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世界民族法学研究综述-民族史:民族史-世界民族,民族史-概述

发布时间:2018-01-13 所属栏目:追根溯源的近义词

一 : 民族史:民族史-世界民族,民族史-概述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世界民族学史就是指这门科学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民族史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世界民族学史就是指这门科学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民族史:民族史-世界民族,民族史-概述_民族历史
民族史
对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历史上的民族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们进行过有意义的探索,留下过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珍贵著述。但是,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民族学的实践方法和认识方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和有效。其中有综合归纳法、社会分析法、追踪法、类比法、还原法、田野调查法、比较异同法、立体思考法、扩大功能法、语言结构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等。总之,民族学的开放性研究使各种具体方法及方法论的研究十分活跃,许多具体方法的新探索,又进1步促进了民族学方法论的新发展。
作为一门世界性的科学史来说,《世界民族学史》20多万字,恐难称“学术力作”,然而我们却就世界民族学的发展史构画出一幅脉络和轮廓,这在我国学术界尚属道次实践。为了帮助学生和广大读者开拓视野,把握这门古老而又年轻学科的转机,我们应该立足于民族学的现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虔诚地艰辛地去控索、去研究,必须保卫和增进那些作为传统研究对象的民族的利益目的”,才是民族学的真正的光明前途。

[www.61k.com]民族历史_民族史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world nationalities)

世界各国民族的总称。“民族是1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共同体,或人们共同体”。(斯大林)

民族历史_民族史 -概述

目前,全世界共有48亿居民,分属200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的社会、经济、 文化分别处于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其中,有人口一亿以上的民族,也有不足千人的民族。中国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南美洲火地岛上的阿拉卡卢夫人和雅马纳人则是人数最少的民族。据1978年统计,全世界一亿以上人口的民族有七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一千万以上人口的民族有60个,包括比哈尔人、旁遮普人、爪哇人、朝鲜人、泰米尔人、埃及人、豪萨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人等等;一百万以上人口的民族有200多个。以上这些民族人口的总数超过了全球人口的96%,而在其余不到4%的人口中,却包括着1800多个民族。在世界五大洲,民族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亚洲约占全球人口的58%,非洲占10.5%,美洲占14%,欧洲占17%,大洋洲占0.5%。

从最近1个时期以来世界民族统计资料来看,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民族的总体数目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民族、文化融合愈益加快的形势下,小民族的数目逐渐减少;若干个小民族聚合为一些大民族,而大民族的数目则在日渐增多。

民族历史_民族史 -世界民族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移民。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仅仅居住在亚、非、欧3洲,进入澳大利亚和美洲大陆的历史至多不过几万年,进入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时间更晚,约在公元前1000年纪。世界上大规模的移民,在欧洲各国发生“民族大迁徙”时期。7—11世纪阿拉伯人移入北非,以及后来突厥人的西迁和蒙古人的西征,对亚、非、欧地区民族成分的变化影响很大。到了“地理大发现”时期,大量欧洲移民涌向美洲大陆,还有“奴隶贸易”,都对美洲及非洲的民族构成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有大批欧洲移民流向美洲,部分移居澳大利亚、新西兰、北非和南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帝国主义者制造民族矛盾,也引起一些大规模的移民。近20年来,由于西欧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引起了1个新的移民浪潮。目前,西欧各国的外来移民已超过1200万人。

②人口增长。据计算,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约15000年前),全球人口只有几百万。进入新石器时代,尤其是进入金属时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迅速加快。在最近三个世纪里,全世界人口大约增加了7倍,由1650年的5.4亿增加到1978年的42.6亿。而世界各地人口增长的速度很不均衡,从目前情况看,发展中国家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必然导致全球民族构成的变化。

③民族共同体自身的发展变化。随着一些新独立国家的诞生和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民族成分。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洲即如此。与此相反,有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结合或被同化。这也影响着世界民族构成的变化。此外,如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种族差别、语言同化、政治上不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外来侵略和挑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成分的变化。

民族历史_民族史 -种族类型

世界上对人类种族有多种的划分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三分法,即把人类分为3大人种:蒙古人种(黄种人)、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黑种人)。

①蒙古人种,亦称亚细亚人种或黄种。主要特征是头发硬直墨黑,肤色黄褐,体毛不甚发达,颧骨突出,眼有内眦褶。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及美洲大陆。②欧罗巴人种,亦称高加索人种或白种。主要特征是头发细软呈波状,肤色较浅,体毛和胡须发达,颧骨不明显,鼻高唇薄。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北印度,16世纪以来逐渐扩散到美洲和大洋洲。③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亦称赤道人种或黑种。主要特征是发色深黑呈卷曲状,颌部微凸,鼻宽唇厚。一般分成尼格罗和澳大利亚两支,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后者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及亚洲部分地区。人种的混合类型,多在中古和近代形成。由于民族迁徙,不同种族互相通婚而形成多种混血民族。

人种与民族,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民族的一员,同时又属于一定的人种(种族)。一般来说,同一人种的人都分成为不同的民族;1个民族通常有着自己特定的人种(种族)背景,属于1个人种(种族)集团,但对那些带有混合色彩的过渡类型民族来说,有时则含有多重种族成份,像部分中亚民族、埃塞俄比亚人、部分现代美洲民族等等。

民族历史_民族史 -民族分类

关于世界民族,存在着多种分类法:有的按分布地区,有的按种族特征,有的则按经济文化或语言系属。国际上多以语言谱系分类为基础来划分。

据国内外多数语言学家研究,全世界的语言分属十七个语系。其中:①属一洲独有的语系有十个:美洲1个,即印第安诸语;大洋洲有2个,即澳大利亚诸语和巴布亚诸语;非洲三个,即尼罗—撒哈拉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和科伊桑语系;亚洲四个,即汉藏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和古亚语系。②属两洲跨界的语系有七个:亚、美1个,即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亚、大1个,即南岛语系;亚非1个,即闪含语系,亚欧四个,即印欧语系、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这是“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情况。随着近代移民的扩散,语言分布也发生较大变化。

印欧语系包括日耳曼、斯拉夫、罗曼、克尔特、伊朗、印度等十个语系,分布于世界各国,约有150个民族使用,使用人数最多,占全世界人口的45.5%。汉藏语系使用人数居第二位,包括汉、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闪含语系各族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各族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高加索语系各族分布在高加索地区。达罗毗荼语系各族分布在印度南部。乌拉尔语系各族散居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乌拉尔山一带。阿尔泰语系各族分布于从东北亚到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南亚语系各族分布在中南半岛。南岛语系各族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各岛国。尼罗—撒哈拉语系各族分布在苏丹地区。科伊桑语系各族分布在西南非。古亚语系各族分布在东北亚。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各族分布在东北亚和北美北极圈内。印第安诸语各族分布在美洲大陆。澳大利亚诸语各族分布在澳大利亚。巴布亚诸语各族分布在伊里安岛。

民族历史_民族史 -世界民族与世界宗教

在世界许多民族和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宗教信仰有其特殊作用。宗教分三大类:原始宗教、民族宗教和世界性宗教。

①原始宗教一般包括图腾崇拜、巫术和万物有灵观念。目前,在中南半岛、热带非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的某些民族(如蒙达人、布须曼人、印第安人、巴布亚人)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②民族宗教种类很多,如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等。③世界宗教是指佛教(包括喇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这3大宗教的信徒估计占全世界民族人口的一半。佛教主要在东南亚国家、部分朝鲜人和日本人中较流行。喇嘛教,即藏传佛教,在藏人和蒙古人中较流行。基督教广泛行于世界各地。伊斯兰教流行也很广,其中,逊尼教派分布于北非、西非、中亚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什叶教派主要分布于伊朗,在伊拉克、阿拉伯也门和巴林的阿拉伯人中也有部分什叶派教徒。另外,在欧洲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有相当一部分伊斯兰教徒。现在,由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传播,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宗教势力的影响正在日趋削弱。

民族历史_民族史 -世界各大洲民族概述

亚洲民族

亚洲地区居住有1000多个民族。他们在种族、语言、宗教、经济和文化生活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处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就种族而言,亚洲民族多属蒙古人种,占亚洲人口59%,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其次属欧罗巴人种的民族,占亚洲人口29%,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印巴次大陆。属尼格罗人种与欧罗巴人种混合类型的民族,占亚洲人口的9%,分布于印度南部,以及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区。在东南亚居民中还可以见到维达、美拉尼西亚和尼格利陀等种族类型,以及蒙古人种与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约占亚洲人口3%。亚洲民族的语言非常复杂。汉藏语系各族全部在亚洲,占亚洲人口的一半以上。汉藏语系下分四个语族,其中 使用汉语的有汉族和回族等,绝大多数居住在中国境内,另有2000多万散居在东南亚各地。使用藏缅语的民族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和南亚东北部,主要有藏、彝、缅、克伦、尼瓦尔和雷布查等民族。使用壮侗语的民族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主要有壮、侗、泰、掸、寮和侬等民族。使用苗瑶语的有苗和瑶等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中南半岛东部。南亚语系包括孟高棉和蒙达等语族,南亚语系各族约占亚洲人口2.8%。使用孟高棉语的民族,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地区。使用孟达语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印度中部山区。达罗毗荼语系各族,分布于印度中部、南部及斯里兰卡北部。人口达1.6亿多。主要有泰卢固、泰米尔、坎纳拉和马拉雅兰等民族。巴基斯坦西部的布拉灰人也使用达罗毗荼语。印欧语系在亚洲有2个语族:印度语族和伊朗语族。属于这2个语族的民族,约占亚洲人口29%。使用印度语的民族几乎都分布在南亚地区,人口约6.5亿。其中主要有印度斯坦、孟加拉、马拉地、旁遮普、比哈尔、古吉拉特和僧伽罗等民族。使用伊朗语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富汗,有普什图人和波斯、库尔德、塔吉克、俾路支等民族。在亚洲,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还有塞浦路斯的希腊人,以及居住在西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在西亚,属于闪含语系的主要是阿拉伯各族,有5000多万人,占亚洲人口2%。阿尔泰语系各语族(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在亚洲有6000多万人,占亚洲人口2.6%。使用突厥语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以及阿富汗、伊朗和土耳其,其中主要有维吾尔、乌孜别克、阿塞拜疆、土耳其等民族。使用蒙古语的民族有蒙古人,使用满—通古斯语的民族有满人、鄂温克人等。日本语和朝鲜语,至今系属未定,部分学者认为与阿尔□语系关系较密切。高加索语系的民族在亚洲仅有4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土耳其、伊朗和苏联境内。其中主要有格鲁吉亚和切尔克斯等民族。南岛语系在亚洲主要是印度厄西亚语族各族,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其中主要有马来、爪哇、巽他、都拉、他加禄和比萨扬等民族。

民族历史_民族史 -欧洲民族

欧洲各国的民族成分比较单一。大多数民族都是在各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形成的,民族分布区域国界大体一致或接近。只是在民族分布交界的地区,民族成分比较混杂。欧洲共有大小民族160多个,其中,苏联境内有100多个。在欧洲的各民族中,人口上千万的有十八个,约占欧洲人口84.5%。印欧语系的日耳曼、罗曼和斯拉夫三大语族占欧洲民族90%以上;其余多属这一语系的克尔特语族、希腊语族、列托—立陶宛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和亚美尼亚语族。此外,还有一些民族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和高加索语系各语族。日耳曼语各族占欧洲人口25%,主要分布在中欧、西欧和北欧。包括德意志人、奥地利人、荷兰人、佛拉芒人、英格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等。罗曼语各族占欧洲人口24%,主要分布于西南欧地区。包括意大利人、雷托罗曼人、法兰西人、瓦隆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此外,分布于东南欧的罗马尼亚人和阿罗蒙人,也使用罗曼语。斯拉夫语族分为东、西、南3支。东斯拉夫语支的民族,主要分布于苏联,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西斯拉夫语支的民族,主要分布于东欧,包括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等;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民族有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和马其顿人,主要分布在东南欧地区。克尔特语各族,主要分布于西欧地区。其中,大多居住在不列颠群岛。包括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和盖尔人。目前,大部分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已讲英语。居住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人现已兼用法语。此外,巴尔干半岛阿尔巴尼亚人和希腊人的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使用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的民族,在东欧有匈牙利人,在北欧有芬兰人和拉普人,地中海上的马耳他人,使用的是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的1种方言。在西班牙和法国交界地区,居住着比利牛斯半岛上最古老的民族——巴斯克人。他们的语言很特殊,至今系属未定。此外,欧洲各地还散居着一定数量的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现多使用所在国的语言。苏联境内的民族主要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和乌拉尔语系。除斯拉夫语族外,苏联还有8%的居民属于印欧语系其他语族(列托—立陶宛语族、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伊朗语族、亚美尼亚语族)。苏联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地区是高加索一带。这里居住着50多个民族,主要属于高加索语系各语族。其中,人数较多的有格鲁吉亚人、卡巴尔达人、切尔克斯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和达格斯坦各族等。在中亚地区,分布着属于突厥语族的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卡拉卡尔帕克人;属于伊朗语族的塔吉克人。在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已占绝大多数。当地土著民族有哈卡斯人、雅库特人、布里亚特人,以及北方少数民族。

民族历史_民族史 -非洲民族

非洲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但人口只有4亿多,约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尼格罗人约占非洲人口的三分之二,大多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属于欧罗巴人种和黑白混血人种的居民,主要居住在北非、埃塞俄比亚高原和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居民则具有蒙古人种的血统。非洲民族的语言分属四个语系:闪含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和科伊桑语系。闪含语系各族主要分布在北非和东北非,分属四个语族:闪语族、柏柏尔语族、库希特语族和乍得语族。属于闪语族的民族主要是阿拉伯人,广泛分布于埃及、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境内。使用柏柏尔语的民族是散居在北非各国山区和沙漠地带的柏柏尔人。使用库希特语的有加拉人、锡达莫人和索马里人等,分布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境内。使用乍得语的有豪萨人等,分布在尼日利亚、尼日尔等地。 在撒哈拉以南,广泛分布着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的各族居民,约占全非人口的一半。按其语言的特点,又可分:①西大西洋各族,包括富拉尼人、沃洛夫人和基西人等,他们是几内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冈比亚的主要居民;②曼德各族,包括曼丁戈人和索宁克人,主要居住在冈比亚、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等国境内;③沃尔特各族,包括莫西—格鲁西人和塞努福人,分布于西苏丹内地;④克瓦各族,包括阿肯人、埃维人、伊博人、约鲁巴人,居住在加纳、贝宁、尼日利亚、多哥等国;⑤贝努埃—刚果各族,主要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班图各族,广泛分布于东非、中非、西非和南部非洲;⑥东阿达马瓦各族,主要是班达人和阿赞德人,居住在中非地区。尼罗—撒哈拉语系,包括桑海语族、撒哈拉语族和沙里—尼罗语族。这一语系的居民主要分布在闪含语系各族的东南地区,人口较少。使用科伊桑语系诸语言的是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生活在西南非洲的半沙漠地带。而马达加斯加人的语言,则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近年来,欧洲移民人口明显下降,已不足非洲人口的百分之二。

民族历史_民族史 -美洲民族

美洲的民族除印第安各族外,多是近代才形成的。从15世纪末开始,欧洲移民陆续迁入,使美洲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属于蒙古人种的印第安人,还有属于欧罗巴人种的欧洲移民,属于尼格罗人种的非洲“黑奴”后裔,以及不同种族互相通婚而形成的混合人种类型。从16世纪开始,经过近500年的重新组合,在美洲已形成了一系列使用印欧语的新兴民族。他们全是混血民族,只是在不同地区混入的种族成分有所不同:如阿根廷人和乌拉圭人以白人血统为主;海地人和牙买加人以黑人血统为主;巴拉圭人和秘鲁人以印第安人血统为主。美洲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现在百万以上的民族有40个,占美洲人口的90%左右,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美利坚人、巴西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人、阿根廷人、克丘亚人、委内瑞拉人、古巴人等。现代美洲民族的语言主要属于印欧语系的2个语族:罗曼语族(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和日耳曼语族(英语)。使用这些语言的居民占美洲人口的90%。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现有3500多万人。北美印第安各族,主要是阿塔帕斯克人、阿尔衮琴人、易洛魁人和纳瓦霍人;在拉丁美洲,主要是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基切人、奇布查人、克丘亚人、艾马拉人、瓜拉尼人、巴塔哥尼亚人和火地人等。印第安人的语言比较复杂,尚无统一的分类法。美洲的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的语言构成1个特殊语系。

民族历史_民族史 -大洋洲民族

当今住在大洋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美洲和亚洲的移民及其后裔,约占该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二强。大洋洲各土著民族,多属澳大利亚人种以及各种混合类型。其语言多属南岛语系的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三大语族,少数属澳大利亚诸语和巴布亚诸语。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目前主要居住在西澳大利亚州、昆土兰州和澳北区,部分居民被驱入荒漠和各保留地内。他们的语言与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没有明显的亲属关系。巴布亚各族分布在新几内亚岛及附近岛屿。波利尼西亚各族分布于太平洋东部,主要有夏威夷人、汤加人、塔希提人和萨摩亚人,以及新西兰的毛刺人等。美拉尼西亚各族主要分布于西自新几内亚东南至斐济的广大地区,主要有斐济人、所罗门人、瓦努阿图人和新喀里多尼亚人等。密克罗尼西亚各族分布于大洋洲北部,包括瑙鲁人、查英罗人、加罗林人、马绍尔人和吉尔伯特人等。现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绝大多数居民,是英格兰、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及其后裔。夏威夷群岛的居民以美国和日本的移民及其后裔居多。斐济岛上几乎一半是印度移民的后裔。在新喀里多尼亚则有许多法兰西人以及他们与当地土著居民混血的后代。此外,在大洋洲还居住着一些华人、菲律宾人、爪哇人亚洲移民及其后裔。

民族历史_民族史 -世界民族研究的情况

民族,也和其他历史现象一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和规律。人类区分为民族的历史,在整个人类历史漫漫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正是由于出现了民族区分,我们这个星球便开始出现纷繁多变的民族情况和民族关系,同时也向人类的智慧和科学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探索的重大课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进行研究。

如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一样,世界民族研究经历了1个长期的资料积累过程。从中外历史记载来看,各族人民出于和平交往和战争防御的需要,对于周围民族的关注和了解很早便已开始。撇开多少带有神话色彩的口头传说,最早见于文献史料而包含大量民族情况、记述比较翔实并流传至今的古代著作,在西方有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公元前1世纪G.J.凯撒的《高卢战记》,1世纪C.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斯特拉博的《地理学》和大普林尼的《自然史》等;在中国有公元前2~前1世纪司马迁的《史记》,1世纪班固的《汉书》,3世纪陈寿的《三国志》,以及历代正史、稗史和方志等。

由于古人的地理概念和时空观念比较狭小,对于四周民族了解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方由近而远逐步扩大与外界交往的范围,从而使各地民族情况的记载也得以日益丰富和翔实。例如,中国东晋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远游天竺、中亚和东南亚所写下的《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 宋代赵汝适的《诸蕃志》和周去非的 《岭外代答》,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和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以及明代马欢、费信和巩珍跟随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写的见闻录《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都包含有大量关于远方民族的情况资料,使中国人的视线逐步向西扩展,直达地中海和非洲东岸。再如,意大利旅行家M.波罗(即马可·波罗)于13世纪远游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所留下的《马可波罗游记》,使欧洲人大开眼界,诧为奇闻,他们深被东方各国的民族风情和繁华富庶所吸引。在15~17世纪掀起的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的热潮中,欧洲各国的航海家、探险家、 传教士、商人和殖民者, 纷纷到达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他们关于新接触到的各族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的报道,进1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于世界民族的认识和了解。尽管其中有些报道带有种种偏见,但总的说来,在世界民族资料的积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代各国关于世界民族的研究,便是在以上各个时期积累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至19世纪中叶,以世界民族资料为基础的研究著述大量涌现,引起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兴趣和关注。K.马克思和F.恩格斯为了论证他们的唯物史观以及人类成文历史以前的社会状况,曾仔细阅读瑞士、英、美、俄等国的民族学家J.J.巴霍芬、J.F.麦克伦南、H.J.S.梅因、J.拉伯克、E.B.泰勒、L.H.摩尔根、Μ.Μ.科瓦列夫斯基等人的著作, 引用了关于美洲印第安人、 亚洲印度人、大洋洲波利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人、欧洲克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资料,使他们对人类历史早期阶段的推测得到了充分的实证。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出于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还亲自对欧、亚许多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写出大量论著,如《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1881~1882)、《法兰克时代》(1881~1882)、《爱尔兰史》(1870)、《1867年12月16日在伦敦德意志工人共产主义教育协会所作关于爱尔兰问题的报告的提纲》(1867)、《印度史编年稿》(1881)、《印度起义》(1857),以及关于中国、中亚、波斯、波兰、匈牙利反对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的论述。这些论述提出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世界民族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族历史_民族史 -国外对于世界民族的研究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在进行世界民族的研究。凡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全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拥有大批研究人员,有的多达数千人。不过由于国家的性质不同,他们进行世界民族研究的目的、任务、范围和规模也有所不同,将世界民族研究列入的科学体系也有所不同。


在欧美各国,对世界民族的研究并不是作为1个整体进行的,而是将其分属于不同学科。首先,他们将世界民族区分为2类:1类是文明民族,或称先进民族、历史民族、有文字民族;另1类是野蛮民族,或称落后民族、 自然民族、无文字民族等。实际上, 他们所谓的“文明民族”仅指他们自己,而把以往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统统归入“野蛮民族”。他们在研究活动中一直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对于欧洲文明民族的研究,皆由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所形成的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各学科分别进行。关于欧洲民族运动兴起时期所产生的民族概念、民族原则和民族主义思潮等问题,一般由政治学研究;关于民族来源和形成发展问题,由历史学研究;关于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问题,由心理学研究;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问题,由社会学研究;关于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问题,则由民俗学研究。然而,面对“地理大发现”所接触到的广大非欧洲民族,所有这些学科都感到生疏和无所作为。于是,在19世纪中叶便形成了一门专以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落后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特别学科──“民族学”,(在欧洲大陆称“民族学”,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使“民族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欧美各国世界民族研究的主要部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体系的崩溃,始有人主张将民族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欧美各国的发达民族,将研究“简单社会”所得出的理论、方法和经验推广到对于“复杂社会”的研究。有人甚至主张将民族学变为一门包罗万象的超级学科,用以取代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所有学科。不过,这仅仅是某些学者的1种设想或趋向。但实际上,欧美民族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在第三世界。

苏联对于世界民族的研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便已开始,但规模不大。战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的增大,世界民族研究的规模迅速扩大。自1954年至1966年,陆续编辑出版了一套《世界民族志》丛书,共18卷,1200多万字。自70年代起,又开始出版《国家和民族》丛书,共20卷,800多万字。此外,还出版有《世界民族地图集》、 《世界民族百科手册》(1卷)、《世界民族百科全书》(2卷)、《世界民族艺术百科全书》(5卷)和各种专著。他们在学科体系上与西方不同,认为民族学是历史科学的1个部门,并将民族学扩大为研究世界上古今一切民族的学科。

日本对世界民族的研究也非常重视。过去,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东亚和东南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近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两套大型画册:《世界民族大观》(8卷)和《世界之民族》(20卷);并于1977年在大阪吹田市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收藏世界民族文物约5万余件。但在学科体系上多受欧美各国的影响,对各国各派学者的观点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各国以及第三世界一些新兴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世界民族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近邻地区民族的研究。例如南斯拉夫侧重于巴尔干半岛,波兰侧重于斯拉夫各族,印度侧重于南亚次大陆等。捷克斯洛伐克的研究范围较广,出版了许多关于美洲、 非洲、印度、斯里兰卡、 新几内亚和西伯利亚各民族的著作。罗马尼亚非常重视世界民族著作的翻译,还经常编写通俗性读物,介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

民族历史_民族史 -新中国的世界民族研究

在中国古文献中包含着丰富的世界民族资料。近代的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以及杨炳南的《海外番夷录》、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松龛的《瀛环志略》等著作,都有世界民族情况的介绍;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同样涌现出许多介绍世界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文章和著作。20世纪30~40年代,也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开展国内民族研究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对国外民族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但限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本身的人力物力条件,只能翻译介绍一些世界民族情况,以及在小规模范围内开展世界民族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如1954年创办了《民族问题译丛》;1956年起在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设立民族学专业,系统讲授世界民族志课程;196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世界民族志研究组, 对苏联和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进行初步研究。在此期间,一些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单位在探讨各国政治、经济、历史和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注意到对外国民族问题的研究。通过以上活动,积累了一批关于世界民族情况的资料,培养出一批有志于世界民族研究的人才。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中国的世界民族研究一度被迫中断。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1979年 5月在全国民族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确定世界民族研究的方针和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和介绍世界各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国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服务。同时,成立了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了世界民族研究室。此外还出版了一批世界民族著作和文集。

新中国的世界民族研究,是1个综合性的学术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①民族情况。即各个国家的民族构成,以及各个民族的人口分布、种族类型、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族来源、历史梗概、社会形态、经济活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②民族问题(包括种族问题)。即各个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民族斗争及其表现形式、社会根源和发展趋势;有关国家的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所依据的理论和原则,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某些地区因民族问题而引起的国际纠纷和边界冲突等重大事件;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反对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斗争等。③民族理论。即对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民族的形成、发展、分化、同化、繁荣和融合过程和规律进行探索;对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历史作用进行研究。同时注意研究各国各派学者所提出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学说。

当前摆在新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主要是有计划地大量收集资料,系统地介绍世界民族情况,重点研究有关地区的民族问题,以及培养从事世界民族研究的专业人才,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族历史_民族史 -民族简史


东北古代民族北方古代民族
西北古代民族南方古代民族
宗教与文化
藏传佛教萨满教
伊斯兰教民族风俗
其他民族
草原之主
蒙古的兴起蒙古国的强盛
其他时期的蒙古族
匈奴帝国
匈奴族源上帝之鞭
雪域高原
吐藩西藏的神灵
西夏王国
西夏建立西夏政经
西夏人物西夏军事
大辽
辽的建立大辽政经
大辽人物辽的军事
大金
金国建立与灭亡大金政经
金国的军事

民族历史_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 history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中国各民族历史的总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1个多民族的国家。现在全国有5六个兄弟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国民族史包括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专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内容。

民族历史_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概要

 中国各民族的祖先,主要起源于祖国各地的古人类。大约从一百几十万年以前起,远古的人类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的土地上。在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山西芮城、贵州黔西观音洞、广西柳江、安徽和县和辽宁金牛山等地发现的古人类遗骸、遗物和遗址,反映了祖国人类的起源和早期人类演化的情况。

从六、七千年前起,分布在中华大地各处的人们共同体,陆续进入以农耕和畜牧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人们由从事采集渔猎经济,进而改造自然,出现了磨制石器、陶器和纺织等,形成了黄河流域一带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许多文化遗存。与此同时,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有大量的、延续时间较久的、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游牧和狩猎民族的文化。当时,中华民族先民的足迹已遍布祖国辽阔的大地。从这一时代起,中华各族人民的祖先,已为逐步形成多民族的国家开始奠定基础。

早在传说时代,居住在中国北方的人被统称为狄,其中大漠南北的荤粥是北方强族;东方的人被统称为夷,分布在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南方的人被统称为蛮(见群蛮),包括九黎和三苗等;西方的人被统称为戎,其中羌人在黄河与湟水之间。在中原地区,炎帝之族先进入黄河中游,后来黄帝之族也迁徙到这里,两族逐渐融合。

传说中的炎帝是上古姜姓部落首领,一说即神农氏。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黄帝之族原先游牧于北方。虞、夏二代尊黄帝为始祖。舜时的少数民族,西有戎、析枝、渠庾、氐、羌,北有山戎、发、息慎(肃慎),东有长夷、鸟夷,南有交阯等。

传说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由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禹的继承人皋陶,偃姓,是夷族。皋陶死后,伯益被预定为禹的继承人,也是夷族。夏帝启死后,五子争立,夷人后羿、寒浞曾“因夏民以代夏政”,先后统治中原达数十年之久。所以在华夏族的祖先中,很早就包括一部分原属羌、夷等族的成员。

商、周至春秋、战国 (公元前16世纪~前221)黄河流域的居民历经夏、 商、星期三代, 不断吸收周围羌、夷、戎、狄、苗、蛮等族的成分,逐渐形成华夏族。同时,东方九夷、东北肃慎、南方苗蛮、西方和北方的氐、羌、狄等族,与华夏族的联系日益加强。殷商称周围的少数民族为“方”,如西北的?方、土方和鬼方,江淮流域的虎方等。商王武丁同各方国接触频繁。周人原在戎狄之间,早期与羌族姜姓部落通婚。周朝始祖弃即为有郃氏之女姜嫄所生。及至周武王伐商纣,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少数民族都派兵参战。周初,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已是周朝的远方属国,向武王献楛矢石砮,成王时又来朝贺,成王使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周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周围少数民族产生巨大影响。这一时期西北戎、狄和西南巴、蜀等族的铜器都模仿周人。同时,少数民族对周朝也有重大影响。在推翻已经腐朽了的西周王朝时,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于是周室衰微而东迁,进入春秋时代。

春秋时,南蛮中的群蛮、百濮、卢戎等居于长江和汉水流域。东夷大多在今山东和淮河流域,有莱夷、淮夷、群舒等许多分支。北狄在今河北境内有属于赤狄别种的甲氏,属于白狄别种的鲜虞(后来建立中山国)、肥和鼓等。西方既有大戎、小戎、犬戎、姜戎、茅戎等西戎,也有白狄和赤狄。赤狄(潞氏等)大多在今山西境内。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与华夏族杂居,双方关系密切。据记载,这一时期“渭首有狄、?、邽、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水)、洛(水)之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颍首以西有蛮氏之戎。当春秋时,间在中国,与诸夏盟会”(《后汉书·西羌传》)。

春秋时有齐、楚、秦、晋、吴、越6大强国,北方诸国称其中吴、越、楚三国为蛮夷,视秦为戎狄。

江南的吴国,原为“断发文身”的少数民族地区,传说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南来,与当地民族结合,逐渐形成了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文化。吴国的南方为越国。吴、越对中国东南地区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江中游的楚国,周人称之为荆蛮,成王封熊绎为子爵。熊绎的子孙立国号为楚,逐渐强大。及至春秋初年,熊通称王,统率南蛮。楚国对于长江流域的初步开发,曾起到了巨大作用。

秦本西方小国,秦穆公得戎人由余辅佐,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戎人本无君长,夏末及商周的时候,一部分戎人从征有功,商、周天子授予爵位,以为藩服。西戎中的羌族原以射猎为生。公元前 5世纪羌人爰剑从秦学得农业知识,教本族人耕种和牧畜,群众敬服,推为首领。从此羌族逐渐兴起,成为西方强族。秦人和西戎诸族(包括羌族),在共同开发祖国西北的事业中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秦灭蜀、巴两国以后,对川西和川东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

战国时楚为南方大国,疆土辽阔,境内有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在各族人民彼此影响、互相交流的情况下,南方诸族文化和华夏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绚丽多彩的楚文化。楚统一南方,为后来秦汉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在北方,各国逐戎、狄远离中原。匈奴逐渐成为中国北部的强大游牧民族。赵武灵王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胡服骑射”,在军事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总之,在“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中,秦和楚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最大。最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这是1个从分散逐步走向集中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戎、狄、蛮、夷接受了华夏文化,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华夏文化也吸收了兄弟民族的许多创造和成就。

秦朝  (公元前221~前207)中国开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见彩图)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设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后来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增设闽中(治所在今福州)、南海(治所在广州)、桂林(治所在今广西桂平西南)、象郡(在今广西西部及其邻近地区)4郡。在北方,秦将蒙恬攻匈奴,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区)和阴山以南地区,设置34县。淮河流域的东夷,长江流域的南蛮,闽浙粤桂的越人,西方诸戎,云贵一带的笮、僰等族,都归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直接统辖。国家的统一,郡县的设置,对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各族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汉朝  (公元前206~公元220)华夏族进1步吸收其他民族成分,扩大形成为人口近6000万(公元2年)的民族,后来称为汉族。这一人数众多而又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对国家的统一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汉朝继承秦代统1大业,使祖国的统一有了新发展,至汉武帝时又进而北败匈奴,西收西域(包括今新疆),南辖南越和西南夷。

汉初,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从东北至西域的广大地区。汉王室与匈奴和亲,以缓和民族矛盾,避免国内战争,有利于各族人民休养生息。汉武帝时匈奴战败北撤,后来又遭丁零(又作丁令)、乌桓、乌孙三族围攻,内部五单于争立,势力衰落。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朝汉称臣,匈奴基本统一于汉朝。

西域三十六国在汉朝初期曾受匈奴统治。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见彩图),同当地少数民族进行联系。西征大宛后,汉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各国。公元前60年改设西域都护,直接管辖“三十六国”。统一西域以后,汉族先进的冶铁、耕作灌溉和建筑等技术,文化和音乐,以及丝绸、漆器等特产,传往西域各族;西域的佛教哲学与艺术,音乐与舞蹈,以及良马、苜蓿、胡桃、葡萄和石榴等传入内地。

汉朝在西北地区还先后设立河西 4郡、护羌校尉和金城属国,以保护与安置羌族。在南越故地设南海等9郡,以辖百越西方支系诸族。这时,西南夷各族也纷纷归附汉朝,汉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置牂牁等8郡。东北的乌桓属于东胡。武帝时迁乌桓人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等郡塞外居住,设护乌桓校尉。又置玄菟等郡管辖东北各族。

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附汉,内迁西河郡美稷县。北匈奴一部分降汉,一部分西迁欧洲等地,其余10余万户并入迁至匈奴故地的鲜卑。鲜卑族首领檀石槐死后,族内各部互相攻击。三国时,檀石槐部万余落内迁并州、太原、雁门等郡,为魏国防守边境。东汉名将班超在西域30年,官至都护,深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是这一时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大量少数民族迁居陕西一带,与汉族杂处,形成了“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分布状况。

魏晋、南北朝(220~589)  除西晋曾统一全国半个世纪外,国家经常处于汉族和少数民族所建各王朝鼎立并峙、群雄割据的状态,并且发生了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同化的过程。

三国时期(220~280),孙吴和蜀汉分别对东南(包括台湾)与西南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诸葛亮经营蜀国边鄙,绥服南人,开建宁、云南、兴古、永昌4郡,任命当地少数民族人士为官吏,改善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自东汉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内迁,魏晋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内地劳动力的不足,也招诱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西晋时,北方幽、并、雍、梁、秦、凉等州,各族错居杂处。西晋末“八王之乱”造成严重的战祸、饥荒和瘟疫,各族人民群起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乘机起兵,建立政权。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生了各族统治阶级之间连绵不断的争夺战,形成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当时,北方和西南等地出现了旧史所称的“五胡十六国”。五胡指入居中原的匈奴、 鲜卑、 羯、氐和羌。十六国为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另有冉魏、西燕和北魏的前身代国等。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只有前凉、西凉、冉魏、北燕等是汉族政权。

十六国前期,前秦帝苻坚(氐族)重用汉士王猛,曾暂时统一北方。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但淝水一战,晋军以少胜多,前秦溃败瓦解,北方再度分裂。十六国后期,出现的割据政权更多,且更迭频繁。这时,鲜卑族拓跋部崛起于代北(都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建立北魏。北魏统治者依靠汉族坞堡主建立基层统治网,并吸收大批汉族官僚和士族入朝为官,至太武帝时终于统一北方。

此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和南方的宋、齐、梁、陈4朝相继对峙,形成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历史上有许多贡献。 485年颁布的均田令,影响深远,经北齐、北周至隋、唐,各朝都因袭其制。魏孝文帝从北方迁都洛阳,加强中央集权,进1步推行改革和汉化,对于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原居北边的匈奴、鲜卑、乌桓、羯等少数民族,南迁中原的不下百万,后来他们大都和当地汉族人逐渐同化。与此同时,大量汉族人为逃避战乱南下长江及珠江流域,促进了与南方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融合。南北朝时,北方周边的室韦、契丹、柔然、 高车、突厥、 吐谷浑和西域各族,同北朝保持密切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南方的南、北蛮和僚、俚等族主要从属于南朝,一部分邻近北方的有时也依附北朝。

隋、唐(581~907)  隋文帝杨坚的祖辈世代在北魏为官,深受鲜卑影响,其父是鲜卑宇文泰府兵12大将军之一,赐姓普六茹氏。杨坚于589年从北周取得政权,进而灭南方陈朝。在经历近300年的分裂动乱以后,全国终于恢复统一。618年隋亡,唐立。

唐代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比过去更加密切。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主要采取以恩惠抚和为主的政策。当益州奏报僚人反叛,要求派兵镇压时,他认为僚人居深山,有时出掠,不能当作反叛,如果地方官公平对待,自然相安无事,决不可轻动干戈杀害他们。他将文成公主(见彩图)和亲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藏的经济文化联系。(见彩图)由于文成公主对汉、藏友谊和发展藏族文化作出了贡献,藏族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对她怀有亲切的感情和敬意。唐太宗手下有许多少数民族将领,他们得到重用,屡建功勋。许多少数民族久居长安。太宗授突厥贵族官职,“五品以上百余人,因而入居长安者数千家”(《旧唐书·突厥传》)。由于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优待的政策,许多部落、部族相率内附。

唐朝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由中央王朝册封各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世袭官职,成为唐朝的地方政权。全国共设羁縻府、州85六个,普遍加强了中央王朝同各民族地区的联系。

唐朝先后统一北方和西北的东、西突厥及其控制下的地方政权。唐太宗设燕然都护府统辖大漠南北各部,其中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应各部要求,从回纥往南开一驿路,称参天可汗道,密切了内地同北方各族的联系。唐在东北的契丹族分布地区设松漠都督府,在靺鞨(见勿吉-靺鞨)粟末部设渤海都督府,在靺鞨黑水部一带设黑水都督府,在室韦地区设室韦都督府,在辽东半岛设安东都督府,在西域南北分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西南边疆,彝族和白族联合建立了南诏政权。开元二十六年(738),唐朝册封南诏皮逻阁为云南王。居住在中南和西南地区的俚、僚、西原蛮、五溪蛮(见群蛮)等族,则分属于岭南等道。

五代、十国(907~960) 907年,唐亡以后,国家又处于割据状态。五代指相继在黄河流域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星期五朝。十国指从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的吴、南唐、 吴越、前蜀、 后蜀、闽、南汉、楚、荆南(南平)和山西的北汉。十国之中,吴与南唐前后相继,前蜀与后蜀先后同在一地。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和后汉,以及十国中的北汉,为少数民族沙陀(突厥之别部)所建立。此外,还有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国(后称辽),白族建立的大理国。云南的大理国始建于937年,至1254年为蒙古所灭,前后存在300多年。

宋、辽、金(960~1279) 五代十国的多元割据结束以后,继之出现的是宋朝先后同契丹族的辽朝、女真族的金朝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外,还有党项族(羌族之一支)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甘州回鹘,西域高昌回鹘,于阗李氏王朝、黑汗王朝(哈拉汗朝),吐蕃和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

宋和辽、 金、 西夏之间既有和平相处的时期,也曾一再发生战争。这些战争都是由各族统治阶级发动的,战争双方的劳动人民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受害者。战争中有正义的一方和非正义的一方。但是,双方都是中国的民族,宋辽、宋金、宋夏之间的战争都是中国的国内战争。

在这一时期中,契丹、女真、党项等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开发了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发展了社会生产,也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其中金代的文化基本上是宋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为元代的北方文化奠定了基础。

在南方,宋朝在岭南的部分地区授予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的知州、知县、知峒等官职。这些土官在经济上是领主,在政治上是本民族中的封建统治者。

元、明、清(1280~1911)  蒙古族建立元朝,结束了宋、金、夏以及吐蕃、大理、回鹘等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规模空前地重建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从元朝开始直到现代,中国长期保持国家统一达700年之久,在这期间即使出现分裂或割据,也都是短时的或局部的。国家的长期统一,对于各民族的发展,对于民族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元朝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设立行中书省(行省),开创了以行省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建置,将现在内蒙古、东北、新疆、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都划在有关行省范围之内,并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台湾。

与此同时,元朝在云南及其周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任用各族上层人物充当各级官吏,上起行省大员,下至州、县、镇吏,皆称土官,确立了土司制度。明朝进而在云、贵、川和西康等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立土官。当时由各族首领担任的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属于吏部,皆世袭其职,授予符印,并建立了承袭、等级、考核、贡赋、征发等制度。至此,土司制度趋于完备。它比羁縻府、州制度进1步密切了中央王朝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但是仍旧保持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对本族人民的奴役和压榨。清雍正时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由清政府派流官代替土官),其目的在于直接统治少数民族人民和增加赋税收入。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过渡,加强了内地和民族地区的联系,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土司制度的改变经历了很长时期,直到中华民国时代在部分地区仍有残存的土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彻底废除。

明朝在东北女真等族分布地区设奴儿干都司,其下设卫和千户所,至万历年间 (1573~1619)达384卫、24所。在东北的蒙古族分布地区设“兀良哈三卫”等卫所。在藏族分布的西藏等地设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在今新疆东部、甘肃西部和青海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设哈密等八卫。西域的别失八里,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后裔统治的地区,察合台后王归顺明朝。后来别失八里政权改称亦力把里。北方的元朝王室后裔各部,当时总称为鞑靼。明朝先后封鞑靼的阿鲁台为和宁王,俺答汗为顺义王。达延汗时曾以漠南、 漠北地区为六个“万户”,分封子弟。后来各部分裂,相继恢复对明朝的臣属关系。明朝封瓦剌(西蒙古)首领为顺宁王、贤义王和安乐王。这些边疆民族都与中央王朝有密切的联系。

东北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先世为明朝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各部后,受明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割据辽东。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满族),1636年改后金为清。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大批满族进入山海关,不少汉族迁居东北地区,形成满、汉杂居的局面。在长期相处、互相学习、共同斗争的过程中,满、汉两族人民的共同性愈来愈多。

清朝建立以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1步巩固和发展。在北方和西北先后统一了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在西域先设伊犁将军,至1884年建新疆行省。同时,维护和巩固了西藏地区的统一。在台湾设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改为行省。清代奠定了现在中国各族人民所共有的疆土,中国各民族完全统一于祖国的版图之内。

从元代至清代,中国少数民族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科学家。如蒙古族帖睦尔达世,西夏人斡玉伦徒,畏兀儿(维吾尔)人廉惠山海牙、偰哲笃和沙剌班等参加了《宋史》、《辽史》与《金史》的编撰。萨都剌、贯云石和纳兰性德等少数民族诗人的诗词乐府至今脍炙人口。札马鲁丁向元世祖忽必烈献万年历,并制造了七种天文仪器。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著《农桑衣食撮要》,为元代3大农书之一。明代回族航海家郑和 7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2大洲30余国,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他的随员回族马欢著《瀛涯胜览》,对于研究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价值。明代回族李贽的《藏书》等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清代蒙古族明安图曾任钦天监监正,著《割圜密率捷法》,是中国运用解析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这些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代后期朝政极其腐败,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深受压迫、剥削的共同命运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共同斗争,激励各族广大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对敌。

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表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祖国的统1大业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少数民族开发和保卫了祖国东北、北方、西北、西南和南方的广大边疆地区,建立了不朽的功业。综观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各民族友好相处的时期约占以往整个历史时期的三分之二,并且统一越来越巩固,分裂越来越减少,因此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悠久的深厚情谊。许多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对促进祖国的畜牧业和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古代西域地区的一些农作物玉米、 高粱、棉花和果、 菜等相继传入内地。有些少数民族古代的手工业,如采矿、纺织、金玉器具的制作等对中原地区的汉族也有较大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学艺术在中原地区广为传播。同时,汉族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具有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各兄弟民族在缔造统一国家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共同推动了祖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从秦末到清朝,历代都有少数民族同汉族共同发动的农民起义,既反抗民族压迫又反抗阶级压迫,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表现出不甘屈服于内外压迫的坚强斗志。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人民不屈不挠地共同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见中华民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关系。30多年来,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到处呈现出一片兴旺的新景象(见中国民族志)。现在,5六个兄弟民族正在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共同奋斗。

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

 中国各民族历史悠久,具有灿烂的文化。但对民族史的研究却始于近代。

丰富的民族史料  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共同组成的。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浩瀚的中国史籍虽主要记述汉族的历史,但有关少数民族的史料也很丰富。二十四史中有“四裔传”类目,是专门记载各兄弟民族历史的篇章。尽管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及不少史学家往往从大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少数民族有所歧视,甚至污蔑,但是只要作具体分析,区别使用,这些记载仍不失为举世罕见的珍贵资料。

二十四史中的《魏书》、《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金史》和《元史》,以及后来的《清史稿》等,记述了各有关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历史,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史料。若干出土的甲骨文、古铜器铭文、竹简、木简和帛书,先秦文献,《吴越春秋》、 《越绝书》、《华阳国志》、 《十六国春秋》、《蛮书》、《契丹国志》和《大金国志》、《资治通鉴》以及一些古代人的笔记文集,都载有少数民族史的重要资料。许多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如丰富的古藏文文书经籍、《蒙古秘史》(见《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回鹘文和察合台文文献、老彝文文献、傣族的《泐史》、《满文老档》和大量故宫满文档案等,以及少数民族的古代文物,也是中国民族史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

近现代的研究和发展 及至近代,出现了“民族史”这一专门术语,并逐步开展中国民族史研究,20世纪20~30年代先后出版了几本《中国民族史》专著。这些著作是当时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成果,但大都比较简略,且或多或少存在大汉族主义思想。有的所谓民族史作品甚至宣扬中国只存在“宗族”,不承认少数民族为民族的反动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于反动派的民族史观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少数进步的历史学家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对于一些民族的专史,如蒙古史和回族史等,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开始了民族问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民族史方面的研究。

大规模全面开展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工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 30多年以来, 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建立和加强了中国民族史的各种研究机构,中国民族史研究团体联合会下属10多个分会相继成立,对协调各地的研究计划,加强协作,开展学术交流都起了推动作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得以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对各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系统地研究。在研究中,重视考古发现的大批文物,特别注重地区的或专题的社会历史调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队伍正在壮大,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员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出身的研究人员正在实践中成长。一些民族学院和高等院校增设了民族史专业或开设了民族史课程。同时,已经发表了大量中国民族史方面的论文,出版了许多民族史专著。

最重大的一项工作是为全国的少数民族各编写一部民族简史,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相当艰巨的。以往,中国绝大多数民族从来没有编写过自己的历史,并且缺乏有关资料,有的甚至没有文字记载。从50年代中期开始,党和国家集中了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文化机关的近千名人员,组成十六个社会历史调查组,对全国所有少数民族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并搜集各种文字资料和历史文物。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为指导,编纂了50多部民族简史,正在陆续出版。这些简史阐明了各兄弟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记述了他们漫长的痛苦经历、光荣的斗争传统和对祖国的伟大贡献。这对于增进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民族团结,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一整套民族简史丛书的出版,对于今后进1步开展中国民族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拍摄了一批少数民族的资料影片,整理、翻译和出版了少数民族文字(如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藏文、蒙古文、满文、彝文、东巴文等)的古文献。在民族考古方面新发现1大批少数民族的遗址、墓葬、碑铭和铜鼓等文物。(见彩图)1981年出版了综合介绍5五个兄弟民族历史和现状的《中国少数民族》一书。

学术讨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过许多民族史问题的探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   ①怎样理解历史上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这个概念。这一问题关系到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是否属于中国以及古中国的疆域范围如何计算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中国一词在古代只是地域的、文化的概念,或者是1种褒称。中国不是专指哪一族的国家,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国家。不能把历史上的中国与历代封建王朝相等同,更不能仅仅与汉族王朝等同。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也包括中原王朝以外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因此,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分布和管辖的地区,也就是相应时期全中国的疆域范围。   ②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经过多年的讨论,大都认为,中国各民族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愈来愈密切的接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内聚力,尽管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历史上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间还是互相交往,互相吸收,互相依存,越来越接近,从而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祖国,这乃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③有些人强调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上的民族矛盾,应该用阶级观点去分析,但是民族矛盾并不等于阶级矛盾。   ④关于历史上民族之间战争的性质,少数人认为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对于汉、唐、宋、明等王朝的入侵可以说是外族或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但是,大多数的意见认为,一般都属于国内民族矛盾的性质。所有在今天中国版图内的各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员,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在今天看来不过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都应以国家的内部矛盾对待。但是,进行战争的敌对双方,仍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凡是违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阻碍历史前进的,就是非正义的战争,反之,就是正义的。   ⑤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大家认为必须用民族平等的原则去分析、对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对于有关2个以上民族的事件和人物,应用1个标准衡量与评价。应当肯定各兄弟民族在开发和建设祖国特别是辽阔边疆中的伟大功绩,发掘并研究少数民族对于祖国文化宝库的重要贡献,用以阐明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的历史。必须承认各兄弟民族人民通过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艰苦斗争,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在肯定各兄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同时,也应当承认汉族在历史上的主导作用。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并不是说某一民族拥有民族特权,而是表明这一民族人数众多和生产方式先进,在历史上起的作用大于其他民族。   此外,关于一些兄弟民族的族源问题,一些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是否越过奴隶社会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的问题,各民族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等,也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正在继续深入探讨。今后随着研究人员队伍的壮大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必将有长足的进展。

二 : 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肃慎挹娄研究综述

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肃慎挹娄研究综述

【追根溯源】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肃慎挹娄研究综述2000年10月,双鸭山市七星河两岸凤林古城、七星祭坛遗址文物出土,证实凤林古城遗址是两千年前汉魏时期挹娄人王城之所在,七星祭坛是东北亚最大天文星座祭祀场所遗址。

经考证,两古城是三江平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山城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黑龙江的文明之光。

肃慎是北方的先民,也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民族。

古时人们对肃慎有多种称呼和写法,有的写作“息慎”,亦作“稷慎”。据《左传》记载,肃慎与燕、亳同为周王朝的“北土”,是周的远方属国,后称挹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吉林地区发现的自西周至战国分布广泛的“西团山文化”,学者多认为是肃慎人的文化遗存。出土物以磨制石器和砂质褐陶为主,青铜器不多,有的器物形制与中原同类器物相似。出土物还反映,他们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产生贫富分化,出现私有财产。肃慎人有较发达的原始农业,但渔猎仍是生活资料来源的重要补充,这些,与《三国志·东夷传》所载古代挹娄的情况基本相合。

传说舜、禹时代,肃慎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其分布,大体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即现大庆地区,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近代以来,考古学家对确定肃慎文化遗存十分重视,已有了一些重要发现。综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初步说明远在3000年以前,肃慎人的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分布在松嫩平原及大庆的肃慎人,可能农耕有了初步的发展,饲养家畜以猪为主;在长白山以东及以北的更多肃慎部落,则以渔猎和狩猎生活为主,还处在发展水平较平原地区各部落稍低的状态。西周时肃慎人进贡楛矢石砮及一种名为麈的动物,都是肃慎人从事狩猎生活的一种反映。

史书记载,战国以后,只见挹娄而不见肃慎,直至三国、两晋时,肃慎之名又重新出现。史学家有不同看法:一说当时肃慎为挹娄所阻隔,不得来朝,其名遂隐;一说挹娄即肃慎之改称,故两名互见,非于挹娄之外,又别有一肃慎。而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都与肃慎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铁岭懿路城在明代之前便已经是一座古城!《开原图说》记载:“懿路城本古挹娄地”,《大清一统志》也记载:辽代“置定理府于此”。《读史方舆纪要》上也有记载:“挹娄城卫南六十五里。本挹娄地。《辽志》:汉乐浪郡海冥县地,勃海置兴州,领盛吉、蒜山、铁山三县。辽废,寻复置兴州兴中军,治常安县。金州废。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挹娄县,属沈州。元县废。今为懿路所。”从上述记载中得知,懿路原为挹娄地,渤海时期在此设兴州,辽代费兴州但不久又置兴州,金代则改为挹娄县。到了明代才成为所城。

肃慎挹娄研究综述

宋卿陈鹏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吉林长春l30012)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9期

肃慎、挹娄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相关研究无论是从名称、居地、文化、二者关系等各个方面还是从文献记载、考古发掘等不同的角度来看,都相当深入而且广泛。

一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的肃慎、挹娄研究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可视为肃慎、挹娄研究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史学界对于肃慎、挹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语义、二者关系及居地的探讨。

关于语义。傅斯年《东北史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年10月初版)认为,肃慎、挹娄、珠申、女真为一音之转,但具体为何意,傅先生没有指明。冯家昇《述肃慎系之民族》(《禹贡》3卷7期,1935年)怀疑挹娄的得名是由其居住方式“穴居”而来。金毓黻《肃慎、挹娄、勿吉三系语义考》(《东北集刊》1941年1期)则对肃慎、挹娄的语义作了新的阐释,认为肃慎或作息慎、稷慎,是最古的通古斯语,假定其译义为金,满语“坚硬”之意;挹娄,一名奥娄(鄂多里),一名耶懒,一称伊兰豆漫,皆是一音之转变,也是最古的通古斯语,其义为三。

关于二者关系。丁谦《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第一集,1915年)认为,挹娄为肃慎一部,“不过肃慎境中一部族,并不足以名国。第因生齿繁衍,分布各方,而肃慎主权日渐衰替,不足以制驭之,其人遂据地自擅,互相雄长,于是肃慎一国,竞在若存若无之间。以余考之,其国至晋实未尝亡也”。丁谦的这个观点在我国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吴士鉴、刘承幹、翦伯赞等都持此种观点(吴士鉴、刘承幹等著《晋书斟注》,卷97;翦伯赞等编《历代各族传记汇编》第二编)。冯家昇《述肃慎系之民族》也同样赞同丁谦的看法,认为挹娄实为肃慎境中一部族,大抵在魏晋之间,挹娄一度强盛,由于其住地在肃慎领域,风俗习惯、来贡楛矢石砮又与肃慎同,故而被人混而为一。傅斯年则对肃慎、挹娄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傅先生在《东北史纲》中认为,魏晋时有以肃慎名国者,即挹娄,非加挹娄以肃慎之名也;挹娄是通古斯人的远祖;南北朝时挹娄兼并沃沮而袭其名。至于挹娄之为肃慎的原因,傅先生认为不知以何为凭藉,“或以其用石矢巨弓,出自东北远方,而‘稽古’以定此名,亦未可定。然此等部落文化极低,未必从汉人稽古建号之习,而肃慎一词却在彼一带流行至于后世,宋时所谓女真、明时所谓珠申,皆肃慎之声转,是则不可遽以‘挹娄古肃慎也’一语为中国史家所造矣”。挹娄是否即“古肃慎之国”阙疑。傅先生还将其名次传变以图例示之:沃沮(汉)——勿吉(六朝)——靺鞨(隋唐);肃慎(西周)——女真(赵宋)——珠申(明)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中则不同意丁谦的看法,认为挹娄乃肃慎在汉代易名而来,晋宋北齐三书仍见肃慎之名,可见挹娄、肃慎之名有时并用。

关于居地。清人何秋涛《王会篇笺释》卷2认为,自承德、铁岭以北至吉林、黑龙江都是肃慎地域。傅斯年《东北史纲》认为,肃慎当在今辽河流域,或内及滦河,外及鸭绿;而挹娄疆域与肃慎同,挹娄的地望,即今吉林省东部、黑龙江省东部、俄属东海滨州之大半,及阿穆尔州。日本考古学者提出肃慎在辽东半岛(古谷清《旅顺发现石器时代遗物》,《考古界》七卷十号,1908年)。冯家昇《述肃慎系之民族》则认为,肃慎系民族为三大通古斯之一,其住地大约西南在宁安,其东俄属东海滨省皆属之,南与延吉接,北为松花江;挹娄又叫虞娄,为渤海定理安边两府地,其地在今敦化县境。

此时期还有学者对肃慎山脉进行探讨,如林传甲《黑龙江肃慎山记》(《东方杂志》l5卷4期,l918年4月)指出,肃慎,也称息慎,其民今名索伦,肃为索之本音,伦为慎之本音,肃慎山脉即小兴安岭,一名布伦山,布为肃之转音,伦为慎之转音。

二20世纪50年代至80时代的肃慎、挹娄研究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肃慎、挹娄研究的蓬勃发展时期,尤其是关于二者考古文化的讨论最为热烈。

50年代。李文信《依兰倭肯哈达的洞穴》(《考古学报》1954年8期)指出,依兰县倭肯哈达洞穴遗址可能是魏晋之际挹娄人的物质遗存,这是史学界最早论述挹娄文化的。继之,佟柱臣《吉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通讯》1955年2期)认为,肃慎在吉林中部。苏联学者沙弗库诺夫《公元一至三世纪的滨海与邻近的(中国)东北及北朝鲜》(《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部集刊》历史类第1辑,萨兰斯克,1959年)则认为,肃慎在山东半岛。

60年代。郭沫若《中国史稿》(第1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指出,先秦时的肃慎族散布在松花江直到黑龙江流域的广阔地区。此后,东北发掘团以考古为依据,提出肃慎在今松花江流域,吉林西团山文化为肃慎文化的观点(佟柱臣执笔《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l964年1期)。

70年代,学界对二者考古文化的探讨开始升温。薛虹《肃慎和西团山文化》(《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1期)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相参证,进行综合研究,再次认定文献上的肃慎就是分布于吉林市近郊,沿松花江两岸的“西团山文化”的历史主人,文献上记载的肃慎和出土的西团山文化遗存,无论是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一致的。王承礼《靺鞨的发展和渤海王国的建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3期)也认为,西团山文化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代肃慎人社会发展比较快的一支的文化遗存。而孙秀仁《黑龙江历史考古述论(上)》(《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1期)则认为,距今约3000年的牡丹江流域镜泊湖东岸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同有关肃慎族的记载相合;距今约2100年的黑龙江省东部绥芬河畔东宁大城子原始社会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与文献中有关挹娄的记载相合;牡丹江中游宁安东康原始社会遗址距今约1600余年,是汉末三国时期挹娄族分布区内的一个大面积氏族聚落。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则又指出,辽河上游或者辽西是肃慎活动的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包括肃慎文化在内。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则明确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区是肃慎文化。

到了80年代,学界对该问题的讨论继续深入和扩展,甚至引起了论战。首先是杨保隆《关于肃慎两个基本问题的辨析——与薛虹同志商榷》(《吉林师大学报》l980年1期)不同意此前薛虹关于肃慎地域的论述,指出薛虹“认为先秦文献中肃慎的地域,只有松花江上游地区”之说不准确,具有很大片面性。杨文认为挹娄的地域范围就是先秦文献中肃慎的地域,相当于今东至日本海,西到呼兰河流域,南至宁安、东宁县南,珲春、汪清县北,北达黑龙江人海处的广阔区域;而据考古发掘和其他史料说明,先秦肃慎的区域要比挹娄的这一地域大,即在西南方向,西团山文化分布的区域也是肃慎故土。薛虹随之发表文章《肃慎的地理位置及其同挹娄的关系》(《吉林师大学报》1980年2期),再次阐述自己的观点,仍然认为“商周到春秋战国之际,中原所认识和记述的肃慎,是以吉林地区为中心的西团山文化为代表的原始社会群体”,挹娄则是莺歌岭上层遗址文化类型的主人。

此后,陈显昌《肃慎的发展和渤海国的建立》(《学习与探索》1982年4期)、张泰湘《从最新考古学成就看历史上的肃慎、挹娄人》(《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5期)都认为,距今6000年左右的黑龙江省新开流遗址和距今3000多年的莺歌岭遗址都是肃慎人的文化遗存,距今约2000年左右的绥滨蜿蜒河遗址,是东汉时代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挹娄人的遗址。汉代,肃慎改称挹娄,但文献中有时仍称肃慎。

戚玉箴、孙进己《肃慎和挹娄的考古文化》(《学习与探索》1984年5期)根据文献记载和考证,认为牡丹江中游地区应是古肃慎活动地区,其同时期的考古文化应为肃慎、挹娄遗存。在今松花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分布着的“牡丹江类型文化”,即莺歌岭下层——上层——东康文化和“三江类型文化”,即新开流——小南山——海青(乌里尔)——蜿蜒河(波尔采)文化两系古代文化,均与肃慎、挹娄有关,应同属肃慎——挹娄文化,其差别则反映了同一族系内部不同部落群的差异,前者应是肃慎本部文化,后者或是挹娄本部文化。随之,孙进己、干振玮、庄严《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的经济和社会性质》(《北方论丛》1985年5期),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都认为,宁安镜泊湖南岸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属古肃慎文化遗存;距今3000年前的饶河小南山和抚远海青遗址是古肃慎北支的(www.61k.com]文化遗存,即周初挹娄先世的遗留;距今约1980年的牡丹江市郊龙头山遗址和绥滨蜿蜒河遗址下层,以及距今约1695年的宁安东康遗址和蜿蜒河上层文化遗存都是挹娄、肃慎文化。

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认为,肃慎在今黑龙江下游,北及东至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约抵今黑龙江、松花江合流处及张广才岭,南约至今兴凯湖及兴凯湖之西的镜泊湖一带。

林沄《肃慎、挹娄和沃沮》(《辽海文物学刊》l986年创刊号)则否定了西团山文化即肃慎遗存的说法,认为团结——克罗乌诺夫卡文化也不是挹娄遗存,挹娄遗存是分布于黑龙江中游以下的黑龙江沿岸、直达海口的波尔采文化。贾伟明、魏国忠《论挹娄的考古学文化》(《北方文物》1989年3期)认为,挹娄系统的物质遗存,应包括滚兔岭文化(西止于张广才岭以东,南达鸡西、林口一带,北至桦川、友谊一带)、波尔采——蜿蜒河文化(应是勿吉南下所形成的,年代比挹娄要晚);挹娄系统的分布在北纬45度以北,东止于日本海,西抵张广才岭,北至黑龙江下游。但是,文献中所指的挹娄,并不是上述的整个挹娄系统,而仅仅指滚兔岭文化的居民。

除了以上关于肃慎、挹娄居住地域及考古文化的论述外,此时期也多有学者探讨肃慎、挹娄的语义,肃慎、挹娄的关系,及肃慎迁徙、挹娄流向等问题。

关于二者语义的论述。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认为,挹娄之称来自于其族穴居的居住方式,“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汉人或邻近各族依据他们穴居的特点,以他们的语言呼其为挹娄,后逐渐为多数人运用,久之,便当作族称称呼肃慎人了”。傅朗云、杨肠《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认为,“肃慎”一词是鸟名,“汉语鷞鸠——鹰;满语译作宋昆,再汉译为海东青”。“挹娄”是来自地名,“挹娄人就是邑村,邑堡的人”。干志耿、孙秀仁及薛虹都认为“肃慎”是通古斯语“人”的意思,是其族自称(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薛虹《肃慎的地理位置及其同挹娄的关系》)。崔广彬《“肃慎”一名之我见》(《北方文物》1987年3期)也认为,“肃慎”一词是自称,其来源、含义同本民族有关系;“肃慎”一词应来源于女真语,即女真语zhul(东方之义)shen(海青之义)的合成,即“东方之鹰(海东青)”之意。

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孙秀仁、干志耿《“楛矢石砮”探源》(《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4期)认为,肃慎族汉代又叫挹娄。杨保隆、陈显昌、张泰湘、奚柳芳都持此种观点(杨保隆《关于肃慎两个基本问题的辨析——与薛虹同志商榷》;《肃慎改称挹娄考释——兼对丁谦谓挹娄为肃慎境内一部之辨释》,《民族研究》1980年2期;陈显昌《肃慎的发展和渤海国的建立》;张泰湘《从最新考古学成就看历史上的肃慎、挹娄人》;奚柳芳《肃慎东迁考》,《吉林师大学报》1980年2期)。冯季昌《地理环境与东北古代民俗的关系》(《北方文物》1988年1期)也认为,挹娄是肃慎的后裔。戚玉箴、孙进己《肃慎和挹娄的考古文化》认为,挹娄是肃慎的一支。薛虹则以为不然,认为挹娄是肃慎泛称下的一部分,肃慎和挹娄二者有差别的方面,不应该完全等同,不能仅仅看作是时异名殊,肃慎是西团山文化的主人,是先秦时期东北地区松花江上游少数民族的自称;挹娄是《新唐书》上的靺鞨的虞娄部,是莺歌岭上层遗址的文化类型的主人,是汉魏之际对牡丹江、绥芬河、图们江流域古代居民的称呼,较肃慎为落后,二者属于不同的血缘群体,汉魏时肃慎向东北方面迁徙,和挹娄融合,其位置便重合为一(《肃慎和西团山文化》、《肃慎的地理位置及其同挹娄的关系》。李德山《挹娄族考略》(《黑河学刊》1988年4期)通过对二者族称、并见于史籍所载,及两族的社会发展不同、所居地域各异的分析,认为挹娄非肃慎,其在东北地区是个不属于任何族系的独立民族,可能包含于秽貉族系中。付波《小议肃慎与挹娄的关系》(《辽宁大学学报》l986年5期)也认为,挹娄并非源于古肃慎,周昭穆以前的肃慎与汉魏时发现的挹娄实无干系,汉魏后史书所见的肃慎,是中原为挹娄所加族称,这时的挹娄与肃慎当为一体,并非二指;而《新唐书》中的挹娄当为虞娄之误,同意金毓黻先生的观点。苏联学者沙弗库诺夫《渤海国及其在滨海区的文化遗存》(第1章,列宁格勒l968年)也认为,肃慎和挹娄毫不相干,后来由于2世纪末3世纪初鲜卑人向东北迁徙,因而便把这些混有挹娄人的部落称之为肃慎。

关于肃慎迁徙与挹娄流向的论述。苏联学者沙弗库诺夫《渤海国及其在滨海区的文化遗存》认为,肃慎部落当时居住在黄河下游以南泰山附近的平原地区,后来从那里被周朝全部排挤到山东半岛,而后又被排挤到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奚柳芳《肃慎东迁考》据文献资料分析,西周成王、康王以前的肃慎分布在今辽宁省西部及相近的地方,大致在今燕山以东、医巫闾山以西;后来早自昭、穆时(仅仅是可能),迟到春秋晚期,肃慎已经迁徙到了东北广大地区,但是否已深入到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还很难下结论。肃慎何时开始定居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目前虽还不能确定,但最晚到后汉,不晚于公元3世纪。肃慎之所以会远徙,是由于受到华夏民族(如燕)的向北扩张或邻近游牧民族(如匈奴)的侵扰。关于挹娄族的最后流向,李德山《挹娄族考略》认为,挹娄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始终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两晋以后整个民族一分为三:登上日本列岛的虾夷人,成为阿伊努族的直系祖先;渡过黑龙江逐渐与当地原住民族混合,如今天的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的祖先可能都有挹娄人的成分;苏联远东地区的爱努人。留居原地未动的挹娄人到渤海时称“虞娄”、辽时称“五国部”、金代则称“胡里改”,明清以后不复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杨保隆还出版一部专门研究肃慎、挹娄的著作《肃慎挹娄合考》,该书以文献史料和考古学材料相结合,对肃慎、挹娄的源流、地理位置、族称含义、社会性质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

此外,这段时期里有关肃慎、挹娄的研究还有傅朗云《<肃慎国记>丛考》(《图书馆学研究》1983年3期)、林树山《<后汉书·挹娄传>考异》(《黑河学刊》1989年1期)、林树山《肃慎姓氏傅鸡考》《北方文物》1986年3期)、李学铭《肃慎与挹娄之商榷》(《大陆杂志》14卷6期,1957年3月)、[俄]沙弗库诺夫《古代中国史料关于挹娄和沃沮部落的记载》(《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院西伯利亚研究院丛刊》1卷《历史集》,1959年)、[日]今西春秋《肃慎国域考》(《东方学纪要》2,1967年3月)。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肃慎、挹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肃慎、挹娄考古文化的讨论似乎告一段落了,专门探讨转入低谷,偶有论述,论题较为混杂。

关于二者语义的探讨。何光岳《肃慎的起源与北迁》(《黑河学刊》l991年2期)认为,肃慎的名义是鹔鷞鸟。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挹娄的族称是穴居人的意思。张博泉《肃慎·挹娄·女真考辨》(《史学集刊》l992年1期)对肃慎、挹娄的语义再次剖析,认为肃慎本名朱理真,出自“东夷”一语,亦即由“东夷”(朱勒失)转音为民族的称谓,其义为“东”或“东人”。喻权中、麻晓燕《肃慎系统族源神话的历史考察》(《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1期)融合诸家之说,认为肃慎同时是箭神、东神,又是东方之鹰;肃慎为箭人(神)——海东青——太阳神。释挹娄诸家之说中,影响最大的是岩穴说,认为挹娄就是满语音为“叶鲁”的“岩穴”。其实,同挹娄音近的不只是叶鲁,还有“亦勒”,意为“网”,是由于其形如箭射出的窟窿而得名,满语称箭为“捏鲁”,捏鲁即为箭。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认为,挹娄为穴中人之意,得名于其营穴居生活。李德山也认为,挹娄为穴居人之意;肃慎是一个连语族称,其含义为邾娄(《有关挹娄族几个问题的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4期;《关于肃慎族几个问题的探讨》,《北方民族》1993年1期)。哈斯巴特尔《试析肃慎、挹娄、女真的族称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3期)则从语言学的语音演变关系探讨肃慎、挹娄、女真的族称关系,认为三者都是操满——通古斯语的古老民族,三个族称具有同源联系,但已有不同发展变化的同源词,这些族称在词源上来源于“箭”,最初表示“猎民”,同史籍中所记载的“北夷”的称呼相一致。

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张博泉《肃慎·挹娄·女真考辨》认为,肃慎在东汉、三国时称为挹娄,挹娄是肃慎的同名异译。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也认为挹娄由肃慎改称而来。喻权中、麻晓燕、佟冬、宁梦辰、栾凡、张雷军等基本上也都是持此种观点(喻权中《“肃慎雄棠”与中国北方民俗传播学上的“三化”》,《学习与探索》1995年1期;喻权中、麻晓燕《肃慎系统族源神话的历史考察》;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宁梦辰《东北地方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栾凡《肃慎系民族的演进及其文化传承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4期;张雷军《试论楛矢石砮文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2期)。杨东晨、杨建国《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l2期)也认为,挹娄即古肃慎,文献中之所以有时称挹娄,有时称肃慎,是因为挹娄人少势弱,后又融入了肃慎族的缘故。姜维公、高福顺《东北历史地理简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则认为,肃慎部落于汉魏时期开始衰落,另一个部落挹娄强盛起来,所以在中原的史书上挹娄取代了肃慎,挹娄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尚处于原始部落群时代。肃慎作为挹娄部落群中的一支,在史籍上亦时有出现。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李德山《有关挹娄族几个问题的探讨》认为,挹娄族和肃慎族各成系统,挹娄的族源可远溯至三代时期的娄人(娄国)。郝庆云《曹魏军队进入“肃慎南界”考》(《黑龙江史志》1996年1期)认为,肃慎和挹娄不是一脉相承、前后相袭的同一族体,而是以“挹娄”为名的部落群大体来自于曾以“肃慎”为名的部落群中,汉晋之际挹娄部落强大,代替了肃慎部落,肃慎部落沦落为部落群中的一般部落而依然存在。

关于二者居地及考古文化的探讨。姜维公、高福顺《东北历史地理简论》认为,肃慎种族,从语言上看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于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游及牡丹江流域。挹娄的四至大致为,东至今日本海,南至今老爷岭及完达山脉,西至今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北至今鄂霍茨克海。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认为,汉以前肃慎大体活动在黑龙江省东部,即牡丹江中游至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距今约3000年的宁安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遗址是肃慎的遗存。挹娄的地域大致为南以长白山与高句丽相接,北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东及日本海,西以张广才岭(或稍西)与夫余相连。抚远海青遗址、宝清八五二农场遗址、宁安东康、海浪河遗址、依兰倭肯哈达遗址、绥滨蜿蜒河遗址都是与挹娄有关的文化遗址。喻权中《“肃慎雄棠”与中国北方民俗传播学上的“三化”》(《学习与探索》1995年1期)认为,莺歌岭文化遗址为肃慎文化,肃慎族一个最主要的宗教特色是以雄棠为对象的神树、氏族树崇拜。文中并揭示北方民族文化的演变。郝庆云《曹魏军队进入“肃慎南界”考》、《肃慎族系长白山观念透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4期)认为,肃慎大体在今长白山东北方向的我国东北地区东北部直到俄罗斯的远东和滨海地区一带,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东南岸莺歌岭遗址、依兰县牡丹江下游右岸桥南遗址是肃慎族的文化遗存,波尔采文化和滚兔岭文化是挹娄的物质文化遗存。佟冬《中国东北史》指出,周代以前的肃慎占有黑龙江中下游向东直至日本海沿岸的广大地区,黑龙江宁安市莺歌岭遗址是肃慎文化遗存,绥滨蜿蜒河遗址是挹娄人的文化遗存。杨东晨、杨建国《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认为,肃慎立国甚早,其辖地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及绥芬河地区(有团结、东康、东兴三个类型文化)、三江平原地区(有滚兔岭、蜿蜒河类型文化),在两汉时期大都是肃慎分布区。陈文英《“肃慎”考》(《天中学刊》2001年1期)认为,肃慎既是古国名,也是古族名。其疆域包括长白山以北,黑龙江及松花江下游以南,东至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张碧波《论周初的肃慎族与周人对东北的经略》(《学习与探索》2001年1期)认为,肃慎最初居于牡丹江流域。程妮娜《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指出,肃慎居住地在今长白山以北,牡丹江中下游至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张雷军《试论桔矢石磐文化》认为,大约在4000年以前肃慎人就已经定居在松花江以东、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并与中原发生了联系。挹娄分布地区大体和肃慎人相同。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莺歌岭文化遗址属肃慎文化,波尔采考古文化属挹娄文化遗存。关于肃慎迁徙与挹娄流向的论述。杨东晨、杨建国《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认为,古肃慎是东夷鸟夷的裔支,经过漫长的发展和迁徙,西周时已迁至燕山以东,战国初期时最后向东北迁至今辽宁省开原一带,后在战国末年其中一部分族人由开原东迁到了长白山;东迁的这部分族人和东北原有的居民相结合,以后演化为挹娄族。还有一部分迁入朝鲜北部。后来随着夫余王国的强大,肃慎人再次向北、东、南三方迁徙,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东至鞑靼海峡及日本岛,南(今吉林)图们江及鸭绿江上游以至朝鲜北部。挹娄本是夏禹后裔娄人的裔支,迁入东北后逐渐与土著族结合称挹娄。何光岳《肃慎的起源与北迁》也持同样看法。郝庆云《肃慎族系长白山观念透析》认为,肃慎是夏商周时代之前早已存在的古老部落,初居山东半岛的泰山附近,大约在二三万年前越过燕山山脉进入长白山地区,留下了距今26000年的“安图人”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开流文化遗址。李德山《关于肃慎族几个问题的探讨》认为,肃慎族的起源地本在鲁西南地区,后来向北迁徙,今河北北部及辽西地区是肃慎人北迁的第一个落脚点,因而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上层文化都应属于肃慎人的文化。大约自春秋战国时期起,肃慎人又开始大规模向东北腹地迁徙,足迹逐渐遍及整个东北亚地区。关于挹娄的流向,李德山《有关挹娄族几个问题的探讨》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挹娄一部在南北朝时加入粟末靺鞨中,后来建立强大的渤海国。另一些挹娄人西迁到今辽河上游,称为乙那娄,最终成为鲜卑族拓跋氏的臣民。文中还探讨了挹娄的社会形态及疆域。

此外,还有其他诸方面的论述,如郝庆云、魏国忠在《论肃慎族系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满语研究》2001年2期)一文中具体论述了肃慎的发展。李健才《东北史地考略》(第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则探讨了从肃慎到挹娄埋葬习俗的演变,再次重申西团山文化不可能是肃慎、挹娄的文化遗存。顿嵩元《肃慎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1期)重新梳理了肃慎的历史发展、疆域、物产、习俗等。

总之,19世纪中叶以来学界对肃慎、挹娄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课题逐步扩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某些方面,如二者的语义、文化、关系等还未达成共识,尚需新资料的发现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三 : 傈僳族民族变迁研究综述

摘 要:近年来,有关傈僳族的研究处于活跃上升期,尤其是傈僳学创建后,傈僳族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傈僳族自族群出现,发展成为当今的独立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和历史变迁。本文将有关傈僳族历史变迁的主要记载和学术看法按照记录内容的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以促进傈僳族文化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傈僳族 民族 历史 变迁
一、唐朝之前的傈僳族
傈僳族历史在唐懿宗咸通(公元863年)以前未见史籍内容记录,其中涵括傈僳族族源及唐代之前时期的历史变迁。杨光民在《傈僳族族源论略》一文中,考证了唐以前至秦汉时期傈僳族先民端系“笮人”,并将傈僳族史研究的上限由传统的“唐代起源说”明确地提前至秦汉时期,并以《腾越州志》“傈僳,《通志》:相传楚庄开滇时便有此种”的史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冯魄在《“粟栗”与“栗粟”考》一文中指出,虽然唐懿宗咸通以前,未有傈僳族历史的史籍记载,但据司马迁元(www.61k.com)鼎六年(前111)“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①,始作《史记》之始,寻此上溯至“庄王滇”(约前286―280),再趋至秦惠文王(前316年)“灭蜀取巴”②至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取笮及江南之地”③,开发经营“巴蜀徼外”界,至战国(前475―前221)期间,源于西北、徙于西南的傈僳族先民,被统称为“巴蜀西南外蛮夷”“皆氐类也”;及秦汉(前221―公220)则逐步以地名概说为族,称之为“邛、笮、、劳叟”④(蜀汉又作“斯叟”“夷叟”,抑作“斯夷”“叟夷”)等;至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时期又统称为“乌蛮种族”,亦作“州”“松外蛮”⑤。关于傈僳族族源问题,解鲁云在《近十余年傈僳族研究综述》一文中总结为古代羌族后裔、土著说、北方古代氐羌说三种类别。即谢秋主编《云南境内少数民族》(民族出版社,1999年)认为傈僳族属古代羌族后裔,其先民是秦汉时期的“叟”“”“濮”族;李剑泉编著《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认为,傈僳族原始社会时期属氐羌;杨毓才等在《傈僳族简史》(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傈僳族》、《云南少数民族》(中日合作出版)等书提出先秦时期傈僳族源于氐、羌系统的部落集团,两汉时期属“叟”“”等靡莫之属,斯陆益《傈僳族文化论》(民族出版社,1999年)及郭净《云南少数民族概览》等书也持相同观点。
此外,张增祺根据考古发掘材料认为,怒江、金沙江两岸曾有过“昆明人”的足迹,进入新石器晚期后,部分“昆明人”继续留在当地。他提出“昆明人”并非源于西北的人,而是活动于怒江、澜沧江河谷的土著民族。随着研究的深入,一旦证明怒江地区出土的大量“有肩石斧”的主人是傈僳族先民,则传统的“傈僳族源于氐羌说”将要改写或重写,傈僳族的悠久历史将上溯到更为远古的文明时期。
二、唐宋时期的傈僳族
唐朝前期傈僳族先民属于川滇地区“乌蛮”“白蛮”之中,分布于今四川西昌至冕宁一带。《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及《新唐书?南蛮传下?松外蛮》均记载西洱河地区初有乌蛮七十部,后互相兼并,至开元年间(713-741年),只剩下六至八个较大部落,成为“六诏”或“八诏”:梦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蛮书》卷四说:“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种族。”此时的滇西的六诏“乌蛮”并存,卷四又“施蛮本乌蛮种也”“顺蛮本乌蛮种也”。《蛮书》写于公元862年前后,由上可推出当时“施蛮”“顺蛮”早已和“乌蛮”分开而自成一个民族。但唐朝初年之时,“施蛮”“顺蛮”还都包括在“乌蛮”之内,所以说它们“本乌蛮种族”“本乌蛮种类”。唐代是傈僳族发展的重要时期,肖迎《元明清时期怒江地区的民族》认为傈僳族乃唐朝时期的“施蛮”“顺蛮”发展演变而来。李智环在《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一文中提及傈僳族先民“施蛮”“顺蛮”“长蛮”“栗粟蛮”。《新唐书?南诏传》曰:“施蛮者,居大施赕、剑寻赕,即施蛮部落所居也。”据方国瑜考证说:“剑寻赕在剑川城南,为施蛮初居之地。后迁至铁桥西北,其地名施赕者,盖因施蛮所居也。大施赕、剑寻赕在今维西县和香格里拉县境内的金沙江两岸。”而尤中认为,施蛮部落唐时分布在铁桥西南的剑川到铁桥西北的维西至福贡、贡山一带,其地之南为永昌地区。《蛮书?名类》称:“顺蛮,本乌蛮种类,初与施蛮部落参居剑、共诸川。”“剑寻城,皆施蛮、顺蛮部落今所居地。”方国瑜根据樊绰《蛮书》中的记载得出:“浪穹诏主铎罗望与南诏战败,退保剑川;施浪诏主望欠之弟望千北走吐蕃为诏,归于剑川;又铁桥成在剑川北三日。凡此剑川,应即今之剑川。”“共即野共川。野共较大,故与剑川合称剑、共诸川,为邓川以北之地也。野共地在邓赕以北,与剑川近,盖即今姜邑坝,为鹤庆南部与邓川交接之处。疑姜邑作江邑,江读如工,与共同音”的结论。⑥高志英认为,剑、共诸川为乌蛮六诏中的“三浪诏”(即邓赕、浪穹、施浪)之聚居地,北与吐蕃地相接。由上可知施蛮、顺蛮“参居”于同一区域之内即“大施赕、小施赕、剑寻赕”,即今洱源县的邓川、剑川直至鹤庆一带。《蛮书》还有施蛮、顺蛮居住于罗眉山川的记载,罗眉川即今怒江兰坪县地区。《蛮书》记载“长蛮,本乌蛮之后。……南诏既破剑、浪,遂迁其部落,与施蛮、顺诸蛮居,养给之”,说明当时长蛮与施蛮、顺蛮差异不大。关于栗粟两姓蛮,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载,“傈僳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邛部,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一带。
由上可知,唐朝初期傈僳族先民“施蛮”“顺蛮”主要居住于“剑、共诸川”,在今邓川―鹤庆、剑川―福贡、维西、香格里拉―贡山一带,大部属于三浪诏区域内。因为“三浪诏”地理位置关键,当地首领级民众的倾向会影响吐蕃与南诏、吐蕃与唐的力量制衡,因此“唐朝力图将洱海周围地带分布的各部抓紧”“以遏制吐蕃势力南下”。蒙舍诏贵族屡次效命、输忠,主动讨伐叛唐投吐蕃的浪穹、施浪、邓赕等诏。开元年间原居剑、共诸川的“施蛮”“顺蛮”被南蒙舍诏贵族诏皮罗阁击败,被迫迁离至铁桥之大施赕、小施赕及剑羌之地。《云南志》卷四“顺蛮”曰:“初与施蛮部落居剑、共诸川,咩罗皮(邓赕诏主)、(铎)罗望(浪穹诏主)既失邓川、浪穹、退而逼夺剑、共,由是迁居铁桥以上。其地名剑羌,在剑寻赕西北四百里。”南诏兼并其他各诏之时,今剑川、丽江、鹤庆及其西北地区都在吐蕃神川都督府的控制之下,据《蛮书》记载,吐蕃层封施蛮、顺蛮的部落首领为王。施蛮、顺蛮和同区域内的磨些以及退入这一地区的邓赕、浪穹二诏的乌蛮,都受吐蕃势力保护。
历五十余年后的公元794年,南诏异牟寻又攻破剑川、野共,夺取了吐蕃神川都督府,虏施蛮王寻罗并宗族置蒙舍城,俘顺蛮王傍弥潜宗族置于云南(今祥云)、白岩(今弥渡红岩)养给之,惟施浪诏主傍罗颠脱走。至于部落居民迁出,《云南志》记载,“傍罗颠走泸北”,“施蛮”“顺蛮”部落百姓则散隶于东北诸川,以地理审之,当是由剑川出走,渡泸(即金沙江)而北,在南诏之东北境,应即元代所设北胜府境。还有一部分人口向西北迁徙到了澜沧江流域,《云南志》卷六:“宁北城……即至铁桥城北九赕川;又西北有罗眉川。又西有牟郎共城,又西至傍弥潜,西有盐井,盐井西有剑寻城。皆施蛮、顺蛮部落今之所居也。”罗眉川即今之兰坪县,傍弥潜城西部的盐井即今兰坪西部的拉鸡井。而盐井西部的剑寻城,显然已延伸到了碧落雪山东部进入今怒江州福贡县和原碧江县的境内。《云南志》卷二也载:“澜沧江源出吐蕃中。又过顺蛮部落,南流过剑川大山之西。”正德《云南志》卷十一《丽江府》:“兰州,旧时地属南诏,为卢蛮所居。名罗眉川。”高志英认为,唐代还有一部分“施蛮”“顺蛮”向西迁徙到了澜沧江两岸直至碧落雪山东部,散居于滇西北澜沧江东西两地。即使由于战争原因导致位于邓川、剑川等区域的施浪诏主及其部落向外迁徙,但施蛮、顺蛮的广大民众仍然散居在丽江、剑川、鹤庆及其西北地区,其中也有部分迁至今永胜。而向西北迁徙的一部分,从九赕川、罗眉川一直到剑寻城“皆施蛮、顺蛮部落今之所居”。
整个唐朝时期,唐代南诏统一战争及之后与吐蕃的战争,使得傈僳族先民“施蛮”“顺蛮”“长蛮”被迫迁徙,从“乌蛮本种”逐渐演变分化为“乌蛮之后”“乌蛮别种”。李智环认为“施蛮”“顺蛮”由最初的“剑、共诸川”即三浪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所处区域,逐步形成以铁桥(今丽江塔城)为中心,西北至剑寻赕即今维西,越过碧落雪山到达怒江流域,塔城东北则为今天的香格里拉至永胜、宁蒗一带的分布格局。即金沙江、澜沧江流域丽江之西北、东北一线以及四川的安宁河一带。
三、宋元时期的傈僳族
唐朝时期从三浪诏地区迁徙前后,“施蛮”“顺蛮”二蛮均居处于相同的地域内――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带,内部的联系并未因为迁徙而中断,相反因为被迫向山高皇帝远的僻壤迁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容易被保留下来,而与“六诏”中的其他“乌蛮”部落产生了差别,同时导致二者之间顺蛮“男女风俗,与施蛮略同”,文化特点相似,为逐步演变为同一民族――“卢”或“栗粟”奠定了基础。宋元两代古籍中鲜有傈僳族的记载,《元一统志》明确有了“卢蛮”的记载:“丽江路,蛮有八种:曰么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参错而居。”⑦元代时期,“施蛮”“顺蛮”“长蛮”“栗粟蛮”等称谓不见于史,又被称为“卢蛮”“卢”“栗”同声,“卢蛮”当系傈僳在元代的称谓。所有的卢蛮与滇西北的么些,俅族,吐蕃,罗部等民族处于一种杂居状态。王文光编著《中国民族发展史》提到元代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丽江、怒江及迪庆附近,元代的丽江路境内。元代曾取以前的“施”“顺”两字设立“施州”“顺州”。元朝仍以过去的民族名称作为地名,但当时施州、顺州的民族已经是“卢蛮”。尤中认为“卢蛮”即“傈僳”,同时他认为南诏统治下的分布于今维西、贡山、福贡一带的施蛮和顺蛮就是傈僳族的一支。方国瑜先生等学者均断定“卢蛮”为今人之傈僳族;并说当时卢在西部之南北多有之,这说明从唐代贞元以后其迁徙过程一直不断,迁徙的方向则多是由东边到西部,迁徙的原因在元代则主要是其游猎和采集的经济生活。从唐代到元代的发展历程中,傈僳族先是从乌蛮中分化出来文化相似、分布地相近的多种蛮,然后又由诸蛮逐渐交融为一个民族共同体。
四、明清时期的傈僳族
尤中在《云南民族史》一书中认为,元朝时期的“卢蛮”,到明朝时期称之为“栗些”。“些”与“粟”同声,“栗些”即“栗粟”。“栗些”明朝时分布在北胜州(今永胜县)至云龙州一带区域。根据天启《滇志》“力些,惟云龙州有之”,尤中认为,从北胜州往西经丽江、兰州(兰坪),折南至云龙州(中经今泸水县之地),又北折至与西番(西藏)接界处皆有“力些”族人口。又根据天启《滇志》卷三十“力些,惟云龙州有之……善用弩,发无虚矢……以此制服西番”认为,“力些”分布区域北与“西番”连接,即今丽江地区和怒江州境内当时都有力些族人口分布。
李智环在《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
徙》一文中指出,到了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崛起,丽江土司与西藏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爆发了长达八十余年的战争,两强相争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栗粟。二者之
间残酷的旷日持久的民族战争的主战场就在铁桥到维西一带,栗粟人因为这场战争而被迫向西迁徙。镌刻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今仍然屹立于长江第一湾的《大功大胜克捷记》,正是从一个侧面诉说着战争地人民的苦难,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唐代以来生息于此的傈僳族先民。栗粟人因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及“善用弩,发无虚矢”“性枭雄,能远视”的特殊山地战斗力而被木氏土司所青睐,屡屡成为马前卒。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为了民族的生存,迫不得已迁徙到澜沧江,但依然被吐蕃军队追杀,只好继续向西迁徙,翻越碧罗雪山来到怒江流域。明代栗粟人的举族迁徙已经是“施蛮”“顺蛮”后裔的第二次大规模西迁了。并在《跨境民族的历史迁徙与民族认同:及于傈僳族形成过程的讨论》一文中分析了傈僳族迁徙的原因:一是所处地理位置之故,二是隶属于木氏土司管理的栗粟族群“执劲弩药矢猎,登危峰石壁,疾走如狡兔,妇从之亦然”的特性,而多次被木氏土司利用。然而他们却没有从中分享到利益,为了族群整体的延续,被迫迁徙到澜沧江,但为躲避继续追杀而来的吐蕃军队,不得不继续向西迁徙,翻越碧罗雪山来到怒江流域。郭净在《云南少数民族概览》一书中认为,15世纪丽江木土司与吐蕃统治集团为争夺中甸、津州(今丽江巨甸)、临西(维西)、阿敦子(今德钦)和宁蒗一带的统治权,爆发了长久的战争。傈僳族人民曾协助木土司大败吐蕃大军,但战争连年不断,兵丁苦役越来越重,傈僳族人民已不堪重负,在荞氏首领“刮木必”带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过碧落雪山,西迁怒江并定居。怒江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怒江州州志编纂委员会编《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志》及斯陆益编《傈僳族文化论》均沿此说法。
清代,关于傈僳的记载相对较多,《皇清职贡图》记载:“傈僳散居在姚安。丽江,大理,永昌四府,共居六库山谷,在诸夷中为最悍,其居石崖,金沙江边,地与永江连接者,依树木崖穴,迁徙无常。”⑧则傈僳主要区域在大理、丽江、永昌三府的交接地带,即今天的怒江州一带,并散及丽江、大理、永昌、姚安等府所属的各州、县境内。
高志英《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唐代以来傈僳族的迁徙及其文化变迁研究》一文中:明万历元年(1573年)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不堪忍受满清政府的统治和异族土司的兵丁劳役之苦,居住在金沙
江流域的傈僳族先后掀起了三次起义:清嘉庆八年
(1803年)维西恒乍绷起义;道光元年(1821年)永北唐贵起义;光绪二十年(1894年)永北丁洪贵、谷老四起义。每次起义失败后整个家族就沿着先民的足迹由东向西迁徙,用他们自己的话是“顺着太阳落的地方迁移”。李智环在《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一文中与上相同。
李文青在《唐至清傈僳族的分布于变迁》一文中写到:据《清实录》记载,清代嘉庆七年九月,丙申云南傈僳族发生大的叛乱,在《傈僳社会历史调查》中,作者指出,这次起义是由于统治者长期的对滇西北傈僳等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和剥削而引起的“官逼民变”。
这次起义由恒乍绷领导,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在云南总督琅歼的镇压下,傈僳最后失败。道光年间,傈僳再次发动起义。据道光《云南通志稿》卷105记载“道光三年,辛巳,永北傈僳滋事”⑨。《清实录》卷103卷记载“此时大姚既已肃清,永北一处贼匪并经张凰连获胜仗”,李文青认为,这次起义是由于白人蒹地,土司掠取农民土地给汉人,傈僳人民无地可种,继而引起的反抗,傈僳人民渡过金沙江,南下进攻大姚,不久清政府派云南总督庆保立镇压,并派成都将军呢玛善为钦差大臣,从成都镇压,事后永北地区傈僳迁往澜沧江一带。
至于傈僳族叛乱的原因,李文青认为,清政府沿用明代的州,《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记载“雍正七年,维西创设通判,以剑川绿营协戎驻维西”,通判与州事共同管理各州事物。⑩傈僳族一方面接受着政府统治,另一方面也受到地方大族土司的控制与压榨,由于不堪民族与地方土司及其清政府的压榨,导致嘉庆、道光年间傈僳族发起了大起义。清代傈僳的反抗起义,傈僳多次迁徙,这几次迁徙使傈僳族大规模进入怒江地区,并向着更远的地方迁徙,按照傈僳族的说法是,“顺着太阳落的方向迁移”。即从东往西迁移,大部分迁徙到现在其居住的地方是怒江地区,也有成批的傈僳族越过高黎贡山进入缅甸境内,另有几批向南沿着澜沧江、怒江,经由镇康、耿马、沧源、孟连,抵达老挝、泰国等国。李智环在《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一文中认为,自明代以来,汉族人口大量迁入。由于汉族人口的增加,以及清代中央王朝势力的深入,统治者对当地民众信仰体系的限制和取缔,加之随后发生的盘剥、欺凌事件,导致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及其官员的矛盾与冲突。清统治者的压迫导致栗粟民众起义,云贵总督罗琅的《平夷碑》有曰:“……嘉庆七年正月,维西傈匪恒乍绷勾结滋事,蔓延千余里。余奉命督兵剿
办……始将逆首恒乍绷及其家属一并生擒,凌迟斩首,明正典刑……”由此而引发第二次栗粟人西迁的高潮。到了清代后期,经过几次大规模的迁徙。栗粟人口及经济、文化重心西移至澜沧江以西的怒江流域。李智环还提到:“清嘉庆至道光年间,由于政府招募,一部分傈僳族先后进入德宏、保山等地,成为清王朝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清代后期,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活动,栗粟人口及经济、社会以及文化重心西移至怒江流域。
五、民国及建国初期的傈僳族
克勒托纳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著《云南地理考察报告》写道:“黎苏人,乃藏缅族之一支,彼等到现在似尚继续向南迁移。”李智环在《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一文中认为民国时期,傈僳族的迁徙有了向北和向缅甸推进的新特点。郭净《云南少数民族概览》及斯陆益《傈僳族文化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傈僳族基本结束了大规模西迁,定居下来,并形成今天的雏形。斯陆益认为,今天分布于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诸国及日本、美国等国的傈僳族定居时间更晚,除少部分外,是迁入怒江定居后因各种原因(如躲避兵役、逃避各种活动等)才出境定居的。
李智环在《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一文中还提到,傈僳西迁时间上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到1960年中缅划界前后,因当时曾一度错误执行宗教政策与民族政策,导致大批中国傈僳族外流到缅甸北部地区。从空间上自北向南迁徙至金沙江流域,使这一地区成为了该民族的诞生地,并由此起步,循序渐进地西迁至澜沧江、怒江流域再顺江而下到云南的保山、德宏,直至跨境到缅甸及泰国、印度等广大区域。
① 《史记》卷一三○,自序第七○,《史记?史太公自序》。
②{5} 云南各族古代史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6页,第27页,第7页。
③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00页。
④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卷一百一十六),第2991―2998页。
⑥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⑦ (元)孛兰等撰:《元一统志》,赵万里校辑,中华书局1966年版。⑧ (清)傅恒:《皇清职贡图》,选自《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594册。
⑨ (清)阮元、伊里布等修,王崧、李诚纂:《云南通志稿》。
⑩ 季羡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 杨光民.傈僳族族源略论[J].昆明社科,1990(2).
[2] 杨光民.近十年国内傈僳族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56-61.
[3] 冯魄.“粟栗”与“栗粟”考[J].民族研究,1999(5):71-78.
[4]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267.
[5] 解鲁云.近十余年傈僳族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37-40.
[6]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23,35.
[7] 仓铭.云南民族迁徙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8.
[8] 高志英.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唐代以来傈僳族的迁徙及其文化变迁研究[J].学术探索,2007(3):117-121.
[9] 李智环.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5):1-4.
[10] 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67.
[11] 尤伟琼.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12] 李文青.唐至清傈僳族的分布于变迁[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6-18.
[13] 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4] 李智环.跨境民族的历史迁徙与民族认同:及于傈僳族形成过程的讨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3(3):1-5.
[15] 《傈僳族简史》编写组.《傈僳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20.
[16] 候兴华.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探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9(6):29-32.
[17] 斯陆益.傈僳族文化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7.
作 者:朱洋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和民族艺术研究;李 纶,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和工业设计研究。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四 : 世界芦笋产销情况综述

编辑时间2008-07-01 来源:中国农贸网

在2008年,欧洲西北部芦笋的产季,已经正在进入高峰时期,现在将欧洲的一些芦笋生产国和秘鲁的生产情况综述如下:

1.2007年,法国芦笋的生产情况令人满意

在2007年里,由于气候条件有利,因此法国芦笋的产季开始的时间比以往要早些,但是结束的时间也就更早些;总的收获情况,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季节性的平均生产价格指数,超过了上一年的水平,而且也超过了近5年来的平均水平。

而在去年(2007年)时,法国种植芦笋的总面积为5500公顷,比2006年的总种植面积略有减少;芦笋的产量达18800吨,与2006年的收获总量大致相同。

2.荷兰的菜农们需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在2007年里,荷兰菜农们种植芦笋的面积为1957公顷,平均每公顷的产量达7.4吨,估计芦笋的总产量将有可能公达到14500吨,其中98%为白色芦笋。

在过去的10年期间,荷兰种植芦笋的菜农仙的数量却一直都在持续减少。主要是因为一些小型的芦笋种植农户们(种植面积大约都在2.5公顷以下)正在陆续退出;而那些大的种植户(拥有5公顷以上的土地)的数量却略有增多。可是中型的种植户(芦笋种地在2.5公顷—5公顷之间)则基本上维持未变。

在2007年里,荷兰种植芦笋的生产单位,总共有912家;可是在10年前总计高达1789家;在2007年时,荷兰出口芦笋的数量总共为3385吨,同比下降13%。

在荷兰出口的芦笋总量中,其中向德国出口的数量就占48%,在过去的15年里,荷兰向德国出口芦笋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地减少。

荷兰芦笋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国本国自己芦笋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荷兰需要开拓芦笋出口的新市场。

3.在2007年,比利时芦笋的产季开始比较早,产量提高

由于2007年的气候条件颇为有利,土壤的湿度比较高,因此芦笋的种植提前了,而且去年的产量也比2006年增长17%,可是价格却并未受到影响。

比利时拍卖行的价位,比2006年的价格还提高了5%。尽管在今年4月份时,芦笋大量到货致使价格下降;然而到了5月份时,因为芦笋缺货又使芦笋的价格再度上扬。

在2007年里,拍卖行销售的芦笋数量,总计达601吨;比2006年的销售总量增加17%。

4.在南部欧洲:西班牙和希腊的芦笋产量下降

在西班牙:该国生产的芦笋主要是供出口,特别是向德国出口的数量颇多,可是现在西班牙也面临着德国芦笋行业发展的竞争。

自从2003年以来,西班牙的芦笋种植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在2007年时,西班牙芦笋的种植总面积为9500公顷,产量达36000吨;比起2006年的总产量,减少了近25%。

在2007年里,西班牙芦笋的出口数量,总共达13400

吨,比2006年的同期减少12%;在2007年的上半年期间,西班牙出口芦笋的总数,占其全年出口总量的93%。

其中主要是向德国出口,出口的芦笋数量总共为6059吨;其次是向法国和意大利出口,出口量分别为:4998吨和2076吨。

在希腊:近几年来,希腊种植芦笋的总面积一直维持在4200公顷左右,主要也是向德国出口;现在亦同样面临着与德国芦笋行业发展芦笋种植的竞争问题。

在2007年里,希腊芦笋的产量总计达17000吨。由于希腊要发展芦笋的种植业,因此一些生手也进入到这一行业中,导致了芦笋产品质量的下降。

5.意大利限制芦笋的价位

意大利生产的芦笋主要供内销,所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不大,但是其芦笋的国内价格也难以提高。意大利的消费者们主要是在超市购买,绿色芦笋的价格基本上稳定在每公斤4欧元之内。

6.英国的绿色芦笋具有扩大销售量的潜力

在2007年里,英国种植芦笋的总面积达1200公顷,而且计划到2009年时,还要将芦笋的种植面积,大约再增加200公顷左右。近几年来,英国种植芦的品种一直都在不断地变化着,现在菜农们又正在改种“crowns”的品种,每公顷的芦笋产量大约可达2—5吨。

还有人曾经尝试过,要将白色的芦笋推向英国的市场,但是至今仍然未见成功。

7.秘鲁因为水源匮缺而影响芦笋的产量

秘鲁生产的新鲜芦笋,主要是出口到美国,而经加工的芦笋产品则主要销往西班牙。

在1999年时,秘鲁种植芦笋的总面积大约有24000公顷,到了2003年,芦笋的种植总面积已经减少至15000公顷。在2006年里,秘鲁芦笋的种植面积又恢复到19000公顷;直至2007年,芦笋的种植面积还仍然保持在这样的水平。限制秘鲁芦笋发展的因素就是缺水所致。

由于人们都认为,白色芦笋的品种要好于绿色的品种,因此秘鲁新种的芦笋,大部分(70%)都是白色的品种。

实际上,在秘鲁国内并不消费芦笋,因而秘鲁所产的全部芦笋都是供出口需求;在2007年,芦笋出口的数量总计达到了214548吨;比2006年的总产量增加14%。

在秘鲁出口的芦笋中,其中大约有一半(108604吨)是新鲜芦笋,主要出口到美国、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

在2007年时,秘鲁出口经加工的芦笋总量为93387吨,比2006年增加近29%,主要销往西班牙、美国和法国;同样,就在2007年,秘鲁出口冷冻芦笋的数量,总共达13097吨,比2006年的出口总量增加6%。

秘鲁出口芦笋还面临着中国的竞争,主要是在加工产品方面。由于近两年来,中国的芦笋减产,因此秘鲁出口加工芦笋产品的数量增多,使秘鲁与中国出口芦笋竞争的形势有所缓和。

美国芦笋进出口市场情况

欢迎您! 来自Baidu的用户.欢迎了解更多本站“美国芦笋”相关资讯

发表时间:2003-08-23

2002年,世界前6名芦笋种植大国分别是:中国(440万吨,占世界生产总量的86%);秘鲁(181,165吨,占4%);美国(84,730吨,占2%)西班牙(60,100吨,占1%);德国(57,196吨,占1%);墨西哥(53,286吨,占1%)。在1992年至2002年期间,世界芦笋生产总量增长了近70%,年产量达510万吨。 由于芦笋市场供应增长快于需求增长,导致芦笋价格下降。秘鲁的芦笋种植者不仅对国际市场,而且对美国的生物恐怖法及该法对秘鲁芦笋输美产生的影响表示忧虑。他们认为,该法的颁布及实施之间的过渡期将会很短。美国和秘鲁对来自中国的竞争也表示特别忧虑。据报道,中国芦笋种植面积为90,000公倾,2002年每公倾产量为4.3吨,而美国产量为每公倾3.2吨。此外,日本和台湾正在对中国的芦笋种植业进行投资。

美国是芦笋的主要进出口国之一。2002年,美国进口芦笋81,762吨,排名第一;出口19,211吨,排名第五。美国是墨西哥和秘鲁鲜芦笋的主要出口市场,分别占美国鲜芦笋进口的54%和43%(按价值计算)



今年日本进口芦笋产销情况



发表时间:2004-11-27来源:

据日本农、林、渔业部(MAFF)消息,去年,日本芦笋的产量为28000

吨;比2002年减少1.4%,种植面积为6390公顷。

美国农业部(USDA)驻日本的人员认为,日本芦笋产量的减少,是由于

农业人口的继续减少;以及芦笋生产劳动密集的性质所致。6月初,日本的芦

笋批发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050-1260日元(国产);410-640日元(美国产)

;还有560-840日元(泰国产)。

6月中旬,东京的超级市场,每捆150克芦笋的售价为,199日元(Nagano

专区产),和178日元(美国加州产)。估计日,今年从美国进口新鲜芦笋2

400吨;比去年减少10%。日本减少芦笋进口数量的原因是,美国芦笋的价

格已经上涨了。004年1-4月份,日本从美国进口芦笋,共1581吨;比上一产

季同期,下降22.5%。与此同期,从墨西哥进口芦笋,达2605吨;比上一产

季同期下降23%。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芦笋尚不多见。但是,2004年1-4月

份,日本从中国进口84吨芦笋;是上一产季同期的3倍。中国芦笋的价格,比

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芦笋价格,低很多。2003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芦笋,

总共只有73吨。

美国将培育出芦笋新品种

美国加州大学将于2005年初培育出芦笋新品种。根据研究员Neil Stone的说法,在众多的测试品种中,优质高产品种UC115显示出更多的优点。在植物科学系教授Mikeal Roose的领导下,研究员对UC115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

开始的时候UC115仅在小范围内进行实验,结果在对约100个品种的对比中发现,它的产量比加州大学两个专利品种UC157(20世纪70年代末)和Ida Lea(20世纪80年代初)还要高。新品种将被重新命名,也许会被称为“DePaoli”,这是为了纪念加州芦笋委员会前主席Bill DePaoli,他去世于1999年。

美国水果型甜紫芦笋

我公司于2002年经美国农业部批准引进了该品种,经过在山东滨州基地三年的驯化养殖,在2006年以达到103亩的种植面积,产量约可达到30D屯。美国水果型甜紫芦笋这一品种是世界上芦笋中的极品,目前在世界上也只有美国种植了大约60公顷,其仅供白宫以及英国皇宫食用。此产品最大的特点是直接可以生食,口味极佳。医用价值:

美国水果型甜紫芦笋具有良好的药理功能。经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芦笋能活血通经,克服人体疲劳症,对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肾炎、水肿、膀胱炎有治疗作用,并有治疗白血病的功能。长期食用芦笋能帮助消化,增强食欲,提高肌体免疫力,降低有害物质的侵害,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浏览字体:    

三门引种美国紫芦笋

时间: 2008-05-14来源: 台州日报作者: 任 平

【收藏】【推荐】【打印】【关闭】

连日来,三门县绿石绿芦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仁正可高兴了,4月初播下的紫芦笋已经长出五六厘米高的苗,不出意外,这批紫芦笋明年4月便可以采摘。

李仁正于2000年与人合伙创办三门县富民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发动农民种植绿芦笋。2003年,他发起组建了三门县绿石绿芦笋专业合作社,使绿芦笋远销上海、南京等地,“绿石”牌绿芦笋在各地市场供不应求。效益的增加并没有让他满足,他时常上网查找芦笋方面的信息。今年初他在中国农科院的网上发现关于美国紫芦笋的介绍后,很快就被吸引。这种美国新品种从头到尾都是紫色的,茎比一般芦笋粗,加热后呈绿色。和一般的绿色品种相比柔软一些,还有淡淡的甜味。药用价值及营养价值都比绿芦笋高许多,南欧普遍种植,国内只有北京等地少数人有种植。

今年2月份,李仁正通过省种子公司买到种子,在三门县蔬菜基地里试种了10亩。他告诉笔者,目前,绿芦笋的价格在每公斤14元左右,而紫芦笋每公斤可达30元以上。

“美国芦笋”上市价格直追牛肉

来源:绍兴网作者:记者 张亮宗 摄2011年02月23日14:41:45



近日,在嵊州上市的“美国芦笋”成为时令蔬菜,市场价格每公斤为50元左右,直追牛肉价格。这些芦笋来自嵊州市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属于芦笋新品种。 【来源:天天商报】

唐山汉沽农场芦笋远销美国日本

http://www.61k.com 2007年03月05日11:09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驻唐山记者赵锡臣、张鸥):近日,汉沽管理区芦笋种植园区的300吨鲜笋飘洋过海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

自2004年起,该区通过招商引资,与秦皇岛长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建立了我国当今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种植园全部按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生产,实行订单生产,由于管理到位,芦笋长势良好,从而得到外商的青睐。

芦笋为休根作物,生长期10至15 年。芦笋种植属于密集型劳动,这样就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很好的出路。部分农民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便可在家门口找到增收之路,农忙时种植园每天需要近千名劳动力,每人月收入达千元左右。

该区种植的芦笋上市以来一直畅销国内外,并被河北省有关部门列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美日经营出口商的欢迎。

“凤凰”号发现火星土壤适合种芦笋

2008年06月27日 17:07:33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这是美国宇航局提供的“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的效果图。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25日宣布,美国西部时间25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26日7时53分),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 新华社发

新华网华盛顿6月26日电 美国科学家26日说,“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的取样分析结果显示,火星北极土壤与地球上某些区域的土壤在酸碱度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这样的土壤符合种植芦笋等作物的要求。

科学家们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凤凰”号新获得的上述结果让他们兴奋得“目瞪口呆”,他们的一些同事在看到分析数据后欢呼雀跃,仿佛中了彩票。

据介绍,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凤凰”号机械臂在火星表面以下2.5厘米深处采集到1立方厘米土壤,并将其送入探测器的实验分析仪器。土壤样本被倒进烧杯,与从地球上带来的水混合。分析结果显示,火星土壤pH值在8到9之间,呈碱性。此外,分析仪器还在土壤中检测出钠、镁、钾等元素以及氯化物。

“凤凰”号项目科学家、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塞缪尔·库纳夫说,从酸碱度等指标来看,此次分析的火星土壤与地球上一些人家后院中的土壤类似,“也许很适合用来种芦笋”。

库纳夫还指出,分析表明火星北极土壤没有毒性,对生物存活似乎非常有利。地球上的类似土壤环境不仅适合种植芦笋和青豆等作物,喜好化学物质的细菌也适合在其中繁殖。

不过,“凤凰”号迄今未在火星土壤样本中检测到碳元素。在地球上,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之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戴维·佩奇认为,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上述矿物质成分并不奇怪,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星岩石风化会导致一些矿物质成分进入火星土壤。他说,就现有证据而言,判断火星土壤中发现的矿物质成分能否提供生命所需养分还为时过早,“有关火星土壤成分尚有大量重要问题未解”。

“凤凰”号5月25日在火星北极区域着陆,主要使命是帮助科学家了解这里是否曾经存在适宜生命的环境。科学家此前已根据“凤凰”号的探测结果确认,其所处火星北极区域表面下存在水冰。

五 : 视频跟踪算法研究综述

第4 0卷 第6 A期 2 0 1 3年6月

计 算 机 科 学 C o m u t e r c i e n c e  S p

V o l . 4 0N o . 6 A J u n e 2 0 1 3  

视频跟踪算法研究综述
闫庆森   李临生   徐晓峰   王   灿 ( ) 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太原 0 3 0 0 2 4
摘   要   在 许 多 计 算机 视 觉 应 用 领域 中 , 视 频 跟踪 是 最基 本 的 任 务 。 尽 管 有 了 大 量 的 跟踪 算 法 , 但 是 跟踪 算 法的 鲁 棒 性 仍 是具有 挑 战 性 的 问题 。 物 体的 突 然 运 动 、 目 标或 者背景 外 观 的 改 变 、 目标与目标以及目标与背景的 遮 挡、 非刚性 物 体的 结构 、 摄 像 机 抖 动 等问题 都 是 视 频 跟踪 算 法 设 计 过 程 中 需 要 考虑 的 因 素 。 介绍 了 视 频 跟踪 算 法 及 其 研究 进 展 , 综 述 了 现有 基 本 的 目 标 跟踪 算 法 分 类 , 详 细 描 述 了 每 种 表 示 方 法, 并 指 出 其 优 缺 点。进 一 步 讨 论 了 跟 踪 的 重 要 性 问 题, 包括 目 标检 测 、 特征 选择 、 贝叶 斯 跟踪 、 在 线 学习跟踪 等 。 关键词   视 频 跟踪 , 特征 选择 , 贝叶 斯 跟踪 , 在 线 学习 中图法分类号  T P 3 9 1    文献标识码  A  

S u r v e o f V i s u a l T r a c k i n A l o r i t h m     y g g    
YAN  Q i n s e n I L i n s h e n X i a o f e n C a n -  L   -  XU  -   WANG   g g g
( , , ) C o l l e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i n e e r i n T a i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T a i u a n 0 3 0 0 2 4, C h i n a                     g g g y y g y y  

, A b s t r a c t i s u a l t r a c k i n i s a f u n d a m e n t a l t a s k i n m a n c o m u t e r v i s i o n a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r o b u s t n e s s r o b l e m i s  V                         g y p p p p     , , s t i l l a c h a l l e n e i n s i t e o f t h e n u m e r o u s e x i s t i n v i s u a l t r a c k i n a l o r i t h m s . B e s i d e s s e v e r a l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a s t h e a b r u t                         g p g g g p     , , , m o t i o n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o f t h e t a r e t o r t h e b a c k r o u n d t h e o b e c t t o o b e c t a n d o b e c t t o s c e n e o c c l u s i o n s t h e n o n o b e c t                   - -     - -     - g g j j j j , i l ec r i i d o b e c t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c a m e r a a n r e d u c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d e s i n e d v i s u a l t r a c k i n a l o r i t h m. T h i s                           j g g g j g g g   d e s c r i b e d t h e v i s u a l t r a c k i n a l o r i t h m a n d i t s 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 T h e e x i s t i n t a r e t t r a c k i n a l o r i t h m s w e r e o s u r v e                       - g g g g g g y         , , , v e r v i e w e d a n d d e s c r i b e d e a c h o f t h e s e a l o r i t h m s i n d e t a i l t h e n t h e a d v a n t a e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e o f e a c h a l o r i t h m  w e r e                           g g g g , , r e s e c t i v e l .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 i m o r t a n t i s s u e s r e l a t e d t o t r a c k i n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c l u d i n d e t e c t i o n o f o b a n a l z e d                   - p y p g g y     , , , e c t s f e a t u r e s e l e c t i o n B a e s i a n t r a c k i n a n d o n l i n e l e a r n i n t r a c k i n .         j y g g g   , , , K e w o r d s V i s u a l t r a c k i n F e a t u r e s e l e c t i o n B a e s i a n t r a c k i n O n l i n e l e a r n i n           g y g g y   其应用非常重视 。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有关公司进行算 法 研究 。 在 2 0 世纪 5 0 年代初期 , GA C 公司就为美国海军研制 开发了自动地 形 识 别 跟 踪 系 统 。1 9 9 7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 设立了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首 、 麻省理 工 学 院 项目 ( D A R P A)
5] 6] 。 马里兰大学 [ 等高校参与的视觉项目 [ 成功研发了一种 实

1  引言
] 1 4 - 视频跟踪 [ 是机器视觉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 , 它是 目 标

行为识别等后 续 应 用 的 基 础 , 在 社 会 安 全、 航空航天等 识别 、 重大项目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视频跟踪可以用在自动 监 控、 视频索引 、 人机 交 互 、 交 通 监 控、 车 辆 导 航 等 方 面。然 而, 由于旋转姿态引起的物体本身外观的变化以及光照、 遮挡等 外在因素的变化 , 进行鲁棒的跟踪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 视频跟踪技术由于 拥 有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 因此受到了世 界各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 国外进行视频跟踪研究的大学 主 要有麻省理工学院 、 卡内基梅隆大学 、 斯坦福大学等 。 国 内 著 名高校清华大学和一些研究机构也对视觉理论的发展贡献 了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 展 , 一 力量 。 随着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 、 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可喜 的成绩 。 在实际应用方面 , 国外起步比较早 , 技术也相对成 熟 。 美 国军方对复杂环境下目标的动态检测、 跟踪的算法的研究及
) 本文受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基金项目 ( 资助 。 2 0 1 2 3 1 0 7

时视觉跟踪系统 W4 , 它不仅能够定位和分割出人的身体部 而且能检测人是否携带物体等简单行 分以及实现多人跟踪,
7] 为 。 英国的雷丁大学 [ 在智能视频跟踪系统的研究中对行 人

和车辆的跟踪方面 取 得 了 很 好 的 效 果 。 近 几 年 , 自适应跟踪 和智能跟踪的思想被相继提出 。 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目 标 跟踪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 其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 式 识别国家重 点 实 验 室 取 得 了 丰 硕 的 成 果 , 处 于 领 先 的 地 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针对户外复杂背景下的人体识别困难 的 问题, 研发了一套运动目标自动跟踪和分类的智能化跟踪系 统算法 。 此外 , 清华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系 提 出 了 一 种 利 用实时视频图像识别的技术来对无规则行人进行跟踪与统 计 的算法 。 西安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对车辆 跟

, : , 闫庆森 ( 男, 硕士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信 号 处 理 、 模 式 识 别、 压 缩 感 知, 李临生( 男, 教 授, 1 9 8 9- ) E-m a i l n a n i n s e n@1 2 6. c o m; 1 9 6 1- ) j y q g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信号处理 、 数字图 像 处 理 ; 徐晓峰( 男, 硕 士 生,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人 工 智 能、 模 式 识 别; 王 灿( 1 9 8 8- ) 1 9 8 7 , 男, 硕士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 、 压缩感知 。 -)

·2 0 4·


本文标题:世界民族法学研究综述-民族史:民族史-世界民族,民族史-概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340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