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颠沛流离-颠沛流离,安身何处 之上

发布时间:2018-02-01 所属栏目:爱情散文

一 : 颠沛流离,安身何处 之上

2014-06-20 10:36:31|  分类:国土风云|举报 |字号

本文转载自地图驿栈《颠沛流离,安身何处——民国首都大漂移(上)》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转载】颠沛流离,安身何处 之上

国家之枢纽,为政府;政府之驻地,为首都。对于政府建设及首都设置,历代政权均十分慎重。然而,有一个史称中华民国的短命王朝,自诞生后就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政府此起彼伏,首都漂移不定。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特就民国首都之漂移路径做个简要回顾。

对于政府建设。辛亥革命初期,同盟会建立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建立北京北洋政府。国民党成立以后,相继建立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国民政府,其中的国民政府又先后经历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及重庆国民政府、第二次广州国民政府等不同阶段,甚至还有未得到国民党党史承认的两个“国民政府”,即北平国民政府和汪伪国民政府。另外,汪伪国民政府前身“北平临时政府”及“南京维新政府”,虽然只是两个地方性汉奸傀儡政权,却也均以“中华民国”抬头。

对于首都设置。中华民国时期,定都三次,即武昌、南京、北京;迁都三次,即从广州迁都武汉、从南京迁都洛阳、从南京迁都重庆;还都两次,即从洛阳还都南京、从重庆还都南京;不了了之的“迁都”一次,即从武汉迁都南京;未被承认的“还都”一次,即汪伪南京政府“还都”南京。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短暂生涯,先后有广州、武汉、南京、北平、洛阳、重庆等六个城市做过名义或事实首都,另有洛阳、重庆、西安、北平等四个城市是明文确立的陪都或行都。

除了以“中华民国”抬头、并自称中央政府的政权及其首都外,还有一些宣布脱离“中华民国”管辖的政权及其首都,如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其首都瑞金,带有初级革命性质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及其首都福州,分裂中国版图的伪“满洲国”及其首都“新京”,以及各色地方政权。此外,陈济棠、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时,虽然没有来得及成立政权机构,却也成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委员会。民国时期之政权,实在有些乱!

一、辛亥革命时期:共和政府的定都之争

1、孙中山力主:定都武昌!

1867年7月21日,两江总督曾国藩对幕僚赵烈文说:“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绔。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赵烈文答道:“天下治安一统久已,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1894年11月24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正式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的革命道路。五个月前,孙中山求见李鸿章以倡和平改革而遭拒,对清政府彻底失望,“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

革命初期,孙中山对未来中国的政府建设及首都设置等就已有所设想。民国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先生发现,日本人宫崎滔天在日记中对孙中山关于新中国首都规划的谈话记录作有记载。1897年,孙中山对宫崎滔天说:“仆常持一都四京(五大镇)之说:武汉(都),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南京(广州),北京(顺天)。”宫崎滔天是孙中山好友、同盟会最早的外籍会员,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担任政治顾问,后来著书《三十三年之梦》,专门介绍孙中山的革命事迹。

对于未来中国之首都设置,孙中山一直推崇武昌,对南京则顾虑重重,1902 年和章太炎说到,“金陵犹不可宅”,难以“运于中央,临制四方”。武昌则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雄,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侯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听闻武昌首义之成功喜讯时,孙中山更是惊叹:“武汉一呼,四方响应。”

1911年10月10日,武汉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宣布接受同盟会领导,根据孙中山制定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及《军政府宣言》更改国号,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至11月初,十余省份宣布独立,需要建立全国性指挥机关。11月7日,鄂军都督黎元洪率先致电各独立省份,建议组织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11月9日,黎元洪再次通电全国,吁请各省速派代表至武汉商议。11月12日,上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陈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联名通电,呼吁在上海召开会议,并随即在上海设置“临时会议总机关”,先后有七省代表抵达,特向鄂军都督府建议在上海开会,遭到拒绝。

1911年11月17日,十一省代表于汉口召开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会议认为,武昌是第一个取得成功的省会城市,更是孙中山一贯主张的首都之地,决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于武昌,唯有贵州代表主张将临时政府设于广州;临时政府成立前,暂由鄂军都督府代行中华民国军政府职权。武昌成为中华民国初期的事实首都近两个月,直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随着清军反攻,汉阳失守、武昌吃紧,湖北军事形势极为严峻。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12月4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决定,会议迁至南京继续召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设南京。12月16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南京再次开幕,筹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从武汉、上海抵达的十七省四十五名代表参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经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选举,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如下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史称南京临时政府。南京,成为中华民国正式首都。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转载】颠沛流离,安身何处 之上

2、参议院表决:迁都北京!

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宣告退位。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辞职咨文,被迫让位于袁世凯。不过,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附有三个条件,其中两条与首都设置有关:一是,“临时政府设于南京,这是各省代表会所议定,不能更改”;二是,新总统在南京就职,“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辞职……”孙中山此意,乃将袁世凯置于南方革命派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之下。

临时政府内部多人与孙中山唱起反调。孙中山提交辞职咨文之日,章太炎发表《致南京参议院论建都书》,主张建都北京,同盟会骨干宋教仁等人表态赞同,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张謇甚至与袁世凯直通声气。此外,江苏代理都督庄蕴宽也通过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通电全国,反对定都南京,安徽都督孙毓筠、顺直咨议局等省份或机构纷纷响应。部分长期跟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也纷纷倒戈,多为将领联名通电,要求定都北京。

陆军总长黄兴坚决支持孙中山,在《民立报》发表公开信,严厉驳斥首都设于北京的论调。对于主张定都北京的江浙联军参谋团,黄兴命令陆军部立即将其解散。2 月14 日,临时参议院审议首都设置事宜,采用投票法表决,20 票主张北京,5 票主张南京,2 票主张武昌,1 票主张天津。同盟会会员李肇甫在临时参议院大放厥词,认为年前临时政府决定将首都设于南京,系因大江以北尚为清军统治,现在南北一统,首都自应设于北京为宜。孙中山对“首都设北京”之决议表示强烈反对,以临时大总统名义依法提请复议。

3、参议院复议:定都南京!

孙中山以为,临时参议院中,革命党人占绝对多数,通过“首都设南京”的决议应是水到渠成,对“首都设北京”的决议极为恼火。当晚,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将同盟会员李肇甫予以痛斥,限定次日复议时必须对决议予以更改。孙中山决定,以党中央名义,要求党人议员必须按照总理意愿进行投票。黄兴怒道:“明日如再不按孙先生意愿行事,我立即派宪兵将议员绑了出来。”

1912年2月15 日晨,孙中山赴南京东郊明孝陵举行谒陵及民国统一大典,总统府秘书处秘书吴玉章准备将孙中山亲拟复议咨文加盖总统大印后送往临时参议院。黄兴厉声对吴玉章说:“我马上去东郊明孝陵,过了正午12 时,参议院再不改过来,我立即调兵冲入参院强行通过。”吴玉章连说:“务请总长再延缓一下,我尽速办理。”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也知事情紧迫,托病未去孝陵,取出孙中山的总统大印盖上咨文。咨文送达临时参议院,同盟会议员立即表决,27 名表决议员,19 票主张南京,6 票主张北京,2票主张武昌。临时参议院通过决议,仍以南京为民国首都所在地。

4、袁世凯得逞:迁都北京!

1912年2 月11 日,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坚决表示不能南下。2 月15 日,临时参议院复议表决后,袁世凯当即致电孙中山,表示难以接受南下要求,甚至以“退归田园”进行要挟。2 月21 日,中华民国联合会、民社、国民协会、《民立报》、《神州日报》、《时报》、《时势新报》、《大共和日报》等八个社团联名通电,认为临时参议院通过首都设南京的决议,是“立法为行政所侵,不能保其独立,民国开此恶例,尤为寒心……”黄兴发出《为主张建都南京驳庄蕴宽等电》,对章太炎之论进行反驳:“章先生之函,与《民立报》略同,但所云谋政治之统一,经济之发展,军事之统一,多非纯粹建都问题……”章太炎也撰文《驳黄兴主张南都电》,继续为袁世凯辩解。

2月21日,临时政府派出蔡元培、汪精卫、宋教仁等人组成迎袁南下就职专使团赶赴北京。袁世凯对专使团极其谦恭,表示愿赴南京就职。2月29 日晚,北京突然枪声大作,曹锟北洋第三镇发动“兵变”,持枪进入专使团驻地,专使们仓皇出走。3月1日,兵变很快蔓延至保定、天津等地。袁世凯和蔡元培分别致电孙中山,告知兵变详情。孙中山召开内阁会议,决定派兵平乱。3月4日,袁世凯又致电孙中山:“北方局势已定,无庸远劳师旅,祈即停止出发……”蔡元培也致电孙中山,“京津各处渐平靖……不宜亟亟出发……外交团不以运兵为然。”

京、津、保兵变后,北方各商会、咨议局、报馆纷纷通电,反对袁世凯南下就职。北洋军界也通电要求,“临时政府必应设于北京,大总统受任必暂难离京一步……”。蔡元培等人致电孙中山,也彻底改变迎袁南下就职的初衷,甚至向孙中山及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袁世凯接管权力的具体办法,即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再与南京、武昌方面商定内阁总理及总长,并由总理在南京组成统一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办理政权交接,等等。3月5日,孙中山为了顾全大局,复电蔡元培等迎袁专使,同意袁世凯不必南下就职。3 月6 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六条办法,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袁世凯接电,致电临时参议院进行电报宣誓,同意中华民国首都搬迁北京。中华民国初年的首都之争,就此尘埃落定。

二、北洋政府时期:民国政府的政权之争

袁世凯执政:1912年3 月10 日,袁世凯在北京中南海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即逼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史称北京临时政府。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10月10日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史称北洋政府,又称北京政府,并得到世界各国广泛承认。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首义,发起护国战争,南方各省纷纷响应。1916年1月1日,袁世凯自称“洪宪皇帝”,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

皖系军阀执政: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副总统黎元洪于次日继任大总统。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分裂为直系和皖系两大派系,两者之间矛盾深刻。1917年7月2日,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日本使馆避祸,“不能行使大总统职权”,指定副总统冯国璋代理大总统。8月1日,冯国璋就职大总统,于次年10月9日因首届政府任期届满(1913年年10月10日至1918年10月9日)御任。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接任大总统。

直系军阀执政: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1922年6月2日,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入主北京,将徐世昌赶下台。6月11日,黎元洪暂行大总统职权。1923年6月13日,直系军阀又将黎元洪逼往天津,次日高凌霨摄行大总统职权,10月9日第二届政府任期届满(1918年10月10日至1923年10月9日)御任。1923年10月10日,曹锟重金贿选后接任大总统。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2日曹锟被迫辞职,黄郛于次日摄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4月24日,段祺瑞因“三一八惨案”辞职。此后,胡惟德(4月24日至5月12日)、颜惠庆(5月13日至6月22日)、杜锡圭(6月23日至10月4日)、顾维钧(10月5日至1927年6月17日)先后摄行临时执政。

奉系军阀执政: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奉系败退出关“闭关自治”,皖系卷土重来,孙中山准备北伐,形成孙、皖、奉“反直三角同盟”。直系内部也因争权夺利而四分五裂,冯玉祥自成一派。1924年10月23日,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系吴佩孚败逃南方。1926年春,奉系与直系重新联合,夹击冯玉祥。11月,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作霖宣布成立安国军并自任总司令,北洋政府进入奉系统治时期。1927年4月,奉系当局搜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逮捕并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6月18日,张作霖宣布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建“中华民国安国军大元帅府”以“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史称安国军政府。1928年6月3日,国民革命军进逼京津,张作霖败退出关,次日被日本军国主义炸死在沈阳皇姑屯。6月8日,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宣告北洋政府彻底垮台。

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却也做过一些历史贡献。1919年7月25日,苏俄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在华一切特权。10月,北洋政府派遣徐树铮出兵收复外蒙古。11月17日,外蒙古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取消“自治”,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11月22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废除《中俄声明》和《恰克图协定》;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徐树铮就地驻防。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顾维均与苏俄外长加拉罕于北京签定《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苏俄放弃帝俄在华一切权利,放弃庚子赔款之俄国部分,承认“外蒙为完全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并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之主权”。

三、护法战争时期:政权建设的艰难探索

1912年7月21日,同盟会本部召开夏季大会,宋教仁当选总务部主任干事,成为同盟会实际主持人,由此加快了组织大党的步伐。8月25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党派合并为国民党(与孙中山后来成立的中国国民党是两个不同党派),孙中山获选为理事长。受孙中山委托,宋教仁代理理事长,在北京国民党本部主持日常党务工作。

1913年3月,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届国会开始选举,国民党得票最多,宋教仁负责组阁,随即遇刺身亡。4月8日,在袁世凯操纵下,第一届国会宣布开幕,史称旧国会。7月,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决定“非去袁不可”,发动“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并再次流亡日本。11月4日,袁世凯以叛乱罪解散国民党,驱逐国民党籍议员,导致国会因人数不足而休会,袁世凯另行召开“中央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取代国会。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宣布实行总统制,独揽一切大权。

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意识到“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涣散”,决心重组新党。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召集国民党要员成立中华革命党。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清室复辟。7月3日,孙中山在上海召开讨逆会,决定在南方另开国会,组织临时政府。7月4日,孙中山电召旧国会议员南下护法。7月19日,孙中山、章太炎到达广州,发动护法战争,亦称“三次革命”。8月25日,旧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史称“非常国会”,8月31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为戡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特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云南督军唐继尧、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为元帅。9月10日,孙中山就任大元帅(如下图),“中华民国军政府”宣告成立,史称护法军政府,又称广州军政府,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互为对峙。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转载】颠沛流离,安身何处 之上

1918年1月15日,西南军阀于广州成立“中华民国西南各省护法会议”,因内部不和而很快解散。1月20日,西南军阀通电公布《中华民国护法各省联合会议条例》,再次成立“中华民国护法各省联合会”,试图脱离广州军政府,直接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合组中华民国联合政府,在孙中山强烈抵制下,不久宣布撤销。5月4日,西南军阀为彻底排挤孙中山,收买非常国会议员,强行通过《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孙中山当天发表辞职通电:“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5月20日,非常国会决议废除大元帅制度,选出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陆荣廷、岑春煊、林葆怀等七人为军政府总裁,孙中山于次日离粤至沪。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纲领。1920年8月,陈炯明率部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军阀。11月28日,孙中山重返广州,召集非常国会,建议取消军政府、选举总统、成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1921年1月12日,非常国会复会。4月2日,非常国会通过决议,取消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中华民国政府。4月7日,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改大元帅制为总统制,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开始第二次护法战争。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8月9日,孙中山离开广州,经香港转赴上海,全力进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3年1月16日,滇桂联军驱逐陈炯明。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重回广州。3月1日,孙中山宣布取消中华民国政府,组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史称广州大元帅府,再次发动推翻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战争。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共襄国事,孙中山绕道日本赴京。12月4日,孙中山抵达天津,突然旧病复发。12月18日,孙中山得知“临时执政府行文各国使署,有尊重历来条约之意”而大失所望,病情加剧。段祺瑞电催“时局未定,庶政待商,务祈速驾,以慰众望。”孙中山复电“准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入京。”孙中山抵京入住北京饭店,随即确诊患有肝癌,转往协和医院治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年仅五十九岁。弥留之际,孙中山断断续续地说到:“和平……奋斗……救中国。”

四、孙中山与重庆:重庆与历史擦肩而过

孙中山从未到过重庆,却十分关注重庆的革命活动,曾经指出:“扬子江流域将成为中国革命必争之地,而四川位居长江上游,更应及早图之。”1903年,巴县人杨沧白在重庆秘密成立公强会,成为四川近代第一个革命团体。1905年,同盟会宣告成立,并将重庆定为中国西部领导中心。根据同盟会章程,同盟会设立九个支部,四个在国外,五个在国内,国内支部分别为东、南、西、北、中等五个,其中西方支部设于重庆,领导西部各省同盟会分会。1906年春,重庆公强会正式改组为同盟会重庆支部,成为四川第一个同盟会组织。

1911年春夏,四川爆发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同盟会重庆支部进一步发展壮大。1911年深秋,重庆总商会总理、西南最大票号“天顺祥”老板李耀廷之子、广东督练清兵统领李湛阳回重庆省亲,同盟会重庆支部经过积极努力,成功策反李湛阳。从武汉带兵入川的两江总督端方停驻重庆,任命李湛阳为巡防军统领,负责招募新兵,同盟会“党人多投身其间”,“是为党人得握兵柄之始”。11月22日,同盟会重庆支部发动起义,迫使“官吏俯首听命”、“兵不血刃,垂手而克复名城”,通电成立蜀军政府。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指派爪牙胡景伊为四川都督,加强对四川的控制,并试图吞并同盟会重庆支部掌握的蜀军。1913年8月初,蜀军将领熊克武、杨沧白响应孙中山号召起义讨袁,袁世凯急调陕、鄂、滇、黔军队围攻,熊克武、杨沧白寡不敌众,离开重庆抵达上海。经孙中山批准并担保,重庆驻沪代表童子钧、陈少谷等,将已经停建的川汉铁路之股款移交熊克武重建蜀军。熊克武迅速重建蜀军并自任总司令,领兵打回重庆。

1917年夏秋,孙中山发动护法斗争。年底,西南军阀唐继尧率领川滇黔靖国联军攻克重庆,赶跑北洋政府官员,重庆镇守使熊克武通电拥护孙中山。孙中山欣喜之极,致电唐继尧:“联军已克重庆……捷电遥传,欣喜何极!”孙中山同时电令熊克武、唐继尧从重庆顺流而下,与湘桂军队会师武汉、共同北伐,“渝关控扼大江,实为天险,今既为我所有,则义军旌旗,可直指东趋,望刻日督师出峡,联合荆襄,传檄大江,以慰国人之望。”1918年1月,孙中山派遣军政府秘书长章太炎前往重庆督促。唐继尧却另行所图,以总揽四川军政大权之职相诱,促使熊克武背叛革命。5月21日,护法战争宣告失败,孙中山避居上海,章太炎也于次日苍然地离开重庆。

熊克武以四川靖国总司令之职驻扎成都,杨沧白则以四川省长之职驻扎重庆,两地明争暗斗、水火不容。1920年夏末,杨沧白联合唐继尧,将熊克武逼出成都,电请孙中山入川主政。孙中山再次燃起重建民国之热情:“自桂系破坏,法统几乎中绝”,所幸四川“及时戡定(熊克武),奠我宏基。自应本改造之精神,建民治之极轨。”9月16日,孙中山安排非常国会参议院议长林森、众议院议长吴景濂、议员七十余人抵达重庆。10月13日,熊克武联合川军将领刘湘卷土重来,熊克武再占成都,刘湘则攻克合川、进逼重庆,杨沧白宣布辞职,非常国会也被迫离开重庆。孙中山想在重庆挽救民国的努力,最终失败。

【地图驿栈】精心编写、原创文章

评论这张

二 : 颠沛流离

【成语名字】颠沛流离[www.61k.com]
【汉语拼音】diān pèi liú lí
【成语解释】
“颠沛”,比喻世道衰乱或人事挫折。语出《论语.里仁》。“流离”,流亡离散。◎语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处流浪。△“百六之会”、“流离失所”、“阳九之阸”
【成语典故】
1、“颠沛”:《论语.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成语注解】
1、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时间。比喻极短的时间。
2、造次:仓卒、紧迫。
3、颠沛:比喻世道衰乱或人事挫折。
4、“流离”:
◎1《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
末年,盗贼群起,发军击之,将吏放纵于外。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雒阳以东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谒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置养澹官以禀之,吏盗其禀,饥死者什七八。莽耻为政所致,乃下诏曰:“予遭阳九之阸,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蛮夷猾夏,寇贼奸轨,百姓流离。予甚悼之,害气将究矣。”岁为此言,以至于亡。
【成语注解】
1、阳九之阸:灾难、困厄的时运。阸,同“厄”。见“阳九之阸”。
2、百六之会:厄运。见“百六之会”。
3、霜蝗:霜害和蝗灾。
4、饥馑荐臻:指连年灾荒。荐臻,连续不断。
5、猾夏:侵扰华夏。
6、奸轨:犯法作乱。
◎2《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
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乃先微感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信曰:“何谓也?”通因请间,曰:“天下初作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袭,飘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刘、项分争,使人肝脑涂地,流离中野,不可胜数。……。”
◎3《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
朕既不明,变异数见,岁比不登,食廪空虚,百姓饥馑,流离道路,疾疫死者以万数,人至相食,盗贼并兴,群职旷废,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
【成语出处】
1、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使学者知斯文之不坠,盖有天助;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2、《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好些时不见了他,只说是颠沛流离,连存亡不可保了。”
3、《明史.卷二八二.儒林列传一.赵汸》:“当是时,天下兵起,汸转侧干戈间,颠沛流离,而进修之功不懈。”
4、《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至于没出土儿,就遭了这场颠沛流离,惊风骇浪,更自可怜。”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处流浪。
使用类别用在“困顿漂泊”的表述上。
【颠沛流离造句】
1、假如一个国家战祸连年,必然造成人民颠沛流离。
2、有谁愿意抛妻离子,颠沛流离在外,这是不得已啊!
3、过去在抗战时候,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4、他颠沛流离地度过了大半辈子,如今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
5、在那颠沛流离的岁月,他一边逃难,一边仍不忘写他的日记。
6、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近义词】:流离失所,断梗飘蓬
【反义词】:安土重迁,安居乐业
辨似:
形音辨误
同“颠沛流离”及“流离失所”都有流亡离散、到处迁徙的意思。
异“颠沛流离”侧重于生活困顿受挫;“流离失所”重于无安身之处。
颠沛流离流离失所辨似造句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灾变过后首要做的事是安顿灾民,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
【参考词语】:流离颠沛
【汉语拼音】:liú lí diān pèi
【成语解释】:即“颠沛流离”。见“颠沛流离”条。
1、宋.黄庭坚〈书睢阳事后〉诗:“流离颠沛义不辱,去就死生心自知。”
2、《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君之不得亲心,流离颠沛,皆由妾故。妾死则亲心自可挽回,君亦可免牵挂。”
【颠沛流离的成语故事】
“颠沛流离”系由“颠沛”及“流离”二语组合而成。“颠沛”出自《论语.里仁》,内容记录孔子说过的一段话,他主张人们应该用正当的方法去取得富、贵,远离贫、贱。君子如果失去仁德,还能被称为是君子吗?一个真正的君子无论是在仓卒之间,或是在世道衰乱、人事挫折的环境中,都会守住仁德,不会做出违背仁德的事情。“流离”则是出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贬低外族,开启战端;之后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末年又遇到干旱谷物歉收,一时间天下动乱,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王莽认为田地会没水灌溉,作物遇上霜害和蝗灾,导致连年灾荒,加上外族侵犯,盗贼群起,使得百姓流亡离散,都是因为他正遭到厄运。没多久之后,新朝就灭亡了。“流离”的【成语典故】又见《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蒯通传〉内容则是表述谋士蒯通为齐王韩信分析天下局势,说到刘邦和项羽相争多年,造成人民惨死,流亡离散荒野。因而建议齐王韩信发挥手握重兵的影响力,进而与楚、汉三足鼎立。〈薛宣传〉内容则是表述汉成帝责备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内,玩忽职守,导致国家谷仓空虚,使得百姓挨饿,流亡离散各地,几万人因此生病而死。后来“颠沛”和“流离”被合用成“颠沛流离”,用来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处流浪。

三 : 记忆颠沛流离

【这天,柔雨沥沥泻下。】

一阵阵细微的碰撞声把我吵醒,在床头随手扯来一件外套披上。靠在床边,把笔记本电脑启动后放在腿上,打开播放器,第一首歌曲是《这天》。吴青峰动人凄美的声音渗透整个房间,缠绕窗外滴滴嗒嗒的细微敲打声,折映出一幅宁静的舒怀。

透过窗,看见外面的雨滴静静泻下。窗户被我打开小许缝隙,清凉的风很自然地从中穿入,抚摸我苍白瘦削的脸。桌面摆放着几本小说,被透进来的清风唰唰地翻着书页。其中两本书是我很喜欢的《恋空》。悲怆、空寂的结局,在身边会发生这么曲折的情节吗?

天蓝色的窗帘漂浮不定,投在墙上的抽象影子有些怕人。桌上的黑色笔记本被凉风的牵引下肆意翻动。这令我不禁猜疑它是不是使用了操控术,将那些支离破碎的辛酸与感慨逐一暴晒在空气中,最后留我一人独自伤神。

直到爸妈的催促声在门外响起,才察觉闹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七点三十分。我把双脚从天蓝色的被子里伸出来,穿上拖鞋,慢条斯理地走向洗手间。

【谢谢你们,我才找到流泪的借口。】(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收拾好一切,来到二楼。爸爸拿着一份日报坐在沙发上,听到我说早安他才放下报纸应了我一声,然后叫我去帮妈妈端小米粥。妈妈熬的粥很好吃,绵绵的,又不显腻。坐在桌前,捏着勺子搅拌纯白的米花。

妈妈问我今天陪不陪他们一起到二姑姑家玩。我摇摇头当是回答,视线一直停留在盛着小米粥的碗,思绪疯狂蔓延开来。直到我收起心神抬起头,才发现爸妈眼里弥漫着担忧。

我尽力把无力的笑容变得生动,跟他们说我没事,只是有点累不想去而已。他们得到这样的答复反而眉头锁得更深更紧,妈妈甚至来到身旁伸手在我额头摸了几下见沒发热才展现了笑脸。随后埋下头静静地喝着小米粥,忍不住有点心酸。他们这样在乎我,紧张我。

不久前,爸爸的腰犯小病了,老是不舒服,经常看见妈妈帮他贴药膏揉药酒。烟又抽得凶,长年累月沉积在肺部的尼古丁让他过得难受,在房间里不时能听见门外传进咳嗽声。有时候帮他沏茶,抬头便看到他两鬓攀上银丝,光滑的脸如今被岁月冲刷刻上数道疮疤,爬在眼角。当我亲眼看见他咳嗽不止,紧皱的眉头下双目湿润发红时,我不忍他这样劳累,但我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什么事都做不了。

我害怕这种无力的感觉,非常害怕。我没有可以改写年轮的神笔,也不相信上帝会保佑。但面对这样的事情,我却只能无奈地低头祈祷生活能够变得轻松写意。

还有妈妈,每日为家打算着,操劳着。添了个孙子有利也有弊,哪个当爹妈的不想有个小孩逗逗呢?但有时得知她不舒服还要照顾着小孩,让嫂子出去工作。着急得很,却自知沒什么可以帮到她,惟有在她喊我帮忙的时候帮帮忙。

把碗轻轻放下,没来由地跟他们说了句谢谢。他们的眼神从惊诧到欣慰,他们看见我坐在对面,默默流泪。他们很少看见我流泪的,赶忙来到身旁安慰着我,这举动仿似连锁反应般,导致眼泪汹涌。随着窗外的雨滴声,划过脸颊,落在胸襟、打在手背。

【撑起米黄色天空,寻觅破碎踪迹。】

目送他们走出家门后,我回到房间里,正播放着一首《雨》。看着空间里别人留下的信息,细细回味斟酌一番。突然想出去走走,想在雨中寻找一些纠结的残念。

我撑起一片米黄的小天空。雨滴打在这米黄色的保护膜上,流到边缘再归到地面,恰似落叶归根。街上路人不多。站在街道一旁,昂起头看到的是紧挨的楼房,还有缓缓降下的晶莹云泪。伸出苍白消瘦的左手,任由冰凉的雨滴打在手心。天空仍然是一片沉寂的灰糜。风似乎很喜好我,总在身旁来回飞舞,还不时撩起我几缕发丝。我把伞依在肩上,好像漫无目的地又似乎怀着某些希盼,静静在城市里四处走荡。

时间大概是早上八点左右,街上没有洋溢的气氛,倒看见很多计程车在马路上来来往往。小贩们推着小而简陋的摊位来到候车站附近,撑起大伞么喝着。现炸的油条,腾着热气的豆浆,香喷喷的肉菜包子,美味的老火粥。这些都是我喜欢的。

一位妇女打着大伞拖拉着撒娇说要吃油条的儿子在我旁边等待绿灯。

“不行。你扁桃体发炎,如果闹大了以后不能再吃糖的,所以不能吃油条。乖,吃肉菜包子吧。”不愿看见儿子喋喋不休地耍脾气,便软硬兼施。最终小孩有些胆怯地点点头,乖巧地跟在一旁走过对面的‘大众早餐站’。

几个画面组织起来,才想起年幼时珍贵的烙印。

我停在斑马线前面,了无声息地看着这熟悉的场景。

【独此一家,芒果味牛奶。】

穿过马路高楼,走过红绿灯、斑马线,来到一家小小的面包店内。我把伞收起来,甩甩粘在伞上的水珠,伴着青涩愉悦的回忆走了进去。

店长是一位年过六十的伯伯,姓梁。他看见我走了进来,松垮垮并且满是皱纹的脸露出一抹微笑,从柜台里走到我身旁。他抬起微微发颤的手摸摸我的头,甚是欣慰地笑了笑。我看到他苍老的面容并发着愉悦的气息,我也不禁笑了起来。他看着我笑叹一声:“小家伙都长大了。”

我笑了笑对他说:“梁伯伯身体安好吧?”

他眯着眼睛呵呵笑着说:“好好好,难得你来看我这老骨头,来,到里面坐吧。”

一老一小坐在一起,牵扯以前的点点滴滴。他走到冰箱里,拿出一瓶芒果味的牛奶递给我,是玻璃瓶装的,一瓶两块半,其他店里基本不卖这种牛奶了。以前我上学放学经常拉着妈妈来他店里买,非常喜欢。

这让我想起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天气很冷,已经入冬,缕缕微风吹来也跟切骨一样裂痛。妈妈不想我喝冰冷的饮料,便不给我去买。我跟他们争论不够几分钟就落败了,以前那股倔强促使我偷偷地拿着三块钱走一大段路来到他店里买。梁伯伯见我这么冷的天气还跑来买,就问去我的住址,每天早上给我送来一两瓶玻璃瓶装的芒果味牛奶。当时爸妈很震惊,又不忍心梁伯伯这么远送过来,最后答应每天上学放学都给我买。他对我是疼惜,我对他是尊敬。

他很喜欢我。老是摸着我的头,说说以前的事情,然后轻轻叹息一番。有时候我路过他店里,他总是向我招手,问我饿不饿,要不要吃面包。

“怎么了?”他皱着眉头,语气里夹带关心的味道。

我回过神来,摇摇头连忙接过他手中的牛奶,熟练地扭开盖子喝了几口,熟悉的味道涌进思绪。和他闲谈了一个多小时,期中还帮他夹几个面包。直到我站起来要离开时,他张开嘴想说点什么,但许久都沒听到声响。

我笑了笑,很快就猜出他的想法。我拿起一旁的米黄色雨伞,对他说:“梁伯伯,有空我会来看你的,放心吧。”他兴奋地笑了,一直点头说好,极像一个被大人哄着的小孩儿。

跟他挥手道别,我撑开雨伞,继续寻找沉积在时间痕迹里的回忆。

【秋千,纸风车,拼凑天真烂漫的日子。】

兜兜转转来到一位朋友家里蹭饭吃。吃完饭她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西瓜切开要给我尝尝,说是她家里老人种的。西瓜很甜,冰冰凉凉的,口感很不错。跟他们闲聊好一会,我才拿起米黄色雨伞继续寻找回忆的旅程。

我走到楼下,侧目看到不远处正被雨水洗刷着的秋千。

还记得,哥哥带着我去公园里荡秋千,那时候好像才二年级。我们经常比谁晃得高,小手紧紧捉住两边绳子颤抖着,虽然很害怕跌下去,但却不想认输。他有时候也会帮我推,很平稳地来回摇晃着,风声在耳边簌簌响个不停,清凉的风吹动我的雏发,非常舒服。

后来长大了一点,就跟他一人拿着一个纸风车,在秋千上玩弄。向前摇时便将风车高举,向后晃时便将风车反过来,看着转动的风车咯咯笑开怀。

手中转动的纸风车制作,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那时候很喜欢自己动手做几个放在窗边,拿上一两个出去玩。在大街上、小巷里跑来跑去,看见手上的纸风车不停转动,于是就兴奋地笑着,在玩伴面前炫耀。

我不知道自己站在原地多久了,抬头看看天空,雨势不见消停。

【结束旅程,静静回味。】

拿着在水果摊买的一小袋芒果,踮着脚尖走在满是积水的街道。回到家打开门依然习惯先说上一句我回来了,这话脱口而出才霎时忆起妈妈今天不在家。于是放好雨伞,踱步走上楼梯。

这段短暂旅程没有看见雨后彩虹,没有发生特然偶遇,惟有零零碎碎的回忆片段。留我一人一房间,赠我一曲一篇词,静静回味。

四 : 这个秋季,我依然颠沛流离

文/紫檀情缘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个夜幕降临,每一次沐浴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的时候,我的心都会变得加倍的落寞、消沉!我被囚禁在这样的夜里,逃脱不出人为的困扰,逃避不了活着的规则。

窗外已是漆黑一片,我又开始把一些有关的隐晦和伤感放逐黑幕中。忧伤的氛围如浪潮般漫来,淹没了平静的心湖……

写了一遍又一遍,删了一次又一次,说到底,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要描述什么?又想写些什么,说些什么?总是在这样的深夜里,让思绪如黑色的潮水般漫涌,把自己淹没。听着冰冷的指尖敲打键盘的声音,像一支绝望落寞的曲,记录着一些呓语杂乱无章的文字。心情很糟。

若是缘尽,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也无法再相遇!”讨厌这句话,一万万个不愿接受它,但却又不得不面对这句话带来的事实。

这个秋天,几乎在文字中堕落,同时又好像获得了升华。说堕落,那是因为身心的疲惫;说升华,那是因为灵魂从中获得了慰藉。(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习惯在每一个夜阑人静的深夜,打捞一些锈迹斑斑的事物,编导着棱模两可的心情。如此这般,在荒漠中孤独穿行,没有遗憾,只有伤感!若小的房间,除了空调间隔发出的声音之外,只剩下孤寂的键盘声。有种感觉从眉心开始游走,有种情绪从指尖传到心尖。

“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外,这条路究竟多少崎岖多少坎坷途,我和你早以没有回头路,我的爱藏不住,任凭世界无情的摆布,我不怕痛不怕输,只怕是再多努力也无助,如果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是否能再多爱一天能再多看一眼,伤会少一点,如果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谁也逃不离,无情无爱此生又何必……”这是一首经年以前就喜欢歌,今天再度重温伤感依旧。

总以为在这里,会有属于我的一片天、一寸地。睁开眼睛才发现,原来我一无所有。我孤独的随风来去,摇曳着一颗受伤的心,把自己藏匿起来,独自疗伤……

若大一个舞台,上演的都是别人的爱情,而我,却在别人的爱情里流着自己的泪!也许,真的是情缘难了;也许,真的是有缘无份。在情感的道路上,我总是颠沛流离。如果注定是这样的结局,又何必要相识,惹来这一串串心碎的回忆!

夜已深,人也静,我用逃避来骗自己,用封闭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变得孤独来折磨自己。也许,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回一点点正在迷失中的真的自我。有谁能陪着我一起赶走寂寞?没有,就这样吧,一个人独自醒着,细数伤痕;就这样相拥孤独与快乐,直到地老天荒!

于是,我知道,在这世间,又多了一个孤寂的灵魂,孤独地行走于长河边上,独自沉醉在莲花座下守望千年的孤独,守望下一个凡尘里的寂寞……

站在玻璃里面,很长很长时间凝望着这座城市,如果有一天,我若笑着走向另一个世界,那必定是我心甘情愿的!没有谁可以强迫我,也没有谁亏欠了我,所有的坚持与放弃由自己决定……沧海桑田,世事难料,我若走远,今生无缘;我若离去,后会无期!

五 : 【流离颠覆烬悲凉】

流离颠覆烬悲凉

伤檀一处魇微岇

人中固有烬欢悲,雪飝断肠赱沧桑

谈笑一世几多愁,芷唯世中有格桑

亚洲唯一

本文标题:颠沛流离-颠沛流离,安身何处 之上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777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