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扭秧歌-扭秧歌

发布时间:2018-05-11 所属栏目:物质文化遗产

一 : 扭秧歌

描眉,

刻鬓,

敷粉,

插花。

七尺须眉,

穿起了花衣裳。(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第一次下场,

心里慌的蹦蹦响。

公子哥百般挑逗,

小娘子羞红面庞。

暗送秋波,

粉眼吊膀。

彩扇翻飞,

如翩翩蝴蝶。

手绢圆舞,

似锦盘翔翔。

小伙子喝彩瞩目,

大姑娘春涌心房。

鼓点熄了,

锣声住了,

我的心还在激昂。

二 :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

扭秧歌(又称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扭秧歌扭秧歌(又叫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1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流传地区

流传于晋北地区朔县、平鲁、神池、宁武等县一带的群众性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由于在表演时男角动作以踢为主,伴奏以鼓为主而得名。它主要在街头、广场表演,故亦有"土滩秧歌"之称。"踢鼓秧歌"的主要特点是表演具有戏曲中的行当分工,在动作上具有浓厚的武术色彩。男角动作粗犷有力,女角动作优美利落。表演形式分小场子、大场子、过街场子3种。小场子的表演人数最少一人,最多五人左右,一般是女角(称"拉花")围绕男角(称"踢鼓")表演,大多有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基本动作男角有"戴宗三亮式"、"腾空旋风"等;女角有"跋陷泥"、"兔儿旋窝"、"猛失惊"(闪腰失惊)、"跌籽儿"等。大场子的表演人数一般在十六至六十人之间,主要表现队形不同的变化,常用队形有"满天星"、"八卦阵"、"单双圆场"等近七十余种。如在夜间各执彩灯表演,则可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过街场子的活动人数比较多,表演不分日夜,多在街巷类的场地进行。"踢鼓秧歌"的表演,主要在春节期间,每年正月初三至二月初二是"踢鼓秧歌"的活动期,先由各村闹"小秧歌"、"小场子"和"对秧歌"活动,大约在正月十五以后,便开始由几个村联合闹"大场子",逐渐形成春节活动的高潮。
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解放区群众称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现在,新秧歌是群众在节日、集会时表演的主要民间舞蹈之一。
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为“秧歌”。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1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2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扭秧歌在陕北地区称作“闹秧歌”,各村的秧歌队在一名持伞的"伞头"带领下,和着锣鼓声的节拍起舞,跑"大场" (群舞)、演"小场"(双人、三人舞),并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贺新春,祈丰年。领舞的伞头要善于领唱传统的歌词以及因地制宜即兴编唱新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时,众队员重复他所唱的最后一句,形式简便,生动热闹。灯节期间,当地还要设置名为“九曲黄河灯”(俗称“转九曲”)的灯阵,群众随着秧歌队进入其内,观赏各种秧歌表演,此活动具有消灾驱邪的含义。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概述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
河北称“秧歌”为“地秧歌”,是汉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在各地各民族花会中广为流行。因流传地域和民族不同,各有不同风格和特点。
北京的秧歌会常见的有2种形式:一为高跷秧歌;一为地秧歌。高跷秧歌是演员脚底下绑上三四尺高的木棍,谓之“踩高跷”。地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地秧歌有它一套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角色共计十余人,除文扇、武扇、渔翁、樵夫外,其余均为双上(头陀、小二哥均为二人,锣鼓均为四人)。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

扭秧歌是秦皇岛、唐山一带农村广为流传的1种群众性很强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比较集中的说法是兴于元代。晚清昌黎县人王作云首创“秧歌演戏”之后,以聂国和、宋阴村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秧歌艺人创造了“出子秧歌”; 民国年间以周国宝、周国珍、鲁凤春、张廉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秧歌艺人又把地秧歌推向1个高峰。在当地人民心目中,“闹秧歌”是欢乐吉祥的象征。大杆唢呐是地秧歌主要伴奏乐器。虽然乐器比较单一,但它的能量很大,唢呐一响,花扇一扭,乐中有舞、舞中有乐,深受群众欢迎。
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www.61k.com]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历史传承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扭秧歌扭秧歌比不上740马斯89b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1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


据老艺人传史,今流行于宽城县(满族聚居)宽城镇西街的地秧歌是百余年前由唐山传至宽城的。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当地艺人根据人民的审美、爱好和习俗特点,对原地秧歌加以改革,形成潇洒、大方、动作粗犷而又轻盈的艺术风格。秧歌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满族聚居的地方,还有“徒步”和“高跷”之分。孟村和大厂回族自治县流行大秧歌,孟村还有花灯秧歌。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扭秧歌
自明末努尔哈赤在抚顺境内崛起,到“满洲”族形成,满族人继承了由其先人女真人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莽式舞”。康熙初年间汉人杨宾在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著有《柳边纪略》。《柳边纪略》(卷三·十五)中记载了当时“柳条边”(含抚顺地区)流传的“莽式舞”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形式;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较为安定,满族民间在原有民间舞蹈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从表演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一些史料,如:《柳边纪略》、《奉天通志》等多有对满族秧歌的具体描述。

1936年铅印本《兴京县志》(兴京县现为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记载:正月十五,家家供献元宵,通悬灯结彩,乡人作剧曰”太平歌“,谓可驱逐邪疫。《兴京县志》所称的“太平歌”既是抚顺满族地秧歌,是近代地方史中对抚顺满族地秧歌最直接的记录。上世纪八十年代,抚顺满族民间舞蹈集成调查时更是发现,抚顺满族地秧歌传承悠久。生于1926年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秧歌老艺人周荣甲(已故),14岁时即拜师学习满族秧歌。他和老艺人杨传芳(已故)曾回忆说:“我们所知老鞑秧歌约有二百多年历史,主要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在新宾赫图阿拉登基称汗,创建了八旗,兵民一体,打了胜仗或逢年过节,就要喝米酒,唱歌跳舞,渐渐就变成了地秧歌。鼓乐一响,由鞑子官率领,就扭起来唱起来,这也是1种与民同乐的方式,所以说:鞑子秧歌'就是满族秧歌。”
1986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顺市资料本审稿会议上,辽宁省的秧歌专家们对这种民间舞蹈进行了科学分析、鉴定,认为抚顺地区的秧歌服饰上佩戴八旗旗标,表演中施“打千儿礼”、“抱腰礼”,是鲜明的满族特征;动作中特有的动律-扬、蹲、跺、盘、摆、颤,具有浓郁的满族人民渔猎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之特色,可以做为抚顺地区满族人民的代表性民间舞蹈。鉴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政策,不称其为“鞑子秧歌”,正式定名为“满族秧歌”。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抚顺满族地秧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都很悠久。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特征本义

扭秧歌的特征:通常在元宵灯节前后演出于北方农村的1种具有戏剧因素的化装表演;一般呈舞队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数舞队要挨门演出,保留着从沿门逐疫向沿门卖艺、乞讨发展的痕迹;舞队中角色的名称和人数多少不尽相同,但总有官员、武生、老人、和尚、妇女等(大体相当于戏曲中的生旦净丑),总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调笑的内容,男青年称“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妆、女扮男装的情况;舞队中有领队、殿后之分,领队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伞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扮,有时称他为“卖膏药者”;有时官员(参军)也为少数民族装束。有的舞者手持两根短木棒;演出时锣鼓齐鸣,而以鼓较为重要。
长江流域甚至华南地区,也有类似的表演,不过多数不叫秧歌,而称秧歌灯、花鼓灯,或打花鼓、花灯、采茶等。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
扭秧歌成为大型群众性娱乐,欢庆,宣传的主要形式。因为秧歌内容包含量大,多姿多彩,形式多样又富于变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动态丰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也给林区人民、广大民众带来了快活和欢乐,舒缓身心疲卷的好方法。
本义
清黄濬《红山碎叶》称:“红山灯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谓女子之歌。按古书姎字乃渠帅之称,似有未协。” 说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说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国刘文海《西行见闻记》:“新疆缠民妇女,确实娇艳妩媚,遇者魂销。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词。央哥,即缠民妇女之谓。”又记新疆民谣:“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车央哥子(缠回称妇女之谓)一枝花。”
清祁韵士辑《西陲要略》卷四记新疆方言:“呼妇人为鸯哥。” 据此,可以肯定地说:姎哥、央哥、羊高、鸯哥均为一声之转,系维语对女性的称谓。而且,这女性,主要当指少女,至少是少妇。难以想象,中年以上还会被称为“一枝花”。
所以,扭秧歌的本义是“少女之歌”。各地的秧歌都有青年男女相互调笑的内容,便是最有力的证据,“饰童男女相对唱跳”是秧歌的本质特征之一。无论秧歌,还是花灯、采茶,都把少女作为主要角色;这少女,多是男童装扮的。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起源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1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1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昌黎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昌黎扭秧歌昌黎扭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
昌黎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鲜明的个性。它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2种,内容上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秧歌的行当分为“妞”、“丑”、“公子”几种,表演各具特色。昌黎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昌黎地秧歌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有密切联系,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呈现出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丰富细腻地表达动作意图,这在民间舞蹈中显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戏有《扑蝴蝶》、《锯缸》、《王二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跑驴》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强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动灵活,表现诙谐有趣。以著名民间艺人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张谦为代表的张派、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等几种地秧歌的风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户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1996年,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昌黎地秧歌是1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农业社会、农村生活的部分特征和农民乐观诙谐的精神风貌。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艺人高龄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形势,亟待抢救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部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昌黎扭秧歌榜上有名。昌黎地秧歌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多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取材广泛,叙事性强,其道具多为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昌黎地秧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县从事地秧歌表演的民间文艺团体近百个,表演艺人近千人。昌黎地秧歌几次在吴桥杂技节上表演,多次参加全国比赛,曾获沈阳国际秧歌节金玫瑰奖、中国群星奖广场舞铜奖。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鼓子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鼓子扭秧歌鼓子扭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3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百姓。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间上至老者下至少儿都爱学会跳。全县二十一个乡镇,八百多个村都能组织秧歌队。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5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和“武场”。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场子队形极为丰富,有“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六6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等百余种。“伞头”动作圆润,“鼓子”动作粗犷豪放,“棒槌”动作轻巧敏捷,“腊花”动作泼辣大方,而颠颤、划圆、蹲扑、跳窜等动作为各角色所共有。
鼓子秧歌舞者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后,鼓子秧歌多次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大赛,屡获大奖。1996年,商河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鼓子秧歌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胶州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胶州扭秧歌胶州扭秧歌是山东3大秧歌之一,又叫“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据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推测,当时的胶州秧歌舞蹈动作、行当名称、服装道具等与现在基本相同。
胶州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3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还有《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小戏。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3大部分组成。小戏秧歌原有7两个剧目,现存13五个。胶州全市现有秧歌队一百多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人员曾先后七次对胶州秧歌进行挖掘整理,现已将其编列为汉民族舞蹈的教材之一。1996年,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海阳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海阳扭秧歌海阳扭秧歌是山东3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1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据海阳赵家庄《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据此可知,海阳秧歌实创于明代。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包括指挥者——药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或戏曲杂扮者。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大秧歌是海阳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在现实中,海阳秧歌鲜明地展现了海阳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海阳大秧歌现已被编列为汉民族舞蹈教材之一。1996年,海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陕北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陕北秧歌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1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叫“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传统的老秧歌、神会秧歌中保存着“起场”、“谒庙”、“敬神”等祭祀礼俗,表演中还有拜门(又叫沿门子)、搭彩门、踩大场、转九曲等活动。1个秧歌队从数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表演中有“原地扭”、“走十字步”、“3步一跳”、“斜身步”、“抖肩步”等,陕北秧歌分为“大场”和“小场”2种,大场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百种排列法;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场子”、“踢场子”、“丑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钩倒挂”等高难技巧。陕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运动中成为主角,被赋予了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容,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传遍中国。陕北秧歌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抚顺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地秧歌抚顺秧歌,有时也被称为“鞑子秧歌”,是1种形成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辽宁省东北部的抚顺市。抚顺市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

1、历史溯源

抚顺满族地秧歌,即抚顺满族秧歌,是在抚顺所属各县区流传的1种满族民间舞蹈。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艺术特点

抚顺满族秧歌曾有2个品种,1种是源于河北,由关内移民传入抚顺的地秧歌;1种是源于满族传统民间舞蹈,经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满族秧歌。抚顺地秧歌指的就是“抚顺满族地秧歌”,又叫“太平歌”,俗称“鞑子秧歌”。

抚顺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和仅穿皮袄、斜挎串铃及各种生活和狩猎器具的“克里吐”(俗称“外鞑子”)。其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鹰、虎、熊等动作,其中多有传统舞蹈的元素。秧歌动作中的蹲、跺、盘、摆、颤等姿态丰富、刚劲豪放,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乐借用了满族萨满跳神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点”、“七棒”、“快鼓点”等演奏方式,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

抚顺满族地秧歌的主要人物及其装扮和道具是“

鞑子官,俗称“里鞑子”、“大老爷”。舞队领队,一般舞队中有2个“鞑子官”。他们头戴缨帽,身穿箭衣、彩裤,外披黄马褂、红战裙,扎腰箍,穿黑色快靴。手挥蝇帚,斜挎腰刀。

克里吐,俗称“外鞑子”、“和尚吐”。人物抹黑脸,头戴毡帽,身反穿皮袄、裤,斜挎串铃,手挥长鞭打场,维持秩序。

拉棍的,负责联络、划场步阵,头戴凉帽,身穿箭衣、彩裤,扎腰箍,穿快靴,手握柳树棍。

上装,舞队中女性角色,人数不限,头戴"花山",装扮自由,用鲜艳的被面作裙子,以颜色不同区分旗属,手持扇子、手绢。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地秧歌

下装,舞队中男性角色,人数不限,装扮自由,身披各色包袱皮、彩带等,以示所属旗别。
抚顺满族地秧歌的表演程式一般是这样的:

秧歌舞队一般是在指定的宽敞平坦地集合并表演。舞队有鞑子官前导领路,拉棍的跟随其后,男左女右排成两行,其他角色穿行其间。舞队入场先“三拜茶桌”后,鞑子官表演“见礼”,克里吐长鞭打场,鞑子官率队“走阵”,“走阵”后,上、下装“圈场”。转入“二人场”,这是表演的高潮部分,最后,由鞑子官率队致满族礼,对主持人(主人)和观赏群众表示感谢。尔后,可以再“走阵”、“圈场”,反复多次,尽兴方休。

抚顺满族秧歌的鼓乐伴奏更富民族特色,锣鼓点为“老三点”,这源于满族民间祭祀跳神时所持抓鼓的打法。

满族先人常年生活在山区,狩猎、征战是主要生活形式。抚顺满族地秧歌舞蹈动作的民族特点正是其生活方式的动态表现。抚顺满族地秧歌以臂于前,一臂于后,大伸大展为主要特征;以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双脚交错,大起大落为基本造型,这与满族先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其舞蹈动律可概括为:扬、蹲、跺、盘、摆、颤。例如"扬",是双臂的动作,其特点是幅度开阔,舒展奔放,大伸大展。《清宫逸闻》中说"满族人舞时其气象发扬蹈厉",意即激扬刚烈,是狩猎、征战民族的基本特征;再如"蹲",是指男性下身半蹲,屈膝成九十度左右,并且随节奏起伏移动的动作,造型稳健,是满族人善于骑射、旌旄弓矢、跃马莅阵、屈身进反、仰俯疾徐的真实写照。旧时表演时,满族秧歌舞队集中后首先去“拜庙”,遇大庙进入庙内表演,遇小庙则在庙前表演。如果外村秧歌舞队前来,当地满族官员要立即率队出村到村口进行迎接,开始“见礼”,然后才可开始表演。无此习俗后,“见礼”却成为抚顺满族秧歌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内容。后来,当拜庙习俗、村口迎客队习俗逐渐消失后,秧歌舞队一般是在指定的宽敞平坦场地集合表演。

据专家考证,满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装扮,不仅是满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艺术体现。

流传在抚顺地区的满族秧歌,源于满族舞蹈。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满族同汉族长期杂居,满汉经济、文化互相融合,尤其是民间艺术交流频繁,使满族的民间文艺活动也具有较浓的汉族色调,但满族秧歌的内容、形式与表演技巧仍不失满族善于骑射,勇于征战,勤于生产,俭于生活的基本风格。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满族秧歌在基本动律一致情况下,也有不同流派。如: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黄旗乡(原名:马堂沟),当地以"跃马式"为特征。

3、传承意义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地秧歌

抚顺满族秧歌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地再现了满族人民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注重礼仪的古老民风,通过人物设置、装扮,反映八旗制度和兵民同乐传统,是满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运用独特的舞蹈动作,艺术地反映了满族世代劳动、生活在山区,以狩猎、征战为基本生活内容的民族风格,是满族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正是由于它是满族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着历史、文化、艺术、传承价值,所以,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

然而,抚顺满族秧歌濒临生存危机。抚顺满族秧歌的传承,在上世纪主要是村落、社区群众的整体继承。也有部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上世纪八十年代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时,抚顺地区的满族秧歌尚有五十余伙。目前,纯正传统满族秧歌已寥寥无几,甚至连年节都不见活动,偶尔有些庆典也都是穿着满族服饰却无满族秧歌的传统内容与艺术特色。另外,满族秧歌老艺人先后离世,少数现存老艺人也年迈多病,满族秧歌面临失传境地。特别是由于大量满族同胞多已汉化,中青年又很少接触满族传统文化,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满族秧歌濒临消亡。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汾阳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秧歌

汾阳,为山西千年古邑,乃三晋文化名乡。汾阳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融地带,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民尚武习文,文化包容兼汇,唐代五律诗鼻祖宋之问、宋代名将狄青均诞生在汾阳这块土地上。汾阳市还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汾阳武场秧歌,演员角色造型独特,其舞蹈形式由武术动作和势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
“汾阳秧歌”历史久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研究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探究当地人民娱神崇祀等民俗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汾阳地秧歌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汾阳秧歌起源于唐朝时的栗家庄。那时,栗家庄、田村、石塔、堡城寺一带,是汾阳王郭子仪的饷田,也就是皇上赏赐的食邑田。堡城寺村过去曾叫郭太尉庄,太尉即朝中高官的爵位。由此,郭氏家族中的低能没出息者,便在栗家庄起房盖舍,作了这些饷田的经管人。这些人原在西京长安生活,来到汾阳后,就把宫廷中的1种闹红火的形式传到了栗家庄。
唐太宗时,四海平定,天下归心。皇上闲暇无事时,便常看太监、宫女、侍卫们在一起表演1种叫秧歌的打击乐游戏。
秧歌队共有卜二人参加,称为十二角身。4个磕花棒的、4个打鼓的、4个筛锣的。磕花棒的由侍卫们装扮,打鼓的由太监们装扮,筛锣的由宫女们装扮。因此,磕花棒的是武士形象,一招一式都属武术套路,一身的英雄慨;打鼓的是丑角形象,时时处处表露出1种不安分的调情举动;筛锣的是少女形象,以掩饰不住的爱慕之心,总想去接近武士,而往往受到:丑角的挑逗与阻拦。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秧歌
鼓乐敲打起来后,圈外再加—个马锣、1个大锣、一副大镲,煞是击节有声、节拍有致、热闹有趣。
地秧歌的队形变幻也融进了兵家阵势的演变,号称十二套路。谁知罗城镇管接待的人却是看人下菜哩,休息间,给唱秧歌的人喝的是沙糖水,给捣秧歌的人喝的是“圪枝”子红茶水。这喝啥不喝啥倒是小事,分明就是小看人哩嘛。
秧歌队的人见班头替他们出不了这口窝囊气,便在班头的家具行头上出起气来。又开场后,4个磕花棒的在“四见面”时,相互暗示了一下,结果在踢飞脚时,“吧”的一声,将“头阁子”同时踢成了两块。打鼓的在“四见面”时,各使眼色,用鼓键将生牛皮鼓的中心位置,生生地穿了个窟窿,洞子眼几乎不差分毫。你想,这些人平素都是腰里插上个铁勺子,在不点大的地盘上苦练出来的把式,他们成心要毁一件家具,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因此,栗家庄祖祖辈辈传下了闹地秧歌把式们的行话:“磕花棒的全凭腿脚哩,打鼓的全凭胳膊哩,筛锣的全凭‘圪尺’哩。”“圪尺”是表现女人们娇态的1种步子,两只脚同时扭动脚掌与脚跟横向移动,那模样奴着哩。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翼东

扭秧歌:扭秧歌-流传地区,扭秧歌-概述_扭秧歌歌曲
冀东秧歌冀东秧歌或称作河北秧歌,其特点是技艺全面,塑造人物上有独到之处。演员分别扮成渔、樵、耕、读以及《铁弓缘》《断桥》《错中错》等人物。表演分“套子秧歌”(大场)“出子秧歌”(小场)。所扮人物又分为妞、丑、公子、老kuai(泼辣的中年妇女)等行当,除老kuai持棒槌(双棒)外,其他角色皆持折扇。表演中,演员把舞蹈动作、手势、道具、哑剧等表现手法融于一身,塑造出各种喜人的形象。其中“丑”的表演最突出,塑造了憨厚可亲,诙谐乐观的形象。
按艺人的说法,丑的特点是“肩要活,腿要弯,挺胸收腹胯要端。”从肩部的运用上看,很有草原文化的特点,而扇子的配合却又发挥了农耕文化之长,显得风趣、幽默,令观者忍俊不禁。再加上唢呐的密切配合,常吹出拟人声来烘托表演,更增强了艺术效果。典型的剧目有“摸杆”“顶灯”“赶脚”等。1950年代初期,演遍中国优秀舞蹈节目《跑驴》,就是在民间传统剧目《傻柱子接媳妇》《赶脚》的表演基础上,经加工改编升华新农民的艺术形象,并在1953年第4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比赛中获二等奖。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仪式

一些偏远山区凡扭秧歌必先祭瘟,然后是跑院禳瘟。秧歌结束时(一般都在日落之后),要举行送瘟仪式,由社家事先制作一只小船,多为高粱秆扎成,并糊上白纸。讲究的地方则用木头做成。船上置灯和一纸人,象征瘟神。或只写个牌位“瘟神老爷之灵位”。由秧歌队护送至河边,人们梵香叩拜之后。伞头唱一首送别秧歌,当即将纸船放入水中漂走。这和古代的驱傩仪式非常相似。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与插秧关系

“秧歌”其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它与稻田插秧的关系。但是,在没有水田、不种稻、不插秧的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秧歌的流行程度更甚于南方。这说明,北方的秧歌与插秧无关。
南、北方“秧歌”名同实异。南方“秧歌”乃插秧时演出,以“歌”为主,而北方则为农闲时或新年时的1种游艺性化装表演。
流行于三北地区的、在元宵节时化妆表演的秧歌,与种稻插秧时所唱的南方秧歌不是1个艺术品种。它们使用同一名称,只不过是由于语音相近而比附的结果。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在地区简单介绍

华北扭秧歌
关于华北秧歌,李炳卫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记北京“鞅哥会”:“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戏,并踩高跷,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头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渔翁、卖膏药、渔婆、俊锣、丑鼓。以上十部,因锣鼓作对,共为十二单个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极尽贡献艺术之天职。” .显然,北京的秧歌与辽宁更相近些。所谓“傻公子”,即东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沧县志》中的“公子”;沧县没有的“卖膏药”,东北和北京都有。
西北地区的扭秧歌
西北地区的秧歌表演,有所谓“白髯、花面、红缨帽,白皮短褂反穿,手执伞灯领队”者,相当于东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导者、华北秧歌中“长袍短褂、皂靴羽缨、持红罗伞者”。所谓“浪子”与“娼妓”,大概相当于华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他们“且歌且舞”,互相调笑,并且演出具有简单情节的小戏,借以引起观众的注目。

扭秧歌歌曲_扭秧歌 -参考资料

[1]老北京网http://www.obj.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66
[2]长城在线
[3] 先峰旅游网http://cn.bytravel.cn/art/cld/cldyg/
[4]中国舞蹈网www.zjcwudao.com
[5] 河南民间工艺网

三 : 扭秧歌

快过年了,草原小镇热闹非凡。各个单位都组织了秧歌队,起早贪黑抓紧排练,准备大年初一到初五上大街比赛秧歌。

工程公司的秧歌队足有百十号人,花重金请来了裱糊匠糊制了大头娃娃和毛驴,公司领导指定了2个把头(即秧歌队的带头人),由谁来演牵驴的傻柱子和傻柱子媳妇呢?这傻柱子的角色好选,好几个大小伙子争着演傻柱子,骑驴的小媳妇就不好选了,各个施工队问了个遍,没有哪个姑娘媳妇报名演这个角色。

最后,公司领导指定由她来扮傻柱子媳妇。她不干:“别人都不演为什么让我来演?”领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是知青,不是咱们镇上的人,没有人笑话,再说这傻柱子媳妇身上得挎个驴,那要算重体力劳动,比别人多给工资,”“你是共产党员,不挑重担谁来挑?就是你了!”她只好委曲求全。

排练的时候打头的不高兴了:“她可不行!傻柱子和他媳妇在表演时要有表情,她不但没有表情还撅着个嘴能栓上头驴,这绝对不行!”领导又找她谈话,她才明白当傻柱子媳妇还要和傻柱子眉来眼去,她更不干了,“就这样,爱用不用,不用才好哪!”

过了几天,该彩排了,一上装,大家乐得前仰后合:原来裱糊匠把毛驴糊大了,她的个子太小,把毛驴套上身,不象是骑在驴身上倒像是从驴的后背钻出来的。领导急了:“这哪行?赶紧换人!”于是就换下了她,由一位男士装扮成小媳妇和傻柱子眉来眼去去了。

换下来以后,领导给她安排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每到秧歌大赛时候,各个单位都要在门前排上一溜桌子,主要领导也要站在门前等候秧歌队的到来;秧歌队在打头的带领下,先在单位门前打一圆场,然后就要排出新队型扭出新花样,届时接待单位定要燃放烟花爆竹,领导也要给打头的点烟,还要给秧歌队一些“表示”——红包。她的任务就是要收起这些香烟和红包,晚上回来交到公司财务。

领导说:“你是知青,秉公办事,没有私心,更不会把东西据为己有,所以把这个重任交给你来完成。”

于是,一连好几年,每年的初一到初五,她都要背上一个大大的书包,跑在秧歌队的前面,每到一个单位先要收起人家送的香烟和红包,然后看着秧歌队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下起劲地暴土扬场地扭着,看着大头娃娃出着各种怪象,看着傻柱子和他“媳妇”眉来眼去打情骂悄,笑得眼泪鼻涕一块流,然后再向下一个单位跑去。

晚上灰头土脸地回到单位一交帐,她才知道这项工作确实重要:一天下来,收入了几十条香烟(都是好烟)和好几千块钱(那年月,钱可比现在的钱值钱)。

四 : 扭秧歌

扭秧歌作文

第一篇:扭秧歌

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www.61k.com]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这段交代好奇的原因,引起下文。)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

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描写介绍扭秧歌的动作惟妙惟肖,这时小作者认真观察的结果。)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

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

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语言简洁,概括能力强。)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睡在床上,耳边又响起打鼓敲锣的声音。秧歌儿声伴着我进入了梦乡……

第二篇:看扭秧歌

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 …。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白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第三篇:看扭秧歌

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

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

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

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

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

第四篇:扭秧歌

因为放假,所以我们全家回了老家。我看见老家成立了健身秧歌队,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我姥姥也在其中,当然还有年轻人和小孩子,我的好朋友紫祎也在其中。我也想学,所以我就让我姥姥教我。姥姥因为没空,所以我就拿着姥姥的两把扇子去紫祎家让紫祎教我。

来到紫祎家,紫祎刚好有时间,所以我就开始学了。

先走两个十字步,就是用左脚迈一小步,再用右脚向左划半圆,走大左脚的左边,左脚再向后退一大步,最后右脚退一大步,跟左脚并拢就行了。走着十字步,还有各种各样的花样,比如:大雁展翅,割草,摘花,放哨,射箭等。紫祎把她会的花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

过了几天,扭秧歌活动开始了,一些大人穿着服装在前面扭,我们小孩子都拿着手绢在后面扭。我们一边扭,一边走。我在后面往前看,看见两个老太太带着大头面具,一个扮“老公”,一个扮“老婆”,“老婆”的肚子里还填了些东西,扮作孕妇。他们俩可滑稽了,“老公”又是摸“老婆”,又是亲她的脸,那个扮“老公”的还抽着烟,吐着烟圈,惹得路边观看的人捧腹大笑,我们也都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们走啊走,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过这次扭秧歌活动,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只要你用心学,就能学会。我喜欢这项运动,我会永远记住它的。

第五篇:扭秧歌

星期四晚上,我和姥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集体舞,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姥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 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扭秧歌作文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特别欢,我问姥爷:“这是什么。”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面对微笑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五 : 活动反思《扭秧歌》

领 域

艺术

活动类型

韵律

活动内容

扭秧歌(二课时)

活动来源

幼儿园课程指导P20

实施时间

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上午

活动目标

1、感受扭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知道扭秧歌是传统的民间活动。

2、学习秧歌基本脚步。

活动重点

学习秧歌基本脚步

活动难点

学习秧歌基本脚步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秧歌道具:小方巾、绸带、皱纸等。

3、自备秧歌十字步图谱。

活动过程

教学反思

活动环节

预设时间

一、播放《拥军秧歌》磁带,教师示范扭秧歌,帮助幼儿了解秧歌。

小结:扭秧歌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就会用扭秧歌形式来庆祝。后来,南方人也喜欢扭秧歌了,手里还添了各种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姨母们用手绢花,叔父用绸带。

师:1、你看到过扭秧歌吗?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2、再欣赏一遍扭秧歌,幼儿可以试一试用手、脚的动作。

二、学习秧歌十字步。

1、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谱,幼儿观察,并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然后,教师指导幼儿理解图谱意思:准备之际,双脚站在小脚印上(十字中心点)。走步时,可以根据图谱上的数字顺序走。

2、教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3、幼儿借地面标志练习,还可以念着“进进退退”口令,跟随音乐节奏练习。

三、提供手上的道具:绸带、皱纸,幼儿听着音乐双手自由舞动扭秧歌。

1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1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1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通过欣赏视频,感受秧歌的律动。带领幼儿学习十字步。然后随着身体动作,随意的甩开手臂放松。幼儿在集体的学习中感受快乐喜庆的氛围。

最后,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幼儿的欢迎。

本文标题:扭秧歌-扭秧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397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