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王充闾-王充闾简介

发布时间:2017-12-15 所属栏目:王充闾散文

一 : 王充闾简介


故园心眼

 作者:王充闾

  母亲——故乡,故乡——母亲,童年时期二者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可是,那时节,母亲的印象弥漫一切,醒里梦里,随处都是母亲的身影,母亲的声音;而故乡,连同乡思、乡情、乡梦一类的概念,却压根儿就没有。直到进了学堂,读书、识字了,也仍是没有觉察到“背井离乡”是怎么样一种滋味。
  到了青壮年时期,束装南下,故乡已经远哉遥遥了,从这时开始,潜滋暗长了怀乡的观念。有一首歌叫作《好大一棵树》,故乡就是这样的好大一棵树。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只要一想起它来,它便用铺天盖地的荫凉遮住了你。特别是在黄昏人静时候,常常觉得故乡像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不时地在心田里流淌着;故乡又好似高悬在天边的月亮,抬起头来就可以望着,却没有办法抵达它的身边。
  有人说,衰老是推动怀旧的一种动力。通过对于过往事物的淡淡追怀,常常反映出一种对于往昔、对于旧情的回归与认同的心理。虽然这也属于一种向往,一种渴望,但它和青少年时期那种激情洋溢、满怀憧憬的热望是迥然不同的。说起来这也许是令人感到沮丧的事。
  老年人对于故乡的那种追怀与想往,往往异常浓烈而又执著,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薄似轻云淡似烟。而且,这种追怀是朦胧的,模糊的。若是有谁较真地盘问一句:“你整天把故乡放在心头,挂在嘴上,那您究竟留恋着、惦记着故乡的什么呀?”答案,十之八九是茫茫然的。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
  有一回,一位近支的族弟进城来办事,饭桌上,我们无意中谈起了当年的旧屋茅草房。我说,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真是永生难忘。
  他苦笑着说:“都什么年头了,你还想着那些陈年旧事?火炕再暖和,也赶不上城里的暖气呀!这雪亮的电灯还不比清油灯强?”族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再说,那茅草屋又低矮又狭窄,站起来撞脑袋。回转身碰屁股,夏天返潮,冬天透风,人们早都住不下去了。也正是为了这个,说声“改造”,呼啦一下,全部都扒倒重来。现在,你站在村头看吧,清亮亮,齐刷刷,一色的‘北京平房’。”
  追忆是昨天与今天的对接。对人与事来说,一番追忆可以说就是一番再现,一次重逢。人们追怀既往,或者踏寻旧迹,无非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的屐痕,设法与已逝的过往重逢。对故乡的迷恋,说得直截,具体一点,也许就是要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既然是再现,是重逢,自然希望它最大限度地接近当时的旧貌,保持固有的本色。这样,才会感受到一种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再现昔日生活情景的温馨。特别是,由于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的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因而人们在搜寻少年时期的印象时,难免会带上一种抒情特色。
  不过,世上又有哪一样东西能够永远维持旧观,绝不改变形色!乡关旧迹也同生命本身一样,随着岁月的迁流,必然要由风华靓丽变成陋貌衰颜,甚至踪迹全无,成为前尘梦影。更何况,故乡的那些茅屋,即以当时而论,也算不得光华灿烂呢!
  作为观光者,也包括虽然曾在其间生活过,而今却已远远离开的人,无论他们出于何种考虑,是从研究古董、吊古凭今的鉴赏角度,还是抱着追思曩昔、重温宿梦的恋旧情怀,尽可以放情恣意地欣赏它的鄙陋,赞叹它的古朴,说上一通“唯一保持着东北民居百年旧貌”之类的褒奖的话,如果会写文章,还可以加进种种想像与回忆,使之充满诗意化的浪漫情调。但是,如果坐下来,耐心地听一听茅屋主人的想法,就会惊讶于它们的天壤之别了。
  这种差异,我就曾实际体验过。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南宁市郊区扬美村参观明清故居,踏着错落不平的石板路,穿行在狭窄、鄙陋的小巷之中,观赏着一户户的已经有些倾斜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共同感到这些历尽沧桑的古建孑遗,非常富有价值,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们毁掉。可是,当我们同当地居民攀谈起来,却发现他们的感觉竟与此大相径庭,甚至在内心深处对过往参观的游人有些反感。有的村民毫不客气地说:“这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夏天漏雨,冬天冒风,住着憋屈,出入不方便。“
  从这里也悟出一番道理:若要切实体察个中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设身处地,置身其间,局外人毕竟难以得其真髓。而要从事审美活动,则需拉开一定的距离,如果胶着其中,由于直接关系到切身的功利,既难以衡定是非,更无美之可言。

二 : 碗花糕/王充闾

小时候,一年到头最欢乐的日子要算是旧历除夕了。
  除夕是亲人欢聚的日子。行人在外,再远也要赶回家去过个团圆年。而且,不分穷家富家,到了这个晚上,都要尽其所能痛快地吃上一顿。母亲常说:"打一千,骂一万,丢不下三十晚上这顿饭。"老老少少,任谁都必须熬过夜半,送走了旧年、吃过了年饭再去睡觉。
  我的大哥在外做瓦工,一年难得回家几次,但旧历年、中秋节却绝无例外地必然赶回来。到家后,第一件事是先给水缸满满地挑上几担水,然后再抡起斧头,劈上一小垛劈柴。到了除夕之夜,先帮嫂嫂剁好饺子馅,然后就盘腿上炕,陪着祖母和父亲、母亲玩纸牌。剩下的夜餐的活儿就由嫂嫂全包了。
  一家人欢欢乐乐地说着笑着。《笑林广记》上的故事,本是寥寥数语,虽说是笑话,但"包袱"不多,笑料有限。可是,到了父亲嘴里就说起来有味、听起来有趣了。原来,他自幼曾跟说书的练过这一招儿。他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自己却顾自站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老旱烟。我是个"自由民",屋里屋外乱跑,但多数情况下听从嫂嫂的调遣。此刻,她正忙着擀面皮、包饺子,两手沾满了面粉,便让我把摆放饺子的盖帘拿过来。一会儿又喊着:"小弟,递给我一碗水!"我也乐得跑前跑后,两手不闲。
  到了亥时正点,也就是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五更"时刻,哥哥到外面去放鞭炮,这边饺子也下锅了。煮了一会儿,估摸着已经熟了,母亲总要在屋里问上一句:"煮挣了没有?"嫂嫂一定回答:"挣了。"母亲听了,特别高兴,她要的就是这一句话。"挣了",意为赚钱,如果说"煮破了",那就不吉利了。热腾腾的一大盘饺子端了上来,全家人一边吃一边说笑着。突然,我喊:"我的饺子里有一个钱。"嫂嫂的眼睛笑成了一道缝,甜甜地说:"恭喜,恭喜!我小弟的命就是好!"旧俗,谁能在大年夜里吃到铜钱,就会长年有福,一顺百顺。哥哥笑说,怎么偏偏小弟就能吃到铜钱,这里一定有说道,咱们得检查一下。说着,就夹起了我的饺子,一看,上面有一溜花边,其他饺子都没有。原来,铜钱是嫂嫂放在里面的,花边也是她捏的,最后又由她盛到我的碗里。谜底揭开了,逗得满场哄然腾笑起来。
  父母膝下原有一女三男,早几年姐姐和二哥相继去世。大哥、大嫂都长我20岁,他们成婚时,我才一生日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经常把我抱到她的屋里去睡。她特别喜欢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还给我缝制了许多衣裳。其时,母亲已经四十三四岁了,乐得清静,便听凭我整天泡在嫂嫂的屋里胡闹。后来,嫂嫂自己生了个小女孩,也还是照样的疼我爱我亲我抱我。有时我跑过去,正赶上她给小女儿哺乳,便把我也拉到她的胸前,我们就一左一右地吸吮起来。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嫂嫂蒸的"碗花糕"。她有个舅爷,在京城某王府的膳房里混过两年,别的没学会,但做一种蒸糕却是出色当行。一次,嫂嫂说她要"露一手",不过,得准备一个大号的瓷碗,乡下闭塞,买不着,最后,还是她回家把舅爷传下来的浅花瓷碗捧了过来。一个面团是事先和好的,经过发酵,再加上一些黄豆面,搅拌两个鸡蛋和一点点白糖,上锅蒸好。吃起来又甜又香,外暄里嫩。家中每人分尝一块,其余的全都由我吃了。蒸糕做法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母亲说,剂量配比、水分、火候都有讲究。嫂嫂也不搭言,只在一旁甜甜地浅笑着。
  关于嫂嫂的相貌、模样,我至今也说不清楚。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没有俊丑的区分,只有"笑面"或者"愁面"的感觉。小时候,我的祖母还在世,她给我的印象,是终日愁眉不展,似乎从来也没见到过笑容;而我的嫂嫂却生成了一张笑脸,两道眉毛弯弯的,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总带着盈盈笑意。不管我遇到怎样不快活的事,比如,心爱的小鸡雏被大狸猫捕吃了,赶庙会母亲拿不出钱来为我买彩塑的小泥人,只要看到嫂嫂那一双笑眼,便一天云彩全散了,即使正在哭闹着,只要嫂嫂把我抱起来,立刻就会破涕为笑。这时,嫂嫂便爱抚地轻轻地捏着我的鼻子,念叨着:"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小鸡鸡,没人要,娶不上媳妇,瞎胡闹。"
  待我长到四五岁时,嫂嫂就常常引逗我做些惹人发笑的事。记得一个大年三十晚上,嫂嫂叫我到西院去,向堂嫂借枕头。堂嫂问:"谁让你来借的?"我说:"我嫂。"结果,在一片哄然笑闹中被堂嫂"骂"了出来。堂嫂隔着小山墙,对我嫂嫂笑骂我嫂嫂又回骂了一句什么,于是,两个院落里便伴随着一阵阵爆竹的震响,腾起了叽叽嘎嘎的笑声。原来,旧俗:三十晚上到谁家去借枕头,等于要和人家的媳妇睡觉。这都是嫂嫂出于喜爱,让我出洋相,有意地捉弄我,拿我开心。
  还有一年除夕,她在床头案板上切菜,忽然连声地喊叫着:"小弟!快把荤油罐给我搬过来。"我便趔趔趄趄地从厨房把油罐搬到她的面前。只见嫂嫂拍手打掌地大笑起来,我却呆望着她,不知是怎么回事。过后,母亲告诉我,乡间习俗,谁要想早日"动婚",就在年三十晚上搬一下荤油坛子。
  嫂嫂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十分通晓事体,记忆力也非常好。父亲讲过的故事、唱过的"子弟书",我小时在家里"发蒙"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她听过几遍后便能牢牢地记下来。我特别贪玩,家里靠近一个大沙岗,整天跑到那里去玩耍。早晨,父亲布置下两页书,我早就忘记背诵了,她便带上书跑到沙岗上催我快看,发现我浑身上下满是泥沙,便让我把衣服脱下,光着身子坐在树阴下攻读,她就跑到沙岗下面的水塘边,把脏衣服全部洗干净,然后晾在青草上。
  我小时候又顽皮,又淘气,一天到晚总是惹事生非。每当闯下祸端父亲要惩治时,总是嫂嫂出面为我讲情。这年春节的前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随着大人到土地庙去给"土地爷"进香上供,供桌设在外面,大人有事先回去,留下我们在一旁看守着,防止供果被猪狗扒吃了。挨过两个时辰之后,再将供品端回家去,分给我们享用。所谓"心到佛知,上供人吃"。可是,两个时辰是很难熬的,于是,我们又免不了起歪作祸。家人走了以后,我便悄悄地从怀里摸出几个偷偷带去的"二踢脚"(一种爆竹),分别插在神龛前的香炉上,然后用香火一点燃,只听"劈--啪"一阵轰响,小庙里面便被炸得烟尘四散,一塌糊涂。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哪晓得,早被邻人发现了,告到了我的父亲那里。我却一无所知,坦然地溜回家去。看到嫂嫂等在门前,先是一愣,刚要向她炫耀我们的"战绩",她却小声告诉我:一切都"露馅"了,见到父亲二话别说,立刻跪下,叩头认错。我依计而行,她则爹长爹短地叫个不停,赔着笑脸,又是装烟,又是递茶。父亲渐渐地消了气,叹说了一句:"长大了,你能赶上嫂嫂一半,也就行了。"算是我家养了一头大黄牛,哥哥春节回家度假时,常常领着我逗它玩耍。他头上顶着一花围巾,在大黄牛面前逗引着,大黄牛便跳起来用犄角去顶,尾巴翘起老高老高,吸引了许多人围着观看。这年秋天,我跟着母亲、嫂嫂到棉田去摘棉花,顺便也把大黄牛赶到地边去放牧。忽然发现它跑到地里来嚼棉桃,我便跑过去扬起双臂轰赶。当时,我不过三四岁,胸前只系着一个花兜肚,没有穿衣服。大黄牛看我跑过来,以为又是在逗引它,便挺起了双角去顶我,结果,牛角挂在兜肚上,我被挑起四五尺高,然后抛落在地上,肚皮上出了两道血印子,周围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母亲和嫂嫂呜呜地哭了起来。事后,村里人都说,我捡了一条小命。晚上,嫂嫂给我做了"碗花糕",然后,叫我睡在她的身边,夜半悄悄地给我"叫魂",说是白天吓得灵魂出窍了。
  每当我惹事添乱,母亲就说:"人作(读如昨)有祸,天作有雨。"果然,乐极悲生,祸从天降了。在我五岁这年,中秋节刚过,回家休假的哥哥突然染上了疟疾,几天下来也不见好转。父亲从镇上请来一位中医,把过脉之后,说怕是转成了伤寒,开出了一个药方。父亲随他去取了药,当天晚上哥哥就服下了,夜半出了一身透汗。明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载其父病疟返里,寒索火,热索冰,竟转伤寒,病势日重,后来延请名医诊治,幸得康复。而我的哥哥遇到的却是"杀人不用刀"的庸医,由于错下了药,结果,第二天就死去了。人说,这种病即使不看医生,几天过后也会逐渐痊复的。父亲逢人就说:"人间难觅后悔药,我真悔清了肠子。"

  他根本不相信,那么健壮的一个小伙子,眼看着生命就完结了。在床上停放了两整天,他和嫂嫂不合眼地枯守着,希望能看到哥哥长舒一口气,苏醒过来。最后,由于天气还热,实在放不住了,只好入殓,父亲却破命叫喊,不许扣上棺盖,不让钉上铆钉。尔后又连续几天,深夜里到坟头去转悠,幻想能听到哥哥的呼叫声。母亲和嫂嫂双双地病倒了,东屋卧着一个,西屋卧着一个,原来雍雍乐乐、笑语欢腾的场面再也见不到了。我像是一个团团乱转的卷地蓬蒿,突然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根基。
  冬去春来,天气还没有完全变暖,嫂嫂便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衣服,衬着一副瘦弱的身躯和没有血色的面孔,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其实,这时她不过二十五六岁。父亲正筹划着送我到私塾里读书。嫂嫂一连几天,起早睡晚,忙着给我缝制新衣,还做了两次"碗花糕"。不知为什么,吃起来总觉着味道不及过去了。母亲看她一天天瘦削下来,说是太劳累了,劝她停下来歇歇,她说,等小弟再大一点娶了媳妇,我们家就好了。
  一天晚上,坐在灯下,父亲问她下步有什么打算,她明确地表示,守着两位老人、守着小弟弟、带着女儿过一辈子,哪里也不去。
  父亲说:"我知道你说的是真话,没有掺半句假。可是……"
  嫂嫂不让爹说下去,呜咽着说:"我不想听这个可是。"
  父亲说,"你的一片心情我们都领了。可是,你还年轻,总要有个归宿。如果有个儿子,你的意见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可是,只留下一个女儿,这怎么能行呢?"
  嫂嫂说,"等小弟长大了,结了婚,生了儿子,我抱过来一个,不也一样吗?"
  父亲听了长叹一声:"唉,真像杨家将的下场,七狼八虎,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一个无拳无勇的杨六郎,谁知未来又能怎样?"
  嫂嫂呜呜地哭个不停,翻来覆去,重复着一句话:"爹,妈,就把我当做你们的女儿吧。"嫂嫂又反复亲我,问:"小弟放不放嫂嫂走?"我一面晃着脑袋,一面号啕大哭。父亲、母亲也伤心地落下了眼泪。这场没有结果的谈话,暂时就这样收场了。
  但是,嫂嫂的归宿问题到底成了两位老人的一块心病。一天夜间,父亲又和母亲说起这件事。他们说论起她的贤惠,是百里挑一,亲闺女也做不到这样。可是,总不能看着二十几岁的人这样守着我们。我们不能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我们于心难忍啊!
  第二天,父亲去了嫂嫂的娘家,随后又把嫂嫂叫过去了,同她母亲一道,软一阵硬一阵,再次做她的思想工作。终归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嫂嫂同意改嫁了。两个月后,嫁到二十里外的郭泡屯。我们那一带的风俗,寡妇改嫁叫"出水",一般都悄没声的,不举行婚礼,也不坐娶亲轿,而是由娘家的姐妹或者嫂嫂陪伴着,送上事先等在村头的婆家的大车,往往都是由新郎亲自赶车来接。那一天,为了怕我伤心,嫂嫂是趁着我上学,悄悄地溜出大门的。
  午间回家,发现嫂嫂不在了,我问母亲,母亲只是默默地揭开锅,说是嫂嫂留给我的,原来是一块碗花糕,盛在浅花瓷碗里。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吃这种蒸糕了,泪水刷刷地流下,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咽。
  每年,嫂嫂都要回娘家一两次。一进门,就让她的侄子跑来送信,叫父亲母亲带我过去。因为旧俗,妇女改嫁后再不能登原来婆家的门,所谓"嫁出的媳妇泼出的水"。见面后,嫂嫂先上下打量我,说"又长高了","比上次瘦了",坐在炕沿上,把我夹在两腿中间,亲亲热热地同父亲拉着话,像女儿见到爹妈一样,说起来就没完,什么都想问,什么都想告诉。送走了父亲母亲,还要留我住上两天,赶上私塾开学,早上直接把我送到校舍去,晚上再接回家去。这样,一直到我长到十三四岁。
  后来,我进县城、省城读书,又长期在外工作,难得见上嫂嫂一面了。因早年丧痛,又过分劳累,听说她身体一直不好。一次,回去探家,听母亲说,嫂嫂去世了。我感到万分的难过,万分的悲戚,觉得从她身上得到的太多太多,而我给予她的又实在太少太少,真是对不起这位母亲一般地爱我、怜我的伟大女性。引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话,正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一次,我向母亲偶然问起嫂嫂留下的浅花瓷碗,母亲说:"你走后,我和你父亲更感到孤单,越发想念她想念过去那段一家团聚的日子。见物如见人,经常把碗端起来看看,可是,你父亲手哆嗦了,碗又太重……"
  就这样,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嫂嫂,再也见不到那个蒸碗花糕的浅花瓷碗了。


  (《人民文学》2012年第5期)结案。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三 : 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

王充闾(1935—),笔名汪聪,辽宁盘山人。一级作家。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做过中学教师、新闻记者、副刊编辑,,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等。代表作品《柳荫絮语》、《人才诗话》、《春宽梦窄》、《清风白水》、《沧浪之水》、《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面对历史的苍茫》、《鸿爪春泥》、《诗性智慧》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奖项。

王充闾_王充闾 -简单介绍

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_王充闾
王充闾,辽宁盘山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出版有《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一生爱好是天然》、《碗花糕》等十几种散文随笔集和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散文集《春宽梦窄》先后获“东北文学奖”一等奖、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柳荫絮语》、《沧桑无语》分别获辽宁省第一届、第二届文学创作“丰收杯”一等奖和特等奖;《面对历史的苍茫》获辽宁省“辽河杯”散文奖一等奖。

王充闾_王充闾 -简历

1956年参加工作,在辽宁省盘山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师;1957年至1962年在盘山县委宣传部和盘山县报工作;1962年至1966年在营口日报任副刊编辑;1966年至1980年在营口市委办公室工作;1980年至1983年在辽宁省委组织部任调研究室副主任,后任省委书记秘书;1983年至1988在营口市委任常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1988年至1995年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96年至今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充闾_王充闾 -作品

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_王充闾
王充闾著作《柳荫絮语》(1986年)、《人才诗话》(1987年)、《春宽梦窄》(1995年)均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清风白水》(199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沧浪之水》(1996年);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出版;《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1993年)沈阳出版社出版;《面对历史的苍茫》(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入《书趣文丛》第五辑;诗词集《鸿爪春泥》(1993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诗性智慧》(199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充闾_王充闾 -成就

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_王充闾
王充闾

《柳荫絮语》获1989年辽宁省文学创作“丰收奖”一等奖;散文《长岛诗踪》、《情满菊花岛》分别获1991年“五彩城”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1993年人民日报“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一等奖;《春宽梦窄》散文集1997年获东北三省作协联合举办的“东北文学奖”一等奖,1998年获全国“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作品奖。

王充闾_王充闾 -作品特点

王充闾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体现出特有的诗性之美和丰厚的学术功力。他尤以历史文化散文见长,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以现代意识进行文化与人性的双重观照,从中获取超越性的感悟,因而卓立于当代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作家之林,深为海内外读者所喜爱。

王充闾_王充闾 -作品评价

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_王充闾
王充闾散文

王充闾首先是1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1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1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而他的文学天赋为他要表达的思想又赋予了大音稀声的形式和幽谷流云的飘逸。他有过教师、编辑乃至高官的丰富人生阅历,足迹曾遍及华夏欧美,遍访先贤胜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王充闾这里汇集为不断奔涌的文学源泉。他的深厚和独特,使他在20多年来散文创作整体格局中,不在潮流之中却在潮头之上。

王充闾初期的散文多与山水游记相关。这一传统题材,古代文人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越是来历悠久的题材越是难写。那些闲情逸致、借景抒情或辞官之后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等,在这类散文中已沦为陈词滥调。王充闾是最熟悉这一文体的作家,但他在创作这类散文时却努力超越了传统文人的情趣。在他的散文中,1种现代知识分子的唯美主义倾向,不仅体现在他书写对象的选择上,同时也表现在他的修辞和表达方式上。他的游记名篇《清风白水》、《春宽梦窄》、《读三峡》、《山不在高》、《祁连雪》、《天上黄昏》、《情注河汾》、《神话的失踪》等,既有名满天下的名山大川风光胜地,也有僻陋孤山和闲情偶记。在这些散文中,他不只是状写风光的俊美旖旎或威严沧桑,而是更多地和个体心灵建立起联系。在红尘十丈的闹市喧嚣中,只有这些已“成追忆”的风光美景,才能让他心静如水并幻化为一片净土。或者说作家对这些纯净之地的心向往之,背后隐含的恰恰是他对纷乱世界和名利欲望的厌恶和不屑。1个作家书写的对象就是他关注和向往的对象。王充闾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正是他“跌入宦海”“误落尘网”的时候,但他似乎没有“千古文人侠客梦”,兼善天下为万世开太平的勃勃雄心。他似乎总是心有旁骛志不在此。传统文论强调“文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这里讲的是文章之学,而非文学之学。在曹丕看来,文章要以国家社稷为重,否则就是雕虫小技。但文学并不一定或者有能力担当如此重负。文学更多地还是与个人体验、禀赋、情怀、趣味相关。它要处理的是人类的精神事务,它的作用是渐进、缓慢地浸润世道人心。王充闾的风光游记从1个方面体现了他在那一时代对文学的理解,但也似乎从1个方面左证了他对淡泊和宁静的情有独衷。因此,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家对栖息心灵净土的1种寻找,当然也是1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策略。

四 : 王充闾|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

NO.1 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

王充闾(1935—),笔名汪聪,辽宁盘山人。一级作家。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做过中学教师、新闻记者、副刊编辑,,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等。代表作品《柳荫絮语》、《人才诗话》、《春宽梦窄》、《清风白水》、《沧浪之水》、《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面对历史的苍茫》、《鸿爪春泥》、《诗性智慧》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奖项。

。www.61k.com”

王充闾_王充闾 -简单介绍

王充闾 王充闾|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
王充闾,辽宁盘山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出版有《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一生爱好是天然》、《碗花糕》等十几种散文随笔集和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散文集《春宽梦窄》先后获“东北文学奖”一等奖、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柳荫絮语》、《沧桑无语》分别获辽宁省第一届、第二届文学创作“丰收杯”一等奖和特等奖;《面对历史的苍茫》获辽宁省“辽河杯”散文奖一等奖。

王充闾_王充闾 -简历

1956年参加工作,在辽宁省盘山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师;1957年至1962年在盘山县委宣传部和盘山县报工作;1962年至1966年在营口日报任副刊编辑;1966年至1980年在营口市委办公室工作;1980年至1983年在辽宁省委组织部任调研究室副主任,后任省委书记秘书;1983年至1988在营口市委任常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1988年至1995年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96年至今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充闾_王充闾 -作品

王充闾 王充闾|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
王充闾著作《柳荫絮语》(1986年)、《人才诗话》(1987年)、《春宽梦窄》(1995年)均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清风白水》(199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沧浪之水》(1996年);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出版;《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1993年)沈阳出版社出版;《面对历史的苍茫》(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入《书趣文丛》第五辑;诗词集《鸿爪春泥》(1993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诗性智慧》(199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充闾_王充闾 -成就

王充闾 王充闾|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
王充闾

《柳荫絮语》获1989年辽宁省文学创作“丰收奖”一等奖;散文《长岛诗踪》、《情满菊花岛》分别获1991年“五彩城”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1993年人民日报“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一等奖;《春宽梦窄》散文集1997年获东北三省作协联合举办的“东北文学奖”一等奖,1998年获全国“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作品奖。

王充闾_王充闾 -作品特点

王充闾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体现出特有的诗性之美和丰厚的学术功力。他尤以历史文化散文见长,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以现代意识进行文化与人性的双重观照,从中获取超越性的感悟,因而卓立于当代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作家之林,深为海内外读者所喜爱。

王充闾_王充闾 -作品评价

王充闾 王充闾|王充闾:王充闾-简介,王充闾-简历
王充闾散文

王充闾首先是1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1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1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而他的文学天赋为他要表达的思想又赋予了大音稀声的形式和幽谷流云的飘逸。他有过教师、编辑乃至高官的丰富人生阅历,足迹曾遍及华夏欧美,遍访先贤胜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王充闾这里汇集为不断奔涌的文学源泉。他的深厚和独特,使他在20多年来散文创作整体格局中,不在潮流之中却在潮头之上。

王充闾初期的散文多与山水游记相关。这一传统题材,古代文人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越是来历悠久的题材越是难写。那些闲情逸致、借景抒情或辞官之后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等,在这类散文中已沦为陈词滥调。王充闾是最熟悉这一文体的作家,但他在创作这类散文时却努力超越了传统文人的情趣。在他的散文中,1种现代知识分子的唯美主义倾向,不仅体现在他书写对象的选择上,同时也表现在他的修辞和表达方式上。他的游记名篇《清风白水》、《春宽梦窄》、《读三峡》、《山不在高》、《祁连雪》、《天上黄昏》、《情注河汾》、《神话的失踪》等,既有名满天下的名山大川风光胜地,也有僻陋孤山和闲情偶记。在这些散文中,他不只是状写风光的俊美旖旎或威严沧桑,而是更多地和个体心灵建立起联系。在红尘十丈的闹市喧嚣中,只有这些已“成追忆”的风光美景,才能让他心静如水并幻化为一片净土。或者说作家对这些纯净之地的心向往之,背后隐含的恰恰是他对纷乱世界和名利欲望的厌恶和不屑。1个作家书写的对象就是他关注和向往的对象。王充闾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正是他“跌入宦海”“误落尘网”的时候,但他似乎没有“千古文人侠客梦”,兼善天下为万世开太平的勃勃雄心。他似乎总是心有旁骛志不在此。传统文论强调“文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这里讲的是文章之学,而非文学之学。在曹丕看来,文章要以国家社稷为重,否则就是雕虫小技。但文学并不一定或者有能力担当如此重负。文学更多地还是与个人体验、禀赋、情怀、趣味相关。它要处理的是人类的精神事务,它的作用是渐进、缓慢地浸润世道人心。王充闾的风光游记从1个方面体现了他在那一时代对文学的理解,但也似乎从1个方面左证了他对淡泊和宁静的情有独衷。因此,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家对栖息心灵净土的1种寻找,当然也是1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策略。

NO.2 碗花糕/王充闾

小时候,一年到头最欢乐的日子要算是旧历除夕了。
除夕是亲人欢聚的日子。行人在外,再远也要赶回家去过个团圆年。而且,不分穷家富家,到了这个晚上,都要尽其所能痛快地吃上一顿。母亲常说:"打一千,骂一万,丢不下三十晚上这顿饭。"老老少少,任谁都必须熬过夜半,送走了旧年、吃过了年饭再去睡觉。
我的大哥在外做瓦工,一年难得回家几次,但旧历年、中秋节却绝无例外地必然赶回来。到家后,第一件事是先给水缸满满地挑上几担水,然后再抡起斧头,劈上一小垛劈柴。到了除夕之夜,先帮嫂嫂剁好饺子馅,然后就盘腿上炕,陪着祖母和父亲、母亲玩纸牌。剩下的夜餐的活儿就由嫂嫂全包了。
一家人欢欢乐乐地说着笑着。《笑林广记》上的故事,本是寥寥数语,虽说是笑话,但"包袱"不多,笑料有限。可是,到了父亲嘴里就说起来有味、听起来有趣了。原来,他自幼曾跟说书的练过这一招儿。他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自己却顾自站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老旱烟。我是个"自由民",屋里屋外乱跑,但多数情况下听从嫂嫂的调遣。此刻,她正忙着擀面皮、包饺子,两手沾满了面粉,便让我把摆放饺子的盖帘拿过来。一会儿又喊着:"小弟,递给我一碗水!"我也乐得跑前跑后,两手不闲。
到了亥时正点,也就是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五更"时刻,哥哥到外面去放鞭炮,这边饺子也下锅了。煮了一会儿,估摸着已经熟了,母亲总要在屋里问上一句:"煮挣了没有?"嫂嫂一定回答:"挣了。"母亲听了,特别高兴,她要的就是这一句话。"挣了",意为赚钱,如果说"煮破了",那就不吉利了。热腾腾的一大盘饺子端了上来,全家人一边吃一边说笑着。突然,我喊:"我的饺子里有一个钱。"嫂嫂的眼睛笑成了一道缝,甜甜地说:"恭喜,恭喜!我小弟的命就是好!"旧俗,谁能在大年夜里吃到铜钱,就会长年有福,一顺百顺。哥哥笑说,怎么偏偏小弟就能吃到铜钱,这里一定有说道,咱们得检查一下。说着,就夹起了我的饺子,一看,上面有一溜花边,其他饺子都没有。原来,铜钱是嫂嫂放在里面的,花边也是她捏的,最后又由她盛到我的碗里。谜底揭开了,逗得满场哄然腾笑起来。
父母膝下原有一女三男,早几年姐姐和二哥相继去世。大哥、大嫂都长我20岁,他们成婚时,我才一生日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经常把我抱到她的屋里去睡。她特别喜欢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还给我缝制了许多衣裳。其时,母亲已经四十三四岁了,乐得清静,便听凭我整天泡在嫂嫂的屋里胡闹。后来,嫂嫂自己生了个小女孩,也还是照样的疼我爱我亲我抱我。有时我跑过去,正赶上她给小女儿哺乳,便把我也拉到她的胸前,我们就一左一右地吸吮起来。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嫂嫂蒸的"碗花糕"。她有个舅爷,在京城某王府的膳房里混过两年,别的没学会,但做一种蒸糕却是出色当行。一次,嫂嫂说她要"露一手",不过,得准备一个大号的瓷碗,乡下闭塞,买不着,最后,还是她回家把舅爷传下来的浅花瓷碗捧了过来。一个面团是事先和好的,经过发酵,再加上一些黄豆面,搅拌两个鸡蛋和一点点白糖,上锅蒸好。吃起来又甜又香,外暄里嫩。家中每人分尝一块,其余的全都由我吃了。蒸糕做法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母亲说,剂量配比、水分、火候都有讲究。嫂嫂也不搭言,只在一旁甜甜地浅笑着。
关于嫂嫂的相貌、模样,我至今也说不清楚。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没有俊丑的区分,只有"笑面"或者"愁面"的感觉。小时候,我的祖母还在世,她给我的印象,是终日愁眉不展,似乎从来也没见到过笑容;而我的嫂嫂却生成了一张笑脸,两道眉毛弯弯的,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总带着盈盈笑意。不管我遇到怎样不快活的事,比如,心爱的小鸡雏被大狸猫捕吃了,赶庙会母亲拿不出钱来为我买彩塑的小泥人,只要看到嫂嫂那一双笑眼,便一天云彩全散了,即使正在哭闹着,只要嫂嫂把我抱起来,立刻就会破涕为笑。这时,嫂嫂便爱抚地轻轻地捏着我的鼻子,念叨着:"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小鸡鸡,没人要,娶不上媳妇,瞎胡闹。"
待我长到四五岁时,嫂嫂就常常引逗我做些惹人发笑的事。记得一个大年三十晚上,嫂嫂叫我到西院去,向堂嫂借枕头。堂嫂问:"谁让你来借的?"我说:"我嫂。"结果,在一片哄然笑闹中被堂嫂"骂"了出来。堂嫂隔着小山墙,对我嫂嫂笑骂我嫂嫂又回骂了一句什么,于是,两个院落里便伴随着一阵阵爆竹的震响,腾起了叽叽嘎嘎的笑声。原来,旧俗:三十晚上到谁家去借枕头,等于要和人家的媳妇睡觉。这都是嫂嫂出于喜爱,让我出洋相,有意地捉弄我,拿我开心。
还有一年除夕,她在床头案板上切菜,忽然连声地喊叫着:"小弟!快把荤油罐给我搬过来。"我便趔趔趄趄地从厨房把油罐搬到她的面前。只见嫂嫂拍手打掌地大笑起来,我却呆望着她,不知是怎么回事。过后,母亲告诉我,乡间习俗,谁要想早日"动婚",就在年三十晚上搬一下荤油坛子。
嫂嫂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十分通晓事体,记忆力也非常好。父亲讲过的故事、唱过的"子弟书",我小时在家里"发蒙"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她听过几遍后便能牢牢地记下来。我特别贪玩,家里靠近一个大沙岗,整天跑到那里去玩耍。早晨,父亲布置下两页书,我早就忘记背诵了,她便带上书跑到沙岗上催我快看,发现我浑身上下满是泥沙,便让我把衣服脱下,光着身子坐在树阴下攻读,她就跑到沙岗下面的水塘边,把脏衣服全部洗干净,然后晾在青草上。
我小时候又顽皮,又淘气,一天到晚总是惹是生非。每当闯下祸端父亲要惩治时,总是嫂嫂出面为我讲情。这年春节的前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随着大人到土地庙去给"土地爷"进香上供,供桌设在外面,大人有事先回去,留下我们在一旁看守着,防止供果被猪狗扒吃了。挨过两个时辰之后,再将供品端回家去,分给我们享用。所谓"心到佛知,上供人吃"。可是,两个时辰是很难熬的,于是,我们又免不了起歪作祸。家人走了以后,我便悄悄地从怀里摸出几个偷偷带去的"二踢脚"(一种爆竹),分别插在神龛前的香炉上,然后用香火一点燃,只听"劈--啪"一阵轰响,小庙里面便被炸得烟尘四散,一塌糊涂。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哪晓得,早被邻人发现了,告到了我的父亲那里。我却一无所知,坦然地溜回家去。看到嫂嫂等在门前,先是一愣,刚要向她炫耀我们的"战绩",她却小声告诉我:一切都"露馅"了,见到父亲二话别说,立刻跪下,叩头认错。我依计而行,她则爹长爹短地叫个不停,赔着笑脸,又是装烟,又是递茶。父亲渐渐地消了气,叹说了一句:"长大了,你能赶上嫂嫂一半,也就行了。"算是我家养了一头大黄牛,哥哥春节回家度假时,常常领着我逗它玩耍。他头上顶着一花围巾,在大黄牛面前逗引着,大黄牛便跳起来用犄角去顶,尾巴翘起老高老高,吸引了许多人围着观看。这年秋天,我跟着母亲、嫂嫂到棉田去摘棉花,顺便也把大黄牛赶到地边去放牧。忽然发现它跑到地里来嚼棉桃,我便跑过去扬起双臂轰赶。当时,我不过三四岁,胸前只系着一个花兜肚,没有穿衣服。大黄牛看我跑过来,以为又是在逗引它,便挺起了双角去顶我,结果,牛角挂在兜肚上,我被挑起四五尺高,然后抛落在地上,肚皮上出了两道血印子,周围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母亲和嫂嫂呜呜地哭了起来。事后,村里人都说,我捡了一条小命。晚上,嫂嫂给我做了"碗花糕",然后,叫我睡在她的身边,夜半悄悄地给我"叫魂",说是白天吓得灵魂出窍了。
每当我惹事添乱,母亲就说:"人作(读如昨)有祸,天作有雨。"果然,乐极悲生,祸从天降了。在我五岁这年,中秋节刚过,回家休假的哥哥突然染上了疟疾,几天下来也不见好转。父亲从镇上请来一位中医,把过脉之后,说怕是转成了伤寒,开出了一个药方。父亲随他去取了药,当天晚上哥哥就服下了,夜半出了一身透汗。明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载其父病疟返里,寒索火,热索冰,竟转伤寒,病势日重,后来延请名医诊治,幸得康复。而我的哥哥遇到的却是"杀人不用刀"的庸医,由于错下了药,结果,第二天就死去了。人说,这种病即使不看医生,几天过后也会逐渐痊复的。父亲逢人就说:"人间难觅后悔药,我真悔清了肠子。"

他根本不相信,那么健壮的一个小伙子,眼看着生命就完结了。在床上停放了两整天,他和嫂嫂不合眼地枯守着,希望能看到哥哥长舒一口气,苏醒过来。最后,由于天气还热,实在放不住了,只好入殓,父亲却破命叫喊,不许扣上棺盖,不让钉上铆钉。尔后又连续几天,深夜里到坟头去转悠,幻想能听到哥哥的呼叫声。母亲和嫂嫂双双地病倒了,东屋卧着一个,西屋卧着一个,原来雍雍乐乐、笑语欢腾的场面再也见不到了。我像是一个团团乱转的卷地蓬蒿,突然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根基。
冬去春来,天气还没有完全变暖,嫂嫂便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衣服,衬着一副瘦弱的身躯和没有血色的面孔,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其实,这时她不过二十五六岁。父亲正筹划着送我到私塾里读书。嫂嫂一连几天,起早睡晚,忙着给我缝制新衣,还做了两次"碗花糕"。不知为什么,吃起来总觉着味道不及过去了。母亲看她一天天瘦削下来,说是太劳累了,劝她停下来歇歇,她说,等小弟再大一点娶了媳妇,我们家就好了。
一天晚上,坐在灯下,父亲问她下步有什么打算,她明确地表示,守着两位老人、守着小弟弟、带着女儿过一辈子,哪里也不去。
父亲说:"我知道你说的是真话,没有掺半句假。可是……"
嫂嫂不让爹说下去,呜咽着说:"我不想听这个可是。"
父亲说,"你的一片心情我们都领了。可是,你还年轻,总要有个归宿。如果有个儿子,你的意见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可是,只留下一个女儿,这怎么能行呢?"
嫂嫂说,"等小弟长大了,结了婚,生了儿子,我抱过来一个,不也一样吗?"
父亲听了长叹一声:"唉,真像杨家将的下场,七狼八虎,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一个无拳无勇的杨六郎,谁知未来又能怎样?"
嫂嫂呜呜地哭个不停,翻来覆去,重复着一句话:"爹,妈,就把我当做你们的女儿吧。"嫂嫂又反复亲我,问:"小弟放不放嫂嫂走?"我一面晃着脑袋,一面号啕大哭。父亲、母亲也伤心地落下了眼泪。这场没有结果的谈话,暂时就这样收场了。
但是,嫂嫂的归宿问题到底成了两位老人的一块心病。一天夜间,父亲又和母亲说起这件事。他们说论起她的贤惠,是百里挑一,亲闺女也做不到这样。可是,总不能看着二十几岁的人这样守着我们。我们不能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我们于心难忍啊!
第二天,父亲去了嫂嫂的娘家,随后又把嫂嫂叫过去了,同她母亲一道,软一阵硬一阵,再次做她的思想工作。终归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嫂嫂同意改嫁了。两个月后,嫁到二十里外的郭泡屯。我们那一带的风俗,寡妇改嫁叫"出水",一般都悄没声的,不举行婚礼,也不坐娶亲轿,而是由娘家的姐妹或者嫂嫂陪伴着,送上事先等在村头的婆家的大车,往往都是由新郎亲自赶车来接。那一天,为了怕我伤心,嫂嫂是趁着我上学,悄悄地溜出大门的。
午间回家,发现嫂嫂不在了,我问母亲,母亲只是默默地揭开锅,说是嫂嫂留给我的,原来是一块碗花糕,盛在浅花瓷碗里。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吃这种蒸糕了,泪水刷刷地流下,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咽。
每年,嫂嫂都要回娘家一两次。一进门,就让她的侄子跑来送信,叫父亲母亲带我过去。因为旧俗,妇女改嫁后再不能登原来婆家的门,所谓"嫁出的媳妇泼出的水"。见面后,嫂嫂先上下打量我,说"又长高了","比上次瘦了",坐在炕沿上,把我夹在两腿中间,亲亲热热地同父亲拉着话,像女儿见到爹妈一样,说起来就没完,什么都想问,什么都想告诉。送走了父亲母亲,还要留我住上两天,赶上私塾开学,早上直接把我送到校舍去,晚上再接回家去。这样,一直到我长到十三四岁。
后来,我进县城、省城读书,又长期在外工作,难得见上嫂嫂一面了。因早年丧痛,又过分劳累,听说她身体一直不好。一次,回去探家,听母亲说,嫂嫂去世了。我感到万分的难过,万分的悲戚,觉得从她身上得到的太多太多,而我给予她的又实在太少太少,真是对不起这位母亲一般地爱我、怜我的伟大女性。引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话,正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一次,我向母亲偶然问起嫂嫂留下的浅花瓷碗,母亲说:"你走后,我和你父亲更感到孤单,越发想念她想念过去那段一家团聚的日子。见物如见人,经常把碗端起来看看,可是,你父亲手哆嗦了,碗又太重……"
就这样,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嫂嫂,再也见不到那个蒸碗花糕的浅花瓷碗了。

(《人民文学》2012年第5期)结案。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NO.3 王充闾简介

故园心眼

作者:王充闾

母亲——故乡,故乡——母亲,童年时期二者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可是,那时节,母亲的印象弥漫一切,醒里梦里,随处都是母亲的身影,母亲的声音;而故乡,连同乡思、乡情、乡梦一类的概念,却压根儿就没有。直到进了学堂,读书、识字了,也仍是没有觉察到“背井离乡”是怎么样一种滋味。
到了青壮年时期,束装南下,故乡已经远哉遥遥了,从这时开始,潜滋暗长了怀乡的观念。有一首歌叫作《好大一棵树》,故乡就是这样的好大一棵树。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只要一想起它来,它便用铺天盖地的荫凉遮住了你。特别是在黄昏人静时候,常常觉得故乡像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不时地在心田里流淌着;故乡又好似高悬在天边的月亮,抬起头来就可以望着,却没有办法抵达它的身边。
有人说,衰老是推动怀旧的一种动力。通过对于过往事物的淡淡追怀,常常反映出一种对于往昔、对于旧情的回归与认同的心理。虽然这也属于一种向往,一种渴望,但它和青少年时期那种激情洋溢、满怀憧憬的热望是迥然不同的。说起来这也许是令人感到沮丧的事。
老年人对于故乡的那种追怀与想往,往往异常浓烈而又执著,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薄似轻云淡似烟。而且,这种追怀是朦胧的,模糊的。若是有谁较真地盘问一句:“你整天把故乡放在心头,挂在嘴上,那您究竟留恋着、惦记着故乡的什么呀?”答案,十之八九是茫茫然的。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
有一回,一位近支的族弟进城来办事,饭桌上,我们无意中谈起了当年的旧屋茅草房。我说,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真是永生难忘。
他苦笑着说:“都什么年头了,你还想着那些陈年旧事?火炕再暖和,也赶不上城里的暖气呀!这雪亮的电灯还不比清油灯强?”族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再说,那茅草屋又低矮又狭窄,站起来撞脑袋。回转身碰屁股,夏天返潮,冬天透风,人们早都住不下去了。也正是为了这个,说声“改造”,呼啦一下,全部都扒倒重来。现在,你站在村头看吧,清亮亮,齐刷刷,一色的‘北京平房’。”
追忆是昨天与今天的对接。对人与事来说,一番追忆可以说就是一番再现,一次重逢。人们追怀既往,或者踏寻旧迹,无非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的屐痕,设法与已逝的过往重逢。对故乡的迷恋,说得直截,具体一点,也许就是要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既然是再现,是重逢,自然希望它最大限度地接近当时的旧貌,保持固有的本色。这样,才会感受到一种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再现昔日生活情景的温馨。特别是,由于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的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因而人们在搜寻少年时期的印象时,难免会带上一种抒情特色。
不过,世上又有哪一样东西能够永远维持旧观,绝不改变形色!乡关旧迹也同生命本身一样,随着岁月的迁流,必然要由风华靓丽变成陋貌衰颜,甚至踪迹全无,成为前尘梦影。更何况,故乡的那些茅屋,即以当时而论,也算不得光华灿烂呢!
作为观光者,也包括虽然曾在其间生活过,而今却已远远离开的人,无论他们出于何种考虑,是从研究古董、吊古凭今的鉴赏角度,还是抱着追思曩昔、重温宿梦的恋旧情怀,尽可以放情恣意地欣赏它的鄙陋,赞叹它的古朴,说上一通“唯一保持着东北民居百年旧貌”之类的褒奖的话,如果会写文章,还可以加进种种想像与回忆,使之充满诗意化的浪漫情调。但是,如果坐下来,耐心地听一听茅屋主人的想法,就会惊讶于它们的天壤之别了。
这种差异,我就曾实际体验过。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南宁市郊区扬美村参观明清故居,踏着错落不平的石板路,穿行在狭窄、鄙陋的小巷之中,观赏着一户户的已经有些倾斜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共同感到这些历尽沧桑的古建孑遗,非常富有价值,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们毁掉。可是,当我们同当地居民攀谈起来,却发现他们的感觉竟与此大相径庭,甚至在内心深处对过往参观的游人有些反感。有的村民毫不客气地说:“这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夏天漏雨,冬天冒风,住着憋屈,出入不方便。“
从这里也悟出一番道理:若要切实体察个中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设身处地,置身其间,局外人毕竟难以得其真髓。而要从事审美活动,则需拉开一定的距离,如果胶着其中,由于直接关系到切身的功利,既难以衡定是非,更无美之可言。

五 : 王充闾

王充闾,男,1935/2/5, 汉族。1956年参加工作,在辽宁省盘山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师;1957年至1962年在盘山县委宣传部和盘山县报工作;1962年至1966年在营口日报任副刊编辑;1966年至1980年在营口市委办公室工作;1980年至1983年在辽宁省委组织部任调研究室副主任,后任省委书记秘书;1983年至1988在营口市委任常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1988年至1995年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96年至今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出生地辽宁盘锦

代表作品 《柳荫絮语》等

中文名 王充闾

民族 汉族

笔名汪聪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35年2月5日





1人物简介

2人物经历

1人物简介

编辑

姓 名: 王充闾

笔 名:汪聪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5/2/5

民 族:汉族

2人物经历

编辑

1956年参加工作,在辽宁省盘山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师;1957年至1962年在盘山县委宣传部和盘山县报工作;1962年至1966年在营口日报任副刊编辑;1966年至1980年在营口市委办公室工作;1980年至1983年在辽宁省委组织部任调研究室副主任,后任省委书记秘书;1983年至1988在营口市委任常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1988年至1995年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96年至今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柳荫絮语》(1986年)、《人才诗话》(1987年)、《春宽梦窄》(1995年)均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清风白水》(199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沧浪之水》(1996年);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出版;《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1993年)沈阳出版社出版;《面对历史的苍茫》(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入《书趣文丛》第五辑;诗词集《鸿爪春泥》(1993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诗性智慧》(199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柳荫絮语》获1989年辽宁省文学创作“丰收奖”一等奖;散文《长岛诗踪》、《情满菊花岛》分别获1991年“五彩城”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1993年人民日报“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一等奖;《春宽梦窄》散文集1997年获东北三省作协联合举办的“东北文学奖”一等奖,1998年获全国“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作品奖。

王充闾,1935年出生于辽宁盘锦。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协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www.61k.com。
本文标题:王充闾-王充闾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29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