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仪式感-仪式感

发布时间:2017-08-31 所属栏目:杂文评论

一 : 仪式感

仪式感 仪式感

什么阶段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是一种仪式感,如果没达成,反倒变异为一种可怕的强迫症。[www.61k.com)
尽管所予的时间和机会甚少,也要“挤棉花”,做不好就想办法让它从此销声匿迹。
昨晚一个人喝了少许酒,只是因为这个阶段,需要我完成这些酒的量,与贪与欲与瘾无关。
再比如,明明面前还有很多稿子,有些迫在眉睫,偏偏到了周末需要放下,去睡觉去看电影去找美食,去接收其实没什么用处的文字和影像。
写一些不吐不快的文字。否则生活没法继续,否则整个人都不好了。
还有些仪式感,就像“开业”这种象征性的正式感,不需多,但却是浓墨重彩一笔。今后再做什么,其实都是小节小庆,其实都是大同小异。
从喜说到悲,至于感情上的仪式感,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一个记忆点。无论你爱过多少人,你承认的真爱一生只有一个;无论你分手过多少次,让你死去活来的只有一次,不一定是第一次,也不一定是最后一次,只是最刻骨铭心的那一次,也是最引以为戒的那一次。
从生活上升到人生,有些仪式感是需要摆上日程的。那日和同事吃饭,提到了三个数字一语惊醒梦中人。她说,如果我们30岁生孩子,等我们50岁了,孩子只有20岁,我们还得累死累活供孩子上大学,这有多心酸?只是,对于此事,我们也只能静待仪式感降临。
25岁这一年,看微信一篇文字说,女孩已经过了选择对象的年龄。我是切身有这样感受的,这一年,几乎不穿高跟鞋,平日不画眉毛眼影和眼线,不会莫名其妙脸上冒痘,不再没事就拿着手机前置摄像头各种角度大脸自拍,睡前边看书边睡去连灯也没关,没有了狂欢熬夜的体力,不再每周末去酒吧买醉,没有了男女青年的攀比欲,不会缠着一个男人问到底爱不爱我会不会永远爱我这样的白痴问题,不会对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在朋友圈喋喋不休。
仪式感,是命定的、盛大的、美好的。它不需要你徒劳挣扎,要做的就是随心随性、欢喜迎接。

二 : 再谈仪式感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吗?

答案是肯定的。

是哦。我们的生活好像很实在,挤车开车上班回家,做饭吃饭,一家人常围着茶几面对着电视,边吃边看。。。。。。但是,这样的生活也很单调。

为什么?因为缺乏一点点色彩,浪漫和仪式感。

色彩,同样是一种存在。存在于家家户户的窗帘,椅垫,沙发,装修的很多细节上。然而这种存在常常在装修完毕就被忽略了。三年五载不换窗帘,似乎无足轻重。窗外的四季变换没有了窗帘这个介质,为生活在室内的人用以改变心情。一成不变是单调的,那色彩也会褪去。更不必说弓腰弯身于茶几,眼盯电视屏幕,不在乎盘中是绿色的菜红色的肉还是白色的饭。久而久之,饭菜也会失去味道的。

同样,我们很难想象,大自然失去的四季变换是一种什么情形?!(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春天生机勃然促使我们蠢蠢欲动,萌发新鲜感,迫不及待地想去春游。夏季的凉爽多在于山水之间,我们千方百计跳出家门背上行装去旅游。秋季五彩斑斓落叶缤纷,像是铺天盖地的巨大调色板,而冬季的茫茫白雪在诱惑我们去拍照,照片里自己的同伴的衣着讲究围巾鲜亮。人们的内心是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而雀跃而浪漫。

如果我们异常忙碌,竞争职场,日复一日,难于跑到心仪的远方去追寻那诗情画意。那么最简单易行的莫过于注重家庭内部的色彩调节,换个床罩,换幅窗帘,选个桌单,端上精心配制的饭菜以及结婚成家时精挑细选的杯盘碗盏,让饭桌上方那盏漂亮的吊灯洒下柔和的光线。。。。。。

其实,这已经是一种仪式感了,虽简单但用心,就会让一餐美食一项技术一个人具有一些郑重其事。在每一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环境具有了本该就有的氛围。而这一个个不同的家庭氛围用餐氛围聊天氛围品茶氛围,职场氛围回忆氛围探讨氛围才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不同场面。或温馨或浪漫或郑重或庄严。

有了仪式感,才有存在感,才有感染力,才是生活。

我们其实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但过于随意,而得不到上桌面的机会。好可惜。

比如日本人拿了,或是窃取了我们的盆栽,景泰蓝,满汉全席等等等等,做得有眉有眼,非常有仪式感。欧洲人认识盆栽是从日本那里得到的,而日本的盆栽这个词语却是从中国的温柔吴语连同其苏州园林中所获得的。而我们呢,蛮好的一个景泰蓝玩意儿就摆在地摊儿上,铺着一张不知什么颜色也不知什么材料的垫纸还是垫布上。反失去了宝贝的意义失去了光彩,也就没有了珍重感。

没有仪式感至少缺失了尊重。

我们的高考也是一样。一些城市用出格照顾,破规矩来表示重视。比如出租车免费,警车补充交通,破坏了原有的基本的公共秩序来凸显照顾一个群体一个事件。而我们的儒释道经典束之高阁,甚至完全没有存在感。在高考前去佛家郑重祈祷,或手捧道德经,或在孔子像前鞠躬,来表示自己一家人对于私事的郑重其事。恐怕要比扰乱公共秩序得到特权照顾好得多吧?!

前者宠坏了私人,还破坏了许多公众规矩;而后者却多了敬畏感和神圣感。特别的仪式给予特别的事情。

一场私人音乐会,一次家庭晚宴,一个婚礼等等都是生活中的仪式。

既然是一个仪式,那相应的邀请请帖,参加仪式的服饰,和参加者所构成的一个小群体都有了一种庄严感尊重感。

文化活动是生活的一种内容,私人音乐会是有内容的生活的一个仪式。不在于花钱多少,而在于尊重程度。

目前随意随便充斥了整个社会,我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就是有责任的。时至今日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那么意识形态的建立严重滞后。尤其在学而优则仕的国度,各级决策者首先都是知识分子。

其次是生活态度受到太多金钱干扰,随钱逐流。

这当然也体现了教育的缺失。还有新闻媒体过于渲染个别明星富豪的简单粗暴炫富,让很多人失去自我去盲从。

这也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内容。

无论什么国度,生活的内容都是很重要的。有了重要的内容,尊重这样的重要性,仪式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三 : 仪式感?仪式感!

5月3号去听我们学校的“青年先锋论坛”,本期的嘉宾是我们学校的杰出校友——刘晓光,即著名阿甘导演,1984年毕业于我校无线通信(即现通信工程)专业。1995年从事电影工作,曾导演过优秀电影作品有《考试一家亲》、《凶宅幽灵》、《高兴》、《大电影》等惊悚、喜剧电影。阿甘导演认真地讲解现阶段国内国外的电影发展趋势,对数字电影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回来的路上,我问同学,这次报告对你最大的初冬是什么?他说是“仪式感”,我笑了,为这不约而同的默契。

也许很奇怪,什么是仪式感?阿甘导演说,他小时候很喜欢去影院看电影,那时候早早准备,静静等待,然后时间到了屏幕拉开一场好戏上演!那给他一种仪式感,就像对待一场隆重的仪式一样,态度必定是虔诚而认真的。是呀,在这个一部电脑在手,事事无忧的时代,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你想,你就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去操纵自己的生活,像看电影一类的小事根本不用去等什么特定的时间更不用去和别人一起分享,所以我们的心习惯了自由,似乎没有什么能约束我们,后果就是我们开始变得散漫,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不再如先前那样的虔诚认真。那种虔诚的心态我们丢了对久了?

古时候臣子朝见天子,心情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是帝王的诡计,一定要先对百官形成心理的威慑,让百官恭顺,然后才能让百官怀着虔诚认真的态度给自己办事。但话到当今我们给自己办事也依然需要这种心态,对待作业,对待学习,对待亲友,对待我们珍贵的每一天!试想,当我们怀着一颗无比谦恭的心来迎接自己的新的一天,把每一天当做一种隆重的仪式,当做人生舞台上独一无二不容有差错的剧目来对待时,我们会怎样的全神贯注,会怎样的全力以赴?那时我们又是怎样的激情四溢,精益求精?

如今的便利确实让我们的心散漫了,太容易拥有也就不会太珍惜,但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回那种对生活的“仪式感”吧!想对待一场隆重的仪式一样来认真的对待生活!

本文标题:仪式感-仪式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784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