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小班科学活动论文-小班科学活动《小麦的一生》

发布时间:2018-03-24 所属栏目:小班音乐活动教学反思

一 : 小班科学活动《小麦的一生》

设计思路:
  麦子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引导幼儿了解小麦,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
  大家都要爱惜粮。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到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麦田参观小麦,给小麦锄草、浇水、施肥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二 : 小班科学活动:饮料瓶变变变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捏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    2、感受玩拖拉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清洗干净的饮料瓶、豆子、80cm长的绳子若干。    2、瓶内装有少许豆子的饮料瓶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    手指游戏    小朋友们,今天和老师一起来变魔术好吗?(好)    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    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螃蟹,走走走;    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啊呜。    我的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拳头藏起来。    2、出示豆子饮料瓶,探究玩法。    藏好了吗?(藏好了)现在老师施加魔法,看,变出了什么?(饮料瓶)这个饮料瓶和你见过的一样吗?(里面有豆子)是个装有小豆子的饮料瓶,肯定很好玩,你想玩一玩吗?(想)你想怎样玩?(摇一摇、滚一滚、、、、)    小朋友的玩法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一种玩法。在瓶口系上绳子,拖着瓶子在教室里走一圈,看他会跟着我走,跑,跳,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拖拉玩具。    你想玩一玩吗?(想)找两名幼儿玩一下。    大家都想玩,可是只有一个,怎么办呢?(轮流玩)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我们可以轮流玩,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拖拉玩具,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玩了,好吗?(好)    3、教师展示拖拉玩具的做法。    我们怎样来做拖拉玩具呢?可以让一个小朋友先说一下。你说的真棒,看,先拿来一个空饮料瓶,打开瓶盖,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捏豆子,1、2、3、4、5,1、2、3、4、5小豆子都装完了,拧上瓶盖,把绳子打一个小结,记在瓶口,我的拖拉玩具做好了。    4、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玩具。    我的玩具做好了,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个吧。(小朋友自己选一个饮料瓶)先练习拧瓶盖,来,我们一起拧瓶盖,拧开了吗?(拧开了)。好了,现在开始做玩具了,幼儿自己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教给孩子系绳子的方法,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    5、玩拖拉玩具。    我们的玩具做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幼儿说说自己的玩法并展示。(注意安全)    6、活动结束    小豆瓶想和小朋友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现在我们出发吧!

三 : 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的声音

活动目标:⒈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⒉体验操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录音。

⒉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套桶发出声音。

⒈师出示空瓶:这是我们的好朋友瓶宝宝,你们想和它做游戏吗?我们来问问它,愿意和我们做朋友吗?

(瓶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在生活中,幼儿会用装着饮料的瓶子上下摇动让它发出声音,喝完饮料后,也会对瓶子很感兴趣,相互敲击。)

教师摇动空瓶:你们听,它答应了吗?为什么没声音?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空的瓶子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⒉师:你有什么办法让瓶宝宝发出声音?

(在瓶子里装上东西)

⒊师:我们一起动手让瓶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请你喂你的瓶宝宝吃一些黄豆,摇一摇、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幼儿探索、操作。)

⒋师:你们的瓶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

(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⒌师:你的瓶宝宝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⒈让两位装了不同数量黄豆的幼儿,摇一摇,听一听。

师:我们都喂瓶宝宝吃了黄豆,听听瓶宝宝的声音好听吗?

⒉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师:第一次和第二次唱歌的瓶宝宝吃的黄豆一样多吗?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再次比较)

⒊师:原来,相同的物体,装的数量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就像我们小朋友,人多发出的声音响,人少发出的声音轻。

(联系到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更好的理解。)

三、游戏

⒈教师将不同数量的同种物品分别装进不透明的瓶子里,摇动,幼儿猜测哪个瓶子里装的东西多。

(重复游戏若干次)

⒉引导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尝试辨别声音是由什么物品发出的。

(幼儿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分辨发出声音的物品。)

四 : 小班科学活动:上上下下

  【活动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位“上、下”。    2、培养简单的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位“上、下”。    难点:培养简单的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图片、音乐cd、贴画、彩笔、活动教材    2、经验准备:身体的各部分所处的位置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铺垫新知    师:1、你知道鼻子在哪?(幼儿回答)请摸一摸。    2、你知道嘴巴在哪?(幼儿回答)请摸一摸。    3、摸一摸鼻子和嘴巴,哪个在上面哪个在下面?(幼儿回答可能不标准)教师边摸边示范表达:鼻子在嘴巴的下面,嘴巴在鼻子的上面。    4、说说你的头和你的脚,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5、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的目的:上上下下(板书)    2、游戏活动:先跟着老师感受一下上上下下的方位。    老师一边念儿歌《上上下下》一边做动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上爬,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下滑,太阳公公起床了,花儿对我微微笑,上上下下上。    3、应用幼儿熟悉的环境、图片、挂图,应到幼儿观察、理解上下方位。    4、出示活动教材图片,引导幼儿分析上下关系和语言表达。    教师手指图片1说:    1、这幅画里,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2、我这有一架飞机,它应该在哪?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让小朋友学一学飞机飞)。教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飞机是在天上飞的,请小朋友把你们的飞机贴在正确的位置。    教师手指图片2说:    1、这栋房子里住着小猪和小狗,小狗已经住一楼啦,小猪住哪了?请小朋友贴一贴。    2、小朋友们说一说小猪和小狗他们俩谁在上面谁在下面?    师:请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告诉我,小蚂蚁在哪儿爬?(幼儿向下指)小鸟在哪儿飞?(幼儿向上指)    教师手指图片3:动手操作,再次感知“上下。请小朋友两人一组演示一下玩跷跷板。小老鼠也想玩,请你贴上去,说一说,谁上去了,谁下来了。强调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教师手指图片4:小猴子喜欢在那玩耍,贴一贴,说一说,它们的上下关系。    5、生活快车双层巴士开来了,小动物们去旅行,深入感知。    (1)巴士上,下层都有谁?上层都有谁?    (2)请用红笔把上面的小动物和他的头像连起来,请用绿笔把下层的小动物和它的头像连起来。老师个别辅导。    6、请小朋友们收拾好活动材料,整理好课桌,依照上下顺序放好彩笔和教材。    【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课后随音乐跳一跳《上上下下》。

本文标题:小班科学活动论文-小班科学活动《小麦的一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209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