清平,能够留心治国之道,常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以这样的态度一直治理下去,国运自然会长久不衰。
【笔记】
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说,古代王朝之所以有兴衰,就好像大自然有早晨和晚上一样,关键在于君王能否听到臣下正确的意见。此言一出,魏徵对唐太宗能够在治国之道上采取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大加赞赏,并进而提出著名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企业管理是对一家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决策和管理艺术。因此,古人这种强调谨慎认真的态度对现代管理来说不无裨益。优秀的领导并不害怕困难和挑战,但是,仅仅凭借勇气和魄力盲目挑战而导致失败,则是逞匹夫之勇。“临深履薄”启示领导,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应保持谨慎思考的态度,而不是畏首畏尾、退缩不前。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月 第一周(1)
星期一
大事起于小事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译文】
但凡大事都是起于小事。小事如果不在乎,日积月累发展成大事,就来不及补救了。国家倾覆灭亡,无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笔记】
兼济天下是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其对于历代封建人士政治抱负影响甚深。“做大事、成大业”似乎已经成为古人高傲不凡的标志。唐太宗从推翻庞大的隋朝到开创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唐帝国,可谓完成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事业。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自大,而是冷静地思考伟大事业来自小事的道理,这种思想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性格上的谨慎了,而是对事物转化的一种科学认识。现代企业管理也是如此。正如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说:“创业,其实就是想做事,想做实事,但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把自己的事做好,一点一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大事了。”管理要从细微处入手,绝不放过任何“小毛病”、“小漏洞”。
星期二
问道于哲人今人颜貌同于目际,犹不自瞻,况是非在于无形,奚能自睹?何则饰其容者,皆解窥于明镜;修其德者,不知访于哲人。讵自庸愚,何迷之甚!
——《帝范·去谗第六》
【译文】
人的容颜相貌就长在眼睛的附近,无法自己审视自己,何况是非得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觉察呢?人们在修饰打扮容颜的时候,都知道去照镜子;但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不懂得向明道的哲人请教。这是何等的愚蠢和迷惑啊!
【笔记】
唐太宗这段话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评判人的是非得失必须依赖客观的标准。人不借助镜子,就无法观看到自己的容貌;镜子好比一个标准,不借助于标准,人就无法判定自身言行的对和错。那么,照见人的是非得失的“镜子”是什么呢?答案是: 正道,也就是规律和规范。第二,问道需要向明道的哲人请教。人不可能自己知晓道,只有通过向已经明道的人请教,才可以逐渐掌握。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管理者要顺应潮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多多向别人请教、学习。
星期三
剖断如流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译文】
杜如晦对于当时军国大事,分析判断如同流水般明快敏捷,深为当时同辈所折服。
【笔记】
唐太宗手下著名的两大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前者胸怀宽广,善于团结同僚,容易与人共事,并且注意发挥别人的长处。后者经房玄龄推荐当了宰相,善于决断,太宗凡有所谋划,都要等杜如晦前来定断。房玄龄称赞“非如晦莫能筹之”,“房谋杜断”遂成为历史佳话。杜如晦的决断能力为唐太宗开创繁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思杜如晦的剖断如流,我们不难发现,杜如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应该归功于房玄龄对人才的发现和挖掘。如果房玄龄对杜如晦的能力有妒忌之心,这种“剖断如流”就有被扼杀的危险。可见,开创一个完全为公、毫不为己的领导层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其次,杜如晦的决断能力是在唐太宗真心赞赏、完全信任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是唐太宗对人才的赏识成就了杜如晦。“剖断如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拼搏和冒险精神,但是,这种冒险和拼搏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平时积累丰富知识的“胸有成竹”。因此,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在平时多注意学习知识,以备决断时候参考。

二月 第一周(2)
星期四
以人为镜夫以铜为镜子,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译文】
用铜来作镜子,可以帮我端正衣服和帽子;用历史来作镜子,可以让我知道朝代的兴亡交替;用进谏之人来作镜子,可以让我明白政治得失。我常常保存着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的过失。
【笔记】
自古君王身边均不乏忠臣谏官,但是,为何只有唐太宗成就了以魏徵为镜照见政治得失的佳话?唐太宗之所以能够让魏徵这样的镜子真正发挥作用,在于对于魏徵等人提出的意见,他能够真正地采纳,而不是把谏官当作装点朝廷清明的摆设,这样,谏官们就可以充分地发挥镜子照君王对错是非的作用。以魏徵为代表的“镜子”能够得到唐太宗的赏识,还在于镜子们自身具备应有的能力。试想,历代皇帝身边谏官无数,能够做到魏徵这样的又有几个?在这个意义上,好的谏官并不在于是否直言进谏,而在于进谏能够真正切中得失要害。那种貌似进谏、实为奉承的谏官,不仅无法起到镜子照见主人得失的作用,还蒙蔽了君王。唯其如此,唐太宗虽然对于魏徵等人的谏言颇感不快,但是,依然坚持听从,并深爱之。优秀的领导者不仅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短板”,需要用“镜子”照见这些“短板”;同时,还需要把镜子的作用从消极地反映意见,提升到促进整个团队工作的积极层面上来,让“镜子”们不仅监督领导人,还监督整个企业的发展。
星期五
直言无隐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译文】
难道我只是在过去才有过错,今天做的都是正确的吗?显然是臣下对我奉迎顺从,不敢触犯皇帝权威罢了!因此我虚心地征求他人意见,用来排除假象,反省自己,即使是有的意见我并不采用,但是,我也愿意承担责任。如果我准备接纳谏言而你们臣下却不进谏,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从今以后,你们要竭尽忠诚,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请你们尽管直言进谏,不要有任何隐瞒。
【笔记】
这是唐太宗在魏徵死后所说的一段肺腑之言。在唐太宗看来,魏徵之死不仅使得唐朝失去了一位智慧的谋臣,还在于从此缺少了一个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的忠臣。历代皇帝皆擅长收买、笼络人心,唐太宗能够发动“玄武门之变”获得帝位,与手下有一大批忠心耿耿拥护其登基的谋臣将士有关。所以,唐太宗在魏徵死后表现得异常悲伤,其中不乏与封建帝王失去得力助手的功利性目的相关,更重要的是,在唐太宗眼中,魏徵是一位为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专门为公、毫不为己的正直人的化身。唯其如此,魏徵之死才让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如此惋惜和哀伤。唐太宗在魏徵死后提出“直言无隐”,与其说是对部下寄予的一种希望,不如说是对魏徵此前直言无隐的一种褒奖。“忠言逆耳利于行”,优秀的领导并不在于是否知道这样的道理,而在于对待逆耳之言的态度。如果说能够听进去逆耳之言的领导,算是境界比较高的话,那么,能做到闻过则喜,更是对待直言无隐的最高境界。即使直言者所说的并非全部正确,也应该虚心听取。直言无隐只能算得上坦诚正直,所言之语是否正确还需要领导进行理性分析和辨别。那种对所有意见都置若罔闻的领导固然不是好领导,但是,对职工提出的意见一概答应照办的领导更是糊涂虫。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月 第二周(1)
星期一
闻而能改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
——《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译文】
自古以来,国君没有不想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之所以达不到这个目的,是由于国君听不到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或者即使听到了,也不能改正。今天我有过失,你能直言指出,我也知过能改,这样哪里还要担心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呢?
【笔记】
“闻而能改”是唐太宗对手下忠臣王珪所说的一段话。王珪是太原祁县人。高祖武德年间,他出任太子中允,很受李建成的礼遇。后因李建成阴谋作乱被牵连,流放到嶲州。李建成被诛杀后,太宗即位,将王珪召回,官拜谏议大夫。王珪竭尽忠心,多次进献良谋,直言规谏,于是唐太宗对他说了上面这段话。“闻过能改”的深意并不在于知错就改、从谏如流,而是指一个人具有自知之明是何等的重要。对于一般人而言,当别人指责自己的缺点之时,心中能够坦然接受已经不易;对于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面对意见的提出者是来自从叛乱集团中提拔任用的臣下之时,还能够做到从谏如流,更属难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唐太宗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具有深切的认识。否则,他既不可能真正改正,也不可能将提意见之人看做心腹。唐太宗通过自己提拔的人才对自己加以监督,在部分人看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他却考虑到国家社稷会因为这批忠臣谏官而长久无忧,真正做到了古代帝王心胸开阔的极大境界。现代企业领导无不希望职工给予他充分的尊重,为企业发展贡献所有的智慧,但是,这首先需要领导给予职工充分的尊重。“闻过”就是尊重职工智慧和能力的表现,“闻过能改”则是领导对职工能力充分信任的证明。倾听员工的意见不应带有任何狭隘的个人歧视色彩,尤其是对于从原来竞争对手阵营中加入进来的员工,更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星期二
赏杀慎重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
【译文】
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哀乐,高兴的时候就滥赏没有功劳的人,发怒的时候就滥杀没有罪的人。社稷沦丧,战乱不断,无不因此而起。
【笔记】
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君王的情绪波动往往牵连到臣子的命运。若是遇到恣意妄为、喜怒无常的君王,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便永无安宁之日了。时而滥赏,时而滥罚,全凭自己的喜好怨恨行事,缺乏冷静和理性,导致天下大乱。唐太宗“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鼓励臣子尽情进谏,以此来监督自己,克制情绪,理性治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成功的领导者善于将理性与感性完美地结合,既不乏理智的冷静,又不失感性的温情,从而得到员工的敬佩和忠诚,挖掘员工无限的潜力。喜怒无常是无能的表现,真正有魄力有威信的领导者并不苛责求全,乱发脾气,而是善于控制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怎样才能冷静而成熟地控制好情绪呢?第一,一旦投入了工作就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烦躁之时,停止工作,寻找其他发泄途径来转移情绪,比如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运动等。第二,怒火即将爆发之时,为了防止做出一些后悔的事情,应竭力冷静,平息怒火,忍一时风平浪静。第三,坚守原则,公平公正,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迁怒于无辜之人。第四,广开言路,学会倾听。鼓励员工纳谏,监督自己的言行,完善自身,虚心诚恳地了解别人的想法。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二月 第二周(2)
星期三
内省朕每间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
【译文】
我每当闲居静坐,就开始内心自省。常常担心自己上不符天意,下被百姓埋怨。但求正直的人,能给我匡正规谏,使我耳聪目明,了解外界情况,使百姓的怨情一扫而空。
【笔记】
这是贞观八年(634)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表白求谏心迹的一段话。主动求谏堪称唐太宗用人之道的精华。贞观初年(627),唐太宗为了听取臣下意见以利于治国,广开言路,鼓励臣下大力进谏,形成了唐代初期进谏直言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这也是“贞观之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成绩之一。唐太宗的求谏思想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方面,唐太宗摆正了进谏者和纳谏者之间的心态关系。唐太宗常常内省自己治国之道的不足,为弥补缺憾和过失,真诚地向臣下表露纳谏的决心,这对于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而言,没有良好的心态是不可能保证求谏的实效性的。因为这种内省并非是简单地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而是勇敢地承认个人能力上的欠缺、行为上的过错。另一方面,唐太宗摆正了求谏与治国之间的利害关系。求谏的目的在于治国,自古以来的帝王无不知求谏之重要,但是,帝王们往往因为顾及尊严而堵塞谏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意识上摆正求谏与治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否则,历史上会有几个帝王因为面子而放弃整个国家社稷呢?优秀的领导不仅需要倾听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对意见的倾听不要以美化领导形象为目的,而要出于对个人能力“短板”的内省。否则,领导的求谏要么沦落为一种形式主义,要么员工提出的都是不痛不痒、毫无价值的意见。
星期四
不以为忤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岂肯更言。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
【译文】
每当有前来进谏的大臣,即使提出的意见不符合我意,我也不认为这是对我的忤逆。如果我当即对他呵责怪罪,怎么还会有人敢再谏言呢?
【笔记】
和颜悦色,以求谏言。这是唐太宗求谏的宝贵经验。面对谏言,即使切中皇帝要害,也很难做到和颜悦色,这是古来帝王求谏中常见的现象。而唐太宗在求谏上之所以能够为中国古代政治管理留下最灿烂的一笔,不仅在于其做到了和颜悦色地面对正确的意见,更在于其即使面对不正确的意见,也表现出虚心接受的一面。这不仅是唐太宗个人道德修养高尚的体现,更是他真正从心底里意识到了“人无完人”的表现。既然身为帝国之君都存在能力短缺,那么,谏言的大臣又怎么可能保证提出的每一点意见都是正确的呢?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唐太宗对待谏言的和颜悦色,并不是纵容不合理的建议,而是考虑到批评其中不合理意见会引发言路堵塞的严重后果。这和今天许多管理者一听到别人提意见就大为不悦,甚至背后打击报复有天壤之别。优秀的领导面对敢于走进办公室提意见的员工,永远保持微笑的面孔,认真倾听,这是对员工人格的尊重,也是让员工真正说出心里话的基础。
星期五
自知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
【译文】
自知之明,实在是很难做到啊。例如写文章的文士、从事技艺的工匠,都夸耀自己的本领高超,其他人不如自己。如果让著名的文士或工匠,议论评价他们的文章和制品,那么他们文章的冗词病句、制品的拙劣缺陷,就会被一一发现。
【笔记】
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对房玄龄谈起人应有自知之明的道理,对于唐太宗所说的这段话,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一是诚如太宗所说,自知者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何处呢?太宗以属文之士、技巧之徒各自夸耀自己文采和技术高超为例,指出他们一旦到了水平更高之人的面前,其拙劣不足之处将随处可见。由此可知,自知者明很难做到的关键在于,是否从心底里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是,天下之人往往自高自大,总喜欢炫耀自己比别人强,其实,实在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二是既然自知者明难以做到,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来提醒得意忘形者。普通人如此,帝王同样如此。当国家繁荣,天下太平之时,帝王们往往以为自己开创了前人未有的功业,这时候,就特别需要正直勇敢的臣下来提醒帝王,以尽量避免人性中的缺陷,把帝王有可能因为盲目自大所犯的错误扼杀在萌芽中。在这个意义上,人能否做到自知之明,既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相关,还与身边是否有“名工文匠”的点拨提醒不可分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与普通员工的区别在于职位高低的不同,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犯错误。因此,优秀的领导固然应该对自己的能力保持自信,但是,同时应该保有自知之明。好的领导可以成就一个好的团队,而一群好的员工同样也可以成就一个好的领导。自知之明,需有好的朋友、员工、同事的鼎力支持;否则,不仅无法做到有自知之明,还会变得更狂妄和更无知。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月 第三周(1)
星期一
谏渐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
【译文】
从事雕琢工作就会妨碍农业生产,纺织带有图案的布,就会加重妇女们的劳动。一旦形成奢侈淫逸的风气,就是国家危亡的开始。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敢于进谏的臣子们,一定要在事情刚有征兆的时候就加以劝谏,如果等到过失满盈的时候再去劝谏,就来不及了。
【笔记】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以前虞舜制造漆器,大禹雕刻祭器,当时进谏的就有十多个人。制造酒食器皿这样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劝谏呢?”于是,褚遂良就给唐太宗讲述了上面的谏官从小事进谏,实为防止更大的危害发生的深刻道理,这让唐太宗非常钦佩折服,从此,更加重视谏官们对小事进谏的意义。褚遂良的话从表面上看,是封建臣子为了维护王权统治而对主子的效忠,但是,在深层上,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事物都处于此消彼长的相互关联状态之中,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并非一定直接针对农业生产本身,诸如雕刻这样的手工业的发达,就直接影响到从事农业人口的数量和规模,最终将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谏官的责任在于进谏,但是,进谏的目的并不是要等到大的危机已经出现,才出面阻止帝王,而是要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目前的小问题必然引发更重大的危机,通过对不起眼小事情的劝谏,实现防大患于未然的目的。优秀的管理者应该目光长远,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当前信息背后必然引发的其他结果,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
星期二
善善能用,恶恶能去臣闻于《管子》曰: 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我曾经见《管子》上说: 齐桓公到郭国去,问那里的百姓:“郭国为什么会灭亡啊?”那里的百姓回答说:“因为国君喜好善而讨厌恶。”桓公说:“如果照你们的说法,他应该是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什么还会亡国呢?”百姓回答说:“不是。郭国的国君喜好善,但是不能运用善,讨厌恶,而不能去除恶。所以亡国。”
【笔记】
贞观初年(627),唐太宗曾与黄门侍郎王珪在一次宴会上谈话。当时,有个美女在太宗身旁侍候。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败亡后,她被收入皇宫。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 庐江王实在荒淫无道,杀害了她的丈夫,还将她占为己有。王珪就对唐太宗讲述了上述故事,指出,现在这个美人还侍奉在陛下左右,陛下如果认为庐江王是错的,那就是知恶而不能去恶。暗示唐太宗把这个美女留在身边的行为,只能算是知道恶而不能去除身上的恶罢了。王珪的“善善能用,恶恶能去”说明,一个人仅仅知道是非善恶,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能算是情感层面上的认识,真正做到善,必须在行动上实现去除恶、效仿善的跨越。现代管理无不强调“善善能用,恶恶能去”,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往往效果甚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其意义。不要把学习善、去除恶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应该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否则,只能算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优秀的领导更应该注重通过自身的行动为员工作出表率,不管领导口头上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如何正确,只要没付出行动,与被指责的错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二月 第三周(2)
星期三
勿初恶今袭陛下初平东都之始,层楼广殿,皆令撤毁,天下翕然,同心倾仰。岂有初则恶其侈靡,今乃袭其雕丽?其不可二也。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陛下当初平定东都洛阳时,高楼大厦全部下令拆毁,天下欢呼,同心敬仰陛下。哪里有当初讨厌洛阳宫殿的奢靡,今天又去承袭它的华丽呢?这是陛下不可以修建洛阳宫殿的第二个理由。
【笔记】
贞观四年(630),唐太宗下诏征发民夫修建洛阳乾元殿,准备作为巡游视察的行宫。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规谏不可兴建,并给出三个理由,上述是他向唐太宗陈述的第二个理由。历代帝王登基之后,都要大兴土木,一方面是满足自身奢华安逸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显示皇家显赫的声势。唐太宗在洛阳修建宫殿,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作为巡游视察的行宫使用。但是,如果从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以及对天下百姓生活的影响而言,唐太宗的此举应该被阻止。“勿初恶今袭”无疑在提醒现代管理者,创业时期能够轻易认识到的极其简单的问题,往往在事业有成之后,成了很难解决的大问题。问题本身并没有变化,但是,领导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问题的性质也随之而变。始终保持清醒理性,不要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星期四
不求自至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魏文帝打算买西域的大珍珠,苏则劝谏说:“如果陛下恩惠遍及四海,这些东西不用追求,自然会到来。能买得到的东西,就不足以珍贵了。”
【笔记】
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有回来,唐太宗又派人带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国去买马。魏徵就向唐太宗讲述当年魏文帝到西域购买珠宝的典故,以此劝谏唐太宗效仿文帝的崇高德行,从苏则的正直言论中吸取教训。于是,唐太宗深受震动,立即下令停止买马。魏徵谏议大有深意: 其一,“不求自至”具有深刻的中国道家哲学内涵。看起来是一种“无为”之举,但是,通过树立君王的崇高形象,实现其他国家自动臣服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无为无不为”的哲理,与古人用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极其相似。这就提醒唐太宗应该加强内在修养,实现以内治外的目的。其二,“不求自至”并非是消极的等待,而是积极创造各种实现“自至”的条件和因素。帝王最需要做的就是让恩惠遍及天下。如果不能让天下百姓、周边国家感到唐帝国的恩惠,那么,所谓的“不求自至”又如何实现呢?通过人格魅力的塑造、公司信誉的经营、团队凝聚力的打造等,实现商业贸易战中对竞争对手的吸附力。那么,这样的公司不仅可以赚取相应的利润,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口碑。
星期五
勿对面穷诘顷有人上书,辞理不称者,或对面穷诘,无不惭退。恐非奖进言者。上曰:“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不久前,有人上书进谏,言辞和道理有不符合陛下心意的,您就当面责问,追根究底,使他们个个感到羞愧退缩。这恐怕不是鼓励进谏的办法。唐太宗说:“这话说得很正确,我一定会为你提出的意见改正。”
【笔记】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对手下重臣长孙无忌等人说: 臣子对待帝王,一般都是顺从旨意而不敢忤逆,喜欢用甜言蜜语来讨取帝王的欢心。我今日要求你们逐一说出我的过失,任何人不得对我隐瞒。当时黄门侍郎刘洎回答说,陛下艰苦创业,功业伟大确实超过了自古以来的任何人,但是,前不久您对进谏者当面穷诘的方法,也许不恰当。太宗闻此言,当即表示以后将改正。帝王们对待进谏者常常“对面穷诘”,一方面和帝王自身道德修养相关,另一方面,也在于进谏者的道理常有不通,甚至有错误之处,这本来并不算什么大事情。皇上当面斥责大臣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这在客观上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即直接挫伤谏言者的积极性,以及对帝王的信任感,导致之后无人再敢进谏。唐太宗虽然创下了中国古代帝王历史中的宏大政绩,但是,他并非圣人,当然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的错误。但其可贵之处在于,勇敢地承认自己在纳谏中犯下的错误,并且当着群臣保证以后改正。对于今天太多过于爱面子的管理者而言,足以令其羞愧。不要过于看重一时口舌之争的胜利。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二月 第四周(1)
星期一
染以成性太子幼在朕膝前,每见朕心说谏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之谏。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太子年幼时候在我的面前,常常见到我听到进谏心情很愉悦的样子,因此也养成喜欢纳谏的习性,所以才会有今天的进谏。
【笔记】
唐太宗对待纳谏的坦诚态度,不仅表现在鼓励进谏、虚心听取谏言,还表现在把纳谏之风灌输给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能够秉承他虚心纳谏的风范,以此确保大唐天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虽然其中夹杂着浓厚的封建政权世代相袭的思想,但是,如果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无论从一个政治家对继承人政治能力的培养,还是从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道德修养的垂范的角度来说,唐太宗如此做法显然都很正确并有益。“染以成性”可以塑造整个团队的精神风貌。领导层之间的钩心斗角、不思进取,会让所有员工如陷染缸;相反,团结进取的领导层可以促进整个团队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团队精神。
星期二
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陛下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爱抚百姓,应当为百姓的担忧而担忧,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自古以来,有道的君主都是以百姓的心为己心。所以国君住在华丽的楼台馆阁,就要想到让百姓也有房屋可以安身;国君吃到好米鱼肉,就要想到让天下百姓也没有饥寒的忧虑;国君挑选妃嫔宫女,就要想到让老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是国君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笔记】
贞观二年(628),隋通事舍人郑仁基有个女儿,容貌出众,姿色超凡。文德皇后请求唐太宗纳她为妃嫔。于是太宗便聘她为充华。诏书已经写好,册封的使者尚未出发。魏徵听说这名女子已经许配给陆家,就赶忙进宫向太宗进谏说: 郑氏的女儿已许配人家,陛下再聘娶她,如果传到社会上,国君就有违百姓父母之道。太宗听说后立即亲手写了一封诏书回答魏徵,深深自责,并立即停派册封使,并下令将该女子送还给她原来的丈夫。唐太宗以天下父母的道德规范克制自己欲望的做法,现在想来,真的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当然,唐太宗心系百姓有着维护自己政权稳定长久的因素,但是,在古代哪个帝王不知道天下乃自己“祖传之物”呢?但是,又有几个能够把天下治理好的?所以,当我们今天重读唐太宗在魏徵的进谏下做到的“忧其所忧,乐其所乐”,仍能心生钦佩。关心职工利益,为职工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是优秀领导者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乐其所乐可能比忧其所忧更难做到,优秀的领导者并不仅仅满足于解决职工物质待遇,还应分享职工的快乐,真正融入整个团队,打造团队整体和谐的精神。
星期三
切勿二三其德臣窃闻之,天之将辅者仁,天之所助者信。今陛下初膺大宝,亿兆观德,始发大号,便有二言,生八表之疑心,失四时之大信。纵国家有倒悬之急,犹必不可,况以太山之安,而辄行此事!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二月 第四周(2)
臣私下听说这样的话,上天辅佐的是仁慈的人,百姓帮助的是守信义的人。现在陛下刚刚继承帝位,亿万百姓都在观望你的德行,才发出庄重的圣旨就改变,这会使得全国上下产生疑心,认为陛下像春夏秋冬失去秩序那样不守信义。纵使国家有亟须解决的问题,也一定不能这样做,何况凭着泰山一般安稳的局面而随便作出这样的事情!
【笔记】
贞观三年(629),唐太宗下发诏书: 关中免除两年租税,关东免除一年赋税徭役。享受到福利的百姓都载歌载舞,相互庆祝。可是不久又有文书说: 已经抽调服役的壮丁仍旧遣送服役,已经缴纳的租税,仍需要缴纳完毕。百姓都感到很失望。于是魏徵上书谏言,请求唐太宗不要频繁变动诏令,让百姓们认为国家追悔前言、反复无常。管理者制定和执行决策,必须坚持善始善终的原则,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变更正式宣布的决策。这样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管理者是权威的象征,如果随意变更决策,必将丧失信用和权威,很难对下属实施有效统御。二是随意变更决策会给下属的执行工作带来非常多的困难,下属的工作必须围绕组织目标(决策)开展,行动一旦脱离目标,就不可能取得成果。如果随意变动目标,下属的工作就根本无法开展。管理者制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邀请所有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争取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同。而决策一旦制定,就要贯彻到底,绝不轻易变动。
星期四
小益大损为陛下为此计者,于财利小益,于德义大损。臣诚智识浅短,窃为陛下惜之。伏愿少览臣言,详择利益。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替陛下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在财利上有一些好处,在德义上却大大有损。我的确智慧浅薄、才识短缺,但私自为陛下惋惜。但愿陛下稍微浏览一下我的奏章,仔细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笔记】
这段话也是魏徵针对唐太宗改变诏令的谏言。魏徵认为,改变诏令继续抽调壮丁、缴纳租税,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取财利,但从长远考虑,这种行为将带来很大的损失。魏徵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管理者们思考的课题: 什么是组织价值观?现实社会中不乏这样一群人: 他们唯利是图,做事以利益为导向,只要利益足够驱动他们,就可以不顾惜其他。主导人们行为的是个人价值观,主导组织行为的则是组织价值观。一个人在错误价值观引导下,极有可能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而一个组织在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做出错误的行为,其破坏性要比个人行为更大。错误的组织价值观绝不可能造就基业长青的企业。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评价松下幸之助说:“胡雪岩做到了红顶商人,买卖够大吧,但在他本人的一生中,就走完了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而松下幸之助去世了,松下公司照样发展。”为什么呢?因为松下幸之助是以“基业长青”为他的经营理念,他认为,企业的终极目的是造福人类,而赢利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保证。这种观念演化成松下电器公司的价值观,才成就了它的卓越和伟大。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因为眼前的小利而损害德义。
星期五
勿竭泽取鱼臣闻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若次男已上尽点入军,租赋杂徭,将何取给?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我听说放干池塘的水捕鱼,并非抓不到鱼,而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焚烧整个树林来打猎,不是抓不到野兽,而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如果次男以上的男子都被征召入伍参军,那么租赋杂役要靠什么人来供给承担呢?
【笔记】
贞观三年(629),右仆射封德彝等人,把年满十八岁以上未成壮丁的中男征召入伍,遭到魏徵强烈反对。太宗很生气,并下令: 即使尚未满十八岁,只要身体健壮的,也可征召。魏徵坚决不在敕令上签字,并且对唐太宗讲述了上述一段不竭泽而渔的管理思想,终于说服太宗,不仅撤销了政令,还赏赐了魏徵大量财物。魏徵劝诫唐太宗的观点,放在今天来看,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要只图眼前一点利益,应该从长远角度着眼,多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培育市场,让市场保持一定的再生产财富的能力。|


三月 第一周(1)
星期一
不可姑息小*万纪、李仁发并是小人,不识大体,以僭毁为是,告讦为直,凡所弹射,皆非有罪。陛下掩其所短,收其一切,乃聘其奸计,附上罔下,多行无礼,以取强直之名。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权万纪、李仁发都是小人,不识大体,以诬陷中伤别人为正确,以告发攻击他人为正直,凡是被他们指责的,都没有罪过。陛下掩盖这两个人的短处,接受他们的所有坏话,他们就放肆地施行奸计,攀附君主,欺压臣下,行事大多违背礼法,以此来盗取刚强正直的美名。
【笔记】
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多次接见权万纪、李仁发两人,这两个人以告密攻击陷害别人来牟取名利。得到唐太宗的接见之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欺君罔上,指斥他人。朝廷的官员们虽然不能自安,但迫于他们的淫威,竟然没有人向唐太宗提出意见。只有魏徵向太宗提出意见,这段话就是他的谏言。魏徵指出,姑息纵容小人,会导致两方面的严重后果: 第一,小人的阴谋轻易得逞,必然助长他们为恶的火焰,使得他们更加有恃无恐,做出更多、更具危害性的行为;第二,小人得道得志,会在心理上给正直的人极大的打击,他们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明哲保身,要么辞官隐退。总之,提擢小人,就不要指望再得到忠良贤能之人的辅佐。管理者应当对员工之间的批评和指责进行全面、详细、准确的了解,将真相调查清楚,然后再判断孰是孰非,切不可轻信一面之词,姑息小人,打压君子。
星期二
君臣同心同德臣闻君臣同契,义皆一体。未闻不存公道,惟事形迹。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臣听说,君王与臣子意气相合,道义上都是一个整体。没有听说过不心存公道,只注意言行举止的。
【笔记】
贞观六年(632),有人告发魏徵,说他偏袒亲戚。唐太宗派人调查此事,得知是告发的人不公正。虽说魏徵并没有徇私偏袒,但唐太宗认为他也有可以责备的地方,于是就让人转告他说:“你不能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魏徵认为“此言大不是”,就说了这段话回应唐太宗。魏徵这段话的意思是,衡量臣子是否尽忠的标准是: 臣子是不是与君王同心同德,而不是言行举止。因为言行举止是表面的,而且言行举止所传达的内心的意愿,是需要在具体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来的。言行举止可以是虚伪的、造作的,甚至是为了达成目的刻意假装的。所以,言行举止肯定不能作为判断臣子是否尽忠的标准。魏徵认为,臣子与君王同心同德,才算得上忠良。所谓同心,指臣子想君王所想,急君王所急,设身处地为君王着想,替君王排忧解难。所谓同德,指臣子心存公道,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都遵循公道,绝不会弄虚作假、“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管理者对待下属的评估,应当严格遵守事先设定的考核标准,这一考核标准必须得到普遍认同。千万不能根据部属的言行举止,随意对他们定性,进行奖惩。
星期三
良臣和忠臣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良臣能使自身获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子孙一代一代地相传,荣华富贵就无止境。忠臣使自身受诛灭,陷君王于极大的恶名,家与国都遭到损失,而他独享有忠臣之名。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三月 第一周(2)
【笔记】
贞观六年(632),魏徵对唐太宗说:“希望陛下使我成为一个良臣,不要让我成为一个忠臣。”唐太宗诧异地问道:“良臣和忠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于是魏徵就说了上面的话,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概括而言,良臣就是君臣互相成全,共同走向尊荣;而忠臣却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他的美誉。臣子是良臣还是忠臣,与他所辅佐的君主是否圣明关系非常大。圣明的君主成就良臣,昏聩的君主造就忠臣。管理者自身的品德、素养、能力等直接影响着下属的功绩。德鲁克说:“管理者的成功来自于下属的成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帮助下属提升能力、成就更好的功业;而不称职的管理者不仅无法促进下属的成长,而且会阻碍他们发挥自身的才能。管理者要为下属创造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而不要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星期四
不可操之过急有人十年长患疼痛,不能任持,疗理且愈,皮骨仅存,便欲负一石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有一个人,十年间长期患病,不能忍受坚持,经过治疗疾病刚愈,只剩下皮子包着骨头,就想背一石米,一天行走一百里路,一定办不到。
【笔记】
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平定了匈奴,四方的异族不远万里前来朝贡,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群臣都称颂唐太宗的功德,请求他举行祭告天地的大典。唐太宗自己也有些按捺不住。然而,魏徵却认为不妥,太宗问他原因,他就借用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打比方,意在说明,国家虽然呈现出安定祥和的景象,但还不足以承担举行大典所消耗的费用。因为经过隋朝十多年的祸乱,国家经济元气大伤,尽管经过唐太宗的治理,解除了百姓的疾苦,稍稍殷实起来,但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铺张浪费的地步。企业度过生存危机之后,不用再为生存发愁,管理者便很容易产生铺张浪费的恶习;讲求排场,不再仔细核算成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再慎重考虑它的必要性;危机感逐渐丧失,盲目追求扩张,组织的运营成本不断攀升。这些都为下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量力而行是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谨遵的原则。不要贪图虚荣,为了排场而肆意浪费,也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扩张。
星期五
坏事不能开先例此源一开,万端争起,后必悔之,将无所及。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这个先例一开,各种事端就会纷纷起来,以后一定后悔,那将没有办法来改变了。
【笔记】
这段话是魏徵劝谏唐太宗所说的。很多人心里其实并不是不明白是非对错,那为什么他们还会做出坏事呢?因为他们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纵容自己,做一点错事也无伤大雅,甚至姑息纵容下属的错误。当然,身为管理者,应当以宽容的心包容下属的错误——这听起来好像自相矛盾,既不能姑息纵容下属,又要宽容大度,两者岂能兼而有之?其实,管理者应当仔细分析下属的错误的性质,有区别地加以对待。具体而言,错误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主观性错误,就是知法犯法;第二种是客观性错误,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能力、知识、见解的不足,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错误。对待前者,管理者应当以公正、严厉的态度,毫不留情地给予惩罚;对于后者,则应当谅解和包容。坚持原则,坚决不为坏事开先河,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一两次小错不会带来恶劣的影响。一旦有了先例,就很可能造成争相效仿、难以遏止的情况。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月 第二周(1)
星期一
备豫不虞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不测,这是治国永恒之道。怎么能够在河水还未泛滥的时候,就先自己毁坏了堤防呢?
【笔记】
据资料记载,贞观七年(633),薛仁方将杨誉拘留审问,杨誉的儿子向皇帝报告说:“父亲是皇亲国戚,薛仁方是故意不肯决断。”太宗听后当即下令打薛仁方一百棍杖。此事被魏徵知道后,进谏说:“世家贵戚自古就很难管理。薛仁方既然为国家执法,就不应该对他随便施加刑罚,皇上这样做实际上是外戚挟私报复,以后会引发更多的麻烦。”唐太宗听后,承认先前没有仔细考虑,并下令免予解职处分。这里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其一是治国之常道在于“备豫不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未雨绸缪。其二是“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这句精妙之处并非在于提醒我们非要等到水横流了才可以自毁堤防,而是说,即使水已经横流,都不应该掉以轻心,防范应该永远保留。防患于未然,还是领导管理能力的拓展和延伸,优秀的领导并不一定非要在谈判桌上,还包括一切影响企业发展的领域阵地上。优秀的领导应该在市场风平浪静之时,仍然在思想上保持理性和警惕,在行动上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
星期二
君臣之道玄龄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且所为有利害,役工有多少,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不是,虽营造,当奏陛下罢之。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房玄龄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手腿与耳目,建造房屋,为何不许知道?责备他们询问主管部门,我不理解。况且修建房屋,是有利还是有害,动用多少人工,陛下所做的事如果是好事,应该协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不对,虽然已经开工,也应当奏请陛下停下来。这就是国君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国君的原则。
【笔记】
贞观八年(634),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掌管皇室建筑的负责人,便询问道:“宫城近来又在建造什么?”该负责人向唐太宗禀报了这件事,于是太宗就对房玄龄说:“你只管做好分内的事就行了,我建造一点房屋,干你什么事?”房玄龄便拜谢太宗并表示歉意。魏徵闻知这件事后,觉得很不理解,于是就向太宗谏言。魏徵认为,臣子是国君的手足耳目,国君要做的事,对的臣子就应当倾尽全力协助他完成,错的就应当冒死劝阻他——这是君臣之间最基本的原则。然而,这件事中,房玄龄过问太宗所做的事,根本没有过错,太宗却责备他;房玄龄知道自己没有过错,却盲目地向太宗道歉请罪,这就是魏徵深感不理解的原因。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关于工作上的事情,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管理者如果觉得有些事情不能让下属知道或参与,那么,就应该认真思考这些事情的性质,是出于保密的需要,还是因为这些事情根本就是不正确或不光彩的事情?
星期三
好善要笃审其清者,无所存问,疑其浊者,旁责举人,虽云疾恶不疑,是亦好善不笃。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明知是为官清廉的人,却没有任何慰问的话;怀疑为官贪污的人,连带处罚推荐者,虽然说憎恨坏人无可置疑,其实这也是喜欢好人不深厚。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三月 第二周(2)
【笔记】
贞观八年(634),唐太宗得知原桂州都督李弘节死后,他的家里出卖珠宝。太宗大感惊讶,因为李弘节生前素有清廉慎守的好名声,于是他向朝廷文武百官宣布说:“这个人平时的所作所为,连当朝宰相都说他清廉,没想到死后竟然家里出卖珠宝,推荐他的人难道没有罪过吗?我一定要严加处理,不能姑息放过!”魏徵不赞同太宗的话,便找准机会向他进谏。魏徵认为,李弘节生前为国立功,受到过太宗的赏赐,但是他去世之后,却没有人同情和帮助他的家人,家里人迫于生计变卖珠宝,并不算罪过。魏徵还提到屈突通、张道源两个人,他们生前为国家尽忠,自始至终都是清廉守节,然而,他们的后人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待遇,竟然连基本的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憎恨坏人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不珍惜、不善待好人,也是非常大的罪过。因为惩恶扬善是一项并举的活动,只惩罚坏人却不表扬好人,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管理者通过奖励做得好的人,可以树立正面的榜样,让组织内的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要让他们直截了当地看到“善有善报”。奖励做得好的人,让他们得到善待,管理者应将这一原则作为组织激励的常态。
星期四
数战数胜而先亡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文侯曰:“何故?”克曰:“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译文】
过去魏文侯问李克,诸侯中谁先灭亡?李克回答:“吴国先亡。”魏文侯说:“什么原因?”李克说:“吴国几战几胜。几次胜利之后,君主必然骄傲,几次战争之后,百姓必然疲乏困苦,不灭亡还等待什么?”
【笔记】
这段话是魏徵的谏言,他借用战国时期魏文侯与李克之间的对话,来劝谏李世民不可骄傲自大,更不可劳民。管理者面对成绩,很容易丧失应有的冷静和理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探索出成功的模式,只要复制模式,扩大规模,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于是,借助资本的杠杆,获得迅速膨胀。殊不知,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组织文化等的滞后,成为严重制约和阻碍组织成长的因素。现代商业社会中,因为错误地评估自身能力而盲目求大求强,最终导致自身消亡的企业不胜枚举。管理最重要的事情永远是做基础,只有将基础夯实,组织才会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才会厚积薄发,获得展翅腾飞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骄人的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和理智。
星期五
戒奢从俭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
——《帝范·诫盈第七》
【译文】
做国君的,应该以俭约质朴之道涵养自己的品性,应该用淡泊静远之方修炼自己的德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俭约可以使人民不至于困顿疲惫,静远可以使百姓不至于进退失据。
【笔记】
唐太宗看到秦始皇、汉武帝无事生非,穷兵黩武,劳师袭远,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原因正是他们的野心恶性膨胀,从而破坏了俭约和静远的原则。因此,唐太宗特别强调俭约和静远。所谓俭约、静远,不是要求管理者居陋室、穿布衣、食无肉、出无车。管理者提倡俭约、静远,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杜绝那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和享受,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组织运营成本,而且对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者如果过度追求高屋广厦、珠玉珍玩、奇木异石、衮衮华服……就会渐渐丢弃美好的道德修养,做出玩物丧志的丑事,陷入乱性败德的池沼不能自拔。一旦到达这种地步,就会无心于经营事业,最终的衰败也就在所难免。制定措施在组织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杜绝损害身心健康的享受。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月 第三周(1)
星期一
同治乱,共安危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第六》
【译文】
君臣之间本应共同治理混乱,一起享安福,一起担当危险。如果国君能够接纳臣下的忠告直谏,臣下也敢于直言不讳,这样君臣之间和睦默契,自古来都是受到推崇的。如果国君自以为贤能,臣下也不去进谏规劝,想让国家不危亡就不可能了。君王失去了国家,那么臣下也无法单独保全个人的家庭。
【笔记】
这是在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所说的治乱安危、君臣与共的治国之道。其意义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同治乱”。君臣之间虽然政治地位悬殊,但是在唐太宗看来,都需要共同面对同一个难题: 治乱。君王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臣子是辅助君王的肱骨耳目,二者谁都离不开谁。在古代等级森严的背景下,唐太宗此话可谓用心良苦。因为想保住李氏江山,仅仅靠他孤家寡人是绝对不行的,还需要笼络一大批贤能之士,为其出谋划策。二是“共安危”。“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蠡帮助勾践灭掉吴国,韩信帮助刘邦完成灭楚兴汉霸业,但是,以勾践、刘邦为代表的统治者,均可以共患难,却不愿意有福同享。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便不断上演“共危不共安”的丑剧。但是,相比之下,唐太宗远比勾践、刘邦等人心胸更开阔,眼光更长远。他重用谏官,就是在行动上与臣下有福同享的证明。三是“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国家与个人家庭唇齿相依,一旦集体不在,那么,小家也必将不保。今天,企业领导者无不要求员工同舟共济,但是,员工们往往“人在曹营心在汉”,原因何在?需要领导者多反思自己是否真正褪去了勾践、刘邦之流的恶性。优秀的领导既要在团队内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又能够培养员工“厂兴我荣,厂衰我亡”的依存意识,倡导公司管理人人有责的集体治理理念,让整个团队在存亡观念上成为“铁板一块”。
星期二
须相匡谏,不避诛戮非是炀帝无道,臣下亦不尽心,须相匡谏,不避诛戮,岂得惟行谄佞,苟求悦誉。君臣如此,何能不败?朕赖公等共相辅佐,遂令囹圄空虚,愿公等善始克终,恒如今日。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第六》
【译文】
不仅隋炀帝无道,他的臣子也不尽心办事,臣子一定要匡正规谏,不怕诛杀,怎能专干谄媚奉承,苟且讨得国君的欢心与称赞的事呢?君臣全这样,哪能不失败?我仰仗你们共同辅佐,从而使监狱空虚,希望你们善始善终,常像今天一样。
【笔记】
隋炀帝在位时,曾发生过一桩盗窃案。隋炀帝下令追捕罪犯,下面的官员只要怀疑谁像贼就将其抓起来严加拷打,很多人因为难以忍受酷刑而含冤承认自己是贼,最后竟然达到两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将这两千多人在同一天斩首,负责行刑的官吏虽然明明知道很多人根本就不是贼,但因为隋炀帝已经下令,就不再上奏实情,导致两千人全部被杀。唐太宗听说这件事之后,很受震惊,于是他对自己的臣子们说了上面的话。要在组织内避免这样严重的错误发生,管理者必须鼓励下属多提意见。作为下属,也要具有冒死劝谏的勇气,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辅佐作用。管理者不仅要热心欢迎下属的劝谏、虚心采纳合理的建议,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下属敢于劝谏。书包网 www.61k.com

三月 第三周(2)
星期三
勿忘其身臣闻鲁哀公谓孔子曰:“有人好忘者,移宅乃忘其妻。”孔子曰:“又有好忘甚于此者,丘见桀、纣之君乃忘其身。”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第六》
【译文】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一个健忘的人,搬家的时候把他的老婆给忘记了。”孔子说:“还有比这个人更健忘的呢!我看夏桀、商纣这一类国君,把自己的身子也给忘了。”
【笔记】
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唐太宗对此深有体会,他曾对身边的大臣说,颜回、闵子骞等人虽然是普通平民,但是,如果有人把哪一个帝王比作此二人,帝王也会引以为荣。这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惭的。所以他常常以这件事为借鉴,唯恐身为帝王的自己,在德行上赶不上颜、闵而被人耻笑。魏徵听后则说了上述的故事,以此劝谏唐太宗应该牢记自己身为天下人父母的责任。魏徵为唐太宗讲述的勿忘其身,包含着深刻的治国之道: 一是帝王应该担负起安抚百姓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享受至上的权威,一旦忘记责任和义务,那么,帝王的权威就只能是葬送国家的导火索。二是帝王不应忘记自身创业时期的艰苦,不能因为眼前的安乐稳定就忘记了身在何处,要居安思危。这对于“贞观之治”初期已经有了骄傲情绪的唐太宗来说,无疑具有直接的现实警示意义。领导者在享受光环和荣耀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身负整个团队生存的重任;在获得成绩的时候,不要忘记最初创业的艰苦和志向,要坚持最初的宏大理想,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星期四
不忘创业艰难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第六》
【译文】
我看自古以来的帝王,他们在拨乱创业的时候,必定很谨慎,随时警戒自己,善于采纳平民百姓的意见,听从忠诚正直的建议。天下已经安定,他们就恣意放纵欲望,喜欢听谄谗阿谀的奉承话,厌恶刚正的规谏。
【笔记】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与他的臣子管仲、鲍叔牙、甯戚在一起饮酒,鲍叔牙举起酒杯对齐桓公说:“但愿君王不要忘记当年出奔在莒国的情景,管仲不要忘记在鲁国被捆绑时的状况,甯戚不要忘记喂61阅读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世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 作者:潘竞贤 张兴龙 《李世民管理日志》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李世民管理日志全文阅读页面。
本文标题:工作日志管理规定范文-学校规范管理达标工作汇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76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