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09

发布时间:2018-01-14 所属栏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 :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09

**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感谢省厅能够在**召开**省中部区域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林地落界工作推进会。当前,正值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时期,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们林保工作的一次再促进、再推动,同时更为我们兄弟单位之间加强工作沟通、开展经验交流提供了机会、搭建了平台。我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按时圆满完成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下面我就**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林地落界工作向大会作一简要汇报。

按照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和省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林地保护规划工作进展顺利。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落实规划编制的工作措施

为保障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加强

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以落实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和工作责任“四到位”为重点,积极而有序地推进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市、县两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市、县两级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协调推进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发改、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科学合理编制林保规划及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基础资料;县级林业部门在春季植树造林、森林防火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能够确定专门人员、拔出专项经费为林保工作夯实技术力量和经费保障。同时,为强力推进林保工作顺利开展,**市林业局与各县(区、市)林业局签订了**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责任状,明确了时间、任务、标准、目标和奖惩,强化了责任落实、健全了问责机制。

2、全面培训,提高规划编制的技术水平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影响深远。我市林保工作开展以来,先后三次邀请省规划院、测绘局领导和专家组织市、县两级和省直太行、太岳林局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就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技术细则、框架要求、林保软件功能、林地落界规程、数据处理流程等进行了市级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近200余人(次)。同时,各县(区、市)又不失时机

地进行了县级再培训、再提高,全体技术人员工学结合,以学促干,用很短的时间理清了工作思想,明确了工作任务,掌握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工作方法和质量要求。通过层层抓培训,人人抓学习,为我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引进强援,确保规划编制的工作进度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针对县级林业部门技术力量普遍薄弱、市级林业勘测设计队人员有限的现状,我市采取引进强援的办法,由有资质、技术力量强的林业调查规划单位,通过业务承包、技术指导等形式承担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进度。目前,我市11个各县(区、市)分别与西北林业调查规划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省林科所、市林业勘测设计队等多个单位进行合作开展此项工作。截至3月26日,我市太谷、平遥、灵石、和顺、昔阳、寿阳六县已完成规划框架编制工作;榆次、太谷、平遥等九县已完成解译标志建立工作;太谷、平遥、灵石三县已完成蓄积调查工作;全市林地落界、小班属性修正已完成工作总量的50%。

4、积极沟通,建立规划编制的服务机制

为了准确掌握各县(区、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整体把握全市林保工作进度。我市实行专人包

县联络制,确定专人保持与所包县(区、市)开展经常性的沟通联系,负责对其工作进度进行定期收报,并及时传达省厅有关林保工作的有关要求,帮助他们解决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同时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梳理汇总,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共同研究和经验交流,努力营造深厚的工作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林地落界工作整体进展顺利,但是分阶段来看,特别是在当前林地落界工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1、工作进度不平衡。由于受县域林地面积、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各县(区、市)之间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林地落界工作进度快慢差异较大,进度最快的县已完成总工作量的80%,最慢的县尚不足总量的20%。工作进度的不平衡对全市乃至全省“一张图”拼接影响严重

2、林地落界进度慢。由于部分山区林地地形地貌复杂,加之卫片存在云层及颜色失真等原因,需要增加解译标志建立,加大了外业调查工作量,制约了林地落界工作进度,并对小班界线修正的准确性造成了严重影响,

3、部分面积难定性。我市平遥等县经济林面积较大,特别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干果经济林工程,大部分为耕地

内经济林,这部分面积县域森林覆盖率计算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科学地进行定性直接影响到相关县规划基数和2020年规划目标的完成。

除此之外,部分县(区、市)林保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小班数据量多、系统运行不稳定等原因也都制约着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工作进度,急需省厅联系员及指导员加大对相关县(区、市)的技术指导力度。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省厅统一安排部署和规定的各阶段工作时间节点,我们今后的工作依然繁重、紧张,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后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我市将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从整体推进全市林保工作进度。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我们将以本次推进会为重要契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加强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从思想上重新认识林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再提高、再加压,通过采取顺排工序,倒排工期的办法,切实将这项工作摆上日程,抓在手上,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2、破解难题,确保质量。对之前在林保规划编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梳理汇总,积极与相关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共同分析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特别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09_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是要充分考虑县域规划发展诸方面因素,合理编制,不能因为林地规划落地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3、强化督导,严格问责。建立定期督导制度,定期对各县(区、市)林保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对进度缓慢的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对未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任务,影响到全市林保工作进度,及因方案编制不科学影响到今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征收占用林地审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和营造林项目安排的,进行问责。

总之,尽管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繁重、困难重重,但这项工作是实现林地科学管理,优化用地结构,规范林地用途,遏止乱垦滥占林地,提高林地利用效益,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合理利用林地提供的科学依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加压、再加劲,一定按期完成**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全省“一张图”建设如期实现。

二〇一二年三月

6

二 :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印发

国家林业局8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日已由国家林业局正式印发。《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30万公顷,森林保有量达到22300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0亿立方米以上。根据纲要,未来10年,全国森林保有量增加2230万公顷左右,森林蓄积量增加约12亿立方米左右,征占用林地总额控制在105.5万公顷以内。

(www.61k.com]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该《纲要》是首次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统筹协调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确定我国林地保护利用遵循严格保护,突出重点;持续利用,提高效益;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是强化调控,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林地总面积30378.1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1.6%;森林覆盖率20.36%。林地中,有林地18138.09万公顷,灌木林地5365.34万公顷,疏林地482.22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132.63万公顷,苗圃地45.4万公顷,迹地(含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709.61万公顷,宜林地4403.54万公顷,林业辅助用地101.36万公顷。

长期以来,我国林地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促进了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近2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持续增长。人工林面积达616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仅“十五”期间,全国植树造林面积就达3993万公顷。二是实现了局部生态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国沙化面积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约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3平方公里,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三是保护了生态区位重要地区林地资源。2001年以来,我国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地10500多万公顷;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2200多万公顷;已建森林公园2151处,总经营面积1597.47万公顷;先后建立了4466个国有林场。四是提高了木材及林产品供给能力。2008年,我国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44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贾治邦在中国林业出版社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
切实做好深化林业出版改革各项工作

8月23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来到中国林业出版社调研指导林业出版和转企改制工作。他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好深化林业出版改革各项工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繁荣生态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贾治邦首先听取了出版社负责同志工作汇报,全面了解了出版社上半年生产任务完成、下半年工作安排和转企改制进展情况,对出版社生产和改制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些成绩是在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出版社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付出很大努力。>>>详细阅读

林业局:截至目前全国共设有乡镇林业站28806个

从全国省级林业站站(处)长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共设有乡镇林业站28806个;林业站职工为141786人,其中享受财政全额拨款的占66.1%。2009年,林业站指导组织完成造林401万公顷,占全国造林面积的64%;林业站全年受理林政案件9.3万件,参与调处林权纠纷18.2万件。

林业站为推进林改作出了重要贡献。林业站职工发挥林改“操盘手”的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实施。目前,全国已完成林改确权面积19.5亿亩,发证面积14.7亿亩,颁发林权证6419万本。全国累计调处林权纠纷70.1万起,调处率超过90%。>>>详细阅读

三 :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10--2020年)

1引言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XX县为明确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提高林地利用效益,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确保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区域生态文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县级林地保护利用编制技术规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XX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操作细则》等相关文件,将XX县县域内所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它土地都纳入了《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范围,规划期为2010-2020年,以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近些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XX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林地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全面保护林地、合理利用林地,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林业科学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关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达到通过规划,统筹、协调林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保障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目的。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XX县林业局牵头,组织开展《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工作。

在编制《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过程中,XX县林业局、咸宁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在对XX县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态区位资料、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调查研究成果和《XX县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成果(2009年)》等现有资料,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编制本规划,并广泛征集采纳了XX县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交通运输局、城建局、农业局、水利局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注重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组织评审后,形成了《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

《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基本战略、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林地保有量、林地生产率、重点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等主要目标和相应的调控指标,明确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区域统筹、差别管理的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及政策措施,确定本行政区域林地的规模、结构、布 2

局等,是XX县2010——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依据。

2现状分析评价

2.1自然地理

2.1.1地理位臵

XX县位于鄂南低山丘陵地区,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东依江西修水县,南接湖南省平江县,西邻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北接本省崇阳县。地理位臵处于东经113°36′――114o04',北纬29o02′——29o24′。东西最宽54公里,南北最长39公里,境内山岭重叠,溪流纵横。东南部地处幕阜山主峰北部,称黄龙山系,继往东北延伸,构成黄袍山、大青山;西南部由相思山、铜鼓山与大岳姑山脉相连,整个地势呈东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南高北低的土箕形。最高海拔1528.3米(黄龙山主峰只角楼),最低海拔78米(四庄小井村),相对高差1450.3米,一般起伏于200—600米之间,全县大小河流135条,主要有隽水河、沙堆河、菖蒲河、铁柱港等四大水系,东南三面朝北汇集注入崇阳县,为陆水源头。

2.1.2地形地貌

据考查XX县原为江南古陆,地貌主要以花岗岩发育而成,经过深风化、强切割的低山和丘陵,主要表现为山顶浑圆,沟壑纵横,水土容易流失,地面比较破碎,海拔高程可划为平畈、低丘、高丘、低山、中山、高山等六种类型,其中平畈5.6%,丘陵82.2%,低山11.8% 3

高山0.4%。地形间主要地貌特征有明显差异,同一类型内不同地貌又交叉出现,平畈内有山丘起伏,丘陵山区有冲、垄、段、畈错落其间。

2.1.3气候条件

XX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基本特征是:光照适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但由于受季风和地貌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常有出现。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低气温-15.2oC;历年平均无霜期258天,最长270天;最短246天;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06.54/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871.9小时,日照率为42%。雨量年均值为1457.9mm,在夏季梅雨时期雨量相对集中,占全年总量的45%。日最多降水量达2409.6mm﹙1954年﹚,年最多降水量超过892.6mm﹙1968年﹚。一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匀,4-10月占年降雨量的75.1%,其中5-6月降雨量占全年的20.8%,并多暴雨。

2.1.4土壤类型

土壤普查表明:全县共有7个土类,分红壤、黄棕壤、草甸土、沼泽土、石灰土、潮土、水稻土等,13个亚类分棕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山地沼泽土、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等。成土母岩以花岗岩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79.9%,其余为泥质岩类(砂页岩、板岩、千枚岩、二云母岩)占10.6%,第四纪浮土(沿河两岸、潮土、第四纪红色粘土)占9.6%,石灰岩占5.3%。山区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带分布,一般海拔500米以下为棕红壤,500-800米为黄棕壤,800-1500米为山地黄棕壤,在山顶和排水不良的洼地,有 4

山地草甸土和山地沼泽土,丘陵地区土壤主要湿地带性棕红壤,平畈主要是水稻土和少量潮土。泥质岩类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岳姑林场和大溪,第四纪浮土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四条水系的部分地段和大坪大柱茶场及关刀镇等地;石灰岩的发育土壤主要分布于黄袍林场及塘湖镇的部分地段,其余地区均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

2.2社会经济

2.2.1行政区划、人口、基础设施情况

XX县乡11乡镇、4个国有林场、167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建县以来,县政府十分重视交通、通讯、电力等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到2010年底,XX县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垸垸通电话,村村户户通电的建设目标,交通便利,信息通畅。

2.2.2经济发展情况

2009年XX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为61.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11.57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20.05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24.96亿元,增长18.4%。

2.2.3人民生活水平情况

XX县人均生产总值12147元,比上年增加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876元和4419元,分别增长

5.2%和3.7%。

2.3生物资源

2.3.1动物资源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栖息在XX县境内的陆生野生动 5

物共有九十四种,分别隶属于兽纲(四目三十种)、鸟纲(八目四十七种)、两栖纲(一目八种)、爬行纲(二目九种),其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九种,属于XX省级保护动物有五十三种,一般动物三十二种,属于XX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物种有三十二种,占XX县陆生野生动物29.4%,占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和监测名录的26.4%,其中兽类九种,鸟类十二种,两栖爬行类十一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种,XX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二十七种。

2.3.2树种资源 XX县在地理上分布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区。乔灌木71科283种,其中乡土树种52科240种引进树种19科43种。常见的主要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樟、栎、柏木、刺槐、泡桐、臭椿、榆树及楠竹等;主要经济树种有油茶、板栗、茶叶、柑橘、桃、梨、李、猕猴桃、杜仲、黄柏、厚朴、乌柏、棕榈、油桐等;名贵稀有树种有:银杏、金钱松、青钱柳、椴木、香果树等。由于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树种资源繁多,有大量的名贵药材食用植物以及形形色色的花卉品种,野生植物逾千种,其中草药有380多种较名贵的有70余种,如五加、灵芝、茯苓、党参、土三

七、半边莲、拐枣、八角莲等。

2.4森林资源

根据2009年XX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XX县森林资源情况如下:

2.4.1各类土地面积

XX县版图面积112547.3公顷,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其中: 6

有林地39413.6公顷,灌木林地7238.3公顷(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206.4公顷),未成林地5557.6公顷,苗圃地32公顷,无立木林地3458.5公顷,宜林地5173.3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7120.9顷,省级重点公益林8692公顷;林地分类:公益林15812.9公顷,商品林46839.9公顷;林地生产率现状34.1%。森林覆盖率45.57%,林木绿化率48.14%。

活立木总蓄积量1302430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229973立方米(乔木林蓄积1214388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5585立方米),四旁树蓄积54471立方米。

2.4.2林种面积

XX县防护林面积13273.9公顷、,用材林面积30943.9公顷,薪炭林面积55.8公顷,经济林面积4284.3公顷,其中竹林面积6656.1公顷。

2.5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

XX县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占XX县国土总面积的55.4%。林地保护利用的基本情况如下:

2.5.1林地保护的基本情况。XX县在林地保护方面:一是全面落实林地政策,实行了林权制度改革,落实了山权、林权,并全面颁发了林权证,基本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二是建立有较为完备的林业执法队伍和执法管理机制,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依法受理征占用林地申请手续,依照程序分理申报审批手续;林政稽查队深入征 7

占用林地现场核查、调查发现、制止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行为;森林公安局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占用林地案件;林业站负责监督本乡镇范围内的林地使用。三是对重点林地实行重点保护,对于生态区位重要、生态脆弱区域、水库周边及四大国有林场划界定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省级重点公益林,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开发旅游区,实行严格保护。

2.5.2林地利用的基本情况

XX县有乔木林地面积32757.5公顷,竹林面积6656.1公顷,——按森林经营分类划分: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5812.9公顷(其中: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7120.9公顷,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8799.8公顷),商品林面积46839.9公顷(其中:一般商品林46571.1公顷、重点商品林268.8公顷)。

——按林地权属划分:国有林地4499.5公顷,集体林地57883.3公顷。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39413.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7328.3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557.6公顷、苗圃地面积32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3458.5公顷、宜林地面积5173.3公顷。

——按林种划分:防护林面积13273.9公顷,用材林面积30961.5公顷,薪炭林面积55.8公顷,经济林面积4284.9公顷。

2.6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林地保护利用的法律法规,结合XX县林地 8

保护利用的现状,经调查分析,XX县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6.1林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批多占,或不经审批,直接占用林地;二是少数人对林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法制观念淡薄;三是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工作机制。林业主管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在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过程中各自为政,甚至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占用林地手续;四是林地管理人员少、范围广、面积大、难度大,违法占用林地的案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后期发现难以准确认定林地面积和林木破坏情况,加大了调查处理难度;六是农村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村、组公路建设,占用林地无明确的管理制度,滥用林地的现象普遍;七是国土管理部门:⑴、将茶叶、果树、桑树、药材等经济林林地认定为“园地”;⑵、将“宜林地”视为“未利用地”,导致林地未能合理保护利用。

2.6.2林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7公顷,人平森林蓄积量为2.66立方米,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要求;二是马尾松纯林面积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低。马尾松纯林极易遭受马尾松毛虫、森林火灾危害,生长缓慢,不利于林地地力恢复,森林生态效益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相对较低;三是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用材林多,经济林少;四是林地经济效益低下,XX县人均林业产值仅有 9

510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419元的11.9%。

2.7林地需求分析

根据XX县林地资源利用现状、自然地理、生态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情况,结合省级下达的规划指标,现对XX县林地需求量分析如下:

2.7.1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XX县国土总面积112547.3公顷;林地面积6238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5.4%,其中:有林地面积39413.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7328.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557.6公顷、苗圃地面积32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3458.5公顷、宜林地面积5173.3公顷;非林地面积50163.3公顷(其中四旁折算面积896.8公顷)。森林覆盖率45.57%,林木绿化率48.14%。人均占林地面积0.127公顷,人均占有林面积0.0803公顷。

2.7.2林地消耗、增长量分析 林地消耗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项目、交通工程、铁矿、采石矿和农村修路、建房等征占用林地,每年消耗林地面积约54.6公顷。林地增长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在XX县还有少量坡度大于25°退耕还林地,特别是低山丘陵区和低山区海拔相对较高的区域,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农民因种植成本大,产量低,种植农作物得不偿失,或为方便生活举家搬迁,因此而弃农造林,每年增加林地面积约40公顷;二是部分矿厂的植被恢复、高远山地段荒废的宅基地等其他方式,每年增加林地面积约24.2公顷。XX县在规划期内平均每年增加林地面积约64.2 10

公顷。

2.7.3林地需求分析 根据省林业厅下达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基数与目标,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控制基数和规划控制目标[详见表2—1]:

XX县林地保护控制基数及目标表

表2--1

单位:公顷

依据省级规划控制指标,结合XX县林地资源现状分析林地需求结果如下:

XX县林地保护控制基数: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有林地39413.6公顷,灌木林地7328.3公顷(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206.4公顷),未成林地5557.6公顷,苗圃地32公顷,无立木林地3458.5公顷,宜林地5173.3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7120.9顷,省级重点公益林8799.8公顷;林地分类:公益林5812.9公顷,商品林46839.9公顷;林地生产率现状34.1%。

11

规划期中:林地保有量目标62036公顷,森林保有量目标49390公顷;林地分类目标:公益林17648公顷,商品林45378公顷,林地生产率目标39.2%。

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表明:XX县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目标达到63026公顷,比现有林地面积增加642公顷;森林保有量目标达到49390公顷,比现有森林面积增加9976.4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增加1835.1公顷,商品林面积减少1170.8公顷;林地生产率目标达到39.2%,比2009年增加5.1%。

2.8规划期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目前到2020年期间,XX县林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机遇与挑战,机遇大于挑战,趋势有利于林业发展。

2.8.1XX县林业发展在规划期内(2010—2020年)面临的机遇 一是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提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势必要加强林地保护措施,加大造林力度,提高林地生产率和森林质量;二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开展全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林业行业来说,就是要以发展、保护、利用好森林资源为主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和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国家颁发了一系列林业法律法规,从中央到地方也相应出台了支持林业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为保障、推动林业发展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四是近几十年来林业科技发展、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12

建设等为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8.2XX县林业发展在规划期内(2010—2020年)面临的挑战 一是森林资源量相对不足,不论是森林资源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积均在省、市平均数以下。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地土层厚度大多仅有30—60厘米、沙质、含石砾量高,有机质含量低;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仅有33.69立方米/公顷。三是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大,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不利因素时刻威胁着林业发展。四是林业科技推广应用相对落后,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比较先进地区差距较大。因此,2010—2020年期间,XX县林业发展将面临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森林质量难度大,应用林业科技有阻力、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管理难度增大等困难的挑战。

3规划总体思路

3.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XX省林地管理条例》;

(3)《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

(5)《XX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操作细则》;

(6)《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13

(7)《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8)《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

(9)XX县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成果资料;

(10)《XX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XX县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

(11)《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2规划范围

XX县县域内所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它土地。

3.3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2010-2020年,以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3.4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统筹协调林地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规划原则

——严格保护、突出重点。按照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 14

战略要求,严格保护现有林地资源,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对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域林地,以及高效生产木材、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林地进行重点保护。

——持续利用、提高效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林业发展和林地利用方式,科学使用林地,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地利用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多功能需求,优化林地保护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统筹生态、生产、建设使用林地需求,分区明确林地利用方向和重点,合理配臵林地资源。

——强化调控、科学管理。创新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机制和政策,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增强林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管理。

3.6规划目标

——林地总量适度增加: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增加到63026公顷,比2009年林地面积增加642公顷,

—— 森林保有量稳步增长:到2020年,XX县森林保有量达到 49390公顷以上,比2009年增加9976.4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 54.45%以上。

——林地保护利用结构逐步优化:到2020年,重点公益林地达到17648公顷,占到林地总面积的28%;商品林地达到45378公顷,占到林地总面积的72%。

15

——林地生产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现有乔木林地的林地生产率力争达到39.2立方米/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80.7万立方米以上,比2009年增加约59.0万立方米以上;通过实施森林经营、控制消耗等措施,活立木总蓄积量力争达到189.5万立方米。

——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规模逐步得到严格控制:2010—2020年,XX县征占用林地总额控制在500公顷以内。

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规划指标

注 2:衡量林地生产率的指标有蓄积量、生物量、生产率、经济产出等不同指标,仅选用单位面积蓄积量,重点针对有林地。表中的指标指现有乔木林地的林地生产率。

3.7规划任务

3.7.1以严格保护为前提,确保林地规模适度增长 通过严格林地用 16

途管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违法占用林地等措施,防止林地退化,减少林地逆转流失数量;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对工矿废弃地、生态重要区域的治理等,有效补充林地数量,确保XX县林地资源动态平衡、适度增长。

3.7.2以增加森林面积为重点,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 采取重点生态工程带动、激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措施,通过加快宜林地造林绿化,加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治理,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实施退化林地修复工程等,增加森林面积,为实现森林覆盖率目标、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保障。

3.7.3以科学经营为核心,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 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建立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科学利用林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施森林质量工程和木本粮油工程,挖掘林地增产增收潜力,大幅度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3.7.4以优化结构布局为手段,统筹区域林地保护利用 围绕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分区、分类、分级确定林地保护利用方向、重点、政策和主要措施,保障重点公益林、重点工程建设、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生态屏障等对林地的要求。对不同功能区林地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别化保护利用政策,规范林地利用秩序,促进林地利用的区域协调,确保XX县林地保护利用整体效益最大化。

3.7.5以创新管理制度为突破,形成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新机制 完善用途管制、定额专用、分级保护、差别管理等林地保护利用制度和差 17

别化补偿政策等;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改革和完善林地保护利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保护林地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管理机制,提高林地保护利用宏观调控能力,强化规划实施执行力。 4规划结构和布局

在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XX县主体功能区与区域控制管理为限制开发区类型;林地功能区为:幕阜山低山丘陵经济用材林功能区;依据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结合XX县自然地理条件、生态区位、森林资源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规划XX县林地结构和布局。

4.1林地保护利用总体区划

根据XX县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现状及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区位、立地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结合XX县林业“十二.五”规划、以及全县不同区域内的林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将林地利用区划为二个主导功能区、四个功能区,林地区域控制管理划分为四种开发区类型。

4.1.1林地利用的二个主导功能区

Ⅰ.生态公益林保护林区。范围:黄龙林场及麦市镇盘石以南,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黄袍林场,四庄乡,马港镇,大坪乡,关刀镇云溪水库周边及源头。

Ⅱ.林产品商业林区。范围: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沙堆镇,五里镇五里牌以北,石南镇,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 18

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

4.1.2林地利用的四个功能区是:

Ⅰ.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区:关刀镇云溪水库以南及源头和周边,马港镇百丈潭水库周边。

Ⅱ.林业资源旅游开发区:黄龙林场,及四庄乡大溪村、纸棚村,大溪水库周边湿地。

Ⅲ.林业产业发展区: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隽水镇,沙堆镇,五里镇,石南镇,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

Ⅳ.生态公益林保护区,范围:马港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九岭片),大坪乡,四庄乡纸棚村以外,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黄袍林场,麦市镇陈段村以南,关刀镇金坛以南等高海拔林地。

4.1.3林地区域控制管理的四种开发区类型

Ⅰ. 优化开发区。范围:麦市镇、五里镇、石南镇、北港镇、沙堆镇;

Ⅱ. 重点开发区。范围:隽水镇;

Ⅲ. 限制开发区。范围:关刀镇、塘湖镇、马港镇;

Ⅳ. 禁止开发区。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四庄乡、大坪乡。

4.2森林分类区划

根据XX县林地分布范围、生态区位、立地条件和森林分类经营 19

的要求,将XX县森林分类区划为三个区。

Ⅰ.水土保持林区。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大坪乡;

Ⅱ.商品林区。范围: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隽水镇,沙堆镇,五里镇五里牌以北,石南镇,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

Ⅲ.水源涵养林区。范围:四庄乡,云溪水库,马港镇百丈潭水库。

4.3林地保护等级划分

依据XX县林地保护等级分级现状,结合本次林地保护等级分级技术标准要求,划分林地保护等级。

4.3.1林地保护等级分级现状 XX县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 保护等级分级现状是:

Ⅰ级保护林地3108.6公顷

Ⅱ级保护林地4106.9公顷

Ⅲ级保护林地8628.8公顷

Ⅳ级保护林地46533.4公顷

4.3.2林地保护等级分级规划 2010—2020年期间,XX县林地面积规划达到63026公顷,具体林地保护等级分级规划如下:

Ⅰ级保护林地3200公顷

20

Ⅱ级保护林地4300公顷

Ⅲ级保护林地8800公顷

Ⅳ级保护林地46726公顷

4.4林地质量等级划分

4.4.1林地质量划分 根据XX县地形、土壤、植被因子,立地条件,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林地生产力等级,并结合交通区位等指标,将通城林地质量划分为Ⅰ、Ⅱ、Ⅲ、Ⅳ等4个等级:

Ⅰ级面积104公顷, 主要分布在果树中心,黄龙林场,隽水镇,四庄乡和塘湖镇。

Ⅱ级面积26673.8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丘岗地。 Ⅲ级面积35578.6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丘陵区。Ⅳ级面积27.6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区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的山头地段。

4.4.2林地利用方向、措施 为提高林地生产率,充分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结合XX县森林资源利用现状,根据不同的林地质量等级确定林地利用方向、措施:

Ⅰ级林地面积150公顷,主要分布在隽水镇,塘湖镇,四庄乡。 利用方向:以保护发展生态公益林为主,合理利用,培育以杨树、水杉、枫杨、樟树等树种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1

利用措施: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

Ⅱ级林地面积27000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丘岗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好。

利用方向:以发展商品林为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培育以湿地松、马褂木、杉木、泡桐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用材林和以板栗、油茶为主的高效经济林。

利用措施:依据适地适树、高产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

Ⅲ级林地面积35700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丘陵区,立地条件一般,范围广、面积大、主要栽培树种是马尾松,经济效益相对低下。

利用方向:生态区位重要地域已区划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实行重点保护;其余区域以发展商品林为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培育以马尾松、枫香等乡土树种为主的用材林和以板栗、油茶为主的高效经济林。

利用措施:依据适地适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采用科学方法改造低产林,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Ⅳ级林地面积176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区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的山头地段,立地条件相对较差。

利用方向:重点发展生态公益林,培育以马尾松、枫香、等乡土 22

树种为主的防护林。依据适地适树、生态建设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保护林下灌木树种和地被植物,努力提高生态效益。

4.5主导功能区和林地功能分区

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将XX县林地功能区划为:幕阜山经济用材林功能区。

依据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林地功能区划,结合XX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各区域生态位臵的重要性,将林地主导功能划分四个区,即: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区,林业资源旅游开发区,林业产业发展区,公益林生态保护区

5保护规划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因此,按照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认真落实林地分级管理,切实保护现有森林,有效补充林地数量,引导节约集约用地,确保林地资源基本保持动态平衡。

5.1林地保护分级

依据《全国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对林地保护等级划分的原则要求,结合XX县林地的生态脆 23

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林地生产力及商品林经济重要性等指标,对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将XX县林地保护等级划定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等级。

5.1.1林地保护等级范围、面积划分

Ⅰ级保护林地:是XX县重要生态功能区内必须予以特殊保护和严格控制生产活动的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范围:塘湖镇,马港镇,黄龙林场,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黄袍林场。

Ⅱ级保护林地:是XX县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区内予以保护和限制经营利用的区域,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屏障为主要目的。范围:麦市镇,四庄乡,关刀镇,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

Ⅲ级保护林地: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包括:省级生态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范围:五里镇,北港镇,大坪乡,沙堆镇,石南镇。

Ⅳ级保护林地:一般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地方规划建设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大径材等用材林、板栗、油茶等木本粮油林,范围包括未纳入上述Ⅰ、Ⅱ、Ⅲ级保护范围的各类林地。

根据布局结果,2009年,XX县林地总面积62384公顷。其中Ⅰ级保护林地面积 3108.6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 5 %;Ⅱ级保护林地面积4106.9公顷,占6.5 %;Ⅲ级保护林地面积8628.8 公顷,占 13.8%;Ⅳ级保护林地面积46533.4公顷,占 74.5 %。

2010--2020年,XX县林地总面积 63026公顷。其中Ⅰ级保护林 24

地面积3200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 %;Ⅱ级保护林地面积 4300公顷,占7%;Ⅲ级保护林地面积8800公顷,占14%;Ⅳ级保护林地面积46726公顷,占73%。

5.1.2林地保护利用分级管理

Ⅰ级保护林地: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禁止生产性经营活动,禁止改变林地用途。

Ⅱ级保护林地:实施局部封禁管护,鼓励和引导抚育性管理,改善林分质量和森林健康状况,禁止商业性采伐。除必需的工程建设占用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林地用途。

Ⅲ级保护林地:严格控制征占用森林,适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用地,从严控制商业性经营设施建设用地,限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其他项目用地。重点商品林地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生态公益林地在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力不受威胁或损害下,允许适度经营和更新采伐。

Ⅳ级保护林地:严格控制林地非法转用和逆转,限制采石取土等用地。推行集约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安排各类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生产力。

5.2占用征用林地规模

XX县在“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占用征用林地面积为20.6公顷,主要用途是:工业项目、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和开采铁矿、石矿,以及农村建房宅基等用地,合计占用征用林地面积约103公顷。 25

2010—2020年期间,重点交通工程呈减少趋势,工业项目多在非林区建设,但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占用征用林地面积总体趋势仍呈上升势态。据预测:在规划期内,年平均占用征用林地面积规模为54公顷,占用征用林地面积总规模为540公顷;林地利用保护规划(2010—2020年)将占用征用林地面积总规模控制在500公顷以内。

5.3补充林地规划

5.3.1退耕还林 根据XX县土地利用现状,林地补充来源主要有:一是25°以上的坡耕地。根据《森林法实施办法》要求,按照宜林则林原则,优先用于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据调查统计:XX县现有坡度>25°的坡耕地400公顷,在规划期内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可补充林地面积400公顷。

5.3.2其他补充林地

其他补充林地主要包括矿山治理恢复林地、废弃山区村及村中空闲地整治恢复林地、抛荒地、森林城市、森林乡镇建设规划新增林地等多种途径增加林地资源;规划期内,规划其他补充林地面积 242公顷。

在规划期内,征占用林地控制500公顷以内,规划补充林地合计公顷,综合平衡后净增加林地面积142公顷。

5.4森林保护规划

XX县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目标为63026公顷,比2009年林地 26

面积增加642公顷;森林保有量目标达到49390公顷以上,比2009年增加9976.4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4.45%以上。根据规划目标和县域生态建设需求,XX县必须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森林保护规划如下:

5.4.1严格保护森林,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重点是加强保护重点公益林地。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地,是XX县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林地。根据XX县自然地形地貌特点、森林主导功能,将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地区域范围划定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确保重点生态区位森林纳入保护,进一步优化布局。黄龙林场及周边的林地,云溪水库、百丈潭水库周边的林地,岳姑林场的大部分林地等对XX县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民生工程和确保国土生态安全,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的林地,予以优先用地保障。

XX县现有重点公益林地面积15812.9 公顷,占林地面积25 %。从总量及比重上,基本能满足XX县生态环境建设对重点公益林地的需求。但在生态区位的空间布局上不尽合理,尚不能满足XX县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因此,规划期间,应根据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地区位布局要求,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原则,确定重点公益林地区位,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1828.8公顷;在规划期重点公益林地征占用中,切实做好生态林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逐步调整、优化重点公益林地布局,将 27

重点公益林地调整到符合规定要求的重点公益林地区位中。

建设项目规划时需避让公益林地,因建设确需征占用重点公益林地时,应尽可能少占为原则,并在异地恢复同等生态功能的重点公益林地。同时,在法规政策允许条件下,探索非国有公益林收购或臵换、租借、补偿等机制,保障生态产品生产和供给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以确保XX县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2020年,确保重点公益林地面积稳定在17648公顷的目标。

强化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提高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效益。禁止对公益林实行商业性质的采伐,因地制宜地采取补植封育等措施,全面提高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提高公益林的直接经济效益。积极探索公益林租赁、赎买集中管理的办法,完善公益林管护机制,提升管护水平和成效。

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将规划增加的30公顷森林布局在沿河流、交通干线、城镇周边,重点建设河流生态屏障、交通干线生态屏障和环城(镇)生态屏障。大力实施防护林体系生态建设工程,隽水河两岸及库区周围一重山实施造林、补植和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工程,通过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形成强大的生态庇护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免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更加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28

5.4.2强化对占用征用林地的控制和引导 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核清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和工业发展建设范围,划定林地保护界线,制定控制城乡建设和工业发展使用林地的措施,确保占用征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不降低林地生产力。

5.4.3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积极倡导、鼓励、支持非林业用地的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按照科学合理,适地适树的原则,限期县域内的公路、河堤、渠道两旁植树造林绿化,营造护岸、护路林;可用于植树造林的河滩、江滩责成主管部门或权属所有单位植树造林;加快城镇环境绿化进程,引导机关单位、厂矿企业、民宅搞好自身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在农村倡导鼓励村民委员会、村民全面搞好“四旁”绿化工作,利用抛荒农地植树造林,建设农田林网;通过充分利用非林业用地植树造林,在规划期内将全县林木绿化率由现在的48.2%提高到57.04%以上,全面改善XX县生产、生活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5.5林地恢复规划

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林地恢复规划主要是: 灾毁林地恢复、退化林地修复、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毁林开垦林地恢复。

5.5.1灾毁林地恢复 灾毁林地主要来自于森林火灾、冰冻灾害、病虫灾害;对于受灾林在做到当年清理,当年造林管理,1—3年内恢复林地。

29

森林火灾毁林面积 6 公顷/年,毁林程度一般是中、轻度,分布范围是全县低山丘陵区;恢复措施:及时清理受灾木,根据毁林实际情况,实施补植造林作业,营造混交林,同时加强封山育林、抚育等管护措施,确保林地恢复。

冰冻灾害毁林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毁林程度一般是轻度,分布范围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恢复措施:按照受灾木的损伤程度,清理恢复正常生长无望的受灾木,并根据毁林实际情况,实施补植造林作业,注重改造受灾林分为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同时加强抚育管护措施,加快林地恢复速度。

病虫灾害毁林主要马尾松毛虫危害造成,每5年左右局部区域发生,分布范围是马尾松林地,毁林程度一般是中、轻度。恢复措施:按照受灾木的受灾程度,清理恢复正常生长无望的受灾木,并根据毁林实际情况,实施补植造林作业或实施低产林改造作业,造林作业过程中,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栽植阔叶树种,改造马尾松纯林为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同时加强抚育管护措施,加快林地恢复速度。

5.5.2退化林地修复 XX县现有因立地条件差、受灾或采伐后更新不及时而退化为灌木林地(或荒山)的林地面积420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相对高远的山区或立地条件差的山头地段。恢复措施:对于林地退化的山头地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造林,对林地所有权单位落实限期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目标责任制,在1—3年内修复现有退化的林地。

5.5.3临时占用林地恢复 XX县“十一.五”期间因工程建设取土、 30

开采石矿等原因,平均每年临时占用林地2—4公顷,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区。恢复措施:一是严格临时占用林地审批手续,控制临时占用林地范围、规模,尽量减少临时占用林地规模。二是按照有关规定全额收取植被恢复费,并保障用于森林植被恢复。三是对临时占用林地进行科学规划造林,确保造林质量,及时恢复森林植被。四是加强对临时占用林地使用、植被恢复过程的监管,杜绝临时占用林地沦为非林业用地或长期不恢复森林植被,确保尽快恢复森林植被。

5.5.4毁林开垦林地恢复 XX县因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粮食自给有余,加上自2002年以来连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强化了农民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近十多年来极少发生毁林开垦林地事件,因此,目前尚无毁林开垦林地。若发生毁林开垦林地事件,将严格依照《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严肃查处,责令限期恢复森林植被。 6利用规划

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将XX县林地的区划为:幕阜山经济用材林功能区,其主导功能是:为武汉城市圈提供生态屏障,是我省重要的油茶生物质能源林和木本油料林基地、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和板栗等经济林基地。保护利用方向:保护和发展森林植被,加强油茶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板栗、果木高效经济林,建设湿地松、马尾松、杨树等工业原料林基地,积极开发油茶、板栗等林特产品。

为落实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主导功能和保护利用方向,XX县林地利用规划如下:

31

6.1主导功能区

根据XX县林地分布范围、生态区位、立地条件和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将林地主导功能区划为三个区:

1.公益林生态保持林区。范围包括国有黄龙林场、黄袍林场、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马港镇、四庄乡、大坪乡、关刀镇(云溪)。这些区域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海拔相对较高,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易发生水土流失生,物种类众多,生态区位显要。

利用措施:对这些区域重点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其他区域的林地则以经营商品林为主,兼顾生态效益。

2.商品林区。范围包括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麦市镇盘石以北,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地形地貌为以丘陵为主,兼有低山、平原;土壤种类为黄红壤,立地条件相对较好,宜发展湿地松、泡桐、马褂木等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板栗、油茶等高效经济林。

利用措施:以开发利用为主,大力发展商品林,兼顾森林生态效益。

3.水源涵养林区。范围:隽水镇、五里镇、石南镇、生态区位重要,伴随隽水河。

利用措施:以保护发展为主,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在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32

6.2林地功能分区

根据XX县自然资源条件、森林资源现状及不同区域内的立地条件,结合XX县林业总体规划、不同区域内的林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将XX县林地区划为三个功能区:

6.2.1XX县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区

范围:关刀镇金坛以上林区及云溪水库源头,马港镇百丈潭水库的林区及水库源头林地。

自然地理:地处XX县南部,外与湖南省平江县交界,低山,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林地主导功能:建设水土保持林、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业。 管理措施:加强保护,巩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6.2.2林产品发展区

范围:五里镇,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麦市镇盘石村以北,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

自然地理:地处XX县中部,低山丘陵,黄棕壤,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林地利用概况:总面积61882.1公顷;林地面积28452.5公顷,占总面积的45.9%,其中有林地面积20793.9公顷、灌木林地面积 2535.1公顷(其中灌木经济林2273.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3194.7公顷、苗圃地面积 15.7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975.8公顷、宜林地面积2456.2公顷;非林地面积33429.6 公顷。境内分布有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5701.8公顷。

33

林地主导功能:区域发展水源涵养林,在其他区域则以发展工业原料用材林、板栗等经济林为主。

管理措施:对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以保护为重点,同时实施补植补造作业和抚育管理措施,提高林分质量。一般区域则依据适地适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

6.2.3通城林业资源旅游开发区

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及四庄乡大溪水库周边湿地

自然地理:地处XX县边界外围,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林地利用概况:总面积8801.3公顷;林地面积6182公顷,占总面积的72.2%,其中有林地面积3423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449.5公顷(其中灌木经济林141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05.9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68.9公顷、宜林地面积844.6公顷;非林地面积2619.2公顷。

有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692公顷。

林地主导功能:以保护发展生态公益林为主,合理利用,培育以杨树、水杉、池杉、枫杨、樟树等树种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管理措施:以保护林业旅游资源为重点,保护发展并重,依法科学合理利用。

6.2.4.通城水土生态保持区,马港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九岭片), 34

大坪乡,四庄乡纸棚村以外,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黄袍林场,麦市镇陈段村以南,关刀镇云溪水库以北金坛以南等高海拔林地。 管理措施:以保护地方生态公益林,维护水土保持及林地生态状况,保护发展并重,依法科学合理利用。

6.3林地利用分类

XX县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 15812.9公顷(均为重点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46839.9公顷。

到2020年林地面积规划达到63026 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 17648公顷,商品林地面积45378公顷(重点商品林500公顷,一般商品林地 44878公顷)。林地现状与2020年林地规划目标相对比,林地总面积增加642公顷,生态公益林地面积增加1728公顷, 商品林地面积净减少1086公顷。

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的有关要求和优先保障重点公益林地的发展空间的原则,XX县规划增加的生态公益林地面积(1728公顷,其中:省级重点公益林1300公顷、一般公益林地428公顷),省级重点公益林规划分布在黄龙林场周边及四庄乡纸棚村。规划中增加重点商品林500公顷,主要分布在塘湖镇,用于建设油茶、板栗高效经济林基地。

6.4林地结构优化

根据XX县林地结构现状,结合本次林地利用规划目标,林地结构优化主要有:优化林分起源、优化森林类型、优化林种结构、优化 35

树种结构。

6.4.1优化林分起源 在现有乔木林地32757.5公顷中,天然林20187.2公顷,人工林12570.3公顷。这些天然林多分布在高远山地段、立地条件差、生态区位较为重要,且面积不大;对于现有天然林要加强保护措施,实施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利用、禁止砍薪柴、放牧,严防森林火灾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其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同时,在规划期内要利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努力扩大人工林面积,培育多功能防护林、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增

加人工林面积9604.7公顷,比重从2009年的29%增加到2020年的 37.5%。

6.4.2优化森林类型 根据生态区位的重要性,结合其范围内的林地分布现状,确定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1828.8公顷;全县商品林林地面积除新增加林地面积642 公顷外,因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而净减少200公顷。新增加公益林面积分布为:

6.4.3优化林种结构 在规划期内重点调整一般用材林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用材林、经济林。现有一般用材林16016公顷,占乔木林面积39413.6公顷的40.6%;为提高林地生产率,通过低产林改造、宜林造林、采伐更新等方式,调减一般用材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比例为35%左右,即减少一般用材林面积900公顷左右,用于发展其他林种,其中:用于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500公顷,工业原料用材林 100公顷,(高效)经济林300公顷。

6.4.4优化树种结构 在规划期内重点是调减马尾松纯林面积在乔木林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现有马尾松林14907公顷,占乔木林面积 36

39413.6公顷的37.8%;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率,通过营造阔叶树种林,补植补造阔叶树种,改造马尾松纯林为针阔混交林等方式,调减马尾松纯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比例为35%左右,即减少马尾松纯林面积1104公顷左右,用于栽培枫香、马褂木、枫杨、桤木、剌槐、泡桐、栎类等阔叶树种或改造马尾松纯林为马尾松×阔叶树种混交林,以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5林业重点工程用地规划

充分发挥XX县自然条件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集约经营,强化森林抚育管理,较大幅度提升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6.5.1实施低产林改造工程 XX县现有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 33.69立方米/公顷,总体质量不高,优质林分少,特别是马尾松低产林占有相当的比重,与XX县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极不相称,极大地影响了森林总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对马尾松低产林进行改造。通过采取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综合改造等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开发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水平。规划2010-2020年,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6667公顷左右,年均666.7公顷

6.5.2实施森林抚育工程 森林抚育管理是改善林分品质,促进林分生长的重要营林技术措施。通过对新造幼林的铲草和施肥抚育,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对幼中龄林抚育间伐,可有效改善 37

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和总产量;通过对遭受自然灾害和病虫侵害的林分实施卫生伐,有助于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加森林的防护效能。XX县现有森林面积中,中幼林面积34450.1公顷,占森林面积的80%。部分中幼林由于抚育不及时,密度过密或已遭森林病虫危害,必须按照“留优去劣、间密留匀”的原则,调整林分组成,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规划2010-2020年全面启动森林抚育工程,完成中幼林抚育面积33333 公顷,年均3333.3公顷。

6.5.3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 为巩固2004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对部分因遭遇自然灾害(旱灾、水灾、风雪冰冻灾害、火灾)危害,或因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造林质量不高、种苗质量问题、管理措施不到位、少数农户返耕等问题,导致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同时,XX县还有5581.3公顷荒山荒地尚未造林绿化;为解决因灾受损、或因造林质量造成退耕还林工程未达到预期效果和局部荒山荒地未造林绿化的问题,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在规荒山荒地造林面积5581.3公顷,年平均558.1公顷。工程分布范围涉及全县全部乡镇。

6.5.4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 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对县域内的隽水河水系两岸、云溪水库、百丈潭水库、大青水库、阁壁水库,龙潭洞水库,清水水库等水库的周边林地,实施荒山荒地造林、林间隙地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林地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在规划期内,荒山荒地造林5581.3公顷,年平均558.13公顷,年平均封山 38

育林1764.8公顷,封育时间3--5年。

6.6科学经营、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青山常在、生态环境良好、林产品丰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分析团风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必须坚持科技兴林、保障重点、分级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按照科学用地、因地制宜、适地适策、地尽其力的原则,大力推行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充分发挥林地的功能与效益。

6.6.1 科技兴林 在保护利用现有林地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林木良种、林地科学配方施肥、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森林抚育管理、低产改造等林业科学新技术,新措施,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调整林分树种结构、林种结构,科学合理布局林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林地生产率,林地生产率由2009年的55%提高到2020年的63.3%。

6.6.2保障重点 优先保障重点公益林地的发展空间,加强对公益林的经营管理,提高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效益,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建设项目尽可能不占或少占重点公益林地,认真执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不断探索完善公益林经营管理新机制,确保生态公益林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保障生态产品生产和供给空间。

保障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基本林地。面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木材安全与食用油料供应紧缺的形势,优先保障国家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用地需要。。

39

保障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工程对林地的需求。处理好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加强林地保护、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地。XX县规划年度征占用林地规模控制在54公顷以内,在重点保障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前提下,尽力保障县域工业发展、城镇建设对林地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6.3分级经营 建立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以林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依据,实行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林地质量包括林地的林学质量和林地的经济质量。在林地质量分等定级过程中,通过确定分等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指标及其权重,编制评分规则表,进行分析和适宜性评价来确定林地质量等级。基于林地质量等级,确定适宜的森林经营目标和经营利用程度,做到适地适树,选好经营方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实行与林地质量等级对应的森林经营模式和利用方式,指导科学经营。

6.6.4持续利用 加速生态修复与造林绿化进程,继续深入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低产林改造、森林抚育、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于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域,加强以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为重点管理措施,保障重点公益林健康发展,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加快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的造林绿化步伐,加强有林地的经营管理措施,实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0

7统筹区域管理

依据省级林地保护利用区划布局,结合XX县县域自然资源条件、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区位特征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XX县为限制开发区类型。

为统筹XX县县域内部林地管理,在省级限制开发区类型中,结合XX县林地利用规划布局,将全县划分四个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类型。按照分区施策、差别管理、统筹调控的原则和对重点开发区的要求,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形成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管理体系,制定如下与县域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差别化林地管理措施:

7.1优化开发区

范围:麦市镇、五里镇、石南镇、北港镇、沙堆镇。

7.1.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发展杨树、水杉、池杉、樟树、桂花、枫杨等树种,营造风景林、环境保护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主导功能:保护发展生态公益林,绿化美化生产生活环境。

7.1.2主要政策措施:限制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开发区使用林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节约集约使用林地;通过工程造林绿化、生态治理等措施,加快森林城市、森林村镇建设,把森林引入城市,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园林化建设,实施沿江、 41

沿湖、沿路的通道绿化和大规模扩绿,重点依据林网化、水网化原则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城市森林屏障,大力推进环城景观林和城郊、城区森林公园建设,形成城区绿美相拥、城郊森林环抱、林路相连、山水辉映、各具特色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拓展绿色生态林地空间,打造宜居城市。

7.2重点开发区

范围:隽水镇。

7.2.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发展以湿地松、马褂木、杉木、泡桐树等树种为主工业原料用材林和以油茶、板栗、桃、梨、枣等果木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促进林纸工业发展,丰富城市干鲜果市场,加强生态经济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屏障。

7.2.2主要政策措施:积极支持重点建设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支持主导产业及配套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征占用林地;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征占用林地。鼓励建设高标准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宜居环境;加强工业原料用材林基地建设,构建生态屏障。通过“四旁”造林绿化,积极拓展和补充林地,加快森林城市、森林村镇建设,提高区域的森林覆盖率。

7.3限制开发区

范围:关刀镇、塘湖镇、马港镇。

7.3.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在云溪水库、阁壁水库、百丈潭水库等流域重点保护发展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保持水土林、涵养水源林;在云溪水库、阁壁水库、百丈潭水库流域以外区域,发展以湿 42

地松、马褂木、桤木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和以板栗、油茶为主的林特产品;统筹兼顾生态、经济效益。

7.3.2主要政策措施:对区域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区,适度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服务业、公益性建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城镇建设使用林地;禁止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逐步减少工矿建设和农村建设占用林地数量,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格局,使开发强度控制在规划目标之内。通过生态脆弱区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实施退耕还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积极扩大和保护林地,逐步增加森林比重,提高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

7.4禁止开发区

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四庄乡、大坪乡。

功能区为:水土保持功能区。

7.4.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以区为依托,以毗邻的立地条件类型相同、森林资源条件相近似的区域为拓展范围,建设生态保护区。

7.4.2主要政策措施: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禁止开发区域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任何有悖于保护目的的各项林地利用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确因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进行的科学实验以及当地群众发展生产开展符合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旅游、种植业的经营活动,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从事相关 43

活动。严格控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禁止任何开发建设活动;确因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和国防重点工程建设需要以及受自然条件限制,必须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应编制工程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专题评价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有关部门审批。禁止采矿、砍伐、烧荒、狩猎、开垦、采石、取土、挖沙、放牧以及其他有损害其资源的活动。禁止开发区域内各类建设项目确需征占用林地的,要组织论证评估,尽量缩小使用林地规模。

8规划实施保障

为保障本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各方形成合力,形成完善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制订如下措施。

8.1规范规划修订

8.1.1严格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对已经批准实施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由县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区域、各部门编制的城乡、交通、水利、能源、旅游、工业、环保等相关规划,应与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相衔接,必须符合全县林地保护利用的方向和要求,切实落实各项林地保护制度和政策,维护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1.2严禁擅自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对已经批准实施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禁擅自修改。确需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必须在对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进行评估、组织专家论证 44

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后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并颁布实施。严禁通过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降低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和林地生产率等行为。

8.2健全管理制度

8.2.1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新机制 继续借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稳步推进全县林权制度改革。统筹协调,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落实国有林地保护责任,充分发挥国有林地在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利于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坚实基础;因地制宜、完善政策,放活经营,强化服务,提高全民保护林地和发展森林的积极性;加大对林地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森林植被恢复费、育林基金等林业建设专项资金,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高效高产林分,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

8.2.2加强林地林权管理 规划经批准后,对在规划林地范围内已发放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稳定林权;对尚未发放林权证书的,认真组织林地林权的实地勘界,明确林地林木性质,将地块的权属、面积与空间位臵落实到明确的主体,发放林权证书,做到图、文、表一致,人、地、证相符。规范林地林权流转行为,流转后不得改变规划林地用途。

8.2.3落实林地保护利用目标考核责任制 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全县内的林地保护管理负总责,并与各乡镇办场主要领导人签订 45

目标考核责任状,完善实施规划的领导干部责任制度,把规划确定的森林保有量作为各级政府部门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全面保护林地、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重要因素,建立并落实林地保护管理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使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8.2.4建立林地保护利用协作管理机制 由县林业、国土、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组成林地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联席制度、联合执法等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林地保护利用管理工作的合力。

8.3落实监管责任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县人民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人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与协调等工作,处理实施中的各种情况;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成立稽查队,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落实情况实行专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制止违反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行为,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擅自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行为及时报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对违反规划使用林地的行为,依法查处,限期整改。 46

8.4保障经费支持 8.4.1建立林地保护利用的稳定投入机制 一是不断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对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和生态极为脆弱地区的林地,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力度,防止毁林和森林退化;对退化林地修复、低产林分改造及规划的宜林地造林的,应按照其恢复难度,给予必要的中央及地方项目财政补贴;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补充森林及林地资源,建立种苗、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三是确保林地确权、定界、调查、监测、档案管理以及林地执法、管护、用地审核等资金投入。以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的资金投入机制。

8.4.2强化建设项目节约使用林地的价格调节机制 建立林地分等评级体系,健全征占用林地补偿和安臵机制,制定补偿政策,实行林地优质优价、不同林地利用方向差别化经济调控制度。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应根据项目性质、林地的区位和用途等制定不同的标准,促进建设项目科学、节约用地。

8.4.3完善公益林地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保障补偿金全额发放;二是建议政府部门提高占地多、高能耗的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资源占用费用,以补贴生态效益明显的区域;三是鼓励社会各行业、各实体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通过社会募集资金,通过多途径、多渠道逐步提高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

47

8.5强化技术支撑

8.5.1制订和完善林地保护利用规章和标准 依据国家林地保护利用规章和标准,制定和完善全县林地保护、管理、流转、分类分级、动态普查监测等规章和标准,并修改征占用林地的审核管理规定,以适应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和分级、分类、分区管理林地的需要。

8.5.2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根据全县林地资源现状及需求等情况,一是定期组织开展林地调查和动态监测,并建立全县林地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林地数据;二是加强林地档案管理,在国家、省级宏观指导或控制下,以各乡镇办场区域为单位划定林地范围,逐块登记造册,建立林地地籍档案;三是运用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做好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及时更新林地档案和利用数据库,全面掌握林地变化状况;四是加大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投入,及时更新落后、老化的仪器与设备,确保调查与监测的设备先进、数据准确和人力资源的减少。

8.6加强队伍建设

8.6.1建立健全的林地保护管理机构 在县政府成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林业部门进一步健全林地林权管理机构、基层林业工作站、林业行政执法等机构的建设,加大林地保护与管理的力度,优化各机构的监督管理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落实提供保障。

8.6.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对各管理机构人员定期开展专 48

业技能、执法能力、林地保护知识及协调管理能力的业务培训,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与办法并严格执行,对不合格的人员实行再培训或调离工作岗位,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

8.7推进民主决策

8.7.1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应坚持党委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切实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充分听取社会各阶层和林地权利人的意见,切实体现民众意愿,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8.7.2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民林地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了解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增强林地资源资产意识、合理保护利用意识、依法用地意识,自觉按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相关法规管地、用地和批地,使遵守林地保护利用法律、规划、政策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8.7.3加强林地保护与利用实施的公众监督 经批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予以公告,接受公众监督。建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管理公开制度和可查询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

49

目 录

1引言 .........................................................................................................................................................................1

2现状分析评价........................................................................................................................................................3

2.1自然地理.........................................................................................................................................................3

2.2社会经济.........................................................................................................................................................5

2.3生物资源.........................................................................................................................................................5

2.5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 ..............................................................................................................................7

2.6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

2.7林地需求分析..............................................................................................................................................10

2.8规划期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3规划总体思路......................................................................................................................................................13

3.1规划依据.......................................................................................................................................................13

3.2规划范围.......................................................................................................................................................14

3.3规划期限.......................................................................................................................................................14

3.4指导思想.......................................................................................................................................................14

3.5规划原则.......................................................................................................................................................14

3.6规划目标.......................................................................................................................................................15

3.7规划任务.......................................................................................................................................................16

4规划结构和布局 .................................................................................................................................................18

4.1林地保护利用总体区划 ............................................................................................................................18

4.2森林分类区划..............................................................................................................................................19

4.3林地保护等级划分.....................................................................................................................................20

4.4林地质量等级划分.....................................................................................................................................21

4.5主导功能区和林地功能分区 ...................................................................................................................23

5保护规划 ..............................................................................................................................................................23

5.1林地保护分级..............................................................................................................................................23

5.2占用征用林地规模.....................................................................................................................................25

5.3补充林地规划..............................................................................................................................................26

5.4森林保护规划..............................................................................................................................................26

5.5林地恢复规划..............................................................................................................................................29

6利用规划 ..............................................................................................................................................................31

6.1主导功能区 ..................................................................................................................................................32

6.2林地功能分区..............................................................................................................................................33

6.3林地利用分类..............................................................................................................................................35

6.4林地结构优化..............................................................................................................................................35

6.5林业重点工程用地规划 ............................................................................................................................37

6.6科学经营、持续利用 ................................................................................................................................39

7统筹区域管理......................................................................................................................................................41

7.1优化开发区 ..................................................................................................................................................41

7.2重点开发区 ..................................................................................................................................................42

7.3限制开发区 ..................................................................................................................................................42

7.4禁止开发区 ..................................................................................................................................................43

8规划实施保障......................................................................................................................................................44

8.1规范规划修订..............................................................................................................................................44

8.2健全管理制度..............................................................................................................................................45

8.3落实监管责任..............................................................................................................................................46

8.4保障经费支持..............................................................................................................................................47

8.5强化技术支撑..............................................................................................................................................48

8.6加强队伍建设..............................................................................................................................................48

8.7推进民主决策..............................................................................................................................................49

四 :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10--2020年)

1引言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www.61k.com]XX县为明确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提高林地利用效益,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确保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区域生态文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县级林地保护利用编制技术规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XX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操作细则》等相关文件,将XX县县域内所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它土地都纳入了《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范围,规划期为2010-2020年,以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近些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XX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林地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全面保护林地、合理利用林地,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林业科学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关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达到通过规划,统筹、协调林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保障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目的。[www.61k.com)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XX县林业局牵头,组织开展《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工作。

在编制《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过程中,XX县林业局、咸宁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在对XX县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态区位资料、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调查研究成果和《XX县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成果(2009年)》等现有资料,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编制本规划,并广泛征集采纳了XX县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交通运输局、城建局、农业局、水利局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注重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组织评审后,形成了《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

《XX省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基本战略、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林地保有量、林地生产率、重点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等主要目标和相应的调控指标,明确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区域统筹、差别管理的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及政策措施,确定本行政区域林地的规模、结构、布 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局等,是XX县2010——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依据。(www.61k.com]

2现状分析评价

2.1自然地理

2.1.1地理位臵

XX县位于鄂南低山丘陵地区,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东依江西修水县,南接湖南省平江县,西邻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北接本省崇阳县。地理位臵处于东经113°36′――114o04',北纬29o02′——29o24′。东西最宽54公里,南北最长39公里,境内山岭重叠,溪流纵横。东南部地处幕阜山主峰北部,称黄龙山系,继往东北延伸,构成黄袍山、大青山;西南部由相思山、铜鼓山与大岳姑山脉相连,整个地势呈东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南高北低的土箕形。最高海拔1528.3米(黄龙山主峰只角楼),最低海拔78米(四庄小井村),相对高差1450.3米,一般起伏于200—600米之间,全县大小河流135条,主要有隽水河、沙堆河、菖蒲河、铁柱港等四大水系,东南三面朝北汇集注入崇阳县,为陆水源头。

2.1.2地形地貌

据考查XX县原为江南古陆,地貌主要以花岗岩发育而成,经过深风化、强切割的低山和丘陵,主要表现为山顶浑圆,沟壑纵横,水土容易流失,地面比较破碎,海拔高程可划为平畈、低丘、高丘、低山、中山、高山等六种类型,其中平畈5.6%,丘陵82.2%,低山11.8% 3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高山0.4%。(www.61k.com]地形间主要地貌特征有明显差异,同一类型内不同地貌又交叉出现,平畈内有山丘起伏,丘陵山区有冲、垄、段、畈错落其间。

2.1.3气候条件

XX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基本特征是:光照适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但由于受季风和地貌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常有出现。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低气温-15.2oC;历年平均无霜期258天,最长270天;最短246天;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06.54/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871.9小时,日照率为42%。雨量年均值为1457.9mm,在夏季梅雨时期雨量相对集中,占全年总量的45%。日最多降水量达2409.6mm﹙1954年﹚,年最多降水量超过892.6mm﹙1968年﹚。一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匀,4-10月占年降雨量的75.1%,其中5-6月降雨量占全年的20.8%,并多暴雨。

2.1.4土壤类型

土壤普查表明:全县共有7个土类,分红壤、黄棕壤、草甸土、沼泽土、石灰土、潮土、水稻土等,13个亚类分棕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山地沼泽土、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等。成土母岩以花岗岩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79.9%,其余为泥质岩类(砂页岩、板岩、千枚岩、二云母岩)占10.6%,第四纪浮土(沿河两岸、潮土、第四纪红色粘土)占9.6%,石灰岩占5.3%。山区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带分布,一般海拔500米以下为棕红壤,500-800米为黄棕壤,800-1500米为山地黄棕壤,在山顶和排水不良的洼地,有 4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山地草甸土和山地沼泽土,丘陵地区土壤主要湿地带性棕红壤,平畈主要是水稻土和少量潮土。(www.61k.com)泥质岩类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岳姑林场和大溪,第四纪浮土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四条水系的部分地段和大坪大柱茶场及关刀镇等地;石灰岩的发育土壤主要分布于黄袍林场及塘湖镇的部分地段,其余地区均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

2.2社会经济

2.2.1行政区划、人口、基础设施情况

XX县乡11乡镇、4个国有林场、167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建县以来,县政府十分重视交通、通讯、电力等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到2010年底,XX县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垸垸通电话,村村户户通电的建设目标,交通便利,信息通畅。

2.2.2经济发展情况

2009年XX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为61.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11.57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20.05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24.96亿元,增长18.4%。

2.2.3人民生活水平情况

XX县人均生产总值12147元,比上年增加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876元和4419元,分别增长

5.2%和3.7%。

2.3生物资源

2.3.1动物资源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栖息在XX县境内的陆生野生动 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物共有九十四种,分别隶属于兽纲(四目三十种)、鸟纲(八目四十七种)、两栖纲(一目八种)、爬行纲(二目九种),其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九种,属于XX省级保护动物有五十三种,一般动物三十二种,属于XX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物种有三十二种,占XX县陆生野生动物29.4%,占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和监测名录的26.4%,其中兽类九种,鸟类十二种,两栖爬行类十一种。[www.61k.com)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种,XX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二十七种。

2.3.2树种资源 XX县在地理上分布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区。乔灌木71科283种,其中乡土树种52科240种引进树种19科43种。常见的主要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樟、栎、柏木、刺槐、泡桐、臭椿、榆树及楠竹等;主要经济树种有油茶、板栗、茶叶、柑橘、桃、梨、李、猕猴桃、杜仲、黄柏、厚朴、乌柏、棕榈、油桐等;名贵稀有树种有:银杏、金钱松、青钱柳、椴木、香果树等。由于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树种资源繁多,有大量的名贵药材食用植物以及形形色色的花卉品种,野生植物逾千种,其中草药有380多种较名贵的有70余种,如五加、灵芝、茯苓、党参、土三

七、半边莲、拐枣、八角莲等。

2.4森林资源

根据2009年XX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XX县森林资源情况如下:

2.4.1各类土地面积

XX县版图面积112547.3公顷,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其中: 6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有林地39413.6公顷,灌木林地7238.3公顷(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206.4公顷),未成林地5557.6公顷,苗圃地32公顷,无立木林地3458.5公顷,宜林地5173.3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7120.9顷,省级重点公益林8692公顷;林地分类:公益林15812.9公顷,商品林46839.9公顷;林地生产率现状34.1%。[www.61k.com]森林覆盖率45.57%,林木绿化率48.14%。

活立木总蓄积量1302430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229973立方米(乔木林蓄积1214388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5585立方米),四旁树蓄积54471立方米。

2.4.2林种面积

XX县防护林面积13273.9公顷、,用材林面积30943.9公顷,薪炭林面积55.8公顷,经济林面积4284.3公顷,其中竹林面积6656.1公顷。

2.5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

XX县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占XX县国土总面积的55.4%。林地保护利用的基本情况如下:

2.5.1林地保护的基本情况。XX县在林地保护方面:一是全面落实林地政策,实行了林权制度改革,落实了山权、林权,并全面颁发了林权证,基本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二是建立有较为完备的林业执法队伍和执法管理机制,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依法受理征占用林地申请手续,依照程序分理申报审批手续;林政稽查队深入征 7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占用林地现场核查、调查发现、制止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行为;森林公安局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占用林地案件;林业站负责监督本乡镇范围内的林地使用。(www.61k.com)三是对重点林地实行重点保护,对于生态区位重要、生态脆弱区域、水库周边及四大国有林场划界定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省级重点公益林,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开发旅游区,实行严格保护。

2.5.2林地利用的基本情况

XX县有乔木林地面积32757.5公顷,竹林面积6656.1公顷,——按森林经营分类划分: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5812.9公顷(其中: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7120.9公顷,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8799.8公顷),商品林面积46839.9公顷(其中:一般商品林46571.1公顷、重点商品林268.8公顷)。

——按林地权属划分:国有林地4499.5公顷,集体林地57883.3公顷。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39413.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7328.3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557.6公顷、苗圃地面积32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3458.5公顷、宜林地面积5173.3公顷。

——按林种划分:防护林面积13273.9公顷,用材林面积30961.5公顷,薪炭林面积55.8公顷,经济林面积4284.9公顷。

2.6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林地保护利用的法律法规,结合XX县林地 8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保护利用的现状,经调查分析,XX县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6.1林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批多占,或不经审批,直接占用林地;二是少数人对林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法制观念淡薄;三是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工作机制。[www.61k.com)林业主管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在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过程中各自为政,甚至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占用林地手续;四是林地管理人员少、范围广、面积大、难度大,违法占用林地的案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后期发现难以准确认定林地面积和林木破坏情况,加大了调查处理难度;六是农村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村、组公路建设,占用林地无明确的管理制度,滥用林地的现象普遍;七是国土管理部门:⑴、将茶叶、果树、桑树、药材等经济林林地认定为“园地”;⑵、将“宜林地”视为“未利用地”,导致林地未能合理保护利用。

2.6.2林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7公顷,人平森林蓄积量为2.66立方米,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要求;二是马尾松纯林面积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低。马尾松纯林极易遭受马尾松毛虫、森林火灾危害,生长缓慢,不利于林地地力恢复,森林生态效益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相对较低;三是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用材林多,经济林少;四是林地经济效益低下,XX县人均林业产值仅有 9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510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419元的11.9%。(www.61k.com]

2.7林地需求分析

根据XX县林地资源利用现状、自然地理、生态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情况,结合省级下达的规划指标,现对XX县林地需求量分析如下:

2.7.1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XX县国土总面积112547.3公顷;林地面积6238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5.4%,其中:有林地面积39413.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7328.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557.6公顷、苗圃地面积32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3458.5公顷、宜林地面积5173.3公顷;非林地面积50163.3公顷(其中四旁折算面积896.8公顷)。森林覆盖率45.57%,林木绿化率48.14%。人均占林地面积0.127公顷,人均占有林面积0.0803公顷。

2.7.2林地消耗、增长量分析 林地消耗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项目、交通工程、铁矿、采石矿和农村修路、建房等征占用林地,每年消耗林地面积约54.6公顷。林地增长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在XX县还有少量坡度大于25°退耕还林地,特别是低山丘陵区和低山区海拔相对较高的区域,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农民因种植成本大,产量低,种植农作物得不偿失,或为方便生活举家搬迁,因此而弃农造林,每年增加林地面积约40公顷;二是部分矿厂的植被恢复、高远山地段荒废的宅基地等其他方式,每年增加林地面积约24.2公顷。XX县在规划期内平均每年增加林地面积约64.2 10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公顷。[www.61k.com]

2.7.3林地需求分析 根据省林业厅下达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基数与目标,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控制基数和规划控制目标[详见表2—1]:

XX县林地保护控制基数及目标表

表2--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单位:公顷

依据省级规划控制指标,结合XX县林地资源现状分析林地需求结果如下:

XX县林地保护控制基数: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有林地39413.6公顷,灌木林地7328.3公顷(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206.4公顷),未成林地5557.6公顷,苗圃地32公顷,无立木林地3458.5公顷,宜林地5173.3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7120.9顷,省级重点公益林8799.8公顷;林地分类:公益林5812.9公顷,商品林46839.9公顷;林地生产率现状34.1%。

1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规划期中:林地保有量目标62036公顷,森林保有量目标49390公顷;林地分类目标:公益林17648公顷,商品林45378公顷,林地生产率目标39.2%。(www.61k.com)

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表明:XX县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目标达到63026公顷,比现有林地面积增加642公顷;森林保有量目标达到49390公顷,比现有森林面积增加9976.4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增加1835.1公顷,商品林面积减少1170.8公顷;林地生产率目标达到39.2%,比2009年增加5.1%。

2.8规划期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目前到2020年期间,XX县林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机遇与挑战,机遇大于挑战,趋势有利于林业发展。

2.8.1XX县林业发展在规划期内(2010—2020年)面临的机遇 一是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提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势必要加强林地保护措施,加大造林力度,提高林地生产率和森林质量;二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开展全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林业行业来说,就是要以发展、保护、利用好森林资源为主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和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国家颁发了一系列林业法律法规,从中央到地方也相应出台了支持林业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为保障、推动林业发展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四是近几十年来林业科技发展、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1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建设等为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www.61k.com)

2.8.2XX县林业发展在规划期内(2010—2020年)面临的挑战 一是森林资源量相对不足,不论是森林资源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积均在省、市平均数以下。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地土层厚度大多仅有30—60厘米、沙质、含石砾量高,有机质含量低;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仅有33.69立方米/公顷。三是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大,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不利因素时刻威胁着林业发展。四是林业科技推广应用相对落后,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比较先进地区差距较大。因此,2010—2020年期间,XX县林业发展将面临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森林质量难度大,应用林业科技有阻力、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管理难度增大等困难的挑战。

3规划总体思路

3.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XX省林地管理条例》;

(3)《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

(5)《XX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操作细则》;

(6)《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13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7)《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8)《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

(9)XX县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成果资料;

(10)《XX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XX县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

(11)《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2规划范围

XX县县域内所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它土地。[www.61k.com)

3.3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2010-2020年,以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3.4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统筹协调林地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规划原则

——严格保护、突出重点。按照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 14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战略要求,严格保护现有林地资源,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www.61k.com)对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域林地,以及高效生产木材、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林地进行重点保护。

——持续利用、提高效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林业发展和林地利用方式,科学使用林地,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地利用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多功能需求,优化林地保护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统筹生态、生产、建设使用林地需求,分区明确林地利用方向和重点,合理配臵林地资源。

——强化调控、科学管理。创新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机制和政策,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增强林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管理。

3.6规划目标

——林地总量适度增加: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增加到63026公顷,比2009年林地面积增加642公顷,

—— 森林保有量稳步增长:到2020年,XX县森林保有量达到 49390公顷以上,比2009年增加9976.4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 54.45%以上。

——林地保护利用结构逐步优化:到2020年,重点公益林地达到17648公顷,占到林地总面积的28%;商品林地达到45378公顷,占到林地总面积的72%。

1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林地生产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现有乔木林地的林地生产率力争达到39.2立方米/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80.7万立方米以上,比2009年增加约59.0万立方米以上;通过实施森林经营、控制消耗等措施,活立木总蓄积量力争达到189.5万立方米。[www.61k.com]

——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规模逐步得到严格控制:2010—2020年,XX县征占用林地总额控制在500公顷以内。

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规划指标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注 2:衡量林地生产率的指标有蓄积量、生物量、生产率、经济产出等不同指标,仅选用单位面积蓄积量,重点针对有林地。表中的指标指现有乔木林地的林地生产率。

3.7规划任务

3.7.1以严格保护为前提,确保林地规模适度增长 通过严格林地用 16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途管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违法占用林地等措施,防止林地退化,减少林地逆转流失数量;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对工矿废弃地、生态重要区域的治理等,有效补充林地数量,确保XX县林地资源动态平衡、适度增长。(www.61k.com]

3.7.2以增加森林面积为重点,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 采取重点生态工程带动、激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措施,通过加快宜林地造林绿化,加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治理,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实施退化林地修复工程等,增加森林面积,为实现森林覆盖率目标、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保障。

3.7.3以科学经营为核心,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 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建立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科学利用林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施森林质量工程和木本粮油工程,挖掘林地增产增收潜力,大幅度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3.7.4以优化结构布局为手段,统筹区域林地保护利用 围绕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分区、分类、分级确定林地保护利用方向、重点、政策和主要措施,保障重点公益林、重点工程建设、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生态屏障等对林地的要求。对不同功能区林地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别化保护利用政策,规范林地利用秩序,促进林地利用的区域协调,确保XX县林地保护利用整体效益最大化。

3.7.5以创新管理制度为突破,形成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新机制 完善用途管制、定额专用、分级保护、差别管理等林地保护利用制度和差 17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别化补偿政策等;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改革和完善林地保护利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保护林地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管理机制,提高林地保护利用宏观调控能力,强化规划实施执行力。(www.61k.com] 4规划结构和布局

在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XX县主体功能区与区域控制管理为限制开发区类型;林地功能区为:幕阜山低山丘陵经济用材林功能区;依据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结合XX县自然地理条件、生态区位、森林资源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规划XX县林地结构和布局。

4.1林地保护利用总体区划

根据XX县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现状及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区位、立地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结合XX县林业“十二.五”规划、以及全县不同区域内的林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将林地利用区划为二个主导功能区、四个功能区,林地区域控制管理划分为四种开发区类型。

4.1.1林地利用的二个主导功能区

Ⅰ.生态公益林保护林区。范围:黄龙林场及麦市镇盘石以南,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黄袍林场,四庄乡,马港镇,大坪乡,关刀镇云溪水库周边及源头。

Ⅱ.林产品商业林区。范围: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沙堆镇,五里镇五里牌以北,石南镇,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 18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www.61k.com)

4.1.2林地利用的四个功能区是:

Ⅰ.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区:关刀镇云溪水库以南及源头和周边,马港镇百丈潭水库周边。

Ⅱ.林业资源旅游开发区:黄龙林场,及四庄乡大溪村、纸棚村,大溪水库周边湿地。

Ⅲ.林业产业发展区: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隽水镇,沙堆镇,五里镇,石南镇,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

Ⅳ.生态公益林保护区,范围:马港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九岭片),大坪乡,四庄乡纸棚村以外,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黄袍林场,麦市镇陈段村以南,关刀镇金坛以南等高海拔林地。

4.1.3林地区域控制管理的四种开发区类型

Ⅰ. 优化开发区。范围:麦市镇、五里镇、石南镇、北港镇、沙堆镇;

Ⅱ. 重点开发区。范围:隽水镇;

Ⅲ. 限制开发区。范围:关刀镇、塘湖镇、马港镇;

Ⅳ. 禁止开发区。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四庄乡、大坪乡。

4.2森林分类区划

根据XX县林地分布范围、生态区位、立地条件和森林分类经营 19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的要求,将XX县森林分类区划为三个区。(www.61k.com]

Ⅰ.水土保持林区。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大坪乡;

Ⅱ.商品林区。范围: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隽水镇,沙堆镇,五里镇五里牌以北,石南镇,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

Ⅲ.水源涵养林区。范围:四庄乡,云溪水库,马港镇百丈潭水库。

4.3林地保护等级划分

依据XX县林地保护等级分级现状,结合本次林地保护等级分级技术标准要求,划分林地保护等级。

4.3.1林地保护等级分级现状 XX县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 保护等级分级现状是:

Ⅰ级保护林地3108.6公顷

Ⅱ级保护林地4106.9公顷

Ⅲ级保护林地8628.8公顷

Ⅳ级保护林地46533.4公顷

4.3.2林地保护等级分级规划 2010—2020年期间,XX县林地面积规划达到63026公顷,具体林地保护等级分级规划如下:

Ⅰ级保护林地3200公顷

20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Ⅱ级保护林地4300公顷

Ⅲ级保护林地8800公顷

Ⅳ级保护林地46726公顷

4.4林地质量等级划分

4.4.1林地质量划分 根据XX县地形、土壤、植被因子,立地条件,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林地生产力等级,并结合交通区位等指标,将通城林地质量划分为Ⅰ、Ⅱ、Ⅲ、Ⅳ等4个等级:

Ⅰ级面积104公顷, 主要分布在果树中心,黄龙林场,隽水镇,四庄乡和塘湖镇。(www.61k.com)

Ⅱ级面积26673.8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丘岗地。 Ⅲ级面积35578.6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丘陵区。Ⅳ级面积27.6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区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的山头地段。

4.4.2林地利用方向、措施 为提高林地生产率,充分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结合XX县森林资源利用现状,根据不同的林地质量等级确定林地利用方向、措施:

Ⅰ级林地面积150公顷,主要分布在隽水镇,塘湖镇,四庄乡。 利用方向:以保护发展生态公益林为主,合理利用,培育以杨树、水杉、枫杨、樟树等树种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利用措施: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www.61k.com)

Ⅱ级林地面积27000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丘岗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好。

利用方向:以发展商品林为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培育以湿地松、马褂木、杉木、泡桐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用材林和以板栗、油茶为主的高效经济林。

利用措施:依据适地适树、高产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

Ⅲ级林地面积35700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丘陵区,立地条件一般,范围广、面积大、主要栽培树种是马尾松,经济效益相对低下。

利用方向:生态区位重要地域已区划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实行重点保护;其余区域以发展商品林为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培育以马尾松、枫香等乡土树种为主的用材林和以板栗、油茶为主的高效经济林。

利用措施:依据适地适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采用科学方法改造低产林,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Ⅳ级林地面积176公顷,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低山区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的山头地段,立地条件相对较差。

利用方向:重点发展生态公益林,培育以马尾松、枫香、等乡土 2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树种为主的防护林。[www.61k.com)依据适地适树、生态建设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选用良种壮苗,科学造林、管理,精心培育;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保护林下灌木树种和地被植物,努力提高生态效益。

4.5主导功能区和林地功能分区

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将XX县林地功能区划为:幕阜山经济用材林功能区。

依据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林地功能区划,结合XX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各区域生态位臵的重要性,将林地主导功能划分四个区,即: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区,林业资源旅游开发区,林业产业发展区,公益林生态保护区

5保护规划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因此,按照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认真落实林地分级管理,切实保护现有森林,有效补充林地数量,引导节约集约用地,确保林地资源基本保持动态平衡。

5.1林地保护分级

依据《全国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对林地保护等级划分的原则要求,结合XX县林地的生态脆 23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林地生产力及商品林经济重要性等指标,对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将XX县林地保护等级划定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等级。(www.61k.com)

5.1.1林地保护等级范围、面积划分

Ⅰ级保护林地:是XX县重要生态功能区内必须予以特殊保护和严格控制生产活动的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范围:塘湖镇,马港镇,黄龙林场,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黄袍林场。

Ⅱ级保护林地:是XX县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区内予以保护和限制经营利用的区域,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屏障为主要目的。范围:麦市镇,四庄乡,关刀镇,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

Ⅲ级保护林地: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包括:省级生态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范围:五里镇,北港镇,大坪乡,沙堆镇,石南镇。

Ⅳ级保护林地:一般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地方规划建设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大径材等用材林、板栗、油茶等木本粮油林,范围包括未纳入上述Ⅰ、Ⅱ、Ⅲ级保护范围的各类林地。

根据布局结果,2009年,XX县林地总面积62384公顷。其中Ⅰ级保护林地面积 3108.6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 5 %;Ⅱ级保护林地面积4106.9公顷,占6.5 %;Ⅲ级保护林地面积8628.8 公顷,占 13.8%;Ⅳ级保护林地面积46533.4公顷,占 74.5 %。

2010--2020年,XX县林地总面积 63026公顷。其中Ⅰ级保护林 24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地面积3200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 %;Ⅱ级保护林地面积 4300公顷,占7%;Ⅲ级保护林地面积8800公顷,占14%;Ⅳ级保护林地面积46726公顷,占73%。[www.61k.com)

5.1.2林地保护利用分级管理

Ⅰ级保护林地: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禁止生产性经营活动,禁止改变林地用途。

Ⅱ级保护林地:实施局部封禁管护,鼓励和引导抚育性管理,改善林分质量和森林健康状况,禁止商业性采伐。除必需的工程建设占用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林地用途。

Ⅲ级保护林地:严格控制征占用森林,适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用地,从严控制商业性经营设施建设用地,限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其他项目用地。重点商品林地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生态公益林地在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力不受威胁或损害下,允许适度经营和更新采伐。

Ⅳ级保护林地:严格控制林地非法转用和逆转,限制采石取土等用地。推行集约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安排各类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生产力。

5.2占用征用林地规模

XX县在“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占用征用林地面积为20.6公顷,主要用途是:工业项目、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和开采铁矿、石矿,以及农村建房宅基等用地,合计占用征用林地面积约103公顷。 2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10—2020年期间,重点交通工程呈减少趋势,工业项目多在非林区建设,但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占用征用林地面积总体趋势仍呈上升势态。[www.61k.com)据预测:在规划期内,年平均占用征用林地面积规模为54公顷,占用征用林地面积总规模为540公顷;林地利用保护规划(2010—2020年)将占用征用林地面积总规模控制在500公顷以内。

5.3补充林地规划

5.3.1退耕还林 根据XX县土地利用现状,林地补充来源主要有:一是25°以上的坡耕地。根据《森林法实施办法》要求,按照宜林则林原则,优先用于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据调查统计:XX县现有坡度>25°的坡耕地400公顷,在规划期内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可补充林地面积400公顷。

5.3.2其他补充林地

其他补充林地主要包括矿山治理恢复林地、废弃山区村及村中空闲地整治恢复林地、抛荒地、森林城市、森林乡镇建设规划新增林地等多种途径增加林地资源;规划期内,规划其他补充林地面积 242公顷。

在规划期内,征占用林地控制500公顷以内,规划补充林地合计公顷,综合平衡后净增加林地面积142公顷。

5.4森林保护规划

XX县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目标为63026公顷,比2009年林地 26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面积增加642公顷;森林保有量目标达到49390公顷以上,比2009年增加9976.4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54.45%以上。(www.61k.com)根据规划目标和县域生态建设需求,XX县必须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森林保护规划如下:

5.4.1严格保护森林,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重点是加强保护重点公益林地。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地,是XX县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林地。根据XX县自然地形地貌特点、森林主导功能,将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地区域范围划定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确保重点生态区位森林纳入保护,进一步优化布局。黄龙林场及周边的林地,云溪水库、百丈潭水库周边的林地,岳姑林场的大部分林地等对XX县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民生工程和确保国土生态安全,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的林地,予以优先用地保障。

XX县现有重点公益林地面积15812.9 公顷,占林地面积25 %。从总量及比重上,基本能满足XX县生态环境建设对重点公益林地的需求。但在生态区位的空间布局上不尽合理,尚不能满足XX县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因此,规划期间,应根据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地区位布局要求,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原则,确定重点公益林地区位,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1828.8公顷;在规划期重点公益林地征占用中,切实做好生态林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逐步调整、优化重点公益林地布局,将 27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重点公益林地调整到符合规定要求的重点公益林地区位中。[www.61k.com)

建设项目规划时需避让公益林地,因建设确需征占用重点公益林地时,应尽可能少占为原则,并在异地恢复同等生态功能的重点公益林地。同时,在法规政策允许条件下,探索非国有公益林收购或臵换、租借、补偿等机制,保障生态产品生产和供给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以确保XX县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2020年,确保重点公益林地面积稳定在17648公顷的目标。

强化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提高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效益。禁止对公益林实行商业性质的采伐,因地制宜地采取补植封育等措施,全面提高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提高公益林的直接经济效益。积极探索公益林租赁、赎买集中管理的办法,完善公益林管护机制,提升管护水平和成效。

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将规划增加的30公顷森林布局在沿河流、交通干线、城镇周边,重点建设河流生态屏障、交通干线生态屏障和环城(镇)生态屏障。大力实施防护林体系生态建设工程,隽水河两岸及库区周围一重山实施造林、补植和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工程,通过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形成强大的生态庇护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免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更加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28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5.4.2强化对占用征用林地的控制和引导 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核清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和工业发展建设范围,划定林地保护界线,制定控制城乡建设和工业发展使用林地的措施,确保占用征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不降低林地生产力。(www.61k.com]

5.4.3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积极倡导、鼓励、支持非林业用地的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按照科学合理,适地适树的原则,限期县域内的公路、河堤、渠道两旁植树造林绿化,营造护岸、护路林;可用于植树造林的河滩、江滩责成主管部门或权属所有单位植树造林;加快城镇环境绿化进程,引导机关单位、厂矿企业、民宅搞好自身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在农村倡导鼓励村民委员会、村民全面搞好“四旁”绿化工作,利用抛荒农地植树造林,建设农田林网;通过充分利用非林业用地植树造林,在规划期内将全县林木绿化率由现在的48.2%提高到57.04%以上,全面改善XX县生产、生活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5.5林地恢复规划

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林地恢复规划主要是: 灾毁林地恢复、退化林地修复、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毁林开垦林地恢复。

5.5.1灾毁林地恢复 灾毁林地主要来自于森林火灾、冰冻灾害、病虫灾害;对于受灾林在做到当年清理,当年造林管理,1—3年内恢复林地。

29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森林火灾毁林面积 6 公顷/年,毁林程度一般是中、轻度,分布范围是全县低山丘陵区;恢复措施:及时清理受灾木,根据毁林实际情况,实施补植造林作业,营造混交林,同时加强封山育林、抚育等管护措施,确保林地恢复。[www.61k.com)

冰冻灾害毁林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毁林程度一般是轻度,分布范围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恢复措施:按照受灾木的损伤程度,清理恢复正常生长无望的受灾木,并根据毁林实际情况,实施补植造林作业,注重改造受灾林分为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同时加强抚育管护措施,加快林地恢复速度。

病虫灾害毁林主要马尾松毛虫危害造成,每5年左右局部区域发生,分布范围是马尾松林地,毁林程度一般是中、轻度。恢复措施:按照受灾木的受灾程度,清理恢复正常生长无望的受灾木,并根据毁林实际情况,实施补植造林作业或实施低产林改造作业,造林作业过程中,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栽植阔叶树种,改造马尾松纯林为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同时加强抚育管护措施,加快林地恢复速度。

5.5.2退化林地修复 XX县现有因立地条件差、受灾或采伐后更新不及时而退化为灌木林地(或荒山)的林地面积420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相对高远的山区或立地条件差的山头地段。恢复措施:对于林地退化的山头地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造林,对林地所有权单位落实限期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目标责任制,在1—3年内修复现有退化的林地。

5.5.3临时占用林地恢复 XX县“十一.五”期间因工程建设取土、 30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开采石矿等原因,平均每年临时占用林地2—4公顷,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区。(www.61k.com)恢复措施:一是严格临时占用林地审批手续,控制临时占用林地范围、规模,尽量减少临时占用林地规模。二是按照有关规定全额收取植被恢复费,并保障用于森林植被恢复。三是对临时占用林地进行科学规划造林,确保造林质量,及时恢复森林植被。四是加强对临时占用林地使用、植被恢复过程的监管,杜绝临时占用林地沦为非林业用地或长期不恢复森林植被,确保尽快恢复森林植被。

5.5.4毁林开垦林地恢复 XX县因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粮食自给有余,加上自2002年以来连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强化了农民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近十多年来极少发生毁林开垦林地事件,因此,目前尚无毁林开垦林地。若发生毁林开垦林地事件,将严格依照《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严肃查处,责令限期恢复森林植被。 6利用规划

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将XX县林地的区划为:幕阜山经济用材林功能区,其主导功能是:为武汉城市圈提供生态屏障,是我省重要的油茶生物质能源林和木本油料林基地、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和板栗等经济林基地。保护利用方向:保护和发展森林植被,加强油茶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板栗、果木高效经济林,建设湿地松、马尾松、杨树等工业原料林基地,积极开发油茶、板栗等林特产品。

为落实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主导功能和保护利用方向,XX县林地利用规划如下:

3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6.1主导功能区

根据XX县林地分布范围、生态区位、立地条件和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将林地主导功能区划为三个区:

1.公益林生态保持林区。(www.61k.com)范围包括国有黄龙林场、黄袍林场、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马港镇、四庄乡、大坪乡、关刀镇(云溪)。这些区域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海拔相对较高,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易发生水土流失生,物种类众多,生态区位显要。

利用措施:对这些区域重点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其他区域的林地则以经营商品林为主,兼顾生态效益。

2.商品林区。范围包括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麦市镇盘石以北,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商品林地。地形地貌为以丘陵为主,兼有低山、平原;土壤种类为黄红壤,立地条件相对较好,宜发展湿地松、泡桐、马褂木等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板栗、油茶等高效经济林。

利用措施:以开发利用为主,大力发展商品林,兼顾森林生态效益。

3.水源涵养林区。范围:隽水镇、五里镇、石南镇、生态区位重要,伴随隽水河。

利用措施:以保护发展为主,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在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3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6.2林地功能分区

根据XX县自然资源条件、森林资源现状及不同区域内的立地条件,结合XX县林业总体规划、不同区域内的林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将XX县林地区划为三个功能区:

6.2.1XX县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区

范围:关刀镇金坛以上林区及云溪水库源头,马港镇百丈潭水库的林区及水库源头林地。(www.61k.com]

自然地理:地处XX县南部,外与湖南省平江县交界,低山,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林地主导功能:建设水土保持林、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业。 管理措施:加强保护,巩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6.2.2林产品发展区

范围:五里镇,麦市镇盘石以北,关刀镇金坛以北,麦市镇盘石村以北,塘湖镇塘湖社区以南,北港镇等全县低山丘陵。

自然地理:地处XX县中部,低山丘陵,黄棕壤,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林地利用概况:总面积61882.1公顷;林地面积28452.5公顷,占总面积的45.9%,其中有林地面积20793.9公顷、灌木林地面积 2535.1公顷(其中灌木经济林2273.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3194.7公顷、苗圃地面积 15.7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975.8公顷、宜林地面积2456.2公顷;非林地面积33429.6 公顷。境内分布有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5701.8公顷。

33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林地主导功能:区域发展水源涵养林,在其他区域则以发展工业原料用材林、板栗等经济林为主。(www.61k.com]

管理措施:对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以保护为重点,同时实施补植补造作业和抚育管理措施,提高林分质量。一般区域则依据适地适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

6.2.3通城林业资源旅游开发区

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及四庄乡大溪水库周边湿地

自然地理:地处XX县边界外围,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林地利用概况:总面积8801.3公顷;林地面积6182公顷,占总面积的72.2%,其中有林地面积3423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449.5公顷(其中灌木经济林141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05.9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68.9公顷、宜林地面积844.6公顷;非林地面积2619.2公顷。

有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692公顷。

林地主导功能:以保护发展生态公益林为主,合理利用,培育以杨树、水杉、池杉、枫杨、樟树等树种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管理措施:以保护林业旅游资源为重点,保护发展并重,依法科学合理利用。

6.2.4.通城水土生态保持区,马港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九岭片), 34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大坪乡,四庄乡纸棚村以外,鹿角山林场,岳姑林场,黄袍林场,麦市镇陈段村以南,关刀镇云溪水库以北金坛以南等高海拔林地。(www.61k.com] 管理措施:以保护地方生态公益林,维护水土保持及林地生态状况,保护发展并重,依法科学合理利用。

6.3林地利用分类

XX县现有林地面积62384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 15812.9公顷(均为重点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46839.9公顷。

到2020年林地面积规划达到63026 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 17648公顷,商品林地面积45378公顷(重点商品林500公顷,一般商品林地 44878公顷)。林地现状与2020年林地规划目标相对比,林地总面积增加642公顷,生态公益林地面积增加1728公顷, 商品林地面积净减少1086公顷。

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的有关要求和优先保障重点公益林地的发展空间的原则,XX县规划增加的生态公益林地面积(1728公顷,其中:省级重点公益林1300公顷、一般公益林地428公顷),省级重点公益林规划分布在黄龙林场周边及四庄乡纸棚村。规划中增加重点商品林500公顷,主要分布在塘湖镇,用于建设油茶、板栗高效经济林基地。

6.4林地结构优化

根据XX县林地结构现状,结合本次林地利用规划目标,林地结构优化主要有:优化林分起源、优化森林类型、优化林种结构、优化 3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树种结构。[www.61k.com)

6.4.1优化林分起源 在现有乔木林地32757.5公顷中,天然林20187.2公顷,人工林12570.3公顷。这些天然林多分布在高远山地段、立地条件差、生态区位较为重要,且面积不大;对于现有天然林要加强保护措施,实施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利用、禁止砍薪柴、放牧,严防森林火灾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其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同时,在规划期内要利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努力扩大人工林面积,培育多功能防护林、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增

加人工林面积9604.7公顷,比重从2009年的29%增加到2020年的 37.5%。

6.4.2优化森林类型 根据生态区位的重要性,结合其范围内的林地分布现状,确定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1828.8公顷;全县商品林林地面积除新增加林地面积642 公顷外,因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而净减少200公顷。新增加公益林面积分布为:

6.4.3优化林种结构 在规划期内重点调整一般用材林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用材林、经济林。现有一般用材林16016公顷,占乔木林面积39413.6公顷的40.6%;为提高林地生产率,通过低产林改造、宜林造林、采伐更新等方式,调减一般用材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比例为35%左右,即减少一般用材林面积900公顷左右,用于发展其他林种,其中:用于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500公顷,工业原料用材林 100公顷,(高效)经济林300公顷。

6.4.4优化树种结构 在规划期内重点是调减马尾松纯林面积在乔木林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现有马尾松林14907公顷,占乔木林面积 36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39413.6公顷的37.8%;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率,通过营造阔叶树种林,补植补造阔叶树种,改造马尾松纯林为针阔混交林等方式,调减马尾松纯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比例为35%左右,即减少马尾松纯林面积1104公顷左右,用于栽培枫香、马褂木、枫杨、桤木、剌槐、泡桐、栎类等阔叶树种或改造马尾松纯林为马尾松×阔叶树种混交林,以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www.61k.com]

6.5林业重点工程用地规划

充分发挥XX县自然条件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集约经营,强化森林抚育管理,较大幅度提升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6.5.1实施低产林改造工程 XX县现有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 33.69立方米/公顷,总体质量不高,优质林分少,特别是马尾松低产林占有相当的比重,与XX县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极不相称,极大地影响了森林总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对马尾松低产林进行改造。通过采取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综合改造等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开发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水平。规划2010-2020年,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6667公顷左右,年均666.7公顷

6.5.2实施森林抚育工程 森林抚育管理是改善林分品质,促进林分生长的重要营林技术措施。通过对新造幼林的铲草和施肥抚育,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对幼中龄林抚育间伐,可有效改善 37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和总产量;通过对遭受自然灾害和病虫侵害的林分实施卫生伐,有助于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加森林的防护效能。(www.61k.com)XX县现有森林面积中,中幼林面积34450.1公顷,占森林面积的80%。部分中幼林由于抚育不及时,密度过密或已遭森林病虫危害,必须按照“留优去劣、间密留匀”的原则,调整林分组成,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规划2010-2020年全面启动森林抚育工程,完成中幼林抚育面积33333 公顷,年均3333.3公顷。

6.5.3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 为巩固2004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对部分因遭遇自然灾害(旱灾、水灾、风雪冰冻灾害、火灾)危害,或因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造林质量不高、种苗质量问题、管理措施不到位、少数农户返耕等问题,导致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同时,XX县还有5581.3公顷荒山荒地尚未造林绿化;为解决因灾受损、或因造林质量造成退耕还林工程未达到预期效果和局部荒山荒地未造林绿化的问题,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在规荒山荒地造林面积5581.3公顷,年平均558.1公顷。工程分布范围涉及全县全部乡镇。

6.5.4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 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对县域内的隽水河水系两岸、云溪水库、百丈潭水库、大青水库、阁壁水库,龙潭洞水库,清水水库等水库的周边林地,实施荒山荒地造林、林间隙地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林地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在规划期内,荒山荒地造林5581.3公顷,年平均558.13公顷,年平均封山 38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育林1764.8公顷,封育时间3--5年。[www.61k.com]

6.6科学经营、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青山常在、生态环境良好、林产品丰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分析团风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必须坚持科技兴林、保障重点、分级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按照科学用地、因地制宜、适地适策、地尽其力的原则,大力推行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充分发挥林地的功能与效益。

6.6.1 科技兴林 在保护利用现有林地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林木良种、林地科学配方施肥、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森林抚育管理、低产改造等林业科学新技术,新措施,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调整林分树种结构、林种结构,科学合理布局林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林地生产率,林地生产率由2009年的55%提高到2020年的63.3%。

6.6.2保障重点 优先保障重点公益林地的发展空间,加强对公益林的经营管理,提高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效益,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建设项目尽可能不占或少占重点公益林地,认真执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不断探索完善公益林经营管理新机制,确保生态公益林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保障生态产品生产和供给空间。

保障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基本林地。面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木材安全与食用油料供应紧缺的形势,优先保障国家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用地需要。。

39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保障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工程对林地的需求。(www.61k.com]处理好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加强林地保护、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地。XX县规划年度征占用林地规模控制在54公顷以内,在重点保障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前提下,尽力保障县域工业发展、城镇建设对林地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6.3分级经营 建立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以林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依据,实行林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林地质量包括林地的林学质量和林地的经济质量。在林地质量分等定级过程中,通过确定分等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指标及其权重,编制评分规则表,进行分析和适宜性评价来确定林地质量等级。基于林地质量等级,确定适宜的森林经营目标和经营利用程度,做到适地适树,选好经营方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实行与林地质量等级对应的森林经营模式和利用方式,指导科学经营。

6.6.4持续利用 加速生态修复与造林绿化进程,继续深入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低产林改造、森林抚育、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于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域,加强以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为重点管理措施,保障重点公益林健康发展,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加快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的造林绿化步伐,加强有林地的经营管理措施,实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0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7统筹区域管理

依据省级林地保护利用区划布局,结合XX县县域自然资源条件、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区位特征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XX县为限制开发区类型。[www.61k.com)

为统筹XX县县域内部林地管理,在省级限制开发区类型中,结合XX县林地利用规划布局,将全县划分四个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类型。按照分区施策、差别管理、统筹调控的原则和对重点开发区的要求,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形成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管理体系,制定如下与县域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差别化林地管理措施:

7.1优化开发区

范围:麦市镇、五里镇、石南镇、北港镇、沙堆镇。

7.1.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发展杨树、水杉、池杉、樟树、桂花、枫杨等树种,营造风景林、环境保护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主导功能:保护发展生态公益林,绿化美化生产生活环境。

7.1.2主要政策措施:限制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开发区使用林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节约集约使用林地;通过工程造林绿化、生态治理等措施,加快森林城市、森林村镇建设,把森林引入城市,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园林化建设,实施沿江、 4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沿湖、沿路的通道绿化和大规模扩绿,重点依据林网化、水网化原则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www.61k.com]积极构建城市森林屏障,大力推进环城景观林和城郊、城区森林公园建设,形成城区绿美相拥、城郊森林环抱、林路相连、山水辉映、各具特色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拓展绿色生态林地空间,打造宜居城市。

7.2重点开发区

范围:隽水镇。

7.2.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发展以湿地松、马褂木、杉木、泡桐树等树种为主工业原料用材林和以油茶、板栗、桃、梨、枣等果木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促进林纸工业发展,丰富城市干鲜果市场,加强生态经济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屏障。

7.2.2主要政策措施:积极支持重点建设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支持主导产业及配套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征占用林地;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征占用林地。鼓励建设高标准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宜居环境;加强工业原料用材林基地建设,构建生态屏障。通过“四旁”造林绿化,积极拓展和补充林地,加快森林城市、森林村镇建设,提高区域的森林覆盖率。

7.3限制开发区

范围:关刀镇、塘湖镇、马港镇。

7.3.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在云溪水库、阁壁水库、百丈潭水库等流域重点保护发展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保持水土林、涵养水源林;在云溪水库、阁壁水库、百丈潭水库流域以外区域,发展以湿 4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地松、马褂木、桤木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和以板栗、油茶为主的林特产品;统筹兼顾生态、经济效益。[www.61k.com]

7.3.2主要政策措施:对区域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区,适度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服务业、公益性建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城镇建设使用林地;禁止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逐步减少工矿建设和农村建设占用林地数量,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格局,使开发强度控制在规划目标之内。通过生态脆弱区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实施退耕还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积极扩大和保护林地,逐步增加森林比重,提高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

7.4禁止开发区

范围:黄龙林场、黄袍林场、岳姑林场、鹿角山林场、四庄乡、大坪乡。

功能区为:水土保持功能区。

7.4.1林地保护利用方向:以区为依托,以毗邻的立地条件类型相同、森林资源条件相近似的区域为拓展范围,建设生态保护区。

7.4.2主要政策措施: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禁止开发区域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任何有悖于保护目的的各项林地利用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确因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进行的科学实验以及当地群众发展生产开展符合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旅游、种植业的经营活动,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从事相关 43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活动。[www.61k.com)严格控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禁止任何开发建设活动;确因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和国防重点工程建设需要以及受自然条件限制,必须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应编制工程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专题评价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有关部门审批。禁止采矿、砍伐、烧荒、狩猎、开垦、采石、取土、挖沙、放牧以及其他有损害其资源的活动。禁止开发区域内各类建设项目确需征占用林地的,要组织论证评估,尽量缩小使用林地规模。

8规划实施保障

为保障本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各方形成合力,形成完善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制订如下措施。

8.1规范规划修订

8.1.1严格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对已经批准实施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由县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区域、各部门编制的城乡、交通、水利、能源、旅游、工业、环保等相关规划,应与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相衔接,必须符合全县林地保护利用的方向和要求,切实落实各项林地保护制度和政策,维护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1.2严禁擅自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对已经批准实施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禁擅自修改。确需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必须在对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进行评估、组织专家论证 44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后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并颁布实施。(www.61k.com]严禁通过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降低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和林地生产率等行为。

8.2健全管理制度

8.2.1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新机制 继续借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稳步推进全县林权制度改革。统筹协调,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落实国有林地保护责任,充分发挥国有林地在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利于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坚实基础;因地制宜、完善政策,放活经营,强化服务,提高全民保护林地和发展森林的积极性;加大对林地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森林植被恢复费、育林基金等林业建设专项资金,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高效高产林分,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

8.2.2加强林地林权管理 规划经批准后,对在规划林地范围内已发放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稳定林权;对尚未发放林权证书的,认真组织林地林权的实地勘界,明确林地林木性质,将地块的权属、面积与空间位臵落实到明确的主体,发放林权证书,做到图、文、表一致,人、地、证相符。规范林地林权流转行为,流转后不得改变规划林地用途。

8.2.3落实林地保护利用目标考核责任制 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全县内的林地保护管理负总责,并与各乡镇办场主要领导人签订 4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目标考核责任状,完善实施规划的领导干部责任制度,把规划确定的森林保有量作为各级政府部门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全面保护林地、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重要因素,建立并落实林地保护管理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使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www.61k.com)

8.2.4建立林地保护利用协作管理机制 由县林业、国土、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组成林地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联席制度、联合执法等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林地保护利用管理工作的合力。

8.3落实监管责任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县人民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人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与协调等工作,处理实施中的各种情况;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成立稽查队,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落实情况实行专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制止违反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行为,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擅自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行为及时报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对违反规划使用林地的行为,依法查处,限期整改。 46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8.4保障经费支持 8.4.1建立林地保护利用的稳定投入机制 一是不断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对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和生态极为脆弱地区的林地,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力度,防止毁林和森林退化;对退化林地修复、低产林分改造及规划的宜林地造林的,应按照其恢复难度,给予必要的中央及地方项目财政补贴;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补充森林及林地资源,建立种苗、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三是确保林地确权、定界、调查、监测、档案管理以及林地执法、管护、用地审核等资金投入。[www.61k.com]以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的资金投入机制。

8.4.2强化建设项目节约使用林地的价格调节机制 建立林地分等评级体系,健全征占用林地补偿和安臵机制,制定补偿政策,实行林地优质优价、不同林地利用方向差别化经济调控制度。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应根据项目性质、林地的区位和用途等制定不同的标准,促进建设项目科学、节约用地。

8.4.3完善公益林地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保障补偿金全额发放;二是建议政府部门提高占地多、高能耗的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资源占用费用,以补贴生态效益明显的区域;三是鼓励社会各行业、各实体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通过社会募集资金,通过多途径、多渠道逐步提高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

47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8.5强化技术支撑

8.5.1制订和完善林地保护利用规章和标准 依据国家林地保护利用规章和标准,制定和完善全县林地保护、管理、流转、分类分级、动态普查监测等规章和标准,并修改征占用林地的审核管理规定,以适应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和分级、分类、分区管理林地的需要。(www.61k.com)

8.5.2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根据全县林地资源现状及需求等情况,一是定期组织开展林地调查和动态监测,并建立全县林地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林地数据;二是加强林地档案管理,在国家、省级宏观指导或控制下,以各乡镇办场区域为单位划定林地范围,逐块登记造册,建立林地地籍档案;三是运用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做好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及时更新林地档案和利用数据库,全面掌握林地变化状况;四是加大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投入,及时更新落后、老化的仪器与设备,确保调查与监测的设备先进、数据准确和人力资源的减少。

8.6加强队伍建设

8.6.1建立健全的林地保护管理机构 在县政府成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林业部门进一步健全林地林权管理机构、基层林业工作站、林业行政执法等机构的建设,加大林地保护与管理的力度,优化各机构的监督管理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落实提供保障。

8.6.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对各管理机构人员定期开展专 48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业技能、执法能力、林地保护知识及协调管理能力的业务培训,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与办法并严格执行,对不合格的人员实行再培训或调离工作岗位,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www.61k.com]

8.7推进民主决策

8.7.1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应坚持党委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切实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充分听取社会各阶层和林地权利人的意见,切实体现民众意愿,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8.7.2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民林地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了解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增强林地资源资产意识、合理保护利用意识、依法用地意识,自觉按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相关法规管地、用地和批地,使遵守林地保护利用法律、规划、政策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8.7.3加强林地保护与利用实施的公众监督 经批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予以公告,接受公众监督。建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管理公开制度和可查询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

49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目 录

1引言 .........................................................................................................................................................................1

2现状分析评价........................................................................................................................................................3

2.1自然地理.........................................................................................................................................................3

2.2社会经济.........................................................................................................................................................5

2.3生物资源.........................................................................................................................................................5

2.5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 ..............................................................................................................................7

2.6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

2.7林地需求分析..............................................................................................................................................10

2.8规划期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3规划总体思路......................................................................................................................................................13

3.1规划依据.......................................................................................................................................................13

3.2规划范围.......................................................................................................................................................14

3.3规划期限.......................................................................................................................................................14

3.4指导思想.......................................................................................................................................................14

3.5规划原则.......................................................................................................................................................14

3.6规划目标.......................................................................................................................................................15

3.7规划任务.......................................................................................................................................................16

4规划结构和布局 .................................................................................................................................................18

4.1林地保护利用总体区划 ............................................................................................................................18

4.2森林分类区划..............................................................................................................................................19

4.3林地保护等级划分.....................................................................................................................................20

4.4林地质量等级划分.....................................................................................................................................21

4.5主导功能区和林地功能分区 ...................................................................................................................23

5保护规划 ..............................................................................................................................................................23

5.1林地保护分级..............................................................................................................................................23

5.2占用征用林地规模.....................................................................................................................................25

5.3补充林地规划..............................................................................................................................................26

5.4森林保护规划..............................................................................................................................................26

5.5林地恢复规划..............................................................................................................................................29

6利用规划 ..............................................................................................................................................................31

6.1主导功能区 ..................................................................................................................................................32

6.2林地功能分区..............................................................................................................................................33

6.3林地利用分类..............................................................................................................................................35

6.4林地结构优化..............................................................................................................................................35

6.5林业重点工程用地规划 ............................................................................................................................37

6.6科学经营、持续利用 ................................................................................................................................39

7统筹区域管理......................................................................................................................................................4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7.1优化开发区 ..................................................................................................................................................41

7.2重点开发区 ..................................................................................................................................................42

7.3限制开发区 ..................................................................................................................................................42

7.4禁止开发区 ..................................................................................................................................................43

8规划实施保障......................................................................................................................................................44

8.1规范规划修订..............................................................................................................................................44

8.2健全管理制度..............................................................................................................................................45

8.3落实监管责任..............................................................................................................................................46

8.4保障经费支持..............................................................................................................................................47

8.5强化技术支撑..............................................................................................................................................48

8.6加强队伍建设..............................................................................................................................................48

8.7推进民主决策..............................................................................................................................................49

五 : 利用rel=“nofollow”保护外链

       

       “nofollow”属性可以出现在网页的元标记和网页链接属性中,用于告诉搜索引擎爬虫”不要追踪此网页上的链接”或”不要追踪此特定链接”,这个属性对于搜索引擎优化是很有用处的,可以保证你的网页的权重不至于因为恶意的留言或者其他链接而降低。

        为什么要使用“nofollow”:

      “nofollow”属性会告诉搜索引擎不要追踪此类链接,当然就不会传送你的网页的PageRank值,这样就可以确保你的网页中的链接是“干净 ”而值得信赖的,比如你想告诉浏览者某个网址,但这个网址可能是垃圾站或者有不良内容,这个时候就要使用“nofollow”属性,保护好你的外链。目前 Google和雅虎都支持对于“nofollow”的识别。

        如何使用“nofollow”:

        1.在网页的元标记中,加入“nofollow”的语句,这样搜索引擎就不会追踪网页上的所有外向链接,代码如下:
<meta name=”robots” content=”nofollow” />

        还有一些其他的类似的语句如:

        index:页面将被检索;(让robot/spider登录);
        follow:页面上的链接可以被查询;
        noindex:页面将不被检 索,但页面上的链接可以被查询;(不让robot/spider登录);
        nofollow:页面将不被检索,页面上的链接可以被查询。(不让robot /spider顺着此页的连接往下探找)。
        nosnippet:不要在搜索结果中显示说明文字。
        noarchive:不要显示快照。
        noodp:不要使用开放目录中的标题和说明。

       可以按照你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在网页的链接中加入“nofollow”,告诉搜索引擎不要抓取某特定链接,这个选项比元标记灵活,可以对莫个特定链接进行设置,代码如下:
<a href=”example.html” rel=”nofollow”>实例</a>

        原文来自:www.sinobeta.com

本文标题: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09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878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