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Internet应用教程:Internet应用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

发布时间:2018-01-11 所属栏目:工学

一 : Internet应用教程:Internet应用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

《Internet应用教程》是由尤晓东主编的一部图书,这本教程从应用入手,向读者介绍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Internet典型应用,使读者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能够利用Internet进行交流、有效地采集和使用网络资讯、通过Internet发布信息、了解电子商务的有关知识、了解通过网络进行推广的有关知识、了解信息安全的有关知识,能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中熟练地使用Internet这个工具。

internet应用教程_Internet应用教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材

Internet应用教程Internet应用教程尤晓东主编

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7月

定价:29.00元

internet应用教程_Internet应用教程 -目录

第1章Internet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1.4 网络的几种工作模式

1.1.5 网络互联设备

1.2 Internet概述

1.2.1 什么是Internet

1.2.2 Intranet

1.2.3TCP/IP协议

1.2.4 IP地址

1.2.5 域名系统

1.2.6IP地址、域名与网址(URL)的关系

1.2.7 Internet的发展

1.3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3.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3.2 我国的主要网络应用情况

1.4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浏览器与电子邮件

2.1 网页浏览器的使用

2.2 电子邮件(Email)服务

2.2.1 电子邮件系统有关协议

2.2.2 Email信箱格式

2.2.3 申请免费Email信箱

2.2.4 电子邮件的使用方式

2.2.5 客户端电子邮件软件

2.3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搜索引擎

3.1 搜索引擎概述

3.2 搜索引擎的分类

3.3 搜索引擎的使用

3.3.1 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3.3.2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3.3.3 搜索引擎应用案例一

3.3.4 搜索引擎应用案例二

3.4 搜索引擎新应用

3.4.1 硬盘搜索

3.4.2 邮件搜索

3.4.3 网络地图与GPS应用

3.4.4 手机搜索

3.5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文件与下载

4.1 计算机数据压缩

4.1.1 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4.1.2 文件的压缩及传输

4.1.3 压缩与解压缩程序

4.2 文件格式

4.3 文件下载

4.3.1 直接保存文件

4.3.2 客户端软件下载

4.3.3 BT下载

4.3.4 商业软件、共享软件与自由软件

4.3.5 常用软件下载网站

4.4 离线浏览

4.5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网络交流

5.1 基于电子邮件的交流

5.1.1 电子邮件

5.1.2 邮件列表

5.1.3 电子杂志

5.1.4 新闻组

5.2 基于网页的交流

5.2.1 留言板

5.2.2 论坛(BBS)

5.2.3 聊天室

5.3 即时通信软件

5.3.1 ICQ

5.3.2 QQ

5.3.3MSN Messenger

5.3.4 其他IM系统

5.4 综合性网上交流

5.4.1 网上社区

5.4.2 网上路演

5.5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电子商务与网络购物

6.1 什么是电子商务

6.2 电子商务的要素

6.2.1 信息流

6.2.2 资金流

6.2.3 物流

6.2.4 网络安全

6.2.5 网络信用

6.3 电子商务的分类

6.4 网络购物示例

6.5 相关政策法规

6.6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处理

7.1 步骤要点

7.2 确定目标

7.3 确定数据源

7.4 采集数据

7.5 整理数据

7.6 分析数据

7.7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网络信息安全

8.1 什么是信息安全

8.2 常见信息安全隐患

8.2.1 计算机病毒

8.2.2 黑客入侵(未经授权的访问)

8.2.3 计算机木马

8.2.4 蠕虫病毒

8.2.5 传输数据的监听和窃取

8.2.6 电子欺骗

8.2.7 恶意网页

8.3 信息安全防护

8.4 个人计算机安全防护

8.5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Web 2.0应用概览

9.1 博客与聚合

9.2 即时通信

9.3 分类信息

9.4 维基与维基百科

9.5 互助问答网站与威客网站

9.6 网络书签

9.7 P2P

9.8 社会性网络

9.9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网站设计与制作概述

10.1 网站建设考虑因素

10.1.1 网站定位

10.1.2 网站构件

10.1.3 网站服务器与网站访问速度

10.1.4 网站开发方法

10.2 网络推广概述

10.2.1 网络商业广告

10.2.2 链接宣传

10.2.3 论坛宣传

10.2.4 域名策略

10.2.5 页面关键字与搜索引擎推广

10.3 网络广告概述

10.3.1 网络广告的优势

10.3.2 网络广告相关术语

10.3.3 网络广告常见形式

10.3.4 定向广告与Google Adsense

10.3.5 搜索竞价排名与固定排名

10.4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域名系统概述

11.1 域名的结构与分级

11.2 域名的分类

11.2.一类别顶级域名

11.2.2 区域顶级域名

11.2.3 CN域名

11.2.4 IDN与中文域名

11.3 域名的注册与管理

11.3.1 国际域名的注册

11.3.2 CN域名的注册和使用

11.3.3 域名的管理和保护

11.3.4 域名的续费管理

11.4 域名价值评估

11.4.1 域名对企业的重要性

11.4.2 域名价值评估要点

11.5 域名争议概述

11.5.1 域名争议审理依据的法规

11.5.2 域名争议解决机构

11.5.3 域名争议审理原则

11.5.4 域名争议审理流程

11.5.5 权益的主张

11.5.6 恶意的辨析

11.6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HTML基础

12.1 HTML文件编辑器

12.2 HTML综合样例

12.3 如何编制HTML文件

12.3.1HTML文件结构

12.3.2 字模与格式控制命令

12.3.3 表格

12.3.4 链接

12.3.5 图片

12.3.6 页面分帧

12.3.7 JavaScript

12.4 思考与练习

二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三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PT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目 录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windows 操作系统 第三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四章 电子表格Excel 2003 第五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 第七章 信息安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一、 计算机的起源 1620年,欧洲人发明计算尺;1642年计算器出现。1854年 英国数学家布尔提出了符号逻辑的思想;19世纪中期,英 国数学家巴贝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提出了通用数 字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为 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打下了坚实 基础。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 算机,是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的发展

年代
第一代 1946-1957 第二代 1958-1964 第三代 1965-1970 第四代 1971-现在 第五代

名称
电子管计算 机 晶体管计算 机 集成电路计 算机 大规模集成 电路计算机 未来计算机 光子

元件
电子管

语言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应用
科学计算

晶体管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 成电路 光子、量 子、 DNA等

高级程序 设计语言 高级程序 设计语言 面向对象的 高级语言

数据处理 广泛应用 到各个领 域 网络时代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一)巨型化 (二)微型化 (三)网络化 (四)智能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节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一、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电子计算机 的工作基于电 子脉冲电路原 理,各个功能 部件由电子线 路构成,其中 电场的传播扮 演主要角色。

存储容量大
?计算机的存 储性是计算 机区别于其 他计算工具 的重要特征。

通用性强
?通用性是计 算机能够应用 于各种领域的 基础,任何复 杂的任务都可 以分解为大量 基本的算术运 算和逻辑操作。

工作自动化
?计算机内部 的操作运算 是根据人们 预先编制的 程序自动控 制执行的 。

精确性高
?计算机的可 靠性很高, 差错率极低, 一般来讲,只 在那些人工 介入的地方 才有可能发 生错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的分类
1.巨型机。 2.大型主机。 3.小型机。 4.个人计算机(或 称微型机)。 5.工作站。 1.模拟计算机。 2.数字计算机。 3.混合计算机。

1.通用计算机。 2.专用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一)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值计算。

(二)信息管理
信息管

理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大量数 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用的信息。

(三)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又称实时控制,指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 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

(四)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系统指通过人机对话,使计算机辅助人们进行设计、加工、 计划和学习等工作。

(五)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研究怎样让计算机做一些通常认为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做的事 情,又称机器智能。

(六)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指利用通信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互联,以 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并能交互式地交流信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三节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一、数制 (一)基本概念

1.进位计数制:用进位的方法进行计数的数制,简称进制。 2.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3.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4.位权:指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 (二)常见的几种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Decimal) 2.二进制(Binary) 3.八进制(Octal) 4.十六进制(Hexadecimal)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
对于任何一个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均可以先写出它的位权展 开式,然后再按十进制进行计算即可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

2.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在转换时需作不同的计算,分别求值后再组 合。

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对二进制整 数部分向左每3位分成一组,不足3位的向高位补0;对二进制小数部分向右每 3位分成一组,不足3位的向低位补0凑成3位。每一组有3位二进制数,分别转 换成八进制数码中的一个数字,全部连接起来即可。

4.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只要把每4位分成一组,再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 数码中的一个数字,不足4位的分别向高位或低位补0凑成4位,全部连接起来 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四)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1.算术运算规则。 加法规则:0 + 0 = 0,0 + 1 = 1,1 + 0 = 1,1 + 1 = 10(向高位有进位) 减法规则:0 - 0 = 0,10- 1 = 1(向高位借位),1 - 0 = 1,1-1 = 0; 乘法规则:0×0 = 0,0×1 = 0,1×0 = 0,1×1 = 1; 除法规则:0 / 1 = 0,1 / 1 = 1。 2.逻辑运算规则。 与运算(AND):0∧0 = 0,0∧1 = 0,1∧0 = 0,1∧1 = 1; 或运算(OR): 0∨0 = 0,0∨1 = 1,1∨0 =

1,1∨1 = 1; 异或运算(XOR):0⊕0=0,0⊕1=1,1⊕0=1,1⊕1=0; 非运算(NOT):1=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信息的编码

(一)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1.位(bit)。其简记为b,也称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2.字节(byte)。其简记为B,规定1B=8bit。 3.字(word)。一个字通常由一个字节或若干个字节组成。 (二)数值的表示 通常规定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 把在机器内存放的正负号数码化后的数称为机器数;把在机器外 存放的由正负号表示的数称作真值。例如真值+127的机器数是 011111111,真值-127的机器数是111111111。为了在计算机的输入输 出操作中能直观迅速地与常用的十进制数相对应,习惯上用二进制 代码表示十进制数,这种编码方法简称BCD码或8421编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文字信息的表示

1.字符编码。 目前采用的字符编码主要是ASCII码,它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的缩写(美国标准信息交换 代码),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为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 标准代码。 2.汉字编码。 所谓汉字编码,就是采用一种科学可行的办法,为每 个汉字编一个唯一的代码,以便计算机辨认、接受和处理。
(1)汉字交换码 (2)汉字机内码 (3)汉字字形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 算机基础知识
第四节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冯· 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以下5个 基本部分组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
(一)指令 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它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 这串二进制数码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二)程序 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它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 列有序的指令的集合。 (三)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为解决某个问题,需事先编制好程序,程序可以用高级语言编写,但 最终需要转换为机器指令,即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 (四)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控制器控制输入设备或外存储器将数据和程序输入到内存储器。 2.在控制器指挥下,从内存储器取出指令送入控制器。 3.控制器分析指令,指挥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执行指令 规定的操作。 4.运算结果由控制器送到存储器保存或送到输出设备输出。 5.返回到第二步,继续取下一条指令,如此反复,直到程序结束。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五)计算机软件

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的总和。

计算机 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一般由软件厂商 提供,而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由用户或软件公司开发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二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第二章

windows 操作系统

学习目标
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掌握Windows XP中的文件管理和磁盘管理 掌握Windows XP的系统设文章窝

2.1.1 操作系统的定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 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 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 用的大型程序,它由许多具有 控制和管理功能的子程序组成。

2.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
(1)并发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行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段内同
? ?

? ?

? ?

时执行。 (2)共享性 共享性是操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共享是指操作系统中的资源 (包括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可被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所使用。 (3)虚拟性 操作系统中的所谓“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 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4)异步性 异步性(Asynchronism),或称随机性。操作系统中的随机性处处可 见,操作系统内部产生的事件序列有许许多多可能,而操作系统的一个 重要任务是必须确保捕捉任何一种随机事件,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随 机事件,正确处理任何一种事件序列,否则将会导致严重后果。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 设备管理
实现处理器的分配和回收等问题

文件管理
用户接口
网络与通信管理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 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对内存的管理

文件管理
用户接口
网络与通信管理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 设备管理
管理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外围设备

文件管理
用户接口
网络与通信管理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用户接口
网络与通信管理
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有效管理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用户接口
网络与通信管理
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和图形接口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用户接口
网络与通信管理
网上资源管理、数据通信管理、网络管理

2.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按与用户对话的界面分类

?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 ?(如C:DOS>) ?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MSDOS、PC-DOS等)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OS/2、 windows3.x/95/98) ?多用户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 (windows XP、UNIX)

按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分类

?批处理系统
按操

作系统的功能分类

?分时操作系统

二、典型操作系统概述
? ?

1.DOS操作系统 DOS的全称是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是一种单用户、普及型的微机操作 系统,主要用于以Intel公司的86系列芯片为 CPU的微机及其兼容机,曾经风靡了整个20世 纪80年代。DOS由IBM公司和微软公司开发, 包括PC-DOS和MS-DOS两个系列。没有通用的 应用程序接口,加上用户界面不友善,操作使 用不方便,从而逐步让位于Windows等其他操 作系统。

? ?

2.Unix操作系统 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通用、交互型分时 操作系统。它最早由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的贝尔实验室的Thompson和Ritchie于 1969年在DEC公司的小型系列机PDP-7上 开发成功。1973年Ritchie开发出的C语言 对Unix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用C语言 改写后的Unix具有高度易读性、可移植 性,为其迅速推广和普及迈出了决定性 的一步。

? ?

3.Linux操作系统 Linux是由芬兰籍科学家Linus Torvalds于1991 年编写完成的一个操作系统内核,当时他还是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学习操 作系统课程中,自己动手编写了一个操作系统 原型, Linus把这个系统放在Internet上,允许 自由下载,许多人对这个系统进行改进、扩充、 完善,许多人做出了关键性贡献。Linux由最初 一个人写的原型变化成在Internet上由无数志 同道合的程序高手们参与的一场运动。

? ?

4.Mac OS操作系统 Mac OS操作系统是美国Apple公司推出的 操作系统,运行在Macintosh计算机上。 Mac OS是全图形化界面和操作方式的鼻 祖。由于它拥有全新的窗口系统、强有 力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和操作简便的网络 结构而风光一时。Apple公司也就成为当 时唯一能与IBM公司抗衡的PC机生产公 司。

?
?

5.Windows操作系统
Windows的第一个版本是Windows 1.x,但是从Windows 1.x 到Windows 3.x,系统都必须依靠DOS提供的基本硬件管理 功能才能工作,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还不能算是一个真 正的操作系统,只能称为图形化用户界面操作环境。1995年 8月,Microsoft公司推牛宝宝日记本出了Windows 95,并放弃开发新的 DOS版本,Windows 95能够独立在硬件上运行,是真正的 新型操作系统。以后Microsoft公司又相继推出了Windows 97、Windows 98、Windows 98 SE、Windows Me等后继版 本。2001年1月推出家用和商用合二为一的操作系统 Windows XP。

2.2.1 Windows的发展

1985年11月 Windows1.0

1990年5月 Windows3.0

1993年8月 Windows NT3.1

1995年8月 Windows 95

2001年10月 Windows XP

2000年10月 Windows me

2000年2月 Windows 2000

1998年6月 Windows 98

2.2 Windows XP 基础
? ?

一、Windows XP 概述 Windows XP是基于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成熟 的代码库而构建的,它使用的是32位计算

体系结构, 并且具有一个完全受保护的内存模型;同时,它拥有 一个全新的用户图形界面(叫做月神Luna)。此外, Windows XP还引入了一个“基于人物”的用户界面, 使用工具条可以访问任务的具体细节。同时,它包括 简化了的Windows 2000的用户安全特性,并整合了防 火墙等系统保护系统,以改进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微 软的安全问题。

2、 Windows XP 的新特性
? ? ? ? ?

(1)全新的可视化设计 (2)播放丰富的媒体 (3)安全性提高 (4)强大的系统还原性和兼容性 (5)无微不至的帮助与技术支持

3、 Windows XP 的基本位置
?Windows XP 的运行环境
? CPU:Pentium/Celeron 或 AMD K6/Athlon/Duron 233MHz ? 内存:64MB ? 硬盘:1.5GB ? 显示器:SuperVGA(800×600)分辨率 ? 其他配置:鼠标、键盘、CD-ROM

2.2.3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
打开电源开关就开始启动Windows XP

1.启动Windows XP

1.注销计算机 2.退出Windows XP 2.关闭 计算机

1、 鼠标操作
?

?

? ? ? ?

(1)移动/指向/定位:移动鼠标,使其指向操 作对象。 (2)左击:简称“单击”,即点击鼠标左 键一次。 (3)右击:点击鼠标右键一次。 (4)双击:连续快速点击鼠标左键两次。 (5)释放:松开鼠标按键。 (6)拖动:按着鼠标左(右)键不放,然 后拖动鼠标。

1、 鼠标操作

2.

键盘操作

2.窗口和菜单的操作

?

?

?

?

(1)边框:组成窗口的四条边线称为窗口的边框,利用边框可以改变窗 口的大小。 (2)标题栏:窗口中最上边的一行是标题栏,标题栏的左边有该应用程 序的图标、名称等。单击应用程序的图标,会打开窗口中应用程序的 控制菜单,使用该菜单可以实现“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 等功能,另外还可以实现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等操作。此外,将 鼠标移动到标题栏上后拖动,也可以移动窗口 (3)菜单栏: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大多数窗口的第二行都会有菜单 栏,菜单中的每一项都对应着一些相应的操作命令。 (4)工具栏:Windows把经常使用的操作放到了工具栏中。工具栏是由 一些快捷按钮组成的,单击这一按钮,就可以快速实现相应的功能。

其他操作
菜单 窗口 对话框 快捷方式 剪贴板
将命令用列表的形式组织起来,当用 户需要执行某种操作时,只要从中选 择相应的命令,即可完成相应的操作

其他操作
菜单 窗口 对话框 快捷方式 剪贴板
当打开一个程序或对象时,系统同时 打开与之对应的窗口。其基本操作有

最小化、最大化、关闭

3.2.3 Windows XP的窗口
?

1. 窗口的组成

其他操作
菜单 窗口 对话框 快捷方式 剪贴板

对话框是Windows XP
的一种特殊窗口,

不能

更改对话框的大小

3.2.5 Windows 2000的对话框
?

1. 对话框的组成

其他操作
菜单 窗口 对话框 快捷方式 剪贴板
快捷方式是Windows XP向用户提供 的一种快速访问资源的方式

其他操作
菜单 窗口 对话框 快捷方式 剪贴板
剪贴板是Windows XP用来在应用程 序之间交换数据的一个临时存储空间,

占用内存资源

2.3. Windows XP 的桌面组成

桌面图标

桌面背景

任务栏

1、个性化你的桌面
?

1、可以用鼠标拖动桌面上的图标调整位 置。

?

2、可以在空白处右击鼠标弹出快捷菜单, 选择“对齐图标”或“排列图标”进行 选择。

2.

设置显示属性
在桌面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将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 如图26。 利用“显示属性”对话框可以更改桌面的背景、设置屏幕保护程序、更改 外观、决定是否在桌面上显示某个网页、设置视觉效果,以及对显示器的 分辨率等进行设置。

3.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

打开“开始”菜单,指向“设置”,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 单”,将打开“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利用该对 话框可以对任务栏和开始菜单进行设置。如图:

? ?

? ? ? ? ? ? ? ?

4.设置快捷方式 快捷方式是到计算机或网络上任何可访问的项目(如程序、文件、文 件夹、磁盘驱动器、Web页、打印机或者另一台计算机)的连接,可 以将快捷方式放置在任何位置。 (1)在桌面上放置快捷方式 ①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单击要创建快捷方式的项目。 ②在“文件”菜单中,单击“创建快捷方式”。 ③将快捷方式图标从“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拖到桌面上。 (2)在文件夹中创建快捷方式 ①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在文件夹列表中,单击要在其中创 建快捷方式的文件夹。 ②在“文件”菜单上,指向“新建”,然后单击“快捷方式”。 ③按屏幕上的指令操作。

2.4 Windows xp 的资源管理器
2.4.1 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
所谓文件(File),是指存放在外存储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 合。文件中存放的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一篇文章、一首乐曲、 一幅图画等等。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名字,称为文件名。值得注意的 是,文件名是操作系统中区分不同文件的唯一标志,也就是说不允 许文件重名。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存放到磁盘中的文件的个数越来 越多,为了便于管理,引入了目录(Directory)的概念。目录是一 种层次化的逻辑结构,用来实现对文件的组织和管理。 Windows中扩展了目录的概念引入了文件夹(Folder)。文件夹 中不仅可以包含文件和文件夹,也可以包含打印机、计算机等。

2.4.1 文件及

文件夹的概念

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
计算机中的程序及在程序中

(1)文件的名称由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

中间用“.”字符分隔,通常扩展名说明
文件的类型。 (2)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文件

所编辑的文章、表格等都是
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中 的。

名最长可达255个字符。文件名可以包含
字母、汉字、数字和部分符号,但不能 包含?、*、/、|、< >等非法字符。

通配符

(3)文件名不区分字母的大小写。

常用扩展名

扩展名
exe com htm txt bmp swf java

说明
可执行文件 命令文件 网页文件 文本文件 图像文件 Flash文件 Java语言源程序

扩展名
sys zip doc c pdf wav cxx

说明
系统文件 压缩文件 word文件 C语言源程序 Adobe Acrobat文档 声音文件 C++语言源程序

2.4.1

文件及文件夹

在Windows XP中引入两种通配符:“?” 和“*”。

“?”表示任意一个字符。

通配符

“*”表示任意长度的任意字符。

2.4.2

资源管理器

启动“资源管理器”
①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Windows资源管 理器】命令,打开相应窗口。 ② 在【开始】按钮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资源管理器】命令即可。 ③ 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回收站”、“我的文档” 任一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即

可。

2.4.2 浏览计算机的资源 “资源管理器”和树型结构

C盘根目录

根目录下的 文件夹

文件夹下的 子文件夹

2.4.2

浏览计算机的资源
路径

所谓路径是指从根目录出发,一直到所要找的文

件,把途经的各个子文件夹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两
个子目录之间用分隔符“”分开。 例如:“C:HumanWSWY4Start.bmp”就是一个路径

2.4.3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1、选取文件和文件夹
(1)选取单个文件和文件夹
要选定单个文件或文件夹,只需用鼠标单击所要选取的对象即可。 (2)选取多个连续的文件和文件夹

鼠标单击第一个要选取的文件或文件夹,然后按 Shift 键单击最后一
个文件或文件夹即可。也可用鼠标直接拖动选取多个连续的文件或 文件夹。 (3)选取多个不连续的文件和文件夹 鼠标单击第一个要选取的文件或文件夹,然后按 Ctrl 键逐个单击其 他要选取的文件或文件夹即可。 (4)选取当前窗口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 单击【编辑】|【全部选中】命令,或按组合键 Ctrl+A 完成操作。

? ? ? ? ?

? ? ? ? ?

2.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 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有3种:只读、隐藏和存档。 (1)只读:只能查看其内容,不能修改。如果要保护文件或文件夹 以防被改动,就可以将其标记为“只读”。 (2)存档:表示是否已存档该文件或——www.61k.com——文件夹

。某些程序用此选项来 确定哪些文件需作备份。 (3)隐藏:表示该文件或文件夹是否被隐藏,隐藏后如果不知道其 名称就无法查看或使用此文件或文件夹。通常为了保护某些文件或文 件夹不轻易被修改或复制才将其设为“隐藏”。 文件或文件夹都可以设置只读属性、隐藏属性和存档属性。要显示和 修改文件的属性,具体操作如下: ①右击要显示和修改的文件。 ②从快捷菜单中选取“属性”命令,这时出现文件属性表,见图2-10。 ③若要修改属性,单击相应的属性复选框。当复选框带有选中标记时, 表示对应的属性被选中。 ④单击“确定”按钮。

图2-10 文件属性对话框

图2-11 文件夹属性对话框

?

?
?

4. 新建文件或文件夹 (1) 双击新建文件或文件夹的目标文件夹。 (2) 执行“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或右击文 件夹窗口空白处,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新 建”命令,选择级联菜单中的相应子项。或在目 标位置右击鼠标, 找到“新建” “文件 夹”, 然后 给文件夹命名即可。

2[www.61k.com.4. 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1.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1)使用菜单命令 首先选定要复制或移动的文件和文件夹。若进行复制操作,选择 【编辑】|【复制】(Ctrl+C)命令,若要进行移动操作,选择 【编辑】|【剪切】(Ctrl+X)命令,然后选定目标位置,选择 【编辑】|【粘贴】(Ctrl+V)命令即可将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 复制或移动到目标位置。

2.4. 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2)使用鼠标拖动 ① 复制文件或文件夹。若被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与目标位置不在 同一驱动器,则用鼠标直接将其拖动到目标位置即可。否则,按 住Ctrl键再拖动文件或文件夹到目标位置。 ② 移动文件和文件夹。若被移动的文件或文件夹与目标位置在同 一驱动器,则用鼠标直接将其拖到目标位置即可。否则,按住 Shift键再拖动文件或文件夹到目标位置。

2.4.5 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3)使用右键拖动 选取要操作的文件或文件夹,用鼠标右键将其拖动到目标位置,

此时弹出快捷菜单,在菜单中根据需要选择【复制到当前位置】
或【移动到当前位置】命令。

2.4. 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2.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选取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后,使用下拉方法将其删除。

① 用鼠标直接拖动到【回收站】图标上即可。
② 直接按Delete键,弹出【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确定 】按钮,即可将文件和文件夹放入回收站。

③ 按Shift+Delete组合键可以永久地删除文件和文件夹,而不放
进回收站中,文

件也不能被还原。 :在【回收站】中的文件没有从磁盘中永久删除,可以找回这些

文件。具体方法是:打开【回收站】窗口,从中选择要恢复的文
件,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命令,则 该文件从回收站中消失,出现在原来的位置。

2.4. 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3.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选取要重命名的文件或文件夹后,使用下拉方法进行更名。

① 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
② 按F2键即可对文件和文件夹名进行编辑。 ③ 在文件和文件夹名称位置处单击(注意:不要连续单击两次,

以免变成双击操作)。
对文件和文件夹重命名后,按Enter键即可确认。在Windows中每 次只能对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命名。

2.4.6

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1)选择“开始菜单”|“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输入要查找的对象。 (2)从“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中,单击“搜索” 工具,输入要查找的对象。 (3)如果想在文件夹中查找某个文件,从“我的电脑” 或“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文件夹,然后从弹出的快捷 菜单中选择“搜索”命令,输入要查找的对象。

2.4.4 文件的压缩
?

?

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压缩处理,可减小它们的 大小,并可减少它们在卷或可移动存储设备上 占用的空间。 使用方法如下:鼠标右键单击准备压缩的文件,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依次选择“发送到→压缩 (zipped)文件夹”命令(如图2-22),这时 会弹出一个压缩提示窗口 ,选择相应的压缩方 式即可。

2.5 控制面板
?

?

?

“控制面板”是一个包含了大量工具的文件夹。 用户可以用其中的工具来调整和设置系统的各种 属性。例如:改变硬件的设置,安装新的软件和 硬件,时间、日期的设置等。 输入法的切换 :可以通过任务栏上的输入法指示 器来选择不同的输入法。也可以按Ctrl+Shift组合 键在各个中文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 。 全角字符占用一个汉字的宽度,半角字符只占有 一个汉字的一半宽度 。

? 1. 区域选项设置
?

通过控制面板中的“区域和语言选项”,可以更改Windows XP显示 日期、时间、货币、大数字和带小数点数字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公制 或者美国的度量制和选择输入法区域设置,或者设置键盘的布局,以 符合用户的习惯。

? 2.中文输入法 ? 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文版自带微软拼音输入法、智能ABC输入 法、全拼输入法、郑码输入法等多种中文输入法。 ? (1)添加中文输入法 ? ①从“控制面板” 中打开“区域和语言选项”对话框;单击“语言” 选项卡;在单击“详细信息”按钮,打开“文

字服务和输入语言”对 话框。 ? ②在设置选项卡中单击“添加”,打开“添加输入语言”对话框 。 ? ③选择想要添加的输入法,单击“确定”按钮。

图2-26

“添加输入语言”对话框

图2-25 “文字服务和输入语言”对话框

?

?

二、日期/时间设置 在控制面板窗口双击“日期和时间”图标,即打开“日期 和时间属性”对话框 ,如上图所示: 通过该对话框可以调整系统日期和系统时间、选择用户 所在时区。

2.5.3

设置键盘和鼠标

在控制面板窗口双击“鼠标”图标,即打开“鼠标属性”对话框,
如图2-30。利用“鼠标键”、“指针”、“指针选项”、“轮”和“硬 件”等选项卡,可以更改系统指针方案,定义鼠标器的相关按钮,确定 光标的速度-牛宝宝日记本-和加速度,更改鼠标器的驱动程序等。

?

?

2.在控制面板窗口双击“键盘”图标,即打开“键盘属 性”对话框,如上图所示 。 在该对话框内,可以更改键盘的重复延迟、重复率、光标 闪烁频率,可以对输入法区域进行设置,可以更改键盘的 驱动程序等。

2.5.4

添加/删除程序

在【打印机和其他硬件】窗口中,单击【鼠标】命令,打开【鼠 1.安装应用程序 标 属性】对话框。 ① 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单击【添加/删除程序】命令,在打 单击【鼠标键】标签,拖动滑块改变鼠标双击的时间间隔,并在 开的【添加或删除程序】窗口中,单击左侧的【添加新程序】命 右侧的“文件夹图标”上进行测试。 令。 单击【指针】标签,更改鼠标指针方向。 ② 单击【CD或软盘】按钮,弹出【从软盘或光盘安装程序】向 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找到软件的安装文件,然后单 单击【指针选项】标签,设置指针移动的速度和精度,设置是否 击【完成】按钮,开始运行安装文件。 显示鼠标移动的轨迹等。 ③ 根据Dreamweaver MX的安装向导,依次单击【下一步】按钮, 单击【轮】标签,可以设置滚动滑轮一个齿格时,屏幕滚动的行 键入用户名和序列号(图2-33)、选择目标文件的安装路径等, 数。 最后单击【安装】按钮,开始安装。

2.5.4

添加/删除程序

在【打印机和其他硬件】窗口中,单击【鼠标】命令,打开【鼠

2、删除应用程序

标 属性】对话框。 ① 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单击【添加/删除程序】命令,打开 单击【鼠标键】标签,拖动滑块改变鼠标双击的时间间隔,并在 【添加或删除程序】窗口。 右侧的“文件夹图标”上进行测试。 ② 在【当前安装的程序】列表中,选中要删除的软件“Fetion 单击【指针】标签,更改鼠标指针方向。 2008”,单击【更改/删除】按钮,弹出该软

件的卸载向导对话框, 单击【指针选项】标签,设置指针移动的速度和精度,设置是否 如图2-35所示。 显示鼠标移动的轨迹等。 ③ 依次单击向导中的【下一步】按钮,完成删除软件的操作。 单击【轮】标签,可以设置滚动滑轮一个齿格时,屏幕滚动的行
数。

2.5.5 打印机设置

?

在控制面板中打开“打印机和传真” 图标,如图2-34所示的“打印机 和传真”文件夹。 “打印机和传真”对话框包含了系统中已安装的打 印机和安装新打印机的打印机安装向导。

图2-34 打印机和传真 对话框

2.5.6、用户管理
? ?

1.用户账户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管理工具”,打开“计算机管理”控制台,选择 “本地用户和组”,单击“用户”,如图2-36所示。

图2-36 计算机管理 对话框

?
?

? ?

(1)Administrator(管理员)账户 管理员是负责设置和管理本地计算机(或域控制器)及 他们的用户和组账户、指派密码和权限以及帮助用户解决 网络问题的人。 (2)Guest(来宾)账户 在安装Windows XP系统时,还创建了一个Guest内置账 户,可以让一个临时账户登录到计算机并以较少的权限使 用计算机,来宾账户没有密码。

? ? ? ?

? ? ? ? ?

?

3.创建和管理用户账户 “计算机管理”控制台中,可以实现以下操作: (1)创建用户账户 打开“系统工具”,选择“本地用户和组”,单击“用户”,打开 “操作”菜单,单击“新用户”,在“新用户”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 和密码。单击“创建”按钮,则创建该账户。 (2)用户账户属性 右键单击某账户 “属性”,即可以修改此账户的属性。 (3)将用户添加到组 ①在“账户属性”对话框中,单击“隶属于”选项卡,单击“添加” 按钮; ②在组列表中,选择一个组,单击“添加”。 (4)删除用户账户

2.6 Windows XP的系统维护与性能优化
? ?

1.打开“磁盘管理 单击“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这个时候就会弹 出一个的“计算机管理”窗口。选中左边窗格的“磁盘管理”并单击, 在右边窗格中就看到这台电脑所有磁盘情况。

?

? ? ? ?

“磁盘管理”除了进行盘符更换之外,还可以进行格式化 分区、创建新分区和查看分区属性等操作。 2.改变硬盘盘符 3.改变光驱盘符 4.分区大小随便调 5. 磁盘的其他管理

2.6.2 磁盘碎片整理。
在【打印机和其他硬件】窗口中,单击【鼠标】命令,打开【鼠 ① 选择【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

标 属性】对话框。 片整理程序】命令。
单击【鼠标键】标签,拖动滑块改变鼠标双击的时间间隔,并在 ② 打开【磁盘碎

片整理程序】对话框,选择C盘,单击【分析】 右侧的“文件夹图标”上进行测试。 按钮,系统对C盘的空间占用情况进行分析。窗口显示了碎片整

单击【指针】标签,更改鼠标指针方向。 理之前对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分析结果。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
单击【指针选项】标签,设置指针移动的速度和精度,设置是否 含义。系统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是否要进行磁盘碎片整理的建 显示鼠标移动的轨迹等。 议。

单击【轮】标签,可以设置滚动滑轮一个齿格时,屏幕滚动的行 ③ 单击【碎片整理】按钮,即可开始整理磁盘碎片程序。碎片整
数。 理完成后,单击【关闭】按钮。

2.6 Windows XP的系统维护与性能优化
【任务5.1】清理磁盘D。 在【打印机和其他硬件】窗口中,单击【鼠标】命令,打开【鼠 ①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 标 属性】对话框。 理】命令。 单击【鼠标键】标签,拖动滑块改变鼠标双击的时间间隔,并在 ② 打开【选择驱动器】对话框,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清理的磁盘 右侧的“文件夹图标”上进行测试。 驱动器D,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磁盘清理】对话框。 单击【指针】标签,更改鼠标指针方向。 ③ 对话框中列出了可以删除的文件选项。在【要删除的文件】列 单击【指针选项】标签,设置指针移动的速度和精度,设置是否 表框中选中要删除的文件前的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弹出 显示鼠标移动的轨迹等。 【磁盘清理】 确认对话框,确定要删除则单击【是】按钮即可。 单击【轮】标签,可以设置滚动滑轮一个齿格时,屏幕滚动的行 数。

2.6.3文件的备份和还原

? ?

1.文件的备份 在开始菜单中,依次指向“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备 份”,将打开“备份工具”对话框如图2-41所示。在左窗口选择要备 份的磁盘,右窗口选择要备份的文件或文件夹,利用浏览按钮确定备 份文件存放的位置,然后单击开始备份按钮即可开始备份。

?
?

2.文件的还原 在图2-41所示窗口中选择“还原和管理媒体”选项卡, 即可将备份的文件还原。

2.7.4 记事本

在【打印机和其他硬件】窗口中,单击【鼠标】命令,打开【鼠 【任务5.6】使用记事本编辑一段文字,并以“练习”为文件名保存 标 属性】对话框。 在D盘中。 单击【鼠标键】标签,拖动滑块改变鼠标双击的时间间隔,并在 右侧的“文件夹图标”上进行测试。 ①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记事本】命令,打开 单击【指针】标签,更改鼠标指针方向。 【记事本】窗口。 单击【指针选项】标签,设置

指针移动的速度和精度,设置是否 显示鼠标移动的轨迹等。 ② 在窗口中录入文字内容。单击【文件】|【保存】命令,在打 单击【轮】标签,可以设置滚动滑轮一个齿格时,屏幕滚动的行 开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路径为D盘,文件名为“练 数。 习”,文件类型为“txt”。设置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

2.7 Windows XP的附件
? ?

一、画图 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 →“附件”,然后单击“画图”。“画图”程 序的窗口如图2-42所示。

2.7.2 写字板和记事本
?

? ?

?
?

写字板和记事本是Windows XP自带的两个文字处理程 序,这两个应用程序都提供了基本的文本编辑功能。 通过“开始”菜单, “程序”, “附件”, 即可打 开相应程序。 1.写字板 写字板的功能较强,使用写字板可以创建和编辑带 格式的文件,其界面和使用方法与本书第3章介绍的 Word非常相似,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2.记事本 “记事本”是一个文本文件编辑器,用户可以使用 它编辑简单的文档或创建Web页。“记事本”的使用 非常简单,它编辑的文件是文本文件,这为编辑一些 高级语言的源程序提供了极大方便。

? ?

三、计算器 在开始菜单中指向“程序”→“附件”,然后单击计算 器,即可打开计算器程序,如下图所示。

?

?

在“查看”菜单中选中科学型,可以将计算器切换到科学型计算器, 如下所示。 科学型计算器的功能更加强大,除了可以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外,还 可以进行三角函数、统计分析等各种较高级的运算。此外,还可以单 击“十六进制”、“十进制”、“八进制”或“二进制”单选按钮来 改变运算所使用的数制或进行十六进制、十进制、八进制或二进制数 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2.7.4
? ?

娱乐

1、Windows Media Player Windows Media Player是微软公司推出 的功能较强大的媒体播放器,支持WAV 文件、MIDI文件、MP3文件、AVI文件、 MPEG文件等多种格式的音频和视频文件, 可以播放CD和DVD。

?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附件”→“娱 乐”→“Windows MediaPlayer”命令,打开“Windows Media Player”窗口,如图2-50 所示。

? 3.录音机 ? Windows XP的“录音机”功能不仅可用来录音,还可以 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如删除部分声音、添加回声、在声 音文件中插入另一个声音文件、将多个声音文件进行混音 等。 ? (1)使用“录音机”进行录音 ? 使用“录音机”进行录音的操作如下: ? ①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更多程序”→“附 件”→“娱乐”→“录音机”命令,打开“声音-录音机” 窗口,如图2-51所示 ? ②单

击“录音” 按钮,即可开始录音。最多录音长度为 60 秒。 ? ③录制完毕后,单击“停止” 按钮即可。 ? ④单击“播放” 按钮,即可播放所录制的声音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三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Word 2003的启动、退出方法和窗口组成 2.掌握Word 2003的文档基本操作、文档编辑、文 档排版的方法 3.掌握Word 2003表格创建、表格编辑、表格中数 据处理的方法 4.掌握Word 2003图文混排的方法 5.了解Word 2003的打印设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档基本操作 2.文档编辑 3.文档排版 4.表格处理 5.图文混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3.1 Word2003概述
3.1.1 Word 2003的主要功能 (1)创建、编辑、格式化文档 (2)图形处理 (3)表格处理 (4)版式设计与打印 (5)Word 2003新增功能 3.1.2 Word 2003窗口及其组成 Word2003启动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Word2003 的窗口,它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格式工具栏、 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视图切换按钮等 组成,如图3-1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1.3 Word2003的联机帮助 在我们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问题,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 供的帮助功能解决遇到的难题。 1.通过Office助手提供帮助 2.从“帮助”菜单获取帮助 3.从Microsoft Office Online网站获取 联机帮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2 Wo rd2003基本操作

3.2.1 Word2003启动与退出 1 Word2003的启动 启动Word2003,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 Word 2003”。 (2)双击桌面上已建立的Word2003快捷方式图标。 3)双击已建立的Word2003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 Word2003的退出 退出Word 2003,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中菜单栏中的“文件”项,单击“退出”命令。 (2)单击标题栏右端的按钮。 (3)单击标题左端的控制菜单图标,再选择“关闭”命 令。 (4)使用快捷键Alt+F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2.2 文档的建立与保存 (一)文档的建立 1.新建立空白文档 2.利用模板和向导建立文档 (二)文档的保存 (1)保存新建文档 (2)保存修改的旧文档 (3)另存文档 (4)全部保存 (5)自动保存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2.3 文档的打开和关闭 1.打开文档 打开一个已建立的文档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命令或使用Ctrl+O 组合键。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工具按钮。 (3)快速打开最近编辑过的文档。 2.文档的关闭 (1)单击“文件”

菜单下的“关闭”命令可以关闭当前 正编辑的文档。 (2)单击文档窗口最右边的“关闭窗口”按钮,可以关 闭当前正编辑的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文章窝——础教程

3.2.4文档的输入 文档的输入窗口有一条闪烁的竖线,称为 “插入点”,它指示文本的输入位置,在此 键入要输入的文本内容。文档的内容包括汉 字、英文字符、标点符号和特殊符号等。 1.选择合适的输入法 2.全角、半角字符的输入 3.键盘常见符号的输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4.特殊符号和难检字的输入 (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在弹出的 “符号”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字体以及下面的符号, 单击“插入”按钮或双击要插入的符号或难检的字即 可完成。 (2)使用软键盘。 (3)插入特殊符号。 5.插入点的定位 (1)利用鼠标定位。 (2)使用键盘定位。 (3)使用滚动条定位。(4)使用“编辑”菜单中的 “定位”命令来进行文档相关目标的定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6.录入状态 Word 2003提供了两种录入状态:“插入”和 “改写”状态。“插入”状态是指键入的文本 将插入到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光标后的面的 文字将按顺序后移;“改写”状态是指键入的 文本将光标的文字按顺序覆盖掉。“插入”和 “改写”状态的切换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按键盘上的“Insert”键,可以在两种方式 间切换。 (2)双击状态栏上的改写标记,可以在两种方 式间切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2.5 文档的编辑 1.选定文本 (1)利用鼠标选定文本 (2)利用键盘选定文 本 2.撤销文本的选定 3.删除文本 4.移动文本 5.复制文本 6.选择性粘贴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2.6查找和替换
在Word2003中,可以在文档中搜索指定的内容,并将搜索到的 内容替换为别的内容,还可以快速地定位文档,用户在修改、编 辑大篇幅文档时,使用非常方便。 1.查找 如果用户要在文档中搜索“管理学原理”字符串,可以单击 “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F,系统弹 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3-11所示,在“查找内容”文本 框中输入“管理学原理”,然后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 Word2003会帮助用户逐个地找到要搜索的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替换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或使用

Ctrl+H快捷键,系统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 图3-12所示。

(2)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输入“Word”,在“替换 为”文本框中输入“Word2003”,然后单击“全部替换” 按钮,就可以将文档中的全部“Word”替换为 “Word2003”;如果使用“查找下一处”按钮,可以有 选择

地替换其中一部分。全部替换完成后,Word2003会 提示用户已经完成了多少处替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2.7 撤消与恢复 1.撤消 如果用户后悔了刚才的操作,可以用以下方法之一来 撤消刚才的操作: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撤消键入”命令。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撤消”按钮。 (3)使用Ctrl+Z组合。 2.恢复 在经过撤消操作后,“撤消”按钮右边的“恢复”按钮 将被激活。恢复是对撤消的否定,如果认为不应该撤 消的刚才的操作,可通过以下方法之一来恢复: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恢复”命令。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恢复”按钮。 (3)使用Ctrl+Y组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2.8文档的查看方式 所谓视图,是指文档在Word应用程序窗口中的 显示方式。Word2003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视图 方式,以便于在文档编辑过程中,能够从不同 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查看所编辑的文档。视图 方式的变化不会对文档本身做任何修改。 可以通过下列方式选择不同的视图方式: (1)单击“视图”菜单,选择“普通”、 “Web版式”、“页面”、“阅读版式”、 “大纲”、“文档结构图”或“缩略图”等不 同的视图方式。 (2)在Word应用程序窗口的左下角有五个控制 按钮,单击这五个可以快速实现视图之间的切 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 文档格式化与排版 3.3.1设置字符格式化 (一)字体的设置 1.使用菜单命令格式化 (1)选定要进行格式化的文本; (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 对话框,如图3-13所示。 (3)在“字体”选项卡中可以设置字体、字形、字号、 颜色、下划线、特殊效果等。特殊效果可以直接单击 效果前面的复选框,允许同时使用多种文字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使用“格式”工具栏格式化 选定要格式化的文本后,可以直接单击“格式” 工具栏上的字体颜色工具按钮和来设置文本的 颜色、字体、字形、字号、加粗、倾斜、下划 线等。这种方法快捷方便,但不能设置特殊效 果。 (二)字符间距 字符间距是指字符之间的距离,有时会因为文 档设置的需要而进行字符间距的调整,以达到 理想的效果。 (1)使用菜单命令调整 (2)使用“格式”工具栏调整字符间距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文字效果 选定要格式化的文本,单击“格式”菜 单中的“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 对话框中选“文字效果”选项卡,从中 选择需要的动态效果,在对话框的下方 可以看到预览的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2设置段落格式化
段落是Word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段落是指

文档中两 次回车键之间的所有字符,包括段落后面的回车键。 设置不同的段落格式,可以使文档布局合理、层次分 明。段落格式主要是指段落中行距的大小、段落的缩 进、换行和分页、对齐方式等。设置段落格式的方法 是: 单击“格式”菜单的“段落”命令,打开如图3-17 所示的“段落”对话框,对话框中的三个选项卡分别 是:缩进和间距、换行和分页、中文版式。我们主要 介绍“缩进和间距”选项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1.用菜单命令调整缩进和间距 2.用标尺调整段落的缩进 3.使用“格式”工具栏调整 4.使用“格式刷”调整 格式刷是实现快速格式化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将字符 或段落的格式复制到其他文本上。使用的方法是 : ①先将鼠标指针定位在格式化好的标准文本块中;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格式刷”工具按钮,鼠标 指针变成一个带“I”的小刷子; ③按住鼠标左键刷过要格式化的文本,所刷过的文本就 被格式化成标准文本的格式,同时,鼠标指针恢复原 样。 双击“格式刷”工具按钮,就可以在多处反复使用同一 格式。要停止使用格式刷,可单击“格式刷”工具按 钮或按Esc键取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3 制表符和制表位
制表位是指按下键盘上的Tab键后光标向右移动的位置。对不同 行的文字按Tab即可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从而实现按列对齐。 常见的制表符有:左对齐式制表符、右对齐式制表符、居中式制 表符、小数点对齐式制表符和竖线对齐式制表符。Word中默认制 表符位是两个字符。 设置制表位的方法是: (1)单击水平标尺左端的制表符可以各种制表符间进行切换,直到 出现所需要的制表符为止。 (2)如果想要选择居中式制表符,在水平标尺上,单击要插入制表 位的位置,水平标尺上就出现了居中式制表符。按照这种方法依 次在标尺上相应位置设定其它需要的制表符。 (3)在文档中输入需要设置的居中对齐的字符串,把光标移到字符 前面,按下Tab键,这时该字符串就会在设置的制表符处居中对 齐。 (4)按回键进入下一行,再输入下一行字符串,在字符串前按下 Tab键,字符串就会按照所设置的制表位对齐了。先按Tab键,再 输入字符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如果想移动制表位的位置, 可以选择使用该制表位的文本,拖动制表位可以在文档的标尺范 围内移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4项目符号和编号 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可以使文本有条理、层次清晰、 可读性强。项目符号使用的是符号,而编号使用的是 一组连续的数字或字母,出现在段落前。项目符号和 编号的使用方法是: (1)

将鼠标定位在要插入项目符号或编号的位置。 (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 系统弹出如图3-19所示的“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使用不同的选项卡,选择合适的项目 符号或编号后,单击“确定”按钮。也 可以通过“自定义”对话框进行个性化 项目符号或编号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5 分节、分页和分栏 1.分节 节是独立的编辑单位,每一节都可以设置成不 同的格式。插入分节符即可将文档分成多节, 然后根据需要设置每节的不同格式。 (1)分节符的类型 (2)可为节设置的格式类型 (3)插入分节符 (4)删除分节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分页
Word有自动分页功能,当文档满一页时系统会自动换 到下一页,并在文档中插入一个自动分页符。除了自 动分页符外,也可以人工分页,所插入的分页符为人 工分页符。插入人工分项符的方法是: ①将光标插入点移到要分页的位置,单击“插入”菜单 中的“分隔符”命令,打开“分隔符”对话框,如图 3-20所示; ②单击分隔符类型中的“分页符”单选钮,就可以在当 前插入点的位置开始新的一页。

图3-20 “分隔符”对话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分栏 分栏就是将一段文本分成并排成几栏, 只有当填满第一栏后才移到下一栏。在 编辑报纸、杂志时,经常要用到分栏, 以增加版面的美感,而且便于划分板块 和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6 边框和底纹 在Word2003中文版中,可以为选定的字 符、段落、页面及各种图形设置各种颜色、 形状的边框和底纹,从而美化文档,使文 档格式达到理想的效果。 1.文字或段落的边框 2.页面边框 3.底纹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7 样式和模版 样式和模板是Word提供的快捷文档排版的 的重要功能,常用于较长文档的排版,如 书稿、论文等,可以大大简化排版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一)样式 在文档排版时,同一级标题样式通常要设 置成统一的格式,每排版一个标题样式都 需要多次执行排版命令,将会增加很多重 复性、机械性的工作,而Word的样式功能 就可以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二)模板 任何Word文档都是以模板为基础的,模 板决定文档的基本结构和文档设置。 Word2003提供了多种固定的模板类型, 如信函、简历、传真、备忘录等。模板 是一种预先设置好的特殊文档,能提供 一种塑造文档最终外观的框架,而同时 又能向其添加自己的信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8 版式设置 对文档进行版 式设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 作。版式设置主要有页面设置、页眉

和 页脚设置、插入页码等。设置好版式后, 用户就可以在设置好的格局下自由编辑 自己的作品了。 1.页面设置 页面设置主要包括页边距、纸张、版式、 文档网格等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页眉和页脚 绝大多数书籍或杂志页面的顶部或底部部有一 些因书而异的内容,如书名、页码、日期、图 片标志等。页眉和页脚的内容不是随文档输入 的,而是单独设置的。页眉和页脚只有在页面 视图下才能看到,创建页眉和页脚必须先切换 到页面视图下。 3.插入页码 如果文档页数较多,为了便于阅读和查找,就 需要给文档设置页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3.9 字数统计 在Word2003中,可能方便地使用“字数 统计”功能完成整篇文档的字数统计。 方法是: 单击“工具”菜单中的“字数统计”命令, 系统弹出“字数统计”对话框,对话框 中显示了当前文档的页数、字数、段落 数、行数等信息,也可以任意选定部分 内容进行字数统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4

表格制作

表格是一种简明、直观的表达方式,一个简单的表格 远比一大段文字更有说服力,更能表达清楚一个问题或 一组数据。在Word2003国。用户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制 作表格,还可以对表格进行编辑和格式化,使表格美观、 大方、布局合理。 3.4.1 创建表格 在创建表格之前,最好先草拟一下表格的结构,对表格的 行数和列数做到心中有数。表格的创建方式主要有以下 三种: 1.使用菜单命令创建 2.使用工具栏按钮创建表格 3.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绘制表格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4.2编辑表格 表格创建好后还要经过适当的编辑才能更符合 用户的实际需要,表格的编辑包括行列的插入、 删除、合并、拆分、高度/宽度的调整等。 1.表格的选定 2.行、列[www.61k.com的插入 3.行、列的删除 4.表格高度、宽度的调整 5.表格的合并与拆分 6.平均分布各行(各列) 7.单元格的对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4.3 格式化表格 格式化表格主要包括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设置 单元格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和对齐方式等,从而使表 格更加美观。 1.使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2.使用“格式”菜单 3.使用“表格属性”对话框。 3.4.4 表格的排版技巧 1.绘制斜线表头 2.设置跨页表格的标题 3.拆分表格 4.改变表格大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5 插入图形和对象
Word2003不仅有强大的文字文字处理功能,还具有强大的图形 处理功能,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各种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 图形对象,还可以绘制图形和插入数学公式,使文档图文并茂, 更具有感染力。

3.5.1 插入图形 1.插入剪贴画 2.插入图片 3.5.2编辑图片

和图文混排 Word2003允许对插入的对象进行修改、编辑,以适 合实际需要。比如调整对象的大小、颜色和线条, 设置环绕形式等。插入到文档中的图片对象有两种 形式,一种是嵌入式对象,一种是浮动式对象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1.两种图片形式的区别 2.图形对象的基本操作 (1)对象的选定 (2)调整对象的大小 (3)对象的移动 (4)对象的复制 (5)对象的删除 3.图形对象的格式设置 (1)裁剪图片 (2)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5.3插入和编辑艺术字
艺术字的使用可以使打印出来的文档更加 美观。艺术字默认的插入形式是嵌入式。

1.插入艺术字 2.编辑艺术字

3.5.4 绘制图形
1.绘制自选图形 3.编辑自选图形 2.添加文字 4.组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5.5 插入和编辑文本框

1.插入文本框

2.编辑文本框

3.5.6 插入数学公式
当撰写论文、学术报告时,经常用到数学公式。在用计算 机进行文档编辑时,数学公式是较难处理的,有些数学公 式符号是难以从键盘上输入的。为此,Word2003提供了数 学公式编辑器,用它来编辑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公式。 1.插入数学公式 2.修改数学公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6 打印文档
编辑好一篇文档后,一般都需要打印出来。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按钮,可以 完整地打印出正大编辑的文档,但是这样做不 一定能满足实际需要。在文档打印前最好进行 打印预览,防止因为文档设置不合适造成打印 浪费。

3.6.1 打印预览
在打印之前,用户很想了解一下页面的整体 效果,Word2003提供了打印预览功能,预览 方法主要有两种:(1)用编辑窗口预览 (2)用打印预览窗口预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6.2 打印文档

如果对文档进行了页面设置,并对预览效果感 到满意,就可以进行打印了。打印文档可以单 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按钮,从首页 开始打印完整的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7 其他功能
3.7.1[www.61k.com 邮件合并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编辑会议通知、录取通知书 之类的文档,在这类文档中除了姓名、通信地址等少 数内容不同外,其他内容完全相同。如果用普通的编 辑方法,要制作上百份甚至上千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情。利用Word2003提供的邮件合并功能,则可以轻松 地完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7.2 索引和目录 对一个长文档来说,目录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 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中一定会用到目录功能。在 Word2003文档中,使用“索引和目录”域功能,可 以自动将文档中使用的内容标题样式提取取目录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7.3 域
域是隐藏在文档中的由一组特殊代

码组成的指令。系统在执 行这组指令时,所得到的结果即会插入到文档中并显示出来。 域代码由域字符“{}”、域类型和指令构成,Word 2003中的域 共有九大类70余种。域相当于文档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数据或邮 件合并文档中套用信函、标签中的占位符。前面学过的页码、 页眉和页脚、索引和目录、邮件合并等都是使用了域功能。 1.插入域 2.切换域代码 3.更新域 4.锁定域和解除域锁定 5.解除域的链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四章 电子表格Excel 200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Excel 2003概述
一、电子表格概述
1977年AppleⅡ微机推出时,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丹.布 莱克林等用BASIC编写了一个软件。具备电子表格的许多 基本功能。1979年VisiCalc(可视计算)面世,微软公司也 开发出功能更加强大的电子表格产品——Multiplan。随后, Lotus公司的Lotus1-2-3,凭借集成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 图形处理三大功能于一体,迅速得到推广使用。 从1983年起微软公司开始新的挑战,他们的产品名称是 Excel,中文意思就是超越。先后推出了Excel 4.0、Excel 5.0、Excel 6.0、Excel 7.0、Excel 97、Excel 2000、 Excel 2003,直至目前的Excel 2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Excel 2003 的功能与特点
1.主要功能 (1)表格编辑功能。 (2)表格管理功能。 (3)设置工作表格式。 (4)绘制统计图表。 (5)数据管理功能。 (6)网络功能。

2.主要特点 (1)强有力的人性化设计。 (2)Excel将工作表组织成为工作簿,使表格处理从单 表扩充为多表,从二维扩充为三维,具有非常强的数 据处理能力。 (3)Excel提供了数百种统计图,使数据的表示更加直 观和丰富多彩,实现表图一体、协同处理。 (4)允许在工作表中使用公式和函数,大大简化了 Excel的数据统计工作。 (5)Excel作为Microsoft Office办公套件的一部分,可 以方便地和套件其他应用程序共享信息。

三、 Excel 2003的窗口界面
Excel 2003启动后,出现如图4-1所示的窗口,主要包括 同 Word 2003 类似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 等,还有Excel特有的编辑栏、工作表编辑区等。 1.编辑栏 2.工作表编辑区 3.工作表标签(图4-2 任务窗格 ) 4.任务窗格

图4-1 Excel 2003窗口

图4-2 任务窗格

第二节Excel 2003的基本操作
一、Excel 2003的启动和退出
1.Excel 2003的启动 (1)通过双击Excel 2003的桌面快捷方式启动。 (2)单击“开始”菜单,指向“程序”→“Microsoft Office”, 然后单击“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命令启动。如图43所示: (3)通过打开Excel 2003文件启动。 (4)通过“开始”菜单中的

“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
框中输入“excel”)启动。

图4-3 启动Excel 2003

2.Excel 2003的退出 (1)单击Excel 2003窗口中标题栏最右端的“关闭”按钮。 图4-4 控制菜单 (2)双击Excel 2003窗口中标题栏最左端的控制菜单图标。 (3)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4)单击标题栏最左端的控制菜单图标,再单击其中的“关 闭”命令。
(5)使用快捷键Alt+F4。

二、工作簿的新建和打开
1.工作簿和工作表 (1)工作簿 (2)工作表 2.新建工作簿 3.打开工作簿

三、工作簿的保存和关闭
1. 保存工作簿 (1)保存未命名的新工作簿 (1)保存已有的工作簿 (3)保存自动恢复信息 (4)若没及时保存,在退出Excel 2003或关闭当前工作簿时,
系统会弹出提示是否保存的对话框,单击“是”也可保存。 2.关闭工作簿

四、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选择
1. 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 单元格(Cell):是工作表中行和列交叉的部分,是工作 表最基本的数据单元,也是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数据的最小单 位。 单元格的名称(单元格地址)是由列标和行号来标识的,列 标在前,行号在后。如:A6 单元格区域:指的是由多个相邻单元格形成的矩形区域, 其表示方法由该区域的左上角单元格地址、冒号和右下角单 元格地址组成。例如,单元格区域C3:F9表示的是左上角从 C3开始到右下角F9结束的一片矩形区域,如图4-4所示。

图4-4 单元格区域

2.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选择 (1)选择单个单元格。 (2)选择某个单元格区域:单击选定该区域的第一个单元 格,然后拖动鼠标直至选定最后一个单元格。图4-4 单元 格区域 (3)选择工作表中的所有单元格:单击“全选”按钮。 (4)选择不相邻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先选定第一个单 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然后按住Ctrl键再选定其他的单元格或 单元格区域。 (5)选择较大的单元格区域:单击选定区域的第一个单元 格,然后按住Shift键再单击该区域的最后一个单元格。

(6)选择整行。 (7)选择整列。 (8)选择相邻的行或列。 (9)选择不相邻的行或列。 (10)选择增加或减少活动区域的单元格:按住Shift键并 单击新选定区域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在活动单元格和所单 击的单元格之间的矩形区域将成为新的选定区域

五、工作表及工作表的管理
1. 选择工作表 单击某个工作表标签,可以选择该工作表为当前工作表。 按住Ctrl键分别单击工作表标签,可同时选择多个工作表。 2. 插入新工作表 1)方法一:定位, “插入”菜单中的“工作表”命令,新 插入的工作表将出现在当前工作表之前,如图4-5所示 。 2)方法二:右击工

作表标签,快捷菜单中的“插入”命令 (如图4-6所示),选定工作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如果要添加多张工作表,则同时选定与待添加工作表相 同数目的工作表标签,然后再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工 作表”命令。

图4-5 “插入”菜单

图4-6“插入”对话框

3. 从工作簿中删除工作表 (1)方法一:选择要删除的工作表, “编辑”菜单中的 “删除工作表”命令。 (2)方法二:鼠标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快捷菜单中选择 “删除”。 4. 重命名工作表 (1)方法一:双击相应的工作表标签,输入新名称覆盖原 有名称即可。 (2)方法二:右击工作表标签,快捷菜单中的“重命名” 命令,输入——http://www.61k.com——新的工作表名称。 (3)方法三:菜单: 格式/工作表,单击“重命名”选项。

5. 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用户既可以在一个工作簿中移动或复制工作表,也可 以在不同工作簿之间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1)在一个工作簿中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2)在不同工作簿之间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6. 隐藏工作表和取消隐藏 (1)隐藏工作表步骤菜单:格式/工作表,选择“隐 藏”命令。 (2)取消隐藏

7. 隐藏工作簿和取消隐藏 (1)隐藏工作簿步骤:菜单:窗口/ 隐藏 (2)取消隐藏步骤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六、输入和编辑数据
1. 向单元格输入或编辑的方式

2. 文本(字符或文字)型数据及输入化 3. 数字(值)型数据及输入 4. 日期和时间型数据及输入 5. 自动填充数据-----自动填充

6. 编辑数据----数据修改

八、查找和替换
1.查找: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如图4-7所 示: 2.替换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如图4-8所 示

图4-7查找对话框

图4-8“替换”对话框

七、插入(删除)行、列和单元格
1. 插入操作 (1)插入整行 (2)插入列 (3)插入单元格 2. 删除操作 (1)删除行或列 (2)删除单元格

九、使用公式
公式可以由值、单元格引用、名称、函数或 运算符组成,它可以引用同一个工作表中的其 它单元格,同一个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 格,或者其它工作簿的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但 Excel 2003的公式必须以“=”开头。

1.公式中的运算符类型 (1)算术运算符 (3)文本运算符:& (2)比较运算符 (4)引用运算符 2.公式中的运算顺序 3.输入和编辑公式 选择要在其中输入公式的单元格,先输入“=” 号, 或通过单击编辑栏中的“编辑公式”按钮或工具栏中 的“粘贴函数”按钮自动插入一个“=”,接着输入运 算表达式,最后按回车键确认。

4.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1)相对引用 (2)绝对引用 (3)混合引用

(4)三维地址引用 5. 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①求和函数SUM( ) 函数格式:SUM(number1,number2,?) 功能:对所划定的单元格或区域进行求和, 参数可以为一个常数、一个单元格引用、 一个区域引用或者一个函数。 (2) 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 函数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 ?) 功能:求平均值函数

十、批注
在Excel 2003中,批注是附加在单元格中,根据实际需要 对单元格中的数据添加的注释 (1)单击需要添加批注的单元格; (2)在“插入”菜单中,选择“批注”命令; (3)在弹出的批注框中输入批注文本,如图4-9所示; (4)完成文本输入后,单击批注框外部的工作表区域。

图4-9输入批注的内容

第三节 格式化工作表 一、格式化数据
1.使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设置 :“格式” 菜单/“格 式化”命令 ,如图4-10所示。 1). 单元格内容的对齐,如图4-11的所示。 2). 表格内容字体的设置。 3). 表格边框的设置,如图4-12的所示。 4). 底纹的设置,如图4-13的所示。 5).设置单元格的保护可锁定单元格,防止对单元格进行 移动、修改、删除及隐藏等操作,如图4-14的所示。

图4-10 设置单元格数字格式

图4-11 设置单元格对齐格式

图4-12 表格边框的设置

图4-13 底纹的设置

图4-14

二、调整单元格的行高和列宽
1. 调整列宽 (1)拖动列标右边界来设置所需的列宽。 (2)双击列标右边的边界,使列宽适合单元格中的内容 (即与单元格中的内容的宽度一致)。 (3)选定相应的列,将鼠标指向“格式”菜单中的“列” 子菜单,然后选择“列宽”命令并输入所需的宽度(用 数字表示)。如图4-15所示。 (4)复制列宽,如果要将某一列的列宽复制到其他列中, 则选定该列中的单元格,并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复制”按钮,然后选定目标列。接着,选择“编辑” 菜单中的“选择性粘贴”命令,然后单击“列宽”选项。

图4-15列宽设置

图4-16行高设置

2. 调整行高 (1)拖动行标题的下边界来设置所需的行高。 (2)双击行标题下方的边界,使行高适合单元格中 的内容(行高的大小与该行字符的最大字号有 关)。 (3)选定相应的行,选择“格式”菜单中的“行” 子菜单,然后选择“行高”命令并输入所需的高 度值(用数字表示),如图4-16所示。 注意:不能用复制的方法来调整行高

三、自动套用格式和条件格式
1. 自动套用格式 自动套用格式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含有要格式化数据的工作表和单元格。 (2)选择“格式”菜单的“自动套用格式”命令, 出现图4-17所示。 2. http://www.61k.com条件格式 (1)添加条件格式: “格式”菜单的 “条

件格 式”,如图4-18所示。 (2)将格式复制到其他单元格中 (3)更改或删除条件格式

图4-17 自动套用格式

图4-18 “条件格式”对话框

第四节 数 据 清 单
一、数据清单 1. 数据清单的概念 具有二维表性的电子表格在Excel中被称为数据清 单,数据清单类似于数据库表,可以像数据库一样使 用,其中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2. 创建数据清单遵循的规则 3. 编辑数据清单:使用“记录单”进行编辑处理 “数据”菜单中的“记录单”命令,如图 4-19所示。 (1)增加记录。 (2)删除记录。 (3)修改记录。 4.数据清单的查询

图4-19 记录单对话框

二、排序和筛选

1.排序 Excel 2003数据的排序功能可以使用户非常容易 地实现对记录进行排序,用户只要分别指定关 键字及升降序,就可完成排序的操作。

操作步骤如下: ①单击清单中的任一单元。 ②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屏 幕显示“排序”对话框。如图4-19所示。 ③单击“主要关键字”列表框的下拉箭头, 选择作为主要关键字的列。 ④单击“确定”按钮。

图4-19 “排序”对话框

2.筛选 数据进行筛选:根据给定的条件在数据库中查询满 足特定条件的记录,它是一种用于查找数据清单中的 数据的快速方法。 记录进行筛选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动筛选”; 一种是“高级筛选”

(1)自动筛选 ①单击工作表中数据区域的任一单元格。 ②选择菜单“数据”/“筛选”命令项,选取“自动 筛选”命令,结果如图4-20所示。

图4-20 数据筛选

(2)高级筛选 1)建立条件区域,如图4-21所示 2)选择菜单“数据” /“筛选”命令项,单击“高 级筛选”命令项,如图4-22所示

图4-21 条件区域创建

图4-22 高级筛选对话框

三、分类汇总
?

? ?

分类汇总是把数据清单中的数据分门别类地进行 统计处理。不需要用户自己建立公式,Excel将会 自动对各类别的数据进行求和、求平均等多种计 算,并且把汇总的结果以”分类汇总”和“总计 ”显示出来。 注意: 在对某字段进行分类汇总前,必须先对该字段进 行排序,以使分类字段值相同的记录排在一起。

1.建立分类汇总表 (1)选择菜单“数据” /“分类汇总”命令建立汇总 表,如图4-23所示。 1)在“分类字段”列表框中选择分类汇总的字段。 2)在“汇总方式”列表框中选择汇总方式。 3)在“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汇总项。 4)单击“确定”按钮。 2.分级显示或打印

图4-2 3 分类汇总

第五节 图 表
一、图表简介 数据图表就是将单元格中的数据以各种统 计图表的形式显示,使得数据更直观。当工作 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

图表中对应项的数据 也自动变化。 Excel中的图表分两种,一种是嵌入式图表, 它和创建图表的数据源放置在同一张工作表中, 打印的时候也同时打印;另一种是独立图表, 它是一张独立的图表工作表,打印时也将与数 据表分开打印。

二、建立图表
步骤1: 选定要用于创建图表的单元格区域A1:F5,如图4-24。 步骤2: 单击菜单 “插入”/“图表”,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 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如图4-25所示。 步骤3: 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 表源数据”对话框,如图4-26所示。

图4-24 家用电器销售情况表

图4-25 图表类型

图4-26图表源数据

图4-27 图表选项

步骤4: 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 话框(如图4-27)。 步骤5: 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 对话框。

图4-28嵌入图表

三、编辑图表
建立图表后,用户还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比如图表的大小、 类型或数据系列。 1.设置坐标、标题、图例等的格式 可将鼠标移到坐标、标题、图例等上,单击右键,在快捷菜 单上选择相应的项目即可。 2.改变图表大小 3.移动或复制图表 4.添加数据标志 单击需要显示数据标志的数据点,然后按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 单,如图4-30所示,选择“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单击“数 据标志”,选择“显示值”。

图4-29 坐标轴格式

图4-30“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

5.改变图表颜色、图案、边框、字体等 单击图表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 “图表区格式”项,弹出“图表区格式”对话框,即 可进行相应的修改,如图4-31所示。

图4-31“图表区格式”对话框

另:数据透视表
Excel提供了“数据透视表”来解决按多个字段进 行分类并汇总的问题。 例如,按“性别”统计班级男女生的人数与平均成绩, 可利用数据透视表来解决。 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数据清单中的任意单元格。 (2)单击“数据”菜单,选择“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 图” 命令,打开“数据透视表和 数据透视图向导-3 步骤之1” 对话框, 如右图4-32所示。
209

图4-32“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1”对话框

(3)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 视图向导-3步骤之2”对话框,如图4-33所示。在“选定 区域”文本框中输入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数据区域,或在 工作表中选择数据。

图4-33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2”对话框
211

(4)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 导-3步骤之3”对话框,如图4-34所示。

图4-34“数据透视表和数

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3”对话框
212

(5)单击【布局】按钮,打开“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 -布局”对话框,如下图4-35所示。

图4-35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布局”对话框
213

(6)单击【选项】按钮:单击“选项”按钮,弹出“选项” 对话框。在“选项”对话框中根据需要设置数据透视表的相关 参数,如图4-36所示。设置完成后按“确定”按钮返回。

图4-36

数据透视表选项对话框

(7)单击【确定】按钮。 (8)单击【完成】按钮。数据透视表结果如图 4-37所示。

图4-37 数据透视表结果图
215

第六节 打 印
工作表或图表在编辑好之后,打印前,应使用 “打印预览”命令看一下模拟显示,若不满意,则 可通过“页面设置”进行适当设置,直到效果满意 时再打印。

1、页面设置
选择“文件”菜单中“页面设置”命令来完成,如图 4-38所示。

图4-38页面设置

2.打印预览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预览”命令,即可。 3、打印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打开“打印”对 话框,进行所需的相应设置。如图4-33所示。

图4-39 打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实训项目:电子表格Excel 2003
实训4、图表的创 建与编辑 实训1、工作表的建立

实训2、工作表的 编辑和格式化

实训3、数据管理 及页面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五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0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节 PowerPoint 2003简介
一、PowerPoint2003简介

PowerPoint 2003是Office 2003的重要组件,它主要用来制作 丰富多彩的幻灯片集,以便在计算机屏幕或者投影板上播放, 或者用打印机打印出幻灯片或透明胶片。如果需要,用户还可 以使用PowerPoint 2003 创建用于Internet上的Web页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二、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概念 幻灯片:表示PowerPoint中的一个视觉形象页,一般有文本、图片、 动画和超链接等页面元素以及背景音乐等多媒体信 息。 演示文稿:就是一个PowerPoint的文件,是所有演示材料的统称,包括: 幻灯片、演示文稿大纲(文字部分)、观众讲义(打印发给观众的)和 演讲者备注(给演讲者提示的内容)。 占位符:一种带有虚线或阴影线边缘的框,绝大部分幻灯片版式中都有这 种框。在这些框内可以放置标题及正文,或者是图表、表格和图片等对象。 设计模板:包含演示文稿样式的文件,包括项目符号和字体的类型和大小、 占位符大小和位置、背景设计和填充、配色方案以及幻灯片母版和可选的标 题母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配色方案:作为一套的八种谐调色,这些颜色可应用于幻灯片、备 注

页或听众讲义。配色方案包含背景色、线条和文本颜色以及选择 的其他六种使幻灯片更加鲜明易读的颜色。 幻灯片母版:是存储关于模板信息的设计模板的一个元素,这些模 板信息包括字形、占位符大小和位置、背景设计和配色方案 。

版式:是指添加新幻灯片时所选用的格式,PowerPoint为用户提供 了28种自动版式,每种版式的版面设置各不相同,主要包括标题、 文本、图片及图表占位符。PowerPoint允许对占位符执行移动、调 整大小、设置格式等操作,这与母版不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视图模式:PowerPoint中的视图包含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 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和备注页视图。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一)普通视图 在普通视图下,屏幕被分为3块不同的区域,可以分别从中查看大 纲、幻灯片以及为每张幻灯片添加的备注内容,这也是幻灯片默认 的显示方式。

(二)大纲视图
大纲由每张幻灯片的标题和正文组成,每张幻灯片的标题都出现在 数字编号和图标的右边,每一级标题都是左对齐,下一级标题自动 缩进,最多可以缩进5层。打开大纲视图的方法是单击屏幕上视图 按钮中的“大纲”按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幻灯片浏览视图 幻灯片浏览视图用来掌握演示文稿的整体,但不能对每个幻灯片进行编 辑。打开幻灯片浏览视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单击屏幕上视图按钮中的 “幻灯片”按钮;二是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浏览”命令。 (四)幻灯片放映视图 幻灯片放映是制作演示文稿的最终目的,它以全屏方式显示演示 文稿中 的每张幻灯片,播放时PowerPoint 2003的窗口、菜单、工具栏等会消 失,所有的动画、声音、影片等效果都会出现。打开幻灯片的放映视图 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单击屏幕上视图按钮中的“幻灯片放映”按钮;二 是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命令。

(五)备注页视图 备注页是供演讲者使用的,它的上方是幻灯片缩图,下方记录演讲者讲 演时所需的一些提示重点。打开备注页视图的方法是选择“视图” 菜 单中的“备注页”命令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PowerPoint 2003的启动和退出
(1)启动PowerPoint 2003的方法和启动其他应用程序 的方法一样,常用的方法有: ①单击【开始】按钮->【程序】->“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 ②直接双击桌面上PowerPoint快捷方式图标 ③双击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操作系统会自动运行 PowerPoint软件来处理该文件,这就是所谓的“文档驱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退出PowerPoint 2003 ①单击标题栏中的“关闭”按钮 ②双击窗

口控制图标 ③执行【文件】|【退出】命令 ④快捷键ALT+F4

和Word、Excel等其他OFFICE软件一样,退出PowerPoint时,如果对 当前操作的演示文稿编辑、修改过而没有存盘,则系统会显示是否保 存文件的对话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四、PowerPoint 2003界面组成
标题栏 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任务窗格

大纲/幻灯 片浏览窗 格

视图切 换按钮 幻灯片编 辑窗口

绘图工具 栏

备注窗格

状态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二节 编辑幻灯片

一、任务:“分辨率”演示文稿

该任务是制作一份“分辨率”演示文稿。在制作的过程中 主要讲述演示文稿的创建、内容的编辑和格式化、演示文 稿的动画设置以及演示文稿的放映和发布。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1)用“空演示文稿”创建演示文稿 任务要求: 利用空演示文稿创建“分辨率”演示文稿。 操作步骤: ①启动 ①PowerPoint 2003,系统默认创建一张空白演示文稿。 ②单击【格式】 |【幻灯片版式】命令,打开【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在版式上将 鼠标悬停会出现提示文字,在窗格中所提供的版式包含标题、文本、剪贴画、图表等 对象的占位符,并且包含有提示文字,但不包含背景图案。如图5-6所示。 ③选择 “标题幻灯片”,该版式预设了两个占位符:主标题区和副标题区。在相应的 区 域中单击鼠标左键,即可直接输入具体的文字。 ④在主标题区添加文字“分辨率”,副标题区添加“制作者:***”。 ⑤单击【文件】 |【保存】命令,输入文件名为“分辨率”,保存类型为“演示文 稿”,选 择文件保存的路径,单击【保存】按钮。 保存为“PowerPoint 放映”格式,文件的扩展名为pps;“网页”格式,扩展名为 html或 htm。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使用内容提示向导是创建演示 文稿最迅速的方式。 (3)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PowerPoint 2003提供了各种专业的设计模板,用户可从中选择任 意一种,这样所生成的幻灯片都将自动采用该模板的设计方案, 从而使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风格协调一致。 创建方法如下: 单击任务窗格下部的“新建演示文稿”,选择“根据设计模板”选项, 或 者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命令,都将弹出“新建演示文稿” 对话 框,选择“根据设计模板”选项,窗口中列出已设计好的模板列表, 在【应用设计模板】列表中选择“Profile”模板样式,然后在占位符中 分别输入主标题和副标题即可。 “设计模板”模板只提供设计方案,如背景对象及其位置、配色方案、 标题和主题的文本格式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二、演示文稿的格式化 (1)编辑幻灯片文本
【任务要求】

将第1张“标题”幻灯片中的“分辨率”文本格式设置为“华文行楷”、“黑色 和“54号”字,副标题设置为“隶书”、“黑色”和“24号”字。

【操作步骤】
①选中第 1张幻灯片中的“分辨率”,单击鼠标右键,或单击【格式】 |【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在【中文字体】、【颜色】 和【字号】下拉列表框中分别选择“华文行楷”、“黑色”和“54号”字。 ②按要求设置副标题中文本的格式,方法同步骤。 ③设置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插入新幻灯片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1张幻灯片之后,依次插入 7 张新幻灯片并分别 是 幻灯片索引页面、“分辨率概述”、“图像分辨率(ppi)”、“扫描分辨 率 (dpi)”、“网屏分辨率”、“图像的位分辨率”、“设备分辨率”的内 【操作步骤】 容。(文本内 容参照素材分辨率原文.ppt) ①在幻灯片视图窗格中,将插入点置于第 1张幻灯片之后,单击【插入】| 【新幻灯片】命令,或者按Enter键,或者使用组合键Ctrl+M。 ②默认插入 “标题和文本”版式的空白幻灯片,在标题区输入“目录”,并将标 题格式均设置为“隶书”、“黑色”和“40号”字,居中,在文本区输入目录项,然 后设置文本格式为“隶书”、“黑色”和“36号”字,左对齐。 ③按要求继续插入后6张幻灯片,并将标题格式均设置为“隶书”、“ 黑色”和 “40号”字,居中,正文格式均设置为“宋体”、“黑色”和“24号”字,左对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选择幻灯片
选择幻灯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在大纲视图窗格中单击鼠标即可选中一张幻灯片。 ②选择连续多张幻灯片:单击第1张幻灯片,然后按住Shift键再单 击选择范围内的最后一张幻灯片。 ③选择不连续的多张幻灯片:单击第1张幻灯片,然后按住Ctrl键再 依次单击其余要选择的幻灯片。 ④选择所有幻灯片:单击【编辑】|【全选】命令,或者使用组合 键Ctrl+A。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4)移动幻灯片
【任务要求】
将“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的第7张幻灯片移至第8张幻灯片之后。 【操作步骤】 ① 在幻灯片视图窗格中,单击选中第7张幻灯片,然后按住鼠标左 键,拖动幻灯片至目标位置释放即可。 ②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幻灯片的移动也可以使用【剪贴】(Ctrl+X)和【粘贴】(Ctrl+V) 命令完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5)复制幻灯片 复制幻灯片可以在同一个演示文稿中进行,也可以在不

同的演示文 稿中进行。复制幻灯片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中要复制的幻灯片,单击鼠标右键,【复制】命令。 ②选择要粘贴的目标位置,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即可。 同一文稿中复制幻灯片更方便的方法是:选中要复制的幻灯片,按 住Ctrl键将其拖动到要粘贴的目标位置即可。 (6)删除幻灯片 选中要删除的幻灯片,单击【编辑】|【删除】命令,或者按Delete 键即可。

计算 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幻灯片的外观设置 (1)模板
PowerPoint 2003提供了两种模板:设计模板和内容模板。 ① 设计模板包含预定义的格式和配色方案,可以应用到任意演示文 稿中创建外观。 ② 内容模板除了预定义格式和配色方案外,还增加了针对不同主题提 供的建议内容。 在演示文稿中应用设计模板时,新模板将取代原演示文稿的外观设 置,并且插入的每张新幻灯片都会拥有相同的自定义外观。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为“分辨率”演示文稿应用“studio”设计模板。

【操作步骤】
① 打开“分辨率”演示文稿,单击【格式】|【幻灯片设计】命令,打开【幻 灯片设计】任务窗格。 ② 单击【设计模板】命令,在【应用设计模板】列表框中选择“studio”模板, 单击模板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命令即可。 也可以对其中的某张幻灯片应用模板。

【任务要求】
将“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第2张幻灯片应用模板改为“Eclipse”模板。

【操作步骤】
① 在普通视图下,选中第2张幻灯片。 ② 在【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的【应用设计模板】列表中选择“Eclipse”模 板,单击其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应用于选定幻灯片】命令。 ③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如果对已有的设计模板不满意,用户还可以自己创建模板,具 体步骤如下。
①新建一个空白演示文稿,在其幻灯片中设置好字体、字形、颜 色、字号、背景等格式参数。 ②单击【文件】 |【另存为】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 ③将【保存位置】设置为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 Templates演示设计模板”,【保存类型】设置为“演示文稿设计 模板”,输入模板的文件名“分辨率”,在【应用设计模板】对话 框中可以预览所创建的模板。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配色方案
配色方案是由背景颜色、线条、文本颜色以及其他6种颜 色搭配组成的。可以把配色方案理解成每个演示文稿所包 含的一套颜色设置。 这些颜色分别应用到幻灯片上的对象中,例如填充图形的 颜色、文本和线条的颜色、设置超链接后文本的颜色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利用标准配色方案,为“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的第2 张幻灯片设置背景。

【操作步骤】
① 打开“分辨率”演示文稿,选中第2张幻灯片。 ② 在【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中,单击【配色方案】命 令,在【应用配色方案】列表中选择第2行第1个背景 方案。 ③ 单击其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应用于所选幻灯片】 命令,完成背景的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利用自定义配色方案,在“分辨率”演示文稿中,将所 有幻灯片的“强调文字和超链接”方案设置为“蓝色”。
【操作步骤】

① 打开“我的爱好”演示文稿,在【幻灯片设计】任务窗 格中,单击【配色方案】命令,然后单击窗格下方的【 编辑配色方案】超链接。 ② 单击【自定义】标签,选择【强调文字和超链接】色块。 ③ 单击【更改颜色】按钮,在【标准】选项卡的【颜色】 面板里选择“蓝色”。 ④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编辑配色方案】对话框,【 强调文字和超链接】色块变成蓝色。单击【应用】按钮 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母版 在含有标题和文本的幻灯片版式中,文字最初的格式,包 括位置、字体、字号、颜色等,都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来 源于母版。也就是说,幻灯片版式中文字的最初格式是自 动套用母版的格式,如果母版的格式改变了,则所有幻灯 片上的文字格式将随之改变。母版是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 模板和版式的一种工具。如果希望修改演示文稿中所有幻 灯片的外观,那么只需要在相应的幻灯片母版上做一次修 改即可,而不必对每一张幻灯片都做修改。

在PowerPoint 2003中每个相应的幻灯片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母版——幻灯片母版、 标题母版、讲义母版和备注母版。幻灯片母版控制在幻灯片上键入的标题和文本 的格式与类型;标题母版控制标题版式,幻灯片的格式和位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3-8张幻灯片的右下角显示“返 回目录”信息。
【操作步骤】

① 单击【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打开母 版视图。 ② 选择“studio”的幻灯片母版,单击选中【页脚区】,在 【页脚】文本框中输入“返回目录”,并设置字体格式为“华 文 细黑”和“18号”,然后拖动文本框调整显示位置。 ③ 设置完成后,单击【关闭母版视图】命令,返回演示文稿 编辑窗口,第3-8张幻灯片的右下角均显示了“返回目录”字样。 ④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将“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3-8张幻灯片的标题对齐方 式设置为居中。
【操作步

骤】

① 单击【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打开母 版视图。 ② 选择“studio”的幻灯片母版,单击选中【自动版式的标 题区】,在格式工具栏上单击“居中”按钮。 ③ 设置完成后,单击【关闭母版视图】命令,返回演示文 稿编辑窗口,第3-8张幻灯片的标题全居中对齐。 ④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四、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 (1)插入图片 幻灯片中图片的来源有3种:剪贴画、计算机中已有的图片 文件和使用【绘图】工具加工的各种图形。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2张幻灯片中插入一张剪贴画。

【操作步骤】
① 在普通视图下,选中第2张幻灯片,单击【插入】|【图片】|【剪 贴画】命令,打开【剪贴画】任务窗格。 ② 单击要插入的图片,即可将图片插入幻灯片的相应位置。 ③ 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如果想要插入文件中的图片,单击【插入】|【图片】|【来自 文件】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3张幻灯片中插入一张科技类剪 贴画。
【操作步骤】

① 在普通视图下,选中第3张幻灯片,单击【插入】|【图 片】|【剪贴画】命令,打开【剪贴画】任务窗格。 ② 在【剪贴画】任务窗格单击“搜索范围“下的列表框, 选择 “office收藏集”中的“科技”,单击任务窗格上的“搜索” 按钮, 在搜索结果中选择一张要插入的图片,即可将图片插入幻灯 片的相应位置。 ③ 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如果想要插入文件中的图片,单击【插入】|【图片】|【来 自文件】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插入艺术字 艺术字是以制作者输入的普通文字为基础,通过添加阴影、设置字体形状、改变字体颜色和 大小,从而突出和美化这些文字。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第1页添加艺术字“分辨率演示文稿”,样式为第三行第四列,隶 书,48,艺术字形状为:正v形。

【操作步骤】
①——http://www.61k.com—— 单击“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一张幻灯片。 ② 单击【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或者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艺 术字】按钮,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 ③ 在【艺术字库】对话框中,选择第3行第4个艺术字的样式,单击【确定】按钮。 打开【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分辨率演示文稿”,设置格式:隶 书,48。 ④ 输入文字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当前幻灯片中显示插入的艺术字。 ⑤选择艺术字,右键,选择“显示艺术字工具栏”,在“艺术字工具栏

”上单击“艺术字形状” 按钮,设 置形状为正v形(第一行第六列)。 ⑥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和大小,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插入表格 在PowerPoint 2003的演示文稿中可以插入表格,操作步骤与 在Word中插入表格相同。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的第6页中插入一个表格。

【操作步骤】
①单击 “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6张幻灯片。 ②单击【插入】 |【表格】命令,在【列数】选项框中设置“2”, 在【行数】选项框中设置“4” 。 ③单击【确定】按钮,表格显示在演示文稿页面中。 ④向表格中添加内容,可以根据表格内容的需要,对表格的大小 和位置进行 调整。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4)插入声音 PowerPoint 2003支持多种格式的声音文件,例如WAV、 MID、WMA等。WAV文件播放的是实际的声音;MID文件 播放的是MIDI电子音乐;WMA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新的音 频格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中插入文件中的声音对象。

【操作步骤】
①选中 “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的第1张标题幻灯片。 ②单击【插入】 |【影片与声音】|【文件中的声音】命令,弹出【插入声 音】对话框。 ③选定要插入的声音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④在将声音对象插入到当前幻灯片的过程中,会弹出一个消息框,询问用 户播 放声音的方式,单击【自动】按钮,表示在幻灯片放映时自动播放该 声音文件。 ⑤鼠标右键单击【喇叭】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动画】 命 令,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单击声音对象右侧的下拉箭头,在 下拉框中选择【效果选项】命令。 ⑥打开【播放 声音】对话框,对声音的播放效果进行设置。 ⑦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需要注意,声音文件和演示文稿文件需要放在同一路径下。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剪库”中的声音、CD乐曲或者自 己录制的声音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5)插入影像 PowerPoint 2003可以播放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由于 视频文件容量较大,通常以压缩的方式存储,不同的压 缩/解压算法生成了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如果想让带有 视频文件的演示文稿在其他人的计算机上也可以播放, 首选是AVI格式。在幻灯片中插入影像的方法与插入声音 的方法类似。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6张幻灯片中插入“剪辑库”中的影像。

【操作步骤】
①在普通视图中,选中要插入视频的幻灯片。 ②单击【插入】 |【影片和声音】命令,打开级联菜单, ③如果使用 “剪辑库”

中的影片,选择【剪辑管理器中的影片】命 令, 打开【剪贴画】任务窗格,从窗格列表中选取所需要的视频文件,操 作完成后,在幻灯片中将出现影片中的第一帧画面。 如果要插入自己的影片,选择【文件中的影片】命令,在【插入影片 】 对话框中选择所需要的影片文件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五、 演示文稿的动画设置
(1)动画方案 制作好演示文稿内容后,需要应用动画效果控制幻灯片中的文本、 声音、图像以及其他对象的进入方式和顺序,以便突出重点,控制 信息的流程并加强其视觉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任务要求】
将“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的第1张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玩具风车” 的动 画方案。

【操作步骤】
① 打开演示文稿,选中第1张标题幻灯片。 ② 单击【幻灯片放映】|【动画方案】命令。在【应用于所选幻灯 片】列表框中选择“玩具风车”效果,同时在幻灯片中可以预览 其动画效果。 ③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自定义动画

【任务要求】
为“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的第3张幻灯片中的3个对象(标题、文本、 图片)分别自定义动画效果:“标题”对象设置为“之后”开始、 “棋 盘”、“跨越”进入、“中速”,动画播放后为“红色”;“文本” 对象设置为 “之后”开始、“展开”进入、“中速”、“风铃”声;“图片” 对象设置为“之 后”开始、“扇形展开”、“中速”。幻灯片放映时,要求各对象 的出现 顺序依次为“标题”、“图片”、“文本”。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操作步骤】
① 单击“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3张幻灯片。 ② 选中标题内容,单击【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的【添加效果】|【进入 】|【棋盘】命令,在【开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之后”,在【方向】 下拉列表 框中选择“跨越”,在【速度】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中速”。 ③ 双击动画列表框中的【标题1】对象,打开【棋盘】对话框,单击【动画 播放后】下拉箭头,在【其他颜色】对话框中选择“红色” 。 ④ 单击【确定】按钮。按照上述步骤设置文本和图片的动画效果。 ⑤ 选中图片对象,单击【重新排序】按钮,使图片的播放顺序变成第二。 ⑥ 单击【播放】按钮,显示幻灯片的演示效果,单击【保存】按钮,保存 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三节 演示文稿的动作设置和放映设置
一、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利用超级链接技术和动作设置,可以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演示文稿 。 1.超级链接 选中用作超级链接标志的文本、图形等对象 →单击“常用”工具栏 上 的“插入超级

链接”按钮 →打开“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在“链 接到”选 择区选择链接指向的类型 →选定对象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超 级 链接就创建好了。 若要编辑或删除已建立的超级链接,可以在幻灯片视图中,用鼠标 右单击用作超链接的文本或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超级链 接”命令,再从其子菜单中选择“编辑超级链接”命令或选择“删除 超级 链接”命令。 在文稿演示过程中,把鼠标指针移到链接标志上时,指针就会变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动作设置 演示文稿放映时,由演讲者操作幻灯片上的对象去完成下一步某项 既定工作,称这项既定的工作为该对象的动作。 选定要设置动作的对象 →“幻灯片放映”菜单 →“动作设置” →出现 “动 作设置”对话框如图5-13→在“单击鼠标”选项卡中选择“超级链接到” 单 选按钮 →单击下拉按钮,展开“超级链接”列表,从中选择超级链接 的对象 。 若选择“运行”单选按钮,则表示放映时单击对象,会自动运行所选的 应用程序,用户可在文本框中输入所要运行的应用程序及其路径, 也可以单击“浏览”按钮选择所要运行的应用程序。 “鼠标移过”选项卡,是表示放映时当鼠标指针移过对象时发生的动 作,其动作设置的内容与“单击鼠标”选项卡完全一样。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二、设置超链接实例
用户在制作演示文稿时预先为幻灯片对象创建超级链 接,并将链接的目的指向其他地方——演示文稿内指定的幻 灯片、另一个演示文稿、某个应用程序,甚至是某个网络资 源地址。 超链接本身可 能是文本和其他对象,例如图片、图形、结 构图和艺术字等。使用超链接可以制作出具有交互功能的演 示文稿。在播放演示文稿时,观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单 击某个超链接,进行相应内容的跳转。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1)以下划线表示的超链接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的第2张幻灯片中,将其中的6项内容作为超链接,分别 链接到相应的幻灯片上。

【操作步骤】
① 单击“分辨率”演示文稿第2张幻灯片,然后选中第一行文本“分辨率概 述”。 ② 单击【插入】|【超链接】命令,或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 选择【超链接】命令。 ③ 选择【本文档中的位置】按钮,然后在【请选择文档中的位置】列表中 选择“自我介绍”,在【幻灯片预览】框中会显示该幻灯片的缩略图。 对文本设定超链接后文本的下方会出现下划线,并选用配色方案中指定的 “蓝色”显示。超链接只在幻灯片放映时才有效。 ④ 利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图像分辨率(ppi)”、“

扫描分辨率(dpi)”、 “网屏 分辨率”、“图像的位分辨率”和“设备分辨率”页面的超链接。 ⑤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以动作按钮表示的超链接 动作按钮是PowerPoint 2003提供的一种特定形式的图形对象,可以 插入演示文稿并为其定义超链接。

【任务要求】
在“分辨率”演示文稿中,为第3-8张幻灯片插入动作按钮当单击动 作按钮时,可以超链接到第2张索引幻灯片中。

【操作步骤】
① 在第3张幻灯片中插入动作按钮。单击【幻灯片放映】|【动作按 钮】命令,选择动作按钮,然后在幻灯片中单击鼠标,动作按钮添 加到幻灯片中,并自动打开【动作设置】对话框。 ② 有两种激活交互动作的选项:单击鼠标和鼠标移过。前者适用于 超链接方式,后者适用于提示、播放声音。在【单击鼠标】标签内 选择【超链接到】单选框,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幻灯片”,在【幻灯片 标题】列表框中选择“幻灯片2”。设置完毕后依次单击【确定【www.61k.com】按钮。 ③ 利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他幻灯片上动作按钮的超链接。 ④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
演示文稿制作和设计完成后,还要对其放映方式和播放过程进行设置。如果要将其 放到另外一台 计算机上进行演示,就可以利用PowerPoint 2003的打包功能,将演示文稿及其所 链接的图片、声音和影 片等打包,然后在其他计算机上发布运行。 (1)设置放映方式 在PowerPoint 2003中启动幻灯片的放映,可直接单击【幻灯片放映】|【观看 放映】命令,或者直接 按快捷键F5。 在演示文稿放映中,单击鼠标右键,将打开演示快捷菜单,如下图所示。可以 使用【定位至幻灯片】 命令直接跳转到指定的幻灯片;使用【指针选项】中的【圆珠笔】命令将鼠标指针 变为一支笔,在播放过 程中使用这支笔在幻灯片上做适当的批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①演讲者放映(全屏幕) 是最常用的幻灯片播放方式,也是系统默认的选项。演讲者具有完 整的控制权,可以将演示文稿暂停,添加说明细节,还可以在播放 中录制旁白。 ②观众自行浏览(窗口) 适用于小规模演示。这种方式提供演示文稿播放时移动、编辑、复 制等命令,便于观众自己浏览演示文稿。 ③在展台浏览(全屏幕) 适用于展览会场或会议。观众可以更换幻灯片或者单击超链接对 象,但不能更改演示文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幻灯片的切换方式是指演示文稿播放过程中的幻灯片进入和退出屏幕 时产生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让幻灯片以动画方式放映的

特殊效果。

【任务要求】
将“分辨率”演示文稿中的第1张幻灯片的放映效果设置为:“水平 梳理”、“中速”、“每隔3秒”切换幻灯片、“风铃”声。

【操作步骤】
① 单击“分辨率”演示文稿第1张幻灯片。 ② 单击【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命令,打开【幻灯片切换】任务 窗格。 ③ 在【应用于所选幻灯片】列表框中选择【水平梳理】选项;在【速度 】下拉列表中选择“中速”;在【声音】下拉列表中选择“风铃”; 在【换片方式】中选择【每隔】复选框,并设置时间为“3秒”。 ④ 设置完成后单击【播放】按钮,可查看设置效果。如果单击【应用于 所有幻灯片】按钮,则对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 都增加了所选择的 切换效果。 ⑤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四节 幻灯片的浏览、打印和发布
一、幻灯片的浏览
幻灯片浏览视图主要是对演示文稿的整体有一个认识,在使用浏览视图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幻灯片采用的显示比例是PowerPoint 2003默认的66%,如果用户对 此显示比例不满意,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显示比例”方框旁边的 小 三角,打开下拉式列表,从列表中选择合适的比例。 2.如果要添加新的幻灯片,首先找到要添加的位置并在此处单击,比如 在第2张和第3张幻灯片之间插入,单击之后发现该位置出现一条竖线, 然后选择“插入”菜单中“新幻灯片”命令,再在“新幻灯片”对话框中 选择合 适的版式,可以看到新幻灯片插入,并且幻灯片的序号也相应发生改变。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如果想要删除幻灯片,首先要将该幻灯片选中,然后用下述操作 之一: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清除”命令;在该幻灯片上单击鼠 标右键 并选择“剪切”命令;按键盘上的Del键。若想一次删除多个幻灯片, 可以按住Shift键逐个单击欲删除的幻灯片进行选择,其它步骤同上。 4.如果想要移动幻灯片,首先找到该幻灯片,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拖 动幻灯片,将该幻灯片拖到想要放置的位置,若鼠标指针下面出现 一条灰色竖线就可以释放鼠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二、打印演示文稿 打印前应先进行打印的相关设置。在幻灯片视图、 大纲视图、备注页视图和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都能进行 打印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① 打开“分辨率”演示文稿。 ② 单击【文件】|【打印】命令,打开【打印】对话 框。 ③ 设置好打印参数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开始 打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演示文稿的打包与发布
【任务要求】 将“分辨率”演示文稿打包成CD 【操作步骤】 ① 打开“分辨率”

演示文稿,然后将CD放入刻录机中。 ② 单击【文件】|【打包成CD】命令,在【将CD命名为】文本框中 输入“分辨率” 。 ③ 除了当前打开的演示文稿外,如果还想添加别的演示文稿或其他 文件,可单击【添加文件】按钮,选中要打包的文件即可。 ④ 添加了多个文件后,在默认情况下,演示文稿被设置为按照【要 复制的文件】列表中排列的顺序自动播放,若要更改播放顺序, 可选择一个演示文稿,然后单击【上移】按钮或【下移】按钮。 ⑤ 单击【选项】按钮,选中【PowerPoint播放器】、【链接的文件 】、【嵌入的TrueType字体】复选框。 ⑥ 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打包成CD】对话框,然后单击【复制 到CD】按钮,开始将演示文稿打包成CD。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实训1:设计并建立 一个“我的爱好”演示 文稿 实训2:贺卡 制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把分布在不同地 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互相 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 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计算机网络主要包括连接对 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部分组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分布式处 理等三个方面。 (1)资源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 和数据资源。 (2)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用 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传送电子邮件、 发布新闻消息、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活动。 (3)分布式处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许多小型机或微机连成 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使其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不管什么样的网络,它的组成基本是一样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由 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和网络 设备等六个部分组成。 1.网络服务器 网络服务器实际上也是计算机,只不过它能为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 和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常见的网络服务器有 Internet服务器、数据库服 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等。 2.网络工作站 网络工作站是网络用户实际操作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工作 站访问Internet上各种信息资源。 3.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由一国际组织制定的一些网络通信规则和约定。网络通 信协议用来协调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它规定了每种设备识别 来自另一设备的信息。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定时三要素组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4.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在网 络环境下,用户与网络资源之间的接口,承担着整个网 络系统的资源管理和任务分配。 5.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信息处理和资源共享的 能力,如电子邮件、文件和打印共享等、数据查询等。 6.网络设备 指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设备,如通信电缆、 网络接口适配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网桥和路 由器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按地理范围、拓扑结 构、传输速率和传输介质等分类, 1.地理范围为类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是指将小区域内 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局限在 房间、大楼或园区内。 (2)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的覆盖范围 就是 城市区域,一般是在方圆10km--60km范围内,最大不 超过100km。它的规模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但在更多的方 面较接近于局域网,因此又有一种说法是:城域网实质上是一个 大型的局域网,-www.61k.com-或者说是整个城市的局域网。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连接地理范围较大, 一般跨度超过100km,常常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按拓扑结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叫做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连接在网络 上的计算机、大容量的外存、高速打印机等设备均可看作是网络上的一 个节点,也称为工作站。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 环型等。 (1)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拓扑结构是一种共享通路的物理结构(如图6-1)。这种结构 中总线具有信息的双向传输功能,普遍用于局域网的连接,总线一般采 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图6-1总线拓扑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是:安装容易,扩充或删除一个节点很容 易,不需停止网络的正常工作,节点的故障不会殃及系统。由于各 个节点共用一个总线作为数据通路,信道的利用率高。但总线结构 也有其缺点:由于信道共享,连接的节点不宜过多,并且总线自身 的故障可以导致系统的崩溃。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 的辐射式互联结构(如图6-2)。这种结构适用于局域网,特别是近年 来连接的局域

网大都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以双绞线或同

轴电缆作连接线路。

图6-2星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结构简单,费用低,通常 以集线器(Hub)作为中央节点,便于维护和管理。中央节点的正常 运行对网络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3)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是将网络节点连接成闭合结构(图6-3)。信 号顺着一个方向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每一台设备都配有一 个收发器,信息在每台设备上的延时时间是固定的。这种结构特别 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局域网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图6-3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费用较低,电缆故障容易 查找和排除。有些网络系统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采用了 双环结构,即在原有的单环上再套一个环,使每个节点都具有两个 接收通道。环型网络的弱点是,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就不 能正常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4)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就像一棵“根”朝上的树,与总线拓扑结构相 比,主要区别在于总线拓扑结构中没有“根”(如图6-4)。这种 拓扑结构的网络一般采用同轴电缆,用于军事单位、政府部门等上、 下界限相当严格和层次分明的部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图6-4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的特点:优点是容易扩展、故障也容易分离 处理,缺点是整个网络对根的依赖性很大,一旦网络的根发生故 障,整个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二节 Internet技术基础
因特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更确 切地说是网络的网络(或者互连的网络),几乎覆盖了整个世界。 该网络组建的最初目的是为研究部门和大学服务,便于研究人员 及其学者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因此有科研教育网(或国际学术 网)之称。进入90年代,因特网向社会开放,利用该网络开展商 贸活动成为热门话题。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使得因特网得 到迅速的发展。成为企业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人们日常工 作、学习、娱乐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一、 Internet产生与发展
Internet的原型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军事实验用而建立的网络,名为 ARPANET(阿帕网),初期只有四台主机,其设计目标是当网络中的一 部分因战争原因遭到破坏时,其余部分仍能正常运行 1994年我国正式进入Internet。通过国内4大骨干网接入国际 Internet,实现了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 全功能服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



二、Internet特点及其功能
1. Internet的特点 ? (1) 全球信息浏览 Internet已经与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亿用户连通,快速方便的 与本地、异地其他网络用户进行信息通信是Internet的基本功能。一 旦接入Internet网络,即可获得世界各地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科学、商务、气象、娱乐和服务等方面的最新信息。 ? (2) 检索、交互信息方便快捷 Internet用户和应用程序不必了解网络互连等细节,用户界面独 立于网络。对Internet上提供的大量丰富信息资源能快速地传递、方 便地检索。 ? (3) 灵活多样的接入方式 由于Internet所采用的TCP/IP协议采取开放策略,支持不同厂家 生产的硬件、软件和网络产品,任何计算机,无论是大、中型计算机, 还是小型、微型、便携式计算机,甚至掌上电脑,只要采用TCP/IP协 议,就可实现与Internet的互联。 ? (4) 收费低廉 政府在Internet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Internet的服 务收费较低,并且还在不断下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 Internet的功能 Internet实际上是一个应用平台,在它的上面可以开展很多 种应用,下面从七个方面来说明Internet的功能: (1)信息浏览服务(WWW) (——61阅读——2)电子邮件服务(E-mail) (3)文件传输服务(FTP) (4)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5)电子公告牌系统(BBS) (6) 网络新闻服务(Usenet) (7) 博客(Blog)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三、TCP/IP协议与IP地址
TCP/IP协议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它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 络的基础。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字上 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 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 在TCP/IP网络中,每一台主机必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唯一可标识 的地址,以确定主机的位置,这个地址称为IP地址。每个IP地址是 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分成四组,其中每组8位二进制位,这样每 组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的范围最大不超过255,组与组之间用“.” 隔开。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地址码,书写和记忆很不方便,为了便 于表达和识别,IP地址是以十进制形式表示的,每8位为一组用一个 十进制数来表示。 IP地址根据适用的范围不同分成若干类,主要依据是网络号和主 机号的数量。通常IP地址分为三类:A类、B类、C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四、 域名系统概述
Internet网络软件使用32位(二进制)IP地址在主机之间相互 通信,这些地址与电话号码一样是一个多位数,很难记忆和正确 输入。与IP地址数字相比较,人们更习惯于用字母表示计算机的 名字及地址,帮助记忆和输入,这就是所谓的域名。 域名的写法类似于IP

地址的写法,用“.”号将各个层次分 隔开。域的层次从右到左,分别称为顶级域名(一级域名)、二级 域名、三级域名等。典型的域名结构如下。 主机名.网络名.组织机构名.国家名 如:www.61k.com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三节 Internet服务与应用
一、漫游Internet 1. 浏览信息 2. 搜索信息 3. 保存网页信息 二、 电子邮件 1. 电子邮件(E-mail)服务 2. 电子邮件的收发原理 3. 电子邮件地址 4. 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 5. Outlook Express简介 三、 文件传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实训项目
实训1: 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实训目的: 使用IE浏览器浏览和检索信息;练习保存网页信息。 实训内容: 1.查看曾经访问过的站点。 2.使用IE浏览器的搜索功能。 3.使用搜索引擎。 4.使用收藏夹。 5.保存整个网页。 6.保存网页中的部分文本。
7.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实训2: 电子邮件的使用
实训目的: 练习E-mail的使用。 实训内容: 1.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2.登录电子邮箱。 3.发送电子邮件。 4.收看和删除电子邮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实训3: Outlook Express的使用
实训目的: 练习Outlook Express的使用。 实训内容: 1.启动Outlook Express。 2.添加邮件账户。 3.发送、转发邮件。 4.接收、阅读和删除邮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第七章 信息安全基础
如何有效地保护信息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国 家现在与未来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

EUROPE

ASIA

N. AMERICA

AFRICA S. AMERICA OCEANIA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第一节 信息安全概述

一、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的内容 信息安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一方面是信息本身的安全, 主要是保障个人数据或企业 的信息在存储、传输过程中 的保密性、完整性、合法性 和不可抵赖性,防止信息的 泄露和破坏,防止信息资源 的非授权访问;

2
另一方面是信息系统或网 络系统的安全,主要是保 障合法用户正常使用网络 资源,避免病毒、拒绝服 务、远程控制和非授权访 问等安全威胁,及时发现 安全漏洞,制止攻击行为 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它是一个无主管的“自由王 国”,容易受到攻击。 Internet的自身结构也决定了其必然具有脆弱的一面。 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体。而从目 前的网络应用情况来看,每个网络上都有一些自行开发的应用软 件在运行,这些软件由于自身不完备或开发工具的不成熟,在运 行中很有

可能导致网络服务不正常或造成网络瘫痪。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可用性

不可抵 赖性

机密性

信息安全的属性
可靠性 完整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四)面临的威胁和风险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很多方面。这 些威胁大致可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 自然威胁指那些来自于自然灾害、恶劣的场 地环境、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网络设备自 然老化等。自然威胁往往带有不可抗拒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人为威胁主要有: 1.人为攻击。

人为攻击是指通过攻击系统的弱点,以便达到破坏、欺骗、窃取数据 等目的,使得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 等受到伤害,造成经济上和政治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人为攻击又分为偶然事故和恶意攻击两种。偶然事故虽然没有明显的 恶意企图和目的,但它仍会使信息受到严重破坏。恶意攻击是有目的 的破坏。 恶意攻击又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2.安全缺陷。 现在所有的网络信息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安全缺陷。有些安 全缺陷可以通过努力加以避免或者改进,但有些安全缺陷是各种折衷 必须付出的代价。 3.软件漏洞。 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软件安全漏洞: (1)陷门 (2)数据库的安全漏洞 (3)TCP/IP协议的安全漏洞 4.结构隐患。 结构隐患一般指网络拓扑结构的隐患和网络硬件的安全缺陷。网络 的拓扑结构本身有可能给网络的安全带来问题。作为网络信息系统的 躯体,网络硬件的安全隐患也是网络结构隐患的重要方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五)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1 2 3

良好的密码设置习惯。 网络和个人计算机安全。 电子邮件安全。 物理安全。

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计算机犯罪

(一)计算机犯罪概述

狭义说

它从涉及计算机的所有犯罪缩小到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计算机所 侵害的单一权益(如财产权、个人隐私权 或计算机内存数据等)来界定概念。 它根据对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关系的认 识来界定计算机犯罪,因此也称关系说, 较典型的有相关说和滥用说。

广义说

折衷说

它认为计算机本身是作为犯罪工具或作 为犯罪对象出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 计算机犯罪的类型 1.黑客非法入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2 .网上制作、复制、传播和查阅有害信息,如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 毒、黄色淫秽图像等。 3.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

、挪用公款等。 4.非法盗用计算机资源,如盗用账号、窃取国家秘密或企业商业机 密等。 5.利用互联网进行恐吓、敲诈等。 随着计算机犯罪活动的日益增加,还会出现许多其他犯罪形式。 这些形形色色的计算机违法犯罪,给广大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三) 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犯罪人员专业化 犯罪形式多样化 手段隐蔽化 范围较广 危害严重 诉讼困难 司法滞后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四) 计算机犯罪的手段
1.意大利香肠术。 2.活动天窗。 3.废品利用。 4.数据泄露。 5.电子嗅探器。 6.冒名顶替。 7.社交方法。 8.对程序、数据及系统设备的物理损坏。 9.特洛伊木马。 10.数据欺骗。 11.逻辑炸弹。 12.电子欺骗技术。 13.口令破解程序。 14.利用扫描器。 15.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三、网络黑客 (一)黑客概述

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 “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原指那些熟悉操作系统知识、具有 较高的编程水平、热衷于发现系统漏洞并将漏洞公开的一类人。
还有一些人在计算机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以 破坏为目的。这些非法侵入他人系统进行偷窥、破坏活动的人,称 之为“入侵者(Intruder)”或“骇客(Cracker)”。目前许多人 把“黑客”与“入侵者”、“骇客”作为同一含义来理解,都认为 是网络的攻击者。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 黑客攻击的对象

1.系统固有的安全漏洞。任何软件系统都无法避免地存在安全漏洞,这些安全漏洞 主要来源于程序设计等方面的错误或疏忽,给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2.维护措施不完善的系统。当发现漏洞时,管理人员虽然采取了对软件进行更新或 升级等补救措施,但由于路由器及防火墙的过滤规则较复杂等问题,系统可能又会 出现新的漏洞。

3.缺乏良好安全体系的系统。一些系统 没有建立有效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缺乏 足够的检测能力,因此不能防御日新月异的攻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 黑客攻击的主要方法 1.获取口令。

(1)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监听非法获得用户口令。
(2)攻击者在已知用户账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专用软件来强行破解 用户口令。

(3)攻击者在获得一个服务器上的用户口令文件后,可以利用暴力破 解程序破解用户口令,该方法在所有方法中危害最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2.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 特洛伊木马程序是一种

远程控制工具,用户一旦打开或执行带有特洛 伊木马程序的文件,木马程序就会驻留在电脑中,并会在计算机启动 时悄悄执行。 3.WWW的欺骗技术。 WWW的欺骗技术是指攻击者对某些网页信息进行篡改,如将网页的 URL改写为指向攻击者的服务器,当用户浏览目标网页时,实际上是 向攻击者的服务器发出请求,因此达到了欺骗的目的。此时,攻击者 可以监控受攻击者的任何活动,包括获取账户和口令。 4.电子邮件攻击。 电子邮件攻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子邮件炸弹;另一种是电子 邮件欺骗。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5.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收本网 段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因此,如果在该网段上的两台 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如 NetXray、Sniffer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账号和口令在内 的信息资料。虽然网络监听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监听者往往能够获得 其所在网段的所有用户账号和口令。 6.寻找系统漏洞。 许多系统都存在着安全漏洞,其中有些是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本身具 有的漏洞,还有一些漏洞是由系统管理员配置错误引起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四、防御黑客攻击的方法 1.实体安全的防范。 实体安全的防范主要包括控制机房、网络服务器、主机和线路等的安 全隐患。 2.基础安全的防范。 用授权认证的方法防止黑客和非法使用者进入网络并访问信息资源, 为特许用户提供符合身份的访问权限并有效地控制权限。 3.内部安全的防范。 这主要是预防和制止内部信息资源或数据的泄露,防止从内部攻破“ 堡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第二节 计算机病毒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机程序,是一段可 执行的指令代码。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 独特的复制功能,能够很快地蔓延,但又很难根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 例》中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 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 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 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性。

传染性
一是占用系统的时间、空间等资源,降 低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二是破坏或删除 程序或数据文件,干扰或破坏计算机系统 的运行,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破坏性
大部分的病

毒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立即 发作,它可以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对其他 程序或系统进行传染。

潜伏性
如果不经过代码分析,感染了病毒的 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的。

隐蔽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三、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一)按破坏性分类 1.良性病毒。良性病毒一般对计算机系统内的程序和数据没有 破坏作用,只是占用CPU和内存资源,降低系统运行速度。 病毒发作时,通常表现为显示信息、发出声响或出现干扰图 形和文字等,且能够自我复制,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种 病毒一旦清除后,系统就可恢复正常工作。 2.恶性病毒。恶性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病毒 发作时,会破坏系统的程序或数据,删改系统文件,重新格 式化硬盘,使用户无法打印,甚至中止系统运行等。由于这 种病毒破坏性较强,有时即使清除病毒,系统也难以恢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宏病毒 混合型 病毒 (二)按寄生方式和传染对象分类

文件型病毒 引导型病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四、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网络日记-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 算机的专用ASIC芯片和硬盘等。 (2)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进行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U盘、移 动硬盘等。 (3)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4)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五、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一)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1.从管理方面对病毒的预防: (1)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计算机。 (2)不随便使用外来软件,对外来软件必须先检查、后使用。 (3)不使用非原始的系统盘引导系统。 (4)对游戏程序要严格控制。 (5)给系统盘、工具盘等进行写保护。 (6)对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定期进行备份。 (7)定期对磁盘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毒、清除病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2.从技术方面对病毒的预防。 (1)硬件保护手段通常是使用防病毒卡,该卡插在主板的I/O插槽上, 在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中监视系统的异常状态。它既能监视内存中常 驻程序,又可以阻止对外存储器的异常写操作,这样就能实现对计算 机病毒预防的目的。 (2)软件预防通常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计算机病毒疫苗程序,计算 机病毒疫苗能够监视系统的运行,当发现某些病毒入侵时能够防止或 禁止病毒入侵,或当发现非法操作时能够及时警告用户或直接拒绝这 种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计算机病毒的

检测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判定出计算机病毒的一种 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检测和自动检测两种方法。 1.人工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软件工具如DEBUG.COM、PCTOOLS.EXE 等进行病毒的检测。 2.自动检测是指通过一些查杀病毒软件来检测病毒。 实际上自动检测是在人工检测的基础上将人工检测方法程序化所得到 的,因此人工检测是最基本的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三)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一旦检测到计算机病毒就应该立即清除掉,清除计算机病毒通常采用 人工处理和杀毒软件两种方式。 人工处理方式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

1
1.用正常的文件覆 盖被病毒感染的文 件、删除被病毒感 染的文件、对被病 毒感染的磁盘进行 格式化操作等。

2
2.使用杀毒软件清 除病毒是目前最常 用的方法,常用的 杀毒软件有瑞星杀 毒软件、江民杀毒 软件、金山毒霸和 诺顿防毒软件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第三节

防火墙简介

一、防火墙的概念 防火墙的本意是指古代人们在房屋之间修建的一道墙,这道墙可以防 止火灾发生的时候蔓延到别的房屋。网络术语中所说的防火墙是指隔 离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是这一类防范措施的 总称。 从实现方式上防火墙可以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两类。硬件防 火墙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达到隔离内、外部网络的目的,软件 防火墙是通过纯软件的方式来实现的。目前,硬件防火墙系统应用较 多。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防火墙的功能与特性 (一)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限制未授权用户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 2.具有防止入侵者接近内部网络的防御设施,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 告警。 3.限制内部网络用户访问特殊站点。 4.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 防火墙的特性 典型的防火墙应具有以下特性:

1.内部网络和外部 网络之间的所有网 络数据流都必须经 过防火墙。

2.只有符合防火墙 安全策略的数据流 才能通过防火墙。

3.防火墙自身具有 非常强的抗攻击免 疫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三) 病毒防火墙与网络防火墙的区别 1.“病毒防火墙”实际上应该称为“病毒实时检测和清除系统”,是 反病毒软件的一种工作模式。当病毒防火墙运行时,会把病毒监控程 序驻留在内存中,随时检查系统中是否有病毒的迹象,一旦发现有携 带病毒的文件,就会马上激

活杀毒模块。 2.“网络防火墙”是对存在网络访问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利用网络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管理用户系统的网络应用,同时保护系统不被各种 非法的网络所攻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三、防火墙的优、缺点

优点

1.防火墙能强化安全策略。 2.防火墙能有效地记录Internet上的活动。 3.防火墙是一个安全策略的检查站。

缺点

1.不能防范恶意的内部用户。 2.不能防范不通过防火墙的连接。 3.不能防范全部的威胁。 4.不能防范病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四、防火墙的类型 (一) 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是指依据系统内置的过滤逻辑(访问控制表),在 网络层和传输层对数据包进行选择,检查数据流中的每个包,根 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等包头信息来 确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二) 代理防火墙 代理防火墙又称为代理服务器,是指代表内部网络用户向外部网 络服务器进行连接请求的服务程序,是针对包过滤技术存在的缺 点而引入的技术。代理服务器运行在两个网络之间,它对于内部 网络的客户机来说像是一台服务器,而对于外部网络的服务器来 说又是一台客户机,因此在内、外部网络之间起到了中间转接和 隔离的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第四节
一、加密技术概述 (一) 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 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 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 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 文本(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串数 字(密钥)的结合,产生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 解码的一种算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 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 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 破译困难,除了DN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 (IDEA),它比DN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 么高。IDEA加密标准由PGP(Pretty Good Privacy)系统使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非对称加密技术 1976年,美国学者Dime和Henman为解决信息公开传送和密钥管理问 题,提出一种新的密钥交换协议,允许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通信双方 交换信息,安全地达成一致的密钥

,这就是“公开密钥系统”。相对 于“对称加密算法”,这种方法也叫做“非对称加密算法”。与对称 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 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 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 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做非对 称加密算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加密技术方法 (一)PKI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一种遵循既定标准的密钥管理平台, 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提供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及所必需的密 钥和证书管理体系。 (二)CA CA是证书的签发机构,它是PKI的核心。 (三)证书 证书实际是由证书签证机关(CA)签发的对用户的公钥的认证。 (四)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与书面文件签名有相同之处,采用数字签名,也能确认以下 两点:①信息是由签名者发送的;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未曾作过任何 修改。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五)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为实现双方安全通信提供了电子认证。在Internet、公司内 部网或外部网中,使用数字证书实现身份识别和电子信息加密。数字 证书中含有密钥对(公钥和私钥)所有者的识别信息,通过验证识别 信息的真伪实现对证书持有者身份的认证。 (六)数字时 间戳 数字时间戳服务(DTS)是网上安全服务项目,由专门的机构提供。 时间戳(Timestamp)是一个经加密后形成的凭证文档,它包括3个 部分:①需加时间戳的文件的摘要;②DTS收到文件的日期和时间; ③DTS的数字签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三、加密技术的应用 (一)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

电子商务(Ebusiness)要求顾客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不 必担心自己的信用卡会被人盗用。在过去,用户为了防止信用卡的号 码被窃取,一般是通过电话订货,然后使用用户的信用卡进行付款。 现在人们开始用RSA(一种公开/私有密钥)的加密技术,提高信用 卡交易的安全性,从而使电子商务走向实用成为可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八章 信息安全基础
(二)加密技术在VPN中的应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向国际化,一个公司可能在多个国家都有办 事机构或销售中心,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局域网LAN。但在当今的 网络社会,人们的要求不仅如此,用户希望将这些LAN连接在一起组 成一个公司的广域网。 事实上,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这样做了,但他们

一般使用租用专用线 路来连接这些局域网,他们考虑的就是网络的安全问题。现在具有加 密/解密功能的路由器已经很常见,这就使人们通过互联网连接这些 局域网成为可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当数据离开发送者所在的局域网时,该数据首先 被用户端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路由器进行硬件加密,数据在互联网上是 以加密的形式传送的,当达到目的LAN的路由器时,该路由器就会对 数据进-www.61k.com行解密,这样目的LAN中的用户就可以看到真正的信息了。


本文标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Internet应用教程:Internet应用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940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