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教材-立足新教材 品读“语文味”

发布时间:2018-05-01 所属栏目:教案

一 : 立足新教材 品读“语文味”

我很喜欢“语文味”这个提法。要教出语文味,首先老师要有语文味。这种“味”,就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它是我们长期在文学王国中薰陶出来的敏感丰富的情思。这种情思在我们的身体内积淀,成为一种溶化在血液中的随时可以喷涌而出的激情。这种情思的核心应是爱,爱自然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爱人生的跌宕起伏、摇曳多姿,爱文本的清新隽永、沉郁顿挫,甚至爱学生的幼稚鲁莽、特立独行。立足于爱,用我们新鲜的学识、丰富的情感去解读作者,品味语言,用我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滋润他们的心灵,让师生体验感情共振的高峰。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常常获得这种美的享受。

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剔除了许多陈旧落后的课文,补充了不少生动鲜活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充分利用新教材,教出语文味,应成为每一位语文老师钻研教材的重要任务。下面是我教《花未眠》一文中的详细经过和思考,录下来请方家指正。

一、设想与目标

《花未眠》是一篇新课文,和同行们探讨教学的意义较大,在选择课堂案例分析课文时,我选择了它。

这是一篇谈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随笔散文。散文讲究触发和感悟。本文作者由发现海棠花未眠而对美的感受有了新的认识,又通过艺术作品的分析,阐发了自己的美学见解。语言含蓄,充满哲理,甚至有的地方有点晦涩,又只能用一节课时间,因此,我把了解作者的任务放在课外,让学生去查阅作者资料,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作者川端康成先生是一位敏感的内向的作者,本文既表现了他热爱美、珍惜生命的思想,又飘浮着浓浓的虚无情绪,因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

(一)、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

(二)、走出作者的虚无阴影,培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里的重难点无疑是第1点,学生是不大会受这种情绪影响的。但是,作者既然在文中谈到“要活下去”,为什么后来又自杀了呢?学生会困惑不解,这必须给学生以有益的引导。

二、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导入  新课。

请几个同学展示他们查到的川端康城先生的资料。不少同学都认真完成了任务,其中班上最热爱电脑的吴勇华同学还做出一份课件,为了鼓励他,我让他当众展示。同学们的资料都讲到了以下几点: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生于1899年,1972年含煤气管自杀。曾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雪国》《古都》《千只鹤》等。

有的同学还查到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委员会对他作品的评价:“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民的内心精华。”我据此导入  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川端康成先生的随笔散文《花未眠》,看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呢?

(二)、理清全文脉络。这样有助于了解作者思路,摸清作者意图。为了迅速做到这一点,节省时间,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课前准备的时候,又让学生朗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句子划下来。我不打算采用传统的划分段落的方式,根据散文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是什么样的事情给了作者以很大触动,让他思考有关美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好几个同学在下面答到:“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2)发现了花未眠,作者有许多感触,其中能贯穿全文的表达作者对美的思考的感触是什么?

一位女同学首先举手回答:“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都是有限的。”

这不是贯穿全文的一种感受,但我没有武断地否定她,而是鼓励她说“你说的的确是作者的感受,但下文是不是围绕着这种感受来写的呢?”

她笑了笑,其他同学说:“不是。”

又一位同学举起了手:“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我很高兴,考虑到本文内容含蓄,就没绕弯子,迅速加以肯定。

3)作者围绕着“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展开了哪些联想。

一位同学:“首先联想到了我们仔细观察艺术的花,却忽视了自然界的花。”

另一位同学:“联想到了罗丹、玛伊约儿、宗达等人的作品。”

又一位同学:“联想到了艺术作品中的日本黄昏和自然的日本黄昏,还联想到自己在冬天发现岚山之美。”

我肯定了同学们的思考,也不想在这些问题上多花时间,于是迅速打出幻灯片,出示本文的结构图,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三)、品读语言,走近作者,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觉得,品读语言,首先要抓住本文的纲,这样,会避免过于琐碎。“刚才我们找到了能统领全文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们齐声说:“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我说:“那好,让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同学们大声朗读。

读完我问:“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同学:“我们只有走进大自然细观察,才能发现美。”

另一同学:“美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同学们提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我认为这符合作者的意思,很高兴给以上两位同学所说给以充分的肯定,我想把问题引向文章开头,就说到:“作者在写自己发现海棠花时,哪些地方体现了“邂逅”和“亲近”呢?”

同学们:“发现海棠花,凝视海棠花。”

我让学生把2、3两段读一遍并思考: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感受,引起了你的思考呢?

同学们读后,一位同学首先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我马上肯定:“这位同学爱动脑筋,找出了这句话确实有意思,那么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这位同学:“大概因为它开得很旺盛,不久就要枯萎了,所以作者感到哀伤。”

我接着问:“同学们有没有别的观点呢?”

另一位同学:“它开在深夜里,无人欣赏,所以哀伤。”

老实说,第一位同学说的很好,我觉得符合作者的意思,但第二位同学说得也有道理,应该鼓励,我很高兴,肯定了两位同学对“哀伤”的理解。

又一位同学:“我喜欢这句话,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的自语道:要活下去!”

我觉得这句话确实很重要,表现了作者珍视生命的思想,就反问道:“那么你想过它的含义吗?”

学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花盛开,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觉得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理解到这一步并不难,也没有必要再引申。考虑到时间关系,我就引导学生思考7、8两段的异同。

老师:“请同学们把7、8段读一遍,思考:这两段说的都是什么,有不同吗?”

同学们大声朗读,朗读后就七嘴八舌地说:“是写艺术美和自然美。”

我问:“这两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吗?”

同学们一时难以发现,就认真地看起来。

略停片刻,我启发到:“都是由艺术美想到自然美吗?”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是。”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第四段是写艺术美加深了对自然美的认识,第五段是写自然美加深了对艺术美的理解。”

我又问:“那么作者认为,这些艺术家为什么会创作出这些不朽的作品呢?”

学生:“因为他们能仔细观察自然,他们有高尚的写实精神。”

我仍不放过:想再次拨动主线的弦,又问:“这与上文有关联么?”

学生:“说明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这时,该品读第9段了,这一段在本文很重要,特别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关系的理解,我想范读一遍,就说:

读给同学听,请大家思考,最后一句的含义。

我范读了第9段,这段是作者谈自然美与艺术美关系的重要段,同生们理解整个过程,因此,我把问题分解一下。

1)作者说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是自然的黄昏更美,还是艺术作品中的黄昏更美?”

这对学生来不难,于是异口同声地说:“都显得更美了。”

老师:“由此,同学们思考:作者认为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是什么关系?”

可以说,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这个问题基本能水到渠成。

学生:“作者认为生活美和艺术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艺术美加深了人们对生活美的认识,自然美加深了人们对艺术美的理解。”

这个同学回答得很到位,我就没有必要多说。

就补充到:“说得很好,我认为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下面我们来看第10段,同学们阅读、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岚山之美的?”

学生:“是一个冬天,游人很少。”

我接着又问:“作者发现岚山之美,正好照应上面哪句话?”

学生很容易答出:“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至此对语言的品味基本完成,但是带同学们走出作者虚无阴影的目的尚未达到,因是下午的课,只有40分钟,已快下课,于是我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时一位同学举手提问:“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珍惜生命的思想,为什么他选择了自杀来结束生命呢”?

  老实说,我估计会有同学提出这个问题,借讨论这个问题,正好带领同学们走进乐观开朗的阳光中,于是我问同学们:“开篇我们品味过这样一句话:它盛放,有一种哀伤的美。同学们,假如你们面对一树盛放的鲜花,是否会有这种感觉呢?”

因为听课老师多,同学们一开始有点拘谨,都看着我,有的在下面轻轻摇头,我就启发道:“大家说真话,说说自己真实的想法,”于是爱发言的同学都表示,不会有作者的那种感觉,有的同学说,会很开心,还会邀请朋友亲人来一齐观赏等。于是我总结到:“是的,我估计同学们也不会有作者的感觉,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看着他们,卖了一个关子:“因为你们乐观、开朗、积极上进,你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你们的心中洒满阳光,而作者呢?同学们都查过他的有关资料,了解了不少,他的童年和少年历经苦难,充满了孤独,作者是一位敏感、含蓄、有轻度抑郁症的老人,越到老年,他对童年的苦难印象越深刻,再加上他重病缠身,他觉得死也是一种美,于是他选择了那样一个悲剧的结局。同学们要明白尽管我们本学期接触了几位非正常死亡的作家,但在庞大的作家群中仍然是少数,是偶然现象。”

话说到这里,下课铃响了,我觉得本堂课在同学们的配合下,完成了我预先设想的教学目标 ,于是布置作业 :本周的练笔中,写一篇描写自然美的短文。

三、教学反思

教出“语文味”,固然要加强课外阅读,但决不是抛开课本,另搞一套,我觉得本堂我最大的收获是充分发动学生,带领学生挖掘课文语言的内涵,品味语言的韵味,走进了作者内心世界。由此,我想,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能力,包括欣赏能力及判断能力,虽然我事前布置了预习,但不少同学对语言内涵把握的准确让我惊讶,关键是作为主导者的老师怎么去调动学生,激活他们蕴藏的巨大潜力,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讨,肯定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这样,师生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回首这堂课,以下几点令我遗憾:

一、品读品读,读得不够。只有读,才能品出语文的味。只有读,才能让这些优美的语言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能一味地试图把所有的句子都搞得明明白白,压缩读的时间。因此,我想,少探讨几个无关紧要的句子,留下读的时间,培养朗读的习惯。

品味语言当然应是“语文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文章的结构、段落的安排,句式的选用,长句结构的梳理等等,都隐藏着语言味,即使语言本身,挖掘句子的含义也不是品味语言的全部内涵,语言的风格如何,作者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联等等,这些都可以教出语

味。由于本文语言含蓄,因此,冲淡了对其它方面的品味,虽然说一堂课难以考虑周全,但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特别留意。

3、学生的主体地位,表露的不够充分,虽然我注意尽量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但从整节课来看,学生还是被牵着鼻子走,他们的思考范围不广,还没有充分地动起来,他们对老师还有依赖的心理,总是让老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思考,去解答老师的提问,自己主动学习,主动钻研的精神不够,我想,这是长期以来课堂老师唱主角,甚至,唱独角的恶果,要改变这一点,要让学生能根据课文特点问题,自主探究,真的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要求,但只要每一位老师都意识到这点,那一天会很快到来。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将进入多么令人羡慕的境界呀!

 

 

二 : 中学语文教材朗读示范《出师表》


出师表

诸葛亮/文磊明/诵

先帝创业未半(1)而中道崩殂(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5),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6),盖追先帝之殊遇(7),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8),以光先帝遗德(9),恢弘志士之气(10),不适合妄自菲薄(11),引喻失义(12),以寒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13),俱为一体,陟罚臧否(14),不适合异同(1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6),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8),不适合偏私(19),使内外异法也(20)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2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4),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25),有所广益(26(www.61k.com))

  将军向宠(27),性行淑均(28),晓畅军事(29),试用于昔日(30),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1)。愚以为营中之事(32),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33),优劣得所(3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7)。侍中、尚书、长史、参军(3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9),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0)

  臣本布衣(41),躬耕于南阳(4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3)。先帝不以臣卑鄙(44),猥自枉屈(4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6),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47)。后值倾覆(48),受任于败军的时候,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49)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0)。受命以来,夙夜忧叹(51),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52),深入不毛(5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54),北定中原,庶竭驽钝(55),攘除奸凶(56),兴复汉室,还于旧都(5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58),进尽忠方,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59),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60),以彰其咎(61);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62),察纳雅言(63),深追先帝遗诏(64)。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65),不知所言。

三 : 如何审视中学语文教材之美

doc

本文标题: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教材-立足新教材 品读“语文味”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2240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