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

发布时间:2018-02-15 所属栏目:云南历史概况

一 : 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

森之千手,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的氏族之一。族人查克拉巨大、生命力强。千手一族为六道仙人次子阿修罗后裔,同漩涡一族是远亲,继承仙人之体,被誉为森之千手。亦是宇智波一族唯一敬畏的宗族,和宇智波一族势不两立,并最终打败宇智波一族。在千手一族族长千手柱间的努力下说服了宇智波一族族长宇智波斑达成了停战协定协议,共同受雇于火之国,建立木叶忍者村。到了漩涡鸣人出生的年代,千手一族只剩下唯一一个后代—千手纲手,在三代目火影死后继承了火影之位,成为了五代目火影。

森之千手_森之千手 -家族起源

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_森之千手千手家纹六道仙人有2个儿子:宇智波一族为儿子中的哥哥的后代,继承了仙人之眼。而森之千手一族就是儿子中的弟弟的后代,继承了仙人之体。由于最后建立了木叶村,千手一族的家纹就很少出现。介绍:在战乱的时代,令所有忍者恐怖的2大族群之一,战乱后期千手柱间接替其父千手佛间成为一族族长,在跟宇智波一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上风,并在战乱时代的最后与宇智波一族联手创立木叶忍者村,并将一国一村的制度推广到整个忍者世界。为整个忍者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族。
木遁:操纵树木进行战斗的忍术,只有初代目火影千手柱间能够使用完全的木遁忍术,其他人包括大和(天藏)、团藏、宇智波斑、宇智波带土、绝、侵占绝身体后的大蛇丸都能使用不完全的木遁。
木遁能够压制尾兽的查克拉,并且作为对尾兽最好的封印属性。

森之千手_森之千手 -家族历史

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_森之千手

森之千手

说六道仙人在劝说忍宗将世界引导向和平之前就死掉了,在那之前,忍宗力量和意志托付给六道仙人的2个儿子。哥哥生来就有仙人眼、精神能量、查克拉,认为世界的和平要靠力量来维持,可以说是忍者世界中崇尚武力的最初代表。而弟弟拥有仙人的身体、身体能量、生命力,认为世界和平需要爱,是和平主义者。仙人最终决定要弟弟来做他的继承人,从而引发了哥哥与弟弟延续至今仍在继续的战争。宇智波一族就是哥哥的后代和继承者,千手一族则是弟弟的子孙。在战乱中崭露头角的忍者世界中最强一族,初代族长能够使用独一无二的木遁忍术,并能够压制尾兽的查克拉,最战乱时代的最后,与宇智波一族联手,结束了战乱时代,并开创木叶忍者村,为忍者世界带来和平。

森之千手_森之千手 -家族成员

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_森之千手森之千手成员:火影初代目---千手柱间(亡故)、火影二代目(亡故)、火影五代目---纲手
千手柱间在与宇智波一族的木叶初代目火影竞争中,受到存在于木叶村的人民的拥护而胜出,奠定了其家族在木叶的统治地位。二代目火影为千手柱间弟弟 ——千手扉间,将在动荡中的木叶忍者村平稳发展,并将火影之位传于兄弟二人共同的徒弟 ——三代目火影猿飞日斩。目前木叶五代目火影纲手为千手柱间的孙女,其孙子千手绳树在第三次忍者大战中战死。五代目担负起了其弟弟的梦想出任五代,在佩恩进攻木叶为木叶做出了贡献。
目前的千手一族以不复当年的光芒,族人目前知道的也只有纲手一人。会木遁忍术的只有当年被大蛇丸植入了初代目火影细胞的天藏(代号:大和),还有团藏(已死,不完全的木遁忍术)。

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_森之千手

森之千手

初代目火影1个神一样的人物。是平定乱世,建立木叶的巅峰忍者。我们以前对三代目火影之前的两位火影都不清楚。初代目擅长木遁忍术,比如初代的秘术 —— 木遁秘术·树界降临。但是初代的实力不仅只是这样,他的能力还能控制尾兽。据说九只尾兽是他在乱世里分配给各国的,用以维持各国之间军事实力的平衡和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这实力可见一斑。初代目打败了号称是宇智波一族最强的宇智波斑。无论是初代的忍术还是他的人格的伟大,都堪称“史上最强火影”,绝对的巅峰忍者。二代目火影

初代目火影的弟弟,实力当然也很强大,二代目是水遁忍术的高手,有资料显示二代目不单只会水遁而且是1个剑术高手,拥有“忍界第一神兵”之称的雷神之剑,并擅长木叶流的所有剑术,并且开发了木叶流体术(八门遁甲,莲华等等)和许多禁术(如:秽土转生等),同时也擅长时空间忍术,并且与四代目的飞雷神之术不相上下。(四代目与宇智波斑对决的时候说的)二代目在幻术方面也有极高的水平,这也充分显示出他做为火影的全面素质。他在位期间为木叶做出一系列改革使得木叶的实力大大增强,也训练出了一班以三代目火影为代表的精英忍者还有实力和“三忍”不相伯仲的,有“木叶白牙”之称的旗木朔茂(旗木卡卡西的爸爸),实力与全盛时期的三代目不相上下,可见的二代目为木叶的贡献是多么的伟大,为木叶的兴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代目火影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_森之千手

千手绳树

传说的三忍之一,1个职业赌徒,逢赌必输人称“大肥羊”的纲手(可能姓千手,也可能姓漩涡。因为其奶奶是漩涡一族的第一代九尾人柱力。就和现在的鸣人跟其母姓一样)。但是当有不幸的事情要发生的时候她的运气就特别好,此人擅长医疗忍术。考虑到她号称战场不死的S级忍术“创造再生”还有她可怕的怪力。目前是木叶忍者村的第五代火影。绳树纲手心爱的弟弟,因为在一次战争中失去了生命。性格、形象、发型都跟鸣人十分像,而且怀有同样的梦想,就是成为火影。纲手曾经把她的项链送给弟弟(弟弟死后送给男友:断,断死后送给鸣人),但是不幸的在得到项链后死去了。他与纲手男友断的死去从而造成了纲手消极的状态,总是沉浸在回忆里,并且变得恐血。不过鸣人唤起了她向上的一面,成为五代火影。当然,纲手从未忘记她的弟弟。

二 :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

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白篷船和乌篷脚划船历史悠久。船篷用竹片、竹丝编成半圆形,中间嵌夹箬叶,制成后用烟煤粉和桐油拌搅涂于船篷。绍兴方言“黑”叫“乌”,乌篷船由此而得名。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独特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绍兴是江南的水乡,水乡自然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或行或泊,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


乌篷船_乌篷船 -历史起源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_乌篷船
乌篷船绍兴乌篷船并非仅指这种脚划的小船。在过去,绍兴的乌篷船恃指那些用摇橹的“梭飞”和“三明瓦”之类的船只。这些船只构造十分精致,在船头上,雕刻有似虎头形象的动物“鹢”,其神态似在微笑,又有些可怖。民间传说,古越本是泽国,在塘闸未建之前,河流直通大海,“鸽”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所以船民就把它的形象雕刻在船头上,使龙不敢作祟,行船可获安全;船头两侧,摆有2个雕凿狮子的石墩,最考究的还用白铜制作。前舱下船要走几级扶梯,两边各有一块搁板,可放东西。这里铺上板,就可搭成看戏台;在前舱和中舱之间,设有书画小屏门,写有“寒雨连江夜入吴”、“月落乌啼霜满天”1类的诗句,画有梅、兰、竹、菊之类的图案;靠中舱的两侧有“十景窗”,可摆书籍或糕点;后舱设有睡铺和炉灶。这种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内可放置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船尾至少备有两支橹,航速较快。

所谓“三明瓦”的大船,即在中舱的两扇定篷之间又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片片一寸见方的薄蛎壳片,既能避雨,又可透光。一般的“三明瓦”都有3个舱,中舱有三扇定篷。定篷间有二道明瓦的船叫“梭飞”。“梭飞”比“三明瓦”小,行船速度较快,故得其名。考究的“梭飞”前舱设有橱灶,备有茶酒肴撰,中舱陈设古雅,字画古玩,一应俱全。绍兴水乡景色迷人,旧时一些文人在船上或舞文弄墨,或行令猜拳,眼福、口福为之一饱。这些大乌篷船为官宦、富商作客、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所用,现在早已绝迹。如今,绍兴能看到的乌篷船,只有那种载客的乌篷脚划小船了。

到绍兴旅游的中外游客,为了饱览水乡景色,都喜欢乘坐脚划乌篷船。独雇一舟,拨开乌篷,可坐可卧,耳听潺潺流水和“嘎吱嘎吱”的躅浆声,眼观两岸的山水、田园风光,真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之感。如果结伴而游,这种乌篷小船可乘坐6—8人,不管是随波荡漾于河湖之上,还是伊哑穿行于桥巷之间,都令人感到兴味无穷。若去访问鲁迅的外婆家安桥头、水乡集镇柯桥、古老别致的八字桥,或去名胜东湖赏春,乘坐乌篷脚划船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乌篷船_乌篷船 -基本概况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_乌篷船
乌篷船绍兴位于浙江省的宁绍平原西部,地理位置居东经120度35分,北纬30度处,属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绍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会稽山为主,有香炉峰、秦望山、百尖岗、舜王山、石旗峰等。北部多江河湖泊,据统计,绍兴境内大小河流总长达1900多公里。说起江南水乡,便不能不提到乌篷船。江南的小桥流水,离不开乌篷船的衬托。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独特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800年前的陆游老先生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乌篷船船身狭小,船底铺以木板,即使有渗漏,船舱也不会沾湿。船板上铺以草席,或坐或卧,可以随便,但不能直立,因船篷低,如直立,便有失去平衡而翻船之险。
乌篷船的动力是靠脚躅桨。划船的人坐在后梢,一手扶着夹在腋下的划楫,两脚踏在桨柄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一上一下地击水推进,时速可达10多公里。船的航向是用手桨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工脚手并用。有时船工便把作舵用的那手桨夹在腋下,把双手空出,可以于轻舟快捷的迅行中捧一碗酒品尝,脑袋让乌毡帽遮着。
其实绍兴乌篷船,并不只有这脚划船,也有小画舫大小的乌篷船,船身上雕刻着花纹、图案,船头上雕刻着虎头形象的动物(1种水鸟),它们似乎在微笑,颇为滑稽。民间传说:龙见面避之,行船可获安全。这种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宽可以置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航速较快。《阿Q正传》中描绘举人老爷从城里装载着家财到未庄赵府避难所用的船,就是这种乌篷船。这种大船中有1种名叫“明瓦船”。其中的三明瓦是在船的两扇定篷之间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一片片一寸见方的藻蛎壳片,既避雨,又透光,这就叫明瓦。鲁迅小时候就是坐这种有“三道瓦窗的大船”到东关去看猖会的。鲁迅笔下还提到“文人的酒船”,这酒船俗名“梭飞”,有2个“石墩磉”放在船头,用以压船,以免行船时船头上翘影响速度。船中可摆竹椅长凳,乘客可坐可卧。这些大乌篷船从前多是少数官宦、富商作客、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时用的,多少有点竞奢斗富的味道。 周作人先生笔下的乌篷船描写的非常仔细: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央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乌篷船_乌篷船 -外形构造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_乌篷船
乌篷船乌篷脚划船是1种船身窄、船篷低,船体轻盈的小船。艄公头戴乌毡帽坐于船尾,双脚一屈一伸划动船浆。乘客坐在舱席上,舒适而又平稳。沿途还可观赏两岸的田园风光,另是一方情调。作为水乡特殊的交通工具——乌篷船,其构造也较讲究。船沿通常较高,船舱铺有一层红漆船板,上铺席子,还备有用竹木精制的枕头。全套船篷,一般有八扇,其中四扇固定,四扇可以开合移动。船篷用竹蔑编织而成,呈拱形,中间夹着竹箬,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牢固耐用。在第二、四道活动的船篷移开后,两边有“舱沿板”扣在固定的船篷上,就形成船窗挂上白色的窗帘,黑白相映,更显雅致。因船篷是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乌篷船因此而得名。

当乌篷船行进时,船家坐在船尾,左臂腋下夹着一支划浆,劈水当舵,背倚一块直竖的木板,两脚一弯一伸地踏着“抡浆”。因脚手并用,船体轻盈稳定,行进速度较快。有趣的是,船家都还在极窄的船沿上,放一碟茵香豆之类的下酒菜,右手握一把小酒壶,呷一口“加饭酒”,嚼一粒茵香豆,悠然自得,劳逸结合,这恐怕也是绍兴所独有的风情吧。

乌篷船_乌篷船 -作用介绍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_乌篷船
乌篷船绍兴的乌篷船有小型的,也有大船,绍兴人把篷上涂黑漆的船都叫乌篷船,有的大船可坐二三十人,是交通船,叫“埠船”。还有更考究的,黑漆船篷,有明瓦(1种用半透明的贝壳片拼起来,功能如玻璃,冷天或雨天关上篷,舱内仍有光线),是1种豪华型的大船。从前大户人家游山玩水,嫁娶喜事,或清明扫墓等所用。

小乌篷船是1种特殊的交通工具。绍兴乃是水乡地带,往来交通,凡来往人多的地方,就有定时、定点的大型“埠船”,但如果要到人少而偏僻的地方去,没有“埠船”,就得讨小乌篷船。小乌篷船由一人驾驶,手脚并用,前进之力主要靠脚躅(蹬的意思)桨,手划的桨主要用来把握方向。有时河道较狭,脚躅桨太长,不能用,则只好用手划桨来划了。由于船体比较狭小,脚躅桨比划桨有力,所以行得快。所谓“扁舟一叶”,轻盈飘逸,动作敏捷。
乌篷船小而轻,因此下船上岸时船会摇晃,须小心,妇孺们往往要别人扶一下,船舱比较矮小,不能站立,只能坐或躺,船底铺席子,比较干净。大人横坐,背靠一边,脚可以顶到另一边。划船者坐在船尾,背后一块木板,像椅子背,可以靠着划船。还有一把大伞,撑在座位之上,可遮阳挡雨。有的船后部还有个小炉子,可以烧水煮饭,另外有个陶制水壶可饮水。记得小时候乘乌篷船时还讨水喝。与船夫闲聊,问他中午吃什么?总是会说:“老花头:乌干菜,白米饭。”可见他们是很辛苦的。

乌篷船_乌篷船 -与古纤道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_乌篷船
乌篷船绍兴境内,千岩竞秀,人文荟萃,富名胜古迹。不少景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融的,如大禹陵、兰亭等,既是自然胜景,又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富价值的人文景观。绍兴江湖河网之密,为浙江一带所罕见,故有水乡泽国、桥都水城之称。绍兴古纤道是旧时背纤人行走的路。它以绍兴城区为起点,东到曹娥约百里,西到萧山也近百里,沿杭甬运河筑建,沿途两岸芳草碧绿,景色宜人。河道上形态各异的平桥、拱桥和梁式桥,千姿百态,如长虹卧波在河道上,似玉带横陈在绿波中。从远处眺望纤道,犹如一条漂浮在水面的白色练带,倘若配以小阡陌,流水激石,就像一卷无纸的水乡风景画。古人盛赞它“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是毫不夸张的。
乘乌篷船看社戏是绍兴人特有的风俗,特别是赵庄一带更为盛行。鲁迅在《社戏》中说:“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赵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分不出界限,我疑为画上见过的仙境——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看戏人家的船篷。”

周作人在《乌篷船》里这样写道:“雇一只船到乡下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另据《越绝书》载:“勾践喟然叹曰: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可见,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越国古都绍兴,乘船往来是常见之事。何止绍兴的乌篷船名扬天下,其实绍兴的古桥也是登峰造极。而且桥的种类齐全,半圆型、弧型、椭圆型、拓边型、八字型、立交式等拱桥应有尽有。中国古桥珍品之一的绍兴八字桥,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立交桥。据宋朝嘉泰《会稽志》载:“八字桥,在府城东南。两桥相对而斜,犹如八字,故得名。”这座桥的建造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设计精巧,构思独到,令人叹为观止。船、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生动地记述了历史前进的轨迹,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几乎每一座古桥都有它的出典、传说和故事。作为吴越古地浙江,古桥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技术之精湛在全国享有美誉,久负盛名。

浙江有号称“天下第一桥”的上虞百官桥,有列为“全国10大名桥”的绍兴纤道桥。难怪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称赞浙江为“古桥博物馆”。所以论古桥,当推吴越古桥。

乌篷船_乌篷船 -乌篷船风情节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_乌篷船
乌篷船2008年绍兴乌篷船风情节以“夜泊绍兴”风情二日游的形式推向市场,小小的乌篷成为感受绍兴风情的绝佳载体,给整个游程增添无穷韵味。

上午,游客可先来到风情无限的东湖景区,这里将每天举行乌篷船和皮划艇的对抗赛。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参与东湖的水上集市、“坐乌篷、品黄酒、看社戏”、水杉林休闲等活动。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出了东湖,来到会稽山,这里的大禹陵景区正巧到了桂花怒放的季节。大禹陵的桂花不但可赏、可闻,还可品尝。无论是桂花茶宴,还是新推出的“酸、甜、苦、咸、香”五味桂花,都能给人以全新的品花体验。书法圣地兰亭自然也缺不了水。曲水流觞、兰亭嬉鹅、书画补对、趣味寻“之”等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第二天,游览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故居,细细品味了鲁迅笔下的风情之后,就是绍兴古城体验游了。乘坐有着“岸上乌篷”美誉的三轮车,走街串巷聆听石桥小弄流传的美丽传说。“夜泊绍兴”最美的当然是绍兴的夜风情,黄昏时分,灯火阑珊的鲁迅故里缓缓拉开了夜生活的帷幕。人们可以在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品尝绍兴黄酒、享受风味晚餐,也可以徜徉在具有原汁原味水乡特色的仓桥老街,或者一叶乌篷、一壶老酒、一碟茴香豆,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过往,品味绍兴的经典与时尚。但游客陈茗仍然游兴盎然:“每来一次,就会惊喜一次。绍兴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有无数的魅力等待发掘。

乌篷船_乌篷船 -赛会介绍

乌篷船:乌篷船-历史起源,乌篷船-基本概况_乌篷船
乌篷船绍兴鉴湖被称为绍兴的妈妈湖,湖水与各色船只相互映照,构成一幅田园风情画。近日,听说绍兴柯岩风景区鉴湖景区要于五月举办“乌篷船赛会”,不经意间勾起我记忆深处的那一幕幕鉴湖船趣。柯岩风景区鉴湖景区是绍兴最大的以水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区,湖面上停泊着各种各样的船只,狭长的龙舟、黑漆漆的乌篷、宽大华丽的画舫。还记得第一次到鉴湖,平日见惯都市车水马龙的我,一下子便被那些船只所吸引了。 绍兴的乌篷船也叫脚划船,是绍兴所特有的。修长的船身,乌黑的逢,用手中的桨作舵,双脚踩着一柄长桨,船随着长桨的踩动,窜窜前行。坐乌篷游鉴湖也算人生1大乐趣,若是几条乌篷一起划行那就更有意思,你争我赶,手脚同时划动,一划一踩,船头就微微向上昂起,船内人在给点彩声,会使船老大把船划得更卖力。中午休息,船老大把靠的木板拿下来往两条船边一搁,拿出现成的小菜,端一碗酒,两位老大相互一敬,浅浅地喝一口,闭上眼睛,让酒慢慢地淌下去,此乃“小乐胃”。

有人喜欢乌篷的风情,也有人喜欢龙舟的激动。龙舟在绍兴也叫泥鳅龙船,又狭又长,周边光溜溜的,两排人奋臂划直来,其快无比。上次柯岩之行正赶上景区举行龙舟赛,十余只龙舟一声“开”,百桨翻飞,又快又威风,远比坐小火轮有趣得多。岸上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不威风,不知道今年是否还有龙舟赛。柯岩鉴湖捕鱼更值得一看。一条渔船,船边停满状如黑老鸦的鹭鹚,到达预定地点,渔民拿长竹杆往水中一拍,鹭鹚就窜入水中。渔民边撑渔船边吆喝,边用竹杆把鹭鹚赶到船边,把捕到的鱼取下来。有时鱼大,就有两只鹭鹚一起把鱼叼起。

记得景区为了旅客的方便,还制作了大的画舫船,里面做得精致,外面仍像是一只大的乌篷船。人坐船中,可以唱戏,可以品酒。酒是绍兴酒,分元红、加饭、香雪、善酿4种,夜班品酒水平高,能把4种酒区别出来,就能得荣誉证书。船上还装有一木杆,客人高兴时还可拉拉纤。表演水上婚礼是画舫船中最精彩热闹的一幕。柯岩景区的石佛、石桥和乌篷船构成一组完整的水乡文化,而以乌篷船为主的各类游船又是一组有待开发的船文化。绍兴的风貌、风俗和风情,尽在五彩缤纷多种多样的游船画舫。

三 :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

建瓯市简称芝,为福建省南平地区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总人口51.88万,其中农业人口41.65万;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概述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五凤楼

建瓯市简称芝,为福建省南平地区辖的1个县级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北纬26°38′-27°21′,东经117°58′-118°57′。疆域总面积 4233 平方公里 ( 635 万亩 ) ,其中山地 519 万亩,耕地 49.2 万亩;辖 10 个镇、 4 个乡、 4 个街道, 217 个村、 1121 个自然村、 2054 个村民小组、 27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1.88 万,其中农业人口 41.65 万;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 10 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7.11 亿元。

(www.61k.com]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历史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建瓯孔庙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5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3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行政区划

辖玉山,小桥,南雅,东峰,东游,小松,吉阳,房道,徐墩,迪口10 个镇、川石,龙村,水源,顺阳 4 个乡、 芝山,建安,通济,瓯宁4 个街道, 217 个村、 1121 个自然村、 2054 个村民小组、 27 个居民委员会。

历史沿革:汉建安元年(196)析侯官县北乡置建安县,历属会稽郡南部、建安郡、建州、永安军、建州。宋治平三年(1066)析建安、浦城、建阳县地置瓯宁县,境内建安、瓯宁二县并立。1913年二县并为建瓯县,属北路道(建安道)。1949年5月13日解放,历属建瓯专区、建阳专区、南平专区、建阳地区、南平地区。1992年,撤销建瓯县,设立建瓯市。
2000年,建瓯市辖四个街道、十个镇、四个乡:芝山街道办事处、通济街道办事处、建安街道办事处、瓯宁街道办事处、吉阳镇、南雅镇、东峰镇、东游镇、徐墩镇、房道镇、迪口镇、小桥镇、玉山镇、小松镇、水源乡、川石乡、龙村乡、顺阳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47865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建安街道 20848 通济街道 14824 瓯宁街道 16586 芝山街道 41549 徐墩镇 32647 吉阳镇 27352 房道镇 31788 南雅镇 39849 迪口镇 29736 小桥镇 36395 玉山镇 21892 东游镇 34306 东峰镇 37189 小松镇 26761 顺阳乡 10693 水源乡 20807 川石乡 21060 龙村乡 14369

2003年,建瓯市辖四个街道、十个镇、四个乡:芝山街道、通济街道、建安街道、瓯宁街道、吉阳镇、南雅镇、东峰镇、东游镇、徐墩镇、房道镇、迪口镇、小桥镇、玉山镇、小松镇、水源乡、川石乡、龙村乡、顺阳乡。

乡镇简单介绍:
建安街道代码350783001
辖三个居委会、三个村委会:~01_前街居委会、~002_仓长居委会、~003_横街居委会、~201_东门村、~202_钟楼村、~203_东安村。

通济街道代码350783002
辖三个居委会、三个村委会:~01_陶珠居委会、~002_南门居委会、~003_桥南居委会、~201_东溪村、~202_南门村、~203_三门村。

瓯宁街道代码350783003
辖三个居委会、两个村委会:~001_西池居委会、~002_莲花居委会、~003_福宁居委会、~201_水西村、~202_七里街村。

芝山街道代码350783004
辖六个居委会、三个村委会:~001_青云居委会、~002_梨山居委会、~003_都御坪居委会、~004_上西河居委会、~005_符山居委会、~006_管葡居委会、~201_马汶村、~202_豪栋村、~203_西大村。

徐墩镇代码350783100
辖两个居委会、十六个村委会:~001_程宜居委会、~002_万寿居委会、~201_徐墩村、~202_长汀村、~203_叶坊村、~204_归宗村、~205_东边村、~206_北津村、~207_桂美村、~208_富头村、~209_富墩村、~210_丰乐村、~211_下碓村、~212_山边村、~213_胡塘村、~214_岭头村、~215_九匡村、~216_大潭村。

吉阳镇代码350783101
辖一个居委会、十二个村委会:~001_玉屏居委会、~201_吉阳村、~202_玉溪村、~203_宅墩村、~204_曹墩村、~205_新桥村、~206_胜利村、~207_张坑村、~208_巧溪村、~209_大夫村、~210_黄布村、~211_巨历口村、~212_圭历村。

房道镇代码350783102
辖一个居委会、二十个村委会:~001_龙门居委会、~201_房道村、~202_九堡村、~203_七道村、~204_际村村、~205_上庠村、~206_尤墩村、~207_小竹村、~208_潘坑村、~209_安宁村、~210_吴际村、~211_靛墩村、~212_曹岩村、~213_书付前村、~214_徐地村、~215_峡头村、~216_连地村、~217_南科村、~218_西际村、~219_埂尾村、~220_吴大元村。

南雅镇代码350783103
辖一个居委会、二十一个村委会:~001_四龙居委会、~201_南雅村、~202_新建村、~203_伊村村、~204_新村村、~205_小雅村、~206_十字街村、~207_集瑞村、~208_杉溪村、~209_小康村、~210_叶康村、~211_皇康村、~212_大康村、~213_梅村村、~214_太平村、~215_鲁口村、~216_白水源村、~217_房村村、~218_仁墩村、~219_黄园村、~220_山安村、~221_白沙村。

迪口镇代码350783104
辖十七个村委会:~201_迪口村、~202_值源村、~203_占村村、~204_下房村、~205_店村村、~206_西坑村、~207_龙北溪村、~208_郑魏村、~209_大布林村、~210_下庄村、~211_坑头村、~212_下溪村、~213_可建村、~214_凌坑村、~215_中田村、~216_岩下村、~217_杉洋村。

小桥镇代码350783105
辖一个居委会、十三个村委会:~001_南乡居委会、~201_西边村、~202_富井村、~203_高门村、~204_百丈村、~205_龙峰村、~206_上屯村、~207_际上村、~208_洽历村、~209_霞抱村、~210_阳泽村、~211_小桥村、~212_后塘村、~213_大丘村。

玉山镇代码350783106
辖一个居委会、十二个村委会:~001_玉仑居委会、~201_玉山村、~202_付锡村、~203_长布村、~204_东山村、~205_下洋村、~206_筹岭村、~207_洋后村、~208_上房村、~209_榧村村、~210_汲溪村、~211_岭口村、~212_岭后村。

东游镇代码350783107
辖一个居委会、十八个村委会:~001_金鸡居委会、~201_东游村、~202_墩上村、~203_东源村、~204_溪尾村、~205_胡墩村、~206_张墩村、~207_云头村、~208_渡潭村、~209_党口村、~210_张屯村、~211_上范村、~212_溪屯村、~213_盛前村、~214_盖林村、~215_河岭村、~216_盛地村、~217_东际村、~218_党城村。

东峰镇代码350783108
辖两个居委会、十九个村委会:~001_东屯居委会、~002_风山居委会、~201_杨梅村、~202_裴桥村、~203_长源村、~204_岚下村、~205_湍下村、~206_东峰村、~207_南源村、~208_大际村、~209_井岐村、~210_长溪村、~211_坤口村、~212_记源村、~213_桂林村、~214_大房村、~215_坪林村、~216_霞镇村、~217_东山下村、~218_东溪口村、~219_铜场村。

小松镇代码350783109
辖十四个村委会:~201_小松村、~202_中村村、~203_李园村、~204_定高村、~205_湖头村、~206_穆墩村、~207_上元村、~208_渔村村、~209_溪头村、~210_双坪村、~211_台尾村、~212_大庙村、~213_高历村、~214_龚墩村。

顺阳乡代码350783200
辖一个居委会、六个村委会:~001_东兴居委会、~201_溪东村、~202_吴林村、~203_石呈村、~204_江墩村、~205_际下村、~206_后房村。

水源乡代码350783201
辖十二个村委会:~201_水源村、~202_桃源村、~203_吴墩村、~204_钱团村、~205_王厝村、~206_大源村、~207_温洋村、~208_忠溪村、~209_南山村、~210_上坑村、~211_良贤村、~212_横路村。

川石乡代码350783202
辖一个居委会、十四个村委会:~001_风冠居委会、~201_外洋村、~202_溪口村、~203_川石村、~204_墩阳村、~205_慈口村、~206_后山村、~207_营勺村、~208_洋屯村、~209_后洋村、~210_边溪村、~211_徐布村、~212_后坪村、~213_伏演村、~214_小岭村。

龙村乡代码350783203
辖十二个村委会:~201_龙村村、~202_汴地村、~203_下杉溪村、~204_吴地村、~205_大历村、~206_小东游村、~207_梨坪村、~208_擎天岩村、~209_龙溪村、~210_黄凌村、~211_凉乾村、~212_仰坑村。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地理位置

地处东经117°58'-118°57'、北纬26°38'-27°20'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1600—1800毫米,日照1612小时,无霜期286天。疆域总面积 4233 平方公里 ( 635 万亩 ) ,其中山地 519 万亩,耕地 49.2 万亩;建瓯市地处南平旅游生态经济区的"一线",距南平60公里,距武夷山机场110公里。横南(江西横峰至福建南平)铁路贯穿境内100公里,设5个车站,已开通货、客运输。205国道、两条省道贯通全境,是江浙入闽的咽喉要地和闽北主要交通枢纽。随着交通格局的改变,建瓯南与福州市的经济互补的空间距离缩短,成为福州城市经济三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城镇;北与上海、浙江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交流空间也大大拓展,成为福建沿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陆地交通的连结点。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建溪

地形:建瓯市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四周为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环绕,中西部是以建溪、松溪为主轴的河谷平原、丘陵与串珠状的山间盆谷,形成以水侵蚀为主的地貌。全市平均海拔453.55米,以东部辰山最高(海拔1822.2米),以南部南雅镇房村为最低(海拔68米)。山地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7.34%,丘陵占29.86%,河谷平原与盆谷占12.8%。
市内有千米以上山峰91座,其中东南、北部有86座。
辰山(又名仁山) 位于县城东部的水源乡,与东游镇相邻,形如“金”字,为市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822.2米。山中多为中生代火山岩和花岗岩,有黄铁矿多处。
石塔山位于县城东南的玉山镇,与古田县交界,主峰海拔1611米,顶部较平,已修通公路。东部为花岗岩,西为青岗岩。
擎天岩位于县城北部的龙村乡,与建阳市接壤,主峰海拔1222.8米。山中多花岗岩,中部有变质岩和石英矿岩。
郭岩山 即郭云山,位于县城西部的吉阳镇,与顺昌县连接,主峰海拔1383.7米,右临建溪,左依富屯溪。山中多火山岩、花岗岩,山势雄伟,重峦叠嶂,为建瓯西部第一山。
百丈岩 位于县城南部的小桥镇,其山脊延伸至迪口、玉山、南雅镇一带,系鹫峰山脉分支,为东西走向,东部山势雄伟,西面山峰连绵,坡度多在35度以上,山中多花岗岩,平均海拔800米,最高1335.4米,为市南部制高点,系小桥溪与迪口溪分水岭,可阻挡夏季台风北进和冬季西北风南下。

气候:建瓯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干燥,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春季:2月中旬至5月上旬,气温10一22℃,气候多变,时寒时暖,乍晴乍雨,多低温阴雨,少日照,清明前后,常出现倒春寒、冰雹天气。
夏季:5月中旬至10月初,气温22℃以上,初夏潮湿,多梅雨、暴雨,中、后期酷热,多台风、雷阵雨,易旱。
秋季:10月初至11月底,气温10一22℃,天气凉爽少雨,常有秋寒天气。
冬季:12月初至次年2月中旬,气温7—9℃,天气寒冷干燥,多雾,多西北风,常出现霜冻、冰、雪天气。

水文:建瓯市河流主要属闽江建溪流域,呈格子状水系,发育全面,流向多为东北~西南,多年平均水位90.9l米,大河利用落差3.5~18米,小溪102~420米。境内有5公里以上河流131条,总长1569.2公里;10公里以上51条,总长1079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6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建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境内河流长161.6公里。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7万千瓦。
建溪:为建瓯市最大河流,是闽江主要支流,源于浦城和崇安北端,分南浦溪和崇阳溪,两河相汇于徐墩镇山边长源村边,始称建溪。自北向南流经徐墩镇叶坊、徐墩、北津至芝城镇汇入松溪,再经芝城镇七里街、三门和南雅镇白水源、鲁口、太平、白沙、新建、南雅、新村、小雅、房村进入南平市大横,至南平汇入闽江。径流量占闽江水量的1/3。其中境内有5公里以上支流111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崇阳溪、南浦溪、松溪、东边溪、小松溪、小桥溪、玉山溪、高阳溪;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万石溪、秦溪、延安溪、梅村溪、集瑞溪。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人口

总人口 51.88 万,其中农业人口 41.65 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 十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1人,全市汉族约占99.3%,畲族、苗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共占0.7%,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7.11 亿元。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资源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毛竹林建瓯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县(市)。
全市有林地面积500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95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8%,受到省政府的表彰,为全国重点林业市。现有用材林面积200万亩,2001年产木材35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120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2001年产竹材835万根、鲜笋30万吨、笋干1.8万吨。
全市锥栗面积41万亩,部分投产,2001年锥栗产量5923吨,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获“福建省著名农产品”和“中华名果”称号。
全市有茶园8万亩,2001年茶叶产量7004吨,是闽北乌龙茶发源地,北苑御茶和北苑贡茶久负盛名,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在1999年11月5日我市首届北苑茶评选拍卖会上,国内资深茶业专家品评后一致赞誉,水仙茶王和龙茶王分别以每100克7.05万元和6万元被外商买走。
全市果园面积20.97万亩,年产水果15.4万吨,其中,柑桔类14.1万亩,产量13.6万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县。
此外,建瓯还盛产厘竹、笋干、香菇、木耳、松脂、锥栗、莲子、泽泻、山苍籽、仙人草等50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大米等十二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近几年,建瓯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2001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95万吨,其中猪肉15300吨、牛肉31吨、羊肉293吨、鸡肉1786吨、鸭肉1855吨、兔肉242吨。禽蛋产量5183吨。“建瓯板鸭”全国闻名,中央电视台第7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专门介绍。乳牛业发展迅速,全市已创办奶牛养殖场十四个,奶牛存栏9178头,年产鲜奶13756吨。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6905亩,总产量1.17万吨,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市。池塘养鱼以面积大、产量高和“弓鱼保活、旱运不死”的传统特技著称,蜚声海内外。
建瓯地下资源也很丰富,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二十二种。水利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70.7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2.5万千,发电量5.7亿千瓦时。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了建瓯工业发展和对外开发。全市有工业企业3000多家,产品有竹胶板、胶合板、竹凉席、刨花板、纤维板、福矛酒和黄华山特醇系列白酒等几千个,其中获省优、部优、国优、国际名优的产品达二十六个,并有七类二十四种销往海外。其中,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福建名酒”的福矛酒,填补了福建省酱香型白酒的空白;“福矛”系列产品有“福矛春”、 “福矛仙”、“福矛醇”、“福矛魂”和“黄华山”米烧洒,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白酒酿造基地,有“酒城”之称;“金瓯牌”水煮笋罐头荣获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天丰牌”竹凉席、“明良牌”软包装水煮笋、“武夷牌”竹炭系列获国家藤竹协会金奖;“闽北水仙”获国家银质奖,“北苑一级水仙”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吉阳工艺厂漆木碗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木竹工艺品花纸伞获轻工部铜奖。目前建瓯已拥有机械、林产、食品、化工、日用轻工等5大工业行业。2001年,全市工业产值29.92亿元,工业用电量8997.2万千瓦时。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经济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中国笋竹城农业经济: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木竹、茶果、畜禽3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13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全市农业总产值 26.03 亿元。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9.08 万亩,粮食总产量 21.8 万吨;为全国重点林业县 ( 市 ) ,现有林地面积 507.2 万亩,林分总蓄积量 1903 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 188.67 万亩,商品材采伐量 58.59 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 124 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竹材采伐量 1642 万根,鲜笋产量 21.41 万吨;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和闽北乌龙茶发源地,茶叶面积 9.75 万亩,产量 7129 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全市水果面积 24.4 万亩,产量 19.03 万吨,其中柑桔 17 万亩,产量 15.83 万吨;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面积 41 万亩,产量 1.42 万吨,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被国家质量技术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此外,还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大米等 12 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年肉类总产量 21383 吨。奶牛存栏 1.06 万头,生猪存栏 16 万头,肉羊存栏 2.6 万头,家兔存栏 7 万只,各类家禽存栏 181 万羽。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县 ( 市 ) ,淡水养殖面积 2.86 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1.36 万吨。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 91 家,其中明良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单位”,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弘光席业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茗苑茶叶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业被确认为南平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工业经济:全市工业总产值 28.0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32 家,完成产值 20.87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80.4% ,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 123 家,完成产值 19.05 亿元,个数和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93.2% 和 91.3% 。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2大产业集群和机械、化工、水电3大重点产业。其中竹木加工产业产值 7.4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5.89% ,主要企业有丽瓯人造板有限公司、万木林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福人木业有限公司、天丰竹业有限公司、特艺竹木有限公司、华宇竹业有限公司、华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三森竹木有限公司等 57 家,主要产品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系列和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筷等竹制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产值 6.42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0.76% ,主要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东福光食品有限公司、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新叶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圣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 29 家,主要产品有白酒、精制茶、清水笋、锥栗等;机械化工产业产值 5.1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24.86% ,主要企业有森华集团、立伟塑料有限公司、元润塑料有限公司、福农华工有限公司、芝星活性炭有限公司、东方磨料有限公司、精工齿轮有限公司、巨力活塞有限公司等 28 家,主要产品有铝活塞、碳化硅磨料、电木粉、酚醛塑料、甲醛、农药、满山白糖浆、软脉灵等。全市工业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 58 家,其中亿元企业 2 家, 5000 万元— 1 亿元企业 6 家, 3000 — 5000 万元企业 7 家, 1000 — 3000 万元企业 43 家。工业平台不断拓展,城东、莲花坪工业平台及国省道沿线乡镇工业长廊逐步形成。
商贸流通:历来为闽北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6.77 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 13.59 亿元,餐饮业 1.75 亿元,其它业 0.26 亿元。全市城乡共有市场 49 个,经营面积 16 万平方米。其中城区集贸市场 7 个,批发市场 3 个,乡级农贸市场 16 个,村级 23 个,其他专业市场主要有闽北建材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摩托车批发市场等。在各类市场中,年贸易额上亿元的市场有管葡农贸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建材市场、闽北笋菇批发市场。全市拥有大型超市 4 家,药品超市 3 家,家具超市 3 家。全市已成立毛竹、水煮笋、蔬菜、锥栗、食用菌、柑桔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230 个,拥有会员 2 万人。建成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农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农业农村工作信息中心等4个信息中心,为农副产品流通搭起了“金桥”。
商贸流通: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19.53 亿元,全市新上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 91 个,新上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29 个,当年投资 50 万元以上新办项目投资额 8.98 亿元。 18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6.66 亿元,列入省和南平市重点建设项目 6 个,完成投资 2.78 亿元。
项目开发: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24 个,合同利用外资 410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160 万美元。全市外贸出口企业 27 家,外贸出口总额 2500 万美元,出口规模达百万美元的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等 8 家。主要出口产品有茶叶、竹木制品、笋制品、工艺品、食用菌等,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财政金融:全市财政总收入 2.05 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1.26 亿元,地方级收入中税性收入所占比重达 77.5% 。财政总支出 2.84 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 40.5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21.86 亿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造农村诚信社会,全市共培育信用镇 4 个、信用村 82 个、信用户21838 户。保险事业不断发展,保险业务保费收入 9467 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867 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5600 万元。
基础设施: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横南铁路、国道205 与省道 204 、 303 穿境而过 ,市区距武夷山机场 100 公里;建设中的浦南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丽南高速公路在城东交汇,浦南高速公路将于 2008 年建成通车,届时建瓯至福州只需 2 个多小时,至上海只需 6 个多小时。通讯发达,各种现代化先进通信设施齐全。电力充裕,拥有水电站 117 座,总装机容量 9.69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 2.08 亿千瓦时,供电量 2.97 亿千瓦时。正在兴建的北津电站、红湖电站、杨墩电站等3大水电站竣工后,全市总装机容量将达 19.62 万千瓦,发电量达 4.88 亿千瓦时。“东扩西进、南拓北延”的城市发展略逐步推进,市区建成区面积 8.5 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 30 平方公里,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框架不断拉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
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一批项目被国家、省科技部门列为重点科技项目。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考上线率达 86.51% ,本科和专科上线人数均居南平市第一位。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08 个,初级卫生保健全部达到基本普及标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全市拥有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21 个。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93.5% 和 98.8%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为 9.16‰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74 ‰, 计生工作继续位居全省计划生育1类先进市行列,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64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52 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29.03 亿元,其中农民储蓄存款余额 6.03 亿元。年末单位从业人员 20416 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531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863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5.7% 。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7.8 万人。年末共有养老保险人数 74275 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34704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9015 人,列入成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3190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14092 人,扶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 646 人。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旅游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妈祖木雕神像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建瓯孔庙:建瓯孔庙位于建瓯市城区东北隅,始建于宋宝元年间(1039-1040年),几经毁圮重建。这个拥地10亩有余的庙宇有棂星门、步云桥、伴池、前殿、大成殿、明伦堂、藏经阁、崇圣祠等建筑10余处。这些建筑均仿山东曲阜孔庙的建制,分三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长达800米的中轴线上。庙的周围筑有高墙,配以门坊,黄瓦红垣,金碧辉煌。虽说比不上山东曲阜孔庙,但也确实是八闽府级孔庙之冠。明太师杨荣曾誉此为“东南伟观”。
现存大成殿重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落成于光绪五年(1879年),两庑及戟门为民国年间修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由照壁、棂星门、墨池、戟门、两庑、拜台、大成殿组成封闭式古建筑群落,占地4688平方米。大成殿由34根大楠木组成柱群,按宋代营造法式,利用“歪材正用”的原理,构成独特和高超的建筑工艺,气势轩昂,十分壮观。庙内正中祀孔子塑像,两旁为四配(颜回、曾参、孔及、孟轲)。“万世师表”和“斯文在兹”两块匾额悬于大成殿明间正中,分别为清圣祖康熙和德宗光绪御书,是清代皇帝颁给孔庙十块匾额中的第一块和第十块。庙内现存有清熙年间御制石碑一块。大成殿中立有明嘉靖浙江黄岩符验摹刻唐吴道子手笔孔子画像碑刻。
神秘的金山角:"金山角"毛竹林位于房道镇吴大元村畲族山寨内,因为这里的土地肥沃生长的毛竹硕大,笋肥香甜,竹林风景优美.当地畲民也主要靠这些毛竹经济收入,在畲民们的眼里这个地方就是一座神秘的金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片毛竹林地形象三角形,所以被当地畲族同胞称为"金山角".据悉2006年"全国竹子之乡"现场会将在这里召开.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生物王国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生物王国万木林:万木林,位于建瓯房道镇境内,古称万木园,也叫万木山,原名白塔龙津大富山,海拔556.1米。是一片方圆面积达二千五百多亩,人工植造的古老森林,至今已有六百四十年保护繁衍历史,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面积107.2公顷,营造于元末,56年由人大代表提案划定为天然森林禁伐区,58年由国务院颁布令建立,80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管理机构,现已成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万木林内覆盖物种15二十三种,占福建26.7%,其中濒危物种4六种,.胸经80CM的名木古树56九种,有中国最大的沉水樟王,高36米,胸经181厘米,四人合抱,94年在风雨中拦腰折断,现已枯死.现在最大都还在万木林,高32米,胸径166厘米,树龄600年,中国最大的观光木王,建瓯最高的马尾松(40米),素有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之美称,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高等植物160科、586属、120四种,更有许多名贵树种;有鸟类13七种,有兽类5目10科十四种。其中有不少为全国、全省之最,是解放后我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黑妈祖:98年6。22特大水灾将玉山筹岭村的一块巨木冲出,巨木像人形,经雕刻家刻成妈祖,省内有“南有白妈祖(湄洲石妈祖),北有黑妈祖(建瓯木妈祖)”美誉,妈祖像高6.8米,用千年古柳杉骨核雕刻而成。

光孝寺:福建历史最久远的寺庙-- 建于六朝陈武帝永定二年,迄今已有1430多年历史,比泉州开元寺还早.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建瓯鼓楼
鼓楼:建瓯的标志。始建于五代王延政所建“五凤楼”,即公元943年,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祖先留给建瓯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全省唯一现存的古城楼。明永乐重建称“谯楼”,乾隆十九年改名为“镇安楼”,民国称之为“鼓楼”。后来鼓楼作用报更和报火警。“雄镇南天”四字,借以祈求“鼓楼”之永久平安之意。

1980年重建,83年建成。 2004年重建,投资 260万(230万来自捐款 2004年2月26日封闭拆迁,8月25日封顶,12月26日通车,历时十个月。)新鼓楼建筑风格为明清时期闽北典型的古建筑风格,重檐歇山式。

五代闽国王延政于公元943年称帝时,将公元196年东汉设立的城楼改建,并名"五凤楼",新鼓楼2004年底建成,宽26.5米,纵向长17米,高28米。

善见塔: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2年-1368年),后毁,康熙12年由福州鼓山涌泉寺65代主持募资重建,总高40米,文化大革命被毁,90年县政府重建.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特产

建瓯市:建瓯市-概述,建瓯市-历史_建瓯市邮编
建瓯板鸭建瓯板鸭是建瓯传统特色产品。由于其形、色、香、味俱全,制工精细、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在清朝已久负盛名,深受南北消费者的亲睐,八十年代即被中国食品总公司收入《家禽与传统禽制品》壹书,列入全国传统腌腊禽制品4大名品板鸭:南京板鸭、白市驿板鸭、建昌板鸭和建瓯板鸭。目前建瓯板鸭年销售量达150万只以上,并实现了机械化真空包装生产、产品已进入港澳和台湾市场。

建瓯光饼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传统美食。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为追赶倭寇在我国沿海侵扰,把饼做成中心有个眼,用索串好挂在兵士脖子当干粮吃。这样就省去了住地用餐时间使倭寇没有住地做饭的时间,打败了倭寇,取得了胜利。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的战功,就把这个饼叫作“光饼”。

建瓯市邮编_建瓯市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闽清县|永泰县|连江县|罗源县|平潭县厦门市思明区|海沧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莆田市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永安市|明溪县|将乐县|大田县|宁化县|建宁县|沙县|尤溪县|清流县|泰宁县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金门县漳州市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平和县|南靖县|诏安县|漳浦县|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县|云霄县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邵武市|武夷山市|建阳市|松溪县|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政和县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连城县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寿宁县|霞浦县|柘荣县|屏南县|古田县|周宁县(注:厦门市为副省级城市。金门县与连江县之马祖列岛未实际统治,参见台湾问题。)(参见:福建省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四 : 匈牙利人:匈牙利人-民族历史,匈牙利人-起源

匈牙利人(Hungarians)主要为匈牙利居民,但也是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以及乌克兰的少数民族。匈牙利人名命名方式是先姓,后名,最后身份,和周围的印欧语系完全相反,和东亚民族(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及韩国人等)却很相似,顺序为先前姓后名。

匈牙利人_匈牙利人 -民族历史

匈牙利人:匈牙利人-民族历史,匈牙利人-起源_匈牙利人
匈牙利人

匈牙利人是芬兰-乌戈尔族系的1个分支,其近亲是曼西人和汉蒂人。其祖先最早居住在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之间的森林地带,以捕鱼和狩猎为生。5世纪左右在南迁过程中,与突厥人、东斯拉夫人发生接触,受其影响,逐渐改事畜牧。约在 9世纪末到今匈牙利境内定居。

相传当时有七个部落歃血为盟,选出马扎尔部落领袖阿尔巴德为君王,于公元1000年建立匈牙利王国。从16世纪起先后受奥斯曼和奥地利统治,1849年宣布独立。1867年与奥地利一起建立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解体,匈牙利人于1918年建成独立的民族国家。1945年推翻法西斯政权,1946年成立共和国,1948年改称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原始匈牙利人显然是乌戈尔人和突厥人的混血种,原来住在西伯利亚西部。早在5世纪初期,已向西南迁移,并散居在哈札尔土耳其帝国,主要居住区是海附近。西元830年前,他们居住在顿河右岸,由七个部落组成,后来又增加了原是哈札尔人的三个部落(称为卡瓦尔〔Kavar〕部落)。到9世纪末,匈牙利人进入其目前住地,征服了当地的斯拉夫人和匈奴人。其后,匈牙利人成为欧洲的祸患。他们侵掠远至不来梅、奥尔良和君士坦丁堡,半世纪后才被阻。

匈牙利人口占多数的民族。亦称“马扎尔人”。约1072万人(1982),占全国人口的98%。属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匈牙利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有八种方言,但相互之间差别不大。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多信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少数人信犹太教和希腊东正教。

匈牙利人是芬兰-乌戈尔族系的1个分支,其近亲是曼西人和汉蒂人。其祖先最早居住在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之间的森林地带,以捕鱼和狩猎为生。5世纪左右在南迁过程中,与突厥人、东斯拉夫人发生接触,受其影响,逐渐改事畜牧。约在 9世纪末到今匈牙利境内定居。相传当时有七个部落歃血为盟,选出马扎尔部落领袖阿尔巴德为君王,于公元1000年建立匈牙利王国。从16世纪起先后受奥斯曼和奥地利统治,1849年宣布独立。1867年与奥地利一起建立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解体,匈牙利人于1918年建成独立的民族国家。1945年推翻法西斯政权,1946年成立共和国,1948年改称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原以农牧业为主,种植小麦、大麦、玉米、马铃薯、甜菜,饲养家禽和猪。果园业发达,以酿造葡萄酒著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近20多年来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有机器制造、电子仪器、化工、炼铅、纺织和食品加工等部门。出口起重机、拖拉机、机车、汽车、铝及其制品等。

城市多为现代建筑,农村典型建筑是泥木结构的村舍和庭院式。食物以大米和面粉为主。民族服装与南部斯拉夫各族相似,男子穿粗麻布做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围裙。

另有部分匈牙利人分布在罗马尼亚(约160万)、南斯拉夫(约50万)、捷克斯洛伐克(约40万)、美国(约60万)、苏联(约15万)及奥地利、南美诸国。

匈牙利人_匈牙利人 -起源

匈牙利人自称马扎尔人(Magyars),其千年历史的真正起源还未完全被科学地探究清楚。其中匈牙利人定居前的历史争论最多,至今没有着明确的定论。因为按最早的文字记载,匈牙利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马扎尔人定居前后,定居前的史料很少,无从依据。

对于匈牙利人的起源,历史学家们无从考证,只从语言方面找出了一定的渊源。据传在1235年,贝拉四世(Béla IV)令多名教士向东方传教,他们越过伏尔加河,发现在那里的荒原地带有一部分人的语言与匈牙利语接近。19世纪,匈牙利的语言学家们对那一地区部落使用的语言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匈牙利人的原始聚居地是在乌拉尔山以东鄂毕河流域及里海以北一带,他们的祖先属于乌拉尔民族的芬兰-乌戈尔人(Finno-Ugrian group of the Uralic languages)的分支,公元前后移至乌拉尔山西侧同伏尔加河与卡玛河交汇的河套地区。后来,有科学资料证明,古代匈牙利人曾在这一地区与芬兰-乌戈尔语系的其他民族聚居过。由于这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古代匈牙利人以渔猎为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大约从5世纪中期开始,大部分古代匈牙利人的部落开始由黑海以北的南俄罗斯草原向西南方向移动,首先到达顿河下游平原。那时的匈牙利人由七个部落组成,它们是:涅克、麦扎尔(即马扎尔)、居特焦尔马特、陶尔扬、耶诺、凯尔和凯西。其中麦扎尔部落最强,因此古代匈牙利人也被称做麦扎尔人。传说部落首领曾按照东方习俗滴血为盟,选举麦扎尔部落的首领阿尔巴德(Arpad)任总首领。

根据考古研究成果证明,公元896年,在阿尔巴德的率领下,当时约有50万马扎尔人有组织地、且在牺牲较小的情况下进入了喀尔巴阡盆地。马扎尔人迁移的时间比较长,达四个世纪左右。在这么长的迁移过程中,马扎尔人始终在土耳其人所管辖的地区生活,也正因为此,9~10世纪的一些历史记载常把匈牙利人称做土耳其人。

喀尔巴阡盆地是1个冲积平原。在民族大迁移过程中,各民族很好地保持了自己民族和语言的主要特点,由此可见,马扎尔人不是本地区的原有居民。他们同那些由东方进入欧洲的游牧民族一样,由于血族关系而不是所处地理位置使马扎尔人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这七个匈牙利部落包括大约100个左右的氏族,这些氏族的祖先应该都是共同的。匈牙利人与迁移到欧洲的其他民族不同的1个显着特点是,其他民族大部分操日耳曼语或斯拉夫语,都属印欧语系,而匈牙利语属芬兰-乌戈尔语系,同时又受土耳其语和波斯语的影响。当然,马扎尔人的外貌、民俗、曲调等都与众不同。另外,与在这里定居的其他民族不同的是,马扎尔人长期以来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归属,而其他民族或是将自己归属于斯拉夫人,或是归属日耳曼人。同时,匈牙利人的文化是吸收了曾在这里定居的民族的许多因素,如土耳其、伊朗以及斯拉夫民族的文化。由于历史原因,匈牙利具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这从他们的后来的文学、艺术以及音乐等方面可以充分表现出来。由于喀尔巴阡盆地有效地阻止了来自北方、东方和东南方的侵入,但无法阻止其他民族沿多瑙河从西方和南方的进入。因此,匈牙利也受到西方和南方,或者应该说是西方和东方强国的双重制约,使得这个国家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参加到某个集团中去。事实上,匈牙利的语言、独特的外貌和文化使得他们与同是定居在这里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有根本的区别。

匈牙利人_匈牙利人 -传统特色

匈牙利人处在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罗马尼亚人的不同种族包围中,在体质类型和文化影响方面,不断发生混合现象。有2个主要影响︰一是16和17世纪时,征服和占据此国的土耳其人的影响;一是继之而来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强大日耳曼化的影响。匈牙利在1867年自治,1918年独立。在那些年代中,他们保持了原有艺术、音乐和文学,而刺绣及陶器之类的民间艺术,至今仍很重要。匈牙利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没有公布关于宗教信仰的统计数字。但战前约有65%是天主教徒,25%是基督教新教徒。

本文标题: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森之千手:森之千手-家族起源,森之千手-家族历史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251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