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重生八十年代逆袭-比价App我查查逆袭PC端 试水超市代购

发布时间:2018-03-11 所属栏目:跑马圈地是什么意思

一 : 比价App我查查逆袭PC端 试水超市代购

  8月13日消息,亿邦动力网获悉,扫码比价移动应用我查查已低调推出web版网页,有意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比价商城。同时,我查查已经在PC端开始尝试“超市代购”模式,与线下超市合作,为用户采购和配送其在网上下的订单。

  我查查COO陈红洲告诉亿邦动力网,上线PC版商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顺应用户购物习惯和需求。据他介绍,现阶段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支付习惯尚未成熟,且在浏览信息时会受到屏幕大小、网速等多方面限制。

  另外,陈红洲称,PC端和移动端有不同的针对性。“移动端的消费特点具有及时性,更适合不需要做过多判断的品类,而对于需要仔细了解的产品,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选择PC端。”

  我查查PC端商城的另一个重要新业务是“超市代购”。我查查相关负责人向亿邦动力网介绍,“超市代购”是一个为用户提供超市代购服务的网络平台,用户通过网页端或手机端下单后,由我查查采购商品并向用户确认送货时间,然后通过货到付款的形式完成支付。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我查查目前已经在上海地区试点,代购业务覆盖了50多家大型商超。我查查方面自建了配送队伍,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配送。物流配送人员拥有公司配发的Pad进行实时的商品收送货信息传送。

  虽然代购过程中涉及到我查查的商品采购,但其官方表示,代购业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并未考虑自建仓储。另外,在上海试点期间,我查查的配送均为免费。

  据悉,我查查PC端网站在7月份低调上线,网站采用商城架构,涵盖食品饮料、家居百货、母婴玩具、厨卫清洁、服装鞋帽、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等类目,货源则包括电商和线下商超两个部分。

  陈红洲告诉亿邦动力网,“超市代购”的想法由来已久,其模式基础是我查查积累的传统商超商品数据库。据他透露,目前我查查平台积累了约6000万商品SKU的相关数据。

  线下超市商品数据资源一直是我查查与其它比价App的一个重要区别。此前,我查查与线下超市的合作主要是商品信息、价格等数据的实时对接,现阶段,我查查开始与超市展开海报电子化营销、代购等方面的合作。

  陈红洲透露,我查查正在积极探索超市商品低价秒杀的模式。用户在我查查平台秒杀到低价商品后,需要到超市自提秒杀商品,进而将用户从线上引到线下,实现O2O。

  据悉,我查查上线于2010年1月,已获得A轮融资1200万美元,投资方是红杉资本和常春藤资本。我查查方面称,截至2013年6月,其移动客户端用户量已经突破1.3亿。

二 : “双十一”运营实操干货 流程+细节 年尾逆袭 在此一举

  说到“双十一”,不可谓电商圈乃至国内市场上的一次盛会。在如今电商世界里,流量费用日渐高昂,各类成本纷纷递增,年尾的“双十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如何年尾逆袭,销售出一个可人的成绩,甚至打造一个你的电商销售神话,似乎全在于“双十一”这一战了。

  诚然有好,自然也有不好,双十一的负面信息,对卖家的不利等等新闻也是琳琅满目,但这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毕竟我们当前还在天猫淘宝这个平台上运作,负面看的太多,人容易悲观,小舟觉的只要我们不去拼数据,不为了那些浮夸的数字舍弃自己的利润,实实在在的利用好“双十一”,做好自己的生意即可;

  

雪言舟语博客配图

 

  天猫淘宝各小二的要求意见,我们也要学会冷静分析判断,其实他们的角色就是 商家对接+销售+维护等等的综合体,销售的意味也很重,他们也是要担类目业绩指标的,我们有时候大可不必为了他们的指标,过多的舍弃自己的利润,只要自己在类目的所占比例和品牌影响还在,很多事情只要涉及到我们自己的利润,我们其实可以强硬一点的。

  废话说完了,直奔主题;

  1,“双十一”的规划和准备;

  A,目标销售指标;

  就是计划在双十一的销售额,给自己下个任务,比如说双十一最低销售指标,必须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指标,从而根据这个指标,去计算完成这个指标需要的备货金额;这个不是让咱们拍着脑袋乱想的,参加过往年双十一的,根据往年的成绩,和自己的期望,提升些许。(这个最低销售指标,只能多,不能少,因为你要求在100分,最后出来的也许就是80分,但你要求在80分,最后出来的也许只有60分,道理大家都懂的)

  没有参加过往年双十一的,也不要迷茫,根据往年的销售成绩,不管什么类目,基本上双十一的销售成绩是上半年销售成绩的一倍到两倍以上,所以大家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期望和自身实力,简单计算,规划即可。

  其实以上两点,小舟还漏掉了一点,就是不管你有没参加过往年的双十一,还需要根据市场容量和消费者的购物风向来判断,市场容量这个可以在数据魔方里通过行业分析力大概判断,而消费者的购物风向,小舟一般是通过淘宝指数比对分析(如下图)。

  

雪言舟语博客配图

 

  B,产品规划和供应链的设计;

  貌似说的有点玄乎,产品规划就是根据上面的最低销售指标和备货金额去 分散产品的销售指标,比如说爆款备货多少,销售指标里占多少?各类目热销卖多少?占多少等等,计划好,也好落实销售指标和备货金额,这里也有个标准,通常所说的是 28原则,爆款 各类目热销款 和 其他新品以及普通款的 销售指标是8/2,也有的是9/1,但小舟觉的 无论几比几,爆款和各类目热销的量一定要备的足足的,方才可保无虞。

  有句话说的好,真正电子商务,其实考验的就是供应链,前段供应链的规划设计,SKU的计划,后端供应链的生产周期和供货衔接,老板和运营们需要考虑的是前段供应链按照上述的规划和设计好了,后端的产品供货,也是需要供货保障的。

  C,客服的相关培训,全民客服的相关分工;

  双十一时段,前中后 顾客的咨询量将会以井喷的形式爆发,所以客服的培训是必须的,重点在:1,常见顾客问题,对应常见短语总结,确保每位客服在顾客咨询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马上灵活的用短语回复,有些许差异的,也可以自己灵活应变,但总体利害和大题意思不要偏差太大;2,提炼及个骨干客服,当全民客服的时候,她们就是大家的指挥和汇总中心了;3,售罄转移,双十一的时候,肯定有卖断货的情况发生,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所有客服都清楚的知道,当前店铺里的产品,都能随时以价格和款式推荐另外一款相似的产品。

  双十一之前,可以稍微模拟考察下,尤其是关于客服的三个重点。

  D,全民仓储前的准备;

  小舟之前代运营的店铺,仓储都是外包的,这块儿经验不是足,但圈子里的耳熏目染,多少知道一点,说的不对,大家勿喷,简单提醒一二即可。

  其实,也就是根据A和B来准备相应的包装盒和相应的素材,要知道产品的体积大小,取决于包装箱的大小,爆款和各类目的热销款相对应的包装盒和素材,务必要准备齐全,如果仓库大小完全没问题的话,可以提前将包装箱半封起来(所谓半封,就是底封起来,留上装产品打包),素材也相应放各个箱子好,比如说 什么全5分返现啦,顾客信啦 等等。

  2,“双十一”的预热;

  如果要确保稳妥的话,最好在10月就要开始预热了,预热的重点是,增加店铺和单品的收藏量,尤其是11月1日-11月11日之间,必须想法设法的提高各个爆款热销款的收藏以及店铺的收藏量。

  那么如何快速增加产品和店铺的收藏量了?除了策划营销活动,有奖收藏之外,小舟觉的淘宝试用和聚划算等等也是增加产品收藏和店铺收藏的重要渠道之一,小舟之前为报聚划算先报淘试用,免费试用刚开始一天,店铺收藏,和产品收藏,各增加了近2000的收藏量,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试试。

  除此之外,淘宝和天猫官方各个频道等也会有众多关于双十一活动的入口,按照正常的排期,在10月,甚至是9月的样子,大家就要开始相关准备了。

  保证单品和店铺的收藏,和其他活动的报名,也为了在双十一的时候,流量不会只有主会场,分会场流量的单一,也是为了保证流量的多和全。

  小舟觉的除此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淘客了,除了淘客的佣金制度喜人之外,其次就是其站外推广的强悍了,要知道,双十一的时候,线下包括央视网等等都被投放过双十一的广告,但是这么多人,有些甚至连支付宝都没有,淘宝也只是逛过几次,但他们肯定也会以他们的方式去找双十一相关的入口,而这个,正是淘客们的拿手好戏,所以,我们的预热的时候,也不妨加大淘客的推广,算上转化周期,也可以累积在双十一上。

  具体淘客的推广,和招淘客的相关操作,小舟会在我的博客xzsay.com里分享,很多关于电商站长的技巧和经验分享也会在群里117875080分享,在这儿,因于主题关联不大,就不多了,感兴趣的去我的博客,或者加群交流互动吧。

  3,“双十一”营销运营相关操作;

  “双十一”由于网络媒体,现实平面媒体等等的“狂轰滥炸”,很多人其实都不是网购人群,这部分人被网络和平面广告吸引,也会追逐与双十一的抢购,所以我们在做双十一营销的时候,考虑的就不单单只是日常活动页面那样的思路了,需要慎重考虑以下几点要素了。

  A,流量引流布局;

  爆款 > 各类目热销款 (含需平衡类目的)> 类目导航分区 > 其他产品+新品+套餐区

  考虑篇幅,我就不说具体原因了,详细的,感兴趣的,欢迎大家来小舟的博客或群里交流分享,按照引流布局,首页前三屏就不能是什么走马灯广告位的布置了,策划一个双十一的首页主题,把爆款和各类目的爆款优先展示在首页的前三屏,店内其他明显位置也是如此,然后从爆款和各类目热销款层层引流分散下去。

  (PS: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拘泥于这种形式,小舟要分享的是一个思路,如果你收藏最多的几个单品,转化率最高的几个单品不在爆款和热销款之列,你可以放在首页明显位置,还有你最开始准备里规划想重点卖的等等)

  B,页面营销 简单直接 一目了然;

  切忌不要什么营销都乱堆,什么满多少减多少啊,满多少送多少啊,多样繁杂的营销全堆页面上,咱们要考虑人群的多样性,和活动的激烈程度,繁杂多乱的,在那种场合没人会愿意多看的,具体大家可以联想到线下大卖场打折促销清仓什么的,主题简单直接单一 让人一目了然,人们直接奔着主题来,不用想太多,他们只需要一个年头即可,那就是抢。

  让用户自己去想,去犹豫,去选择的,无疑是愚蠢的,因为在抢的环境里,争分夺秒的,没人会浪费时间去思考,尤其是线上浮躁的人群属性,以及双十一这个特殊的日子。

  最好的营销方法,莫过于简单直接。

  C,团购属性刺激;

  营销主题少放,但关键点的刺激一定不要少,尤其是对那些不熟悉网购,又钻双十一热潮的人群,团购属性的刺激不要少,那么什么是团购属性的刺激?

  小舟列举几点:量的诱惑,金额的诱惑,折扣,数量,紧迫感;具体:XXXX人已选购,库存告急,已售罄(灰色)。

  小舟要提醒注意的是,注意色调的搭配,XXX人已抢购,库存告急 可用火红色来强调火爆紧急,用灰色代表售罄,可以用颜色快速反应给消费者信息。

  在这里,谁快,让消费者快,就是王道,唯快不破 就是真理。

  D,售罄咨询转接 和 对高峰时间段的合理安排;

  爆款,热销款等等,肯定有售罄卖完的,那肯定有人来续问这产品的相关问题,那么

  客服这边的售罄咨询转接一定要跟上,最开始的准备也培训考察完全了,这里就是考验的时候,如果客服团队不够,需要全面客服的话,骨干客服也要担当指挥和调节的作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流量特点,也就是双十一的流量高峰时间段,来合理安排

  人手。这三个时间段 分别是:14点,22点,和0点,也就是这三个时间段是你需要斟酌慎重去合理安排人手的时间。

  E,页面产品SKU预警和替换

  双十一,时间寸秒寸金,一个没货,让顾客无法拍付的产品,就是对一个广告位的浪费,如果不去注意和控制,影响销售额是分分钟的事情,重要性不去多说,直奔操作。

  自己设定一个页面产品的SKU库存预警,数量根据产品的平均转化而定,但通常在50个SKU左右,当产品的库存少于50个时候,页面这个产品的相关广告位,就要被替换掉,巨大流量下50个SKU缓冲不了多少时间,所以需要及时更换其他产品,这个其他产品参考上面的a流量引流布局。

  如果人手充裕,最好专人负责操作,尤其是在14点,22点,0点这三个高峰时间段。

  F,关于催单

  催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儿不再多说,说说相关操作,以什么方式催单了?电话?短信?旺旺?等等,什么时间催单?

  相信有过双十一经验的商家应该会清晰点,对于没有参加过双十一的商家,小舟觉的,如果人手充裕,时间安排合理的情况下,最好是电话,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来说,直观而且被重视;

  关于什么时间催单?往年双十一,天猫为防超卖,消费者可以在72小时内支付订单,也就是3天,但我们不可能等那么久,正常的是1天不到的样子,但最好还是根据行业内正常的平均转化时间来核算,这块儿没有一个标准的数值,小舟说的1天不到,也仅供参考。

  4,双十一的“消化”

  大家觉的双十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天赶超一年以上的销售成绩吗?是年尾盛会

  的狂欢吗?等等

  小舟觉的都不是,双十一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其实是一些从来未曾

  关注我们,甚至甚少网购但有产品需求的顾客们,这群顾客资源才是最宝贵的。

  也许有人又要喷了,谁不知道顾客宝贵啊,但小舟和圈子内众多商家的聊天回馈得知,

  很少有人会真正注意到双十一顾客资源的宝贵,有的甚至被双十一各类琐碎给忙的不知道北了。

  那么小舟废话了这么多,想说什么了?双十一的顾客,大部分是被双十一的招牌吸引来的,如果消化 转化成你自己的老顾客,那么你无疑增加了一批优质的顾客数据库。

  小舟又要说鱼塘理论了,流量日渐高昂的今天,谁现在还敢说 CRM,顾客数据库营销不重要,不在咱们重要运营规划里,那小舟只能说,那绝对是硬广和各类推广巨资,砸少了,割肉割的还不疼,放血放的还不晕。

  那么具体怎么消化,怎么维护了?赎小舟卖个关子,免费分享,小舟总得给群里朋友一个公平,如果大家感兴趣,不妨关注小舟的博客xzsay.com,或者加群爱电商 爱站长,小舟会在这两个渠道,和朋友们具体探讨和分享。

  其实,双十一的营销运营操作应该还包括 老顾客的短信推送的,但考虑到后续的顾客资源消化,我就没详细分享,当然 小舟也热烈欢迎同志们 和小舟交流互动,探讨和分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经验,1+1绝对是>2的存在。

  本文 雪言舟语http://xzsay.com/ 原创编辑,转载请附带链接,谢谢

三 : OPPO、vivo五年终逆袭小米 新品牌时代口碑比话题更重要

  近日,国产智能手机格局再生大变化,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内市场OPPO与vivo全面领先位列第四的小米,分别排行第一第二。在国产智能手机领域,OPPO、vivo与小米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品牌形象上也截然迥异。相比小米强大的话题运作能力,OPPO、vivo在口碑和自身形象上下的功夫更深。

  

图片1

 

  此前数年,小米以其话题热度带来的高曝光度使得手机销量异常强劲,获得多年快速增长,一时间成为许多国产手机品牌学习的榜样,甚至在其他行业小米模式也被企业奉为商业宝典。在这个热潮之下,OPPO、vivo似乎是整个市场的“异类”,在全民学小米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一套发展模式,与小米追求快曝光相比,它们做的是慢口碑。

  今年国产手机格局重新洗牌,两者地位的大逆转,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对“品牌”的定义,未来中国或将进入“新品牌”时代,从话题至上进化到口碑至上。

  国产手机疯狂的五年,眼球效应带动飞速增长危机被掩盖

  3G时代智能手机横扫了功能机,自2009年-2015年全球出货量不断攀升,即使在人口红利消失的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然高达12.93亿部。在这个背后,也是国产手机飞速发展的阶段,2012年国产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比重超50%,2015年达到四成的高比重,预计2016年年底这一数字将达82%。

  在这个大背景下,小米、OPPO、vivo及传统阵营的华为快速发展,在各自不同的品牌策略助力下,逐渐成为国产手机阵营前四大品牌。其中,OPPO、vivo后来者居上,相比小米波段式的爆发,整个发展曲线更平稳。据IDC报告,2012年国产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然是中华酷联为主,2014年小米已成为第一,OPPO、vivo占比五名开外,但到了2016年第三季度OPPO、vivo超过第三名的华为、第四名的小米名列第一、第二,小米自2014年的顶峰后,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

  这五年小米的连年高增长,让外界忽略了小米过度追求眼球效应背后的隐忧,如iPhone同样名气大却很少有果黑,三星Note7虽然发生爆炸门,却也没有大面积用户对三星品牌的指责,小米背后的“米黑”绝对不是正常现象。世界上如此多的知名品牌,越有名气越有反对者现象并不突出,只能说一切皆因小米独特品牌文化引起。

  雷军自己都在不少场合对“米黑”控诉时,一个品牌因话题带来许多反对者真的是好事吗?今年国产手机格局新变更,采取更温和品牌模式的OPPO、vivo发展势头反而更稳定,虽然从未有小米这样过山车一般波动,却一直在持续的保持着增长,以往我们追求的话题至上的品牌思路是不是错了?在小米发展遇挫的背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对品牌的理解。

  OPPO、vivo、小米较量背后,快话题与慢口碑的对决

  成立六年来,小米公司绝对是一匹黑马,不断刷新各项记录,其不断制造话题的能力功劳很大。小米手机在正式发布前,其团队充分发挥了社交媒体——微博的影响力。此后每一年,小米都会在新品期间抛出各类话题,带动销量。我们从百度指数上可以看到,2011年12月底到2012年1月初,小米手机1的正式网络售卖百度指数迎来第一个高峰。2013年2月5日-2月16日,小米手机2、1s开放购买,指数同样迎来高峰。此后其话题热度几乎和新品同步进行,其成功的话题营销能力,助力新品势如破竹。

  

图片2_副本

 

  (百度指数:小米、OPPO、vivo 2011-2016指数曲线)

  然而,在发展中,话题带来的收益似乎让小米逐渐迷失,在众多热议话题里,一些有损品牌形象的话题开始多起来。首先,以小米最引以为傲的饥饿营销,初期产能一说消费者尚能接受,可做大后实力已经很强的小米依然如此,让许多小米用户表示反感。其次,2015年小米全线微博转载争议很大有关总理说“小米不错”的言论,从现场录音上分析这只是总理的随口一言,被其官方高调的拿此做话题,其过高的目的性引起很高的舆论反弹(相反2014年彭丽媛使用中兴nubia手机出国访问,中兴一方却采取低调模式回应)。同样这一年,小米印度发布会上“地图门”,再次让反感人群扩大。最后,2016年小米开始学习明星代言,官微发布刘诗诗代言用词中,很明显故意的涉黄擦边词汇“双茎头”再次成为话题,虽然传播效果有了,却让刘诗诗粉丝非常不爽,集体在微博发泄自己的不满,尤其对于追求品位的消费者来说,这种三俗的话题手段让人无法接受。

  

图片3

 

  不谈论小米产品,从其后来这些并不能被许多人接受的话题运作来讲,为小米渐渐埋下发展隐患。在小米高速增长的时候,一切都没有这么明显,当小米从2015年第三季度的国内市场占比14.6%,降到今年第三季度10.6%,一切才被人所关注到。最可怕的不是小米市场占比的降低,而是在其争议话题带来的“米黑”越来越多,品牌的受损才是小米最大的损失。或许正是认知到这种危机,小米Note 2选择了口碑不错的梁朝伟做代言。

  相反,OPPO从去年同期的9.9%,今年升到16.2%。vivo从8.8%增长到今年第三季度16.2%。从百度指数曲线上来看,2014年之后,OPPO、vivo也都有做话题,OPPO旗舰机R9就邀请到当红的李易峰和杨幂做代言,相比小米拿刘诗诗“双茎头”开涮,R9营销做得中规中矩,而且从百度指数上来看其峰值也不如小米平常的关注指数高。五年时间,OPPO、vivo一面发展,一面打磨品牌,相比小米它们在制造一个大话题能力上要欠缺很多,不过却将投资大的代言、冠名上作为重点,做长线的品牌积累。自2011年以来,OPPO和vivo的广告几乎占据了国内所有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包括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百度指数在近期,小米与OPPO和vivo终于开始要被拉平,可反观双方品牌背后,小米身后强大的“米黑”已成其发展最大的困扰,相反OPPO和vivo却很少受这样负面的报道与网民评论困扰。在快话题与慢口碑的品牌对决中,显然口碑这种不能突然爆发的积累,仍然是一个品牌最宝贵的价值。

  撕逼营销盛行下,做企业应把品牌口碑放第一位

  不可否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关注被众多App吸引变得碎片化,全民话题因其病毒传播成为当下营销利器。因而,如今许多企业把话题放在首位,甚至发展到为了话题度甚至不惜牺牲品牌文化中最核心的口碑。在2015年,这一现象愈演愈烈,越来越多不顾“面子”的撕逼营销,让中国企业品牌底裤变得越来越短。

  2015年6月,魅族在魅蓝新品发布会前的广告语“别把钱花在垃圾上”,直接将竞品比作垃圾。神州租车开喷Uber,乐视对掐小米,甚至《战舰少女》研发商幻萌和发行商派趣竟然也同室操戈,这些做“戏”给网友看的表演,话题热度过后只剩下一地鸡毛。而去年加多宝烧烤门显然堪称最“嘬死”的营销,话题有了,却为品牌带来无数的黑点,这种无下线,视口碑为无物的话题至上品牌逻辑真的能长久吗?

  答案,显然不是。2016年,因过度追求话题效应,而被坑害的企业名单越来越多。罗永浩强势名人效应下的锤子,一度沦落到要质押股权来换取生存的境地。而加多宝因为烧烤门的影响,如今其此前积累的品牌美誉大打折扣。而今年,宅代洗“剪电线”事件更是引起了全网愤怒。当剪电线事件被热议时,其创始人郭超宇自称这只是个营销事件,甚至有沾沾自喜的意味。难道,这种出名真的是一个品牌所要的吗?丧失了品牌文化里极其重视的口碑一环,虚假的知名度对企业丝毫没有用处。

  这些火了却没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对于企业们来说这是个很好的启示。假如想做一个百年长青的企业,追求话题曝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极其重要,但要分清主次关系,口碑为核心,话题只是工具。如果因追求话题放弃口碑把控,是竭泽而渔。未来中国新品牌时代到来,小米模式将成为过去,应学习OPPO、vivo及海底捞等慢公司,既要有话题嗅觉,也要清晰不碰有害口碑的红线。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正如国产手机疯狂的五年,将为许多行业的企业带来逆袭的机会,然而应当以OPPO、vivo、小米为戒,既要利用一切营销手段扩大品牌影响追求高增长,也要懂得维护品牌口碑的重要性,在商业这个长跑中,知名度可为你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只有口碑才能让品牌成为一种消费信仰。

  (本文仅供“劲霸·创富汇”《汇·观察》专栏刊出,除作者自己渠道发布外,任何形式的转载需获得“劲霸·创富汇”(ID:jinbacfh)的官方授权。)

四 : 链家跑马圈地:黄金十年不再 连环并购逆袭O2O

  3月1日,国内最大的房产O2O平台链家宣布与上海德佑地产达成战略合作,将其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划入链家的万亿级O2O平台。这是链家——作为一个老牌线下地产经纪公司,继今年2月并购成都最大的二手房中介伊诚地产之后,向线上渗透之后的又一次逆袭。

  如果说以往都是互联网公司在垂直领域向线下渗透,那么链家正试图以逆向的方式重新构建交易的所有流程,以期在线上房地产交易市场迅速崛起的大潮中寻找自己的新位置。或许,旧有的房地产中介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持续多久,都要看链家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倒逼链家做出这些改变的爱屋吉屋、房多多等公司是否能将这场革命进行到底。

  今天链家CEO彭永东面临的环境与房地产行业过去黄金十年中的情景不同,已经步入“白银十年”的中国房产中介们也正经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去中介化”浪潮的挑战。“我们要解决很多问题,大数据、效率……”彭永正对经济观察报说,他在努力让这个过渡尽早完成。彭永正给自己设定的目标非常惊人,他要在2017年让链家的交易额在全国的12万亿中占到1万亿——倒推回来,2015年链家平台上的房产交易额就要达到4000亿。而在2014年里,链家的交易数据是2000亿。

  并购扩张

  链家地产从线下传统房产中介公司向互联网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其实仅仅发生在五个月前:2014年11月,链家将其网站链家在线正式更名为链家网,这也预示了链家正式进入了房产O2O的时代,除了固有的二手房业务,也会进行新房发售。

  看起来,房产中介这个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深远的变革,无论谁要想成为第一,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从2001年在北京开设第一间门店到2014年的全国1500间门店,链家用了13年发展到了10个城市,拥有了3万名经纪人,其目前最大的根据地仍在北京,占有55%左右的市场份额,2014年的年交易额近2000亿。

  但要想成为行业中的第一,或者说在线上线下愈来愈打通的今天,要想保持行业中的翘楚位置,链家必须做增量。

  其实,除了在北京,链家在南京、成都、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杭州等地也都有布局。

  但进入2015年,链家显现出了更加急迫的扩展诉求。而这个诉求链家已经不能再靠缓慢的积累来达到,而是借助资本运作的手法来实现——并购。2015年2月,链家并购了成都伊诚。3月,链家收购上海德佑。

  无论是成都伊诚,还是上海德佑,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当地市场数一数二的二手房交易中介。

  彭永东称,拿下成都伊诚,可以以此为根据地辐射西南房产O2O生态圈,而拿下上海德佑,则拿下华东O2O生态圈。因为伊诚地产作为成都地区老牌的二手房交易中介,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是中西部地区房产交易的第一把交椅。

  而作为上海第二大房产经纪公司,德佑地产的定位是主打高端房产市场,经过13年的发展目前在上海拥有200多家门店,超过5000名员工。链家收购德佑之后,可占有上海10%的市场份额——而其他上海大多数二手房服务商的市场占有率都不足1%。

  2015年年初,链家曾表示在2015年将进入8个新的地区,构建全国房产O2O大平台生态圈,由此看来,成都与上海只是开始,在2015年激烈的行业角逐中,链家必将是这场房产革命中最活跃的弄潮儿。

  但是如果链家的这种并购仅止于此,那么等待彭永东的也只是一个可以看到尽头的未来——彭永东真正的目的,其实并不仅仅是拿到成都伊诚和上海德佑的份额,更重要的是他们手里真实的房源数据。

  因为在链家从线下走向线上的过程中,数据才是核心竞争力。而转型中的链家,是否拥有互联网思维?

  转型“大数据”公司

  在IBM时就服务于链家的彭永东把链家新办公室设在北京西二旗离百度不远的地方,因为链家做大数据和产品的工程师和程序员很多都是从百度挖来的。

  被挖来担任链家网技术副总裁的闫觅告诉经济观察报,百度内部曾有一个观点,互联网巨头们做O2O手上不缺技术,但是缺数据,而这些数据恰恰就是在线下传统公司手里。他被彭永东跳槽到链家的理由打动,就是链家现在正在做的O2O是基于过去十多年积累的庞大的大数据。

  彭永东在干的一件事就是将城市的所有楼盘数据化:“这件事就是要把大数据底层给搭好;大家都有户型图,但不规范,有的是按比例绘制的,有的不是——传统的做法是只把这个户型图画出来,但从产品经理角度来说,以前他就会想,有些女性特别喜欢厨房大的,能不能搞个厨房大的标签,但现在是完全要把它产品化,即让用户可以通过工具自己找。”

  除了逐步建立真实数据基础之外,大数据挖掘最关键的是可以帮助链家提升整体公司的成交效率。

  这点对于链家这样的中介模式非常重要,在黄金十年里能够轻易就促成一笔交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中介行业要促成一笔房地产交易的周期已经比以前大大加长。这就要求链家想方设法提高推荐房源的精准度。

  例如,一个中介带一个客户看20套房源能够成交,那么大数据如果能够精准地算出其中的10套其实更加适合这个客户,就可以节约一半的人力成本。而房产中介90%的收入都是由中介业务创造的——提高每个中介的成交效率,就是提升整个公司的赚钱能力。

  真实的大数据不仅仅能体现在精准推荐上,链家还有一个大数据产品,就是让用户在地图上选择要去看的所有房子并“打钩”标记,可以多选,选完之后用户可以自己管理,链家就会给用户做一个日程安排,把看房流程管理起来,一次看多套,看完之后用户还可以在看房清单上做标注,做分享,甚至还可以按照看房顺序为每套房子留下照片档案以及标注用户自己感兴趣的点,留下更多的用户需求痕迹。而当这些反馈到大数据团队里,等用户下一次进到链家,链家就可以更加精准地做推荐。

  但即便链家在做着这样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事,却仍然不能回避一个问题,这家公司收入中的绝大部分仍然是靠中介带来的,而自从爱屋吉屋、房多多出现之后,业界普遍流传着一种观点:房地产行业要去中介化!否则,就要被颠覆——因为爱屋吉屋已经在免收中介费!

  永远的中介——商业模式

  其实,尽管在某种程度上链家的O2O转型思路清晰也得到了资本助力,但在外部环境上看,这样的转变或许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免中介费的出现有着无法忽视的关系。

  针对爱屋吉屋这样通过免中介费来打动购房者的平台,彭永东的应变之道就是:新的商业模式链家自己也要做,投资内部创业的丁丁租房,便是将成交额提成作为“收取房东五天的租金”的报酬。这样一旦新的商业模式成为趋势,链家自己也有这块阵地,可以迅速做大做强。

  尽管相当比例的买房人对中介按照房屋成交价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始终心怀异议,他们更希望能够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价格谈判并为此后的手续代办付给中介跑腿服务费,但以中介提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链家显然并不这么看。

  彭永东看到的是,目前市场上90%的房子仍然是通过中介完成交易,只有10%的比例是买卖双方自行成交——因为这里面不仅要买卖双方有时间和耐心自己去跑所有繁琐的交易过程,在买房决策之前的咨询服务也至关重要。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链家并不看好外界所谓的“去中介化”一说,反而更加着力打造金牌中介。在彭永东看来,中介才是链家的“客户”,但是这个客户需要培训、教育、品牌个人化、专家化,他们最终的路径要成为每个小区的专家。

  出于对当前中介模式的坚定,2015年1月链家正式宣布开始了佣金分配改革,且将经纪人提佣的比例最高提至70%,而传统的中介公司里经纪人提成一般在20%左右。

  当然,链家正在做各种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比如链家的融信按揭实地征信,链家进行风险保证金的先行赔付,同时链家承100%本息保障。

  显然,无论是免中介费的爱屋吉屋和房多多等新兴商业模式正在用互联网的杀手锏“免费”来革传统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命,还是链家正在做的自身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探索,彭永东面临的挑战都是:在这些新兴商业模式成势之前,用并购、大数据来给自己筑一道生存的护城河——在某种程度上,链家就是在和爱屋吉屋、房多多们赛跑,看链家建立“护城河”的速度快,还是后者的烧钱速度快。

本文标题:重生八十年代逆袭-比价App我查查逆袭PC端 试水超市代购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166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