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阿里巴巴创业网-后阿里巴巴时代.创业COM(1) 独木桥与荆棘小道

发布时间:2017-09-05 所属栏目:评论

一 : 后阿里巴巴时代.创业COM(1) 独木桥与荆棘小道

2005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阿里巴巴1001夜的长篇小说。由于属于自娱自乐,暂时只发表在MSN SPACE上,只有十来个好友分享。一则属于阿里旧事,只限于内部流通。二则有一些嬉笑怒骂的文章,在内部人员看来是工作和生活的真实事件,但是不宜外传。所以写完了就尘封起来,并没有让他们见光的意思。

前些日子在看杜拉拉,偶想着也酝酿一下什么格格巫升职记的案例。但是后来仔细想想,题材又被人家用过,写起来也没什么大意思。今天突然在“永远的阿里人”群上看到了一个留言,据说是有记者要采访一些阿里离职的创业员工,写篇报道。突然之间我就有了灵感,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本人就是记者出身,写写身边的事情,倒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

在MSN上和尤震同学一合计,拍手即合。尤震同学自从2003年左右加入阿里,2008年6月离开。花了一年的时间创立了一个礼物篮。和他闲聊的时候说起,为什么阿里出来的人那么喜欢创业而不喜欢打工,他想了半天回答:也许是为了最求更大的社会价值。

目前我所知道的有这么些人群的创业经历:尤震同学创立了一个礼物蓝,大曹同学创立好教练,思践同学创立了虾米网,等等。前两位经常在网上告诉我,创业之中甜酸苦辣,冷暖自知。曾经问了一个问题:最大的困惑在哪里?前者回答:找不到方向。后者回答:坚持,一定要坚持!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创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朋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前几天,一位大学同学大老远的跑来看我,说了一句特有意思的话:自由。创业的最大乐趣在于自由。这句话很是经典,一语道破天机。就算开始啦,这里就起了个引子,我们慢慢地开始故事吧。:)

我在2002年的时候去了阿里巴巴,2005年离开了阿里巴巴。离开的那一天,有点恍悟,三年的时间就这么结束了?许多画面一幕一幕地在眼前掠过,就象是前世的宿命——我总以为宿命两个字用在职业生涯不太妥当,但是阿里巴巴,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一种宿命。

我在阿里的三年不到的时间里,有过许多快乐和悲伤。来到阿里纯属巧合,从上海一路玩到杭州,有份工作的机会就留下了——这很符合我“快乐工作”的原则。而当时正值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上海的许多互联网公司都不景气,我总疑惑某些公司为什么大把大把的烧钱为什么还能有大把大把的前程?而阿里在当时很低调,但又很有些传说色彩,风格和上海的公司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很好奇,我要看看阿里巴巴为什么能在别人纷纷支持不下去的时候立于不败之地。

机会很好,当初我的设想就呆三个月,三个月后打道回府。但是我进去的第一天就知道阿里巴巴为什么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了——阿里的第一天就是魔鬼式的训练,我记不得第一天都做了点什么,但是刚出了公司就吐了——这个记忆印象深刻。然后过了半个月后,我参加了百年阿里五的培训,为期15天,主要是进行阿里企业文化的培训,最后几天,传说中的马云来看望大家,给大家进行了一场激昂澎湃的演讲,我记得有一段话是这样的:“许多人想成功,都会千军万马去过独木桥。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考虑另外一种思路,当大家都去过独木桥的时候,你可以去挑选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也许这条路崎岖不平,但是走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条道路会越来越开阔。”

我觉得立刻被这段话所折服,马云是我见过的最蛊惑人心的CEO。他不同于以往我见过的任何一位CEO。他的一段演讲就让我糊里糊涂的就推翻了自己在杭州三个月的决定,也糊里糊涂的在杭州一呆就呆了3年。我认识了许多许多的好朋友,比如POPO、小花、凡凡、小妖、PP、小吴、标榜、麦子、飞飞(阿里有三个feifei曾经都是我的好朋友,呵呵)、尤震、大曹、凌云等等。2002年的阿里巴巴还充斥着非常纯净的校园文化,当时的阿里巴巴才三岁,大家都象学生一一样傻乎乎的,除了敬业还是敬业——非常怀念那段时光。:)

我到了阿里不到一个月,就赶上了第三次西湖论剑。结果被派去当战地记者采访去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三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了三次西湖论剑、两次十大网商、无数次的大小新闻发布会、无数次的大小国际采购会,无数次的马云专访、无数次的高端VIP采访、各种专题论坛等等,我自己都记不清了。我和尤震就在中后期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他负责市场部的一块活动推广,经常和我有工作来往。我们在工作中成了难兄难弟——尤震非常讲义气,人很爽朗,我估计我在女孩子中也算得讲义气的吧,有时候会互相发牢骚,然后笑笑就没事了。最后一次工作合作是2005年上半年全国巡回活动的广州深圳站,那时候在大家的努力下,活动在当地引起了阿里旋风,当时尤震的市场活动小组和我们的现场直播小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当时我走的时候,大家都很舍不得,我也舍不得,但是我也离家三年了,再不回去估计就再也不能回上海了,我相信阿里有这样的魔力让人留下——走的时候我和他们说:也许我今后再也没有在阿里的成就感了,但是阿里给我的记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在我走后的几个月后,阿里被YAHOO收购了——许多老员工的股票都执行了一些——为此尤震同学出差到上海的时候特地请偶大吃特吃了一顿——记得当时挑了一家港汇最贵的火锅店,然后大家兴高采烈地庆祝胜利。又过了三年,到了2008年6月,尤震在网上告诉我他也要离开阿里了,当时我说他疯了——他又不需要回老家他干嘛要辞职——这位仁兄乐呵呵得说——我——要——创——业!结果拿着阿里的股票,做为了第一桶金,开始创业!

作者:格格巫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gegewu12345 原文链接

二 : 阿里巴巴创业史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2001年进入阿里巴巴公司,经历了阿里巴巴从创立到成长到发展成现在行业中垄断企业的这种变化。

[www.61k.com]

马云创业背景

其实马云创造阿里巴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原先他在EDI(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时已经有了做B2B平台的想法。因为马云去国外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国外在电子商务和信息的分享,特别是商业信息的分享方面已经很成熟,而在中国却相对闭塞,做生意的人还是在通过传统的方式。就这样,马云看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机——如果企业自己不懂网络,也不懂得如何通过网路去做推广,那么可以搭建一个连接双方的平台,帮助企业做推广、做生意。

Alibaba成功背景

马云自己带着18人的团队注册了50万资金的阿里巴巴,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融资,风投方也认可马云的整体运营思路,因为风投也预见了中国和国外市场对接、信息公开化的商业机会的存在。同样马云面临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或成长期融进了资本后,就必须面临资本方对结果的要求和期望,而且在2001年,整个电子商务市场还并不是特别成熟,对电子商务还不是特别认可。

2003年外贸电子商务进入高速发展期,传统的面对面接触企业用户的外贸渠道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交易会分流。又因为非典,老外们很少愿意来中国,国内企业主也很难到国外去。这就促使他们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包括邮件的联络,网上信息的浏览和了解。因此在2003年,中国的供应商大约有2.5万家。当时的外贸收费大约在6~12万年,内贸是2千多/年。

国内供求信息的不对等,铸就了alibaba的B2B服务平台。毕竟中国做传统生意的主要是50后60后,他们不具备学习掌握在互联网上做生意的条件,但是他们有资金和意向,反过来,当时的70后、80后相对愿意去尝试电子商务的学习和实践,但是这两类人的中间需要桥梁,阿里巴巴就做了这件事情。马云当年说了最多的是他初创团队的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因为整个市场不成熟,企业还在考虑用不用电子商务的这种环境下面,马云推动年轻人去搭建了这种网上大卖场式的平台。推出了 www.61k.com 和 www.61k.com ,马云自己做了一个电子商务传道者的角色,到全国各地企业免费培训电子商务。

外贸电子商务契机在中小型外贸企业

作为alibaba南京地区的主要负责人,我在开拓江苏市场时,也渐渐意识到江苏这边的企业是传统的依靠国家政策扶持比如传统的交易会方式等来做外贸出口,而真正愿意尝试电子商务的反倒不是这些大中型企业,而是中小型企业以及从传统企业跳槽出来的外贸业务员和部门经理。年龄段也基本在25岁-35岁左右,他们手上没有那么多的客户资源,所以他们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直以来,夏涛外贸营销咨询机构都以帮助中小型外贸企业实现真正的外贸电子商务为己任,帮助外贸企业运用外贸整合营销理论实现海外市场拓展,并帮助外贸企业显示外贸电子商务培训,通过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外贸认识树立电子商务意识,并学会应用电子商务帮助外贸企业赚钱。

就好像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B2B的免费模式到收费模式。今天也面临被made-in-china、环球资源分流。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开始重视自己的网站营销,自己品牌的塑造。而不再完全依赖于点对点的单一的模式。曾经我们会有一个误区——阿里巴巴等于电子商务、阿里巴巴B2B等于电子商务推广。其实如果你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的话,这是误解是不存在的。

并购雅虎中国,创立阿里妈妈、阿里软件。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后,其实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如何把两个完全不同文化的团队整合?

他们当时看好的是雅虎的搜索技术。因为阿里巴巴B2B本身是一家基于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司,技术能力是阿里的弱项。面临着百度、google的竞争。而且面对大量的商业数据,他需要有很强的站内搜索技术,需要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来把阿里巴巴站内的数据检索做得更好,更符合用户的检索习惯。阿里巴巴选择雅虎投资的时候是看上了雅虎的技术实力。但因为雅虎的文化和阿里巴巴的文化都有很强的特征,阿里巴巴的文化是草根文化(创业者文化),雅虎的文化是外企文化。这两种文化磨合的结果就是——只有一些能够接纳、理解、融合的团队成员留得下来,不能融合的成员经历了在阿里巴巴短期的磨合后就陆陆续续离开了阿里巴巴这种很强的宗教性文化的公司。

阿里妈妈本来是想把小的广告网站利用起来,提供广告资源的交易,但实际上受到了小广告联盟的抵触。阿里巴巴又不希望依赖搜索引擎,所以当时希望把所有的小网站联合起来,在每一个网站上面都进行投放。从短期来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从中长期来讲他想把这些广告的资源为自己所有,等于做了一个alibaba的广告平台。但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去分配好别人的收益,最后阿里妈妈和淘宝合并了,成为了淘宝的一个广告部;

再比如阿里软件,本来是想通过代理机构来发展供应商。但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也很难形成规模。而且领头人也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最后也离开阿里重新创业。再加上行业中还面临着传统的外贸软件公司的竞争。大如金蝶、用友,小如各种外贸企业,这种竞争从人员成本、利益分配方面都不如小的企业灵活所以在盈利模式上找到很好的出路,最后只有无疾而终。

阿里巴巴的这些尝试从构想方面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这些网站的运营和执行方面不够,这些网站都属于偏向互联网和纯技术的网站,必须有专业的人懂得并擅长去经营。马云站在他的层面上他要去考虑他的产业链,因此他往往会把一些投资回报并不是很好的给合并了,花更大的精力和更专注的精力去做减法。从广开公司的加法到取舍的减肥。这也是创业者的特征,总是敢于去犯错,尝试不同的东西。但是真正知道什么是产生巨大的投资回报的时候,会把那些不擅长的东西去做取舍。

阿里巴巴出口通

阿里巴巴在08年11月份推出了出口通的业务,当时也是B2B的快速成长期,因为行业中有made-in-chinaB2B和环球资源这样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价,降低价格门槛。作为B2B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员费模式,在推出了这么多年以后希望尽快的完成市场的洗礼和垄断,08年11月份推出1万9千8的价格,吸引用户加盟。在11月2号推出出口通服务后,从短期利益来讲用户数达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销售方面也能把利益分配给客户。把短期利益降低门槛,把销售佣金也提高,反馈给销售人员。

阿里巴巴效果下降

很多人说过阿里巴巴的各种问题导致阿里巴巴效果在下降。

从09年有一份数据:阿里巴巴断约用户数1031个,老客户的续约率是53.7%.企业在B2B橱窗展示产品的使用率也不高,因为这段时间加入阿里巴巴的企业大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还不够。2009年2月5日数据计算,阿里巴巴用户数在增加了35%的情况下,收入可能只增加了不到4%,随着费用的降低和行业内的竞争,他们的效果受到了极大地冲击,信息的品质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因为买家的信息被分流了,他们能找到更多的供应商。

这时中国制造网也面临着一个选择——到底是不是跟风,也跟着降价。如果跟着降价,意味着中国制造网在上市之前他的财务报表营业收入也在降。中国制造网在产品结构方面对中高低的产品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收效甚微,低价策略作为中国唯一的企业和企业之间竞争的杀手锏。在用户数增加了以后是否带来了好的收益呢?

当时阿里巴巴为了十万个付费供应商的目标而努力。大量的增加了中国供应商的数量,使得短期内客户数是增加的,但是增加的客户数都是排在后面,很难获得询盘。获得的一些询盘也质量很差。进的用户数越多,用户有效率越差。因为买家的增长数量比不上供应商的增长数量。所以不满意的用户数量也越来越多。后来发生的阿里巴巴“欺诈门”,“卫哲离职”导致阿里巴巴很多年的老功臣也受到连累而下岗,陆陆续续受到影响的有100多人。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推广出口通时,销售的佣金提成达到19800中的6000块,这其实也是对于行业的冲击。而阿里巴巴现在直销人数也非常多。今年也一定会根据环境变化会进行人员方面的缩减。

电子商务不等于阿里巴巴

这是我首次相对完整的对阿里巴巴和B2B行业的一次分析和分享,只是把我在这个行业中的所见所闻和了解让更多的外贸企业知道。阿里巴巴确实在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是否要花钱才能获得成功,却值得商榷了。中小企业在如今的时代进行电子商务应用,阿里巴巴不是唯一的代名词。

三 : 阿里巴巴百度赴台投资同一家创业企业均遭拒

阿里巴巴

与拒绝阿里时的考量一样,Awoo最终因为非业务层面原因拒绝了与百度的合作

【TechWeb报道】3月16日消息,据《商业周刊》台湾版报道,台湾一家提供网站搜索排行服务的创业公司先后拒绝了百度、阿里巴巴的投资。

如果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捧着1亿元新台币上门买你15%的股权,你会接受,还是拒绝?有一位台湾年轻人,早在去年,就对马云说了不。

去年年中,由马云领军的一笔私募基金,积极在台湾找寻投资标的。其中,长年帮企业网站提升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的公司Awoo,就是他们的投资目标之一。

参与该基金操盘的一位中国科技界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曾因没搞懂谷歌游戏规则,让集团旗下的网站,遭到谷歌惩罚,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阿里巴巴重视网站行销,Awoo正是在这个节骨眼,被马云看上。

Awoo据称破解出170项谷歌未对外公布的搜索排名规则,而同时,该公司向客户开出的价钱只有谷歌搜索关键词广告费的四分之一。

为了促成这笔生意,这位马云私募基金负责代表,前后飞来台湾两次,与Awoo创始人林思吾长谈,但最终还是遭到拒绝。

除了拒绝来自阿里的投资外,Awoo还拒绝了来自百度的投资合作。

虽然百度在中国独大,但在台湾几乎没有流量。向来低调的百度,需要的是一位熟悉谷歌搜寻排名游戏规则的网站操盘手,Awoo当时就是百度进入台湾的关键。

百度当时透过非官方管道,找上林思吾,不论从个人身价,或是公司前景来评估,对他来说都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然而,与拒绝阿里时的考量一样,Awoo最终因为非业务层面原因拒绝了与百度的合作。

本文标题:阿里巴巴创业网-后阿里巴巴时代.创业COM(1) 独木桥与荆棘小道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24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