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信阳毛尖-紫阳毛尖

发布时间:2017-09-05 所属栏目:六年级

一 : 紫阳毛尖

   陕西紫阳县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之一,所产紫阳毛尖是我国北方茶区的代表,自唐朝起“每岁充贡”。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紫阳茶具有浓香爽口,回味醇厚甘甜的独特风味。紫阳是我国第二个富硒区,所产茶叶中硒含量较高,常饮紫阳茶,可以简便有效地补充硒元素。

二 :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

纤纤条索覆银毫

汤色绿润香气妖

南湾湖上黑龙潭

山青水秀风光好

茶山葱笼蒸云雾(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天降甘露润细毫

龙潭汲泉煮春茗

一壶毛尖百愁消

作者 秋 叶

三 : 信阳毛尖

  我的家乡在河南信阳,那里生产一种茶叶,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是河南省着名特产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

  信阳毛尖分很多种:有的只采冒出来的新芽,有的要等新芽长到大拇指大小才采,有的采较老的叶子。但无论是哪一种,泡出来的茶都无比醇香。新芽一般是小拇指那么大,颜色是淡淡的浅绿,边角沾一点点黄,形状像小正方形,十分柔软。而大拇指大小的叶子,颜色稍深一点,但与其他树叶比起来却是嫩芽。较老的叶子嘛,颜色本事墨绿色的,看上去很阴郁,但茶香却浓,味微苦。采完茶叶后还要筛选,把有斑点的跳出来,剩下的就全是水灵灵的、完美的茶叶了。这筛选还要选好几次呢,可见做工多精细。筛选完了要炒茶,炒茶跟炒菜差不多,只是不放佐料,而且不能炒焦。这茶的来历不清楚,不过有许多传说,其中最有力的是说,这茶是种在鸡公山上的。而我们村里鸡公山很近,尤其是我妈妈那边,我的舅舅、姨妈都是种茶的,我自然也采过。这茶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只要你头晕眼花、困倦不已、消化不良,喝几口信阳毛尖茶,持续几天就好了。信阳毛尖的价值很高,上好的茶叶买几千块钱一斤,它给老家的人带来了致富的妙招。

  我爱信阳毛尖,不仅是因为它是外婆家世世代代种的茶,还因为他是保健品,是致富的快速手段。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六年级:胡莉娜

四 : 信阳毛尖(图)

信阳毛尖(图)RF.jpg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继1915年在马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59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后,1985年又获升国家金质奖,1991年在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成为河南省茶叶生产上的瑰宝。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据查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1995年,信阳毛尖年产量3800吨,产值超亿元。已形成了名茶特有的经济优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港、澳地区,供不应求,受到消费者青睐。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河家寨)、一寺(灵山寺)。这些地方海拨多在500-800米以上,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乾隆时有个拔贡叫程悌,常游车云山而留有一诗:“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黑白两潭景色更是绮丽诱人,清时张铙有诗描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来。溅花飞霁雪,暄石响晴雷。直讶银河泻,遥疑玉洞开。缘知龙伯戏,击水不能回。”这云雾弥漫之地,丝丝缕缕如烟之水气,滋润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的信阳毛尖提供了天然资源。

  上等优质原料是炒制名茶的基础。信阳茶区属高纬度茶区,四季分明,茶园比南方开采晚、封园早。每年隆冬季节,冰雪封冻了高山,覆盖了大地,万物失去了生机,唯有茶树傲寒而立,青枝绿叶,茶花次第怒放,浓香溢人,煞有春意,似乎在向大自然宣告——我是强者。人们为了给这强者注入更强的活力,每年都及时对茶园进行封根培土,增施有机肥。茶树借助这特殊力量和休养生息的机会,贮存了大量的养分,满足了翌年生长需要,加之深山区阳光迟来早去,所以这里茶叶内含物丰富,特别是氨基酸、儿茶素、咖啡喊、芳香物质、水浸出物等含量,均优于南方茶区,为南方茶区所不及。这里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每逢采茶季节,满山遍野身着红、绿衣的采茶姑娘,似仙女下凡,似玉蝶翩翩起舞,用她们纤细的嫩手,一朵朵、一芽芽的采摘细嫩芽叶。你怎会想到1千克特级信阳毛尖竟然需10万多个芽头。这里凝结了多少采茶姑娘的心血啊。“谁知杯中茶,朵朵皆辛苦”,可想信阳毛尖的采摘标准要求是如此严格。特级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鱼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很注意,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信阳毛尖品质好,端在炒中成。信阳毛尖炒制工艺独特,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生锅”的温度140-160℃,“熟锅”的温度80-90℃,“烘焙”温度60-90℃,随着锅温变化,茶叶含水量不断减少,品质也逐渐成。“生锅”是两口大小一致的光洁铁锅,并列安装成35℃-40℃度倾斜状。“生锅”用细软竹扎成圆扫茶把,在锅中有节奏地反复挑抖,鲜叶下绵后,开始初揉,并与抖散相结合。反复进行4分钟左右,实成圆条,达四五成干(含水理55%左右)即转入“熟锅”内整形;“熟锅”开始仍用茶把继续轻揉茶叶,并结合散团,待茶条稍紧后,进行“赶条”,当茶条紧细度初步固定不沾手时,进入“理条”,这是决定茶叶光和直的的关键。“理条”手势自如,动作灵巧,要害是抓条和甩条,抓条时手心向下,拇指与国外四指张成“八”定形,使茶叶从小指部位带入手中,再沿锅带到锅缘,并用拇指捏住,离锅心13-17厘米高处,借用腕力,将茶叶由虎口处迅速有力敏捷摇摆甩出,使茶叶从锅内上缘顺序依次落入锅心。“理”至七八成干时出锅,进行“烘焙”;烘焙经初烘、摊放、复火三个程序,即成品优质佳的信阳毛类。上等信阳毛类含水量不超过6%。

  信阳毛尖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把成条不紧的粗老茶叶和黄片、茶梗及碎末拣剔出来。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叫“茴青”,春茶茴青又叫“梅片”。“茴青”属五级茶,拣出来的大黄片和碎片末列为级外茶。经拣剔后的茶叶就是市场上销售的“精制毛尖”。

  在改革大潮里,为了振兴经济,近几年,信阳地区借助茶叶优势,举办了五届信阳茶叶节,通过五届茶叶节的举办,迎来了国内外四面八方宾朋,大家欢聚一起品尝信阳毛尖,直是:“江淮八百里,物华天宝,绿水青山,奉献信阳毛尖一枝独秀;豫楚五千年,人杰地灵,工日丹心,喜看英雄儿女万事风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1994年元月,信阳行署经专家论证,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这是一个科学而明智的举措,起到了“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从而使信阳毛尖产地扩大到9个县(市),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名优茶生产基地。愿大别山这颗灿烂的明珠——信阳毛尖,走向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

五 : 信阳毛尖(图)

信阳毛尖(图)tx.jpg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继1915年在马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59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后,1985年又获升国家金质奖,1991年在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成为河南省茶叶生产上的瑰宝。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据查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1995年,信阳毛尖年产量3800吨,产值超亿元。已形成了名茶特有的经济优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港、澳地区,供不应求,受到消费者青睐。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河家寨)、一寺(灵山寺)。这些地方海拨多在500-800米以上,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乾隆时有个拔贡叫程悌,常游车云山而留有一诗:“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黑白两潭景色更是绮丽诱人,清时张铙有诗描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来。溅花飞霁雪,暄石响晴雷。直讶银河泻,遥疑玉洞开。缘知龙伯戏,击水不能回。”这云雾弥漫之地,丝丝缕缕如烟之水气,滋润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的信阳毛尖提供了天然资源。

  上等优质原料是炒制名茶的基础。信阳茶区属高纬度茶区,四季分明,茶园比南方开采晚、封园早。每年隆冬季节,冰雪封冻了高山,覆盖了大地,万物失去了生机,唯有茶树傲寒而立,青枝绿叶,茶花次第怒放,浓香溢人,煞有春意,似乎在向大自然宣告——我是强者。人们为了给这强者注入更强的活力,每年都及时对茶园进行封根培土,增施有机肥。茶树借助这特殊力量和休养生息的机会,贮存了大量的养分,满足了翌年生长需要,加之深山区阳光迟来早去,所以这里茶叶内含物丰富,特别是氨基酸、儿茶素、咖啡喊、芳香物质、水浸出物等含量,均优于南方茶区,为南方茶区所不及。这里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每逢采茶季节,满山遍野身着红、绿衣的采茶姑娘,似仙女下凡,似玉蝶翩翩起舞,用她们纤细的嫩手,一朵朵、一芽芽的采摘细嫩芽叶。你怎会想到1千克特级信阳毛尖竟然需10万多个芽头。这里凝结了多少采茶姑娘的心血啊。“谁知杯中茶,朵朵皆辛苦”,可想信阳毛尖的采摘标准要求是如此严格。特级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鱼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很注意,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信阳毛尖品质好,端在炒中成。信阳毛尖炒制工艺独特,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生锅”的温度140-160℃,“熟锅”的温度80-90℃,“烘焙”温度60-90℃,随着锅温变化,茶叶含水量不断减少,品质也逐渐成。“生锅”是两口大小一致的光洁铁锅,并列安装成35℃-40℃度倾斜状。“生锅”用细软竹扎成圆扫茶把,在锅中有节奏地反复挑抖,鲜叶下绵后,开始初揉,并与抖散相结合。反复进行4分钟左右,实成圆条,达四五成干(含水理55%左右)即转入“熟锅”内整形;“熟锅”开始仍用茶把继续轻揉茶叶,并结合散团,待茶条稍紧后,进行“赶条”,当茶条紧细度初步固定不沾手时,进入“理条”,这是决定茶叶光和直的的关键。“理条”手势自如,动作灵巧,要害是抓条和甩条,抓条时手心向下,拇指与国外四指张成“八”定形,使茶叶从小指部位带入手中,再沿锅带到锅缘,并用拇指捏住,离锅心13-17厘米高处,借用腕力,将茶叶由虎口处迅速有力敏捷摇摆甩出,使茶叶从锅内上缘顺序依次落入锅心。“理”至七八成干时出锅,进行“烘焙”;烘焙经初烘、摊放、复火三个程序,即成品优质佳的信阳毛类。上等信阳毛类含水量不超过6%。

  信阳毛尖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把成条不紧的粗老茶叶和黄片、茶梗及碎末拣剔出来。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叫“茴青”,春茶茴青又叫“梅片”。“茴青”属五级茶,拣出来的大黄片和碎片末列为级外茶。经拣剔后的茶叶就是市场上销售的“精制毛尖”。

  在改革大潮里,为了振兴经济,近几年,信阳地区借助茶叶优势,举办了五届信阳茶叶节,通过五届茶叶节的举办,迎来了国内外四面八方宾朋,大家欢聚一起品尝信阳毛尖,直是:“江淮八百里,物华天宝,绿水青山,奉献信阳毛尖一枝独秀;豫楚五千年,人杰地灵,工日丹心,喜看英雄儿女万事风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1994年元月,信阳行署经专家论证,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这是一个科学而明智的举措,起到了“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从而使信阳毛尖产地扩大到9个县(市),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名优茶生产基地。愿大别山这颗灿烂的明珠——信阳毛尖,走向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

本文标题:信阳毛尖-紫阳毛尖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867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