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适当搞搞高效日

发布时间:2018-04-16 所属栏目:我的感悟

一 : 魏书生--适当搞搞高效日

我自己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某一天抓得紧,一件接一件地做实事,顾不上惆怅,没时间犹豫,来不及拖拉,就这么不停地在做中享受实干的幸福与自豪。今天星期六,早起便抓紧,到下午6:30,已写完了8200字的书稿,7:00看了新闻联播之后,又轻松地完成了1800字。可春节期间,因离交稿时间远,便原谅自己,一天平均还写不完2000字。可见“高效”和“低效”相差甚远!

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效率,20多年来,我经常给自己规定高效日。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也经常在班级规定高效日。

设立高效日,一般先引导学生在前一天定出高效计划,各学科书面练习共完成多少页,复习和预习的任务量也落实到具体页数,执行起来,可操作性强。

高效日这一天,教室内一般规定为无声日,即课间也不说话,需要说话时,到走廊、到操场,这样可以给人一种节奏紧张的感觉。

设立高效日还要为自己创设更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如:重大考试即将来临,父母施加了压力,老师下达了非完成不可的学习任务,同学们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内部条件:想到要实践自己的诺言、计划,要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要争取有远大的前途,要考取名牌大学,要成为杰出的人物,要对得起父母,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为祖国、为社会尽责任,要为创造理想的社会而奋斗……

实践证明,对规定的“高效日”,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几个平时贪玩、爱说闲话的学生也把时间抓得特别紧,连下课时都顾不上说一句话。有的说:“我写出了一身汗”,有的说:“我的几只钢笔都写得没墨水了”,还有的说:“以后咱们天天这样高效率吧!”

然而,高效日不能搞得太多,多了,违反规律,造成不良后果。

二 : 如果曹冲当了魏主,三国历史会有何变化?

[曹丕 曹冲]如果曹冲当了魏主,三国历史会有何变化?
众所周知,曹操长子曹昂早年死于宛城,其余四子,子建虽有才,但主要在诗词歌赋方面,最为聪慧者乃是曹冲。且不论曹冲如何死的,如果是他继了魏主大位,三国局势会有什么变化?根据他的性格、能力,他也会废汉自立么?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兮嘉[曹丕 曹冲]如果曹冲当了魏主,三国历史会有何变化?给出的答复:
我是来反对兮嘉的答案的,首先在曹子修死后接着丁夫人离开,这时卞夫人也并未被立为正室,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为魏王,直到二十四年才册封卞氏为王后,所以当时不存在曹丕是嫡长子的问题。而且从环夫人为曹操生育三子来看,环夫人应该也是很得宠的,而且曹操极其喜爱曹冲(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完全有可能为了让仓舒继续立环夫人为正室,仓舒就可名正言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而且曹丕自己说过:“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第二点,曹操在曹冲死后,杀了曹冲基友的周不疑这个异才,曹丕去劝谏,曹操说“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所以仓舒不仅仅简简单单是仁爱与聪明,而且有御人之才


网友曹孟阳[曹丕 曹冲]如果曹冲当了魏主,三国历史会有何变化?给出的答复:

三 : 班级管理秘籍----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

读师范的时候就听说了魏书生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教育家,后来我有幸拜读了他的《如何当好班主任》一书。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仔仔细细地看完了全书,可谓是受益匪浅。

魏老师的理论,涉及多个方面,要说完,大概三天都不够,今天呢我就从我印象最深的魏老师转化后进生来谈一谈我的感悟吧!

转化后进生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很头疼的一件事,可是魏老师却不这样认为:

一、班主任----全体学生的服务员

魏老师说: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习好的听话的纪律好的学生服务,也要为后进的学生服务。不同的班级应该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为后进生讲课就要与同学商量怎么讲,从学生的具体基础出发来教,魏老师讲了他教学生写作文的事:

他说他当时教了一个班,学生不会写作文,首先呢,魏老师领着学生去祭扫烈士墓,回来后,学生表示挺受感动的,可是还是写不出来,魏老师呢,就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对学生说:只要能听写下来,就算写了一篇好作文!可是,有的同学说:“不会写字!”魏书生说,都初二了,还能都不会写吗?会写的字,我们写上,不会写的,我们用汉语拼音来代替。可有的同学连汉语拼音都不会,魏书生呢,还有办法,说哪个字实在不会写呢!咱就画圈儿!扫“墓”不会写,你就写扫“圈”,没那个同学好意思说我不会画圈,于是有的学生写完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篇作文。

(不说别的,就说这份耐心,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学习,要是我们早气疯了。)

魏老师就从这篇作文开始,慢慢地引导学生学会查字典,引导学生把圈儿变成字,一点一点的领着学生学起来。魏老师说: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就总也不会埋怨学生,而是研究这样的学生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再低一些的学生我提供什么条件的服务。于是,老师和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和谐。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你会看到另一面

魏书生说: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不管多后进多不听话的学生,他内心深处真的有向真、向善、向美、积极乐观、向上、学习、劳动的一面。当老师的要走进人的心灵世界,帮助人家真的、善的、美的、想上进的脑神经兴奋起来,帮助这些幼芽成长起来。

魏书生把全年级倒数第一、第二、第三的学生都弄到自己班,来了以后,魏老师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每个人给自己找点儿优点长处,倒数第二、第三学生的找到了优点,倒数第一的学生找了两天,没找到,说;老师,我没长处!魏书生急了:怎么会没长处呢?每个人都有长处!在魏老师的“逼迫”下,第三天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心眼好,魏书生说:心眼好是大长处,好人一生平安啊!魏书生又帮他找了几条优点,于是从优点出发转化学生,这个学生也成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学习了魏书生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也努力的寻找后进生的优点,那一年,我接了一个班风很差的班级,学习成绩更不用说了,在学区里总是排名倒数第一。而出现这种状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班里有一个叫小飞的同学,因为是他“一粒米搅坏了一锅粥”,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全班的男同学都受他的“调遣”,他的坏习气很多,欺负同学向他们要零食,指使同学为自己写作业,很多很多。我也试着找他谈话,让他找优点,可是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心理很重,根本不跟老师交流,他的优点也确实很难找到,有一天放学,我见他十分匆忙的离开学校,我想:不会是急着去做什么坏事吧!便悄悄的尾随在他的身后,他那儿也没去,直接回家了,我很好奇,便跟着走进了他的家门,我看到了我想不到的一幕,小飞正从屋里出来,端着锅,看来是要帮家长做饭,见我进来说:你来干什么?话语中充满敌意,我说:你经常帮家长做饭吗?他说:是的。我说:”我没什么事,刚才走到门口,见你进了这个门,知道是你家,就进来了,我没事,我走了!”我知道在这种敌意的状态下,说什么都不起作用,但我很高兴,终于找到了他的一点优点,晚上,我打电话给他的妈妈,了解到他在家里还是不错的,家务劳动做的很多,对家长也还尊敬。了解到这些,我心里有了一个方案,后来,我筹划组织了一次 “感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班会活动,会上我重点表扬了他,我看到我表扬他的时候,他还是很感动的。两天后,我找他谈话,就感觉那种抵触情绪没有了,后来我给他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指挥他的小伙伴每天早晨按时打扫校园的卫生区,他答应了,很用心,从此卫生区的卫生我再也没有操过心。他也渐渐地变了,虽然有时还会有点小错误,但他都能主动地到我跟前承认错误,我也微笑着点点头,以示原谅。说也奇怪,我班的班风逐渐好转了,学习成绩也不断地提高。所以“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一面,发掘它发扬它。要善待学生。班主任的管理技术是在治疗各种学生心灵上的疑难杂症的教育实践中提高的,实际上后进学生提供了咱增长管理能力的机遇,咱应该用感恩的心态对待人家。善待每一位学生,也就是善待自己。!”当然,这段话也是引用魏书生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三、8分的的成就,老师你看到了吗?

有的老师一定会问:8分会有什么成就呢?但魏书生却能让8分的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他说,差劲、后进,你也得找着他的基础,让他喜欢这个基础。

学生考8分,魏书生说,咱也得表扬他呀,不然的话,你要这么说,啊,百分制语文考8分,你有什么意思啊?你看人家八十多分一片一片的,你趁早回家得了。他本来就不敢正视那张卷子,一说他,他不更自卑吗?

魏书生找来那位考8分的孩子,问他,我听说你考试考得不太好?——老师,别说了。

又问:听说你没到这个班来之前,上课都不听课?——老师,我想听但听不明白,我就不听了。

再问:听说你回家也不写作业?——老师,我过去抄作业,抄完了,那个老师不给我判,我就不给他抄了。

又问:听说你回家连书都不看?——老师,您替我想想啊,我课听不明白,作业不会写,书我能看懂吗?

魏书生这才说,这不结了吗?你看咱哪,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考试咱还能得8分儿,这不说明咱有点儿天赋吗?

魏书生说:“没人这么说过他呀,孩子他突然眼睛一亮:是!我怎么还能得8分呢?于是,他就觉得这张卷啊,敢看,敢正视了,他觉得8分挺亲切,然后,亲切了,咱再接着研究。”

他们从生字开始研究,一周后,学生把一本书的118个生字记了个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孩子心气一旦定下来,便发现一个强大的自我。接下去,他又研究文学常识知识点,就这样,这位考8分的孩子期末考试考了36分,最终上了军校。

我们要像魏书生那样学会发现并真诚地赞扬学生的优点,拿起表扬的武器,去真诚地赞扬我们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去欣赏他们,使他们能够茁壮成长,要尊重他们,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够为自己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魏书生说:让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目标,个性化的途径,去高高兴兴地发展起来。这样班集体每个人都有做主人的感觉。找到自己的起点、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途径、做属于自己的事情。

四、改错不只是检讨书

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魏书生的做法更是值得提倡的。他把“我们的同学犯了错误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提出来交全班讨论,然后宣布他的主张:“我提议,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犯了比较重一点的错误,要做一件好事来补过;犯了严重错误,要写一份500字的说明书。说明书不是检讨书,可以为自己辩护。如果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把犯错误之前、犯错误当中、犯错误之后的具体想法写明白。”

一篇犯错说明书,写500字,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怎么凑够500字呢?就要认真的,深入的分析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想法、以及坏习惯是在什么时候、怎样一个环境中形成的等等。用魏书生学生的话说就是:“以前写检查,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可见,写说明书的作用。

说完了转化后进生的事,我还想和大家来一起分享魏书生的几句经典的语录:

l“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l“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普通班委不干,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

l“凡是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老师不讲。”

l“当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你就天天活在天堂里;当你把周围的人全都看成魔鬼的时候,就天天煎熬在地狱中。”

今天我说的这些,都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本书中的内容,从魏书生的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学到新的教育思想,更多的还有他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人生的态度,生活的哲理等等等等,总之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其实啊,魏书生不仅班主任当的好,书写的好,语言也是幽默风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来领略一下这位当代教育家的风采!

四 :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2005-8-17 字数:3154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在职业中学,学生对教师的“不敬”时有发生。包括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应慎之又慎。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要处理好学生的“不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事件发生时,宜冷不宜热。当学生的“不敬”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是不可思议的,但作为班主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二、事发后,宜静不宜动。一些班主任在“不敬”事件发生后,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政教处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不敬”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我觉得,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要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不敬”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如果自己能解决,就决不要找学校、找家长。突发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对动不动就找家长、找学校告状的班主任最反感。这样,班主任工作将无法开展。     三、处理“不敬”事件,宜深不宜浅。学生很清楚应尊敬师长,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敬”事件,其背后必有隐情。我们在处理“不敬”事件时,应深入调查、了解,决不能敷衍了事。     四、处理“不敬”的态度,宜真不宜假。有时,“不敬”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怕把事件扩大,伪装自己的情感,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不敬”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不光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连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伤害。更无法开展班主任工作,只能当逃兵,辞去班主任工作了。当“不敬”事件已经发生时,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和面子。用真诚的态度去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学生的“不敬”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学生,我们也要有宽宏的气量。今后努力寻找出适合教育他的方法。      五、处理“不敬”的尺度上,宜宽不宜严。因为,“不敬”是针对我们教师的,教师受到伤害,所以,处理“不敬”更应把握好尺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宽容策略的提出,不是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必须更加严格;不是降低了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而是提高了要求和标准。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以教育为目的。如果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受的一点委曲是值得的。      其实,班主任处理“不敬”的最好办法是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要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的尊敬。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2、平时加强扎实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开展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的了解。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新接班时会很快通过家访、谈心、观察等方式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及社会背景;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等。这种了解不是为了抓学生的短处,而是为了对他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合理、更容易被接受。这样就避免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因方法不得当引起学生的“不敬”。班主任还应勤与学生交流。首先,勤交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其次,勤交流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了解,增进感情。交流的态度要诚恳;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样;交流的时间、地点可以不受限制。      3、树立良好的班风。俗话说:“入鲍鱼之舱,久闻不知其臭”。又有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用来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不敬”的发生与班级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风、风趣幽默的言谈举止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像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很少或根本不会发生对教师的“不敬”。      4、批评学生要讲艺术,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往往发生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中是中心、是皇帝,对家长的批评就经常“不敬”。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讲艺术。首先,批评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人一生都会犯许多错误,尤其是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教育的责任赋予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我们不能放弃这一权力,但也不能滥用。班主任批评的是学生的行为,不是学生自身。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改正行为。在批评中班主任应指出学生行为上的错误、错误造成的影响、改正错误的方法。决不要对学生讽刺挖苦,进行人身攻击。尤其是常犯错误的同学,更需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其次,不妨把批评的语言先“包装”一下在使用。班主任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批评学生,既使他容易接受,又达到了批评的效果。这需要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力,还要有一颗爱心。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班主任处罚学生时,要宽容为怀,能不处罚的决不处罚。《少年儿童研究》曾登周立文先生赞陶行知先生的“糖果”教育的文章。文中称赞陶先生如何用四块糖教育了一位欲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我也曾尝试过对学生的宽容教育班里的冼其辉同学性格易冲动,因一点小事打班里的女同学。如果只简单地把他的处分升级,未必能教育他,很可能口服心不服。我没有简单地处罚他,而是与他谈老师对这件事的看法,同学们的反应,男女生生理上的差异和打人的后果。然后引导他找自己的问题及正确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使他心服口服地主动要求在全班公开道歉并承担一切打人的后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为了达到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处罚也正是想达到这一境界。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好处罚的尺度。      如果班主任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能用心做到上述的几点,那么,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尊敬,“不敬”事件会越来越少,甚至从此不会发生了

五 :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2005-8-17 字数:3154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在职业中学,学生对教师的“不敬”时有发生。包括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应慎之又慎。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要处理好学生的“不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事件发生时,宜冷不宜热。当学生的“不敬”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是不可思议的,但作为班主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二、事发后,宜静不宜动。一些班主任在“不敬”事件发生后,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政教处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不敬”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我觉得,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要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不敬”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如果自己能解决,就决不要找学校、找家长。突发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对动不动就找家长、找学校告状的班主任最反感。这样,班主任工作将无法开展。     三、处理“不敬”事件,宜深不宜浅。学生很清楚应尊敬师长,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敬”事件,其背后必有隐情。我们在处理“不敬”事件时,应深入调查、了解,决不能敷衍了事。     四、处理“不敬”的态度,宜真不宜假。有时,“不敬”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怕把事件扩大,伪装自己的情感,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不敬”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不光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连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伤害。更无法开展班主任工作,只能当逃兵,辞去班主任工作了。当“不敬”事件已经发生时,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和面子。用真诚的态度去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学生的“不敬”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学生,我们也要有宽宏的气量。今后努力寻找出适合教育他的方法。      五、处理“不敬”的尺度上,宜宽不宜严。因为,“不敬”是针对我们教师的,教师受到伤害,所以,处理“不敬”更应把握好尺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宽容策略的提出,不是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必须更加严格;不是降低了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而是提高了要求和标准。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以教育为目的。如果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受的一点委曲是值得的。      其实,班主任处理“不敬”的最好办法是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要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的尊敬。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2、平时加强扎实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开展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的了解。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新接班时会很快通过家访、谈心、观察等方式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及社会背景;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等。这种了解不是为了抓学生的短处,而是为了对他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合理、更容易被接受。这样就避免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因方法不得当引起学生的“不敬”。班主任还应勤与学生交流。首先,勤交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其次,勤交流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了解,增进感情。交流的态度要诚恳;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样;交流的时间、地点可以不受限制。      3、树立良好的班风。俗话说:“入鲍鱼之舱,久闻不知其臭”。又有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用来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不敬”的发生与班级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风、风趣幽默的言谈举止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像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很少或根本不会发生对教师的“不敬”。      4、批评学生要讲艺术,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往往发生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中是中心、是皇帝,对家长的批评就经常“不敬”。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讲艺术。首先,批评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人一生都会犯许多错误,尤其是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教育的责任赋予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我们不能放弃这一权力,但也不能滥用。班主任批评的是学生的行为,不是学生自身。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改正行为。在批评中班主任应指出学生行为上的错误、错误造成的影响、改正错误的方法。决不要对学生讽刺挖苦,进行人身攻击。尤其是常犯错误的同学,更需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其次,不妨把批评的语言先“包装”一下在使用。班主任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批评学生,既使他容易接受,又达到了批评的效果。这需要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力,还要有一颗爱心。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班主任处罚学生时,要宽容为怀,能不处罚的决不处罚。《少年儿童研究》曾登周立文先生赞陶行知先生的“糖果”教育的文章。文中称赞陶先生如何用四块糖教育了一位欲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我也曾尝试过对学生的宽容教育班里的冼其辉同学性格易冲动,因一点小事打班里的女同学。如果只简单地把他的处分升级,未必能教育他,很可能口服心不服。我没有简单地处罚他,而是与他谈老师对这件事的看法,同学们的反应,男女生生理上的差异和打人的后果。然后引导他找自己的问题及正确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使他心服口服地主动要求在全班公开道歉并承担一切打人的后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为了达到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处罚也正是想达到这一境界。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好处罚的尺度。      如果班主任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能用心做到上述的几点,那么,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尊敬,“不敬”事件会越来越少,甚至从此不会发生了 
本文标题: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适当搞搞高效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130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