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井冈山游记-井冈山游记

发布时间:2018-02-15 所属栏目:井冈山社会实践游记

一 : 井冈山游记

前一段时间,我和爸爸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前往井冈山,开始向往已久的“红色之旅”。

井冈山是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我们这次去,就是为了学习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一)第一天,我们一大早就起床吃完饭出发了,到了井冈山已经是中午了,午饭后,我们坐上游览观光车,前往第一个景点:黄洋界哨口。

上山不一会儿,就会看到第一条防线:黄洋界哨口防御工事。是一条壕沟,红军战士们,曾趴在壕沟上,向山下射击,击退了国民党。再向山上走,就是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实际上是后来重建的。蒋介石打上山来后,把房子全烧掉,人全杀光,一个也不留,黄洋界哨口营房也惨遭毒手,被烧得一干二净,在营房不远处,有一堆巨石和滚木,红军战士曾用这些东西向山下咋国民党军,配合哨口防御工事,用一个营的兵力抵御了国民党好几个团的围攻。不过现在的巨石、滚木都是假的。走到山顶,一块石碑出现在我们眼前,正面是“黄洋界哨口”五个大字,另一面是毛泽东写的诗词,许多人都来照相。

接下来去龙潭,龙潭共有五潭,由于时间不够,我们只参观了最大最壮观的碧玉潭。走在山路上,只觉得身上仿佛也映上了绿色,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树,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又如一块绿地毯,似乎是大自然给井冈山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做的绿衣裳。轰隆隆的水声惊醒了陶醉在山景里的我,没错,这就是瀑布的水声,真是“人未近而声先至”啊,再向前走,这才到了碧玉潭瀑布。湍急的水流发出隆隆的声音,水争先恐后地倾泻下来,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像一缕缕白烟胧胧朦朦,又似一团团云雾飘飘洒洒,那溅起的小水珠落到我的脸上,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心扉,这般美景怎能不使人陶醉?

然后,我们来到了百竹园,十分奇特,看起来是圆的,实际上是方的,叫做方竹,又叫招财竹。百竹园旁就是红军造币厂,说起来是“厂”,实际上只有几间平房,设备极其简陋,而且全靠人力操作。就是在这里,红军造出了“工字银元”。还有小井红军医院,这里有一位名人名叫曾志,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她死时也把自己一生省吃俭用的一笔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我回到宾馆,好好休息,迎接第二天的旅程。

(二)第二天,我们将在井冈山市内参观。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进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个朱德亲自写的大字,被刻了下来。正前方是一个大厅,里面有立体的井冈山模型背景,背景前放着一个巨大的油灯,油灯上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说,革命之火,哪怕很小,也可以让全中国都烧起革命之火。大厅右侧是六个展厅,一至四展厅主要讲述解放战争中许多大事件,展示了解放战争中曾用过的几把枪支弹药,和一些文件,都是关于解放战争的,还有几个毛泽东和战士们的蜡像。五六展厅是伟人、烈士的介绍及文学、书画作品。

接下来,我们去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这里虽然是重建的,但和当年颇有几分相似,十分简陋,一间房只有一张床,一个桌子,铺的盖的只有一张并不厚的单子,除了毛泽东,还有陈毅、朱德等都曾住在这里。据说当时吃饭十分困难,可以用一首歌谣来表示当年的艰苦条件:“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光光。”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革命者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最后,我们又去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进大门,109级台阶摆在眼前,共分两层,一层49级,一层60级,49级台阶代表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60级台阶代表建纪念碑时是红军成立60周年也就是1987年。走过台阶,是一个展厅,里面有各个著名烈士、伟人的详细介绍。展厅大门两边是通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雕塑园的两条路。纪念碑远看是一个“山”字,意思是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近看像一团火焰,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看,像无数尖枪,寓意“枪杆子里出政权”。 雕塑园里有许多革命者的雕塑,比如,王佐、袁文才、毛泽东、贺子珍等为解放人民做贡献的人,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井冈山就像一本书,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又如一首歌,让人怎么唱也唱不完,你的美丽将在我心中永驻。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要来井冈山。

二 : 井冈山游记

《作文:井冈山游记》井冈山游记

井冈山盛称革命的摇篮,红色历史和绿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世人所敬仰和向往。趁今年国庆节长假,我们相约在老家株洲的大女儿一家,去江西一同游览井冈山。

10月2日8时,我、老伴及二女儿一家,一行五人,女婿驱车由深圳沿粤赣高速北上,大女儿他们乘公交车由株洲沿当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奔井冈的足迹南下,几乎同时(当天下午4时)在井冈山下的茨坪“胜利会师”。http://zuowen.sanwen.net/

这里给我们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大山区气派。四面山峦环抱,林木葱葱,山涧云雾缭绕,峰廻路转:依山迭起的现代建筑裹覆于挺拔的杉松和榆、槐、枫、竹等绿茵之中,优美典雅,点缀这座小城别样的风姿:街道市容整洁,给人以舒坦:气温明显低了许多,感觉有几分寒意。天色渐渐淡下,我们择了一家宾馆落宿.与宾馆的服务小姐征询了一些情况,大致确定了游览日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驱车沿蜿蜒泊油马路直上五龙潭。五龙潭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区,山势险峻,风景奇秀,沟壑陡峭,水流终年不断,由上而下分五段,600多米的落差直泻到谷底,构造五道气势恢宏的瀑布,奏起轰鸣的乐章,在深谷的上空徊荡。一级一级的林涧陡峭小路把我们引向各瀑点。其中碧玉潭瀑布为其首,水流从七十来米之顶陡然直泻谷底深潭,盛景真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之感。大自然留下的人间仙境,游客们尽兴欣赏,或于潭边戏水,或拍照留影。我们徘徊反侧一阵后,接着就乘坐空中缆车返回入口,秀丽的风光一揽无余,美不胜收。

我们绕道来到黄洋界,这儿是个山丫,由江西通往湖南的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当年毛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与蔣介石所谓的围剿部队在这里进行过激战——黄洋界保卫战。迂数倍的敌军将红军重重围困。红军英勇抵抗,用迫击炮击中匪军指挥部,他们误认为红军主力来了,吓得丢盔弃甲,慌忙撤回老巢。其实,毛主席率领的红军主力远在郴州,主席接到喜讯,故写下名词《西江月》——“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将主席这首词和朱总司令重上井冈山所题“黄洋界"的手迹,一一篆刻于屏壁之上。附近的山梁上还保留着多处堑壕和树枝绑搭的哨所及支起的迫击炮物件,当[www.61k.com]年红军踩出的林间小路,仍历历在目,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方。凡来此的游客无不为之肃然起敬。

第三天的清晨,我们早早的起床,驱车又赶到黄洋界山顶观看日出。选了一处视野开阔之地。天空倒是很晴朗,唯东边的地平线上方挂起丈余高厚厚的云雾,从灰蒙蒙一直等到天空泛起鱼肚白,太阳终于从云的狭缝中露出火红红的脸来,放射出艳丽霞光,我们欢呼雀跃起来,但片刻之后,又钻进云层里去了。此间已经时过6点半,未现“首送金乌上碧空”的美景,只得依依地打道回府.很有点遗憾之味。

吃罢早点,马不停蹄又驱车登上水口风景区。这里的地形地貌和五龙潭类似,也是两山夹一沟,沟谷陡峭,构造有多处瀑布,水流直泻五指峰水库(即井冈湖)。彩虹瀑布为其首,红日当空,可见一条彩虹悬空高挂,总体壮观不亚于五龙潭,游客纷纷在瀑前取景留影。唯有一独景,就是沿途有很多华竿(——即两人抬“竹椅轿”)拉客。因返程为上坡,坡长路陡,一些年老体弱的游客,只要花费点小钱就可坐华竿上去,井冈人很是想的周到。轿夫们赤膀敞怀,气喘嘘嘘,汗如雨注,体现一种超乎寻常的劳动价值。游客们都投以敬重目光,远远的让出路来。不过,我和老伴虽年过花甲,为避失尊之嫌,还是硬着头皮慢步登爬,返回入口。

下午我们去井冈湖景点。井冈湖坐落于五指峰等群山之下,碧波粼粼,湖内有气艇游弋,满目的碧绿,沁心的芬芳,真是如诗如画、心旷神怡。沿途小摊贩摆有许多1990年版的百元大钞纪念币出售,问其原因,大钞背面图案就是取自这里的五指峰,五角钱一张,游客们纷纷前去购买,以珍藏、纪念。我们远眺西南方的五指峰,它棉延数十公里,五个峰峦高耸,似握紧拳头的五指,故而得名。景、图对照,实为真切,太美不过了,机会难得啊,执着相机,采好点,拍下最值钱的全家照。下午四点多,回到茨坪。城西北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离闭馆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又急忙赶去游览。因时间太仓促,革命烈士纪念馆、碑林及雕塑园等只走马观花式流揽,未细品读。总的印象是感人肺腑,新中国的胜利确实来之不易啊!烈士们的许多豪言壮语和对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献身事迹,在这里珍藏,将留芳千古,为后人以激励。

五点半时分,我们上到山顶的烈士纪念碑处,正好赶上朦胧的太阳徐徐落山,晚霞象似烈士们的鲜血映照于空,艳丽夺目。古人云:“霜叶红于二月花”。不是吗?夕阳盛景不亚于朝霞的美丽呀,我们驻足观赏良久。

十月五日,吃罢早点,我们取道宁冈去炎陵。宁冈是当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和朱总司令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胜利会师之地.砻市中心广场,耸立着一座会师的巨型纪念碑。这里才是人民军队之源、万里长征之源、胜利之源!中午时分越过两省边界。井冈山!你是一部天书,读不完看不够啊!我们暂别了。你的魂,你的美丽,将会在我们心中永驻!

王扬能

2006.10.10《井冈山游记》

三 :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有些地方,虽然去过多次,但在记忆里却是昙花一现,而有的地方,只要去过一次,则注定长久地烙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井冈山就是这么1个地方,在那里,当你立于天地之间,感受自然的荣枯,生命的轮回,天堂与人间互相呼应,茫茫林海和浩翰云海共同绘就壮丽的画卷,让人久久难忘。
一出吉安机场,就踏上了纵横绵延的500里井冈山之路。虽然已近傍晚时分,但五月的季节,车窗外,满眼都是绿意。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处,田野成片,星罗棋布;路旁树木茂密,山花怒放,让人一下子就进入了绿色的海洋。
第二天1大早,我们就直奔杜鹃山。这里峦青峰翠,云海荡波,花艳树绿,蝶飞鸟鸣,泥土和草木的芳香沁人心脾。沿着山路,望着对面的笔架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不时变换着各种形态,云海与群山不时创造出的神奇世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感到无比的震撼。笔架山由五座山峰组成,像手指一样指向天空。随着云海的挪动,五座山峰轮流出现,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云海一会把青翠的山峰淹没其中,一会又和青翠的山峰划清界线;一会儿白茫茫一片,一会又峰回路转,黑白相间;一会似大浪涌来,波涛滚滚,一会又如平静的水面,波光粼粼;阳光出现时,当云雾扑面而来,满脸水滴,清新快感;当云雾离去,满眼星光,奇幻异彩。倾刻的变化,让人出现倾刻的幻觉,仿佛进入仙境,飘飘然起来。
下午,我们登上了黄洋界。到达山顶之后,眼前有万丈沟壑,险象环生的地势和迷雾叠嶂的山峦;还有绵延不断的竹林,灌木丛,漫山遍野的山花和大大小小飞溪流瀑布,,,,,望着这一切,真难以想象,在这如此的险峻和美丽的地方,曾经是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战场。在“当年鳌战急”之时,作战双方,只有坚定信念的一方,只有不屈不挠的一方,只有手持正义的一方,才能坚持到最后,这是需要1种精神才能做到的,更是顺乎天意,人道和自然的结果。
夜晚,古城茨坪镇灯火辉煌,游人如织。这里是老城,前两年,在百里以外的地方又建了一座井冈山市的新城,大部分人都搬到了那里,留下来的人们,生活的悠闲自在,他们主要靠旅游服务为生。唯一的一条马路穿街而过,所有的房屋依山而建,掩映在绿树之中。路旁,一排排杉树参天而立气势恢宏。当地有名的商业街----天街显得格外热闹。各种风味饭店吸引着外地的游客鱼贯而入。在这里,有著名的红米饭和南瓜汤,洋溢着特有的山乡味道。还有竹笋炒腊肉,石鱼石木耳,山野菜,每道菜都是辣味浓烈,一入口就辣的你热汗淋漓。还有,到处是卖木雕根雕工艺品商店。在北方难得一见的由当地特有的樟木做的箱子,雕刻精致逼真,做工十分考究,有好多人在买。紧邻的挹翠湖公园,霓虹闪烁,歌声袅袅,水波荡漾,一派怡人景象。 大自然赋予大地如此壮美的河山,我们人类应该倍加珍惜。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撕杀的行为早已被人类抛弃,和平共处才是永恒的主题。如今,这里早已不是你争我夺的战场,而变成了人们快乐安宁生活的共同家园。
在这里,我们不仅重温了过去发生过的许多震撼人心的事情,更让我们领略了这里山的豪迈,水的温柔,花的娇艳,草的旺盛,天的辽阔,云的飘渺,还有人们那安然休闲自在的神态。。
当地人说,今年是杜鹃花的小年,不开花。明年这时,就会开的满山遍野,十分好看,欢迎你们再来。是的,当那鲜艳的杜鹃花肆意妄为地盛开之际,也就是又1个春天来临之时,既使你在遥远的地方,也定能闻到它那醉人的独特芳香。

附:毛泽东诗词二首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注释】
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岿(kui1)然:高峻独立。
黄洋界(gai4):井冈山5大哨口之一,另4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题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八月三十日,4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2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红军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
【作法】
  西江月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之一,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韵。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huán)。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  〔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二十二日,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二十五日写了这首词。二十九日下山。  〔黄洋界〕井冈山5大哨口之一,另4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九天揽月〕九天,天的极高处。《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揽月,摘取月亮。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同揽。  〔捉鳖〕喻擒拿敌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井冈山游记(第186篇)


四 : 井冈散记

井冈散记

梁孟伟

自幼的教育熏陶,从小的耳濡目染,在我的心目中,井冈早已不是一处普通山脉,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只是无缘一睹它伟岸的英姿,领略它迷人的风采。

终于有缘来到井冈,就要实现多年的夙愿,我的内心充满欣喜和期盼!

浓雾笼罩群山,井冈若隐若现。随着引擎的轰鸣,山势的抬升,我们渐渐融进白云深处。车窗外万物朦胧,看云雾中万竿翠竹,参天松柏,仿佛那是红军战士矫健的身影;听山鸣谷应的松啸风吟,仿佛那是红军战士的脚步声声……

一根灯芯照前程(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四周重峦叠嶂,茨坪绿阴层染,挹翠湖波平如镜。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便居住在茨坪店上村李利昌家中。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井冈山上,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随即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同年夏天,红四军军部迁到茨坪村李神龙家。此后,这里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

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里,我们看到他们当年睡过的眠床,铺着的草席,坐过的桌凳,看过的地图,写过的毛笔,点过的油灯,夜晚外出的马灯,挑运物资的箩筐扁担。还有当年吃过的红米、南瓜、秋茄子等等。看着这里的一切,总让人浮想联翩。我们仿佛看到毛泽东正在挥笔疾书,看到朱德站在地图前背手凝思……

房子实在简陋,土墙泥地桌床而已;房间实在昏暗,木窗透进些许光线。

当年,由于敌军严密封锁,红军生活十分艰难。寒冬腊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人的床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一床薄薄的线毯。吃红米南瓜度日,穿破衣烂衫御寒,有时连红米南瓜都吃不上,只好吃野菜、竹笋充饥。毛泽东白天忙于军务,夜晚还要办公,贺子珍经常帮他抄写文稿。当时部队对点灯用油有一个规定:各级机关晚上办公时,只能用一盏油灯,油灯上可以点三根灯芯;连部晚上值班,可以留一盏油灯,但只准点一根灯芯。按照这个规定,毛泽东当时是红四军的党代表,军委、特委书记和中共井冈山前委书记,晚上完全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每晚只点一根灯芯照明。在微弱的灯光下,他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起草《井冈山的斗争》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顿时,我觉得狭小的土房变得宽敞,昏暗的土房显得亮堂,因为土房孕育出一个崭新国家,灯光连接着新中国的曙光。

一根扁担留佳话

在朱、毛等人的旧居,我们看到了那根毛竹扁担;

在地势险峻的黄洋界,我们找到了那条挑粮小道。

从挑粮小道的起点源头村到黄洋界哨口,全长3.1公里,海拔落差一千余米。在80多年前那段极其困苦的岁月里,毛泽东和朱德带领战士们肩挑背驮,沿着这条蜿蜒崎岖、陡峭狭窄的羊肠小道,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井冈山,解决了红军的给养问题。

其实挑粮路程远不止3.1公里。由于敌军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日益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红四军发起下山挑粮运动,朱德和毛泽东也随着队伍去宁冈大陇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

挑粮途中有一荷树,为红军挑粮歇脚之处。毛泽东站在荷树下曾经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战士回答:“能看到湖南,也能看到江西。”毛泽东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当年的朱德已经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并留下“朱德的扁担”的美谈。

1928年冬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就带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下山去挑粮,挑着一担粮食和年轻战士一起上山,战士们实在过意不去,要求军长分一些给大家,以减轻他的负担,但朱德没有同意。中午时分,挑粮队伍终于登上了黄洋界。

黄洋界一边是千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山峰似剑,绝壁耸天,四周群峰逶迤,山头云雾缭绕,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故又称“汪洋界”。休息时,一位红军还不死心,把朱德的扁担偷偷地藏了起来。朱德又重新做了一根毛竹扁担,并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

站在黄洋界,置身云雾中,听松涛阵阵,观茫茫竹海,我仿佛看到了背箩筐、穿草鞋、戴斗笠、挑扁担的红军官兵,跟着领袖的脚步,挑着满筐的粮食,一步一步地行走在这陡峭的小路上,他们的每一个脚步是那样坚实,每一次摆臂是那样有力,每一滴汗水是那样晶莹,每一次举目是那样自信。山风吹来,井冈翠竹发出阵阵声响,似乎是红军战士的歌声,“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我想,为什么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革命形势能够星火燎原?革命战士能够舍生忘死?主要在于红军战士的坚强信念,革命领袖同甘共苦的崇高风范。

一缕心香系幽兰

不管是在朱德旧居,还是烈士纪念馆,我们总能看到一个美丽的身影——伍若兰。八角帽下是圆圆的脸庞,红领章上是紧扣的风纪,一个英姿飒爽的女红军模样。浓黑刘海下那对大眼睛流淌着坦然与自信,微翘的双唇贮满刚毅和坚强。虽然这位美丽的女性早已化身一片霞彩,但雕塑家把她永远定格于青春的时光。

伍若兰1903年3月出生于湖南耒阳一户农民家庭,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结为挚友。1928年2月19日耒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选为妇女界联合会主席。她泼辣的工作作风,出色的组织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深受朱德的赞赏和喜爱,经县委同志介绍,同朱德结为夫妻,并随红军上了井冈。参加红军后,她不仅细心照顾朱德的日常生活,而且积极地协助丈夫做红军政治工作。她常请朱德教她军事技术,能双手打枪百发百中。

1929年2月1日,部队途经寻邬吉潭,遭国民党军一个团包围。伍若兰为保护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首长的安全,率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进行突击,将火力引向自己。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领导终于安全脱险,她却陷入敌军重围之中,最后弹尽负伤被俘。敌人诱其同朱德脱离关系,自首投降,她威武不屈,怒斥敌人:“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1929年2月8日,敌人杀死年仅26岁的伍若兰,并将她的头颅悬挂在长沙城门。

当朱德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正值井冈山的兰花悄然开放。默对空谷幽兰,任凭泪流满面,他仿佛看到妻子美丽的身影,听到妻子深情的话语。从此以后,他把对妻子的无限情思,化作对兰花的终身酷爱。后来转战深山老林,每逢战斗间隙,他总要采上几株兰花栽在驻地,以便与兰花日夜相伴。其中一株“井冈山铁线兰”,竟然陪伴他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朱德一生创作了约40首咏兰诗词,这些诗词真切反映了朱德寻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的所悟所感。

兰言志,物寄情。朱德过世以后,每逢朱德的生日忌日,妻子康克清都要专门前往八宝山,在朱德的灵前,摆上两盆兰花,让淡雅高洁的兰花陪伴在朱德的身边。

魂归井冈伴战友

一条羊肠小道,一处低矮坟丘。没有宽敞的墓道,没有圆大的坟头,没有高耸的墓碑,四周唯有苍松杜鹃,小而圆的墓碑上写着几行字:魂归井冈 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1998.6)而曾志墓的右边,就是130多位红军伤病员的殉难处。

是什么原因促使曾志长眠于此,与红军伤员昼夜相守?走进旁边的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才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井红军医院宽敞的庭院,矗立着几尊青铜雕像:《艰苦创业》通过四个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创建第一所红军医院时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只见一位女护士手提木桶在晾晒纱布,她是那样英姿勃发,信心满满;一位老红军在精心制作医疗和生活用具,是那样认真细致,神情专注;一位纯朴的小红军正在采药,贪玩的天性使他暂时忘记了艰难岁月而沉浸在独自的乐趣之中;一名红军战士将红米南瓜肩挑上山,当他回首崇山峻岭被踩在脚下时而倍感欣慰。《战地救护》再现了红军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情景。通过对背伤员、抬担架的红军战士刚毅而紧迫的神情刻画,以及他们身处险境,身体失去平稳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寻找支点跨越艰险的瞬间动感节奏,构成了极强的雕塑视觉张力。而手臂头部自然下垂,已经失去知觉的伤员,可能生命已经垂危……

小井红军医院全部采用木质结构,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32间病房。进楼左首第一间是“手术室”,一张半人高的床就是当年的手术台,手术台旁有个半人高石头碾子一样的东西,手术时先将伤员病肢捆绑固定在石头碾子上,其他部位用人力压住,就这样剜除子弹,割掉烂肉,或者截掉残肢。桌上有三个古旧的大罐,当年分别用来盛放食盐水、石灰水和茶叶水,用作伤员的消毒剂。由于敌人的围剿和封锁,最困难时不但无盐水、石灰水,就连茶叶水都缺乏。

在一个房间的墙上,我们看到一位年轻女性的照片,眼角眉梢透着秀丽妩媚,她就是有名的美女曾志,当时红军医院的党总支书记,一位芳龄十七的青春少女。

1929年1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敌军偷袭了小井村。那天曾志不在小井侥幸躲过一劫,住在红军医院和群众家中的130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全部落入敌军手中。敌军对红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伤病员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伤病员们面对敌人的枪口,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敌人未能达到目的,就把伤病员拖到小溪旁的稻田中用机枪扫射,红军伤病员全部英勇就义。

英雄们牺牲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这块稻田中。

1951年,井冈山军民将烈士们的部分遗骨从小井迁到茨坪重新墓葬,并建造革命先烈纪念塔。1972年又在小井原墓地建起烈士墓和烈士碑,供后人瞻仰、缅怀。

曾志后来历经磨难,走过长征,走向延安,走到北京……解放后,曾志回到井冈山,回到红军医院旧址,对着那块曾经血染的稻田抱头痛哭。

在井冈,曾志找到了当年送人的儿子,最后又把儿子留在井冈。“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了,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曾志后来担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却没有利用权力为儿子谋一官半职。儿子石来发牢记母亲的嘱咐,在井冈山上当了几十年的护林员,不辞辛劳地巡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我死后,不要写简历生平,不要搞什么仪式。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1998年6月21日,曾志在北京逝世。她的女儿陶斯亮和儿子石来发遵照母亲生前嘱托,将其骨灰安葬在小井村的一处小山坡上。距曾志墓400米之外,便是当年她工作战斗过的红军医院。

从此,她与各位战友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

五 : 井冈散记

井冈散记

梁孟伟

自幼的教育熏陶,从小的耳濡目染,在我的心目中,井冈早已不是一处普通山脉,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只是无缘一睹它伟岸的英姿,领略它迷人的风采。

终于有缘来到井冈,就要实现多年的夙愿,我的内心充满欣喜和期盼!

浓雾笼罩群山,井冈若隐若现。随着引擎的轰鸣,山势的抬升,我们渐渐融进白云深处。车窗外万物朦胧,看云雾中万竿翠竹,参天松柏,仿佛那是红军战士矫健的身影;听山鸣谷应的松啸风吟,仿佛那是红军战士的脚步声声……

一根灯芯照前程(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四周重峦叠嶂,茨坪绿阴层染,挹翠湖波平如镜。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便居住在茨坪店上村李利昌家中。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井冈山上,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随即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同年夏天,红四军军部迁到茨坪村李神龙家。此后,这里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

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里,我们看到他们当年睡过的眠床,铺着的草席,坐过的桌凳,看过的地图,写过的毛笔,点过的油灯,夜晚外出的马灯,挑运物资的箩筐扁担。还有当年吃过的红米、南瓜、秋茄子等等。看着这里的一切,总让人浮想联翩。我们仿佛看到毛泽东正在挥笔疾书,看到朱德站在地图前背手凝思……

房子实在简陋,土墙泥地桌床而已;房间实在昏暗,木窗透进些许光线。

当年,由于敌军严密封锁,红军生活十分艰难。寒冬腊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人的床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一床薄薄的线毯。吃红米南瓜度日,穿破衣烂衫御寒,有时连红米南瓜都吃不上,只好吃野菜、竹笋充饥。毛泽东白天忙于军务,夜晚还要办公,贺子珍经常帮他抄写文稿。当时部队对点灯用油有一个规定:各级机关晚上办公时,只能用一盏油灯,油灯上可以点三根灯芯;连部晚上值班,可以留一盏油灯,但只准点一根灯芯。按照这个规定,毛泽东当时是红四军的党代表,军委、特委书记和中共井冈山前委书记,晚上完全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每晚只点一根灯芯照明。在微弱的灯光下,他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起草《井冈山的斗争》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顿时,我觉得狭小的土房变得宽敞,昏暗的土房显得亮堂,因为土房孕育出一个崭新国家,灯光连接着新中国的曙光。

一根扁担留佳话

在朱、毛等人的旧居,我们看到了那根毛竹扁担;

在地势险峻的黄洋界,我们找到了那条挑粮小道。

从挑粮小道的起点源头村到黄洋界哨口,全长31公里,海拔落差一千余米。在80多年前那段极其困苦的岁月里,毛泽东和朱德带领战士们肩挑背驮,沿着这条蜿蜒崎岖、陡峭狭窄的羊肠小道,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井冈山,解决了红军的给养问题。

其实挑粮路程远不止3.1公里。由于敌军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日益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红四军发起下山挑粮运动,朱德和毛泽东也随着队伍去宁冈大陇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

挑粮途中有一荷树,为红军挑粮歇脚之处。毛泽东站在荷树下曾经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战士回答:“能看到湖南,也能看到江西。”毛泽东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当年的朱德已经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并留下“朱德的扁担”的美谈。

1928年冬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就带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下山去挑粮,挑着一担粮食和年轻战士一起上山,战士们实在过意不去,要求军长分一些给大家,以减轻他的负担,但朱德没有同意。中午时分,挑粮队伍终于登上了黄洋界。

黄洋界一边是千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山峰似剑,绝壁耸天,四周群峰逶迤,山头云雾缭绕,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故又称“汪洋界”。休息时,一位红军还不死心,把朱德的扁担偷偷地藏了起来。朱德又重新做了一根毛竹扁担,并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

站在黄洋界,置身云雾中,听松涛阵阵,观茫茫竹海,我仿佛看到了背箩筐、穿草鞋、戴斗笠、挑扁担的红军官兵,跟着领袖的脚步,挑着满筐的粮食,一步一步地行走在这陡峭的小路上,他们的每一个脚步是那样坚实,每一次摆臂是那样有力,每一滴汗水是那样晶莹,每一次举目是那样自信。山风吹来,井冈翠竹发出阵阵声响,似乎是红军战士的歌声,“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我想,为什么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革命形势能够星火燎原?革命战士能够舍生忘死?主要在于红军战士的坚强信念,革命领袖同甘共苦的崇高风范。

一缕心香系幽兰

不管是在朱德旧居,还是烈士纪念馆,我们总能看到一个美丽的身影——伍若兰。八角帽下是圆圆的脸庞,红领章上是紧扣的风纪,一个英姿飒爽的女红军模样。浓黑刘海下那对大眼睛流淌着坦然与自信,微翘的双唇贮满刚毅和坚强。虽然这位美丽的女性早已化身一片霞彩,但雕塑家把她永远定格于青春的时光。

伍若兰1903年3月出生于湖南耒阳一户农民家庭,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结为挚友。1928年2月19日耒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选为妇女界联合会主席。她泼辣的工作作风,出色的组织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深受朱德的赞赏和喜爱,经县委同志介绍,同朱德结为夫妻,并随红军上了井冈。参加红军后,她不仅细心照顾朱德的日常生活,而且积极地协助丈夫做红军政治工作。她常请朱德教她军事技术,能双手打枪百发百中。

1929年2月1日,部队途经寻邬吉潭,遭国民党军一个团包围。伍若兰为保护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首长的安全,率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进行突击,将火力引向自己。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领导终于安全脱险,她却陷入敌军重围之中,最后弹尽负伤被俘。敌人诱其同朱德脱离关系,自首投降,她威武不屈,怒斥敌人:“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1929年2月8日,敌人杀死年仅26岁的伍若兰,并将她的头颅悬挂在长沙城门。

当朱德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正值井冈山的兰花悄然开放。默对空谷幽兰,任凭泪流满面,他仿佛看到妻子美丽的身影,听到妻子深情的话语。从此以后,他把对妻子的无限情思,化作对兰花的终身酷爱。后来转战深山老林,每逢战斗间隙,他总要采上几株兰花栽在驻地,以便与兰花日夜相伴。其中一株“井冈山铁线兰”,竟然陪伴他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朱德一生创作了约40首咏兰诗词,这些诗词真切反映了朱德寻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的所悟所感。

兰言志,物寄情。朱德过世以后,每逢朱德的生日忌日,妻子康克清都要专门前往八宝山,在朱德的灵前,摆上两盆兰花,让淡雅高洁的兰花陪伴在朱德的身边。

魂归井冈伴战友

一条羊肠小道,一处低矮坟丘。没有宽敞的墓道,没有圆大的坟头,没有高耸的墓碑,四周唯有苍松杜鹃,小而圆的墓碑上写着几行字:魂归井冈 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1998.6)而曾志墓的右边,就是130多位红军伤病员的殉难处。

是什么原因促使曾志长眠于此,与红军伤员昼夜相守?走进旁边的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才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井红军医院宽敞的庭院,矗立着几尊青铜雕像:《艰苦创业》通过四个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创建第一所红军医院时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只见一位女护士手提木桶在晾晒纱布,她是那样英姿勃发,信心满满;一位老红军在精心制作医疗和生活用具,是那样认真细致,神情专注;一位纯朴的小红军正在采药,贪玩的天性使他暂时忘记了艰难岁月而沉浸在独自的乐趣之中;一名红军战士将红米南瓜肩挑上山,当他回首崇山峻岭被踩在脚下时而倍感欣慰。《战地救护》再现了红军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情景。通过对背伤员、抬担架的红军战士刚毅而紧迫的神情刻画,以及他们身处险境,身体失去平稳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寻找支点跨越艰险的瞬间动感节奏,构成了极强的雕塑视觉张力。而手臂头部自然下垂,已经失去知觉的伤员,可能生命已经垂危……

小井红军医院全部采用木质结构,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32间病房。进楼左首第一间是“手术室”,一张半人高的床就是当年的手术台,手术台旁有个半人高石头碾子一样的东西,手术时先将伤员病肢捆绑固定在石头碾子上,其他部位用人力压住,就这样剜除子弹,割掉烂肉,或者截掉残肢。桌上有三个古旧的大罐,当年分别用来盛放食盐水、石灰水和茶叶水,用作伤员的消毒剂。由于敌人的围剿和封锁,最困难时不但无盐水、石灰水,就连茶叶水都缺乏。

在一个房间的墙上,我们看到一位年轻女性的照片,眼角眉梢透着秀丽妩媚,她就是有名的美女曾志,当时红军医院的党总支书记,一位芳龄十七的青春少女。

1929年1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敌军偷袭了小井村。那天曾志不在小井侥幸躲过一劫,住在红军医院和群众家中的130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全部落入敌军手中。敌军对红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伤病员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伤病员们面对敌人的枪口,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敌人未能达到目的,就把伤病员拖到小溪旁的稻田中用机枪扫射,红军伤病员全部英勇就义。

英雄们牺牲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这块稻田中。

1951年,井冈山军民将烈士们的部分遗骨从小井迁到茨坪重新墓葬,并建造革命先烈纪念塔。1972年又在小井原墓地建起烈士墓和烈士碑,供后人瞻仰、缅怀。

曾志后来历经磨难,走过长征,走向延安,走到北京……解放后,曾志回到井冈山,回到红军医院旧址,对着那块曾经血染的稻田抱头痛哭。

在井冈,曾志找到了当年送人的儿子,最后又把儿子留在井冈。“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了,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曾志后来担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却没有利用权力为儿子谋一官半职。儿子石来发牢记母亲的嘱咐,在井冈山上当了几十年的护林员,不辞辛劳地巡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我死后,不要写简历生平,不要搞什么仪式。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1998年6月21日,曾志在北京逝世。她的女儿陶斯亮和儿子石来发遵照母亲生前嘱托,将其骨灰安葬在小井村的一处小山坡上。距曾志墓400米之外,便是当年她工作战斗过的红军医院。

从此,她与各位战友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

本文标题:井冈山游记-井冈山游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835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