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第一次见到-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发布时间:2017-09-29 所属栏目:第一次见到你

一 :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时间:[www.61k.com]2012年7月2日,早晨7点03分.

地点: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小布村。

我无论到哪里,生物钟都在早晨5点前后醒来。在城里,这是催促我出外晨练;在外省,这是催促我出外晨练或拍摄。多少年的习惯很难改变。

我现在小布村,住在农家。我轻手轻脚的起床后,洗漱完毕,整理准备出外晨练的穿着和顺便拍摄的设备。6点多,我已在乡村的小路上疾步走着,顺便拍几张乡村晨景。当我走到离小布村委会不远的地方,忽然看见距离我为大概5米的路边有两只燕子一边在那里觅食,一边警惕地观察我的举止。我知道燕子是非常敏感的鸟禽,一般很难接近的。我在小布镇的几天时间里看见过不少飞舞的燕子,它们一旦落在某处,只要人们距离它们很近之际,它们就振翅飞翔了,很难近距离拍到它们的倩影。

我知道这燕子的习性,就悄悄的接近它们,同时悄悄的按动快门。早晨的光线不是很理想,我带的相机是单位的尼康相机,标准配置18-105的头,这是谁都用的相机,谁都不爱护,所以相机损害比较严重,一路下来拍了很多照片,大多数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室外拍摄效果相当不好。面对这让我喜出望外的场景,我自然想记录下来,可不能靠的太近,更不敢蹲下对焦,只得一点点挪动脚步,只要它们不飞起来,我就“得寸进尺”。当我拍了十几张后,它们可能感到了危险,就展翅飞走了……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二 : 第一次见过迎花灯

第一次见过迎花灯

(1950年春,5岁多)

按照老规矩,每年正月十五,我们交椅山下都有“过月半”。大家一般都在自己家里等着自家的姑姑、姐妹来“转外家”。可是,今年却不一样,爸爸正月初八去峰市街“开墟”后就没有回来。正月十三日是“花筒墟”,妈妈要到峰市去买一些元宵节的必需品,于是,我就跟着来到峰市街住下。

一到店,我就到隔壁蜡烛店里玩,阿文古问我:“阿昌,你阿爸有没有给你做灯笼呀?”我摸不着头脑,他又说:“过月半要迎花灯,很有味道呢!你知道吗?”我还是摇摇头,但是心中却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憧憬,企盼着那日子的来临。

两天后的早晨,我出门一看,觉得跟往常不同。最显眼的是有些店铺从二楼窗口用棍子挑出一块红布,红布上还有黄色的花。我觉得很奇怪,问爸爸那是什么,爸爸说:“那叫国旗,黄的叫五角星。”

哦——,我忽然想起:过年前的一天晚上,爸爸说要去下坑的工商联开会,叫我自个儿先睡,第二天,就有人拿来红布黄布交给爸爸,叫他抓紧做。原来爸爸做的就是这东西。(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我到小伙伴家去玩,他们家也挂有国旗,还告诉我,晚上迎花灯,肯定很好看。于是,我又盼望着夜晚的来临。

终于黄昏渐近,只见一个人提着灯笼交给爸爸。爸爸接过灯笼,装上蜡烛,把它高高挂起。我看那灯笼,圆的,很像鼓,下方还垂挂着一串纸花,白纸红字,很显眼。

晚饭后,爸爸点亮灯笼里的蜡烛,火苗透过灯笼,熠熠发光。这时,各家店铺门前也先后挂起灯笼,点亮蜡烛,把街道照得通亮。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远处传来地雷炮的声音,揭开了元霄节闹花灯的序幕。随后,到处都放起烟花爆竹,响声不绝于耳。

过了一会,听到三角坪方向传来震天响的锣鼓声,许多人都朝三角坪走去。爸爸怕我走失,看着我,不让我去,还说:“迎花灯是从三角坪出发,先到上街后到中街再到下街的,我们就在这里等着看花灯吧。”我就站在店门口听着,望着。

锣鼓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慢慢地,慢慢地,从我的店门前经过。这时,我看见走在最前头的两个人横拉着一块大红布,上面写着什么字,随后是几面飘着的国旗和红旗。接着是锣鼓队,吹吹打打,时断时续,变来变去。(后来听说是潮州“义安会馆”从他们家乡请来的“大锣鼓”。)后面跟着一群人,手里举着各色纸做的三角旗不时地举一下,还跟着一个人喊一阵(后来知道这叫“呼口号”)。接下来是望不到边的人群,一队一队的灯笼,一支一支的锣鼓队。锣鼓声、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我最关心的是灯笼,留意着每一盏从身边经过的灯。那些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灯都记不清了,只有最独特的百盏灯、划船灯和装古事的还有深刻的印象。

百盏灯,顾名思义,就是由一百盏的灯笼聚拢在一起组成的。它是我店对面的纸行广福兴的连城老板字熙伯的杰作。它选用一棵约七八尺高、枝繁叶茂的常青树,用手工制作一百盏小灯笼,分别扎在树枝树叶中间,灯笼色彩斑斓、形状各异,都可以装上一段蜡烛点燃,亮灯之后,琳琅满目(很像西方人的圣诞树),非常好看。迎灯时,由四个人抬着,走在队伍中间,特别引人注目。字熙伯家里做百盏灯时,我还时常走过去看,虽然当时觉得好看,只是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漂亮。

划船灯,有点像北方人的“跑旱船”。它用纸扎一条一丈多长的红色的大篷船(没底),船舱里一个人肩背手提,船头船尾个各一人,手握船桨作划动的样子,三人同步三进一退,一漾一漾的,就好像船儿在汀江河里破浪前进;船舱里挂着好几盏灯笼,显得特别华丽。据说这是上杭民船协会的集体创作。

装古事,就是一群脸被涂成五颜六色、身穿着稀奇古怪的衣服的人,有的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摆出种种姿势,由四个人一组抬着,排成长长的队伍,一路走过来。看到这里,爸爸特别兴奋。爸爸告诉我,这叫“装古事”,好像是本峰市人装的。爸爸指着走过的人物,一一指名道姓,还说谁怎么怎么,可是我一点也不记得了。

迎花灯的队伍,到了上街头更楼边就掉头往回走,朝中街、下街去了。锣鼓声渐渐远了,花灯渐渐远了,我意犹未尽,还想跟着去看,爸爸却不允许,我只好作罢。

后来,我似乎就没有再遇到峰市街迎花灯了。有一次,我回忆起这次迎花灯时问爸爸:“那次迎花灯为什么那么热闹?”爸爸说:“那时刚刚解放,大家欢喜,庆祝呗!”

2010-7-14

三 : 第一次看见单车载谷

第一次看见单车载谷

(1955年春)

1954年冬,经过连续两三年的炸石开山,峰市往广东省大埔县石市的公路终于开通了。那是硬生生在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一条路。路面不是很宽,但可以供车辆通过。

这时的龙峰公路,虽早在1952年就通了车,但是汽车还不能过河。从龙岩、永定方向来的客车、货车,都只能开到峰市对岸的临时车站。旅客和货物都得下车,再用渡船接到峰市中江渡口。旅客徒步走到峰市街,货物就由搬运工人用板车拖载到峰市街。而峰市到永定、龙岩的旅客、货物,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到峰市对岸,才能有汽车乘载。所以,峰石公路固然开通,还是没有汽车来走过一趟。峰市与石市之间的货物运输,除少数由搬运工人用板车运送之外,还有许多是靠人力肩挑的。尤其是三峰的沙背冈仓库建成以后,峰市一带的征购粮库存屡增,内销有余又难以外运。1954年冬,政府有关部门决定,通过峰石公路外调一部分稻谷,以减少库存压力,好腾出空间来接收新粮。

消息传出,开春就有许多当地群众,到沙背冈仓库去挑运稻谷。沙背冈到石市,约15里路,每天只能挑两趟,运价不高,挣一点脚钱确实太辛苦。几天过后,就少有人再去挑运。而峰市搬运站的工人,主要应付渡口装卸,也无暇顾及这里的活计。

好在消息风传很快。不几天,峰市街上就看见从外地来了五六个骑着簇新单车的人。一打听,都是从广东五华县来的。他们是从挑箩担做生意(即小货郎)的老乡那儿得到的消息,决定到这里来载谷挣钱。(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他们一齐到沙背冈仓库联系,讲明了运价和包装的要求,就开始运载谷包。

一开始,他们试探着,每人载一包(一包稻谷净重120斤),横放在座椅后面货架上,用绳子捆牢,就从沙背冈仓库出发。他们一离开仓库就是下坡,到峰市街有三段缓坡,加把力,就都顺利地上去了。从峰市街到石市,只有在“大发里”才要上一段近百米的长坡,然后又下坡直到目的地。走了一回,他们对路况心中有了数,第二趟就每人载两包(净重240斤),横着叠起来,也用绳子捆牢。走了两三天,有人觉得还有余力,可以载3包(净重360斤),但是要怎么放呢?再往上叠,重心太高,不好控制。就这样,每趟载两包走了好几天。

后来,不但我们发现单车的数量增多了(原来五华县又多来了好几个人),而且每辆车载谷包的数量也更多了。绝大部分人载3包,少数人载4包(净重480斤),最多的我们发现是一趟载5包(净重600斤)。不过,他们都把单车作了些改进,后轮两旁配上货架。载3包的,左右各纵放1包,上面再横叠1包;载4包的左右各纵放1包,上面再堆叠2包;载5包的,在左右各纵放2包,上面再堆放1包。他们觉得这样堆放,重心位置比较低,骑起来车子会更稳一些。他们不仅用绳索把谷包捆牢,还准备了一个丫叉,预备休息停放时固定车子。他们一般由四五个人结成一伙,遇到上坡,就在坡前停稳单车,几个人合起来,一辆一辆地把单车推到坡顶,把车停放安稳。等同伙的车都推倒坡顶了,休息一下,才又同时往下一段路前进。

峰石公路刚好在我峰市中心小学门坪脚下经过。那时,我们还第一次看到单车,本来就觉得新奇;看着他们载谷包跑得飞快,更是觉得稀奇。几天下来,看见他们载的谷包越来越多,都非常佩服。要是碰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会站在门坪边上看他们骑车,有的师傅会按响车铃跟我们打招呼。这时,同学们往往热烈鼓掌,给他们加油。

大约过了二十来天,我觉得好几天没有看见那一帮师傅了。一打听,熟悉情况的同学说,前些天已经回五华去了。原来沙背冈仓库的谷包全被他们运完了。

有的同学说,他们像蚂蚁搬家,人多力量大。我却觉得他们人不多,但是会动脑筋,团结互助,力量才更大。

应该感谢五华师傅,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2010-10-5

四 : 第一次见过汽车搭渡船过江

第一次见过汽车搭渡船过江

(1955年秋,11岁半)

1955年秋天,汽车终于可以直接开到峰市街了。

过去,从龙峰线开下来的汽车,只能停在峰市上街头对面的临时车站。说是车站,实际上就是一间较大的亭子,客车可以开到亭子里。过往旅客在这里可以遮阳避雨,行李也有个临时放置的地方。

隔河停车,固然给旅客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这个麻烦还算比较容易克服,更为麻烦的是峰市、洪山一带一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都必须在对岸卸货,用渡船过驳,再用人工搬运到指定地点,无形中增加了运输的困难,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于是,上级交通部门决定,先在中江渡口的北岸河滩砌一条300多米长的石坝公路,让汽车直接开到渡口北岸。这样,汀江中江渡口两岸的距离就被缩短到只有50多米了。然而,汽车还是不能过河。因此,交通部门又在中江渡建造了一艘“车船”。

这车船又叫“车渡”,总长约18米,宽约5米,船体高约1.5米。车渡主体侧看是船形,俯瞰是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后来得知它的大名叫“方舟”,可能因此得名。)船底和船墙用一寸多厚的松木板制成,耐水浸泡。船舷用对开的大圆杉木拼接而成,船中横梁、船面铺板等构件都用杉木,以减轻船体自重。船面还钉上两道木梁通道,专供汽车停靠或行走。船体外表全部涂过一层油漆预防渗漏,保证车渡的浮力达到必须的要求。船面两旁装有栏杆,保护过渡旅客和撑渡工人的安全。船面的前后两端装有活动桥板,放下桥板架在渡口上,汽车可以沿着桥板上下。船头两边装有轮盘,用来收放铁索。船体前后端外侧装有木梁,像两只角,用来安装滑轮组,有铁索穿连,转动轮盘,牵引铁索,可以控制活动桥板的升降。船上还配有三角垫墩,汽车停在车船上,在车轮前后垫上三角垫墩,汽车就不至于滑动,确保安全。船上配有专门的工人,负责车船上面指挥汽车、给车轮垫墩、开船、停靠、控制航向及维护船上旅客秩序。(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车船朝上游一端为前端,两边各牢牢的拴着一根铁索,分别连接在两岸绞车的中轴上。绞车由四方木架和中轴组成。中轴是一段大圆木,固定在一个四方形木架中间,木架又固定在地面上。中轴的上端用铁卡钉固定一根四米多长的横木,左右等长,可供四个人同时同向推动横木绕着中轴转圈。这样,就可以一寸一寸地把河中的铁索缠绕在中轴上,拉动车船前进,直至靠岸。两边的转盘,一放一收,就可以让车船随意地行走在渡口南北两岸之间。

终于,车船迎来了第一辆过渡的汽车。车到渡口北岸,车船上的师傅放下前端的活动桥板,指挥汽车上船。桥板有一定的坡度,汽车司机要加大油门,让车冲上渡船,即刻减小油门,滑行到船体中间停稳,师傅上前垫牢三角垫墩。然后,师傅升起桥板,用竹篙将车船开离渡口。这时,南岸四个工人出力推动绞车,将江中铁索拉紧,收缩,一圈一圈地缠绕在转轴上;北岸的工人配合着将铁索慢慢放松,船头就会向南岸渐渐平移。车船的尾端会随着水流摆动。等车船靠近南岸时,师傅在船尾用铁钩勾住南岸的固定绳索,南岸工人停止推绞车,转而固定将绳索收紧,使船尾靠岸;师傅把船尾活动桥板放下,架在渡口上。师傅移除三角垫墩,汽车司机启动,将汽车缓缓开离车船,平安到达渡口南岸。

汽车回程时,程序相同,方向相反。这样的单程大约需要15分钟。当然,撑车船还有许多讲究,要获得详情,得请师傅专门讲解,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第一辆汽车搭渡船过江的日子,适逢峰市墟天,正好又是星期日,汀江两岸聚集了好几百人观看。特别是学生们都很好奇,想看看汽车怎么过江。当看见汽车平安顺利地搭船过江后,大家即刻欢呼起来。峰市渡站的师傅们,还燃放了一串很长地鞭炮,以示庆贺。——因为这是盘古开天以来,第一次发生在我们峰市汀江边上的奇迹。

2010-10-7

本文标题:第一次见到-第一次见到燕子在路边觅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261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