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南斯拉夫电影桥-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12-23 所属栏目:文化宗教

一 :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南斯拉夫电影桥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在看了南斯拉夫这两部电影后,感觉就是在我们国产电影中,当敌人在中枪死的时候都是轻轻的倒地,而我们的战士每每在临牺牲前总还要滔滔不绝的讲一大堆让人心酸的话。而在南斯拉夫电影中,德国鬼子中枪后是翻着跟头或者是一头裁倒在地的!就算是自己人死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话要向其他的同志表白。所以那时我就想:或许人家国家的演员比我国的演员更加敬业吧!也或许是黄种人与白种人因人种的不同,政治信仰不同,临死时表现也大不一样?

在影片《桥》中,感觉人家拍片不像我们国产的电影那样过于严肃。在我们中国当上级领导给下级布置任务时,下级无一例外的总是高喊出“坚决完成任务”的豪言壮语。但是在《桥》中的“老虎”在接受炸桥任务时则是向上级领导表示:“这样的条件办不到”!要是在我们国家,如此表现那是典型的与领导讨价还价,有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嫌疑!不说要受到处分吧,起码会影响“老虎”日后的进步、提升!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_南斯拉夫电影桥

南斯拉夫电影桥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有人说过:“战争是军人发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看来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在电影里,党卫军上校霍夫曼曾经问大桥守备团的上校团长:“请允许我问您,战争开始的时候您是什么军衔”?答:“上校”。霍夫曼:“战争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名少尉”!看来,霍夫曼的确是很好的利用了战争这个舞台与机遇,而正是因为他有了出色的表演,因此从一名少尉很快就升迁到了党卫军上校,离党卫军将军也只一步之遥。而国防军的团长大人,因是贵族出身(名字里有个冯,在德国是贵族的象征),可以想像他是相对刻板守旧,因此尽管战争已经到了尾声了他还在上校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电影《桥》中也不乏幽默感。当爆破手扎瓦多尼要班宾诺同他一起参加小分队时说道:“我带你去参加真正的爆破”,而班宾诺回答他:“没有我,你也活不下去”由于班宾诺承担着扎瓦多尼司务长的角色,管着扎瓦多尼爱喝的酒,所以,他们的对话给人一种诙谐幽默的感觉。此外,当爆破小分队被以科斯为首的党卫军抓获时,面临着被审讯被枪杀的危险,爆破手扎瓦多尼还幽默的对科斯说他们一行是去“收玉米”的,科斯随即接了一句:“听说今年的玉米长势不错啊”!这种幽默能令人在紧张的气氛之中有一种相对轻松的感觉,这在国产电影中的确是很难看得见的。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_南斯拉夫电影桥

南斯拉夫电影桥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影片中将党卫军上校霍夫曼的心狠手辣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科斯因为枪杀了以阮利克为首的党卫军内勤人员以打入小分队而心里不安,认为代价太大了,霍夫曼则对他说:“这事由我全权负责,再说上级要求我们不惜任何代价,但并没有说代价有多大”。他还将全国领袖希姆莱的话搬出来作为他这样做的依据:“特殊时间的内勤应该把它保存在坟墓里”。

当老虎押着科斯进入了霍夫曼的办公室时,霍夫曼还“义正词严”的质问科斯:你是对领袖发过誓的!可是科斯给他的回答是:放弃吧,死了也是没有用的。最终霍夫曼也在老虎的枪口威逼之下向全体德军士兵下达了集合的命令。看来,死心塌地的党卫军骨干分子在生与死的抉择之时,也是会选择屈服!毕竟生存的欲望比求死更加吸引人!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_南斯拉夫电影桥

南斯拉夫电影桥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桥》中所要炸的目标是一座桥,是一座花费了建桥者无数心血所建起来的杰作。但是,要炸此桥并非易事,只有得到设计、修建此桥的工程师的配合和协助才能完成此任务。小分队在找到工程师后,就要求其协助他们去炸桥。但是工程师对于自己建起来的桥视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根本不考虑予以配合。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工程师已经明白小分队的人都是好人,他们的行动是为了抗击德国侵略者,解救自己国家同胞的行为。因此当爆破手扎瓦多尼安放好炸药并牺牲在他的面前时,他毅然决然的按下了起爆的按钮。他伴随着他的心血——桥一起消失在南斯拉夫的崇山峻岭之中!当看到工程师引爆炸药的那一瞬间,给人一种震憾,更令观众对平时迂腐不堪的南斯拉夫知识分子的代表——工程师的表现肃然起敬!

由于大桥被炸,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没有能及时过桥,或许之后就会遭到游击队的进攻而遇到灭顶之灾。但是此时影片中的德军将军在自叹了一句:“我们失败了”之后,又对着被炸桥梁的残骸发出了令人惋惜的感叹:“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_南斯拉夫电影桥

南斯拉夫电影桥 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同样,小分队的老虎在顺利的完成了炸桥任务后,虽然小分队成员牺牲了好几个,但是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老虎没有为战友的牺牲而过多的感叹,而是看着被自己亲手炸毁的桥梁,发出了与德国将军一样由衷的感叹:“可惜啊,真是一座好桥。”从敌我双方都对此桥赞赏有加,可见此桥的确真的是座好桥!随即,电影在轻快的电影主题曲《游击队员之歌》中结束。

一部电影的好坏,如果从投资人的角度去看,应该追求的是票房价值。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来说,能过目不忘,甚至能感觉精彩,多年后仍然能记忆犹新,那无疑也算得上是一部好片子了!特别是如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更可以称得上是战争片中的经典了。当年我在看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时,愣是没有看懂。一问其他人,也都是云里雾里的看得稀里糊涂!也不知道是该电影学问太深还是我们艺术细胞太少之缘故。反正我就觉得以上两部南斯拉夫电影真的很对我的口胃:故事精彩而流畅、情节动人心魄又紧张刺激、场面真实逼真令人过目难忘!现在我们国产的战争片也为数不少,但是真正能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相媲美的,至今我还没有发现。

二 : 前南斯拉夫老电影《桥》

前南斯拉夫老电影《桥》

《桥》

----尊敬的哈.克尔瓦瓦茨,我喜欢你的电影!

说一部电影看五遍,甚至几十遍还不觉得厌烦,那会是什么电影?这部电影不是美国拍的大片,也没获得过什么奥斯卡。但它百看不厌,这就是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哈.克尔瓦瓦茨导演的《桥》。

也许你会说,这是怀旧。如果是因怀旧,那个年代《尼罗河惨案》《教父》《简爱》都很经典,但这几部电影看过几次也就看够了。但《桥》这部电影只要电视里一重播,我就身不由已坐下来从头看到尾,并且回回看都浑身起热:感动它音乐制作抒情美,感动它剧情曲折紧凑美,感动它人物塑造个性美,感动它惊险悲壮画面美。

喜欢这部电影在情节上构思的巧妙。比如一开始,上校领着老虎去挑选随从,上校对着三名正在进行训练的士兵说:你们三个跟随着老虎去执行个重要的任务,从现在开始你们听从他的指挥。随即,老虎命令他们三人去夺下上校的手枪,但只有狄希领悟了老虎的用意。单从这个细节就可领略古今中外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的相通之处:《西游记》中孙猴子学艺那段,菩提老祖在孙猴子的肩膀上轻敲三下,孙猴子悟出了师傅的用意,让他三更天时来厢房学艺。黑泽明导演的《七武士》中的武士勘兵卫谋划如何挑选合格的武士,他让下属埋伏在屋内,见有应征的武士进来时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用突然袭击来验证武士是否身手敏捷。从这三部经典作品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在文学艺术上表现手法相似之处。确切说,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上就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环境中去检验。

再有,这部电影中不单单是“啊朋友再见”这首歌经典,而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曲。电影开始时,德军的霍夫曼博士坐车来到桥附近,他举起望远镜观望桥时,随即主题音乐响起。这首音乐带给我的感受是深情的,是对桥的“深情”这应是作曲家专为这座桥而作的曲子。当游击小分队迂回到这座桥,深情的主题音乐再次响起。工程师端详着自己设计的桥时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站在工程师旁曾跟他一起建设这座桥的曼耐说:“还是那个样”工程师深情地说:变样了,不完全一样了,现在漂亮多了,她和峡谷浑成一体了!”感动,这部电影至始至终都流露出对这座桥的深情!

更让人感动的是,05年央视《电影传奇》节目组把《桥》这部电影健在的演员都请到了北京,剧组中演班比诺的演员伊戈尔回忆说:“1969年后,我们又合作拍了几部电影。但是,自打南斯前南斯拉夫老电影《桥》拉夫分裂以后,大家都没什么来往。1996年,波黑举办了纪念导演哈·克尔瓦瓦茨的电影回顾一周展时,因为战乱刚刚停止,而敌对情绪依然严重,很多当时的剧组成员因政治观点的对立,所以,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去了。那次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最后的压轴片就是《桥》。当放映结束时,哈.克尔瓦瓦茨的遗孀站在台上,一束灯光照着她。我拿着一束献花走上台去,拥抱了她,这时候舞台灯光全部亮了起来,全部观众报以热烈地掌声。那次的鼓掌真长啊,当我放开她的时候,我看见她眼里盈满了泪光。我们俩都哭了。”感动,我也……

怡秋 2013-12-9







三 :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_省略_73年译制的_桥_1969_为例_袁庆

第30卷第2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SOCIAL年)30卷SCIENCES2014BIMONTHLYJOURNAL(HUMANITIES(&)SHANTOUUNIVERSITY

Vol.30.No.22014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境的对接

—以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年译制的——《桥》(1969)为例

袁庆丰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要:和大陆当时引进译制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一样,南斯拉夫电影的间断性出现,始终是意识

形态高度一致和国际政治立场同质化的产物。(www.61k.com)但南斯拉夫电影在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国家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其对正反面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以及主题思想和艺术表达方式,却对大陆观众已然固化有年的电影审美模式和观影心理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在这方面,“文革”时期作为“内参片”译制、“文革”结束后才向普通民众公映的《桥》最有代表性。尤其是影片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在大陆的普遍翻唱和广为流行,愈发扩大了南斯拉夫电影的世俗化影响。

关键词:南斯拉夫影片;中国大陆电影;正面人物形象;反面人物形象;审美模式;观影心理;文化语境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225(2014)02-0012-06

一、《桥》的译制与公映

南斯拉夫和欧洲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

的电影早在1950年代就进入中国大陆,而且其影响也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不完全的数据表明,那30年间中国大陆一共译制引进了大约30部左右的南斯拉夫电影,其中,1950年代8部,1970年代19部,其余9部为1980年代译制。从这个简单的统计可以看出,1950年代南斯拉夫电影的引进和译制,是中国大陆对以苏联为首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全方位接受的“大动作”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1960年代,南斯拉夫电影的译制之所以是一个空白,原因是大陆官方认为,南斯拉夫

已经和苏联一样,堕落为非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

[1]

。而1970年代至1980年代之所以又恢复国家”

是因为中、南两党又译制和公映南斯拉夫电影,

在与苏联决裂和共同敌对的立场上找到了一致的结果。

一般地说,当年的观众很少会把南斯拉夫电影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混同。譬如1970年代初期亦即“文革”后期,民众对公映的外

—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曾用“顺国电影——口溜”的民谣形式做了如下的点评:“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显然,苏联电影和南斯拉夫电影不在这个

收稿日期:2013-02-24

(1963-),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简介:袁庆丰

①《桥》,黑白故事片,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69年摄制,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年译制,VCD时长:95分33秒。编剧:乔·莱博维奇,普·戈鲁博维奇;导演:哈·克尔瓦瓦茨;译制片翻译:潘耀华;译制导演:张铮。主要人物(按出场顺序):马克·冯·费尔森上校(德军第238山地团团长);霍夫曼博士(德国家保安总局的党卫军上校);“老虎”(炸桥小分队队长,巴·日沃伊诺维奇饰演);摩尔基·迪希(善用飞刀的小分队队员,博·贝戈维奇饰演);朱塞佩·匝瓦多尼(爆破能手、小分队队员,博·德沃尔尼克饰演);班比诺(被同伴不得以炸死的小分队队员,伊·加洛饰演);曼奈(小分队队员,约·亚尼契耶维奇饰演);工程师(大桥设计者,斯·佩罗维奇饰演);叶琳娜(接应小分队的女地下工作者,西·米亚托维奇饰演);考斯(外号“猫头鹰”的党卫军上尉,雷利亚·巴希奇饰演)。翻译:潘耀华;导演:张铮;录音:郑春雨。

南斯拉夫电影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_省略_73年译制的_桥_1969_为例_袁庆丰

袁庆丰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境的对接第2期

13

究其原因,前者是“老大哥”,一般人说名单之中,

不得;后者对普通民众公映时,“文革”已然结束,即所谓的“改革开放”开始后,西欧、北美,还有日本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电影大批涌入,人们的选择多了,牢骚话就少了,或者说,不好看的电影也就懒得说了。(www.61k.com]

其实,相对于其他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即译制片而言,南斯拉夫的影片还是很有口碑的,譬如《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第26个画面的占领》、《临时工》、《你好,出租车》,以及《开往克拉列沃的列车》等,就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前两部最为著名,叫好的人也最多。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大陆公映的日本电影捧红了一个叫高仓健的日本影星,而南斯拉夫影片也让大陆观众认识和接纳了一个南斯拉夫的男影星,就是在《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你好,出租车》中的男主演巴·日沃伊诺维奇。欧洲人的名字不如日本人的名字好记,一般中国人既记不住也不愿意说这么拗口的外国名字———又不是英语名儿,

—所以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瓦尔考试也不考——

特”。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男青年要是不知道这个名字那简直是不可想象地落伍———当然,不知

譬如栗原小卷、真由美、横路道其他名字也不行,

敬二什么的。

实际上,《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都是在“文革”后期的1973年被引进和译制的,但当时并没有公映,而是“内部放映”,行话叫“内参片”,也就是有范围、分级别、按地位地提供给特殊阶层或群体观赏或“批判”的影片,属于文化产品的特供。1970年代大陆民众的娱乐方式和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很少,外国文艺作品更是稀缺。外国电影只局限在苏联、东欧和朝鲜、越南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19世纪的西洋古典音乐也在禁止之列。而《桥》不仅故事精彩,音乐也极为出色。所以一经公映,民众反响相当强烈。譬如影片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就被音乐界广为翻唱、流布甚广。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由于当时进入的西方轻音乐被认为具有意识形态色彩,所以曾经被大陆官方视为资产阶级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大加批判。但翻唱《桥》的主题曲是非常保险的,因为它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但稍加分析就会发见,《桥》又和同样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大陆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二、《桥》的正反面人物形象设计与中国大陆的文化读解语境

对《桥》的引进和无论从当时还是现在来看,

译制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影片围绕抵抗组织设法炸毁德军控制的一座桥展开,开篇即开宗明义:炸桥的任务是艰巨的,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人物也是顺序登场,但是正面人物的身份却充满悬念。除了小分队的队长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可疑之处,直到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才真相大白:自己的队伍里都是“好人”,“坏人”真的只来自于穿德军军装的敌人一方。《桥》的主题思想其实与中国大陆电影并无二致,但人物的设计和主题的表达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

(一)反面人物《桥》从一开始就出乎绝大多数大陆观众的意料,开场居然用了六分多钟来正面展示敌人,而且入情入理,很有看头;所有反面人物形象,哪怕是一个小角色,都刻画得有理有据、很有艺术魅力。一号“坏人”、党卫军上校霍夫曼这个人物,就和大陆观众传统观念里凶神恶煞又愚蠢颟顸的反面人物形象大相径庭。譬如他有勇有谋、博学多才。刚接受守桥任务,就已经开始和还未出发的炸桥小分队斗智斗勇。到影片快结束时人们才发现,他的自负和对国防军上校的轻慢自有他的道理。用他的话说,守桥首先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其次,“这座桥不会受到正规部队的攻击,可是会受到游击队的袭击”,所以,“这件事交给我吧,这是我的专长!”

这个人物之所以谋略过人,又之所以可信,是因为逻辑上站得住,这与他的职业背景有关。战争爆发前,霍夫曼不过是一个党卫军的少尉,几年之间他凭什么爬得这么快?他自己解释得也很到位:“战争是发挥一个人才能的好机会”。的确,战争这个特殊时期最能锻炼人,而单纯的职业军人如冯·菲尔森上校是玩儿不过这种政治化军人的。(很多类似题材的电影在人物塑造上往往喜欢走极端,譬如反面人物无论计谋还是勇敢都会低人一等,大陆观众反复观看的《南征北战》、《地雷战》和《地道战》就是如此)。霍夫曼不仅有谋而且有勇,譬如在枪口下被迫下令部队集合,可一旦被解救出来就拎着枪带人去找小分队决一死战。如此强大的对手最终失败,只能映衬出胜利者更为强大。

南斯拉夫电影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_省略_73年译制的_桥_1969_为例_袁庆丰

14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0卷2014年)

陆军团长冯·菲尔森上校也出乎另一个人物,

绝大多数大陆观众的意料。[www.61k.com]这个上校的戏并不多,但对他的性格刻画特别到位和细腻,就那么短短的几个镜头,却展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并非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坏人,即使是战争期间;一般人也知道,国防军和党卫军既有区别,相互之间也有隔膜。譬如党卫军从政治和人格上看不起国防军,而从职业军人的角度,国防军又看不起党卫军。霍夫曼和冯·菲尔森的对手戏就很形象地解释了这种心理意识。霍夫曼很看不上冯·菲尔森,认为他没有发挥自己的才能,(其实是认为他没有多少才能),所以才一直没有晋升。两人是同一战壕的对手,最后的赢家是冯·菲尔森上校,因为只有他活着见到了将军,当然也活着见到了自己军队的失败。

和两个上校相比,第二号人物、外号猫头鹰的党卫军军官考斯性格刻画也比较抓人,譬如给他安排的戏分让人震撼,那就是用所有德军特遣队队员的生命换取小分队的信任。“猫头鹰”最后死在小分队队长“老虎”的手下,这个情节符合电影“最后解决冲突”的惯常模式,即以两个对手最后对决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冲突,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猫头鹰”这个形象唯一的缺陷是他的局限性:在大陆观众看来,这个人面相不善,阴气较重,看上去就不像好人。此外,这个人物身上还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譬如他审问小分队那场戏,台词很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属于影片的经典段落。

即使那些地位不重要、台词也不多特别多的次要反面人物,也多有出彩之处。譬如那个直到影片最后才出现的德国将军,一共才三个镜头、三句话。面对冯·菲尔森上校的迎接,他只说了一句话:“谢谢上校先生。你以为你不来接,我们就会走错了路吗?”这句话笔者琢磨了近20年才明白,原来通往这座桥只有一条路,他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此句更深层次的意味是:德国军队

—失败之路)。第二个镜头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他问到达大桥还有多长时间,上校告诉他还有十五分钟,他非常清晰地说了声“谢谢”。这个镜头是为影片情节发展服务的,属于平行蒙太奇,因为此刻桥上正展开一场殊死争夺。第三个镜头是将军面对炸毁的桥说了一声:“冯·菲尔森先生,我们失败了”。老人无奈而悲凉的心境跃然而出,同时又

—这比单向度的欢再一次印证着胜利者的悲壮——

呼要负责任得许多。)正面人物(二

应该说,所有的正面人物也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代号“老虎”的小分队队长,这是英雄中的英雄,但他的许多言行却很不符合大陆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模式。譬如大陆电影中塑造的这类英雄人物,每次在上级交待任务的时候都是摩拳擦掌,做急不可待状;对上级交待的任务从没有任何要求,更没有讨价还价,除了信心满满,标准答案几乎都是“保证完成任务”,还有就是“绝不辜负”;……但“老虎”却不是这一路数。譬如,领导找他来布置任务,他居然说“我正在休假”。言下之意就是,看我闲着是吗?其次,上级让他去把桥炸了,他反问:“那该怎么炸呢?用什么办法炸?”领

。待他—去想办法完成任务”导只好说:“这要你——

又知道时间紧任务急的时候,居然又说:“这样的条件,办不到”。好不容易应承下来,他又特地叮嘱领导说:“不要急于把桥从地图上勾掉”,显得很没有信心。领导的回答“我已经把桥勾掉了”倒显得不容商量。当然这是影片欲擒故纵的编导手法,但这样的“接受任务”模式,大陆观众与其说是很难接受,倒不如说是暗自吃惊———这是共产党员吗?

作为小分队的领导,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老虎”居然还会不断地犯错误。譬如挟持来的工程师半路逃跑了,虽然主要是手下看管不利,但他是责无旁贷的,一共才几个人的小队伍?还有,来到秘密联络点后,用来和上级联系的电台被德军卧底破坏了。这个错误是他直接犯下的,因为他对那个卧底从一开始就毫无防范心理,还向卧底单独泄露了半夜的发报时间。作为一个英雄人物,“老虎”的这些问题都是缺点,一时难以与大陆观众的接受心理对接。但正因如此,这个人物才显得真实、可信。如果英雄都能无条件地、顺利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的话,那战争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了。

“老虎”手下的那些队员,首先是摩尔基·迪希,一个玩儿飞刀很在行、又对新老大无比忠诚的冷面杀手,这样的人物排在小分队人选的第一位,多少有点走旁门左道的意味,因为他们是去炸桥不是去暗杀。这样的人选当然有用,譬如是他用刀干掉了门外偷听的特务,避免了小分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发生。但这个人物更重要的作用是链接,即一头连着曼奈,一个面目不清的地下工作者;一头是一个女人,和他有扯不清、道不明的关

南斯拉夫电影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_省略_73年译制的_桥_1969_为例_袁庆丰

袁庆丰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境的对接第2期

15

影片结束之前两个系。(www.61k.com)其实这两层关系是清楚的,

男人都相互谅解了对方,但那层男女关系观众却不清楚,原因无他,被删掉了。

其次是爆破专家朱塞佩·匝瓦多尼和他的小兄弟班比诺,两人情同手足。但这两个人物却是大陆观众以前从没有见过的电影人物形象,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观众很难接受的形象。譬如沼泽地遭遇德军那场戏,班比诺射杀那么多德军士兵后受伤倒地,边挣扎边哀叫着朱塞佩来救他。可朱塞佩不仅救不了他,还不得不亲手点着炸药将他和德军一同炸死。因为“老虎”命令“不能让活捉了!扔炸药!”这样的场景在战争中是常有的,但在以往的大陆电影中是绝对没有的。因为第一好人不会死(牺牲);第二死(牺牲)之前不会哭,更不会喊朋友来救他;第三要喊就要喊口号;最要紧的是,自己人怎么能把自己人炸死呢?

再次是曼奈,后来在桥头与摩尔基·迪希并肩作战时牺牲了。这个人物形象直接对应于大陆电影中潜伏于敌战区的“我党地下工作者”,但他的“伪装”或嫌疑色彩过于浓郁。譬如他第一次出场就是和敌军们混在一处做不明不白的金钱交易,这一点连监视他的班比诺也被蒙蔽。所以当小分队内部排查叛徒时,他的“嫌疑”最大。编导的障眼法当然值得称赞,但最成功的人物设计,是那个自称是联络员姐姐的神秘女人。负有特殊使命的一群男人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人物,这对当时的大陆观众来说简直就是看到了奇迹,譬如她高耸的胸部和短裙下的玉腿长靴,这显然是一段感情戏的必要装备,可惜不见了剧情交代。

三、《桥》在历史认知和电影本体层面与大陆电影的异同及其世俗影响

以《桥》为代表的南斯拉夫战争题材的影片,让大陆当时的观众尤其是电影工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一种胜利者书写历史的认知态度。本来,在这一点上,中国拥有绝不亚于南斯拉夫的、事实上更应为之自豪的历史事实和话语资源。那就是,中国不仅同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之一,同时也是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更为重要、更为积极,牺牲最大、贡献最多的大国之一。但从整个中国电影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对这一段

历史的描述和反映,依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或曰

话语空间有待占领和表述。仅仅从1970年代前后,即《桥》进入中国大陆的时期内、以《桥》为例来比较看待就会发见,差距与不同甚多。

(一)认知心态《桥》的整体基调是悲壮的,结局是震撼的,属于英雄主义的艺术表现范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电影尤其是1949年以后的大陆电影,对于过去这段历史、尤其是战争的描述和表现大多失之于简单和狭隘。其具体体现,首先是回避态度,或者说,是刻意遮蔽策略。因为战争中即使是最终胜利的一方,也有许多过程中的失败、痛苦,乃至屈辱或耻辱,譬如“南京大屠杀”。其次,对战争或战役甚至一场战斗的胜利,表现上失之粗略和主观处理,往往见事不见人,或者见人不见心,更没有能够引发人们深入思考的东西。横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老三战”(《南征北战》、《地雷战》和《地道战》),以及1970年代的从“样板戏”中延伸出来的那些样板电影,虽说属于极端表现形式,但也的确反映出1949年后的大陆电影在对历史以及战争认知上的偏狭传统。这个令人痛苦的过程直至2000年前后才被新一代的中国导演所终结,那就是姜文的《鬼子来了》(2000)和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2011)。

(二)思想启蒙

从30年的时间轴线上看,《桥》对大陆社会和电影观众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打破了大陆民众已经僵化许久的电影审美模式和思维定势。譬如前文讨论过的人物形象塑造,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真实可信,都被尽可能地还原到历史语境当中,能够使观众尽可能感受到真实而残酷的历史。从这一点说,大陆电影之所以能够在1980年代形成健康发展的态势,包括《桥》在内的思想和艺术启蒙作用是不应被遗忘和低估的。就“第五代导演”而言,像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大院子弟”,来自国外的众多“内参片”,既是他们稀缺和宝贵的精神营养,也是奠定他们思想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张艺谋这样出身草根阶层的文艺青年,也能够通过公开放映的众多外国电影,直接体认和最大程度地吸收外国电影尤其是西方电影思想表达和艺术叙事技巧①。

因为他们的生长背景和艺术氛围已经有所改观,譬如至少由于网络的①这样的启蒙对于大陆第六代已经不是如此重要了,

出现,大陆“第五代导演”当年面临的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桎梏和封闭已经全然被打破。

南斯拉夫电影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_省略_73年译制的_桥_1969_为例_袁庆丰

16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0卷2014年)

)从容创作(三

于普通观众而言,包括《桥》在内的同时期的南斯拉夫电影以及其他外国电影的叙事模式,使他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www.61k.com)这种感觉的源头,其实是艺术作品创作者心态自然体现的结果。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以《桥》为例,其效果之所以被人称颂,是因为整体叙述的“从容”。所谓“从容”就是“成竹在胸”,具体体现在编导对于题材、人物的把握和驾驭得当,所谓技巧只是一种技术体现。譬如故事的结局是注定的,但故事的讲述过程能做到收、放有致。类似的故事其实在1949年后的大陆所在多见,但之所以没能收到如此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把故事讲得很“急”。譬如急于告诉你胜利的结果、急于欢呼雀跃。这是艺术的大忌。结局其实不重要,因为就历史而言,结局已然存在且不可更改,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形成结局的过程,这才可以见出艺术家的功力。譬如《桥》,直到爆破专家从桥上掉下去,观众都不知道这个任务能否完成;最终完成任务的,是那个小分队都不认可的大桥设计师(工程师)。

(四)审美心理虽说包括《桥》在内的绝大多数外国电影是以被多少二度创作的译制片的形式进入大陆并产生社会影响的,但观众还是普遍受到了外来文化和艺术表达的熏陶与教育。譬如同样面对“二战”,同样作为付出巨大代价的胜利国,人们看到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和人性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就《桥》而言,人们在感受悲壮的同时,审美心理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因为此前的大陆观众并不习惯接受英雄会怕死、会哭泣、还会软弱的人性显露,可这些在《桥》当中都出现了。譬如人们可以接受朱塞佩炸死班比诺后的嚎啕大哭,但却对班比诺因为恐惧死亡而哭泣的情景感到震惊;同样,当小分队怀疑那个联络员的姐姐时,她表现出的惊恐和哀求,也是人们所不习惯的。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被包围的小分队没有任何抵抗就放下武器接受了德军的俘虏,还要经受党卫军的盘问和羞—即使知道这是做戏也难以接受,因为这和辱——

大陆电影的艺术传统和表现形式太不一样了。(五)知识分子《桥》里面的工程师是正面人物中唯一的知识分子,但有意思的是,他直到最后舍身炸桥之前的表现,都是大陆观众所熟悉的反面人物的形象和做派:没有爱憎分明的阶级和民族立场、没有大义凛然的慷慨陈词,动摇、懦弱、逃避现实,个人名利思想(其实是职业道德)高于一切。譬如当小分队挟持他去炸桥时,他居然幽了一默,说:“我该荣幸地跟谁走呢?”最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他半路逃跑才造成了班比诺的死亡。这样,这个人物形象就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具有集体意义了。因为,在同时期(1970年代)的大陆电影二元对立即非好即坏的人物形象模式中,知识分子基本上是中间偏坏,而且比较猥琐。

这种倾向源自1950年代初期,到“文革”时期达到顶峰,其根源又在于1949年后大陆社会对知识分子整体上的阶级定位和集体认知。换言之,知识分子始终是被排斥、批判乃至否定的对象之一。在这一点上,北朝鲜的电影可谓心领神会,譬如《看不见的战线》(1970年译制)中,一切坏人除了国外的南朝鲜反动派和美、日帝国主义分子,就是出身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桥》最后给工程师安排了一个与大桥同归于尽的结局,反映了南共和中共不约而同但又异曲同工的样板效应:知识分子只有通过牺牲才能救赎自己的灵魂,以生命作为提升政治品质和社会地位的代价①。

)世俗影响(六1976年“文革”结束后,众多向普通民众公映的外国电影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影片中常会出现许多可以称之为名言警句和幽默段子,这些话语和言辞当然其来有自,但常常会很快融入当时的中国大陆社会当中,经常被人引用,或者成为表达特定情感的媒介。《桥》也没有例外,而且许多很有艺术品味和生活趣味话语还出自反面人物之口。譬如党卫军上校和国防军上校之间的言语较量,可谓攻杀有秩、机锋闪亮:“您可以看出,保卫这座桥对我们说来,具有多么重要的政治

—“这座桥的军事意义,—我是知道的”——意义”——

“当然。可是你对政治不感兴趣吗?”—“我是个——

①在影片中,—这个人物甚至连个名字也没有,就被叫作“工程师”——直接用职业工种代替人的姓名。不知道这是原影片的形态还是译制片的政治觉悟所致。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一点真是让人感慨万千的。1949年的大陆知识分子可谓元气丧尽、血脉微弱。

南斯拉夫电影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_省略_73年译制的_桥_1969_为例_袁庆丰

袁庆丰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境的对接第2期

17

——军人,霍夫曼博士”—“战争开始的时候我只一哼哼,战争是发挥一个人才能的好个党卫军少尉。[www.61k.com]

—“是啊,机会”——如果他能活得长的话”。

一个影片当中能出现一些意味隽永的台词,这本身就是艺术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也就是创作上能够做到从容的体现。这方面的高潮出现在“猫头鹰”审讯小分队全体那场戏:“彼得罗维奇先生

—“去收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们要到哪儿去呀?”——

——听说今年的玉米长得不错呀。请—“嗯,玉米!”

问,那谁是你们的收获队队长呢?……这是杀过人的手,是一个老兵和多年流浪汉的手———还到过西班牙!———你到那儿去干什么?也是去掰老玉

……请你把手放下吧———女人的内心我总是琢米?

。最后这句台词显然已经超越影片本身①。磨不透”)模式的颠覆(七

1949年以后,尤其是经历过“文革”的“洗礼”以后,大陆观众对电影的认识已经变得模式化和肤浅化。譬如但凡一个人物出来,只要看其面相(好看还是难看)、打扮(敌军装还是工农装)、口气(理直气壮还是阴阳怪气),就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而他们的结局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桥》对当时大陆绝大多数观众绝对是匪夷所思、前所未见的:怎么“好人”看上去不像“好人”,“坏人”看上去倒更像属于“好人”的“正面形象”?影片

—的结局,虽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毕竟终

于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光荣任务了———但是,炸桥的英雄最后却摔死在桥下;同样让当时的观

参考文献:

众不能接受的就是班比诺的死:被自己人炸死?怎么也得抢救回去交到房东大娘那里养个伤什么的呀。现在的观众都会承认,正是这种“不能接受”的事情和人物,才恰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真实。

即使多年后的今天再来看《桥》,也得承认,影片里面的人物,无论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是真实的、立得住,也经得起时光磨洗的。多少年后

—无论再看《桥》,甚至只要听到《啊,朋友再见》——

是原唱还是翻唱———都会让那些曾经的观众感慨万千乃至热血沸腾。从电影的角度上说,《桥》的公映时间正值“文革”电影横行十年,大陆社会刚刚“改革开放”,人们对无论是西欧、东欧,还是日本、美国的电影都感到无比新奇。像《桥》这样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的电影,无论是电影理念还是人物形象、表现方式,都与大陆观众被灌输和熟悉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之久的电影模式有着根本不同。

对此,即使是今天更为年轻的一代观众也感叹说,“《桥》在今天来看也仍然不逊于好莱坞水准的战争片,单看它的商业价值,已经足以屹立世界影坛。而从技法上来看,无疑也是现实主义的经典

[2]

;原因之一就是,“整部片子在战争的大背之作”

[3]

。笔者更欣赏这个充满了对人性的描摹”景下面,

评价:“这部电影在中囯当时的影响力不亚于现在

[4]。的泰坦尼克号”

[1]《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南斯拉夫是社

—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一九会主义国家吗?——

[3]飞寒《[EB/OL][.2007-06-21].http:.桥》:啊朋友再见!

//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697/reviews.

[N].人民日报,1963-09-26.六三年九月二十六日)父辈与梦想http://[2]jealous.《桥》:[EB/OL][.2012-06-17]

i.mtime.com/6134289/blog/7396415.

[4]浅尝,[EB/OL]白兰地《.桥》:童年的回忆,经典的传承!

[2011-02-27].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697/reviews.

)(责任编辑:李金龙

①相信当时许多性心理成熟的人对这句话的感慨可能更多,但当时作为中学生的笔者和小伙伴们,更津津乐道和经常模仿的是工程师与桥头堡值班军官的那段对话。军官质问:“你为什么不刮胡子?”工程师犹豫片刻后回答:“皮肤感染”。这个回答堪称奇葩,所以每当小伙伴们看到哪个老师没有刮胡子,就会递个眼色,同时嘀咕一句曰:皮肤感染。至于那些包含正能量的对话,中国观众更能心领神会。譬如班比诺到酒馆里看见曼奈和一群敌军官鬼混时对老板说:“这儿苍蝇不少啊”,后者的回答是:“是啊,到冬天就该死了”。这些不无幽默的台词并没有损害影片的主题,相反倒在整体上提升了影片的智商含量。类似的桥段在《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里也有,但你能想起来同时期和同题材的中国大陆电影中有这些话吗?如果有,那就只能反过来用。譬如前两年的流行歌曲《嘻唰唰》,歌词中所谓“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其实出自《闪闪的红星》当中反面人物的台词,而这部影片的正面理解并没有一点喜剧效果。

南斯拉夫电影 南斯拉夫影片与中国大陆电影文化语_省略_73年译制的_桥_1969_为例_袁庆丰

第30卷第2期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HANTOUUNIVERSITYJOURNAL(HUMANITIES&SOCIALSCIENCESBIMONTHLY)Vol.30.No.22014

AbstractsandKeyWordsofMajorArticles

AnExamnationoftheAnalysisofReasonsforChristianDevelopmentinChina

--IllustratedbyaSurveyinShantouandNanyang

DUANQi

(InstituteofWorldReligion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

Abstract:ChristianitydevelopsquicklyinNanyang,butslowlyinShantou.Throughacomparisionbetweenthetwocities,theessayexaminestheprevalentexplanationsofreasonsofChristiandevelopmentinChina,includingpenetrationtheory,pressurerebound,imblalnceofreligiousecology,thedisintegrationofthepatriarchalclansystem,religiousmarket,sufferingtheory,thelossoftraditionalculture,etc.Itdiscoversthatexceptpenetritiontheory,allothertheoriescanbeillustrative,thoughtheirscopeofapplicationsaredifferent.

Keywords:ChineseChristiananity,penetrationtheory,pressurerebound,imbalanceofreligiousecology,disintegrationofthepatriarchalclansystem,religiousmarket,sufferingtheory,lossoftraditionalculture

TheIntegrationinCulturalContextbetweenYugoslaviaFilmsandFilmsofMainlandChina

--IllustratedbyBeijingFilmStudio’s1973Dubbingofthe1969Film“Bridge”

YUANQing-feng

(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24)

Abstract:Liketheintroductionofsocialistnations’filmsintoChina,thediscontinuousappearanceofYugoslaviafilmsisaproductofhighconsistencyofideologyandhomogenizationofinternationalpolitics.Displayingtheirdistinctethnic,nationalandculturalcharacteristics,YugoslaviafilmssubvertedChineseaudience’srigidfilmaestheticmodeandviewingpsychologywiththeirportrayalofpositiveandnegativecharacters,theirthemesandartisticexpressions.Themostrepresentativefilmis“Bridge”whichbecameaninternalreferencefilminChinaduringtheCulturalRevolutionandwasonlyshowntothepubliclater.Especially,theimmensepopularityofitsthemesong“Ah,GoodbyemyFriend”furtherextendedthesecularinfluenceofYugoslaviafilms.

Keywords:Yugoslaviafilms,positivecharacters,negativecharacters,aestheticmode,viewingpsychology

AStudyoftheFormingFactorsofChaoshanCharityCulture

CHENYou-yi

(InstituteofChaoshanHistoryandCulture,ShantouPolytechnic,Shantou,Guangdong515041)

Abstract:CharitycultureisanimportantpartofChaoshanculture,andinitsdevelopmentitreceivedvariousinfluences.Itsmajorformingfactorssinclude:influence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Chaoshantraditionalculture,Chaoshanhistory,religiousfaithandtheinfluencefromthecharitycultureofoverseasChaoshanpeople.

Keywords:traditionalculture,Chaoshanhistory,religiousfaith,overseasChaoshanpeople

OnthePsychologyofCivilCharityintheContextofChaoshanCulture

--IllustratedbyCivilSalvageforthe2013Flood

ZHANLi-feng,QINGuo-zhu

(ShantouPolytechnic515041;DepartmentofPublicManagement,ShantouUniversity515063)

Abstract:Usingthecivilsalvageforthe2013floodasanexample,thisarticleanalyzesthepsychologyofChaoshancivilcharityintermsofknowledge,feelingandbehaviours,whicharerespectivelyvalueidentityofbenefaction,familybondcatalyzingprosocialbehaviour,andflexibilityinacceptinggoodadvice.Accordinglyitfurtherreflectsonmoraldevelopmentandculturalinnovationinordertooptimizecivilcharitypsychology,enhancecivilcharityliteracyanddevelopcivilcharityinthenewculturalcontext.

Keywords:civilcharity,Chaoshanculture,charitypsychology

GardenImageandFairy-taleDiscourse

--aStudyofLao-she’sNarrativeofNanYangandItsValue

YANMin

(DepartmentofChinese,HuizhouUniversiry,Huizhou,Guangdong516007)

Abstract:Byusingthefairy-talediscourseinhisTheBirthdayofXiao-Po,Lao-sheintegratedtouristcuriositywithromanticimaginationandcreatedthegardenasatypicalimageofNanYang,whichdiaplayedhiscomplicatedattitudeofNanYangwithbothasenseofrealityandasenseofillusion.ComparedwithothernarrativesofNanYang,itself-consciouslytranscendstraditionalandwesterninfluences,andconstructsadiscoursedifferentfrombothancientmythologyandwesternhegemony.Itshowedavaluableconsciousnessofrevision,whichsignifiesmodernChinesewriters’investigationintoanewforeigndiscourse.

Keywords:NanYang,TheBirthdayofXiao-Po,Lao-she,fairy-talediscourse

OnWheat/WheatfieldImageinHaizi’sPoetry

YUHui-qin

(SchoolofHumanities,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Zhejiang321004)

Abstract:TheimageofwheatandwheatfieldappearrepeatedlyinHaizi'spoems,constitutinganimagesystemwhichembodiesthepoet’smultifacetedthinkingandimaginationaboutthemeaningoflife.ForHaizi,thewheatandwheatfieldmeanthemeterialconditionsnecessaryforthecontinuationofphysicallifeaswellasthegratitudeforit.Second,"wheat"isimaginedasaspiritualhomeforall

四 : 央视重播南斯拉夫经典电影《桥》 两座“桥”演绎中塞两代人传奇


历史与现实相会在12月18日。

昨晚,央视电影频道播放前南斯拉夫译制片《桥》。影片结尾,负责保护大桥的德军上校看着断桥,悲哀地叹道:“可惜,真是一座好桥。”峡谷对面,游击队少校“老虎”也对着升起烟雾的断桥发出感慨:“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南斯拉夫桥 央视重播南斯拉夫经典电影《桥》 两座“桥”演绎中塞两代人传奇

南斯拉夫译制片《桥》结尾

这句著名台词昨日再次响起在中国观众耳畔,出访塞尔维亚的李克强总理在新竣工的多瑙河大桥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脱稿致辞:

“站在这座桥上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在中国流行的一部贵国的影片,叫做《桥》,更使我想起了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曲,《啊!朋友再见》。我到这里来不是和朋友再见的,而是和朋友们又一次见面。”

南斯拉夫桥 央视重播南斯拉夫经典电影《桥》 两座“桥”演绎中塞两代人传奇

当地时间18日,在贝尔格莱德泽蒙-博尔察大桥正式通车仪式上,李克强总理在挥手致意。

塞尔维亚近年首个按期完工的大型工程

贝尔格莱德的多瑙河上原本仅有一座桥,建于二战时期,早已不堪重负。

12月18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泽蒙-博尔察大桥正式通车。李克强总理与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一起出席竣工仪式。

当地晴空暖阳,超过两万名民众到现场观礼。可以想见,一定会有塞尔维亚人赞叹:“可喜,真是一座好桥!”事实上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地人提起大桥,都竖大拇指,因为这是塞尔维亚自前南解体以来首个按期完成的大型工程,将交通通行时间缩短一小时左右。

亚欧大陆另一端,关注总理出访的中国人也会称赞:“可喜,真是一座好桥!”这是中国在欧洲修建的第一座大桥,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九。

“有人把它称为‘中国桥’,我认为这是两国人民、两国建设者共同努力精心施工所结出的硕果。”李克强致辞说。他还对中方施工人员表示:“你们在欧洲打造了一张中国名片,一座中国地标!”

塞总理将大桥比作“中塞友谊之桥”

讲“炸桥”故事的《桥》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中国最著名的“大片”,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还能随口哼唱出那首《啊!朋友再见》。如今中塞合作“建桥”,则是象征两国乃至中国-中东欧经贸关系和人文往来最具代表性的“大片”。

这座横跨多瑙河的大桥,如总理所言,是老朋友的一次重逢,一次合作,中塞两国人民跨过反法西斯的“炸桥”,携手建起这座象征和平发展的大桥。

武契奇总理将这座大桥称为“中塞友谊之桥”。他在致辞中引用塞尔维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里奇的话:人类文明史上,各种建筑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桥的建设。大桥是连接人类心灵和文化,实现不同人种互相平等交流的重要纽带。

大桥17涵洞与中国中东欧17国“巧合”

“对今天的塞尔维亚来说,桥梁最具有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武契奇接着说,“跨多瑙河大桥不仅把地域连接起来,也把历史和未来连接起来,把历史上经历的坎坷跨越过去。这座大桥又有特殊的意义,是中国建设者和塞尔维亚人民共同建设的这座大桥把塞尔维亚人民和中国联系起来,希望这座大桥的建设让中塞友谊、合作走上新的高度。”

一天前,李克强曾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妙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16”的合作。在多瑙河大桥上,另一个“巧合”使他的致辞格外精彩:“我在此之前出席了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中国-中东欧‘1+16’领导人会晤,据说这座大桥恰巧有17座涵洞,它表明了1+16合作的会议在这里举行非常恰当,而且塞尔维亚的战略位置一定会在1+16的合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陆海快线让中国和塞尔维亚“双赢”

回到电影《桥》。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接近尾声时,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而此次李克强出访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达成“中欧陆海快线”的协议,北起匈牙利布达佩斯,南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同样的路线,却蕴含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前者意味着法西斯的溃败,后者则象征了和平与友谊。

站在新大桥上,李克强再次重申:“中国愿意参与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建设,用中国装备、中国符合欧盟标准要求的施工和欧盟法律框架内的资金援助、融资支持来使塞匈铁路和希腊比港连接起来,成为一条陆海快线……我们可以取得双赢的成果。”

桥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所在,不仅连通空间,也沟通心灵。两国总理为大桥剪彩,大桥注定将成为中欧文明交流的象征。

(新京报 作者:穆柏)

五 : 央视重播南斯拉夫经典电影《桥》 两座“桥”演绎中塞两代人传奇


历史与现实相会在12月18日。

昨晚,央视电影频道播放前南斯拉夫译制片《桥》。影片结尾,负责保护大桥的德军上校看着断桥,悲哀地叹道:“可惜,真是一座好桥。”峡谷对面,游击队少校“老虎”也对着升起烟雾的断桥发出感慨:“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南斯拉夫电影桥 央视重播南斯拉夫经典电影《桥》 两座“桥”演绎中塞两代人传奇

南斯拉夫译制片《桥》结尾

这句著名台词昨日再次响起在中国观众耳畔,出访塞尔维亚的李克强总理在新竣工的多瑙河大桥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脱稿致辞:

“站在这座桥上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在中国流行的一部贵国的影片,叫做《桥》,更使我想起了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曲,《啊!朋友再见》。我到这里来不是和朋友再见的,而是和朋友们又一次见面。”

南斯拉夫电影桥 央视重播南斯拉夫经典电影《桥》 两座“桥”演绎中塞两代人传奇

当地时间18日,在贝尔格莱德泽蒙-博尔察大桥正式通车仪式上,李克强总理在挥手致意。

塞尔维亚近年首个按期完工的大型工程

贝尔格莱德的多瑙河上原本仅有一座桥,建于二战时期,早已不堪重负。

12月18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泽蒙-博尔察大桥正式通车。李克强总理与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一起出席竣工仪式。

当地晴空暖阳,超过两万名民众到现场观礼。可以想见,一定会有塞尔维亚人赞叹:“可喜,真是一座好桥!”事实上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地人提起大桥,都竖大拇指,因为这是塞尔维亚自前南解体以来首个按期完成的大型工程,将交通通行时间缩短一小时左右。

亚欧大陆另一端,关注总理出访的中国人也会称赞:“可喜,真是一座好桥!”这是中国在欧洲修建的第一座大桥,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九。

“有人把它称为‘中国桥’,我认为这是两国人民、两国建设者共同努力精心施工所结出的硕果。”李克强致辞说。他还对中方施工人员表示:“你们在欧洲打造了一张中国名片,一座中国地标!”

塞总理将大桥比作“中塞友谊之桥”

讲“炸桥”故事的《桥》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中国最著名的“大片”,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还能随口哼唱出那首《啊!朋友再见》。如今中塞合作“建桥”,则是象征两国乃至中国-中东欧经贸关系和人文往来最具代表性的“大片”。

这座横跨多瑙河的大桥,如总理所言,是老朋友的一次重逢,一次合作,中塞两国人民跨过反法西斯的“炸桥”,携手建起这座象征和平发展的大桥。

武契奇总理将这座大桥称为“中塞友谊之桥”。他在致辞中引用塞尔维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里奇的话:人类文明史上,各种建筑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桥的建设。大桥是连接人类心灵和文化,实现不同人种互相平等交流的重要纽带。

大桥17涵洞与中国中东欧17国“巧合”

“对今天的塞尔维亚来说,桥梁最具有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武契奇接着说,“跨多瑙河大桥不仅把地域连接起来,也把历史和未来连接起来,把历史上经历的坎坷跨越过去。这座大桥又有特殊的意义,是中国建设者和塞尔维亚人民共同建设的这座大桥把塞尔维亚人民和中国联系起来,希望这座大桥的建设让中塞友谊、合作走上新的高度。”

一天前,李克强曾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妙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16”的合作。在多瑙河大桥上,另一个“巧合”使他的致辞格外精彩:“我在此之前出席了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中国-中东欧‘1+16’领导人会晤,据说这座大桥恰巧有17座涵洞,它表明了1+16合作的会议在这里举行非常恰当,而且塞尔维亚的战略位置一定会在1+16的合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陆海快线让中国和塞尔维亚“双赢”

回到电影《桥》。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接近尾声时,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而此次李克强出访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达成“中欧陆海快线”的协议,北起匈牙利布达佩斯,南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同样的路线,却蕴含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前者意味着法西斯的溃败,后者则象征了和平与友谊。

站在新大桥上,李克强再次重申:“中国愿意参与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建设,用中国装备、中国符合欧盟标准要求的施工和欧盟法律框架内的资金援助、融资支持来使塞匈铁路和希腊比港连接起来,成为一条陆海快线……我们可以取得双赢的成果。”

桥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所在,不仅连通空间,也沟通心灵。两国总理为大桥剪彩,大桥注定将成为中欧文明交流的象征。

(新京报 作者:穆柏)
本文标题:南斯拉夫电影桥-网友:再看南斯拉夫电影《桥》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019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