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民国历史简介-红都历史简介

发布时间:2017-11-06 所属栏目:手参

一 : 红都历史简介

红都服装简介

红都,红都国服定制网—专业定制红都服装,红都服装是中华老字号其“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956年红都服装店诞生,经周总理批示“波纬”、“造寸”、“蓝天”、“雷蒙”、“鸿霞”、“万国”、“金泰”七家服装店从上海迁到北京,并和中央办公厅附属加工厂合并成红都服装公司,标志着红都服装正式面世。公司目前拥有服装品牌包括“红都”,“蓝天”,“造寸”,“华表”,“双顺”等;创牌以来,企业坚持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方向,在国内服装行业始终坚持“品牌化发展”的经营模式,依靠品牌设计,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五十多年来红都服装一直秉承精益求精的光荣传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宾、“两会”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量体制装服务,红都服装先后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四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西哈努克亲王,莫尼克公主,布什总统等外国首脑制装服务。1984年,红都服装开始对大众开放,正式从中南海走向了大众,本着做工精益求精,选料庄重大方、量体定制、经营服务至上的工艺和经营特点,很快被民众接受。同年,中国凭布票买布的历史结束,北京市第一商业局发的各款布票被陈入了博物馆。

红都服装经过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获得了诸多权威部分授予的荣誉称号“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北京市名牌产品”等,吸收了东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研究成最适合中国人体型特征的“红都版”西服,红都西服面试,1998年“红都”牌西服经中国服装协会西服专业委员会,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查中心检查,荣获优等品称号。

红都服装始终坚持精品制装,将量体裁衣与套好相结合形成的团体职业装技术,也是红都的优势之一,此后,红都为历届领导人阅兵等重大活动量体制衣。2000年全国服装行业销售,利税双百强企业。

红都,红都国服定制网未来发展方向,弘扬红都服装品牌,传承发挥中山装,西服技艺,加大品牌化宣传力度,发扬团体职业装技术优势,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二 : 星冰乐:星冰乐-简介,星冰乐-历史

三 : 手参:手参-简介,手参-历史

手参名手掌参、掌参、又称阴阳参。来源为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英文名为GymnadeniaconopseaR.Brown)的块根。秋季采挖,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放入开水锅内煮至无心白为度,捞出晒干。手参为蒙、藏药,民间亦用,中医少用。商品主要为兰科植物手参的块茎。同属植物粗脉手参GymnadeniacrassinervisFinet分布于云南、西藏等省区,其块根亦作手参入药。功效类似,凹舌兰属植物长苞凹舌兰Coeloglossumviride(L.)Hartm.var.bracteatum(Willd.)Richt.在陕西、甘肃地区也作手参入药。

手参_手参 -简单介绍

英文名:RHEZOMAGYMNADENIAE
别名:额日和坦·努戈日(内蒙古),旺拉、旺拉曼巴(西藏),手掌参(东北、内蒙古),佛手参(北京、四

手参:手参-简介,手参-历史_手参
山中手参川),手参(辽宁),手儿参(陕西)。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块茎通常2枚,一枚肥厚,一枚干瘦,黄白色,椭圆形,下部4~6掌状分裂。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互生,叶柄鞘状,叶片长披针形,长9~20cm,宽1~2cm;下部叶先端钝或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最上部的叶较小,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顶生,长7~14cm,花多而密集,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稍内卷,长3.5~4.5mm,两侧萼片斜卵形,花瓣斜卵形,唇瓣阔倒卵形,长宽均4~5mm,先端3浅裂,基部有细长距,呈镰刀状内弯,长明显超过子房,子房扭曲。朔果长圆形,长1~2cm;种子淡棕色,极多而细小。产地:生于草甸、山坡、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陕西、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内蒙古、河北等地。

花:穗状花序,密生小花,花粉红色。花期6-8月。

果:蒴果,长圆形,无柄。果期8-10月

粗脉手参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块根肥厚,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色,顶部生须根。茎直立,具叶5~7片。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成鞘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最上部叶近鳞片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紫红色,唇瓣三角状或近菱形,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蒴果,长圆形,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分布西藏等地。

手参_手参 -历史

手参始载于藏医最早医药书《四部医典》,有填精补髓、增强体质的功效,以后在历代的蒙、藏本草如《晶珠本草》

手参:手参-简介,手参-历史_手参
手参花穗

、《本草图鉴》等均有记载。本品已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第一部。历代的蒙、藏药本草所载手参的原植物似不只1种,如《晶珠本草》中记载:"叶如单刀,根似猩掌,其花白色或粉红,气微,味甘淡质重",此描写与手参属的植物似相符;又谓:"品种有二,大者如上,小者称吉勒杰·拉格巴,全株如箭,根如掌有一、二指,质次",所描述原植物不是手参属,而可能是凹舌兰属、红门兰属或其他兰科植物。又如《本草图鉴》载:"茎叶绿,叶状如刀,花状似塔,根如手掌,有六指或五指,称旺拉格",此描述与手参属植物相符。从以上蒙、藏本草记载看出,手参的原植物主要是手参属植物,亦有其它属植物,与现在全国应用情况基本一致。

手参_手参 -采制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置沸水中烫或煮至内无白心,晒干。

手参_手参 -分布

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至北部、 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海拔265--4700米的山坡林下、草地或砾石滩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欧洲。块茎药用,有补肾益精、理气止痛之效。

国外分布: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至欧洲一些国家也有。

手参_手参 -鉴别

手参:手参-简介,手参-历史_手参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块茎稍扁,下部通常4~6指状分裂或多至12裂,形如手掌,长1~4.5cm,直径1~3cm。表面浅黄色至暗棕色,有细短横皱纹;顶端有茎残基或残痕,其周围偶有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样。无嗅,味淡,嚼之发粘。

以色黄白、质坚实、断面角质样、嚼之粘性大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茎(分指以上部分,直径约1cm)的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具厚壁,其内为下皮层,细胞1列径向长椭圆形,比表皮细胞稍大。基本组织间有许多大形粘液细胞,常含有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多为外韧型,沿边缘排列;中央也有维管束;维管束周围都有内皮层围绕,凯氏点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大多已糊化。

手参:手参-简介,手参-历史_手参
手参

理性鉴别

(1)本品粉末浅黄白色。不规则粘液质团块众多,加碘试液呈紫蓝色。草酸钙针晶易见,在薄壁细胞中成束存在,长 8~65μm。导管多梯纹、网纹,螺纹少见,直径13~55μm。薄壁细胞多,有的甚大。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摇匀,放置15分钟,呈冻胶状,取出少量,置载玻片上,加墨汁1~2滴,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被染成黑色。

(3)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水适量,煮沸,放冷,滴加碘试液,显深蓝色。

手参_手参 -化学成份

块茎中含粘液质50%,淀粉27%,蛋白质5%,糖5%及草酸钙、无机盐等。

按文献从白及中提取白及胶的方法,所得胶质的化学反应与白及胶基本相同,无单糖反应,水解后则呈明显糖的

反应。含量为62.9%。

药用

药性: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一

补肾益气,生精润肺。用于肺病,肺虚咳喘,肉食中毒,遗精阳痿。
手掌参补益气血,生津止渴。

用法与用量

1、单用研细,用温奶冲服或配方。3~9g。
2、内服:煎汤,O.3~1两;研末或制成糖浆或浸酒。宜忌:《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储 藏:置通风干燥处。

功能主治二

手参:手参-简介,手参-历史_手参
手参花

手掌参补益气血,生津止渴。

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

①《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

②《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

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

③《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

④《中国药植图鉴》:消瘀。

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

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

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

⑦《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

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O.3~1两;研末或制成糖浆或浸酒。
宜忌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功能主治三

手掌参本品用于虫积腹痛,既可单用炒香嚼服,或研末调服;亦可与槟榔、苦楝根皮等配伍,以增强杀虫止痛之功;或加大黄等泻下药,以助驱虫之功;另外本品与百部同用,可外治蛲虫。凡小儿疳积,乳食停滞,症见面黄体瘦,肚大腹胀者,可与胡黄莲、神曲、麦芽、槟榔等配伍。

手参_手参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手参地下茎的水提取物对兔、犬有利尿作用;但剂量过大反能降低尿量,这有可能是对肾脏的直接作用。对兔血压、呼吸无明显影响,对蛙下肢血管呈收缩作用,对小鼠的全身状态则呈抑制作用。

手参_手参 -药材及产销

手参RhizomaGymnadeniae虽主产东北、华北、西北、四川、西藏、云南等地,但用量不大,作为商品收购地方较少,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医应用稍多,主要从山西、四川等省进货;北京虽有分布但亦从外省调入,多数地区自产自销。

手参_手参 -食疗作用

滋补益精,壮阳。用于遗精,滑精,阳萎,消瘦无力,久病体虚,神志恍惚,风湿病,巴木病。

《开宝本草》云:“俗传始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后来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也。”《南方草木状》以为形如栀子,似诃梨勒而轻,产南海交趾,故名留求子。又形有五棱,故后人亦名五棱子。

手参_手参 -栽培

1.选地、整地

手掌参对土壤要求严格,以ph4.5-5.8,富含腐殖质,排灌方便的砂壤上或壤上为好,忌重茬。一般利用林地栽参。如用农田栽参,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且要收获后休闲一年才能种植。选地后,于封冻前翻耕l-2次,深20厘米。翌春化冻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农家肥4000千克,与土拌匀,以后每l-2月翻耕1次。栽播前一个月左右,打碎土块,清除杂物,整地作畦,畦面宽l-l.5米,略成弓形,畦高25-30厘米,畦间作业道宽50-100厘米。唯向依地势、玻向、棚式等而异,应以采光合理、土地利用率高、有利防旱排水及田间作业方便为原则。

平地栽参多采用正南畦向;山地栽参,依山势坡度适当采取横山和顺山或成一定角度作畦。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手参:手参-简介,手参-历史_手参
雾中的手参花

(1)育苗7-8月间,采种后可趁鲜播种,种子在土中经过后熟过程,第二年春可出苗。或将种子进行沙埋催芽。方法是选向阳高燥的地方,挖15-20厘米深的坑,其长和宽视种子量而定,坑底铺上一层小石子,其上铺上一层过筛细沙。将鲜参籽搓去果皮,或将于参籽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用相等体积的湿细沙混合拌匀,放人坑内,覆盖细沙5-6厘米,再覆一层土,其上覆盖一层杂草,以利保持湿润,雨天盖严,防止雨水流入烂种。每隔半月检查翻动1次,若水分不足,适当喷水;若湿度过大,筛出参种,晾晒沙子。经自然变温,种子就可以完成胚的后熟过程,11月上、中旬裂口时就可以进行冬播。亦可春播,时间在春分前后种子尚未萌动时进行。播种方法是,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厘米、株距3厘米条播,覆土2厘米,再覆3-5厘米厚的秸秆,以利保湿。经沙藏处理已裂口的手掌参种子,如用0.1毫升/升①的abt生根粉溶液浸种,可显著增加手掌参根重。

(2)移栽育苗2-3年后移栽,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中上旬进行。如春栽应在参苗尚未萌动时进行。移栽时选用根部乳白色,无病虫害、芽胞肥大、浆足、根条长的壮苗,按大、中、小三级分别移栽。栽前可适当整形,除去多余的须根,注意不要扯破根皮,并用100-200倍液的代森锌或用1∶1∶140倍波尔多液浸根10分钟,注意勿浸芽胞。移栽时,以畦横向成行,行距25-30厘米、株距8-13厘米。平栽或斜栽。平栽参根与畦基平行;斜栽芦头朝上,参根与畦基成30-45度角。斜栽参根覆土较深,有利于防旱。开好沟后,将参根摆好,先用土将参根压住全部盖严,然后把畦面整平。覆土深度视苗大小而定,一般4-6厘米,随即以秸秆覆盖畦面,以利保墒。

3. 田间管理

(1)冬季管理

10月下旬至11上旬,生长1年以上的手掌参茎叶枯萎时,应将枯叶及时清除地面,深埋或烧毁。封冻前视畦面情况,烧好越冬水,并加盖畦面秸秆。

(2)搭棚遮荫

参苗出土以后要及时搭棚遮荫。参棚分矮棚和高棚2种。矮棚前檐立柱高90-120厘米,后檐立柱高70-90厘米,可用木柱和水泥柱,分立参畦两边。立柱上顺畦向固定好横杆,横杆多用竹竿,亦可用拉紧的铁丝。上面覆盖l.8-1.2米宽的苇帘,使雨水不能直接落到畦面上。雨季到来之前,覆盖第二层苇帘。参棚要平正,防止高低不平。高棚是将整个参地全部覆盖,棚高1.8-1.2米,以水泥杆作立柱,以竹竿搭成纵横交错的棚架,其上以苇帘覆盖,透光率为25%~30%。

(3)除草松土

在手掌参出苗前,或土壤板结、土壤湿度过大、畦面杂草较多时,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为害,但宜浅松,次数不适合太多。

(4)排灌播种或移栽后,若遇干旱,适时喷灌或渗灌。雨水过多,应挖好排水沟,及时排出积水。

(5)追肥

播种或移栽当年一般不用追肥,第二年春苗出土前,将覆盖畦面的秸去除,撒一层腐熟的农家肥,配施少量过磷酸钙,通过松土,与土拌匀,土壤干旱时随即浇水。在生长期可于6-8月间用2%的过磷酸钙溶液或1%磷酸二氢钾溶液进根外追肥。

(6)培土和搞蕾

因覆土过浅或受风摇动,参根松动时,要及时培土。靠近参畦前沿或参地边缘的参株,由于趋光性,茎叶向外生长,夏季高温多雨易引起斑点病、疫病等多种病害,因此应把向外生长的参株往畦里推压,并培土压实,使其向里生长。手掌参生长3年以后,每年都能开花结籽,对不收种的地块,应及时摘除花蕾。

手参_手参 -病虫害防治

人参病虫害较多,已知有40多种病害,害严重,应注意综合防治。

(l)立枯病:5月始发,6-7月严重为害幼苗。防治方法:适当增加光照,疏松土壤;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或浇灌。

(2)疫病6月始发,为害全株。防治方法: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用1∶1∶120倍波尔多液喷施,或用乙磷铝400倍液喷施。

(3)锈腐病

5月始发,主要为害根部。防治方法:移栽时减少伤口,并用药剂浸根;降低田间湿度;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

(4)黑斑病

5月下旬初至6月上旬始发,为害全株。防治方法:选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可用多抗霉素200国际单位,浸泡24小时后取出阴干,或按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清除病残株;发病初期用多抗霉素100-200国际单位喷施,进入雨季改用1∶1∶100一180倍波尔多液或敌菌灵500倍液,或代森锌800-1000倍液交替喷施。

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主要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采用毒饵诱杀和人工捕杀等。

手参_手参 -采收与加工

手掌参生长5-6年即移栽3-4年后,于9-10月茎叶枯萎时就可以采收。采收时,先拆除参棚,从畦的一端开始,用二齿镐将参根逐行挖出,抖去泥土,去净茎叶,并按大小分等。将参根洗净,剪去须根及侧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晒参。选择体形好、浆足、完整无损的大参根放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刮去疤痕上的污物,掐去须根和不定根,沸水后蒸3-4小时,取出晒干可在60℃的烘房内烘干,即得红参。

手参_手参 -附注

除上述品种外,据各书记载尚有几种兰科植物的块茎亦混入商品,同等入药。

(1)粗脉手参GymnadeniacrassinervisFinet。西藏药用。

(2)长苞凹舌兰Goeleglossumviride(L.)Hartm.var.bracteatum(Wild.)Richt。在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药用。在内蒙古有凹舌兰Goeloglossumviride(L.)Hartm,分布,其块茎亦似手参,同等入药。

(3)蒙古红门兰OrchissalinaTurca.生于草甸、湖边湿地,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当地亦作手参入药。

此外同属植物宽叶红门兰OrchislatifoliaL.青海、宁夏、甘肃亦有分布,作手参入药。

草甸红门兰(拟)OrchislatifoliaL.var.angustataMaxim.青海地区亦入药。

四 :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

青梅酒,一种以青梅果为主要原料配制的保健酒,具有清热解暑,生津和胃,止痢止泻,敛肺涩肠,止痛止呕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肠炎腹泻、夏季痧气、腹痛吐泻等;亦可促进胆囊收缩,治疗慢性消化不良和胆道蛔虫症。制作时取新鲜青梅洗净,与杏仁一同装酒瓶中,密封浸泡30天。用法用量为每日2次,每次1小盅。本酒据药理实验,有抗菌、抗过敏,促进胆汁排泄等作用,但梅子味极酸,多食易损齿。胃酸过多者不宜食,外感咳嗽、湿热泻痢等邪盛者亦忌用。

青梅酒_青梅酒 -简单介绍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_青梅酒
青梅酒青梅(plum),又称果梅、酸梅,属于蔷薇科果树之一。青梅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亚热带特产水果,在我国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都有大量种植,后传入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现在世界上主要的产梅地是中国和日本。

青梅果实营养丰富,口味以清酸称绝。果肉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钾、钙、铁等多种矿质元素,属强碱性生理果品。

素有“中国青梅之乡”诏安的大布村和红星乡青梅具备颗大肉厚核小,且没有农药残留的优势,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以诏安青梅生产出来的青梅酒具有味香纯正,闻名海内外。

青梅酒_青梅酒 -历史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_青梅酒
青梅酒青梅果实营养丰富,口味以清酸称绝。果肉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钾、钙、铁等多种矿质元素,属强碱性生理果品。素有“中国青梅之乡”诏安的大布村和红星乡青梅具备颗大肉厚核小,且没有农药残留的优势,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以诏安青梅生产出来的青梅酒具有味香纯正,闻名海内外。青梅酒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远。据《三国志》记载:建安5年,刘备“学圃于许田,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刘备共论天下英雄,青梅酒及其“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由此见于史书。
青梅酒不是1个新品类,在中国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土法酿制的自用型青梅酒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日韩等国也有饮用青梅酒的习惯。青梅酒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2大流派:
1种是浸泡青梅酒,以广东、浙江、江苏的部分地区为代表,采用米酒或者黄酒来浸泡新鲜青梅果,部分日本、韩国的青梅酒也属于这1类型,以俏雅青梅酒和池田梅酒作为典型代表。
另1种是青梅果的堆积发酵生产的青梅酒。因为生产设备和过滤设备的落后,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青梅酒虽然口感独特,但是不易保存,沉淀问题也不易解决。

青梅酒_青梅酒 -配方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_青梅酒
青梅酒配方:青梅150克,杏仁10克,米酒500毫升,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取新鲜青梅洗净,与杏仁一同装酒瓶中,密封浸泡30天,取酒饮服。
功效与主治:生津止咳,敛肺涩肠。用于治疗痢疾、肠炎腹泻等;亦可促进胆囊收缩,治疗慢性消化不良和胆道蛔虫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1小盅。
说明:本酒据药理实验,有抗菌、抗过敏,促进胆汁排泄等作用。梅子味极酸,多食易损齿。胃酸过多者不适合食,外感咳嗽、湿热泻痢等邪盛者亦忌用。
-青梅酒-
配方:尚未熟透的青梅若干,白酒适量(38度左右为宜),冰糖适量(酒:青梅:冰糖约为1:1:0.7)。
制作方法:将青梅洗净,放置大口瓶中,倒入50度好白酒,以浸没青梅,约高出3~5厘米为度,加盖密封,浸泡一个月后,就可以食用。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和胃,止痢止泻,止痛止呕。用于夏季痧气,腹痛吐泻(包括夏季肠炎、食物中毒性胃肠病等)
服法:饮服适量青梅酒,或吃酒浸的青梅1~两个。
说明:此酒以越陈越好。可以代替十滴水,也可以外用。

青梅酒_青梅酒 -青梅果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_青梅酒
青梅酒青梅-----青梅酒原料
青梅其果大核小,果型端正,肉质松脆,酸鲜爽口。它以酸为本,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梅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磷、钾、铜、钙、锌等),特别是它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其中有八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有利于人体蛋白质的构成和代谢功能的正常运行,防止人体癌症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日本医学界对青梅颇有研究,认为青梅具有“净血、解毒、杀菌”3大功能。

青梅酒_青梅酒 -营养分析

青梅果实的含酸量达4.12%左右,软枝大粒的梅含酸高达5.6%。梅果所含的酸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等。此外,成熟的青梅果中含有8.5%的碳水化合物,2.84%的脂肪,1.67%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B谷甾醇,油烷酸,蜡酸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等。

从相关科学数据显示:

1.低糖高酸(总糖1.3%、总酸6.4%),其T值(糖酸比)仅为0.2,是鸭梨的1/72,杏的1/8,甚至比柠檬的T值还低。因此,青梅是1种优良的天然酸味原料。天然有机酸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是青梅的主要功效成分。

2.具有合理的钙磷比1:1。与其它几种水果相比,青梅不但钙磷比合理,而且绝对数量较高,是生产儿童食品以及老年食品的好原料。

3.青梅含VB高达5.6mg/100g,为其它水果的数百倍,而且VB2处于很稳定的高酸性环境中,这是青梅最突出的优势。

青梅酒_青梅酒 -保健作用

1、消除疲劳:青梅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和维他命成分,可以促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消除疲劳。

2、改善碱性体质:青梅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钠等多种矿物质。它不仅可以中和血液的酸性,保持体液的弱碱性平衡,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3、杀菌作用:青梅中的有机酸具有杀菌效果,还可抑制细菌繁殖,提高肠内的杀菌作用,可以消炎、止泻。

4、促进唾液分泌:青梅里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促进唾液分泌。唾液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青梅酒要在饭前喝就是这个原因。除了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外,还可以从更大的耳下腺分泌唾液腺激素,这种激素作用很大。唾液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代谢,防止细胞老化。

此外,青梅还能促进皮肤角质层的代谢,防止皱纹和斑点的出现。因此,它被称为“返老还童”的荷尔蒙。它还被证明有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以及促进周围硬组织生长的作用。

由于唾液腺激素的分泌量在二十岁以后就逐渐减少,因此,建议您可以借助于青梅干和梅酒来促进唾液腺激素的分泌。用梅酒代替安眠药,可帮助迅速入睡。

青梅酒_青梅酒 -减肥功效

青梅中含有枸橼酸,可以促进体内代谢,防止中性脂肪在体内停留。此外,青梅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整肠的作用,不要担心由于过度的减肥而引起皮肤粗糙。净血、解毒、杀菌是保持人体自身健康的3大要素,而青梅全都有了。

自古,我国就有关于青梅的种种典故,尤以青梅煮酒最为出名。青梅煮酒并非只是名士豪杰把盏论英雄的助兴之品,事实上,它不仅具有保健功能,更像是1种古老的女人酒。梅子的青花淡香,与蒸馏酒和糖的浓烈、醇厚交揉在一起,果香交融,口感酸甜怡人,最适合女人在初夏时自斟浅尝。 

(1)排毒通便:食物中的有害成分都是通过肝代谢、肾排泄。青梅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可以提高肝脏的解毒作用,且能预防脂肪沉淀在肝脏内,保护肝脏。夏季,是肾结石的高发季节,而青梅就有预防结石的作用。因其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而血液中的钙质与柠檬酸结合后很容易溶解,因此,可减少结石的形成。 此外,梅子中的儿茶酸能促进肠道的蠕动,有效地消除便秘。人体的肝、肾功能正常,二便通畅,有毒、有害物质能及时排出体外,女性才能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2)提神抗衰老:青梅酒味道酸甜,饮用后能刺激唾液腺分泌较多的腮腺素,腮腺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让女性面色红润,肌肤光泽,使其皮肤组织和血管趋于年轻化,因其具有明显的“回春”作用,因此,常被戏称为“返老还童素”。此外,青梅酒中的多酚可抑制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起到养颜塑身的效果。同时,青梅还能消除疲劳,舒缓压力。当夏日倍感疲惫或慵懒时,来一杯冰冻梅子酒,可驱赶烦闷,让人心旷神怡。 

(3)开胃抗过敏:梅子中的青梅酸可增进食欲,促进唾液分泌,改善胃肠道功能,因此,可帮助消化吸收食物,特别是钙质的吸收,强化体质,使人体免疫机能正常化,以改善过敏性体质。梅子虽酸,但其大部分是碱性物质,有“碱王”的称号,可以有效调节体内的酸碱度,抗菌抑菌,减少腹泻和皮肤出现过敏症状。

青梅酒_青梅酒 -制作方法

材料

青梅、白酒、黄冰糖
工具:广口玻璃瓶

做法一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_青梅酒
青梅酒1、青梅:白酒:黄冰糖的比例1:1:0.7,也就是一斤梅加一斤酒放七两糖;
2、青梅,用清水洗干净(去掉果蒂,抹掉表皮的黑污渍);
3、用干净无油无异味的锅,水煮开后把青梅倒进去,立刻倒出来(动作要快,不然就变成熟梅了),用凉水冲一会(过冷);
4、青梅冲过水后,用圆竹筛装置阳台掠干水分;广口玻璃瓶清洗干净,抹干水分,可用少许白酒消毒;
5、瓶里装入青梅,按一层梅一层糖放,沿着瓶内壁缓缓注入酒,不要冲坏青梅和冰糖的排列组合,加至八九份满就可以,盖上瓶盖,放置阴凉避光处。(糖可分两次来放,等第一次放的糖溶后再放入剩下的糖;隔几天摇晃一下使糖分布均匀,味道更浓郁。放置三个月后,可以饮用。建议半年或一年后风味更佳。放置六个月后,后可以将梅子取出它用,也可继续放着浸泡。)

做法二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_青梅酒
青梅酒(竹香缘秘制):
1,青梅:白酒:黄冰糖的比例1:1:0.5,也就是1斤梅加1斤酒加5两糖(糖的比例可随个人口感而定,太多容易感觉腻。所以建议先按半斤的比例放,饮用时可再添加冰糖调味)竹香缘秘制青梅酒
2,青梅用清水洗净,去掉果蒂(这1步非常重要,否则会苦),掠干表面水份。竹香缘秘制青梅酒
3,广口瓶洗净,可用白酒消毒,放在太阳下晒晒。竹香缘秘制青梅酒
4,按一层青梅,一层冰糖的顺序,将青梅与冰糖放入广口瓶中。
竹香缘秘制青梅酒
5,摆放好后倒入白酒,以完全没过最顶层的青梅为宜。
6,将瓶口用保鲜膜封口。
7,存放到阴凉通风处。竹香缘秘制青梅酒左图是泡了15天左右的样子。
8,竹香缘秘制青梅酒按同样的方法,再泡了两瓶。
9,竹香缘秘制青梅酒1个月之后。中间那瓶最先泡的,已转成诱人的琥珀色了。
10,至少泡3个月,青梅全部下沉到瓶底之后,青梅酒才可饮用。如果能泡上两三年,那风味就非常独特了!淡而独特的果香味,混合着酒香,别有一番滋味。
小贴士

成功的梅酒应该通透清澄,若出现了浑浊或发霉,则说明酿造失败了,要重新再来。通常梅酒变浑浊的原因有4种:一是容器消毒不充分,二是梅子残留有水分,三是相对于酒,梅子的分量太多,四是使用了酒精浓度低的酒,五是接触了油盐。在酿造时要特别注意避开这些问题。

青梅酒_青梅酒 -喝法

青梅酒:青梅酒-简介   ,青梅酒-历史_青梅酒
青梅酒1、青梅酒+白酒
两瓶500毫升的池田梅酒调兑一瓶500毫升的白酒或伏特加,夏天加上冰块。酒液成琥珀色,果香交融,清爽宜人。因为青梅本身具有护肝和清除血液垃圾之功效,所以即便是喝得有点过也不怕太伤身。
2、青梅酒+果汁
一瓶500毫升的青梅酒调兑300毫升的鲜榨果汁,夏天加上冰块。因为果汁中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而青梅酒中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堆积的作用,所以酣畅之余还能养颜塑身。
3、青梅酒鸡尾酒
果酒可常年饮用,青梅酒当然不例外。冷饮(加冰块或冰镇)、热饮(果酒、纯净水其中之一加热,适量调和),均可餐前或餐后饮用,若适量兑入橙汁、柠檬汁、雪碧、苏打水等,更可调出五彩缤纷的鸡尾酒。

青梅酒_青梅酒 -诏安青梅酒

青青的涩味酸味很重,所以要经特殊处理后,才能吃哦。喜欢吃青梅,青梅可以制成:乌梅、紫苏脆梅、话梅等等;爱喝果酒的,用青梅泡果酒,味道很棒哦。用来泡制青梅酒,要选择青青的较硬的,青梅过熟不宜用来泡酒。
泡青梅用的白酒,度数应该在25度-45度左右,白酒度数过高,泡出来的梅酒太烈,不太适合我们女性饮用。决不能用不同度数或不同品牌的白酒混在一起泡青梅酒,因为每个厂家生产的白酒成份和标准都不同。
既然是泡制果酒,当然少不了糖粉。青梅的酸份很重,所以需要加冰糖调味。选用冰糖最好用黄色的大块的黄冰糖,只因黄冰糖甜些且含更多甘蔗的天然成份。最后是泡梅酒的工具。酒是烈性的物质,所以不能用塑料工具。最好选用广口的玻璃瓶,方便装取,密封性好。这种玻璃瓶是专门用来泡制酒类或实验试样品的。  

五 :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艺石雕_石雕 -简单介绍

(www.61k.com)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雕艺术日趋成熟,出现许多杰出的石雕艺术品。195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商朝的虎纹石磬,刻石磬上虎造型优美,刀法纯熟洗练,线流畅自然。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从秦汉的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艺术,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石雕精品。雄壮威武的秦陵兵马桶、精致完美的菩萨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双龙献珠…均闻名世界,被誉为人类历史宝库中的明珠。

工艺石雕_石雕 -历史源流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四川省汉代石雕,人物表情丰富

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旧、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是岭南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门、珠海发现多处岩刻,以复杂的抽象图案为主,采用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镇高栏岛岩刻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长5米,明文凿刻,线条清晰,从复杂的线条中还可辨认出

人物和船刻。

据研究,该处岩刻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是青铜时代的作品。南越王宫署遗址发现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南越国御苑遗址,以石板作冰裂纹精工铺砌的石池、婉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设的石室以及多种石构件,为中国秦汉遗址所首见。

南越王赵昧墓,是迄今所知岭南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达2.6吨。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两件青玉圆雕舞女、1件浮雕卷云纹的青白玉雕角杯,还有丝镂玉衣、龙虎并体玉带钩,龙凤纹重环玉佩、兽首衔壁,均可谓精美绝伦的珍品,反映了当时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艺水平,可见南越国已掌握了开料、造型、钻孔、琢制、抛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镶嵌工艺。在南越王墓中,还发现滑石烤炉、耳杯、猪、枕以及石砚、研石。砺石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等。说明石雕也是被重视的工艺。

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了石雕的历史。可以说,迄今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1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没有哪1种艺术形式能工巧匠它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万古不衰。

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从那时候起,石雕便一直沿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不同时期,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审美追赶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都在制约着石雕创作的发展演变。石雕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形象生动而又实在的人类历史。

先秦时期的石雕

距今一万年前后,原始先民告别了采集、狩猎经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转入了定居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事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聚落生活。当原始人告别山林的采集、狩猎环境,移居平野河岸和丘岗,过去那些栩栩如生的狩猎艺术也不复重现。人们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往往都是简练、概括抽象变形乃至几何形式化了的动物纹饰,因而在新石器革命蓬勃发展的地区,石刻岩画已退居次要乃至绝迹。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寿山石雕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已会烧制陶器,但

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才开始进入彩陶时代。相比而言,中国古人类发明磨制石器的技术,在旧石器晚期就得到了运用,山顶洞人的石质装饰品,是经琢磨穿孔而成,这是中国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只有研磨技术的发明,石料才会成为人类攻无不克的雕刻质材。

裴李岗、仰韶文化时期,中华大地的冰川期结束,是非常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气候温暖期。定居的农耕民,他们乐天知命、相安无事地编织着和平的颂歌。他们制作各式各样的陶器,喜欢采用抽象简练、概括的人面鱼纹以及各式几何纹作装饰,人们对形式美的认识大为扩展,造型艺术也扩大到雕塑的各个领域。

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石雕作品,可以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磨棒为代表。它是用砂岩加工而成,外观被设计成鞋底状的几何形,工整而大方,重心稳定,其加工难度很大,需要敲打、切割、琢磨修整,涉及到各种石雕加工的基本技法。与同时的各种磨制石器相比,它更具有形式感。它不仅是对原始人生产劳动的忠实记录,还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凝聚着双重性质劳动的石工具,往往被作为随葬品置于死者的身旁,正是宗教般的感召力才能促使艺术家创造出这种罕见的石雕作品。

然而在拳石器时代,由于陶塑易于造型,质材随处可得,因而它始终是雕塑的主流。一直到铁器发明之前,石雕仍然是罕见的艺术品,所以,我们的注意力还得转向石刻岩画。

石刻岩画,在条件适宜的边区,仍是原始行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形式,而且经久不衰。例如阴山岩画中就有不少新石器时代作品。阴山岩画的表现风格,其影响是十分深远巨大的。事实上,我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游牧民创作的岩画,多属凿刻石璧而成,其源头则应溯至阴山岩画。另外,狩猎与动物的描写始终都是永恒的主题。商周金文中的图画字,战国铜器的写实纹样,秦画像砖的人物狩猎图,都是这样技法的延伸,只不过后者日趋精确化、形式化和韵律化而已。由此可见,黑影技法的抽象概括和夸张的特点,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艺术不重形似,追求气韵生动传神的审美理想。

此外,中国古石雕技法的另一源头——线雕,也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发现于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的石刻雕像,据认为就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原始先民凿刻的。这种线刻石雕形式,在历代的石雕创作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水兽石雕

新石器时代的石雕虽然出土不多,但其风格并不单纯,也是完全不同于石雕岩画的另一番天地。出自辽宁东沟后洼的几件滑石雕刻,皆为圆雕小人头像,刀法显得粗犷奇

拙,形象古朴、生动,表明它们是象征性的作品。

人首石雕尽管表现手法稚缺陷抽象,但并不意味着当时雕刻技法低下。如大溪文化的浮雕人面就采用了刻磨的技艺,而且其形象还具有1种无形的宗教力量。显然,当时的雕刻家是把他们主要的精力放在创作玉石雕刻品这上了。因为我们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已看到了许多精湛绝伦的玉雕作品以及小石雕工艺品。

红山文化的玉龙是罕见的杰作,它是用硬度较高的岫岩玉制作的,这是石雕技法应用于玉石雕刻创作的证明。众所周知,古代雕刻品中,玉与石的质料是很难区分的,在专家的鉴藏分类标准中也只有相对看法。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在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古代雕刻家是将玉和石同等对待的,所以我们在红山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中,见到与五雕并存的还有鱼形石坠、雨花石装饰品。

另一方面,原始的艺术家还把他们的技艺广泛应用于实用器具加工的领域,制作石杵、石臼、研磨盘以及各种石农具,同时还用于雕琢石室类型的墓冢和石椁。尤其是后者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石雕建筑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现于辽宁海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巨石建筑是不加雕琢的天然巨石的简单组合,显得沉稳有力,是使人超脱于尘世的原始巨石崇拜的产物。它一度盛行于欧亚草原,后流传至东亚大陆,无国时入文明时代,在边区仍然可以找到它的遗迹。辽宁海域的石棚形式,其石板已被雕琢成规整的几何体,人为的力量得到加强,自然力和宗教精神显然就减弱了。它当为巨石建筑的尾声。这咱石棚建筑,据认为是墓葬。在史前人的心目中,巨石通常被认为是灵魂或神的住所,因而它常被用作界石、棺椁或宗教崇拜的对象。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作品,可大致划分为几类。第1类为传统石雕,包括传统的典型细石器和小件饰物;第二类为磨制实用器,包括日用品、器皿和生产工具、武器;第3类为具有宗教性质的偶像;第4类为具有生活气息的动物石雕、琢制的石磐。其中以器具和动物石雕最能代表当时石雕造型的最高水平。我们后来能在商代妇好墓中,见到众多的现实动物和幻想神性动物雕刻品的存在,不能不归结于新石器时代这种热衷于讴歌自然生命的石雕传统。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新石器时代先民创作的实用器具中,颔略到几何造型这种艺术语言的美妙之处。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乾陵石雕

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如生产工具和武器都具有能够引起人们视觉美感的点、线和轮廓,在现代装饰形式上,便构成了前所未见的几何艺术语言的系统。

不以规矩,则不足以成方圆,这是古人对形式美感最本质的观察和体验。所以,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都是一些由方、圆的线条结合点、划构成的精巧图形。这咱象形字是把语言文字同美学结合而成的艺术创造。事实上它与原始石雕的几何造型同出一源。

古代人类是在创作生活用具的同时,创造了点、线、方、圆等几何形象,我们中人仔细地浏览一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石制品,就禁不住会赞叹古代先民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造型技巧。尽管尚未发明铁质凿刻工具,但他们已能用最概括的点、线反映出对象的客观实际。这些器物的形、线都是那样优美,是那样对称精确。古代先民已完全懂得,最美的形式同时也是最为便利实用的器型。

商代的石雕

继二里头文化之后,是二里冈文化,代表商代中期的遗存。这时的石器生产仍占重要地位,当时盛行各种陶塑制品,却罕见引人注目的石雕作品。直到殷墟文化时期,进入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阶段,石雕艺术又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晚商著名的人物雕像,还有出自安阳侯家庄1004号大墓的臼石人残像,殷墟妇好墓的376号石人。这些人物刻画细致,服饰发式清晰可辨,是古代雕刻家对社会生活的直接表现,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可供观摩的范本。

商代社会中盛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动物也是时人崇拜的神灵,因而石雕艺术家尤其善于表现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大型的动物石雕多见于王都安阳殷。侯家庄出土的石鸭,造型粗重,周身有线刻纹饰,是1种不拘泥原形的再创造,其尖喙和突目勾活了猛禽的本质特征和凶狠的个性,其余细部皆被略去,其下双足粗细不一,是为了支撑平衡,也避免了单调感,其身上的羽毛和双翼则用线刻纹表示:这种于圆雕造型中融入图案装饰的手法,是商代雕塑区别于史前雕塑而形成独自风格的显着特点。

唐代的石雕

唐代的雕塑是中国雕塑史的最高峰 , 仍分为陵墓石雕和佛教石雕2大类。

唐代佛教雕塑 , 仍以石窟造像为主 , 此外还保存下来少数平原佛寺彩塑和小型佛像。 唐代造像以奉先寺造像为代表 , 雄伟壮观 , 丰满圆润 , 有力地体现了大唐风格的特征 , 又以敦煌彩塑为主体和精华 , 数量之多 , 内容相当丰富 , 艺术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 , 是历代造像所无法比拟的 。 唐代的造像已经成为独立的圆雕 , 多为群像 , 中间坐佛 , 两旁弟子菩萨 。 天王 、 力士遥相呼应。 造像与真人几乎同大 , 令人感到自己亲自与佛交流 , 亲切近人 。

唐代石窟还有天龙山石窟 、 炳灵寺石窟等 , 造像体态丰满动人 ,婀娜多姿 , 表现出唐代佛教艺术的世俗化气息 。

唐代平原佛寺彩塑现存较少 , 有山西五台山南掸寺佛光寺彩塑 , 与敦煌唐代彩塑风格几乎一致。小型的佛像仍以石雕铜铸为主 , 艺术风格与石窟造像一致 , 都表现出唐代雍荣大度的风格 , 其中石雕艺术水平很高。

唐代的陵墓雕塑仍分为陵前雕像和墓内小陶涌2类。 陵前的大雕像主要分布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唐朝各代皇帝的陵墓附近。 在陵前的神道两侧有高大的石人 、 石马相对呼应 , 气势宏伟 , 其中最有影响的有 : 献陵石雕 、 昭陵石雕 、 干陵石雕 、 顺陵石雕等。

唐代雕塑融合中外 、 综合南北特点 , 达到了成熟的顶峰 ,为后世雕塑艺术树立了光辉典范。

明清的建筑石雕

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动乱、复苏、繁荣又走向崩溃的最后一轮循环的周期,当时的建筑艺术,还是沿着古典艺术析传统向前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高峰。

明代的宫苑、陵邑的规模都十分宏大,附丽其中的建筑石刻艺术也取得了不少创新的成就。清肛的离宫园林,更是在规模质量上超过了明代。

石刻华表古已有之,但明代天安门的白石华表却自有其时代的特点和艺术成就。它是以多种雕刻手法塑造的空前建筑装饰,华表柱身的主体龙纹,以压地隐起的浅浮雕刻画出蟠曲而上的龙形,间夹以云纹华饰,使得华表瑰丽而庄严,其柱头上满饰异彩纷呈的透雕云朵,莲瓣石盘上饰以圆雕的雄狮。其下还有华丽的八角座,围以雕刻精致的龙纹栏板和雕刻有狮子的望柱。综观华表的总体造型,它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升华,同时我们也看到,华表本质上也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完美象征。

事实上,

故宫主殿的台基、阶梯栏杆、走道、中庭、石桥,皆为各种石雕艺术形式有机组合。这些石雕是乾隆二十五年下令凿去原有的明代纹饰后重新雕刻而成的。不过,从现有的石栏杆边饰花纹,我们仍可看出明清故宫石雕还是承袭了宋元以来的装饰纹样和技法。 综观明清的皇宫园林,其建筑石刻运用的广泛,可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它们雄辩地反映了1个事实,那就是世界上最优秀最伟大的建筑都离不开石雕装饰构件。在清代的皇家园林中,圆明园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伟大园林,令人痛心的是它于1860年被焚毁于八国侵略联军之手。如今我们从园中废墟残存的石雕建筑遗迹,仍可窥视到这座绝冠古今的园林建筑艺术的一些风貌。

明清建筑广泛运用石刻艺术形式的例子,可说是不胜枚举。如众所周知的北京天坛,那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与祈祷丰年的场所,其主体建筑之下的基座、白石圆坛、石构件上都雕刻有十分精丽的装饰。它们都是在朝廷官府的控制之下,为适应封建统治以及奢侈豪华的生活等各种需要创作的,这在陵墓建筑上也反映得十分突出。如今,在安徽凤阳的皇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等处,都保留有大量的明清陵墓石刻。

中国石雕艺术节

曲阳石雕艺术节

嘉祥石雕艺术节

工艺石雕_石雕 -造型材料

造型

石雕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它的传统技艺始于汉,成熟于魏晋,在唐朝流行开来。

主要有园林雕塑、建筑雕塑、雕像、石雕工艺品几大类,产品有上百个品种:大理石壁炉架、人物雕塑、浮雕、抽象雕塑、喷泉、花盆、罗马柱、栏杆、凉亭、胸像、门套、石凳、浴盆、动物雕刻、墓碑、仿古雕塑等。石刻源远流长,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雕刻产品主要以人物、动物、壁炉、花盆、栏板、喷泉、浮雕、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各种精品雕刻等等。 既富古老艺术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

石雕是集创意,设计,制作的各种艺术品。

简单的说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作品-艺术品。

天然石材

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3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等。

天然石如今被人们利用广泛,以自然为美,用于学校门口,园林绿化带中,机关单位门口等等。

对于众多种类的石雕,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很难精确分类。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结合传统的习惯,可将石雕制品按以下4种方法分类。

工艺石雕_石雕 -石雕种类

对于众多种类的石雕,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很难精确分类。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结合传统的习惯,可将石雕制品按以下4种方法分类。

按用途分为

1、 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

2、 石窟和摩崖石雕。

3、 陵园石雕。

4、 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

5、 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

6、 石桥石雕。

7、 石阙和牌坊石雕。

8、 塔建筑石雕。

9、 碑书石雕。

10、 人物与动物石雕。

11、 生活工艺用品石雕。

12、 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

加工工具分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石雕

1、 手工雕刻品。即用凿、锤、钎等手工工具雕凿的制品。

2、 半机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机械化加工的石雕。

3、 全自动数控机械加工雕刻品。

4、 喷砂雕刻品。使用喷砂雕刻机进行雕刻。喷砂雕刻机是使用空气机(气压5-6kg/平方米)和金刚砂喷射在制品雕刻处进行雕刻。

5、化学腐蚀雕刻品。即利用化学腐蚀液与石材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达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2种。

按表面造型分

石雕雕刻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浮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

1、 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

2、 圆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

3、 沉雕。又叫"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

4、 影雕。在早年的"针黑白"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品。最早的作品是60年代未由惠安 艺人创作的,因作品都以照片依据,故称"影雕"。这种雕件以玉晶湖青石切锯成平板作为材料,先把表面磨光,利用其经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以尖细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仅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不但细腻逼真,而且独具神韵,是石雕向纯艺术化的发展,为石雕工艺生产开辟了新的道路。

5、镂雕。镂雕是1种雕塑形式,也称镂空雕,即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下来。镂雕是圆雕中发展出来的技法,它是表现物像立体空间层次的寿山石雕刻技法。是从传统中国石雕工艺中发展而来的。古代石匠常常雕刻口含石滚珠的龙。龙珠剥离于原石材,比龙口要大,在龙嘴中滚动而不滑出。这种在龙钮石章中活动的“珠”就是最简单的镂空雕。

6、透雕。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镂空,就称为透雕。透雕与镂雕、链雕的异同表现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不管单面透雕还是双面透雕,都与镂雕、链雕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镂雕和链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两面。因此,镂雕和链雕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此外,古往今来的石雕艺匠还创作了一些圆、浮、沉各种手法兼具的雕件。这类雕件都表现出较复杂的内容,因此采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圆中有沉浮的综合手法。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云天宫石雕

尽管石雕制品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很多,但其加工工序大致相同,一般分:石料选择、模型制作、坯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制品组装

验收和包装。而加工这些石雕制品,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有以下4种:

1、"捏"。就是打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

2、"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

3、"剔"。又叫"摘",就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

4、"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我国相继开发出了许多新型多功能的石雕加工机械,对推动我国石雕业的发展,改变传统手工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尚无统一的石雕产品国家标准,建议完整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为规范和推动雕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石雕分类(按石料)

在石块上雕刻各种图案和形象的艺术,通常也指用石块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中国石雕按石料分有青石雕刻、大理石雕刻、汉白玉雕刻、滑石雕刻、墨晶石雕刻、彩石雕刻、卵石雕刻等。福建惠安的青石雕刻以建筑装饰和石狮而闻名,其中石狮口中含有滚动自如的石珠,享誉东南亚。云南的大理石雕刻以点苍山的大理石为原料,其花纹犹如着色山水,或危峰断壑,或飞瀑随云,镶嵌家具别具一格。河北曲阳、北京房山等地的汉白玉雕刻,在明清两代主要用于宫廷建筑装饰,如华表、石狮、栏杆等;现代则用于公共和纪念建筑的装饰,如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辽宁海城、山东莱州的滑石雕刻以小巧可爱的小动物为传统品种。湖南洞口、湖北利川的墨晶石雕刻,石质漆黑而光亮。彩石雕刻以浙江青田、福州寿山、湖南浏阳为主要产地。卵石雕刻主要产于兰州、沈阳等地。石雕技法有阴刻(刻划轮廓)、影雕、浮雕、圆雕(不附任何背景的完全立体雕法)、镂雕(又叫透雕)等。影雕是福建惠安青石雕刻的独特技法,系用大小不同的钢钻在青石上凿錾,凭借钻点的大小、深浅和疏密来表现山水、鸟兽、人物、花卉等形象。

工艺石雕_石雕 -石制品

我国石雕、石刻与石制工艺品数量庞大,类别繁多。可按应用与制作方法不同大致分类。石雕、石刻制品按制作的工艺方法不同,一般分成圆雕、浮雕、沉雕、壁雕、镂空雕(透雕)、线雕、影雕、微雕和阴刻、阳刻等几大类别,各有特点、并独具风格。

按制作方法分类的石雕、石刻制品将在本章第四节“石雕刻与石刻工艺品的加工”中详细介绍。

石雕、石刻和石制工艺品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多作为装饰艺术品,在我国用得最多的有如下几类:

工艺饰品石雕

在我国制作和使用这类石制工艺品已有数千年历史,至今仍是人们喜爱之物。主要是用各种玉石和彩色石材制作,它们包括各时代的各种玉器饰物,太湖石、雨花石和三峡石等各种观赏石,以及各种大理石和彩石制作的石雕、石刻花瓶等摆件。大约从春秋吴王阖闾时期就用太湖石装饰园林、公园、庭院,这些还是人们喜爱的观赏石。

石窟和摩崖石雕

石窟和摩崖石雕始于汉末、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隋、唐,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各时代。其发展与佛教文化关系密切,石刻人物造像主要取决于佛图。在各石窟中成千上万的石刻雕像,形态、服饰千姿百态,在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石窟中还有石雕的殿、塔、棱、阁、梁枋、斗拱、藻井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形象,反映了历代的建筑风貌。石窟摩崖石雕一般是在砂岩或石灰岩的岩壁上雕凿的。

陵园石雕

陵园石雕是中国石刻的1大种类,历史久远,规模宏大,以陵墓石像为主,还有石棺椁、画像石和墓葬祭器等类石刻。雕刻的各种文臣、武将、仕女、侍者等人物石像和石马、石象、石骆驼与各种石兽、石鸟、石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生机勃勃。这些石雕、石刻都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其以大理石雕居多。

如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的裕陵石像生、南京明孝陵石像路。

宫殿和园林石雕

在历代皇家和皇亲国戚的宫殿、官府、宅院和园林中,石雕、石刻装饰随处可见,古建筑群十分庞大壮观,雕刻技艺精湛,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其中,著名的这类石雕如唐代大明宫石刻,金代至清代的孔府石刻,明清的故宫、北海及园城、布达拉宫、沈阳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恭王府花园和圆明园石刻等。

在此类建筑石雕中以石柱、础栏雕刻居多,雕龙最具特色,如石刻盘龙柱、故宫石盘龙御道等,一般多以大理石雕凿建造。北京圆明园遗址上残存的大水法石雕、和仙人承露石雕。

寺庙神殿

经幢祭坛石雕这类石刻在中国分布得非常广泛,数量很多,历史久远,著名石雕、石刻艺术佳作不少。如唐代至五代时期崇圣寺大理石石刻,唐代实际寺汉白玉经幢和华清官内的老君殿汉白玉石刻造象,宋代晋祠石刻,金代至清代孔庙石刻,南宋时代苏州文庙石刻,元明时期广胜寺大理石雕刻,明代天坛石刻,清代雍和宫(皇家专用最大的喇嘛寺庙)石刻和武侯祠石刻,宋代至清代开元寺石刻和岱庙石刻以及佛山祖庙石刻等,这些石雕、石刻包括石柱、础、栏和神龛等石雕刻制品如4大金刚石雕制品。

石桥石雕

中国以石造桥的历史悠久,有许多是代表性的建桥史碑,在国际建桥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石桥建造中,应用石雕刻艺术进行装饰的方法很普遍,从古至今都有。如河南省临颖县小商桥,建于隋代(公元584)还略早于著名的河北赵州安济大石桥,虽经一千多年风风雨雨,但桥面的人与物雕工精巧别致,至今没有变形,保存完好。桥主孔中间石雕刻的吸水兽、桥墩最上层条石的力士雕、桥拱上雕刻的“飞马踏云”、桥主孔与腹孔之间连接处雕刻的龙头等实属国内罕见的石雕刻艺术精品。石桥石雕多以龙、狮、吸水兽和力士造型为主,常见于桥墩和桥栏,制作选材的石料有砂岩、大理石、花岗石等。

石阙和牌坊石雕

石阙和牌坊石雕的建造历史长、量大面广,有不少是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汉代的阙很多,太室、少室、启母、冯焕、高颐、樊敏、沈府君、平阳府君等阙都很有名,石刻艺术精致,内容丰富。

石牌坊的数量更大、分布更广,石雕刻装饰艺术在全国到处可见。它们又可大致分为宫殿坊、官第坊、寺观坊、功德坊、陵园坊、园林坊、贞洁坊、忠孝坊和各种纪念坊等,制作石料以砂岩和大理石为主,其些是石雕艺术珍品和著名古建筑,如明代许国石坊和“治世玄岳”牌坊,孔陵与孔庙石牌坊,健为贞洁牌坊等,不胜枚举。如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的牌坊石刻。

塔建筑石雕

中国历代修建的石塔甚多,其中运用石雕刻艺术装饰者常见,而在寺观内的塔中石雕刻内容多与各种宗教文化有关。如唐代至五代的大理三塔,唐代至金代建的云居寺塔和石经,宋代释伽文佛塔等,不逐一列举。

石书雕刻

碑的种类有纪念碑、记事碑、功德碑、寺庙碑、殿字碑、陵墓碑等多种。除极少数为无字碑外,一般都是文字碑。通常碑的碑体上刻以文字,有的伴刻纹饰。碑座、碑盖多雕刻纹饰、鸟兽、花草、吉样物,帝王家的碑盖上还雕刻有龙凤等。制作碑的石料以大理石居多,砂岩、花岗石也常用。石碑有的个体巨大,有的成为群体碑林。石书则以石代纸、以镌刻代笔写,巧夺天工。石碑、石书雕刻名作甚多,如《西安碑林》包括从汉至清的历史碑碣3000 多种,是全国最大石书藏馆,与正在兴建的开封《翰林碑林》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碑的海洋,集历代著名书法家之楷、行、草、篆、隶、魏体书法之大成。

除石碑书和山崖石刻等大型雕刻外,还有另外一些石书石刻,如帝王陵墓中的哀册和现代精刻小型石书等,如唐太子墓中发掘的100 余件汉白玉哀册,现代成都用瓦板岩刻制的《三十六计》石书六本共26页1278字,用打眼线装订成册,每页厚2.2.6mm,可供翻阅。

石狮石刻

中国石兽雕刻中,石狮雕刻别具一格,制作量无计其数,装饰用途广泛,如皇宫、宅院、官衙、庙字陵墓和现代的大型商厦、宾馆、酒楼大门两侧的石狮雕刻和桥梁、碑、坊的石狮装饰雕刻等。石狮体态造型变化多姿多样,如站、蹲、卧等,千姿百态,且常有地域性差异。雕刻的石狮取材广泛,多用砂岩、大理石和花岗石雕成。

石画工艺品雕

石画与生活艺术用品石雕石刻种类很多,如石崖画、天然彩石画、镶嵌石壁画与石屏等石画雕刻;端翕欲、鲁、洮河、松花、天坛(或盘古)与贺兰等名砚石雕;镇纸、文具石雕;茶具、酒具、烟石具、灯具和桌、椅、凳茶几等日常生活用品工艺石雕等,其数量大、制作精;砚雕等独具风格,成为中华石文化的奇葩:镶嵌石壁画是当代石刻艺术新一绝。如新落成的中央电视塔一楼大厅的彩色石山水画雕刻,气势宏大,技艺令人惊叹。

纪念石雕

为美化城市,提高人民大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纪念先烈和英豪等,我国修建了一些城市园林和纪念石雕。尤其是1978 年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发展很快,大理石和花岗石雕刻空前盛行,其中有一批是不可多得的

珍品石雕,如前叙述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汉白玉浮雕,毛主席纪念堂及成都人民南路的毛泽东主席汉白玉和蜀白玉雕像,天津南开大学的周恩来汉白玉雕像。

以上各类石雕刻艺术,往往在一座大的建筑中包罗有2种或几种,如寺庙石雕中常包含碑、坊、塔、狮等多种石刻,其相互衬托、装饰浑然一体,形成一套完整的石雕群体艺术,其文化艺术综合价值极高

工艺石雕_石雕 -传承意义

石雕文化艺术综合价值极高,因为其特殊性,有相当部分为群雕。而且被雕刻或设计者赋予了灵魂。它反映了社会生活,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工艺石雕_石雕 -石雕产地

湖南浏阳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石雕

浏阳隶属长沙市,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岳阳市平江。古代浏阳地属荆州,因县城位于浏水之阳而得名。东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即为东吴将领周瑜“俸邑”之一。由此可知浏阳建县至今已1790年。而且浏阳是著名的“将军之乡”与闻名的“花炮之乡”。本市流行的方言有浏阳话、长沙话、客家话。

2.7亿年前的浅海因地质剧烈运动,部分海底淤泥、海洋生物深入地壳深处,经数亿年高温和高压凝聚演变成生物化石,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彩色菊花石矿。上世纪末,这一宝贵资源在湖南浏阳河畔被发现和开发应用,它石材颜色丰富,石质坚韧细腻,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锶、硒等微量元素,更突出了菊花石的珍奇。

我国原地矿部将菊花石列入宝玉石类,而彩色菊花石,更是宝玉石中的瑰宝!它“珍”在举世罕见稀有,全球唯湖南浏阳磊狮山独有。它“奇”在异彩纷呈:常见的菊花石原料颜色单一,石材呈灰黑色,花为白色。彩色菊花石多呈白色、乳白色、粉红色、浅黄色,异彩纷呈。它“贵”在形态自然逼真:彩色菊花石花形硕大(最大花直径达87厘米),花蕊突出、花瓣层出分明,变化万千,酷似迎霜怒放的秋菊!

湖南浏阳磊狮山彩色菊花石料的开发研究利用,为菊花石雕提供了珍贵的原材料,大大提高了菊花石行业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福建惠安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中华一绝 惠安晶莹石雕

惠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隶

属泉州市,人口93万,面积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性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代表作有民国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雕艺企业。

浙江温岭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温岭石雕

温岭是我国4大石雕之乡之一,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步于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

工艺已盛极一 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温岭市有40余家石雕企业,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石雕行业的兴起,已成为温岭市经济发展又1个新的增长点。

为了共同创建石雕市场,保持行业的长盛不衰,温岭市高龙乡政府在浦三村专门划出30亩土地,集中全乡30余家石雕企业建立高龙石雕园区。政府负责通水、电、路等园区配套设施,制订出优惠政策,实行税收、用电等方面的倾斜,从而使石雕产业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占工业产值的一半多。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温岭人不断提高石雕工艺的科技含量,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的石雕工艺,开始采用电脑刻字设计和人工雕刻相结合的新方法,生产一些品位高、深受人们喜爱的石雕工艺品。

浙江青田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青田石雕

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浙江重点侨乡,也是名人之

乡,文化之都。青田生态环境优越,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色美不胜收。我们热忱欢迎大家前来旅游观光,共赏青田石雕文化。

山东嘉祥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嘉祥石雕

嘉祥石刻技艺精湛,风格奇异,是历代官府向朝廷

进贡之精品。这些石刻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为主原料,辅以大理石、汉白玉等名石珍玉,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规格不一,品种繁多,主要以雕刻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为擅长,有圆雕、线雕、浮雕、平雕4类,既有古老艺术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惊天”之盛誉。1996年,嘉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河北曲阳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曲阳石雕

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动物石

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曲阳县雕刻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民哲介绍说,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已初具规模;唐代,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达到鼎盛。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台湾埔里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铁丸石石雕

台湾南投埔里镇位于台湾岛中部,石雕、水质、醇酒,美女是埔里镇著名的四最,台湾10大雅石之首

的铁丸石石雕就产在风景秀丽的埔里,而埔里德绍兴酒闻名全球,也是拜优良水质之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小镇物产丰饶,人人富足。受埔里纯美恬静生活的吸引,愈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这里落地生根,造就了当地浓厚的人文气质,各种手工艺百花齐放,尤以石雕最盛,铁丸石石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

上好的铁丸石形成于4000米或更深的海底,其密度、光泽度、含铁量均属最佳。因其形成条件的特殊性,此类优质铁丸石石材尤其珍贵,占台湾铁丸石石材总产量的比例不足2%。铁丸石石雕,就是精选上好的铁丸石石材精雕而成,其石质可谓根正苗红。

石雕:石雕-简介,石雕-历史源流_工艺石雕
惠安石雕

铁丸石其形成的年代大约在二百万年到二千多万年之前

,非常稀贵。又因其石心为黑灰色,石皮色沉若铁,故名“铁丸石”。铁丸石较一般石材之密度高且质地,石质超细,温润有加,有如古代美女西施般的天生丽质,贵气盈盈,又叫为“西施石”。

埔里铁丸石石雕坚持禅静、素雅和灵动的艺术特质,在保持天籁之美的同时,因材施艺,为家居装饰、个人收藏、礼品馈赠等提供卓尔不群的石雕艺术品。石雕产品共有2大系列,分别是“一角禅”和“真情石意”2大系列,产品集观赏性与馈赠于一身,以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与风格,为中国传统工艺礼品行业注入一缕清新。

大石窝石雕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储有极为丰富的石材资源,品质优良,品种甚多。石材的开发最早可追溯至战国燕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色泽洁润易于雕琢的汉白玉为建筑石材中的国宝,北京故宫等宫廷建筑及圆明园 、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所用的石料多采自大石窝。改革开放后,大石窝镇的汉白玉雕刻和石材加工有了长足发展,石雕工艺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走出国门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因石刻文化滋养,大石窝即博得“石雕艺术之乡”、“书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其中石窝雕刻世家刘氏家族石雕纂刻深受好评。 2004 年8月,国家发改委将此地列为国家石雕产业特色小城镇。

惠安石雕

在明代之际,惠安很多人考上进士,有很多的牌坊还有很多的墓区石雕产品。 崇武古城就是在明初之际建成的,遗物分别有张岳墓的将军、马、虎、羊,崇武城隍庙的石狮等等,这些都象征着当时较高的石雕的工艺水平。不过那时明代的崇武古城被毁了,石城就是在清代之际重修的。

清代是惠安石雕大发展的时期,艺术风格趋向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风格。这一时期,是惠安石雕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石雕工人开始走出惠安向外发展的时期。除本省各地外,还通过华侨和商人向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发展。从甲午战争后,台湾岛内大兴建筑之风。吸收了不少惠安工匠到台湾参加石雕加工生产,并有不少人在台安居。张悃部下,带来的石雕技艺,成为闽台关系的重要媒介。解放以后,惠安石雕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的集美鳌园建设,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8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湄洲岛妈祖雕像、厦门郑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倾注了惠安石雕艺人的心血。

自从79年经济开放以来,尤其第一届雕刻艺术节后,惠安石雕注入明显得现代艺术元素,和雕刻艺术相融,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新的标准、新的创意、新的视点。惠安石雕艺术成为了全县经济的增长点,就2003年而言,县雕刻直接加间接价值就是100亿元,出口汇创60亿,最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雕刻之乡”。

本文标题:民国历史简介-红都历史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666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