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8-01-25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学论文

一 :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李秉龙

课程报名

(0人评价) 0.0 课程评价

提供学校: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大类: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教师团队

·农业经济学概述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农业经济学的学习要点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农业经济学(AgriculturalEconomy)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及与其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农业中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规律及应用等。对于农业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研究,起源于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管理庄园经济的需要,在封建社会时期又有所发展。

教师团队



李秉龙 教授,博导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部门:农学习

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业经济学概述

  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农产品的流通和分配等问题的探讨;

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研究则主要涉及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的组织、利用及其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正确地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科学技术成果,以便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以及对于加强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宏观和微观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思想,在宏观方面主要强调富国安民,必须“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和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在微观方面主要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善于利用天时、地利,改良农业技术,并精心管理。阐述这些思想的代表著作有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和《吕氏春秋》、后魏时的《齐民要术》等。

欧洲古代农业经济思想大体上和中国古代相类似。其代表著作有罗马时代大加图的《论农业》和瓦罗的《论农业》等。但是农业经济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十八世纪中期,在英国首先出现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专门著作,主要是对新兴的资本主义农业产生的状况进行描述,以及对农业中大生产的优越性及生产要素的合理配合问题进行分析,其代表著作有英国的《农业经济》等。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德国出现了用抽象方法研究农业经营和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的农业经济学著作,这把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向理论概括方面大大推进了一步,其代表作有屠能的《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经济学转向研究农业经营形态问题,注重探讨农业生产经营的合理集约度和合理的部门结构。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对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趋于活跃,它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农场主如何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利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更加重视对农产品运销和农业金融问题的研究。

3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加深,农业日益陷于市场剧烈波动的威胁之中,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又着重向农产品的市场预测,以及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与调节方法方面发展。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经济学更强调定量分析,除了更加广泛运用统计方法外,又进一步运用了数学模型的方法。

农业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逐渐分解为许多分支学科的趋势。50年代以来,农业经济学已逐渐分解为农场管理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产运销学、农业金融学、土地经济学、农工商联合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等更加专门的学科。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哲学方法 首先应当强调的,就是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即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时,要对农业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历史的、综合的考察和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这些问题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产生原因和今后应有的对策。



调查方法 其次,在对农业经济问题进行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时,既要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资料和典型调查研究的方法,又要善于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研究的方法。前者可以使我们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发展变化,有深入生动的了解;后者可以使我们了解农业经济问题在大范围内的总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既避免“以点代面”的片面性,又能提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使我们的认识更加符合实际。

  逻辑方法 第三,在对考察所得到的资料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研究以形成结论时,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的特点是根据已知的判断或理论认识,推导出新的认识或理论。归纳法的特点是根据大量事实,归纳出新的认识或理论。演绎法在所根据的已知判断或理论是正确的条件下,虽然也能推导出新的认识,但是往往由于已知判断的局限性,使其所推导出的新认识发生失误。与此相比,归纳法更加符合从实践中产生真理,发展真理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时,应更加重视运用归纳法。

数量分析法 第四,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时,还应善于恰当地运用数量分析法。影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运动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运动,又很难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反复的观察,所以长期以来对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只是进行质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其发展的大体趋势和达到预期目标所应当遵循的原则。这样的研究方法,也能取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因而今后必须继续予以重视。但是由于这样的研究成果,缺乏量的规定性,因而在运用上很难准确掌握。因此,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今后应进一步引进数量分析方法,使其所揭示的规律和原则尽可能数量化、精确化,成为更加精确的科学。然而,也必须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即使在数量分析十分发达的国家,数量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上,也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借鉴方法 最后,在研究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时,还应当善于学习和吸取西方国家,即资本主义社会研究、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经济学理论和研究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并不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有许多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研究和推动不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或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虽然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的许多理论和经验,对于我国还是大有参考价值的。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对资产阶级的东西只能批判,不能利用的“左”的观念。

农业经济学的学习要点

地位和作用 理解农业的概念;认识农业的特点;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微观组织制度 了解我国农业的微观组织制度的演变经历;认识农业家庭经营的必然性;了解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功能;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和作用。

持续发展 了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掌握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道路;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

市场化和国际化 了解农业市场化的基本含义;认识农业中市场机制的功能和特点;认识农产品流通的意义和特点;了解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演变;了解WTO的基本原则和WTO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生产结构与布局 掌握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及其衡量方法;认识农业生产结构问题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理解我国调整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意义、原则和方向;掌握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认识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意义;掌握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

自然资源 土地和水 掌握自然资源和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认识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了解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状况;掌握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认识农业集约经营的必然性;了解我国农业集约化的途径;认识农业中规模经济的来源;掌握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认识水资源对农业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社会资源 劳动力与资金 掌握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认识农业劳动的特点;认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和途径;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途径;认识资本在农业中的作用;了解我国农业中的资本来源;了解我国财政支农中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科技进步 了解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认识科技进步对农业的作用;了解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了解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点和推进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

信息资源 农业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资源包括水、土地、气候、生物等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资源。广义的农业资源不仅包括上述农业自然资源,还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等农业经济技术资源。

二 :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0.1
0.2

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
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0.3
0.4

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
?
?

1.1 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 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植物栽培是指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 的水、气以及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合成为植物产 品; 动物饲养是指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 消化合成功能,转化成动物性产品。 因此,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 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 生产经济活动。

? ? ?

?

?

1.2 农业的根本特性
?

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 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 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 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 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
因此,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 特性。

?

2. 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多功能性
? ? ?

?

2.1 农业的地位 2.1.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 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民以 食为天,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 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2.1.2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首先,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

?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 求。 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 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 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 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 性政策

?

其次,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

2.2 农业的贡献与多功能性
2.1.1农业的贡献(舒尔茨:工业化阶段)
(1)产品贡献 食品、工业原料 (2)要素贡献 劳动力、资金、土地 (3)市场贡献 工业品市场、农产品市场 (4)外汇贡献 为资本品的进口提供外汇


2.1.2农业多功能性 ?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 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它经济、社会和环境 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 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

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 体现。 ⑴环境功能 ⑵社会功能 ⑶粮食安全功能 ⑷经济功能 ⑸文化功能
?

3 .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3.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农业经济思想 3.2 近代资本主义前期的农业经济思 想(17世纪~19世纪30年代) 3.3 近代资本主义后期的农业经济思 想(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 3.4 现代农业经济思想(20世纪初以后)

3.1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农业经济思想
3.1.1古代希腊、罗马的农业经济思想
⑴关于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⑵奴隶制庄园的管理 ⑶农业经营的目标 ⑷土地位置与土地肥力 ⑸农业多种经营与专业化 ⑹农庄产品出售及价格

3.1.2 西欧中世纪的农业经济思想
⑴维护封建秩序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正统思想 ⑵主张财产公有并消灭等级特权的异端思想 ⑶强调公平忽视效益的重农抑商思想
⑷优化结构改进管理的农业经营思想
?

《亨利农书》

3.2 近代资本主义前期的农业经 济思想(17世纪~19世纪30年代)
⑴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农业经济思想
?

?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来研究农业的,从 而探讨了地租理论、农产品价格理论、生产要素的投入与 收益间的关系以及有关农业的各种政策,从而真正进入了 农业经济的理论探讨。 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在此基础上,研 究了地租,他把地租看成是剩余价值的唯一形态。

?

?

重农学派重视财富的使用价值方面,没有直接论证劳动创 造价值;重农学派提出纯产品学说,也认为地租是剩余价 值的唯一形态,同时认为地租是自然力的结果。 斯密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地租,同时也研究了利润,并把它 们都看成是剩余价值的主要形态。斯密发展了配第的劳动 价值论,并纠正了重农学派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生产部门的 错误。不过他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说明商品价值, 因而他的价值理论带有二重性,他的利润和地租理论也都 存在二重性。

?

?

?

李嘉图批判了斯密树立的两种价值标准,在坚持劳动价值论 的前提下,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中最完备的地租理论。 他把地租看成是利润的派生形式,从而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 的唯一形式。 在17~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已开始注意到从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几个环节来分析社会生产,注意到生产要 素的投入与经营收益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或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被发现,即被用来说明农业生产的特点, 又被用来作为地租理论的基础。


?
?

⑵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理论体系的产生
18世纪中叶,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分析了法国农 业经营情况,认为大农业比小农业具有优越性。 英国

经济学家阿瑟· 扬(Arther.Yang)1770年出版了 《农业经济论》,比较具体详细地论述了农业生产要 素配合比例、生产费用和经营收益的关系。他被认为 是农业经济学的创始人。

?

?
?

但是,农业经济思想的更大发展是在德国
18世纪后半期,德国的思想家们已经认识到旧有的农业制 度存在许多缺点,建议采用英国农业中发展起来的技术革 新,彻底变革德国农业。哥廷根大学的戈特洛布· 尤斯蒂 冯· (G.H.Gottlob von Justi)出版了两卷本的《论欣欣向荣 的农业所遇到的障碍》,提出了改革农业的方案,主张废 除耕作强制,瓜分公有土地,合并分散耕地地块,消除农 民的杂役负担。

?

约翰· 贝克曼(Johann Beckmann)1769年出版了 《德国农业原理》,这本书是第一次特别为高等 院校所写的农业教科书,被认为是当时最好和最 受欢迎的著作之一。 阿尔布雷希特· 丹尼尔· 泰尔(Arbrecht Daniel Thaer)他确立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农业经营原理, 又提出了农业静力学原理,从而成为德国农业经 营学的创始人,被看作当时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 泰斗。

?

?

?

泰尔的学生约翰· 海因里希· 屠能(Johann Heinrich 冯· Thünen)进一步发展了泰尔的思想,他出版了《孤立 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 他用抽象法假定了一个孤立国,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 市和四周的农村。他较早使用了边际分析的方法,建 立了农业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理论,即农业集约理论和 农业圈境说(或农业生产位置配置理论)。

3.3 近代资本主义后期的农业经 思想(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
⑴一般经济学中的农业经济思想与理论 ? 用效用价值理论来说明农产品的价值或价格,重新解 释地租理论以及基于其上的农业赋税理论等。这些在 庞巴维克、克拉克、马歇尔等人的著作中都有所论述, 代表了这些理论的转化过程。

?

?

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 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非常深刻的论述。 他认为纯农业国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要使工 业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农业;只有建立和发展工业,农业 本身才能进一步发展。 李斯特认为,纯农业国资源利用程度低;纯农业国分工协作 发展程度低;纯农业国农业常处于残缺状态;纯农业国贸易 常使其处于对发达国家的从属地位;纯农业国普遍存在分散、 保守、迟钝,缺乏文化、繁荣和自由。

?


? ?

⑵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

?

特奥多· 戈尔兹(Theoder Freiherr von der Goltz), 冯· 他曾任耶拿大学、波恩大学等校的教授,在李比希影响下 研究农学,曾讲授

过农业经营学、土地评价学、农业簿记、 农业政策、农业制度、农业史等,1886年出版了《农业经 营学》,他力图使农业经营学从李比希影响下的农业化学 转回到经济学。 弗里德里希〃艾瑞保(Friedrich Aereboe) 特奥多〃布林克曼(Theoder Brinkmann)

?

3.4 现代农业经济思想(20世纪初以后)
?

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的农业经济思想
在微观经济学中也包含了大量对有关农业分析、研究及

结论;农业经济思想在宏观经济学中反映的较少,不过也在
一些地方涉及农业,或者一些研究农业问题所直接、间接需 采用的分析方法。


?
?

⑵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农业科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体系,人们把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分成四大类:农业 生物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 科学。这四大类可以归为三大研究领域:农业经济、 管理科学;农业机械、工程科学;农业生物、环境科 学。

?

农业经济科学包括农业经济学(又分为农业生态经济学、 农业资源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业发展经济学)、 土地利用、农村金融、农村市场学、农业财政、农业会计、 农业技术经济学、农场经营管理学、国际农业经济、农产 品贸易、农村社会学等。现代农业经济思想主要集中于农 业经济科学各分支中。 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的发展深受相对独立发展较早的德国农

?

业经营学派思想的影响。

?

?

1926年,美国的布莱克(J. D. Black)应用新古典理论, 综合农场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表了《生产经济学概 论》,这是以农业生产经济学命名的第一部著作。 1953年,海地(E. O. Heady)运用微观经济学和40年代 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的各种新成果,发表了《农业生产经 济学与资源利用》。他的农业生产经济规定了精密的概念 和研究方法,系统引入生产函数和线性规划,使农业生产 经济学成熟和完善起来。

?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也以德国农业经营学派思想为基础,进入 20世纪以后,美国有关方面的研究较为活跃。
?

? ? ?

? ?

黑兹(W.M.Hays)、韩德(T.F.Hunt)以“农家访问法”、“个案法” 研究农场管理; 华伦(G.F.Warren)用“调查方法”研究农场经营成败的原因; 司皮门(W.J.Spillman)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农场资料; 邦特(G.A.Pond)与达波(J.W.Tapp)创立“农场预算法”计划,预测 农场的生产费用和收入; 30年代霍莫兹(C.L.Holmos)研究农场生产与外部的关系; 40年代舒尔茨(T.W.Schultz)主张将动态经济理论应用于农场管理;

?

?

?

?

20世纪50年代以后,奥托林巴(Eotremba)和

杜恩(E. S. Dunn)从 动态多因素分析方面继续进行了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 美国的伊利(R. T. Ely)和莫尔豪斯(E. W. Morehouse)1924年发表 《土地经济学原理》,论述了涉及土地经济学的各种问题,是最早 和影响最广泛的土地经济学著作之一。 泰勒(H. O. Taglot)的《农业经济学概论》和博伊尔(I. Boyle)的 《农业经济学》都是20世纪20年代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经济 问题的重要著作。 美国约翰〃W〃戈德温的《农业经济学》和英国M〃厄普顿的《农业 生产经济学与资源利用》是70年代以后比较流行和有代表性的著作。

?

现代农业经济思想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发展经济学中 ? 1954年,W〃A〃刘易斯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 济发展》,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 费景汉和G〃拉尼斯1964年发表了《劳动力剩余经济的 发展》,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进一步扩展为更为严 密的宏观总体发展理论; ? 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改造传统农业》,提出使传统农 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系列建议; ? 乔根森(D. W. Jorgenson)1967年发表《剩余农业劳动和 二元经济发展》,提出了与舒尔茨含义相同的新二元经 济模型

4.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4.1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美国的约翰· 戈德温在其所著的《农业经济学》中将农业经济学定 W· 义为关于各种有限资源在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及消费等用途方面

进行分配的社会科学。
?

美国的盖尔· 克拉默则认为,农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研 究人类在一段时期内选择利用技术知识和稀缺资源如土地、劳力、资 金和管理生产食物、纤维以供社会各种成员消费。农业经济学和经济 学一样都是为寻求发现因果关系。农业经济学应用经济理论方法探索 对农业和农业企业问题的解答。

?

朱道华在其所主编的《农业经济学》中则认为农业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概言之,就是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农 业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 相互间的运动规律。从广义上看,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更选和各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方式。但 通常的农业经济学是狭义的,是以研究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方 式为主的,所以有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经 济学,或以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
变化表现出的几个特征
第一,农业经济学的分化或者说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 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 到增强。 第二,农业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

析和研 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 合,不断深入地开展各种比较研究工作。 第三,农业经济学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 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
?

一般认为
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 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稀缺资源的约 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 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科学。

4.2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2.1农产品市场

4.2.2农业生产要素
4.2.3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4.2.4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

?

复习思考题 1.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农业,农业多功能性,粮食安全,农业 经济学的研究 对象与内容。 2.理解与掌握农业的基本特性。 3.知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深刻理解农业在不同国 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4.农业的作用及其延伸。 5.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近现代最 重要的农业经济学代表人物及学术观点或研究领域。 6.二次大战以后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那些特征?

参考书
盖尔?克拉默等:《农业经济学和农业企业》,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李宗正等:《西方农业经济思想》,中国物质出版社, 1996年版 谭向勇等:《农业经济学教程》,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年版 约翰?W?戈德温:《农业经济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 版 朱道华:《农业经济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年版

第二章 农产品市场
1 .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2 .农产品市场体系
3.农产品国际贸易

1.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

1.1 农产品供给
1.2 农产品需求

?

?

1.3 农产品供求平衡

1.1 农产品供给
?
?

1.1.1 农产品供给的概念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 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 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 营者有供应能力。 当只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而没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或虽 然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但并没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都不 能形成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

?

1.1.2 农产品供给原理
?

⑴ 农产品供给函数
?

? ?

?

如果把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 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因素与供给量 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若用S表示供给, 用a1,a2,a3,……,an 表示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则供 给函数即为: S=f (a1,a2,a3

,……,an) 如果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影响因素,用 P代表价格,则供给函数简化为: S=f(P)

⑵农产品供给与价格的关系
表1-1 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关系表 农产品价格(元) 农产品供给量(吨) A 20 5.0 B 40 46.0 C 60 77.0 D 80 100.0 E 100 115.0 F 120 122.5
?

农产品供给量随着其价格的提高而不断增加

⑶农产品供给曲线
?

农产品供给曲线图
P S

o

Q

⑷农产品供给定理
?

农产品供给定理又称农产品供给规律,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 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 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农产品供给规律的例外:当有些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其 供给量反而减少,当价格降低时,生产供应量却增加 ①因为农业资源的专用性较强,生产用途范围狭窄,不能很顺 利实行转移和流动。当生产者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下跌后, 为了维持正常收入水平,反而会努力增加产量。 ②由于生产者对商品农产品未来价格预期的不确定性,当预计 未来某种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为了将来获得高额收益,即使 当前价格较高,也会减少商品的供给量;相反,在价格下跌 时,若预计未来商品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则会把商品全部 抛售出去,从而增加现时供给量。

1.1.3 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 ?

? ?

①价格的提高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促进农产品供给量 的增加,而这个范围又是十分有限的。 ②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周期性供 应是一个规律。 ③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④农产品供给的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1.1.4 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 ? ?

⑴价格 ①农产品自身的价格 ②其它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A.竞争性农产品,即指在资源利用上相互竞争的农产品。 在特定资源条件下,如果有两种竞争性农产品,当其中 一种价格不变时,另一种农产品价格发生变化,就会使 前一种农产品生产的供给量发生相反方向变化。 ? B.连带农产品,即在生产一种农产品的同时,也产生另 一种农产品,当两种农产品中的一种价格不变,另一种 农产品的价格变化时,就会使前一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发 生相同方向的变化。 C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
?

?


? ? ? ?

⑵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⑶农产品的生产者的数量与结构 ⑷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⑸政府的农业产业政策

1.1.5 农产品供给弹性
? ?

A.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 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 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

的比率。

Es为供给弹性系数,Q为供给量,△Q为供给 变化量,P为价格,△P为价格变化量。

?Q

Es=

Q ?Q P ? ? ?P ?P Q P

B.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性质
?

? ?

a.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具有 广泛的可比性。 b.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一般为正值。 c.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因农产品品种的不同而异。

C.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种类
?

?

?

?

?

a.Es=0时,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表明价格的变化,对供给 量的变化无影响。 b.Es=∞时,称为供给完全有弹性,即当价格为既定时,供 给量为无限。 c.Es=1时,称为同一供给弹性,表明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 价格变动的幅度。 d.Es>1时,称为供给富有弹性,表明供给量的变化幅度大 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e.0<Es<1时,称为供给缺乏弹性,表明供给量变化的幅度 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D. 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 ? ? ?

a. 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b. 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c.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 e. 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 增加的程度。

1.2 农产品需求
?
?

1.2.1 农产品需求的概念
农产品需求,在这里主要是指有效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 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愿意并且 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 不是有效需求。 在经济学上,形成有效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消费者有购买意愿;二是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 付能力。

?

?

1.2.2 农产品需求原理
? ? ?

?

A .农产品需求函数 B .农产品需求表 C. 农产品需求曲线 D.农产品需求定理

A .农产品需求函数
?

⑴ 农产品需求函数
?

? ?

?

如果把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 量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因素 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若 用D表示供给,用a1,a2,a3,……,an表示影响供 给量的因素,则需求函数即为: D=f (a1,a2,a3,……,an) 如果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影响因素, 用P代表价格,则需求函数简化为: D=f(P)

B.农产品需求表(略)
?

C.农产品需求曲线
p Q=f(p)

o

q

Q

D. 农产品需求定理
? ?

a.农产品需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 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其价格的 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 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即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了,而 效用相

同的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未变,那么,其他农产品的 相对价格即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他农产品来替代这种 农产品,从而会减少这种农产品的需求量。 收入效应指的是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 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就是说,如果某种农产品的 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未变化,则消费者的 实际收入减少了。从而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

?

特殊农产品
?

?

炫耀性农产品是用来显示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农产品。例如 甲鱼、鲨鱼翅等。这种农产品的高价格显示了消费者的特 殊身份和社会地位,常常在价格下降时消费量反而减少, 消费者转而去购买价格更高的农产品。 吉芬农产品是指低档生活必需农产品。在某种情况下,这 种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则其需求量反而上升。例如,农产品 价格普遍上涨时,人们反而会增加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 过去年代的面粉、大米的抢购风即是如此。这种价格上升, 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吉芬之谜”。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示意图
P
p1 P0 p2 0 Q 1 Q0

D
a b c Q2 Q

需求的变动示意图
P D2

D1

D0

P0
0

Q1

Q0

Q2

Q

1.2.3 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

A.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

?

?

(1)对一般大路货的农产品需求下降,对营养丰富的 鲜活产品(如肉、蛋、奶)的需求量上升。 (2)对低质量的农产品需求下降,而对优质农产品需 求不断上升。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补充 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快餐和 方便食品,需要不同加工深度和加工精度的农产品。 (4)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 更愿意购买经过整理和包装、外观整洁、携带方便、 容易贮存的商品农产品。

b. 价格
? ?

(1)商品农产品本身的价格及价格总水平 (2)其他相关商品农产品的价格 ? ①代用品的价格。代用品即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农产品。 如果有两种农产品,其中一种商品农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另一 种商品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就会使前种农产品的需求量 与后种农产品的价格作相同方向的变化。即该种农产品的需求量 与其代用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 ②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两种共同使用、共同满足同一种需 要的农产品。互补品之间,当一种商品农产品的价格下降,对该 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从而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 加;反之,当一种商品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另一种商品农产品的 需求量就会减少。即该种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互补品的价格成反 方向变

化。

c.其他因素
? ? ? ? ? ?

中间需求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 消费者的文化习俗 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政府的消费政策

1.2.4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 ?

?

A.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又称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 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程度,即指农 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不同农产品,其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一般用需求弹性系 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 变动比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Ed代表需求弹性系数,Q为需求量,△Q/Q代表需求量 变动的比率,P为价格, △P /P代表价格变动的比率。

?Q

Ed=- ?P

Q P

?Q P ?? ? ?P Q

B. 农产品需求弹性的种类
?

?

?

?

?

a.Ed=0时,称为需求完全无弹性。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 变动,此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b.Ed→∞时,称为需求完全有弹性或弹性无限。即当价格为一定时,需求 量是无限的,此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它表明价格的任 何微小变动都会引起需求量的无穷大变化。 c.Ed=1时,称为需求单一弹性。表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与价格的变动幅 度相同。 d.Ed>1时,称为需求富有弹性。表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 幅度,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 e.0<Ed<1时,称为需求缺乏弹性。表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 变动幅度,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直的线。

C. 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因素
?
? ? ? ? ?

(1) (2) (3) (4) (5) (6)

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 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 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 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 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1.2.5恩格尔系数
? ?

A.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低,其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 比重越大,反之,其比重越小;随着家庭或个人收入 的增加,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逐渐 降低。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均收入越低,每个国民 平均支出中购买食品支出比重越大,反之其比重越小;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比重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

?

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 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全部生活消费支出) ×100%

B.恩格尔系数的修正
?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定

律作了深入的论证,提出了与恩氏恩格尔系数不同的萨 氏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
?

萨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全部支出)×100% 式中,全部支出=消费支出+储蓄

D.对恩格尔系数的补充
? ? ? ?

(1)城市化的影响
(2)食品加工业的影响 (3)饮食业的影响

(4)食品本身构成的变化

D.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和局限性
?

?

?

?

(1)恩格尔系数在研究消费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 义 第一,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居民食品消费与收入之间 的定量关系 第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 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三,恩格尔系数对于研究食品消费结构具有重要 意义

(2)恩格尔系数的局限性
?

?

?

第一,恩格尔定律是建立在假定其它条件(如价格因素、 商品因素和消费者个人因素等)不变的前提下,一旦其 它因素发生变化,恩格尔定律就不一定适用了。 第二,计算恩格尔系数的食品支出与生活消费支出应有 统一的含义,即只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总支出和 食品支出,在各种收入水平之下,都应按照这种含义所 要求的来衡量。 第三,恩格尔定律一般反映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的居民 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当居民生活仍处在贫困状态时,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品支出的比重往往不仅不会下降, 反而会提高。

1.3 农产品供求平衡 1.3.1 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形成
价格 P1 P0 P2 0 QS2 Qd1 Q0 Qd2 QS1 数量 E D S

农产品供求变动示意图
P
P2 P0 P1 E2 E0 E1

S2
S S1

0
Q2 Q0 Q1 Q

农产品供求变动示意图
P S

P2 P0 P1

E1
E2 E0 D D1 D2 Q2 Q0 Q1 Q

0

1.3.2 农产品供求平衡的蛛网理论
?

?

农产品供求平衡的蛛网理论是在考虑时间因素,于动 态条件下,研究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 求的循环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平衡变动的理论。 所谓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 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平衡点呈蛛网状波动 的理论。这是 1934年由英国经济学家N卡尔多命名的。

A.收敛型蛛网——农产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

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小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P
P2 P4 P0 P3 P1 O Q2 Q4 Q0 Q3 Q 1 Q

D

S
E

B.发散型蛛网——农产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

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P P4
P2 P0 P1 P3 O Q4 Q2 Q0 Q1 Q3 Q

D

S

E

D.封闭型蛛网——农产品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 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

P P2 P0
P1 O

D
E

S

Q2

Q0

Q1

Q

思考题
1.何谓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2.农产品供给由那些特殊性? 3.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4.何谓农产品供给弹性?农产品供给弹性有

哪些类型?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5.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6.何谓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7.何谓农产品需求规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8.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有何区别?试用图来说明。 9.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10.何谓农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农产品价格需求弹性有哪些种类?试用图和公式来 表示。 11.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2.何谓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有哪些作用和局限性? 13.什么是农产品的蛛网理论?农产品供求蛛网有那几种 类型?决定不同蛛网类型的条件是什么?试用图来表示。

参考书
车明诚等:《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政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版 江占民等:《农业经济与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版 焦必方:《新编农业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版 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版 欧阳旭初:《农业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版 谭向勇等:《农业经济学教程》,西经济出版社,1994版 朱道华:《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版

2. 农产品市场体系
?

农产品市场体系主要是指农产品的市场主体、市场客 体、市场机制、市场组织和市场类型及其运行机制。 本章主要是从农产品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两个方面 来研究上述问题。

2.1 2.2 2.3 2.4 2.5

市场体系概述 农产品集贸市场 农产品零售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期货市场

2.1 市场体系概述
? ?

2.1.1市场的涵义与基本功能 A.市场的涵义
? ? ?

最初,人们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后来人们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再后来又有人把市场理解为是某类商品的购买者或购 买集团,也就是人群、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是从卖 方的角度,如何使三者结合起来形成购买行为,是商 业上通用的市场含义,即指的是市场需求。


?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指在一定时 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商品占有者之间的买卖 关系及其意志行为。买卖关系既包括物物交 换,也包括商品货币的交换,其意志行为包 括商品交换者为建立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各种 活动,也就是商品交换者主观意志的外在表 现。

A.市场的基本功能
? ? ? ?

(1)具有自组织、自协调的功能。 (2)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 (3)信息传导的反馈功能
(4)经济利益分配功能。

2.1.2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

市场体系是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机制、市场组织和 市场类型等构成的综合体。 ? a.市场主体是指交换客体进入市场并使之发生市场关系的 当

事人,是交换物的占有者或商品的所有者。市场主体包 括生产者、经营者和调节者。 ? b.市场客体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交换关系的媒介物或交 换关系的媒介物。市场客体具有有用性、有限性、相关性 和伸缩性。市场客体包括实物形态的商品、知识形态的商 品、以等价物形态出现的资金商品和以活劳动形态出现的 劳动力商品。


?

?

c.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 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组成要素(价格、 供求、竞争、利息、工资等)通过市场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并实现自我平衡的功能,是在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 下,实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自动调节。市场机 制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这些机制的相 互联系和作用,构成市场的机制系统,由它们共同调节 社会生产和流通活动。市场机制具有整体性、相关性、 利益的制约性、客观性和动态性。 d.市场组织是指为保证商品交换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协调、 监督、管理和服务等部门。


?

e.市场类型是根据不同的标准而划分的市场类别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2.2 农产品集贸市场
?
?

2.2.1农产品集贸市场的涵义与作用
A.农产品集贸市场的涵义 ? 农产品集贸市场是主要进行农副产品零售交 易的场所,是农民直接进入流通,销售农产 品的主要渠道。

B.农产品集贸市场的作用
(1)增强了农民的商品经济观念,造就了一大批务工经商人 才。 (2)扩大了农副产品流通渠道,有利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 展。 (3)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方便了群众生活,丰富 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4)加快了城镇建设,安排了大量社会就业人员。 (5)增加了国家财税收入。

2.2.2 农产品集贸市场的发展状况
? ? ?

?

?

a.集贸市场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b.上市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激增 c.市场购销方式已由零售交易为主向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 方向转变,有的集贸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逐渐演化成批 发市场。 d.市场功能已由小范围的地区性交易、短途运销功能向跨 地区、跨城市、深购远销、远距离辐射功能转变。 e.交换性质已由水平交换为主向垂直交换和水平交换相互 交织的复合式交换系统转变。

2.3农产品零售市场
?
?

2.3.1农产品零售市场的涵义
农产品零售市场又称农产品消费市场,它是农 产品的最终交易场所,反映着农产品的生产者、 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多方面经济关系。

2.3.2农产品零售市场主要特点
(1)市场辐射范围较小,多限于周围的消费并与中心集散市 场接近; (

2)交易方式主要是现货交易,交易数量小; (3)在农贸市场上,小批发商业和小零售商业是这类市场的 主要供应者,部分农产品是生产者直接在市场销售,这类 农产品主要是鲜活农产品。 (4)在超市中,农产品及食品的连锁、配送是其供货的基本 形式,市场上出售已加工的农产品为主,当然也有鲜活农 产品。 (5)农产品价格高于初级市场和中心集散市场。

2.3.3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作用机理
?

?

?

?

一是超市、连锁、配送成为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 标志 二是超市、连锁、配送将更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声誉和 产品质量 三是超市、连锁、配送有利于推进农产品质量全程监 控 四是超市、连锁、配送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2.3.4 农产品零售市场的职能
? ? ? ?

A.实现价值职能 B.服务职能 C.协调职能 D.信息职能

2.4农产品批发市场
?
?

2.4.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涵义
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 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 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 散销往全国各地 。 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从农产品贸易的两个发展层次上理解: 一是指进行农产品批量集中交易的场所;二是指为农产品 进行批量交易提供的一种服务组织。

?

2.4.2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
A.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B.农产品批发市场影响和辐射半径逐渐扩大 C.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D.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和服务不断强化 E.农产品批发市场投资和运作方式不断创新

F.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服务取得新进展

2.4.3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类型
?

?

?

?

A.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中央批发市场, 又称国家级批发市场 ;地方批发市场,又称区域性批发市 场 ;自由批发市场 B.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范围大小可分为:综合性批 发市场 ;专业性批发市场 C.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地域特点可分为:产地批发市场 ; 中转地批发市场 ;销地批发市场 D.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时间可分为:常年性批发市 场 ;季节性批发市场

2.4.4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

A.商品集散功能

?
? ?

B.价格形成功能
C.信息中心功能 D.调节供求功能

?

E.综合服务功能

2.4.5典型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
?

A.美国式的农产品直销制度
?

主要表现为批发市场的部分功能被产销一体 化所代替

?

B.日本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制度
?

主要标志是批发市场向拍卖制发展

2.4.7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完善
?

A.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从布局上看,批发市场盲目建设,缺乏整体统 一布局和统筹规划 ? (2)从形式上看,重销地市场,轻产地市场建设 ? (3)从管理上看,市场管理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 管理制度不健全,条块分割严重 ? (4)从网络建设上看,信息传递滞后,网络利用率 低,对外辐射能力弱

A.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完善
? ? ?

? ? ?

?

(1)继续加强有形市场建设,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结构,构建完善的市场 体系 (2)着力培育市场内有活力的经营主体,激活农产品批发市场 (3)鼓励交易方式的变革和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行拍卖制、销售代理制、 配送制和电子商务等,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4)强化软件建设,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5)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6)逐步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建立有权威的农产品供给、需求、市场价格 变动的预测预报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 (7)与农产品市场建立和发展有关的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市场规范化、 法制化

2.5农产品期货市场
?

2.5.1 产生

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与远期合同交易的

?

A.现货市场的价格机制与价格风险 ? (1)现货市场的价格机制与价格波动 ? ①现货市场的价格是滞后的 ? ②现货市场价格是不完全的 ? (2)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

B.远期合同交易的产生
?

? ?

?

远期合同交易是供需双方采取签订交易契约合同的形式,共 同约定交割日期、交割地点、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到期双 方按合同规定的价格结清货款,交付货物。 1570年,英国伦敦开设第一家交易所——英国皇家交易所 1730年,日本大阪也创办了专门进行大米远期合同交易的 “米相场”。同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也建立了远期合同交 易粮谷交易市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也出现了咖啡远期合同 交易市场。 1848年,美国建立了芝加哥谷物交易所交易所建立初期,主 要也是进行远期合同交易。

远期合同交易存在的不足
? ?

?

?

(1)远期合同的规范程度差,不确定因素很多 (2)由于在远期合同交易中,远期合同是由少数的买方 和卖方私下协商签订的,并未形成一个集中统一的市场。 (3)远期合同的履行仅仅以签约双方的信誉为担保,一 旦发生争议与纠纷,由不能达成和解时,就只能付诸诉讼 来解决 (4)在远期合同交易中不能完全达到转移价格风险的目 的,风险仍然停留在商业领域中。

2.5.2 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

?

由于远期合约与实际交货期相隔数日,这期间价格波动 又相当频繁,如到了实物交割期,产品的价格与合约价 格出现差异,都

会使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出现亏损,所以 毁约的情况经常发生。 保证金的实行,使交易双方的交易方式更加灵活,进一 步促进了对冲原则的发展。所谓“对冲”,即是指如果 交易者买进一张合约后,价格有下跌的趋势,而他又不 想进行实货交割,就可立即采取卖出这张合约的方式来 冲抵买进的合约。


?

?

?

?
?

在农产品现货市场上,随着交易量的增加,交易人员的频繁换 手,使得一张远期合约在实际交割前已被多次买进和转手售。 这样买卖双方的直接交易已显得不切实际。 在这种情况下,经纪人便应运而生了。所有合约的买卖都由经 纪人负责组织管理,并负责监管实物交割,经纪人把交易过程 的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记录下来。 随着远期合约各种因素的标准化,以及结算系统的日益完善, 真正的期货市场开始发展起来。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上,有关产品的质量、数量、交货期、 交货地点都由交易所事先规定,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价格。 所有参与交易的人员都在这个公开的市场上通过信息传播系统 随时掌握产品的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并及时做出买进或卖出 的决策。

2.5.3 期货交易的内涵与运行特征
?

A.期货交易的内涵 ? 期货交易是指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 在交易所内预先签订产品买卖合同,而货款的支付 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 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 由于期货合约的买进和卖出是在期货交易所的交易 场内进行的,所以,人们也把期货交易所称做期货 市场。
?

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交换关系的总和。

B.期货交易的运行特征
? ? ?

(1)期货交易是“买空卖空”的交易行为
(2)期货交易是一种委托性质的交易行为 (3)期货交易是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的交易行为

?

(4)期货交易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行为

2.5.4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
? ?

?

?

A.规避风险功能 规避风险,是指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 保值业务,有效的规避、转移或分散现货市场上价格波 动的风险 。 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 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 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化带 来的损失。 也就是说,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 货交易行为。


?

?

?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有助于规避价格风险,其基本经济 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同 一时空内会受相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一 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套期保值就 是利用两

个市场上的这种价格关系,取得在一个市场 上出现亏损、在另一个市场获得盈利的结果。 生产经营者通过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但套期保值并不 能消灭风险,而只是将风险转移 。 多头套期保值者和空头套期保值者之间的不平衡是经 常的,而投机者的加入恰好能抵消这种不平衡,促使 套期保值交易的实现。

B.发现价格功能
?

发现价格功能,是指在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 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 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期货市场形成的价 格之所以为公众所承认,是因为期货市场是一个有组 织的规范化的市场,期货价格是在专门的期货交易所 内形成的。

期货交易之所以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 主要是因为:
?

?

?

第一,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除了会员以外,还有他们所代 表的众多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投机者,这些成千上万的买 家和卖家聚集在一起进行竞争,可以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有 助于真实价格的形成。 第二,期货交易中的交易人士大都熟悉某种商品行情,有丰富 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 这样形成的期货价格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预测,因而能够 比较接近地反映供求变动趋势。 第三,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竞争公开化、公平化,有助于形 成公正的价格。

通过期货交易形成的价格具有的特点
?

?

?

?

第一,预期性,即期货价格具有对未来供求关系及其价格 变化趋势进行预期的功能; 第二,连续性,即期货价格是连续不断地反映供求关系及 其变化趋势的一种价格; 第三,公开性,即期货价格是集中在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竞 争达成的; 第四,权威性,即正是由于期货价格真实地反映了供求及 价格变动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期性、连续性和公开性,所 以在期货交易发达的国家,期货价格被视为一种权威价格。

C.风险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
? ? ?

?

①风险投资功能 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期货投机者来说的 。 一般来讲,期货风险投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投资者拿出 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用于期货交易这个项目,即买卖期货 合约;二是投资者参加期货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取得以货币 表示的经济收益。 期货风险投资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只要特定的投资主 体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而用一定数额的货币买卖期货合约, 都属期货风险投资行为,而无论投资主体是为了获取转移 风险的经济收益,还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也就是说,期 货风险包括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套期图利和期货投机。

期货风险投资具有的特点
?

?

?

第一

,无限放大的可能性。由于期货交易不是实物交易, 而是以保证金为担保的信用交易,这就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再加上期货投资的对象——期货合约的规模不受标的物规 模的限制,理论上具有无限放大的可能性。 第二,突发性。受损或倒闭的投资机构似乎在一夜之间倾 家荡产。 第三,连锁反应性。期货市场是一个对信息高度敏感的市 场,一旦某种风险发生,整个市场会做出迅速反应,相关 金融市场也受影响。

②资源配置功能
?

?

期货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直接实 物交割来体现,更重要的部分是通过启用期货市场杠 杆的作用,间接调配商品物资在期货市场体外流转。 根据同品种异地期货市场的差价,结合运输、损耗等 因素,调整该商品乃至上游产品或原材料和下游产品 或副产品的异地流动。

2.5.5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 的发展与完善
?

?

A.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1)研究讨论及初步发展阶段(1988—1993年) ? (2)清理整顿阶段(1994—1996年) ? (3)结构调整阶段(1997年至今) B.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规范与完善 ? (1)发展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
?

?

(2)发展与完善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要措施 A.首先,从外部环境看,主要有以下措施: ? ①加快期货市场的法规建设,重视期货市场的国际化 ? ②完善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 ③坚决取缔部分经纪公司的非法业务,促进持牌机构发展 ? ④规范现货市场 B.其次,从内部因素看,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做起: ? ①尽快推出一批可供选择又迫切需要的农产品期货品种 ? ②推进交易所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 ③从行业建设角度改造期货经纪公司 ? ④大力开拓和培育期货市场的投资群体

复习思考题
1.理解市场体系的涵义与基本功能、市场体系与构成以及市场竞争类型。 2.了解农产品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的涵义与作用。 3.农产品零售市场为什么会向超市、连锁、配送方向发展? 4.了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内涵和划分的主要类型。 5.为什么会产生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6.试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功能。 7.你认为该如何完善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8.为什么会产生农产品期货交易? 9.什么是农产品的期货交易?它的运行有哪些特征? 10.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11.了解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 12.你认为该如何发展与完善中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参考书
陈文宽等:《农产品市场及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版 李东贤:《日本现代流通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版

毛信萃:《中国著名集贸市场荟萃》,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版 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版 牛若峰:《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发展报告》,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版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村市场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版 申恩威:《现代日本商品市场分析与借鉴》,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版 文红宇:《中国期货交易法律知识全书》,法律出版社,1994版 徐柏园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版 赵锐:《市场学原理与农产品贸易》,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版 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市场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版 朱绍文等:《日本市场经济与流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版

3.农产品国际贸易
? ? ? ?

3.1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3.2 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3.3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 3.4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3.1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 ?

?

3.1.1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用以解释 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用。 绝对成本学说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 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它国家生产同 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 口。

表3-l 绝对优势比较表

单位成本(劳动力)

商 品
布 匹

英 国 4

葡萄牙 6

红 酒

8

3

3.1.2比较成本学说
?

?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于1817 年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发现,斯密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性。如 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产品 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国际贸易仍然能使贸易双 方得到好处。李嘉图用一个非常著名的贸易实证模型 来说明这个问题。

表3—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

呢绒 葡萄牙
英国

酒 80
120

90
100

表3—3 专业化生产与贸易 所带来的利益 英 国 葡 萄 牙

分工前 分工后 分工前 分工后 呢绒 酒 1 1 1.1 1.1 1 1 1.1 1.025

比较成本学说为国际贸易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

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具有 那类产业结构,无论其经济实力的强弱,都 可以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相对 优势,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展开贸易, 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比较成本学说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以下10 个条件
⑴参加贸易的只有两个国家,只有两种贸易商品。 ⑵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⑶成本不随规模变化而变化。 ⑷没有运输成本。 ⑸生产要素利用充分。 ⑹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⑺消费者嗜好既定。 ⑻收入分

配没有变化。 ⑼贸易条件固定,物物交换是贸易的方式。 ⑽技术没有变革。

3.1.3要素禀赋学说
?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提出了“区域 贸易”理论来补充比较成本学说。
1933年,它的学生俄林出版了《区域贸易与国 际贸易》一书,发展并完善了赫克歇尔的学说, 被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或“要素禀 赋学说”。

?

要素禀赋学说对比较成本学说的批 评,主要观点

a.它是静态的,是单一要素的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是一 生产力固定不变(而不是可变)为前提的,这不符合事实。 b.成本中未包括地租在内。 c.认为生产中的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比例不变, 这是违背事实。 d.认为各种劳动工资之间的比例固定不变,但事实上各个国 家的工资、不同行业或专业的工资是不同的、经常变化的。 e.它忽视了需求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仅从供给方面考虑 问题,而事实上需求对产品的成本与价格有很大影响,从 而可以直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等等。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结论
?

发生贸易的各国应生产并出口本国生产要素供给丰 裕的商品,进口本国生产要素稀缺所生产的商品。 比如,一国资本供给丰富、价格便宜,就生产资本 密集型产品,并出口这些产品换回自己必需的产品; 反之,一国劳动资源丰富,拥有劳动力价格低的优 势,就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学说的几项重要推论
a.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生产的专业化不可能充分实现 b.自由贸易将引起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c.国际贸易可以改善国内的收入分配状况 d.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

3.1.4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

?

赫克歇尔——俄林关于国际贸易要素比例的理论阐明 了那些拥有充裕资本但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将会主要 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列昂剔夫公布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数据则表明 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小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 本密集程度。从此,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引起了

人们的怀疑。

A.熟练劳动说
?

美国十分强调通过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保健等措施培 养熟练劳动力,这些强调措施提高了由劳动力、管理 阶层人员、专业人员和官员们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决 策水平。因为美国相对来说比较充裕的熟练劳动力的 供给,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里,使得美国出口商 品中的熟练劳动含量要比进口商品的熟练劳动含量多。

B.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说
?

美国从那些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中获得了效率优 势。按照这种理论解释,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出导

致了 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与技术工序的改善,提高了产品 的质量以及有关的服务质量,提高了在组织商业企业时 所使用的管理技术水平。这种“知识资本”导致了更有 效的生产。由于这些产业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就解 释了为什么美国的出口比进口资本密集程度要小。

C.自然资源产业说
?

美国的贸易格局可以通过深入分析自然资源产业结构 来得到解释。这一方法是假设美国是自然资源禀赋相 对贫乏的国家,包括采矿和初级加工业在内的自然资 源产业在美国都是高度资本密集型企业。由于自然资 源在美国的稀缺,所以用不出口自然资源产品的办法 来保存自然资源和资本。美国需要进口那些用美国方 法衡量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产品。

D.国内需求说
?

一种产品在国内被消费(或被投资),对于这种产品成 为潜在的出口产品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一国 产品首先应该满足国内需求(偏好),然后再满足国外 需求。因此,当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是相似时,两国之 间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而需求结构的差 异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因而处于同一层次收入水平的 国家之间贸易量较大。

E.产品生命周期说
?

?

产品生命周期说把产品技术发展分成三个阶段:新生 期、成长期、成熟期。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 定因素也在变化,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生产资源的 储备比例,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 素密集型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 在不同阶段上享有比较优势。这就较好地解释了一些 最初出口某些产品的发达国家后来反而需进口这些产 品的现象。

F.产业内部贸易说
?

产业内部贸易说认为最重要的是产业生产出“差异产 品——仅仅是由于产品风格、质量、使用特点上的细 微变化或品牌名称上存在差异,而性能却十分相似的 替代品”。规模经济不仅仅来自较大的工厂,也来自 生产差异性产品的同一个生产厂家。不同国家将专门 从事一个可选的差异性产品,由于每个国家总有一些 人不愿意趋同于本地大多数人的口味,这就使得相似 产品存在着进口与出口的动因。

3.1.5国际贸易的新理论
?

一些对传统观点进行攻击的贸易理论家意识到,在 国际贸易中有理由考虑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和行为 的战略性问题。
新国际贸易理论家们的最主要的主张是:公司和政 府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可能会以一种战略性的和 自觉的方式行动,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平衡和 国家财富。

?


?

? ?

?

新国际贸易理论家们最初的观点主要是实

证的而不是规范的; 动力来自尝试解释新的贸易形势和填补标准贸易理论的空白。 新国际贸易理论最为基本的观点是非比较优势贸易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家们证明,各国不必仅仅为了利用其差别而 从事专业化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收益递 增而不是由比较优势驱动的。 在他们看来,至少在一定限度内,谁生产什么是历史因素、 偶然事件和过去的政策的产物,而不是国家资源和能力的根 本差别的产物。

3.1.6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

迈克尔· 波特(Michael Porter)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 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即“国家竞争优势理 论”。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 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是由 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 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行为)和两个辅助因素 (政府行为和偶然事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菱图”
企业战略、 结构和 竞争行为

机遇

需求 条件

要素 条件 相关与 辅助产业

政府

3.1.7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A.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 (1)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 (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对象不同 (3)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讨论的优势来源不同 (4)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衡量标准不同 (5)竞争优势理论不像比较优势理论那样被广泛运用

B.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
(1)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2)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3.2 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3.2.1扩大市场准入,消除非关税壁垒 a.取消非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 b.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 c.关税配额水平的约束及其非歧视性实施 d.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e.特殊保障条款


3.2.2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
3.2.3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a.“绿箱”政策、“S&D”政策和“蓝箱”政策

b.国内支持减让
3.2.4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

3.3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
3.3.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 A.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1)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趋下降 (3)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家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B.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演变
(1)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
(2)农业原料贸易量增长缓慢 (3)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4)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
(5)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

3

.3.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A.贸易商品集中
B.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 C.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

D.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
E.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3.4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 ?

?

?

3.4.1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除个 别产品外,中国并没有积极参与世界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农 产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只有2.5%左右。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虽然有所增长, 但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呈逐步下降趋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从九十年代中期就已下降到10% 以下。 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 品的出口份额趋于下降,进口却不断上升;而动物、园艺、 加工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则均呈上升趋势。

3.4.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的结构特征
? ?

?

A.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特征 近年来,我国有近一半的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和香 港,其次是欧盟、东南亚和韩国、朝鲜,这些国 家和地区大约占有我国农产品出口的30%。 而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东南亚、拉丁美洲和欧盟。

B.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的产品结构特征
(1)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为园艺产品,其出口额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 的5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 (2)谷物及大豆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农产品,其进口额占到进口总额的 50%左右,但中国谷物的进口具有不稳定性,年际间变化比较大。 (3)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中,畜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自1995年成为第 二大出口农产品。但加入WTO以后,由于贸易和非贸易性技术壁垒, 出口受阻。而谷物和其它农产品则呈下降趋势。 (4)进口农产品中,食糖、原棉、生丝和废丝等其它农产品为第二大进 口农产品,该类产品大约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30%以上;园艺产品为 第三大进口农产品,大约在15%左右;畜产品是进口量最少的农产品, 大约在3%左右。

3.4.3加入WTO后中国在农业方面 的主要承诺及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A.关税削减: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由入世前的21%降低到2004年的14.5% B.关税配额:对粮食、棉花、糖、食用植物油和羊毛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C.国营贸易问题:中国承诺将一部分配额分配给私营贸易企业,并将国营 贸易企业未用配额再次分配给私营企业 D.农产品出口补贴:中国承诺入世后不对农产品出口进行补贴


E.国内支持:中国黄箱政策的微量允许水平为8.5% F.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入世后,中国在进口卫生检疫措施

上的透明度势必要加强。就出口方面来说,卫生与植物措 施将是中国农产品扩大出口所会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 G.特殊保障措施:中国承诺不寻求采用特殊保障措施来保护 国内市场 H.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I.保障条款和过渡期特殊保障机

3.4.4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A.农业贸易体制的变革 B.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创汇经济效益 C.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形成出口商品体系 D.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复习思考题
?

1.什么是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其各自的政策含义 是什么? 2.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新发展? 3.什么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4.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5.了解与掌握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6.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如何演变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7.了解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8.加入WTO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 ? ? ? ? ? ?

参考书
陈芬森:《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市场竞争策略》,中 国海关出版社,2001年版 陈文宽.肖诗顺:《农产品市场及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版 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龚关:《国际贸易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东升:《WTO与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版 叶全良:《WTO与农产品营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汉林等:《WTO与农产品贸易争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版 朱道华:《世界农业经济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

第三章 农业生产要素
1.土地与水资源 2.农业劳动力 3.农业技术进步 4.农业资金

1.土地与水资源
?

1.1土地概述

?
? ?

1.2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1.3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1.4土地市场

?

1.5水资源

1.1土地概述
1.1.1土地的概念与分类
?

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 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 一切自然条件。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在有的情况 下,土地仅指地球上的陆地表层,或指地球上的陆 地和水面。

1.1.3土地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

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

?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大量必须的既作为劳动对象又作为
劳动资料发挥作用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

1.1.4中国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
A.中国土地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2)全国耕地分布不平衡,多数耕地集中在东部沿海 季风区。 (3)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后备农用资源贫乏。

B.中国土地

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1)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2)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污染严重 ②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变薄 ③耕地沙化、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 (3)山林乱垦、草原乱垦与荒山大量闲置现象同时并存

1.1.5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广度 开发,积极而又稳妥地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资源,把 一切土地利用起来;二是深度利用,实行集约经营。

a.因地制宜 b.节约用地 c.保护资源 d.有偿利用

1.2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1.2.1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类型及重要意义 A.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 ? 粗放经营是指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 地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进行粗耕粗作,广种 薄收,主要靠扩大农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及收入的经 营方式。 ? 集约经营与之相反,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 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 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 收入的经营方式。

B.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
(1)劳动集约型。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去获 得较多的产量和收入的方式 (2)技术集约型。指通过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 地上获得较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 (3)资金集约型。指通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 资料,更多的使用物化劳动而提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

C.土地集约经营的重要意义
?

?

?

集约经营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自有农业就有的, 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农业生产朝集约化方向发展,是由土地面积有限性和 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决定的。 土地集约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2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 径
A.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 B.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 率 C.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D.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1.2.3衡量土地集约经营水平 及其经济效果的指标
①单位耕地的产量或产值 ②单位农业用地的总产值、净产值、纯收入 ③劳动生产率 ④产品成本 ⑤单位投资的产量、产值、纯收入

1.2.4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A.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与重要意义
?

?

?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 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 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更简单地说,是指在最适宜的土地面积上的经营。当某一 土地面积的经营

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时,这一土地面积即 为适度经营规模。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所要求的土地面积并不是固定的,而是 因地、因时、因单位而变化的。


?

?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农 业机器设备,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 方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

B.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的途径与措施
(1)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①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③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2)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4)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5)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1.3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1.3.1土地制度 A.土地制度的含义与特点
⑴土地制度的含义 ?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 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 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 度等内容。狭义的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 土地使用制度。

(2)土地制度的特点
①地位的基础性 ②构成的复杂性 ③各国(或地区)的差异性

B.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使用制
(1)土地所有制 ? 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 式,是一定土地关系的基本制度。它是土地制度的核心, 最终要由社会生产力状况来决定。 (2)土地使用制 ? 土地使用制度是关于土地使用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总和。它 主要解决土地由谁使用和如何使用的问题,是土地制度的 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度决定着土地使用制度 。

1.3.2土地产权
A.产权 (1)产权的含义 ? 产权就是财产权利,它是一组权利, 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和处置权等。

⑵.产权的特征
①明确型 ②排它性 ③有限性 ④可分解性 ⑤可交易性 ⑥行为性

⑶产权的功能
①激励功能 ②约束功能 ③协调功能 ④增进资源配置功能

B.土地产权
(1)土地产权的含义 ? 一般地说,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 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力的总和。常用“权 力束”加以描述,即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 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2)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

①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地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 ②土地占有权是依法对土地进行

实际支配、控制的权利。 ③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④土地收益权是基于拥有或使用土地所应取得经济收益的权力。 ⑤土地处置权是指当事人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

1.3.3中国农地制度
?

?

农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农地关系的 总和。它包括农地所有制度、农地经营(使用)制度、农 地流转制度、农地金融制度、农地税收制度等。 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土地的利用,而土 地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实行的土 地制度。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与核心。

?

A.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

第一阶段:土地改革阶段(1950—1952年) 第二阶段:农业合作化阶段(1953—1957年) 第三阶段:人民公社化阶段(1958—1978年) 第四阶段:家庭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今)

?

?

?

B.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呈现以下特点:
(1)农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实践中,农村土地有的归村 集体所有,有的归村民小组所有。 (2)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用权中分离出来,并依此为基 础形成农业(或土地)双层经营体制(全称为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一些地方对农地制度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出现了转 包、租赁、拍卖、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或产权制度,对 农村土地税费制度进行了改革试点等。

C.中国目前农地制度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地产权界定不够明晰 (2)农地承包关系不够稳定,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有时受 到侵害,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地流转制度还 未建立起来,难以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4)农地金融制度未建立起来,农民缺乏抵押土地使用 权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权利。 (5)农地税费制度不合理,即税轻费重、费大于税,且 收费随意性很大,这既加重了农民负担,又易滋生腐败 现象 。

D.中国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 (2)稳定与完善现行的农地承包制度 (3)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4)进一步落实农户经营自主权 (5)搞好集体统一经营。要充实统一经营的内容 (6)切实搞好农村(土地)税费制度改革

1.4土地市场
1.4.1土地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A.土地市场的含义 ? 狭义的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交易的场 所。 ? 广义的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交易中 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B.土地市场的特点
(1)地域性
(2)供给弹性较小 (3)供给滞后于需求

(4)不充分性
(5)政府管理严格

4.4.2土地

市场机制
?

?

土地市场机制也称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土地市场 主体为谋求最大利益而竞争的基础上,通过土地价格、 供求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土地产权交易的机 制。 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的核心。

1.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1)土地供给 ? 土地供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某一土地市场上,某类 土地在某一价格下可供出售或出租的数量。 ? 由于土地不可再生,因而土地自然供给是无弹性的。 ? 但由于土地用途是可改变的,因而对某一用途的土地 而言,土地供给是可以变化的,即土地的经济供给是 有弹性的。

(2)土地需求
?

?

土地需求是指在某一时间内,某一土地市场上,某类用 途土地在某一价格下购买者或承租者愿意并能够购买或 租入土地的数量。 由于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利用它可生产产品,从而给 人们带来利益,因而人们由对土地产品的欲望和需求最 终引致对土地的需求,且会随着农业经济及城市等的发 展,对土地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使土地需求具有较大的 弹性。

2.土地价格
?

?

土地价格是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 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土地价格= 地租额/利息率

4.4.3中国农地市场
1.中国农地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1)农地所有权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一是国家征用农村集体的土地 二是不同农村集体之间的土地流转 (2)农地使用权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2.建立与完善农地市场的必要性
(1)可提高农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2)可节约交易成本 (3)可使农地保值增值 (4)可有效调节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5)可促使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加 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3.中国农地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农地所有权市场 ①适度放开农地所有权市场,建立多项流动关系 ②规范政府征地行为 ③培育土地产权交易组织 (2)农地使用权市场
①一级农地使用权市场。它是指农地所有者(集体)让渡 土地使用权而形成的市场。 ②二级农地使用权市场。指农地使用权获得者将农地使用 权让渡给其它农地使用者所形成的市场。 (3)农地金融市场。它是指土地产权所有者以其拥有的土 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作为抵押获取贷款的关系总和

4.5水资源
4.5.1水资源的概念与经济学特性 1.水资源的概念 ? 水资源通常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经 济利用价值并可以不断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 。 (2)水资源同其它矿产资源相

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 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在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3)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体,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 媒体 。 (4)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5)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

4.5.2中国水资源状况及 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1.中国水资源状况 2.中国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1)浪费惊人 (2)水利建设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 (3)地下水开采过度 (4)水域环境污染严重 (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重建(开发)轻管,重 用轻管,重新(上项目)轻配

4.5.3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1.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 2.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 3.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4.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

复习思考题
?

1.什么是土地?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特点有哪些? 2.你认为土地在农业的地位如何? 3.你知道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吗?你认为解决这些问 题应坚持哪些原则? 4.什么是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农业的集 约经营水平? 5.何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你认为在中国应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经 营? .何谓土地制度?它有哪些特点? 6.产权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7.土地产权与权能构成。 8.土地与土地市场的特点。 9.你如何理解土地的市场机制? 10.你认为在中国该如何利用和配置水资源?

参考书
[美]雷利·巴洛维:《土地资源经济学》,北京农业大学 出版社,1989年版 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靳光华等:《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2年版 钱忠好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中国 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版

5农业劳动力
5.1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5.2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5.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4农业劳动生产率

5.1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5.1.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 和质量。
?

?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 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 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 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3)农业劳

动内容的多样性 (4)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没有农业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 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 而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与 发展的基础。 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农业 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即它是在农业生产力各要素 中,唯一具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

?

5.1.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 不足

2.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
(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 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 际供给的多少 (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 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 (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 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

5.1.3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1.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

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
(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 的大小 (2)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 求状况 (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 重要的决定因素 ①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 ②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

5.1.4中国农业(村)劳动力 的供求特点
1.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
2.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3.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5.2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5.2.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 或城市的流动。 ?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 一是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 部门的流动。 ? 二是空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 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 步下降。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 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 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 对比重(占社

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 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5.2.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
1.刘易斯模式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 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 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 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 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该模式在许多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①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 展 ②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 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 正比例的。 ③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 失业 ④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

2.拉尼斯—费模式
? ? ?

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式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 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

他们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 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 工资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 段

? ?

?

3.托达罗模式
(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 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 (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 实的收入城乡差异。 (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 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 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

4.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

?

?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 果: 一种力量是原住地的推动力或称排斥力,如迁出地 缺少就业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 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属于推力; 另一种力量是迁入地的拉力或称吸引力,如公共设 施较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则是拉 力。

5.吉佛的引力理论
?

引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 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的联系,迁 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 反比。
这一理论的实质是

: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低工资到高工 资的地方,从劳动力过剩的地方到劳动力不足的地方。 乡城人口迁移的动机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 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距离越短,流入的量就 越大。

?

6.舒尔茨和夏斯达 的成本收益理论
?

?

?

?

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 人们的迁移行为。 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 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 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 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货币成本包括迁 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 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

5.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3.1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与类型
?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 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 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1.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 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 ?

?

将超过农忙季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绝对剩 余; 只是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 相对剩余。 区分这两种类型剩余的意义在于,研究农业剩余 劳动力转移时,首先将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 农产业,安排他们常年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其 次,相对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 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潜能,安排一些临 时性的非农生产活动。

2.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积累型剩余。积累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人口和农 业劳动力增长过快,超过非农产业吸收量,以及农 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资料过量结合,其超出部分逐 渐积累的一种剩余劳动力类型。 (2)结构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 如城乡、产业、农业劳动力素质等结构不合理所造 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一种类型。



(3)替代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替代型剩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造成的:一是由于对农业投入大量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能 源,从而置换出农业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过剩;二是由 于用工业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代用品,等于用工业劳动力替 代农业劳动力,从而使农业劳动力过剩。 (4)季节性剩余。农业由于有农忙和农闲强烈的季节性差异, 在农忙季节,既使农业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有时还感到 缺乏。到农闲季节又有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充 分的利用,从而形成季节性剩余 。

5.3.2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形成的原因
1.中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

口及其劳动力 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耕地的减少 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 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 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5.3.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的特点
1.从转移地域看,以就地转移与农村内部转移为 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2.从转移产业看,以农村工业部门为主 3.从转移方式看,以兼业型为主 4.从不同区域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严 重的不平衡性

5.3.4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面临的困难
1.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基数大,而且有进一步增 加的可能 2.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4.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 城镇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突出 5.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5.3.5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加快农业剩 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及配套措施
1.提高农业劳动力力用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主要途径 (1)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 (2)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 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 (3)抓好城镇建设,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 移的步伐 (4)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2.加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的配套措施
(1)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过快 增长 (2)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3)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4)改革与完善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土地合 理流转起来,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5.4农业劳动生产率
5.4.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与指标的计算 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 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 的劳动时间 。

2.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
(1)农业产品数量与劳动时间的计算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2)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指标 第一,直接指标 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物指标主要 ①“人年”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人日”农业劳动生产率 ③“人时”农业劳动生产率


?

?

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价值指标主要有: ①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 造的产值。 ②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 造的净产值。 ③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 造的利润。 一般来说,在综合考察一个部门、地区或企业的 劳动生产率时常用价值指标。


第二,间接指标
?

间接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指标主要有: ①农业劳动效率,即单位农业劳动

时间完成的农业 工作量。 ②每一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人口数、耕地数。

5.4.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的重要意义
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 3.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 志 4.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 保证

5.4.3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状况分析
年份 指标 年个农业劳动 力年产粮食 (kg) 每个农业劳动 力年产肉量 (kg) 每个农业劳动 力年负担人口 数(人) 1952 1957 1975 1978 1982 1990 2000

946.5

1010

967

1040

1104

1470

1299

20

21

27

29

42

94

172

3.3

3.4

3.1

3.2

3.2

3.8

3.6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 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

?

?

1996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谷物世界平均1570kg、 美国93901kg、法国60786kg; 每 个 农 业 劳 动 力 年 产 肉 量 世 界 平 均 1 6 5 kg、 美 国 9162kg、法国6154kg; 每个农业劳动力年负担人口数美国80人、法国56人。

5.4.4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 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 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 能,以及自然条件”。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技术因素 4.社会条件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有哪些特殊性?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有哪些基本特点与决定因素? 3.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农业劳动转移的主要理论模式有哪些?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6.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转移有什么特点和困难?

7.你认为应如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8.什么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有哪些? 9.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参考书:
陈吉元主编:《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 年 版 焦必方主编:《新编农业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毛育刚著:《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农业部软科学办:《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1年版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张建武著:《劳动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6农业技术进步
6.1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容与重要作用

6.2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6.3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6.4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6.1农业技术进

步的特点、 内容与重要作用
6.1.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特点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 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 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 的进步; ?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狭 义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因而 又叫硬技术进步。

2.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1)渐进性 (2)系统性 (3)外生性 (4)复杂性
(5)周期性

6.1.2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6.1.3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 发展的重要作用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 展

6.2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6.2.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2.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6.2.2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对农业的技术进步
2.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3.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4.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术进步

6.3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6.3.1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 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最早是由希克斯提出来的,其 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 ? 一个是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 强调要素的相对稀缺性; ? 另外一个是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强调市场需 求。

1.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

?

希克斯在《工资理论》一书当中讨论“经济进程的分 配效应”时,首先引入了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 他认为经济进步受四种力量的推动——人口增长、工 作意愿增强、资本增加和技术创新。一种创新只有当 它的最终效果能够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时,才会被有 力地采用,这是竞争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

希克斯认为技术创新是偏向劳动还是偏向资本,取决于 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而在竞争条件下,要素相对价 格反映其相对稀缺程度。相对稀缺的要素成为企业生产 以至经济发展的瓶颈,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而对该要 素的节约或释放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国民收入。由此定 义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

速水和拉坦针对农业领域技术进步的内生化问题作了 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与希克斯一样,他们认 为,一个经济中技术的发展是为了用相对丰富因而廉 价的要素来替代相对稀缺因而昂贵的要素。

2.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施莫克勒在《发明和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市场需求诱 导的技术进步理论,并对工业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长期 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技术进步包括过程创新 和产品创新。 ? 他验证了不同产业资本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品销售额密切相 关,由此引伸出三个命题: (1)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与其它经济行为一样, 追求预期收益; (2)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 (3)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 目前的市场销售额。
?


?

?

总之,是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技术发 明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或把握经济机会,这一点具有深远 的意义。 很多人都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的——不是由经济变量 所控制,甚至是自发的。现在看来,技术发明从一种业 余的、非常规的经济活动,逐渐变成一种连续的、规范 的、企业化的经济行为。


?

?

格里克斯在对杂交玉米的推广和使用中,指出市场盈利 性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较早地提出了关于农业 技术进步的市场需求诱导假说。 格里克斯也注意到杂交玉米技术成果推广的经济效益, 他指出研究成果的地区分布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受到经济 利益的支配。

3.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 假说的互补性质
?

?

?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并不是两种独立的假说,而是互相 补充的技术进步理论。节约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技术创新, 如果不落实到某一种产品上,就无法被技术需求的微观 主体所采用。 反过来说,针对某一种产品的技术发明,如果不能够相 对地节约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也不会被技术需求的微 观主体所采用。 微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两种 假说内在统一的基础和纽带。

4.关于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理论
?

?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导性假说为农业研究资源的分配提 供了一个有效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由完全放任 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来支配农业科研活动。 因为农业科研的大多数成果,尤其是生物和农艺研究,是以 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品种、新配方、新工艺等,它们具有 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具有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收益上的非 独占性或外溢性,难以避免搭便车等问题的困扰。农民对一 种新的知识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他人所能利用的

信息数量; 而信息使用的扩大也不会增加其研究成本的补偿。

6.3.2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 ? 指主要是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 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 。 2.资源节约型技术 ? 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它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 3.中性技术 ? 指使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 短,综合运用的技术。

6.3.3发达国家农业技术 进步的道路
1.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
主的道路 2.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

主的道路
3.中性技术进步的道路

6.3.4中国农业技术 进步道路的选择
?

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大致可 划分为二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 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 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 有机结合

重点推进的农业技术进步
1.尽快形成一整套“二高一优”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技术, 有效改造中低产田

3.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机械技术
4.进一步提高化学化水平

6.4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6.4.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途径 (1)调整和完善农业科研体系 (2)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3)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引进 (4)搞好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5)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研究政策

6.4.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 (1)选定推广项目 (2)推广试验 (3)示范 (4)推广 (5)反馈和改进研究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设的主要目标
? ?

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在稳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办的、 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办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 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协会在农 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最终形成高效率转化农业科研 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

3.加快农业技术推广 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2)坚持试验、示范与逐步推广的原则和发挥“科技户” 的作用 (3)建立灵活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 (4)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
(5)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

6.4.3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1.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目标 2.加快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途径 (1)大力普及农村文化教育 (2)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教育 (3)积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

6.4.4农科教相结合
1.搞好统筹规划 2.

充分发挥农业主管部门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的作用 3.组织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直接进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参与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及各种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4.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科研、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5.农村教育必须坚持面向“三农”的方向

复习思考题
⒈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用是什么? ⒉如何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⒊什么是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两种 理论的关系如何? 4.为什么要建立公共农业科研体系? 5.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6.你认为怎样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

参考书
?

陈宗胜主编:《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 李晓明主编:《农业经济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年版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外农业推广》,中国农业 出版社,2001年版。

7农业资金
7.1 农业资金的概念与分类
7.2农业财政资金 7.3 农业信贷资金

7.4 农户资金

7.1 农业资金的概念与分类
? ?

?

7.1.1 农业资金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 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 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 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 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 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 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 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 各种货币资金。

2. 农业资金的特殊性
第一,农业资金的低收益性
第二,农业资金效益的外部性 第三,农业资金的政策性

7.1.2农业资金的分类
1. 按农业资金的来源(或投资主体)进行分类 (1)农户资金 (2)农业财政资金 (3)农业信贷资金 (4)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投入的农业资金 (5)国外农业资金

2. 按农业资金服务 的对象进行分类
(1)农业生产资金
(2)农产品销售资金 (3)农业基础设施资金 (4)农业科研及推广资金 (5)农业公共服务资金

3.按农业资金投入领域的性质分类
(1)用于农业私人产品的农业资金 (2)用于农业公共产品的农业资金

7.2农业财政资金
7.2.1 农业财政资金的概念 ? 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农业财政资 金既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 在内容上,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也包 括用于农业的各种补贴、事业费等

支出。从目前中国财政统计的概念 来说,农业财政资金大致包括 (1)支援农林生产支出 (2)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 (3)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4)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5)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6)农村救济费 (7)其它农业财政支出。

7.2.2 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
1. 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
2.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 3.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

7.2.3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原则
1. 效率原则 ? 所谓效率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 有效配置,使既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产出或效益 。 2. 公平原则 ? 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 金的投向和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 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


3. 稳定原则 ? 一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本身要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保 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能忽高忽低,从而造成农业 经济增长的波动。二是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成为农业经 济波动的稳定器。 4. 持续原则 ? 持续原则首先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保证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农业财政支出要可持续。

7.2.4 农业财政资金的政策取向
1. 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 ? 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 品生产、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投入。 2. 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 ? 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 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 3. 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 ? 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7.3 农业信贷资金
7.3.1 农业信贷资金的概念 农业信贷资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 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 给者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各个环节的单位或个人的各种 信贷资金。 ?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 给者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中的信贷资金。

7.3.2农业信贷资金对 农业发展的作用
1.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
2.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 3.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

7.3.3 农业信贷资金的分类
1. 商业性农业信贷资金 ? 是指由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2. 合作性农业信贷资金 ? 是由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3. 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 ? 是指由政府的农业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4. 民间农业信贷资金 ? 是指由民间个人农业信贷供给者利用其自有资金提供的农业 信贷资金

7.4 农户资金
7.4.1 农户资金的概念 ? 农户资金是指农户农业生产所得或其它收入中可以用 于农业投资

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资金。 ? 农户资金是农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私人 投资的主体。

7.4.2 农户资金的来源
1. 农业生产经营所得
2. 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 3. 劳务所得

4. 财产性收入
5. 转移性收入

7.4.3 农户资金的投资范围
1. 农业生产费用支出
2. 农产品存储、销售费用以及税费支出 3. 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设备购买支出 4. 农业设施建造支出

7.4.4 农户农业投资的行为
1. 农户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
2. 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 3. 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 4. 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

复习思考题
1.农业资金的内涵与特性是什么? 2.何谓农业财政资金?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与 原则是什么? 3.按功能性来划分,农业财政资金有哪些类别? 4.何谓农业信贷资金?试论述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5.试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农业信贷、合作性 农业信贷与政策性农业信贷之间的关系。 6.试分析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美]H.G.哈尔克劳:《美国农业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 [日]秋野正胜等:《现代农业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版 赖瑞华:《中国农业资金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村金融与信贷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版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业投入与财税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版 谭向勇等:《农业经济学教程》,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徐唐龄:《农村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版

第三篇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8农业家庭经营 9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0农业产业化经营

8农业家庭经营
8.1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与历史演变

8.2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
8.3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8.4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8.1.1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
?

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 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 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或家庭农场。
农业家庭经营是一种弹性很大的经营方式,可与不同的 所有制、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相适应,可以与不同的生 产力水平相适应。

?

8.1.2农业家庭经营的历史演变
?
?

?

父权时代的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经营开始从属于氏族公社的公 有制,以氏族公社经济为主,小家庭经济为辅。 在奴隶社会里,起初是家长奴隶制,家庭生产经营首先表现 为作为奴隶主的家长支配着全部家产,支配着妻子、儿女和 奴隶,家长自

己也参加生产劳动。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有了巨大 发展,成为社会范围内普遍的生产形式。这时的农业家庭经 营是自给自足的,农民在土地上的收获除向地主纳租以外, 余下来的主要是供家庭消费。


?

?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农业家庭经营的更高级形式—— 家庭农场开始在欧美出现。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是一种农民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能自行决策, 人身上不依附于地主的独立经营的经济组织。它是独立自 营的农民所经营的农场,农场主即是所有者、经营者,又 是劳动者;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雇工一般不超过总劳动 量的一半。时至今日,家庭农场在发达国家的农场总数构 成中大约占90%以上,占有绝对优势,并且是最具有竞争力 的农场形式。 社会主义制度在前苏联诞生以后,苏联首先在农村普遍建 立了集体农庄,中国等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试 图以农业的合作化、集体化、国有化来代替家庭经营、消 灭家庭经营,结果经济效率普遍低下,农产品的供给长期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

8.2农业家庭经营大量 广泛存在的原因
8.2.1农业的产业特点与农业家庭经营 1.农产品是不可间断的生命连续生长过程的结果,各个 生产环节只有继起性,不可能像工业那样具有并列性 2.农业生产活动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的生产 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复杂交错,因此农业劳动支 出具有不均衡性 3.在光照条件下,农业生产一般不可叠加,具有广阔的 地域性

8.2.2分工协作与农业家庭经营
?

从协作的第一种方式来看,即把不同专长的劳动者集中在一 起共同生产一种产品,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于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来说,农业劳动对象生长发育的规律, 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协作的简单性和稀少性。作物生长的 季节性、周期性、生产过程的有序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 按自然界的时间,即受季节约束的生长过程依次进行各种作 业。它一般固定在土地上,不宜移动,不能像工业生产那样 把非常大量的生产条件进行集结,采取多种和大量作业同步 并进的办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同一时期的作业比较单一, 不同时期的不同作业多数又往往可以由同一劳动者连续完成。

?


? ?

?

从协作的第二种方式来看,即把具有相同专长的劳动集 中在一起,生产相同的产品。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多是简单协作。简单协作在许多 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时优于独立劳动, 例如播种、抢收、抗灾、兴修水利设施等生产活动,通 过协作,可以及时

完成作业,不误农时,做到丰产丰收。 但超过此范围,至多不过是单个劳动者力量的机械总和。 在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甚至往往还不如单个劳动者 力量的总和。因为这既要增加监督成本,又可能产生偷 懒行为,还可能造成窝工浪费。


?

由于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作业不能实行严格的分工协作, 甚至一些简单的协作也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农 业生产不适合采用工厂化劳动,而更适合采取家庭经 营的方式。

?

正如法国农业经济学家罗歇· 韦利所说: “真正的农业,卓有成效的农业,一定 要以个人负责为基础”。

8.2.3农业技术进步与 农业家庭经营
1.多数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由单个人进行
2.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关联性较小 3.许多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不受家庭经营规模的限制

8.2.4家庭的社会经济特性 与农业家庭经营
1.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 营的管理成本最小,劳动激励多样
2.家庭成员在性别、年龄、体质、技能上的差别有利 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8.3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8.3.1国际上兼业农户类型的划分 ? 兼业农户是与专业农户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有相当 时间从事非农工作或者依靠经营农业以外的其它事 业取得相当收入的农户,这类农户一般多为规模中 小的家庭经营。 ? 各国关于兼业农户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有的国家 是依据农业外部收入的大小或者比率来划分,有的 国家是依据农业和农业外部劳动日数的分配来划分 的。


?

在德国,非农业收入不超过总收入的10%的农户称为专业 农户;非农业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0%,但不到总收入50% 的农户成为第一兼业农户;非农业收入超过总收入50%的 农户称为第二兼业农户。 在日本,专业农户是指家庭成员全部从事农业生产,以务 农为主的农户;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 以外工作的称为兼业农户。其中,从农业中挣得的纯收入 高于非农业总收入的兼业农户叫第一兼业农户;而非农业 总收入超过农业纯收入的叫第二兼业农户。

?


?

美国1969年把兼业农场定义为每年从事非农业劳动100 天以上的商业性农场主。除了年销售额不到2500美元的 农场以外,只要非农业劳动在100天以上者,不论农场的 大小,都算是兼业农场。

?

中国把农户分为纯农业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业兼业户。 纯农业户是指农户中的所有劳动力都从事农业,而不从 事非农业;农业兼业户是指大约有64%的劳动力从事农业, 36%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非农业兼业户是指大约有 4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8.3.2农户兼业化的原


1.农业强烈的季节性、生产周期长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的 不一致是农户兼业经营的客观基础
2.农业贸易条件的恶化及比较利益的下降使得农户兼业化成为 必然的选择 3.对农户来说保有土地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和一笔不断 增加的财富

4.农业外部条件的改善也使得农户的兼业成为可能

8.3.3农户兼业化的利弊得失 与发展趋势
?

国际上兼业农户的发展呈现出这样几个 趋势:
? ?

?

一是专业农户不断减少,兼业农户不断增加; 二是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一兼农户不断减 少,以农业收入为辅的二兼农户不断增加; 三是土地经营规模越小,兼业比重越大。

兼业农户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 许多好处
1.兼业农户与专业农户一样都能生产商品性农产品; 2.兼业农户的出现和大量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 了新的途径,对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有积极作用; 3.它也为城市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4.兼业农户由于有多种收入来源,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农业生产的发展; 5.由于兼业农户大都住在农村,家中又有人在城市或非农产业 就业,使其具有了双重身份,这对兼业农户在经济危机期 间为自己提供就业和生活保障,缓解大量农民涌向城市, 防止城市的过度膨胀,避免农村人口的过度萎缩和农村社 会的衰落,都是有好处的。

农户兼业化所存在的问题
?

?

但在兼业农户当中,也有许多是规模狭小、技术水平不 高、资金短缺、商品率低、不适合农业现代化要求、不 利于农业发展的农户 。 在大生产排挤下,有许多兼业农户会被淘汰和消失。他 们的命运可能有三种:一是被大农场、大企业吞并或收 买;二是将土地租给专业农户或大型农场;三是某些小 的农户自发地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合,利用合作社和社会 上的服务力量,完成各种作业,并且靠农业外的收入补 贴等来获得生存 。

8.4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8.4.1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产生 1.家庭承包经营的萌发阶段 2.家庭承包经营的全面发展阶段 3.家庭承包经营的确立阶段

8.4.2家庭承包经营与统分 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是中国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 营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集体统一经营对促进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生产是必不可少 的,一些农田水利和其它公共设施的建设,一些产前、产 中和产后等环节的服务,组织开发性生产等都不是一家一 户所能办到的,需要集体统一经营。

8.4.3家庭承包

经营中 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经营自主权的经常遭到侵犯
2.耕地的细碎化与规模经营狭小 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 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

8.4.4家庭承包经营的完善
1.认真贯彻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农业家庭承
包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 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

的弱点
3.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 好的市场环境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农业的家庭经营? 2.试论述为什么在农业中家庭经营会大量广泛存在? 3.农业家庭经营为什么会出现兼业化? 4.农户兼业化各有哪些利弊得失? 5.中国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以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林善浪:《中国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9年版 刘云梓:《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经济概论》,中国计划出 版社,1991年版 刘运梓:《农业组织与规模》,中国计划出版社,1990 年版 天间征:《农业经营学》,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
?

9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9.1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9.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涵义、产生的原因、运行的基本 原则与特征 9.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同类型的比较及在发展中所存在 的问题 9.4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教训与新型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的产生

9.1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9.1.1合作经济思想的萌发 ? 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英国的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于1516年出版了《乌托邦》一书,设想了一个消灭 私有制的理想社会——“乌托邦”。 ? 意大利的托马斯·康柏内拉(Tommaso Companelle)在 1623年出版了《太阳城》,在该书中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 主义思想,虚幻地描述了一个人们过着幸福生活的理想社 会。


?

?

?

?

到19世纪初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 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法国昂利·圣西门(Henri Saint—Simon)于1821年出版了《论实业 制度》一书,把设想的未来社会叫做“实业制度”。 、沙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于19世纪初发表了《论家务农 业协作社》和《新世界》等著作,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和 谐社会制度——“法郎吉”的设想。 英国的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继承并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的 合作思想萌芽,提出了建立合作公社的设想,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使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系统化并变成了暂时的现实。

9.1.2西方近代合作 经济思想的演进
1.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无政府合作思想
2.以路易·勃朗和斐迪南·拉萨尔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主 义合作思想

3.以威廉·金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
4.以季特为代表的尼姆

学派

9.1.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关于合作经济的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经济的一般理论
(1)国家政权对合作社性质的决定作 (2)合作社产生的条件

(3)合作社应为公有制
(4)生产合作是合作制的主要形式 (5)合作制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农业合作的基本理论
(1)对于小农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 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2)通过合作社改造小农应遵循的原则

(3)引导中农、大农入社,逐步消除雇工剥削
(4)剥夺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有权

3.列宁关于合作制的理论
(1)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合作社思想
(2)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合作社思想 ①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②实行粮食税和小业主的合作社 (3)列宁《论合作制》一文的基本思想 ①合作社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合作社适合农民的特点 ③使全体居民都加入合作社需要很长时间 ④国家要从各个方面帮助合作社发展 ⑤完成合作化,要进行文化革命

9.1.4当代西方合作经济 思想的流派
1.改革派 (1)社会主义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社会主义是合作运动的 最终目标,合作仅仅是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准备阶 段。 (2)合作联邦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合作经济应是社会中起 支配作用的经济体制。第一,它把合作运动的进程视作 终结,合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达到另一种体制的 手段或途径;第二,它把私有财产作为其经济结构的基 础 ;第三,主张消费者至上。

2.进化派
?

?

(1)竞争尺度学派。这一学派以美国的艾德温?诺斯 (E.G.Nourse)等人为代表。他们以合作为尺度来衡量资 本主义体系的功效,把合作运动视为抑制资本主义阴暗面 的手段。他们认为,合作经济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 起支配作用的经济机制,只能起辅助作用。 (2)萨皮罗学派 。①合作社应按商品种类而不是按地域 关系组织起来 ②合作社成员应只限于农场主 ③民主管理 ④与合作社签署长期的、带强制性条款合同的入社农户应 达到相当的比例 ⑤使用专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 ⑥高度集 中的管理结构


?

?

(3)美国学派 。他们认为,合作是一种市场现象, 合作社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间的不完全联合,合作这种 形式仅合并了各个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但企业本 身还是完全独立的。因而,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体化与 分化、独立与合并间的中介,合作只是业务的联合, 而不是人的联合。 西方现代的合作运动是向两个方面演进的,一方面是 它越来越脱离其发展的政治目的,变得只注意合作的 经济取向。另一

方面是合作社的发展重心由生活消费 方面转向农业领域。

9.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涵义、产生的原因、 运行的基本原则与特征
9.2.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涵义 ? 合作社就其本质意义上来说,是劳动者(包括城市工人、 手工业者、农民等小生产者和贫穷阶层)为了共同的利益, 按照合作社的原则和规章制度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经营企 业或经济组织。 ?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特别是 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 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 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 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一般要包含以下 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1.合作社成员是具有独立财产所有权的劳动者,并按自愿的 原则组织起来,对合作社的盈亏负无限或有限责任; 2.合作社成员之间是平等互利的关系,组织内部实行民主管 理,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其成员内聘任,也可以聘请 非成员担任; 3.合作社是有独立财产的经济实体,并实行合作占有,其独 立的财产包括成员投资入股的财产和经营积累的财产; 4.合作社实行合作积累制,即有资产积累职能,将经营收入 的一部分留作不可分配的属全体成员共有的积累基金,用 于扩大和改善合作事业,不断增加全体成员的利益; 5.合作社的盈利以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分配为主。

9.2.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产生的原因
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 2.为了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 3.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农业资产的专有性使农民需要合作制 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 5.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

9.2.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运行的基本原则
1.自愿开放的会员资格
2.成员民主管理 3.成员经济参与

4.独立性与自主性
5.教育、培训与信息 6.合作社间的合作

7.关注社会

9.2.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 组织结构与管理原则
1.组织结构 ? 农业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大会。社员大会或社 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通过与修改合作社章程;选举或罢 免合作社的董事会和监察委员会的成员;讨论确定重大 经济决策及社章规定的其它重要事项。 2.管理原则
?

农业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

9.2.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运行的基本特征
1.合作目标的双重性,即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性和盈利性
2.合作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 合

3.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自愿基础上的有效结合

9.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同类型的比 较及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9.3.1农业合作

经济组织不同类型的比较 1.产生背景的比较 (1)建立的原则有所不同 (2)指导思想有所不同 (3)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不同 2.微观运行机制的比较 (1)目的不同 (2)主体不同 (3)管理形式不同 3.与国家关系和发展领域的比较
(1)与国家关系不同 (2)发展领域不同

9.3.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 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否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
三位一体 2.按劳分配是否是合作社的基本特性

3.合作社领导者的激励机制问题
4.对合作社领导者的特殊要求

9.4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教 训与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
9.4.1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 首先是农业生产互助组 其次是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 再次是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 9.4.2中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严重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合作原则 2.否认了农业的家庭经营 3.农业合作化演变成了农业集体化

9.4.3中国新型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的产生
一是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互助合作
二是以合作为前提,能者牵头,形式多样 三是以维权为目的,协调行动,保障利益

四是以利益为纽带,市场运作,民主决策

复习思考题
1.早期合作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代表作是哪部?主 要主张是什么? 2.西方近代合作经济思想有哪些主要派别?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合作经济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4.当代西方合作经济思想有哪些流派?其主要观点有哪些? 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涵义是什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 原因有哪些? 6.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7.试对东西方不同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比较。 8.试分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理论和 实践问题。 9.中国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历程有哪些?主要教训是什么? 10.中国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哪些主要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俞家宝等:《农村合作经济与管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俞家宝:《农村合作经济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晓山等:《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年版 马尔堡促进自助咨询社:《合作社式的自助与社会结构变革》,马尔堡 促进自助咨询合作社翻译出版,1995年版 杨坚白:《合作经济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洪远朋:《合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米鸿才等:《合作社发展简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

10农业产业化经营
10.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10.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10.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内涵、特征与成因
? ?

10.1.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 “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 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 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 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 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10.1.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1.生产专业化
2.企业规模化 3.经营一体化 4.服务社会化

10.1.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因
1.组织理论分析 ? 首先,随着农业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农户对 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回避市场风险、避 免生产的盲目性变得越来越重要,降低和分散风险的需 要使农户产生了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愿望。 ? 其次,对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型农产品 加工、流通企业产生了通过适当方式规避市场风险的 需要。

2.交易费用分析
(1)从农户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节约农户的交 易费用。 (2)从“龙头”企业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减少了在 销售种子、饲料等方面寻找、评价和签订契约等方面的费 用 。 (3)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其形成与否主要看内部组织费用和市场交换的交易费用的 比较。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

10.2.1交易费用理论 ? 所谓交易费用,就是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 格、进行谈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 排等费用。 ? 科斯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 张五常认为,企业的实质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 ? 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认为,企业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 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 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减少或消除资产专用性 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本质仍是一种合约结构。

10.2.2产业组织理论
1.市场结构
2.企业行为 3.经济绩效

10.2.3制度变迁理论
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 (1)创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 (2)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安排的变迁变得合算了 ? 诱致性变迁,是指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 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会碰到 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 ? 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法令引致的变迁。
?

10.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模式与运行机制
10.3.1公开市场 ? 农产品的公开

市场方式也就是现货市场,它是农产品生 产者在农产品产出后直接将其投放到市场上销售,农产 品加工与销售商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进行收购的联结方 式,这是一种市场协作,是不同阶段生产者之间的协作 中最松散的形式。它适合于那些产品差异性不大,产品 容易储藏,产品的质量等级也容易划分和检验的产品。

10.3.2合同制
1.合同制的分类 (1)市场型合同 (2)生产管理型合同 (3)资源提供型合同 2.影响合同制的主要因素 第一是不确定性 第二是交易发生的频率 第三是交易所需要的专用投资的数量

3.合同制产生的原因

(1)技术的变化 (2)市场需求的变化 (3)市场结构的变化 4.合同制在农业中的利用情况 合同制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 在国外的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在中国发展农业产业 化经营过程中,合同制是作为一种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而存在的,但不同的行业发展情况有很大差别。

10.3.3纵向一体化
?

农业纵向一体化组织是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用生产资 料的生产和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 节联结到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内,实行统一核算,各 阶段各环节的经营决策都由一个决策体来完成,从而 形成完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

1.纵向一体化的原因
(1)交易费用的考虑
(2)经营策略的考虑 (3)产出品和投入品的价格歧视

(4)不确定性的考虑

2.实行纵向一体化的利弊
实行纵向一体化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协作与控制的需要 (2)审计和资源分配 (3)激励作用 ? 纵向一体化可能产生的问题 (1)增加组织成本 (2)增加策略成本 (3)增加生产成本
?

3.影响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因素
(1)资产的专用性
(2)农产品的品质差异性 (3)生产的分散程度 (4)企业的最佳规模 (5)最终产品的市场集中程度

4.农业纵向一体化的现状
?

从目前情况来看,纵向一体化在农业领域并不是主要 的组织形式。即使在农业非常发达的美国,纵向一体 化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

10.3.4公司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1.公司与农户是一种纯粹的买卖关系
2.公司与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对称 3.公司与农户利润不能共享,风险不能共担

10.3.5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1.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1)增强农户在市场上的力量 (2)实现规模经济 (3)有效地防止机会主义行为 2.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所处的现状 合作社在许多国家的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各 国的情况不一样,发展也很不平衡。但总体来说,它是一 种非常重要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从北美到欧洲乃至

亚洲,农业合作社都有成功的发展经验,在未来的农业发 展中仍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3.合作社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经 营中未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1)中国缺乏发展合作社的制度环境 (2)产权制度的障碍 (3)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 (4)农民的文化、科技和管理素质较低 (5)农业合作化的错误实践破坏了合作社在农民心目中 的形象

复习思考题
1.阐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外延特征。 2.试从产业组织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两个方面分析农业产 业化经营形成的原因。 3.概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基础。 4.试分析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合同制的类型、影响因素和 产生的原因。 5.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纵向一体化形成的原因、利弊得 失和主要影响因素。 6.你认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公司制和合作制与农户的关 系如何?

主要参考文献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戴伯勋等,《现代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年版 哈罗德·德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 出版社,1999年版 科斯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牛若峰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四篇 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
11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12农业产业结构 13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14农业可持续发展

11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11.1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与理论依据
11.2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

11.3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

11.1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 的涵义与理论依据
11.1.1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 ? 农业宏观调控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业部门和领域 中的特殊体现,它是政府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 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 从宏观层次上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以促使农业经济总量 均衡,结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 ? 农业宏观调控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农业行 为,是政府干预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11.1.2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1.农业的外部性
?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能使他人得到附带的 利益或使他人受到损害,而受益人或受害人无需付出

相应的报酬或无法得到赔偿的现象。

农业的外部性有正有负 涉及许多方面
?

?

?

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来看,正的外部性包括形成的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持、二氧化碳吸收、控制洪水等; 负的外部性包括水土流失、水资源耗竭、地表水和地下

水 污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农业化学品污染等。 从农业的经济外部性来看,包括经济缓冲作用、国土空间 上平衡发展、确保农村活力等。 从农业的社会外部性来看,包括社会的稳定作用、确保农 业劳动力就业、社会福利替代等。

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
?

?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即使某一经济主体没有支付相应的费 用,也无法将他排除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之外; ?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他所具有的不会因某一主体的消费而 减少其他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量。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品,而 只具备这两个特性中的一个的产品则被称为准公共产品。

?

农业多功能所提供的许多非商品产出具有不同程度的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的部分特性。

3.农业的弱质性
?

?

?

?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非农产业的用地不断增加,地价不 断上涨,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的报酬远远高于农业,使农地的 流失不断增加; 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使得农业中的资金和较高素质的 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造成农业的资金短缺和高素质劳动力 的缺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相对于新兴的非农产业来说,农业科研周期较长,技术进步 相对缓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相对滞后于非农产业产 值份额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产品不耐储 运等特点,使得农业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农民收入增长乏 力,农民与非农业就业者的收入差距拉大

4.农业的不稳定性
?

首先,由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
其次,农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

?

?
?

再次, 农产品的蛛网效应
最后,农产品的鲜活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常年性

11.2政府对农业宏观 调控目标的确定
11.2.1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

?

原因:在工业化初期,农业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本 积累;后期农业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考虑

11.2.2提高农业生产率,满足社 会对农产品质与量的需求
?

?

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国际 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 农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但又不完全是自发的,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11.2.3培育农业市场机制, 稳定农产品市场
?

?

?

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必须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的基础之上。 如果市场

机制不完善,势必要增加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 力度、范围和难度,而政府行为的失灵又会造成更大的效 率损失。 因此政府必须首先培育农业市场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对农业市场失灵的部分进行 宏观调控。

11.2.4保护农业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 ?

?

?

农业是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 一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自然 资源的支撑;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由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很 大的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会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造 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损 害,则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效应

11.3政府对农业宏观 调控的主要领域
11.3.1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领 域 ? 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的建设,对 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和其市场竞争力,使农 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序、公平竞争,使消费者吃 到安全卫生的食品,都是至关重要的。 ? 相关的标准与法律需要政府来制定,因而是政府宏观 调控的重要领域。

11.3.2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与服务领域
? ?

?

信息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准确及时与否, 决定着决策的成功与失败。 有用的信息生产成本比较高昂,但由于具有无形性,一旦扩散 出去以后,难以阻止不付费的人利用该信息,并且增加信息利 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而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特别是农村交通、通讯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相对不发达,加 之农业生产者经营规模狭小、生产与生活地域分散,农民处在 一个相对闭塞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并且农民一般文化水平比 较低,自我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差。随着农业市场 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民迫切需要得到相关的市场与技术 信息。

11.3.3农业科研、教育 和技术推广领域
?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 贡献份额将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都具有市场需求诱导性,即人 们在逐利性的驱使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 人力资本积累。 这对于能够形成有形商品的技术进步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 周期比较长的农业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性与公益性研究来 说,获利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说比较遥远;农业由于比较利 益低下,因而一般农民的收入低于非农产业人员的收入,农 业中一般情况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外流

,造成农业中人力资 本积累严重不足。

?

?

11.3.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

农业中的许多基础设施,如水库、大型的主干沟渠、主干 道路、气象服务等,农户无力也无法建设,只有将其纳入 政府的宏观调控领域,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意味着扩大了农业的综合生 产能力,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 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符合WTO“绿箱”政策的 要求。

?

11.3.5粮食专项储备领域
?

?

?

粮食等农产品储备的基本功能,除稳定供求之外,还 能平抑价格波动。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全球资料计算得出的粮食合理储 备结论是:储备量达到当年消费量的17%~18%就比较 安全。 但各国的储备量多少为最佳,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决 定。

11.3.6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
?

?

?

区域性贫困就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连的集中连片的 贫困。其成因是不利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 贫瘠的土地。 正是由于这种自然条件的不利,才造成了落后的基础 设施、低下的教育水平和高速的人口增长,从而导致 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基本的食 物消费得不到保障,陷入持续性的绝对贫困。 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入 ,扶 贫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11.3.7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 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
?

? ?

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市场 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 农地、森林、草原、生物、水 政府必须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保证农业生产出安全 的农产品,保证农业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 保证农业能够为社会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贡 献。

11.3.8农业政策法制化 与法律化领域
?

?

农业政策的法制化是指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内容都应 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与其相抵触。 农业政策的法律化是指农业政策项法律的转化,即有权的 国家机关将经过实践检验,却已成熟、稳定,在较长时期 内规范社会关系的农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使这些农业 政策具有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效力,使农业政策所要达到 的目标有法律的促进和保障。

12农业产业结构
12.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 12.2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 12.3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 12.4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12.5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2.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 重要意义
12.1.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 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地域 (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部门

和各部 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 ? 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

12.1.2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1.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 3.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12.1.3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 结构的重要意义
1.它影响着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
2.它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 质能量相互转化关系能否充分发挥 3.它影响着农村中劳动力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 4.它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是否能

按比例得到满足

12.2农业产业结构形成 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
12.2.1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12.2.2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

?

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 种植业,从而使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 位。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 ? 在畜牧业中,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产品的畜牧比重日 益增加 。 ? 在种植业中,一方面随着牧业的迅速发展,种植部门生 产的粮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饲料,种植业为畜牧业服 务的趋势正日趋明显。 ? 另一方面,经济作物、水果、疏菜、饮料作物在种植业 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观赏植物,花卉盆景等生产部门的 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

农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存在两个客观规律: ? 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
?

二是专业化与多部门经营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 食发展水平。 一方面是通过各地区、各生产单位的各具特色的生产专业化, 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

?

?

另一方面是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中,通过主导部门与辅助 部门的合理搭配,实现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种经营相结合。 其中,主导部门体现专业化方向,辅助部门则体现多种经营。

12.3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
? ?

?

12.3.1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 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这要看 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的要求相适应。所谓“相对的” 是从

空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的。所谓“发展的”是 从时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定历史 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的。

12.3.2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的评价标准
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12.3.3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 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1.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 ?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通常有四种方法:比重 法、类比法、速度法和协调法 2.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 ? ⑴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 ? ⑵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的指标

12.4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12.4.1改革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 1.从部门序列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 (1)种植业比重过大,林、牧、副、渔比重过小 (2)在林业内部,1978年用材林占森林面积比重为 80.3% (3)在畜牧业内部,重养猪,轻草食动物牛、羊、兔等 (4)在渔业内部,重海水品,轻淡水品 2.从资源利用结构看,资源利用不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得到 发挥 3.从经济运行效果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下降,农产品 供给全面紧张

12.4.2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
1.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1)制度、市场和技术与农业产业结构变革 (2)结构调整与结构效应 ? ①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演进 ? ②结构调整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2.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 结构的发展趋势
,半自给型农业产业结构向商品型产业结构变化。
(1)农业产业结构整体变化趋势。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是农 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2)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构转变 (3)种植业结构中,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作 物将有较快的发展 (4)各部门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资金密集和技 术密集型发展 (5)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量大幅度增加,农村将 由自给

13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13.1传统农业的改造
13.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13.3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

13.1传统农业的改造
?

13.1.1传统农业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 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 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 业生产经营方式。 ? 它是在原始采集农业和游猎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后所发展起来的第一个产 业部门。

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1.技术停滞
2.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

生产 率极其低下

3.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3.1.2传统农业中的稀缺 资源与其特性
1.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的特性 (1)农民无法自行提供,大多数稀缺资源都必须社会性地供给 (2)许多稀缺投入物的需求与工业发展并无冲突,它们主要依 赖于相对丰裕的资源,加上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3)这些投入物的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4)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资源、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差别,这些 投入物的生产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5)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形式的稀缺资源可能已经大量充 分地使用了 (6)机会成本很低的资源与相对稀缺的资源一起使用,降低了 资源利用效率 (7)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

2.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
(1)提供刺激的制度
(2)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 (3)使用新型和改进的投入物的生产设备

(4)农业生产的服务机构
(5)帮助农民作出更好选择的教育工作

13.1.3传统农业的改造
1.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 2.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 3.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 4.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

13.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特征与主要内容
12.2.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 现代农业是从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它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 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 营中大规模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结果,是 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 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同 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

?

所谓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 程。 农业现代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农业现代化仅指农业 生产技术上的变革,而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 业关系、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

13.2.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
2.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 3.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4.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

13.2.3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生产条件现代化
2.生产技术现代化 3.经营管理现代化

4.集约、高效、持续
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

13.3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与发展战略
12.3.1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1.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1)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对于农业

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4)都有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政府对农业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是上述诸国实现农业 现代化的重要经验

2.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的特殊背景与条件
(1)中国政府还没有实施系统的农业保护政策,农业政策还 处于转型时期 (2)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较短,农业市场 体系有待完善 (3)中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却有待完善 (4)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不断增长,但 科技进步的政策和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5)中国农业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较少 (6)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已 经进入到了中期阶段

13.3.2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 (2)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1)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主要有:①农业生产条件(农民 人均拥有的耕地资源、水利化程度);②农业投入水平(农 机动力水平、电力水平);③农业生产力水平(土地综合生 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化程度);④经济结构 (农业增加值比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城市化水平);⑤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2)反映农民富裕程度的指标主要有:①农民的收入水平;② 恩格尔系数。 (3)反映农村环境良好的主要指标有:①森林覆盖率;②水土 流失程度;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农业用地污染程度;⑤自 然灾害成灾率。

3.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工业化战略
(2)城市化战略 (3)市场化战略

(4)农业保护战略
(5)可持续发展战略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传统农业?它有哪些特征? 2.传统农业中有哪些资源是稀缺的?这些稀缺资源有什么 样的特征? 3.你认为该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4.什么是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有哪些? 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有哪些?中国实现农业 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如何? 7.你认为该如何确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丁泽霁:《世界农业:发展格局与趋势》,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中国农业 出版社,2001年版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 出版

社,2001年版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宣杏云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杨万江等:《农业现代化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尤吉诺?海亚密和弗农?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 约翰?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

14农业可持续发展
14.1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4.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4.3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4.4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
14.5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14.1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 的困境与挑战
14.1.1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 14.1.2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14.1.3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 ? 1.土壤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耕地资源减少,人 地矛盾日益突出 ? 2.水资源减少 ? 3.森林资源破坏速度加快 ? 4.生物资源锐减

14.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与基本特征
14.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4.2.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 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 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 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14.2.3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特征
1.生态持续性 2.社会持续性 3.经济持续性

14.2.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 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稳定粮食供应和使贫困者获 得粮食的机会,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储 备量占年需要量的17%~18%为最低安全系数)。
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 入,特别要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 3.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子孙 后代生存与发展。

14.3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因素
14.3.1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系统的压力 2.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4.3.2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 基本条件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利用原则
? ?

(1)最低安全标准原则
(2)公平性原则

14.3.3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

1.环境问题的特性 ? (1)环境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环境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性,二者 既对立又统一 。 ? (2)环境问题具有传递性 ? (3)环境污染往往具有累积性,呈

指数式发展 ? (4)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思路 ? (1)产权管理思路 ? (2)国家干预思路

14.3.4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落后 2.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3.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4.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它只是必要条 件而非充分条件

14.4农业可持续发展 与中国生态农业
13.4.1生态农业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涵 1.生态农业的提出 2.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涵 ? 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 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 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 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 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14.4.2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与 西方生态农业的比较
?

?

西方的生态农业是在现代农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效益 下降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替代农业模式而产生的,故他们将生 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 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他们反对化学 物的投入。 而中国的生态农业是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优点,利用生物 和自然协调发展起来的农业新模式,在技术上并不反对化肥、 农药的使用,而是强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高效率地投入, 并重视环境生态工程建设,重视农田生态工程与技术以及信息 方面的投入,具有中国传统农业中是有机肥投入和技术密集相 结合的特征。

14.4.3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特征
1.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建立在可更新资源基础之上,与当地农业 环境资源组合相适应 2.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一业为主,多业结合,全面发展 3.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利用共生相养,合理配置农业植物、动物、 微生物,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结构合理的立体农业 4.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废物”,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 源化,增加产品产出。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控制 杂草和病虫害 5.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 术,并且与传统农业实用技术相结合 6.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内部调控为主,外部调控为辅 7.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全面规划,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 益

14.5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14.5.1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4.5.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14.5.3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

14.5.4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

、自控功能
14.5.5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复习思考题
1.常规现代农业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4.试分析人口、人力资本积累、自然资源、环境和技术 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6.试析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程序等:《可持续农业导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7年版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宣杏云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年版


三 :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全

本文标题: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901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