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忧虑-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发布时间:2018-03-12 所属栏目:互联网

一 : 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很多成为了CEO或者高管的产品经理因为身居高位就慢慢远离用户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为了常态,忘记了产品经理永远应当是最贴近用户的人,也许只有回归用户,创新才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今日头条今年算是扬眉吐气了,哪家媒体不提到它,那就是不客观。

  而它在过去四年就只做到了一件事:让6600万用户每天花76分钟看新闻和视频。

  在中国,看一个产品成不成功有一个方法,就是看大家愿不愿意抄你,这个角度来看今日头条,那简直是太成功了。

  

 

  从左到右依次是大众点评,UC头条,WiFi万能钥匙,手机迅雷

  除了大家心心念念的「押注内容」,中国当下的产品,包括功能的同质化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人人都是功能经理,产品上也变成了「个个都是今日头条」、「个个都是直播平台了」。

  今天在中国,我们有无数个「今日头条」,无数个「支付宝」,甚至无数个「微信」,反观美帝,为什么很少出现大家一拥而上去再搞个Facebook、搞个Twitter、搞个PayPal?

  现在来看原因多种多样,肯定也不是美国人习惯创新,毕竟现在张小龙开场发布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逊于苹果了,基于这样一种现象,本文试图从产品创新的角度阐述背后的一些原因,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渗透率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除了日活月活,市场渗透率这个指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判断是否该切入一个市场以及模仿一款产品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我们可以先看微信和Facebook。微信在城市渗透率方面,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 93%,二线城市为 69%。在三到五线城市,微信渗透率不到50%,而Facebook也几乎吃掉了80%的美国网民,渗透率越高,某种程度上产品建立的壁垒就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近日美团被曝光出在南京开展了打车业务,一开始我们是搞不明白的,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柳青在去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上看出一些端倪。柳青说滴滴的目标并不是从3800万出租车行业里找市场,而是看到了渗透率仅有1%的市场空间,中国城镇人口有8亿人口,每个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所以8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13亿次左右,大概是在11-13亿次左右,用滴滴现在提供的1400万次出行除以13亿次,这个渗透率也就是1%。

  渗透率较低的情况意味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也会更大。而美团点评拥有用户近6亿,日订单量超1300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8亿。这个时候去抢这块市场也不能算是冲动之举吧。

  

 

  美团打车页面

  反观Uber,早在2014年就覆盖了美国55%的人口,旧金山的出行市场渗透率也达到了15%,所以Uber剩下的对手也就是只有Lyft了,Sidecar、Flywheel、Via、Curb这些恐怕都不够打。从这点上来看,可不是我们中国的产品经理没事找事干,美帝的产品经理可能很多时候想干也找不到合适的战场。

  二、中国To C的产品经理早已不比国外差了

  从四大门户到BAT称霸的时代,一路狂飙的都是以To C的产品为主,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从诞生之初就在个人用户体验、个人使用需求上去竞争,美国Top50企业榜中的科技公司呢,有很多像IBM,Oracle,Cisco等这样以To B业务的公司,这些企业向各种互联网公司输送的人才中也以To B的人才为主。

  此次的创业浪潮中,中国很多产品在模式上已经慢慢开始被硅谷「抄袭」,创新孵化机构Y Combinator每年会举办两次Demo Day,用来展示美国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不过2016年秋季的一场Demo Day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仿佛进入了2014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随手举两个例子:

  家政服务平台Miso,有家政需求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提供家政服务的人员按需接单,并通过Miso App内置的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到用户家中。你确定这不是中国玩剩下的家政O2O?

  

 

  Miso App界面

  再看一款叫做simbi的产品,定位是一个共享经济平台,主要是给用户在线交换技能和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你再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个豆瓣技能交换小组就能搞定的事情吗?

  所以其实你看,在To C的领域,国内的产品在创新上已经不逊于国外了,大量的To C产品和对To C产品深入研究的产品经理们共同造就了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以及App Store里数不清的山寨应用。

  三、习惯抄袭带来的后遗症

  中国互联网过去20年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值得骄傲,不过前10年(从94年北京有了第一个局域网一直到2004年左右),中国是以全盘抄袭的方式度过那段时期的,虽然催生了很多本土化体验极为优秀的产品,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大家的版权意识非常淡薄。

  现在大家做内容的方式很多都是随意抓取其他平台的数据,并不尊重版权,也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去监督这种事情。

  比如之前有关“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的案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宣判。根据判决,脉脉需要在网站首页和客户端软件首页连续48小时刊登声明,就本案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微博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微博公司200万元。这意味着,第三方公司抓取微博数据用于商业化将构成侵权行为,微博可以进行起诉。

  

 

  脉脉案终审判决文书

  200万这个数额有多划算呢我们可以简单换算一下,同为职场社交平台的Linkedin合理估值大概为131亿美金(是以262亿的价格被微软溢价50%收购的)14年的时候就达到了3亿用户,那单个用户的价值43.6$,这样在想想,平台违规抓取的用户数据的价值就远远不止200万了。

  如今的明星产品「今日头条」又何尝不是以这种方式起家的呢?早期以低廉的成本抓取各大媒体的优质内容,繁重的事都交给机器干了,等到各家和其清算版权的时候,头条的广告营收完全就可以来覆盖高昂的侵权成本了。

  四、早期的QQ邮箱是个非常平庸的产品

  美国的产品团队做决策是相对更理性,基于数据说话,按理这个一个好理。可惜有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决策并不基于太多数据的事实,比如近年来代替乔布斯被奉为产品经理之神的张小龙老师在第一年开始做QQ邮箱项目时的经历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负面教材。

  当时他们是这么做的呢,一个字,抄。不仅仅是抄微软的Hotmail噢,流程管理,研发设计方法论统统抄上去,结果我们看看产品变成了什么样呢?

  

 

  这是2.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优点:

  5M容量,基本功能,传统UI界面

  经常丢信,可用性差

  垃圾、病毒邮件满天飞,盗号严重

  被列入黑名单,互通能力差

  每天登录人不超过30万,发信人不过5万

  

 

  这是3.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比2.0版本缺点更多了:

  大量采用AJAX,类客户端UI

  交互复杂,页面速度慢

  后台重构,稳定支持上亿用户

  安全、反垃圾能力提高

  后话就不说了,QQ邮箱坚持打磨迭代下成为了腾讯内部唯一一个七星级产品,但用张小龙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团队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来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曲折生长在技术驱动,数据主导的美帝互联网公司很少会发生,因为一旦判断数据不靠谱,产品也就在某个时段夭折了。

  五、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对比了一些中美互联网产品差异的同时,也发觉中国从抄袭,到微创新,现在又回到了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的阶段,从这两次腾讯的一些动作大概就能看出一些问题,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沉寂的要比我们的想象的快很多,付费阅读项目也变成了马化腾亲自上阵督促。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把握用户需求为天职的产品经理们是怎么了?

  

 

  互联网电商从业者龚文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称: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无所不能的神人,如最近张小龙与马化腾亲自抓的项目,基本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无损于他们2人的伟大。如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项目已经失败,马化腾亲自抓的黄金红包与付费订阅号,前景也不会乐观。这个变换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已经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试错。

  虽然这番评论不能完全断言产品的失败,但至少能够引起更多产品人的反思,很多成为了CEO或者高管的产品经理因为身居高位就慢慢远离用户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为了常态,忘记了产品经理永远应当是最贴近用户的人,也许只有回归用户,创新才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二 : 互联网的爱与忧

人类在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间里,创造的最大魔术是什么?

我们这个时代,给后世留下了什么真正影响深远的事物?
当然是互联网。
它许诺给每一个用户以更平等、更便利、更有质量的新生活。
但它没有说,除了钱,它还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拿走什么。
互联网上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我们的朋友和恋人都变成了虚拟的,我们甚至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从相识恨晚到分道扬镳。
我们不用再迈动双腿,走出家门,不用再经过熟悉的门口,不用再探索未知的街道,我们在做的,只是让眼球在发光的液晶平面上漫游,输入密码,点动鼠标,然后,等待门铃被快递员按响。
当我们打开电视,是互联网,打开手机,是互联网,甚至榨汁机里都是互联网??
种种迹象都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人们正满怀激情,甚至不乏狂热地将自己编织进一张庞大的数据之网。它无所不在,并在便捷、自由、免费、共享的名义下,取走了我们的时间、对注意力的自主性、用身心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因为网络似乎已经提供了关于一切的答案。
无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从这历史性的科技跃迁过程中极大地受益。但就像人类的任何技术造物一样,互联网从来不是纯洁完美的天使,它的种种弊端,不容忽视。
狂欢是互联网的表情,虚拟是它的性格,而炒作,则是它的习惯动作。
在社交网站上晒出来的幸福、炫出来的富有和秀出来的恩爱面前,他人生活的光鲜亮丽,让自己的人生看起来那么暗淡无光,我们顾不上探究其间的真实性,因为心理上的落差和失衡,焦虑、烦躁、失落,正在心头折磨我们脆弱的神经。
除此之外,容易让人上瘾的网络游戏、靠怪力乱神来耸人听闻的论坛文化,也助长了“宅”群体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献给了液晶屏幕里面那个炫丽而又虚幻的世界??
如今,我们不能不再次来正视这作为互联网另一面存在、让我们惊之疑之惑之的一切。
30年前,当美国军方的工程师们制造出互联网的原型时,他们也不会意识到,这种技术存在将如何地改变——或者说——创造怎样一个世界。
西谚有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样一个因为互联网而出现的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确是前所未有的,它使信息贫瘠归于终结,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让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成本接近于零。信息,开始以比特为单位,被无限地制造出来,填补每一个人每一秒的“有聊”和“无聊”,并无可辩驳地成为“现代性”的一个新要素。每一个新出现的比特,都在宣扬着这新时代的性格。但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所展现出的美与丑,却并不是“前无古人”,只是被很轻易地放大。
正是因为信息传播的便利、廉价,让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制造和传播,都变得异常容易,并难以得到预防和控制。而它也和肆无忌惮的人肉搜索、人身攻击一起,挑战着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诸如此类的新的问题层出不穷。
为了应对,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
未来的互联网仍将给人带来新的改变,就像印刷术在欧亚大陆给人类带来的改变一样。实际上,它的意义可能要远远超过印刷术,因为它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看待世界、进行人际联结和处理事务的方式,进而,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每一个人的命运。
美国的科技文化观察家凯文·凯利,在互联网尚未大规模普及的1994年提出了一个观点:网络将成为21世纪的图标。如今,我们越来越可以看到这一洞见的前瞻性。
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
互联网不仅是媒体,更是生产工具,因为它早已开始创造价值,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
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栖身之所,因为它给人归属感,无论是社群还是虚拟空间。
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信仰寄托,因为它给人以希望,无论这种希望是实际存在的,抑或只是一种想象。
这种十分复杂的存在维度,可以说是互联网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种技术产物的根本特征。
于是,我们看到人的生活正在全面信息化,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正在全面信息化,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正在全面信息化??一个数字化的地球和人类社会正在历史的云雾中渐渐浮现。可以说,谁能及早地洞察到这一大趋势背后的深层奥义,谁就会离未来更近一点。
在21世纪初的今天,人类社会仍然处于“互联网化”大戏的开端。而互联网将带我们走向何方?其实已经可以从种种互联网景观中窥出一些端倪。
面对今天的互联网,我们可以看到24小时不停的语言狂欢[www.61k.com],看到在沸腾民意外壳下潜伏着的民粹主义,看到因为自由自在而变得无遮无拦的人性中最为丑恶的诸般细节。
互联网改变了人的行为和习惯,但并没有改变“人”本身,它对人心和人性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改善。如果说人性中的天然缺陷是一种“遗传病”,那么如今这种病症已经升级成了一种可以快速传播的病毒,对人类社会旧有的免疫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些,也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惑”,或者说,是互联网的“背面”。
种种互联网之惑的背后,其实还是人性的种种弱点和缺陷。人无完人,在现实生活中,人性中的灰与黑,需要法律、道德和其他规范的约束。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也应如是。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自由的“伊甸园”,人性又不可改写。避免人性中的负能量通过互联网被无限放大的途径,是用法律法规给互联网穿上一件又一件安全衣,同时,通过互联网和媒体的行业自律,发展出一种更为积极、良性的互联网生态。这,恐怕就是避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高技术失控的最佳方案。
我们并非宣扬某种技术悲观主义,而只是想审慎地提醒每一个生活于此时代的人: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人,永远不应该成为技术的奴隶、仆役或附庸,更不必说牺牲品。
只因为,每个人都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享受更精彩的人生,而不是在网络的二维世界里迷失自己。
正像某网友所说:“没有社交网络,还有论坛,没有论坛,还有电影,没有电影,还有电视??如果我不改变我自己本身,我永远还是会把我推进懒惰的漩涡。”

三 : 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文章由微信公众号PMCAFF(ID:pmcaffcom)授权转载

作者:pmcaff

今日头条今年算是扬眉吐气了,哪家媒体不提到它,那就是不客观。

而它在过去四年就只做到了一件事:让 6600 万用户每天花 76 分钟看新闻和视频。

在中国,看一个产品成不成功有一个方法,就是看大家愿不愿意抄你,这个角度来看今日头条,那简直是太成功了。

从左到右依次是大众点评,UC头条,WiFi万能钥匙,手机迅雷

除了大家心心念念的「押注内容」,中国当下的产品,包括功能的同质化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人人都是功能经理,产品上也变成了「个个都是今日头条」、「个个都是直播平台了」。

今天在中国,我们有无数个「今日头条」,无数个「支付宝」,甚至无数个「微信」,反观美帝,为什么很少出现大家一拥而上去再搞个Facebook、搞个Twitter、搞个PayPal?

现在来看原因多种多样,肯定也不是美国人习惯创新,毕竟现在张小龙开场发布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逊于苹果了,基于这样一种现象,本文试图从产品创新的角度阐述背后的一些原因,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渗透率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除了日活月活,市场渗透率这个指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判断是否该切入一个市场以及模仿一款产品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我们可以先看微信和Facebook。微信在城市渗透率方面,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 93%,二线城市为 69%。在三到五线城市,微信渗透率不到50%,而Facebook也几乎吃掉了80%的美国网民,渗透率越高,某种程度上产品建立的壁垒就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近日美团被曝光出在南京开展了打车业务,一开始我们是搞不明白的,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柳青在去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上看出一些端倪。柳青说滴滴的目标并不是从 3800 万出租车行业里找市场,而是看到了渗透率仅有1%的市场空间,中国城镇人口有 8 亿人口,每个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所以 8 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 13 亿次左右,大概是在11- 13 亿次左右,用滴滴现在提供的 1400 万次出行除以 13 亿次,这个渗透率也就是1%。

渗透率较低的情况意味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也会更大。而美团点评拥有用户近 6 亿,日订单量超 1300 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 8 亿。这个时候去抢这块市场也不能算是冲动之举吧。

美团打车页面

反观Uber,早在 2014 年就覆盖了美国55%的人口,旧金山的出行市场渗透率也达到了15%,所以Uber剩下的对手也就是只有Lyft了,Sidecar、Flywheel、Via、Curb这些恐怕都不够打。从这点上来看,可不是我们中国的产品经理没事找事干,美帝的产品经理可能很多时候想干也找不到合适的战场。

二、中国To C的产品经理早已不比国外差了

从四大门户到BAT称霸的时代,一路狂飙的都是以To C的产品为主,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从诞生之初就在个人用户体验、个人使用需求上去竞争,美国Top 50 企业榜中的科技公司呢,有很多像IBM,Oracle,Cisco等这样以To B业务的公司,这些企业向各种互联网公司输送的人才中也以To B的人才为主。

此次的创业浪潮中,中国很多产品在模式上已经慢慢开始被硅谷「抄袭」,创新孵化机构Y Combinator每年会举办两次Demo Day,用来展示美国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不过 2016 年秋季的一场Demo Day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仿佛进入了 2014 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随手举两个例子:

家政服务平台Miso,有家政需求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提供家政服务的人员按需接单,并通过Miso App内置的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到用户家中。你确定这不是中国玩剩下的家政O2O?

Miso App界面

再看一款叫做simbi的产品,定位是一个共享经济平台,主要是给用户在线交换技能和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你再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个豆瓣技能交换小组就能搞定的事情吗?

所以其实你看,在To C的领域,国内的产品在创新上已经不逊于国外了,大量的To C产品和对To C产品深入研究的产品经理们共同造就了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以及App Store里数不清的山寨应用。

三、习惯抄袭带来的后遗症

中国互联网过去 20 年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值得骄傲,不过前 10 年(从 94 年北京有了第一个局域网一直到 2004 年左右),中国是以全盘抄袭的方式度过那段时期的,虽然催生了很多本土化体验极为优秀的产品,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大家的版权意识非常淡薄。

现在大家做内容的方式很多都是随意抓取其他平台的数据,并不尊重版权,也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去监督这种事情。

比如之前有关“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的案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宣判。根据判决,脉脉需要在网站首页和客户端软件首页连续 48 小时刊登声明,就本案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微博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微博公司 200 万元。这意味着,第三方公司抓取微博数据用于商业化将构成侵权行为,微博可以进行起诉。

QQ截图20170221094334.jpg

脉脉案终审判决文书

200 万这个数额有多划算呢我们可以简单换算一下,同为职场社交平台的Linkedin合理估值大概为 131 亿美金(是以 262 亿的价格被微软溢价50%收购的) 14 年的时候就达到了 3 亿用户,那单个用户的价值43.6$,这样在想想,平台违规抓取的用户数据的价值就远远不止 200 万了。

如今的明星产品「今日头条」又何尝不是以这种方式起家的呢?早期以低廉的成本抓取各大媒体的优质内容,繁重的事都交给机器干了,等到各家和其清算版权的时候,头条的广告营收完全就可以来覆盖高昂的侵权成本了。

四、早期的QQ邮箱是个非常平庸的产品

美国的产品团队做决策是相对更理性,基于数据说话,按理这个一个好理。可惜有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决策并不基于太多数据的事实,比如近年来代替乔布斯被奉为产品经理之神的张小龙老师在第一年开始做QQ邮箱项目时的经历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负面教材。

当时他们是这么做的呢,一个字,抄。不仅仅是抄微软的Hotmail噢,流程管理,研发设计方法论统统抄上去,结果我们看看产品变成了什么样呢?

这是2. 0 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优点:

  • 5M容量,基本功能,传统UI界面

  • 经常丢信,可用性差

  • 垃圾、病毒邮件满天飞,盗号严重

  • 被列入黑名单,互通能力差

  • 每天登录人不超过 30 万,发信人不过 5 万

这是3. 0 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比2. 0 版本缺点更多了:

  • 大量采用AJAX,类客户端UI

  • 交互复杂,页面速度慢

  • 后台重构,稳定支持上亿用户

  • 安全、反垃圾能力提高

后话就不说了,QQ邮箱坚持打磨迭代下成为了腾讯内部唯一一个七星级产品,但用张小龙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团队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来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曲折生长在技术驱动,数据主导的美帝互联网公司很少会发生,因为一旦判断数据不靠谱,产品也就在某个时段夭折了。

五、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对比了一些中美互联网产品差异的同时,也发觉中国从抄袭,到微创新,现在又回到了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的阶段,从这两次腾讯的一些动作大概就能看出一些问题,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沉寂的要比我们的想象的快很多,付费阅读项目也变成了马化腾亲自上阵督促。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把握用户需求为天职的产品经理们是怎么了?

互联网电商从业者龚文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称: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无所不能的神人,如最近张小龙与马化腾亲自抓的项目,基本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无损于他们 2 人的伟大。如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项目已经失败,马化腾亲自抓的黄金红包与付费订阅号,前景也不会乐观。这个变换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已经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试错。

虽然这番评论不能完全断言产品的失败,但至少能够引起更多产品人的反思,很多成为了CEO或者高管的产品经理因为身居高位就慢慢远离用户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为了常态,忘记了产品经理永远应当是最贴近用户的人,也许只有回归用户,创新才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PMCAFF(www.pmcaff.com):最大互联网产品社区,是百度,腾讯,阿里等产品经理的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出品深度产品观察,互联产品研究首选。

四 : 格力手机,海尔机器人:“互联网焦虑”下的蛋

  摘要:这反应出互联网冲击之下,产业界的焦虑和迷失。一方面,他们目睹了小米,荣耀的崛起,乐视在资本市场的呼风唤雨,连销量惨淡的锤子都拥有让人艳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又体味着媒体的冷落,资本的看淡,年轻消费者的疏离。有一种说法说的很到位:互联网企业拿走了传统企业造梦的权利。

  

格力手机,海尔机器人:“互联网焦虑”下的蛋

 

  格力手机又跳票了,海尔要造机器人了。这是上周两个热度相差很大的新闻,放在一起读却有点黑色幽默。这是怎么了,老牌的家电企业都要转行了吗?雷军做手机火了,引的董小姐也要做,前一阵阿里巴巴刚投资了日本机器人公司,海尔挽起袖子要自己动手干。

  这种另类的跨界在产业界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实在值得思考下。

  制造企业的匆忙跨界

  8月24日,格力手机又在朋友圈刷屏了。当天,格力手机在聚划算10点开售,链接显示这款手机标价1599元。当人们以为格力手机终于要和大家见面时,不料半小时后,这款格力手机已经下架了,再也找不到销售页面,搜索关键词也没有找到“相关宝贝”。格力方面表示,聚划算的手机销售,系经销商在未取得总部授权情况下,擅自与聚划算合作。总部已令其撤销,对于何时开售及销售渠道,格力方面表示暂不便透露。

  这不是格力手机第一次跳票了。2年前,董明珠和雷军喊出了10亿元惊天赌局,当时不过是两人对企业增长速度的争论。后来董明珠却自己喊出了要造手机,一下哗然。后来格力手机成了热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新闻,它的配置,它的开售一次次挑动人神经,又一次次激起新的悬念。人们想知道最后结局印证自己的判断,却一次次被新的悬念替代。就比如这次虎头蛇尾的聚划算销售。

  不过,格力手机马上不会孤单了,因为海尔要造机器人了。

  上周,海尔旗下的克路德机器人在北京发布了第一代家庭服务机器人“哇哦”。海尔造机器人?这里面的产业相关性确实是让人意外到无法自行脑补。

  根据当天的媒体报道,海尔机器人第一代产品搭配了声源定位、声纹识别、语音语义识别等功能,可与人做简单交流,也可作为视频通话工具。同时,“哇哦”内置多种传感器,可监测室内温度、适度、PM2.5以及可挥发有害气体浓度。“哇哦”还可以实现对智能家电产品的控制,还配有红外接收发射器,对老式电视、空调等电器进行控制。此外,这款机器人的售价是10999元。企业宣称明年1月1日发售。

  这款机器人还没有造出来。根据企业自己的描述,实在看不出智能在何处。人机语音交流,视频通话,这都是微信上就能实现的功能,为什么要花1万多买个东西放家里?用红外发射器控制老式电视和空调,这能算是个功能吗?用遥控器不就行了?一个还在用老式电视的人会花钱换一台几千元的电视智能呢,还是花一万多买个机器人去遥控它?

  “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不仅是智能家庭生态系统的核心,更是智能家庭生态系统的唯一链接所有元素的入口。”企业的愿景很美好,但搞出的产品却委实奇葩。让人疑心其到底是想做事,还是做出做事的样子。

  “互联网焦虑”让企业迷失

  格力手机,海尔机器人,这样匆忙跨界的情况不是个例,而是越来越多。前一阵,一家二流空调企业就喊出了依靠售出的空调搭载智能芯片,以打造大数据的平台,未来不靠硬件赚钱而是靠大数据赚钱。

  这反应出互联网冲击之下,产业界的焦虑和迷失。一方面,他们目睹了小米,荣耀的崛起,乐视在资本市场的呼风唤雨,连不卖座都锤子都拥有让人艳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又体味着媒体的冷落,资本的看淡,年轻消费者的疏离。有一种说法说的很到位:互联网企业拿走了传统企业造梦的权利。

  向互联网的转型已经毋庸置疑。但谁也没有一条正确而清晰的路径。于是乎,有的企业一面自身转型,一面广泛投资互联网企业,比较典型的是苏宁。其实滴滴打车,锤子科技等相当一部分互联网企业幕后都有来自传统企业的投资。

  还有的企业愿意亲力亲为,为了向互联网靠拢,向智能靠拢,不顾自己的产业实际,能力范畴,品牌认知,直接进入原本不擅长,没有经验积累和核心优势的领域。 格力手机,海尔机器人就是例子。

  说起进入这些产业的底气,无非就是我企业够大,硬件销量够多,搭售就够了。除此之外,能站在用户角度打动消费者的理由却看不到--这本身就不是互联网思维。思维都不对,何谈转型跨界。

  产业企业没练成“敢于被忘记”的定力

  梳理格力手机屡屡抢头条的爆点,无不是董明珠或格力自己爆出的,并非有记者专门到格力明察暗访,而都是董明珠参加各种采访,论坛,活动时自己爆出来的。让人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企业主动自己传播的。

  同样,海尔在机器人之前也先后搞了随身投影电视,手持洗衣机等既有噱头又容易受年轻人关注的产品。这些产品如今都无声无息,但却在当时赚到了舆论的声量。

  可以猜测的是,企业可能原本就没奢望这种匆忙跨界的产品能大卖,能获得品牌关注,重回舆论场就够了。

  格力和海尔都是业界很高调的企业。董明珠的头像曾是格力空调在各地报广的标配LOGO,海尔张瑞敏更是善于捕捉风向,适时提出各种应景口号。在产品的时代,两家企业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用智能化产品来刷存在感。

  这让人想起了最近热传的一段博世电器广告:主题就是“让用户忘记我,过更好的生活”,因为博世的产品已经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要的就是做一个稳定可靠的,足以信赖的产品,因为它是如此可靠,以至于人们只需专注生活而忘记了电器的存在。

  国内能达到“甘让用户忘记”的品牌还不多,甚至是敢说这句话的都没有。一方面是定力不够,一方面是专注不够。他们总愿意追逐着一个又一个产业热点,不管适不适用先贴上标签再说。 至于真正的价值和逻辑是什么,反而不重要,因为下一个热点又很快出来了啊。

  没有定力其实就是没有自信。全民豹变互联网的盛况还能延续多久?

五 : 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今日头条今年算是扬眉吐气了,哪家媒体不提到它,那就是不客观。

  而它在过去四年就只做到了一件事:让 6600 万用户每天花 76 分钟看新闻和视频。

  在中国,看一个产品成不成功有一个方法,就是看大家愿不愿意抄你,这个角度来看今日头条,那简直是太成功了。

  

 

  从左到右依次是大众点评,UC头条,WiFi万能钥匙,手机迅雷

  除了大家心心念念的「押注内容」,中国当下的产品,包括功能的同质化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人人都是功能经理,产品上也变成了「个个都是今日头条」、「个个都是直播平台了」。

  今天在中国,我们有无数个「今日头条」,无数个「支付宝」,甚至无数个「微信」,反观美帝,为什么很少出现大家一拥而上去再搞个Facebook、搞个Twitter、搞个PayPal?

  现在来看原因多种多样,肯定也不是美国人习惯创新,毕竟现在张小龙开场发布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逊于苹果了,基于这样一种现象,本文试图从产品创新的角度阐述背后的一些原因,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渗透率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除了日活月活,市场渗透率这个指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判断是否该切入一个市场以及模仿一款产品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我们可以先看微信和Facebook。微信在城市渗透率方面,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 93%,二线城市为 69%。在三到五线城市,微信渗透率不到50%,而Facebook也几乎吃掉了80%的美国网民,渗透率越高,某种程度上产品建立的壁垒就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近日美团被曝光出在南京开展了打车业务,一开始我们是搞不明白的,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柳青在去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上看出一些端倪。柳青说滴滴的目标并不是从 3800 万出租车行业里找市场,而是看到了渗透率仅有1%的市场空间,中国城镇人口有 8 亿人口,每个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所以 8 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 13 亿次左右,大概是在11- 13 亿次左右,用滴滴现在提供的 1400 万次出行除以 13 亿次,这个渗透率也就是1%。

  渗透率较低的情况意味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也会更大。而美团点评拥有用户近 6 亿,日订单量超 1300 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 8 亿。这个时候去抢这块市场也不能算是冲动之举吧。

  

 

  美团打车页面

  反观Uber,早在 2014 年就覆盖了美国55%的人口,旧金山的出行市场渗透率也达到了15%,所以Uber剩下的对手也就是只有Lyft了,Sidecar、Flywheel、Via、Curb这些恐怕都不够打。从这点上来看,可不是我们中国的产品经理没事找事干,美帝的产品经理可能很多时候想干也找不到合适的战场。

  二、中国To C的产品经理早已不比国外差了

  从四大门户到BAT称霸的时代,一路狂飙的都是以To C的产品为主,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从诞生之初就在个人用户体验、个人使用需求上去竞争,美国Top 50 企业榜中的科技公司呢,有很多像IBM,Oracle,Cisco等这样以To B业务的公司,这些企业向各种互联网公司输送的人才中也以To B的人才为主。

  此次的创业浪潮中,中国很多产品在模式上已经慢慢开始被硅谷「抄袭」,创新孵化机构Y Combinator每年会举办两次Demo Day,用来展示美国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不过 2016 年秋季的一场Demo Day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仿佛进入了 2014 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随手举两个例子:

  家政服务平台Miso,有家政需求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提供家政服务的人员按需接单,并通过Miso App内置的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到用户家中。你确定这不是中国玩剩下的家政O2O?

  

 

  Miso App界面

  再看一款叫做simbi的产品,定位是一个共享经济平台,主要是给用户在线交换技能和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你再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个豆瓣技能交换小组就能搞定的事情吗?

  所以其实你看,在To C的领域,国内的产品在创新上已经不逊于国外了,大量的To C产品和对To C产品深入研究的产品经理们共同造就了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以及App Store里数不清的山寨应用。

  三、习惯抄袭带来的后遗症

  中国互联网过去 20 年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值得骄傲,不过前 10 年(从 94 年北京有了第一个局域网一直到 2004 年左右),中国是以全盘抄袭的方式度过那段时期的,虽然催生了很多本土化体验极为优秀的产品,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大家的版权意识非常淡薄。

  现在大家做内容的方式很多都是随意抓取其他平台的数据,并不尊重版权,也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去监督这种事情。

  比如之前有关“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的案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宣判。根据判决,脉脉需要在网站首页和客户端软件首页连续 48 小时刊登声明,就本案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微博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微博公司 200 万元。这意味着,第三方公司抓取微博数据用于商业化将构成侵权行为,微博可以进行起诉。

  

QQ截图20170221094334.jpg

 

  脉脉案终审判决文书

  200 万这个数额有多划算呢我们可以简单换算一下,同为职场社交平台的Linkedin合理估值大概为 131 亿美金(是以 262 亿的价格被微软溢价50%收购的) 14 年的时候就达到了 3 亿用户,那单个用户的价值43.6$,这样在想想,平台违规抓取的用户数据的价值就远远不止 200 万了。

  如今的明星产品「今日头条」又何尝不是以这种方式起家的呢?早期以低廉的成本抓取各大媒体的优质内容,繁重的事都交给机器干了,等到各家和其清算版权的时候,头条的广告营收完全就可以来覆盖高昂的侵权成本了。

  四、早期的QQ邮箱是个非常平庸的产品

  美国的产品团队做决策是相对更理性,基于数据说话,按理这个一个好理。可惜有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决策并不基于太多数据的事实,比如近年来代替乔布斯被奉为产品经理之神的张小龙老师在第一年开始做QQ邮箱项目时的经历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负面教材。

  当时他们是这么做的呢,一个字,抄。不仅仅是抄微软的Hotmail噢,流程管理,研发设计方法论统统抄上去,结果我们看看产品变成了什么样呢?

  

 

  这是2. 0 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优点:

  5M容量,基本功能,传统UI界面

  经常丢信,可用性差

  垃圾、病毒邮件满天飞,盗号严重

  被列入黑名单,互通能力差

  每天登录人不超过 30 万,发信人不过 5 万

  

 

  这是3. 0 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比2. 0 版本缺点更多了:

  大量采用AJAX,类客户端UI

  交互复杂,页面速度慢

  后台重构,稳定支持上亿用户

  安全、反垃圾能力提高

  后话就不说了,QQ邮箱坚持打磨迭代下成为了腾讯内部唯一一个七星级产品,但用张小龙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团队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来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曲折生长在技术驱动,数据主导的美帝互联网公司很少会发生,因为一旦判断数据不靠谱,产品也就在某个时段夭折了。

  五、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对比了一些中美互联网产品差异的同时,也发觉中国从抄袭,到微创新,现在又回到了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的阶段,从这两次腾讯的一些动作大概就能看出一些问题,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沉寂的要比我们的想象的快很多,付费阅读项目也变成了马化腾亲自上阵督促。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把握用户需求为天职的产品经理们是怎么了?

  互联网电商从业者龚文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称: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无所不能的神人,如最近张小龙与马化腾亲自抓的项目,基本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无损于他们 2 人的伟大。如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项目已经失败,马化腾亲自抓的黄金红包与付费订阅号,前景也不会乐观。这个变换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已经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试错。

  虽然这番评论不能完全断言产品的失败,但至少能够引起更多产品人的反思,很多成为了CEO或者高管的产品经理因为身居高位就慢慢远离用户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为了常态,忘记了产品经理永远应当是最贴近用户的人,也许只有回归用户,创新才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本文标题:互联网时代的忧虑-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281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