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少胜多之战

发布时间:2017-12-05 所属栏目:官渡之战谁赢了

一 : 以少胜多之战

以少胜多之战(转贴)

以多打少,不算本事,只有以少胜多,才是最妙的。

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的无以复加,仔细一看,双方加起来不过几万人,居然也敢称会战。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淮海战役胜利后,斯大林一听解放军用60万打败国民党军80万,而且歼敌55.5万后,连说奇迹。因为在整个二战中,也没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在西方,能真正意义上称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只有奥斯特里茨战役、坎尼战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苏沃洛夫在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也非常经典。

以下举一些中国战争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做一下比较,因为资料有限,所以难免会有出入,其中还有一些空缺,网友若有资料,可将其补上。

名称 主要指挥者 双方兵力 结果

【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碛口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蔡州之战 李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台州之战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近代、现代时期

南京之战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第一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第二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第三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第四次反围剿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晋中战役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豫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九连山战斗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转自铁血 http://www.61k.com

以上这些战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像伊阙之战、巨鹿之战、虎牢之战、纳忽山和不黑都儿麻之战、迦勒迦河之战、赛约河之战、黄桥战役为全歼敌军的歼灭战。用少数兵力去围歼多数敌军,指挥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于打歼灭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项羽则是以勇猛闻名的,李世民则是以疲敌取胜的。这种战役以蒙古时期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思想。

像即墨之战、赤亭之战、玉壁之战、太原之战、雍丘之战、睢阳之战、顺昌之战、六合之战、庐州之战、宁远之战为城邑防御战。这种战役对指挥员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沉着,二是智谋超群。此外,军民同仇敌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韦孝宽守玉壁歼敌7万、李光弼以不满万人守太原歼敌7万、张巡以3千守雍丘屡败叛军,以6800人守睢阳则歼敌12万,虽然最后寡不敌众,睢阳被攻占,张巡被杀,但这并不能否认张巡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战役,看后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像台州之战、萨尔浒之战、第一——第四次反围剿、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苏中战役、晋中战役、淮海战役、九连山战斗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役。这样的战役,也是解放军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连山战斗,此战虽小,却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像鄗代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为集中兵力,围歼敌军一部的战役。这种战役也是解放军的拿手本领。

此外,柏举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祝阿、临淄之战、唐平萧铣之战为连续灵活用兵的战役;夷陵之战、浅水原之战、嘉山之战为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战役;赤壁之战、陈家岛海战、采石之战、厓山海战、鄱阳湖之战为海战和水战;其他的战役也各有各的特点,像彭城之战、浑河之战、清征达瓦齐之战都是靠勇猛精神获胜的,特别是后两个战役,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二 :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三 : 官渡之战简介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是传统历史观念的表述。不少权威的历史学著作中更是以类似于“曹操以一比十的劣势兵力在官渡大败地广兵强的袁绍”来加以描述。

当然这些描述可能是基于此次战役的历史意义。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斗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之战简介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_官渡之战谁赢了

现在,不少人认为曹操"以一比十"大败袁绍太夸张。甚至有些人提出官渡之战时袁曹其实是实力相当的。实际上,"以一比十"与"实力相当"这2种说法都有失公正。

首先从兵力上来说,既然曹操起兵时已经有五千兵力,以后胜多败少,收编部队肯定不少。计算起来应几十万,不会比袁绍少。实际上,当时能有多少兵,关键在于能有多少粮食养活他们,不至于溃散。曹操所据有的是饱经战乱反复蹂躏的地盘,他是不可能养大量军队的,至少比袁绍所能养的军队少很多。

何况,曹操所据许多地区并不稳定,必须驻兵,还得在南方驻兵防孙策和刘表,能集中到官渡来的兵力也不可能是曹操的全部。另外曹操在曾接受三十万黄巾投降,且择其精锐组成青州军,似乎是曹军的主力。实际上,青州军既不强,数量也不很大。这可以由下面两件事得到佐证:

194年曹操和吕布作战,吕布先以骑兵冲击青州军,青州军逃跑,曹军大败,曹操"坠马,烧左手",有惊有险。可见青州军是曹军中薄弱部。

197年征张绣,张绣先降后反,曹军败退,青州军抢掠,于禁率手下数百人"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军跑到曹操那里去告状。以此观之,能以数百人讨之(其中有杀伤之事),说青州军千人或稍多,也还可能,说他们万人或更多,是不可信的。

可见不能以史载曹操受三十万黄巾降,就认定曹操兵力就有极大增加。同样也不能因曹操曾打过不少胜仗,就判断他的兵员就很多。

其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曹操有多少"养兵"的军粮也可以问接体现出他的兵力。196年秋曹操下令开始屯田。有人以《三国志》中裴松之注中引《魏书》"是岁(196年)乃募民屯田许下(指许昌附近)。得谷百万斛。"为根据,认为屯田使曹操当年就得到大量粮食,因而曹军不会因缺粮而不能扩张军队。

虽然引文中"得谷百万斛"可以解释为当年所得,但因屯田令是秋天才下的,这是绝不可能的。而且,一般说来,在屯田的前一、二年,根本无法收租税。在下屯田令后的第二年,曹操攻袁术,还因缺粮以小斗发军人口粮,为防止兵变杀主管人员,就可证明曹操手中粮并不多。

在《三国志·卷十一》袁焕传中载: "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可见屯田并非一帆风顺。屯田的负责人先后为枣祗、任峻及国渊,国渊应是在比较晚的时间才主管此事的。在《三国志·卷十一》他的传中说他采取了很多措施,才在"五年中仓廪丰实"。可见,屯田能见成效绝非易事。

至于具体何时才得到大量粮食,史无明载,无法妄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屯田不可能立竿见影。从下屯田令到官渡之战中间只有3个收获季节,不能设想曹军已经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

故认为曹军因屯田就能大量扩张,以至于在实力上和军力上都可能和袁绍比肩,是不合适的。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官渡之战前,确是袁强曹弱。这个从曹操大胜,但却未趁胜追击中便可看出。袁绍死后,其子袁潭(www.61k.com)、袁尚相互兵戎相见,十分有利于曹操,但曹操仍无力一鼓作气战而胜之,直到四年以后的204年才攻占冀州,六年后才完全据有原袁绍的地盘。可见袁绍原有的实力十分强大,官渡之战前袁强曹弱是很明显的。

四 :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左、史、庄、骚、杜诗、韩文是也。间有一二不尽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非六君子本色。”

  这是清代乾隆年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作官的时候,寄给他弟弟信中的一段话。此信主旨是提倡写文章要痛快,道理要讲透彻,不赞成以不尽之言、言外之意来掩盖文章的空虚。但是,郑板桥处处表示他最讨厌那些颠倒拖沓的文章,连画画也不愿意浪费一点笔墨。他常说自己的画也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着墨无多而形神兼备。

  就我们现在的情形而论,提倡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似乎更加必要。虽然,郑板桥说这一点并非左丘明、司马迁、庄周、屈原、杜甫、韩愈等人的本色,而只是他们的一枝一节好处;但是,这些古代的作家,又有谁见过或做过我们现在看惯了的长文章呢?因此,对古人说来不过是枝节的小事,对我们说来却变成一宗大事了。

  当然,写文章一定要把意思说清楚,不要吞吞吐吐。而要说得清楚,却未必要用很多文字。宋代的曾南丰,对于苏老泉的策论文字有很好的评价,他说:“老泉之文,侈能使之约,远能使之近,大能使之小,微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作高祖等论,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辱而出也。”如此痛快透彻的史论,内容充实,即便写得再长些,人们也是爱看的。然而,只要读过苏氏父子的《三苏策论》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史论往往都不长。正如苏东坡偶尔自夺的“吾文如万斛之珠,取之不竭,惟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得不止耳。”能行能止,而且行止适当,这就要求作者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我们每日都可以看到有不少文字是可以省略而没有省略的,其原因就在于作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是对读者缺乏严肃负责的态度。鲁迅给《北斗》杂志的信,曾一再坚决主张,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必须反复看几遍,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可惜至今还有许多作者不肯接受鲁迅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死都不愿删改。看来在这一方面今后还需要进行艰苦的工作。报纸刊物的编辑部特别要大胆认真地帮助作者删改稿件,要收集古今大著作家删改文章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广大的读者和作者。最好要让删改者学习曾南丰,被删改者学习陈后山。

  据明代陈继儒的《读书镜》载:“陈后山携所作谒南丰,一见爱之,因留款语。适欲作一文字,因托后山为之。后山穷日力,方成,仅数百言。明日以呈南丰。南丰云:大略也好,只是冗字多,不知可略删动否?后山因请改窜。南丰就座取笔,抹处连一两行,便以授后山。凡削去一二百字,后山读之,则其意尤完。因叹服,遂以为法。”你看他们的态度多好!我们现在的作者,抱这船态度的能有几人?

  很明显态度如何是受思想水平决定的。有许多作者不许别人删改文章,因为他觉得,只有反来复去阐述一个问题,才能把意思说透,而不肯努力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其实不论对任何问题,概括的说明总要比详细的说明有力得多。与郑板桥同时的一位清代文人彭绩,写过一篇概括力最强的非常动人的文字,这就是他作的《亡妻龚氏墓志铭》。它写龚氏“嫁十年,年三十,以疾卒。诸姑兄弟哭之,感动邻人!于是彭绩得知柴米价;持门户,不能专精读书;期年,发数茎白矣”。寥寥几句,可以敌得过几千字日常琐事的描述。这真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了。

  读这样的文章,一点也不会觉得它的内容空虚,相反的,倒真的感觉到它的内容非常充实,情感非常丰富。由此推论,其他各种文字难道不也可以写得更精炼、更生动一些吗?(摘自邓拓《燕山夜话》)

疏语:文字力求简洁,是能力和水平,是所有笔者努力的方向,用最精练的文字来表述出最丰富的内容,既省时间又节约笔墨,又可使读者一目了然,欲达此境界必须简练文字、摒弃繁词缛说。史家郑天挺先生曾举例说:“假如说一个人尽夜读书,又何必再说他笃志学习?已经说了下笔千言,又何必再说文章敏速?----。”(见郑天挺:《中国的传记文》)

文笔详简问题需根据具体内容而定,该详则详,该简则简,详简得当。刘知几所说"夫记事之体,欲简而且详,疏而不漏,若烦则尽取,省则多捐,此乃忘折中之宜,失约平之理"是颇有见地的。白寿彝也有专门论述:“我们写史学论文或历史书,泛论多,也有一些没有根据的话,也有以经典词句代替史事的地方,这都失之于烦,另外写的不透,写的不具体,写的囫囵吞枣,这都是失之于简。”

五 :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Tegaozhuandi特稿专递

淮海战

战争史上以少胜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华东野

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地方部队的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

的支援下,历时66天,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

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发起了

伟大的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为“徐蚌会战”)。[www.61k.com)战役

首歼黄伯韬兵团,继歼黄维兵团,再歼杜聿明集团,解

放军以伤亡13.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

团、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

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

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淮

海战役的伟大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的大部

分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

军队的铁拳面前,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广大

人民群众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投入战争之中,为淮海

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永不磨灭的伟大贡献。隰大决战前夜1948年初秋时节,天高云淡,金风拂面。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这个太行山麓、滹沱河畔的小山村更是赏心悦目。此时,中共中央正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中国已经进入了大决战的前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正酝酿着重大决策。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通过不断地“拉壮丁”,总兵力虽然还保持在365万人左右,但大多数是在被歼后重建或遭受过我军狠狠打击的,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分布在一线的国民党正规军共249个旅(师)170万人,分别被人民解放军钳制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5个战场上,大多数只能守备战略要党史文苑

2009.01上半月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笕李兵

———

点和主要交通线,战略机动的兵力已捉襟见肘。[www.61k.com]敌人后方的兵力,战斗力很弱,而且被我游击队所钳制,无法机动。伴随着军事上的失利,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危机愈加严重,国统区经济更是急剧走向全面崩溃。与国民党军队相反,人民解放军在战斗中迅速成长壮大,总兵力已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达149万人)。解放区面积扩展到23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68亿,大部分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翻身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由于解放区后方稳定,我解放军兵力可以集中用于前线作战,一线机动兵力已经优于国民党军队。

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叱咤风云,在九月会议上制定了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用5年左右的时间歼灭敌500个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毛泽东在会上用铿锵有力的语调,向全党全军发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T特稿专递egaozhuandi,革命无不胜!”的号召。中央军委根据九月会议精神对全国各野战军发出了指示,要求全军年内歼敌115个旅,其中华东野战军歼敌40个旅左右,攻占济南和皖北、苏北、豫东若干大中小城市;中原野战军歼敌14个旅左右,并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一声令下,各野战军迅速行动,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和西北战场上发起了强大的秋季攻势。随后,毛泽东以战略家的雄才大略,敏锐地抓住整个战局变化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把秋季攻势迅速推向就地组织大歼灭战、歼灭敌重兵集团的伟大战略决战。大决战的序幕被迅速拉开。隰华野中野陈兵淮海9月24的泉城济南,暑气渐消,秋意始兴。身为华野代理司令员和代理政治委员的粟裕已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这天,总攻济南的炮声已经响起,济南城即将回到人民的怀抱,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蒋介石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体系已开始崩溃。此刻,粟裕的目光紧紧地盯住了地图上济南下方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仿佛千军万马在胸中奔腾,渐渐地,一个宏大的战役蓝图在他的脑海中形成。当日,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和中原局,建议华野主力由鲁南前出苏北,举行淮海战役,打击徐州之敌集团,歼敌或迫敌退守,为将来渡江作战创造条件。第二天,中央军委立即回电:“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陈毅(兼华野司令员、政治委员)也迅速复电,同意乘胜发起淮海战役,并准备率领中野各部采取分遣作战的方针,分别向豫西及陇海铁路线出击,配合华野作战。果然不出所料,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地区大量集结兵力,企图利用在徐州交汇的津浦、陇海两条铁路便于机动增援的条件,用重兵堵防的办法,摆起了一条“长蛇阵”,妄图阻止我军南下,以实现巩固江淮、屏障“首都”南京的目的。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坐镇指挥,集结在徐州周围的敌军集团包括黄伯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4个兵团,4个绥靖区部队,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以及自东北战场撤到蚌埠的两个军和从长江中游增援到浦口的两上半月党史文苑

2009.01役多的奇迹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Tegaozhuandi特稿专递

治和物质保障等方面进行认真准备,深入研究作战计划。[www.61k.com)为全力做好支前和后勤保障工作,安徽、山东、河南、江苏、河北5省有关地区的党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动员了大批人力物力,组成了数百万民工的支前大军,在粮食、弹药、被服、医疗、运输、建立兵站粮站以及俘虏的收容管理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充分的准备。

我军在完成了战役的各项准备后,华野、中野报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1月6日晚正式发起了淮海战役。个军,总兵力近80万之众,而且大多数是蒋军主力和战役的华野、中野两支野战军和华东、中原两军区的部队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部分部队,总兵力仅约60万人。双方陈兵淮海,大战一触即发。面对敌人在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如何实现夺取徐州、就地歼敌的目标,成为毛泽东、中央军委以及前线指挥员们共同思考的问题。精锐部队,兵种齐全,装备非常精良。而我军可以投入10月1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

方针》的指示,指出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敌右翼劲旅黄百韬兵团(即国民党军第七兵团)。针对敌军重兵密集、便于机动的特点,要求以一半以上的兵力担任牵制阻击,从东面和北面威逼徐州,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全力东援。10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中野在攻取郑州后全军迅速东进,与华野紧密配合,孤立徐州。11月上旬,中央军委根据战事变化,决定扩大淮海战役规模,以华野主力攻击黄伯韬兵团,而后以主力转击津浦路;以中野主力迅速攻占徐州以南的战略要地宿县(今宿州),控制徐州至蚌埠之间的铁路线,两军协力,力争歼灭刘峙集团主力于淮河以北,尔后再歼灭其余部于长江以北。为统一指挥,中央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敌委员会,刘、陈、邓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总前委成立后,中野指挥部驻地安徽省濉溪县林涣镇文昌宫同时成为总前委机关驻地。11月隰围歼黄伯韬11月5日,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飞赴徐州,召开作战会议,调整兵力部署,确定收缩计划,并规定各部队于次日行动。6日,敌各兵团在空军的掩护下开始行动。徐州“剿总”命令远在海州的四十四军沿陇海线西撤,改归黄伯韬指挥,令黄伯韬兵团在新安镇地区等待四十四军到达后,一起向徐州方向收缩。6日晚,我两大野战军按照既定部署,向徐州东西两面的敌军逼近并相继发起攻击。华野主力向陇海路东段疾进,主要突击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新安镇、阿湖地区的黄伯韬兵团。人民解放军各部同时行动,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真实目标,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错误判断我军的主力意在攻取徐州,他一方面连续向蒋介石发电告急,一方面慌忙调徐州以东曹八集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地区的李弥兵团和徐州以西砀山地区的邱清泉兵团立即向徐州收缩,同时命令已经进至蒙城的孙元良兵团折返徐州,加强防御。

黄伯韬等待四十四军到达

后,于7日率六十四、二十五、

一OO、四十四军沿陇海线西撤,

六十三军担任侧翼掩护。我华野

主力8日占领新安镇地区,发现

黄伯韬兵团正在向西逃跑,野战

军首长立即命令各纵队调转方

向,急速前进,追击敌人。同时

严令我山东兵团,排除一切困

难,立即插向徐州以东之大庙、大许家、曹八集地区,坚决截断23日,为便于指挥,总前委移驻临涣镇以东7.5公里的小李家村。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两大野战军开始在军事、政

毛泽东、周恩来在战略决战中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切断其与徐党史文苑

2009.01上半月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黄伯韬兵团被紧紧包围之后,敌人方才看清了我军的真正意图。(www.61k.com]蒋介石急令邱清泉、李弥兵团由徐州东援,限于20日与黄伯韬会师;令蚌埠的第六兵团(兵团司令李延年)和第八兵团(兵团司令刘汝明)合力向北增援;严令黄维兵团急速东进参战。Tegaozhuandi特稿专递

12日开始,徐州东援之敌邱、李兵团,以12个师的强大兵力,在大量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沿陇海铁路及两侧向我军阵地发起疯狂地攻击。担任正面阻援的华野三个纵队,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强大火力。至22日,邱、李兵团连续猛攻10天,伤亡万余人,损失坦克34辆,前进总共不到20公里,眼见黄伯韬兵团在不

黄伯韬兵团全军覆没,解放军缴获的蒋介石给黄的亲笔信及黄的照片、胸章远处被歼而无可奈何!由蚌埠方向北进的刘、李兵团,被我中野一部阻于

固镇以北任桥地区,4天只前进了15公里。我中野主力在攻占宿县后,即以第一纵队开赴蒙城,与阻滞黄维兵团的第二、第六纵队会合,坚决阻击黄维兵团东进。直到黄伯韬兵团被全歼时,黄维兵团仍被我军阻于浍河上游的赵集地区无法前进。

从12日起,在兄弟部队奋勇阻击敌各路援军的同时,华野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五个纵队,从四面向敌人展开猛攻。敌人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在空军的掩护下拼命顽抗。州的联系。主力部队沿陇海铁路南北分为两路,在“活捉黄伯韬,全歼黄兵团”口号的鼓舞下,昼夜兼程,勇猛追击。山东兵团按预定计划,于8日突破敌人防线,进逼贾汪。恰在此时,我埋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其所属的五十九军全部和七十七军大部共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举行战场起义,徐州之敌顿时大乱,徐州北部、东北部的门户洞开。山东兵团乘机迅速穿过起义部队的防区,

直插徐州东侧的预定目标。这一突然的变故大出敌人所料,守敌在好似突降天兵的解放军面前顿时乱作一团,山东兵团各部在激战中击败守敌和黄伯韬兵团的先头部队,于11日拂晓占领了曹八集,随后与北进的第十一纵队会合于徐州以东的大庙、候集地区,不仅完全切断了黄伯韬兵团的退路,而且占据了阻击徐州东援之敌的有利地形。这时,尾追而至的华野主力乘敌人混乱之际,展开猛烈攻击。至11月11日,黄伯韬兵团的四个军被全部包围、压缩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的纵横十余公里的狭窄地区内。担任侧翼掩护任务的敌六十三军被我军包围后于12日拂晓被全歼,军长陈章被击毙。

为配合华野作战,中野主力于11日夜间向津浦线上的战略要地宿县地区开进,发起徐蚌作战。15日晚对宿县发起总攻,16日凌晨占领宿县,全歼守敌1.2万人。至此,中野和华野一部密切配合,控制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100公里铁路,切断了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保障了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作战。16日晚,寒风阵阵,天地间一片漆黑,我军以黑暗为掩护,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向敌人阵地发起猛烈黄维兵团施放毒气,我军戴防毒面具继续进攻

党史文苑上半月2009.01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Tegaozhuandi特稿专递

及其以东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

个兵团,三是位于蚌埠及其以北地区

的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www.61k.com]此时,

蒋介石为了挽回危局,于11月23日

决定徐州的邱清泉、孙元良2个兵团

沿津浦路南下,向符离集攻击;蚌埠、

固镇的李、刘2个兵团向北攻击,赵

集地区的黄维兵团向东攻击宿县,妄

图三路会攻,夺回宿县,打通津浦线。

早在黄伯韬兵团被全歼之前,淮

海战役总前委的首长们就已经开始谋

划下一步的战役计划,并预料出蒋介

石的举动。总前委审时度势,决定趁

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萧县合影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迟迟不进,黄攻击。一时间,万炮齐鸣,烈焰冲天,我军将士前赴后继,向敌人阵地勇敢冲击。进入村落后又与敌人展开逐屋争夺,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

到18日,敌人终于抵挡不住我军的进攻,敌一维兵团远道疲劳,孤军冒进,在浍河以北布置“口袋阵”,诱敌入阵,聚歼黄维。各部队按照部署,相继到达指定地点。23日拂晓,黄维兵团以十八军为中路,十军为左,

十四军为右,八十五军殿后,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沿蒙(城)宿(县)公路及其两侧向南坪集方向进攻,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解放军在给予敌人重大杀伤后主动撤退,24日上午,敌军开始展开,先头部队渡过浍河,进入我预设的袋形阵地内。敌军渡河后发现处于背水作战的不利态势,慌忙又缩回南岸。就在这时,我军乘敌人撤退之机,七个纵队全线出击,向敌军发起猛攻。此时天色渐晚,敌军见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不知道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马,顿时吓得乱了阵脚。但敌军毕竟也是训练有素的部队,在黄维的指挥下渐渐稳住阵脚,与我军展开激战。在敌人的强大火力面前,我军指战员英勇顽强,猛力合围。大家的耳边响起了总前委书记邓小平斩钉截铁的话语:“我们要以破釜沉舟OO、四十四军被我军全歼,一OO军副军长杨诗云、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被生擒,敌二十五、六十四军也遭到重创。19日晚,我军乘胜对碾庄圩敌兵团总部发起总攻,冲锋号角响彻了淮海平原。经过一夜激战,我军于次日晨攻占了碾庄,全歼敌兵团部和二十五军大部,黄伯韬慌忙逃至六十四军军部,继续组织顽抗。21日晚,我军向敌阵地发起最后攻击,22日全歼敌军,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被生俘。兵团司令黄伯韬看着司令部周围一片狼藉,国民党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陈于野外,顿时感到一片悲凉,他心灰意冷,缓缓地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在以歼灭以黄伯韬兵团为主的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中,我军共歼灭敌军1个兵团部、8个军部,18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个整师,重创敌各路援军,共歼敌17.8万余人,攻占了宿县城,切断了津浦铁路,孤立了徐州,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歼敌创造了条件。决心,不惜最大牺牲,歼灭黄维兵团,即使中野打光了,能消灭这支王牌军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血战,到25日早晨,我军终于将黄维兵团包围。位于包围圈

外的敌十八军的四十九师,首先被我军歼灭。隰血战双堆集

黄伯韬兵团被歼后,我军下一步作战有3个可以歼灭的目标:一是被阻于赵集地区的黄维兵团,二是徐州25、26日,各纵队继续向被围的黄维兵团展开猛烈攻击,但敌人的防御能力很强,我军伤亡较大,进展不快。黄维发现自己的兵团已陷入解放军的重重包围后,头脑渐渐清醒起来。他集中十八军的第十一、一一党史文苑

2009.01上半月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八师,第十军的第十八师和第八十五军的一一O师4个主力师为第一梯队,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我阵地猛冲,准备向东南蚌埠方向突围。(www.61k.com]就在这紧急关头,一件令黄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突围第一梯队中的前锋一一O师的全体官兵在师长廖运周的带领下突然起义,全师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

原来,早在1927年3月,廖运周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又被组织上派到冯玉祥部队做地下工作。抗日战争初期,廖运周参加了保卫正定和台儿庄等战役,因作战勇敢,治军有方,被擢升为八十五军三三OO旅旅长。其后又升任八十五军一一OO师副师长、少将师长。从此,廖运周想方设法在部队里安插地下党员,控制要害职位,一一O师逐渐被共产党的掌握,随时准备伺机起义。

敌人一片片地倒下。敌人见一一O师反戈,顿时军心大乱。黄维精心组织的突围计划化为泡影。

T

egaozhuandi

特稿专递

28日,黄维再次组织大规模的突围,又以失败而

告终。多次突围无望,黄维被迫调整部署,固守待援。我军见敌人调整部署,也及时改变了作战方法,采取掘壕前进、迫进作业的攻坚战术,实施稳扎稳打,逐点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紧缩包围圈。至12月2日,黄维兵团被压缩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纵横5公里的狭小地区内。

6日,我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各纵队集中优势

兵力,实行有重点、多方向的连续突击。双方鏖战至

14日,黄维兵团的核心阵地和兵团指挥中心已完全暴

露。

15日黄昏,敌人

组织向西突围。我军立即分路追歼逃敌,失去指挥的残敌乱作一团,纷纷向我军投降。到15日午夜,黄维兵团全部被歼。中将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第18军军长杨伯涛、第10军军长覃道善等被俘。第14军军长熊绶春被击毙。只有副司官胡琏乘战车潜逃。蒋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部战场起义

26日,战事正酣。

黄维突然派人把廖运周叫到兵团部,提出了他准备集中4个主力师全力突围的计划。廖运周一听,不禁倒吸口凉气:黄维的这招果然厉害。如果集中4个主力师全力突围,很有可能一举突破解放军的防线。他心念至此,忽生一计。说道:

“司令长官的

介石寄予重望的一个王牌兵团就这样葬送

计划果然高妙,我一

一O师愿意在最前方做先锋,打头阵。”黄维一听,当即欣然同意。

廖运周回到师部后立即派人穿过火线去将情报报告中野首长,请求突围时我军突然散开,等一一O师通过后,组织火力堵击后续的敌军。中原野战军立即同意了起义计划。

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活捉杜聿明

蒋介石眼见黄维兵团被围,自己“三路会师,打通徐蚌”的计划全部泡汤,心急如焚却又不知所措。11月28日,他召来自己的爱将杜聿明,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杜聿明建议立即放弃徐州,以保存实力。万般无奈的蒋介石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令杜聿明亲自组织撤退,务必将徐州的3个兵团安全带出来。

党史文苑上半月200

9.01

27日,黄维按计划组织突围,一一O师迅速进入

我军阵地,后续敌军正准备跟上时,发现“缺口”突然不见了,阵地上布满了解放军将士,顿时傻了眼。我中野第六纵队和陕南十二旅抓住战机,向敌人猛烈开火,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Tegaozhuandi特稿专递

杜聿明回徐州后立即召集各兵团司令官开会,传达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

维之围。(www.61k.com]”杜聿明看完手令后,心一下就凉了。他不明

白蒋介石为什么朝令夕改,使他无所适从。他只好命令

部队停止前进,然后把各兵团司令官召来,出示了手

令。众将看了蒋介石的手令后,都认为语气非常严厉,

如不遵命,一旦黄维兵团被歼,各人都难脱干系。最

后,大家决定服从命令,停止撤退,转向濉溪口,解救

黄维之围。了蒋介石放弃徐州的命令。他对众将提出了“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则,要求各部在撤退中采取“滚筒战术”行进,即各兵团形成一个圆球或圆筒式态势,以免被解放军包围。国民党军的撤退战略,早就在毛泽东的预料之中。就在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的同一天,毛泽东就向总前委发出指示,指出徐州“剿总”有放弃徐州,向武汉或

两淮方向撤逃的可能,指示总前委做好准备。华野代司

令员粟裕也早已预料并准确判断出杜聿明集团将沿津

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向武汉或两淮方向撤逃。于

是,粟裕以华野一部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和监视蚌埠的李

延年、刘汝明兵团,华野主力则置于徐宿线西侧,准备

包围从徐州撤逃的杜聿明集团。12月4日,杜聿明采取“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术,命令邱清泉兵团担任中路主攻,李弥、孙元良兵团担任左右掩护,向濉溪口方向攻击前进。邱清泉兵团所辖的第五、第十二、第七十、第七十四军都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其中第五军更是“国

军”的“王牌军”。抗战期间,杜聿明曾率该军在昆仑

关大败日军“钢军”板垣第5师团,在远征缅甸的战斗

中屡建战功,有相当强的战斗力。邱清泉仗恃着自己的

部队兵员充足,训练有素,坚甲利器,在李弥、孙元良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兵团左右护卫下,向解放军阵地发起正面猛攻。华野各

纵队则采取三面攻击、一面堵击的战法,向敌压缩,经

过一番血战,我军终于将杜聿明所部3个兵团合围于永

城东北的陈官庄、清龙集、李石林地区。就这样,杜聿

明集团不仅没救成黄维,连自己也被包围,陷入了走也

走不了,打也打不下去的困境。

邱清泉兵团在坦克、大炮支援和飞机掩护下,连续

猛攻两天,却未能冲破解放军的防御阵地,邱清泉开始

感到大祸临头,骄横之气被一扫而光。12月6日,邱

清泉拉着孙元良、李弥去见杜聿明,请求突围。4人经

过一番研究之后,作出了当日黄昏各兵团同时自行向淮

河以南突围的决定。然而,李弥和邱清泉回到

兵团后,都感到包围圈太强大,突围无望,取

消了自行突围的决定。当晚,只有孙元良自行

率第16兵团突围。结果,除孙元良一个人化装

穿便衣侥幸逃出包围圈外,第16兵团大部都被

解放军歼灭,残部又被迫缩回到包围圈内。

第16兵团突围失败后,杜聿明下令第2兵

团和第13兵团就地死守,等待蒋介石施法救

援。这时,陷入重围的杜聿明集团还只剩下8个

军,被解放军包围在以陈官庄为中心的南北宽511月30日,杜聿明令李弥和孙元良2个兵团在前、邱清泉兵团殿后,共10个军25个师,加上特种部队和徐州“党政人员”共约30万人,沿徐(州)永(城)公路向西南方向滚进。粟裕立即命令各纵队进行猛追猛打。正当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向杜聿明集团包抄过来时,12月3日上午,准备继续向永城方向撤退的杜聿明,突然接到蒋介石空投的手令:“据空军报告,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维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在前线指挥所

党史文苑

2009.01上半月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公里、东西长10公里的狭小地区,杜聿明集团彻底陷入外无援兵、内缺粮弹的绝境。[www.61k.com)

此时,华北战场已发起平津战役,为了稳

住和全歼傅作义集团于华北战场。毛泽东着眼于战争全局,决定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攻,不作最后歼灭。华野包围杜聿明集团的各纵队,Tegaozhuandi特稿专递12月于16日起转入战地休整。

12月20日开始,冷空气突降淮北平原,

战区内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国民党军的空运十分困难,偶尔空投到的食品,引起官兵互相争夺以至互相残杀。许多官兵宰杀骡马充饥,大批伤员冻死饿死无人问津,阵地上一片惨象。蒋介石在万般无奈下,于1949年1月3日下令杜聿明冒险突围,突围时间定为1月9日,届时蒋介石派飞机向解放军阵地施防毒气,掩护突围。

然而,没等杜聿明开始突围,我军就抢先发起了总攻。1949年1月2日,粟裕发布了攻击杜聿明集团的总攻命令。1月6日15时30分,各部队同时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当晚即攻克敌人13个据点,歼敌1万余人。7日,我军又攻克李弥兵团驻地青龙集的20多个据点,歼灭其主力及邱清泉兵团的七十二军大部。李弥率残部逃往邱清泉兵团防区。9日晚,我军以更猛烈的炮火在夜色中再次发起强大的攻击,战斗十分激烈。杜聿明集团残部在飞机的掩护下,施放毒气,企图夺路向西逃窜。我攻击部队以猛打猛冲的动作,插入敌指挥中心陈官庄阵地。残敌失去指挥,完全陷入混乱状态,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杜聿明带着副官、卫士10余人单独行动,凌晨时全部被我军俘获。邱清泉带着随从副官从陈官庄逃出来后,神经失常,到处乱窜,高声大叫“共产党来了!共产党来了!”天亮时被一阵乱枪打死。只有李弥化装逃了出去。至10日下午16时,杜聿明集团全部被歼灭。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以我军的彻底胜利而宣告结束。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大批俘虏被押出战场隰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进行的。战役规模空前,作战时间长,战区面积大,军用物

资的供应量和伤员的运送量都很大。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一再指示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一针一线、一块铜板、一粒粮食节省下来,集中起来,送往前线,人民群众提出了“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倾家荡产,支援前方”的豪迈口号。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着上前线、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动人场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淮海战役期间,先后有12个纵队在徐州东南作战,每天需要粮食300万斤,后来随着战事的演进,每天需要500万斤之多。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子弟兵筹集粮

广大妇女为子弟兵赶做军鞋食、碾米磨面、运送粮草。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

党史文苑上半月2009.01

华野司令员 淮海战役_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Tegaozhuandi特稿专递

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军鞋,

甚至不顾寒冬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

子弟兵做军衣军鞋。[www.61k.com]整个战役期间,空旷

的皖北平原上,一条条送粮长龙在风雪中

行进,构成了一幅气吞山河、蔚为壮观的

历史画卷。

由于淮海战役战事变化迅速,保证交

通顺畅就成了后勤保障中的重要一环。双

堆集歼灭战前,宿西县组织民工一昼夜的

时间就修好了濉溪至临涣的一段40公里

的公路,保证了大部队及时赶到战场。萧

县朔里乡几百名民工,扛着300多块门

板,在寒风刺骨的冬夜跳进冰水里,泡了

一夜的时间,修好了两座大桥,为华野部

队追歼杜聿明集团赢得了时间。

组织担架队抢运伤员,是支前工作中

的一项艰巨任务。宿县民工董万仲,支前

前一天母亲去世,他毅然带领中队参加支

前,该支队在他的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

顶着敌人的炮火,共去前线战壕1201次,

抢救伤员856人,运送战士遗体355人。

人民群众还和地方武装一起破坏敌人

运输和通讯,直接参加战斗,打击敌人。

在战役第一阶段敌第一OO军向徐州撤退

时,江淮军区地方武装以1个连配合侦察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队消灭敌先头部队1个连,使其全军不敢

西撤,后被我军主力部队赶上消灭。随着

战役的胜利,许多国民党官兵溃散逃窜,

人民群众立即积极行动起来,布下了抓捕

逃兵的天罗地网。就连杜聿明,也是被宿

县张老庄农民段庆香发现后抓获的。

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我军

才有了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才造就

了淮海战役的以少胜多的奇迹。正如陈毅

元帅所说的那样:

题图在中周总理凡是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过或和他有过接触的人,无不为他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采所折服。今年82岁的前甘肃省科协主席贾承谊,1956年至1961年曾在中南海工作过,先后在国家专家局和国务院秘书处任过秘书等职。他亲身体会到周总理在解放后国家初创阶段是如何忘我工作的,以及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善待。至今谈起这些,老人的激动和感慨之情仍溢于言表。工作起来像一架飞转的机器,永不停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作为总理,周恩来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周总理是一个快人快语、精干敏捷和非常讲求工作效率的人,精力充沛,有着超人的记忆力和抗疲劳能力,这使他的工作非常高效。贾承谊说:“我在中南海工作只有五年多时间,但周总理的忘我工作作风让我记忆犹新,百般感慨,给我的人生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我在他那里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以至影响到我的一生。”当时国务院专家局的局长是由总理办公室主任齐燕铭兼任的,专家局的办公小院与周总理所在的西花厅只有一墙之隔,侧后有一个小门洞让两个小院相通,秘书们来往传送文件就从这个小门出入,因此贾

承谊有机会见到总理。贾承谊说,用“日理万机”这个词来形容总理当时的工作状态是再恰当不过了。总理每天的会议、接见和听汇报的日程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解放军将士挺进淮海、威逼徐州责任编辑梅宏

党史文苑

2009.01上半月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少胜多之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889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