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如何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上海普陀真如寺——七百年元代真如大殿,十一层十地菩萨佛塔

发布时间:2018-03-14 所属栏目:普贤菩萨十大愿

一 : 上海普陀真如寺——七百年元代真如大殿,十一层十地菩萨佛塔

真如寺

上海普陀真如寺——七百年元代真如大殿,十一层十地菩萨佛塔

真如寺“兜率内院”天王殿与真如塔

位于普陀区真如镇北首兰溪路399号。

真如寺据传始建于唐代,原名“真如院”,曾名“万寿寺”,俗称“大庙”。真如寺是上海著名佛寺,四大名刹(玉佛、静安、龙华寺)之一。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永安和尚曾改建真如院于官场(今宝山区大场镇附近)。元延祐七年(1320),妙心和尚将其移至桃浦、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今址,并请额改名为真如寺。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建于元代延祐七年(1320)的真如寺,新建有大雄宝殿、送子观音殿、韦驮殿、忠显王殿、地上殿等十余座建筑,规模显赫。真如寺迁建桃树浦(今址)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现市集,缘寺得名,称真如市,并逐步形成了如今的真如镇。随着集镇的发展,位于镇北的真如寺也不断扩大,在正殿(大雄宝殿)四周还扩建了许多偏殿佛阁。

真如寺正殿原为单檐歇山顶,面宽、进深皆三间,内部构造复杂,历代屡经修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间(1488—1505)僧人法雷曾两次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再次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东进时,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筑被毁。

清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明镛等开始募资重建大殿,又由杨耀文、甘士霖等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人念岸、念伦联合发起募捐修寺活动,对原大殿进行大修,元式单檐被改建成清式重檐歇山顶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五间。寺内大殿上有“大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岁次丁酉春正月二十日吉时重建”字样,横梁上有楹联“佛日光辉崇盛世,群生咸悟真如;皇凤祥辑衍遐龄,万姓同跻仁寿”。清(www.61k.com)末,真如寺东廊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廊有十王殿等,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地等,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寺庙建筑群。此后,历经了民国“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兵燹沧桑,该寺屡遭严重破坏。抗日战争后只剩下正殿(即大雄宝殿)和古银杏树,殿宇已破旧不堪,殿内原有的明永乐三年(1405)所铸铜弥勒大佛及明代香炉、宝鼎等均已不存。

1950年上海市政府曾拨款对真如寺进行维修,并对复原的铜弥勒像设栅栏保护。1963年修葺真如寺时重修大殿,并恢复了元代单檐歇山顶式样。“文革”期间,真如寺停止宗教活动,寺内佛像均被毁损,珍贵碑刻文物被砸,铜弥勒像不知去向。

此后,真如寺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197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寺大修,发现165平方米的真如寺大殿殿内横梁额底部有双钩阴刻“时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一日巽时鼎建”字样,专家们进一步确认此殿创建于元延祐七年(1320)。现存梁枋、柱子、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但部分斗拱、梁架已含明清风格。真如寺大殿距今已近七百年,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在南方地区的上海能得以保存至今则尤显珍贵。

真如寺大殿的地基是在柱基周围1.8米宽、3米长的范围内,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深达1.8—2米,这样的地基在古建筑中很少见。此殿的石柱础和地基结构酷似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和双塔寺大殿的宋代建筑。它的地基结构,仅以柱础为中心,环其四周敷设基础,各柱础间的基础并不连接成带形。殿身共有十六根柱子,其中十根为柏木,六根为杉木。

寺内有一棵古银杏树,相传为元时所植,因遇雷击,树身中空,树皮黝黑,内生槲树一株,被称作“树中树”,并被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列为古树名木加以保护。1983年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先生为此银杏树题诗:“叶茂根深五百年,而今屹立在人间。只缘自力更生好,岁岁繁荣生在天。”

1991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真如寺移交给上海市佛教协会,是年,上海市佛协由明旸法师、真禅法师以及妙灵法师等组成“真如寺修复委员会”,对真如寺进行修复工作。1992年1月29日,修复后的真如寺正式对外开放,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真如寺”寺额。此外,寺内还陆续新建了朝东的新山门牌坊、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念佛堂、往生堂等,并将原隔河的老山门(寺前街15号)封闭保存,老山门牌坊上悬木制寺匾,正中由赵朴初书“真如寺”三个斗大的墨字。

真如寺的南侧和西侧环河而建,从现新山门朝西至真如寺中路,在原木制山门和石桥之后,面南第一进为新建的仿元式天王殿,该殿于1993年11月竣工,1994年落成。天王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殿额独特,以“兜率内院”为名,天王殿内新增铜铸弥勒像,泥塑四大天王和两尊密迹金刚像(俗称“哼哈二将”)、木雕韦驮像。

天王殿左右各以两层钟楼和鼓楼为起点,依序向北延伸,东侧有钟楼、地藏殿、文殊殿、药师殿、念佛堂和东厢复廊,西侧有伽蓝殿、普贤殿、接引殿和禅堂。两侧建筑由真如港沿线200米长碑廊和殿前回廊联结,形成真如寺完整的寺院格局。新念佛堂由过街楼与东厢房巧妙连接,浑然一体。所有建筑以元大殿风格为基调,清一色青瓦白墙,单檐歇山顶及龙头屋脊式样,所有装饰以本色木制品结构为主基调,整个建筑群飞檐翘角、古朴端庄。

过天王殿为寺院中庭,左右各有两棵银杏树护持,其中一棵是元代种植的古银杏,历经沧桑,如今枝繁叶茂,在中庭中央即是真如寺之宝——元代大殿。

元代大殿现仍保持着元代的单檐歇山顶结构,殿顶屋脊、戗角上的人物、兽形等构件均参考元代建筑图录绘制整修而成,屋顶有九条层脊,屋面曲线优美,出檐深远,透出历史的凝重感。殿内供有1992年新加坡性仁法师捐赠的三尊缅甸玉佛像,正中佛龛内供养释迦牟尼佛坐像,左右二协侍为佛陀弟子迦叶和阿难。前有供桌,置青花五供而甚为庄严。背山为观世音菩萨坐像,两侧侍立善财童子与龙女,大殿墙壁四周嵌有唐代贯休所绘的十六尊者拓片,相间挂以名人书法,大殿东南及西南隅,置以2吨重的真如晨钟和1米多高的暮鼓,法器俱全。

第三进为圆通宝殿,圆通是妙智所证实相之理,据《楞严经》卷五载,二十五圣者各具一修行法门,观世音菩萨以反闻自性修行所证,名为耳根圆通,是为圆通得名由来,自此圆通也成为观世音菩萨的专用代名词。圆通宝殿中央设置1.2米高的圆形青石莲花台,莲花台中间束腰处以金刚杵为柱,配以天龙八部深浮雕。莲花台上供奉自新加坡请来的一尊高5.2米的汉白玉四面观音像,重达3.5吨,冠顶雕塑有五方五佛,系一块整玉雕成,十分珍贵。大殿棋盘格天花板中央藻井内为千手千眼造型,喻观音菩萨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度化众生。藻井四周以木雕三十二应身图案为挂铭,形成一华盖。殿内墙体上镶嵌神态各异、石雕观音菩萨二十八部众,上方有赵朴初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碑刻。

在圆通宝殿后为真如塔院。塔院前一片约两千余平方米的草坪上有一组法轮图,草坪北端以两棵桂花树为轴心,用花木勾勒出两个法轮的图案,南端用小叶黄杨勾勒出“法轮常转”四个大字。整个塔院组合成一幅活灵活现的卧龙图。真如佛塔好比龙尾;塔前云彩小路比作龙身;两棵桂花树看成龙的两翼;塔身南面有两尊4米多高的陀罗尼经幢,蔚为壮观,视作龙角;小路终端两侧的两个荷花池是两只龙眼;池中石莲上的两个黑球犹如龙珠,整个布局情趣蕴藏,美不胜收。

1999年底,真如佛塔建成,该塔为四面方塔,高53米,外九层,内十层,加上地宫共十一层,地宫内供奉有上海地区唯一的据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真如佛塔外数第一、六、十层的南面塔门上分别有横匾“众德悉俱”、“常得正念”、“住深法性”,二层檐上有集弘一法师书就字体所成的“真如佛塔”匾额。

塔基四方各设七级台阶通道,并以石护栏周匝围绕,环塔辅以五米宽的回廊,供信徒们瞻仰行礼。塔体底层四面外墙上嵌有八尊2米宽3米长见方的青石浮雕像,自南塔门东起依次是:南无阿逸多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愿地藏菩萨、南无除障盖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南无金刚手菩萨、南无大智文殊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塔身四面内墙上,相对应为八尊1米见方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像浮雕。塔底层中间位置是三面半密封墙,西面有塔梯入口,四面墙上各有一尊立雕佛像:南面为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东面为南无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北面为中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面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塔内十层均按《华严经》中十地菩萨而名:第一“欢喜层”;第二“离垢层”(暗层);第三“发光层”;第四“焰慧层”;第五“难胜层”;第六“观前层”;第七“远行层”;第八“不动层”;第九“善慧层”;第十“法云层”。第三层内外墙上与底层内外墙上菩萨像相同位置为八尊释迦牟尼说法像;第四层以上都只有外墙上有释迦牟尼说法像。从第三层至顶层墙体,辅以木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作装饰,全塔立面墙上共供奉有三千尊释迦牟尼佛圣像。

塔前院内左右各竖有一块2002年(壬午年四月初八)所立的青石碑,左侧为《真如塔记》碑,右侧为《重修真如寺记》碑。

真如佛塔后为三层木构重檐藏经阁,每层面宽五间,一层为真如丈室,由本色木料装饰,室内有整套红木法座、太师椅和茶几等家具,简朴庄重和古色古香。二、三楼是收藏各类经书的地方,收藏的佛教经籍有一万二千余卷,其中有十多种版本的大藏经,一千余幅名人字画,是讲经、弘法、著书、立说的清静吉祥之地。整座藏经阁全部采用本色木门木窗和木护栏廊柱,甚显庄重。

在真如寺主体建筑之西,沿桃浦河东岸建有一总长200米的木构书画长碑廊,在长廊北段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形态各异的宝塔式、插屏式、鼓式、经幢式、屏风式等多元化、富含佛教韵的石碑。石碑雕刻选题通过佛教千年文脉的梳理,选择其精华部分为题材,配以古今诸多名家之手笔,具有较高的佛教文化艺术之观赏性。长廊南段一字排列着从明朝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十三尊古钟,其中有清朝康熙年间的慈悲钟,乾隆年间的善根钟、智慧钟、成佛钟、菩提钟,嘉庆年间的无漏钟、吉祥钟,同治年间的和平钟,光绪年间的向道钟,直至民国年间的报恩钟等等。在廊檐内侧悬有各类当代禅意书画作品,这个佛教文化长廊是真如寺的一大特色亮点。

在长碑廊南段与寺院主体西厢房、禅堂之间隙有一条不规则的带状地带,经精心设计,建起了具备假山、流水、曲桥、圆球座、花架和放生池的禅境花园,取名“六和园”,寓意佛教的“六和”,因“园”与“缘”谐音,喻意佛教万物皆缘起,整个景观代表和谐圆满的意境。

1959年5月26日,真如寺大殿由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起,原玉佛寺监院、上海佛学院副院长妙灵法师任真如寺住持。1996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颁布,真如寺成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 《佛历、公历对照表》*(供养十方)

那摩顶礼!恒尽虚空、周遍法界!历代圣祖!释迦如来!

末学制1个佛历、公历对照表的帖子,

以供养十方大德、同参博友方便查阅!

*佛历·简单介绍*

*公历纪元 —— 佛历纪元 —— 斯里兰卡 ——缅甸仰光*

佛历为部分佛教国家(如:泰国)计算纪元的方式,该计算方式以释迦牟尼去世(涅槃)当年度为计算基准。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释迦牟尼为佛陀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佛陀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年至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年至前543年。公元1950年,首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办。会中议决:佛陀诞生于公元前623年,成道于公元前588年,去世(涅槃)于公元前543年。公元1954年,该年会于缅甸·仰光举行,会中再决议佛教国家,以“佛历”纪元,并以释迦牟尼佛陀涅槃日推算,公元1954年为佛历2497年。

《佛历、公历对照表》

以佛历年求公元年,将佛历年减543就可以,反之则相加。

佛历

公元

佛历

公元

佛历

公元

佛历

公元

佛历

公元

2498

1955

2511

1968

2524

1981

2537

1994

2550

2007

2499

1956

2512

1969

2525

1982

2538

1995

2551

2008

2500

1957

2513

1970

2526

1983

2539

1996

2552

2009

2501

1958

2514

1971

2527

1984

2540

1997

2553

2010

2502

1959

2515

1972

2528

1985

2541

1998

2554

2011

2503

1960

2516

1973

2529

1986

2542

1999

2555

2012

2504

1961

2517

1974

2530

1987

2543

2000

2556

2013

2505

1962

2518

1975

2531

1988

2544

2001

2557

2014

2506

1963

2519

1976

2532

1989

2545

2002

2558

2015

2507

1964

2520

1977

2533

1990

2546

2003

2559

2016

2508

1965

2521

1978

2534

1991

2547

2004

2560

2017

2509

1966

2522

1979

2535

1992

2548

2005

2561

2018

2510

1967

2523

1980

2536

1993

2549

2006

2562

2019

(以后以此类推·以后以此类推·以后以此类推)

三 : 供奉佛菩萨不如帮穷人

供奉佛菩萨不如帮穷人

这个标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几个朋友谈到富人们争抢着过年到少林寺烧头柱香要供奉多少多少巨款时就想写的。只是怕引发误会,故才迟迟没有动笔。今天一考虑,也没什么,撇开容易引发误会的言辞,转移一下话题,我认为就可以八面玲珑,各方相安无事了。但谁要是非得鸡蛋里挑骨头,青石上掰树杈,那就只有另当别论了。

中国人因为数千年的封建传统,从骨子里是信佛信道信鬼神的,所以对于国家正确的大政方针带来的经济富裕,很多人则是视而不见,却大都把功劳记在了佛菩萨的头上。中国的宪法的确明文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所以这个自由的权利是没人阻止其行使的。

于是,很多宗教场所,特别是佛门圣地,无不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而扩大建设或装点门面。所到之处,无不是殿堂林立,金碧辉煌,庄严肃穆,香烟缭绕,一幅幅盛世和平的景象。

广大信徒的虔诚,很多情况下是不容置疑的。但信徒礼拜和供奉佛菩萨的香火钱,首先收益的是寺庙里的僧人组织,再就是寺庙门外的收取门票的组织和香火商人。表面看来,确实各方得其所需,都遂了心愿。

然而,真正的佛教信徒真的就是应该这样的吗?(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到可以推翻所有正在发生的拜佛、供佛行为的合理性或正当性。

佛教的很多礼仪,形式,大都是传到中国之后兴起的。当初的释迦牟尼佛传道时别说庙宇,甚至连一座像样的住处都没有,只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共同打坐,论道,讲法,哪里会有什么烧香、叩拜等繁琐的细节礼仪?再者佛法的大意只是传授帮人脱离苦海的方法,并不是直接从苦海中捞人。其实一切心法、教义都是象征性的,具体到每个信徒,都是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成道不成道不在于给你多少佛法,而是全在自己的修行和悟性。

所以以后中国禅宗兴盛,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不是继续教人崇拜偶像,只在形式上下功夫。

佛经上有一个解释,佛菩萨不一定非要以庄严的面相出现,还可能以你的对头的身份出现,用来激发你的勇气和坚韧;或者以穷困潦倒的人物形象出现,用以激发你的怜悯心和慈悲心,目的是给你修行带来机会,利用这些机会激发你的悟性,使你离成道成佛越来越近。佛菩萨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机缘点化人,指点迷津。波折、屈辱、诽谤、诋毁或许就是考验你的方法;救济穷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许就是佛菩萨有意给你制造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人们非要到庙堂里供奉佛菩萨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误导。庙堂里供奉的其实只是偶像而已。真正的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所见所遇之中,只是我们不理解、不明白罢了。

根据这个说法,人们应该理解,到庙堂里供奉佛菩萨,不一定就是供奉佛菩萨,帮助身边的穷人或需要帮助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

才是真正的供奉佛菩萨,并且还是活着的佛菩萨。

2012年8月1日下午

四 : 南怀瑾:如何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恭摘自南师《药师经的济世观》:

这几天我事情特别忙,尤其外国各地的中国人、外国人来信问问题的非常多。有一位住在多明尼加的同学,来信前还打过长途电话。有一天夜里,打来电话说,他父亲突然死了,他又急又气在电话里发脾气。我劝他人生终归要死,他说不是啦!父亲是被人家打死的。他说药师经念了多久,金刚经念了多久,结果父规反而还被打死,佛法有没有道理啊?他在电话里大吼。我说:‘这个道理怎么跟你讲呢?你现在情绪不对,先稳定下来。’我说你记不记得金刚经有一段话:‘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为了这两句话,在长途电话中一个字一个字解释给他听。

后来他又写信来问,根据药师经该如何如何,已经念满十万声以上的药师佛,又如何如何,然后还遭遇如此的痛苦。

而且还有要求:‘老师你要告诉我,第一,我父亲刚刚被打死送医院那个时辰,我的姊姊刚好肚子痛生下一个孩子,很多人说那个孩子就是我父亲投胎的。老师你要给我解答,那个刚出生的外甥是不是我的父亲?’

唉!为人千万莫当人家的老师啊!什么事都要负责,都要给他解答。生病找老师,有问题找老师,吃不下饭找老师,大便泌结也找老师......反正啊!做人家老师是倒了八辈子楣,我是深深感到痛苦。如果你们是老师,他的第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答覆?我也没得神通,就是有神通也不能说,决不能讲,否则犯菩萨戒。你们说我该怎么答?

第二个问题,我一接到电话第二天就请从智法师给他父亲作法事超度了,当然现在也已经入棺埋葬了,他要老师显神通,把他父亲复活过来(众笑),因为我叫你老师嘛!老师啊!大家都说你有神通,这下你非显个神通把我父亲复活不可!你说这孩子不是发疯了吗?

这封信很严重,等于外交上‘哀的美敦书’一样,再不然我跟你宣战了。你说怎么答?世界上有很多近事男、近事女就是这个毛病,一不对就好像跟老师成了冤仇。这种人还学药师佛哩!可是你说他有没有罪过呢?对父母的孝心激动得几乎疯了一样。

然后第三件事告诉我,本来要出家的,现在不行了,因为父亲被打死,不管怎么样,先找个女的给他生个儿子要紧。

这三个问题都是我很难答覆的。所以你们千万注意啊!年轻人,为人千万莫当人家的老师,当了人家老师,倒了八辈子楣!.

我提这件事要注意啊!你们也会觉得药师经讲得那么神妙,我们又念药师经,又念药师咒,又拜药师佛,怎么照样生病呢?

这个道理我在前面也讲过,首先,药师佛有十二条大愿,你检查自己的行为,有那一条做到?没有做到而想得到药师佛最大感应,未之有也。第二,药师佛的每一条戒律、心行(心理上的修行),自己反省有那一点做到?没有做到,要求菩萨感应很难。好比你是部下,长官对你要求的行为,你做好了没有?没有做好,只一味要求上面应该对我好,应该给我待遇高,不可能。

所以,感应道交四个字要特别留意,要想菩萨加庇,你本身不是那个材料也不行。比如杯子里装满了尿,你想装茶水进去,能吗?你必须把脏的倒掉,变成空杯,才能再装茶水,才能感应道交。

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信仰宗教的人,没有把自己修持好,一信就要求那么多,好像念一念药师佛就有天大的不得了。像这位同学,又要父亲好,又要发财,又要公侯万代......你看多自私啊!如果上帝、菩萨是这样偏私的话,对不起!我想我是不敢信了。那是偏私,跟普通人一样,拍马屁的就照顾,不拍的就不理,这还叫佛叫菩萨吗?

大家学佛要把道理搞懂。接下来就要讲这些道理,学佛要想得感应,要怎么做呢?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这一段是‘药师经’最重要的关键,要特别注意。你说没有感应,现成的就有个例子:有位丁老师,是位医生,他刚刚告诉我,学佛很多年,奇怪,当他听到药师佛发心这一段,突然心境到了另外一个境界,非常平静,持续好几天。当然以后怎么样我们不去讨论,这就是真的、自然的发心。他学医多半在布施,与药师经特别有缘,我心里有数,讲这本经他一定到。讲别的经、别的佛学课,有时诱惑他,叫他来陪衬陪衬,他说老师啊!不是不来,实在没有空。这是半真半假的话。这回他也真是没空,因为他跟药师经有缘,有兴趣,就来了;他来了就会有这个感应,所以因缘生法,各有不同。

要想得药师佛的感应,第一,要能受持,受是接受、领受;持是保持。譬如你今天皈依三宝,或者皈依某某法师,受了皈依,没有永恒保持皈依时那一刹那的境界,不算‘持’,只能算‘受’,能够有受有持才是真修行。

修行没有成就,是因为不能受持,所以读经典、看经典要特别注意这些地方。


五 : 大菩萨为何都求生西方净土?

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待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随各人因缘性向所趣,皆得往生彼佛净土,若论弥陀佛净土与弥勒菩萨净土殊胜区别,可略分六点差异,若详细分析,则细说不尽:

一、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是十法界最尊之果位;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是等觉菩萨,是一生补处法身大士,将来继承释迦佛之补处菩萨,其果位在佛之下,此乃佛弟子人人所共识也,这是第一殊胜处。

二、阿弥陀佛之净土是佛的净土,是出三界之净土,是佛满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圆满,四十八大愿所成之大乘不共法之净土;弥勒菩萨之净土是三界内(欲界第四天兜率天内院净土),尚未出三界(若亲近弥勒菩萨学法亦可得道),换句话说:阿弥陀佛之净土已出三界,弥勒菩萨之净土尚未出三界,此乃佛弟子所认知的,是为第二殊胜处。

三、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法藏比丘因地时,由世自在王佛用神通将二百十亿十方世界净土全部变现给法藏比丘睹见,法藏比丘用五劫时间思惟摄取二百十亿十方净土最庄严殊胜微妙之处一一摄取,因而发出四十八大愿,欲成就最庄严微妙的净土,透过无量阿僧祇劫修行而圆满,如今正是西方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是也;弥勒菩萨之兜率净土,其庄严殊胜微妙,远逊色极乐净土无量百千倍也,何以见得!诸位同参道友可参酌净土三经,与弥勒上生经、下生经,即可分明晓了,实为佛弟子所明白的,这是第三殊胜庄严处。

四、佛弟子一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可亲见弥陀慈父,亲听法音,同证无上菩提,也可见十方诸佛无所障碍,也就是往生西方净土可见阿弥陀佛,更加可见十方诸佛,一即无量,无量即一,非但见十方诸佛,更加可周游十方世界参访无量世界之净土无所障碍,也就是到了极乐世界,亦可到十方净土世界,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这是弥勒净土所远远不及之处,此观点为佛弟子所清楚的,此乃第四殊胜庄严处。

五、修阿弥陀佛净土者,若一旦往生极乐,即可一生补处,直至成佛,随其本愿修短自在,换句话说,一往生弥陀净土,一生即可成佛,不一定愿东愿西漂浮不定,净土三经裹悉皆谈及;弥勒净土之行者,若往生兜率净土后,亦将下生人间亲近弥勒菩萨一趟,即再生一次死一次(证成果位,有次第,不完全四果罗汉,亦有初果、二果、三果等不齐),如此兜率净土因缘焉能与弥陀净土较量,悬殊巨大,那就要看看诸君仁者要一生成佛,或再来人间一趟(生死一回)方证一、二、三、四果等不齐之选择哩!若欲取得一生成佛之庄严殊胜,本愿修短自在,理应抉择弥陀净土也,若欲取得再来人间一趟(生死一回)方证一二、三、四果等不齐者,即选择弥勒净土也,此点是佛弟子心知肚明的另一层境界,这个问题是阿弥陀佛净土殊胜庄严远胜弥勒净土之第五处。

六、弥陀净土自印度(梵语Indu)传至中国、日本、韩国、台湾,世界各国的大乘佛教,若谈及净土,往往占有95%皆谈及弥陀净土,自古至今皆如此一般,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已深入民情,深根蒂固,已成事实。弥勒净土自古至今亦有人提倡,往生者大有人在,约占5%许。

由此综观六点略为分析,弥陀净土在佛四众弟子心目中已成为理事无诤的写照,弥陀净土既为如此庄严殊胜微妙,焉有不求生莲池而丧失一生补处成佛之机缘,更何况到了极乐净土要来人间,即可来去自如,随其本愿欲往兜率净土,即如壮士屈臂顷,刹那即至;但往生兜率净土后,亦须再一次念佛(梵语buddhanus mrti)求生极乐净土一次,如是二度念佛修行功夫方可如愿以偿(到极乐净土);若往生极乐净土一次就完成佛子心愿,因为到了极乐净土,欲往何方净土,一一皆可如愿自在,若欲往生兜率净土更是轻而易举便至,如前面所说,一到极乐便即可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也。愿诸君智慧(梵语jnana)抉择,莫因无知决策有误,导致菩提证悟之迟速,可不慎哉!(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智者大师求生西方净土

作者:浙江省天台山佛學院释本幻

智者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亲怀孕时,梦见五彩的烟,萦绕怀抱。师诞生时,室内光明洞然。师眼有重瞳,乃古帝王之相。师每卧必定合掌,每坐必定面向西方。师年纪稍长,见佛像就礼,逢僧人必敬。十八岁时,投湘州果愿寺的法绪法师出家。诵法华经,兼学律藏。因大师好乐禅悦,故到光州大苏山礼慧思禅师学法。慧思大师一见到智者大师,就对智者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并示以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顗大师于是在大苏山修法华三昧。经过三夕,诵至《法华经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这一句时,身心豁然,寂而入定,照了法华,通达所有的法相,大彻大悟。陈光大元年的时候,初到金陵,居瓦官寺,宏扬禅法。大建七年,到台州的天台山,结庵于北峰。没有多长时间,奉诏入金陵。陈朝灭亡后,大师去了庐山,又周游荆扬间。隋开皇十四年,又回到天台。智者前后造寺三十六所,佛像八十万躯,亲自度僧一万四千人。赎鱼簄溪梁六十余所,作放生池,并作表上报朝廷,严禁采捕。可谓是龙天致敬,道俗向化,佛陀教育于那个时候大盛。当时的晋王杨广,也是从大师受的菩萨戒。晋王尊重大师,故称大师为“智者”。在净土方面,大师最伟大的著作是《净土十疑论》,正像“无为子”杨杰在序文里说的“赞辅弥陀教观者,其书山积。唯天台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最为首冠。援引圣言,开决群惑。万年暗室,日至而顿有余光。千里水程,舟具而不劳自力。非法藏后身,不能至于是也。杰顷于都下,尝获斯文。读示所知,无不生信。自遭酷罚,感悟益深。将广其传,因为序引。”

在《净土十疑论》中有人问,诸佛菩萨以大慈悲为业,如果想要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如果求生净土,只令自已得到安乐,而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对于这个问题,智者大师引《大智度论》言“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指出唯有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后,才能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并指出净土之生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有智慧的人,才会炽然求生净土,因为他了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这个就是心净,即佛土净的道理。愚昧的人,为生所缚。一听到生,就作生解。一听到无生,就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不通达这个道理,所以横生是非,嗔他人求生净土。大师指出这样的人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

在论的末篇,大师开示欣厌二义。言,想决定生西方的人,如果具二种行,定得生西方净土。一,厌离行。二,欣愿行。厌离行,是指凡夫无始以来,为五欲缠缚,轮回六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没有出期。为此,要常观我们这个身体,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修行的人不管是动是静,不管是醒是睡的时候,都要经常观想这个身体只苦无乐,对它深生厌离之心。即使房事不能一下子断掉,也要渐渐产生讨厌之心。同时要修七种不净观:1、观想我们这个淫欲的身体,是从父母贪爱淫欲的念头而来的,这是最初的种子不清净。2、父母由于淫念起而行淫,行淫时父精母血结合,我们的神识就进入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体中,这就叫做受生不清净。3、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居于五脏六腑之内,这就叫做居住之处不清净。4、胎儿在母腹中,吸的是母亲的血,这就叫做食噉不清净。5、在母胎内期满之后,胎儿要出生时,头部自然转向产门。出生时刻,脓血会一起流出来,又臭又脏,满地狼藉,这就叫做初生时不清净。6、出生之后,日日长大,全身被一层薄皮包裹住,皮内到处是脓血,这就叫做全身不清净。7、死了之后,尸体肿胀腐烂,被狐狸野狼吃得骨肉纵横,这就叫做究竟不清净。我们自己的身体如此,别人的身体也一样。因此我们对于内心贪爱的男女肉身,要深生厌离之心,常常观想它的污秽。如果能这样观身不净的话,淫欲就会日渐减少。

其次要修欣愿行,修欣愿行有二个步骤,第一,要先明白为何要求往生?第二,要观净土的美好庄严。首先求生净土的意义,是为了要救拔一切痛苦的众生。如果在此浊恶的世间,因周遭环境太恶劣,说不定就会被宿世的恶业所束缚,而堕落三恶道,求出无期。如果这样的话,如何能够拯救苦恼的众生。因为如此,故要求生到净土。在那里可以亲近诸佛修行,等到证得无生法忍,才有能力到浊恶世中拯救苦难的众生。《往生论》里说:“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发愿生净土要具备二种修行,第一,要远离三种心,第二,要生起三种心,这样才能获得清净的菩提心。远离三种心,1、要以智慧为前导,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乐,因此要远离只贪爱自身的心。2、要培养慈悲心,要时时想如何来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因此要远离不为众生著想的心。3、要修行神通方便,要怜悯一切众生,以神通力让他们得到快乐,因此要远离只以神通供养自己的心态。若是能远离上面所说的三种自利心的话,自然就能生出三种清净的利他心,那就是1、无染清净心,能够不为自己求各种快乐。2、安清净心,就是能够为众生拔除痛苦。3、乐清净心,就是要让一切众生获得大菩提涅槃的心。这种菩提心要如何才能获得呢?要生到净土,经常不离诸佛,证得无生忍之后,到有生死苦恼的国度去,救度苦恼众生,这时才能获得。菩提心是慈悲与智慧的互相融合,虽在禅定之中而能生起大用,这种神通大用能自在运用,了无障碍。第二种观净土的美好庄严,是指希心起想,缘念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的众生,又观极乐世界七宝庄严妙乐等。并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都以回施众生,同生极乐,这样的人决定得生。

大师临终的时候,命弟子将床安置于东边的墙壁,面朝西方。专称阿弥陀佛,及般若、观音。又令多燃香火,唱《佛说无量寿经》题后,说偈“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圣行道力,功不唐捐矣。”弟子问,大师证入何位?离开这个世界到哪个世界去?智者大师言,我如果不领众,必净六根。现在损己利人,只登五品。我的各位师友,现在跟随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来迎接我。说完后端坐,如入三昧,安祥往生极乐世界。那时正好是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师六十七岁。天乡寺的慧延法师,听到大师圆寂的消息,非常难过。想知大师生处,就写法华经,以求冥示。夜间梦到智者大师跟随观音菩萨从西而来,对他说,你现在疑心消除了吧!可见大师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疑!因智者大师求生极乐,故后来的台宗祖师也多皆求生极乐净土。

(《弘化》杂志2009年第4期)

本文标题:如何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上海普陀真如寺——七百年元代真如大殿,十一层十地菩萨佛塔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620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