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微博实名制带来的软文复兴

发布时间:2017-11-05 所属栏目:网络利弊辩论赛

一 : 微博实名制带来的软文复兴

  前日在饭后随意的报纸翻阅中突然看到一则消息,顿时让自己一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微博将在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而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用户将只能浏览,而不能发送微博、转发微博。本月起,四大门户都上线了微博实名验证系统,而该系统适合公安部门的身份证系统对接的。

  实名认证,对于那些通过微博提升排名的大大小小站长们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本人曾经也做过一些微博的生意,走了一些业内的歪门道,虽说实际效果称不上一鸣惊人,但是也赚得盆满钵溢。如今,微博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普及,其对网络营销、SEO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这次的微博实名制又将带给我们这些站长什么影响呢?

  转载率的下滑

  微博实名制无疑会影响到一些谨慎用户的排斥,而且,在不影响浏览的“前台自愿,后台实名”方式下,会有部分用户选择放弃认证。如此一来,拥有微博转发权利的用户必将锐减,这也就导致了通过微博提高点击率、提升排名的站长们丢掉了大半个微博军团。

  真枪实弹的微博时代

  不得不承认,在微博风生水起的过程中,一只奇怪的队伍正在泛滥。我们或许可以将其看做是网战时代里的一个怪胎,这就是微博上的僵尸粉丝。对于一些行走在正道的站长们,僵尸粉一词也许就是一个概念。但是对于我来说,僵尸粉在网络营销时代的竞争中还是有一定投机取巧效果的。人为的增加转载率,利用虚假的转载换取更多的真实用户转载率和点击率,大大提升网站的排名。而实名制的实施将彻底摧毁这一歪门邪道,是SEO迎来一个透明纯洁的时代。

  由此,对于一些拥有真正实力的站长来说,实名制将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由微博产生的泡沫将会不复存在,SEO的硬实力成为了通过想微博获利的人的唯一依靠,而那些起初依靠不正当手段占尽优势的人将会由此转向衰落。

  软文大军振兴

  在市场被虚假微博用户搅乱时,优秀软文所体现的作用可能不如几十元换来的虚假转载带来的效果,因此,软文的价格被一再打压,软文的发展受到了威胁。如今,实名制的出现,无疑帮助软文干掉了这一本就不合法的对手,想提高转载率、点击率,想提升网站排名,想增加网站权重,就只好通过软文的引力达到目的。因此,迅速加大软文投入力度,注重软文军团的培养,方是在这次变革中取得先机的有效途径。

  微博后时代的来临,推动者网络营销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真实的实力远比一些“捷径”更加可靠。虽然实名制也会对微博的正当利用带来一些影响,但是利依旧要远大于弊,只要坚持下去,规范化的站长们永远会笑到最后。

  本文是笔者突然间得到的想法,可能还有诸多考虑不周之处,希望各位站长和依靠网络生存的朋友多多赐教,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小小的参考。本文由www. war3ba .cn发布,欢迎交流,谢谢。

二 : 国政通是微博实名制唯一获利企业

继北京、广州之后,上海也开始试行微博实名制注册,中国互联网服务的实名制浪潮已席卷而来。微博实名制催生了一笔大买卖。而这笔买卖只有“北京国政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政通”)”一家企业获利。国政通是公安(www.61k.com)部门唯一指定的身份认证服务商。

按照国政通最低2元/人次的身份核查收费标准,中国网民全部实名核查一次就是近10亿元的收费规模,而且有需求的网站数量正不断增长。

如此庞大的市场,为什么仅由一家民营企业国政通垄断?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国政通能否充分保障个人的隐私安全?

三 : 浅析微博实名制的利弊

摘 要:近年来,微博作为新媒体发展迅速,在传播信息、反映舆论方面,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虚假信息,传播谣言等不良现象,因此实行微博实名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主要围绕微博的实名制的利弊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博;实名制;利弊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86-01
近年来,以微博客服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务发展迅速。微博客服务在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信息传播、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微博客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买卖“粉丝”、利用网络进行欺诈等突出问题,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引起网站、用户和公众的不满,社会各方强烈呼吁加强互联网诚信建设,规范微博客服务管理,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微博经历了2010年的快速发展,在2011年的年中用户数已接近2亿,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影响力。但从“金庸去世”等几件微博大事件不难发现,微博变成了虚假信息的集散地,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所以规范微博行为,微博实名制就成了必然趋势。
从实际情况看,微博网站和微博用户呼吁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保障其合法权益,社会公众也普遍呼吁要建立网络诚信体系,网站和微博客用户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不得提供虚假、有害信息。从微博客服务发展来看,在注重服务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当重视社会效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保证信息服务质量。因此微博实名不但不会限制微博客服务的发展,还将有助于微博客网站树立企业品牌,提高服务质量。
北京市2011年[www.61k.com]12月16日公布实施微博管理新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相关网站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对用户的规范。从微博客服务发展来看,在注重服务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当重视社会效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保证信息服务质量。因此,《规定》不但不会限制微博客服务的发展,而且将有助于微博客网站树立企业品牌,提高服务质量。
从微博发展现状来看,微博实名势在必行。首先责任促成实名制。截至今年,微博用户已达到2.4亿之多。如果庞大的用户加上海量的信息发布,自由的言论应遵循道德的底线,微博上的谎言、谣言、诽谤侮辱他人、不良商业竞争等行为应该得到制止。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来净化我们得之不易的微博自由环境。其次权益促成实名制。微博本身是没有门槛的,人们在这个媒介上可以随便发言,在这种低门槛的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种种混乱,维权无从谈起;一旦网民权益被侵犯,公民的名誉权被侵犯,就会维权无门,微博帐号与QQ帐号一样,同样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实名制有助于帐号维权。再次诚信促成实名制。微博实名制对于微博的长足发展是个很好的机遇。实名制有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微博的虚假信息泛滥,更加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些都是不诚信造成的。微博实名制是增强信任的粘合剂,是建立微博诚信的必经之路。最后国家安全促成实名制。对于一个公共舆论平台,它应该起到推动民主进步的正面作用。微博实名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微博实名制成为必然。
微博实名制将有助提高微博质量和公信度;有利于维护网民权益;有利于杜绝僵尸粉和网络水军;有利于扼杀生硬恶劣的微博营销活动,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实名制后,微博上的信息可信度和真实度将大幅提高,微博上的沟通也更加便于建立人际关系网,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看,也有利于网民自身权益的维护。它对推动民主进步起了正面作用。对我们的知情权更有保证。
另一方面实行微博实名制后也将有损于言论自由;会使微博营销公司遭受损失;会泄露个人隐私;会扼杀真实的声音。中国软实力进一步削弱,形象进一步受损。新增用户也会大幅度减少,更多人沦为看客,成为敢怒而不敢言一族。微博的在传播信息,反映舆论方面的作用将大大减弱。
对于微博实名制,有分析认为可操作性不强,能够造成的影响尚不明朗。比如早先强推实名制的百度说吧,最终上线不到一年就不得不关闭;手机实名制都叫了那么多年的实名制,到现在还没实现,可见强制实名认证不符合中国国情。另外,新浪用户它本身面对的用户不仅仅是中国。它还有很多国外的用户,如果进行身份验证,有些国家甚至连身份证都没有。另外这些国家也不可能给它开放验证的接口。
我认为目前微博实名制是必然的趋势,将来新浪微博所有人都将加“V”,但是在诸多问题没有强有力的解决的情况下强制实名,会打击用户对微博的热情。微博实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需要在技术层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管理层面的可操作性更要考虑周全。微博作为载体,实名制作为保障,用户认识也需要一个过渡。虽然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仍然需要积极的引导,解除心理障碍。所以全面推行和形成氛围都需要一个必经的长期过程。相信,微博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邹建华.微博时代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四 : 微博的利与弊

每片叶子都有两面,时下微博大热,上网的朋友大部分都有玩微博,有人玩新浪的,有人玩腾讯的,我两个都有玩,也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微博用户了,对于微博的利与弊我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谈一下微博的好处吧:1.社交:通过微博我们可以认识更多拥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可以与自己崇拜的名人近距离对话。2.增长见识:微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关注他们可以学习了解到各种信息和知识。3.学英语:是的,学习英语,通过关注一些英语相关的博客我还真学到了不少常用有趣的英语,推荐大家关注时尚英语这个微博:http://t.qq.com/aiyingyu。 下面我再谈谈沉迷微博的一些弊端吧:1.浪费时间:如果整天沉迷于玩微博那肯定要占去我们做正事的时间了,浪费时间就是慢性自杀,所以珍惜生命,适量微博。2.影响独立思考:微博上都是一些碎片化的段子、知识,都是一些快餐式的段子居多,缺乏系统性和深入讨论,经常阅读人就慢慢变得不爱思考了. 综上所述,微博有利有弊,大家可以重点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人,同时要控制好玩微博的时间,不要沉迷其中。

Each leaf has two sides, now microblog is so heat that most people spend their time playing it, and someone to play Sina, someone to play Tencent , and I play both of them. I can 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earliest users microblog in China , and I have my own views on the pros and cons for the microblog . First of all,Let me talk about the benefits of microblog: 1. Expand the social range: through micro-Bo we can know more friends with similar interests; talk to famous people closely. 2. Informative: there are variety of people play microblog ,we can learn to understand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by their word. 3. To learn English: Yes, learning English, by focusing on a number of English-related blog I really learned a lot of interesting common English, we recommend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microblog English fashion: http://t.qq.com/aiyingyu . Here I will talk about som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excessive microblog: 1. Waste of time: If we indulge in it,surely it will be a waste of time, and a waste of time is slow suicide, so take the value of life, don't pay too much time on microblogging. 2.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contents of microblog are some fragments of the scripts, knowledge.The content is lack of systematic and in-depth discussion, and it will make man not love thinking. In summary, microblog has pros and cons, we can focus some of that we are interested in , but not to indulge them.

五 : 微信利弊论

现在有了微信,使得一向对网络科技敬而远之的老人,都人手一微信。手写软件的普及,更使文字交流的障碍荡然无存。换句话说,微信把所有成人都赶入了网络世界。于是,所有成人全天候自发或转发的信息,“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天下)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微信的“利”,数来数去只有一个,就是知情、言论与通信更方便了。比如,陈独秀与小姨子高君曼偷情,多少年来没什么人知道吧,但王宝强老婆的偷情,却是全球人都知道了。这就是网络与微信的好处。现在任何人发表意见也是如同放个屁那样简单了。通信交流就更别提了:考试时作弊,帮助作弊者居然可以在远离考场的地方。技术的这个进步是不是上升途中的飞跃?是不是冲向顶峰的最后一跃?这一跃是不是越过了顶峰,落脚在下坡道上了呢?答案只能由“弊”来回答。

微信的“弊”其实是由“利”引发出来的。我们都知道,最大的“利”是恰当的“度”。比如喝水对人体有利,是指在干渴的情况下,如果喝水已经喝到腹胀作呕的程度,喝水还有利吗?所以喝水喝到恰当的度,才对人有利。再比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说有些人不懂得把握人际关系的“度”。同样,知情、言论与通信的顺畅的有利性,也是有个度的,顺畅到过了这个度,利就转化为弊了。

先说说发表言论。

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本能,但针对什么事发表看法,却因人而异。事务性的交流,比如我认为烧鱼要先放油里煎,而你认为应该清炖,这样的讨论是不是发表言论?探讨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看法,比如有人否定、有人肯定隋炀帝,各摆事实讲道理,争个不休,算不算发表言论?都算。但是《人民日报》是不会把所有的事务性言论都登出来的,即便对历史探讨,也是有选择地发表的。就是说,在发表言论的媒体能量有限的时候,发表言论是要经过筛选的。英国有位作家,写小说投稿,投了700多篇,均遭退稿,大约在投第756篇时,终于被录用,此后篇篇能发表,终于跻身作家行列。

经过如此严格的筛选,能发表的东西,质量都在中值之上。我们读报,看书,常常是开卷有益,因为读者的平均水平肯定在作品之下。(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现在媒体能量大爆发,发表言论没有必要筛选了,因为发表能量已经超过写作能量。举个例子。过去,年轻时立志当作家的人假定为20人,最后只有2个人不到成为作家,其余诸位都是在不断的退稿打击下终于改换门庭。这也算是物竞天择吧。现在不对了,20个人写出来的东西都能发表:物竞天择的生态规律被打破了,发表的东西整体上还会有质量吗?而且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文学艺术的批评家队伍解散了,评论文章看不到了。想想也不奇怪:比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凭着《果戈理时代俄国文学一瞥》,奠定了其民主主义的哲学根基。如果果戈理时代的作品发表能量跟如今一样的无限,车尔尼雪夫斯基肯定望而生畏:十瞥都看不过来,还“一瞥”呢!

再谈谈通信交流。

通信是一种社交行为,而人是社交动物,但社交的范围与深度必须在一定的“度”内,人际关系才能正常运行。

过去普通人的人际交往,除了当面交谈之外,只有很麻烦的公用电话和书面通信,所以交往基本局限于必要的事务。人们不会打公用电话等上半小时,为的是告诉对方不锈钢电水壶是有毒的,不能用呀,或者某某药对感冒特别有效,这次感冒吃了很多其他的药不管用,最后吃了这个药,第二天就好了,你要记住感冒吃这个药呀。一般人也不可能写封信仅仅告诉熟人自己如何喜欢德国干净的街道,看到上海肮脏狭窄的弄堂是多么恶心。由于交流媒介的限制,大多数的交往绝大多数是事务性的,很少涉及个人情趣和商榷对问题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性相近,习相远”:本性虽同,但表现本性的具体方式却各不相同。比如,人都喜欢吃东西,这是本性。但喜欢吃什么,却因人而异:宁波人喜欢吃咸,无锡人喜甜食。人的其他志趣也是千差万别。尤其是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是正常的,相同才是碰巧。但不是所有不同都值得交流,所以交流媒介的不足自然而然排除了许多不值得的交流。而且交流具有互补性交流与排他性交流的区别。排他性交流显然是狭隘的,不仅伤害人际关系,而且往往会堕入更大的谬误。互补性交流虽然有益,但对于不值得的交流,徒然浪费时日而已。这些在过去能得到自然的过滤。如今在微信时代,完全没有了自然过滤,交流变得毫无节制,不分对象。许多人在微信上滥嗮自我,放肆伸张个人情趣,根本不考虑微信圈其他人会怎么想。有个中学生的阿姨在美国定居,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赞扬美国、诋毁中国的文章。这位爱国的中学生气得不吃晚饭,从此设定不再看阿姨的朋友圈。这位阿姨认为美国好,中国不好,这是她的看法,但她一味宣扬自己的选择,去影响不该影响的对象,显然是交流无度之弊。

在过去,人际矛盾往往是由实实在在的利益冲突所引起,志趣相左不太会引发矛盾,这是因为过去交流范围基本不涉及情趣“不同”。两个人各自在自己家里分别你吃你的青菜,我吃我的萝卜,肯定不会因此产生矛盾。但如果让这两人一日三餐在一口锅里同吃,吵架必然成为常态。

如今的微信就促成人们轻而易举地使交流越界,交流内容几乎涉及个人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志趣。于是产生矛盾的机会大大超过以往。自利是人的天性。保护和扩大自己的物质利益是自利的终极表现,而以自己的嗜好和看法为正确标准,否定不同的嗜好和看法,是自利的文化表现。人们交往时,一旦涉及不同志趣,往往就“话不投机半句多”了。主张包容异己,是强人所难,因为这违背人的自利性。确有人能做到包容异己的所谓大度,但他们都是有政治的或其他目的的。我们现在知道的有条件不容忍但事实上却容忍了“不同”的人,都是历史上数得过来的有大志者,而且是在尚未得志的时候。刘邦容忍韩信自称齐王,曹操把部下写给袁绍的变节信当众焚毁不加追究,都是在他们尚未实现目的的时候。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人的起码的道德要求,只要有点自律精神、对人不怀恶意者都能做到。为什么孔子没说“己所欲,更要勿施于人”呢?大概他觉得“己所欲施于人”是天性,至少主观上没有恶意:给你喝这么香甜的咖啡,你TMD非要喝清苦的茶,是不是不识抬举!

结论:人类的每个进步都伴随着反面的因素,微信是人际交流的空前发展,但也是使信息大幅贬值、人际矛盾急速上升的渊薮。

本文标题: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微博实名制带来的软文复兴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451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