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红山文化古玉鉴定-台山玉怎样鉴定?

发布时间:2018-01-06 所属栏目:玉石图鉴

一 : 台山玉怎样鉴定?

台山玉怎样鉴定?


(1)玉石类。即其它玉质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国翠玉和马来西亚翠玉、南阳独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绿玉及东陵石等。上述翠玉与翡翠的区别: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 重量轻),光泽较弱。

(2)绿色玻璃及绿色塑料。这些替代品大部分颜色发呆难看,光泽很弱。相对密度很轻,硬度低(用钉子可以刻动),无凉感。

二 :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红山玉器是五六千年前的一个时期制造的玉器,光素无纹但比较精致,在辽河流域出土。65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就是中华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码---系统化了的原始象形符号。红山先祖们用玉器的形状,使用位置,以及排列组合,创造了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

中文名:红山文化玉器种类:多俗称:创作题材广泛、造型手法多样
价格:高年代:6500年前产地: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

1红山文化玉器简介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

65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就是中华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码---系统化了的原始象形符号。红山先祖们用玉器的形状,使用位置,以及排列组合,创造了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 这个基本象形原始码先后和中国各地史前文化里的文字因素互相影响融合,最终在夏商之时创造了甲骨文金文石文---中国的象形文字。 红山玉文化就是红山先祖将自然界里的形象和现象复制和概括而成的一种人类信息沟通的象形符号。这类象形符号就成了中国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

甲骨文金文石文出现在商代。而商王族系就是红山文化的后裔。商王及其卜师们最多地直接继承了红山先祖的玉文化。

红山文化的玉文化是红山文化的先祖们集体的智慧而集中反映在原始部落首领惟玉而尊的特权之中。牛河梁遗址的中心等级分明的惟玉而葬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心等级分明的惟玉而葬说明了4个事实:

1、红山文化的原始部落已出现一人独尊的等级制度。

2、红山文化的原始部落已出现对物的私有化,特别是玉器的高度私有化。

3、红山文化的原始部落已是以玉为最高的物质符号,进而成为最高的精神符号。

4、玉是红山文化的部落首领或巫师的身份标记和特别寓意的象形符号。

红山文化中还有包括陶器石器在内的形象器。如妇女陶象石象,日用器等等。但真正起象形符号主导作用的是玉文化。

红山玉文化里,有四个大类是非常独特的:云勾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龙形玦,和Y形器。

牛河梁考古的红山文化玉器组合显示了一种规律:在中心大墓里, 都具有高等级的勾云形器。而且勾云形器是竖起来放在显示王权的位置。

勾云形器就是甲骨文和金文“我”字的原始形象的原始码。甲骨文或金文的“我”字就是一件手握竖立起来的勾云形玉器。正如杨伯达先生讲的,云勾形玉器是身份符号。

甲骨文和金文的“我”字就是一竖,加个齿角形器。这个齿角形器是什么? 这个迷一直到红山勾云形玉器出土之后才明白。当红山的部落首领竖举起勾云形玉器时,就在向部落说:这就是“我”的象征符号。这也是部落首领之间的交流象征符号。到了商代,商王的卜师将王竖握勾云玉器的形象符号化,就在甲骨上刻下了“我”字。这也解释了勾云形器在红山文化之后消失的原因:夏王朝到商王朝在一统天下部落之后就禁止再造部落首领的身份证---勾云形玉器了。

红山玉文化不是甲骨文和金文的唯一象形原始码或唯一源头,但红山玉文化是一个起创造性作用的象形文字符号的基本象形原始码。

2红山文化玉器价格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红山文化是距今一个五、六千年间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辽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辽宁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拍卖成交价格:

红山文化 玉兽形玦 成交价格 2,640,000 北京翰海 2000-12-09

红山文化 玉雕太阳神 成交价格 2,420,000 北京翰海 1996-11-15

红山文化 玉猪首龙形珮 成交价格 1,568,000 北京翰海 2007-06-25

红山文化 玦形猪首龙 成交价格 1,400,000 北京翰海 2003-08-30

红山文化黄玉狩首虫身坠 成交价格 1,320,000 北京翰海 1999-07-03

红山文化和田玉雕刻双耳带盖四龙赏瓶 成交价格 560,000 香港嘉德利2013-09-01

3红山文化玉器鉴别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对古玉鉴别最有发言权的,当数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杨伯达先生与周南泉先生。杨伯达是195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的,周南泉也于1972年进入故宫开始与玉打起交道,几十年来,他们参与鉴定、整理了不计其数的各时代古玉,多年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使他们成了古玉方面的活辞典。甚至在民间,收藏者还有这样的传说:包在被子里的玉块,他们只要上手一摸,就能马上说出其年代、品质、背后的故事。

在古玉真伪的鉴别上,专家们主要是从形制、文饰、琢工和玉质这四个方面来着手。而针对红山玉,周南泉先生依靠多年的摸索,提出从玉料、沁色、制作工艺等几方面来辨别真假。

看玉料

鉴定红山玉真伪的首要问题是玉料。周南泉先生说,红山玉采用的玉料有三类: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玉,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和岫岩玉。第一种玉的代表是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它拉采集的红山文化玉龙,推测其产地很可能在东北、内蒙古或靠近这一文化区域的蒙古国,也可能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某地。由于仍没有调查清楚这种玉料的确切产地,因此也没办法造假,所以周先生认为符合这种玉料的红山玉基本是可信的。

而宽甸玉和岫岩玉因确定为红山文化所用玉料,产地亦在红山文化区域内,取材方便且价格不高,故今作伪者多用它制作假红山玉,用这两种料制作的红山玉就没办法单从玉料上判断真伪了。

查沁色

藏家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得到的古玉上手盘玩几日后即变得光亮、温润,而一旦停盘数日则灰暗无光,再盘又会变亮。周先生认为,这说明年久古玉吸收的地下异物微量元素在持续地排出,也进一步证明了真品玉质变化发自其里,而经人工处理将变化附着于表的伪品就没有这特点。这是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遗址出土的远古玉器的“共性”。

具体到红山玉,周先生透露,从他们接触过的大量真品中发现,即使在土中埋藏了五六千年的红山玉,其沁色亦较少或浅,往往只在某件玉器外表的局部或原有绺纹及有磕缺损伤等处有所表现,很少有被沁色整体掩盖者。所以市场上常见的整件玉器均被钙化或呈鸡骨白色,或有很重很浓的侵蚀色掩盖着,其真实性就有问题。

周南泉还指出一个诀窍:采自河流水中的仔玉,往往在未做玉器前就有天然侵蚀和皮色,一般呈黄、灰或红褐色,其情况很似出土玉器上的侵蚀色。这些皮色,在六千年前红山文化的做玉者看来,是玉料有毛病、有瑕斑的表现,在制作玉器前,几乎都要把它全部去除。而作伪者为使新做玉器有如土中埋藏而形成的自然土沁感,常留下一些皮色,这是他们百密一疏、弄巧成拙,没有站在古人做玉的角度去考虑。古人做玉是“料有所选、形有所意、工有所敬、神有所求、沁有所生”,而造假者是被利益驱使着的,根本不管那么多,以为旧就是真、残就是真,这样的造假也就比较容易识破。可以这么说,凡玉器留有玉料中的原沁色者,几乎都可断定为伪品。

辨做工

从现有的实物资料来推断,红山时代做玉器的基本工序,与其后各文化期和朝代相似,也需要经过采集玉料、看料取材、因材施艺及制作玉器时的开料、切割成形、琢磨纹图、穿孔和抛光等多道工艺。周先生认为,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因材施艺方面,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别是小件玉器和用仔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玉料略施琢饰完成的。其中又以神异动物和写实动物器采用此法者居多。即使是同一造型的玉器,其大小厚薄和五官形式也往往各有所别,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红山玉中没有任何两件是完全相同的。而市场上遇到了“千人一面”的红山猪龙、红山玉人时,就需要用到我们辨识假币时候用到的逻辑:如果有一打号码相同的人民币摆在面前,很显然这其中最多只有一张真币;每件红山玉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号码”,面目雷同的众多红山产品,也不会都是真家伙吧。

细说起来,比如穿孔工艺,当时玉器上的孔有的是两孔斜穿相通,有的是两面对穿相通,且在孔内多留有似来福线的穿钻痕。其孔均呈喇叭形、马蹄形,且打孔时对接不正。与真品相比,假的红山玉穿孔太急、太匀、太正,一蹴而就,显得太“高科技”了。

“单条阴线和粗细不等的较粗的凹槽”是红山玉纹图线条的特点。若用放大镜观看,其中较粗凹槽的制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宽边砣具,沿阴线凹槽的横向磨琢,再用粗细不等的条棒,带动俗称“解玉沙”的石英颗粒,顺着阴线凹槽来拉动摩擦。因此,其上的阴线凹槽应能看到先后两种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迹。

按照柳冬青先生的理解,原始先民用玛瑙、水晶、玉髓等制作的工具打出的“马蹄孔”,与用现代金属工具“丝锥”打出的孔内“螺旋痕”是不同的。前者是不规则、不等距的,后者是规律而“等距”的。红山玉在史前古玉中,虽说每一件作品的制作加工都耗费了漫长的岁月,非常精美,但大多器物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的刮削痕迹在放大镜下十分明显。红山古玉原始加工的挂洼工艺是用锋利坚硬的刮削器手工刻出横向凹洼,然后再用“水砂”顺向研磨。细致观察后会发现,真品的打洼痕迹是二次加工而成,有不规则的石器刮削底,在懂玉的人看来,这与粗细相同、距离相等且平行而直的机电砂轮打磨痕迹是很容易区别出来的。

4红山文化玉器鉴赏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与红山文化的分布在同地区的从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统称为“泛红山系文化”,各个文化类型均有玉雕制品,在红山文化时期达到玉器制作与使用的巅峰,其圆润简约的风格,生动诠释了“天人和谐”的哲学思想。用料考究、做工精美、纹饰天然、造型繁多的红山玉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山文化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被发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大量红山古玉流失海外。这次特展的展品是由海外收藏家经过数十年精心搜集而来。展品依器形、作用、特色分为三大主题十系列:“天工开物”包括打制狩猎工具、石制抓鱼工具及磨制非配饰器,“几何乐章”包括耳块形配饰、环璧形配饰、符节信物及随身工具配饰、管珠形配饰,“生命礼赞”包括人形配饰及非配饰器、神兽异形配饰、生肖动物配饰、昆虫花草及特化形配饰等。产品中既有原始质朴的兴隆洼文化玉器,也有浑然天成的红山文化玉器,还有中规中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简直可以说是一部泛红山文化玉器发展史。

这批红山古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3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看过展品后表示,兴隆洼文化玉器是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玉器,由此将中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本次展出兴隆洼文化典型玉器如块、匕型器、小型斧、锛、凿等约200件,极大地丰富了对于兴隆洼文化玉器内涵的认识。现今正式发掘出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不足百件,而此次集中展示出数量如此之多的兴隆洼文化玉器,对中国玉器源头的认识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展出的玉块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神器,用于祭神、敬神和沟通上天。这意味着统一的宗教神权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管理状态,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中华文明8000年”的古老佐证。

5红山文化玉器特点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红山玉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其一,创作题材广泛,主要包括仿生和摄象两大类。其中,仿生类是主要部分,指摹仿并被神化了的动物形玉器和人物形玉器等,尤以动物形玉器独具特色。摄象类指摄取自然现象又经过艺术加工的璧、环、箍形器和勾云形玉佩等。其二,造型手法多样,既有浅雕又有浮雕。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求神似,大都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将动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具古朴苍劲之神韵,红山文化玉器多通体光素无纹,动物形象注重整体的形似和关键部位的神似。

玉龙、玉猪龙、勾云形玉佩可谓最具代表性的玉器。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 件红山文化玉龙,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龙的形象。该玉龙用整块墨绿色软玉雕刻而成。体蜷曲呈“C”字形,昂首扬颈、弯背卷尾、吻部前伸、鼻端截平、梭眼上翘、头似猪首、颈鬣上卷。龙背重心处对穿一孔。该龙除龙头部分用浮雕和阴刻的手法表现眼、鼻、嘴外,龙身上下光素无纹,通体磨光,使其看上去如蟒似蛇、生气凛然。此龙形体之大、雕工之细,世所罕见。它可能是红山先民的神灵崇拜物或氏族部落的象征及保护神,也可能是祭司祈天求雨的法器。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其形制极富猪的特征,猪在原始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以猪作为人神之间媒介物是很自然的事情。文物工作者在辽宁省建平县发掘到一件玉猪龙,它体蜷如环、肥头大耳、圆眼有皱、口露獠牙,头尾之间的缺口未完全断开,头部有一圆形钻口。该猪龙通体抛光,浑厚圆滑、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是红山文化同类玉器中形体较庞大、形制最规整的 件。它既可能是氏族部落的图腾,也可能是祭司的法器,还可能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勾云形玉佩也是红山文化代表性玉器之一,它不是一般性的装饰品,也不是对于某种使用工具或具体动物的直接摹仿,而是为适应当时的宗教典礼需要专门制作的。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出土了一件勾云形玉佩,它由浅绿色玉制成,呈长方形薄板状,中心镂空作勾云状回旋,四边出勾角和圆突,有正反面之分,正面磨出与中心纹饰走向相 致的浅槽,反面光素无纹。该勾云形玉佩温润灵动、寓意深刻,是同类器物中形体较大也较规整的一件。从勾云形玉佩通常出土于等级较高的中心大墓,并且多放置于墓主人的胸部等人体关键部位来看,它可能是当时祭司的专用物品,可能被用于沟通祭司与上天或祖灵之间的媒介,具有其它器物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6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价格,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玉器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有玉猪龙、C形龙、玉箍形器(或称马蹄形器)、勾云形玉佩、玉璧、玉镯、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玦、玉臂鞲、玉枭、玉龟、玉蝉、玉凤、玉人、串珠等。红山文化玉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考古发现才认识到的,虽然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玉器图录中偶尔可见红山文化玉器,但那时人们并不认识这些玉器的时,所以基本上见不到那时的仿红山文化玉器。

据目前统计,博物馆和考古部门所藏传世及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总数大约在300件左右。相对来说,在红山文化玉器种类中,玉猪龙、玉箍形器和勾云形玉佩为三大重器,一般出土于墓地的中心大墓中,数量也最少;而玉匕形器、玉玦、玉枭、玉龟、串珠等则见于大小墓中,数量较多。近几年来,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地区很多红山文化墓地和遗址被盗掘,一些红山文化玉器流入古玩市场,其数量不详,应该多于考古出土的数量,但在器形和纹饰上不会超出文博考古部门所藏红山文化玉器的范围。

三 :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至60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玉器后期抛光因为手工和机械的关系,也会呈现不同:手工抛光玉器的阴槽里和光面的线比较乱,有深有浅、有长有短,有点状的、有断续的,现代机械抛光的痕迹是非常的细密均等。

  “真品红山玉十分难求,目前已知的存世量还不到200件。”据说,1996年就有一件红山玉器以253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赝品红山玉和其中的暴利有关,是真品和赝品间的巨大价格差异直接导致了造假者的蜂拥。“专家对红山玉的了解程度不够,对是否有砣加工才能称玉的业内争议不断,这两方面的原因给了制假者以理论和技术上的空间,不少赝品被当成真品出现才成了可能。”目前这些赝品已经源源不断地流入古玩市场。

一件价值在几十到几百元的新料青白玉,经过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浸泡,然后打孔、打磨、抛光后,几周内就能变成一块似乎是埋于地底数千年的红山古玉。造假者一旦出手,其价格往往高至几十万元。

  因为红山古玉的器型非常简单,其材料也很容易寻找,所以在古玩市场里,红山古玉的仿制品数不胜数。而这些赝品的仿制水平、真实度之高让行内人士甚至包括专家都难分辨。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浙江的各大拍卖公司都没有拍过红山古玉,有部分拍卖行甚至拒绝接受红山玉拍品。“仿制的水平太高,加上又没有太多的真实样品作参考,拍卖行都不敢拍红山玉。”拍卖业内一人士说,不用说拍卖行的鉴定师,连专业机构的人员都会频频走眼。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民间玉猪龙收藏者捧出稀世“天下第一龙”

有人对红山古玉的鉴别分为12个字来鉴定,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方法,他们是“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净”,玩过古玉的人都知道,玉出土是干净的,老玉出土要吐浆,要吐白浆、要吐黏浆、要吐灰。它为什么干净呢?玉埋在土里会发生变化,它会吸收土壤中的元素,它遇水遇汗也会发生变化。它会和它周围的东西结合,会生成二次生成的次生物,我这个方法也叫次生物之说。玉吐浆必然和泥固化产生一层隔膜,它会自然的把玉保护起来。它遇水以后,特别是手,手上有微酸,遇水以后上面那层隔膜会吐白浆,这层白浆是可以盘掉的,白浆的下面还有一层黏膜。既然隔了这么多东西,所以那土就基本上侵蚀不到里面了。我说的是高古玉,不讲战、汉,所以说一般的红山出土都是干净的,叫“净”。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 墨玉斧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 墨玉斧

“熟”,不仅只是红山,只要是出土的东西,老玉和新玉及仿制的老玉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新玉是生的感觉。那熟是什么感觉呢?他就好像是用锅去煮一个白萝卜,你把萝卜露在水上一半,另一半放在水里煮,等煮到侵在水里那段萝卜变了色,那个色你提出来看,就是那种熟的感觉。早期出土红山古玉,经过检测的几乎都是蛇纹石,透闪石的很少。随着发掘的深入,发现了大量透闪石材质的红山古玉。玉器在地下受化学物理等地质环境和地壳运动等多因素的影响,玉质会变软,随着玉质的变软各种物质元素方可沁入,并留下岁月的痕迹,我将其称为自然态。战、汉出土的真的古玉,你用灯光打,它有像胶状一样的冻,可能不是全部,所以它才能显玻璃光,而红山古玉,因为它的年代比汉代要早几千年,所以它的侵蚀更严重,所以它有一种熟的状态。如果这个熟不好理解大家回家试一试就感觉到了。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玉斧

“肥”, 就是玉中的沁看上去给人的一种感觉,它浮在玉中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的肥油一样。“肥”分为两种,内部肥和外部肥,内部肥就是玉里面的沁,他在玉的中间,是一种虚白的,云雾状的,经常形成于玉的表层、表层以下或表层之上这三个位置,这种沁是仿制不出来的;外部肥,非玉中所有的是单体晶,在玉中一块一块的,他在玉的外部,呈献不规则的像鸡胸板油一样,这也是人为做不出来的。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苏州圆通美术馆开馆,其镇馆之宝“玉猪龙”

“透”,实际上也是人的一种感觉,与“熟”相连就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实与一个新长出来的果实给人的感觉一样。而且对于新的玉,在手中盘的时候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只有老玉盘的时间越长,变化也会越明显,当然脱了胎的除外。对于,战汉的古玉在用灯光侧打的时候,玉的有些地方会有胶冻一样的感觉,这种胶冻是做不出来的。古玉埋在土中的位置不一样,依据这一点,便于分便出古玉在出土时那面朝上朝下。沁色在湿润的条件下也是不一样的。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 高16厘米 最宽11厘

“葬”,实指是一种味道,就是所谓的人们常讲的葬气味;葬香味等等,玉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沁进去的味道也就不大一样,越往山顶葬气的味道也越小,因为在山顶其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也越大,玉干净时也很漂亮,但是这种玉现在是十分少见的。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这件红山文化后期玉器制品,为岫岩软玉雕琢而成,猪首龙身,通体呈鸡骨白色。

“孔”,这里的孔不单指简单意义上的小洞,是玉的侵浊纹,玉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处的外部条件有沙地,水里,高山等等它所形成的沁、沁痕、沁孔、沁色都是不一样的。用40至70倍的放大镜观察玉的石门、石孔时毛糙的地方即玉的沟槽,那里的毛孔必然是开放的,那些地方容易受沁,红山古玉埋在地下,它的沟槽部位的侵蚀痕要大。所以真正的红山古玉沟槽部分的毛细孔多并且伴随有浆。另外如果对红山古玉进行抛光,其沟槽部分的光亮程度是不及玉体其他部位的。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仿品压色孔边无过渡质和色变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三角形器表层孔洞,带孔老料仿品其孔口边缘与玉表多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孔口变形,且孔边缘显现为非自然态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坑”,在红山古玉中的坑、沟、洞都统称为坑。用3~5倍的放大镜就可以观察清楚了,在我们的放大镜下观察到的坑都是一些不规则的晶体,并且孔小洞大,在里面还有不规则的像晶体的结夹,还会有沁色。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真品

“缩”,红山古玉在地下埋藏的时间久了玉本身都会受到侵蚀,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玉要比当时的玉小一些,玉质硬的地方会因为整体缩小而凸现出来。同样有缩即有阔,扩是相对于缩而言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表层缩了,孔就会扩大了,表层腐蚀了,孔里也会腐蚀的,腐蚀的同时孔就扩了。积石种的可以看到加工痕,旋痕、坨痕全部都看的到。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以女神头像

该头像高22.5厘米,颜面宽16.5厘米,通耳宽23.5厘米,约相当于真人头部大小,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近似。出土于多室建筑的女神庙址主室西侧。头顶与左耳残,下唇脱落。五官位置、比例相当准确。额上塑一突起的圆箍饰;眼睛嵌淡青色圆形玉片,玉片经抛光晶莹有光泽;嘴部较长。

“次”,这个次就是次生物,也就是二次生成的物质,我称之为次生物。随着长时间的埋葬,玉本身会生成一种物质,这个物质高出玉表面,不是玉体本身的物质,为单晶体,是附着在玉体上面的,次生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像刚才讲的“肥”也是一种次生物,还有一种次生物就是高出表面的叫“嘎巴”,相当于存在表面的皮,不规则的皮,高出原加工表面的皮,就叫“嘎巴”。还有一个就是“晶体”,高出表面,用灯光打这个次生物它显示一种宝石的光泽,体现一种像水晶的晶体状。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过渡”,指的是一种层次,即玉熟了以后的颜色,玉受沁的颜色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是沁色通过石门进入到玉里,这样形成的层次叫作“渡”。“渡”存在于沁色中,沁到玉之间。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真品红山玉

“浆”,就像牛奶泼到水泥地上,是毛面的水泥地面上,等干了,那种感觉就叫浆。而那个浆是能盘掉的,但盘掉它还会再出,古玉距今埋葬了几千年,我们盘剥才几个月、几年或者几十年,你是盘不净的,它会再出,直到最后,脱了胎,吐净了,才不会再出了。真正的浆,它遇微酸,遇高温会熔化。把古玉放在80℃左右的水中,一会你就会看到从玉里面像火山喷发一样吐出一种灰色或白色的浆柱,从水里面看徐徐上升,几个孔都在吐。


另外对于红山文化玉器,我们还要从玉料、雕工、器形、纹饰、沁色和用途六个方面来鉴别:

  1、玉料: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采用辽宁岫岩软玉,矿物成分主要为粗细不均结晶状透闪石,玉料偏青或偏浅黄色,也有黄色的,一般硬度在6~6.5,比重2.9~3.1。一般为蜡状光泽,也有一些呈玻璃光泽。由于粗结晶岫玉的质地较软,内部结晶体构造很粗大,所以很容易染色、上沁。一般看到的市场上的很多仿红山文化的玉料都被上过色,但是看起来比较自然,皆原因于此。

  2、雕工:红山文化玉器的雕工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纹饰,一般简单的透雕比较多,多采用打洼工(就是俗称的瓦沟纹),线拉工也很少,纹饰一般都是用玛瑙或石英工具加水和解玉砂磨制而成,所以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边缘都是有尖薄刃状之感。

  红山文化玉器的钻孔一般分单面钻孔、双面钻孔和倾斜对钻三种方式,每种钻孔方式中都可以看到古人的打孔痕迹。单面钻孔一般孔洞呈喇叭状;双面钻孔一般呈腰鼓状或称蜂腰状,孔洞呈两边大中间小的不规则模式;倾斜对钻是在器物一面上斜向对钻两个相通的孔,因似牛鼻孔而称之为“牛鼻穿”,方便用于缝缀饰物。以上所有孔洞的边壁上都可看见螺旋打磨痕迹,古朴自然。而现在仿古者功利心强,没有古人那种用半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磨制一件玉器的毅力,一般现代电动工具痕迹比较明显,古味尽失。

  3、器形:红山文化玉器一般形制都比较小,器体扁而薄,边缘多成斜坡尖刃状(玉猪龙、C型龙除外),大型器物几乎不见,更无陈设器,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那些红山文化大型人头兽身、粗重厚大的摆件都是现代人所主观臆造的。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图)


  红山文化玉器还有正反之分,一般正面多为瓦沟纹打磨而出各类造型,大多边缘磨成扁而薄的刃状,背部一般有穿孔,而且是平背素面,没有任何纹饰打磨的痕迹。如勾云形器、玉?、玉龟等等,它们的形状都是这样的。而现在市场上很多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都是双面工且无正反之分,可想而知,这些必假无疑。

  4、纹饰:红山文化的玉器纹饰都比较简单,常用的纹饰就是简单的瓦沟纹或阴刻线,一般用减地阳起的方式表达。勾云形佩和玉臂饰等器形多用瓦沟纹,而且所呈棱角一般都为奇数而并非偶数;而像玉?、玉龟则是在表现眼部和背部上使用减地阳起的方法进行雕刻。现在市场上一些红山文化玉器要么在表面雕刻上文字,要么在不同器物上胡乱臆造纹饰,跟实际常理不相符合。广大收藏爱好者切莫图造型纹饰新颖之快,受他人之骗。

  5、沁色:红山文化区域内经考古发掘的墓葬只有石棺墓和土坑墓两种。石棺墓一般在辽宁朝阳市境内较多发现,土坑墓多出现在内蒙古赤峰一带。由于石棺墓是用大量石板结合粘土夯实而成,一般保存性较好,不易渗入砂土也不易受沁;土坑墓处在气候环境比较干燥,戈壁化、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一般土壤成分严重缺水,沙土化比较严重,玉器有不同程度受沁。因此,红山文化玉器大多保存得比较完好,只有极少数玉器出现鸡骨白现象,大多玉质还呈原色,蜡状光泽。现在很多收藏家以为年代越久远,玉器越受沁严重,这恰恰给了许多仿古者可乘之机,大肆伪造。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多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不是染得发黑就是发红,为了表现出玉质,还把玉器抛光得很亮,但是红山文化是没有呈玻璃光泽的玉器,至今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实例,广大玉器爱好者们千万要注意。

  6、用途:考古发掘报告显示,红山文化的玉器都出自于墓葬,所谓小墓出小件,大墓出大件。而有代表性的玉器(如玉猪龙、勾云形玉佩、玉箍形器等)大多都出自于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据研究,这些墓的主人应为原始社会首领或者部落巫师,在原始社会这两者有可能为一个人,而从他们墓里发现的大量穿孔玉器,则是缝缀在衣物上的。

  古人认为玉器是可以沟通神灵的,是与上天对话的工具,所以由原始宗教的萨满巫师穿上这样缀满玉器的衣服,就可以和上天神灵对话,就能够逢凶化吉,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由此可见,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都是小而扁薄的小件,大多数都有钻孔,用来缝缀在衣服上来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许多玉器边缘磨成薄刃状,是为与衣服表面完好地衔接,有平滑感。而现在市面上所见的很多红山文化玉器,都不能体现出它原有的实用功能,单从这一点上就足以鉴别红山玉器的真伪了。

本文标题:红山文化古玉鉴定-台山玉怎样鉴定?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074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