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2014新闻记者证考试题-2014新闻记者证考试题【三】

发布时间:2017-11-01 所属栏目:2014年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 : 2014新闻记者证考试题【三】

2014新闻记者证考试题【三】

三、《新闻伦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理论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A、社会责任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新闻专业原则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新闻专业原则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理论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B、社会责任原则C、真实原则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利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那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B、遵纪守法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节方式(C)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食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管倾向

C、是否进行了平衡报道

D、是否有作者观点

9、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的正确表述?(A)

A、以权谋私B、谋取私利C、中饱私囊D、创收盈利

10、些列哪一项为不属于“有偿新闻”?(D)

A、某电视台记者参加某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收下了该公司给的“车马费”

B、某电视台记者到经常采访的公司报销发票

C、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的声誉,该公司主动提出给节目制作费,该电视台接受了

D、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要到该电视台投放广告,该电视台同意了

11、某记者采访回来时,发现采访对象给的材料袋里有1个装有200元钱的购物卡的信封,多次都无法联系上对方,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D)

A、暂时保管,等今后联系上再退还B、金额较少,收下

C、送给街边乞讨的人D、上交给单位纪检监察部门

12、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D)

A、《十分钟玩死阿曼》B、《贪官难过美色关》

C、《刘德华称造人成功》D、《刘德华承认爱妻怀孕》

13、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任务的面部不需要进行虚化处理?(D)

A、犯罪嫌疑人、罪犯及其家属B、案件涉及的妇女、未成年人

C、被暴力胁迫卖淫的妇女D、服刑的犯罪分子

14.新闻记者在有关司法类新闻的报道中,下列哪一项做法是不正确的?(C)

A、采访遭到法官拒绝后,没有强行采访

B、没有超越司法程序提前泄露案情

C、犯罪嫌疑人还没判刑,但报道中已称他为罪犯

D、拒绝了涉案当事人的宴请

15、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碰到歹徒劫持乘客时,他第一时间应做的是什么?(C)

A、拍照B、赶紧逃离C、报警D、与歹徒搏斗

16、灾害报道中,为避免采访中的“再次伤害”,业内外许多人士都提了不少建议,下列哪个建议不合适?(A)

A、不要采访受灾群众B、不要采访刚被救出的伤员

C、尽量不将再去尸体满地,受伤人员血流满面,灾区嚎啕大哭有等惨烈画面传回直播间

D、电视报道中尽量不配悲情音乐

17、某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某记者在现场主动放弃了对抱着遇害孩子痛苦的女子的采访,该记者遵守了新闻伦理的什么原则?(B)

A、真实性原则B、同情弱者原则B、客观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

18、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C)

A.不采访正在对伤元进行急救的救灾人员B、采访指挥交通的警察

C、询问受灾群众失去家园的心情D、让开车道,让救援军人先进入救灾区

19、记者是否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最重要依据?(C)

A、新闻价值是否大B、公开采访是否会受到阻挠

C、是否涉及较大的公共利益D、采访对象是否是公众人物

2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时应遵循的原则?(A)

A、公共利益原则B、工作便利原则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D、别无他法原则

21、评判报道对象是否属于公众人物的边界在哪?(A)

A、公共利益的关联度B、权利的大小C、金钱的多少D、地位的高低

22、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C)

A、电影明星B、与家人聚餐得政府公务人员

C、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D、公交车上的抢劫犯

23、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D)

A、偷拍某影星在后台换衣服B、偷拍未经允许报道某领导的孩子生病

C、偷拍某领导人家中的私生活D、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

24、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某落后地区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摄像机充满了好奇,他想满足孩子的好奇,但又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下列哪句表述最妥当?(D)

A、孩子们,让我们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B、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C、孩子们,让我们看一看摄像机长什么样子

D、孩子们、让我们挨个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25、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D)

A、在某文化公司有股份B、在某房地产公司从事咨询业务

C、自己开设茶楼D、主持同学婚庆典礼

26、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报道常见的歧视对象?(D)

A、女性B、农民工C、外乡人D、学生

27、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D)

A、形容女性为三陪女、贪官妻、出轨妻、红颜祸水、悍妇、荡妇

B、称民工为“闲杂人员”、“三无人员”、“乡下人”、“外来妹”、“盲流”

C、将犯罪分子称为“恶魔”、“罪犯”

D、将富家子弟称为“富二代”、“高富帅”

28、对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

A、最主要原因是新闻记者沦为“新闻民工”,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

B、我国新闻院校对学生新闻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C、媒体对既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执行不力

D、新闻媒体对过于强调发行量、收视率

29、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追重要原因是什么?(C)

A、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素养较低B、网络媒体商业化程度高

C、网络的海量、交互、匿名等技术因素D、缺少针对网络空间的新闻道德规范

30、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有一天他得到该公司不法经营行为的度假消息,此时,他应该怎么做?(D)

A、隐瞒该消息B、把股票卖了,然后再报道

C、提醒该公司D、向上级报告利益冲突,对该报道给予回避

(二)多选题

1、伦理有哪些特性(ABD)

A时代性B、民族性C、团体性D、阶级性

2、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A、真实、客观与公正B、清正廉洁、行为正当

C、自觉守法、不损害公众利益和公民权利D、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助与交流

3、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BD)

A、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伦理观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属于资产阶级伦理观体系

B、我国新闻伦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原则,西方发达国家以新闻自由原则为根本原则

C、我国新闻伦理更强调新闻媒体的人民性,西方发达国家更强调新闻的社会责任性

D、我国新闻伦理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新闻人应独立于政党

4、新闻自由原则作为西方新闻伦理的根本原则有哪2大致命弱点?(AB)

A、容易被金钱所操控B、容易被政治权利所操控

C、容易使舆论失控D、容易使社会责任缺失

5、记者采访中那些物品不能收?(ABCD)

A、小额的先进B、购物卡C、礼品券D、活动纪念品

6、下列那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BCD)

A、参加采访对象安排在营业性餐厅、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活动

B、参加报道对象提供的免费旅游

C、以“开展正面宣传”为诱饵拉广告、要赞助

D、以内参、曝光等方式要挟采访对象做广告或给“封口费”

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BCD)

A、坚持党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官为指导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应事物

C、严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D、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的不当行为?(ABCD)

A、某记者出钱给新闻爆料人,并让他不把消息提供给其他记者

B、某记者出钱购买新闻爆料人的信息

C、某记者收到一条不属于自己负责的新闻线索,没告诉同时,告诉了另一家媒体

D、某记者将其他地区的报纸新闻署名改成自己的名字,并将它发表在所供职的报纸上

9、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BCD)

A、某记者将揭黑报道的新闻爆料人身份曝光

B、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中,某电视台屏幕下滚动播出这样的消息:有奖竞猜——这次俄罗斯人质事件,一共多少人质丧生?

C、某记者报道某路上的井盖不见了,经常会发生行人掉下去的事故,几天后,有关部门依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便悄悄藏至马路角落,拍下行人掉进井盖瞬间的照片,并登载在报上

D、在某企业新闻发布会上,某记者接受该企业的工作宴请

10、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的选项?(ABCD)

A、汶川地震中,失去包括自己孩子在内十多位亲人的女警察蒋敏,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某电视台记者追问“当她照顾灾民的孩子时,会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小孩”

B、汶川地震中,一位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的幸存者,一电视记者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他说话

C、雅安地震中,某电视台一女记者在地震现场,面带笑容地采访喝到救灾粥的学生,“你今天喝粥开心吗?

D、雅安地震中,某电视记者指着救援队员吃的方便面问:“你吃的是什么?”答:“方便面。”又指着冒着热气的方便面问:“是热的吗?”答:“是的。”

11、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A、采访前与采访对象沟通,说明采访意图,征得同意

B、采用联合采访方式,减少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情感刺激

C、当采访对象处于惊恐状态时,放弃直接接触的采访方式(如提问、摄影、摄像),或放弃采访

D、面对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想念等

12、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ABCD)

A、对未成年人姓名进行化名处理B、对未成年人的声音进行变声处理

C、鉴定书等材料上的姓名模糊处理D、对未成年人影像进行模糊处理

13、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BCD)

A、工人小偷B、教授罪犯C、贪官妻子D、拾破烂老公

14、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真实姓名?(ABCD)

A、犯罪嫌疑人家属B、涉案的未成年人

C、采用人工受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D、严重传染病患者

15、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ABCD)

A、《甲A有球员色胆包天》

B、《某某贪官因“性”福自毁前程

C、《刘志军受贿6千万遭其玩弄过的女人大盘点》

D、《女巨贪为缓刑色相引诱看守所副所长落水求欢》

16、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具体指那三项内容?(BCD)

A、科学发展观B、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

C、“3个代表”重要思想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7、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林立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

A、新闻媒体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

B、记者有经营业务

C、新闻记者将采访权、报道权堪称了手中掌握的权利

D、记者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熟悉

18、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BCD)

A、儿童B、罪犯的亲属和朋友C、性骚扰的受害者D、正在住院的病人

19、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BCD)

A、某记者在自己的微波中见到一则新闻,不能确定它的准确性,于是便转载了,但做出了“有待求证”的评论

B、某记者未标明某博文的出处,直接将它转载到自己的博客里

C、某记者未经本电视台允许就将某视频新闻直接上传到网上

D、某记者未经本单位批准就私自开设了个人职务微博

20、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逼视”?(ABD)

A、某地发射把那个了百年未遇的大地震,诸多知名影星纷纷捐款,甲报见某国际顶级影星没有捐款,于是百年进行了报复,民众反响很大,迫于舆论,影星不得不捐款

B、甲报道乙企业产品不合格,乙企业便向多家媒体提供了多方证据表示自己的产品合格,于是甲报在没有提供新的反驳证据的情况下连续多天、花多个版面继续报道乙企业的产品不合格

C、某地非法拆迁,某报报道了地方政府不作为,但报道后,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于是该报继续练习几天,多版面进行了跟踪报道

D、某案件比较复杂,司法人员一时很难对被告犯罪与否进行判决,某报觉得被告应该被判有罪,于是便进行持续报道并标明了立场,迫于舆论压力,司法很快做出了被告有罪的判决

21、新闻逼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CD)

A、报道动机上,新闻逼视主要目的是达到新闻轰动效应,舆论监督主要目的是让采访对象的不轨行为得到惩处

B、报道手段上吗,新闻逼视常采用成功航时间、大篇幅的报道手段,舆论监督的报道量相对较少

C、报道人员的身份定位上,新闻逼视中报道人扮演审判者、仲裁者较色,舆论监督中报道人是客观重力的职业新闻人

D、报道素材的选择上,新闻逼视有目的巡哨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素材,舆论监督报道素材性对较为广泛

22、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www.61k.com]职业道德规范?(ABCD)

A、改动别人的稿子须征得人家同意,别人不愿意修改的内容不要强求

B、由同事提供大量素材的作品应署上同事的名字

C、采访别人所负责行为和部门范围内的新闻须事先同别人打招呼并征得同意

D、编辑部或别人要求保密的内容未经同意不要随意公开

23.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BCD)

A、某记者大量使用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素材,但整篇新闻报道由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没署上通讯员的名字

B、某记者未直接参与采访写作,但在通讯员来稿上署了自己的名字

C、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报道所需信息

D、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采写的稿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新闻素材,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在发稿时直接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24、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A、写作时不详细描写自杀手段、地理位置、方式或工具

B、不详细描述或者以特写方式报道自杀现场死者的惨状

C、不全程直播自杀过程

D、不将自杀梅花或渲染成浪漫的行为,比如“飘然而去”、“含笑跳楼‘等

25、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歧视?(ABCD)

A、性别歧视B、身份歧视C、地区歧视D、民族歧视

26、在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记者应避免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BCD)

A、歧视报道对象B、漠视报道对象

C、不注意保护报道对象隐私D、不注重对方感受

27、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

A、传媒市场化改革不到位B、新闻采编规范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C、新闻媒体过于强调经济指标D、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28、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A、不妨碍形式侦讯工作,不提前泄露案情

B、跟随公安部门现场报道办案过程时,不参与、不干涉、不打扰办案

C、尊重法官,不强行采访

D、尊重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不对其进行审讯式访谈

29、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BCD)

A、社会引导B、意见沟通C、舆论监督D、传递信息

30、我国记者的职务权利主要包括哪些?(ABD)

A、采访权B、报道权C、言论独立权D、评论监督权

(三)判断题

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

2、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最普遍原则。(√)

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

4、我国新文你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

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回忆,可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

6、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

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纠纷。(√)

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

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方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前,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

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响很好,甲的妹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向乙打招呼。(×)

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这属于贿买新闻。(√)

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

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

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者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

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拦截采访。(√)

16、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1种重要依据是,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关。(√)

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

18、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

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

20、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人参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买房地产、证券、股票等。(√)

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酒等时间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标明媒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

23、社会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头直接播出。(×)

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

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

26、2013年5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则性奴案新闻,新闻中3名被囚禁近十年受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

27、就在现场,记者的主要责任是报道,而不是救灾。(√)

28、在救灾见到一些失去了孩子的受灾群众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稳定后,再进行采访。(√)

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者不应该对该医生进行采访。(√)

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的客观、公正。(×)

31、在灾难事件或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

32、要做1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1个人,一条生命远比一条报道更重要。(√)

33、弱势群体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

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正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

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应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

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兽”、“出生”等词语。(×)

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

38、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

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

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

三、《新闻伦理》参考答案

单选题

1B;2D;3C;4D;5B;6C;7C;8D;9A;10D;11D;12D;13D;14C;15C;16A;17B;18C;19C;20A;21A;22C;23D;24D;25D;26D;27D;28A;29C;30D

多选题

1ABD;2ABCD;3ABD;4AB;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D;21A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26ABCD;27ABCD;28ABCD;29ABCD;30ABD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http://weibo.com/1665210965/profile?topnav=1&wvr=5&user=1

http://www.tudou.com/home/_76659683

http://i.youku.com/u/UMzExOTkyNjcy

二 : 整理过:2014年新闻记者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8

单:1中国特色?本质属性(A社会和谐)2党的十三大?发展战略(A “三步走”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宏伟目标(B2020年)4党的十八大?总布局(C“五位一体”)5党的十八大确立?指导思想(D科学发展观)6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实和完善(D五)7党的十八大把?根本原因(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8习近平同志?道路( A人民)9习近平同志?道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习近平同志指出(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1以毛泽东同志?确立了(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2以__带领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3中国特色?根本任务是(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4中国特色?领导核心(A中国共产党)15中国特色?依靠力量(A广大人民群众)16胡锦涛同志(C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17在中国特色__是实现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在中国特色__行动指南。(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在中国特色__是根本保障。(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0在长期实践中__历史性飞跃。(A两次)21党的十八大报告,以__为主线。(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3改革开放,强调__是社会主义的生命(B人民民主)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把(D制度建设)2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6落实好党的十八大(A思想道德建设)27推动文化繁荣?动力是(A文化体制改革)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C和平发展)30、新闻记者要把?落脚点。(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32 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额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3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当的监督下开展工作)3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C胡锦涛)3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C联系群众)36下列新闻事件活动(D新华社推广告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37 2009年10月9日(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3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A列宁)39即贯穿于毛泽东(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D江泽民)41胡锦涛提出做好(B以人为本)4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43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A为人民群众服务)44列宁要求党的报刊(D、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45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4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B开学盲目,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47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48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个稿件半成品)49习近平2009年3月(A要与媒体

保持密切联系)50以下哪项措施无助于党报(D、在头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51“用时间消灭空间”(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52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53 211年,拥有168年历史(A隐私权)54以下对新闻失实原因(D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55首次直接提出党报(D《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56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时机素材)57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58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D《论出版自由》)59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60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C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61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恰当(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62下面有关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D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造)1我国新闻理论规范(B为人民服务原则)64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D新闻自由原则)65世界各国新闻理论规范中(C真实原则)66哪一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D较强的商业性)67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利方”)68 2009年修订版(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9下列哪一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70客观是新闻记者?不属于新闻客观(D是否有作者观点)71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A中饱私囊)72下列哪一项为不属于“有偿新闻”(D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要到该电视台投放广告,该电视台同意了)73某记者采访回来时?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D上交给单位纪检监察部门)74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D《刘德华承认爱妻怀孕》)75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任务的面部(D服刑的犯罪分子 )

76新闻记者在有关司法类(C犯罪嫌疑人还没判刑,但报道中已称他为罪犯)77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 (C报警)78灾害报道中(A不要采访受灾群众)79某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B同情弱者原则)80救灾中记者?不妥当(C询问受灾群众失去家园的心情)81记者是否采用隐性采访手段(C是否涉及较大的公共利益)8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B工作便利原则)83评判报道对象(A公共利益的关联度)84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C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85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D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86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某落后地区盲童学校(D孩子们、让我们挨个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87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D主持同学婚庆典礼)88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报道

常见的歧视对象?(D学生)89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D将富家子弟称为“富二代”、“高富帅”)90对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最主要原因是新闻记者沦为“新闻民工”,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91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 (C网络的海量、交互、匿名等技术因素)92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D向上级报告利益冲突,对该报道给予回避)1我国《宪法》第(A.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B人格尊严权)。3良好的名誉

(B.良好表现 )。4公民或法人应受(C名誉权)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C.③④⑤⑥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 ⑤姓名权 ⑥隐私权)6名誉权主要表现(A.②③ 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10甲乙之间有矛盾(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11 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D可以在a或b或c或d)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 ( A摄影师发表照片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15网民“老大难”,(C丙可以不经该网民同意使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17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错误(D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是绝对的)18某报记者A想竟聘记者部主任(D名誉权)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A记者的职务行为)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害他人隐私权(C公安局为缉拿罪犯而公布犯罪分子的情况)21下列哪项不属于隐私(C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22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C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23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A(D演员A和记者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24某报社记者A与自称是(A B公司有权起诉记者A)25根据相关规定,(D.新华通讯社)是我国集中统一的新闻发布机关 26根据2012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D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C5万)28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B 30万)29 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B30)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C.25%)31.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A 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33某报记者2012年2月10日编写虚假新闻(D 2017年3月9日) 34根据相关规定,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B.3 ) 35.申领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须具备(A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36根据

我国相关规定,报刊出版单位(A记者站) 37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 B中级以上职称并有5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38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B5)39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C两年)40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关于媒体实习记者的采访(A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持有新闻记者证的记者的带领和指导下)41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B10000元)42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外国新闻机构的记者(C 7 )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A知情同意原则)3关于保持中立(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C更正)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B核实事实)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8“整整5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A语言更具概括性)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D性别)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某单位说)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19使用匿名消息源(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A准确)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C媒体官方微博)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B规范性)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动词)24以下哪个词?障碍(B转氨酶达2000多)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C3个)26以下的新闻浯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叙述式)28以下哪—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错误的(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30在解释新闻事实?错误的?(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1(C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B真实性)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D客观事实)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D公众)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B新闻真实性)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D新闻业)7记者通过(A新闻报道)来让公众认知。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B知情权)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B相互促进(促退))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D新闻伦理)11(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12(A记者)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A真

实性)两者之间的矛盾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化。(D产品化)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D新闻价值)16新闻自律是(A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一种行为。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C独立性)18(B采访权)是新闻记者?保障。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20假新闻一旦发生(D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多选题:1 1992年年初?社会主体的本质(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到达共同富裕)2我国社会主义?哪些特称(C跨越式D后发赶超)3当前?“三步走”战略中的那几步?(A第一步战略目标B第二部战略目标)4党的十八大要求?比2010年翻一番(A国内生产总值 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5党的十八大提出?即包括(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E资源 解决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总布局包括(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E生态文明建设)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一条主线”指(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B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8党的十八大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A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B胡锦涛同志做了大会政治报告C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9党的十八大充实?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A发展中国 B发展社会主义 C发展马克思主义)10党的十八大?增强几种意识(A忧患意识B创新意识 C宗旨意识D使命意识)11习近平同志指出?就是要实现(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C人民幸福)12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精神包括(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3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思想路线包括(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1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这(A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 B契合社会主体的本质C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的中心问题)15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A历史的创造者B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体事业的主题力量 D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16党的十八大报告?基本内涵(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制度)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1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不断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题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题制度)19中国特色社会?几大问题(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必须始终(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关(A共产党执政规律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规

整理过:2014年新闻记者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8_新闻记者证

律 )的认识。22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指导思想(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高度概括。(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上启下的十年B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彰显的十年C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字号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十年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十年)25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完善?提出了几大重点任务(A全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E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6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C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新体系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2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步发展。(A工业化B信息化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28党的十八大报告?其着力点是(A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B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C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9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几方面的重点任务(A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B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C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D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30以下哪些?价值体系的论述是正确的(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题先进文化的精髓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题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D社会主题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发展方向)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32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富强、民生、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3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作)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群众路线B媒体职能C党报理论D新闻真实)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哪些论述中?(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B政治家办报

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4下列领导人?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A新闻价值B工作需要D社会效果)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工作方法的统一?(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7党报的党性原则?(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A为人民服务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9在新媒体环境下?新渠道有哪些(B互联网C手机等移动传媒 D微博平台)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 C不断改革创新D加强人才建设)11关于新闻价值??正确的有哪些(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C许多新的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的一种新闻价值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D新闻价值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不出不同层次)12马克思所说?实现前提是什么(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哪些重要意义(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仲要转变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14“有机的报刊运动”??其观点成立的原因(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联系(连续)与统一整体之中B人的智能不能检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进行创新(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 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16“三贴近”继承了?有效途径?(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正确的做法(A这种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有哪些?(A其实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中央文件))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A“走转改”只是运动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D“走转改”

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间进行播报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值得媒体采纳的(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界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导的文件,便于更好地落实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哪几方面进行改善(A善于用事实说话 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D注重改进文风)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监督社会状况D监督公权利和政府官员)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C《第六届莱茵省会议的辩论》)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发表的途径畅通 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众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理念(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B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面的事实和观点C报纸给予某事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30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式和发展过程(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即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党报思想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一次创新)1伦理有哪些特性(A时代性 B民族性 D阶级性)2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 (A真实、客观与公正 B清正廉洁、行为正当C自觉守法、不损害公众利益和公民权利 D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助与交流)3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A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伦理观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属于资产阶级伦理观体系B我国新闻伦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原则,西方发达国家以新闻自由原则为根本原则D我国新闻伦理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新闻人影独立于政党)4新闻自由原则?哪两大致命弱点(A容易被金钱所操控 B容易被政治权利所操控)5记者采访中那些物品不能收(A小额的现金 B购物卡C礼品券 D活动纪念品)6下列那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参加采访对象安排在营业性餐厅、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活动B参加报道对象提供的免费旅游C以“开展正面宣传”为诱饵拉广告、要赞助D以内参、曝光等方式要挟

采访对象做广告或给“封口费”)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坚持党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官为指导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应事物C严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D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不当行为(A某记者出钱给新闻爆料人,并让他不把消息提供给其他记者B某记者出钱购买新闻爆料人的信息C某记者收到一条不属于自己负责的新闻线索,没告诉同事,告诉了另一家媒体D某记者将其他地区的报纸新闻署名改成自己的名字,并将它发表在所供职的报纸上)9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某记者将揭黑报道的新闻爆料人身份曝光B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中,某电视台屏幕下滚动播出这样的消息:有奖竞猜——这次俄罗斯人质事件,一共多少人质丧生?C某记者报道某路上的井盖不见了,经常会发生行人掉下去的事故,几天后,有关部门依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便悄悄藏至马路角落,拍下行人掉进井盖瞬间的照片,并登载在报上D在某企业新闻发布会上,某记者接受该企业的工作宴请)10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A汶川地震中,失去包括自己孩子在内十多位亲人的女警察蒋敏,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某电视台记者追问“当她照顾灾民的孩子时,会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小孩”B汶川地震中,一位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的幸存者,一电视记者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他说话C雅安地震中,某电视台一女记者在地震现场,面带笑容地采访喝到救灾粥的学生,“你今天喝粥开心吗?D雅安地震中,某电视记者指着救援队员吃的方便面问:“你吃的是什么?”答:“方便面。”又指着冒着热气的方便面问:“是热的吗?”答:“是的。”)11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A采访前与采访对象沟通,说明采访意图,征得同意B采用联合采访方式,减少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情感刺激C当采访对象处于惊恐状态时,放弃直接接触的采访方式(如提问、摄影、摄像),或放弃采访D面对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想念等)12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A对未成年人姓名进行化名处理 B对未成年人的声音进行变声处理C鉴定书等材料上的姓名模糊处理D对未成年

人影像进行模糊处理)13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工人小偷 B教授罪犯 C贪官妻子 D拾破烂老公)14案件报道?不公开其真实姓名(A犯罪嫌疑人家属B涉案的未成年人C采用人工受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D严重传染病患者)15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A《甲A有球员色胆包天》B《某某贪官因“性”福自毁前程C《刘志军受贿6千万 遭其玩弄过的女人大盘点》D《女巨贪为缓刑色相引诱 看守所副所长落水求欢》)16 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B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7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伦理示范行为的产生(A新闻媒体编辑部门与经营

部门混岗B、记者有经营业务C新闻记者将采访权、报道权堪称了手中掌握的权利D记者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熟悉)18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儿童 B罪犯的亲属和朋友C性骚扰的受害者D正在住院的病人)19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记者在自己的微波中见到一则新闻,不能确定它的准确性,于是便转载了,但做出了“有待求证”的评论B某记者未标明某博文的出处,直接将它转载到自己的博客里C某记者未经本电视台允许就将某视频新闻直接上传到网上D某记者未经本单位批准就私自开设了个人职务微博)20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鄙视”(A某地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地震,诸多知名影星纷纷捐款,甲报见某国际顶级影星没有捐款,于是百年进行了报复,民众反响很大,迫于舆论,影星不得不捐款B甲报道乙企业产品不合格,乙企业便向多家媒体提供了多方证据表示自己的产品合格,于是甲报在没有提供新的反驳证据的情况下连续多天、花多个版面继续报道乙企业的产品不合格D某案件比较复杂,司法人员一时很难对被告犯罪与否进行判决,某报觉得被告应该被判有罪,于是便进行持续报道并标明了立场,迫于舆论压力,司法很快做出了被告有罪的判决)21新闻鄙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报道动机上,新闻鄙视主要目的是达到新闻轰动效应,舆论监督主要目的是让采访对象的不轨行为得到惩处C报道人员的身份定位上,新闻逼视中报道人扮演审判者、仲裁者较色,舆论监督中报道人是客观重力的职业新闻人D报道素材的选择上,新闻逼视有目的巡哨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素材,舆论监督报道素材性对较为广泛)22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A改动别人的稿子须征得人家同意,别人不愿意修改的内容不要强求B由同事提供大量素材的作品应署上同事的名字C采访别人所负责行为和部门范围内的新闻须事先同别人打招呼并征得同意D编辑部或别人要求保密的内容未经同意不要随意公开)23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某记者大量使用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素材,但整篇新闻报道由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没署上通讯员的名字B某记者未直接参与采访写作,但在通讯员来稿上署了自己的名字C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报道所需信息D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采写的稿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新闻素材,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在发稿时直接署上了自己的名字)24、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写作时不详细描写自杀手段、地理位置、方式或工具B不详细描述或者以特写方式报道自杀现场死者的惨状C不全程直播自杀过程D不将自杀梅花或渲染成浪漫的行为,比如“飘

然而去”、“含笑跳楼‘等)25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歧视(A性别歧视B身份歧视 C地区歧视D民族歧视)26在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歧视报道对象 B漠视报道对象 C不注意保护报道对象隐私D不注重对方感受)27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

整理过:2014年新闻记者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8_新闻记者证

主要原因(A传媒市场化改革不到位 B新闻采编规范管理制度执行不力C新闻媒体过于强调经济指标D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28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不妨碍形式侦讯工作,不提前泄露案情B跟随公安部门现场报道办案过程时,不参与、不干涉、不打扰办案C尊重法官,不强行采访D尊重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不对其进行审讯式访谈)29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社会引导B意见沟通C舆论监督D传递信息)30我国记者的职务权利主要包括(A采访权B报道权D评论监督权)1.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这说明(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C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 D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国家实行紧急状态期间(A新闻管制 B通讯、邮政、通信管制 C对重要新闻机构及其重要设施加强警卫)3关于我国宪法对领土的效力(A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B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D《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土全部领域,是由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的)4某医院在优生优育图片展中?医院侵害了患者甲的(C名誉权D隐私权)5某报社因侵犯某明星名誉权?哪些强制执行措施(A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公布于众,费用由该报社负担 B对该报社社长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并拘留C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由报社支付迟延履行金)6.某网络博客上出现一篇辱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博主B侵犯了A的名誉权B博客商C可以不提供博主B真实情况给A,但应该删除该文章D博客商C如删除该文章则不侵犯A的名誉权,如拒不删除则侵犯A的名誉权)7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乙公司侵犯了甲女的肖像权B丁男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权C丁男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 D甲女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8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包括(B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把顾客相片挂在橱窗以招徕生意C发泄对某人的不满,丑化其肖像)9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C为宣传义务植树活动使用植树者的肖像 D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10漂亮女青年丽丽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侵犯了丽丽的哪些权利(C隐私权 D名誉权)11著作人身权包括(A发表权B署名权C修改权)12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你幸福吗》(A丙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13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A法院判决书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 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14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A国发表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D丁杂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

的同意,但只需向丙支付报酬)15对正版的合法音像制品?属于侵权行为?(A甲航空公司购买后在飞机上播放供乘客欣赏B乙公司购买后进行出租D丁学生购买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16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A间谍罪 D投敌叛变罪)17隐性采访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公共利益原则B别无他法原则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D减少道德损失原则)18某商场在情人节举办了接吻大赛?对报社和A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报社及A在报上刊发照片的行为没侵权,因为是合法的新闻报道 DA在博客中发B、C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19.过去,记者们到某足球俱乐部训练和比赛场地采访从不需出示记者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记者B侵犯了俱乐部和A的名誉权 D记者应主动出示记者证,俱乐部A的行为并不违法)20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A网站建立者B网站直接管理者C电信业务经营者D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21某大学女生A、B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A人身自由权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22下列哪种情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A为个人学习研究而使用已经发表

的作品B为评论某一作品而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D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23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B乙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C贺某应当与乙承担连带责任)24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新闻传播侵犯姓名权(A媒体为增加报道的权威性,谎称独家专访了某知名专家B电视节目在新闻报道中错误标注了被采访对象的姓名 D记者在报道中无端批评某公民改变姓名的行为)25关于新闻泄密(A新闻泄密是指在新闻传播中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C新闻泄密的行为主体只能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2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出版保密工作(B对涉及国家秘密但确需公开报道、出版的信息,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建议解密或采取删节、改编、隐去等保密措施,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C新闻出版单位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其他活动,应当经主办单位批准D新闻泄密事件发生后,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及时调查,责任暂时不清的,由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决定自行调查或者指定有关单位调查)2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新闻传播需要特殊保护的社会群体有(A未成年人和妇女B残疾人C老年人D种族和民族人群)28甲明知自己身患梅毒,?甲侵犯孙某的哪些权利(B健康权C性自由权D隐私权)29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淫秽物品(A具体描绘性行为的图书C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影片)30根据我国《广告法》等相关规定(A“效果最佳”的用语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C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31下列关于姓名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某公民的父亲姓张,母亲姓李,他的姓氏只能姓张或姓李,但具体如何选择,该公民有自主权,其父母不得干涉B公民在户门登记时,可以使用非正式姓名,但需要在其后标注正式姓名D公民要改变自己的姓或名,需征得自己父母的同意)32下

列关于荣誉权的说法(A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 B记者在批评报道中,以贬损性的言辞报道被批评对象获得的荣誉,是新闻传播侵犯荣誉权的行为)33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经批准,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的新闻信息产品 B未经核实,新闻单位所办新闻网站不得擅自发布新闻线人、特约作者、民间组织、商业机构等提供的信息 D无新闻记者证的人员不得以新闻单位网站名义采访或发稿)34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某新闻学本科产业生经某报正式聘用从事记者工作10个月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曾任某报记者部副主任,目前专任人事处处长 (不再从事采编工作) C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目前任某地方政府党办主任被某报聘用为特约通讯员 D某编辑出版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大学校报主编) 35下列哪些人虽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征的基本资格条件(A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2年前因为从事有偿新闻活动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吊销新闻记者证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1年前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半年 C某教育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教学辅导类报纸主编D某中专毕业生目前任某都市报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3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下列微博行为(B将自己采防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C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D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 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A

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 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9直接引语的特点(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D具有现场感)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 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D不要“异口同声”)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原话有语病 B表达模糊 C出现方言时)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13下列哪些引语的

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D保护匿名消息源)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A标准B.传神)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社论 D.编者按)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源(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党报党B行业性报刊C国家通讯社 D.电台、电视台)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B消息来源 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发行人制度C激励—约束机制)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 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 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1虚假新闻可以从(A新闻观C新闻伦理 D新闻采编)角度来理解。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 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

新特点(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 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C数据和图片造假)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 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 C为求典型、任意拔高 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 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A外部环境的影响 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16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A专业精神的培养 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19记者的业务知识(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 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 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20在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 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制)21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A加强采访环节管理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22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D媒体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23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A力求信息全面,保证整体真实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 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

整理过:2014年新闻记者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8_新闻记者证

后处理制度)24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 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26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实行分类监管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29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30虚假失实新闻会对(A国家B社会C个人D媒体)31媒体机构缺乏严格(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B媒介公信力下降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32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B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33防止虚假失实新闻(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34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A经济利益B人际关系)35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A避免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B不应一味追求轰动、新奇的传播效果而故意夸张歪曲事实C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D在进行选题把关时,不应根据个人偏好或抵触心理进行选择)36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A自我限制 B自我约束)37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新闻曝光D聘请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38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记者(A对记者的专业信用进行记录B对记者形成约束,并让媒体对记者前期行为有掌握C规范记者的行为)39在编辑环节中应强化编辑责任(B编辑 C部门负责人 D总编辑)40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A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 C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D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判断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於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2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3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过生hi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到21实际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

略目标稳步迈进。(×)7党的十八大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位“五位一体”。(√)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额十四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12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13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么党的行动指南。(√)14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6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解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7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18党的十八大修改过的新党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普遍受益。(√)20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应完全依靠党的领导。(×)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2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5科学发展观是之大经济建设的理论,不能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民体地位。(√)27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利属于中国共产党。(×)29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行使。(√)30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效率智商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主题。(×)3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3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社会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3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3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发展面对严峻挑战。(√)36事实证明,我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讲原则、讲道理、有底线。(√)37新闻记者认识国情、立足国情,首要的便是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思想。(×)2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4 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三贴近”活动。(×)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6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情况。(√)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拔高的宣传做法。(×)8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重的形式,为了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9宣传是传播者反复宣扬某些理念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根底论”中,把“群众观点根底”列为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12普通百姓应该成为新闻的主角。(√)1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14、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特殊情况下可以忽视社会责任。(×)15新闻报道不能以观点统领事实,不能为了观点剪裁事实。(√)16“三贴近”的要求为媒体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17《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18“走转改”活动中的“走基层”的要求,就是让记者以领导干部的姿态到基层参观和访问。(×)19“走转改”活动中的“转作风”的要求,就是让记者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以平视眼光报道。(√)20“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更加文学化和艺术化。(×)21马克思提出要以“有机的报刊运动”意在达到接近、揭示事实真相这个最终目标,而无关具体的真实。(×)22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23“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客观报道的一种操作方式。(√)24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25马克思的“一般公正”原则是指报刊报道新的事实或争论双方的观点时,应保

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26对于有明确立场的报刊来说,“一般的公正”是一种束缚。(×)27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一起的。(√)28在阶级斗争尖锐对立、一个阶级剥夺令一阶级利益的历史条件下,不存在新闻自由。(×)2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新闻法,专门规定新闻传播中的一系列报道活动。(×)30马克思认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31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说“没有绝对自由”。但恩格斯说新闻出版“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恩格斯用这种绝对的词语是为了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政治意义。(×)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制化观点反应了“以人为本”的整治文明。(√)33舆论监督的主题是媒体,而非人民。(×)34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的理解。(√)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2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饿最普遍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 4我国新文你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回忆,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6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纠纷。(√)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方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前,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响很好,甲的妹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向乙打招呼。(×)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这属于贿买新闻。(√)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者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拦截采访。(√)16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重要依据是,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关。(√)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18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20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征得他们的同意。(√)21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人参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买房地产、证券、股票等。(√)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酒等时间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标明媒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23社会

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头直接播出。(×) 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26 2013年5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则性奴案新闻,新闻中3名被囚禁近十年受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27就在现场,记者的主要责任是报道,而不是救灾。(√)28在救灾见到一些失去了孩子的受灾群众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稳定后,再进行采访。(√)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者不应该对该医生进行采访。(√)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的客观、公正。(×)31在灾难事件或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32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一个人,一条生命远比一条报道更重要。(√)33弱势群体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正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应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兽”、“出生”等词语。(×)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38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公民和法人四个方面。(√)2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一种负相关关系。(√)3侵犯商业秘密罪一般是指具有主观故意的行为。新闻媒介遇到此类诉讼时,没有主观故意可以成为抗辩理由。(√)4侮辱罪和诽滂罪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共同性,都是公民人格权。(√)5著作权中的广播权,就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利。(×)6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作品分为“引用”和“参考”。“引用”必须注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出处,“参考”则不必注明。(×)7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8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9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10新闻媒体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布或未经批准的疫情信息。(√)11审批制是我国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12根据我国

整理过:2014年新闻记者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8_新闻记者证

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录音、录像和摄影。(×)13如果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上传或者放置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服务器内的信息构成侵权,技术服务提供者将与内容服务提供者一道构成共同侵权,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14 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15减少新闻媒介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与威胁,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16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能是消极评价。(×) 17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不认定为侵害公民肖像权,但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18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19著作权人是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发表其作品,这不是侵犯发表权的行为。(×)20我国法律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但涉及新闻作品的,仅有民事责任。(√)21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22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23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但出版发行地图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门。(×)2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引用和报道未通过权威渠道核实的网络信息、传言或猜测性信息。(√)25我国管理指导全国互联网信息行业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6减少副词、修饰性问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

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椐理力争维扩自己的观点。(×)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 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 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27授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 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 2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3虚假新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4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5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6面对其他信息源时,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转载。(×)7在公众与传媒这对关系中,公众是传媒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传媒是被评价的客体。(√)8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可消除。(×)9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10传媒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 11正面的虚假失实新闻能起到宜扬、鼓舞的作用,有益无害。(×)12虚假失实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是受众。(√)13虚假失实新闻只要不被揭穿,就没有危害。(×)14虚假失实新闻对

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15“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16虚假失实新闻将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竞争力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17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而形成新闻报道。(√)18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19故意摆拍不属于图片造假。(×)20新闻记者叫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22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23新闻采编中,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信息真伪把关不严,是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4新闻的真实性不重要,只要能给媒体机构和广告主带来利益就行。(×)25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就等于变相纵容虚假失文新闻。(√)26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27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28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的深入程度成反比。(×)29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30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能力的消解,容易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31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32只要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机构的自律就能够杜绝虚假失实新闻。(×)33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34编辑可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35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直接来源和首要方式,严谨细致的采访是防止新闻失实的第一道防线。(√)36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 37在采访时,做到基本事实真实和整体真实即可,细节无所谓。(×)38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39在调查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利用获得的多重信息源进行相互印证,可以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准确度。(√)40新闻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新闻纠错、打假机构,专人负责,使之常规化、正规化。(√)

三 : 2014记者证换证考试 多选版85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出哪些特征?(CD) C.跨越式 D.后发赶超

3.当前,我们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3步走”战略中的哪几步?(AB)

A.第1步战略目标 B.第二步战略目标

4.党的18大要求,到2020年,哪些方面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AC)

A.国内生产总值 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5.党的18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包括(ABCDE)

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E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党的18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包括(ABCDE)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E生态文明建设

7.党的十八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其中,“一条主线”指(AB)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B.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8.党的18大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ABCD) A.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B.胡锦涛同志作了大会政治报告

C.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9.党的18大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ABC)

A发展中国 B发展社会主义 C发展马克思主义 10.党的18大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号召,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几种意识(ABCD)

A忧患意识 B创新意识 C宗旨意识 D使命意识 11.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ABC)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12.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包括(AB)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包括(ABCD)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ABCD)

A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 B契合社会主义的本质 C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问题

15.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ABCD) A历史的创造者 B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 D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6.党的18大报告全面阐述了(BCD)的基本内涵。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B邓小平理论 C“3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党的18大报告强调,(ABC)是党和人民就是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几大问题?(AB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以江泽民同志为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ABD)。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1步深化和丰富了有关(ACD)的认识。 A共产党执政规律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2.党的18大郑重地把科学发展观同(ABCD)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3个代表”重要思想

23.党的18大报告对十年来我国心得历史性变化做了高度概括。(ABC)

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1个大台阶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1个大台阶

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1个大台阶 24.党的18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是(A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上启下的十年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进1步彰显的十年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十年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十年

25.党的18大报告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几大重点任务。(ABCDE)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E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6.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应(ABCD)。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2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促进(ABCD)同步发展。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28.党的18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其着力点是(ABC)。

A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B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与民主形式

C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9.党的18大报告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几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 A.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D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0.以下哪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是正确的?(ABCD)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基本内容?(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2.党的18大报告倡导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CD)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3.党的18大报告针对自由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

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3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

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 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35.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ABCD)

A群众路线 B媒体职能 C党报理论 D新闻真实 36.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

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 B政治家办报

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37.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

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护密切关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38.《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

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

A新闻价值 B工作需要 D社会效果 39.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

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 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

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40.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 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A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 B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41.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 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42.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

B互联网 C手机等移动媒体 D微博平台 43.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 C不断改革创新 D加强人才建设 44.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

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C许多新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1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 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45.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BCD) 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 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

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46.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ABCD)

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 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 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

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1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47.“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的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

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

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 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1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48.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BCD) 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

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49.“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

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 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 B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 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50.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址和活动等

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

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这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BC)

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51.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AB)

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52.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 B《关于进1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

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53.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下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

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

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54.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

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 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

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55.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

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 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

C借助新闻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

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56.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

A善于用事实说话 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 D注重改进文风

57.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

B监督社会状况 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58.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

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59.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

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发表的途径通畅 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60.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

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

61.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

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

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 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62.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有哪些?(BC)

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

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63.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哪些?(BCD) 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

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

第三章 新闻伦理

64.伦理有哪些特征?(ABD) A时代性 B民族性 D阶级性

65.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A真实、客观与公正 B清正廉洁、行为正当 C自觉守法、不损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 D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助与交流

66.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BD)

A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伦理观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属于资产阶级伦理观体系

B我国新闻伦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原则,西方发达国家以新闻自由原则为根本原则 D我国新闻伦理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新闻人应独立于政党

67.新闻自由原则作为西方新闻伦理的根本原则有哪2大致命弱点?(AB)

A容易被金钱所操控 B容易被政治权力所操控 68.记者采访中哪些物品不能收?(ABCD)

A小额的现金 B购物卡 C礼品券 D活动纪念品 69.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BCD)

A参加采访对象安排在营业性餐厅、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活动 B参加报道对象提供的免费旅游 C以“开展正面宣传”为诱饵拉广告、要赞助 D以内参、日光等方式要挟采访对象做广告或给“封口费” 70.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BCD)

A坚持党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C严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D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71.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的不当行为?

(ABCD)

A某记者昢钱给新闻是爆料人,并让他不把消息提供给其他记者

B某记者出钱购买新闻爆料人的消息

C某记者收到了一条不属于自己负责的新闻线索,没告诉同事,告诉了另一家媒体

D某报记者将其他地区的报纸新闻署名改成自己名字,并将它发表在所供职的报纸上

72.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BCD) A某记者将揭黑报道的新闻爆料人身份曝光 B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中,某电视台屏幕下流动播出这样的信息:有将竞猜——这次俄罗斯人质事件,一共多少人质丧生???

C某记者报道某路上的窨井盖子不见了,经常会发生行人掉下去的事故,几天后,有关部门依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便偷偷藏至马路角落,拍下行人掉进窨井瞬间的照片,并登载在报上 D在某企业新闻发布会上,某记者接受该企业的工作宴请 73.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为的选项?(ABCD) A汶川地震中,失去包括自己孩子在内十多位亲人的女警察蒋敏,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某电视台记者追问“当她照顾灾民的孩子时,会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小孩

B汶川地震中,一位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的幸存者,一电视记者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他说话

C雅安地震中,某电视台一女记者在地震现场,面带笑容地采访喝到救灾粥的学生,“你今天喝粥开心吗?”

D雅安地震中,某电视记者指着救援队员吃的方便面问:“你吃的是什么?”答:“方便面。”又入出境着冒着热气的方便面问:“是热的吗?”答:“是的。” 74.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A采访前与采访对象沟通,说明采访意图,征得同意 B采用联合采访方式,减少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情感刺激 C当采访对象处于惊恐状态时,放弃直接接触的采访方式(如提问、摄影、摄像),或放弃采访 D面对刚失去新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思念等

75.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ABCD) A对未成年人姓名进行化名处理 B对未成年的声音进行变声处理 C鉴定书等材料上的姓名模糊处理 D对未成年人影像进行模糊处理

76.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BCD)

A工人小偷 B教授罪犯 C贪官妻子 D拾破烂老公 77.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真实姓名?(ABCD) A犯罪嫌疑人家属 B涉案的未成年人 C采用人工授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 D严重传染病患者

78.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ABCD) A《甲A球有球员色胆包天》 B《某某贪官因“性”自毁前程》

C《刘志军受贿6千万 遭其玩弄过的女人大盘点》 D《女巨贪为缓刑色相引诱 看守所副所长落水求欢》 79.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具体指哪三项内容?(BCD) B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

C“3个代表”重要思想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80.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

A新闻媒体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 B记者有经营任务

C新闻记者将采访权、报道权看成了手中掌握的权力 D记者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熟悉 81.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BCD A儿童 B罪犯的亲属和朋友 C性骚扰的受害者 D正在住院的病人

82.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BCD) A某记者在自己的微博中见到一则新闻,不能确定它的准确性,于是便转载了,但作出了“有待求证”的评论 B某记者未标明某博文的出处,直接将它转载到自己的博客里

C某记者未经本电视台允许就将某视频新闻直接上传到网上

D某记者未经本单位批准就私自开设了个人职务微博 83.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逼视”?(ABD)

A某地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地震,诸多知名影星纷纷捐款,甲报见某国际顶级影星没捐款,于上便进行了报道,民众反响很大,迫于舆论,影星不得不捐款 B甲报报道乙企业产品不合格,乙企业便向多家媒体提供了多方证据表示自己的产品合格,于是甲报在没有提供新的反驳证据的情况下连续多天、花多个版面继续报道乙企业的产品不合格 D某案件比较复杂,司法人员一时很难对被告犯罪与否进行判决,某报觉得被告应该被判有罪,于是便进行持续报道并表明了立场,迫于舆论压力,司法很快作出了被告有罪的判决

84.新闻逼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CD) A报道动机上,新闻逼视主要目的是达到新闻轰动效应,舆论监督主要目的是让采访对象的不轨行为得到惩处 C报道人员的身份定位上,新闻逼视中报道人扮演审判者、仲裁者角色,舆论监督中报道人是客观中立的职业新闻人

D报道素材的选择上,新闻逼视有目的寻找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素材,舆论监督报道素材相对较为广泛

85.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ABCD)

A改动别人的稿子须征得人家是意,别人不愿修改的内容不要强求

B由同事提供大量素材的作品应署上同事的名字

C采访别人所负责行业和部门范围内的新闻须事先同别人打招呼并征得同意

D编辑部或别人要求保密的内容未经同意不要随意公开 86.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要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BCD)

A某记者大量使用了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素材,但整篇新闻报道由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没署上通讯员的名字 B某记者未直接参与采访写作,但在通讯员来稿上署了自己的名字

C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报道所需的信息

D某记者在某通讯员采写的稿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新闻素材,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在发稿时直接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87.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A写作时不详细描写自杀手段、地理位置、方式或工具 B不详细描述或者以特写方式报道自杀现场死者的惨状 C不全程直播自杀过程

D不将自杀美化或渲染成浪漫的行为,比如“飘然而去”、“含笑跳楼”等

88.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常见的歧视?(ABCD) A性别歧视 B身份歧视 C地区歧视 D民族歧视 89.在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记者应避免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BCD)

A歧视报道对象 B漠视报道对象 C不注意保护报道对象隐私 D不注重对方感受 90.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

A传媒市场化改革不到位

B新闻采编规范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C新闻媒体过于强调经济指标

D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91.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A不妨碍刑事侦讯工作,不提前泄露案情

B跟随公安部门现场报道办案过和时,不参与、不干涉、不打扰办案

C尊重法官,不强行采访

D尊重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不对其进行审讯式访谈 92.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BCD) A社会引导 B意见沟通 C舆论监督 D传递信息 93.我国记者的职务权利主要包括哪些?(ABD) A采访权 B报道权 D评论监督权

第四章 新闻法规

94.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毁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ACD)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C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

D揭发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5.国家实行紧急状态期间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措施包括?(ABC)

A新闻管制 B通讯、邮政、通信管制 C对重要新闻机构及其重要设施加强警卫

96.关于我国宪法对领土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

A领土保罗1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B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

D《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土全部领域,是由主权的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的

97.某医院在优生优育图片展中,未经性病患者甲同意展出其病理照片,并在说明中用推断性语言表诉该患者所患疾病系性生活不检点所致,呼吁公众性生活要检点。虽然

患者眼部被遮掩,也未署名,但有些关中人能辨认出患者甲。此案例中,医院侵害了患者甲的?(CD) C名誉权 D隐私权

98.某报社因侵犯某明星名誉权被法院判令对该明星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此后,该报设既不上诉,又不履行该生效判决。该明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此,法院可以采取那些强制执行措施?(ABCD)

A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公布于众,费用由该报社负担

B对该报社社长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并拘留 C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由报社支付迟延履行金

99.某网络博客上出现一篇辱骂某知名公司总裁A的文章,使用了“丑陋的小人”、“超级大流氓”、“纯粹就是个骗子”等言辞。这与公众对A的普遍认识不符,也使得A的名誉受到一定损害。从文章透露的情况看,匿名博主B应该是A公司的员工。A要求博商客C提供B真实情况并删除该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事?(ABD) A博主B侵犯了A的名誉权

B博客商C可以不提供博主B的真实情况给A,但应该删除该文章

D博客商C如删除该文章则不侵犯A的名誉权,如拒不删除则侵犯A的名誉权

100.7、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不久,甲女发现丙网站有其多张裸体照片,受到众人嘲讽和指责。经查,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其照片上传到公司网站做宣传,丁男下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至他人裸体照片,上传到丙网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A乙公司侵犯了甲女的肖像权 B丁男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权 C丁男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 D甲女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101.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包括?(BC) B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把顾客相片挂在橱窗以招揽生C意发泄对某人的不满,丑化其肖像

102.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ABCD) 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

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份子的肖像 C为宣传义务植树活动实用植树者的肖像 D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

103.漂亮女青年丽丽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辞犀利、自称就要嫁“富二代”、明星而受到观众和网民关注,并引发舆论争议。某匿名网民在多家网站首次发布了丽丽的大学期间照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丽丽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一时引发网络舆论对丽丽的声讨。丽丽起诉相关网站,后经有关部门查实,匿名网民是丽丽大学同学美美,两人在大学时有关矛盾,美美关于丽丽早期的早期照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都属实,但关于丽丽的恋爱史及她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纯属捏造。美美的行为侵犯了丽丽的哪些权利?(CD) C隐私权 D名誉权

104.著作人身权包括?(ABC)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105.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你幸福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乙网站,乙网站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未经许可免费播放或下载该影片。丙网站成功开发出规避乙网站技术防范的软件,供网民在丙网站免费下载使用,大学生丁利用该软件免费下载了《你幸福吗》供个人观看。对此,

2014记者证换证考试 多选版85_考记者证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 A并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 106.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ABD) A法院判决书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 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107.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小说,丙经许可将该翻译的中文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向丁杂志社投稿。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CD)

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A国发表才能收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C并只需要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D丁杂志社如果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要向丙支付报酬

108.对正版的合法音像制品,下列哪些未经权利人许可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ABD)

A甲航空公司购买后在飞机上播放工程科欣赏 B乙公司购买后进行出租

D丁学生购买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

109.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是那些罪行?(AD)

A间谍罪 D 投敌叛变罪

110.隐性采访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D) A公共利益原则 B别无他法原则

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 D减少道德损失原则

111.某商场在情人节举办了接吻大赛,接吻时间最长的一对情侣B和C获得了2万元该商场的现金抵用券。某报派记者A去采访报道,记者A拍得B和C接吻情景的照片数张,选用了一张刊登在报纸上,其他照片则刊发于自己博客中。B和C看到照片后,自感不雅,起诉报社和A侵犯其名誉权和肖像权,同时要求A删除博客中的照片。对报社和A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C报社及A在报上刊发照片的行为没侵权,因为是合法的新闻报道

DA在博客中发B、C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

112.过去,记者们到某足球俱乐部训练和比赛场地采访从不需要出示记者证。俱乐部新领导A上任后,俱乐部要求记者采访必须主动出示记者证,否则不允许入场采访,并在其网站上刊登出公告。1个月后俱乐部主办的以重要赛事开赛,有少数没有随身携带记者证的记者或没有记者证的实习记者被阻拦在比赛场地外。某知名足球报记者B因此在该报刊发言辞激烈的文章《A俱乐部凭什么“封杀”记者》批评俱乐部,撑起一定是有什么猫腻见不得人,所以才不允许记者去采访;俱乐部不让记者入场采访是侵犯了记者的采访权;并讽刺俱乐部“飞扬跋扈”,辱骂A是个具有“臭衙门作风”的跳梁小丑。俱乐部和A起诉记者B侵犯了名誉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BB记者侵犯了俱乐部和A的名誉权

D记者应主动出示记者证,俱乐部的行为并不违法

113.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可以由哪些主体构成?(ABCD)

A网站建立者 B网站直接管理者

C电信业务经营者 D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114.某大学女生A、B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他们偷了化妆品,便对他们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

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A、B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2个小时。时候,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商场保安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AD)

A人身自由权 D名誉权

115.下列哪种情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就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ABD) A为个人学习研究而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评论某一作品而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将

D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116.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尚未播放,某地区的数字电视频道乙贿赂甲电视台工作人员贺某复制了该节目,将该节目抢先在数字电视频道播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

B乙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C贺某应当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117.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新闻传播侵犯姓名权?(ABD) A媒体为增加报道的权威性,谎称独家专访了某知名专家 B电视节目在新闻报道中错误标注了被采访对象的姓名 D记者在报道中无端批评某公民改变姓名的行为 118.关于新闻泄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新闻泄密是指在新闻传播中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C新闻泄密的行为主体只能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

119.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出版保密工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

B对涉及国家秘密但却须公开报道、出版的信息,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建议解密或采取删节、改变、隐去等保密措施,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C新闻出版单位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其他活动,应当经主办单位批准

D新闻泄密事件发生后,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及时调查,责任暂时不清的,由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决定自行调查或者指定有关单位调查

120.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新闻传播需要特殊保护的社会群体有?(ABCD)

A未成年人和妇女 B残疾人

C老年人 D种族和民族人群

121.甲明知自己身患梅毒,于2001年10月4日挟持女青年孙某逼迫其拍裸照并将其强奸,后甲将孙某的裸照于社会上公开散发。2001年12月,孙某被检查出也患有梅毒。甲某侵犯孙某的哪些权利?(BCD) B健康权 C性自由权 D隐私权 12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淫秽物品?(AC) A具体介绍性行为的图书 C宣扬色情的淫秽性影片 123.根据我国《广告法》等相关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和包含? (ABC) A“效果最佳”的用语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124.下列关于姓名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BD) A某公民的爸爸姓张,妈妈姓李,他的姓氏只能姓张或姓

李,但具体如何选择,该公民有自主权,其父母不得干涉B公民在户口登记时,可以使用非正式姓名,但需要在其后标注正式姓名

D公民要改变自己的姓或者名,需征得自己父母的同意 125.下列关于荣誉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B) A荣誉权既是1种既得权,也是1种期待权 B记者在批评报道中,以贬损性的言词报道被批评对象获得的荣誉,是新闻传播侵犯荣誉权的行为

126.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颁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未经批准,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的新闻信息产品 B未经核实,新闻单位所办新闻网站不得擅自发布新闻线人、特约作者、民间组织、商业机构等提供的信息

D无新闻记得证的人员不得以新闻单位网站名义采访或发稿

127.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

A某新闻学本科毕业生经某报正式聘用从事记者工作十个月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曾任某报记者部副主任,目前转任人事处处长(不再从事采编工作)

C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目前任某地方政府党办主任被某报聘用为特约通讯员

D某编辑出版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大学校报主编 128.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

A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2年前因为从事有偿新闻活动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吊销新闻记者证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1年前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半年 C某教育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教学辅导类报纸主编 D某中专毕业生目前担任某都市报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129.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下列微博行为,不符合规定的做法是?(BCD)

B将自己采访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C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D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中

第五章 新闻采编规范

130.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 A法律原则 C伦理原则

131.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A无害原则 B知情同意原则 D保守机密原则

132.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ABCD)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 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 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133.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

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134.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 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135.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136.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 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137.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

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138.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

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D具有现场感 139.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 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

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D不要“异口同声” 140.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 A原话有语病 B表达模糊 C出现方言时

141.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 A保持新闻真实感 B增加信息量 C增加趣味性

142.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 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者省略号

143.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 A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 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144.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 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 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145.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 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146.理论上,以下那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 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消息

B公安机关、检查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 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147.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

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访受访者 D不使用 148.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

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

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 D保护匿名消息源

149.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 A准确 B传神

150.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D) C社论 D编者按

151.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 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163.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BC)

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164.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 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特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152.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 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

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 C新闻报道语言应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 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153.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 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视台 154.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

B消息来源 C生产机制 D行业互动

155.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 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 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156.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 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 B严禁“有偿新闻”

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 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157.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 B发行人制度

C激励—约束机制

158.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

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

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 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159.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 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 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

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第六章 防止虚假新闻

160.虚假新闻可以从(ACD)角度来理解 A新闻观 C新闻伦理 D新闻采编

16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ABC) 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 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

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 162.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BCD)

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

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

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 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165.虚假失实新闻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BC) 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 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166.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ABC)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 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 C数据和图片造假

16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ABCD)

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

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 C为求典型、任意拔高 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

168.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ABC) 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169.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ABC) 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 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

170.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AC) 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 C一味抢新闻时效导致虚假失实新闻

171.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BCD)

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 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7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AC)

A外部环境的影响 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17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AB)

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 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17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有(ABC)

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 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

175.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BD)

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 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6.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AB)

A专业精神的培养 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177.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

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 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78.记者的业务知识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BCD) 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

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 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

179.在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AB)

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 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制

180.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具体措施有(ABD) A加强采访环节管理

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

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

181.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应注意(BCD) 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 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 媒体

D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

182.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ABD) A力求信息全面,保证整体真实

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 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后处理制度

183.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ABC) 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 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

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

184.对新闻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CD) 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

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 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185.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BCD) 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和答辩制度

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进行分类监管 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

186.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者的管理,应做到(ABD)

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

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

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187.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C) A虚假失实报道是公民知情权的损害 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

188.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ABCD)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189.虚假失实新闻会对(ABCD)产生影响 A国家 B社会 C个人 D媒体

190.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ABC)

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 B媒介公信力下降

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

191.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将新闻职业道德弃之不顾,表现在(BC)

B应和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虚假信息,蒙骗受众

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

192.防止虚假失实新闻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 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 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 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

193.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是由(AB)等外界因素决定的..A经济利益 B人际关系

194.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应做到(ABCD)

A避免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B不应一味追求轰动、新奇的传播效果而故意夸张歪曲事实

C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 D在进行选题把关时,不应根据个人偏好或抵触心理进行选择

195.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AB)的1种行为 A自我限制 B自我约束

196.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还必须进行他律,包括(ACD)

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新闻曝光 D聘请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

197.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记者的信用记录体系有利于(ABC)

A对记者的专业信用进行记录

B对记者形成约束,并让媒体对记者前期行为有掌握 C规范记者的行为

198.在编辑环节中应强化编辑责任,要求编辑过程中不能伤害稿件的真实性,健全(BCD)三级审稿制度. B编辑 C部门负责人 D总编辑

199.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是为了防止(ACD) A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 C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 D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四 : 新闻采编记者笔试试题参考

想了解关于新闻采编记者笔试吗?接下来是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笔试题目,供大家参考借鉴。

(www.61k.com。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

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

A.姓名

B.单位

C.职务

D.性别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

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

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C.据某某媒体报道

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

A.政府公开文件

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

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

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

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

B.保护了消息源

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

D.报道更具可信度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

A.准确

B.时效

C.传神

D.吸引眼球

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

A.论坛

B.博客

C.媒体官方微博

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

用哪方面?(B)

A.时效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

B.转氨酶达 2000 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

以上的数字?(C)

A.1 个

B.2 个

C.3 个

D.5 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

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A.描述式

B.叙述式

C.评论式

D.修饰性

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

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

B.增加生动性

C.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

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

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

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B.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C.内容表述直截了当,不以夸张的手法解释新闻事实

D.写作准确具体,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

(二)多选题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

A.法律原则

B.道德原则

C.伦理原则

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A.无害原则

B.知情同意原则

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

则包括。(ABCD)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

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

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

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

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

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

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

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

C.较具概括性

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

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

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C.读者兴趣优先

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

A.原话有语病

B.表达模糊

C.出现方言时

D.当事人未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

A.保持新闻真实感

B.增加信息量

C.增加趣味性

D.更具概括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

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D.记者可根据自己角度来改变消息源的观点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

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

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C.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

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

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

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C.全部使用

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职务

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

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C.记者未采访到消息源

D.记者对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确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

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

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

非正式材料

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D.司法机构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

A.凭个人理解梳理 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访受访者 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

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

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

C.尽量为匿名消息源提供帮助

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

A.准确

B.传神

C.时效

D.追求点击率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D)

A.新闻标题

B.署名

C.社论

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

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D.某单位的内部文件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

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

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

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

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

A.党报党刊

B.行业性报刊

C.国家通讯社

D.电台、电视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

A.发行方式

B.消息来源

C.生产机制

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

A.要广开言路,多多关注

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

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D.观点不同,要在微博上据理力争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

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

B.严禁“有偿新闻”

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

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

A.报业上市

B.发行人制度

C.激励—约束机制

D.宣扬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

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

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

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

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

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

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三)判断题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X)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X)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新闻采编记者笔试试题新闻采编记者笔试试题。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X)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X)

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X)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X)

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X)

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X)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X)

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X)

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X)

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

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X)

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

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X)

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27.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X)

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

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X)

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新闻采编记者笔试试题知识竞赛试题。(X)

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

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X)

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X)

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

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X)

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X)

本文标题:2014新闻记者证考试题-2014新闻记者证考试题【三】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532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