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正推教学反思-《推敲》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02-12 所属栏目:正推教学反思

一 :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 ;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以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
      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二 : 逆推教学反思

篇一:三年级数学逆推课后反思

(www.61k.com)

2014青年教师展示课

——“逆推”课后反思

“逆推”这节课选自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通过呈现一个卖豆浆的情景,引导学生解决“桶里原来有多少升豆浆”的问题,学习用“倒过来推想”的方法解决问题。

对于这节内容我设计了课前热身、新知学习、课堂小结、课后拓展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部分,课前通过跟同学们玩对词的游戏(兄弟对弟兄、牛奶对奶牛、刷牙对牙刷)

活跃课堂气氛,在游戏的过程渗透给学生倒过来想的思维,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部分,新知学习共分为四个环节。首先是用小明上学、放学的路线图引导学生发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倒过来从后往前推,从而引出课题。接着呈现信息窗卖豆浆情境图,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桶里原来有多升豆浆”,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探究过程中的巡视与学生汇报,了解学生对这道题目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思考过程。再接着根据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对于如何将引导学生将卖豆浆的事情发展顺序倒过来想从而顺利解决问题这个重难点,我从先理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入手,让学生搞明白每一个数量关系是如何得出来的。然后通过“28升如何变成原来的一半?”“一半如何变回原来有多少升?”两个问题引

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学生搞清楚之后在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最后进行当堂洁厕,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第三部分,带领学生进行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四部分,课后拓展,用“李白买酒诗”这个典故,将学生学习的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更激起他们的探索兴趣。

对于本节课我课前确实进行了充分认真的准备,但课堂实际效果与预期仍有差距,很多设计环节没有落实到位,存在诸多问题:

1.小组探究结束后,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展示。(课前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学校没有投影仪设备,让学生爬黑板展示时间又怕来不及最终放弃了)

2.在带领学生一起梳理解题思路时,没有体现层次性,未注意到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接收程度。

3.在解决问题后没有回过头去进行验算,将结果带入题目进行推理,看是不是符合题目要求。

4.最后总结解题思路时过于笼统,不细致,不能让学生形成此类题目的模板思维。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进行以下完善:

1.在小组探究时,可同时让几个小组到黑板上展示他们组的探究成果,这样在讲解更加直观清晰,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将学生最原生态的思维状态呈现出来。

2.带领学生理顺思路时,可以从最低层次的画图法、到中间的文字推理法、再到最后的列算式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将最后解题的结果带入原题,从前往后推,看看能不能推出最后的结果。让学生了解数学最终还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4.将解题步骤细化,帮助学生形成此类题目的模板化思维。

篇二:三年级逆推问题初步

第十讲 逆推问题初步

教学课题:逆推问题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逆推问题”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逆推问题”的典型特点。

2.掌握逆向思维的方式,学会画线段图、列表的方法。

3.通过“逆推问题”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逆推的意义,习惯并熟悉逆向思维方式,学会举一反三。

教具准备:

本周通知: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个国王邀请一些大臣参加晚宴,但是到了晚宴的时间还有一些大臣没有到,国王很生气,

嘟哝着说:该来的没有来,结果已经到了的大臣听到了就想我是不是不该来的,就走掉了一半。国王看到后又说了一句:不该走的又走了,结果剩下的那批大臣想自己是不是该走的那一批。然后又走了一半,最后只剩下10个大臣。请问,聪明的你能不能算出来原来一共来了多少个大臣?

二、例题精讲

例1、一种细菌,经过1小时增长1倍,现在有一批这样的细菌,10小时可增长到400万个,问增

长到100万个时需要多少小时?

分析:通过列表法可以看出在8小时的时候能够增长到100万。

例2、某数乘7,除以2,再加上8,最后减去6后,等于9,求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首先老师提出一些问题看同学们能不能快速的回答出来:

一个数加上6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10-6=4

一个数减去7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 20+7=27

一个数乘5等于15,这个数是多少? 15÷5=3

一个数除以4等于6,这个数是多少? 6×4=24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结果,要求原数是多少的时候,我们就从结果出发“加变减” “减

变加” “乘变除” ”除变乘”从而求出结果。

9+6=15

15-8=7

7×2=14

14÷7=2

总结并提问知道结果,求原数是多少。就从结果出发“加变减” “减变加” “乘变除” ”除变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计算过程中尽量不要用综合算式。

例3、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时,把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123。问: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分析:把个位上的5看成9,提问:现在的结果与原来的结果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答:多了

提问:多了多少?

答:多了4

把十位上的8看成3,提问:现在的结果与原来的结果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答:少了

提问:少了多少?

答:少了5

提示学生是“十”位上的8看成3.聪明的学生马上能够意识到十位上的8看成3是少了50.

因为8在十位上,所以应该是把80看成30,所以少了50.

如果把百位上的8看成3,则应该是把800看成300,这个时候就是少了500

解题过程: 把个位上的5看成9,多了4

把十位上的8看成3,少了50.

整体来看就是少了46

那么减少了46之后的结果是123,那么正确的结果就是123+46=169

9-4=5 80-30=50 50-4=46 123+46=169

总结:这种看错数字的题目要求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思路一定要清晰。

例4、一根电线一半一半地剪去,剪了4次,剩下的正好是2米。求这根电线原来多长?

分析:从结果出发,只剩下2米,那么减第三次之后还剩下2×2=4(米)

第二次之后还剩下4×2=8(米)

第一次之后还剩下8×2=16(米)

原来有16×2=32(米)

2×2×2×2×2=32(米)

总结:通过解题过程因为是一半一半的剪,剪了四次就是用结果乘4个2,那么如果一半一半的剪,剪3次就是用最后剩下的乘3个2.

例5、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

个,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问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分析:

从结果出发最后剩下1个,如果加上第三天吃的多得一个,就是剩下一半,再×2得到的就是第二天吃完

一半的橘子。 (1+1)×2=4(个)

剩下的4个加上第二天吃多的1个,再乘2得到的就是第一天吃完一半之后剩下的橘子数。

(4+1)×2=10(个)

剩下的10个橘子加上第一天吃多得1个,再乘以2就是原来的橘子数.(10+1)×2=22(个)

总结:这一类的问题从结果出发看到多几个就加上几,看到一半就乘2,从而得到答案、

例6、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少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少5台,还剩50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分析:

从结果出发剩下的50台减去下午售出的少5太,得到的就是下午售出一半剩下的台数,50-5=45(台) 再乘2,减去上午少的10台,得到的是上午售出一半剩下的45×2-10=80(台)最后乘2得到原来的台数

50-5=45(台)

45×2=90(台)

90-10=80(台)

80×2=-160(台)

总结:从结果出发看到少几台就减去几,看到一半就乘2,可以解决问题。

例7、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30米,最后还剩8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

分析:根据前面的例5.例6的提示,找出例七与前两题的区别与联系,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 第三次用去30米后还剩下8米,那说明第二次用完后还剩下38米

从后往前推,看到少10米,我们就减去10,然后看到一半,就用得到的结果再乘2

(38-10)×2=56(米)

继续往前推,看到多3米,就加上3,然后看到一半,就用得到的结果乘2.

(56+3)×2=118(米)

例8、四个小朋友共有课外读物120本,甲给了乙3本,乙给了丙4本,丙给了丁5本,丁给了甲6

本,这时他们四个人课外读物的本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课外书多少本?

分析:从结果出发,这道题的结果是四人的课外读物的本数相等,每人是120÷4=30(本)

对于甲来说,是经过怎样的过程才有的30本呢?学生答:甲给了乙3本,丁又给了甲6本之后 才有的30本。 那么甲原来有多少本呢?甲给出去3本,说明原来的多一些,且多3本,又得到6本,说明原来的少一些,少六本。那么原来有30+3-6=27(本)

与乙相关的文字有:甲给了乙3本,乙给了丙4本,那么乙就是得到3本,又给出去4本才有的30本,原来的就有30-3+4=31(本)

这里可以小结一下:得到的就减去,给出去的就加

求丙和丁的本数带着学生一起一起解决

与丙相关的文字有:乙给了丙4本,丙给了丁5本。丙得到了4本,并且给出去5本之后才有的30本。原来的就有:30-4+5=31(本)

与丁相关的文字有:丙给了丁5本,丁给了甲6本。丁得到了5本,又给出去6本才有的30本。那么原来就有30-5+6=31(本)

三、课堂小结

逆推考察的的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耐心去推敲,在简单的例题中总结规律,学会举一反三。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7--10

家庭作业:练习1--6

板书设计:

逆推原理

知道结果求开始用逆推法 例题:

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

运算符号与原来相逆

画线段图法

列表法

课后反思

练习巩固及参考答案

1、一条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长到32毫米,问第几天长到4毫米?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四天可以长到4毫米。

2、某数加上8,减去4,乘以2,除以6,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10×6=60

60÷2=30

30+4=34

34-8=26

3、小粗心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错看成了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了1,结果得到的和是240,求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50-20=30

4-1=3

240+33=273

4、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了7,把减数十位上的6看成了9,结果得到的差是200,求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7-1=6

90-60=30

30-6=24

200+24=224

5、小红用身上一半的钱买了一本故事书,又用剩下的钱的一半买了一本画册,买笔又用去剩下的钱的一半,最后剩下4元。小红原有多少钱?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逆推教学反思

4×2×2×2=32(元)

6、王叔叔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半多10元存入银行,又拿出余下的一半多5元买菜,这时还剩下380元。王叔叔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钱?

(380+5)×2=770(元)

(770+10)×2=1560(元)

7、妈妈买来了一些桔子,小明第一天吃了一半少2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般少1个,这时还剩下8个,妈妈买了多少个桔子?

(8-1)×2=14(个)

(14-2)×2=24(个)

8、一筐桃子,大猴子吃掉了一半多5个,小猴子吃掉了剩下的一半少3个,老猴子又吃了8个,最后还剩18个。这筐桃子有多少个?

18+8=26(个)

(26-3)×2=46(个)

(46+5)×2=102(个)

9.小明、小军和小华共制作科技模型36件。如果小明给小军6件,小军给小华4件,他们3人制作的科技模型的件数正好相等。问原来他们各制作科技模型多少件?

36÷3=12(件)

小明:12+6=18(件)

篇三:5.5智慧广场教学设计——逆推法

5.5智慧广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推法的意义,会利用倒推法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际生活中能熟练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3.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学习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倒推法的意义,会利用倒推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熟练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时倒着想反而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智慧广场,感受倒推法带来的简便。(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我能理解倒推法的意义,会利用倒推法解决实际问题。

2.我在实际生活中能熟练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倾听,积极、大胆展示,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课本第65——66页上边内容,思考并填写以下问题:

1.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

2.列式计算:

3.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检测反馈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学完了,学的怎么样呢?我们来检测一下。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自主练习中的第1题。

三、后教环节(10分钟)

(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

1.更正

(1)组内解决

过渡语:同学们基本完成,请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答案,如果有疑问,请组长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解决。

(2)全班解决

过渡语:有问题吗?(如果有,全班解决。如果没有,指几名同学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 预设:个别同学条件整理不好,计算错误。

2.合作探究

任务:探究倒推法的解题方法。

要求:

请同学们结合自主检测题目,想一想倒推法的思路、关键是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语言尽量要简略、清晰。

全班抽取汇报展示。

(二)预设生成和点拨

1.预设生成

错误预设:个别同学讲不清关系。

2.点拨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倒推法的关键是加的要减去,减的要加上,乘的要除,除的要乘。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过渡语:现在我们再来做几道题来巩固训练一下。

(一)基础训练

完成课本第66页的第2题。

(二)拓展训练

请完成课本66页第3、4题。

(三)展示点拨

小组内批阅、全班交流。

(四)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5.5智慧广场

倒推法 互逆关系

【教学反思】

篇四:对解决问题教学的反思

解决问题教学的个人观点

高明九义校: 卢冰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五六年了,纵观新课程教材,并将它与传统教材相对比,不难发现两种教材的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我个人以为,特别是解决问题这一模块内容,就格外体现出两种教材的截然不同。

传统教材中,解决问题称之为应用题,它往往单独编排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存在着下列显著的编排特点:1、启蒙阶段的应用题用图表形式,被看成是应用题的低级形态。之后逐渐过渡到真正的应用题,即纯文字的应用题。它的呈现方式仅仅是纯文字;2、应用题中涉及到的内容,大多偏离儿童的生活实际;3、所有的条件都围绕问题给出,不多不少,不偏不倚;4、应用题分类型,有题型,解答时只需要套题型,方式单一,最终的答案也是唯一的。

在新课程教材中,上述的传统教材中应用题编排上的所有弊端都得到了改进。新教材中,图文并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随处可见。这些问题情景,充满趣味性,不仅不是单一的计算,还能培养学生从情景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且能从获取的数学信息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第四册教材第59页的情景图,上下两幅图,学生得联系起来看,看完了还必须从中简化提炼出数学信息:每条船乘坐4个小朋友,我们刚好坐了6条船。如果要坐碰碰车,每辆车只能坐3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又如,原来以纯文字出现的一道单纯的减法应用题:一座山高750米,小明已经爬了300米,还剩多少米?现在就换成了类似这样的一道题:小明小李同时爬一座山。山高750米,小明说:“我爬了460米”小李说:“我还剩下300米没有爬”谁爬得高呢?再如:同样可以列式成9×3+6的题目,传统教材中或许这样出现:华华每天吃3个苹果,吃了9天还剩6个。原来有多少苹果?新教材中出现的却是另一个模样:松鼠哥

哥说:“我、爸爸和妈妈都采了9个松果”松鼠妹妹说:“我只采了6个”你知道松鼠一家采了多少松果吗?这样的呈现方式是多么有趣味呀!又比如这样的一组题:1、15个同学去公园乘船游湖,每条船限乘6人,需要几条船?2、15本数学本,平均奖给6个优秀少先队员,每个人得几本?3、一根15米长的绳子,要裁成6根跳绳,平均一根跳绳长几米?三道题用同一个算式,答案却是不同的。这样富有挑战性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在传统教材中是很难见到的。

新课程在解决问题编排上的改进,让我们师生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数学世界。可是,它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困惑与挑战。面对教材焕然一心的呈现方式,我就曾经不知所措。直到现在,在经历几年的摸索教学以及多渠道的学习后,慢慢地,我对新课程的解决问题教学才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教学时,我们教师该怎样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呢?我以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的运算意义的教学

注重数的运算意义的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一般数量关系,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初看新课程教材,感觉新课程教材似乎淡化了数的运算意义,教材中根本不直接出现数的运算意义。其实不然,新教材强调的是学生对数的运算意义的内心体会,而不是传统教材中的死记硬背。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大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通过解决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出数的运算意义。深深体会了数的运算意义,也就是牢牢掌握了大量的一般数量关系。我曾经从网上看过江苏省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一个教学案例。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徐斌老师教完乘法的意义后,对同学们说:“我们今天学会了乘法,请大家用乘法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世界,用乘法的眼光去发现周围的乘法现象”。短暂的几分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说出了很多的用乘法计算的例子。这些例子其实就是一个个的简单的乘法

应用题。涉及的内容很广,用传统教材中的老话来说吧,有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数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见,学生一旦真正领会了数的运算意义,就能举一反三理解大量与运算意义相关的一般数量关系。而理解掌握一般数量关系,又是学习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稍难应用题的基础。

那么,该如何高效地教学数的运算意义呢?首先,数的运算意义的教学,要与实际情景相结合。在解决实际情景中的一个个简单问题时,让学生逐步体会意义算理,然后抽象出符号运算。其次,当学生明白了符号运算的意义算理后,我们还必须请学生反过来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实际意义。记得我在教第一册第23页的加法的意义时,先引导学生从课本插图中简化提取出数学信息:有1只红纸鹤,有2只蓝纸鹤,后来小朋友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放在一起,就是3只纸鹤了。获取这些信息后再逐步认识加号、等于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紧接着,我指名同学说说算式1﹢2﹦3的含义,并带领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合在一起”的意义。之后的新知应用环节,我都从上述两方面训练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后,学生看到实物计数,就可以说出加法算式;而看到数学算式,又能用实物来说明该算式的意义。

二、注重解题策略的渗透

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这一理念体现到解决问题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向学生逐步渗透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历几年的摸索教学以及学习同仁的优秀经验,我感觉,应该向学生逐步渗透下列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画图。说到画图,我们教师都知道,线段图是个很好的辅助解题的法宝。其实,除了线段图外,还有数图、集合图、示意图等等。在这里,我想说说示意图。前不久,我从网上看到徐斌老师的一堂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课,那真叫精彩

啊!徐老师给二年级的小朋友上鸡兔同笼问题的课,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挑战。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解题策略——画示意图,就更有趣了。这堂课,徐老师没有象传统教学那样,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他引导小朋友们画示意图尝试解决。小朋友们画个椭圆当鸡的头或兔的头,画2根小棒当鸡腿,画4根小棒当兔腿。小朋友们自由画示意图,边画边数边调整,硬是独立解决了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这些充满稚气的歪歪扭扭的示意图,如果从美术课堂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没有什么美学价值的东西。但在这堂课中,却成了辅助解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2、尝试。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上述案例中,徐老师教给学生画示意图的解题策略时,同时也教给了他们尝试这个解题策略。前不久,我班上也有同学用到了尝试这个解题策略。题目是这样的:甲桶有40千克油,乙桶有20千克油,从甲桶倒多少千克油给乙桶后,甲桶的油刚好是乙桶的1.5倍?这个同学在试卷上记录下尝试过程:﹙40-1﹚÷﹙20﹢1﹚≈1.9、﹙40-2﹚÷﹙20+2﹚≈1.7、﹙40-3﹚÷﹙20+3﹚≈1.6、﹙40-4﹚÷﹙20+4﹚﹦1.5,虽然说这个同学用尝试的方法求来了正确答案有些凑巧。因为,如果这道题的答案不是整千克数,他的尝试就无法带来正确的结果。但我依然肯定了他的尝试。

3、推理。推理策略,就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分析法和综合法。这种方法在现在的解决问题教学中同样适用,而且越到高年级越适用。它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4、列表。这种策略,在北京市实验二小施银燕老师给五年级同学上的一堂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课上,尽显魅力。在那节课上,同学们结合尝试与列表两种解题策略,解决了“鸡兔同笼,共12头30腿,问鸡兔各几?”这样一个问题。当中有2组同学分别列出了如下表格(表格附后)。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一组同学采用的是地毯式大搜查似的有序尝试,所有可能无一遗漏;另一组同学采用从中间数开始尝试的方法。从鸡兔各6只开始尝试,当鸡兔各6

只时,共有36条腿,由此推理出“兔多了”这个思维结果。于是不断增加鸡的只数减少兔的只数,经过4次尝试便得出正确结果。在这堂课中,同学们用列表的形式把思维过程很清晰地展示出来,妙啊!

5、模拟操作。低年级中常用的用学具摆一摆就是模拟操作,高年级教学中的火车过隧道、火车过桥和两车相遇等问题,也都能用模拟操作的解题策略来帮助解题。

6、逆推。逆推就是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条件开始逆向推理,直到求出要求的问题。

7、简化。这种策略,尤其重要。众所周知,新课程的解决问题再也不是纯文字的呈现方式,大多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孩子们,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往往更多也更先注意到数学信息之外的那些事物,甚至把注意力全集中在那些外在的事物上。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孩子们从图文并茂的情景中简化提炼出数学信息。只有通过简化,才能从中获取数学信息,也才能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三、注重解题步骤的指导

注重解题步骤的指导,能防止学生误打误撞盲目解题。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读懂题意。一要读懂题中说的是什么事情,二要从题中简化出数学信息,三要弄清题中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从所有数学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去分析题目,确定自己将如何去解决问题。第三步骤,按照自己的思考开始解题。最后,还要对解答结果进行验证。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要想有效地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想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那么,注重数的运算意义的教学是前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一些解题策略是关键,注重对学生进行解题步骤的指导,就是一种保障。

篇五:《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后反思

本次磨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8课《将相和》。课文改写自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以赵秦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几个小故事,包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写出了将相(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由“和”变成“不和”,最后又“和好”的过程。

磨课前我对三个小故事进行了分析。发现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其中“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故事。根据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将”、“相”、“和”的意思。能根据故事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尝试用小标题概括三个小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廉颇与蔺相如“不和”的原因,为下一课时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打好基础。

3、感受人物形象,感悟到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的特点。

我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题眼“和”字组织教学。

我打算在教学是时采用逆推式方法提问,揭示矛盾,直奔中心。先提出“将相为什么不和”一问,把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打破了从头学起的老框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廉颇对蔺相如的错误评价上。再抓住“蔺相如是不是靠着一张嘴爬上去的,他到底有没有能耐”自然导入第一个故事的学习,然后再通过一、二个故事的读议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故事”负荆请罪”讨论将相是怎样和好的,最后总结将相和好的原因——为了国家的利益,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

2、围绕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词句来突破课文重难点

通过两次磨课,我打算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来理解人物品质。先在读议第一段时明确提出训练重点和要求,抓住蔺相如的言行,理解他到

底是怎样一个人,并贯穿读议始终。加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在方法的运用上,大量采用让学生自读感悟、谈体会、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讲演中亲身体验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并从情感上得到感染和熏陶。

下午,我按原计划第三次上了《将相和》这节公开课。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基本能按教案和教学设想进行,在由“不和”到“和”的引导下,抛出了问题“蔺相如是不是靠着一张嘴爬上去的,他到底有没有能耐?”学生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一直将积极的学习状态保持到对前两个小故事的进行中。

在两个故事的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感悟是比较多元的。发言也比较积极。从自读到讨论,到表演,一步步深化。对蔺相如的人物性格也能够比较深刻的认识。

课后,我还安排了课本剧的表演。学生都饶有兴致。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这样的课文教学方式,是受到学生欢迎的。

回顾教学,觉得还可以再落实的地方也有几处:

1、对难写的字与容易读错的词语还是不能忽略。

预习时高估了学生的起点,因此在第一教时省略了词语的复习与检查环节。课堂中还是发现“和氏璧”的“璧”有人写错以及“渑池”的“渑”读音发生错误。本来觉得是不应该出错的环节却频繁有人出现错误,这说明词语环节还是要敲敲实。可以根据《课堂练习》前几分钟进行一个预习的检查,把字词环节顺势放下去。

2、如能抓住表演的契机,再请学生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就能更加落到实处,学生通过表演后感悟也会更深刻些。

3、拓展写话前最好能再拓展一段廉颇的资料。

廉颇作为赵国的大将军,对蔺相如迅速上位产生不满是有理由的。如果能拓展读读廉颇的资料,感悟他身经百战,战功显赫,可能对写话及第三个故事的理

解更能有一个自然的认识过程。

4、学生与老师进行对话,感悟蔺相如性格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期待更多精彩的回答,每处的小结可以等待学生自己来概括,以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加深他们对角色的认识。

课堂是充满挑战的,课堂是充满遗憾的艺术。它要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它要求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更灵活。我会不断地研究自己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科所附小 陈洁

三 : 《推敲》教后反思

形象,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贾岛是一个醉心于创作的诗人,值得我们学习。”
  “贾岛锲而不舍地创作精神真令人感动。”
  “贾岛走在路上仍然仔细推敲诗句,不愧是‘苦吟诗人’。他这种认真严肃的创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学生的回答令我满意,一切都在预设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随着声音,周思志站了起来,“我觉得贾岛有点愚腐。”教室里的同学们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我的心里也陡然一惊:他怎么敢这样说?但我想还是应该给他表达的机会。于是我微笑着示意他继续发表自己看法。“我觉得贾岛的愚腐体现在他过马路仍然斟酌诗句,他不懂得遵守交通规则,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生命是一切之本。试想贾岛只是闯进了仪仗队,如果他前面是飞速驶来的汽车呢?如果他前面有一口井呢?那么他恐怕再也没有创作的机会了。”
  “是啊,是啊……”有些同学已经开始点头称赞了。怎么办呢?肯定他的说法,对古人的评价有些不公;否定他,他的话也不无道理。我调整自己的思绪,决定针对他的见解让同学们展开讨论。
  “同学们,周思志同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们对他的说法有何看法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然后再站起来谈一谈。”小组内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一会儿教室内同学们举手如林。
  “老师,我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但我想我们要学习的是贾岛那种创作精神,我们不应该仅仅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古人。何况古代的交通与当今社会有所不同,那时侯根本就没有现在种种发达的交通工具。”
  

四 :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是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也是“推敲”,启示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
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所以我在教学时,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多渠道引导学生感悟“推敲”的好处。
首先,在揭示课题后,我尝试着做了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感知“推”和“敲”的不同含义。虽然是很简单的两个动作,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伸出手比划着,思索着……然后我问:你们觉得“推”和“敲”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在学习课文时,我充分地运用了文中 “贾岛敲门”的插图,让他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传达了怎样的信息,同时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边读边想像,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来体会月夜的宁静,使学生对贾岛能即兴写诗的背景有了深入的理解。再看看图上贾岛的动作、表情,想像他此时的心情怎样,心里会想写什么,以此来体会他的斯文、礼貌,从而感悟出和环境、人物、事实相符的是“敲”字。然后,在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韩愈说的话,在熟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韩愈的话讲了几层意思,说明了用“敲”字的几点理由。引领学生走进现场,置身其中,想人物所想,说人物所说。并与前文联系,呼应开头,让学生深切感悟“敲”字的妙用。
这样,从不同的途径感悟“推敲”,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贾岛这一人物形象就逐渐地丰满、鲜活起来,人物的品格就容易充分地显露出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也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

《推敲》教学反思
尊重学生个性体验
在《推敲》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段:“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教学中我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师:大街上的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你觉得可笑吗?
生1:我觉得不可笑,反而觉得很佩服他,因为他骑在毛驴上还在思考用哪个字更准确。
生2:我也觉得不好笑,我从不知不觉这个词中感受到贾岛思考非常地投入。
生3:我觉得贾岛字斟句酌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平常写作文也应该像他这样去修改。
生4:老师,我觉得贾岛他对自己安危太不负责了,他在大街上这样思考问题,要被撞了怎么办?

来源:


师:这位同学真细心,贾岛这样确实太危险了,我们钦佩他的这种字斟句酌的精神,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
反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个环节中学生4的回答是我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他的感受是独特的,在这里他的体验得到了尊重,智慧得到了闪光,个性得到了张扬。
利用空白,合理延伸
在教学“留诗会友”一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音乐起)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学生听着音乐,很投入地读着想着)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生:我看到了山路很难走。
生: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生: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生: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
在此基础上,我投影《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自悟。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反思: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里学生通过听音乐、自读品味,已经对贾岛即兴写诗时的情景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我拓展《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推敲》教学反思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冲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问促读,自主诵读。
    在简单的复习导入课题之后,我便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贾岛(    )写下了(         )这首诗。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是:一、(      );二、(        )。
    这样让学生自主诵读故事,在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故事内容。
    二、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让学生通过朗读下面的两句话,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以及诚意,同时感悟出两人的友谊非同一般。再请学生联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学生能感受到它们是相通的。

文章来源: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
    三、创设情境,以演促悟,注重口语训练。
    学习贾岛专心推敲诗句一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圈出表现贾岛认真推敲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接着指名一大胆的男生进行即兴表演,让其他学生担任长安街百姓的角色。同时组织学生评议表演,指出优缺点,力求让表演入情入境。表演中,学生大笑,心情充分放松。时机成熟,我做起了采访者:“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在笑什么呀?”学生马上心领神会,说出了笑的原因。当学完下一个自然段时,再问:“各位,现在,你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还觉得贾岛可笑么?为什么?”课堂上,通过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就能使学生进入逼真的教学情境,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解放,表达也就灵动起来。
    四、深入浅出,渗透知识点
    文章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反衬”手法的运用。韩愈认为用“敲”好的第二个理由是“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我问学生为什么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生心中有数,但说不出来。我便问学生:“文中还有这样的用法吗?”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思索起来,然后集体讨论出:1.“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而“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2.韩愈出场,“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3.韩愈见贾岛冲撞自己的仪仗队质问他,后来知道原因后,也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我见学生已经理解“反衬”的用法,时机也成熟,便相机点拨:“古人很讲究字韵,“推”(tuī)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ɑ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环境的安静。
    五、拓展延伸,学会推敲
    我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本文链接:

本文标题:正推教学反思-《推敲》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804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