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活着-活着

发布时间:2017-10-19 所属栏目:诗歌

一 : 活着

我决心努力活着

过好我阳光般灿烂的岁月

享受谧静和喧哗

晨起送昨夜星光

夕阳下,流连尘世烟火

执一盏善良心灯(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驻足一朵花前

让心少一点黑暗

让滴落的泪

沾染一份人世芬芳

就这么活着,醒来和安睡

比花朵慢的凋零

比春天快的温暖

就这样努力地活着

二 : 活着

活 着

不知什么时候,慢慢的开始感叹。感叹工作,感叹生活。感叹这变幻莫测的人生。相册里的旧相片,已经翻的开始发黄,过去的日记本,也已经翻得邹巴巴的!每每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想起过去的点滴,也许是对社会的无奈,也许是对过去的依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熙熙攘攘匆忙的人群,静静的畅想,我的明天会咋样。站久了,忘记了玻璃。猛然低头,额头被装了一个包。揉了揉额头,坐在了电脑前。静静的深思,人生到底该咋样。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也许真的很难懂,琢磨了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事。这两个问题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磨砺而一变再变。孩提时,活着就是玩, 活着就是听长辈的话;上义务教育时,活着就是为了好好学习,活着就是为了听老师的话;再大一点是,活着就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又贡献的人。走上社会时,才明白,原来活着就是生存,能有好的工作,能更好的生活;结婚了,发现人不光为自己活着,为父母妻儿,为身边关心自己的人。也许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对活着理解的意义不同。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我们拼命追求的东西,也许我们已经经历,也许我们错失良机。失去的,得到的,归根结底,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去。都会成为回忆。梳理一下心情,放下心中的芥蒂,抛开岁月的伤累。给心灵一次休息的机会。也许我们都不会那么累。

三 : 活着

站在中立面说《活着》

————电影比之于小说

自古至今,人类都没有停止询问为什么要活着,也没有停止寻求活着的目的所在。 1992年作家余华写了中篇小说《活着》,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在小说韩文版序言中,余华写到,“‘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转变了以往我们关于人类存在的种种思考,它将传统意识中的那些崇高的使命统统抛弃,把活着的目的从外面拉回来,将其转而指向了活着本身。作品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是为了除去活着本身之外的任何目的而存在,而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次年,导演张艺谋将其拍成电影,但该片一直被禁止上映。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旧认为这部片子是张艺谋最为成功的影视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影片之一。

而今,小说和影片仍旧以不同的风格影响着人们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相比于原著,影片更倾向于黑色幽默。例如,小说中王二喜迎娶凤霞时,临走之前,王二喜站在毛主席画像下面,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凤霞领走了。”那种郑重其事的严肃语气令我们不禁哑然失笑。镇长建议说,造出来的导弹其中一颗必须要打到蒋介石的茅坑里,让蒋介石没地方上厕所。这样幽默的地方比比皆是,横穿整个影片。

在当代艺术中,将革命时期用幽默笔调讲述的作品已是屡见不鲜。例如,阎连科的小说《坚硬如水》中,主人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要严肃”屡次出现,给作品添加的喜剧效果尤为浓厚。影片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将原作中大量的对白进行幽默化,大大地提高了讽刺作用,使我们越发地感到人物和时代的悲剧化效果。这种幽默是含泪的、荒诞不经的。它把对于历史的反思和抨击从正面绕开,并不唐突地刻意批判历史,这就避免了正面叙述时给我们带来的抵触心理。在此之余,能给我们留下对于荒诞表象下面,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果说,影片对幽默所做的贡献略显不足,或者持衡于原著小说的话,那么那种苍凉和凄楚的悲鸣声足以弥补这种缺失。

一般来说,幽默和悲鸣是两码事,两类手法产生出来的效果显然是两个极端,一种指向喜剧,一种指向悲剧。影片中,张艺谋创造性地加入了皮影元素,这在音质效果上无疑是成功的。这条张艺谋自创的暗线在影片中贯穿始终,它以其特有的音效烘托出主人公自身及所处时代的苍凉。富贵扮演者葛优用他夸张的表情,吼着唱词,一板一眼地拉着板胡。藏在画面后面的悲鸣声,隐隐约约地阐述着富贵凄惨的一生。

加入皮影之后,影片过多地将我们的感觉引向了悲惨的感觉。实际上,原著中跟倾向于表述人们对于生死淡然的看法。

在作品序言中,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中国文化中,极为特殊的一点精神就是——超然物外,视死如归。庄子妻子死后,庄子鼓盆而歌,并没有悲伤。《活着》要传达的思想也正是这种“生则生,死则死,不为来,不为去”的超然精神。但小说也没有超于现实,它选取的视角是高于现实,低于非现实,也就是站在了现实的高处,而并没有选择非现实的角度。例如,小说后面,王二喜死后,儿子苦根因为年幼,表现出了对生死的无知,即为一种超脱。苦根认为爸爸死了就死了,这事他知道,但是晚上爸爸还会回来接他回家的。2001年乔叶的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以同样的角度讲述了人活着即为生活事实。

正是“超然”和“悲鸣”的两种不同的精神取向,小说和影片走向两种不同处世境界,一为出世,一为入世。

虽然,就整体而言,两种艺术的基调一致,但对于人的未来的命运的回答上,小说和影片的选择也略有不同。

小说选择了生死无常和宿命论(更确切说,是以“认命”重点的人生观)。文学作品中描写丧父、丧母、丧子、丧女、丧孙已经是嚼烂的没味的题材,例如高尔基的《童年》就以父亲的死亡开头,母亲的死亡结束,甚至这类作品的连叙述手法都几乎毫无二致,但是《活着》依旧用它漫不经心的创作思路,给读者灌输了作者关于活着的思考,并未使我们产生抵触情绪。

小说人物的名字也独具匠心,却又不显突兀。人物的名字宿命一般地和各自的命运拴在一起。小说最后止于富贵和一头名为“富贵”耕牛同时耕作的画面上。耕牛“富贵”和富贵都是“老不死的”,富贵出于对生命的怜惜,从屠夫手中买回了耕牛“富贵”,自此与其相依为命。其中隐含的寓意不言而喻——万物生命价值同等,万物有性且灵。这与前文中对羊的关爱和不忍一样,也是随生命存在的一种敬畏。

命,无贵贱,无轻重。听之,顺之。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就是小说《活着》。

与小说取向不同的是影片在最后尽量的选择许多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或许是因为,张艺谋在处理结尾时对生活和生命乐观的态度。在影片前面,整个基调与小说如出一辙,充满了受苦受难的场面。影片对原著中的血性的场面没有进行掩饰,甚至于,影片没有回避小孩有庆死后血淋淋的尸体。但是,即使影片最后的美好生活不过是“鸡长大了就变成鹅,鹅长大了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就变成牛??再往后,日子就会越来越好。”影片结尾时,面对一群生机勃勃的小鸡,我们不是如读完小说后那样,对活着充满了非积极的情绪,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就是乐观的生活态度。

总之,《活着》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它消极沉闷,没有《热爱生命》中所说为了生命,我们必须活着的积极乐观。以黑色幽默讲述历史,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过于暴力的场面。但也正是这部作品,因为内在的不同,给我们的审美享受也带来了对于“活着”的不一样的思考。无论它的这种思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四 : 活着

你走了整整一百一十八天了,想你的时候都是用秒去计量。分分钟都很漫长,你说这一百一十八天多少个日日夜夜该有多漫长。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祈求上天给你一次再生的机会,哪怕用我短暂的生命去成就你生命的延续。我想我会知道这世间的情感究竟在怎么样的停留中,才能清澈到用一切去收留。但至少,至少我可以掬起你的身影。

我宁愿自己在睡梦中永远不要醒来,无奈的我只剩下期待,期待一个眼神可以捕捉到母亲,能看到母亲。我始终无法相信,始终无法面对自己这颗愧疚的心!或许不曾真正了解死亡的意义,也许我根本就没法接受这样悲怆的事发生在自己母亲的身上。就算告诉我一千次一万次,我也静静的躲在自己黑暗的心底里。不愿接受这龌龊的事实,带走我深爱的母亲。

可是母亲那张熟悉的脸再也不望着我,连她的表情我都无法看清。她始终低着头,做着她做了一辈子的事情。好像她身边的我根本就不存在,她在我眼前就像空气,我挥手触碰的仅仅是空气!可是她却那么清晰,那么真实。我在她眼前只有咫尺,却只能看着她。也只能静静的看着她!

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少不了的就是我母亲的教导。可是我知道从此以后再也听不到她的唠叨了,她来不及享受人生的天伦之乐就离我而去。我时常努力地回忆与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把它们拼凑起来印入记忆中,我常常期待着梦中能与她相遇,扑进她怀里向她倾诉我对她的思念之苦。

随着时间的消逝,母亲离我的生活却越来越远。所以我会悔恨自己的疏忽,担心自己会在无休止的忙碌中把她忘记,断了仅有的一点念想。(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岁月当真无情,任凭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它都冷眼旁观!绝不会为任何一个人放慢脚步停留驻足,有时候真的不想长大,然而岁月却是一个无情的刽子手,当我还没来得及细数在我那漫长的成长道路上她付出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时候,突如其来的的天灾人祸切断了所有思绪。

不过自己已经开始懂得,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不就是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在今生今世。不断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曾几何时,我总是讨厌父母的唠叨,不耐烦他们的碎碎念。那般的不理解总是让我父母之间产生隔阂,由于父亲以前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地,我和他的矛盾最多。虽然恨铁不成钢,可是看到父亲下重手的时候。她总是用瘦弱的身躯给我挡着,或许这是母爱的本能反应吧。

当我这几年在一意孤行中经历挫败后,才发现父母的怀抱才是这个世上最温暖的港湾。

确实自己累了,我知道没有人会注意暮色中我孤寂而沉重的身影,在这看似温暖的霓虹灯下它是那么的孤苦冷清,在匆匆忙忙的人流中那张平凡而略带羞怯的脸庞。

而记忆中挚爱的母亲却已从我的世界中永远离开,那颗本来天疮百孔的心带着愧疚痛了很久很久。所有以往的那些温暖记忆变的鲜活起来,在一点点的拼凑着。

开始自己变得害怕夜晚,变得害怕每一天,害怕突然会失去所有的一切。似乎害怕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任何伤害,但内心深处知道害怕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有的伤痛对自己都是一次洗礼。

自己终归会明白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痛苦和不幸,所有的失败和嘲弄,孤独和凄苦。这痛不欲生的一切终会化为成长的力量,都只能会让我更坚强好好活着。

本文标题:活着-活着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783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