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外国网友讨论中国历史-专题讨论: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战略

发布时间:2018-01-09 所属栏目:水母可以吃吗

一 : 专题讨论: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战略

  [61阅读 行业]  2011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召开,在主题为“专题讨论中国汽车海外扩张”的会议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美国美银美林董事经理石坦明、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陆建辉、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倪威等就中国汽车对外出口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石坦明:大家下午好!我叫石坦明,我是美国美银美林董事经理,也是亚洲货品主管。非常高兴今天下午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我们在一起谈一谈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题目下,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战略,这一主题下进行讨论。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 支陆逊——应谨慎选择海外扩张国际化战略

  为什么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比较紧迫,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大国、德国、日本、韩国他们现在的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可以从它的出口到产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比较概念。德国的汽车产量现在出口量占整个产量的75%,日本是65%,韩国是50%。甚至巴西都占20%以上。我们国家去年全部出口量58万辆,约占整个产量的3%左右。

  第三个概念,因为汽车产品是第一大类货物,我们的出口量非常小,它去年整个汽车出口贸易量320亿左右,占全国1.5万亿出口,占比非常小。也不到3%。所以空间非常小。一方面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量,同时我们国家有大量产品在全球是世界第一的。我们有几百种产品世界第一,空间也是很大的。

  我们的制约因素刚才讲到,第一是主体太多太滥。去年出口320亿美元汽车产品由两万家经营主体出口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出口分散的程度。同时我们汽车整车出口5至8万辆,相当于500家再出口,出口到210个市场。第二是刚才讲到的网络,都是依赖大部分是在进口环节的经销商,跟生产企业合作很多都没有延伸过去。还有创新、研发这一块,2008年国家信息中心做过调研,对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国汽车零部件前五百强投入仅仅是博世公司一家17%。研发这块还是很弱的。还有我们的竞争秩序,产品同质化,大量依靠什么?依靠低成本规模扩张,竞争手段上依靠拼价格。导致现在大量的浮利在流失,利润这方面空间在不断压缩。所以他的可持续发展令人担忧。所以我讲第三个观点外部环境趋紧,最主要制约因素来自于内部。

  我们的工业基础、整个成本优势,产业实力、配套能力这一块,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从长远看汽车产品国际化,包括汽车产品的或外扩张,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一个大势所趋。中国政府也是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国企业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国外进行海外的扩张,我们也2009年为了配合国务院的汽车产业振兴调整纲要,联合了七个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我们的重心就是要为汽车的企业将来国际化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培育国家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我们通过对国家基地的引导、中央和地方共建,我们将来准备把汽车基地打造成承接转移、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出口、提高产业聚集的基地。同时我们也在搭建一些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研发平台、信息平台、检测平台、认证平台,以支持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


奇瑞 陆建辉——希望政府做出一些规定,避免国外恶性竞争,不要在外面互相打自己

  奇瑞是中国做汽车出口最早的乘用车企业之一,2001年开始到现在十年过去了,出口已经超过了十万辆,今年预计出口达到18万辆,八月份、九月份连续两个月出口超过两万辆,也是恢复得比较好。我们坚持的原则是国内不稳、国外不强,奇瑞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国际化的企业。现在出口的地区已经达到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直出口在乘用车辆在国内占一半。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模式也不同。一开始主要是CBU,后来在埃及、其他几个国家有一些CKD的组装,俄罗斯建立了奇瑞全资销售子公司。在伊朗是和当地的企业建立了合资工厂,最近大家看到报道了,我们在巴西投资五亿美金,建立了年产15万辆轿车奇瑞全资子公司。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都在尝试,我们的原则是先建服务后建销售。没有服务网络不会启动销售。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奇瑞的品牌、真正在国外做起来。经过十几年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今后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出口过程中碰到了相当多困难,不同国家不同困难,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比较严格,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标准,通过这种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来把我们产品挡在外面。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我们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高关税壁垒,关税壁垒和我们国家没有入世之前一样,100%、120%的关税使我们的产品竞争力比较差。

  今天支司长在这儿,我提一个要求和希望,希望政府能够支持企业走出去。刚才支司长讲到了我们走出去业内竞争都是企业的竞争。只要有一种产品在哪一个国家卖得好,没过几个月都是中国制造的同样产品,价格低得多的在和你竞争。希望政府做出一些规定,避免国外恶性竞争,不要在外面互相打自己。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亚新科集团副总裁——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再提海外扩张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汽车厂商来说,我们怎么样来提高我们的质量,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怎么样提高产品品牌形象。这些刚才一些演讲者已经谈过了,在全球我们有很多外部的竞争,同时我们在内部也有竞争,我们和自己的一些国家、自己的厂商进行竞争,同时和一些国外竞争者进行竞争。内忧外患,对于我们来说压力非常大,这一点我们需要在长期工作当中进行注意。

  另外一点想说的就是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汽车生产国,但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但不是研发大国,特别是对于汽车部件来说,我本人在汽车部件领域工作了十五年,有一些国际大厂,比如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一些老牌工业国家,他们有很强的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像德尔福、博世公司等等,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没有非常著名的可以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所以我想说当我们在谈中国海外扩张的时候,也应该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来很地处理我们的整机生产商和零部件生产商的关系。我们不能够偏废其一。对于个人来说,当我们为本地厂商进行供应配套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因为有时候我想我们应该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因此必要也是应该发展整车厂商的时候,也发展零部件、配套厂商。

  当经济发展的时候,特别是经济在全球复苏的时候,对于中国汽车商来说,不应该对目前的情况满意,我们应该积极地想一想怎么样在其他国家建厂,不仅仅去做那些出口,在国外本地进行组装、在外本地进行生产。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年有一定增长。但如果我们应该有更多潜力做这方面的工作。因此我想说要在其他国家建立这样的工厂,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总的来说,对于我们本地的厂商来说,根据个人经验,是一个长期的、一步一步的战略。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不能想一蹴而就,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需要长期的战略,一步一步实现。

欧洲汽车资产分析师 Max Warburton——并购,会让自己发展得更快!

  我是一个汽车行业的记者,做了十五年了。业界曾经低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能力,以及低估了在欧美市场上中国汽车的力量。中国在生产和市场开放方面市场是加速的。

  快速发展有几个原因有些担心,政府的政策的确帮助了中国汽车产业有快速出口战略。我讲四点,以及四个建议。

  首先出口,美国市场是一个例外,美国市场,比如说进口,50%是进口的。欧洲的市场,那些非欧洲的国家,比例比较低,非欧洲品牌只占20%,比率比较低,现代、丰田是欧洲第一第二的外国品牌。欧洲当地品牌占的比例更大。日本和韩国的情况,保护主义是很盛行的。

  中国出口和其他的国家是不一样的,中国出口比较成功,国内市场发达之后再出口,在五十年代、七十年代这些国内的汽车厂商还是盈利比较高的。积累了很多资本。看韩国现代汽车,国内发展之后再出口,有更好的溢价能力,出口到欧洲和美国。

为了在国外成功,中国企业必须要有一种差异化的产品,不仅是价格,必须有其他的。比如日本,日本在20-25年的计划。刚才教授提到了质量的重要性,每次我也强调,如果想要出口必须有好的质量。韩国并没有使品牌差异化在美国市场显现,他们的汽车卖得还不错。在三年以前,一些二手汽车、对现代的最具有竞争力。很多人买第一台车的时候喜欢选择新车。最近几年现代汽车开始做差异化。

 

  其次是研发方面,汽车制造商他们看到合资企业,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我们看到叫做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比较快。

  最后一点电动汽车方面,这个对政府部门来讲是很重要的政策方向。如果电池方面没有技术突破很难普遍推广电动汽车,现在美国、欧洲也在启动这些项目推广电动汽车,以前三千多个工程师在研发电动汽车。中国研发的工程师才25人,差距比较大。如果没有很大的研发投入很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最后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快、而且雄心勃勃,就是并购,中国在并购方面野心勃勃、有宏伟的计划。比如说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品牌。买一些资产是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从零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但是难度更大,通过购买一个品牌、汽车制造商这样可以发展得更快,而且可以避免一些文化上的障碍。而且可以建造自己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使得汽车取得长远成功。


Globeone Walter Janson——中国品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像我们刚才许多嘉宾谈到的一样,出口是萌芽阶段,刚才说到一些3%等等,这样出口也是面向的新兴市场,我们公司最近进行了一个调查,在金砖四国、五国新兴市场国家进行了研究,两个星期前进行了发布。中国的国别研究在十二月会发布。包括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我们看到了一些现在的,这几个国家的产品质量不是很高,是不是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这一点做得很好,是不是环境友好,还比较低。但是是不是经济适用,这个确实是的。对于他们的钱来说确实用到了刀刃上。

  现在是令人惊奇的发展,中国和法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看一下国别品牌力量,可以看到中国和法国的差距已经不大了。因为刚才我们谈到了西欧,西欧是未来主要的市场,现在看一看中国品牌形象的问题。我们有一些问题,中国的产品有一些问题,比如说产品质量方面等等。有一些批评已经是历史了、是过去。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已经开始了。未来道路怎么样,我想谈四点:

  首先当我听到长安徐留平总裁说到我们需要很长的道路提升品牌形象,比如刚才说的韩国现代在美国花了二十年时间打造他的品牌,对于品牌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打造。我们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平台,我们要让更多顾客了解我们的产品,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在欧洲非常成功,他们有非常好的策略。另外可以打造高端汽车,去年现代有一个高端品牌,现在已经在美国上市,是一个很好的车,北京也有这个车了。美国媒体评论并不是积极的,很多人在新车上市的时候抱怀疑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发展顾客的意识,对我们产品的忠诚度。我们谈一谈中国的问题。也应该有一些很好的品牌,特别是大宗产品,比如说汽车。

  我始终认为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有许多的声明,我们尽量听到一些西方媒体对我们的报道,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是负面的、持怀疑态度的,这就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刺激、提供了一个动力,这个是英国公司在美国火车,当时它在当地媒体受到了很多批评,所以有时候大家知道,一些负面的媒体报道非常正常,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坦然面对,一些西方媒体对我们进行的负面报道,应该有很好的认识,比如说奇瑞公司最近收购了美国量子,有一些媒体上也有比较不好的报道。但是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些很重要的事实。今天上午也听到一些关于质量的问题,质量确实是一个问题,对于日本的车来说他们质量比较好,比如说大众,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建立了他们的品牌形象,经济适用、质量又比较好,因此我们要注重我们的品牌形象,那像一些比较好话的车,宝马或者奔驰,需要更多的时间慢慢打造它们在消费者中的位置,因为许多中国人买车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不是简单的通勤,比较豪华的车需要建立品牌。像雷克萨斯,现在它还没有达到和宝马一样的品牌形象。

  海尔公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在美国卖那些冰箱是很小的,在一些折扣店都有卖。但是问题是海尔在美国卖小冰箱,有时候并不能够满足美国需求,因为美国需要比较大的冰箱,这个图上就是比较大的冰箱,这样的大型冰箱适合美国地区,针对你的市场进行调整,中国品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这一点最重要。刚才那位清华的客座教授也说到了创新方面的重要性。 有一些设计人员付出了很多努力,进行自主的创新和开发,因此我们的汽车整机厂商也应该加入这样的创新之路。中国的品牌我想简短地说,因为现在中国有很多维和部队在国外,这些维和部队可以是我们中国的汽车产品的代言人。还有一些绿色屋顶,北京有了很多绿色屋顶,二三线城市也有许多的绿色屋顶,这些社会方面的进步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潜力,我们绝对不能够低估中国公司走出去并且获得成功的潜力。

二 : 英国人被沙滩的水母吓坏 而中国网友已经讨论起吃法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德文郡(Devon)和韦尔斯的南方海岸,近日有不少“不速之客”现身海滩。这些“半透明”状的物体布满沙滩,而它们的形状宛如“垃圾桶盖”,不少到这海滩游玩的民众看到眼前的景象,几乎都吓傻了。















英国沙滩上的水母

对此当地官员表示,近年来水母的数量持续增加,初步分析恐与海水的温度升高和海洋出现化学变化有关系。当地的渔民也表示,水母数量的增加也影响了他们的渔获量。而专家呼吁,若是游客在海滩上发现水母时得避免碰触,以免触摸后会造成刺痛感。

外媒报道此新闻时,标题使用了“'Alien' invaders”(异形入侵)……可见外国友人被吓成什么样了,可是国内论坛的网友却……

“这不是海蜇么?”

“捡起来凉拌啊。”

“捞起来,去触手(触手有毒)光要海蜇头,然后直接过开水焯个几秒杀菌,然后直接就切丝凉拌吃了。因为没有经海蜇那种加工处理,味道怪怪的,但是吃起来没问题。”

“海蜇应该用碱水(一般是用苏打)加盐水泡那么一两天再用清水泡一会儿再焯怪味就没有了。”

“光泡也容易泡烂,记得菜场里面有不少都是拿盐腌着的。”

“一定要蘸酱吃!”

“再来瓶啤酒?”

……

我说各位网友,为避免友邦惊诧,咱低调点行不?

三 : 英国人被沙滩的水母吓坏 而中国网友已经讨论起吃法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德文郡(Devon)和韦尔斯的南方海岸,近日有不少“不速之客”现身海滩。这些“半透明”状的物体布满沙滩,而它们的形状宛如“垃圾桶盖”,不少到这海滩游玩的民众看到眼前的景象,几乎都吓傻了。















英国沙滩上的水母

对此当地官员表示,近年来水母的数量持续增加,初步分析恐与海水的温度升高和海洋出现化学变化有关系。当地的渔民也表示,水母数量的增加也影响了他们的渔获量。而专家呼吁,若是游客在海滩上发现水母时得避免碰触,以免触摸后会造成刺痛感。

外媒报道此新闻时,标题使用了“'Alien' invaders”(异形入侵)……可见外国友人被吓成什么样了,可是国内论坛的网友却……

“这不是海蜇么?”

“捡起来凉拌啊。”

“捞起来,去触手(触手有毒)光要海蜇头,然后直接过开水焯个几秒杀菌,然后直接就切丝凉拌吃了。因为没有经海蜇那种加工处理,味道怪怪的,但是吃起来没问题。”

“海蜇应该用碱水(一般是用苏打)加盐水泡那么一两天再用清水泡一会儿再焯怪味就没有了。”

“光泡也容易泡烂,记得菜场里面有不少都是拿盐腌着的。”

“一定要蘸酱吃!”

“再来瓶啤酒?”

……

我说各位网友,为避免友邦惊诧,咱低调点行不?

四 : 专题讨论: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战略

  [61阅读 行业]  2011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召开,在主题为“专题讨论中国汽车海外扩张”的会议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美国美银美林董事经理石坦明、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陆建辉、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倪威等就中国汽车对外出口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61阅读

石坦明:大家下午好!我叫石坦明,我是美国美银美林董事经理,也是亚洲货品主管。非常高兴今天下午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我们在一起谈一谈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题目下,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战略,这一主题下进行讨论。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 支陆逊——应谨慎选择海外扩张国际化战略

61阅读

  为什么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比较紧迫,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大国、德国、日本、韩国他们现在的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可以从它的出口到产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比较概念。德国的汽车产量现在出口量占整个产量的75%,日本是65%,韩国是50%。甚至巴西都占20%以上。我们国家去年全部出口量58万辆,约占整个产量的3%左右。

61阅读

  第三个概念,因为汽车产品是第一大类货物,我们的出口量非常小,它去年整个汽车出口贸易量320亿左右,占全国1.5万亿出口,占比非常小。也不到3%。所以空间非常小。一方面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量,同时我们国家有大量产品在全球是世界第一的。我们有几百种产品世界第一,空间也是很大的。

61阅读

  我们的制约因素刚才讲到,第一是主体太多太滥。去年出口320亿美元汽车产品由两万家经营主体出口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出口分散的程度。同时我们汽车整车出口5至8万辆,相当于500家再出口,出口到210个市场。第二是刚才讲到的网络,都是依赖大部分是在进口环节的经销商,跟生产企业合作很多都没有延伸过去。还有创新、研发这一块,2008年国家信息中心做过调研,对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国汽车零部件前五百强投入仅仅是博世公司一家17%。研发这块还是很弱的。还有我们的竞争秩序,产品同质化,大量依靠什么?依靠低成本规模扩张,竞争手段上依靠拼价格。导致现在大量的浮利在流失,利润这方面空间在不断压缩。所以他的可持续发展令人担忧。所以我讲第三个观点外部环境趋紧,最主要制约因素来自于内部。

  我们的工业基础、整个成本优势,产业实力、配套能力这一块,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从长远看汽车产品国际化,包括汽车产品的或外扩张,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一个大势所趋。中国政府也是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国企业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国外进行海外的扩张,我们也2009年为了配合国务院的汽车产业振兴调整纲要,联合了七个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我们的重心就是要为汽车的企业将来国际化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培育国家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我们通过对国家基地的引导、中央和地方共建,我们将来准备把汽车基地打造成承接转移、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出口、提高产业聚集的基地。同时我们也在搭建一些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研发平台、信息平台、检测平台、认证平台,以支持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


奇瑞 陆建辉——希望政府做出一些规定,避免国外恶性竞争,不要在外面互相打自己

  奇瑞是中国做汽车出口最早的乘用车企业之一,2001年开始到现在十年过去了,出口已经超过了十万辆,今年预计出口达到18万辆,八月份、九月份连续两个月出口超过两万辆,也是恢复得比较好。我们坚持的原则是国内不稳、国外不强,奇瑞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国际化的企业。现在出口的地区已经达到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直出口在乘用车辆在国内占一半。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模式也不同。一开始主要是CBU,后来在埃及、其他几个国家有一些CKD的组装,俄罗斯建立了奇瑞全资销售子公司。在伊朗是和当地的企业建立了合资工厂,最近大家看到报道了,我们在巴西投资五亿美金,建立了年产15万辆轿车奇瑞全资子公司。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都在尝试,我们的原则是先建服务后建销售。没有服务网络不会启动销售。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奇瑞的品牌、真正在国外做起来。经过十几年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今后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61阅读

  出口过程中碰到了相当多困难,不同国家不同困难,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比较严格,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标准,通过这种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来把我们产品挡在外面。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我们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高关税壁垒,关税壁垒和我们国家没有入世之前一样,100%、120%的关税使我们的产品竞争力比较差。

61阅读

  今天支司长在这儿,我提一个要求和希望,希望政府能够支持企业走出去。刚才支司长讲到了我们走出去业内竞争都是企业的竞争。只要有一种产品在哪一个国家卖得好,没过几个月都是中国制造的同样产品,价格低得多的在和你竞争。希望政府做出一些规定,避免国外恶性竞争,不要在外面互相打自己。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亚新科集团副总裁——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再提海外扩张

61阅读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汽车厂商来说,我们怎么样来提高我们的质量,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怎么样提高产品品牌形象。这些刚才一些演讲者已经谈过了,在全球我们有很多外部的竞争,同时我们在内部也有竞争,我们和自己的一些国家、自己的厂商进行竞争,同时和一些国外竞争者进行竞争。内忧外患,对于我们来说压力非常大,这一点我们需要在长期工作当中进行注意。

61阅读

  另外一点想说的就是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汽车生产国,但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但不是研发大国,特别是对于汽车部件来说,我本人在汽车部件领域工作了十五年,有一些国际大厂,比如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一些老牌工业国家,他们有很强的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像德尔福、博世公司等等,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没有非常著名的可以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所以我想说当我们在谈中国海外扩张的时候,也应该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来很地处理我们的整机生产商和零部件生产商的关系。我们不能够偏废其一。对于个人来说,当我们为本地厂商进行供应配套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因为有时候我想我们应该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因此必要也是应该发展整车厂商的时候,也发展零部件、配套厂商。

  当经济发展的时候,特别是经济在全球复苏的时候,对于中国汽车商来说,不应该对目前的情况满意,我们应该积极地想一想怎么样在其他国家建厂,不仅仅去做那些出口,在国外本地进行组装、在外本地进行生产。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年有一定增长。但如果我们应该有更多潜力做这方面的工作。因此我想说要在其他国家建立这样的工厂,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总的来说,对于我们本地的厂商来说,根据个人经验,是一个长期的、一步一步的战略。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不能想一蹴而就,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需要长期的战略,一步一步实现。

欧洲汽车资产分析师 Max Warburton——并购,会让自己发展得更快!

  我是一个汽车行业的记者,做了十五年了。业界曾经低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能力,以及低估了在欧美市场上中国汽车的力量。中国在生产和市场开放方面市场是加速的。

  快速发展有几个原因有些担心,政府的政策的确帮助了中国汽车产业有快速出口战略。我讲四点,以及四个建议。

61阅读

  首先出口,美国市场是一个例外,美国市场,比如说进口,50%是进口的。欧洲的市场,那些非欧洲的国家,比例比较低,非欧洲品牌只占20%,比率比较低,现代、丰田是欧洲第一第二的外国品牌。欧洲当地品牌占的比例更大。日本和韩国的情况,保护主义是很盛行的。

  中国出口和其他的国家是不一样的,中国出口比较成功,国内市场发达之后再出口,在五十年代、七十年代这些国内的汽车厂商还是盈利比较高的。积累了很多资本。看韩国现代汽车,国内发展之后再出口,有更好的溢价能力,出口到欧洲和美国。

为了在国外成功,中国企业必须要有一种差异化的产品,不仅是价格,必须有其他的。比如日本,日本在20-25年的计划。刚才教授提到了质量的重要性,每次我也强调,如果想要出口必须有好的质量。韩国并没有使品牌差异化在美国市场显现,他们的汽车卖得还不错。在三年以前,一些二手汽车、对现代的最具有竞争力。很多人买第一台车的时候喜欢选择新车。最近几年现代汽车开始做差异化。

61阅读

 

  其次是研发方面,汽车制造商他们看到合资企业,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我们看到叫做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比较快。

  最后一点电动汽车方面,这个对政府部门来讲是很重要的政策方向。如果电池方面没有技术突破很难普遍推广电动汽车,现在美国、欧洲也在启动这些项目推广电动汽车,以前三千多个工程师在研发电动汽车。中国研发的工程师才25人,差距比较大。如果没有很大的研发投入很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最后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快、而且雄心勃勃,就是并购,中国在并购方面野心勃勃、有宏伟的计划。比如说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品牌。买一些资产是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从零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但是难度更大,通过购买一个品牌、汽车制造商这样可以发展得更快,而且可以避免一些文化上的障碍。而且可以建造自己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使得汽车取得长远成功。


Globeone Walter Janson——中国品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像我们刚才许多嘉宾谈到的一样,出口是萌芽阶段,刚才说到一些3%等等,这样出口也是面向的新兴市场,我们公司最近进行了一个调查,在金砖四国、五国新兴市场国家进行了研究,两个星期前进行了发布。中国的国别研究在十二月会发布。包括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我们看到了一些现在的,这几个国家的产品质量不是很高,是不是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这一点做得很好,是不是环境友好,还比较低。但是是不是经济适用,这个确实是的。对于他们的钱来说确实用到了刀刃上。

61阅读

  现在是令人惊奇的发展,中国和法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看一下国别品牌力量,可以看到中国和法国的差距已经不大了。因为刚才我们谈到了西欧,西欧是未来主要的市场,现在看一看中国品牌形象的问题。我们有一些问题,中国的产品有一些问题,比如说产品质量方面等等。有一些批评已经是历史了、是过去。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已经开始了。未来道路怎么样,我想谈四点:

61阅读

  首先当我听到长安徐留平总裁说到我们需要很长的道路提升品牌形象,比如刚才说的韩国现代在美国花了二十年时间打造他的品牌,对于品牌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打造。我们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平台,我们要让更多顾客了解我们的产品,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在欧洲非常成功,他们有非常好的策略。另外可以打造高端汽车,去年现代有一个高端品牌,现在已经在美国上市,是一个很好的车,北京也有这个车了。美国媒体评论并不是积极的,很多人在新车上市的时候抱怀疑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发展顾客的意识,对我们产品的忠诚度。我们谈一谈中国的问题。也应该有一些很好的品牌,特别是大宗产品,比如说汽车。

61阅读

  我始终认为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有许多的声明,我们尽量听到一些西方媒体对我们的报道,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是负面的、持怀疑态度的,这就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刺激、提供了一个动力,这个是英国公司在美国火车,当时它在当地媒体受到了很多批评,所以有时候大家知道,一些负面的媒体报道非常正常,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坦然面对,一些西方媒体对我们进行的负面报道,应该有很好的认识,比如说奇瑞公司最近收购了美国量子,有一些媒体上也有比较不好的报道。但是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些很重要的事实。今天上午也听到一些关于质量的问题,质量确实是一个问题,对于日本的车来说他们质量比较好,比如说大众,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建立了他们的品牌形象,经济适用、质量又比较好,因此我们要注重我们的品牌形象,那像一些比较好话的车,宝马或者奔驰,需要更多的时间慢慢打造它们在消费者中的位置,因为许多中国人买车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不是简单的通勤,比较豪华的车需要建立品牌。像雷克萨斯,现在它还没有达到和宝马一样的品牌形象。

61阅读

61阅读

  海尔公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在美国卖那些冰箱是很小的,在一些折扣店都有卖。但是问题是海尔在美国卖小冰箱,有时候并不能够满足美国需求,因为美国需要比较大的冰箱,这个图上就是比较大的冰箱,这样的大型冰箱适合美国地区,针对你的市场进行调整,中国品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这一点最重要。刚才那位清华的客座教授也说到了创新方面的重要性。 有一些设计人员付出了很多努力,进行自主的创新和开发,因此我们的汽车整机厂商也应该加入这样的创新之路。中国的品牌我想简短地说,因为现在中国有很多维和部队在国外,这些维和部队可以是我们中国的汽车产品的代言人。还有一些绿色屋顶,北京有了很多绿色屋顶,二三线城市也有许多的绿色屋顶,这些社会方面的进步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潜力,我们绝对不能够低估中国公司走出去并且获得成功的潜力。

五 : “中国企业网现象”讨论

不知不觉中,鄙人来到中国企业网培训部已经快一年了,其间从武汉分公司培训部到了北京分公司培训部,现在又来到了天津分公司培训部!这一年漂泊的生涯,让我对中国企业网有一些割舍不下的感情;可是由于不太合理的人事变迁,对它或多或少又有些仇视!
在这儿,鄙人只想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头,尽量不加入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中企网现象”!!

1,海一角说: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个客户第一年在中国企业网花了2万做了一个网站,第二年(今年)就不要了,另外做了一个更好的,只花了不到6000元。”
实话!中国企业网的价格即使不是全国最高,也是全国最高的之一!我们的一个网站一般是一两万,和其他公司价格差距较大。但是为什么这么贵,稍后再做讨论。

2,gallon说:“就是,看过别的公司的网站,非常之简单阿。”
实话!我觉得中国企业网做的大部分网站都是赶工的作品,令人不敢恭维,可是又有谁敢说自己公司的网站制作就是设计师耗尽心血的结晶!敬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中国人的逆根性。客观评价:中国企业网的网站制作非常糟糕,只是竞争对手们制作也不太好。

3,raplhmeng说:“做的不好没关系,只要SALES够厉害,垃圾也是宝,这个不服不行地。”
实话!中国企业网是销售型公司,业务人员的收入是公司内部最高的,也是最受尊敬的!中国企业网能有今天,销售人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skcl! 说:“企业网深圳办公地点越搬越差,员工迅速流失。我公司有一个原来是企业网深圳的TOP SALES,现在看来他们的个人销售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非也!据我所知,中国企业网深圳分公司销售业绩比较正常,一般一个月稳定在100万左右,应该没有这位老兄说的这么凄凉!另外,北京分公司的Top Sale们 2002年的年度销售额一般是每人20万到60万之间,每月每人到帐2万到10万之间。天津分公司四月分的月销售冠军是到帐7万,5月份的冠军月销售可能会更多。您提到的所谓的top sale真的具备这样的实力嘛?恕我直言,真正的top sale们会有两条路走,一条是在中企网继续忍受目前的收入(真的是忍受嘛?真正的top sales的收入是我这个培训讲师收入的7、8倍);另一条是自己做老板。中国企业网天津分公司已经走出了3位老总了,其中两位就是原先的top sales!

4,不想游泳的鱼说:“企业网深圳公司好象是8点钟上班,主管训话,然后大家喊口号。不知道是不是每天都这样,我见过一次。”
是的!每天都是这样,已经成了中企网文化的一部分!在天津分公司,即使我们非销售人员也要8:00到!大家随便读一篇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东东,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我不是很喜欢,因为每天起床要比较早!而且有时候,感觉也比较流于形式!好不好,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个人认为,“保险一类的口号”好像不一定就是坏东东!

5,天山老王说:“中企网的营销模式和开发水平一般,但是人员培训非常到位!类似于一种保险或者传销企业的模式开拓市场,业务量不容小觑。”
我本人就是中企网的培训讲师,我个人认为绝对没有传销的成分在里头!传销或者安利的所谓“全民营销”和中国企业网业务模式没有一点关系!至于保险,本来就是世界上最艰苦也最伟大的行业!世界上最好的培训讲师就是保险行业的培训讲师;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人员一般就出自保险行业!我个人认为,任何行业的销售学习一下保险行业都没有坏处!至于老王把保险和中企网联系在一起,我个人感觉不是特别明显,也许有吧!培训到位?不知道!反正各个分公司都有培训人员,出来了新产品就会帮助商务人员消化。

6,草儿说:“当互联网在中国刚兴起时,企业潜意识里有了公司要做网站的这种念头萌发时,企业网做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再加上中国人对知名度这东西很是受诱惑,因而所以企业网就是这天时、地利、人和的这种情况下打入了国内市场。所以他们的成为中国互联网中收益最大的网络公司。”
好像不是这样吧!武汉市场以前的领头羊是劲捷公司,他们是成立最早的互联网络服务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几乎就是武汉企业上网的代名词!中国企业网武汉分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到2002年底劲捷已经转行去做系统集成了!大家注意一个事实,中企网武汉分公司商务人员有60多人,劲捷最多的时候也就10来个人吧!虽然我不认为劲捷的产品、服务比中企网差,可是我觉得他的溃败似乎是必然!
草儿说:“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已经逐渐走下坡路了。”
暂时还没有!因为销售额还在继续增长!未来呢?和草儿一样,我没有办法太乐观!
草儿说:“如果他们的客户很忠诚,或说他们能够很有信心留住客户,他们也就无需从注册域名这方面,采取如此狠毒的手段来留客户了。”
前面基本属实,这也是困扰着大部分所谓的“品牌”的问题;后头的以偏概全!据我所知,好像只有武汉分公司有些偏激的做法!草儿不会刚好生活在武汉吧?

7,bizman说:“业务人员良莠不齐,这是企业网内部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有些人纯粹在那骗。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声誉,不利于长期发展。”
的确!作为培训讲师,我非常头疼!目前公司注重业绩,对这个问题并不看重!我也只有根据上头的意思来!

8,北风说:“据我所知,中企网青岛公司的员工多数不能工作超过一个月,超过三个月的就是凤毛麟角!”
以偏概全!目前中企网的员工基本上由3部分人组成,大约1/3在中企网会超过一年;大约1/3是3个月到半年之间;大约1/3是3个月以下。在中企网如果连续两个月到帐低于8000,你就可以离开了!中国企业网跳槽率不是太高,应该算比较正常,只是开除率比较高!这儿的生存法则非常残酷,有月薪一两万的商务人员,也经常有被开除的!

9,海一角说:“企业网到处开分公司,但一旦分公司不存在了,这些客户找谁去投诉。象商鼎就是一个例子。”
实话!但是目前的中国应该是以市场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您的想法有点超前!

10,raplhmeng说:“如果说他们的销售是在骗,现在有多少类似的企业能完全做到他们在销售过程中对用户所承诺的呢?”
基本属实!片面追求利润是中国企业的通病!中国企业网商务人员的某些做法的确过分,可是我无能为力。。。 
本文标题:外国网友讨论中国历史-专题讨论: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战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993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